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职业教育集团服务终身学习机制与战略研究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分析了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响应终身教育需求,所具备的职能与功能定位。阐述了滨海职教集团发挥核心成员资源优势及资源协同优势服务终身学习的实际做法。提出了职教集团有效服务终身学习应该关注并建立的机制内容,并提出了响应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与服务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要求。

全民终身学习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快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对于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改善民生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全民终身学习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

全民终身学习的推动需要三个力:一是需求力,二是资源力,三是供给力。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来源于学习主体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要。需求的大小即为需求力。需求有显在的、潜在的,显在的需求可以通过调研、发现、甄别获得。比如,人们的岗前培训、转岗培训、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需要参加的生活技能培训等等。潜在的需求,是随着新的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生活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引导、激发、创造的需求愿望。资源力,则是全民终身教育的施教者所能共同拥有的提供教育资源的大小。供给力则表现为供给侧对终身学习需求的响应力、组织力、运行力。

当前,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形态是复杂的、丰富的、多样性的。单靠某一个教育单位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全民终身学习要组织化、系统化、体系化。只有将全民终身学习从供应链与需求链对接的各种组织,如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街镇、社区发动起来,才能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供求平衡关系。因为在这些组织中,不仅存在着终身学习的供给资源要素,同样也存在着终身学习的需求资源要素。而组织整合这些资源要素的最好办法,就是成立服务终身学习为目的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出台之后,一些地区或院校的职业教育按产业、按区域、按行业、按专业群、按服务对象、按条或按块组建的职教集团如雨后春笋,但是依照目标要终身学习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09,负责人:杜学森)部分研究成果。

求,持续运行、有效运行、成效运行的职教集团所占比重不高,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有的只停留会议交流、沟通联络的初级阶段。为此,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的结构特点,构建服务终身学习的运行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天津市滨海职教集团的职能与功能定位

天津市教委按照“坚持方向、整合资源、服务民生、助推发展”的基本思路,自2005年先后成立了天津城市职教集团、环城职教集团、城郊职教集团、天津市滨海职教集团,全民终身学习的区域型职教集团实现了全市全域覆盖。天津创造性的提出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政、行、企、校、研五方携手,“职继协同、双周推进”的工作思路。区域职业教育集团骨架支撑,区县职教中心或社区教育机构骨干带动,街镇文化学校基础联动,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多方参与互动,形成了“响应学习需求、服务学习需求、促动学习需求”为动力,“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为表现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格局。

成立于2017年11月的天津市滨海职教集团,以服务区域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服务城市全民终身化学习为己任,政、行、企、校、研各方资源互联、互动、互促、互享,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滨海职教集团根植滨海新区,为区域性职教集团,但和前面的天津城市职教集团、环城职教集团、城郊职教集团三个职业教育集团,有着结构性区别。在组成结构上,不只是与院校之间,城区之间的结合,而是在一个区域中,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事业单位、街镇、社区等多方协同,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服务于滨海新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开展合作交流、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探索协同施教、协同受教、协同建设、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联合体。

以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为例,其职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合、挖掘、协调、利用新区内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学习型城市建设。

(二)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职继协同互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及培训,直接服务于新区内的企业职工与社会居民多层次职业教育、培训需求,构建区域内职业教育网络,努力构建区域内新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扩大继续教育影响力,提升继续教育品牌度。加强与各高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挖掘继续教育的潜力,组织开展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企业、面向居民的学习与培训。拓展老年教育、少儿教育、妇女教育、街区居民教育等生活文化教育项目,努力创建本市一流的社区教育品牌,发展地域特色与传承优秀项目。重点建设社区学院,发展社区教育网络。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要求服务。

(四)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成员单位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供资讯、决策支持,全民终身学习资源共享共用。

(五)密切产教融合关系,发挥集团内部企业资源优势,建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企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基地,校企教师互聘、互兼、互用、互助。

(六)发挥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协同企业为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职工技能提升等提供实质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支持。

(七)发挥集团内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涉农教育功能,加强终身学习领域服务体系辐射与拓展。

(八)按照专业集适应产业群的要求,设置滨海新区智能制造、智慧建造、智慧物流、数字创意、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六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以及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科研合作指导委员会、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集团内企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创新创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服务。

(九)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搭台、院校师生及企业职工同台的职业技能竞赛新模式,教、学、训、赛一体,培养工匠精神,为企业选拔输送人才服务。

(十)开展产教融合文化、校企合作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典型经验交流,并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外学习、参观、交流、培训等活动,推广先进经验。

(十一)为集团内成员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

三、滨海新区终身教育需求及其响应

终身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者,终身教育的主体是施教者。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教育的内容,没有离开过教育的学习,也没有离开过学习的教育。

教育的概念要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理解,从追求人生完美的需求的角度来理解,这样才能对终身教育的需求进行客观的认识。

教育,单从字面上理解:“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育,生养;养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

康德在《论教育》一书中解释教育时说:“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指的是保育(养育、维系)、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据此,人要依次经历婴儿、儿童和学生这样几个成长阶段。”康德又说:“人只有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孔子从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教育,他为他的学生提出了一条发展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价值最终是为了从政和规范社会关系。在《教育究竟是什么》一书中,英国的乔伊·帕尔默指出:“训练忠于政府的才能之士,是官方儒家教育的基本原则”。

从以上人们对教育内涵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含义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是人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行为。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第一,人要生存,必须从父辈那里传承生存的经验、智慧,要受教育。第二,人,要区别于动物,将“动物性”转变成精神、思想、心灵健全的“人性”,要受教育。第三,人不是单一的个体存在,他生活在家庭、群体、组织、社会当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要受教育。通过教育以习得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生存规范。

(二)教育是一个社会所必须的一种行为。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三)教育是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根本事业,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的要求,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终身教育是个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五个教育阶段,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学类型,通过实施各级教育纵向衔接,各类教育横向沟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使学习者在学习机构之间、学习阶段之间、学习与工作之间自由转换,学习与生活充分融合,从而促进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形成学习型社会。

终身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如今,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学修养、学文化、学技能、学健康,需求是多元的,多层次的。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每一种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满足都和教育需求紧密相关。

人类有四大需求阶段:生存、发展,享受、尊严。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教育,这就构成了教育需求链。

在终身教育的需求链中,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军队士兵与退役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社区教育、涉农教育、幼儿教育、下岗职工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女性教育、家庭教育、文化教育的需求则更加明显,招呼着教育供给链与之相契相合。

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以职业院校、社区学院、企业培训中心为主要力量,组织动员成员力量,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民生、服务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提升企业员工的学历层次方面,依托职业院校,开办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奥鹏网络教育、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校企合作、院校合作,形成了滨海新区继续教育多元办学格局。

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开展学生及企业人员的职业资格与职业技能鉴定,坚持培训、训练、考核贯通,“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

在开展军队士官与退役军人培训,服务双拥工作方面,职业院校与新区民政局、新区军事部、新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合作,建立滨海新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随军家属就业培训基地、部队士兵学历教育基地、优质兵员储备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开展滨海新区现役军人、退伍军人、驻新区部队优秀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在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以中建六局、天津市建协、中海油服、中铁城建企业为主要对象,借助职业院校力量,开展员工的职业技能、管理技能、安全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职业培训包教材,共同研发技术产品。教师自主研发了旅行社经营管理沙盘、酒店管理沙盘、汽车4S店营销沙盘,弥补了国内空白。职业院校与新区建协合作开办技能大赛,以农民工、建筑工人为对象,举办天津市建筑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赛训结合。

集团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服务少年儿童、老年人、社区居民,以校内开班、送教进社区、与新区图书馆及文化中心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思想教育,开展国学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版画、摄影、京剧、中华古诗词诵读、太极拳等社区教育项目,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在京津冀科教联动,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天津滨海职业教育科技文化节已经连续开办八届,联合多家京津冀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产教合作联盟等,集合京津冀职业院校和企业一道,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研发、制作、展示科技文化作品。并作为科技周活动内容,以“智能时代、科技强区、全域科普”为主题,科技作品进社区、进街镇,让社区居民感触科技的魅力,普及科技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积极发挥职教集团的整体作用,指导配合集团成员单位开展有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如开展女性素质培养、基层妇女骨干成长、工会干部能力提升项目、老年健康、家政服务、外国人学汉语等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发挥继续教育和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对口帮扶甘肃院校,采取接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为西部院校组织开展了管理沙盘、幼儿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教师发展、专业建设实务等教师培训。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继续教育国际化方面,弘扬滨海新区的版画艺术,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牵头,职业院校与新区文联、新区美术馆合作,建设了滨海版画艺术大师工坊、滨海工业版画创作驻访基地,开展留学生版画体验课,来自赞比亚、埃赛俄比亚、韩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参加了版画制作的体验活动,感受艺术魅力,弘扬民族文化。

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主办了中外大学生军棋培训并中外大学生军棋国际交流赛,来自蒙古、美国、土耳其等国的留学生和天津在校大学生接受培训并展开对弈,进行了军棋文化交流等活动。搭建了学习竞技平台,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交流铺设了桥梁。

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在终身教育方面的体会是,做到两个服务、四个结合、五个要落地。两个服务是:服务行业、产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区建设、双拥模范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开展社区居民、下岗职工、退休人员和退役军人培训。四个结合是,院校与企业结合、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取证结合、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五个要落地是:培训目标实现要落地、培训结果成效要落地、用人单位满意要落地、培训对象满意要落地、培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要落地。

四、运行机制与策略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其成员结构比较复杂,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社区。依存关系浓厚,但隶属关系松散。职教集团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利益关联机制、项目引动机制、关系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任务联动机制、评估激励机制、平台服务机制、品牌共育机制、特色强化机制等方面下一些功夫。

比如,政策引导机制。集团核心成员中的政府牵头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全民学习的有关政策,贯彻的方法不是层层下文件,而是要把政策内容分解落实到工作规划、年度任务中去。建立目标管理体系,指标落实督查体系。将政策融入工作任务、融入工作过程、融入工作成效。

组织发动机制。一是区块化组织发动,比如在职业教育集团中,建立智能制造行业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利用指导委员会进行组织发动。二是网络化组织发动。如利用工商联,以及工商联所辐射的各商会组织。三是系统化组织发动,如职成教育系统,根据直线式隶属关系开展组织发动。

利益关联机制。不论是学校、企业,其事业发展都涉及到利益,或组织利益或社会利益。每一项投入都要核算成本、计算收益、谋取效益。要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原则,找到双方或多方的利益最大公约数。

项目引动机制。全民终身学习是个大概念,要把全民终身学习分解,打造成具体的工作项目。如职工技能竞赛项目、社区居民生活技巧培训项目、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项目等。

平台服务机制。集团成员共同搭建服务平台。如“人工智能全域科普云平台”、“全民终身学习周”,“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这些都是平台的具体表现,利用平台,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品牌共育机制。如集团成员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天津滨海职业教育科技文化节”、“党建+社区+就业”等品牌建设。久久为功,创造品牌、打磨品牌,让品牌发出光亮。

在发展与服务策略上有如下建议:

(一)重点与特色发展———“教育专卖店”

主要围绕天津滨海新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八大主导产业,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抢占科技制高点,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优化专业设置,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使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

(二)规模与个性发展———“教育超市”

当前,由于人们具有生存、发展、享受等不同的教育动机和教育需求,受教育者有的未雨绸缪,侧重于教育的长线投资,有的即学即用,侧重于教育的短期消费。人们的教育需求多元化,某个教育载体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为此,可以采用“商业超市”建设与运行的理念和方式,将天津滨海新区内的教育资源合纵、聚集,建设“教育超市”,让受教育者,随需选择,这样不仅是教育规模整体加大,产生“1+1大于2”的整体效果,同时,满足教育需求的个性需要。

(三)教育发展新模式———“云教育”

云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有五个特点,一是技术性,是在云技术开发及其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二是平台性,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三是资源性,所有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招生服务机构、宣传机构、行业协会、管理机构、行业媒体、法律结构等都集中云整合成资源池,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四是共享性,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集教学、管理、学习、娱乐、分享、互动交流于一体。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根据权限扮演各自的角色、去完成不同的工作;五是效益性,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率。

搭建“云教育”平台之后,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既可以做到信息对称,也可以做到无缝对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四)服务策略———“双链耦合”

在服务策略上,可以借助“上借、横联、下延伸”实现终身学习市场需求链与终身教育供给链“双链耦合”。借:即借时、借势、借力。比如滨海新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选连冠,与军事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合作开展在役、退役士兵培训,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借创建文明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与街镇合作,联合开办社区教育、街区文化教育。横联:明确与谁联?就是与企业、学校、社区、妇联、行业协会、科技协会、区域联合。明确联什么?就是联学历技能提升、联生活品质提升、联京津冀区域协同、联东西部合作发展战略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技术技能、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健康服务培训。明确怎么联?即坚持“教、学、练、做一体,赛、评、考、用结合”。如与建筑协会联合,开展建筑工人、农民工测量、抹灰、砌砖、钢筋、镶嵌技能学训赛。下延伸:将每年的职业教育周期间的天津滨海职业教育科技文化节作品、每年全民终身学习周期间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进”的成果,进入社区,如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家居、陶艺扎染、生活艺术等作品,服务全域科普,让社区居民感受新时代科技文化的魅力。

综上,天津市滨海职业教育集团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必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与策略,搭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能以多种方式学习,构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霞,构建服务终身学习区域型职教集团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8).

[2]吕景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J].天津职业学院联合学报,2017,(02).

[3]方刚,基于“互联网+”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J].管理科学,2016,(6).

[4]陈家良,柳军,江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6,(01).

上一篇:学历水平对园林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和创业实践的影响下一篇:法律与部门法律的三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