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案件中法理与情理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法律案件司法裁判中,要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力,更加公平、公正,必须要把握好法理、情理二者之间的平衡,以司法公正为前提,充分观照、考虑情理的积极因素,不越过法律案件中的法理、情理的冲突临界点。

关键词:法律案件;法理;情理;

伴随着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设法治社会成为民众的共同心声与美好心愿。大量的法律案件司法裁判实践中,民众评价法律案件裁判好坏,不仅依照法律法规,也会观照当地的风土民情、人情世故。因此,只有静下心来思考关于法律案件中法理与情理的冲突,思考处理好法律案件中法理与情理的对策,才能让法律实施更加顺利,获得民众认同。

一、法理与情理的基本概述

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法律案件裁判中一旦发生法理、情理冲突,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实施法律,对法律负责的态度,还是秉持为民众负责的态度实施情理?要想妥善、合理处理该问题,需要对法理、情理有准确的认识。

所谓法理,是社会对于整个社会规范运行所形成的最权威、最核心、最高的总结与归纳,也是法律法规被制定与创造的重要逻辑基础。与情理相比,法理具有显著的确定性,要确保法律实施,必须依赖于国家强制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法理与情理,完全相对立,法理与情理是相通的。法理和情理都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高度总结与归纳,是人们对漫长社会生活、社会秩序规范所形成的共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所谓情理,指的是人类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普遍认知,是对风俗民情、民间习惯、公序良俗的统称。作为民众对于是非判断的重要标准,通常会对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评价,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来使人的行为更加规范。与法律不同,情理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特征,情理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民众具有高度自觉,否则将存在较多的漏洞与问题。

二、法律案件中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一)冲突理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能够尽快地追赶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发展步伐,积极地引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等理念。在我国法律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先后借鉴了部分西方法律体系。在该过程中,中国法律仅仅对西方法律的内涵、解释、框架等进行采纳与应用,尚未深入了解西方立法的法理基础。伴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中国现代法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简单来说,就是以现代法律为核心的法理同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为衡量标准的情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法理和情理之间的冲突,可以看作是现代司法与传统社会道德伦理之间的理念对抗[1]。

在我国古代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集中体现了基于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但是并不被现代中国司法系统所认可。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传统司法体系将情理作为判断是否犯罪的重要依据,在现代社会不具备社会公正的普遍性特征。如果法律案件中的犯罪行为包含了伦理亲情、公众两方面,则大部分民众更加倾向于亲情伦理,从而使得法律案件的公众犯罪方面被弱化,甚至有部分民众忽略了公众犯罪,对于法律案件的判决结果的公正产生恶劣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在中国民众容易受到传统思维影响,在衡量法律案件的裁判时,通常以自身所处的环境作为衡量标准,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分歧。以法律的方式进行衡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统一性,其行为方式统一,法理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分歧较小。情理是在中国传统思维影响下提出的,在现实的法律案件裁判中,对个体所进行的活动是否构成相应后果进行判断时,应当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个人情感与社会关系。

(二)冲突临界点

通常来说,法理与情理之间存在必然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公众价值方面保持高度一致,二者之间的冲突并不会导致民众感到明显差异的分歧与冲突。有很大一部分案件之所以存在争议,就是因为情理与法理的冲突存在冲突临界点被越过的问题,二者之间发生严重分歧。

冲突临界点一般包含道德、主观两方面。第一,道德方面。达到道德冲突临界点通常是需要移情的。在一些争议性法律案件中,道德临界点通常包含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法律案件通过媒体曝光等多种途径引起了广大社会民众对其讨论,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舆论通常是以网络舆论为主的,通常会提出一些鲜明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人们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影响下所形成的。在第二阶段,随着法律案件的细节逐渐被披露出来,一些不同于第一阶段的观点开始逐渐出现,社会公众的道德观点由此产生分化、分散。

第二,主观方面。社会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得出的评价标准,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缺乏严谨性。因此,反映在法律案件的情理层面,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法律案件曝光披露裁判过程中,不断发酵、催化的网络舆论形势会使法律案件情理逐渐变得不负责、不严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由于公众对于法律案件信息了解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与空白,且容易在表达自身意见过程中受到舆论的影响与误导,在判断法律案件依据时,无法分辨该判断依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民众在法律案件情理层面的主观性,往往还会受到自身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思想倾向等方面的影响,甚至有部分民众的主观性与法律案件法理产生严重的对抗性。有部分法律案件在审理裁判过程中,由于民众主观性与法理发生无意识的对抗活动,甚至会在该过程中将一些与案件毫无关联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牵扯其中。如果不能及时对该事实进行澄清,就会导致主观临界点被超越,出现严重的监管不当、言论随意等问题,甚至会出现语言暴力等社会问题。

三、处理好法律案件中法理与情理的对策

(一)法理与情理的融合

情理本身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被民众广泛认可、接受。一般情况下,民众将情理作为对于伦理是非判断的标准,往往会对民众行为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进行规范,情理的实施需要民众具有高度自觉。区别于情理的是,法理本身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并不完全体现民众的情感。

法律本身具备道德属性,如“法本缘情”。法律制定的基础就是情理,将情理实现升华、体系化、强制化就是法律[2]。简单来说,法律的形成与编制依赖于人对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后的社会舆论,并逐渐形成可以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的客观伦理。在当前的学术界,对于情理与法理的内在一致性达成了高度认同。以西方自然法学派为例来看,该学派认为法律要想获得合理性的内在依据还需要以道德为依据;新分析法学派则认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或者也符合某些道德要求。

(二)适当运用法理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使法治建设与时代发展步伐保持高度一致。换言之,可以将法律看作是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重要抓手[3]。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更加妥善地处理所面临的各类情况、问题、困境,就有必要根据当前社会现状来制定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以法律作为处理新情况、新问题的手段,这也是加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与重要表现之一。司法审判机关一定要依法严格审判,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在法律案件的裁判中充分彰显法律的公正性。与此同时,法律案件裁判中要求审判机关与审判人员具有较高素养,必须要具备传统情理挑战与质疑的应对能力,针对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情理要做出恰当的回应,从而使得我国法律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三)适当运用情理

因为法律所发挥的效益并不是无限的,在涉及一些边界问题的时候,还必须要通过补充机制来对法律空白进行填补,情理在法律案件中,不仅要坚持法治精神,还要在坚持法治精神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情理,从而保证法律实施更加顺利。在立法执法过程中,要在遵守法制精神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将法律思维、传统思维、习惯思维融合其中。适当地运用情理,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调整作用,还能兼顾到民众的民意、情理,从而有效提升法律制度的实际实施效果。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法治社会,要确保法律实施获得民众的广泛理解与认可,达到实施法律的效果,就需要在法律案件中实现法理、情理的合理应用。为确保法理、情理应用得当,必须要依据法理来对正当的民情民意进行鉴别,使法律案件的司法裁判既不违背法律秩序,又不伤害正常的民意情理需要。

参考文献

[1]董琳.情理和法理在刑事定罪中的错位与应对——以陆勇案件为研究样本[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5):89-94.

[2]刘超.凭借法律专业知识与良知明断是非——试论法理与情理在处理案件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6(29):267-268.

[3] 胡莎.情理与法理的博弈——以近年争议案件为视角[J].福建质量管理,2017(6):141.

上一篇: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和环境提升的方法下一篇:英歌舞素材在舞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