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言

笔者曾参与珠海市建设局信息化建设及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信息化建设工作, 现就监督信息化管理谈几点个人看法。

1 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国家、省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建立基于全监督机构的业务和办公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与网站, 推行和提高监督机构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管理体系, 为领导决策和业务办公提供科学化的信息管理依据;实现机构内网络互联、与国际网络互联, 实现数据共享;加速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反馈;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加强各部门的横向联系, 减少人力、物力等系统资源, 解放生产力,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管理制度上, 实现“一口对外”, 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为我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立新型的内部MIS系统平台, 并提供功能扩展以达到全市各级监督机构甚至建设局或其它相关单位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监督工作的动态管理, 同时还可以提供市建设局、省总站所要求的统计数据。系统建设的原则是: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加强协调、安全保密, 系统同时还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前瞻性。

2 质量监督的信息来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主要来自施工现场的数据、试验室对施工材料的试验数据、监督站对现场的监督抽检数据、各方责任主体相关信息, 如设计单位资质、监理单位资质等 (如图1) 。

3 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业务流程及管理要求, 系统应涵盖从工程报监登记到工程竣工备案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强从工程报监、首次监督例会或监督交底、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整改、停工、重大事项申报、中间验收到竣工验收、监督报告、监督归档、备案等的流程管理;加强了监督站对监督工程的跟踪、汇总、统计和分析, 并形成决策数据。系统应能把监督机构内部办公管理和监督工作的业务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如下:

(1) 接收来自建筑市场的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 并分配到站内各部门;

(2) 收集施工现场数据, 包括实体质量和行为质量两方面的数据, 该工作主要由监督工程师进行现场监督, 收集整理后录入计算机;

(3) 收集、查询、核实各方主体相关信息, 比如核查设计、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等;

(4) 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5) 对工程各项指标的查询、统计分析, 并生成符合相应标准的报表;

(6) 日常业务办公管理, 如邮件、待处理工作提示、文件档案管理等等;

(7) 常用资料速查, 如强制性条文、检测取样要求、各相关单位及人员电话等;

(8) 网站应能基本实现网上办公, 各部门职责及办事指南应清晰, 相关单位及人员可凭权限进行操作;

(9) 网站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种信息, 如年度施工项目、竣工项目、建筑工程质量情况、质量安全大检查情况等, 并可普及质量安全知识。

信息化资源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2。

4 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

系统应以Internet/Intranet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 采用当今先进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 体系结构, 该体系结构所有计算器操作都在服务器上进行, 然后将结果的标准以HTML文件格式传送到客户端, 这样客户端只需有浏览器就可以了, 系统的升级维护也只需要在服务器端口就可以操作。更重要的是ASP使用的Active X技术, 基于开发设计环境, 设计者可以设计各种组件, 使自己的网页几乎具有无限的扩充能力。另外, ASP可以利用ADO方便地访问数据库, 这些使得开发基于Web的系统成为可能。从以上特点看, 采用ASP技术开发系统对客户端计算机配置要求不高, 也便于整个系统的升级维护, 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是一种可取的方案。

系统的操作界面采用标准的Internet Explorer (IE) 和Windows窗口风格, 简单易用, 用户只需要具备基本的电脑使用知识, 经过短期的系统操作培训就可以熟练使用本系统。目前大多数监督人员均能掌握电脑的基本应用, 为系统的顺利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考虑以上要求, 采用了如下方案来进行设计实现。根据工作实际情况, 部分操作在监督站内完成, 所以应在监督站建立了一个局域网络, 采用星形拓朴结构, 其操作涉及的单位比较多, 地理位置分散, 计算机使用水平差别大, 而且系统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不高, 因而采用服务器托管, 如有条件也可在监督站内设置机房。在该服务器建立一个网站, 相关的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以各种方式方便地登录网站, 实现数据的录入、查阅等操作。两个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则利用强大的分布式数据库SQL Server的SQL Agent进行定期更新。经过考察, 这种方案在可行性和经济上都是很好的。

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 系统还应考虑加入多项新技术以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效率。这几项技术包括:移动短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DA技术和数字视频技术等 (见图3) 。

移动短信技术的应用使监督机构可根据业务需要向建设工程相关的责任人发送业务处理信息, 如一些企业提交资料表格经过监督机构处理的反馈信息等;可以通过短信服务功能向监督机构内人员发送如开会通知、公告等相关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应用使监督机构能够通过电子地图纵览机构内所监督工程的分布情况, 地图上的不同标识表示工程的不同状态, 如在建、竣工等, 并且可以按照不同条件进行搜索, 如道路、工程名称、主要标志物等, 方便决策。

使用PDA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数据可随时与系统进行相互传递, 解决了在传统的监督系统中监督员需要对现场数据进行重复填写录入的问题, 简单而有效, 也降低了监督人员的工作强度。

施工现场的数字视频监控可让监督人员实时了解现场的施工情况, 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隐患, 并且便于及时监督抽查。

操作系统宜选用Windows2000 Server, 数据库系统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终端机则使用Windows98/XP+IE5.0, ASP网页运用微软的Inter Dev开发, 脚本语言采用VB Script和Java Script相结合。

根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 系统应为不同的部门和企业单位设计不同的网页, 各单位 (部门) 根据所得到的合法账号和密码, 进入相应网页进行数据提交、信息查询、报表打印等操作相关技术性文档, 还可以上传和下载, 便于档案管理。

5 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社会意义

系统应用电子和信息技术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方法, 也为提高和保障工程质量提供了一个有力手段, 同时实现监督工作的信息化, 促使整个质量监管系统的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使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尤其是各级质量监督站的工作程序化, 严格质监工作的管理模式, 提高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同时也为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落实到人提供依据。对监督内容、监督方法、评定标准、监督结果的管理等进行明确界定, 规范日常监督工作, 使监督过程有据可依, 监督信息得到完整记录, 监督结果有据可查, 同时便于监督站、科室领导对工程监督信息进行实时分析掌握和加强对监督人员的管理。为整个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指引, 提高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进而保证监管工作质量。系统的应用对政府工程质量监管体制的创新, 对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建设工程市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6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们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作为建设领域重要环节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也要实施信息化改革, 提高质量监督的科技含量, 加强质量监督的即时性、有效性, 从而提高整个质量监督体系的管理水平, 使质量监督程序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摘要:随着当代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为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达到即时性、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 有必要进行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 同时也节约了原有信息管理中纸张的浪费, 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

上一篇:中药结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78例疗效研究下一篇: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