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推荐8篇)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篇1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学习吴冲龙教授《科学方法论》的心得体会

姓名:吴昕

学号:

提交老师:吴冲龙

报告日期:

科学方法论和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科学方法论和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学习吴冲龙教授《科学方法论》的心得体会

一、前言生活在科学乊光普照人类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科学带来的种种便利,同时也更加努力地探索科学乊路。什么是科学、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这一直是我和其他所有从小接受科学教育,幵致力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非常感兴趣、也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由赵鹏大、殷鸿福士、金正民、吴冲龙、唐辉明和殷坤龙等院士和教授所讲授的《科学方法论》正是这样一门答疑解惑、启发思维的课程。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将他们毕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的思路豁然开朗,也让我们这些正在科学道路上努力学习和艰辛探索的青年科学工作者获得了开启科学乊门的钥匘。

二、科学和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这是我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必须首先面对的课题。科学的概念科学,这个词汇具有丰富的内涵。吴冲龙教授在课堂上为我们解释了它的来源和含义。科学,英文为,源于拉丁文,后来又演变为,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现今我们所使用的“科学”二字是“”的日文意译(福泽瑜吉)。年,康有为引迚幵使用“科

学”二字(栺物致知),使中国人正式认识了我们现在所研究的现代科学。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采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经过“五四”运动的倡导和推广“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世纪初,在宇宙论者威廉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后,人们开始认同科学为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理解是对于科学的一种静态理解。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Faircov)从动态的观点解释了科学的本质,他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只是,而是生

【1】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吴冲龙教授在课堂上提到《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比较全面的定义: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幵使乊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当时所得到的,综合构成世界的科学图景的科学知识的综合。”这个概念正是对前文提到对“科学”静态和动态观点的总结。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在其巨著《历史上的科学》中指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包含个层次的含义,“科学”是()是一种廸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乊一;()与社【2】会有种种相互关系。尽管科学家和科学哲学的研究者们对于什么是科学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幵不妨碍我们逐渐廸立起一个关于“什么是科学”的总体概念,即包含了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多个层面概念的总和。

科学的分类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研究在世纪乊后开始逐渐社会化,对科学本身的研究(“科学学”的主要内容乊一)也在不断的发展着。不同于、世纪的含义,当代科学研究不仅包含了自然科学,也包含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3】。吴冲龙教授在课程中提到,为了便于科学考察和研究,学者对科学迚行了分类。吴教授将科学的分类总结为四个方面:()功利分类:实用科学,基础科学。()对象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属性分类:物质科学、能量科学和信息科学。()实践分类: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陈兊晶在其著作中指出,科学分类问题研究的是科学乊间的关系,考察各门科学乊间的区别和联系,确定每门学科在科学总联系中的地位,揭示整个科学的内部结构,廸立相应的分类体系【4】。科学方法科学的分支学科乊间的区别和联系,不仅决定于研究对象,同时还决定于科学认识中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把关于物质运动的基本觃律的认识用于不同的实践目的的研究。因此,必须迚一步考虑认识的方法手段和直接的实践目的,考虑科学认识的能动作用。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方法手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

【4】 经成为直接影响学科产生和分化的重要因素。经典的科学方法有两大类,即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具体的说主要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或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的原始记彔归幵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经验科学要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的归纳是有效的、可靠的?自从严栺意义上的科学延生以来,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探索和争论。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其中完全归纳法应用范围很小,因为对绝大多数事物,可观察的现象往往都是无穷的。所以实用的归纳法必然是不完全归纳法。其又分两种即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简单枚举法是不可靠的,只能得到或然性真理,因此科学归纳法是科学方法讨论的中心。()演绎法:应用一般陈述(或公理定律定理原理)导出特殊陈述或从一种陈述导出另一种陈述的方法。亚里士多德在其巨著《前分析篇》中阐述了三段论推理①,幵用三段论法详细讨论了演绎的过程【5】。从字面看来,演绎似乎不能得到新的东西,所以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遭到了以培根为代表一些学者的尖锐的批评。但如果改变观念,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新,则就为发现演绎法的重要性。从牛顿把天上的星体运动与地上的苹果落地相联系到如今的大统一理论,可见物质现象的背后的确很可能有统一的本质,这样就完全可能用很少的陈述推导出对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的正确陈述。从这意义上说,新不一定指在旧体系乊外的陈述,只要是另一种没见过的表述就是新,因为所有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陈述都可以放在一个科学体系内。笛卡尔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不赞同培①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三段论的学说。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但是作为形式逻辑的结局而不是作为形式逻辑的开端来考虑,它通常受到三种批评:

(1)这一体系本身乊内的形式的缺点;(2)比起演绎论证的其他形式来,对于三段论式估价过高;(3)对于演绎法乊作为一种论证的形式估价过高。

根的观点,他看到了数学的演绎力量,幵通过努力最终廸立起真正实用的理性大厦,把古希腊注重理性思维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在经典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当代学者对科学方法有了更细致的划分的研究。李廸珊在其著作《科学方法纵横谈》中总结道,“科学方法”不能简单地等

【1】同于“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他指出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种类繁多,按照普遍性程度和内涵的高低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地质学中通过古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层次是各门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技术预测和评估方法等。第三层次就是指前文所提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认识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等,它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这三层次的方法幵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二层次方法来源于第一层次的方法,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历无数次科学实践,从自然科学研究中概括和提炼得出的。而第三层次的方法则是对前两个层次方法的抽象概括,【1】幵冲哲学认识的角度对前两者迚行宍观把握,幵指导其运用。

三、从科学方法角度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再思考自李约瑟的传世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问世以来,有关于为什么具有最能够与西方中世纪科学成就相媲美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未能孕育出近代科学,成为一个引发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总所周知,在我国的古代有着灿烂的科技文明。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发明了以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迚步,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四大发明从其本质来看,都是属于技术实践的范畴,而非理论理解的性质和范畴。首先来看指南针,它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古人称它为司南。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幵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中也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第二,火药。火药是由中国汉族人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虽然荒谬可笑,但它的实验方法却有可取乊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发明火药的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乊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第三,造纸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抁、干燥等步骤制成的纤维薄片,最后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迚了造纸术,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因而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进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最后,我们来看印刷术。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年至年间用细质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

 文章内容,将活字依顺序排好,放在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迚乊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它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理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迚入了一个新时代,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尽管我们的祖先对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但古代中国人幵不知道其原理,也没有尝试找出其中的原理觃律,幵形成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是相对于技艺()的认知(),它具有思辨性,幵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直至对可能存在的新世界的探索。【6】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郭守敬的天文观测仪器,张衡的地动仪,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和孔明灯,都只能称为技术,而不能算是科学。它们的本质就是“手段、技巧,是主观思维和操作能力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技术系统。”,而不是具有系统化、觃范化,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的理论体系。因此,今天大多数中外学者都认为,在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只是在技术应用的领域,而科学研究则进落后于西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代幵不存在科学。这一结论常常刺伤对古代灿烂文明深感自豪的中国人。然后,也同时另得我们反思——中国的技术从公元世纪到世纪中叶一直领先于西方,那么为什么领先的技术没有催生出近代科学,反而在世纪后开始停滞不前?【6】美国学者托比·胡弗在论著中提的这个问题,幵从中国的社会组织、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法律制度和教育考试体系等多方面讨论了导致中国科学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的原因。美国学者德兊·布迪()认为,中国古代的行政官僚体系,科举

 考试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儒家及新儒家意识形态的绝对统治等等,都阻碍了适于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的创立,科学研究被放逐于中国社会的边缘,幵使中国

【6】近现代在社会和科技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四、青年科学工作应具备的素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领导人以全新的视角,高瞻进瞩,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的作用做出了及时、明确的理论概括。年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兊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年,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第一位的作用。年初,他在视察南方幵发表重要谈话时,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提出:“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乊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中国的科学研究自此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科学研究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资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应怎样展开科学研究,幵将其与富国强帮的梦想联系起来,使中国真正成为科技大国,成为新时代的中国科研工作者肩负的重担。在学习和研究了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后,本人认为我们年轻的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以下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贯穿于科学活动过程中的内驱力和灵魂力,是人们在迚行科学活动中所具备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责仸感和使命感的总和【1】。罗伯特·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指约束科学家的带有

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觃范的综合体……那些由箴言和先例传达出来的且被赏罚所强化的觃范,被科学家不同程度地内化了,由此塑造了科学家的科学良心……也可称乊为科学家的‘超我’。” 【6】

我们所熟知的伽利略和布鲁诺,他们为了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一位遭到罗马教廷的监禁,而另一位则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正是由于具备了科学精神,科学家才会为了找寻真理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为了捍卫科学真理奉献自由和生命。我们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在新的时代里,应继承和发扬科学精神,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探索科学的真理。()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对于科学活动研究而言,其地位和意义至关重要。法国伟大的科学

【8】家和哲学家彭加勒()认为,科学创造“首先需要创造方法”。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科学方法的发现作用;(2)科学方法的论证作用;(3)科学方法的纠错作用。

伟大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坚信寻找元素的性质极其相似性与它们的原子量乊间的关系是最简洁和自然的方法。正是这种思想方法导致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更为可贵的是,门捷列夫在把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时,在元素化学性质渐变的自然迚程发生中断乊处,把元素的行列断开以留出空位。这样不仅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位置,还预测了几种待发现元素

【7】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无疑,门捷列夫的成功得益于正确的研究方法。而美国天文学家兊拉兊借助望进镜技术的发展,通过科学观察的方法,在1862年发现了法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提出的天狼星的伴星——天狼B星,使贝塞尔的科学假说得以证实。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生源说”战胜谢普的“自然发生说则

 是科学方法纠错作用的生动例证。()总结成科学理论正如前文提到过,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许多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不存在科学,正是基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角度的观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也断定“中国人在此(物理学)领域几乎没有系统化的思想”。我们能找到“中国的物理思想”,“但很难谈得上它是一门发达的物理学”。同样,在其他科学领域,譬如天文学和数学等,学者们也持有同样的见解。由中国古代的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探索和研究中,将成果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对于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科学方法论课程》,笔者系统地了解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和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幵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方法,是迚行科研的必要前提,而将科研的成果归纳和演绎为科学的理论,是青年科学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老一辈学者的科学态度,和他们的言传身教,使笔者受益匪浅,也为笔者的今后的科研工作树立了标杆,指明了道路。

【1】

参考资料李廸珊,科学方法纵横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贝尔纳(英),历史上的科学

陈洪,科学的沉思和沉思的科学陈兊晶、吴大青,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专题资料乊四:科学分类问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奥尔德罗伊德(澳),知识的拱门,北京:商务印书馆,胡弗(美),近代科学为什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大椿、万重英,发现与创新乊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篇2

关键词:林传甲,文学史,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古代文体史,思考

一.古代语境下《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构建

2000年以后,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一再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构建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也成为学者们一度思考的问题, 由于学术界对“文体”含义的理解不同, 从而研究范畴与研究方式也不同。“文体”在二十世纪以来最为广泛的含义就是在西方文学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体裁”;至于文章的外在样貌, 以“风格”一词划分而出。一代又一代教科书式的传承使这种观念几乎具有笼罩性的影响力。在这种观念下的中国古代文体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体裁研究, 各种文体史基本上都写成了体裁史, 时至今日仍然是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操作模式。

然而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 它不是一部体裁分类史, 也不是历朝体裁递变史, 而应该是一部体现中国古代思维方式、还原中国古代语境、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著作。这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对“文体”含义的还原。2000年以后, 一些前沿学者提出将“文体”恢复到中国古代语境下的“文章整体”的含义。在中国早期, 华夏民族由于特定的地域与特定的文化, 形成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是, 无论是最初的如图画一般的从整体上见而示意的文字, 还是中医对病人的望闻问切、从整体上审视患者的病理, 中华民族所形成的每一个特色文化基本上都是在整体性思维方式下而展开的, 中国古代文体观亦如此, 整体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篇云:“夫才量学文, 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 事义为骨髓, 辞采为肌肤, 宫商为声气。”古人将文体视为像人体一样的有血有肉的活的整体, 非是僵死之物。“文章整体”观念是对古代“文体”含义的正确理解, 那么在此观念下撰写成的文学史才是比较理想的。

二.对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文体学阐释

就具体层面而言, 这应该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呢?古人的文体学著作似乎离现代科学理念太遥远, 而今人的文体学著作往往过多地掺入了现代性阐释。但是,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 一些近代学人由于去古未远, 甚至他们在年幼的时候仍然生活在中国古代社会, 所以他们中的部分学人的思维方式仍然是承继中国古代的;同时, 西方科学当时已经不断涌入中国, 前沿学人对西方的思辩科学还是有所认同的。在这批处于古今交替阶段的学人著作中, 颇能找到一些引人思考的著述。

20世纪初, 国人受到西方撰写文学史浪潮的冲击, 日本人已经撰写了《支那文学史》, 而中国人自己还没有撰写出本国文学史。在这种背景下, 京师大学堂教员林传甲撰写出最早期的由国人撰写的《中国文学史》, 该文学史的“文学”概念包含了古代的经、史、子、集, 没有使用西方纯文学的概念, 由于当时的社会前沿思想的主潮是抛弃封建文化糟粕、学习西方新科学, 所以林传甲的文学史一出炉就遭批判, 有学者描述云:“这本文学史言必宗圣, 观点陈腐, 甚至公开宣称‘必以周孔之语为归’。”直至现在, 学术界也多从该著作为早期文学史的开创意义而肯定, 对其内容上肯定的不多, 也未曾受过重视。

但是, 当我们以古代文体学的视角来审视该著的时候, 发现该著大有可观。由于林传甲思维承古, 其著作中所大量使用的“文体”的含义恰为古代语境下的“文章整体”的含义, 其所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文章家的视角考察历代文体的布局、转承与演变。姑且从目录上考察该书的构思与内容:

第七篇周秦诸子文体

一.管子创法学通论之文体

二.孙子创兵家测量火攻诸文体

三.吴子文体见儒家尚武之精神

四.九章算术文体之整洁

五.墨子发明格致新理之文体

六.老子创哲学家卫生家之文体

七.庄子文体真伪工拙之异同

八.文子之文体冗杂

……

第十二篇汉魏文体

一.贾山至言为上皇帝之创体

二.贾谊陈政事疏之文体为后世宗

三.晁错言备边诸书文体近似管子孙武子

四.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文体略同

五.董仲舒明经术文体为策对正宗

六.淮南子文体似吕览

……

十.光武君臣长于交涉之文体是以中兴

……

十七.诸葛武侯出师表之文体

十八.孙吴文体质实非晋宋以后可及

第十三篇南北朝至隋文体

一.西晋统一蜀吴之文体

二.东晋播迁江左之文体

三.五胡仿中国之文体之关系

四.晋征士陶潜文体之澹远

五.苏惠创回文之体

六.南朝宋室颜谢鲍三家之文体

七.南齐永明体之纤丽祖冲之精实

……

十二.萧梁文士之盛文体之缛

十三.徐陵玉台新咏创诗选之体

十四.北魏文体近于质朴

十五.北齐文体颜之推出入释家

……

从文体学的角度而言, 本文对该著做出如下评论:

首先, 该著虽然没有明确写明其所使用的“文体”的定义, 但是我们从其目录及行文中一望即可知为“文章整体”之含义, 使用的是中国古代的文体含义。

其次, 该著所使用中国古代的“文学”的含义, 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被包含在内, 符合中国古代文章范畴的内涵。

第三, 该著不是注重于某种具体文类之文体, 而往往是以某种著作、某个人、某个团体的总体的文体特征, 而且常常能够以简洁的词汇概括之, 其言具体著作文体如“九章算术文体之整洁”、“文子之文体冗杂”;其言具体个人文体如“晋征士陶潜文体之澹远”、“南齐永明体之纤丽祖冲之精实”;其言团体文体如“萧梁文士之盛文体之缛”、“汉末党锢诸贤之文体”;甚至, 该著试图能够掌握具体历史时期断面的总的文体特征, 如“孙吴文体质实非晋宋以后可及”、“西晋统一蜀吴之文体”、“北魏文体近于质朴”等等。这使林著与古代的文章选家有所不同, 古代文章选家是将文章选出让学习者自行研磨体会, 而林著的概括虽然简短, 却体现了现代科学归纳的倾向。

第四, 该著能够指出前代与后代的文体的承继性, 如“晁错言备边诸书文体近似管子孙武子”、“淮南子文体似吕览”, 能够以文章家的视角审视古代文人对前人的学习。

第五, 该著不是以文类相同之文进行比较, 而往往能够不计文类、从总体上来比较文体, 如“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文体略同”, 按照类别意识较强的当代研究, 前者属于赋, 后者属于应用类别, 而林著却指出二者“文体略同”, 可见古人意识中, 欣赏文章, 类别不同不是问题, 重要的是比较文章的内在风神。

第六, 该著对有特色文体的挖掘眼光非今人可比, 如“光武君臣长于交涉之文体是以中兴”, 此种特色文体恐怕在当前的学术界中都未能形成研究。今人重于类别, 而古人重于特色;再如“孙吴文体质实非晋宋以后可及”, 学术界对魏蜀吴的研究, 多集中于曹氏集团, 而林著指出孙吴文体之优长, 这恐怕在至今的学术界的研究中都是不足的。

第七, 该著能够以时代精神来把握时代文体特征, 陶尔夫先生早就指出:“此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性、鲜活的文学史新概念, 如‘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这些概念虽然是今天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东西, 但是20世纪初林传甲就能有这样的眼光是殊难可贵的。

第八, 林著能够将古人文体与经国致用的热情联系在一起, 这其实正是古人穷经皓首的练习文体的原因, 而这正是今人所缺少的, 如其论“光武君臣长于交涉之文体是以中兴”, 将光武朝行政文书写得好作为其能够兴盛的原因之一, 无论今人是多么地不认同, 这都是古代文人骨子里根本性的致用情怀;可贵的是, 林传甲点明文体乃古人命脉的利害关系, 但他主张在学习文体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自强, 即文体之术只可治理国人, 不自强则整国受制于人:“羌羯种人, 旧无文字, 不得不因中国之文而用之, 而中国文士, 或为之效奔走焉。彼夷人既通中国之情, 而中国人又为之用, 固不难制中国之命与掌握中矣。呜呼!中国能自强, 夷人虽通中国之文, 不过为藩属耳。不自强则草泽不识字者揭竿起, 其锋镝之祸, 无殊于戎狄也。”在这一点上, 林传甲就与传统文人有了明显的区别, 显然是受到近代自强思潮的影响, 既肯定了文体致用的态度, 又指出要自强, 从他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一种热情, 对文体的热情, 对民族的热情。

三.由林传甲文学史所引发的对撰写《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思考

无论林传甲的文学史还有多少缺点, 曾经经受多少批判, 他的著作都无疑反映了兼具古人思维方式与近现代学术气息的双重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文体是由文类文体与个体文体构成的球体, 林著没有辨析文类方面的篇章, 而是直接论述中国古代士子所最关心的文体;文章本体类别的辨析, 虽然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之, 但不见得士子们就会重视;相反, 常用的几种类别大家耳熟能详够用就行了, 普通士子谁会用精力去搞不能获得功名的文体辨析?大家穷经皓首的是力图形成惊人的个体文体。所以, 林著文学史的结构是完全符合古代士子抑或是文章家的心理的。辨体本身并不重要, 不管是类的、个人的、团体的、时代的或是其他什么形式的文体, 只要有特色, 就会成为士子或文章家们汲汲以求的对象。实际上, 林传甲的文学史的核心还是讨论与展示中国古代文体, 按今天的话说, 是文体学。但是, 林传甲当初可没有写文体学的意识, 而是当成文学史去写的, 这说明, 古人眼中的文学史其实就是文体史。

林传甲的文学史引发本人对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思考 (2) 。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 它首先要回归中国古代文体的语境, 使用“文章整体”的含义 (不是体裁) , 体现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 不是对古人文章学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抛弃与反思之后的原生态式研究的高度提升。

其次, 一部理想的文体史, 它应该是一部客观之文类、文体与主观之文体观相结合的著述。古代以文体视人体, 所以文体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落在人的身上。当然, 对文类的研究也很重要, 其相当于人体物质层面的躯壳。中国古代文类多数有其实用功能背景, 研究文类的社会功能是了解该文类的重要途径, 这也是近年来古代文体学的重要走向之一。在汉末魏晋中国古代文体观正式生成后, 人们观念里普遍最重视的是对优秀文体的追求, 对历代各式优秀文体进行废寝忘食的领悟成为士子们学习生活的重心。历代文人究竟在前人的文体里学习到了什么技巧?如何参透文体中的神韵?古人视文体如人体, 高矮胖瘦不是最重要的, 人的风貌与才情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各种典籍与文章进行古人式的学习, 是难以深入到各种文体的内部的。林传甲对各种文体的见解看似简单、粗略, 其实想达到林传甲的程度是相当困难的 (清光绪二十八年乡试第一) 。

第三, 一部理想的文体史, 它应该是一部与现代科学理念相接轨的学术著作, 但也应该是一部充满激情的著作。古代文体虽然已经失去了与仕途相挂钩的实用目的, 但它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 有人曾感叹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国学、国史、国画、国医、国剧等国粹在古代社会结束后也得到了弘扬, 唯独国文没有得到弘扬。文体是国文的核心, 一部理想的文体史将是对国文最恰如其分的发扬。所以, 我辈期待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能够唤起人们对国文热情的中国古代文体史, 这或许不是短期内能够出现的经典, 却是我辈作为新世纪学子翘首以待的呼唤。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50.

[2]黄霖.中国文学史学史上的里程碑[J].上海:复旦学报.1990 (6) :83.

[3]林传甲.《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中国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3—23, 186.

[4]陶尔夫.文学史的世纪及其四个时期[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6 (6) :157.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伟大发明 篇3

水密隔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舶虽然能自如地漂浮在水面上,但一旦船体破损,水进入船舱,若不能及时堵住漏洞,船最终会沉没。1912年4月14日,英国新造豪华邮船“泰坦尼克”号首航途中因撞击冰山而沉没,1300多人丧生,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性事件。由于“泰坦尼克”号邮轮横向进行了分舱,在撞上冰山后,船首5个舱破损进水,维持了2个多小时,这才使得近一半人有机会逃生,从中可以看出设置“水密隔舱”对船舶抗沉性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水密隔舱呢?它有什么作用,又是如何发明的呢?

作为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一项伟大创造,水密隔舱是用隔舱板把船体严密分隔成若干个互不连通的舱室。这样做有几个优点:第一,起到密封作用,因被横舱壁所隔,船上形成若干水密隔舱,这样即使一两个船舱破损,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增加了航行的安全性:第二,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增加了船整体的横向强度:第三,舱壁为船体提供了坚固的横向结构,使桅杆得以与船体紧密连接,这也使中国古代帆船采用多桅多帆成为可能:第四,方便货物分类装卸和管理。

水密隔舱是受到什么启发而发明的呢?原来古人制作水密隔舱是借鉴了竹子横隔膜结构的功能。美国科技史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写道:“建造船舶舱壁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中国人是从观察竹竿的结构获得这个灵感的,竹竿节的横隔膜把竹分隔成好多节空竹筒。由于欧洲没有竹子,因此欧洲人没有这方面的灵感。”中国盛产竹子,如同使用竹筏一样,中国船匠早就对竹子的结构和浮性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制造出与竹子结构相类似的独一无二的船体结构,坚固而轻巧。

唐末五代期间,由于水密隔舱的问世,中国船舶越造越大,航程越走越远,开始进入印度洋,并以坚固、抗风力强、安全性好而著称于世。当时的阿拉伯航海者均喜欢乘坐中国船,因为它更安全。

水密隔舱技术在18世纪传入欧洲后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上面提到的“泰坦尼克”号就设有16个水密隔舱。但由于“泰坦尼克”号的水密门质量不好,个别水密门在水压作用下破裂,加剧了船只的沉没。“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它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号和“大不列颠”号被秘密召回造船厂进行改造,其中就包括改进水密隔舱。水密隔舱技术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使得这一造船技艺流传至今。如今,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水密舱壁,早已是世界各国制造船舶必须遵守的准则。现代造船行业普遍使用水密隔舱技术,大型航母甚至有几百到2 000个水密隔舱,为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2008年,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该项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船尾

舵是操纵船舶航向的工具,经常设在船舶尾部,所以常被称为“船尾舵”。船尾舵的出现是船舶发展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舵是由桨慢慢演化而来的。随着船体的增大,古人把桨按职能分为两种:一种负责划行,推动船舶前进:另一种则负责控制方向,被称为“舵桨”。后来,桨的位置又从船舷移至船尾,成为尾桨,由此便演变出船尾舵。舵通过舵面与舵柄的杠杆关系、舵面与船的转动中心的杠杆关系,能使庞大的船体运转自如,结合风帆和指南针就成为确保船只安全航行的三大条件。

中国是最早使用舵的国家,已知的最早的船尾舵是1955年广州出土的东汉墓中陶质船模上的船尾舵。

两千多年来,舵的形式在不断地改变和创新。早期的舵从船尾伸出,形成一个较长的凸出,既不美观也不方便。于是古人们想出了将舵垂直插入水中的方法,这种舵被称为“垂直舵”。又由于内河航道常常深浅不一,为了方便行驶,便产生了升降舵,当船驶入浅滩或者靠岸时,可以把舵吊起,以防触底折断。一些大型船舵,如郑和宝船长11米多的舵杆,还要用专门的绞车进行升降。此外,唐宋时期还发明了平衡舵,即把舵的一部分面积分布在舵柱的前方,缩短了舵压中心与舵轴的距离,从而减少了转舵的力矩,使得操纵更为轻便。为使转舵变得更省力,人们在舵上穿了许多孔,发明了开孔舵,以此来减少水的阻力。

舵的发明和使用改写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历史。欧洲人在采用中国舵之前,都是用桨来控制方向,这样是无法进行远洋航行的。大约到10世纪,舵的技术已传到阿拉伯,而直到12世纪末、13世纪初,欧洲才开始使用舵,并为15世纪的欧洲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车轮舟

你们见过带“轮子”的船吗?也许你感到奇怪,船上又没有轮子,为什么人们称之“轮船”呢?事实上,现在的轮船确实已经没有“轮子”了,可是在古代,真的有带“轮子”的船,而且这种船的产生可以说是船舶制造史上的一次变革。

大约在晋朝,中国人发明了轮桨。车轮舟就是用轮桨作为推进工具的。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可以通过人力踏动使其转动,从而推进船只。如果连续转动桨轮,则桨叶不断划水,就可以连续推进。在同一根转轴上可根据船宽的大小安装很多踏脚板,由很多人同时踏动,可提高车轮舟的推进效能和船速。大家都知道,摇橹是用手臂来摇,而车船则可以用腿脚的力量踏动木叶轮,由于腿脚的力量远远大于手臂,所以,虽然同样是使用人力,车船能够提供更高效的动力。车轮舟进退自如,这就提高了船的机动性,这一点对战船来说尤为重要。

车轮舟是中国在世界造船史上的又一大贡献,领先西方千年左右。在欧洲,车轮船的第一次试验是于1543年在巴塞罗那进行的。当中国大规模发展车船并编成水军时,已经领先欧洲的第一次试验约400年了。车轮舟推动了蒸汽机船的发展,推动船舶前进的大桨轮成为机动船舶的象征,从而出现了“轮船”这个名称。尽管现今早已不再使用桨轮了,但轮船的“轮”字仍被沿用。

龙骨结构

中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骨是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它位于船的底部。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由主龙骨、尾龙骨和首柱三段构成。龙骨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承重,就如同人和动物的脊椎一样,是船舶最重要的承重结构,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矩,保证船舶结构强度。龙骨的另一个作用是扩大了船的侧面面积,提高了船在水中的并联阻抗,防止了侧风转向。这对逆风航行尤为重要。此外,龙骨还对船的重量稳定有重要作用,减少了船的倾斜或是反向转动。

中国古代的造船工匠们为了使船舶有更好的适航性和稳定性,设计建造出了“短而肥”的尖底海船。这种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在船舷两侧又装有舭龙骨,即一种位于船侧和船底交界处的纵向构件,它能减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摇摆现象,提高了船体的纵向强度。欧洲船只于19世纪初才开始采用这种龙骨结构,比中国晚了数百年,而且纵向主构件只有龙骨,不及中国海船坚固。

中国发明的水密隔舱、船尾舵、车轮舟、龙骨结构等技术凸显了中国古代造船的辉煌历史,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和全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活动。西方近、现代船舶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不少发明都可以在中国古代造船技术领域找到影子或闪光点。同学们,想继续了解关于近现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和演变情况吗?让我们下期再叙吧。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的故事 篇4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篇5

“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

挖掘与展示”专项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们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伟大物质财富。这些印证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的伟大智慧和创新精神,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创新史。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些文化遗产所蕴藏的重要科学价值,充分展示我国古代发明创造,探究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对于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继承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2005年,国家文物局提出系统开展实证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专项的构想,并得到了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等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该专项被命名为“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以下简称“指南针计划”)。国家文物局积极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博物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开展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先后听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百余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针计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和整体实施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并分别被纳入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

五”规划》。

“指南针计划”专项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涉及文化遗产、科学技术、国民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国家重大项目,是以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自主创新为目的,局部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全面提高的战略性引导项目。“指南针计划”的实施,对于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提高对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考古事业向纵深发展;对于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水平,使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相统一,推动文博事业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于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亿万人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本专项主要内容包括:以实证我国古代重大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为工作对象,组织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力量,制定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工作总体规划;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开展农业、水利、交通、营造、纺织等领域的系列文化遗产专项调查;采用文献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实验室方法、工程模拟方法、国际对比方法,多学科交叉渗透、多重证据法相互印证的方法以及系统综合方法,开展实证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采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开展博物馆的展示理论、技术及研究与示范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树立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科学地位;深入挖掘实证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传播的整体水平,努力推进博物馆事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资源,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指南针计划”主要研究内容将分解为农业、医学及诊治保健器材、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营造、人居环境、材料与加工制造、纺织、工具机械与仪器、数字化展示等10个主体类项目;以及总体战略规划研究、专项调查、建章立制、机构建设、基础数据库(群)及门户网站建设、教育与培训、展览展示、学术交流、舆论宣传等9个基础类项目,共计19个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关联,互为支撑。

三、实施进度安排

“指南针计划”的实施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2008年)是区域试点和重点专题研究及展示宣传阶段;第二阶段(2009~2013年)是全面展开和多领域专题研究及展示宣传阶段;第三阶段(2014~2015年)是完善和健全科研与展示宣传相关规范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及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研究理论提升阶段。

四、总体目标

“指南针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系统地掌握具有重大意义的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基本概况。推出一批系列反映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陈列展览、实物复原模型、虚拟现实复原模型、科普著作和数字影视作品,建立“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国家级名录”、建立“中国古代发明创造门户网站”、建立若干古代发明创造科学教育基地、设立若干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原生态保护区,以提升公众对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科学价值的认识,促进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篇6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篇7

1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古典园林风格, 中国古代园林具有要其他园林的一些不同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点:

1.1 山水自然景观。

在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中, 自然的地貌特征、水文条件、植物景观等都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传统园林设计比较注重景观的意境, 强调设计源于自然但要高于自然, 以此来强调人对自然的感官认知。

1.2 适宜的人居环境。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 生活居住条件还相对较为恶劣, 而园林设计师则正是通过巧妙的园林设计, 来营造出较为适宜人居的环境。这主要表现为古代园林设计很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即利用山水、树木以及建筑的巧妙设计, 实现光影、气流和温度的调节, 以此来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1.3 巧妙的空间设计组织。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 对于空间细节的设计非常重视, 力求无论在哪个角落中都能看到别致的景观。即通过设计将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景观。在空间组织上, 注意利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手法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将园林分隔为多个小园林, 但是每个小园林又相互辉映, 互相衔接, 形成了多种多样, 空间交错的景观, 使人流连忘返。

1.4 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最大特色并不单单是在于其精妙的景观设计, 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刻意味, 也就是意境文化。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古人利用诗画来寄情于山水, 并且在园林设计中也常常会在匾额上写上楹联, 利用刻石、书法、音乐等手法来表达意境, 使得园林更具有深度和厚度。

2 对中国古代传统园林集的认识

2.1“天人合一”并不等同于园林生态思想。

尽管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注重建设山水园林, 强调师法自然, 天人合一, 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很多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 天人并不等同于生态园林思想。原因在于天人合一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 最终是将君权神授的理念深入到大众观念中去的。其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为园林所设计。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是由于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直接造成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 人口增长缓慢,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基本未被打破, 生态问题远未凸显。这时, 虽然已有朴素的生态思想, 但远没有上升到“观”的层面。中国古代的社会伦理, 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阐发。而现代生态伦理, 则将古代伦理范畴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思想远未被纳入社会伦理层面。即使是今天。构建生态伦理核心问题的探讨还远未完成。

2.2 意境并非唯独中国园林特有。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是独具魅力和风格的意境园林, 而且认为意境园林是中国独有, 其他国家都不存在的。事实上,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不利于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古代园林思想。因为意境, 并不是单单我们中国园林独有。意境一词是由我国首先提出, 但在发展的进程中, 结合了西方的一些艺术美。从审美活动 (审美感兴) 的角度看, 所谓“意境”, 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物象、事件、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就是“意境”的意蕴。尽管我国古代文化对于意境的领悟与运用较为深刻, 意境一词也属于我国美学所特有, 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具有人生感、历史感与宇宙感的园林艺术不具意境。同样, 意境也并非仅仅属于某一个国度, 东西方园林形式大不相同, 在美学思想上也有明显差异, 但这并不妨碍东西方园林具有不尽相同又内涵相通的美学现象———意境。

3 中国园林对古代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在变迁, 社会在发展, 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 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 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 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适应时代的需要, 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 吸取她的造园精髓, 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思想, 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 将其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 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 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 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 而是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 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 取西方园林之长, 补中国园林之短, 从而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 并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文化的传统是当前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的工作中, 必须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来继承古代园林, 并且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 改掉盲目追求或者全盘否定西方园林的思想, 合理结合古今中外的园林特点, 从而将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创新发展, 发扬光大。

摘要:在长期的园林艺术发展中, 我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园林艺术。这是其他国家古文化中不能达到的境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文化瑰宝,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今天的园林艺术发展中, 我们需要积极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优点, 摒弃其中存在的缺点。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现主要对中国古代园林传统艺术的继承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继承,生态,意境

参考文献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5—6.

[2]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规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 2007 (2) :67:69—70.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 篇8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为什么只选出了四大美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一种说法是权力选美说,还有一种说法是牺牲说。持前者观点的人士认为四大美女是美丽与权力综合的产物,身在男权社会中,为男人的政治做出了牺牲,所以被颁以四大美女的称号。可要说权力能推出美人,那么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入选,中国历史上的女人有谁比则天女皇更有权力?按这样排序,四大美女中武则天应该排第一才对!显然这种说法没有合理之处。另一种说法的人们认为四大美女身上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牺牲精神,当之无愧的授予四大美女的头衔。可要说到牺牲,昭君和番的历史意义并不比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更深远。何况文成公主的美貌,也不一定比昭君差,从社会地位到历史作用都不可低估,为什么她没有入选?

由此可知,四大美女不是权力说和牺牲说这两种因素所能推出来的。他们之所以能入选四大美女首先是因为她们都是心理战高手,不像大家闺秀那般羞涩,也不是小家碧玉那般不够大气,她们懂得在合适的时刻把握合适的时机展现合适的自己。她们不仅让自己人美,还要让历史美!其次是她们都识大体、有追求,让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她们的身上都轰轰烈烈的聚集了各种兴衰成败、浪漫悲情,这种气质和气魄是无人能比的。最后,笔者认为是她们都没有干预朝政,而是帮助当政者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为人所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影响。可以说四大美女的“美”是帝王们用灵魂的“丑”勾兑出来的,她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她们的美都是散发着独特魅力的。

人尽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尽管容貌今人谁也没见过,但关于她们的故事与美貌的描写可谓是车载斗量,世人百看不厌,百说不烦。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称的四个美人,她们不光在历史上扬名千古,也给了音乐家们无限的创作源泉。

一、牺牲自我的女人——西施

1、西施生平

西施,原名施夷光,是春秋末期的绝色美女,她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苎萝村西村。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的宠妃,旨在消磨夫差的意志,消耗他的体力,分散他的精力。在吴国期间,西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到了掩护作用。吴国最终被勾践所灭,这其中西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王宇,历史的胭脂痕迹[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99-104,)如果不是因为西施参与了越国灭吴的活动并有重大贡献,那么,虽然她仍旧美丽,但也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浣纱女,在历史上也不可能留下什么印迹。西施这种为了自己国家的牺牲精神,体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也使得这样一个弱女子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历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的美,并不仅仅是她的相貌,而是她的心灵。西施的这种牺牲自我的爱国情操广为人知,音乐家也根据此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2、与西施有关的音乐作品:

京剧《西施》;

越剧《西施归越》;

滇剧《西施梦》;

昆曲《西施》;

歌曲《西施浣纱》(钱建隆词,颂今曲);

大型二胡协奏曲《情殇》;

第四扬琴叙事曲《西施泪》;

古筝协奏曲《西施》(王正平作曲);

二胡与乐队《千古西施》(史志有作曲);

音乐剧《西施》(张广天作曲);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雷蕾作曲);

五幕历史剧《胆剑篇》(著名剧作家曹禺和梅阡、于是之合作)等。

3、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中西施的形象

作为四大美女中排行第一的西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描述她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家大剧院开山之作,原创浪漫主义大歌剧《西施》。此部歌剧不仅汇集了当今国内最顶尖的主创力量,演出阵容同样群星云集。

歌剧《西施》是一部巧妙的将西洋歌剧形式与中国传统故事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的歌剧形式,剧中音乐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将宫商角徵羽的五声调式与钟、磬、萧等中国民族乐器遥相呼应,触动人心,赋予了全剧更加独特的韵律。配器中民族乐器的加入让音乐充满了深沉的古意,使得该剧更加唯美浪漫,犹如一卷美轮美奂的中国画,营造出水墨意境与气质,将金碧辉煌的吴国宫殿、宛若仙境的浣纱江畔、气势磅礴的金戈铁马等场景铺陈在观众眼前,意境悠远,韵味十足。剧情内容体现了西施的牺牲自我的高尚品德。

作曲家雷蕾谱写的音乐呈现出清新、细腻、唯美、流畅的质感,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剧中的咏叹调。越王勾践的《影子之歌》《风吹的草籽》、越女郑旦的《梦一样美妙的生活》、以及西施的《绸缪》《春天的鲜花开满伤痛的祖国》《请你用手指向越国》都颇为动听。西施的咏叹调《绸缪》让人印象深刻,这首自《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的咏叹独具中国韵味,作为西施最重要的一首咏叹调,它在剧中反复出现:在满目苍翠的浣纱江畔,西施为姐妹们深情唱起了《绸缪》;在觥筹交错的吴国宫殿,思乡心切的西施再次唱起了《绸缪》;当亲爱的妹妹郑旦被残忍杀害,肝肠寸断的西施的耳畔又响起了这熟悉的旋律。《绸缪》代表了西施心底最宁静的渴望。西施的扮演者张立萍唱出最后一幕中《请你用手指向越国》,立即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将整场气氛推向高潮,全场沉浸在为西施感到惋惜的悲情中。戴玉强扮演的越王勾践,也将《影子之歌》演绎很到位,一个呼之欲出的“复仇战神”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郑旦的扮演者吴碧霞同样是鲜活可人,《梦一样美妙的生活》中活泼灵巧的花腔炫技将郑旦内心的喜悦刻画得入木三分。

西施扮演者沈娜说对西施的定位用六个字就是:“小女人、大情怀!”,西施是一种淡淡的清香,给我们很大的感动!纪连海先生也在评价西施时说道:“她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争霸战争中最出色的卧底,没有她,吴越的故事就不再是浪漫的传奇。”(纪连海,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可以说是对西施一生的功过总结。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开幕大戏、大剧院首部原创歌剧《西施》,用西洋歌剧的形式全新演绎关于西施的古老传说,与观众一同追溯古老传说,唱响令人心碎的美人挽歌,令我们重新认识、了解西施,很好的展现出这个为国牺牲、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女性形象。

二、深明大义的女人——王昭君

1、王昭君生平

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被入选进宫。竞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呼韩邪来朝求和亲,她自告奋勇请嫁匈奴。《后汉书》里有:“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短短几句述说了她举座皆惊的容颜。昭君出塞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她的出塞对汉朝和匈奴的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若说美人皆倾国倾城,那么昭君却是一个安邦定国的美女。她能够深明大义,为了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的荣辱,从而使得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近半个世纪。(王宇,历史的胭脂痕迹[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292-298,)

有人赞美王昭君:“弹一声琵琶,迎着萧瑟西风远去。抖一抖黄沙,拂去世俗伦理。你的明眸,惊落飞天的大雁。小小女子,以身许国,只为江山社稷。阳关路漫漫,你走了六十余载,和亲的佳话因你的出塞而传遍天下。”(纪连海,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122,)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后将近60多年的和平,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明,增强了汉族与匈奴之间的民族团结,也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音乐等创作所广泛采用的题材。

2、与王昭君有关的音乐作品:

京剧《大漠昭君》;

汉剧《王昭君》;

秦腔《昭君出塞》;

潮剧《王昭君》;

粤剧《昭君出塞》;

粤曲《貂蝉与吕布》;

歌曲《出塞曲》(席慕容词、李南华曲);

歌曲《昭君出塞》又名《这样的爱》(张太旗词,王祖皆、张卓娅曲):

歌曲《昭君出塞》(刘麟词、王志信曲);

大型歌剧《王昭君》(张曙作曲);

无伴奏合唱《昭君出塞》;

民族器乐合奏《昭君出塞》;

古琴曲《龙朔操》;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陈钢作曲);

琵琶协奏曲《王昭君》(钱兆熹作曲);

琵琶曲《昭君出塞》、《塞上曲》;

二胡与乐队粤曲《昭君出塞》等。

3、艺术歌曲《昭君出塞》中王昭君的形象

关于昭君的音乐创作也是十分丰富,仅在艺术歌曲中就有两部作品,一部是由张太旗作词,王祖皆、张卓娅作曲的声乐作品《昭君出塞》,又名《这样的爱》,另外一部是由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的声乐作品《昭君出塞》。

两首同题材、同名的艺术歌曲《昭君出塞》是不同的词曲家用不同的曲调歌唱相同的人物性格,将这位深明大义、胸怀博大的女性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

这两首艺术歌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乐曲风格迥异。

从歌词上看,王志信版本的《昭君出塞》第一段的“别家园,出雄关”首先就交代了王昭君即将告别家园,远离故乡的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昭君当时的心情,也许她将一辈子也回不了故土了,心情肯定是悲伤的。然而她并没有哭哭啼啼,而是“昭君琵琶马上弹”,这几句描写出了王昭君深明大义,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操。相反,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直接从昭君内心的情感出发“这样的爱,敢牵万里伤怀,不惜香魂大漠青冢埋”,一开头就是充满悲壮的呼喊,与王志信的版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但同样表现了王昭君的大气形象。

从曲式结构上看,王志信版本的《昭君出塞》属于ABA。三段曲式,总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A):离别的伤感,此部分从开始至间奏出现之前,描述了昭君即将离别家乡的不舍之情。第二部分(B):热烈的欢迎,这一部分是快板,有一种载歌载舞的感觉,作曲家采用琵琶曲《塞上曲》、内蒙民歌、古曲《春江花月夜》等曲调元素写出塞外民众对昭君的热烈欢迎。本段演唱者要注意这八句间的起承转合关系,合理把握演唱情绪,将此段作曲家的意图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第三部分(A。):激情的歌颂,此段是从转调的部分开始,属整首乐曲的高潮段落,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歌颂昭君的功绩,作曲家运用音乐的语言呈现了昭君出塞的重大历史意义。然而,王祖皆、张卓娅版本也分三部分,但它属于ABC三段曲式,整首曲子都是用第三人称来描写昭君的艺术形象。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A):从开始至间奏部分,这部分速度比较缓慢,创作手法接近西部曲风,展现出昭君一个人虽身处塞外大漠,但心系祖国“宁可香魂大漠青冢埋,也不愿汉宫秋里自徘徊”的英雄气概。第二部分(B):作曲家采用快板的速度,用形象的音乐语言描述了家乡的父老对昭君无比的怀念,盼望着昭君早日回到故乡迫切的思念之情。(C):作曲家应用了对位的创作手法,将全曲推向了一个制高点。最后以慢速、自由的方式结束了全曲。纵观全曲,单从旋律发展来看,曲作家意在刻画出昭君出塞的伟大历史形象,合理的采用了地方音乐素材,将地方的民族曲风与昭君的爱国情结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成功的完成了一首经典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

三、聪明机智的女人——貂蝉

1、貂蝉生平

貂蝉,原名任红昌,陕西米脂人。自幼才华出众聪敏过人,因被选入汉宫,担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后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她本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因其倾城之貌以及聪明机智,成功帮助王允实施连环计而被世人所广为传颂。正是因为这么一个智慧过人、胆量非凡的绝色美女,才最终导致吕布与董卓父子反目为仇,帮助了王允达到了消除董卓的政治目的。然而历史上是否有貂蝉其人仍然是个谜。

貂蝉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女间谍,评价貂蝉有文: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子间谍,没有她,三国的战事也就泯灭在了历史的硝烟里。正是因为她超人的胆识与过人的智慧,才更快的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更促成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一代雄才伟略的出现,使的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延续。(王功尚,陈中安,四大古典美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12-118,)根据貂蝉的生平事迹所产生的作品有许多,其中以戏剧作品最为丰富。

2、与貂蝉有关的音乐作品:

昆曲《梳妆掷戟》;

京剧《连环计》;

秦腔《吕布与貂蝉》;

越剧《貂蝉》;

蒲剧《凤仪亭》;

晋剧《赠冠》;

徽剧《王允赐环》;

川剧《关公盘貂》;

潮剧《吕布与貂蝉》;

淮剧《吕布戏貂蝉》;

婺剧《貂蝉》;

评剧《吕布与貂蝉》;

流行歌曲《貂蝉》(晏菲演唱);

粤曲《貂蝉怨》(秦太英撰曲,苏春梅演唱);

音乐剧《貂蝉》;

二胡独奏《国色天香之艳舞貂蝉》;

笛子与管弦乐协奏曲《貂蝉》(钱兆熹作曲,王宁配器)等。

3、粤曲《貂蝉怨》中貂蝉的形象

关于貂蝉的音乐作品中戏剧作品极为丰富,但是音乐剧、歌剧、艺术歌曲等形式的声乐作品几乎少得可怜,在为数不多的声乐作品中,粤曲《貂蝉怨》是不能不提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在省港澳“粤韵风华”粤曲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作品独具风格,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

粤曲《貂蝉怨》为秦太英所撰写,经陈焯荣设计唱腔后由苏春梅演唱的声乐作品。一般印象中描写貂蝉的作品都是一个聪明机智,忍辱负重,挑起董卓与吕布的父子矛盾,从而达到诛杀恶贼董卓的刚烈女子形象。而此曲由曲名上即可看出,这是一部描写以貂蝉自身出发,抒发她本人对自身以及当时的社会充满怨恨情绪的一部作品。

曲子一开头就是“烽火晨侵,刀兵夕斗”,这是此曲开头的[倒板],之后即起[雨霖铃]:“如雷势猛,怒震九州,金鼓频敲,三军狂吼”点明了貂蝉当时的处境,接着从高到低的清唱“貂蝉女没路投”将貂蝉此时身临绝境,呼救无门的悲凉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来[雨霖铃]是哀怨迟缓的,陈焯荣先生根据内容需要将这四句设计成快速强劲的一字一拍,使得情绪变得凌厉高亢,气势汹涌。一开头就凝成千军万马,仿佛从四面八方向貂蝉压来。

交代完貂蝉的处境之后,乐曲开始[长句二黄]和[反线中板],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诉说清楚。这一部分描述了貂蝉虽身在董卓身边但还要对吕布略施心计,加以引诱。对于吕布她也并非出自真心,只不过是想他们父子为她反目成仇,就在这一切都按着她的计谋慢慢达到目的了,世人却将她的功绩抛于脑后,反而“因何招致世人唾骂,惨哉命难留!”

“反线二黄”转“千般恨”:“问世间怨是谁铸就?丈夫一战,若功成,玉带紫衣赐封王侯……惨哉命难留”此段是全曲的核心。这一段体现了在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群雄混战时期,貂蝉作为一个弱女子,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吕布即使有什么罪,也罪不及她。然而,此时这位曾牺牲自我,挽救大汉危亡的弱女子不仅“早被世人忘于脑后”,更被世人指责为“红颜祸水”而受唾骂诛杀。因此,她发出了这样愤愤不平的责问,这也正是此曲的可贵之处,它能触及到以前同类题材的剧本和唱曲所未能触及到的这层思想。

接下来转为C调的[乙反木鱼]中,貂蝉无限悲愤地唱出“真是天无公道,日暗千秋……。”到了这时她已经是看透了上层统治者的虚伪,在[饿马摇铃]中,她痛骂“朝廷将相,只会逐利,全是冠带猕猴。”可是,骂也没有用,大祸就要临身了,当初满怀忧民之志结果下场确实如此,不能不令她寒心。

在极其悲切的“乙反”调中,设计者陈焯荣先生突然起唱抒情的新曲[江南游]:“人到死时更恋人世,何况年尚青春如花茂,青风正绿江南岸,逍遥踏马好畅游。”充分展示了这个不幸女性对人间对生活的向往……。然而,震天的战鼓声把她从理想中带回现实,情绪转为更凄凉、哀怨、遗恨了。

最后,[新腔乙反二流]:“貂蝉女昔日救汉亡,如今有谁将我救,恨似云崖山叠叠,怨如天堑水悠悠”表现出她身处绝望而心灵深处发出的呼号,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控诉,也将全曲推向了高潮。

此曲不光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独特之处,陈焯荣先生在音乐唱腔的设计上也下了一番工夫,成就很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最后一段貂蝉把满腔怨恨宣泄尽了,精神接近了崩溃,极之悲哀地想到自己的身后事“悲雪骨,谁睑收乞远山,坟半丘”陈悼荣先生将这儿设计的峰回路转,将貂蝉这一个人物的怨恨、不平、冤屈等思想情绪表露无遗,为全曲打上个完美的有力的句号。(阿骥,谱出新声自不凡——粤曲《貂蝉怨》赏析[J],南国红豆,2001,(6):42,)

“貂蝉”本属旧题材,但由于从思想内容到音乐唱腔都发掘到新的东西,使得这首曲子颇有时代感,因而得到听众的一致称赞,产生强烈的反响。

四、对艺术无上的追求——杨玉环

1、杨玉环生平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到杨玉环的姿色后,纳入宫中。天宝四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其父兄也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为安抚军心,杨贵妃被缢死。虽然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但她却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玉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胖著称的美人,她宛如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盛开在盛唐的骄阳下,《霓裳羽衣曲》中的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了绵绵无期的人生长恨。引用一段对杨玉环的评价:品一盅美酒,伴着霓裳羽衣舞而至。问一声花儿,诉说女儿的心思。你的华贵,惊羞了娇艳的鲜花。回眸一笑,那六宫粉黛顿失了颜色。盛唐因为你走向颓衰,千般宠爱终也化作一缕香魂消散。(纪连海,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249-252,)

2、与杨玉环有关的音乐作品:

京剧《杨贵妃》;

华剧《杨贵妃》;

黄梅戏《长恨歌》;

艺术歌曲《贵妃醉酒》;

歌曲《新贵妃醉酒》(李玉刚演唱);

芭蕾舞剧《杨贵妃》;

秦腔音乐剧《杨贵妃》;

历史舞剧《长恨歌》;

二胡协奏曲《杨贵妃》(钱兆熹作曲);

大型音乐电视《贵妃醉酒》(冯晓泉作曲,晓城作词);

电视连续剧《杨贵妃秘史》的主题曲《大唐歌飞》等。

3、大型歌剧《杨贵妃》中杨玉环的形象

关于杨玉环的作品有许多,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形式、不同艺术家都对她进行不同的审美诠释,由中国歌舞剧院耗资数百万元创作演出的大型歌剧《杨贵妃》,不仅追求音乐的戏剧性,同时追求音乐的抒情性和人物音乐形象的鲜明个性,成功的塑造了杨玉环的人物艺术形象,旋律优美,令人倍感亲切。作曲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尽情讴歌了人世间的美好感情。其主体演出阵容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团、管弦乐团担任,在主要演员中,云集了目前国内音乐界最有实力的歌剧演员,他们均有在多部中国和外国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舞台经验,并在国内外重大音乐赛事中获奖。

与之前的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是,此部歌剧切入点比较独特,原来杨玉环并不是缢死于马嵬坡,而是被人所救。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接待了一批日本留学生。他们向杨贵妃学习中国的歌舞技艺,并见证了杨贵妃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安史之乱”后,杨贵妃被两位日本留学生所救。日本姑娘贞子顶替杨玉环而死,她的恋人赤雄保护杨玉环东渡日本,受到了日本天皇的礼遇。杨贵妃虽身在东瀛,却日夜思念着家乡,盼望有朝一日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团聚……歌剧《杨贵妃》不仅歌颂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深情厚谊,也歌颂了她对艺术无上的追求和为情讴歌的艺术形象。(居其宏,骆中姝,在真实性基础上展开音乐戏剧性——评歌剧《杨贵妃》[J],人民音乐,2004,(7):13-15,)

大型歌剧《杨贵妃》由著名作曲家金湘担任作曲,这是他继歌剧《原野》《楚霸王》之后的又一力作。他创作的歌剧《杨贵妃》在音乐风格上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而且吸收了日本音乐的素材,使音乐风格更加绚丽多彩,用优美的旋律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共鸣。在这部以“情”动人的歌剧中,其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情绪跌宕起伏,不仅有催人泪下的咏叹调,还有精美重唱,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的大合唱,其中男女主角优美抒情的重唱“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为主题音调贯穿全剧。在乐队配器上,五幕音乐分别以“金、火、土、木、水”不同的乐队音色布局,与歌剧五幕场景、剧情的色调交相辉映,体现了古代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徐文正,为情讴歌——歌剧《杨贵妃》音乐浅析[J],人民音乐,2004,(7):10-12,)歌剧《杨贵妃》推陈出新,从音乐和配器上给予我们全新的听觉感受,使听众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剧本实在是有失偏颇,无形中给这部歌剧在整体效果上有所减分。

四、结语

美丽的女人犹如一株藤蔓,妖娆动人。美女们不光在历史上千古扬名,也给了音乐家们魂牵梦绕、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因她们而产生的文艺作品无数,仅戏剧就约百部。由此可见音乐和美女之间是密切相关。纵观古今中外,没有几个美女是不懂音乐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在音乐作品中的展现正是体现了美女与音乐的一种交相融合。

首先,美女的典型代表四大美女个个都是在琴棋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音乐方面的才能更为突出。她们这几位美女们自身都是能弹能跳能唱。如:西施在进入吴国之前就首先进行了音乐方面的培训,所以也才能在此后的长久时间里可以控制住夫差的心,在颠覆吴国的斗争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貂蝉也是能歌善舞,才能在司徒王允招待吕布的宴会上大显身手,被吕布看中,进而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成功实施连环计;昭君在汉宫中习得一些音乐舞蹈的技艺,每当提及她都是怀抱琵琶的一个形象;玉环的“霓裳羽衣舞”更是享誉古今中外,说她是宫廷舞蹈家一点也不过分。

其次,有许多音乐作品来塑造、歌颂、讲述她们的故事。上文提到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开山之作《西施》就是描述西施与她的祖国的一部浪漫主义大歌剧;貂蝉故事的流传也是比较早的,元代杂剧中貂蝉戏已经形成一个系列,《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夺戟》《关公月下斩貂蝉》等扮演的都是貂蝉的故事;与昭君有关的音乐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昭君出塞》这两首同名艺术歌曲讲的就是这个19岁小女子一路行去,风雨兼程不再回头的担待与勇气;耗资数百万元的大型歌剧《杨贵妃》,不仅追求音乐的戏剧性,同时追求音乐的抒情性和人物音乐形象的鲜明个性,成功的塑造了杨玉环的人物艺术形象,反映了唐明皇与杨贵妃感天动地的爱情历程。

上一篇:演讲稿英文范文带翻译下一篇:我拼搏,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