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串联教学法在园林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湖北民族大学园林专业为教学改革对象,针对当前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孤立式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3T”串联式教学法,即:理论串联(Theory)+时序串联(Time)+行动串联(Takeaction)。主要针对园林专业设计类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设计、园林实用软件、园林工程、工程概预算进行改革试验。通过三年串联式教学法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等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显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实践动手能力显著增强,从事该专业设计方向的就业率有极大的提高,设计方向的考研率也有明显提升。

0引言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新目录学科中风景园林专业(专业代码082803)属于工学门类建筑类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28,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之一[1]。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单位广泛分布于建筑学、林学、农学、工学、商学、管理学等学科教学机构内,其历史形成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不尽相同,研究重点亦不一致[2]。湖北民族大学园林专业主要依托已经办学多年的林学学科,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收园林专业学生,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园林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个环节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从美学基础到设计思维的培养、景观设计方案的形成再到电脑及手工绘图表现,最终进行施工图和工程概预算等。期间包括学习园林植物学、园林建筑学、园林生态学等课程。

笔者于2002年毕业后一直在湖北民族大学从事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教研与相关科研工作。工作中发现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之前的教学模式为孤立式教学模式,即:各门课程之间没有关联。因此结合个人教学经历为加强各门设计课程之前的联系,提出了“3T”串联式教学法以提升园林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进而提高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就业率和考研率。

1园林专业设计课程孤立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类课程彼此孤立,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园林专业的设计类课程通常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课程门类分别来负责主讲,各个老师针对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来布置不同的设计作业,存在知识点脱节,作业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性等问题,但实际上基于本专业的特点,每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只是今后学生工作中所遇到的设计项目的一个环节或者是某一个专业方向的知识点。但园林项目本身对专业知识的连贯性有很强的要求,学生要具备掌握项目会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时序上以及实践中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项目主导的方式开展学生对这四门课程的学习,这样更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快速适应工作的节奏,会很有帮助。

2)设计类课程彼此孤立模式下,学生的设计作业存在抄袭现象。对于部分课程而言,相同的作业并不能使每个同学的能力得到训练,比如说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应用类的作业如果让学生学习画同样的一栋建筑或同一个园林环境就有可能存在抄袭现象,会有个别学生只是拷贝下别人的电子版作业改一下文件名换成自己的姓名学号交上来,老师也无从知晓是否是学生本人完成的作业。再比如说园林工程概预算作业,老师指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让学生做出工程预算,同样存在着抄袭隐患。因为同样一个项目,它的预算过程及结果不会有太大差别。如果每个学生作业内容不同针对个人方案则可以极大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3)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专业就业率低。由于本专业实践性很强,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3年~5年的专业工作经验,而刚迈出大学校门步入社会的学生几乎很难有工作经验。根据前期的数据整理,未实施“3T”串联式教学法的15届毕业生47人的就业及考研率显示:从事本专业设计方向的人数仅有11人,就业率为23.04%,其他专业方向(植物调查、植物生产、生态等)为4人占8.51%。本专业总就业人数为15人就业率仅为31.55%,考上植物和生态方向研究生的为2人,考研率为4.26%,设计方向无人考取研究生。因此本专业的就业率和考研率总和为35.81%。从事外专业就业人数为29人,就业率为61.07%。考取外专业研究生有1人,考研率为2.13%。

2“3T”串联式教学法的定义

“3T”串联式教学法就是将设计类的几门课程进行理论串联(Theory)+时序串联(Time)+行动串联(Takeac-tion)。理论串联,即设计类课程的知识体系的逻辑串联;时序串联,即按照设计项目开展的时间前后串联;行动串联,即设计实践包括课程作业的过程串联,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形式构成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生做完每门课程的作业相当于是完成了一个完整项目的一部分,最终设计类几门课程全部结束后,学生则有了一整套园林工程项目成果,包括从方案设计到手绘图纸进而到电脑绘图直至最后的施工图和工程概预算。学生从中可以很详细的了解园林项目的特点并切实感受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学习营造更为真实的氛围和良好的环境。经过几门课程的“3T”串联式学习,学生则亲身经历并完成了一整套的园林设计项目,为今后找工作提供重要专业阅历。

3“3T”串联式教育法的实施

本教学法首先在园林设计、园林实用软件、园林工程和园林工程概预算四门设计类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第一阶段:方案设计及手绘。此阶段主要涉及到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以一个实际的园林设计项目的现场踏勘开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场地调研,以及寻找设计思路,构思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初稿,最终以手绘的形式提交全套方案图纸作为期末作业成果。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并以手绘的形式上交图纸方案设计阶段的作业。老师负责将学生的方案图纸进行扫描或高清拍照并以电子档的形式保存。

第二阶段:电脑表现。主要包括AUTOCAD,PHOTO-SHOP,SKETCHUP,LUMION等几个软件的学习。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项目方案以电脑绘图的形式呈现,包括各种平面图、分析图、效果图和漫游动画表现。由于每个学生上一阶段的方案和手绘图纸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全套图纸,不存在彼此之间的相互抄袭,学生可以在这样的作业中得到真实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第三阶段:施工图绘制和工程概预算。围绕园林工程和园林工程概预算两门课程的学习。此阶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主要根据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之上,其中园林工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案如何进行下一步的绘制以及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施工图。园林工程概预算则是在施工图绘制完成后开展,实验作业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施工图纸来做出工程预算。同理,因每个学生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的不同,每一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图纸和预算,概预算结果也各异。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得到更为全面和真实的训练。

由于三个阶段的课程学习,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是根据自己的方案独立完成项目作业,因此不存在抄袭现象,且这种方法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今后找工作,也有一套完整的从设计到施工图到工程预算的全套的项目作业,包括手绘图纸和电脑图纸,这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专业经验。

4串联式教学法的实施成效

对16届~18届三届学生实施了“3T”串联式教学法教学,与15届学生没有实施串联式教学法的就业数据相对比,并将这四届学生的就业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园林专业设计方向工作的就业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5届~17届三届的就业率分别为23.40%,35.85%,52.78%,在逐年上涨并在18届保持平稳52.38%接近17届的水平。本专业其他方向的就业率(主要有植物生产类、林业、生态等方向)在17届有明显提升,其余三届仍然保持平稳。

本专业学生从事外专业的就业率15届~17届三届分别为61.70%,47.17%,19.44%呈明显的逐年下降的趋势,并在18届保持适度回升达到30.95%。

本专业设计类的考研率15届~18届分别为0.00%,3.77%,0.00%,7.14%呈上涨的趋势,只是在17届有所回落,但17届学生本专业就业率在几届学生中相对较高。

本专业植物生态类的考研率15届~18届分别为4.26%,7.55%,0.00%,2.38%,呈显著的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学生对设计方向类课程兴趣有所提升,设计类相关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并在就业率和考研率中有明显反映。

本专业的学生考外专业的研究生比例基本不变,15届和17届各一人,平均两年出现一人。

从15届毕业生没有实施“3T”串联式教学改革到16届~18届三年实施改革后,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就业率明显提升,尤其是从事设计方向的就业率有明显提升,而从事外专业就业率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本专业设计类考研率总体也呈上升趋势,说明对设计类课程实施了串联式教学法以来学生对本专业设计知识掌握有明显提升,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且16级~18级学生分别在艾景杯(IDEA-KING)、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C)中累计有五组设计作品获奖。以上数据充分表明“3T”串联式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进行设计类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6结论及展望

通过实施设计类四门课程串联式教学法,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课程作业的形式熟练应用于实际的园林设计项目中。较之先前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及实践能力,专业和技能均有显著的提升,本专业设计方向的就业率和设计方向的考研率上也有明显提升,学生在全国相关设计竞赛中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总体而言设计类课程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

目前在本校的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有四门设计类课程进行了“3T”串联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更多的课程纳入此教学方法体系,包括: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造景等课程。如:在一个设计项目中可以将园林建筑设计部分作为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一项作业加入到串联式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设计项目的植物配置造景5串联式教学法实施方法和要点

1))各门课程教师要在课前进行认真的交流并达成充分的共识。串联式教学改革中所涉及的课程主讲教师事前要进行充分交流达成共识,做好项目选择、理论体系逻辑建立、教学时间的前后衔接以及学生作业传递等环节的工作。

2)学生要积极响应配合。学生应当全力配合并积极努力学习完成串联式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手绘作业需要学习委员协助老师收集整理并统一扫描或者高清拍照作为档案留存。以作为下一阶段课程作业的依据,同时为学生下一步的串联式学习提供“备忘”和参考。例如学生在学习AU-TOCAD画平面图时可以将自己的手绘平面图扫描版或电子版直接导入AUTOCAD描图式绘制。

3))学院主管领导要积极给予支持。学院相关分管教学的领导应该给予串联式教学法以支持并鼓励尽可能相关教师加入串联式教学改革中,使更多的课程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形成知识共享、理论共建、实践互助的良性教学体系,以便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学生从中受益。

也可以作为后续的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一项设计作业。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双重属性,因此风景园林教育应培养学生在根植于对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形成概念,协调关系,创造作品,建设、管护户外景观[3]。营造诗意栖居环境与空间,理当是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共同的信念、使命、任务和目标[4]。希望本方法的提出能给相关院校的园林专业相关设计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杜春兰,雷晓亮,刘骏.当代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7,33(1):25-29.

[2]李文,张俊玲,张敏.引导拓展融合———东北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园林,2017,33(4):74-77.

[3]刘滨谊.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J].中国园林,2017(1):7-12.

[4]高翅,吴雪飞,杜雁,等.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29(6):23-25.

上一篇:社会技术科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体系初探下一篇:探索神秘隐形食品工业加工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