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共10篇)
公司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護管理制度
1.總則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員工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2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の方針,結合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現場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減少危害員工健康の因素,促進文明生產,為員工創造良好の勞動環境。
1.3公司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度,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加強對職業病防治の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
1.4公司必須根據國家和上級關於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經費提取使用の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下達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の專項經費,公司財務部應保證該經費到位。
1.5公司工會組織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群眾監督。
2.管理與監督
2.1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配備職業衛生專職管理人員,其職責是:
2.1.1貫徹執行國家和主管部門頒發の有關職業衛生、晴晴
晴晴
職業病防治の各項法律、法規和標准,做好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
2.1.2按國家有關規定,對員工健康進行監護,組織員工體檢工作。
2.1.3負責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統計和報表工作。2.1.4參加對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
2.1.5負責對員工進行職防知識、現場自救互救知識の宣傳教育和考核。
2.1.6負責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接觸有害因素員工の健康檔案並加強對檔案の管理。
2.1.7制定公司職業衛生工作計劃和長遠規劃。2.1.8負責配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公司員工職業病の診斷、治療。
2.1.9負責對公司生產性有毒有害崗位進行職業衛生監督。
3.防護措施
3.1新建、改建、擴建生產性工程項目の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執行“三同時”の規定,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使作業場所有毒有害因素の濃度(強度)符合國家衛生標准。
3.2生產場所應具有良好の通風、采光和照明設施。職晴晴
晴晴
業衛生防護設施應有指定機構或人員進行維修保養,確保有效運轉。
3.3公司應當優先采用有利於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員工身體健康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急性有毒、有害の技術、工藝、材料。並在醒目の位置設置公告牌,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3.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の設備或者材料。
3.5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の有毒、有害工作場所,公司應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の泄險區。
3.6對職業病防治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の職業病防護用品,公司應進行經常性地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3.7各單位應將有害有毒作業場所與無毒無害場所嚴格分開,不得將嚴重有害人體健康和汙染環境の作業轉嫁給其它單位和個人。
3.8研制、開發、應用有利於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員工健康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對職業病の機理和發生規律の基礎研究,提高職業病防治科學技術水平。
晴晴
晴晴
3.9各單位不得安排孕期女員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有危害の作業。
3.10對從事職業病危害の作業の人員應按照有關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の職業健康檢查。
3.11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の員工必須事先進行職業衛生防護教育,安排在新員工入廠教育時進行。
3.12公司按國家有關規定給從事有害作業の員工配備有效の個人防護用具,並確保防護用具の質量和有效作用。
4.監測與監護
4.1職業衛生監測與監護の內容:
4.1.1作業場所中各種粉塵、毒物、物理因素及其它職業性有害因素の測定。
4.1.2職業衛生防護設施の衛生效果鑒定與定期評價。4.1.3從事有毒有害作業員工就業前健康檢查、定期健康檢查和可疑職業病人の複查。
4.2監測與監護周期:
4.2.1粉塵和毒物等職業危害作業場所每年測定兩次,其監測合格率不低於80%。
4.2.2噪聲、其它物理危害因素等職業危害の作業場所每年測定一次。
4.2.3凡新入廠の員工,人力資源部應通知其進行就業前健康檢查,發現患有職業禁忌症者,不准從事與該禁忌症晴晴
晴晴
相關の有毒有害作業。
4.2.4有毒有害作業員工應每年體檢一次,其他崗位作業人員每兩年檢查一次。
5.職業病管理
5.1職業病由公司所在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の醫療衛生機構進行。
5.2患有職業病の員工以及在公司組織の健康檢查中發現の疾病,應通知本人,並及時進行治療。
5.3患有職業病の員工在其《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有效期內,以及醫療終結確定喪失勞動能力或醫治無效死亡者,按國家有關規定作為因公處理。
5.4職業病經治療痊愈,不能再享受職業病待遇,如治療後又複發の職業病,仍可享受職業病待遇。
5.5安全監察部按有關規定組織の有毒有害作業員工の定期健康檢查,凡無特殊原因者,都必須接受檢查。
5.6由公司或上級有關部門安排の健康檢查,所占用の時間,所在單位應按正常出勤處理。如因病情需要住院檢查治療時,不論其是否診斷為職業病,在此期間享受職業病待遇。
5.7對一時不能確診の職業病或在職業病檢查中發現の可疑疾病,在住院觀察,休息治療期間,享受職業病待遇,直至確診或否定職業病即分別處理。
晴晴
晴晴
5.8確診患有職業性疾病の員工,所在單位應根據公司提出の意見,安排進行醫治或療養。在治療或療養後確認不宜從事原工種の,所在單位應盡早安排脫離原崗位,或由人力資源部另行安排工作。在健康檢查中,發現員工患有職業禁忌症者,也應及早安排脫離原工種。
5.9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の職業病待遇。5.10被診斷人員對職業病診斷不服,可以向作出診斷の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鑒定。
5.11參與診斷の工作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客觀、公正地進行診斷鑒定,並承擔相應の責任。
6.附則
6.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解釋。6.2 本制度自頒發之日起執行。
《X线物理与防护》是这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需要编写的8本教材之一。以下就该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教材特点作一介绍。
1 了解改革形势, 认清改革方向
自2002年以来, 国务院连续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 强调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2006年9月, 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了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提出要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主线,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配置,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 明确培养目标, 确定编写原则
2.1 研读专业教学计划,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
2007年新编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 规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熟练掌握常用影像技术操作技能, 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领域从事影像技术等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标准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与态度3部分内容。
2.2 研读教学大纲, 领会课程任务和课程目标
X线物理与防护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的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X线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会正确使用X线, 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与态度目标。
教材编写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 满足岗位、教学和社会需要。
3 了解岗位需求, 选择教材内容
3.1 进行充分的岗位调研, 确定教材内容
在确定教材编写大纲之前, 首先对国内不同省市的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及其要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除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还包括核医学技术、介入放射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等。因此, 课程内容应符合岗位要求, 立足于整个医学影像技术领域, 不仅为毕业生从事普通X线影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也为他们从事医学影像其他技术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知识。
教材内容应涉及学生将来工作所需的X线物理、剂量和防护的有关知识。其中X线物理是从物理的角度阐述放射线的发生、性质及与物质作用的规律, 它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物理学基础, 是专业理论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 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 也要符合中职教学的需要, 尽量避免内容过多、过深。射线剂量主要介绍辐射防护中所涉及的剂量、测量、监测等内容。放射线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应了解放射线的这一特性, 熟知我国现行的职业防护法规和标准, 掌握自身和被检者的防护方法。这部分内容既有专业知识, 也包含专业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工作一年后, 要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进行认真调查, 研读了近年来放射医学技术资格考试的大纲、教材和试题, 研究了对该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及变化, 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到教材内容中, 以满足社会需求。
3.2 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衔接, 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
了解与本门课有关的医学影像设备、影像诊断学、影像技术学等专业课程的内容, 避免知识的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 不强调一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
3.3 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主线,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配置
对于岗位要求及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应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基本公式要讲明物理意义及应用, 保留必要的少量推导过程, 对于非主要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以够用为度。
实验的选择遵循2个原则:第一,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二,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能力。
教材所选内容, 要体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例如,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在X线摄影中是主要作用形式, 是课程重点内容之一。教材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这2种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各自发生几率的因素, 还要能够分析2种作用对X线影像的影响及根据实际情况控制2种作用的发生率, 解决被检者的吸收剂量与照片质量之间出现的问题。
3.4 紧跟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体现本专业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及新法规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检查手段、设备、技术层出不穷;新的认识、概念、法规也在不断出现和颁布。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 向有关专业机构、专家进行咨询, 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 将新知识充实到教材中。增加和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七章第一节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第八章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第十章医用放射线的防护”“第十一章放射防护管理”中的相关内容。
4 准确中职定位, 把握教材深度
在教材深度的把握上, 主要考虑以下3方面因素: (1) 岗位要求; (2) 职业教育的特点; (3)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主要强调基本理论和技能, 尽量多讲述是什么, 怎么做, 少讲述为什么。
5 满足教学需要, 增加教材可读性
考虑到课程本身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 其内容理论性强、偏难, 而生源的年龄和知识层次又偏低的特点, 为有利于教与学, 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新版教材新增了一些版块, 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
5.1 章前加学习指导, 章后加小结和习题
每一章正文前加学习指导。在学习指导中按照本章内容的顺序, 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指出本章的要点, 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同时又为教师的备课提示重点。
章后的小结与章前的学习指导相对应, 按照学习指导中问题提出的逻辑顺序进行总结。总结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章中内容, 而是在原有内容基础上的概括和提升。
习题采用多种形式, 起到检验、巩固、提高的作用。
5.2 章内加小资料、想一想、做一做
根据教学需要, 对外围知识的拓展采用小资料的形式。这样既不破坏教材内容的结构、顺序, 又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职业修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为教师的备课提供方便。想一想、做一做是对原有学习内容的进一步要求。通过这2个栏目, 引导学生对知识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和学习。
护生职业暴露现状
护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当今,我国护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而这也正是他们经常会出现职业暴露的关键原因[1]。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呼声缺乏防范意识,就接种乙肝疫苗来说,护生出現针刺伤现象的100%原因在于临床实习前没有进行血清乙肝抗体滴度的再次检测或为进行过疫苗接种[2]。
针刺伤严重:护生经常暴露在锐器伤、患者体液、辐射和空气污染中,在各种职业危害中以锐器伤最为多见,尤其以针刺伤排在首位。王红红对215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证实他们被针刺伤率72.6%。方琼,吴蓓雯,蔡明等对226名护生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显示[3],其中护生暴露锐器伤164名护生,发生率72.6%,实习中期是护生发生锐器伤的最多时段,中专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均数大于本科护生[4]。
心理压力大:护生面对的是高社会心理压力,方琼,吴蓓雯,蔡明等调查中显示,在这226名护生中,有45%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的现象。护生从课堂迈向临床的过程中,会面临临床的高工作强度、崭新的临床学习形式、缺乏的临床经验,经常变换的实习地点和其他社会家庭状况,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护生害怕出差错,感到身心疲惫,从而易产生各种职业伤害。
操作技能不熟练:由于实习护生操作技术的生疏、临床经验的缺乏等特点,他们发生锐器伤的频率较他人高。庄丽琴发现,在“锐器伤易被伤害的项目”中,大部分有过针刺伤敬礼的护生会选择输液完后重套针帽、持取针、配药、吸药时这几项,在护理技术中,这些操作算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但输液完后重套针帽属于操作正确。
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的教育现状
陈炼红对调查了17所卫生医药的学校,88.2%的学校被证实未进行过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的教育,学生中27.7%的人和老师中88.2%的人根本不清楚护理职业防护是什么[5]。庄丽琴等调查显示,所有的护生都认为职业防护教育十分必要,但接受过相关教育的护生只有24.43%,即使有相关的学习,但因尚未进行有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开设专门的课程,每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有关职业防护知识的侧重点不同,总体上护生不太了解职业防护知识。现在,人们仍然未对职业防护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6]。然而对于当前有效、先进的职业安全防范方式,只有2.8%的人完全了解,21.7%的人略懂皮包。
对学校加强护生职业防护培训的几点看法
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状况不太好,证实学校教育未能使护生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实习前对职业防护知识没有完全的了解。调查表明,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中,未开设护理职业安全防范这门课,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供给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7]。这种现象表明学校对护理职业安全的重视力度明显不够。基于上述现象,在实习前,加强护生的职业防范意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学校应积极增加护生职业防范意识的课程,注重相关知识的教育及有关技能的培养,使护生职业暴露的机率降低。
统一教学人员对护理职业防护的认识:使教学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从而将标准预防知识穿插在日常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规程:在护理操作技能中应用标准防护,加强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特别要注意锐器类物品,并对他们进行严格操作。考察护生处理医疗垃圾的办法和提高督查的力度,纠正学生回套针帽等正确举止,抑制或减少锐器伤的出现。与此同时,对锐器废弃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安装与临床实践息息相关的安全设备,并有专人负责输液管、安瓿、针头等废弃物的处置。
提高护生职业防范的思想:宣传传染性疾病的防范措施,在实习前,安排护生对血清乙肝抗体滴度进行再次检测并提前接种乙肝疫苗。
对职业暴露的场景进行模拟,根据临床实践对防护流程进行规范。当采集的血液碰到人的皮肤黏膜时,应赶快用流水、肥皂进行清洗;当被锐器物刺伤时,应及时把伤口血液挤出,并用流水、肥皂进行清洗,在用碘酊消毒,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降低学生的紧张心理:每次见习前,向学生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见习要求等,使学生逐渐的适应医院的环境及要求,护生在实习前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尽早适应环境,排除紧张心理,避免操作不稳而带来的意外伤害。
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强化教育:实习前进行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讲座,以职业暴露概念、当发生职业暴露现象时正确的做法、标准预防、职业感染情况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同时应注意洗手的必要性、洗手方法、针刺伤的危害、安全注射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孟发芬,张霄艳,田淑军,等.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7):59-61.
2 庄丽琴,郑素玲.卫生学校护生针刺伤调查分析及防护[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370-372.
3 王红红.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4 方琼,吴蓓雯,蔡明.护生临床实习中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5,5(5):17-19.
5 陈炼红.卫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406.
6 陈小萍.加强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J].天津护理,2009,9(4):94.
第一条 为了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工作,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辖区内有职业危害因素及放射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从事有害作业的劳动者。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卫生及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公安、劳动、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对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加强监督管理。
第四条 凡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选址、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等,应由有关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参加审查。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第五条 凡引进、使用新化学品作为生产原料或转让有害作业项目的单位,必须向市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备案,并提供毒性评审及有关卫生防护资料,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六条 对产生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微波、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场所,其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必须符合国家工业卫生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造成职工危害的必须限期治理。
第七条 市职业病防治机构应按国家规定每年对生产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凡监测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或因异常情况使生产场所的职业性危害加重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第八条 凡在我市范围内生产、使用、销售、储存、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以及各类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审查验收合格,发给《许可证》;经市公安部门登记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放射作业。对无证擅自进行放射作业的,依法予以查封。
第九条 放射工作场所必须每年进行一次辐射水平监测,建立健全监测档案;医用诊断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不合格者必须及时进行检修或报废处理。
第十条 建筑材料必须按国家《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进行放射卫生学评价。建材厂生产的建材成品每年须进行一次辐射水平监测。厂家更换原材料和改变配料比例时,应及时监测,在取得《建筑材料放射卫生合格证》后方可投入市场销售。
第十一条 放射源的退役、报废、转让或处置,必须向市卫生、公安、环保部门申请报告,经核查后,报市公安部门登记备案,严禁自行处理。放射源或装过放射源的空容器在运输时,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包装和剂量检测,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运输。如不按规定执行,追究单位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凡从事有职业危害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工作的单位或业主,必须请职业病防治机构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就业后的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违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不得安排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女职工(特别是孕妇)、未成年人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凡发生职业性损害的,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诊断报告,及时安排治疗,并调整其工作岗位。
第十四条 职业病的确诊由市职业病防治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实施,其它医疗机构无权诊断慢性职业病。急性职业病由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确诊后24小时内报告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
第十五条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和放射事故时,职业病防治机构应立即进行现场调查、监测,配合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做好善后处理。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的单位或个人须立即向市卫生、公安、劳动部门报告,采取应急防护措施,控制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同时向环保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年”活动总结
★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
★ 办公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 建设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规定
★ 职业卫生验收报告范文
★ 关于工作场所安全注意事项
★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全文
★ 厨房卫生管理规定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以及长治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职业健康监督工作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制订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日常工作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隐患,决不留死角,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做好每年接触有危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和各类职工健康普检工作,职工就业前体检率达到100%;在岗职工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前职工体检率达到100%;各种职业禁忌症调离率达到100%,并建立健全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2、在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有危害因
素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检测率达10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
志覆盖率达到100%,在主要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
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督促职工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4、利用厂报、宣传栏、各种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
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不
定期的测评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职工的相关权利与义务等相关
知识知晓率达到95%;
5、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
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工作
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工作期间的休
息效果以减缓疲劳;
6、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7、认真做好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报告工作。
三、干预措施
㈠ 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估
严格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结合现
有的《 丹峰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由安全指挥中心牵头组织企
业有关管理部门、科室对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定,厂职业
卫生管理制度具体为: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6、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8、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㈡ 宣传教育培训和具体实施部门及进度
1、配合各级安监部门对本厂有关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问卷
调查;
2、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及宣传工具
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定期抽查学习各班组学习情况,结合规范化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3、每年开展“安全职业卫生保健知识”竞赛活动;
4、组织职工触电、创伤急救和消防化救知识培训;
5、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和考试;
6、开展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对职工
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7、结合开展职工职业安全卫生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分批举
办职工职业卫生、健康促进、营养膳食及医学知识等知识学习讲
座,职工参与率每年递增;
8、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
自防、互防技能,对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书面告知其危害内容、后果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必要的防
护措施和待遇,职工签订率要达到100%;
9、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和比赛,职工参与程度达
到80%以上;
㈢ 职工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1、由公司安环处负责落实接触危害因素人员体检工作,并
建立全员职业健康档案和特殊作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做到
每人一份档案,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本人,职工知晓率要达到
100%,同时对职工体检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写出分析报
告;
2、安环处负责完善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完善工作;
3、安全指挥中心指派专职(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各种危害因
素的监测工作,负责分析与评价日常监测结果,结果上报安环处。
4、安环处环保专职人员负责每年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检测部
门来厂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及时公告日
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结果,并负责将每年各种危害因素检测与评
价报告归档。
㈣ 加强日常管理,改善作业环境,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1、由生产处(与安全管理及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
等职能科室负责有危害作业场所、岗位警示标识的设置工作;
2、由动力处(技术相关部门)负责安装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具
体视企业情况而定)并对日常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定期对生产车间工人作业环境面貌进行整改,使生产环境、工人休息室等场所环境整洁、舒适;
4、做好绿化工作,增强企业绿肺功能;
5、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的验收工作。
山西省长子丹峰化工有限公司
安全指挥中心
质安字〔2005〕56号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职业卫生档案是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各类文件材料,是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料。
第四条
企业应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做好职业卫生档案及资料的收集与归档。职业卫生档案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
第五条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健康工作资料等内容组成。
(一)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主要包括: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 2.企业基本概况、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3.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应急救治预案及演练等有关内部文件;
4.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分布、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分析评价报告、检测与评价委托书;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料(可提供保存清单,注明保存地点)与申报资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登记;
7.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资料、工艺改造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 8.员工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清单和使用维护情况; 9.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人员、职业病观察对象、职业病患者登记和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明资料(法人证明和资质证明材料)等。
(二)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主要包括:员工健康基本情况、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婚姻生育史、个人史、家族史、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情况等。
(三)职业健康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职业健康工作计划与总结、有关工作会议记录、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检查、职业病危害隐患治理、事故管理、考核与奖惩等。
第六条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由局(公司、总厂)和二级单位(分厂)两级构成。基层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业健康工作资料,具体内容由局统一确定。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则上由二级单位负责建立与保管,鉴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由局级单位建立与保管。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准确、及时填写有关内容,并妥善保管。每年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内容进行复核。集团公司统一职业卫生档案样式及标识。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参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统一的样式印制。
第八条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管理、借阅和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认真归档。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和擅自翻印。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调离时,必须办理职业卫生档案交接手续。
第九条
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
第十条
严格档案管理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企业生产机密及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的内容,应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05年7月12日)
1 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产生背景
职业安全卫生是对劳动者人权的保护。1948年联合国全体会议通过的《全球人权宣言》中指出所有人享有公正良好的工作条件的权利。我国是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成员国, 公约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特别要保证安全和卫生的工作条件, 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表文告指出:各国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家应将保证安全和卫生的作业环境作为一切投资和生产决策的关键加以考虑, 职业安全和卫生是一项全球、国际和国家议事日程中的优先任务。人类不应是经济的附庸, 恰恰相反, 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必须造福于全世界所有的人。职业安全与卫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1]。
1994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第2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讨论和通过了“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建议书[2]。2003年, 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一项职业安全卫生全球性战略, 该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及保持国家预防性职业安全卫生丈化。这里安全卫生文化是指劳动者获得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利, 在各个层次上得到尊重, 将预防做为国家和企业行动的优先原则, 以及将系统管理理论引入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中[3]。
为实现“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 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组织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 在国际上兴起了一种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即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企业必须采取更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包括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等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律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WTO/TBT) 规定, 国家有限干预的方面涉及国家安全为目的的、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动植物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等。这些必须制定相应的强制性技术法规与标准 (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公约、准则、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等) 。国际社会非常关注这些强制性技术法规与标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劳工标准等问题。在许多国际会议上, 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中的国际劳工标准和贸易壁垒问题, 强调发展中国家因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的不够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接受的, 各国安全卫生状况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应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因而产生, 并成为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企业自觉落实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等、实现企业承诺并保护劳动者人权的最有效方法。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一套标准体系, 它表达了一种对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 并给出了按照这种思想进行管理的一套做法和程序, 提供经过策划并予以文件化的办理方法, 使组织不断提高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它可以增强人们的职业安全意识和知识, 为劳动者提供更为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降低发生死亡事故和职业病的风险, 减少企业及劳动者由于疾病和伤害造成的损失[4]。
为顺应国际化, 中国政府对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给予高度重视。2002年1月1日GB/T28001-2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正式实施,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下称《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 之后, 相配套的法规标准等陆续出台, 形成了我国较为完善的职业卫生法律体系。
攀钢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 为了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参与国际经济贸易,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2, 于2002年率先在其上市公司建立了新钢钒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以提高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过去几10年里, 攀钢集团公司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配套的法规标准等陆续颁布、实施, 攀钢原来所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当中存在着的不全面和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便突出体现出来, 如已做的许多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记录纳入档案管理;企业不能及时、准确地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 追踪国内职业病防治工作新动向, 提高、完善自身职业病防治工作等。为了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等要求持续改进攀钢职业卫生工作, 使攀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 用人单位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我们从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入手, 规范和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 开始了“攀钢 (集团) 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研究课题。
2 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建立
2.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5]及相关法规、规章、技术规范与标准等和戴明管理理论[6]。
2.2 职业卫生档案内容
以《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 参照卫生部2005年发布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等, 结合攀钢多年职业病防治工作特点及经验, 制定“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提纲”。提纲包含了《职业病防治法》对用人单位要求的所有内容, 是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 规范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的技术文件。档案内容共9方面。
2.2.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简介、组织机构、职工人数、接触职业危害职工人数、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工作职责、作业场所、生产下放 (承接) 等。
2.2.2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适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标准,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方针、目标、工作总结、管理制度、管理标准、作业标准、监督检查活动记录等。
2.2.3 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辅料使用情况、主要原料、辅料化学成分含量、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密闭型放射性同位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等。
2.2.4 职业病危害防护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应急救援配置及演练记录、现场职业病危害公告、警示标识设置、应急响应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等。
2.2.5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项目登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存根、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报告原件或复印件、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汇总等。
2.2.6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管理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概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等登记。
2.2.7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基本情况、职业健康检查计划、健康检查结果统计、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原件或复印件、职业禁忌证者处理情况、劳动者健康监护卡、劳动者病伤缺勤统计、劳动者死亡情况统计、职业病患者登记等。
2.2.8 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计划、培训登记、培训总结等。
2.2.9 职业病防治费用
职业病实施、防护用品、健康监护、职业病治疗、教育培训等费用。
2.3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
2.3.1 试点建档
首先选择2个生产单位进行试点。企业的生产管理主要是生产、设备检修与维护, 因此, 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单位为提钒炼钢厂, 检修单位为修建分公司。通过试点单位建档, 了解用人单位建档的需求、难点, 完善“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提纲”, 并根据公司组织机构管理特点, 将“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提纲”分解为可实际操作的“公司级、厂级、车间级职业卫生档案提纲”;根据提纲编制“公司、厂级、车间级职业卫生档案电子操作版”、“公司、厂级、车间级职业卫生档案电子编辑版”;制定“车间、厂职业卫生建档说明”、“职业卫生档案技术服务工作程序”, 建立切实可行的建档工作程序和建档审核程序, 从技术上、组织上为攀钢集团公司全面建档做准备。
2.3.2 全面建档
在攀钢集团公司内全面开展职业卫生建档工作。
2.3.2. 1 分级建档
车间级、厂矿级到公司级自下而上分级建档。
车间级:确定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分布、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公告、警示标识、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个人防护、劳动者健康监护、病伤缺勤等基础资料。目的是收集基础数据, 做好生产一线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及其管理。
厂级:厂 (矿) 生产单位统计车间基础数据, 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检测数据、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基础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管理、职业病防治费用等情况, 制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健康监护计划、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应急预案等。目的是根据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特点进行管理, 确定防护重点,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少、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 保护劳动者健康。
公司级:公司统计厂 (矿) 生产单位数据, 掌握公司职业病危害种类、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统计资料等, 制定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制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等。目的是从战略上规划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组织、协调、监管、考核公司所属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厂 (矿) 生产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 确保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序进行。
2.3.2. 2 分步建档
用人单位建档步骤按培训、准备、建档、编辑 (电子档案、文字档案) 分步进行。
培训:劳研所对公司、厂矿、车间相关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法》普法教育, 使其了解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工作要求, 从而理解、认识建档工作的必须性, 建档内容的必要性;掌握建档内容、要求、技术要点、工作步骤, 有能力承担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工作。
准备:建档单位按“车间、厂职业卫生建档说明”要求收集职工、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规范处理;做好人员、物质等准备。
建档:建档单位在“公司、厂、车间建档电子操作版”上输入档案内容。电子操作版建档内容分为有序建档和独立建档2部分。有序建档部分必须按车间、厂矿、公司顺序由下向上依次进行, 且建档内容也需按一定顺序进行;独立建档部分不受上下级别、内容顺序的限制, 每项内容可独立输入。
编辑:建档单位在“公司、厂、车间建档电子编辑版”上编辑“建档电子操作版”完成的档案内容, 形成符合“公司级、厂级、车间级职业卫生档案提纲”内容顺序的电子版职业卫生档案, 电子版职业卫生档案打印成文字版职业卫生档案, 本单位建档工作完成。
2.3.2. 3 各级责任制
建档需要合理组织、有效监管、严格质量控制。根据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特点, 职业卫生建档由公司职能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厂矿生产单位三方各行其职、实行各级责任制, 保证建档工作顺利进行。
公司职能管理部门 (安环部) 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 承担组织管理职责。其主要责任有: (1) 下达任务: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工作列入公司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 下发至各用人单位; (2) 组织协调:组织建档工作培训, 协调建档单位、技术服务单位工作关系, 从组织上保证建档工作顺利进行; (3) 检查督促:对建档工作定时检查, 保证建档工作进度和质量; (4) 考核总结:年底考核各厂矿单位建档工作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 为下年度建档工作做准备。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劳研所) 是这项工作的技术服务方, 承担技术支撑和质量管理责任。其主要责任有: (1) 提供技术资料:公司、厂、车间职业卫生档案提纲, 公司、厂、车间建档说明, 公司、厂、车间建档操作版, 公司、厂、车间建档编辑版; (2) 全程技术服务: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建档工作培训, 使他们了解职业卫生档案工作意义、内容、要求, 掌握建档工作技术要点。对建档工作给予具体技术指导, 重点指导厂专职人员, 使他们完全掌握建档工作要求及方法, 能在车间安全员的配合下, 完成本单位建档工作; (3) 严格质量控制:按“职业卫生档案技术服务工作程序”对车间级、厂级、公司建档内容逐级进行审核, 确认合格后, 进入下一步工作, 直至建档工作完成。
各厂矿生产单位是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体, 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厂级管理者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管理职责, 应将建档工作列入职业病防治常规工作, 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厂专职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档案资料的更新, 并按公司《档案管理标准》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管理。要求其熟知相关法律、法规等, 掌握建档工作要求及方法, 落实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年度建档工作计划,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接受职业病防治服务机构对建档工作的技术指导, 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监管、考核;车间安全员负责建立本车间职业卫生档案及档案资料的更新,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 掌握车间建档工作要求及方法, 接受职业病防治服务机构对建档工作的技术指导, 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监管、考核。
电子版、文字版职业卫生档案按攀钢《档案管理标准》 (QB/PG 0056-2005) 进行管理。
2.4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动态管理的有机整体。该管理系统以公司相关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为结构框架, 采用戴明管理运行模式, 将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分解为前后相关的P、D、C、A 4个阶段, 即:P (Planing) —计划;D (Do) —实施;C (Cheek) —检查;A (Acting) —总结、改进。一个PDCA为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一个循环周期。
2.4.1 计划
以公司既定的职业卫生工作方针、管理项目为指导, 通过对上年度厂矿生产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审核, 找出各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不符合公司既定指标的部分;根据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现状,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各种原因, 并针对其主要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改进计划以各单位职业卫生工作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是否符合政府监管要求为目标, 完善档案内容, 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制定管理指标、计划。
公司职能部门制定公司工作计划, 厂矿职能部门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方案。
2.4.2 实施
各相关单位按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要求实施建档或更新档案。
2.4.3 检查
按照计划要求, 检查实施的情况, 了解档案的运行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公司、厂矿职能部门、劳研所定期、不定期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指导。
2.4.4 总结、改进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完善建档程序、内容, 提出这一循环未能解决的问题及新的职业卫生工作要求, 将其纳入下一次PDCA循环。
公司安环部、劳研所对档案及档案包含的职业卫生工作内容进行评审, 提出改进意见;公司安环部按计划考核指标对建档单位进行考核;厂矿职能部门对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自查改进。
2.5 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成功运行基础上, 开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设计包含三级建档的所有内容, 能在互联网平台上运作, 使公司、厂矿、车间、劳研所相关信息互通,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见另文: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 。
3 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分析。
3.1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
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职业病防治工作全过程的文字、资料、图纸、照片、报表、录音带、录相、影片、计算机数据等文件材料;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动态的、全面的记录。广义的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2部分。
准确、完整的职业卫生档案需要满足2个条件。第一, 主体准确。职业病防治工作本身要准确、完整。没有准确、完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档案只能反映一个不准确、不全面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过程, 职业卫生档案就不可能准确、完整。第二, 记录准确。职业卫生档案要准确、完整反映职业病防治工作全过程, 要实事求是地记录职业卫生工作。我们通过制定“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提纲”和建立规范有序的建档工作程序满足以上2个条件。
首先, 我们制定“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提纲”, 在技术上保证档案内容准确、完整。
“提纲”特点在于: (1) 档案的内容准确、完整。提纲是以《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 参照卫生部2005年发布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结合攀钢多年职业病防治工作经验而制定的, 用人单位按要求建档, 了解相关法律要求, 发现自身不足, 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 努力实现职业病防治工作准确、完整之目的。 (2) 档案结构合理。档案从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治费用9方面规范建档内容, 符合职业卫生工作特点, 逻辑结构合理。
其次, 我们建立切实可行的建档工作程序。建档层次清晰、步骤明确、管理到位, 使公司建档工作规范、有序, 保证档案能准确、完整地反映职业病防治工作全过程。
该工作程序特点: (1) 分级建档。从车间、厂矿到公司自下而上三级建档, 三级建档既有共性、有联系, 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档案层次清晰, 保证信息资料的准确, 又突出各级职业卫生工作重点。车间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分布的确定, 防护设施、措施运行、执行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范围, 劳动者健康监护、病伤缺勤等基础资料, 目的是做好生产一线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及其管理, 收集基础数据;厂 (矿) 生产单位统计车间基础数据, 掌握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数据, 确定防护重点, 制定健康监护计划及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 采取措施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对厂 (矿) 生产单位数据统计, 从战略上制定公司职业病防治规划, 组织、协调、监管、考核劳研所、生产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 从组织管理上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 (2) 步骤明确。工作按培训、前期准备、建档、档案编辑分步完成;在建档中, 根据档案内容的特点, 将其分为有序建档和独立建档2部分;使建档工作有序进行。 (3) 责任明确、组织到位。公司安环部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 承担组织管理职责;攀钢劳研所为建档单位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负责培训、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各厂矿生产单位是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体, 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厂级管理者、厂专职责任人到车间安全员责任明确, 工作环环相扣;保证建档工作顺利进行。
3.2 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 保证档案及时更新, 持续改进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是职业卫生档案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需要。职业卫生档案工作包括首次建档及档案运行管理。首次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仅是该建档年度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 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生产工艺及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等情况会发生变化;同时,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变化, 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等都决定了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必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为了保证职业卫生档案工作有效、持久的进行, 通过档案的运行持续改进企业职业卫生工作, 使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能够及时跟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变化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科学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需要。攀钢集团公司具有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 其上市公司———新钢钒公司2002年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要求》编制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 (QG/GFOSH-2002) 。公司有明确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组织管理机构, 从公司决策层、公司安环部、厂、车间、班组到个人职业健康安全责任、职能分配、管理程序明确, 企业拥有自己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攀钢劳研所, 使攀钢职业卫生工作从组织、管理、技术上得到保障。我们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就是在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下, 贯彻、执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 通过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完善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该系统是保证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及指标实施、实现的管理方案, 对保障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是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构成一定的组织框架, 以记录职业卫生工作为工作内容, 通过戴明PDCA管理模式进行运作的一个有机整体。
该管理系统按照戴明PDCA管理模式运行。该管理模式的特点: (1) 科学性。PDCA循环符合管理过程的运转规律, 是在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基础上,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分析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而运转的。职业卫生档案各类数据、资料由车间、厂矿到公司由下向上统计, 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 (2) 系统性。在PDCA循环过程中, P—策划包括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分析影响职业卫生工作的因素, 找出主要因素, 拟定措施计划;D—按计划实施;C—检查效果, 发现问题;A—总结经验, 纳入标准, 遗留问题转入下次循环。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中, 整个公司的管理构成一个大循环, 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控制循环直至落实到生产班组及个人。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 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组成和保证, 使管理系统呈现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一环扣一环, 共同朝着管理的目标方向转动, 形成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3) 持续改进性。PDCA循环每转动一次, 必须解决一定的问题, 提高一步;遗留和新出现的问题在下一次循环中加以解决, 再转动一次, 再提高一步, 循环不止, 不断提高[6]。因此, PDCA管理模式能使职业卫生档案工作成为永无止境的的螺旋上升的运行过程, 使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不断完善, 保证职业卫生档案在动态、变化中做到准确、完整。
在《攀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中, 公司职能管理部门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 通过下达任务、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考核总结等方法实现其组织管理职责;攀钢劳研所为这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培训、直接技术指导、质量把关、追踪相关法律法规更新变化对档案技术升级等, 承担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升级责任。技术升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变化情况, 追踪国内职业病防治工作新动向, 提高、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 对职业卫生档案内容进行技术升级, 使每年度档案的更新不仅仅是量的变化, 更要有质的提高;各厂矿是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体, 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运行更新、管理。该管理系统责任明确、目标到位, 使公司安环部、劳研所、各生产厂矿坚持不懈地各行其责, 共同把职业卫生档案做好、管好、用好。
3.3 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功能
劳研所委托攀钢信息工程公司开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软件, 是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成功运行基础上进行的, 使开发的软件目标明确、具体。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提高建档工作效率、职业卫生信息使用效率、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效率实现公司、厂矿、车间、劳研所相关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3.4 较好的实用价值
该管理系统经过2年的运行, 攀钢集团公司建档车间230余个、厂矿30余个。完成车间164个, 完成厂矿20个。
攀钢劳研所培训攀枝花市企业50余家, 通过举办管理者职业卫生学习班、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习班, 将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经验介绍给地方企业, 促进地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3.5 良好的社会效益
(1) 通过建档规范攀钢职业卫生档案, 完善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建档工作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进行, 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工作者了解国家相关法律, 明确企业职业卫生责任和工作范围, 对照建档内容发现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 如明确了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尤其对复合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的确定, 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具有指导意义, 建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等, 从而完善企业职业卫生工作。 (2) 职业卫生建档具有促进攀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提高攀钢职业卫生工作管理水平的作用。职业卫生工作是攀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重要管理内容, 建立“攀钢 (集团) 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 对职业卫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从而实现不断完善, 持续改进企业职业卫生工作, 实现攀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之目的。 (3) 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依法经营的直接证据, 是解决企业与劳动者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纠纷的法律依据。 (4) 通过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使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运行, 对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打破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 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 (5) 体现了企业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支撑作用, 保证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技术升级。 (6) 规范的职业卫生档案, 不仅有利于公司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 也便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 (7) 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病防治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 (8) 国有大型企业将职业卫生建档的工作经验介绍给地方企业, 对促进地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论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是企业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 可以保证职业卫生档案动态、全面地反映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全过程, 并促进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不断完善。
国有大型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将对地方中小企业建档起到示范效应, 具有促进地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柯菲, 安南.职业卫生与安全——一项全球、国际和国家议事日程的优先任务.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1998, 16 (2) :66.
[2]胡景虎, 译.人人享受职业卫生宣言.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1995, 13 (3) :129.
[3]J Takala.王晓珍, 杨乃莲.让世界所有工人都百分之百地享有职业安全卫生实施.现代职业安全, 2005, 5 (10) :2-6.
[4]马建民.浅谈OHSAS1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3 (2) :109-111.
[5]卞耀武, 张怀西, 殷大奎,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条文释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关键词 ICU 护士 职业防护
危害因素
生物因素:机械性损伤,如针刺伤,ICU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各种分泌物,使得ICU护士感染几率增加。
化学因素:①环氧乙烷:研究表明,环氧乙烷不仅具有急性毒性,还具有致突变和致癌变作用。②水银、戴奥辛:水银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研究认为戴奥辛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相关。③其他化学因素:各种消毒剂、固定剂和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
物理因素:①X 线:长期过量照射,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甚至致癌。长期接触放射线,易产生放射性白内障;长期小剂量的慢性辐射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②职业性腰背痛: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大约2/3发生在搬台患者时。③噪音:主要来自生命监护仪、呼吸机等抢救设备。
社会心理因素:①身心危害: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等,是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ICU护士是在应急得情况下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的,工作持续紧张刺激,导致一定的精神压力,甚至出现抑郁。还有報道,ICU护士患甲亢及流产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②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力度不够。
防护措施
生物因素的防护:入室前认真查阅患者资料,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其他传染病者要做好防护工作,严格终末消毒处理。完善相关的检查项目,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操作中若不慎受伤,则必须立即用消毒水冲洗伤口,由伤口挤出少许血液后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事后进行血生化检查确定是否感染。
化学因素的防护:①环氧乙烷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试验证明,环氧乙烷岁温度升高,解析作用加快。产品上残留环氧乙烷量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14天下降99%,30天下降99.9%。根据以上报告,护士在使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如果日期很近,可将物品在高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半个月后使用,使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②配置各种消毒液前先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配置时选择宽敞通风的地方,剂量要准确,配置动作要熟练,取用戊二醛浸泡的物品时动作要迅速。
物理因素的防护:①做好X射线的防护,减少辐射损伤。利用现有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照射前尽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可充分利用活动屏蔽装置。②掌握正确的搬抬患者方法,协调用力,防止腰扭伤。对已发生的腰背损伤者要防止再度受伤,并积极治疗。③规范医护人员的言行,严格ICU管理制度。接听电话注意规范,同时要求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将各种仪器的报警音量调到适宜分贝。
1、目的
为加强职业卫生检查力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激励干部职工遵章守纪,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所有单位
3、职责
3.1安全环保部负责职业卫生检查监督,对相关问题负责提出奖惩的建议。
3.2公司职业健康领导小组负责对相关问题按规定进行奖惩。
4、任务要求
4.1职业卫生检查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基本任务是:
4.1.1发现和查明各种职业卫生隐患,督促整改;
4.1.2监督各项职业卫生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2职业卫生检查应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除进行经常性检查外,还进行群众性的综合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
4.3职业卫生检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
4.4必须建立由公司领导负责、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职业卫生检查组织,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5形式与内容
5.1综合检查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分别由公司、车间、班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公司级(包括节假日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车间级每年不少于12次,班组级每周不少于1次。
5.2专业检查应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主管领导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每年至少4次,内容主要为职业卫生防护器材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等专业检查。
5.3日常检查分岗位工人检查和管理人员巡回检查。工人上岗应对本岗位的防护器材认真检查并进行交接班,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检查。
5.4检查内容
5.4.1生产车间现场检查生产车间的总体卫生状况.5.4.2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运行情况。5.4.3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5.4.4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5.4.5各部门、车间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情况;
6、隐患整改
6.1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轻微、一般职业卫生隐患,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事故隐患所在部门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限期整改。6.2重特大职业卫生隐患,隐患所在部门应当按照上级有关隐患评估的规定和办法及时组织评估,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报安全部登记备案。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职业卫生隐患的类别、等级、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对职业卫生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3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重特大职业卫生隐患的评估,编制职业卫生隐患评估报告书,隐患所属单位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特大职业卫生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治理期限和目标;
b)治理措施;
c)责任机构和人员、经费和物质保障; d)应急救援预案。
6.4自发现重特大职业卫生隐患之日起15日内,由安全环保部将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报上级有关部门。
6.5 有关责任单位对重特大职业卫生隐患进行治理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范、监控措施,防治重特大职业卫生事故发生。
6.6 对严重威胁职工健康但有整改条件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做到“四定”、“四不推”(即定措施、定人员、定资金来源、定整改期限和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凡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上级主管部门)限期整改,并记入“事故隐患整改台帐”。
7、奖惩
7.1 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级领导及部门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由总经理与各公司级分管领导签订,公司级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负责人签订,各部门再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与部门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到人;
7.2根据职业卫生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7.3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由安全部提出考核意见交职业健康领导小组进行考核。
为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安全事故以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本条例。2 管理范围
本条例适应于公司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检查管理、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安全环保要求、危险作业审批管理、临时电源线的管理、化工及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环境保护管理等。3 职责 3.1 办公室
3.1.1 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
3.1.2 负责组织对机械动力及压力容器、•电器、起重机械、生产区内机动车辆等特殊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与鉴定。3.1.3 负责组织厂房、建筑物等的安全状况检查。3.1.4 负责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3.1.5 负责制订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范围、使用期限,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3.1.6 参加“三同时”项目的方案审查和竣工的验收工作,并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负责技改项目的全部环境保护有关事项及手续的办理。3.1.7负责危险作业的审批与监督检查工作。
3.1.8 负责监督检查环境治理设备的使用情况,督促使用单位进行检查维修。3.1.9 负责职业卫生及职业病的预防、•防治及日常管理工作。
3.1.10 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及工伤事故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3.1.11负责消防器材与设施的完好程度及重点要害处的消防安全状况的工作。3.2 物资部仓库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与发放工作。3.3 其它单位
3.3.1 各单位仓库和生产办公场所的日常安全检查由各归属单位负责。3.3.2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环境治理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工作。3.3.3 班组设立兼职安全环保员。3.4 员工安全守则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3.4.1 员工应接受安全教育,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3.4.2 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工作服,按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3.4.3 操作机器的女员工,应将长发置于工作帽或发网内。
3.4.4 车辆驾驶员、行车司机在行驶和起吊作业中,不准使用手机、收音机、CD机和防尘帽等有碍视听的物品。
3.4.4 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着软底鞋。3.4.5 严禁在禁烟区抽烟、生火。3.4.6 不准酒后上岗。
3.4.7 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培训,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不准无证、无照驾驶机动车辆及起重设备。禁止非电气人员拆修电气设备或装拆电气线路。3.4.9 机动车辆行驶中,踩脚板及货箱上不准站人,驾驶室不准超员。3.4.8 危险作业应办理审批手续。
3.4.9在机器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岗,或看书、看报、闲谈,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3.4.10保持工作场所物品整齐,通道畅通,爱护安全设施,保持设备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3.4.13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环保设施,爱护绿地,尽量减少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污水、烟气、辐射等污染。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生产教育管理 4.1.1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4.1.1.1办公室负责对新进入公司员工及来公司培训人员进行公司级安全生产教育,受教育者应填写好《三级安全教育卡》并由教育者签字,再由单位领导对其进行单位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情况、危险部位、有毒有害作业情况及典型事例等进行安全教育,并由教育者签署安全教育内容和意见。员工上岗前应进行班组(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并由教育者签署安全教育内容和意见。人力资源部负责配合公司级安全生产教育工作。4.1.1.2公司级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国家有关安全法令、法规和规定;公司的性质、生产特点及有关安全标准、规章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消防常识等;典型事故分析及其教训。
4.1.1.3 单位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有:本单位概况,生产或工作特点;本单位安全生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产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设施、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单位劳动纪律、全生产情况、危险部位、有毒有害作业情况事例以及以往的事故的教训。
4.1.1.4 班组(岗位)安全教育的内容:本岗位(或本工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本岗位(或本工种)安全标准及操作规程;本岗位(或本工种)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保管方法;本岗位(或本工种)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4.1.2 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组织观看有关安全方面的影片、电视录相;举办安全简报或专刊;事故通报等。
4.1.3 员工工伤复工、工种变换教育:由子公司办公室负责进行。
4.1.4 班组以上干部的安全教育:由子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岗位责任制,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4.1.5 中高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由营运中心组织,请上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4.2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4.2.1 特种作业人员条件:年滿十八周岁以上,具有本特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4.2.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与发证工作,由子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申报,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实施。
4.2.3 对新上岗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经过实际操作培训后,由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子公司办公室组织考核小组对操作人员进行本工种的特种作业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申报手续。
4.2.4 专业(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已按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教学考核的,可不再进行培训。
4.2.5 参加特种作业培训的人员,应在报名前填写《特种作人员申报表》交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备案。
4.2.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后,持医院的体检表向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报考。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发给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方可独立从事操作证限定的特种作业。
4.2.7 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任一部分考核不合格者,均应进行补考,补考及再培训费用自理。
4.2.8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者,不能继续独立作业;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原作业。
4.2.9 特种作业人员复审由子公司办公室组织,并填报《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审验表》,由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培训与考核。
4.2.10 办公室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4.2.11 办公室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并做好变 更的管理工作。
4.2.12 外来特种作业人员,可凭原操作证及档案,到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办理确认或变更手续。
4.2.13 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应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吊扣、吊销其操作证,造成严重后果者,应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4.3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4.3.1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起到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作用。
4.3.2 各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使用期限详见《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4.3.3 长期跟班劳动从事炼钢、熔炉、电气、设备等的现场技术人员,发给同岗位的防护用品,使用时间延长三分之一。电气技术人员发绝缘鞋备用,安技环保人员按现场生产人员标准发给劳动防护用品。
4.3.4 员工凭办公室的通知,填写领物单经所在单位主管签字后,到仓库领取个人防护用品。
4.3.5 员工变换工种到办公室登记办理变换劳动防护用品手续。4.3.6 如因工作需要须临时增发防护用品,先由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办公室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领用手续。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3.7 一人进行多种作业,•按从事的各工种标准和最短使用期限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其中兼职工作所需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4.3.8 员工必须爱护及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改制、•转让及卖出。4.4 安全检查管理
4.4.1 安全生产检查的范围和内容 4.4.1.1 生产流程和生产秩序。
4.4.1.2 工业卫生、防尘、防毒和有害员工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4.4.1.3 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完整和有效。4.4.1.4 各种机械、电器、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4.4.1.5 各种环境现场作业人员身体适应情况。
4.4.1.6 各种环境的防火、防爆、避雷、静电、•照明及危险品贮运等的安全情况。4.4.1.7 吊具、气瓶及电动工具的安全完好状态。4.4.1.8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有关材料归档情况等。4.4.1.9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
4.4.2 对员工行为一般安全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主管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及法令;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或工作中应做好各项安全事项;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要点、设备的性能、工艺要求,按有关规定申请领取操作证,持证上岗,认真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开动本工种以外的生产设备时,必须经有关单位批准,否则不准随意开动;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4.4.3 事故隐患的整改措施
4.4.3.1 对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组织检查的单位应制订整改措施计划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到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必须按期整改并将执行情况报送办公室。4.4.3.1 各单位无法自行解决的事故隐患整改内容,应书面提出申请,由办公室列入公司整改计划,经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后,组织有关单位协助进行。4.5 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安全环保要求 4.5.1 “三同时”的管理内容与要求
4.5.1.1 公司各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的原则落实安全与环保措施。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5.1.2 凡公司新、改、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由工程主管单位或单位提供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由办公室负责向上级单位申请办理“三同时”审批手续。4.5.1.3 工程项目设计审定后,•如对有关安全措施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治理设施需改变原设计时,须经办公室审查认可后方可施工。
4.5.1.4 •各项安全防护及环保治理设备及设施投入运行后要同其他生产设备一样进行维修及保养。
4.5.1.5 凡未经办理“三同时”手续的工程项目,•办公室有权下令停止施工,追究有关单位责任,同时要求补上“三同时”治理措施。4.5.2 承包合同安全指标的内容与要求
4.5.2.1 凡公司对内、对外发包项目应在合同中明确以下安全要求的具体内容:明确安全责任;明确安全指标;明确具体安全保证措施。
4.5.2.2 •向公司承包生产任务或较大技措项目的施工承包负责人应对该实施项目的安全负完全责任。
4.5.2.3 凡没有安全指标的承包合同,•办公室有权下令停止合同并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4.6 危险作业审批管理
4.6.1 以下作业属于危险作业,必须经审批方可实施: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内或对忌火器物进行明火或易燃作业;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在轻质屋面(石棉瓦、玻璃钢瓦、木屑板等)上的作业;设备超负荷作业;有必要列入危险作业的其它作业。
4.6.2 危险作业人员条件:年满十八周岁;没有防碍从事本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认真负责,具有本作业所需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4.6.3 危险作业审批
4.6.3.1进行危险作业,应由执行任务单位(包括承包任务单位及个人),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附表D)一式两份,交办公室审查,经办公室、保卫部现场检查,提出意见,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施工。
4.6.3.1 如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履行审批手续,•现场应设专人负责监护,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时应及时派人到办公室或保卫部报告,补办《危险作业申请单》。4.6.3.3 凡未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擅自进行危险作业者,•要追究其单位负责人责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任。
4.6.4 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
4.6.4.1 危险作业应指派现场监护人员,负责现场作业安全。
4.6.4.2 危险作业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各类工具和安全用具要求完好,牢固可靠,并符合安全要求。
4.6.4.3 作业前和作业中严禁喝酒。
4.6.4.4 危险作业区域要求整齐清洁,道路畅通,并设有明显的标志和告示。4.6.4.4 危险作业完成后,应进行现场整理和清点。
4.6.4.5 现场监护人员应将危险作业情况,•告知当日单位安全值班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和督促监护,并向办公室报告情况。4.7 临时电源线的管理
4.7.1 因生产工作需要必须架设临时电源线的单位应填写《临时接线装置申请单》经办公室现场勘察,认可后方可架设。
4.7.2 临时用电线路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天,•超过期限的应安装正规用电线路或补办延长手续后方可使用。
4.7.3 临时用电线路必须使用与设备容量相匹配、•其截面积符合要求的橡套电缆。4.7.4 临时用电线路应按正式工程要求进行装设,不准随地拖拉,必须沿墙或悬空架设,距地高度室内不得低于2.5米,室外不得低于4.4米,与道路交叉跨越处不低于6米。严禁在各种支架、•管线或树木上牵挂临时用电线缆。
4.7.5 临时用电线路必须有专用的开关控制,应安装与设备相匹配的熔断器或开关进行保护,并摆放醒目的安全标志。
4.7.6 基建工地临时用电线路应在基建工程结束后立即拆除。4.7.7 临时电源线对地电压应在250伏以下。4.7.8 临时电源不准超负荷运行。
4.7.9 临时电源线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装设。
4.7.10 对未经批准私拉、乱接临时用电线路者,办公室有权给予罚款,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或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责任并作出处理。4.8 职业卫生管理
4.8.1 办公室负责拟定公司环境治理计划,并负责监督实施。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8.2 •办公室对本公司各有害作业地点的工作条件及污染危害情况,实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做好记录。
4.8.3 对各有尘、有毒作业点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汇总情况。4.8.4 调查污染源,掌握有害因素的数据,并建立本公司职业卫生档案。
4.8.5 对含有毒有害因素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项目严格按4.5“项目、合同安全环保认证”之规定,采取可靠的综合治理或劳动保护措施。
4.8.6 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体检发现问题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治疗或调离原工作岗位。4.8.7 职业病普查
4.8.7.1 矽尘操作环境普查:一年复查一次,两年普查一次; 4.8.7.2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普查:两年普查一次; 4.8.7.3 高温及放射线作业场所的普查:一年普查一次; 4.8.7.4 噪声、高频、微波等环境的普查; 4.8.7.5 有振动场所人员的普查。
4.8.8 各种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须经所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确定。4.8.9 •确定为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者由办公室负责向公司提出调离工作岗位的书面建议,经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讨论决定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调岗手续。4.9 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
4.9.1 工伤事故分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4.9.2 工伤事故报告程序
4.9.2.1 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并在七日内填报《工伤事故分析登记表》,并将工伤诊断书或医院病历一同送交办公室。
4.9.2.2 发生重伤以上事故,除履行以上手续外,并应在24小时之内迅速报告上级主管单位。
4.9.2.3 员工受轻微伤(未休息或歇工不足一个工作日,只保健站进行了简单处理)不填写《工伤事故分析登记表》,但应由班组进行分析,吸取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4.9.3 重伤事故的保险工作按国务院第375号令、湖南省人民政府第185号令及长政发[2004]34号文件执行。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9.4 工伤事故调查与分析
4.9.4.1 轻伤事故由员工所在单位自行调查、分析和上报。
4.9.4.2 重伤事故由办公室组织调查分析,写出事故分析和事故结案材料。4.9.4.3 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由公司相关单位会同所在地区的劳动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4.9.5 事故调查程序
4.9.5.1 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抢救受伤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9.5.2 物证收集:现场物证包括:受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位置等;在现场搜集物件上贴标签,并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对健康有危害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依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4.9.5.3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受害人和肇事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等;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宜:事故发生前受害人和肇事者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等性能和质量状况;使用材料;有关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工作环境;个人防护;身体健康状况等;证人材料收集:对被调查人或证人材料(包括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现场摄影:显示残骸和受害人原来存息地的所有照片,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4.9.6 事故分析
4.9.6.1 事故分析步骤:整理调查材料,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伤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4.9.6.2 以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为依据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责任分析:确定事故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者;事故原因和责任分析;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4.9.7 事故结案归档材料
员工工伤事故登记表:员工因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物证和人证材料;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4.9.8 事故处理
4.9.8.1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公司及其主管单位负责处理。
4.9.8.2 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发现事故隐患和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9.8.3 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单位按国家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9.8.4 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打击报复的,由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9.8.5 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在90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天。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宣布处理结果。4.9.9 伤亡事故档案管理
4.9.9.1 伤亡事故档案一般不借出,确因工作需要借用的,经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借用者填写借条,用完后按时交还办公室归档。
4.9.9.2 伤亡事故档案应及时认真进行清理整顿,防止遗失。4.9.10 管理人员变动时,必须办好伤亡事故档案的移交和接管手续。
4.9.11 借阅人员如涂改、损坏、遗失原始档案材料,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或罚款处理。4.10 环境保护管理
4.10.1 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包括:工业“三废”的管理,噪声管理,环境保护措施项目管理。
4.10.2 防止污染地表水,严禁往地面、下水道、沟、•坑倾倒下列有毒物质:各种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黄磷及其它可溶性剧毒物;挥发酚、挥发苯;油类;酸、碱性废渣液。
4.10.3 使用单位对空压机房、发电站及其它设备的废油要妥善回收。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10.4 工业垃圾与废渣应定点堆放,及时处理。4.10.5 开展对废渣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4.10.6 积极采用低毒、无毒、无害的材料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尽量少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
4.10.7 超过排放标准的废气污染源,•其所属单位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争取达标排放。
4.10.8 各单位应对本单位超标的噪声源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争取达标。
4.10.9 公司在平衡技措资金时,环保治理资金不应低于7%,要有计划地对老污染源进行治理。
4.10.10 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必须坚持环境保护项目与主体工程按4.5“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安全环保要求”之规定同时进行。
4.10.11 公司安排的环境治理项目,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安排专人负责,设计、施工层层把关,使其达到环保要求。
4.10.12 环保治理设备使用单位要对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4.10.13 使用单位若需要更新环境治理设施设备,必须在每年十月份以前申报,经办公室审核汇总后报公司批准。
【公司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07-06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与保健措施11-20
公司员工职业操守06-22
icu职业防护10-31
公司个人职业规划12-09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9-08
职业卫生管理论文05-30
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分析12-14
公司员工职业道德守则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