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共11篇)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1

虽然自己目前尚未明确自己的目标,但至少在某些方面有了明确的答案,譬如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自己的大学“死掉”。大学四年的平均绩点应该保持在3.5以上,要多参加社团机构,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参加一些拿得出手的比赛并争取获奖,要多多看书以加深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认知深度,要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此外,我得尽快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对该门课程的建议,我个人觉得吴老师已经把这门课程设计安排得很好了,如果一定要提一点儿建议的话,我觉得在讲解一些理论时可以更加深动些,也可以邀请一些牛牛学长们来和我们交流。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护理学院2012和2013级共6个班的学生。被调查的学生有3种不同的类型:二年级学生, 一年级已经结业的学生, 一年级正在学习未结业的学生。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有62%来自文科生, 32%来自理科生, 6%来自中职生。

1.2 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发放调查表360份, 收回350份, 有效率为97.2%。问卷共40个选择题, 2个开放问答题。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心理、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学生学习后的效果等。经过SPSS和Excel软件分析, 除了2个选择题有显著性差异外, 其它问题无显著性差异。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基础》是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学习的课程, 问卷问题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心理、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学生学习后的效果等。

2.1 对学习动机和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2.1.1 学习动机的调查:

此题为多选项, 72%认为对后续课程有帮助, 69%认为对工作有帮助, 41%为了能及格, 20%对本课程很感兴趣, 13%想获得奖学金, 13%继续升本, 6%要回报家长。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认识较清楚, 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学好这门课可以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作准备, 这是学生的长期动机;同时学生还有短期动机, 考试能及格;少数优秀学生想继续升本 (长期动机) 或获得奖学金 (短期动机) 。

2.1.2 学习心理的调查:

1) 对本课程的兴趣:62%的学生有兴趣, 21%没有兴趣, 而影响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有些内容听不懂, 占75%。

2) 对本课程的学习信心:43%的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有信心的, 33%的学生信心不足, 表示有点信心。

3) 本课程没学好的主要原因:66.4%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15.8%认为自己学习基础较差, 15%的认为学习方法不当, 2.8%认为教师没讲好。

4) 遇到困难时, 解决的办法 (多选) :68.8%的与同学交流, 61.8%的在课本中找答案, 27.8%的在网上找答案, 20.8%的与老师交流。

多数学生对本课程有较浓的兴趣, 也有较高的信心。当上课时听不明白、理解困难、不懂的问题积累较多时, 学生无法获得成就感, 学习信心就会下降, 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上课听不懂又有以下原因: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来自文科, 学习前的生物、化学等科目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 对与生物、化学关联较多的章节听不懂;其次, 教材系统性、理论性较强, 授课时也偏重于学科的系统性, 讲得过深和过广;再次, 理论和实验课时较少, 比例不够适当, 有些内容无时间展开详细解释, 无时间开展学习互动, 提高课堂学习热情不够。

没学好的原因97.2%的学生归因为:自身努力不够, 基础较差, 学习方法不当。这种自我归因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也会因自信心不足而产生自卑进而放弃学习[1]。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学习方向;学习也缺乏适度的压力, 没有学习动力, 不愿努力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喜欢采用单一的学习方法, 不知道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的章节学习方法的不同, 习惯形象思维, 单调的、机械地死记硬背、重复记忆。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 多数学生找同学讨论或在课本中寻求答案, 这样解决问题, 方便快捷, 值得提倡。网络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手机可以随时上网, 在网络中寻求答案也方便全面。找老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唯一途径。

2.2 对学生相关知识基础的调查与分析

学习本课程前, 学生是否学习过相关的知识, 如是否学习过细胞、糖类、脂类、蛋白质等的相关知识;是否听说过消毒、灭菌等词语;是否学习过抗原、抗体;是否知道过敏反应, 疫苗的作用;是否会使用显微镜等。在这些问题中, 除了对抗原、抗体、过敏反应等词语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从没接触过外, 其它题目有50.5%~71.6%的学生选择了曾经学习过, 但有些已经遗忘。这说明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学生是储备不足, 教学难度较大。

2.3 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学习能力主要通过一般学习习惯、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力等部分来调查。

2.3.1 一般学习习惯的调查:

1) 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和目标:41.3%的学生从来没有过, 37.3%的学生虽然制订学习计划, 但从没有执行过, 只有21.4%的学生已经制定学习计划, 并能较好的执行。

2) 预习和复习:只有4.3%学生课前预习, 23.5%的学生课后复习, 28.1%的学生很少预习和复习, 43.1%的学生只是到了考前才复习。

3) 上课记笔记:50.8%的学生偶尔记笔记, 45.9%的一贯认真记笔记, 4.6%的认为书上都有, 没有必要记笔记。

4) 完成作业:68.5%的学生表示能及时认真完成作业, 25.7%的有时拖拉, 7.6%的经常抄袭他人作业。

2.3.2 注意力的调查:

45.2%的学生一节课可以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 24.5%的学生只能集中20分钟以内。41.9%的学生感兴趣的, 能吸引注意力的才能坚持听课。

2.3.3 记忆力的调查:

3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较差, 学习到后面的内容, 前面的就已经遗忘, 前后不能联系, 最想提高的是记忆能力。

2.3.4 逻辑思维力的调查:

32.1%的学生认为自己最想提高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除了不能纵向联系外, 也很难学科间进行横向联系,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较差: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有的认为没有必要, 从来不制定;有的制定了也从未执行, 成为一纸空文。预习、复习、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 部分学生上课只是在书上简单的偶尔划划、少数学生甚至不带笔, 书上空白;能系统的在笔记本上记笔记或课后整理笔记的学生较少。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 原因可能有: (1) 入校前, 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2) 上大学轻松, 学习目标为能过就行, 平时得过且过, 考前才复习。 (3) 对学生课程总体评价单一, 缺乏过程评价。

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学习、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大部分学生注意力能集中30分钟以上, 能把握课堂中的主要时间段, 掌握学习重点。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很多:就寝很晚, 基础较差、听不懂, 玩手机等等。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内容没有消化, 记忆学习内容当然会困难。医学知识是个复杂是体系, 有很多记忆的内容, 本课程也不例外。因此, 大部分学生最希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其次, 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逻辑思维的前提。

2.4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方式要求的调查与分析

2.4.1 教学方法的调查:

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案例分析法, 占32.4%, 其次喜欢模拟情境法, 占27.5%, 23.2%的学生喜欢讲授法。43.4%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满意, 25.1%表示非常满意。

2.4.2 教学方式的调查:

大多数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 认为图片丰富, 信息量大, 但44.3%的学生认为放映速度较快, 不方便记笔记。

2.4.3 课堂上师生交流情况调查:

在课堂上只有22.4%的学生很愿意与老师交流, 36%的学生比较愿意, 而16.5%的学生不愿意。当教师提问时, 39.6%的学生表示通常知道怎样回答但不愿回答, 22.3%是点名后被迫回答, 只有20.1%的学生是思考后并积极答。小组成员之间, 84.4%的学生表示能愉快合作, 很好完成学习任务。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已经不能再占领课堂, 吸引学生。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 喜欢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喜欢与教师和同学多边交流, 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但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间的积极性表现不高, 部分学生是观望, 没有胆量交流。这种意识和行为上的矛盾在课堂上表现突出, 使得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有时无法很好地开展。

多媒体教学不太方便学生记笔记, 对于惯于传统板书的学生很不适应。大部分学生只能将重点草草的划在书上, 以便课后整理笔记。整理笔记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复习的过程, 但花费的时间较多, 学生往往不愿整理或不能坚持整理笔记。

2.5 学生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考核的调查与分析

2.5.1 学习效果的调查:

学生希望达到的效果是:63%的认为应掌握大部分知识点, 22.6%的认为应掌握每个知识点, 14.4%的及格就行。34.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对学习成效不满意, 30.6%的比较满意, 30.3%的有一点满意。实验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44%的学生认为实验学时较少, 30%的认为实验原理没理解, 不知为什么这样做, 14.3%的认为实验器材不足, 11.7%的是怕做错了而不愿意做。

2.5.2 学习考核的调查:

63%的学生喜欢过程考核。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中 (多选) , 56.3%的学生最喜欢笔试, 其它的依次是实验报告 (44%) 、作业 (40.4%) 、小组课外活动 (38.5%) 、实验技能考核 (38.2%) 、小组专题讲座 (38.2%) 、口试 (13.8%) 等。过程考核中, 学生们平时成绩较高, 而结业笔试成绩较差, 究其原因, 58.6%的学生认为平时理论学习不扎实, 花的时间较少;22.7%的认为平时每项考核, 时段较分散, 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考得较好。

大部分学生期望达到的学习效果:掌握大部分知识点, 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但只有34.8%的学生认为自己达到了预期效果。所有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但多数学生努力程度不够, 如对于本课程, 多数学生每星期最多看1小时的课本 (每周4学时) , 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实验时间较少, 动手机会较少是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不懂实验原理, 没有动脑深入思考, 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盲目地机械地照搬也是动手能力差的另一原因。

大部分学生喜欢过程考核, 原因为: (1) 过程考核开展的活动丰富, 如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获得了较高的平时成绩。多数学生特别不愿口试, 因为在教师与同学面前回答问题时容易紧张, 甚至一时语塞, 一片茫然, 不容易取得好成绩。平时理论知识所化时间较少, 学得不扎实是笔试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与前面分析的相似。

3 结论与对策

3.1 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意识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其头脑中的反映[2]。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学习的意义, 解决为什么学, 与护理行业职业发展前景、社会发展、个人发展计划紧密相连, 使每位学生有使命感和紧迫感, 对前途充满信心。在新生入校时引导每位学生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 进行正确的职业教育, 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促使其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以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加强知识储备, 增加学习信心

学习不是从零开始, 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的知识建构。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知识直接影响着学生能不能学, 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但多数文科生原有知识储备相当缺乏, 听课困难, 导致畏难情绪很严重。少数学生甚至不愿听, 放弃学习。这时, 任课老师要多鼓励学生, 帮助其增加学习信心;同时建议开设选修课程, 补习相关知识如生物、化学等课程。除此以外, 教师在授课时,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以学生够用、听懂为原则适当调整教学难易程度, 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增加能学好的信心。

3.3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学习

当成绩不理想, 自己预期学习的效果和现实学习结果相差较大时, 学生就会对自己不满, 这时少数学生能作出学习上的调整, 但大部分学生不知怎样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主要原因是高职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任课老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 也要适时地根据课程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3]。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质量的优劣, 进而影响学习动机的强弱[4]。讲授本课程时, 尽量要求学生课后能整理笔记, 并且定期检查。通过过程考核, 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在课堂上, 用语言、动作、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授课时, 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如在讲授细菌的总论时, 注重形象思维, 多看图片;讲授细菌各论、病毒各论、寄生虫时, 要求学生列表比较这些庞杂的细菌, 抓住致病性的特点;教授免疫学时, 注重引导学生逻辑思维、判断和分析。通过平时学习方法的引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当然, 学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只是引导, 长期的养成要考学生自己实践, 当习惯成自然后, 是会终身受用的。

3.4 改进教学设计, 提高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但真正参与时, 表现又不是很积极, 仍旧较为被动。要改变这种矛盾,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不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设计, 掌握教学艺术, 丰富教育信息, 使教学活动及实训活动尽可能地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满足学生的现实参与感[5]。另一方面, 也要引导学生, 树立信心, 摆脱心理障碍, 走出自己的圈子, 融入到课堂中积极思考问题, 勇于和同学、老师交流与合作, 发表自己的观念, 敢于动手操作。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主体,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彻底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以下方法可以解决多媒体教学笔记难记得问题:讲解重要部分时, 可以稍作停顿, 让学生们有时间记笔记;课后整理笔记, 定时抽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结合 (因多媒体屏幕占据黑板位置, 建议教室另配白板) 。

3.5 引导过程考核, 全面发展提高

近几年本课程的过程考核中, 笔者把本课程划分了5个工作任务模块, 每个模块规定不同的权重, 其中学习过程评价占总成绩的50%, 期末笔试占50%。。评价考核由专兼职教师、行业专家测评、学生自评和互评。采用了口试、综合性作业、实验操作、小测验、PPT制作、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过程评价的优点: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努力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本课程还要继续完善过程考核:使项目更丰富、提升学生各种素质;使评分更科学、合理, 便于操作。通过过程考核, 使学生从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树立对本课程的学习信心, 增强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

4 结语

此次调查的学生虽然分了大一、大二不同年级, 但因大三学生实习, 缺乏对大三学生的调查。样本量较少, 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没有反应出来。由于能力有限, 问卷中有些问题提出也不太合理。但此次调查还是能客观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以此为依据, 进行教学改进,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本文通过对护理学院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心理、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学生学习效果等5个方面的调查, 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意识;加强知识储备, 增加学习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学习;改进教学设计, 提高学习兴趣;引导过程考核, 全面发展提高。

关键词:护理学院,《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基础》课程,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张传月.高师学生教育学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调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 2006, 10, 21:75-78.

[2]潘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75.

[3]龚建国, 李莹.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效果原因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 2005, 12下:57-60.

[4]刘达.激活学习动机:基于学生需求的解读[J].沧桑, 2008:216-217.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3

关键词:汇文女中;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民国初期汇文女中简介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5月,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从芜湖携6名幼女来南京干河沿量地建屋,设立学堂,始称“沙小姐学堂”,不久改称女布道学堂,规模甚小,仅6名学生1名校长,至1899年正式设置初中部,1902年命名为汇文女子中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一度迁往上海与其他教会学校合并为“联合中学”,1939年迁返南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办,1942年汪伪政权在此设立“同伦女子中学”,1945年抗战胜后汇文女中复校。1951年10月,南京市文教局奉华东教育部通知接办汇文女子中学并改名为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至1967年更名为现在的南京市人民中学。纵观汇文女中80年的办学历程有曲折也有艰辛,有鼎盛也有低谷。那么民国时期汇文女中的办学经验尤其是汇文女中课程设置等对当代女校的课程规划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二、民国初期汇文女中的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是民国女子中学教育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民国元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令,第一条即规定了中学之学科目,主要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例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等。女子中学校“加课家事、园艺、缝纫但园艺得缺之”。此外,规则对涉及到女子的科目还做了细致的规定:“女子中学校手工应以编物刺绣摘棉造花等为主,家事园艺宜授以衣食住及侍病、育儿、经理家产、家计、簿记,并栽培莳养等事,兼得实习烹饪;缝纫宜授以普通衣服之缝法、裁法、补缀法;女子中学校免课兵式体操”。根据次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在手工、体操等课程内容上,男女学生有很大差别;同时,在每周各科目的学时上,男校也比女校多一个课时,这与初等教育的情况完全相同。

1919年5月,教育部统一规定了女子中学的课程设置标准,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课程分为三大类:(1)女性智慧类:如国文、数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2)女性修养类:如修身、体操、博物。(3)女性才艺类:如图画、手工、家事及园艺、缝纫、乐歌。

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民国政府对女子中学的教育给予了一定重视,并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了女性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加开缝纫、家事等课程,并免除兵式体操,而代之舞蹈、游戏等。并且在设置女子中学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女学生升学和就业等不同要求,规定了升学的女生免除手工课,将时间分给外国语课程;而不升学的女生减少外国语学习时间,增加手工课时,这样的调整体现出了女子中学课程设置逐渐贴合实际,日趋科学化。但家事缝纫等课程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可见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贤妻良母式女性,为家庭生活服务,体现了男女教育上极大的不平等性。

三、对当代女校课程规划的启示

从上面阐述的女中课程设置也可以看出,女中的课程实际上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例经济”,这类课程类似于今天的国家规定课程。另一类是“修身、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家事、园艺、缝纫”,这类课程类似于今天的校本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培養了女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也结合生活实际培养了女生特有的生活实践能力。对我们今天女校的课程规划有良好的导向和启示作用。

1.南京汇文女子中学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同时借鉴民国初期汇文女中的课程设置情况,构建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校本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创新、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女生人文素养,培养“灵性向善、秀外慧中”,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现代女性。

2.南京汇文女子中学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两种形式。初中以“必选课”为主,“自选课”为辅,旨在提高女生的人文素养;高中以“自选课”为主,“必选课”为辅,旨在满足女生的个性发展。目前,学校女生课程规划为“E”型结构,即“一轴三线”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轴”为“基础学科课程”,即国家规定的课程。“三线”为专门针对女生开设的特色课程,分为“女性修养类”“女性智慧类”和“女性才艺类”三大类。在每一大类下面又分成很多具体的课程。如下表所示:

3.南京汇文女子中学课程设计的依据

(1)女生发展需要:女生发展需要是开发女校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成为眼界开阔、心胸豁达、聪明睿智、兴趣广泛、精神健康、知书达礼、举止优雅、懂得生活的“灵性向善、秀外慧中”的现代女性。

(2)性别视角:从性别视角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是探索,也是挑战;是创新,也是特色。课程设计特别强调将男女平等意识、女性“四自(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意识带进课程,要根据女性特有的优势和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计课程。

(3)趣味性:趣味性是校本课程的生命力。校本课程设计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认知和知识发生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并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4)活动性:活动性是校本课程的活力所在。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感悟、体验、升华。

(5)合作性:合作意识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种素养,通过校本课程中一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女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得女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朱有城.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4]朱有琢.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4

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生态规划在“和谐城市”与“生态世博”的理念下,实验生态城区,示范城市更新,建设舒适健康的园区热环境,营造浦江两岸的生态滨水空间,完善城市能级的提升与城市空间的优化,努力推动城市向“低碳化”、“生态化”的目标前行,演绎人类21世纪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向。” ppt3-4

2010年上海世博会用地位于中心城黄浦江两岸,属于早期的工业发展地,现状存在大量工厂、仓库、码头、堆场等,是上海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区。选址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边,在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地区,地处上海城市中心区的边缘。规划陆地控制范围为5.4km2,世博会展览场地分设浦江两岸,总面积为3.1km2,世博村和停车场等设施用地约0.9km2。两岸将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开发做到功能呼应、景观协调。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边缘地带依托便捷的交通联系可以利用城市中心的各类服务设施(如旅馆、购物中心、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减少或避免重复投资。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的基本思考是如何构建一个面向城市未来发展的开放型园区。整个园区的空间构架是“一个核心、一条轴线”。ppt5-6

园区内的旧城保护规划

上海世博会园区场址内现有江南造船厂、上钢三厂、南市电厂等大量的工业设施和厂房,经过我们的倡导,将部分工业厂房和民宅纳入保护范围,重新利用了现有的工业厂房。

从全市发展和布局角度,进一步明确提出世博园区在上海未来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把世博园区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区;严格保护园区内的历史风貌建筑,充分利用园区内现有的厂房和基础设施,经过改造后转化功能,节约投资;根据园区的功能定位,优化场馆的空间布局和项目设计,确保世博园区场馆设施在展会期间的充分有效利用;在保留部分永久性展馆的同时,加强园区内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并确保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后续效能。ppt7-8

交通设施规划

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与世博会一体化程度高的城市交通设施项目规划。完善的城市交通设施是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性支撑因素。规划方案以城市发展的眼光,密切结合世博会需要,对与世博会人流集散密切相关的城市交通设施项目进行了梳理和规划,提出轨道交通建设、机场扩建改造以及城市道路和公路具体建设内容和规模标准。ppt9

生态系统规划

规划提出了从原来的工业城市进化到“正生态城市”和“快乐生态”的概念。以往所说的生态城市是指它的消耗与生产进行平衡,达到一个零排放、零污染的状态,所谓的正生态城市,比生态城市更进一步,城市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处理,使环境比原始状况更加优越。所谓“正生态城市”就是要求城市在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减少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和浪费,增加自然生态资源,消除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和干扰,而且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ppt10-11

可持续发展规划

规划方案突出体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永久和临时设施的比例;永久性场馆、设施的后续利用、)参照国际经验,综合考虑永久性、临时性建筑的合理比例与土地的后续利用,提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面积约占30%左右,临时性建筑面积约占70%左右。这些指标确定,为世博会后该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规划方案充分体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世博场地、展馆和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的功能。

园区后续利用

世博会所占用的城市的空间区域比较大,它的后续利用的方式将会对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和空间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促进该地区的城市更新和周围环境的改善。

为了做到勤俭办博,规划方案提出世博会后续利用的关键是要对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瞻前顾后的安排。规划方案根据上海城市布局调整总体考虑和黄浦江两岸开发规划,世博会场址经过筹办期间的建设和展后的再次开发,将成为21世纪初上海市又一具有标志性的中心区域,具有现代化国际性文化交流和商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并将成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发和再造的典范。保护历史文化建筑。ppt12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5

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相关联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和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这是我学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才知道的。刚刚接触这课程时,我看不懂,也不知道学这科有什么用,但是想到自己也快毕业了,这该和以后的工作选择有关吧?课堂上老师说的内容,需要自己回去复习几遍才能放在自己的脑袋里。这科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进行了书面的规划,写了一份个人简历,这些对我未来的职业确认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会保存了它们,包括其他同学的作业。

本课程主要都是围绕着就业方面内容展开的,而自己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面临离开校园走出社会,所以在学习的过程有几个主要的总结和体会:

体会

(一)每上课前每个班两名同学走到讲台前的自我介绍,让我感触很大,这是我们未来求职时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刚开始,如果是我上去,我也会像平常的思维那样去介绍自己,包括,姓名?来自哪?爱好?毕业于那间学校哪个系?个人技能什么内容的。我们该如何让我们的自我介绍时在几百个人中或几千人中让别人记住你?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让下面的人快速记住你,在以后的职业面试中,或者就是这么的一个细节让你在百人甚至千人中脱颖而出,细节也决定成败啊。因为,我在他们的身上慢慢地找到了一些特殊的介绍方式。

体会

(二)第一章让我们认识职业生涯是什么?第二章让我们学会探索自己的职业砝码,第三章掌握变迁中的职业环境,第九章是让我们学会职业社交的素质拓展,第十一章是准备求职材料和十二章让我们学会应对招聘面试。当然,书里还有很多重要的章节,我没有一一列出来,我需要自己了解就好了。书上的内容我没有看多少,很多都是结合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来学习的。自己现在大三了,当然会在社会上接触不了到自己专业的兼职,所以自己对社会上的工作要求和求职方面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所以,我们学习这课程不只是需要熟读课本,而是把书本内容与自己的社会经历接触起来,才能够快速运用和记忆,这样才是学有所用。

体会

(三)第九章是让我们学会职业社交的素质拓展,第十一章是准备求职材料和十二章让我们学会应对招聘面试。当然,书里还有很多重要的章节,我没有一一列出来,我需要自己知道就好了。这科里有几份作业都是以后自己去求职时所需要的个人材料,所以自己每一次做作业的心态就像准备要去单位面试,需要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用人单位那样。这样既可以搞质量完成手里是工作,也可以锻炼自己面对求职时所需要的好心态。一举两得,多好!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6

首先非常盛景集团给了我一个那么好的学习的平台,让我畅怀地听取了侯圣景教授的课程,在这堂职业化精神和职业化能力课程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几点得益:

职业化精神和职业化能力这堂课:让我感受到自已是一个业余管理者,要让自已成为一个职业化的总经理,差距很远!作为一个职业化的管理人员除下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执行能力外、我们还要具备各种不同岗位所需的不同技能、并用心做实事关注细节。

课程中提到的二十种管理职业精神:我们要有平等的公平的精神,人与人都是平等的,这世界很公平,您有能力您有良好的心态和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就会出人头地,作为一个管理者,对待任何人都要平等,公司提供一个大舞台给我们,我们应各自演好自已的不同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我们应互相学习互相关爱共同勉励共同进步;常言说: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一生快乐无穷,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应感谢我们的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成长、感谢我们的老师和上司给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懂得人生的道理掌握生存的技能、平衡人与人的关系、让我能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感谢我的老板给我那么好的发展平台,让自已的人生炫丽多彩!另外,我们应感谢我的敌人,给予自已压力和挑战,让我从失败中成长从挑战中进步;在这新时代我们应有新主人的精神,企业是我家,我有为家兴旺而负责,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为自已为家庭为事业为社会敢于承担责任!我们应清晣地清楚,现在是需要自己通过业绩和实力来任命自己的时代!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自已,不抱怨不怠丧,勇敢地向前行!

一个人在职途中发展,要时刻有忠诚的精神要守信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这才可立足于这个社会不被淘汱,现今社会,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职员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需要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经营和业绩才能得以提升,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发展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此换取美好前程。

在念大学时,我特别喜欢进修心理学、在边防武警工作的时候,我又被迫学习了一年的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中提到,人之所以犯罪是不能有效地的束控制自已的情感和行为,所以

在某种环境和条件下会让自已失控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在从前我自认为自已的IQ特别棒就高人一等比人优越, 所以以前做某事失败了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不当公安了到深圳大学进修了工商管理学期间, 与各资深学者沟通学习才领悟到EQ比IQ重要得多了, 后进入酒店管理行业, 因为我的情商差自律能力差, 聪明反被聪明误, 开始的时候职途一片灰茫, 很多时候就这样失败, 随着自已从失败中成长, 个人的自律能力也不段地加强了, 今天的我清晣地认识到: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常自律,永远不要为自已的任何过失找任何借口,勇敢面对自已过错、敢于承担一切责任、不推诿!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要严以待已,就能严于律人、已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所以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出台的方案,一定要做出表率才行,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已首先要做到,要求下属不要做的,自已坚决不做!

什么是主动精神呢?主动精神是在上司没有吩附工作任务的时候却在做着恰当的事情、而且把事情做得很好;在我们现实工作中,只有小部分人只能马虎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这类人在我们企业算是比较“优秀”的人了;例如:每天的卫生工作、开市工作、仪容仪表、礼仪、行为规范,试问每一位管理人员,这些是很复杂的事吗?这些都是小事,只要用心去把这些小事都按规定按流程按标准去做好,注重每一个细小环节;我们应好好向后厨人员向管家部人员学习、他们做事都自动自发、讲究工作质量!而且人员的服从性强,一呼百应,接到上司的指令就没有任何借口地去高效完成。

一个人除是会做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工作的意愿(动机),即自动自发!

所谓自动自发,并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这是充分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我们企业存在一些只在老板面前表现一两下、待老板转身走了就放纵自已不干实事的人。有的人还更过分,只说不做、说得天下天敌、头头是道,却没法去按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包括对自已和对别人,值得反思。

在现代的餐饮管理中,客人对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做的事也越来越多,而且每天必做!虽然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但我觉得个人的主动进取主能做事更受重视。决定哪些该做的,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不必等到别人交代;因为您清楚和了解我们的发展规划和自已的岗位职责,我们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然后着手去做!好的管理人员会注重每一项工作的细节、用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明察秋毫、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能够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做到能够细致入微、在细节操节上做出榜样、让下属有效法的榜样、并形成一种威慑力,使每位员工都不敢马虎工位、无法搪塞,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服务和管理才能做细做精!

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一定会有很好的团队精神,一定会创建和带领好一支团队、让团队充满激情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合造一个团结乐观实干和谐的团队,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时常学会鼓励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鼓励能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团队精神不仅仅是对员工的要求,更应该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团队合作对管理者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即使得到了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变味的和苦涩的,长此以往对公司是有害的。因此,管理者的执行力绝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在以往的学习中, 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 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经典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安排人处理事,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我认为,管理的原则是以管为辅,以理为主,管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准则、岗职及督导标准;理是要求管理人员按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准则进行运营管理的标准、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个细节、管好人、事、物、财、服务和时间,踏踏实实、持之以衡;这么多年来, 我已习惯在每天的管理过程中应用流动式的现场巡查与督导,对自已所负责的区域要不断走动,观察,看卫生环境是否清洁;硬件及软件的服务质量、出品速度是否正常;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意识、劳动纪律、仪容仪表是否合格等等,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是靠管理人员去培养的,一个好的习惯要经过60天天天去规范才能定型的,所以我们管理人员对于日常的管理应每天坚持按标准去督导、巡查。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7

一开发的校本课程应适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差别很大, 相近专业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对集合、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方法等知识的要求较高;而电工电子则对复数、三角函数、逻辑推理等知识的应用较多;旅游专业要对成本计算、最佳线路的问题应用较多等。因此校本课程就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选取教学内容, 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多数情况下, 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 校本课程应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 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 充分注意与初中内容的衔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还可以有效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可以更好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课教学中来, 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引入时代活水, 与数学课教学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 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 开发自己的“教材”, 使数学课“活”起来。

四可以融合体现数学文化

长期以来, 很多教师将数学教育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教育, 缺乏数学教育中的文化教育。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 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两种课程实施方式为依托, 从数学作为一种理性精神、思维方式、现实价值、历史存在的文化价值入手, 将知识与技能寓于数学的理性精神的探索中, 将过程与方法寓于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现实价值的探索中,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寓于数学的历史存在、美学的感悟和体验中,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通过课程开发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对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课程开发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鉴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课程理论方面的专门培训, 特别是缺乏课程开发技能, 还有一些教师对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本身的认识不足, 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因此, 对中职教师特别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都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培训, 通过学习课程论知识,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能促使教师形成课程意识, 掌握课程开发技术, 发展课程能力,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尽管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很多优点, 中职开发校本课程不仅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而且也是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很显然, 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课程的全部, 也不是所有中职学校都无一例外地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对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可能会存在局限性。盲目跟风, 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编教材”的过程, 带有随意性。以本校的特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固然可以成为校本课程的部分, 也容易形成成果和特色, 但不论何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 都意味着对课程进行重组和规划修订, 进行实施、评价与改善的整个过程。那种仅仅热衷于“编教材”的做法, 或未经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的“零打碎敲”式地对教材或教学所做的变化, 绝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初衷。所以学校层面上开发校本课程时也要注意优势互补, 强强合作, 避免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各学校之间克服狭隘的本位主义。无疑,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进行有效的协调工作。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中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学校、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对数学课程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创编的开发活功。然而, 实质开发过程中又面临诸多困惑, 笔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于凌云、吴建新.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

[2]黄樱君.让信息技术深入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3]俞昕.高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 2007 (11)

[4]董屹敏.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9 (4)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8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 课程改革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幻,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劳动者来说,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等6大模块,其中前三者属于社会技能,后三者属于方法技能。

一、职业核心能力解析

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职业核心能力的总体框架,除“外语应用”外,以国家7项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作为课程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在8个单模块课程基础上,可以分别从“技能/技巧”“个体/社会”两个维度,把课程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组合型的课程模块。

在教学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训练的过程是“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这样的科学训练程序(简称OTPAE五步训练法),在每节的能力点训练中,均按照“目标”(呈现每节特定的学习目标)、“任务”(描述该能力点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典型状态、呈示学习的意义)、“准备”(对理解与掌握该能力点“应知”内容进行列举和说明)、“行动”(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训练)、“评估”(通过教师、同学和本人的自我监控,及时了解学习成果,获得反馈)组织训练。

二、我部门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探索

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理论部在2010年已参加过一次。在培训回来后,几位老师都在上课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概论教研室负责《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门课要求学生有一定历史知识、政治知识和时事敏感性,理论性较强,比较难互动,因此学生对这两门课的上课热情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下学期开始,概论教研室也开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希望以小组合作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本人在概论教研室,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后,我特地针对《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做了一个课程设计。《概论》是门综合了历史、政治、时政等多方面的课程,一些章节理论性较强,所以鉴于我院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些章节还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质量会更好。但是,一些章节时效性较强,内容学生容易参与进来,这些就成为我们《概论》课课程改革的试验田。例如,我们会尝试从以下几个章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分组把学生分成国家决策组、企业组,查找资料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通过讨论启示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转型中不被社会淘汰。

这需要相关的历史知识、经济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应用能力、辩论和演讲能力。在正式上课进行时通过角色扮演、辩论或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角色扮演中,所培养的能力与上课进行的方式,在下面章节学习的体现中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以下章节的活动探讨就不作更多赘述了。

(二)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与民众的调和

分组把学生分成政府组和民众组。查找资料了解如果让社会主义社会从争议社会转变为和谐社会。政府的诉求是什么,民众的诉求是什么。通过辩论让学生思考官司与民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共识,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三)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两岸发展现状分析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大陆组、中国台湾组、日本组和美国组。查找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和两岸关系最新发展。分析台海局势发展现状,及祖国统一问题。

这一章节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军事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平时积累不足的话,也可以在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四)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超多强”格局各国的诉求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组、美国组、欧洲组、日本组和俄罗斯组。通过了解各强如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状,分析当今形势下,各强的需求,从而了解他们的外交政策走向。

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立场的阐述,对当今热点争议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在此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各国立场,以及大国的外交政策考量,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今所处和国际形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概论》大多章节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讲授才能让学生理解。但上述所选取的章节可以紧贴时事发展,课程专题内容比较吸引学生,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和其他“角色”辩论或讨论,能得到更全面的知识。而在分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点,以至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自己组的荣誉而主动地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课程设计如果能正常执行,教学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因为这个项目的执行,可以让学生们与人合作、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角色扮演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避免了老师长时间的讲授却得不到相应的教学反馈。

【参考文献】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9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范围内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内部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将师德建设作为教风建设和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是完善制度,以考核促进提高。

最新修订的《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明确了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考核的步骤、方法,细化了学生评价老师、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社会评价老师、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评价老师的具体内容。通过考核促进广大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二、是创新机制,以活动促进提高。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以党员为主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一教育思想,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认识水平,以学科组为单位在教师中开展才艺展示、“夸夸我身边的好同事”征文活动、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教学赛教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思想认识。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政治学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师德建设合力,努力形成学校各管理机构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对“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爱是一种公正”这两点深有同感。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除尘滤布、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是到底尊重学生到何种程度,而且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问题,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我认为不大和谐的问题。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流行称“学生是上帝”并把它写在横幅上,悬挂在学校最繁华的场所。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位学生坦言“学生是上帝嘛”。其他学生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群起响应。学生是上帝吗?学生可以自认为是上帝吗?我认为不然。教师确实应有服务学生的意识。从现实情况看:也有需大力弘扬的必要,但把学生抬到上帝的位置,于学生自己、教育本身,害处不少。

首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不论是身体方面、心理方面,还是人生阅历、知识根基、是非观念、辨别能力等都还非常稚嫩、肤浅、犯点错误在所难免。如果教师一味的迁就迎合,绝对服从“上帝”的意志,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失去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其次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视为上帝,一切迎合学生,取悦学生。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忽视社会效益,甚至从根本上背离教育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校不但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反而会误导学生,葬送学生的前途。

再次,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悖。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希望孩子们在学校教育中能克服陋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锻炼顽强意志和毅力,在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而不是请学校帮助他们培养专横、霸道、自私自利、不学无术、压滤机滤布厂家唯我独尊的上帝。

在学校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品格。但不能姑息纵容学生的缺点错误,既要一切服务于学生,但决不能一味地迁就迎合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他们需要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懂得,国家和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德才双磬的接班人,而不是培养无才无德、高高在上的“上帝”。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10

一、面试种类

首先介绍几种最常见的面试方式,他们是你在面试中极有可能遇到的,如果能够提前有所了解和准备,你会发挥的更加出色。

(一)行为面试

如果面试一开始,应聘者就被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那么你面对的就是一次行为面试了。应聘者可能被提问的还有:

1.你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角色是什么?

2.在操作一个项目的时候,你怎样决定哪部分应该最先着手? 3.你负责操作的项目对你的公司产生过哪些影响?

4.在做这个项目时,你有没有与其他人不同的想法?你的经验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

(二)状态面试

这种面试方式与行为面试有紧密的关系,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同样会比较具体,往往是与应聘者在工作中的具体行为有关系的,而且会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间接面试

有些应聘者一听说是间接面试,往往先有些泄气,以为是面试官想找个理由来拒绝自己的申请,其实也不一定。间接面试最常采用的是电话面试的方式,一般会提出下面几类问题。

(四)集体面试

集体面试在这里是指多位面试官考核一个应聘者。

二、面试准备

(一)面试前的心理准备 1.面试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

能否在求职面试前或过程中克服和调整不良心态,是成功面试的重要条件。下面几种应试心态,肯定导致求职的失败。

(1)自视甚高的心态。(2)无所谓的心态。(3)自惭形秽的心态。2.调整良好的心态

(1)积极进取的心态。(2)双向选择的心态。(3)输得起的心态。

二、面试过程的技巧

面试同其他考试一样,有着平常知识的积累,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为了提高面试的成功率,需根据面试的特点,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提前到达

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者的诚意,给对方以信任感,同时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些简单的仪表准备,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为了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牢记面试的时间地点,有条件的求职者最好能提前去一趟。这样,一来可以观察熟悉环境,二来便于掌握路途往返时间,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或中途延误而迟到。如果迟到了,肯定会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丧失面试机会。

(二)镇定自如

进入面试场合时不要紧张。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见面时要向主试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在主试者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主试者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的状态,即正襟危坐,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布在乎,以免引起反感。

(三)正确称呼

与主试者见面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与面试人员打招呼的问题,如果主试人员有职务,一般采用姓加职务称呼的形式,如“刘经理”、“李部长”等;如果职务较低,可不采用职务称呼,以“老师”相称为好,如果对方职务是副职,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称呼习惯和社交心理来看,一般最好略去“副”字,就高不就低,以正职相称。

(四)热情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求职面试必然少不了握手。握手看似简单,却颇有讲究:首先,握手的姿态。握手要伸右手,伸出的手要使手心向着一侧。平等而自然的握手时两人的手掌处于垂直状态,轻握对方的手指,两足立正,距离受礼者约一步,身体略微前倾,面带笑容,目光正视对方,显得亲切、热情、大方。第二,要注意伸手的顺序。社交场合的一般规则,应由主人、年长者、职务高者、女性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职务低者、男性要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切不可先伸手去握。在众多人相互握手时,应按顺序进行,不要抢先交叉握手。第三,握手力度要适当。以紧而不捏痛为宜,握得太紧,或握不住对方的手,只是几个手指头和对方手指头接触一下,都是失礼行为。

(五)举止大方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要保持举止文雅大方,谈吐谦虚谨慎,态度积极热情。如果主试者有两位以上时,回答谁的问题,你的目光就应注视谁,并应适时地环顾其他主试者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尊重。要把握情绪,切忌因某个问题与面试官发生争辩,同时也要做到不卑不亢。

(六)注意倾听

只有通过专心致志地倾听,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因此,在面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光要专注,要有礼貌地注视主试者,并且要不时地与主试者进行眼神交流,千万不要东张西望;二是要尽量微笑,适时爽朗的笑声可令气氛活跃,但绝不可开怀大笑;三是用点头来对主试者的谈话做出反应,并适时说些简短而肯定对方的话语。如对、可以、是的、不错等。

(七)察言观色

根据主试者的体态变化,了解主试者的内心活动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解读和“破译”招聘者体态语的真实含义。其一,密切注意主试者的面部表情。如对方听了你的介绍,双眉上扬,双目上张,则是惊奇、惊讶的表现。可能表明,你就是他们理想的人选。如果对方听了你的介绍后皱眉,则表示不高兴或遇到麻烦无能为力等,也可能表明你不是他们的意中人。其二,要密切注意观察主试者的目光。对方听你的自我介绍时,双目直视前方,旁若无人,则他的眼睛无声地告诉你:他是一个高傲的人。那么你讲话时就要力争满足他的自尊心理。如果对方眼睛眨个不停,则他的眼睛告诉你:他在怀疑、疑问,那么你就力争把问题解释清楚。如果对方眯着眼睛看你,则表示他比较高兴,那么你的介绍可能打动对方,再继续下去,就可能成功。如果对方表情不愉快,则表示他对你或你的某句话反感,这时你就要特别注意。总之,你要认真观察,力争掌握主动权。

(八)会答会问

回答问题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先说论点后说论据;语调平缓、语速适中;简明扼要、紧扣提问;扬长避短、显示潜力;讲清原委,避免抽象;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回答问题要尽量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四、面试的善后工作

面试结束后,并不是只能坐等成功或束手待毙了,你还有一些事情可以去做,它们是一种礼貌,更是提高求职成功率的好办法。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求职者只留意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面试的善后工作。以下给求职者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写封感谢信

为了加深招聘人员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在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求职者最好给招聘人员写封信表示感谢。感谢信要简洁,最好不超过一页纸。感谢信的开头应提及自己的姓名、简单情况和面试的时间,并对招聘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信的中间部分要重申对公司、应聘职位的兴趣,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感谢信的结尾可以表示对自己的信心,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作贡献的决心。

(二)耐心等待结果

在一般情况下,每次面试结束后,招聘主管人员都要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门汇总,最后确定录用人选,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三)收拾心情

如果同时向几家公司求职,在一次面试结束后,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全身心投入第二家单位的面试。因为在接到聘用通知之前,面试结果还是个未知数,始终不应该放弃其他机会。

(四)查询结果

一般来说,如果在面试的两周后,或主考官许诺的时间到来时还没有收到对方的答复,就应该写信或打电话给招聘单位,询问面试结果。

(五)做好再冲刺的准备

对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体会 篇11

关键词:职业能力;房地产营销操作实务;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24-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受教者职业能力的教育,这种职业能力包含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1]。在“中国制造2025”、双创和“一带一路 ”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将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按照国务院要求,2020年我国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由于职业教育专业针对性强、符合市场需求,高职大专院校的初次就业率甚至超过众多“211”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忠诚度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职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意义

1.1 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就业形势非常艰巨。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已经历农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发展至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最稀缺的是技能型人才和能将知识发生转化率的人才,而现在培养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是现代教育体制下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与普通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与之相比,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以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社会上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2 是职业教育取得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

職业能力是衡量职业教育好坏的依据,而职业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教育内部的自我评价,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社会的集体认知,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知。当学生家长切实看到子女在职场中的表现和获得的认可时,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时,职业教育的质量才会被更多的人发现和认可。当企业等用人单位发现所用工人的劳动效率高并且具有更高的提升及发展的潜力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自然会提升。

1.3 是高职毕业生快速适应职业及谋求职业发展的基础

职业能力赋予受教育者立身之本,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除了要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独立完成岗位上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学会与领导、同事密切沟通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工作之余,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制定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这些职业能力恰恰就是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的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关键能力。

2 如何在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房地产营销操作实务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设置旨在为房地产企业和项目培养营销策划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洽谈委托代理业务、策划人员市场调查、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四大模块。

2.1 通过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专业教师结合在房地产企业任职近3年的工作经验,将在工作中实际操作过的营销案例引入到本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委托洽谈代理业务模块,教师结合曾合作过的知名营销代理公司世联地产,讲述了营销代理公司的组织架构、策划岗位主要工作内容,以及世联地产和新城首府项目签订的合同范本;在策划人员市场调查、项目定位模块,结合工作案例-新城悠活城、新城兴业路项目拿地时的调查报告和定位报告,进行了模块内容的拓展讲解;在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模块,结合曾参与过的新城香溢澜桥、香悦半岛等众多项目的营销策划案例,对房地产包装、广告、活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对房地产营销策划岗位工作的认识。

2.2 通过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成立房地产营销代理公司,寻找代理项目,对拟代理的项目进行调查、定位、策划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操作过程。本课程从本地国土资源局网站上寻找一个最近新交易的具有代表性的商住地块,模拟其成为一个拟代理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让学生根据代理公司提报需要的内容对地块展开实地调查(包含区域经济环境调查、区域房地产市场调查、区域消费者调查等内容),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项目的SWOT分析,然后进行项目的客户、产品和形象定位,最后对已定位完成的项目撰写策略报告(含推广时点、价格策划、广告策划、主要活动策略等)。这个模拟真实项目的教学过程,将全课程中的理论教学点以项目实践的形式重现,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2.3 通过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项目教学以提交策略报告和现场汇报为成果,计入期末总成绩。在完成形式上采用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相当于一家房地产营销代理公司,公司内部根据需要设置组织架构,每个组员对应于公司相应岗位上的一名职员,有各自的工作职能分工,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采用“总经理”协调制。在任务的驱动下,组员之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策略报告内容,每个组员的工作成果都将直接影响报告的质量。为了形成任务驱动法的竞争机制,在汇报时采用小组集体汇报的形式,在评分时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有效规避了个别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更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4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学生的职业视野

教学研究及实践表明,房地产营销教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不仅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而且通过实践分析和研讨,还可以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从事房地产营销的职业判断力和房地产实务的操作能力[2]。本门课程在教学中也引入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走出去”是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策划模块的教学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在售的房地产项目,通过项目人员的介绍和现场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了解项目的定位、包装和策划内容,在策划模块的教学中,让同学分享他们“走出去”收集到的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请进来”就是聘请多年从事房地产营销的的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企业用人、个人成长经验和工作知识传递三个角度来进行交流,交流中,同学不仅了解了企业的用人岗位和用人要求,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方向,还能在专业的操盘案例中汲取经验。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职业视野。

3 小结

职业能力是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五年制高职教学中,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影响,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上课程的教学方式经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能够并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通过校外实习的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有所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夏丽英.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0.

上一篇:汽车配件公司实验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关闭矿井职工安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