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实施要点(通用10篇)
为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先进检测仪器在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的应有作用,在认真总结《合肥市建筑工程基础与结构质量监督监测暂行规定》(合建管[2000]90号)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规定,特提出以下实施要点,请认真执行。
一、检测方式
监督检测方式,分为定位监督检测和巡查监督检测。监督检测应由两名质量监督人员配合共同操作完成,并应当场反馈检测结果。
定位监督检测由土建监督室、分站或市站技术检测小组具体实施。结构阶段检测应结合日常定位监督进行,每个工程项目可安排分2到3次完成,竣工时的检测可在装饰综合检查和竣工验收时进行。
巡查监督检测由质量稽查室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对现场具备检测条件的相关部位进行即时检测。检测内容以混凝土、砂浆拌合过程中的各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水灰比、砂浆拌和物稠度和达到检测条件的受力构件的混凝土、砂浆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位置等为主。
二、检测实施
1、承重结构混凝土强度
巡查或定位监督检查中对基础混凝土强度有怀疑时(外观质量较差或有明显缺陷),可对其进行监督检测。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由监督人员事先或当场随机选取构件。
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及以下的混凝土由监督室、分站使用回弹法检测。
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及以上的混凝土由检测技术小组采取超声-回弹法进行检测。监督检测数量:配合比、原材料基本相同的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选取2-3个构件。
2、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
由监督室、分站使用回弹法或者贯入法检测,检测部位由监督人员事先或当场随机选取。
监督检测数量:配合比、原材料基本相同的同强度等级砌筑砂浆选取2-3个构件。
3、现浇板厚度、受力钢筋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由监督室、分站使用钢筋扫描仪检测,检测部位由监督人员事先选取。
监督检测数量:每10层(不足10层按10层计)不少于4个检测部位。
4、几何尺寸
由监督室、分站使用激光测距仪检测楼层净高、外窗台净高、楼梯间入口处净高、楼梯段净高、自然间的开间、进深、对角线长等。
监督检测数量:楼梯间入口处净高、楼梯段净高全数检查,其他检测项目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的自然间数,每个自然间检查不少于3个点。对大开间房间(跨度在 4m以上)应在房间四角及中心各量测一点。
5、安装工程中涉及安全及功能的重要项目
钢结构连接部位焊缝质量的监督检测,由法定检测机构按规定进行见证检测。水电、暖通安装工程主要检测相位及漏电保护,出风口温度等项目。
监督检测数量: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的有代表性房间、钢构件。
6、其他需要检测项目,由监督室、分站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并应在监督方案中载明。
三、结果判定
1、室主任、分站长和检测实施人对所测构件的检测结果负责。
2、混凝土、砂浆强度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向市站报告,并由市站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技术组扩大检测范围,扩大检测范围仍不符合要求的,应委托检测机构进行鉴定检测。
3、现浇楼板的负弯矩钢筋上下位置检测偏差超过规范规定允许偏差值10%的,质量监督人员应签发书面监督检查意见,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措施并经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站技术负责人审核认可后,方可进行处理,需要加固的,质量监督站应对加固过程进行监督。
4、轴线、标高、房间几何尺寸等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值的,质量监督人员应及时向建设、施工单位签发书面监督检查意见,并督促其将整改方案及整改结果及时报质量监督站备案。
5、其他监督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条件要求
工程现场应配有完整的工程质量资料、施工图;检测部位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干燥,检测构件表面应平整;在施工程现场应配有塌落筒;竣工工程应保证接通外水、外
电,空调应能正常运行。
五、仪器管理
常规监督检测仪器(混凝土和砂浆回弹仪、激光测距仪、钢筋扫描仪、回弹数据处理器、相位检测仪等)每个监督室配备一套,由室主任负责管理,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其它仪器由综合管理室集中管理。所有仪器均应定期检定、维护。
六、检测记录
监督检测记录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资料的重要内容,应填写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检测操作人员应亲笔签名。监督检测记录由项目监督室、分站负责汇总、归档,其结论应准确反映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相应栏目中。
本要点由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解释。肥东、肥西、长丰县工程质量监督站参照本要点并结合本县实际执行。
本要点自2004年4月8日起试行。
混凝土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占有重大的比重, 但是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常常出现实验室混凝土试块质量与实际施工中混凝土质量不一样的情况,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符合建设工程设计要求, 为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提供有力的依据。拔出法用于混凝土强度检测, 能够在不损伤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确定其强度。
1 拔出法破坏机理
拔出法主要分为预埋拔出法以及后装拔出法两种, 将预埋或装嵌的锚固件拔出, 根据拔出的极限力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线性相关性, 测定混凝土强度。
采用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 需要对混凝土破坏机理进行研究, 这同时也是选择、制定拔出试验的重要依据。所以, 国际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丹麦学者通过大量试验证明了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存在现行关系;美国国家标准局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研究验证了混凝土破坏不仅仅是拉应力造成的;我国相关学者认为, 在拔出力的作用下, 压应力与剪应力的组合形成的拉应力力使混凝土发生破坏。从本质上来说, 混凝土的这种破坏与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在承压面受到约束条件下破坏相同, 但是, 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在受到承压面压力时破坏 (边缘开裂) 后立即达到极限状态, 采用拔出法实验, 混凝土的极限状态往往是在开裂发生一定程度时才发生。因此有理由相信, 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各国研究均表明, 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线性相关关系。
2 影响拔出法测强技术的主要因素
2.1 原材料对拔出法测强的影响
具可靠研究表明, 混凝土原材料中骨料粒径大小对拔出力的影响最大, 骨料粒径越大, 混凝土拔出力变异系数也就越大, 这就说明骨料的粒径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国外两位学者对高强混凝土实施了拔出法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其回归曲线斜率越小;同时拔出力实验中, 还应该考虑外加剂掺量以及种类对其的影响。
2.2 混凝土加工工艺对拔出法测强的影响
混凝土抗压实验结果表明, 其上表面、侧面、底面的抗压强度不同, 而相关研究结果也说明了, 在混凝土成型时, 粗骨料会发生沉降, 混凝土上部的砂浆含量明显低于下部, 所以相关部门也对拔出法测强规程进行了重新修订, 规定采用拔出法测强应从混凝土侧面进行。
拔出法试验时, 反力支承形式包括三点式支承、圆环式支承两种,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过试验得出, 采用圆环式支承时, 达到极限拔出力以前混凝土表面无任何破坏迹象, 继续拉拔, 在圆环内侧产生整齐的环状裂缝, 随后圆环内的混凝土同锚固件一起被拔出, 拔出体呈截顶的圆锥状。而采用三点反力支承形式, 可降低拔出力。三点式支承试验破坏时, 破坏形状不规则, 且除了环向裂缝, 还会出现一些通过轴心孔的径向裂缝, 被拔出的混凝土呈喇叭状, 或被分解成一些碎块。此外, 三点式支承较稳定, 边界约束小, 与圆环式支承相比, 拔出力及其离散性较小。但圆环式支承时, 破坏面规则, 呈拉应力和剪应力破坏。
进行拔出试验时, 混凝土破坏形式与拔出角度数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拔出设备拔出角度数较大, 那么混凝土破坏接近于拉力破坏, 拉拔力与其抗压强度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如果拔出设备拔出角度数较小, 混凝土破坏接近剪切力破坏, 其会发生局部承压损坏。
3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拔出法的应用要点
3.1 应用拔出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实施要点
由于拔出法分为预埋拔出法以及后装拔出法, 两者的操作流程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埋拔出法: (1) 预埋件的安装。为了能够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在预埋件安装前, 需要在其外表上涂上隔离剂, 按照相关规定将其安装到制定位置 (距模板内侧一定距离) , 确保预埋件与模板内侧相互垂直。 (2) 进行混凝土浇筑, 并将木模板拆除。 (3) 将拔出仪的中心拉杆与预埋件锚固件相连。对其施加拔出力, 作用力应该保证垂直于混凝土表面, 拔出力应该持续、均匀, 当反力支撑架下面的混凝土被破坏, 仪器上的读数不再增加时, 记录读数, 该读书就是极限拔出力, 最后进行回油卸载。
后装拔出法: (1) 对于需要测试强度混凝土结构, 在其指定位置使用电钻钻孔, 钻孔时保持钻头与结构表面垂直, 确保钻孔孔内壁表面光洁。 (2) 将孔内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 并使用磨槽机进行磨槽。确保钻孔孔壁光滑、无突起, 磨槽后再次对孔槽实施清理。 (3) 锚固件的安装。锚固件包括胀杆、胀簧, 首先将胀簧均匀插入孔槽中, 并将胀杆装于胀簧内部, 使胀簧充分扩张, 保证锚固结构的牢固性。 (4) 连接拔出仪, 并将其拉杆旋转入胀簧内, 保证拉杆与混凝土表面相互垂直。调节反支撑的高度, 使其对混凝土表面有一个均匀的拔出力, 并操作拔出仪, 持续的施加拔出力。 (5) 当混凝土被破坏发生开裂, 测力仪度数不再增加时, 记录度数, 该读数极为拔出力的极限数值。
3.2 拔出法技术特点
根据对拔出法的应用, 归纳出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能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随时随地的测强, 并且测强速度快, 仪器设备等操作相对简单。 (2) 利用拔出法, 可以从混凝土破坏面上直观的看出骨料、砂浆等具体情况, 反映混凝土搅拌、浇筑与振捣的好坏情况, 对其局部强度的反映更加直观、真实, 同时检测具有较强的灵敏度。 (3) 采用拔出法对混凝土本身结构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 可以在试验后对其进行相应的修补。另外还省去了标准试件的制作, 真实的反映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
4 总结
拔出法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长时间的试验研究以及实践证明, 应用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具有对结构破坏小、检测速度快、灵活性强、成本低、省时省力等优点, 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要:拔出法是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对混凝土结构损害小等优点。本文首先分析拔出法破坏机理以及影响拔出法测强的主要因素, 并探讨拔出法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拔出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施要点
参考文献
[1]唐成奎.有关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预埋拔出法的使用[J].科技前沿, 2012, 15 (4) :402-403.
[2]徐华军.拔出法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13, 26 (10) :57-58.
【关键词】复合肥原理;复合肥的质量检测问题;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经济;注意事项
0.前言
复合肥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它包含多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比如氮、磷、钾这三种元素。在这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具有宏观量的元素。复合肥因为其具有的优良特点被农业所广泛应用,它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副成分比较少,并且具有很好的物理性特点。有利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在实际情况中最高的复合肥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但是实践运用中,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性的。针对以上情况,有些厂家在测出土壤养分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土壤测量与肥料田间试验为结果,结合作物需肥规律、肥料效应等,生产出不同功能的复合肥,以满足具体作物的需要。
复合肥的具体利用情况,对于整个农业生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好农业经济的发展工作,就需要保证复合肥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复合肥的质量,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复合肥的质量进行系列检定,参考目前先进的质量检验标准,对于复合肥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一系列完善。高质量的复合肥不仅仅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经济产业链的综合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就要把握好当地的经济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把握农业基础问题,合格的复合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复合肥质量的提升,需要全面推动复合肥的质量检测,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对复合肥质量检测的关键性分析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对复合肥质量的检测。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复合肥质量检测工作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的产出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从事一系列具有积极性创造性的行业。为了保证这几项任务的顺利施展,需要做好积极的复合肥质量检测工作。复合肥的质量检测工作有利于实现其良性的循环。必须抓紧时间做到相关工作。只有让复合肥的质量检验工作跟得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在提高复合肥质量检测水平中的注意事项
2.1建立健全复合肥质量检测系统体系
为了促进农村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进步,需要建立健全复合肥质量检测体系,提高相关的质量检测水平,保证复合肥的质量,检测复合肥质量检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农业提供高效的优质复合肥,这就需要重视复合肥的质量,把每一项具体环节工作做好,就能确保体系的完善,复合肥的质量是否完善,是否运转协调,决定着复合肥质量检测的效果水平。复合肥的质量检测需要在各地建立相应的检测机构,如果复合肥检测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检测指导,复合肥的品质质量也是难以保证的,为了确保复合肥检测的顺利实施,需要提升检测人员的相关技能水平,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复合肥质量检测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设计相关行业的利益问题,在这情况的了解下,需要充分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做好积极调解,达成共识,避免单向的复合肥监督体系,对于整体的系统布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科学性的统筹发展。
2.2按照复合肥质量检测规范进行具体步骤操作
为了保证复合肥的质量标准,需要按照合格的复合肥质量规范进行具体操作,也就要做到按照法规做事,针对我国的农作物复合肥质量检测标准进行复合肥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生存环境的提升,农民日常生活的改善。对此,我们要遵守相应法律制度,进行严格的复合肥质量检测工作。
2.3提高复合肥质量检测队伍的综合素质
在复合肥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虽然作用对象是一系列的复合肥,但是真正的主体还是人的控制,相关队伍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复合肥质量检测的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培养相关人员对于复合肥检测的工作热情与负责的态度,提升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水水平,以不断适应复合肥质量检测中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需要新鲜血液的积极带动,一些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年轻精力旺盛的员工落实到质量检测的第一线,对其质量检测的工作实行政策倾斜以及经济补贴,同时结合复合肥检测工作的实际生活与岗位职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一系列技术培训和理论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水水,进而提高整个检测队伍的良好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复合肥质量检测队伍的发展,满足农业经济的需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推广,对于复合肥质量检验的问题越来越严格,这不仅是满足农业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一个重要关键环节,通过上文的具体分析,得出当今时代对于现代农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研究问题,在这一系列问题下,做好农业复合化肥的监督检查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不断的实施计划,促进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科]
【参考文献】
[1]顾朝晖,李玉顺,刘伟,孔秋福,朱海祥吗,刘锐杰,马瑞芳,张宝珠,付博,乔洁.含中微量元素的高氮复合肥料[P].中国专利,CN201981134U,2011,9,21.
[2]杨静怡.海拔高度、有机肥对红花大金元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11).
[3]周立峰,冯浩.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关键期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1).
[4]刘桂琼.对<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新旧标准的探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7).
案例:本人 2012年 10月购买商品房一套,公积金存缴时限(半年和基数(1010元均不够, 所以商贷 34万。实行必要性分析: 商业贷款, 额度 34万, 期限 30年, 还款方式等额本息, 贷款利率 6.55%, 共计偿还总额 777680.46, 累计支付利息 437680.46, 月还款额 2160.22 公积金贷款, 额度 34万, 期限 20年, 还款方式等额本息, 贷款利率 4.5%, 共计偿还总额 516241.89, 累计支付利息 176241.89, 月还款额 2151.01 经过对比,我们会发现公积金贷款要优于商业贷款的地方。
从月还款额上,基本持平,但可以使用个人和公司每月存缴额,每月可少支出约 200。
从还款期限上, 30年降为 20年, 10年的跨越。从还款总额上,节约的钱可达 261438.57元。实行可能性分析:
一、贷款
1、关于最高额度
新华网合肥 12月 1日专电(记者马姝瑞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发布公告,宣布从 12月 1日起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 贷款最高限额,公积金贷款最高将可贷 45万元。
新规定明确,合肥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限额调整如下:借款人及配偶均按规定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 度调整至 45万元;借款人单方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 35万元。
2、关于年限
住房公积金贷款年限最长不超过 20年,且不得超出自申贷之日起至借款人法定退休年龄后 5年,并须在未退休前申请贷款;购 买房龄不超过 20年的(房屋竣工年限以《房屋所有权证》为准 二手房、自(翻 建住房,贷款期限不超过 20年,且与房龄之和最 长不超过 30年。
3、关于额度计算公式
借款申请人及配偶公积金个人月缴存额之和÷实际缴存比例×12(月 ×0.5×贷款期限(最长可贷 20年
若夫妻双方缴存比例不一致的 , 按比例较高的一方确定实际缴存比例。不高于按借款申请人及配偶还款能力确定的贷款限额。
申请公积金贷款还应满足月还款 /月收入不大于 50%(其中:月还款包括已有负债和本次负债每月还款之和。
二、办理要件 初审要件:
1、转贷人及配偶的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转贷人为单身的由民政部门出具单身证明;
2、原商贷所购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及复印件;
3、办理原商贷所购房屋的《借款抵押合同》原件和《商品(经济 房购销合同》或《存量房买卖合同》复印件;
4、原商贷银行出具的转贷人原商业贷款的还款记录和截止转公积金贷款申请日的原商贷余额及剩余期限的证明;
5、由管理中心认可的房屋评估机构出具 二手房 商贷转公积金贷款《房屋估价报告书》;
6、房屋产权共有权人出具经公证的同意抵押的具结书;
7、原商贷银行提供的原商贷所购房屋抵押权证(期房抵押证明或房屋他项权证 的复印件并加盖银行公章;
8、管理中心或受托银行要求出具的其他资料。担保要件:
1、转贷人及配偶的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转贷人为单身的由民政部门出具单身证明;
2、原商贷所购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
3、受托银行加盖公章的《贷款审批信息确认表》。实行中困难分析: 问题一:额度不够
公积金存缴基数为 1010元,按照计算公式,仅能贷款 121200元。为了能达到 34万的贷款额度,存缴基数需要达到 2834元 问题二:资料不全
商转公里涉及了不少资料是在房屋交付后才能拥有的证件,期房不可办理 问题三:商贷余款须自行筹款先行垫付
合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告,合肥市从 10月起停办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中的垫资业务,转而由 “ 商转公 ” 的个人自行筹集商业 贷款剩余的余款与银行结清后,公积金贷款一般两个月内会 “ 还 ” 给个人。
综合上述困难,最终解决方案: 第一步、贷款额度的增加
在 2013年与公司争取上调,将存缴基数调整为 2000,只要为了妻子也缴纳公积金,那就没问题了。
第二步、贷款资料的齐整
在 2014年房屋将会交付,那时产权之类证件即可办理齐全。第三部、筹措资金
扩大社交圈,争取到 30万左右的借款,只需 2个月内即可还上,即可解决资金冻结的问题。
如可申请他项贷款,结交银行类朋友。
因此预计此项商转公计划将会在 2015年正式启动。将近3年的准备时间,加油!注:此处设想的均是最大困难值
为切实加强动物防疫监督职能,强化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落实,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及有关规定,按照省农委《关于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活动的通知》(皖农牧[2010]30号)要求,结合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为重点,以强化防疫监督检查为手段,坚持生产与执法、服务与监管、监督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不断完善“服务、管理、监督、查处、应急”五体一位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县有局、区城有所,乡镇有室、村庄有员”的四级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作用,依法规范推进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做到事前监督和预防监督为主,切实建立“以监督促防疫”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机制。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各项工作措施,实现全市动物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率达100%,全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报检率达100%,全市病死染疫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动物饲养场、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场所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率达100%,官方兽医监管面达
1100%,争创全省动物卫生监督示范城市,保障我市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活动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督规章制度。
依据《动物防疫法》,修订完善《动物防检疫监督管理规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和《动物防检疫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职责,明确责任,规范监督,促进动物防疫监督标准化建设。
(二)全面强化各个环节动物防疫监管。
1、强化动物饲养环节监管。重点加强对规模饲养场、奶牛场、种畜禽场动物防疫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检疫审批程序;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推行官方兽医驻场联系制度;建立定期巡查制度,适时现场督查指导。
2、强化动物屠宰场监管。重点加强对宰前检疫、入场查证验物登记制度和准宰许可签字制度监管,全面推行凭证屠宰和待宰制;加强对经检疫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坚持凭证出场;不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加强对动物屠宰加工企业动物防疫条件落实情况监管。
3、强化孵化场、畜禽产品加工、仓储、贮藏及流通、农贸市场活禽屠宰、活畜活禽及其产品交易监管。重点加强动物防疫制度建立和动物防疫条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持证运输、经营的监管;加强对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运输、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行为。
4、强化动物诊疗机构监管。重点加强我市已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动物诊疗机构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以及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的监管;加强动物防疫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监督;严厉打击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无执业兽医注册资质而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
5、强化外来畜产品报验监管。重点加强我市外来牛羊肉、生猪产品、活禽报验工作,严格按照“查证验物、抽样监测、合格打标、超标销毁” 的工作程序实施报验监管,严厉打击逃检、逃验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强化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1、强化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指导各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各项工作和岗位责任安排,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全面实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责任制。
2、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加强对全市动物防疫监督员、动物检疫员等执法人员依法监督、依法检疫、严格执法的督查;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四)加强动物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资格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队伍法律法规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文明执法,树立良好形象,造就一支政策法规水平高、业务技术能力强、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
(五)健全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一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级动物卫生监督网
络,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信息化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促进。二是开发建设牛羊肉报验监管信息平台,建立牛羊肉报验、批发、零售各环节信息相衔接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确保入市牛羊肉产品来源可查、流向可追、数量可计、质量可控。
四、进度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4月1日-20日)。制定下发市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方案,各县(区)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县的实施方案措施要细化,职责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在4月20日前上报市局和市卫生监督所。全市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在4月20日前全面启动。
(二)实施推进阶段(4月20日-11月底)。各县(区)全面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各项活动,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分阶段、有重点地按月推进和完成各项工作计划。4-5月份,以县为单位对全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进行法规和业务培训、考核。6-7月份,各县(区)组织开展各类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专项检查和专项督查行动。8月份,组织开展三县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自查和互查交流。9月月份,整合执法力量,市县联动,对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10月份,召开全市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工作交流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11月份组织开展全市督查,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工作。
(三)考核总结阶段(12月)。按照省农委《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方案》要求,市所将组织对三县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活动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评价。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局负责该活动组织领导,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宣传发动和监督指导。各县(区)兽医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执法年活动组织领导,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执法年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有力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告知书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年的宣传活动,并在合肥市动物卫生监督网开辟专栏。二是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对活动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要及时进行报道,营造执法部门依法监督、生产经营者主动接受监督、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M]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功能项目进行检测以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活动。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确保检测质量。
第五条 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进步,鼓励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检测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利用,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第二章 检测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第七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见附件一,各项资质检测仪器、设备最低配置见附件二。
第八条 检测机构可取得一项或多项检测资质。检测机构申请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资质的,除须满足附件一的相应资质标准外,其中注册资金应叠加或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人员、设备、办公、试验场所等应满足检测活动的需要。
第九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从事检测工作。检测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检测技术人员单位变动的,应办理变更手续,在原检测机构从业不满一年的,不得办理变更手续。
检测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岗位证书由省建筑业管理局统一组织和颁发。
第三章 检测机构资质申请、受理和审查
第十条 新设立的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申报表一式三份及电子版(见附件三);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办公和试验场所房产证明或租赁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五)企业资信证明及股权设置情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六)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所申请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及其个人工作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检测技术人员名册及相应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身份证、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岗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有关证明和资料;
(七)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度及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资料。
第十一条 已具有某项检测资质,需申请其它业务检测资质的,除提交第十条所列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正本、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向企业注册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并交验相关证件、证明原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单位应当在受理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机构。
第十三条 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复核企业提交的证件、证明原件并在相应复印件上加盖核对专用章,并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机构进行现场核查(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出具受理意见和核查意见,填写《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资质审查汇总表》(见附件四),连同企业申请材料(不含原件)一起报送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的检测机构资质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组对检测机构申请项目进行现场核查(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根据审查结果做出书面决定,对符合资质标准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报建设部备案。
第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核查时,应对核查对象的资质条件、内部管理、技术能力等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核查意见,填写核查表。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包括正本、副本及一枚资质专用章。资质证书正本与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专用章与证书配套使用。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0个工作日内,按本办法申请审批程序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下列行为的,有效期届满时,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在资质证书正本、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延期,并书面通知检测机构,说明理由。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五)出具错误的检测结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主要检测仪器未经检定或超出检定周期以及功能损坏仍进行检测,情节较为严重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未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或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
(九)聘用未取得岗位证书的检测人员从事相关检测工作情节较严重的;
(十)在检测工作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的。
(十一)有其他不良行为且已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后不申请延期的,其《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自行失效。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降低资质条件,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因改制或者分立、合并,或因其他原因发生资质条件变化的,检测机构应根据变化后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资质。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向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一)因破产、倒闭、撤销、歇业,或因其它原因终止业务的,应当于15日内办理注销手续。
(二)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应于30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1 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1) 现场管理力度不够。水利工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对现场管理的力度不够, 对施工现场不能及时的检查、监督, 或发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 造成施工现场混乱, 影响工程质量, 也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危险系数。 (2)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目前, 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还是以国有化管理为主, 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 导致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不高, 这些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就会影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功能的发挥, 也会对工程质量引起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缺乏对资金的管理。首先缺乏对资金拨付的监管力度, 导致水利工程的财政拨款和水利部门不协调, 影响工程进度;其次资金管理比较混乱, 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严于律己, 给水利工程的财政资金埋下安全隐患;最后就是对资金的支出方向不明确, 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 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不够成熟。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其它工程的施工有所不同, 受影响因素较多, 对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不断被引进水利工程施工中, 由于水利工程从业人员对新技术与新工艺掌握不熟练, 加大了对水利工程质量监控的难度;另外, 管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新管理技术引进时间较短, 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不够成熟, 缺乏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 对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综合管理的管理能力不够, 这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必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 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
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 实现工程管理的最优化, 要加强时间、质量、成本的管理, 实现水利工程的科学化、智能化, 提高管理水平, 保证水利工程质量。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工程建设任务较重, 施工单位往往只重视工程建设, 忽略了工程的管理工作。但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 工程建设是基础, 项目管理才是关键, 所以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 才能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有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质量、重效果的特征, 也就是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 加强链接协作, 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精、准、细、严, 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格式化、程序化, 提高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与贯彻度。
3 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实施要点
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一项大范围的管理工作, 包括了对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施工设备管理, 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质量与验收工作的管理, 并监督施工质量的计划目标, 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精益化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的实施要点主要体现在对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队伍、施工流程与质量监督上, 加强这几方面的精益化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
(1)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与管理。施工材料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施工材料进行精益化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也能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计划,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并建立科学的材料采购与管理制度, 做好材料的验收、保管与领发工作, 杜绝材料浪费现象, 实现零库存, 减少因材料积压占用资金, 增加水利工程的成本;其次, 对施工所使用的钢材、水泥、骨料等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并在施工材料被投入使用之先进行抽样测试检验, 及时处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 严禁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对已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要严查合格证书, 并定期抽样检查, 保证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2) 加强对施工队伍与施工流程的监督。对水利工程的施工队伍要严格检查, 包括施工队伍的资质、项目合同书、技术文件报告等。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 掌握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保证施工质量。另外, 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 施工流程设计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也会增加施工成本,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所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施监督, 严格控制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与流程, 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 加大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监督与管理。
(3)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技术责任制度, 明确施工人员的权责, 做好各自的技术管理工作, 让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并进行技术复核, 对水利工程各项的施工技术找专人复核, 防止因技术实施不当或技术偏差导致工程事故。在工程质量监督中应用精细化化管理还要及时掌握社会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并积极引入具体施工中, 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
(4) 加强对工程监理与验收工作。加强工程监理与验收工作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工程监理单位要保证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与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实时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并提出解决措施;做好对工程的验收工作。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一工序, 特别是隐藏工程, 要进行严格的质量与技术验收, 坚持步步检核的工作原则, 在上一施工工序被验收合格之后, 方可进行下一施工工序, 这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也能为工程竣工后的整体验收工作提供可靠材料。
4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就是要保证质量的科学管理, 水利工程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 对施工队伍与施工流程实施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 加强工程监理与验收工作的监督, 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水平,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与现代化, 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
摘要:近年来, 水利工程行业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都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施
参考文献
[1]蒋家发.新时期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1)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发[2009]1号)文件精神,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法律法规,整合执法力量,下移监管重心,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加强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加强检验检测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加强市场抽检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地环境认定、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一领导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依法把好源头关、生产关、市场关和管理关,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水平。三是坚持依法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在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四是坚持行业监管与部门联动相结合。按照国发[2004]23号文件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三)建设目标
力争到2012年,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职能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标准管理、档案管理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级农业服务网点相联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资源整合与层级负责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联手联动、反应快捷、运行高效的预警应急体系。上市大宗农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市“三品”认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残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96%以上;建立10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80项农业地方标准,“三品”认证达到300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受检率达80%以上;全市各类种子经营户档案健全率达到100%,各类农药产品的标签合格率达到85%以上,肥料包装、标签及标签标注内容、形式的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市农贸市场、超市100%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市、县农业部门是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管理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的责任体系,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监管意识和监管责任。从产地环境、生产档案、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例行监测、信息发布等各个环节入手,不断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投诉举报制度、风险评估预警制度、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制度、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制度、四级联动检验检测制度等各项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形成上下“统一领导、市县联动、市区联手、部门联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和管理、执法、技术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是产品质量安全首位责任人,对所生产、销售农产品质量负责。
2、质量标准生产体系。围绕构建较强竞争力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将农产品质量监控关口前移。一是制定合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挥各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二是坚持“基地规范化,形势多样化,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方面的带动作用,解决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四是加大环境监控力度,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造条件;五是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构筑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屏障;六是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农产品“三品”认定认证和品牌建设。
3、安全全程监控体系。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形成监督执法员、政府协管员、产品检验员、消费者“四位一体“协同监管机制。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能力。一是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23种禁用农药以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坚决不允许使用,对国家限用的19种农药和其他农药投入品根据限用范围合理使用。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农产品生产消费全程监管,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推行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划分,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合格的,应当附具合格证明,并标注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单位和生产日期,不合格的不得销售。三是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确保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100%纳入监管范围。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农产品检测中心(站、室、点)加大对超市、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加强档案管理和自律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不能入市销售,对检测发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农产品要及时上报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处理。
4、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机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站为骨干,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残快速检测为支点,企业、基地自律自主检测为基础,构建市、县、乡镇、企业(基地)四级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承担区域内农产品安全的快速检测,种子、土壤、肥料质量的监测,以及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常年监测职能;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检测室承担片区内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测职能。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切实做到检验检测程序化、生产经营管理档案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监管工作规范化。
5、安全质量追溯体系。逐步建立产销区一体化及市、县、乡镇、企业(基地)、农村信息员五级联动安全追溯网络体系。依据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一是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不得擅自变更其名称、范围、面积、生产种类,禁止假冒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名义生产农产品;二是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清除、回收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防止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三是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淘汰的、超范围、超标准农业投入品;四是农业投入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包括投入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产品登记号或者产品批准文件、采购日期、采购来源、采购数量以及销售时间、对象、数量等;五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包括农产品品种、名称、数量、来源及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等生产资料;六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测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对违反上述规定和要求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
6、安全监管执法体系。精简机构、整合资源,统一领导、层级负责,建立起依法监督、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各县要实行综合执法,明确执法机构,落实专业执法人员,增强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重心下移,层级负责,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基地),切实履行法律赋予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职权。按照“执法职能统一行使,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力量统一调配、执法经费统一安排、执法文书统一格式”的“六个一”要求,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案件集体会审制,实现机构健全、队伍精干、依法行政、保障有力、监督有效。
7、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不断扩大监督抽检范围,提高监测效果。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月检月报制度,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强化季节性专项监督抽检,根据农产品上市季节,对蔬菜、水果、粮油作物开展专项监测。依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定信息发布制度,明确信息内容、发布范围、时间和方式等,确保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和权威性。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对部、省下发的预警通报,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逐步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市、县(区)两级均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和反应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管理、抓保障、抓源头、抓关口、总牵头、督落实、负总责”,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工作措施有力、事件查处坚决、监督管理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和技能培训,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执法监管工作队伍。
2、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划和计划,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地方标准制定、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等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资金投入。
3、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或失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4、技术服务机制。加强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工程,建立农业服务首席专家制和科技特派员制,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5、宣传发动机制。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和法律法规经常性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培训、送科技下乡、开展农资打假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等形式,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通过“诚信名单”和“黑名单”“两单”公示制度,打假保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执行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包括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农产品生产基地专项整治、农产品“三品”专项整治、农产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抓源头、抓重点、抓大案要案入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执法检查,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整顿执法队伍作风,严禁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和滥用职权。切实做到 “五个不放过”,查源头,堵漏洞,重拳出击,依法从严查处一批大案要案,达到“发现一批,查处一批,严惩一批,曝光一批,警示一片”的整治效果,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第一条 为加强对民防工程防护设备设施质量检测管理,根据《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和国家人防办《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国人防﹝2009﹞324号)等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民防工程防护设备(以下简称“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民防工程和地铁等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 省民防局负责全省防护设备设施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护设备质量检测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制定本省防护设备设施质量检测的相关管理规定;
(二)负责防护设备质量检测的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对申请防护设备质量检测资格的机构进行条件审查;
(三)负责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包括机构建设、检测质量、诚信服务等。
第四条 设区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护设备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防护设备质量检测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
(二)负责防护设备检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三)完成省民防局交办的其他专项任务。
第五条 凡在我省承揽防护设备设施质量检测业务的检测机构,应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并取得国家人防主管部门认定的检测资格和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
第六条 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的资格申请按照《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国人防﹝2009﹞324号)执行。
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更改名称、法人代表、地址、所有制形式以及资质证书到期换证,应按照附件1要求办理。
第七条 防护设备质量检测应当执行《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RFJ04-2009)、《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RFJ01-2002)等相关标准。
第八条 防护设备质量检测内容分为原材料检测、生产质量检测、安装质量检测、防护效能检测、专项性能检测和产品破坏性检测。具体检测内容见附件2。
第九条 民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定点企业)应委托有见证取样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防护设备原材料进行检测,并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存档备查。未检测的或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防护设备的生产。
第十条 防护设备生产质量检测每季度至少1次,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按照随机交叉的原则指定一家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并告知定点企业,由定点企业与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签订委托合同。
(二)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确定检测时间,提前7个工作日告知定点企业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和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机构,提前1个工作日告知定点企业。
(三)检测时,定点企业技术负责人应到场配合检测人员工作,提供必要的检测场地和辅助设施。由定点企业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情况,确定检测内容和数量,并派专业人员到现场对检测工作进行见证监督。
(四)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当向定点企业通报检测情况,定点企业确认后在检测记录上签字,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检测人员应现场复检。
(五)检测机构应依据检测数据,在3个工作日内向定点企业出具《江苏省民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质量检测报告》(见附件3),并报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定点企业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检测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定点企业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应提出处理惠见,报省民防局,由省民防局作出处理决定,并在网上公示。
第十一条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防护效能检测由民防工程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其中,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应当全数检测,防护效能检测项目按工程类别而定,详见附件2。
第十二条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防护效能检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建设单位在取得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后,在工程施工前,应与检测机构办理检测委托,并签订合同。一个工程只能委托给一个检测机构。
(二)检测机构受理检测后,应制定检测方案。建设单位确定检测日期,并提前7个工作日告知检测机构。
(三)检测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须到场配合检测人员工作,提供必要的工程设计图纸、检测场地和相应的辅助设施。
(四)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向建设单位、定点企业通报检测情况,建设单位、定点企业确认后在检测记录上签字,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检测人员应现场复检。
(五)检测机构应依据检测数据,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合格的,出具《江苏省民防工程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报告》(见附件4);不合格的,出具检测记录表(见附件5),并上报工程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复检仍不合格的,应上报省和工程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防护设备安装质星和防护效能检测合格的,建设单方可组织竣工验收。无检测合格报告的工程,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得出具质量监督报告,各级民防(人防)主管部门不得出具民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
第十四条 定点企业生产的新型防护设备、增项产品、试生产产品应当委托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性能检测。产品检测合格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方能进入市场销售。
第十五条 防护设备专项性能检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定点企业试制产品完成后,与检测机构办理检测委托,并签订合同。
(二)检测机构受理检测后,应制定检测方案。定点企业确定检测日期,并提前7个工作日告知检测机构。
(三)检测时,定点企业技术负责人须到场配合检测人员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设计图纸、检测场地和相应的辅助设施。
(四)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向定点企业通报检测情况,定点企业确认后在检测记录上签字,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检测人员应现场复检。
(五)检测机构应依据检测数据,在3个工作日内向定点企业出具检测报告。
第十六条 省民防局每年根据对企业的检查情况、年检情况、信用等级评定等情况,组织防护设备产品破坏性检测,产品破坏性检测的具体实施由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并在企业年检结束前完成。
第十七条 防护设备产品破坏性检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定点企业与检测机构办理委托,签订合同,并报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检测机构受理检测后,应制定检测方案。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安排检测日期,提前3个工作日告知检测机构,提前1个工作日告知定点企业;
(三)检测时,定点企业技术负责人应到场配合检测人员工作,提供必要的检测场地和相应的辅助设施。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企业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应当派专人到现场,负责抽样、封样及检测的见证监督;
(四)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当向定点企业通报检测情况,定点企业确认后在检测记录上签字,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检测人员应现场复检。
(五)检测机构应依据检测数据,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报告,同时上报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和企业所在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检测服务收费实行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收费实行合同约定的方式,省民防局委托省人防工程标准定额站制定检测信息价,供检测机构和委托方参考。检测信息价的管理参照《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化)设备信息价管理办法》(国人防﹝2010﹞291号)执行。
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等开展检测活动,检测原始记录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并经检测人员、定点企业、建设单位签字。出具的检测报告应详细载明检测数据及对应的检测部位(或检测点),并经检测人员签字、审核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署,加盖资格(质)专用章和检测机构公章后方可生效。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检测机构严禁超标准收费,超范围承揽或转包检测业务等。
第二十一条 检测人员应当严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程序,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客观、公正,并对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单位变动的,应办理变更手续。
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参加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培训。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及所检测工程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定点企业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不得向定点企业推荐原材料、构配件;不得向建设单位推荐防护设备。
第二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将检测委托协议书、检测台帐每年一次报省民防局,并将检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意见建议一并上报。
第二十四条 检测机构应当加强防护设备检测标准、图纸和工程有关技术资料的管理,严禁私自复制和扩散涉密载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抽撤、涂改。
第二十五条 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应上报省民防局,由省民防局安排第三方复检。
第二十六条 设区市民防(人防)主管部门应当对防护设备检测质量进行技术检查,若发现已检测合格的防护设备,仍存在质量问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于7个工作日内报告省民防局。
第二十七条 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对检测机构组织检查和比对试验,对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应提出处理意见,并报省民防局,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该检测机构的检测业务。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和定点企业应当积极配合检测机构工作,不得通过任何不正当行为干扰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第二十九条 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
检测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检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投诉或举报。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收到投诉或举报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核实无误的依据有关规定对检测机构提出处理意见,由省民防局作出处理决定,并公示。
第三十条 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立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用档案,记录检测机构及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其他行为。信用档案是期满换证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各级民防局(人防办)和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细则规定,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的,由上级民防局(人防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追究。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由江苏省民防局负责解释,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1 食品质量检测要点
食品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农药残留物的检测。目前, 我国主要采用酶抑制法检测食品的农药残留物,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 主要用到测试纸、测试盒、测试仪等材料和设备;
(2) 生物毒素、人兽病原体检测。生物毒素的检测主要针对贝类、藻类、真菌类食品, 通常采用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食品中的人兽病原体主要包括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等, 通常采用随机荧光定量PCR检测法;
(3) 微生物致病菌检测。微生物种类相对复杂, 不同食品中往往含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最为常见, 需加强注意;
(4) 重金属检测。可采用光谱法、活化分析法、电化学法、光度法、色谱法等进行重金属物质的检测。
2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要点
2.1 样品采集
所选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在检测样品的采集过程中, 需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等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客观的记录, 保证检测样品是随机抽取的, 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且所选的样本能够充分体现该批食品的各方面质量, 同时, 采集过程中应对食品信息进行反复核对, 避免重复采样或遗漏对某批产品的采样。
采样操作应规范、科学。对不同形态、性质的食品采取适合的采样方法。首先, 应确保采样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清洁无污染并经过消毒;其次, 应对固态、液态食品采取不同的采样方式。对固态的食品, 应对其每个部位进行取样, 碾压并混合均匀后再提取样品;液体食品应先混合均匀再进行提取, 以保证采集到的样品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另外, 对于有明确规定需要进行脱水处理后再取样的食品, 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脱水和取样。
2.2 设备的选择
检测设备的选择对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有着重要影响。操作人员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资质, 熟知各种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结合所检测食品的种类、形态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检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校准。日常工作中应按规定对各类设备进行维护、检查, 以保证其在食品检测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避免因设备故障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2.3 试剂的选择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要规范试剂的具体使用等级和使用范围, 为了得到最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需要对试剂的类型、用量、储存环境等进行严格把关。同时, 使用过程中应对试剂的质量进行检查, 保证用于检测的试剂处于保质期限内, 且质量正常。
2.4 检测方法
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对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 在食品质量检测过程中, 技术人员应规范操作, 这一方面需要食品质量检测单位强化规范化建设, 对食品质量检测的各个操作环节进行明确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检测人员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在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能灵活掌握并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3 结束语
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因此, 应加强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不断提升食品质量检测水平。食品质量检测人员应经常总结检测技术要点,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创新思路、方法、材料、手段等方式不断提升各环节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摘要:对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 并分别针对每个技术要点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和注意事项, 期望为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人员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常萱, 曾素娣.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检测作用的探讨[J].中国计量, 2011 (4) :28-30.
[2]宋宗朋, 王健, 宋全厚, 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8) :125-131.
[3]魏建峰.浅析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10) :105.
【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实施要点】推荐阅读:
合肥市优惠政策10-03
合肥市政协提案委10-22
合肥工伤赔偿标准07-05
合肥产业发展07-12
合肥公交公司生产运营05-31
合肥工业大学简介07-05
合肥城市发展报告10-26
1合肥学院建设方案06-19
合肥工业大学电路期末07-01
合肥师范学院图文简介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