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功能的缺位、代养者教养方式不当、学习教育缺乏关注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问题。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人口大规模、大幅度地向城镇地区流动,而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家庭并未能同步迁移,其子女大多依然留在农村地区继续生活、学习,并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他们一般由父亲或母亲其中一人,或者隔代亲人进行教养。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缺失、父母功能的缺位、代养者教养方式的不当等原因,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抑郁、焦虑、极端性格等不良心理[2],其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因此,如何有效地、科学地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积极的心理力量研究和塑造,倡导和探索人类的美德,恢复人性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注重开发人自身固有的积极潜能,促进个体积极健康的成长[4],而不再单纯地强调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应对与干预。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一)不良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长期的教养、家庭资源不足等原因,容易产生严重自卑感、抑郁寡言和强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此外,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由隔代亲人进行教养,而这些代养者往往因为教育精力缺乏或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于溺爱或过于严苛,容易使其出现情绪问题,如烦暴躁、抑郁或过分压抑形成极端的心理。如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容易与人产生冲突,导致其不良行为的产生。再加之父母与代养者往往在学生的学业上难以产生支持和理解作用,甚至产生过高期望,给孩子更大的压力,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逃课等行为。

(二)人际交往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处于分离的状态,缺乏亲子互动,与父母难以形成安全的依恋,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其之后的同伴交往有着重大影响,孩子通过与父母交往中建立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可以确保其与他人交往的顺利。而不安全的亲子依恋会影响儿童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形成,逐渐产生孤独、无助的性格,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中难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安全的情感联结,也缺乏技巧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与同学、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必要指导与支持,对矛盾难以应对和妥善处理。此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强烈自卑感和敏感孤僻的心理阻碍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缺乏交友的自信和主动,以及与人交往的勇气,产生人际交往不良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消极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从积极的情感、积极的人格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对问题进行探讨。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探讨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如何对积极的人格形成、积极情感产生、积极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而使个体积极健康发展。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因素。这里主要从外在因素进行探讨。

(一)家庭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心理变化是尤为重要的。不良的家庭因素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由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修养及个性等共同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5]。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其主要照顾者由隔代亲人所替代。研究表明,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6]。此外,养育者的教养方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采用了民主教养方式的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溺爱的次之,放任、专制的最差。因代养者大多数为老人,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照顾往往局限在生活上,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难以给予其心理上和学业上的帮助和指导,其教养方式也大多是放任式、溺爱式和专治式的教养方式。这些消极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消极影响,不利于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再加之,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这一主要影响因素的缺失,其环境的消极程度高,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积极心理健康发展有负面效果。

(二)学校因素

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理念落后等原因,在教学中一般不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建设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存在空白,致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引导和有效的缓解。而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一旦出现成绩不够理想的情况,缺乏其他的教育替代与补偿,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目标,产生学习倦怠。长此以往,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而扩大他们的自卑、叛逆心理,使其厌学心理加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于留守儿童采取与其他学生相一致的传统的管理手段,如学生违反纪律、成绩不好时,以批评、训斥、通知家长(监护人)等方式进行教导,而忽视了留守儿童心理变化特点,没有给予留守儿童基本的关怀、帮助。而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不良影响,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让留守儿童难以融入班级,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学校管理者并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与措施,对于留守儿童出现成绩和心理问题,缺乏对应的预防机制与解决机制,只是被动应对,更没有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档案,缺乏动态管理。

(三)社会因素

一方面,社会不良氛围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大众媒体对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会给并不具有明确分辨力的农村留守儿童以误导,使其不良行为发生概率增加,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人口稀少,农村留守儿童在其生活环境中缺少人际互动,缺乏他人的关爱和支持,缺乏社会支持。而社会支持的缺少在加之缺乏父母的爱护和支持更会造成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的降低,自卑和消极心理的形成。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提升策略

(一)家庭层面

家庭是儿童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微观系统,亲子关系的亲密联结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对子女不应仅仅提供物质帮助,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也应高度重视。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法时刻与其子女陪伴,但也应该尽量通过各种方式如微信、电话、视频等,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支持,缩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父母在与孩子短暂团聚时间里,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会有更强大的自信心,积极与人交往,适应社会。此外,代养人也应改善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多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多与其在情感上进行沟通,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在学习上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并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增强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希望品质并且尽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儿童在家庭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多,积极品质的开发和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二)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尽量配备好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并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课让学生学会心理学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同时在课堂中体验到愉悦、轻松,增强其积极情绪的体验。除此之外,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进行单独的辅导,同时便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专业的支持。

此外,学校教师应该开展留守儿童教育专题培训,提高教师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意识,让教师们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能以更专业和更积极的态度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支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应该过于苛责,不能随意贴上“差生”的标签,应该适当地给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鼓励和帮助,增加其在学业上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注重建立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留守儿童在班级、学校里感受到归属感。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互通,从多角度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现状,通过家校联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计干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三)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如今网络高度发展,即使是农村地区的儿童也受到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借助社会力量,发挥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健康的价值观念,减少负面、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农村留守儿童关注并且体会到愉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大作用,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其他社会机构人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关怀和帮助,通过定期走访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困难,并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库。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及时的心理援助,让农村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增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注度,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能够更好地寻找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关联,激发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内在的积极情绪和感受,促使其由消极向积极转化,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激发更多的积极心理力量,对心理健康的预防作用更加有效。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一股合力,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体验,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识和经验,以及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权利和能力,所以教育队伍的素质是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确保教育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严格选拔,定期考核,健全教育队伍的管理机制,大力开展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加强高校辅导员等教育基层力量的培养,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畅通师生间沟通渠道,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及时给予引导和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课程,达到知行统一。

(三)健全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机制相对于现实社会,网络世界宽松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高度的言论自由,许多不负责任的信息就像病毒找到了温床,在网络世界快速扩散。作为高校学生,由于自身意志力薄弱,社会经验相对浅薄,更没有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成为诸多无良媒体的捕获对象。这需要全体社会的参与,一方面把握好舆论的导向,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动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共享等优势,紧跟时事热点,第一时间将党中央的动态传递到广大学生中间。

同时,高校也要充分发挥校园内的媒体优势,将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校园刊物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改良传统的教育手段,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

(04).

[3]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下一篇:高中地理教育在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