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廉故事(精选8篇)
学古代清官清廉品德 做廉洁奉公人民公仆
(作者系河南省西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牛正田)在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对当官、掌权、执政者,评论、评价、看待、结论一个人,是否是清官,一般都把廉正、廉洁、勤政、廉政作为标准来定位。所以,在古代对清官有的叫“循吏”、“良吏”、“廉吏”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具体讲,清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清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清官的标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清官标准,之后,又有人提出“廉,清也”,又把“廉”作为标准,所以把廉官称为清官。清官发展到今天,称之为清廉、廉政、勤政、为民之官。古代清官的清廉品格、秉性、风范,对今天的党政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有着借鉴、发扬、继承之点,这对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非常有益的。对此,特写出来,供加以借鉴。
一、学习古代清官生活讲俭朴的美德
在廉政文化中,古代对清官评价不可缺少的一条是讲俭朴、不腐化,永葆节简、纯朴、节衣缩食的本色。唐初名臣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虽一生为官,却俭朴一生,家无积存。《随书》本传说他“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其中载有他的家训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遵循父亲的家训,尽管后来位高权大,依然洁勤慎独,从不恃权贪功,始终俭朴一生,以清白传世,成为一代名臣。呕心沥血十九年撰就《资治通鉴》这一历史巨著,给世人留下这笔巨大精神财富的宋朝史学大家司马光,官至尚节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却奉行“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的生活。司马光的祖父司马炫、父亲司马池和自己,三代都是进士,都做高官,却都检朴。司马光继承祖上遗训,生活十分节俭,勤廉自守,终其一生。文学家苏轼说司马光:“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司马光自已平生不事聚敛钱财,官拜宰相,位极人臣,弥留之际依然想着朝廷政事,他清白传家,死后屋子里“床篑萧然”,枕边只有《役书》一卷。
今天,我们倡导艰苦朴素精神,并不是让我们过贫困日子,而是提倡清廉的精神、气节;展示“为士居官,清节凛凛”的清风、清气;表现的是“水以清冽而寒为美”的品质、品位;折射“从官贵恭慎,立身贵廉明”的谨慎、崇高;彰显“洁己而有德威者”的廉洁、威望。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德以俭出,恶以奢始”。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大都是从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开始的。明朝初年,朱元璋见了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陈友谅用过的镂金床后气愤地说:“一张床便如此穷奢极侈,陈氏父子何以不亡!”此话令人警醒。共产党人如果以奢为荣,轻则败坏党风、影响党群关系,重则有可能葬送我们的先辈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必须在全国特别是在党内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气,我们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就必须作出表率,以奢为耻,防腐反贪,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唯其如斯,我们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古代清官做官严律己的自觉
中华廉政文化,把做官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格做人,作为一条信条、铁律,去自觉践行,从而保证了清官的底线、底气、底蕴。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户部副史等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包龙图、包学士。他在开封任知府虽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死后,开封百姓却在开封府署旁边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纪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简朴,从不讲究排场;对贪污深恶痛绝,在给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包拯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别在死后,作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带有神奇色彩。随着国际上文化交流的进展,包拯这个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还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虽然史料中的包拯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悬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也受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作为清官确实是非常典型的。再者,汤斌也是严以律己的典范。汤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以严律己为重,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行贿,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当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他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贿赂于他,他“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当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他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执政能力赖以生存的基础。古人云: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做一个“明”、“平”、“清”的清官,确实要过很多关,但很重要的一条要严律己。廉字当头,至关重要。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如过眼云烟,但许多清官,都把严律己放在首位,做到了洁身自重、清正为民,留下青史,为人民所传诵。读着这一面面明亮的镜子,对今天我们的为官者如何做人做官,如何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不是有着深刻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吗?
三、学习古代清官家风廉为上的铁律
家风廉洁是执政廉政的根基,是从政廉政的保证。当官者,家风不廉,就谈不上官位廉政。正社会、民风、政风、要先正家风。立家要以廉为上、廉为重、廉为本。中国古代廉吏,无不注重诫妻教子,共守清白。其中,以诗为体以言志的,不在少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职任左拾遗。诗人新婚不久,即写下《赠内》一诗,与妻共勉。诗中引用四个“贫贱不能移”的爱情故事,希望夫妻朴素一生,清白传世。诗中写道:“蔬菜足充饥,何必膏梁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元代进士吕思诚,官至中书左丞。他在外做官,而家中却一贫如洗。他有一首《寄内》诗:“自从马上苦思卿,一个穷家两手擎。少米无柴休懊恼,大男小女好看成。恩深夫妇情何极,道合君臣义更明。早晚太平遂归计,连环共饮话离情。”无独有偶。明代进士张弼,曾任南安(今江西省大余)知府,律己爱民,治绩甚著。他的《寄内》诗是这样写的:“四儿六岁五儿三,莫把肥甘习口馋。清白传家无我愧,诗书事业要人担。三餐淡饭何须酒,一箸黄虀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
宋孝宗时的一代名相陈俊卿,年老时没有给子女留下金银财宝、高屋广厦,而是留下一纸《示二子》:“兴来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万卷书。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宋代进士陆游,官居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归家乡。七十七岁时,次子子龙去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任司理参军,陆游遂写下《送子龙赴吉州掾》一诗,谆谆告诫儿子:“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明代正郎官张文渊作有《四绝句》以示子孙后人:“低低壁落傞傞柱,小小厅堂窄窄门。广厦广庭非不爱,欲留约束与儿孙。”“老去不嫌粳米粥,饥来常吃菜混饨。好饭好羹非不爱,欲留淡泊与儿孙。”“来音去信常关念,嫁女婚男不出村。远眷远亲非不爱,欲留近便与儿孙。”“凿开石窦通泉脉,插种梅花入瓦盆。深紫深红非不爱,欲留清白与子孙。”清代更有一位生性善良而深明大义的老母亲徐氏,其夫耿鸣世官至当朝侍御。在其子去南方做官时,徐氏写下《寄子诗》寄与儿子:“家内平安报尔知,田园岁入有余资。丝毫不用南中物,好作清官答圣时。”
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正人先正己,廉政亦廉家,在于“家廉联着党风,家风系着国运”。国廉则家安,家廉则国宁。受贿腐败富一时,祸殃及全家。家风清正,芬芳千秋;德迪后人,政权牢固。从一定意义上讲,家庭最容易成为腐败的温床、土壤、条件。因为在家庭搞腐败,它失去了群众监督的眼睛,失去了制约机制的约束,失去了在阳光下的权力运行。所以说,在家庭搞腐败最易、最多、最能成交。领导干部讲廉政,在单位虽然是重要的,家庭清廉也是千万不可忽视的。家庭既可成为幸福愉悦的温馨港湾,又能成为滋生祸患的温床。历史证明,妻廉夫祸少,子贤父心安。廉政亦廉家,家不廉者必定政不廉。政不廉,轻者搞不正之风,重者搞腐败。领导干部只有培育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做到以公廉家,以德廉家,以纪廉家,以法廉家,使家风之净化、之纯洁、之纯真,腐败既在工作岗位上没有空隙可钻,又在家庭无存身之地,才能真正做到业为民所建、功为民所立、官为民所做。
四、学习古代清官清贫保清白的品质
在廉洁文化中,古代对清官评价的另一条是居官清贫不腐化,一生清白为百姓。明代胡寿安先后任信阳、新昌、新繁等县官员,他清慎自持,以清贫为荣,自种蔬菜以供日用,人呼“菜知县”。他穿的是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睡的是纸帐子,并在纸帐上留下《题纸帐》一诗以警己:“紫丝步障最奢华,卧雪眠云自一家,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梦到梅花。”宋代湖州太守王炎在中任官,他任宁可清贫,不愿浊富,生日这一天不事张扬,独坐府中,作《留贫诗》以戒己:“卒岁一布裘,终朝一饘粥。此外何所求,吾生无不足。”明代吴中(今江苏省吴县)巡抚刘应麒在告老返乡前于官署中写下《题署中诗》以明志:“来时行李去时装,午夜青天一柱香。描得海图留幕府,不将山水带还乡。”弗宋吏杜浚在《书警》一诗中写道:“食李弗言苦,食梅弗嫌酸。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虽处四壁立,如享万钟宽。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宋亡后,杜浚之矫行晦迹,寄食西峰僧寺以终。清代进士郑履端,在电白(今广东省西南部沿海)一带政声素著,他的《自勉》诗也同样脍炙人口。诗中写道:“十载官箴懔素餐,本来面目改偏难。任他水尽山穷处,牢抱冰心耐风寒。”由于许多官员一生清贫如洗才有了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廉洁;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口碑;王维拒官场纷繁杂乱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豪气。
在廉洁文化中,清贫、清白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也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是胜利之本。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秘密访问延安时,被共产党领袖的清贫、廉洁精神所感动。他断言:这种作风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他将这种力量称之为“东方魔力”。1949年,国民党反动政权即将崩溃之时,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军官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以廉洁换得的民心”。
清与贫二者相比,清是第一位的。有了清,才能永葆“清贫”之本色、“清白”之风度、“清风”之美德。正如宋代诗人陆游说:“忍穷闭门岂自若,是中滋味敌八珍”。绝不让“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重渲。所以在这里,“清”字不仅是思想境界,又是守贫的基石。“宁可清贫自乐,不做浊富多忧”,这是清官们的一种共性风范。就“清贫”二字而言,它指的是不只是单纯物质上的清苦、清白,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坚强的人格形象,是一种浩然正气,是一种政治态度,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一种精神财富,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不可丢掉的一种传家宝。在党政干部的政治生活中,清贫这种情操它是纯洁人们思想道德的“净化器”、防止蜕化堕落的“防火墙”、治疗腐败变质的“杀毒剂”;能让人们的感情、思想、品质、人格得到铸造,让人沉着、让人冷静、让人忍耐、让人坚强、让人宽容、让人豁达、让人升华。“辛苦一生清廉吏,只留松菊应苍颜”。人只要有了“清贫”作底线、作统领、作支柱、作动力,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学习古代清官拒贿讲方略的艺术
为政清廉当清官,必须能够、善于拒贿,这是一门必修课,也是考验的“主课”。不过,凡清官都拒贿有术,他们的“拒贿术”对我们无不启发,是我们借鉴的一门艺术。
北宋宰相王安石善于诗文,一个地方官以为他肯定喜爱“文房四宝”。为投其所好,那人给他送去一方名砚,并当面对他说:“这方砚少有!”王安石问:“好在哪里呢?”那人答曰:“呵之可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笑吟道:“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对方见状,不得不带着砚石羞愧地溜之大吉。明朝永乐年间,监察御史吴讷奉命赴贵州巡视,返京途中,贵州地方当局派人追送百两黄金。吴讷不启封,挥毫在礼盒上题诗回绝。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言下之意,即使你勉强塞给我了,到前边我也要扔掉,绝不会收受带回。持金者无奈,终于悻悻而返。清代张伯行在福建和江苏任巡抚、总督时,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并写过一篇禁止馈送的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事,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此文言简意赅,浩气凛然,表现了他对拒礼拒贿的深刻认识。这种拒贿之举,堂堂正气,使行贿送礼之辈望而却步。张伯行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定的为官立场,成了“清廉刚直,政绩卓著”的楷模,从而彪炳史册。
同时,也有对行贿者讽刺、挖苦、刺激的。拒贿面斥之者的。四川道教圣地青城山有一副郑板桥所撰对联,该联只有八个字:“心清水浊,山矮人高。”上联表明自己为官清廉,心地纯洁,不与混浊官场同流合污;下联警示自己置身高处,不让世俗浮云遮住眼睛。明代李廷机官至礼部尚书,他撰有既可自警又可警人的一幅对联:“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大意是说,一个人的人品使他的官职受到社会敬重,而不是他的官职使他受到社会敬重;他的官德应比他的才学高,而不能让他的才学比官德高。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浦军校,在军校大门上悬挂一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该联一语点破办学宗旨,被学员奉为警策。后来一些人投靠反动势力,背叛了先生精神,人们在愤慨之余,将此联改为:“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桂林抚署有一联:“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主国计所关。”教育官吏少说多做,严以律己;要识大局,以民为本,以国为重。清代陕西旬邑县唐家村有一个叫做唐诠的大商人,嘉庆年间捐了个“盐运使”的官衔,在他的庄园里有这样一幅对联:“勤以补拙,俭以养廉,处身世须留心二字;书能破愚,诗能益智,愿儿孙常砺身三余。”清代许多衙署时兴这样一幅对联:“为政戒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上联说,贪财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所以切莫只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下联说,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不算是俭;要保持品行方正,要有节操。清代某府尹要求下属努力办事,逐送一上联:“肯干一事,便了一事”,下属们则警示上司不要贪财,回赠下联为:“若要半文,不值半文。”清代某地戏台悬有一联:“耀武扬威,得意须防失意日;粉白黛绿,上台终有下台时。”联语字面上是讲戏台演戏,然而言外之意讲的却是社会人生大舞台,成为当时流传官场的警示语。
自古以来,拒绝贿赂的方法很多,有的棒打喝止,有的题文自勉,有的明牌警告,有的厚谢婉拒。我们从古人这些拒贿的不同方式中可以看出,拒贿关键是自己要树立“以廉为美,以贪为耻”的人生态度。在这里,心态很重要。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态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礼记·大学》里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儒家学说认为,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就是要端正心态而不存歪心、不生邪念,去非分之想、弃贪婪之念。作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从端正心态开始,始终保持廉洁之心。只有始终保持廉洁的心态、廉洁从政就会有坚实的心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移”;才能始终保持一颗廉洁奉公之心,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六、学习古代清官防变禁贪欲的亮节
李汰在朝为官,很受皇上器重。有一年他被派到福建去当主考官,开考的前天晚上,先后去了两个考生送礼。他劝他们把银两拿回去,别把精力用在歪门邪道上,好专心去考试。一个考生却说:“我来时谁也不知道,任何人都没看见,收下无妨。”李汰当即严加斥责,并连夜题诗一首,贴在考场的大门口。诗云:“义利源头颇识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是乾坤有鬼神。”第二天考生进场时,就都看到了上面这首诗。诚然,暮夜拒贿,并非李汰一人。据《后汉书》载:东汉时杨震任东莱太守,他路过昌邑时,县令王密携带黄金十斤贿赂,也说“暮夜无人知”。但杨震毫不心动,坚决拒收并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无人知?”不论是杨震,还是李汰,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吏,能大义凛然,守住自己心灵的防线,在诱惑面前不心动、不失节,是难能可贵的。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古人有云:“拒礼就是拒祸”。人远离了“赃私”,也就远离了祸殃。
明朝宗室朱载育曾作过一首劝人不要贪婪无厌、欲壑难填的规劝诗:“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乏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想与神仙下象棋。玉皇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到了天上还嫌低。”这首规劝诗被人称为“十不足”,广为流传,发人深省。“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是来时贫。”这是河南信阳州州长胡寿安,任满离职时按当时的规矩到城隍庙辞别城隍神时所作的《任满谒城隍神》诗。只有那种在老百姓眼里,能为民作主、替民办事不贪赃枉法的清官廉吏,才会扪心自问:“不愧苍天不负民”。也只有这种官才能做到“去时还是来时贫”,并以此自慰和自豪!记得清代名人戴远山赠给在外做官的友人一副对联说:“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我们若将此联转赠给胡寿安也是很恰当的。为官者“禁私欲”,虽手握大权,甘于清白,不为世俗的观念所动,具有高风亮节做人,干干净净为官的“官德”,这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颂。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正确的欲望能激发个体积极进取,而膨胀之后的欲望会导致心理上的失衡。古人云:“天下之大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大祸,莫大于不知足”。“欲”,即心理学中的“需要”;“不知足”,即为“需要膨胀”。这种因不能满足膨胀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是个体态度及行为发生改变的根源。心理学中的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的判断更为相关。当个体感觉不公平时,这种心理平衡即被打破,就会促使个体选择某些特例与自己比较,进而使心理失衡获得“验证”,强化自身认知的“合理性”,从而致使心理认知与客观实际产生更大偏差。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羡慕纸醉金钱的奢靡生活,追逐物质拥有和感官享乐;有的认为清正廉洁“老土”、“过时了”,“别人都捞钱,讲廉洁吃亏”;还有一些人,表面上对腐败现象痛恨欲绝,实际却阳奉阴违,背地里大行腐败之事。心理失衡会刺激私欲膨胀,一旦需要膨胀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反过来,心理失衡会刺激需要进一步膨胀,一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发展下去就会出现贪欲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这就是说,领导干部如果因心理失衡而向腐败迈出危险的第一步,就很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欲望有害,欲满有灾。欲多者,得了山,又想天;欲满者,做了官,想成仙。常言道,欲壑难填;常识说:欲望无边。纵之,会变虎成狼,伤人害己。生活就是这样,控欲者,德显;纵欲者,身亡。所以说,廉者,要禁私欲、贪欲。欲望作为一种心理需求,人皆有之,但万万不可有私欲、贪欲。“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身是佛教之圣树,心像一方明镜,必须时时檫拭,不要让其被妄念的灰尘覆盖。一些为官者最终被权欲、物欲、淫欲所累,原因是没有时时拭去种种妄念的“灰尘”所致。
七、学古代清官防微杜渐的境界
古人有“积羽沉舟”、“君子禁微”之说。防微杜渐,是在小事上、小节上、小场所上,防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对于这个问题,宋代乡贡浚之为了防贪保廉,以《书警》一诗自警、自励。诗中说:“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间。”“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有“小朱子(指朱熹)之称的清代进士王懋竑,官至上书房行走。他在《书座右二章》中写道:“长堤馈蚁穴,君子慎其微。生平操持力,不敌一念非。”诗句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一穴溃一堤、一念毁一生的哲理。清代另有一名叫朱经的,书有《责己》一诗,“勿谓一丝微,既缁难再白”,指出了既成黑难复白的道理。生活中,从来都是有与无相生,大与小相成,高与下相倾,前与后相随。苏轼所言“泰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在相形中”。原因在于小与大,微与巨有着必然的联系。小者大之源,微者巨之端;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微就没有巨;大因小而生,巨由微而成。“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一趾之疾,可丧数尺之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后人又对此进行了升华,在此基础上,要做到慎始慎终。也就是在修身养性上,既要抓防微杜渐,又不能满足现状,要慎始慎终,这就把防微杜渐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所以,在廉政文化中便出现了“慎终于始”,善始善终,也有了农谚“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并提醒人们要有“古之智者,尝尽心于垂成之际也”的态度;有“功亏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的感悟;有“自来百里半九十,望见城头路愈长”的志向;有“早禾尽实晚禾秀,造物于此功无流”;“只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的收获;有“人言百里半九十,它日聪明嗟不及”的紧迫;有“慎始而敬终”的品位。要学“傲骨凌寒的梅,深谷幽香的兰,虚心高节的竹,晚节坚贞的菊”,展示“步正路亦直,回首亦坦荡;心诚语亦壮,做人亦豪放”。
做清官,平时做到防微杜渐不可忽视。在这里,很重要的一条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珍惜个人名誉,提高自身品格;要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史为镜,学习先进事迹和光荣精神,用老一代光辉形象激励自己,用当今时代楷模鞭策自己,讲党性、重品行,树形象、做表率,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困难面前不低头,逆境当中不气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现实的生活中,许多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失去了东西,才知道应该珍惜的道理。那些身陷监牢的贪官们失去自由后,才知道“自珍”、“自重”“慎微”的宝贵,才知道外面的天空是那么的美,外面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才知道个人由量变到质变带给自己的灾难,才发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喟叹!但这还能有什么用呢?所以,任何时候,防微杜渐不可松口子,开口子。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她在忏悔时自算人生“七笔账”应引起我们的借鉴。可以说,这“七笔账”,笔笔划不来,代价沉重,账账苦其心肝。这“七笔账”是:算好“政治账”,志高方能致远,腐败身败名裂;算好“经济账”,勤耕方能富足,贪婪倾家荡产;算好“名誉账”,清廉方能扬名,谋私为人不齿;算好“家庭账”,守身方能家圆,堕落家破人散;算好“亲情账”,品高方能会友,出事众叛亲离;算好“自由账”,自律方能无拘,放纵失去自由;算好“健康账”,心良方能体壮,胆战伤身害体。显然,杜渐是我们保持头脑清醒的一剂“良药”,是我们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的“秘诀”。作为清官,要达到清正廉洁的境界,必须慎微慎行。也就是注重小节,积善成德;慎微防萌,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些贪官原本并不是坏人,只因后来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注意“小节”,最终积恶酿祸,致使身处灭顶之灾而不能自救。鉴古视今,这方面的教训不胜枚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足见为官者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于反腐倡廉是何等地重要!
八、学习古代清官拒礼有术的技艺
研究一下中国古代廉吏的拒礼之术,对于今天以党风带民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很有益处。有一部分官员认为,当官掌权、拒贿、不贪、不沾尚可以,而平时吃点、喝点、拿点、要点、收点小礼不必大惊小怪,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礼尚往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对于这个课题,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国君孟昶说过:“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在宋代以后成为了对各级官吏的一种流行的警告。而清代钱陈群,曾在床帐上写一联自警:“不宿常如枕有警,屏私直似镜无尘”。另外,为了拒礼,有的立戒石以和秉公励,悬明镜平政爱民,用门匾退思补过。这些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透视着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诸多内涵,具有强烈的言志警戒、倡廉自律作用。其思想意识有三种:一是唯廉唯俭。如杭州府有“为政戒贪,贪利贪,含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已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一联,鲜明提出了戒贪与养廉的思想。二是唯民唯本。如桂林抚署有“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提醒官员要严于自身,以民为本,以国为重。三是唯实唯仁。要求诉事官员应办实事、体民情、行仁政,为民造福。江苏徐州府有:“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寐;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恣寒。”这些都是对勤政为民,仁爱惠民的真切劝勉,也是拒礼的方略。把诸多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谢而退之。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38岁时在武帝朝中做太史令,主持编写《史记》。一天,大将军李广利派人送来一对罕见的白璧。司马迁的女儿见了,爱不释手。司马迁对女儿说:“白璧贵在无瑕,人也是如此。我身为庸碌小臣,不敢以白璧自比,然而收下它们,操守上的瑕斑就会增多了。”于是,司马迁写了谢帖,让女儿把白璧包好,交来人带回。二是悬堂警之。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平日洁身俭行,有个下属看他生活过于清苦,拿来几条鱼请羊续品尝。羊续推辞不下,干脆将鱼高悬庭堂之上。鲜鱼晒成了鱼干,再也没有人敢给太守送东西了。三是事后回之。唐开元四年,监察御史杜暹受朝廷之命前往西突厥巡察,西突厥设宴款待,席间拿出很多金子作为见面礼赠与杜暹。为了边远地区人民的情谊,杜暹不得已暂接受了赠金。夜深人静时,杜暹命人悄悄将赠金埋在自己所住帐蓬的幕帐下。几天后杜暹离开西突厥,行至半路,用公文通知突厥人将埋藏在幕帐下的金子收回。四是当众斥之。清代乾隆年间,有人于夜间给当朝宰相刘统勋送礼,刘统勋当即令家人将其逐出门外。次日,又将此人召至议政室,当众喝斥:“昏夜叩门,贤者不来。你有什么话可以当着大家的面说个明白,即使老夫有什么过失也可当众指出。”那个送礼者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五是交公却之。明代何乔新在福建任副使时,一位管理外贸的官员去世,家产无人继承,当地官员就将他的家产分送本省几位要员。何乔新严辞不收,后实在难以推辞,就将那份财产收下后送交国库。六是檄文喻之。明代都察院右佥御吏海瑞,是有名的清官。在他巡抚应天十府时,为拒绝别人送礼,发出了《禁馈送告示》,晓喻各级官员,刹住了送礼之风。人走向领导岗位之后,一般来说,送礼求办事的甚多。能否坚守党性、原则,一切按党纪法律办事,做到一视同仁,拒礼之门外很重要。能否做到这一点,在于“认识你自己”。也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优点、缺点、以及自己的过去和现状,正确认识自己的脾气、性格、人格。吴玉章在81岁生日时,写了认识自己的自白“年过八一,寡过未解,东隅己失,桑榆未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老子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也就是说,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战胜自己的弱点,改正自己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当官拒礼,看起来是小事一桩,其实是一件大事。若对四面八方送礼者不拒,而是收下,时间长了,就会由量变到质变,由小错成大错,由生活问题发展为政治问题,危害甚烈,后患无穷。现在,一些人认为,收点小礼,这是“细节问题”,“小节上的事”,无大害。古人说:“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收礼,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道德败坏而酿出的丑态,失态、败态。是一种过、是一种辱、是一种耻,也是道德滑坡,道德失范。《晋书·文苑列传》中讲:“玉生虽丽,光不逾把。德积虽微,道映天下”。有德不分大小,其体都在闪光。古人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拒礼,我们要有一种硬劲,有一种意志,有一种恒心,坚定地拒,不懈地拒,一拒到底。德之固,在恒。这种恒,年年都是如此。毕竟,物有恒姿,思无定检。只有“底色”长久不变,“本色”始终不改,才能动之如初,似长江而常流;静之如始,如泰山而恒立。这样要求自己,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自己才能成为过得硬的人,顶天立地的人,人民群众称赞的人。
九、学习古代清官自省加自责的自觉
《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则“鱼”的故事很耐人寻味,讲出了自省自责的廉洁官品、廉风。《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鱼出了名。许多人便投其所好送鱼上门,均被公议休拒绝。学生问他为什么,他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收人礼则思满其求,办事时就难免徇私枉法,就有被革职的危险。到那时,不仅他们不会再给我送鱼,恐怕连自己买鱼吃的俸禄也没有了。倒不如奉公守纪,个人俸禄虽不是很多但尚能保证天天有鱼吃。从这则有关“鱼”的故事,彰显了廉政文化的“自省自责”的范例。在廉政文化影响下,也就出现了清代进士钱陈群,雍正间任右通政,督顺天学府。他在视学时主动要求接待从简,并在卧室床帐上书《题帐》一诗自警:“不宿常如枕有警,屏私直似镜无尘。”宋代邵雍辞官隐居苏门山,作有《仁者吟》一诗,诗中道:“与其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清吏朱经在《责己》中,分析了责己难于责人的现象:“责人不肯恕,责己每自匿。”他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己,经常检讨缺点、过失,砥砺品行、志节:“一日省一愆,三月未盈百。”“赴善登崇山,寡过扫尘积。”“愿言砥廉隅,此身敢虚掷!”更难能可贵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的三年中,曾于天竺山取得两块山石赏玩,为此,诗人写诗自责:“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棨。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追究自省自责的廉政文化,在古代有孔子表述过的“内自省”的思想,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出了“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易传》把自省、修养称为“修省”。后来的崇儒派思想家又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责己”说,这相当于现代人讲的自我批评。宋、明以后的思想家则用“省察”一词来表达自省自责思想。这种廉政文化的深入发展,由“自省自责”升华为一种“洁身自好”的廉政风范。于是,从古到今便出现了:一以“知耻”而洁身自好。孔子讲“行己有耻”,《中庸》讲“知耻”,孟子讲“羞耻之心”。顾炎武说,一个人如果不知“耻”,将无所不为。“耻”是道德底线,是人自身道德完善的起点。只有羞耻之心,知道什么是耻辱,才能分辨清楚是与非、对与错、善于恶,避免做不道德的事情。于是,就有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知耻观,把儒家提出的尊“五美”,屏“四恶”、“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和主张的“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作为行动的指南。二以官箴而洁身自好。许多官员把箴言记录下来,常看常思,规劝告诫自我洁身自好。如儒家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而后取”;儒家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于几道”等等。三以诗告诫而洁身自好。宋代杨长孺调离广东经略之任时,“有俸钱七千缗,尽以代下户输租”,作诗曰:“两年枉了鬂霜华,照管南人没一些。七百万缗都不要,脂膏留放小民家。”清代进士王煦,在任孟津知县时,政绩显著,离任时乡民送来路费及米、面、羊、酒等礼物,他一概不收,乡民泣而不去,遂吟《绝句三首》而示心迹。诗曰:“一钱也是里民脂,作赆群来只为辞。”晋代吴隐之赴广州任刺史路过石门贪泉(今广东南海县西北)时,人言饮此泉水将变得贪婪。吴隐之坦然喝了贪泉之水,吟诗道:“复归其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无不用”。这些话语论证滞留物用、执著有为对于心体的遮蔽,论证摄心归寂、内自反观、炯然明觉、澄然宁静的意义。
自省自责,是清官从政的高境界,是廉政的自觉。自省是指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出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过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古人所说的自省。就自责而言,一旦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缺点,能够自我责备,对自己有痛恨之心,有责怪之行,有改过之志,以达到自重的目的。宁静致远是一种清廉境界。静躁一度间,廉腐两重天。做到自省自责,在于平时要有宁静致远的心态,它是抗惑保廉的前沿战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对物欲横流、灯红酒绿,惟有宁静自持,致远不躁,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有了宁静的沉思,醒悟、觉醒、觉悟,就会似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对人民克己奉公,像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曾给儿子写过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萧若秋霜;取像于钱,外圆内方”。
十、学习古代清官“善下”施善政的情操
一、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分类
(一)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指有鬼的故事或者被神化的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的产生反映了古代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意愿和对美好社会状态的向往。藏族古代的神话故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大自然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类神话故事中, 人们借由神话想要阐述人类和世间万物是如何产生的。比如《女娲娘娘》讲的是女娲开世造物, 捏泥造人, 是万物之母;《斯巴宰牛歌》, 这一神话讲的是斯巴最初形成时, 天地混在一起, 斯巴就将牛的各个部位割下, 做成山峦、树林、河水和天地。第二类是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比如被记载在《西藏王统记》等书中的《猕猴变人》, 讲的是菩萨给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 后来猕猴繁衍, 逐渐变成人类。第三类是和生产有关的神话。比如, 讲农耕的《青稞种子的来历》等。
(二) 传说故事
藏族的传说故事的种类很多。比如赞普传说, 赞普传说的特点是赞普名字就是传说本身。比如聂赤赞普, 讲的是颈座王;止贡赞普将的是用刀剑杀人。而《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八思巴运宝》是关于历史人物和僧侣的传说。还有关于藏族地区自然的传说, 比如《龙王潭》等。关于寺庙的传说有《修建大昭寺》等。关于动物的传说, 比如《兔子的三瓣嘴》等。
(三) 生活故事
藏族在封建社会时期还存在很多奴隶, 因此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时期, 藏族产生了很多关于底层人民奋起反抗的斗争故事。比如, 《农夫与暴君》讲的是农夫因受到国王一再的压迫, 最后将国王杀死的故事。在生活故事中, 还有一类是讲述关于爱情的故事。比如, 《青蛙骑手》, 讲的是姑娘爱上的一位天上下凡的王子, 但是这个王子披着青蛙皮, 姑娘为了使王子留在自己身边, 姑娘将王子的青蛙皮烧去, 结果王子死了, 姑娘也变成了坟前的石头。
二、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特征
(一) 内容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 在一个时期内流传的藏族故事的内容受特定时期的时代特点所影响, 也就是说, 在一段时间内, 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主要矛盾会影响故事的内容。比如, 在封建社会, 藏族还存在很多受压迫的努力, 这一时期百姓贫苦, 受到来自上层社会的压迫, 因此, 出现了很多底层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而在和平安定的时期, 藏族人民热衷于放牧、饲养牲畜以及种植业, 因此, 这一时期藏族故事的内容通常围绕生产和生活。其次,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内容庞杂, 主要有与自然产生相关的神话, 有与人类起源相关的故事, 有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故事, 有赞普传说, 有历史人物和宗教传说, 有动物传说, 有斗争故事和爱情故事。
(二) 修辞特征
在藏族古代文学中很多故事是与动物有关的, 在经过加工之后, 很多故事都把动物当做人来对待, 把动物自身本不具备的特点都赋予人性化, 比如让动物有人类的动作、语言、情感。这就是在故事中运用大量的拟人化修辞方法, 是藏族古代文学故事的一大特征。
(三) 体裁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体裁十分丰富。最优特色的体裁有两种, 一种是将故事改为诗歌, 比如卜辞《雪山水晶国》《卜卦签语》等;还有将为人处世道理的谚语《猴鸟的故事》;藏族民间格言《水树格言》等;藏族最有名的史诗《格萨尔》。第二种是将故事编入藏族民歌中, 载歌载舞讲述故事, 比如《流奶记》《拉萨恐》等。
(四) 艺术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是具有艺术性的。这些故事是藏族人民真、善、美的体现, 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最初, 这些故事都是藏族人民口头流传开来的, 通过口口相传被大家熟知, 后来经过讲述者的再次创作广泛传播, 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有的歌唱家把故事编为歌谣进行传颂。优秀的歌者或者讲述者可以记住成百甚至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取向和内心的向往。
三、藏族故事对藏族文学发展的影响
藏族故事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每一位传播故事的人都是故事创作的一部分。由于藏族故事是藏族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藏族故事因为其丰满的故事内容, 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松散的传播形式被人们津津乐道, 因此, 很多藏族故事被作家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被歌唱家用编曲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 藏族故事丰富了藏族文学的内容, 推广了藏族文学的影响, 促进了藏族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
四、总结
藏族文学起源甚早, 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藏族文学中故事的分类也不仅仅局限在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和生活故事, 还有很多新的故事分类值得我们探索。而藏族文学中故事的特征也越来越鲜明, 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故事也因为其内容生动丰富、体裁多样, 修辞手法多样和极具艺术价值的特点会永远被我们传颂。
摘要:历经上千年的沉淀和发展, 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故事依然熠熠生辉。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故事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和生活故事。从内容、修辞、题材和艺术价值上看, 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故事都有其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藏族,古代文学,故事
参考文献
据史料记载,项橐(公元前494~482年)是春秋时莒国人。现在的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袁家庄,据说就是项橐的家乡,这里离日照市大约80多里。
关于项橐的身世有不同说法:一是贵族子弟。史料记载,项氏家族的老祖宗叫姬叔度,其封地在项。姬叔度后代项超生项橐等儿子。二是农家子弟。据说项橐的父亲和母亲魏氏都是普通农民,他是母亲在尔崮山砍柴时生下的,脐带还是用茅草割断的。三是学童说。这种说法多见于唐朝以后,以其为书院学校就读的学生。四是老子学生说。
《战国策》中甘罗一句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语焉不详,为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据说他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都以孔子失败告终。
遗憾的是,项橐12岁便夭折,其死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说他是被孔子学生杀了,有的说他是被诸侯杀了。
孔融 得罪曹操
孔融是三国前期的神童。《三字经》里记载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10岁的时候,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李膺。李膺在官场上级别高,在文化界的名望高,家里的门槛自然也就高,一般人進不了门。孔融登门,给拦住了。孔融说:“我跟你家老爷是通家之好。”一个小孩儿,这么大的口气,看门人自然要去禀报老爷。李膺瞧了他半天,硬是没有看出站在面前的小孩是哪家相识的后生晚辈,便要孔融说明其中的缘故。孔融不慌不忙地说:当年我家老祖宗孔夫子,曾经向你家老祖宗李聃学过礼,互为师友,所以我们算是世交了。
孔融后来进入官场,做到北海太守。但他锋芒毕露,不甘居于人下,不懂得谦卑韬晦,经常发表一些刺激曹操的言论。他看不起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老是挑他的刺,经常用自己的才华捉弄曹操。曹操禁酒,孔融就写了一篇《与曹操论禁酒书》,说什么尧帝爱喝酒才成为圣人。曹丕纳袁尚遗孀甄夫人,这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孔融却多嘴多舌地说:“周武王讨伐纣王,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不懂,又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请教语出何典,孔融则不怀好意地说:“从当前的事情想当然推测的。”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但真正让曹操起杀心的,并不是孔融在这些八卦轶事上给他添乱,而是孔融经常发表一些反对曹操内政、外交、军事的言论。比如,孔融反对曹操北伐袁绍、乌桓,在曹操权力圈中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羊之乱群,犹能为害”,曹操最终忍无可忍,决定除掉孔融,以绝后患。
孔融得罪手握兵权的曹操,满门被斩,还连累了两个同样是神童的儿子。
钟会 死于乱箭
钟会是三国晚期的神童。钟会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政治家钟繇。钟繇带着钟会、钟毓两人,去见皇帝曹丕。钟毓头一次见皇帝,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呢,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得很。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曹丕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哈哈大笑。
钟会后来做到镇西大将军,与邓艾一起灭蜀。灭蜀后,钟会想利用蜀地残余势力割据叛乱,被乱箭射死。
钟会作为“官二代”贵族子弟,能够有机会接触皇帝曹丕,再因为一两句小聪明的话得到皇帝的欢心,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这样的人,智商高,但太狂妄,缺少远见和谋略,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太容易。钟会因为姜维几句煽动的话,就想造反做皇帝,不知道这是对方的反间计,最终死于非命。
诸葛恪 四面树敌
诸葛恪是东吴的神童。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孙权喜欢捉弄手下。一次宴会,孙权让人牵了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4个字,讥讽诸葛瑾的长脸。在大笑声中,诸葛恪取来笔又加上了两个字,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众人由大笑变为惊叹。
童年时期的诸葛恪,老是戏弄张昭。有一回,一群白头鸟栖息在宫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说是白头翁,张昭认为这是讽刺他,让小诸葛恪找一只白头母。诸葛恪说:“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请老先生给我找一只鹦父来。”于是,坐中皆欢笑。诸葛恪让大家嘲笑张昭,这种大笑,很让人不快。有一次饮宴,孙权命诸葛恪把盏,酒到张昭面前,这位大权臣就是不愿意喝,说这不是养老的礼节。孙权有意考验诸葛恪,让他劝酒。诸葛恪来到张昭面前说道:想当年,姜尚90岁了,还带兵出征,也不说一句老字。现在打仗时你在后面,喝酒时,你在前面,这怎么不是养老的最好方式?张昭无言以对,只好喝下了这杯酒。
张昭因曾经主张投降曹操,所以不太为孙权喜欢,但他毕竟是孙策时期的大佬。“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郎”。
俗话说,童言无忌。但神童长大了,变成大人物,还是出口伤人,就令人讨厌了。诸葛瑾就曾经评价儿子:“此子非保家之子。”诸葛亮也认为他的这位侄子锋芒毕露,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诸葛恪长大后,接替陆逊掌握兵权。他在官场上威望尚浅,却急于立军功,可惜北伐屡败,吴军死伤惨重,其威望还没树立起来,就彻底栽了下去。东吴“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在官场上缺少能镇住人的威望是非常致命的,首先大家都不服你,你的命令不再有权威性,离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因为诸葛恪在官场上威望太浅,由他来做首辅,大多数人是不服气的。雪上加霜的是,诸葛恪北伐失败后,依然在官场上耀武扬威,整个东吴官场无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民之多怨,众之所嫌”。诸葛恪仅仅当了一年的首辅,就把东吴上至权贵、下至百姓全都得罪了,甚至连皇帝孙亮都受不了诸葛恪。等待诸葛恪的只能是无情的毁灭。
诸葛恪后来被其轻视的武卫将军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孙亮 密泄身亡
nlc202309081415
孙权的小儿子孙亮,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一次,孙亮在吃生梅,遣宦官到宫内的仓库去取蜜浸渍生梅。取来的蜜中有老鼠屎,孙亮便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宦官从你这儿拿过蜜吗?”回答说:“他来求过蜜,我不敢给他。”宦官不服,左右的人请求交监狱官判断,孙亮说:“这很容易弄清楚。”就命人剖开老鼠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说:“老鼠屎如果在蜜中很久了,里外应该都是湿的;现在外面是湿的,里面还是干的,一定是宦官做的事!”宦官于是叩头认罪。
吴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八月,71歲的一代枭雄孙权病逝,皇太子孙亮名正言顺地登基。不过此时孙亮只有9岁,还没有能力主持朝政,根据孙权的遗诏,由大将军诸葛恪全面辅政。继诸葛恪之后的两任首辅大将军孙峻、孙綝,个个飞扬跋扈、蛮横难缠,从来不把孙亮当回事。这时的孙亮,更类似于同时代的傀儡皇帝曹芳,他们都是权臣手上的玩物。孙峻还好一些,至少他还知道给予孙亮一点最起码的尊重,而且孙峻执政时间并不长,只有3年。孙亮真正的噩梦来自于孙峻的堂兄弟孙綝。按辈分,孙亮还是孙綝的堂叔,但孙綝眼中只有权力而没有堂叔。
如果孙亮年幼弱不更事,小皇帝和权臣之间还能相安无事,但随着孙亮慢慢长大,他想收回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就和孙綝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孙亮是15岁时亲政的,从那之后,孙亮就开始找孙綝麻烦,“綝所表奏,多见难问”。孙綝由此大惧。
孙亮毕竟年轻,政治经验太浅,知进不知退。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对孙綝步步进逼,有可能把敌人逼得狗急跳墙。
孙亮密谋诛杀孙綝,把绝密的除奸计划泄露给了皇后全氏,可皇后的母亲却是孙綝的堂姐,岳母出卖了他!孙綝抢先下了手,吴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亮被愤怒的孙綝当场废黜,贬为会稽王,另立孙权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
两年后,无权无势的孙亮因为受到了六哥孙休的猜忌,被贬为侯官侯,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区。孙亮在绝望之下伏剑,时年仅18岁。
神童命途多舛,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两点是:一,出名太早,少年得志,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上下左右的关系,把世界上的事情看得太简单、太容易。二,神童得势太早,聪明外露,不知道隐藏,更不知道尊重领导和前辈。像孔融多次冒犯曹操,诸葛恪多次侮辱张昭,最终因树敌过多,被血腥报复。总之,许多神童智商虽高但情商却很低。
在这秋风送爽的季节,我有幸读到了高锁柱先生的《我们的父亲母亲》一书,这是一篇用心写成的父母传记,它让我体味到一种久违的感动,书中一种朴实的情怀贯穿始终,那就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父母。书的封面第一问振聋发聩:“没有父母的养育,我们何以成人?”
父母是书中浓墨重彩的篇章。父亲为生计所迫主动要求下井,拆东墙补西墙靠借贷度日的光景;我为父亲打着灯在炕砖缝隙里捉臭虫的细节描述;父亲管借钱,母亲管借粮的默契分工,无不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会感同身受。然而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父母依然孝敬老人,对苛待自己的老人没有怨恨,始终一心一意善待祖父。为照顾奶奶,让大姐、二姐留在老家陪伴老人,坚持每月给奶奶邮寄10元生活费,从不中断。父亲常常是一路骑行130里回老家探望老人,为的是给奶奶做顿饭,陪老人聊聊天。父亲以身作则为儿女诠释了什么叫孝与感恩。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人要把父母当成最大的恩人来回报,对亲人的弱点能够宽容理解,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
母亲共生育9个孩子,伺候两个婆婆。一个“熬”字就是她的岁月写照。作者以大爱无疆作为讴歌母亲的题目,感恩之心溢于言表。母亲为每天8毛钱的补助多次下井挖煤,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家里有限的资源分配得极为合理,用心节省下每一分钱。对父亲的收藏和写作爱好非常支持,常对父亲说:“你是家里一面旗,全家人都照顾你。”日子虽然艰难,但母亲依然喜欢戏曲和唱歌。曾用挤出的几毛钱带孩子去看戏,平时也总是哼个歌曲小调啥的,面对别人的嘲讽白眼始终以善对人,以德报怨,丝毫不记仇。母亲的坚强乐观,勤劳善良,像不息的河流永远滋润着后代。作者深情地写道:“母亲吃糠咽菜,挤出的是奶和血,她用生命哺育我们,一点一点拉扯我们长大成人。”用平实的语言唱响了一曲母亲的深情颂歌,那发自肺腑的感受不断叩击读者的心灵,引起普天下儿女的深切共鸣。有母亲的岁月,让我们一起珍重,再珍重!
作者在前言中特别说明自己的收藏爱好来源于父亲,办博物馆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圆父亲的文化梦,并把父亲生前收藏及书作《东西南北》设专门展厅一并陈列。“多次徜徉其中,想着终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了,但展厅留住的仅是物质和历史,对二位老人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发扬,就有了这本《我们的父亲母亲》。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我们感谢父母,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教会了我们坚持和坚强,教会了我们如何经受坎坷和挫折,教会了我们如何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感恩妻子。“正因为有了王淑文这样一生的伴侣,给了我成功的追求和动力,给我们全家带来了福音,在她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得以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在父母相继得病住院时,她总是跑前跑后,支付住院费从来没有犹豫过。对我给父母的钱也非常大度。---王淑文很理解我的父母,文化人是相通的,她非常尊重父亲学习和收藏的爱好。母亲在病逝前昏倒时,父亲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她,是她跟120的医生说,无论花多少钱,也要抢救到底。----父亲患病手术时,我正在国外,是她跑前跑后定下了手术时间,找来了医院最好的大夫,因为手术彻底,父亲的寿命又延长了9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妻子,高总对妻子这份感恩在当今社会显得犹为可贵。
--------感恩社会。高锁柱先生事业有成,却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公司向社会和个人累计捐助已达数百万元,充分体现了企业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家风孝道征文启动仪式上,由高远集团提供的米、面、油、被褥等总价值10万余元的物资及现金,当场捐助给生活贫困的河北道德模范及高龄慈爱母亲。“我们现在可做的,就是要懂得感恩,时刻铭记并言传身教,以上率下,以期让父辈流传下来的良好家风更好地传承下去。像他们那样热爱生活,逆境中从不屈服;像他们那样做人,平凡中见伟大,最终就是记住历史,不忘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记中,作者把父母艰苦创业,一生勤俭,重视孝道,关爱子女,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品德视为家风,并传承发扬。他告诫后辈,百善孝为先,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伟大的时代;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参与社会公益,回报社会,才能不枉一生。衷心祝愿高远集团在“文化兴业,产业报国”之路上高歌猛进。
掩卷而思,如果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分宽容,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如果一个企业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勇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充满活力。
清廉的狗
狗的清廉远近闻名。
公山羊因为儿子被狼无端的做了美餐,沉冤难伸,就慕名去找狗。但都被挡驾无法见到。公山羊七打听八打听,终于打听到了狗的住家。但根本进不了门,早被“请按正常途径。现在不在办公时间,要休息”的客气话送出来。
第二次公山羊又去狗家里。这次,狗可沉下了脸:“你有冤,可以通过诉讼。再说,狼不吃小鸡、小猫,而偏吃小羊,可见小羊一定也犯有什么过失。俗话说‘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公山羊开始失望了。猫儿问牠:“你有没有带什么礼物去?”
“狗不是大名鼎鼎的清官吗/”
“啊哟老兄,你真太老实了。从来就是‘官不打送礼的’,你还是带些礼物去好。”
于是,公山羊买了一大捆礼物又去狗家里。
“公山羊,你是成心要毁坏我的名声还是怎么的?我狗从来不受hui,也从来反对行hui。你拿东西来,这是侮辱我,你快点把东西抱回去吧。”
公山羊无可奈何了,走投无路了,牠就去找猫诉诉痛苦的心情。恰巧那只勤奋的大公鸡也在那里,听完了公山羊的话,大公鸡神秘的对牠说:“狗清廉的名声就是从不受小礼上来的。你如果神不知鬼不觉的送上一份大礼,比如金条、若干万钱的存折,那我保证你会受到另一番接待。因为我在早上报晓时见得多了。”
又于是,公山羊倾家荡产,买了两根金条,怀揣着在黎明前去狗的家里。果然,公山羊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而且讨得了确切的信息;一定严惩作恶的狼。
没有多久,狼就被判处了三年徒刑。
忍不住诱惑的猪
猪听说一旦发胖肥壮了,就要被送往屠宰场,心里十分害怕。牠想:从现在起,我必须不让自己发胖,阻止自己肥壮,这样,人们也就莫奈我何了。
牠决心减食,少睡觉。本来牠一顿就要吃满满一食槽,现在用鼻孔嗅了几嗅,稍微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虽然喉咙口馋虫爬进爬出,肚子里咕噜咕噜叫个不停,但硬是忍住了。但过了一会,忍不住了,就又走到食槽边闻闻,吃上几口。过了一会,牠又受不了香味的诱惑,再次走到食槽边,张开嘴巴大吃了几口。一边想:看着可爱的食物不吃,这实在是件难受的事,也实在是个大傻瓜大笨蛋,正如俗话说的“有福不享等天亮”。再说,多吃食,也不一定就肥壮,而是身体的需要;反过来说,即使肥壮了,也不一定就被送去屠宰场,人们还要我多下肥沃田呢!于是牠放心大胆的狼吞虎食起来,三口两口就把食槽里的食物吃个精光,还用舌头添个干干净净。
原来牠想少睡觉,但当食槽空空,肚子圆鼓鼓像只大鼓的时候,忍不住呵欠连连,上眼皮与下眼皮不断的打起架来。牠又想:吃饭睡觉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享受,吃饱了不睡觉,这是自己折磨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受苦。我何必给自己罪受跟自己过不去呢?即使将来肥壮了要被送到屠宰场去,那也是十分遥远的将来的事。现在还是先享受享受吧!于是,牠倒头呼呼大睡起来。
结果呢,没有等到将来,这头猪就被送去了屠宰场。
不吃荤腥的花猫
有只花猫,逮老鼠是猫中的尖儿顶儿,凡是被他发现的鼠影,听到的鼠音,牠总会寻踪觅音而逮,没有一只能幸免的。但牠既不食鼠,也不吃鱼肉荤腥。
这惹恼了黄猫、黑猫和白猫。黄猫说:“俗谚说,哪只猫儿不吃荤。现在花猫偏不吃荤,标新立异假正经,正是为了与我们作对。”黑猫说:“花猫这样做是沽名钓誉向上爬。哼,没那么容易。我们应该给牠点颜色经看看。”白猫接口:“对!我们要放点手段,让牠瞧瞧把大伙当作梯子踩是行不通的。”牠们商量好了办法。
这几天,花猫的食物里总夹放着一些鱼呀肉呀什么的`。花猫问主人。主人说,知道牠不食荤腥,从来就喂以素食,这鱼呀肉呀的,不知是谁恶作剧放的。花猫情愿忍饥挨饿也不吃添放了荤腥的食物。这几天牠就是饿着肚子去追捕老鼠的。
一着不灵,牠们就在花猫窝里放上新鲜的小鱼小虾之类的东西。花猫就挪动了自己的窝。这一招又不起作用,黄猫们又抢着偷偷倒掉主人给花猫吃的素食。花猫仍无动于衷。于是,黄猫们在一个晚上截住了花猫,公开责难。
“你为什么不吃荤腥?”白猫首当其冲气势汹汹责问。
“不爱吃就不爱吃,那还有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
“你是不是想要我们大家都当苦行僧,穷得叮当响,好表示你的清廉,踏着我们的肩膀往上升?”黑猫怒气冲冲。
“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装得倒像。你是有深谋远虑的。你是要破坏猫儿吃荤的习惯,捞取个人飞黄腾达的资本。”黄猫怒发冲冠了。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
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
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
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循环往复,不知疲倦。一些人看见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说,恐怕攸闲惯了,将来不能干一番大事。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不畏往复;用运甓瓮、运甓人等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
7、闻鸡起舞
《晋书middot;祖狄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他们二人常常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鸡叫,即起来操演武艺。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8、临池学书
古代一位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时候,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而后再洗净煮白,反复为之,尽将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9、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等到晚上疲劳不堪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文宝仍然怕睡过头,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10、宋大祖赵匡胤
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所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疲劳。
11、韦编三绝
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12、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13、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有一天,李白在逃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妈妈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很奇怪,不明白老妈妈磨这根铁棒干什么,于是他就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老妈妈,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呀?老妈妈头也不抬,还在一个劲地磨:我的绣花针丢了,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一听吓了一跳,说:这可太不容易了!老妈妈抬起头来:铁棒磨成针是不容易,可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磨成针了。
14、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15、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16、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是东晋的的大臣,小时候勤奋好学,刻苦读书。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可是家境贫寒,常常无钱买油点灯夜读。一个夏天的晚上,他正坐在院子里默默背书,见到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象许多小灯在夜空中闪动,心中不由一亮,他立刻捉上一些萤火虫,把他们装在一个白布袋里,萤光就照射出来。车胤每夜就用这个方法来读书。
车胤由于长年累月地日夜苦读,长大后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7、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
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
马绍良说:就改为lsquo;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rsquo。
皇上听了,微微一笑,说:爱卿才学疏浅,不配在京为官。于是,马绍良被贬三级,发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马绍良自认晦气,但也满肚子不服气,无奈圣命难违,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来到闽南一座山岭下休息,忽然看见山道旁野花团簇,争奇斗艳,便随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见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儿在花蕊中蠕动,便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
轿夫一瞧,笑着说:它叫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钻。马绍良一听,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天很快黑了,马绍良心事重重,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小店歇了下来,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赏月,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见一轮明月照着在晚风中摇曳的翠竹,缓缓升上了天,正当月儿挂在半空的时候,不断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他听了好长时间,似有所悟,叫来店主,问道:这是什么鸟在叫?店主回答说:这是明月鸟,这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叫,所以人们叫它lsquo;明月鸟rsquo。
马绍良听了,心里惭愧万分,这时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
马绍良年逾古稀后,辞官回乡,他特别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便时常对人们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一个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自以为是啊!
从此,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便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
18、司马光警枕
相信你一定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可是你知不知道他曾经也有爱睡懒觉的坏习惯呢?曾经这个坏习惯抑制了他学习上聪明才智的发挥,可是勤奋好学的他却特地用石头制作了一个枕头,名为警枕,目的是让自己枕在上面不舒服,避免睡懒觉。由于坚持不懈,严谨治学,经过多年的努力,使他在宝元元年进士,曾出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
19、葛亮好学
葛亮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读书了,可是每次老师讲到尽兴的时候,公鸡便会大叫,表示要下课了,为了能够多听一会儿课诸葛亮便用米来喂鸡,使它不会叫起来。看来诸葛亮小就有着过人的智慧。
20、手不释卷
一、人物身份象征
(一) 女孩 :新娘
“狼外婆”型民间故事蕴含丰富的原始婚俗遗留, 即抢婚。姐弟二人从家出发, 携带礼物探望外婆, 其礼物象征古代女子婚嫁时娘家给予置办的嫁妆, 俗称陪嫁品。按照古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俗观念, 男女双方的年龄一般要符合惯例的婚龄, “女子十六而嫁, 男子二十而娶”, 而故事中小女孩正值妙龄少女时期, 处于青春阶段, 因而她的年龄完全符合古代女子婚嫁的规定, 即一位待嫁新娘的身份象征。
(二) 仪式 :抢婚
1、伪装符号
大灰狼半路杀出, 哄骗姐弟二人, 其背后的文化遗留是古代婚礼程序中的抢婚程序, 此时的抢婚早已不是原生态的抢婚, 而是婚礼扮演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式。大灰狼具有暴力、血腥的特点, 也正好符合原始抢婚的场面, 大灰狼的形象象征男方家人朋友在抢婚中的帮忙人员, 他们以暴力或欺骗的方式来完成抢走新娘的任务。
2、面具结构
那么为什么以灰狼形象出现呢?其实这是一种伪装的手段, 几千年来灰狼给人留下了凶恶、残暴和狡猾的沉淀印象, 并且包含着恐吓和威吓的成分意义, 所以男人们伪装成大灰狼期望抢婚任务能顺利获得成功, 这种面具式的装扮寄于在男权社会人们急切求偶的心愿。面具式的伪装其实是原始婚俗中抢婚时的化妆遗存, 这样, 不容易被对方立马识破男方身份, 方便行动, 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增加成功的概率, 大灰狼具有符号性质的人类学意义。
例如, 在《乐府杂录》所记述, 兰陵王长恭虽有万夫不当之勇, 但长得很秀气, 不足以威慑敌人, 于是, 刻了一副狰狞可怖的面具, 临阵戴上, 其扮相是“衣紫, 腰金 , 执鞭”, 戴面具, 创造出一种狰狞的面孔, 令人恐惧。《后汉书 . 礼仪志》载 :“方相氏黄金四面, 蒙熊皮, 玄衣朱裳, 执戈扬盾。”可见, 抢婚中的伪装是对古代傩戏的模拟, 这是一种由简化的戴面具的附体形式过渡来的化妆形式。
(三) 青春消逝
在“狼外婆”型故事中, 还有一个不容被忽视的人物即弟弟这个角色, 那么这个人物角色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弟弟角色标志着小女孩美好的青春年华。在故事中, 姐弟俩一起来看望外婆的故事情节, 揭示的文化内涵是小女孩在婚嫁时正值花样年华, 青春无限好。但故事中弟弟后来被大灰狼吞吃掉, 丧失其性命, 寓意小女孩成家之后, 被生活所牵累, 逐渐憔悴, 渐失容颜。由少女——少妇——农妇, 说明了女子青春短暂, 很快流逝, 犹如昙花一现, 但又无可奈何, 女人间普遍存在“黄脸婆”的心理恐慌, 所以弟弟在故事中扮演“动态的时间”角色, 以失去的生命象征逝去的青春年华, 弟弟是女孩青春消耗的符号。
二、外婆:归属
(一) 外婆隐称
为什么是前往外婆家?而不是其他亲戚, 比如奶奶、阿姨和叔叔家呢?这其中也蕴含着特殊的婚姻习俗内涵。古代家庭的组合方式大多是联合式家庭 (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 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 所以通常会形成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 即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 所以故事中外婆家其实是现实中舅家的隐称。该类型的故事中出现三位女性身份, 分别是女儿——母亲——外婆, 母亲的角色是联姻的暂时过程, 是实现两个家族建立姻亲关系的重要媒介, 她的女儿最终还是要回归她的娘家, 即所谓的“归”。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归”的解释“归, 女嫁也, 从止从妇”;清朝段玉裁对古文字“归”的解释, 皆云“妇人谓嫁归, 此非妇人假归名, 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所以在古代女子出嫁称呼为归, 在故事中外婆家寓意婆家, 是女子一生真正的归属, 所以舅妈其实是婆婆的隐称。这种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早期环形婚姻缔结的方式, 正如摩尔根指出 :“每一种亲属制度表达了该制度建立时所存在的家庭的实际亲属关系, 因此, 它也就反映了当时所流行的婚姻形态和家族形态。”亲属制度是婚姻家庭形式的反映或记录, 但它并非短时间内形成的。
(二) 环形婚补偿
许多民族传统上实行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之间轮转交换妇女, 叫做环形婚, A宗族把妇女给B宗族, 而B宗族把妇女给C宗族, 而C宗族又把妇女给A宗族。在这种系统内部, 一个妇女只能用另一个妇女来“偿还”。
姑妈的女儿还舅家, 姑家与舅家开亲在古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这便是民间常见的表亲婚, 例如民间的一些俗语“姑妈女, 顺手娶, 舅舅要, 隔河叫”;“亲加亲, 辈辈亲, 打断骨头连着筋”。在古代舅方嫁出一个姑娘到姑方, 姑方必须回嫁一个姑娘作抵, 如果这一代无法回嫁, 也应在下一代把姑娘嫁给舅方 ;即便舅方这一代没有或者没有相当的匹配对象, 姑娘出嫁所得的彩礼通常要全部归属舅方。倘若双方都有可匹配的对象, 而姑方的姑娘不嫁给舅方却嫁给他人, 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婚姻纠纷, 即舅方要对姑方和她的亲家进行报复, 甚至允许任意夺取他们的动产。
摩尔根认为 :“家庭表现为一种能动的要素 ;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随着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本身也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进展。最后脱离一种形态进而进入另一种较高的形态。反之, 亲属制度却是被动的, 它把家族每经一段长久时间所产生的进步记录下来, 并且只是在家族已经急剧变化了的时候, 它才发生急剧的变化。” [1]由此, “外婆”的亲属称谓可以反映古代环形婚存在的印记。
三、姐弟关系:血缘家庭
另外, 姐弟俩的特殊关系又有另一种解读模式, 即血缘婚, 是同一辈之间的男女既为兄弟姐妹, 也互为夫妻。人类先是实行集团内群婚, 然后才是集团外婚。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缘婚, 后者通常称之为氏族外群婚, 恩格斯所说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家庭一定是存在过的, 因为它所表现得血缘亲属等级只有在这种家庭形势之下才能发生 ;同时, 家庭后来的全部发展, 也使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因为这种家庭形式的存在作为必然的最初阶段。”[2]在这一类型故事中, 姐弟俩人一起外出, 形影相随, 其实是血缘家庭的写照, 马克思曾说过 :“在原始时代, 姊妹曾经是妻子, 而这是合乎道德的。”[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与文化形态也相应地成熟, 对事物与社会、对自然与自己的认识也得到提高, 尤其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在自然选择的婚姻前提下, 人们开始意识到血缘婚的弊端, 造成生育的低质量, 为了改变部落氏族有效的繁衍问题, 早期人类把婚姻的着眼点从家庭内部的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转向氏族外部, 这是人类婚姻社会形态一次伟大的进步, 更是一次了不起的“发明”。
在“狼外婆”类型的故事中, 姐弟俩关系变成姐弟与外婆关系的过程, 反映了由族内婚到族外婚、血缘婚到抢婚的婚姻形态的变化。因为人们意识到姐弟通婚属于乱伦, 逐渐的确立与其他族群、家族建立某种婚姻关系, 取代血缘婚, 而姑舅表婚属于另外一支家族, 不仅可以改变兄弟姐妹之间乱伦的尴尬家庭组合, 而且巩固两个家族间的关系, 形成一股家族社会势力。
四、浪漫情怀的想象
该类型故事的结尾也颇有内涵, 小女孩用自己的聪敏才智从灰狼魔爪中逃出, 得以侥幸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象征女子嫁入夫家不堪生活的重负, 忍受凌辱, 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 从婚姻围城中挣扎出来, 打破不平等的婚姻枷锁, 此种结局是劳动大众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用自己的想象编织出小团圆的结局, 寄予人们对女子卑微命运的同情, 希望她们能够化险为夷, 走出束缚, 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姻。但是这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向往, 而向往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无能为力的幻想, 在过去女子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婚姻自由, 她们处于被动地位, 在夫权社会, 女子是没有说话声音与权力的, 喜剧性的结局表达的是纯主观性的某种幻想与联想。“狼外婆”型故事从微观角度来说, 用象征手法演绎了古代女子一生恋爱、婚姻的悲剧命运 ;从宏观角度来看, 折射人类社会婚姻形态的历史轨迹与婚姻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从抢婚的角度对经典“狼外婆”型民间故事进行细致的分析, 重点分析女孩, 弟弟, 外婆等人物形象、身份象征以及姐弟关系所隐喻的婚姻形态的变化, 从而揭示其独具一格的人物符号与原始婚俗的遗留, 阐述抢婚给女子所带来的不幸与影响。
关键词:外婆,姐弟,抢婚,血缘婚,族外婚
参考文献
[1]摩尔根.古代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分身传奇”珍品多
《富春山居图》原画全长848厘米,高33厘米。画作烧毁后,吴家后人得到此画,将损卷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几乎看不出剪裁过的痕迹。于是,人们把这部分称做《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高尺寸为636.9厘米×33厘米。原画用了8张画纸拼接而成,烧毁后变为6张半纸。
至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剩山图》(半张纸)和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6张纸)长短两部分,前者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者藏于台北故宫。与此同时,《富春山居图》还有两幅仿本,即藏于北京故宫的沈周临摹本《富春山居图》和藏于台北故宫的子明卷《富春山居图》。
而在今年持续火爆的古代书画市场,同样将亮相一件同样有着类似“分身传奇”的著名画作,这就是在匡时国际拍卖会上出现的唐伯虎的稀世真迹《灌木丛篁图》。该画作最早著录于明中晚期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李日华所著《味水轩日记》,却以不可考证之原因在民国时期被一分为三,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目前左幅被珍藏在苏州博物馆,中间窄幅流失,右侧带有款识、可被视为独立画作的较大幅则于1936年经吴湖帆题签在民间流传至今,更即将亮相北京匡时春拍现场。对于该画的“分身传奇”,有专家推测可能是原为横方幅,右侧受潮霉晦,但有款识而割出也能单独成件,左侧完好干净,中间一条则不成结构遂弃之,于是一画成两件。
拍场淘金选择多
在古代书画市场上一些长卷书画被割裂成数段,典型例子是传为周文矩的《宫中图》,被分割为五段,现分藏美国二段、英国一段、比利时一段、意大利一段;又如元李衍《竹石图》,前半段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后半段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取名为《四清图》。有些巨幅立轴,为便于收藏、悬挂,或多牟利,也往往把左右边或上下边切去一部分,使巨幅变为中幅,或左右一分为二。所见以明代者为多,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戴进的《峻峒问道图》,多处已被裁割,结构上缺陷明显。还有作品的款识被移动,这些古代书画原来有款,但由于位置或其他的原因装裱时将其移动,放在适当的位置,不过这种做法并不是造假,如:文征明的《设色山庄客至图》轴款印都移过。
在拍卖市场上,这样的拍品并不少见。杨文聪、王时敏、张学曾和恽向在1638年创作的《四贤山水合卷》手卷,在2005年中贸圣佳的秋拍中,成交价为1078万元,而在2007年西泠印社的春拍中,成交价为1320万元。此四人在当时画坛都极负盛名,无人能调遣,只有明代画家杨补出面诚邀,四人才各绘一段山水,由杨补合璧成一卷《四贤图山水卷》。此卷愈加珍贵稀有,也就愈加遭人觊觎,传至清康熙年间之前,即被偷梁换柱,将杨龙友画段截去,易以赝鼎并润以浅绛为掩饰。从此,完整的“四贤卷”,被割裂成“杨龙友仿水村图卷”和“赝品四贤卷”两个手卷,流传于世二百余年。最后,这两件手卷都为收藏家吴芳生拥有,对于“赝品四贤书”,经吴氏多方考证鉴定,确认赝本无疑,吴芳生毅然将赝本截去,又将先得到的张大千旧藏的“杨龙友仿水村图卷”拆治装入,还原了杨补当初邀“四贤”合璧《四贤图山水》手卷的原貌,成为画苑佳话。
在2007年出现在香港佳士得上的王羲之《妹至帖》唐摹本。曾在上海博物馆的“中日书法展”上露脸,它与当时轰动一时的《丧乱帖》和《孔侍中帖》一起都是自唐朝东渡日本后,历经一千二百年首次返回故土与国人见面。其原本发现于日本某大名家留传下来之手鉴,被切断成仅仅二行十七字。所谓手鉴,是将历代著名书迹分割成数行,收于册页,作为鉴定家鉴定古代墨迹时的比较资料。
真真假假陷阱多
古代书画的“分分合合”,使得“偷梁换柱”成为了可能,其中有一种在业界被称为“转山头”,即作品上部署款为不知名画家,或画面上部已烂去,作伪者就在上部沿山峰边缘挖去,或将剩下的山头剪去破烂部分,再补以相近纸绢,在上面空白处随意题字落款,往往添上名家款冒充名家画。但更多的是拆配,拆配是将古书画拆开重新拼配,手法也很多:有拆真配伪,或真画配假跋,或真跋配假画;拆而不配,或将屏条拆开成单幅,或将长卷割裂成几卷,使一件变数件。对于资深的藏家以及投资者来说,看到一幅著名的古代书画,尤其是手卷以及大型立轴的话,绝对不会立刻兴奋,一定会仔细观察。
像在2005年拍出352万元的沈周《钓雪图》手卷上,吴湖帆的题跋非常有意思,为:余生平所见石田画卷至多,未见如此卷之神完者也。石翁为明代画苑冠冕,翁在世日已虎贲充市,况后人往往以真迹分割,常有首尾不相应之诮。此卷老笔纷披而款识尤疏宕神化,当是八十以外最晚之作。而衡山之仿黄书亦为八十以后聚精会神之笔。这无疑说明了,在民国时期的古代书画投资中,人们就对于这样的分割而拼凑的作品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古代清廉故事】推荐阅读:
清廉更加幸福09-21
清廉——为幸福人生奠基06-13
清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07-21
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方案10-01
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发言稿09-25
古代守信故事11-11
中国古代感恩故事06-05
古代妖怪故事传说06-13
古代廉洁经典故事06-17
古代修德的故事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