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篇1

关键字:潘云鹤 两化融合 最近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给中国的沿海地区带来了一些困难。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并把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挑战变成机遇?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问题,就与此相关。

此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是,美国虚拟经济发展得过分了。虚拟经济应该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在这方面,我国政府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谈到实体经济,我这里想讲的一个问题是,走中国工业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必须富有中国特色,这既来自于中国的现实需求,又来自世界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新世纪我们国家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世界各个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都是根据各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阶段而提出的。例如,日本政府在2001年制订了《电子日本战略》(e-Japan),这一战略提出日本要力争在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到了2003年,日本推出了《电子日本战略二》,提出要发展7个领域——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知识、劳动就业和行政。欧盟于2000年制定了“电子欧洲”的计划,其目标是每一个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都进入数字时代,享用最先进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创业精神为支柱的“数字文化”的欧洲,建立消费信任,以增进社会的融合。印度在1998年就提出,到2008年全面实现信息化,其战略目标是“加速推动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2008年印度软件和IT服务业出口已达500亿美元,上述目标已经实现,其网络能力年均增长30%,所有的学校和医院、行业都实现了IT应用和IT教育。

分析表明,上述国家的信息化目标与中国都不一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最耀眼的中国特色战略。

从国情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需求。首先,中国工业生产的规模已经很大,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全世界第三,而信息、电子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位于全世界第二。我们有很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现在全世界有30%的日用工业品是从中国进口的,而像电风扇、电视机、拖拉机、挡车机械等,中国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40%甚至50%。其二,我们的交通规模也很大,铁路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全世界第三。我们的高速铁路过去为零,现在从北京到天津的高速铁路的速度是全世界最

快的,正在迅速建造的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将是全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据铁道部估计,今后5年我们所要造的高速铁路是全世界最多的。我国的高速公路近几年发展也很快,仅次于美国,发展速度居全世界第二位。我国港口已完成部分的吞吐量已经占全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的亿吨港口拥有量居全世界第一。其三,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增速很快,2006年已经超过了4000亿平方米,2007年达到4500亿平方米。

无论是制造业、运输业还是建筑业,一方面,中国的工业规模很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仍旧处在传统工业化的老路上,表现为“三高两低”,就是物耗高、能耗高、生产环境代价高,而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低。环境和资源的全球压力,加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三高两低”的压力也很大,困难与时俱增。我国的国内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0%-40%,我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而我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却很低。从全国范围来看,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为2490美元,大概是美国的1/19,浙江人均GDP大约到了5000美元,即使这样,也只是美国人均GDP的1/9。

再从历史来分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中国工业化的难得机遇。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以从中看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国家工业化的世界性巨浪。

第一次巨浪起源于英国。1769年,英国的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启动了动力机械化的时代。蒸汽机时代的机械化和以往靠人工和畜类推动的机械完全不一样。由于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1779年出现了动力发动机,1803年出现了轮船,1812年出现了火车,1825年出现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1829年出现了拖拉机。至今为止,人们所使用的最有效的机械,实际上都是在蒸汽机时代的那一次工业化浪潮中产生的,即使有所变化,也无非是后来把蒸汽机变成了内燃机、电动机而已。因此,由于工业化进程,英国人在100年以后,有70%的人住进了城市,英国也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工业化不仅带动了本国的工业化,而且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第二次巨浪起源于美国。美国的工业化浪潮实际上应该叫做电机化浪潮。不过,严格来说,电机化浪潮实际上不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人发明了发电机,俄国人发明了电动机,电机化最重要的两个机械不是美国人发明的,而是欧洲人发明的。但是美国人从1876年开始发明了电话,1878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启动了电气化时代。仅仅有这些,爱迪生还不能启动电机化时代;爱迪生的聪明,在于他不仅发明了电灯泡,而且还在纽约使用欧洲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当时发电厂的电力传输只有几公里,即使如此,它促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供应电,能够把几平方米的范围都照亮。这就启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电机化时代。美国人以电机化带动工业化,从而进入到汽车、钢铁、石油快速发展的时代。到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美国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一次工业化浪潮对世界的贡献可谓巨大。

可以看出,尽管世界上有很多的强国,这些强国走出了自己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但是,只有把那些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融入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且能够

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造就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工业化浪潮,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在新世纪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正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机遇,指出了这样一个途径,希望能够在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对世界文明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受阻的五大软肋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发展很快,但仍然不够强大,还存在严重的不均衡。信息化产品,我们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在质量方面还很薄弱。例如,显示器、手机、彩电、DVD,以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我们的这些产品占全球的总量现在已经到了50%、30%、43%、80%、40%,尽管如此,2003年中国的信息社会指数程度还只是在全世界排第44位。一方面,我们的信息产品做得不错,另一方面,我们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还很不够。其中的原因何在?总体看来,我们整合和发展信息产品的水平还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问题:

1、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是跟踪过分。我们太热衷于跟踪,中国人始终对西方强国存在着迷信,中国人对西方强国的跟踪意识特别强,我们希望通过跟踪西方,最后超过人家。但是人家跑的那条路是不是适合你跑,我们没有考虑过。跟踪、赶超是需要的,一定程度上在中国开始振兴的初级阶段起到过巨大作用,但是事实证明,跟踪赶超的路不能一直走下去。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走的路一定会和西方不一样,如果和他们一样,那就一定超不过他们。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此外,就是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认识还不足,我们往往将融合看成是局部性的战略,而没有把它看成全局性的战略,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对国情、世情以及历史性挑战和机遇的意义。

2、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不妨来看一看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研情况。我们企业的数量在增加,但是设立科研机构的企业数量,除了2007年有所增加外,其他年份都在减少。这说明我们整整十年时间几乎都在埋头于生产,而很少埋头做科研与开发。从经费投入上看,我国企业对科研投入的比例是1.0%(制造业还要低,只有0.54%),而美国、英国、日本则大于10%,韩国、意大利也大于4.5%,差距非常大。不仅是科研比较落后,融合也比较落后。

实际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化。它的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业中各行业的问题,促进工业中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而不是单纯的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我们现在热衷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而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则热情不够。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要结合起来,需要做什么?就是R&D,就是研发。我们现在促进两者融合的研究经费和项目非常不够,这样的科研状况没法支撑我们去提高工业化水平。

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剑锋没有直指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所在,比企业的生产能力重要得多。中国人很注意自己的生产能力,但是很不注意产品的创新。

我们以前的统计,是把本企业没有生产的产品当作是新产品,只要本企业没有生产过的、即使是模仿他人的产品也叫新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跟踪性很好,新颖性不够。应该看到,产品是研发能够产生利润的必由之路;科研成果如果不能转化为产品,就不会产生利润,研发是体现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品牌效益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品牌?首先就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研制的新产品,我们所谓的新产品都是人家研制出来的,实质上也就是人家设计出来的。如果要有自己的品牌,就一定要创造自己的产品,要把产品创新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手段。完整的自主创新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家呼吁得很不够。知识和技术不转化成产品和工艺,也就很难抵御危机。我们从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历次风暴中都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产品创新应该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主战场。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创新体系。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是最传统的产品也存在着同信息产品融合的广阔空间。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要抛弃原有的传统产业去发展高技术产业;我认为这种理论不完整。一方面,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需要从一城、一地转移到另一城、另一地;另一方面,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际上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就一个产业而言,只要把产品调整好,这一产业就可以变成朝阳产业。最重要的产品实际上是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东西,不管发生什么危机,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必需的。人最不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大概也就是飞机、电脑等。人没钱的时候可以不用计算机,不乘飞机。金融风暴来了,出去旅游可以换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必须吃饭、穿衣、住房、乘车。因此,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我们的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属于人类必需,一定会有强大生命力。

4、政府出台的政策,鼓励投资较多,鼓励融合较少。

我们应该鼓励各种交叉型的企业,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要鼓励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要鼓励产、学、政的交叉融合,产、学、政合作才能创新;要鼓励创新与金融的结合,尤其是与风险投资的结合。

5、信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性人才依然匮乏。

人才对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可以举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来加以说明。2001、2002年时,中国的软件业非常羡慕印度的软件业;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很快,赚了很多钱。但是到了2007年,中国软件业的数量、销售总额超过印度,这一变化很了不起。我最近查数据才发现,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希望超过500亿美元,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这一数据,而中国软件业的产值则到了600亿美元。但中国和印度很不一样;中国的软件业是把产品卖给了中国人自己,而印度的软件业则是把产品卖给了美国人。中国在2001年开始成立软件学院,政府对软件

业采取了特殊政策。印度人普遍使用英语,所以印度更适合软件业的发展;而我们的软件业大多把产品卖给了自己人,这和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软件学院的学生能把英语培训得更好,我们的出口软件数量有可能更多。所以,人才的培养同产业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

三、工程教育缺失,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转型

有产业没人才,产业不可能很好地发展;有人才没产业,人才也不可能培养起来。我国现在正在培养的工程人才,也许在10年后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因为我国现在实施着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制造业是全世界范围内体量最大的。如果我们不能抓紧这个机遇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就会错过黄金时间。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同时使我们的工业有创新潜力,这样,也许10年以后我们就会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

我们现在的工程教育尚存在着很大问题。一方面,我们的人才队伍很强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人才队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很大问题,我把它称为工程性缺失、创新性缺失、多样性缺失。

工程性缺失表现为,在教育环节上实践性薄弱,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全世界的工程教育都在反思这一问题。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一样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考大学,所采取的考试方式令人担忧。我们的考试方式大多是选择题,一个题目给出ABCD几个答案供考生选择。这种训练方法是什么思维?面对一个事情选择对还是错,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工程的方式,不是干事情的方式。我们要干一件事情,开发一个工程,不能只回答Yes or No。工程师造桥,一种方法不行可以换另外一种方法,基地不行可以打桩,没有条件可以改变条件,最终是要把事情做成。科学的方法是“对或者错”;工程教育同科学教育有密切关系,但也有重大分歧。我们现在的整个教育方式中,工程训练太差。

创新性缺失表现在教育上,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传授不符合工程创新的特色。当代工程创新在知识上表现为专业性、交叉性相结合。一是要有宽博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还要有经验;二是要有专业性,需要专家;三是要有交叉性,需要多种专业知识交叉使用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强调“专”比较多,而强调“宽”和“交叉”则比较少。创新思想来自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10个学计算机的人,尽管学科背景一样,但如果一个人学了计算机以后去从事土建,另一个人去从事工程设计,他们的想法肯定会不一样。他们相互交叉就能促成创新。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多样化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上。中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实际上有过两次曲折。第一次曲折是“文革”前,那时候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才,当时最多讲的一句话就是要成为“像螺丝钉那样的人”,培养人才就是针对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这样的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适应了。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会破产,一旦转到另外的企业,就不适应了。“文革”结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向美国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学习,大多数学校以通识教育为主。现在很多学校采用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再

是专门的,这是受到美国教育模式的影响。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国家都需要;我们既要有企业马上就能用的人,也要有能够创新的人才、能够发表论文的人才。但是,我们还需要另外的人才,即多面手,以及符合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人才。我们应该吸取欧美纯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所长,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培养出特色的人才来推动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篇2

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涵

所谓信息化, 就是指以培养和发展智能化工具为目标, 不断提升和发展新生产力并将其运用至社会经济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是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将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进行加工处理, 以供特定人群进行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而工业化则指的是工业或第二产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而要想实现工业化目标, 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在进行工业化发展时, 我们必须将农业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提升其发展质量, 并将发展成果及时应用至生产生活领域。信息化与工业化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大重要发展阶段, 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进行的,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其中,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方向, 它贯穿于工业化发展的整个过程, 不仅决定着工业化的发展方式, 还决定着其发展方向, 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保证。但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是, 信息化只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可以加速工业化发展, 而无法代替工业化。因此, 我们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要进一步调整发展结构, 提升发展水平。

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2.1 信息化推动着工业化

信息化对工业化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它以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为标志, 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融合性、创新性, 极大地影响着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仍处于不断完善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 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经验,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能够有效推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2.2 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 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工业, 逐步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既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经阶段, 不可逾越。工业化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我国工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更多。为实现工业化目标, 我国积极调整工业发展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从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 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直接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提升工业化发展效率和质量, 尽早实现工业国目标, 我国积极发展信息技术, 不断提升其信息化水平, 有效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发展。

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策

3.1 加速制造业工业化

产业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急于求成。当前, 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时期, 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 我国必须抓住这一发展时机, 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同时, 我国还必须采用各种措施, 推进企业信息化。

3.2 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

目前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至管理领域。因此, 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机制, 优化管理结构。在日常管理中, 企业可以将电子信息系统广泛应用至企业管理中, 推进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民主化, 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 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 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 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 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 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 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

摘要:本文首先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涵做了详细介绍, 再从理论与实践视角分析了信息化在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体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本质, 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为此, 我们应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相关新兴产业, 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并立足于本国实际, 针对如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带动作用,新型工业化

参考文献

[1]周毅.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2]安筱鹏, 赵军.信息化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5) .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篇3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首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这充分反映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对今后5年推进我国信息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十七大报告为我们大力推进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而在本届IT两会制造业信息化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辟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新局面,如何真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作为本届论坛的特约嘉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组长杨海成高屋建瓴地指出:“过去搞信息技术的,只要把软件、计算机、网络建起来,应用跑起来,使命就完成了;而搞工业化的人认为,只要把车间、厂房建起来,生产能力、企业的绩效提升起来就行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似乎还隔着一层皮。这正是我们当前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推进中的一些困惑。而十七大深切地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方向,我觉得这具有深刻的历史含义,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杨海成认为,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新的命题将会主导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它会把更多的资源、条件、技术、系统,部署到国家整个工业化技术的改造和提升中,部署到以企业为主体的主战场上去,要通过它来推动我国企业实力的全面提升,推动我国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制造业信息化未来的空间更大,未来的战场更宽阔,未来的挑战也更大。他同时指出,这个命题不论是认识、方法,还是具体实施等层面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从集成到协同

面对新形势下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融合?过去我们常讲的应用集成是否就是融合呢?清华大学CIMS中心主任肖田元教授认为:集成不是融合,协同才能算做融合。他在本次论坛上明确指出,制造业信息化过去20年的发展,正是走过了从集成到协同的认识提升。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使得各种各样的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可以突破传统的那种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层层界限,构建以协作为基础的产业链,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围绕产业链进行流动,形成全球制造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品协同制造,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肖教授解释说:“协同制造是指制造企业基于网络开展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利用信息网络,特别是Internet,跨越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的空间差距,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过程协同、资源共享,对企业开展异地协同的设计制造、网上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实现产品商务的协同、产品设计的协同、产品制造的协同和供应链的协同,从而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和研制费用,提高整个产业链和制造群体的竞争力。”

肖教授认为,当信息化之于工业化的作用,就像电力之于人们生活的作用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完美融合也就实现了。而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中石化CIO吴正宏就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力的时候,极少关注其背后的发电厂和输电厂。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停电了,这时候人们会感到极不方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让人们感觉不到信息化的存在,同时信息化又无处不在。而只有信息化达到了这样的水平,才能真正体现出信息化的价值。正如杨海成所言:信息化是工具、是手段、是平台,只有当它真正嵌入到我国经济建设、企业建设、能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真正融入到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真正铸就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平台的时候,才真正发挥了信息化的作用。这也恰恰与安徽合力CIO张孟青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我们应该逐渐淡化信息化这个概念,让信息技术与企业命运结合在一起,并融为一体。

实际上,从企业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在很多时候,企业并不关心采用什么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业务是否能因此得到大的提升。雅戈尔公司前CIO、现任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工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韩永生就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这种趋势。韩永胜举例说:一家女装生产商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对信息技术本身提出任何要求,而只是提出要在9个月内,实现“库存下降一半,并且销售收入增加15%”的目标。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已成必然之势,不以技术指标衡量信息化的成败,而以业务指标来衡量,这将是大势所趋。

在实践中实现融合

具体到如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在本次论坛上,产业界和企业界的众多嘉宾也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经验和信息。杨海成就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首先就是要把我国多年来IT技术迅猛发展的成果,紧密地融合到制造企业的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实践中去,要让信息技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深度地融合到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中,不论是大型集团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应如此。其次,他认为,要通过信息化,把各方的技术资源、系统资源,以及企业的战略资源协同起来,构建一个具有新型工业能力的、具有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高效运转的信息体系。只有通过集成创新,只有通过整体协同,才能够让信息化由过去多年来从单向的技术分散应用,真正走到以集成、协同、促进企业全面素质和能力提升的这个向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轨道上来,真正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高素质的制造强国迈进,真正为我国企业走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提供机遇。

三一重工总裁助理兼IT本部总监吴云峰则从企业自身实践出发,提出企业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实践找到一种新型的中国制造模式,而这种模式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快速适应变化、满足低成本需求,要能不断地进行技术变革。而三一重工就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制造模式,它在信息技术的无缝支持下可以实现:当客户拨打公司呼叫中心寻求技术支持时,三一重工可以在远程解决问题,在最短时间内为客户提供服务。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在客户打完电话之后3分钟之内得到回应,服务公司在打完电话之后4小时赶到现场,在24小时内把问题解决。具体来讲,这种制造服务模式被称为:“一二三线协同、天地人合一”。其中,“一二三线协同”是指一线服务工程师、二线服务专家、三线生产专家和供应商专家之间的协同,而“天地人合一”则是指卫星通信和地面Internet通信相结合。

正是这种信息技术与业务的紧密结合,才推动了三一重工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81亿元到2007年的122亿元,利润从8亿元到16亿元的飞跃。吴云峰说:“所有这一切,如果离开了信息技术与业务的紧密融合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他也特别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是要通过信息化限制工业化,具体来说不是要限制生产计划的不断调整,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鼓励和适应来自各方面的变化。因为正是由于生产计划的灵活变更,才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客户、打败竞争对手。如果由于信息化使得生产计划无法及时调整,那么这种信息化就很难讲是和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作为双汇集团这样一个跨地区、多业态的复杂的集团型企业的CIO,刘小兵面对集团内部80多个法人单位、600多个办事处、127个分公司、40多个工厂和700多家连锁店,极具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一”的信息化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对业务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讲,这“五个一”分别是:全集团只有一个数据库、一个应用、一个机房、一班信息化人马、一个股东班子。正是这种高度集中的信息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集团内部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等问题,数据仓库可以对财务、销售、生产、成本、物流进行全面核算,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中石化公司信息管理部副总工程师吴正宏认为,今年IT两会制造业信息化论坛的主题——“全面应用、整体协同”非常好。他表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产的积累越来越多,应用的份额肯定是占得越来越重。以前搞信息化的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谈信息系统怎么建设,建设过程怎么样控制好,怎么让它能够保证速度、保证质量,能够控制费用,能够把这个系统建设得更好。然而现在,大家在一起谈的时候,可能更多谈论的是如何把已经建好的系统运用得更好,如何让系统对企业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他认为,将来工作的重心会一步一步地从建设逐渐向应用转移。在应用上,大家投入的精力可能会越来越多,就像从起步阶段到推广,到控制、集成,到数据规划,应用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对于企业来讲,做好应用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信息系统能够在加强企业的管控能力上发挥作用,特别是特大型的企业,怎么能够管住这个企业,信息系统往往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信息系统,特大型的企业是很难管住的,也很难控制住的。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表示,信息化在航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市场的推动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将信息化与市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统筹考量。据他介绍,在精益生产方面,目前还是美国的航空企业做得比较好。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监王卫列表示,恒瑞在过去的5年中,在应用信息化的5年中,能够保持每年效益增长30%,销售增长30%,但是库存余额和生产制造的成本却是逐年下降,因此实际上恒瑞是试探性地去做信息化改造企业管理的工作,当然这个过程也经历了很多流程的优化、企业管理规则的确定。不过到2005年以后,就不再是信息中心首先提信息化方案或者信息化规划了,而是董事会主动要求信息中心去做信息化的规划、去做信息化的改造。

解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篇4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工信部信〔2013〕317号),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的行动目标: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全国性的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明确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的行动内容:

﹒研究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立项、报批和宣贯; ﹒建设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 ﹒开展管理体系试点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作为专项行动计划中的第一个专项行动被提到了首位。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概述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问题,也是一个优化和创新企业战略、组织、业务流程,以适应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管理问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恰逢其时: ﹒两化融合是覆盖我国全局的战略举措,以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式系统推进两化融合是全面规范企业管理过程、促进产业整体提升的有效方式。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严峻,企业两化融合基础条件已较为成熟,亟需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阶段跨越,管理体系能够全面引导企业有效应对。

﹒我国30年来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管理理论和应用成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通用的管理原则、要素和方法,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企业依据管理体系系统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从而引导企业统筹考虑工业化要素和信息化要素,落实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推动企业全面规范两化融合相关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加强两化融合工作的战略一致、过程可控、结果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与管理两张皮、高阻力、低参与等问题,稳定获取预期的两化融合成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拟先以工信部公告形式发布试行,试点完善后完成国家标准报批实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原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 原则一: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1、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跨越发展的关键: ﹒夯实工业化基础

﹒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形成支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2、在企业战略框架下实现两化融合的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 原则二:战略一致性

1、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

2、两化融合服务于企业全局创新和升级发展 原则三:领导的核心作用

1、两化融合涵盖业务和管理的优化调整

2、两化融合覆盖企业的所有职能和层次 原则四:全员参与、全员考核 两化融合需要企业全员: ﹒形成共识 ﹒积极配合 ﹒充分参与

原则五:过程管理

﹒确保两化融合过程持续受控 ﹒提升两化融合的效率和效果 过程方法:

﹒确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明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 ﹒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程考核; ﹒监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原则六:全局优化

﹒加强两化融合过程之间的有机关联性 ﹒提升两化融合的整体有效性

﹒加强两化融合管理的全局优化和动态改进 系统方法:

﹒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明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整体与局部的分解关系以及分工协作机制;

﹒运用信息化环境下的系统集成手段实现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全面管理; ﹒全面分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原则七:循序渐近,持之以恒

1、两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逐步优化过程: ﹒不断确立阶段性目标; ﹒坚持动态改进;

﹒持续提升两化融合绩效。

2、两化融合推进工作讲求时效性: ﹒增强执行力;

﹒确保阶段性目标及周期性成果高效实现; ﹒形成良性循环。原则八:创新引领

两化融合创造价值的源泉: ﹒数据 ﹒技术 ﹒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

原则九:开放协作 引导企业有效把握信息化带来的开放机会和创新潜能,解决我国企业的资源独占意识强、组织刚性强等问题。

﹒推动企业转变传统的资源要素观念,鼓励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内外部的优质资源。

﹒建立流程驱动、协同协作、灵活动态的组织形态。﹒以网络化管理为方向,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开放的企业价值网络。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图 1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步骤为:1)确立与企业战略一致的两化融合方针;2)识别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3)确定两化融合目标;4)确定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管理职责;5)确定和提供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基础条件与资源;6)确定和管理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过程;7)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与改进方法;8)应用这些方法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9)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和评测与改进。

1、管理职责

企业管理者应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从而推动形成主动分享的意识和氛围;鼓励所有职能和层次反馈信息、积极参与,并迅速响应员工及其他内外部相关方的建议和关注;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并及时传递给需要信息的人;建立协调与沟通的机制和方法。不同角色的企业管理者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当中其职责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图2

图3

图4 2基础保障

从基础保障的角度,应遵循4个原则:1)依据实际需求确保资源供给,规避盲目投入;2)评估资源供给不合理的风险;3)确保各项资源相互协调匹配,避免短板效应;4)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资金投入保障需要做到:确立长期制度安排;确保资金投入合理、适度和及时;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

两化融合复杂性对人才提出高要求,人才保障需要做到:全员意识、全员参与机制;确定相关人员所需能力,并使员 工获得相应能力;建立两化融合人才激励制度。

设备设施保障需要做到:提高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水平;确保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和高效可靠;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两化融合需要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信息资源保障需要做到: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识别并采集、获取、存储相关数据,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适宜时,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提炼信息和知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信息安全保障需要做到:增强全员信息安全意识;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保障;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3、实施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的实施过程包括6个部分:

1)体现实施过程的全程受控和全局优化,要确保要求充分落实;确保目标有效实现。

图5 2)突出实施前的策划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避免盲目建设,防止实施后运维不足。

图6 3)强调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在安排上优先于技术实现,防止实施过程过度依赖技术,避免技术过度超前、业务流程低下、组织结构变革滞后。

图7 4)加强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匹配与规范化,提高两化融合的实效性,加强两化融合成效稳定性。

图8

图9 5)关注数据开发利用,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

图10

图11 6)与供方形成以企业实施目标有效实现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合作过程有效可控。

图 12

4、评测与改进

企业应策划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评测与改进体系,来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竞争优势;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从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1)评估与诊断

﹒按照GB/T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

﹒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需要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 ﹒诊断:是否形成了预期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是否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2)监视与测量

﹒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 ﹒关键绩效指标至少包括:两化融合目标的实现程度,两化融合实施框架的执行情况,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同步改进和提升情况。

﹒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3)内部审核

﹒按策划的周期进行内部审核;

﹒审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策划并制定审核方案,考虑审核过程与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往审核结果。

4)考核

﹒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确立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并分解至部门和岗位;

﹒考核应涵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全员,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考核依据: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审核结果。5)管理评审

﹒按策划的周期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是实现PDCA闭环的关键步骤; ﹒输入: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审核结果、考核结果、相关方反馈、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往评审的跟踪和改进建议等;

﹒输出: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新型能力改进、资源分配等。

6)改进

﹒依据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及前面各环节的结果,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篇5

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制定本指南。

一、总则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安排、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门预算、用于支持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的资金。

专项资金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通过支持需求迫切、预期效果显著、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专项资金采用项目补助方式。对项目的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30%,原则上补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专项资金的组织实施工作包括项目申报、专家初评、答辩复评、政策核定、签订合同、拨付资金、组织验收、监督检查等环节。

二、项目方向

2012专项资金支持以下三个方向的项目:

(一)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支持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信息化的综合集成及模式创新,重点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制造、精益制造、准时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综合集成制造、按需制造等模式创新。

(二)产品信息化和服务型制造。支持提高工业产品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工业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支持工业企业基于工业产品的信息化,建设面向产品的在线服务、状态监控、故障诊断、远程维护等信息系统。

(三)面向产业服务与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支持针对研发设计、企业管理、共性技术、信息服务、交易服务、电子商务、工业物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环节,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信息化服务项目。支持民爆行业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建设。

三、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原则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所申报的项目应为正在实施的项目或是2012年内可以正式开工建设的项目,并且在两年内能够实施完成。鼓励采用安全可控的软硬件系统的项目方案。

四、申报程序及要求

(一)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做好本地区项目的申报工作。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省会城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负责组织本地项目申报,其推荐的项目数量不计入所在省(自治区)的项目数量,统一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企业集团、有关中央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好本集团(系统)内的项目申报工作。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推荐的项目数量不超过5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省会城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推荐的项目数量不超过3个,中央企业集团推荐的项目数量不超过1个。

(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项目,请各单位在申报项目时予以重点推荐

(四)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单位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于2012年5月28日前将项目推荐表(见附件1)和推荐项目的申请报告(见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电子版统一发送到指定电子邮箱(见联系人电子邮件)。超过规定时限送到的项目不予受理。

(五)项目申报单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下载电子文档,自行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自评估。登录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测系统()注册。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命题,把信息化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多年来,尽管我市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信息化是发展的工具,工业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作后盾,才能推进保障融合工作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一是要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优惠政策。在现有税收、投资等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制定企业信息设备折旧、减少企业信息化中通信接入服务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二是要制定涉及信息资源、网络管理、信息安全、信息市场交易、有关知识产权等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咸阳市促进信息化实施办法,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供法规和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制定如编码标准、信息资源分类标准和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标准等。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和创新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四是要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系统。以建立“诚信咸阳”为契机,加快信息领域和电子网络的公信制度及认证体系建设,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建立安全的市场环境。

二、推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我市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产品更新换代慢,经济效益较低。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步伐,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途径。要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换代,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效率,促进工业做大做强。要鼓励各产业和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智能生产工具,推进研发和设计协同化、生产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元素渗透、融入工业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以信息技术改造、带动和提升建材、食品、烟花、纺织等传统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产品,增加高新技术产品产出的比重,满足信息时代的新需求。

三、发挥电子信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咸阳是我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以显示器件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在陕西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咸阳拥有彩虹集团、偏转集团、陕西金山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华电材料总公司、陕西生益华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规模大、布局相对集中、辐射带动作用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显示器件制造企业,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信息产业发达的优势,带动全市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发挥示范企业在行业、产业链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确立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样板,搭建企业信息化综合平台,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经验,实行动态化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达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四、加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入

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似乎是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永恒主题。政府对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撑、咨询服务机构和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关部门在安排计划时,应在基建、技改、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适当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倾斜,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社会上筹集资金。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资金筹措中的主渠道作用,简化贷款程序,积极安排贷款,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各级担保机构要对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积极提供贷款担保。另外,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参与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

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给我们带来新的历史机遇,要求我们加速信息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和技能,做到培养信息人才、留住信息人才、用好信息人才。第一,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既懂经济和企业管理、又懂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和教育网络。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鼓励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帮助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企业应健全培训机构,增加培训经费,开展全员培训。第三,对信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制度和上岗能力考核制度,改变对信息人才的传统管理方式。

六、加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领导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篇7

一、工业化、信息化与两化融合的内涵

工业化,通常指机器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世界工业化迄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工业化先行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道路,最终陆续走上了以信息化打造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现代经济学把英美日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起飞”前阶段,即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土地等生产要素驱动而实现;18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前的“早期经济增长”阶段,工业的机器操作代替了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手工劳动,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密集的机器制造业和重工业,即投资驱动来实现;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的“现代经济增长”,则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即创新驱动来实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信息时代,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IT)或信息通信技术(ICT),信息化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信息化是工业化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后,通过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的信息渗透,完成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使信息资源广泛进入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各种经济要素和产品价值的快速增长。按中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的表述,“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每次科技革命都引发出生产方式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工业化进程。纵观世界工业化演变过程,蒸汽机改变了原始的、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工具制造,创造出比传统制造业高出百倍的生产能力;内燃机实现了工业动力的升级和能源使用的多元化;计算机的研发和运用,促进了全球工业化快速进入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时代。但以往的技术革命作用于工具、材料或能源等物质资源,主要体现为人类体力的延伸;而信息革命主要作用于信息资源,体现为人类脑力或智力的进步,形成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将传统工业化引入到工业现代化的全新阶段。传统工业化以机械化、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为典型特征,信息化时代的工业现代化则以数字化、网络化、柔性生产为典型特征,有专家把信息化带来的工业现代化称为“第二次现代化”。

工业化国家的信息化伴随着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步而兴起,总体上呈现出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梯度发展格局。在工业化国家信息化的早期,竞争市场将新兴产业中的IT产业引入工业,使工业生产进入到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阶段。他们的所谓“两化融合”,更多地是在后工业时代,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化进一步升级,“两化融合”涵盖在信息化范围内,很少谈及“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中国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自动化水平不高,工业化国家的融合技术又直接影响到中国工业化的方向和进程,形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行发展格局,而非工业化国家的先工业化、再信息化。在全球信息化浪潮背景下,只要我们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五个历史进程加以交织考虑,重点做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就能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迥然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追赶者逐步变成信息技术的积极创造者。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指在工业研发、生产、流通、经营等领域,广泛利用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技术,推进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的过程。具体到企业操作层面,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一是技术融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等技术,形成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二是产品融合。指信息技术或数据信息融合到工业生产流程,体现为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化、产量提高、产品间关联度上升,产品被融入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业务融合。通过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答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的广泛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减低管理成本。四是产业衍生。即两化融合催生出的新产业,如汽车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企业信息化咨询业、会展业等。工业化追求发展过程,信息化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

中国两化融合历程分为技术起步、覆盖渗透、集成整合、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目前总体上处于覆盖渗透向集成整合过渡的阶段,需要继续把两化融合推向深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化深度融合与两化融合的区别在于:融合的领域从点和局部发展到全面覆盖,从关键环节发展到全流程集成,从企业个体发展到产业链和区域集群整合,从资源利用和业务创新发展到组织结构优化和战略变革引领。主要表现在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深度融合的重点是流程优化和局部集成,核心是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格局,为转变发展方式作出重要贡献。

二、中国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近几十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十分重视两化融合工作,走过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骨干企业向广大中小企业扩散的发展过程。

两化融合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1982年10月,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1984年底,国务院批转发布了《关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报告》。1986年10月,国务院做出决定,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将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软件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同时把加快电子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1985—1993年,全国共安排18.5亿元电子推广应用专项贷款,电子信息技术在机械、化工、建材、冶金、铁路运输、金融等产业中初步发挥了改造作用。比较突出的如CAD在设计、绘图等领域较快推广,EDI、EFT、条形码、可视图文、会计电算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两化融合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同年12月中国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启动了三金工程(金卡、金税、金关)。在这一阶段,全国初步形成信息化工作领导体系,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基本方针,信息化任务被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对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普及应用、人才培养、资金筹措等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打破了国内电信市场独家垄断局面,开放了国内信息技术市场,吸引了几乎所有国外主要公司进入。不少骨干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控制、财务管理、库存管理、职工档案等环节,应用计算机技术;部分企业通过决策支持系统(DDS)、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建立了内部交互式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开始率先接入互联网。

两化融合的覆盖渗透阶段(2000—2010年)。2000年1月,成立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企业信息化工程,推出联想、海尔、斯达、广州市企业信息化典型。2001年8月,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年)》、《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做出全面部署。2008年,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工业研发设计、工业生产过程、企业和行业管理、产品流通、新兴产业发展和培育新一代产业大军六个方面,作为“两化融合”的切入点,以促进工业发展。2008年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8年3月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同年7月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2009年启动在汽车、船舶、机床、电子、航天、服装等行业,选择研发设计信息化典型企业开展试点工作,随即又启动了上海、贵州、重庆、广州、青岛等八个国家级两化实验区,许多没有纳入实验区的省市也开始探讨两化融合发展问题。2010年初国务院提出推进“三网融合”新政策。

据国资委2008年对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中央企业信息化平均指数为65.2,核心企业实现资金集中监控、全面预算管理、理财管理和统一风险管理的比例达到75%~80%,提高生产效率和决策与执行效率的中央企业达到70%以上。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增强企业柔性和应变能力的分别占60%和40%。有近90%的企业规范了管理流程,近70%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和节能降耗,40%以上的企业产品、服务创新、产品质量得到提升,30%的企业商业模式得到创新,1/4的企业提高了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同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80%的中小企业已具备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信息化应用的只占44.2%,还有半数左右中小企业没有开展信息化应用工作。在已有不同程度信息化应用的52.3%企业中,各单项应用覆盖率均低于25%;应用ERP的企业只有4.8%,已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只有9%。总体上看,中国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水平领先于中小企业,仍有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才刚刚起步或尚未迈入信息化门槛。

日前,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已在CAD、CIMS、数控机床以及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国产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市场初具规模,很多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具备相当基础。ERP、CRM、SCM、PDM等应用系统已经建立起来。石油石化工业信息技术整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已形成包括生产操作控制层、生产执行层、经营管理层和企业管理层的完整信息系统应用体系。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已实现自动化、精确化生产作业,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建材生产设备通过安装变频装置,可有效节煤、节电、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火力发电厂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对燃料掺烧比例、煤种、灰分等进行优化配置,使煤炭充分燃烧。IT网也普遍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生产监控、质量测试、人工智能、工业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财务与统计分析等方面。

201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十二五”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三、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

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推进路径,形成“点、线、面、体”的整体推进思路。所谓点,就是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推进办法,树立标杆企业和典型模式,引导行业发展。所谓线,按照细分行业,做好总体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采用规模化、精准化方式按行业逐步开展。所谓面,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带动全国两化融合发展。试点企业要从需求出发,将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工业技术、装备、业务、工业活动和工业产品层次。所谓体,即强化政府引导。比如,编制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开展企业自评估试点,指导中介机构开展行业评估;建立包括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市场管理、信息安全、信息产权、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在内的信息化法律制度体系;扶持技术集成和自主创新、IT和通信的融合业务、以及互联网的科学化利用;支持软件企业、系统集成商、信息服务商打造纵向集成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支撑联盟;推广CIO制度,编发年度报告,引导CIO制度健康持续发展等等。同时,政府避免大包大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的推动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大型企业以及支柱、特色产业的骨干制造企业,对现代IT技术的应用已进入生产、经营、管理和物流的诸多环节。“十二五”期间,以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为重点,优化这些大企业已有的自动化运营流程,鼓励和支持大型国有企业率先建立IT级的流程化及通信网络级的运营体系。鼓励制造业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向计算机辅助工程、虚拟仿真、数字模型方向发展。推进研发设计环节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集成应用。加快船舶、汽车、飞机等行业研发设计与制造工艺系统的综合集成,完善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普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模式。完善服装、家具、玩具等行业的个性化设计体系,建立和普及用户广泛参与的协同设计模式。推动能源、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国防科技等行业产品的高端化,深化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的智能感知、知识挖掘、工艺分析、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建立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使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三)信息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在工业设计方面,建立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资源信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工业设计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支持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在电子商务方面,大型企业要从网络采购、销售、网络营销,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制造业企业要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积极发展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深化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在现代物流方面,积极发展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有序外包。在大宗工业品物流、工业园区和物流企业中,推广应用电子标签、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技术。在促进新型业态方面,围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支持制造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促进企业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设施维护和管理运维等新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创新融资租赁业务模式,提升融资租赁服务水平等。

(四)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的深度融合

以研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在机械、船舶、汽车、纺织、电子、能源、国防工业等行业,深化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装备、过程控制、物料管理等环节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共享、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提高精准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纺织、造纸、医药等行业,普及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以及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食品、药品行业,建立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系统。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平台,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

(五)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

推进以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推进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跨国运营平台,建立全球协同的研发设计、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普及和深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完善面向重点用能企业和地区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动连续监测、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的生产、储运、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六)提升两化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培育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群,加速产业化进程。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汽车电子、航空电子、船舶电子、机床电子、信息家电、电力电子、医疗电子、智能玩具等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产品智能化转型的能力。发展面向服务、支持制造资源按需使用、制造能力动态协同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围绕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现代物流等应用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加快网络设备、智能终端、RFID、传感器以及重要应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抓紧制定和完善云计算、工业电子、物联网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相关标准。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化作为西方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信息革命走过了主机时代、个人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正在迈入以云计算为标志的第四个阶段。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格局,已成为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导战略。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对策

参考文献

[1]金江军.两化融合之国内外现状及经验分析[J].信息化建设,2009,(9).

[2]汪向东.推进“两化融合”与加快工业现代化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3).

[3]史炜,马聪卉,王建梅.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0,(2).

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篇8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管理水平较低等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高带动性、高倍增性和高创新性特征,决定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本身就是与传统技术融合的过程。当前,发达国家在已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加快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面对这一形势,我国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路径,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再全面推进信息化,而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难得机遇,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途径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产业结构。现代产业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依托信息技术而生存和发展。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扩大信息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衍生出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的生命力,不断提高各产业间的协调性,不断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自觉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迫切需要

以大量的资本投入、物质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维持的传统工业已经发展到了极限,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二者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制造业为例,由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使汽车、金属加工、纺织等行业节约劳动力30% ~40%,最高可达85%,产品设计一次成功率达90%以上。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分割开来,既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使信息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

只有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高增长性行业,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推动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催生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因此,必须利用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力杠杆,在各行业、各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推动融合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不断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拓展和丰富工业化内涵,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门类,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和突破口。

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要求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人口流动性增强,交通、医疗、治安、户籍管理、工商管理、税务管理等社会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按照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很难取得效果。因此,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迫切需要提高。电子政务是改进政府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金融、医疗、教育等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也是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最好手段。要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

上一篇:经常放屁怎么治下一篇:多走一步作文反面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