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四方融合与三个一体人才培养改革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落实“双高计划”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与健康服务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研究、探索校院(企)师资资源相融合、课程建设相融合、实训基地相融合、校院(企)文化相融合的“四方融合”人才运行机制以及中职与高职衔接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人才培养与岗位培训一体化的“三个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路径;

2019年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1]。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重要举措,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安宁疗护以及护理服务业发展[2,3,4]。针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研究、探索“四方融合”的人才运行机制与“三个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四方融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基本架构

(一)校院(企)师资资源相融合

落实校院(企)共管原则,搭建“双师”管理平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按照“双师、双证”为导向进行“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规划,使校院(企)师资深度融合,学院与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医院)共同谋划师资培养,有机融合企业内部培训师资队伍的需求与人才培育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坚持引聘护理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教师教学团队的聘用与管理机制[5];落实院校师资队伍与健康产业技术团队“互兼互聘,双向交流”机制;医院(企业)协同落实院校教师“五年一周期轮训”体系,校企融合共同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课程建设相融合

与医院(企业)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构建职业基础岗位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多层次、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同步提高的作用[6][7],使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专业(群)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校院(企)师资共同探索开设创新课程,将医疗护理新技术、产品研发、技能竞赛等项目教学化,实现人才培养与健康产业岗位需求相融合,使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动态调整修订优化课程标准,实践“1+X”的教学改革,使实训项目与岗位技能对接,落实“1+X”证书改革,将X证书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实训基地相融合

以院校、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的密切合作关系为基础,搭建交流平台,完善院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而有效地整合多方合作的资源,优化实训教学效果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多方资源平台的搭建融合,以期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让各方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真实性和职业性,推进校院(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中院、院中校”融合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引院(企)入校,校院(企)联合组织实训教学,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护理岗位训练、职业氛围和医护文化;推进校院(企)深度合作实训基地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建成集医院日常活动、学生技能实训、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及比赛、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紧密型校院(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联合体,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四)校院(企)文化相融合

高职护理教育最终目的为大健康产业建设与发展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大健康产业文化相对接,与现代大健康产业相关企业先进文化相融合,逐渐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首先,要将大健康产业发展形势融入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不断融入国家政策、医疗护理领域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及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思维能力。其次,将优秀医院(企业)文化融入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主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优秀护理文化的熏陶,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再次,利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大健康产业文化,利用虚拟仿真医院、校园网等多种途径,使院校处处能体现出医疗护理的特色。最后,开展医疗护理文化进校园活动。围绕“512国际护士节”理念,定期举办护理技能大赛、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三个一体”人才培养路径基本架构

(一)中职与高职衔接一体化

做好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应保证中职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与吸引力,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8,9]。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社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利益主体联系起来,积极提高合作企业的参与度[10];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起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及质量监控制度,切实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因材施教,针对中、高职阶段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区别管理;在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通过专业教育、职业生化规划、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就业观[11]。

(二)学习与工作一体化

在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的模式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11],落实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帮助护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人才培养与岗位培训一体化。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培训一体化。应打破传统、单一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将人才和培养与岗位培训密切结合起来,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12]。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培训一体化,还需要密切与培训评价组织合作,借助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在人才培训方面的力量与经验,共同探讨对接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理性引导护生适度参与各类X证书的学习与培训考核,提升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宽其就业面与就业渠道,最终使护理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提升,为大健康产业输送多元化复合型护理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2019.

[2]李玮炜,贺定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深化产教融合建设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5(9):1-6.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

[4]彭智甦,金松洋,李少华.“护教协同,院校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麻醉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1(37):8-9.

[5]刘秀丽,郑沛.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中国商贸杂志,2020(3):251-252.

[6]杨飞勇,何海华,周玉芬.生物医药专业群“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山东化工,2019(48):158-160.

[7]黄昭霞.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训赛创”四位一体深度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154-155.

[8]李东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54-56.

[9]傅冰,应俊辉,吴芳英.中高职一体化有效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20,2(3):250-251.

[10]周广跃.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8):105-107.

[11]阮飞,嵇新浩.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质量保障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54-57.

[12]于红平,陈博.“学习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2):150-151.

上一篇:工匠精神和烹饪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造的下一篇:培养中等职业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