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精品教案

2023-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胡同文化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胡同文化精品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第一册

《胡同文化》教案

赣州一中

张秀兰

一、 设计理念:

1、抓住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高中语文新教学大纲提出“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无疑这是重视文化的熏陶浸染。

《胡同文化》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语言诙谐幽默,极具张力。这篇小品文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2、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新教学大纲重点提出“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设计紧扣大纲要求,以大纲为教学实践的原则,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维方法的训练。课型主要为讨论研讨课,先引导概括,再引起讨论,最后引发探究。

3、实践课改理念,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延伸课堂。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老师能根据实际延伸课堂,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再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胡同文化》透露出的胡同建筑形成胡同文化这一人文现象,使我联想起我们赣南的客家围屋和客家文化的关系,其实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折射了建筑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一人文命题。因此,我特意增加了一个教学目标,即探究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延伸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

二、 设计思路

《胡同文化》是高一年级的教材内容,具体安排在第一册四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是序言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

1 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

这篇文章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文化”内容,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渲染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实现语文人文性目标。

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其次京味的语言足文章的一大特色,本文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京味文学作品,所以应该好好地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文章本事蕴涵的文化底蕴以及折射出的文化现象,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深入探究这种文化深刻的成因。

2、能力目标:①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能力。

②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特色,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③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①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会辩证的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③拓展讨论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延伸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客家围屋与客家文化)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教学迁移点是客家文化。

五、教法与学法

2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新课程同时提出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看、听、读、议,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同时,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要求,作一次探索性学习,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

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跳读法: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

2、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3、比较法: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

4、讨论法:所有教学重点难点均通过讨论解决。讨论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探究性学习。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CAI课件。

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妙设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上课铃声过后,打开多媒体,屏幕出现“胡同文化”目录。点击“导入新课”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音乐停止,老师顺势导入:(介绍胡同知识)

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汪曾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胡同,北京的胡同。胡同,被称为北京

3 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胡同就是我们说的街巷的巷。把巷称为胡同,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几个北方城市的一种习惯。由于在北京,把巷称为胡同最普遍,所以,胡同成为北京的一个特产。其实,胡同当时并不是北京的特产。只是因为700多年前,元朝在今天的北京这个地方建了一个新城,也就是大都,作为首都,统治全中国,自打这以后,胡同这个蒙古语的名词才在北京这个地方扎下根来,它是音译。胡同在蒙古语中的意思就是井,水井的井。因为在古代,水井很重要,在元朝建都的时候,对大都进行了规划,南北东西的建了很多巷,每个巷当然都要有井。在给这些巷命名时,蒙语就叫某某井,音译过来就叫某某胡同。这样,胡同和井、巷就这样联系起来了。发展到今天,我们说的胡同,已经不单纯指巷了,把街也包括进去了。就是说,谈到北京的胡同,就是指北京的街和巷。作为北京街巷的总称,胡同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也关系到北京城市的格局,更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和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舞台。时代的变化,政局的代替,认识的沧桑,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几多生死,几多悲欢,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耻辱,都在这个北京的胡同里不停的上演,也不同程度地在北京的胡同上留下历史的印迹。所以说,胡同是北京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二)、简介作家,张显文化风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在介绍作家时,适时的补充,让学生对我国著名的作家们初步的了解的同时,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叹,并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之责任感、自豪感。这样一来,不仅张显了作家的文化风格,也唤起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维护之意识,让学生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围,找到自己阅读的最佳位置。

(三)、明确目标、紧扣文化重点。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读目标,了解本文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四)、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各环节内容点击多媒体课件逐步出示)

4 首先(第一环节),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设计以下四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在这一环节主要用跳读法)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明确:“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胡同特点——(1—4)

胡同文化——(5—12)

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13—15)

4、那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它怎么那么厉害,能够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呢?请大家引用1-5段中的关键句回答。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把握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总括句、过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走向——方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称来源——趣、俗);大小数量——很多;(胡同环境——安静);(居住形式——与四合院一体)

其次(第二环节),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1、文化含义分析:

(1)提问: 同学们,你知道“文化”有哪些意思吗?首先请比较下列两句中文化的含义

①、现在这社会,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②、北京大学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 (2)归纳文化含义:

①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②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

5 ③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独立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④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结论:“胡同文化”在课文里指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

2、胡同文化评点

(1)同学思考讨论:胡同文化的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明确:①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文化形态)

②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人际观念)

③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物质生活) ④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人际交往) ⑤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2)同学讨论,发言。

注:此题为开放型题目,不设标准答案。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讨论、辩论。问题设置为开放性,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师生交流情感、分享思想,相互启发、补充,求得新的发现。

然后(第三环节),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独具魅力的京味儿语言。进入第三环节,让学生或比较阅读原文和老师改写后的语言进行了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文化的比较,以更透彻的方式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所以,在这里,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然后指导欣赏下列句子: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问学生: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

6 情。)

再次(第四环节),品味情感。

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

1、名家配乐朗诵最后三段,配胡同没落、衰败图片。

2、面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败,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感性——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理性——没落的必然、超脱

3、图片:(胡同在衰败,北京在前进)

4、老师小结: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本课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下节课我们将由此引申到对我们身边的客家围屋和客家文化的探究。上周老师已经给大家布置了根据“客家围屋和客家文化”这一研究范围,确立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学生自主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小组协作探究的任务。希望各小组作好发言准备。

【第二课时】

(五)、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即探究性学习。(这一课时主要是学生在交流、展示成果,老师是一名主持人。)

课前准备:

首先,课前一周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客家围屋和客家文化”这一研究范围,确立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学生自主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小组协作探究。(课题可以是如下种种: 客家人和围屋、围屋与名人、围屋建筑经典、围屋风情、胡同文化研究等等。)

其次,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上网等各种方式开展研究的

7 方法,由学生生在课外完成,时间为一周。期间教师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最后,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通过论文、报告、专题讲座的方式,也可以是图片展览的形式,还可以是放映多媒体、录象的形式让学生发布探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活动心得等。

课堂预设、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1)老师引言:北京对我们来说很亲切,但也很遥远。下面我们由远及近,联系一下我们家乡的地域文化——客家围屋——我们身边的民居——客家文化。客家围屋被赞为“东方的古罗马,建筑史上的奇迹”。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一周来的发现和探究的结果吧!

(2)学生(小组代表)发言。(略)

(3)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看的出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准备,效果很不错。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下面希望同学们来跟我分享一下。(多媒体放映客家围屋图片)

继续延伸,揭示建筑与文化的普遍关系。

(1)展示中国民居图。(多媒体放映中国民居图片老师根据图片介绍各地民居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无处不在,甚至自己佳丽的装修风格也体现了某种文化。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还有什么文化现象。进而使学生认识,其实在生活中,除了胡同文化,客家文化等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

知识补充、增加知识积累,增强文化底蕴。(老师根据时间及学生需求、兴趣选择性补充)

1、胡同的来源的三种说法

A. 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汉人读音诈叫成了“胡同”。

B. “胡同”本是蒙古语“井”的意思,因为城镇居民生存离不开水井,所以“井”渐渐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将此语带入中原,音译为“胡同”。

C.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汉人仍私下叫他们“胡人”,胡同为“胡人

8 大同”之意。

2、胡同的历史

1) 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元、明、 清,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协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 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

2) 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北京特色。 3) 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 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

3、建筑与文化的有关论说

①建筑是一首诗,它无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 ②历史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

③走进一座座建筑,你会陡然觉得这空间依然存在着先人们的灵魂和他们的鲜明个性。

④建筑是美学,是音乐;设计所创意出来的空间形态,在提供一种物理性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喧泄,人在空间和平面上某些行为、需求,已构成设计上的“魂”,建筑不再单单是“钢筋水泥”! ⑤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符号,是一种有国界和个性的情感诉求方式,但它可以被全世界的人认同、理解。“大杂居,小聚居”是中国多民族特征的体现,也因此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华建筑文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在于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文化,文本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第2篇:胡同文化教案

上传: 360601000204280046 更新时间:2012-5-9 15:19:47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2.把握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理清思路。

3.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讨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往深情,及胡同文化走向没落的必然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继承与批判

的文化心态。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借助有关的语句概括要点。

难点: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解决办法: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复杂伤感的思想情绪。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北京胡同概况。 2.朗读、揣摩、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如果有机会到北京旅游,你们最想去哪? 学生1:万里长城 学生2:故宫 学生3:北海公园 ……

教师:a、好,大家请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长城上的风光。俗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有同学想去长城,作一回好汉。

b、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天安门广场的风景图。有些同学想到天安门广场去参加一次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c、这一幅是圆明园。或许还有同学想去圆明园,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

确实,北京这个深具文化底蕴的古城,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回味同时引发的思考。 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北京那不起眼的胡同去。有人说,没去过北京的胡同,算不上真正的了解北京,那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汪増琪去了解地地道道的北京文化——胡同文化。

二、写作背景

《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为《胡同之没》的摄影集作的序。(什么是他序?代为他人的著作作的序。)胡同就相当于上海的弄堂,我们这里的小巷子;“没”是什么意思啊?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

三、作者简介

那么为什么会请汪曾祺作序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汪老先生其人。他是江苏省高邮人,虽是江苏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他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正是他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给了他创作《胡同文化》的动力。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其写作风格和沈从文相似,取材自由,讲历史、掌故、花鸟虫鱼、四方食事。其作品以营造气氛为手段来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较多使用口语,很有表现力。

四、课文分析

(一)进入课文:

这里的文化是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知识啊?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全部生活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心理型等类型,比如,茶文化、服装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本文的胡同文化并不是建筑和民居文化,而是观照胡同里居民的心理,说的是心理文化。用课文的话说:“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因此胡同文化应该是由胡同和人的精神两部分组成的。 那么文中将胡同和人连结起来的是哪一节呢?

——方案一:第1节,哪一句能够说明[生读],好,我们看一看。“这种方正”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胡同是方正的吗?我们已经看过图片了,胡同是长的,那什么是方正的?北京城,所以讲了城建给人造成的方位意识,还没细化到胡同。

再看一看有没有哪一节将胡同本身的特征与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联系得更加紧密的。

方案二:第5节,它是一个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齐读此段。强调胡同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重要”“主要”注意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二)第一部分:北京胡同的特点(1----4)

1、课文首先讲了什么?首先用大镜头描写了北京的城建。有什么特点?方正。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北京城比成一块大豆腐。那么劈开这块豆腐的刀是什么啊?大街和胡同。大街和胡同外在的特点是什么?正,它们方向性强,所以造就了人们强烈的方位意识。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人们方位意识强的?3个:拉洋车说东去西去,我们这里讲左拐右拐;老两口睡觉说你往南边去,我们讲你往里头去一点;街道特别标明是斜的,因为少,因为习惯了方正,所以才要特别对待。这里的高叫声、埋怨声都是什么语言啊?口语,都是市民语言,很朴实。

2、接着就细化到胡同了。最先讲了胡同的什么啊?取名,胡同的取名有哪几种来源?计数、皇家储物地、名人居住地、行业集中地、形状相似地和不知何所取义的,来源多,只能简单归纳成6种,说明胡同名字来源之广。比如石老娘胡同——注意:娘在做接生婆讲时读轻声niang、大哑巴胡同、王寡妇胡同、狗尾(yi,上声)巴胡同等,后来为了改变形象,用了什么手段?谐音,有一个从俗到雅的过程;有些胡同名还有些调侃意味,如大绿纱帽胡同,非常诙谐幽默,可以说是亦庄亦谐。

3、接着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啊?数量之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对偶。

4、那么第4节又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环境之静。身居闹市,人们的生活很方便,也很宁静,“总是安安静静的”,我们说一水之隔似隔千里,一墙之隔隔来了闹中之静。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要写到“唤头”、“惊闺”和盲人的短笛声呢?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是反衬手法,更加突出胡同的环境之静。

板书

胡同特点: 外在特点——正 名字来源——广 胡同数目——多 胡同环境——静

(三)第二部分: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1、过渡(5节)

胡同的位正,名广、量多、境静是胡同作为物质具备的特征,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物质承载的

精神内在才是文化的根本,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总的来说是什么?封闭,是封闭的文化。第五节中说到胡同是由四合院构成的,大家看四合院是什么格局啊?四面相连,是一个封闭的民居环境,所以造就了人们封闭的思想意识,那么这种封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6-9节)

(1)安土重迁:在第6节,他们不愿意搬家,舍不得“挪窝儿”,即使“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地根儿”什么意思啊?口语副词,根本,开始,渗透到骨子里去了。即使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外面下的斜,里面下正的,房子塌了也不愿意搬离,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是北京人也是中国人普遍的怀旧心理的表现。

(2)过往不多:“独门独院”四合院相连围成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他们是不是整天就呆在院里看着高檐峭壁啊?不是的,他们也有交往,也会“随分子”“处街坊”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啊?为了“合礼数”。北京是个多礼的城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到:城外已经是炮声连天了,关起门来还要给齐老爷子做大寿,因为不能少了礼数,为了面子,为了一种从众心理,也不见得是心甘情愿的。除了“处街坊”,还有哪些活动?下棋、喝酒、会鸟,除此之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易于满足:正是将自己关闭在小小的天井之中,少与外界交流,看不到外界的进步,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富足了,所以他们又是易于满足的。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去谈?食。第8节是讲的吃的方面,衣食住行之中民以食为天,一个人对食的要求最能体现他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就选取了这个角度来表现北京人。 这节中有一段描摹老北京心理的文字很精彩(师读)。有窝头行了,有小菜好,臭豆腐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看过《大宅门》的同学就知道了,姑奶奶是指出嫁了的姑娘,地位是较高的。虾米皮,注意是虾米皮而不是虾米熬白菜就最好,“嘿”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啊?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无限的满足溢于言表,请把这部分齐读一下。这一节还提到了“大白菜文化”,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祭酒是国子监的长官,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相当于教育部和北大的合体——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大白菜哪里没有啊,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我们要能辨证的分析:首先知足方能长乐,但是皇城意识的惟我独尊给了他们一种优越感,由于满足,不想追求新的东西,走向了保守、封闭的极端。 (4)明哲保身:也因为身在皇城,看惯了世事沧桑,但尽管他们爱瞧热闹,却不管闲事。文章第9节中称学生示威游行叫“过学生”,怎么理解“过”?过就过去了,在人们脑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从元大都开始北京城经历了700百多年的历史,战乱频仍,所谓“城头变换大王旗”吗,所以老百姓们无所适从,不敢轻易表态,咱管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不如“明哲保身”,保住窝头和棒子面就行了。

3、文化精义“忍”的分析:

胡同里的人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明哲保身,这些现象的文化精义是什么?一个字:忍,心字头上一把刀,但这刀必须得给我封着,是安分守己,是逆来顺受,那么文中是如何揭示这种精义的呢?举例子,举了3个例子说明:《茶馆》、《八月骄阳》和电梯事件。《茶馆》中的王利发祖传开茶馆,善于经营,对权势他会奉承,对贫困之人他也很好,但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上吊自杀。《八月骄阳》中作者选取了一段对话,请两位同学读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出点京味来。说明天下之事与我无关,咱只管好咱这张嘴就行了,随遇而安,安分首己。第3个例子是电梯事件,人们用钢精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胡同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它深入骨髓。当作者要为小姑娘出气时,两个老北京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冷眼旁观,逆来顺受,忍到极至,所以作者语带嘲讽的说:北京人真有你的。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三个例子可不可以颠倒顺序?为什么?

——首先在内容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茶馆》描写了从清初到民国这样一段历史,《八月骄阳》写的是文革时期,而电梯事件就是现在。这说明胡同文化历时很长,有历史根源,在人们心中的烙印很深,不会很快消亡的。高楼建起来了,胡同被拆除了,物质的胡同消亡了,但精神的胡同仍根深蒂固。

其次在结构上为下文作了铺垫,文中第12小节括号里说:“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那么胡同哪里去了呢?拆了,胡同被拆除了,所以才要拍摄影集,才有了作者情感的表达。

3、你怎样评价北京人的“忍”? ——是生存法则,明哲保身;

生活小事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和谐,深灰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社会就没有正气,该出手时就出手。

板书

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居住习惯——安土重迁 邻里关系——过往不多 物质生活——易于满足 处事态度——置身事外

(三)第三部分:胡同文化发展的趋势(13----15)

1、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北京胡同正在衰败和没落,胡同文化也在消失。

2、对于胡同的发展趋势作者怀有着怎样的感情? ——作者的感情是矛盾的:在理智上作者知道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不适应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道它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情感上面对熟悉的照片、熟悉的生活,面对“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内心充满了怀旧眷恋之情和无可奈何之感。

理智与情感形成了冲突,所以最后作者说:“再见吧,胡同。”一声长叹,这叹息声中有着几份清醒、几分伤感以及几分无奈,表达了无限怅惘之情。 板书

理智、清醒、毅然 眷恋、伤感、无奈

五、揣摩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特色

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这句用“知足”,“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 可以待姑奶奶”,“嘿”构成递进关系,生动地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心态。其中“嘿”字尤为精彩,把北京人面对虾米皮熬白菜就惊叹不已的知足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2、“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这句中“睡不着眯着”的说法,把北京人遇到不如意时被动忍耐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先称赞“这话实在太精彩了”,接着拆分原句,带头解释再重复一遍,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最后用“真有你的”总结,把感叹有加的情态表露得清清楚楚。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句采用四个四字句,节奏整齐,句内的平仄又中规中矩,读来音韵和谐,遣词造句又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渲染悲凉感伤情绪的用语,从而很好地烘托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4、“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虾蟆陵和乌衣巷都是诗词中常见的古都繁华之地,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用这两个地名类比,更能表现出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消失的惆怅、无奈。

五、课堂小结

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口号是什么?“新北京,新奥运”北京要以一个新的形象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所以将胡同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改造了一部分,[出示灯片]这就是改造过后的胡同和四合院,仍然是四面相连的形式但赋予了时代气息,可以说是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完美的结合,是成功的典范。胡同的物质部分保留下来了,那么精神部分呢?我们不仅希望北京以新的市容市貌出现在世界观众面前,更期待它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当然精神的胡同能否得到应有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只能留待历史的见证。

六.课后作业 1.关于胡同文化的去留我们课后练习三也提到了,读题,我们就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关于“忍”的问题发表自

第一部分:北京胡同的特点(1----4) 整体胡同——正

名字来源——广

胡同数目——多

胡同环境——静

第二部分: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居住习惯——安土重迁 《茶馆》 邻里关系——过往不多 文化精义“忍” 《八月骄阳》 物质生活——易于满足 电梯事件 处事态度——置身事外

第三部分:胡同文化发展的趋势(13----15) 没落 作者的感情 理智、清醒、毅然 眷恋、伤感、无奈

第3篇:《胡同文化》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歌曲叫<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原汁原味的京曲,将我们带进了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一提到北京,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可能想到万里长城,香山红叶,故宫博物馆,天安门广场等。也许很少有人能够想起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就是老北京的象征,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已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逐渐消失着、没落着。为着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感,出版社专门编辑了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著名作家汪曾祺应邀为这一本摄影艺术集撰写了序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汪曾祺一起去北京的胡同走一走,看一看。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胡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学生看图片)

二、简介作者,了解作者。

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8),作家,江苏高邮人,虽是江苏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师从沈从文(《边城》),沈从文的创造风格恬淡自然,而作为沈从文学生的汪曾祺也是这样,他的文字质朴、自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即体现了他的这一语言特点,这篇文章又比较口语化,也就是京味很浓重。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作家中,还有谁是“京味”的代表呢?

(老舍——老舍一生都在用北京话创作,他的作品也大都以北京为背景,比如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戏剧大师曹禺,他的京味代表作品《北京人》,还有女作家霍达,她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全书都以北京的语言风格创作的,是本很好读的书,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读一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这方土地滋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在南方也存在另一个创作派别,那就是海派作家,也就是以上海为创作背景的作家群体,比如我们熟知的张爱玲、王安忆等等。

三、梳理文章思路。 1. 胡同的特点(1----4) 2. 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3. 胡同文化发展的趋势(13----15)

四、研习课文

(一)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走向——方正 名称——趣俗

数目——繁多 环境——安静

(二)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什么是胡同文化?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回答。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住在不同特色的民居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进而导致他们的性格特征,思维习惯等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便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比如说上海的石库门文化,苏州的小巷文化等等。

2、作者为什么说是胡同文化,而不说是长城文化、京剧文化?请再引用书上的话回答。

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的生活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3、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一种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明确:第六段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种封闭的文化呢?速读课文6——9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

明确:从四个方面来写——

居住习惯: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封闭保守的心理) 人际关系:独门独院,过往不多。(心灵缺乏真正的交流,内心是封闭的) 物质生活: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惟我独尊的优越感,拒绝了外界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东西,故步自封)

处世哲学: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关键词“过”“闹”过去了,在人们心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小结:北京人安土重迁,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怀旧情结;北京人易于满足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知足常乐的心态,北京人安分守己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谨小慎微,北京人在生活方面封闭保守的种种表象,其实质是什么呢?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忍”。怎样理解“忍”,用书上的八个字概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文章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北京人的“忍”?

(1)《八月骄阳》 关键词: “顺民”,“安善良民”,“秉公守法”,“有棒子面就行” (2)电梯事件

重点品味“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活画出“忍者”的形象,置身事外,冷眼旁观,逆来顺受,最后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充满调侃的语气。

5、品味文章风味独特的语言。 (1)比较阅读:

①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②“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明确:原文口语,选择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寻常食物,形象地勾画出北京市民贫苦的生活境况和知足常乐的心理。一声“嘿”,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的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理。比较阅读完之后,加深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

(2)“叫他认错?门儿都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瘟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佳酿。它是供读者“看”的,带有一些淡淡的“书卷气”。

——刘锡庆《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

第 二 课 时

一、探究胡同文化形成的根源

提问:这样一种封闭保守,易于满足的文化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明确:

1.北京城的建筑格局。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这种特点也就塑造了以“忍”和封闭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

2.北京城悠久的历史。北京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中心,面对皇权的威严,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北京城的老百姓只有“忍”才能让他们苟活下去,维持草民仅有的一点尊严。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

所以说,胡同文化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实这不仅是北京人的一种传统心态,试想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所以封闭守旧是一种民族心理,惯于忍耐是一种民族性格。

二、探究情感

①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前景怎么样呢?

明确: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 ②胡同和胡同文化为什么会衰落?

明确: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用课文上的一句话来表达:商品大潮的冲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示一组日益衰败的胡同照片)

③作者对这种日趋没落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明确:留恋,伤感,无奈而又豁达。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所以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 “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三、拓展延伸

1、阅读补充材料《夹缝中的上海人》,质疑讨论:材料中上海的市民文化有什么特点?在作者看来上海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市民文化?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形成有何共通之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上海市民文化的特征:“精明、实惠、小家子气、自私自利”。因为他们居住生活在狭小、拥挤的“羊肠小弄”和狭窄阴暗的“鸽子笼”里。

两地共通之处:市民文化的形成都深受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方式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方式会对其市民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2、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你更喜欢那一种? 明确:街巷胡同消失后,作为胡同文化的替代品──高楼文化,并不能立即填补失去胡同文化而形成的感情空白。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虽然高楼文化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天下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确是彻底打碎了传统封闭文化的桎梏,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开放带来的成果。但是,在人们日益深入地探索外部世界奥秘的同时,与我们近在咫尺的邻里、朋友、同事之间却悄然形成了新的隔膜。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比肩接踵的人海中,淳朴的乡土之风、亲切的邻里之情日渐淡化,更多的却是无可名状的孤独。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 虽然高楼文化并不是完美的文化,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高楼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胡同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不十分完美,但确实是先进的文化。我们须用坦然的心态接受它。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吸收,不断创造,才能发展。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读了这篇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或许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蛋糕,喝咖啡,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极好。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第4篇: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优秀原创教案 上传资料来获取下载点数

作者:王文伟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8

文章录入:wangwenwei

讲课教师: 王文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把握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教学难点 :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 教学方法:

教 法:点拨法

学 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

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说到北京,我想如果论读书,清华、北大肯定是在座的各位同学心中的伊甸园;论旅游,故宫、长城肯定也是你们的首选。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别致的去处——北京的胡同。 下面一起来 听一听北京城里的胡同歌,在歌声里走进悠悠的胡同,去领略胡同深处传唱的北京的民风。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 砖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幻灯片1 请学生谈谈听歌的感受(1)京腔京韵(2)对胡同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对胡同的热爱。

歌声里唱出的是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沧桑巨变,成了现代大都市,现存的胡同都在没落着,甚至那些很有名气的胡同也在走向没落。在北京胡同里住了40多年的作家汪曾祺先生对于胡同的没落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胡同文化》,(幻灯片)概括汪老先生笔下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他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解题

胡同:问: 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城市里的小街小巷,„„)

2问: 什么是文化呢?比较一下下面两句话中的“文化”的含义。 A现在这社会,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知识)

B北京大学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而《胡同文化》中的“文化”的含义应属于第二种 3.问:请问胡同文化是哪个阶层的文化? 生:市民阶层的文化。 问:哪里的市民? 生:北京的市民

问:北京哪里的市民? 生: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生: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课文当中第5段也说到胡同文化,请大家看到第五段。

“胡同文化”—-在课文里指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 问:这个段落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过度,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谈胡同转入谈胡同文化. 问: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这种特征有哪些具体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封闭的文化——表现——精义是“忍”

大家阅读5—12段,注意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谁先找到谁就来回答)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不仅是北京人,中国人都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这是北京人的人际观念,其本质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般的四合院,也不喜欢与人交往)

(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前加一个“虽然”,那么应该加在哪一句前?

答案: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

修改后的句子强调的是哪部分?意欲说明住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的什么特点呢?答案:后半部分。不喜欢交往的特点。)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按理说对物质要求不高,知足常乐是件好事,但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这句话时,天知道他们又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 (4)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写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问: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 八月骄阳-----“易忍”、“易满足” 电梯事件 ----- 精义“忍” 3.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胡同文化的特点)呢?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头变换大王旗”,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从而形成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1-4自然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胡同的特点,有什么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谁先找到谁就举手回答) 胡同的特点 (1) 布局、形状——方正 (插入幻灯片) 【深层探究】:北京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们的方位意识?

——北京,几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列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中,使得他们对方位及方位所蕴涵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拓展】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传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应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所以人们马上看出了破绽。

(2) 名字——(有各种来源--来自生活—通俗,充满市民气息)市民气息

师:第2段提到了哪些胡同名?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街,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高贵,气派。以前的名字,带有浓郁的市民气息。 问:从名字的来源你能看 出什么

生: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可言

(3)数目——多 (问:数量多意味着什么---居住的人多——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

(4)环境——静 (问:为什么?不是距离闹市很近吗?——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四合院是一个盒子,独门独院---北京人的封闭,冷漠)

小结过度:北京的胡同总的来说是方正而安静的。在第一段中,作者说“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问: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的前景怎样呢? 生;没落,衰败,消失。

4. 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分组讨论。 批判。

关键词——封闭!

关键句: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例: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汪曾祺全集• 六)

5. 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汪老先生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汪曾祺先生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 分析: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

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

1、赞扬与喜爱:

• “睡不着眯着”这话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

2、伤感与无奈: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

3、理解与超脱: • 再见吧,胡同。

• “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全文小结:板书回顾 实际上作者写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来批判中国人身上的封闭和懦弱,这种不足既体现在建筑上,也体现在思想上。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胡同文化》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歌曲叫<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原汁原味的京曲,将我们带进了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

一提到北京,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

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想到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008年奥运会可能在北京举行,我们一定要多得金牌。

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看看。

同学可能没有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就是老北京的象征,说不定它与北京的文化、乃至中国的文化还有关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

二、板书课题。

三、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胡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学生看图片、老师介绍。

四、再让我们来欣赏课文,请同学们看课文第第5一12节,思考问题: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安土重迁

住四合院(盒子)

封闭

易于满足

不爱管闲事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居住方式上的安土重迁和独门独院,饮食条件上的易于满足,处世方式上的明哲保身;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的具体内容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五、这就是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到这里我们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称北京文化为胡同文化,而不说是香山红叶文化?让我们还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1-4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1、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胡同将四方四正的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的方块;

2、胡同的取名、宽窄和数量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并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与思想;

3、胡同接近闹市又远离闹市,与闭合的四合院是一体的。

特点:方正

取名(计数、物御、人物、行业、形状、其它)

数量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网络(方便、安静)

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

六、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这种特点也就塑造了以“忍”和封闭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因此,北京市民文化又被冠名为“胡同文化。”

七、如何评价北京胡同文化

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态度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八、胡同为什么会衰落

用课文上的一句话来表达:商品大潮的冲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作者对胡同的衰落持什么态度

作者和那些老北京人一样的心情:留恋,伤感,无奈

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4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来,老师提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训练辩证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吸收,不断创造,才能发展。

六、小结本课(3)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拓展阅读,认识居住环境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阅读补充材料《夹缝中的上海人》,质疑讨论:材料中上海的市民文化有什么特点?在作者看来上海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市民文化?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形成有何共通之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上海市民文化的特征:“精明、实惠、小家子气、自私自利”。因为他们居住生活在狭小、拥挤的“羊肠小弄”和狭窄阴暗的“鸽子笼”里。两地共通之处:市民文化的形成都深受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方式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方式会对其市民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性作业

对东莞旧城居住区进行考察,分析东莞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对东莞市民文化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东莞市民文化中的优点与缺陷。

此作业可由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协作小组完成。(莞中 - 小呆)

9 拓展(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板书设计]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方正——封闭)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3、 北京的胡同及其特点展示四合院、胡同照片,结合课文前四段,请学生说说北京胡同的特点。再播放一段胡同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过渡到下一步。

走向——正

名称——俗

胡同的特点 数目——多

环境——静

4、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独门独院,过往不多。胡同居民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封闭、忍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胡同文化的特点)呢?

6、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的照片)

批判中带有伤感

第5篇:胡同文化教案

1 胡 同 文 化

汪曾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

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通过品读,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胡同的文化韵味,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1、 跳读法。本文篇幅比较长,但是语言比较浅白,适合用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2、 分组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不仅训练了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学习的氛围。

3、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集中,提高学习效果。

4、 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其中的一些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计划:2课时 预习:

1、

2、 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再读课文,理通作者的行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3)、作者对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住在城市的同学们,你们住在大街旁,还是住小巷旁呢?小巷,就是北京人讲的胡同,今天我们学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了解北京的胡同有的特点,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以及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二、展开教学

本文是汪曾祺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过去,北京每两排院落之间必会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织成荟萃的北京城。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原因。

1、题解

什么是文化?(出示多媒体课件)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辞海》

这个定义比较广泛。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文化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很多。比如,酒文化······ (学生接话:吃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的校园,就存在校园文化。比如,校园标语、校道的命名、校园的各种体育比赛等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所以文化就存在生活之中。那么——

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课件)

北京的胡同文化又是怎样的文化,是哪个阶层的文化?大家以预习过课文,请文中找出来。(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答:“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所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第五段】)

很好,那么北京胡同文化就是——

(生答:北京市民的一种文化。)

2、分段及段落大意(课件)

第一部分(1一5)

介绍北京的胡同。

第二部分(6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

第三部分(13一15)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

3、第一部分,即第1到第5自然段

第一部分介绍北京的胡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胡同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同学们前后位组成一组,用跳读法来快速阅读第1到第4自然段,共同讨论,找出文中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然后每组派一位同学来回答。

(全班同学分组讨论。)

(答: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胡同的取名奇,有各种来源。胡同数不清。胡同总是安安静静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

总结:胡同方正、取名奇且来源多、胡同数量多、安静、与四合院是一体的。

(补充:“胡同有宽有窄。胡同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补充:“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总结: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最后总结: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

(2)、取名:奇

(3)、数量:多

(4)、环境:静

4、第二部分,即第6到第12自然段

大家已经知道这部分阐述的是胡同文化。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如果你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处世原则和价值观念?

(生答:封闭、安逸、悠闲······)

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胡同文化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课文来看一看。

第六自然段讲“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那这一段讲的是胡同里的人的什么观念?

(生答:居住观念。)

第七自然段讲“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从这些可看出,本段讲的是······

(生答:交往观念。)

第八自然段讲“北京人易满足,对生活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大腌萝卜”、“米虾皮熬白菜”等就知足了。那么本段讲的是胡同文化的什么文化?

(生答:饮食文化。)

第九自然段讲“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闹学生”、“过学生”,却“与他们无关”。那这些讲的又是什么呢?

(生答:胡同里的人的处世态度。)

第十到十二自然段阐释的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者是通过哪两件事来写胡同文化的“忍”的呢?

(生答: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件小事,打嘴巴事件。)

那么从以上的这些总结,可知道胡同文化包括以下内容:(出示课件)

胡同文化:(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居住观念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交往观念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饮食文化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处世态度

(5)、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课文第六段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那胡同文化五方面的内容是如何体现其“封闭”的?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北京人的窝既不是“金窝”,也不是“银窝”,房屋大都很旧,甚至还经常坍塌。然而他们却不忍割舍。那是因为他们世代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所以才不愿搬,不愿意离开他们那一亩三分地,最终亦会是固步自封。如此思想,是保守的、落后的,是封闭的。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独门独院是很安静,但也不利于交通,不利于交往。“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从这两句可看到,他们的‘处街坊’,只是一种表层的来往,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封闭的。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北京人对饮食要求不高,追求一种自在。“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哪儿也比不上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悠闲中的那份得意劲,以及“大白菜文化”这种唯我独尊优越感,另外保守深处天子脚下什么美味没吃过的狂妄。这也是一种封闭的态度。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常有学生运动”,但“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他们不接受新鲜事物的表现,因而他们是封闭的。 (5)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忍”作为北京人的生存法则,使其能够安然度过各种风浪,笑看风云变幻而安然高卧。然而又造成其逆来顺受的状态。 “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乱,胡同里的人还是照样干嘛干嘛,“您多余操这份儿心”。 “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亦是一种封闭的状态。

5、第三部分,即第13到第15自然段

全班朗读最后三段,品味其中的语言,并联系前文,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

(全班朗读最后三段。)

(一)、对胡同文化:

(1)、推崇与喜爱: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

(2)、反思与讽刺:胡同文化的封闭

对学生运动的态度

(二)、对胡同文化的没落:(出示课件)

(1)、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2)、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

6、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虾皮熬白菜,嘿!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虾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证明了作者“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看法。 (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着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其语言显示出雅致的一面。

三、课堂小结

现如今,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是没落了,失去根源的胡同文化也将没落。不过文化的没落不等于物质的消失,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要创新又要继承。胡同文化的内涵,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板书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

(2)、取名:奇

(3)、数量:多

(4)、环境:静

胡同文化:(1)、安土重迁,居住观念

(2)、独门独院,交往观念

(3)、易于满足,饮食文化

(4)、爱瞧热闹,处世态度

(5)、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对胡同文化的没落感情:

(1)、伤感与无奈

(2)、理解与超脱

五.作业:有机会去看看临海紫阳街或你们自己居住的城市的胡同,看看有什么特点和文化内涵。 六:课后反思:

优点:本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情。重点突出。

不足:课文导入如果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会更加符合课文情景。可惜不会没有这样导入。

第6篇:《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

2、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

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难点】

■教学安排:2时

■教学步骤和主要内容:

●导语: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让我们翻开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文本探讨:

、北京胡同的特点:

寻找出文中叙述、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

【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种。

【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正(方正,整齐);俗(通俗,普通);多(无以计数);静(没有喧哗)。

2、胡同文化的内涵:

先找出点明胡同与文化内在联系的关键句子——

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快。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

由此得出结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和言行举止完全可以诠释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北京人的特点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文中找出表现北京人特点的词句——

【守旧】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一住住几十年……

【封闭】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知足】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本分】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实际上,作者在文中,已经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守旧】【封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知足】【本分】

3、语言特点赏析:

这是一篇漫谈北京胡同逸闻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态的议论散文,又是一篇将针砭锋芒藏于风趣诙谐的随意谈吐之中的文化随笔。

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具体特点是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

第2自然段对胡同名字的谈论,看似信手拈来,却很典型,具体而实在,除了口语化,还有字里行间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倘若将这些通俗朴素的话语再往深处想想,甚至还可以从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静、随和的心态(不就是个地名吗?好记就行,实在不雅,改个谐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

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对话,将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满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4、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又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一辈子当顺民的心态。

再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最后说:再见吧,胡同!

从这些话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问题中的“复杂”二字呢?

一是不舍。不舍的原因有二:①老人的怀旧——生活在北京大半辈子,胡同文化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对这些东西已经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也非常习惯了。②喜欢胡同文化的精华——作者认同、留恋,甚至推崇胡同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譬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等,不愿意看到它们的消失。

二是不得不舍。不得不舍的原因是: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市民文化终究是消极的,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在衰败,没落,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所以,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不一味地肯定,也不沉迷,却又为它的正在衰亡多少有点伤感。不过,我们从文最后一句话“再见吧,胡同!”已经不难体会到作者告别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有点不舍的复杂感情,应该只是希望胡同文化中的那些精华可以传承下来吧。

●拓展研究(略)

学习研究了胡同文化,是否也可以探究一下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定义;内涵;形成、发展与传承。

海派文化和胡同文化……

■小结和作业

、强调抓住关键词句,准确体会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倡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民间语言,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利用剪报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注重积累。

4、完成“思考与练习”。

、部分同学还可以利用随笔,撰写探究胡同文化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的小论文。

■教学补充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年教授写作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到北京京剧团(后改名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胡同:hútòng巷,小的街道。

●安土重迁:āntǔzhòngqiān

【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难,不轻易。形容留恋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出典】《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示例】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辞海》对“文化”的释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互联网“百度百科”对“文化”的简述(选编):

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兔子和袋鼠哪个厉害下一篇:第四届寝室文化节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