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文化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北京胡同文化(精选7篇)

老北京胡同文化 篇1

说起胡同文化,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发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称的约4000多个。

因此,我们研究本课题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人除了认识,以及了解胡同建筑的特色外,还要对古建筑产生保护意识与责任感。了解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做到弘扬真正的中国文化,提高个人素质修养。

研究老北京的胡同建筑,我们不仅能从艺术建筑方面得到拓展,还能对几何数学、政治思想、语文古味、物理构造等方面进行升入感受。

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是体会课本以外知识的新技能。

现如今我们都住进了高楼大厦,可是邻里间没有胡同里内些老住户们间的熟络。尽管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更密切,而不是越来越疏离。

课题的研究对象已经被国家设为保护项目,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 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如今已经形成了追古文化的潮流之一。

我们组研究的这个课题作为一个文化课题,十分具有浓厚的古风气息,中国趣味。对研究人员来说既可以发现新奇的古文化,还可以边学边娱乐。社会方面,它符合现社会重点倾向,对城市发展也有了推动。

而且,我们组研究的这个课题涉及广泛,本组主要选择的研究范围是胡同建筑特色与胡同建筑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它传播特色的方式方法。

本课题是对“古代建筑对新时代的影响”进行了实质内容缩小,变成了主要研究胡同特色对新时代的城市规划突出影响与成就。研究内容是对胡同进行介绍,以及深入探讨胡同的真正意义,例如:记录了人们的风俗、改变了现如今一些小巷的特点、传播古中国文化特色。

本组进行选择的样本对象是德胜门附近的南锣鼓巷,鼓楼以及后海的宋庆龄故居。

我们组在研究这个课题时,采用的是分组合作。

首先,本组成员一起实地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倾向于南锣鼓巷的胡同。具体分工如下:

2人照相,1人登记,2人观察,1记录,1人采访,1人引导。

其次,本组成员内部分工进行分类文献。1人收集,1人分类。

然后,本组成员开始抒写讲稿与教材合成。2人合成,2人演讲。

接着,本组成员全体总结个人所获,然后统计。

最后,抒写论文与成果展示。

据有关资料记载,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 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处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说:胡同本元人语。既是元人语,那就不能是汉语。元代将人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所谓汉人,指北方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高丽人。这四种人并非同一民族,也不使用同一语言。那么“元人语”也肯定不是“南人语”,至于色目人,包括的民族更多。故此“元人语”只能是蒙古语。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为用汉语无法解释。但是,如果把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语,就好解释了。试举几例:屎壳郎胡同,这名字多难听、多丑陋!当初此地的居民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其实这个名字译成蒙古语是“甜水井”!朝内有个“墨河胡同”,蒙古语的意思是“有味儿的井”,大概是被污染过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写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儿胡同或局儿胡同,双井;碾儿胡同或辇儿胡同,细井;巴儿胡同,小井;马良胡同或蚂螂胡同,专供牲畜饮水的井。

我们组的研究结论是胡同文化,同样反应了北京市民生活和思想的特点。

胡同、四合院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的物质载体。

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相当整齐,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为街,相对较宽,如从北京火车站到朝阳门内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过去以走马车为主,所以也叫马路。东西走向的一般为胡同,相对较窄,以走人为主,胡同两边一般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是中国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四合院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从四面将庭院围在中间,形成一个院落,因此得名。四合院通常为一大家子人提供居所,按照中国的传统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提供了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四合院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建造得较多。

北京是四合院最常见也最有特色的一个城市,因此人们提起四合院常常就是指北京四合院。北京城保持了元大都时期的很多街道和建筑,其中就包括了四合院。因此可以说,四合院积淀了几百年来深厚的北京文化.北京的四合院现在已经和北京胡同一起,成为北京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代表,成为北京城市的明信片。曾经是北京城市重要象征的胡同、四合院,狭窄、拥挤,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交通不便,街区各种生活设施落后,公用服务跟不上,成为胡同和四合院难以根治的顽症;而扩宽街道,危房拆迁改造,莫不涉及胡同和四合院。胡同之没落,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许多人留恋胡同,留恋曾有的岁月,怀念邻里情谊、大家庭般的温暖,但是这些温情都阻挡不了胡同的没落。

北京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体现,现如今,国家非常重视北京胡同的文化发展,北京旅游局在一些保护较好的胡同中,开辟出了游览专线,旅游者可乘坐旧式三轮车游览胡同,还可到住在胡同里的百姓家作客。北京的胡同文化就这样传播到了全世界。

资料显示,北京的胡同名称包罗万象,有自然景观、生活用品、人物姓氏等。

有的名称反映了胡同的明显特征,如“宽街”、“八道湾”、“一尺大街”等;有的名称则表露出人们的美好原望,如“安福胡同”、“寿长胡同”、“永祥胡同”等。胡同的名称反映出胡同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北京的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厚重复杂的土地利益面前,“故土情结”往往被误为矫情的呻吟;但即使作为社会运行的平衡,也需要一种科学的全面统筹的观念避免整个城市陷入功利泥沼,需要一种共识维护城市记忆和遗存。

众说纷纭。现在比较公认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的看法,胡同文化:“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

关于胡同的历史也相当的悠久。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共有7000余条,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北京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最短的一尺大街,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稍许胖点的人得屏住呼吸才能通过。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别看这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它们的特色却各不相同。在北京城西部有个胡同叫九道弯,原因是一个小小的胡同竟要拐九个弯。有的胡同如果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那这条胡同就会以这个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匠胡同。还有的胡同是按照其形状命名的,像羊尾巴胡同和耳朵眼胡同,听起来就这么生动形象。北京的胡同真是数也数不尽,有句俗话不是这么说吗:“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不少胡同里的一片砖、一片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

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最深体会。

因此,有人称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话实不为过。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最终得出记下几条结论:

1·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城的象征

2·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历史的象征

3·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

4·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的根

5·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的魂

老北京胡同文化 篇2

其实, 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 十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 我曾在小说《落日》 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母亲去世后,我被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 高中差半年毕业 (1927年冬),因 “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 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 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 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 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 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啊, 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 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 的车子推过来了。 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 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田螺丝”, 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黏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 顾客对象大概都是灯下斗纸牌的少爷小姐。 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 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最喜欢拉长,而且加颤音的是夜乞者:“行好的———老爷———太唉太———有那剩菜 ———剩饭 ———赏我点吃啵”。

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 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 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 还是走黑道发怵, 在给自己壮胆。

那时我是个穷孩子, 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 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 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有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 小心坎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 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 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 它叫起来可优雅啦。 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 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 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 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 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在美洲新大陆就见不到。 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 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 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 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 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 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一九九三年十月六日

老北京胡同的文化记忆 篇3

城市是有性格的。触摸它的文化之脉,可从山水入手,以行走的方式;可从人物入手,以交流的方式;也可从文字入手,以阅读的方式。

愿作您的文字向导,开始一段纸上之旅,共赴一场文化之约。或许,真实的收获应该远胜于此。

胡同,是老北京的文化标签,承载着城市几百年来的历史记忆。青砖灰瓦笼罩下的胡同文化,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鲜活的诗情画意。这里的风味,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翻看旧时的照片,打开文人的笔记,老北京的文化味道咀嚼不尽。

☆胡同的文学掠影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每条胡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砖一瓦记下历史变迁,不少文学作品也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故都的秋》:前沿北海

前海北沿在银锭桥之东什刹海前海南岸,是一条依湖而成的街道。这一段路上,一边是什刹海特色的杨树,另一边则是高矮层叠的房屋。

据说郁达夫曾住在什刹海之滨,具体的位置大概是今天的前海北沿11号院。院子紧邻着什刹海的北岸,岸边高大的杨树把院子笼罩起来,搭配上远处的湖心岛,实在是一幅恬适素美的图画。

《故都的秋》就写于美丽的什刹海之滨,“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使所有的秋意在这一瞬间便已经凝固成了生活的颜色,文字美而细腻。

《红楼梦》:花枝胡同

花枝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北部,东起德胜门内大街,北至三不老胡同,较为曲折。这条胡同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代,当时即称为花枝胡同,后来在民国时期,曾改称为花针胡同。

花枝胡同位于恭王府西侧,在《红楼梦》中曾有过关于“小花枝巷”的记载,同时,很多人考证认为恭王府就是“大观园”的原型,从而也使这片地方和《红楼梦》联系到了一起。花枝胡同也不例外。

花枝胡同勾起红楼旧梦,那么尤二姐是否真的暂住在这里呢?小说第64回里写道:“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贾琏“金屋藏娇”的秘宅隐匿巷内,美丽的“红楼二尤”的轿子,常咯吱咯吱打这儿穿过,贾琏的高头大马的蹄声,隔三岔五在幽静的胡同哒哒回响……

红学家周汝昌认为,《红楼梦》中的小花枝巷指的就是这个花枝胡同。

《城南往事》:南柳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见时来,来时莫徘徊……”这是小英子喜爱的歌声,《城南旧事》也是林海音的代表作。

林海音,5岁时随母亲由台湾来到北京,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代。当时,她主要生活居住在北京城的宣南地区,曾先后在椿树上二条西口路南福建永春会馆、虎坊桥大街广东蕉岭会馆、南柳巷福建晋江会馆等地住过。《城南旧事》是她以自己这几处旧居和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为背景创作出来的,如今唯有南柳巷晋江会馆,至今仍然保留着老院落。

南柳巷是南北走向的胡同,临街开门,一般正房要朝西,不是最好的选择,晋江会馆开两道门,避免了这种不足,门中门,院中院,还有影壁和月亮门的若隐若现,使得这个其实只有一层院落的晋江会馆有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

五幕话剧:小井胡同

《小井胡同》中国5幕话剧。1985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剧本描写北京城南一条小胡同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历史变迁和居民的命运,对政治动乱中种种荒诞现象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对受命运拨弄的普通民众寄予真挚的同情与爱。剧中生活场景、人物形象都极真实自然,语言质朴、生动,具有北方市井风味。

编剧李龙云继承了老舍先生对北京文化的透彻领悟和对北京民俗的深入了解,剧中人物的幽默性格、风趣的带有北京泥土味的语言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等,无不透视出千年古都所具有的独到韵味。

☆作家的胡同情结

老北京的胡同牵动着文人的情丝,留下了许多有关胡同的文学记忆。

大凡在北京住过的人,一旦离开了,就总会不断惦念着它,惦念那里大大小小的胡同以及那一扇扇门开向胡同的四合院。每逢春秋佳日,抬头望见胡同和四合院上空高高覆盖着的蓝天,耳边还听得一阵阵传来清越的鸽哨,顿然会惹起无限遐思,有时胡同里还会迈进来一列长长的运煤驼队,那沉重的蹄声和曼长的驼铃时响应和,立刻就会让人意识到离北京城不远就是长城和长城外的朔方沙漠。

——王辛笛《记忆中的北京胡同》

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艺儿,磁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田螺丝”,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乎乎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

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网友绘制的北京胡同地图

——史铁生《故乡的胡同》

适宜漫步的是东城西城那些僻静而整洁的胡同,当然是在没有风沙和寒冷的夏秋之季,偶尔地你看见一个卖糖葫芦的推着车一路叫卖,看见一些未经改造破坏的四合院门墙在阳光下闪着朴拙而古老的色泽,听见某个门洞里传来老人聊天的声音(老北京人说话尤见韵味和美感),你会觉得北京其实也是安溢闲适的养生之地。

北京胡同的名字风格迥异,有的简单机械,譬如东四八条,东四十二条,有的通俗象形,譬如拐棒胡同、羊肠胡同,有的充满历史沧桑感,譬如钞库胡同、兵马司胡同,还有的取了一个美仑美奂的名字,譬如百花深处。它们会令你掩嘴失笑,也会使你浮想联翩。

——苏童《北京胡同》

它灰中泛青,褪色的黄围墙内檀木清香缭绕,在朱门秀阁间漂浮,似乎还能够听到深宅大院里的绸衣窸窣声、泉水溅泼声和走在石板地上拖鞋的噼啪声——我想这些都是种如同蜘蛛网一般匀称精美的文化所发出的声音。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捕捉新北京的故都余韵》

☆胡同的名人风景

在胡同中探寻那些当年名人的生活足迹,会感到如此寻常巷陌突显出神圣与不朽的灵性与诱人的文化芬芳。

才子佳人:总布胡同

1913年,家住东总布胡同、时任财政总长的周自齐,捐资修建了东总布胡同马路,这也是北京的第一条马路。1931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居住北总布胡同,那所房子成了有名的“太太的客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孕育出了无数思想、作品和人才。上世纪30年代与梁思成夫妇毗邻而居的是金岳霖。由于志趣相投,交情甚深,常在其寓所举办的周末沙龙,在京城也小有名气。在东总布胡同45号院(老门牌),还住过一批著名作家,像赵树理、严文井、张光年、刘白羽、萧乾等。

nlc202309021644

名人荟萃:菜市口胡同

这条胡同一直以名人众多而著称。在此居住过的有曾国藩、左宗棠、徐乾学、毕沅、洪亮吉、李大钊、刘崇佑、秋瑾、龚自珍、刘光第、李石曾、蔡元培等人。“五四”前夕著名报纸《晨钟报》(后改《晨报》)设此路西。李大钊是《晨钟报》主编并住在此。北京最早的女学堂也设在此,秋瑾任教习。秋瑾主编的全国性第一份报纸——《中国女报》在女学讲习所代售。曾资助周恩来赴欧勤工俭学的齐崇佑大律师住在胡同中段路西。1999年8月正式建成菜市口大街,现在菜市口胡同已成为历史名词。

☆胡同的文化载体

对老北京人来说,看不够的是四合院,听不完的是胡同里的叫卖声。四合院和叫卖声自然而来地成为胡同文化最好载体。

穿越历史的叫卖声

侯宝林大师在他的相声段子里,描摹过这种胡同里的叫卖声,老舍先生在他的《龙须沟》里也表演了一段卖小金鱼儿的口活儿。这种胡同交响曲都在表达着老北京的韵味。

老北京叫卖原本是流动的小商小贩在胡同中兜售生意,所创造的一种商业广告。在明代已有记载,至晚清和民国发展至鼎盛时期。

叫卖也是有讲究的,每个月都有不同时鲜东西卖。早些年城南城北的吆喝就不一样。就拿卖冰糖葫芦的来说吧,东南城的吆喝倔、干;西北城大宅子比较多,在大门口吆喝要拖长音,既要让院子里的人听见,还得透出优雅,不能让人听着野腔野调的。在闹市中吆喝,讲求音短、响亮,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有想买的冲动。在正月的庙会是这么吆喝:“逛庙来,大糖葫芦哎,扛串走吧您,一人高的——”

胡同里的叫卖声儿,那是老北京的音符,用老北京的话说:“那叫地道!”

承载深厚文化的四合院

“老北京”的四合院的“点”、“面”结构构筑起具有浑厚文化底蕴的老北京。

“尊老爱幼”在四合院文化中有着突出体现。如正北的上房必须由大家庭中最年长者居住,整个家庭自然也要围绕着辈分最高的老者生活。而作为长辈或年长者,对后生晚辈也要呵护有加,时不时地规劝和教诲。一个四合院一大家如此,一个四合院中若干户居于此也如此,久而久之早已经成为北京四合院文化的一种基本的长幼意识。

四合院在环境美化上也往往渗透着传统文化理念。四合院中忌讳种桑树、梨树,不种松树、柏树。石榴树,每逢开花时节,鲜红烂漫的石榴花让人们感到一种火红的生活气息,春华秋实寓意吉祥兴旺的含义,也有多子多福的暗喻,所以石榴树是北京四合院中非常典型的标志性植物。庭院之中,石榴树、月季花,葡萄架、金鱼缸,人们将大自然的缩微景致搬进了四合院,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与今天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更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趣。

老北京胡同存在了很多年,它们是时间,是文化,是历史,穿越了风雨和时空,承载了历史和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老北京胡同文化 篇4

拿到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就是,不知该怎么上,不知道“抓手”在哪里。

看过第一遍,没什么感觉,而且文章中没有一个感点,能当起我心中的波澜。只是知道,肯定不能当成单元主题“风俗世情”来上。

读第二遍,有很多疑惑。

首先来看情感。萧乾在1--4段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他在胡同的生活,。语言多为叙述性的。有这几层含义: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在羊倌出生、开始懂事在褡裢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旁的大院是我的仲夏夜之梦),对于那样一个地方,在之后的日子里,“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小胡同对“我”来说确实很重要,那是我生长的“根”。但是就从语言表达上来看,会觉得作者仅以几句话就将在胡同中那些重要的经历匆匆带过了,即使在作者看来是魂牵梦绕的,但是对读者来说,却是难以体会的。于是我去阅读了文章中提到的《落日》。故事讲述少时的“我”在工厂里打工,那天决定将所领的工资买来所有好的水果给卧病在床,几乎奄奄一息的母亲吃。大家排队领工资时,他排在最后一个竟被工头误为已经领过而拒之门外,那伤心绝望的哭泣,深深揪着我的心。后来他得到工厂头头的夫人的帮助终于领到工资,到水果店买水果,而后狂奔回家让母亲吃苹果。母亲竟然没能咽下一口,就在他面前断了气。那种绝望孤独瞬间吞噬了他,从此他成了孤儿。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童来说,那是如何刻骨铭心的伤痛,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只简单的叙说了这么一个事实。如此淡定。我又看了他其他的经历介绍,很是感慨。文中说“我这辈子只有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而这17年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堪回首:成为孤儿、即使学习也是半工半读、后又遭遇开除,除了文中提到的“仲夏夜之梦”还寄托了少年时的纯真的美好的情感,其他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幸。可以这样说,前四段,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要理解这些语言,必须关注背后的生活。如此不幸的胡同生活,作者在本文中单选了动人的叫卖声和充满快乐的儿时游戏来写呢,是为引起读者共鸣,进而认同他将要阐述的观点吗?他想说的是,即使是这样一个充满心酸的地方,是他认识世界的重要之地,如果没了,他将去何处寻找自己的生命之所系呢?可以理解一个曾经在欧洲战场经历枪林弹雨的83岁老人,此时最大的愿望是否落叶归根呢?当然仅停留在满足自己的愿望,是太肤浅地理解萧乾了。所以还有了结尾,那是一种民族的使命感。

再来看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淡得不能再淡了。可以理解一个83岁的老人,在回忆过去的生活时,那种饱经风霜后归于的淡定。但是语言背后是对曾经生活过的胡同的深情。没有前四段的铺垫,我们如何能理解在质朴的语言中的情感呢?作为我们的学生,小读者来说,如何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体会这种语言的魅力呢。如果讲修辞,只有“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艺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通感)”“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拟人)”“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比喻)”这三句,而且第一句他们是不懂通感的。显然只讲修辞就太浅薄了。而需要关注的是,作者是如何将情感传递出来的,不管是朴素也好生动也好,只要能传递这种情感就好。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句外,还有这些句子:“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

“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三个“最”字,强调了那种情感的极致。几个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儿时的快乐。那种满足感几乎是要溢出文字外的。

我找到了萧乾在《北京城杂忆》中描写叫卖声的片段: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老北京的小胡同》中的片段: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田螺丝”,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乎乎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同样是描写四季的叫卖声的,侧重点就不同。本文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春夏秋冬赋予变化的食品,可以想见那个穷人家的孩子在摊位前垂涎欲滴的样子。用一点钱就能享受到和富人家的孩子一样的快乐,即使这样看来也有些心酸,那文字背后的含义是这样的吧。但是对一个老人来说,经历了诸多磨难,此时已归于平静,回想过去,一切都可以莞尔了。

我还比较了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的片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很明显这是说明性的片段,没有情感,只有这样的事实。

散文的语言就是用来传递情感的,但是没有前文的情感铺垫,如何能理解后文那寥寥几字表达出的情感呢?

根据对文章的分析,我进行了备课。

将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文章通过一两个生活场景,反映老北京小胡同里的生活特点的写法。2.体会作者对老北京小胡同的难以割舍的深情。

教学过程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北京的小胡同?二、哪些句子让你特别地感觉到了作者对小胡同的情感;三、写上海的弄堂,伦敦、慕尼黑、新加坡等地的胡同,有何作用?

一三是解决情感问题,二是解决语言问题。同时让学生明白,我们写文章首先应该考虑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情感,然后选取一两个最能表现情感的生活片段,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去进行描绘。

第一次试讲,大半节课用来分析前半部分的情感内容,语言的体会少了。所以进行调整。

第二次试讲,情感部分,以学生的几个回答就带过,更多的时间在体会语言。学生很活跃,很投入,很开心,沉浸在作者的纯快乐中。但是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吗?很肤浅吧。

第三节课,学生很闷。情感匆匆带过。学生也不活跃,所以也不能投入到快乐中,以作者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可以说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感受。

所以用一节课来完成这样一位大家的作品,实在是不能游刃有余。可以说,我只是上了一节不是萧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隐去了萧乾,隐去了背后丰富的情感。

侯晓旭

北京的胡同作文 篇5

暑期,妈妈把我带到北京游玩,初到北京,我就被胡同搞糊涂了。首先,我们要住的宾馆在大豆腐胡同里,连着这个胡同的其他胡同有报房胡同、小鹁鸽胡同……胡同的怪名字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要仔细探究一番。

上网一查,原来胡同的叫法是从元朝就开始了,据说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指“水井”。每条胡同形成后,人们通常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就成为这个地方的标志。

北京的胡同大多以形象、植物、方位、官方机构……命名,我最喜欢的是形象命名的,比如:较宽的胡同,就叫“宽街”、窄的就叫“夹道”、曲折的叫“八道湾”、长方形的称“盒子”、扁长的称“扁担”、一头细一头粗的叫“小喇叭”等。我看到的胡同都是比较老旧的房子,但很多家的门口都种着小花,爬着藤、养着鸽子……感觉他们生活得悠闲自在,胡同深处藏着无数温暖的家。

北京吸引我的地方很多很多,但对胡同的认识让我很想将来有一天能在幽静的胡同里安家生活。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三

走进北京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星罗棋布,早就听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无名的胡同似毛牛。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北京的胡同宽狭不一,宽的敞亮,狭的幽深。听导游介绍,最狭的胡同数前市胡同,最狭处仅有40厘米,仅能容一个苗条的人通过。北京的胡同大来都只来知去,但也有弯曲迂徊的,导游说有个叫九道湾的胡同,共有二十多个湾呢。我想,若到那儿去拜访朋友,九拐十八湾的,等找到门了,恐怕人也要拐晕了。我们参观的胡同,整个儿透出一股幽静、古朴的气息,为繁华的都市平添了许多古色香而又温馨、安静的韵味。有些胡同的地面用锓青砖或石块铺就,方方正正,像一块被削平的豆腐块,赤脚踩在上面冰冰凉凉的,让人心旷神怡。路边有的石板上布满了青苔,显得格外陈旧,这对于我们这些南方游客就更显其魅力了。

傍晚的胡同则更有一番滋味。夕阳西下,天边的最后一抹霞光,照在各家各户的四合院里。人们纷纷搬出藤椅,拿着蒲扇到胡同里来纳凉,老人们闲谈着,儿童们嬉闹着,还真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北京胡同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是当我们走出胡同时,许多北京人还是不由地感叹到,北京的美都在胡同里了。

我是个爱串胡同的孩子

有的孩子爱玩游戏机,有的孩子爱踢足球,有的孩子爱好音乐,可我却最喜欢串胡同。

记得上幼儿园时爸爸接送我,他骑着自行车带我串胡同,这比走大街近多了,还顺便教我认识牌号和胡同名。一来二去,我认识了许多胡同名,也对串胡同产生了兴趣。

胡同里的门牌号排列真好玩,又是一边是单号一边是双号有时我发现两个门号码相隔很多我问爸爸是为什么爸爸让我自己去观察。哦,原来是有一条小巷夹在两院中间,巷子里面也有人家。这样,我又学会了算术,能算出小巷里有几户人家。爸爸鼓励我一个人进巷去验证。小巷空无一人,我有些害怕,不敢进去。爸爸说:“一个人敢走黑路,胆子才算大,不要怕,我在巷子口等你。”我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巷子深处走去,好奇心驱使我在幽暗的光线下一个门的一个门的数过去,我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当我数完最后一个门与我的数一样时,我什么都忘了,高兴大声叫着,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从巷子里飞了出来。爸爸夸我是个勇敢聪明的好孩子。从那以后,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什么样的黑胡同我都干钻。

往来在幼儿园和家之间的所有胡同我们全串遍了。爸爸看我兴致这么高,就骑车带我去串更远的胡同,我记的胡同越来越多。家里来了客人,我就会向他们炫耀我记胡同名的绝技。邻居们给我了个外号叫“小胡同迷”。作文

渐渐的我长大了,可串胡同的习惯一直未改。每到休息日,我就邀爸爸一起串胡同,有时爸爸故意说没时间,我明白它是想让我独自闯练。我便背起挎包,揣着交通指南、笔记本、《胡同历史故事》,开始我的胡同游。

胡同的名字及稀奇古怪又有趣。有按人名命名的魏家胡同、山老胡同,也有按地点命名的北河胡同,有按用途命名的米粮库、油漆作胡同。书上说北河胡同原来是一条河道,怪不得此地比附近的地势更低呢。串胡同让我知道不少历史、地理知识。作文

北京的胡同像个大棋盘,大多经纬分明,而我却特爱串曲里拐弯的胡同。记得有个九道弯胡同,没拐一处就出现一个院落,住着几户人家。再拐一处又出新一个不同格局的院落,花丛和树木错,错落有致的散落在路旁,简直像一个奇妙的迷宫。我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九个湾,真好玩!

有一次,我在胡同里,碰见了一位晒太阳的老爷爷,便上前去询问:“老爷爷,这个胡同为什么叫这个名呀?”老爷爷高兴得眯着眼讲起了过去的事,我忙拿出小本记了下来。老爷爷说:“孩子,不了解中国兴衰史的人,就能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了解北京胡同的人,就不能算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老爷爷语重心长的话语常在我耳边萦绕。

胡同里有太多的故事,将来我要写一本关于胡同的书,把他介绍给五湖四海的宾朋。串胡同真好,他强壮了我的身体,锻炼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指示,丰富了我的生活,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北京的符号》写进作文

6年自主命题以来首次突破两字局限

本报讯(记者张灵)昨天上午11点半,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浮出水面???《北京的符号》。这是本市自实施自主命题以来,作文题首次突破两个字。

面对这样一道作文题,考生们的反应有难有易。有的考生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在写作时感觉比较自如,而有的考生则认为题目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让自己在题材选择上比较模糊,不容易很好地把握合适的文体。

北京四中语文教研组原组长徐克兴老师表示,今年的作文题更体现了话题作文的趋势,不再固守往年两个字的局限,显得更有新意,更突出本土特色。今年的作文题可以让考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灵活自如地发挥。考生既可写文题所提示的内容,也可以写其他内容,有利于考生开阔思路,相信今年的作文会非常精彩。作文

老北京胡同文化 篇6

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这个时候,适合外出寻“春”。

如果野外的花花草草都看腻了,

不妨深入老北京幽深曲折的胡同里,

寻找有故事的“春”。

乐春坊胡同 什刹海的近道

乐春坊,位于地安门西大街与白米斜街之间,猛地一听,有点像烟花之地,其实它是一条胡同的名字。

清代道光年间成书的《闲窗录梦》是当时一位镶蓝旗的旗人穆齐贤的日记记载,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初四,穆齐贤“顺便至地安门外乐春坊,听郭栋儿说书”。间接地表明,当时的乐春坊是一处可以喝茶听曲的娱乐场所。民国初年,陈宗藩编著的《燕都丛考》中记载,“自地安门外循皇墙,自西为西不压桥,桥之北为什刹海,其东曰白米斜街,张文襄之洞故宅在焉,北曰马家大院,南曰乐春坊。”由此可知,民国时期,乐春坊的位置和如今是一样的。

关于乐春坊胡同名称的形成还有一些故事。据说,明朝中期这里还是一片开阔地,后来有位乡绅看中了这里,圈地围墙大兴土木。在这里聚会唱和的多为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有时还夹杂些官宦之人。慢慢地,这个园子出了名,许多慕名者纷纷踏至而来。有好事者给这个园子起了个“乐春坊”的名字,并成为这里的代名词。之后园子逐渐荒废,形成居民区,但留下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当地人习惯把这里仍叫做“乐春坊”。

另有一个说法是,清末时期,有位商人在胡同内开了个浴池,叫“乐春坊”,据说浴池是在原妓院的基础上重新装修而成。这个浴池主要为高官显贵及阔商服务,在装修上也别具一格。据老街坊讲,浴池门前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门前立柱雕刻着花纹。考虑到顾客身份特殊,浴池里单设了多个雅间。乐春坊浴池还根据顾客需求,提供茶点、按摩、清唱等服务项目,算得上古代版的洗浴娱乐中心。解放后浴池被改为街道工厂,原来建筑经多次拆改已经没有当年的模样。

虽然乐春坊早已不复当年景象,但先前的热闹也是有原因的。胡同呈南北走向,胡同中部有一折弯,从地安门西大街穿过胡同可直接到达前海,旧年住在附近的居民也把这条胡同叫“穿堂门”。什刹海自古繁华,乐春坊就是通往繁华之地的近道。

阳春胡同 原是王府后院

阳春胡同,位于景山街道北河沿大街东侧,北起地安门东大街,西止东黄城根北街。民国36年(1947年)称小苏州胡同,1949年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阳春胡同。

阳春胡同的来历,要从南边相邻的大取灯胡同说起,这要追溯到元代的至元年间。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在现在的大取灯胡同以北,为道教大宗师张留孙建过一座崇真万寿宫。因忽必烈曾封张留孙为“天师”,故当时的老百姓又把崇真万寿宫称为“天师庵”或“天师宫”。当时元大都的崇真万寿宫与长春宫(即今白云观)齐名,同为元大都最著名的两座宫观。

到了明代,象征着元代宗教权势最高级别的崇真万寿宫被改建为储存御马草料的“草料库”,可老百姓们还将这里惯称为“天师庵草场”。清代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御马监辖有天师庵草场,旧都府草场,天师庵草场在皇城外东北角,正统间以张天师旧处改建,故名。”

明天启六年(1626年),天师庵草场失火,火势凶猛。大太监魏忠贤亲自督率官兵救火,三天后才把火扑灭。据说他还亲自端盆浇了水。而随着明王朝的覆灭,这里大片的草场空地再次被派上了用场,一座规模宏大的大清王府在这里悄然兴建。

这座规模庞大的王府就是亲王府。在《宸垣识略》中有说:“亲王在大佛寺北路西”。亲王指的是清康熙皇帝最小的儿子允,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为亲王。据记载,他是一位“秉性忠厚平和,有学识”的亲王。虽然早已被封为亲王,但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这位王爷才分到位于这里的府第。在当时的奏折中这样写道:“奏为十月初二日和亲王、亲王迁移新府,照例除派内务府总管一员,带领内务府官员送行,并预备桌张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允逝世,享年58岁。允死后,其长子弘畅降袭郡王,仍居本府。允的次子弘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被封为固山贝子,在王府的南端,也就是现在的大取灯胡同9号,另建了贝子府。而后弘畅郡王府这边却屡出事端。先是弘畅的長子多罗贝勒永珠,因犯事被夺去爵位,又因永珠没有子嗣,将弘之次孙绵勋过继为后代,并降袭贝子。

同治年间,因绵勋贝子府仍是原王府的规格,早已超标。为了回避逾制之嫌,将王府的后半段切割出去,变为平民住宅,形成了后来的小苏州胡同,还将王府的西南侧切割出去一大块。尽管如此,仍然感觉作为贝子府还是有些奢侈。再后来,绵勋的后代再次递降爵位,无奈只能听从内务府的安排,奉命被安置在西城绒线胡同西口路北的位置。

1965年,小苏州胡同被改名为阳春胡同,并延续至今。现胡同内均为居民住宅。

春松胡同 平移过来的太监家庙

春松胡同,位于金宝街的北侧,北起小雅宝胡同,南至盛芳胡同,东与大雅宝胡同相通,西与松树院相通。春松胡同与其相接有松树院,据说胡同内4号院有一直径一米左右的古松,故而得名。

根据记载,春松胡同,原名礼拜寺胡同,因胡同内有一处回民礼拜寺而得名。1965年,礼拜寺胡同与时俱进,改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名字——春松胡同,几十年过去,老街坊们聊起来还是亲切地称它“礼拜寺”。礼拜寺胡同的礼拜寺,如今成了大方家回民幼儿园。随着城市变迁,如今胡同也只剩下不长的一小段。顺着胡同往南走,在胡同南口有一座法兴寺,如今已没有山门,只有一座大殿。

其实法兴寺原本坐落在盛芳胡同99号,建筑面积216平方米,是近年危改中发现的留存较好、价值较高、年代较早的古代建筑,特别是其室内彩画及残存壁画十分珍贵。如今,法兴寺从原址东移了300米,素瓦朱墙地矗立在了春松胡同南口。根据考证,法兴寺为明崇祯年间权宦刘瑾的家庙,是北京少见的明代建筑。

现在一提到贪官马上就想到和坤,其实与刘瑾相比,和坤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据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发布的世界级巨贪榜,刘瑾名列前茅。据说他所收受的贿赂,合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收缴崇祯朝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才仅为白银20万公斤。

刘瑾,本姓谈,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冒充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深受信任。太子即位后,刘瑾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之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当时朝内都形象的称他为“立皇帝”,称武宗为“坐皇帝”。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判以凌迟。史书记载,行刑三天,一共剐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天剐了三百五十七刀后,还能喝下两碗稀粥。剐下的几千片如“指甲片”大小的肉,被仇家以每片一文钱的价格抢着买去生生地吃了。

刘瑾在正德时权倾朝野,建造规模巨大的祠堂不足为奇,伏诛后祠堂废弃,山门内前部渐成民宅,后部成为游僧挂单的“十方院”,以致成为现在的格局。后来又改称法兴寺,原定为拆除对象,因发现其为明代建筑,彩画珍贵,经过专家论证,才决定迁至其东面春松胡同。

北京的胡同阅读答案 篇7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弄堂里,刚来到北京城,那幽深的、弯弯曲曲的、瓦棱上长着青草的胡同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我。

上海的弄堂,我觉得最欠妥的就是一色的灰水泥地,隔断了与泥土的联系。北京的胡同却不是这样。胡同院子里有花,有草,有树。我有一阵子几乎每天经过西城的笔管胡同和新文化街,每次从那几棵伞盖般的古槐荫庇下走过,心中就不免涌起一种恬适的感觉。逢到夏季开一树的白花,土地上落满了纤巧的花瓣。浓郁的清香,飘荡在卖菜的小推车上,飘荡在跳橡皮筋的小妞、依杖而立的白发长者的身上,给人一种说不尽的宁静与惬意。

小小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似乎每一扇破旧的、刻着已无法辨认的对联的木门都是一部古老的历史,给人一种神秘感。人们每每在门前摆一张小桌,或扯闲白儿,或对弈下棋,或二胡悠扬,或京剧清唱,自有一番人间的乐趣。我有一次经过揽杆市,一家生活并不富裕的小屋主人的雅兴叫我吃惊。门前青砖上放着几十盆花卉——月季、米兰、朱顶红,低矮的屋檐下一溜排开竟有六七只竹丝鸟笼,雕以花纹,曲线弯得那么有神韵的青铜鸟笼钩,仿佛音乐的滑音一般,给人一种和谐的美。黄雀、画眉、红蓝靛颏吟唱其间,不知忧愁为何事。

我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它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灰墙,青瓦,默默的小石狮。斑驳的古老的木门,一切似乎是那么平淡而无奇,然而你推开门一走进去,拐过影壁,你立时会被一种难以名状的、似乎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温暖所包围。“大哥,您来了,有日子没见啦。”他们在房门外火炉上用被煤烟熏燎得漆黑的小壶烧水,冲上一杯碎末子茉莉花茶。炕桌上一放,别提有多美了,仿佛谁都是你亲爱的大爷、大娘、兄弟姐妹,一个暖融融的家。

别瞅着那墙、那门、那屋不起眼,那儿还真格的有大学问的人哪。每当我遇到莎士比亚的难题,费解的中国古典散文,查字典也无法晓其意的拉丁文,到胡同里一走,遇到的总是一个个亲爱的长者,知识渊博而不骄矜,谦逊而敦厚。或饮酒,或品茶,或小坐纵论天下,即使在梦中也忘不了那静静地谛听胡同里轻弹的蛩音的时光。

就这样,胡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每次出国回来,我每每是怀着一颗急迫的心到胡同里去走一走,瞧瞧那一座座住满人的、在院子里接水的大杂院,那依胡同墙而建的湫隘的小房,那窄得只能走一人、一辆车的小道,听听大娘悠远的京音,那孩子的咿咿呀呀,这一切是多么的可亲。逢到我愁闷、忧郁难遣的时候,漫步于胡同的幽远之中,望着那古老的笔管胡同墙隙间生长出来的野草,仿佛一切也都宽释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瓦棱( ) 荫庇( ) 恬适( )

惬意( ) 蛩音( ) 湫隘( )

2.“上海的弄堂”与“北京的胡同”有什么不同?

3.第4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北京的胡同”?

5.文章借“北京的胡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lénɡ bì tián qiè qiónɡ jiǎo

2.“上海的弄堂”是一色的灰水泥地,隔断了与泥土的联系。而“北京的胡同”是幽深的、弯弯曲曲的,瓦棱上长着青草,胡同院子里有花,有草,有树。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3.“我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它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

4.优雅的环境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5.喜爱之情,眷恋之情。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辅导:五问自读法

“五问自读法”从语文学习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人们认识事物“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根据文章的特点,看顺序地进行设问、引导,让学生怎样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学写”的思路进行自我探索,合理地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从根本上把孤立的逐段繁琐的分析变为联系的总体的阅读理解,把短间隔的琐碎的一问一答变为长间隔的系列的读思议辩,把割裂的分块的字词句篇教学变为整体的递进的教书育人,以期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写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读通”,着重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析题目,抓要素”,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诸如时、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写”

则要求把文章“读懂”,着重点是整体分析,通过“摸顺序,探思路”,从整体着眼,抓住节与节、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弄清全篇文章的脉络,探寻作者成文的整个思路,明确成文的主要线索,综观全篇文章,在掌握分段依据的基础上再去划分段落,并弄清重点部分的小层次,以避免分段时盲目乱猜,分析时孤立理解的现象。

“为什么而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图”,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词、句、段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写的,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得怎么样”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精妙处“读熟”,着重点是整体鉴赏,通过“细对比,品词句”,从整体着眼,看清文章围绕主题,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及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细心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领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进而消化吸收。

“怎样学写”

这一步则要求把文章“读活”,着重点是整体运用,通过“想收获,联实际”,从整体着眼,围绕本年级本单元训练重点,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课文(或某一段落)为范例,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从读学写,掌握规律,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就这样,五问五步,都是用“整体着眼”的红线串联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语文与道分家,读与思脱离,讲与练割裂,教与学对立的旧式教法。

上一篇:生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下一篇: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问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