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推荐10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篇1

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1541 周玉滢沈正维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的教学方案最能够体现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原理并且最具有灵活性。初中的学习我们会因为中考的缘故将我们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固定化和模式化,高中的学习由于牵扯到人生第一件要事——高考,所以高中的学习只会比初中更加死板、更加缺乏想象力的培养。反而,小学生大多都是处于童年时期或者是刚度过童年期不久,相对而言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处于鼎盛期,所以在教育方面则更需要多加注意技巧和方法。因此,我们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童话似乎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校学习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或者背惯了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后,当遇到这种富有乐趣的童话故事相关的学习时,通常会产生极大地兴趣,产生了认知内驱力,这就使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适当的赞许或者给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动机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学习动机不仅在影响学习的过程,也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易被启动,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对提高,从而指引着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

在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该教案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美国当代人指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从知识学习升华到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对于教学环境的控制与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颇为看重。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们较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积极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或者环境的刺激在没有经过元认知的控制或者短时记忆的复述、编码过程的情况下,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或者被遗忘。但是,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从而便可以把此次的课堂经历作为长时记忆中的情景记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同时所伴随的知识也会相应地作为长时记忆被牢牢记住。另外,该教案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用到学习策略中的监控策略,主要是SQ3R阅读策略。在阅读、提问、回答三个阶段交叉进行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的意义加工和精制加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点,促进长久保持和深刻理解。在阅读的同时,该教案也引导学生采用精加工策略中的生成策略,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或者注释,在日后的复习中能够有效地从中提炼主干和重点。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篇2

寓言这种文体的产生之初本是力图用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说寓言的人真正关注的是给人以启发,而不是故事本身。正如法国著名寓言家拉·封丹所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

为了节省寓言的篇幅,作者尽可能减少对人物的渲染,有时甚至用一些程式化的形象来代表某一类人物。比如《伊索寓言》里经常出现的“狐狸”大多是狡猾的代名词,我国古代的“宋国人”大多是愚蠢、自负的符号。所以,如果寓言的教学将精力放到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赏析上,无疑偏离了寓言这一文体的要旨。

那么,寓言的要旨是什么?当然是寓意。古今中外的寓言那么多,而且每篇寓言的寓意各不相同,有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东西?我们从心理学找到了线索,据统计,《伊索寓言》里很多篇目的寓意最终都能归结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上,比如《狐狸和乌鸦》《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等等。

心理学对初中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是如果引导得当,对寓意的深入探寻是大有益处的。因此选点很重要,找到一个浅显的、学生感兴趣的点,深入挖掘,直至触动内心。这样的寓言教学才有以一当十的作用———不同的寓言表达的寓意大致相当,学透一篇可以加深对很多篇目的理解。我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的教学设计,就是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解读文章。

环节一:心理图片,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不光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为这堂寓言课找到一个贯通整堂课的点。查找了一些心理学的图片后,我发现了艾宾浩斯错觉图,这张图片里呈现的正好是我们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两个极端状态,跟寓言里赫耳墨斯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不谋而合。

师:同学们,上课前请大家看一张图片,你们说说这两个黄色的圆 (左右两个图案中间) 哪个大?哪个小?

师:有人认为左边小,右边大,还有人认为一样大。认为一样大的同学,你们真厉害!轻易就破解了一道心理学的难题。这张图片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错觉,发现者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谁能分析一下这个错觉产生的原因?

(生答略)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两个黄色的圆其实一样大,因为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显得一大一小。确实,人们对物体形状大小的判断有时会出现偏差;同样,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容易陷入误区。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赫耳墨斯,他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环节二:带图批注,解读文本

(一) 解决疑问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本,详细记录下自己读书时的疑问和感受,对于文本的理解非常重要。由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篇幅短,内容浅,课堂上我安排的质疑环节其实是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问题,让其他人回答。这样可使学生更仔细地研读课文,同时也能锻炼表达能力。

师:让我们带着对这张图的理解走进《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对文章进行批注。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写下来。如果你完全读懂了,也可以设计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问问别人。

师:现在各小组开始讨论,组员之间可以互相提问,交流答疑。每个小组挑选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和全班一起分享。

学生的问题:

1.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为什么不说“受到什么样的评价”?

明确:自负。

2.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为什么他“又笑着问”?

明确:对宙斯雕像价钱的嘲讽,对赫拉雕像价钱的不屑。

3. 赫耳墨斯为什么不直接问自己雕像的价钱,而先问宙斯和赫拉的?

明确:攀比,更见虚荣。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前面的信心满满和后面的“添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寓言的讽刺效果。

4. 赫耳墨斯是商人的庇护神,为什么商人们并不重视他?

明确:他可能并没有好好履行商人庇护神的职责,导致商人不重视他,明确他身上有缺点。

5. 为什么赫耳墨斯选择去雕像者的店里问自己雕像的价钱,而不是去神庙问?

明确:在神庙里宙斯和赫拉的地位肯定比他高,可是在商店里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是商业庇护神,他觉得商人肯定会更重视他。

6. 宙斯是众神之首,为什么赫拉的雕像比宙斯的还要贵?

明确:学生回答“女性雕塑难度更大,因为服装、发饰等雕刻工艺更为复杂”。此题与文章寓意关系不大,可略过。

(二) 带图批注

如果说上面的质疑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寓言的故事,那么接下来的带图批注则是让学生接触寓言的核心———寓意。再次展示艾宾浩斯错觉图,让学生联系这张图梳理一下寓言中的人物关系,并且说出自己得到的寓意。

师:刚才我们群策群力解决了读课文产生的疑问,现在我们联系这张图梳理一下寓言里的人物关系,并且谈谈你对寓意的理解。

生:右边这幅图中间大周围小,是在赫耳墨斯心中,他的地位比周围的都要大。可是事实上他的地位是左边这张图所反映的中间小周围大,也就是宙斯、赫拉等神都比他要伟大。

师:你得出的寓意是?

生:不能太骄傲。

师:你的回答跟《伊索寓言》里的分析很接近。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释?

生:赫耳墨斯就像中心的黄色圆,当他藐视周围众神时,他自我感觉膨胀,认为自己是最受人尊敬的,就像右边这张图。经历过这个后,赫耳墨斯应该能认识到诸神的伟大,从而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师:所以你得到的寓意是?

生:正确认识自己,知错就要改。

师:其实,寓言能千古流传的原因就在这里,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不同的人都能解读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通过上面的带图批注环节,学生基本理解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值得一提的是,起初学生说出的寓意都跟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类似。经过老师点拨,《伊索寓言》里的最后一句只是作者给的寓意参考,并不是唯一答案,允许学生大胆解读。

环节三:续写故事,升格寓意

学生了解《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后,适时安排续写可以巩固这种认识。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续写的故事表达新的寓意。

师:我们领悟到了寓意,可以把它直接说出来,还可以通过故事把它写出来。现在我们来续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最好把你领悟到的寓意写进去。

投影展示:

续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要求表达一定的寓意 (最后一句话标明)。

“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一句话也没有说,默默离开了雕像者的店铺……”

师:我发现有位同学写到了“赫耳墨斯羞愧难当,灰溜溜地离开了雕像者的店铺”,然后就写不下去了。为什么会无话可说?我们来帮帮他。难道赫耳墨斯只能有这一种自卑的结局吗?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后该怎么样呢?希望同学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用变化的态度来看故事的发展,加入合理的想象。

师:请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续写作品,然后派一位代表展示。

(学生交流并朗读自己的作品)

师:这位同学笔下的赫耳墨斯不是一味地否定自己,走向消极,而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让自己变得真正强大。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写文章时不光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蕴含一定的道理。寓言如此,戏剧、小说、散文也是如此。

环节四:带图再批,认识自我

这个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也是最具有心理学特点的部分。

师:带着对寓意的深入理解,我们再次回到这张艾宾浩斯错觉图。如果你是这个黄色圆,你会想到什么?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呢?请在书上批注你的想法。

生:进入初中以来,发现周围的学习高手太多,我觉得自己很差,有些自卑;而小学的时候周围没有这么多高手,因此那时自我感觉良好。其实这都是错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很多同学听了直点头,看来大家能理解你的感受。请你说说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生:我正确认识自己了,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不太扎实的科目要抓紧补上,不能视而不见。

师:你说得很好!正如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剖析自我、审视自我,而你做到了。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好吗?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些不同。当我内心脆弱、自卑时,外界环境就会变得强大而有攻击力;当我内心坚强、自信时,外在的困难都变小了。这种说法很新颖,前面一个同学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你强调的是自我认知对环境的改变。

师:刚才同学们的感悟十分睿智,有几分哲人的味道。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室内设计 篇3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室内设计;人本

环境心理学在十来年前并不是一个常听到的新鲜词汇。在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环境心理学这个词慢慢被人提及。在某些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以及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但是在室内设计方向,人们还很少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它。

1.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在学术界是如何界定环境心理学的呢?直白的来说,它是“分析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心理作用的学科”,也可以认为是“分析、统筹人与其相关环境之间联系的问题”。它是一个把心理学注入到空间环境的,组成一个具有两个学术范畴的研究,无可否认它也是一个新生的研究范围,目前关于它的解析还无法达成共识。在普通心理学范畴内认为它是普通心理学的分支,认为这是解析心理活动与环境影响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或者说人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彼此的作用力的一个理论上的分析的范畴。而研究的主体在“人”,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范畴。但是在建筑学领域却是以“环境”为主体,研究环境对人的作用力的研究。认为较之环境心理学,它与普通心理学的其他众多研究范围有着较为直白的差异,它的着力点是关于人文和科学的环境与人本之间作用的关系,分析界定环境对人的作用力范围内没有探索到的学科。要分析环境心理学,是午饭脱离普通心理学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但本文认为,环境心理学主要分析讨论的是环境对人的作用力,和分析讨论过与物理环境、思想环境对与人的心理造成的反应。

环境心理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大概是从80年代初,才慢慢被人们认识的。在那个年代,中央让一些国内的专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学习、访问,是哲学科学研究人员从国外带来了环境心理学这个新的知识探索领域。而且,高校的建筑学界的专家学者秉着好学的精神也作了不同途径的学习。翻译出版了不同国家版本的专门著作,在推动学科发展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也有一批中青年学者从国外高等院校学习归来,也开始了国内环境心理学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是,在环境心理学这个学科领域,美国、英国、日本起步较早,不论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发表的专门论著,或培养教育计划和举措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着,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成为了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装饰设计成长的良好客观环境,在学习发达国家的学科研究经验之后。在21世纪,我国的环境心理学术研究还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关于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上运用的初步认知

从90年代开始,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室内设计已经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它包含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景观、园林设计)。

室内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建筑物设计的室内空间部分的设计,它必须在统一的构思下,贯彻体现统一的建筑意愿,即统一的文化内涵。室内设计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室内装修,室内设计师起于建筑设计,止于室内装修的全过程。

目前市场上装修公司遍地皆是,他们都在进行着室内外装修工程的施工,但是良莠不齐,有些人不具备装修资质和装修资格也在从事装修工程。让室内装饰变成了装修材料的杂乱堆砌拼贴,毫无艺术可言,胡乱运用材料,完全不具备审美性和合理性。

室内设计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有建筑物的室内部分,都是室内设计的内容。若以家庭住宅装修为例,门厅、楼梯、走道、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卧室,都需要室内设计。再以公共空间装修为例,门厅、中庭、走道、楼梯、电梯、办公室、餐厅等等,无一不需要室内设计。设计过程必须着眼于使用对象体能心态特征,保证不同空间使用对象的安全、健康、方便、;舒适的使用要求。在这个前提下,科学地针对性地选择材料,以获得符合使用者要求的、投入较少、效果好的综合效果。室内装修只是体现室内设计意图的表达手段,每一种材料的选用,色彩的搭配,都是室内设计所要表达的意境的构成要素。

室内设计的受众人群就有个体差异性,所以室内设计也要做到“量身定做”。

现代室内设计已经超出依附于建筑实体的室内空间设计,还延伸到了室内空间附属物的设计,也就是室内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具有广泛的生活知识,具备综合处理上述各领域设计的能力。

室内设计最终是落实在人身上的,所以一定要依据人的意志为设计依据,因此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室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室内设计师为人类塑造安全、健康、方便、舒适、富有文化情景的环境工程,它的意义是巨大的。

3.室内环境的分析

3.1 人体与环境

。人类之于于环境,是进行研究的的最终的目的,就是研究环境与人体的相互系。把这种关系仅仅单纯解释成为来自环境的作用(刺激)和与之产生反应或适应(影响)结构的模式是不够的。其他生物作为基础本能,也存在生来就具备的适应能力。忽略了人的适应能力或者超过了人的适应限度,就成了环境建设中的负面影响。

身体对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并不是任何变化都能够适应,不过环境变化多数情况下是反复的,长期持续不断的,得以调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身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变化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可以称为调整的熟练、熟悉、习惯。

身心对环境条件变动的调整与适应是有条件的,这取决于环境方面的作用力和身心方面的调整与适应能力的平衡,当环境过度严酷;调整与适应失败就会影响健康。

身为一个室内设计师,要学会改善室内环境,创造令人满意的居住环境。把改善室内环境同提高人们的星素质联系起来的话: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会提高人们的素质,会改善精神面貌,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最终提高人类心理健康素质。

3.2 色彩环境

。自然界的一切,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都是有丰富多彩的色彩构成的;不论什么材料,也不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他们都是色彩的载体,共同构成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色彩是人们不可分离的环境构成因素,与人们建立了深刻的情感联系。

在室内设计中,善于应用色彩的物理感觉特征性对于室内环境效果十分重要。暖色或者冷色会直接使房间产生温暖感或寒冷感。室内空间属于三维空间,人是空间内活动的主体,构成室内空间的一切因素,不论顶面、四壁、地面,还有间距、软装、陈设等等,都是为人的需求而存在的。如何在室内空间内合理的设计色彩的运用,创造舒适和符合功能特征性的空间,是对设计师能力的考验。巧妙地运用色彩的距离感、温度感、体积感,可以巧妙的装饰室内的空间。室内设计师运用色彩,不单是单纯的美感,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来创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适、宜居和具有特定性的居住环境。

结语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身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因为字数限制,不能铺开来详尽论述,是文章无法面面俱到。文中一定还一些可以论述的角度而笔者却没有留意到,愿日后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6-100

[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第二版:79-103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篇4

一、内容摘要

社会化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领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二、理论准备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否则个体将无法适应人类社会。

个体社会化的研究源于西方心理学界,随后越来越引起社会学界研究者的关注。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题为《社会性的研究》中已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表示群体的形成过程。诚如赖特曼所说:“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或她就受着各式各样的人或事件的包围,而这些人和事件会塑造他或她对世界的知觉。个体认识到他或她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称为社会化过程”。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化“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化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所畅行的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化阶段。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也有“过度社会化”的征兆。这两种现象是与社会化的“度”相背离的两极现象。当然,社会化的“度”,不能由个人随意制定,它通常是由社会来确定,并通过教育尺度、人才标准、组织成员资格等一系列更为直观、具体的标准体现出来。

三、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化不足;过度社会化

四、案例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一名大学生驾车与一名骑车的女子相撞,事故发生后这名大学生将伤者连刺8刀致其死亡,而后在逃逸途中被附近民众抓获。警方透露,肇事者承认撞人后准备逃逸,但因发现对方正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而拔刀行凶。谈及此案,案件性质的恶劣程度让我们难以置信。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急需解决地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来看,依据哈维格斯特对社会化过程的划分,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基本处于青年期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即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有如下四方面:(1)政治上,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将社会的政治规范内化;(2)道德品质上,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合理的信仰;(3)情绪稳定,心理健康;(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学生个体无法完成以上的社会化内容,出现偏差、失败以及种种病态现象,更是学习社会角色失败的体现。

五、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化问题

1.有违法犯罪行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这一比例呈逐步提高趋势。违法犯罪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征一,犯罪数量增加;二,类型多样化;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2.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观念、信仰与社会所倡导的背道而驰。以下几类比较有代表性:一,个人利益至上;二,功利主义;三,不当的消费观。

3.心理健康水平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好坏。当前,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低。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个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六、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迫切需要被正确认识和给予帮助。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分为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两个过程,因此,接下来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致力于构建一个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育系统。

1.家庭保障机制。家庭在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父母教育意识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改进等对于扩大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深远的意义。

2.学校促进机制。政府已经切实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社会导向机制。社会大环境相对家庭和学校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复杂。环境分软环境和硬环境。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作为硬环境的高校周边环境需要优化;软环境则有两方面有待改善。其一,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应该进行适当调整。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应转变为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核。其二,社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期待应当多元化。用人单位不应过于看重专业之间的区别,而应看重人才的素质。

七、小结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就是要针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弥补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先天不足,丰富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优化个体的社会化环境。同时,社会也须通过公共政策和大众传媒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教育的导向作用,而学校和家庭之间也应以学生为纽带,教育者和家长之间始终保持交流、互动。通过建立这种教育系统,减少社会教化过程对学生存在不足的可能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化空间,激励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

八、参考文献:

⑴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⑵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⑶杨爱华.《大学生社会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89年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奴性” 篇5

一,栖止

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复活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无意识事件。

从于丹的“《论语》心得”到奥运开幕式,从网络上流传甚广《孔子的秘密档案》到据说要冲击奥斯卡的大片《孔子》,“孔子”这个意象正在借助现代传媒悄悄兴起一场还魂运动。

二,知识

最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百家讲坛”里面,好像一向只有讲者的镜头,只见讲者在讲台上口沫横飞,挥斥方遒,而听众基本上是一片静静地沉默,偶尔出现几阵配合性笑声或者一两个伸长脖子、专心投入的镜头,点缀用的。

新入行的心理治疗师大都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在咨询的时候变得如此权威,如此滔滔不绝,而这种态度正是以前他们深恶痛绝的,正是他们的老师苦口婆心一再告诫要避免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对他人话语权完全剥夺的教学模式和心理治疗方式会受欢迎,尤其是受到权力被剥夺者的欢迎,以及这些权力被剥夺者为什么有朝一日上讲台后,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把人际关系变成这种模式?

梁启超对此的总结是,“自以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也!”

李孟潮:“最直接的答案当然是鲁迅式的——因为我们有奴性,我们有被奴役的需要。”

三,分定

其实所谓奴性就是成年人的依赖性。所谓奴性认同就是和他人形成一种沉溺性依恋关系。

中国文化的口欲期特征正是和专制权威主义并行的,而这必然会带到中国人生活的各方各面,比如说心理咨询,很多咨询师进入到咨询室的第一刻,就开始条件反射地口若悬河,脑袋不断跳跃的思维就是:“搞定!搞定?搞定!”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篇6

摘要:通过本学期所做得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调查,发现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 老年人 住宅环境 休闲环境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对自然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包围之中时,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就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所有环境元素,其构成有: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围合元素,比如天花、地板、墙壁等;设备家居元素,比如家具、灯具、五金、装饰物等;空间气氛元素,比如灯光、色彩、温度等。这些给人以各种综合形象和生理刺激,同时这些刺激又在大脑中由感觉转化为感情,从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所以设计老人住房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设计老人住房时,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这些都决定了老人身体较虚弱,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从方便角度出发,室内空间简单,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使防火设计能保证最大安全。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宅空间环境以舒适方便、温馨恬静为前提,材料选择以质地平和、简洁、淡雅的自然材料为主。因此,在老年人居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分考虑:

从空间来说在出人口及室内的交通路线上宜避免任何障碍物或阶差、装置上来说要在在老年人常走动的路线上加装安全扶手,必要的地方如卫生间的合适高度和地方设置扶手、并进行地面防滑处理、要有与外界的紧急联络设备和安全的电热源设备多一分安全设备,少一分意外损伤。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家具宜采用木制的给老人亲切感,尽量不要用钢材与玻璃制品(容易使了老人感到孤独冷清),尽量少用现代建筑生硬的直线与与角,多用曲线,同时室内装修材料肌理及色彩宜单纯、素雅,不要求太多的肌理变化,使老人能静心地休息。灯光照明上室内房间、楼梯、出人口照明需充足,避免灯光强烈刺眼的光线、反光、阴影。为避免老人在黑暗中行动不便,走道及房间照明需一致,卧室、走道、厕所宜装夜灯,对老人夜间上厕所帮助大。使用发亮的开关板,便于黑暗中找寻开关位置。

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也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在规划设计上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

坐息空间。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域性问题,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比如当人们处于其个人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个人的空间距离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

调查中老年人大都有很强的领域性。老年人休闲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休息、晒太阳、观赏。因此,休闲环境中应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坐息空间。并且合理安排这些空间之间的距离和地方,这些坐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或邻近儿童活动场地,以便老人们照看孙辈玩耍,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坐息空间内的座椅也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一边老人自己把握与他人的距离。坐息空间中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避开主要人流聚集的地方,并有树木、花草等遮掩视线,以方便不喜热闹的老人静坐。

虽然调查中只有极少数的老人经常进行健身运动,但是健身场所和设备还是有必要设置的。健身活动场地和设备种类的考虑不仅要为体弱的老人们提供方便和安全,还应使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条件许可,可开避适宜老年人身体条件和爱好的门球场地(草坪),亦可作为晨练时提供打太极拳、老年人体操或舞剑等活动使用的开阔场地。考虑到老年人易疲劳的生理状况,在活动场地中为老人提供休憩、交谈、观看的场所和设施。

调查发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活中常伴有孤独感始,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且得到理解,这也是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与朋友或有相似经历的老人见面或交谈获得一种参与感,能使自己感到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坐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也是一种参与的方式。因而,在休闲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交往性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可以设置两种交往空间:小规模交往空间,即只有两三个少数老年人交流的空间,这种空间大多只要求提供桌椅或者一个可以遮阴遮雨的亭子,供老年人闲聊、下棋等活动;还有就是群体交往空间,老年人有在聚集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身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健身活动的要求。在设计时应提供必须的交往空间,可以是小型广场或是凉亭等空间

调查中老人普遍对现在的绿化都比较满意,但是有些绿化设置不合理也让老人们反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的花卉和植物可以消除老年人消极的情绪,使老人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在老年人休闲环境的绿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让老年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在植物的配置上处理好乔、灌、草、花与场内建筑的相互衬托关系,创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给老年人创造一种神清气爽、修心养性的良好绿化环境。

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要让住宅环境去适应老人,而不是让老人去适应住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篇7

关键词:宗教,马氏需求论,生存需要

在人类历史前行的道路上, 宗教史是这条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原始社会, 宗教可以说是文化的核心和总汇。马克思指出, 宗教消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未来的道路上, 宗教还将继续伴随我们前行, 但是它还将伴随人类多久呢?很多学者从各方面研究了宗教的起源和其发展的条件、规定, 分析宗教的本质, 力求找到其最后的归宿。我认为, 从人类的心理需求入手, 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 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唯物主义哲学大师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些分析;德国的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则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 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对宗教起源和进化过程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英国著名民族学家B·马力诺夫斯解释了原始宗教中巫术的人类心理根源。这些伟大学者们的研究在推动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信仰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任何文化现象“不仅依存于一定的历史条件, 而且也依存普遍的心理规律。” (1)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也不例外。马斯洛理论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心理学界认为, 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因之一。动机、兴趣、理想和信念都可以算作是需求的不同形式, 当然宗教信仰也不例外。通过对宗教史的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人类按照自己的不同需求去创造不同的神和宗教, 可以说宗教史人类心理需求的折射, 心理需求是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原始动因之一。本文将从人类心理需求发展的变换出发, 简要分析宗教信仰的变迁, 力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希望能对宗教归宿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一、原始宗教 (魔鬼、巫术崇拜和图腾崇拜) 反应了人类的生存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论认为, 人类对性、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 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也是最重要的需求, 在原始社会, 人类不但要担心食物, 还经常受到来自大自然各方面的威胁。于是, 对于生存的需求成为了原始人的优先需求, 这也是人类活动的最原始动力。心理学家威廉·冯特认为, 只有死亡和疾病才能激起原始人强烈的情绪反应, 同时也是他们思维的主要内存。由于这些恐惧情绪, 原始人产生了肉体灵魂观和魔鬼观———这就是宗教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

随着部落划分和部落组成的形成, 图腾文化产生了, 灵魂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崇拜仪式在图腾时代编的非常丰富。这些仪式崇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最主要是葬礼和成年礼;另一类是和各种自然现象相关的仪式。这些崇拜仪式主要以向自然祈求食物和庇护为主要内容, 原始人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欲望和希望都赋予了想象中的神。他们将一切威胁他们生命的可怕现象和事物看作是神, 把对它们的恐惧变成对它们的依赖, 祈求获得其保佑与庇护。最明显的就是原始人对于火的崇拜, 因为火不仅会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 还能驱逐寒冷, 让生食变熟以及驱赶野兽, 而这些恰恰能满足原始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 图腾时代崇拜的目的不光指向现在, 也指向未来。原始人认为, 生育是由于图腾进入妇女体内, 而死亡就是灵魂返回到氏族图腾里。这种观念使他们相信, 对某种图腾加以膜拜和供奉, 自己的氏族就会继续繁衍下去。

现代文明为人类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虽然依然有许多人面临饥饿、自然灾害、自然环境恶化等新的生存问题, 但人类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和管理规划,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人类再也不用通过膜拜来祈求大自然的庇护。强大的自然力量不再神秘莫测, 人类在心理上就失去了对它的恐惧和敬畏, 原始崇拜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民族宗教 (英雄和诸神时代) 反应了人类的安全需求

在马氏需求层次金字塔里, 安全需求处于第二层, 它是人类对于安全、保护的普遍要求, 它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 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随着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部落融合, 强大的部落开始扩张领地, 逐渐形成了国家。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 英雄诞生了, 英雄“不仅仅是指英勇的英雄, 还包括在精神领域中的领袖, 如城市和国家的建立者, 宗教的创建者。” (2) 英雄是理想化的人, 他具有自我意识和被冲突的动机控制的意识, 从而克服了魔鬼的缺点, 当最高资质的神和魔鬼结合在一起时, 神产生了。在人的心理过程中, 知觉因素中很多重要的部分都来源于世俗生活, 天国也只是世俗国家在虚幻世界里的投影, 而它的秩序也就是那个时候的政治社会秩序。民族宗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像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英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 冯特认为:“神的产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的产生。” (3) 当时的社会充满了各种罪恶, 这时的人对神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对罪恶执行审判。在法律的早期发展中, 人们更强调法律的宗教方面, 是神赋予了法律的主体, 比如摩西十诫。新的神向人承诺:“他保护人、支配人、奖励人和惩罚人, 上帝按照信仰者的眼光所及的范围来爱护和抚育部族的使命, 或者是人类的生命, 或者甚至是生命本身, 他是人在悲痛和愿望不能满足时的安慰者, 他又是死者灵魂的保护者, 这就是社会的或道德的上帝的概念。” (4) 所有公正和善良所受到的一切现世的不幸和痛苦最终都将得到补偿, 善良的灵魂将受到神的指引而进入天堂, 获得永生。而一切罪恶的灵魂将被打进地狱, 永世不得超生。

在当今社会, 法律和其执行机构越来越完善, 神裁法和宗教法庭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人们用更加科学和公正的方式来惩罚犯人, 为善良的人伸张正义。

三、世界宗教反应了人类心理需求的更高追求

人类在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后, 在心理上有了更高的追求, 冯特认为“不同的心理现象都可以分类, 归属于观念、情绪和行为。” (5) 如前所述, 当人类满足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后, 就开始了有了其他的需求, 比如对社交的需要、对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世界宗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虽然不同的世界宗教所揭示的神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但是有一点却是非常相似的, 那就是宗教情感都得到了最高表现。

我们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例, 在佛教和早期的基督教思想中都反映出了一个非常相似的观点———人生都是受苦的, 因此, 这两大宗教中都有禁欲和忏悔的思想, 当然也包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比如早期的基督徒盼望着基督耶稣的转世, 希望他能把人类带离现实世界的苦难, 带向永恒的天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那时候的人们所需要的是关怀、爱护以及尊重。

在当今社会, 宗教依然在扮演了满足人们社会需要和尊重的角色。随着人类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发达的科学技术为这个世界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却并没有带来现代人社会需求满足。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自杀、暴力、吸毒等生活反常现象越来越多, 人类心理的孤独与不安成为了人类无法摆脱的阴影。于是人们开始在宗教中寻求这种感情慰藉, 每个独立的教徒在神的引导下成为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 疏离感、孤独感慢慢消失了, 人们的心灵在归属感上得到一定满足。

当然, 在大多数现代人眼中, 神是没有虚幻的存在, 很多人只是以宗教为媒介来归复人性, 追求心灵安定以及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实现自身在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在马氏层次需要论金字塔顶端是自我实现需求, 它的目标是自我实现, 或是发挥潜能。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 似乎在竭尽所能, 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在宗教上, 表现为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对于自身的地位、能力和价值有了新的定位, 但是只要人们对于大自然存在好奇, 并一直追寻它的奥秘, 就必然会对其心存敬畏, 而且人们的生活中仍然有各种困难和孤独, 人们的精神世界依然可能存在空虚, 那么人们就会继续寻找新的精神家园, 就像费尔巴哈所说的:“上帝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 上帝的认识就是人的自我认识。……人认为是上帝的, 就是人的精神, 人的灵魂;人的精神, 人的灵魂, 人的心情, 就是人的上帝;上帝就是人的显示出来的内心, 宣说出来的自我;宗教是人的隐匿的宝藏的庄严揭露, 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思想的自白, 是人的爱的秘密的公开自承。” (6) 宗教也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随着人类心理需求的变化而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②③:威廉·冯特著, 陆丽青等译《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④:许良英, 李宝恒, 赵中立著《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⑤: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篇8

【关键词】 教育心理 分析 数学作业 错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实际上,对学生所犯的种种错误加以分析,不但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而且便于我们针对原因纠錯,有效发挥错例的积极作用,因此,从学生作业中寻找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能反馈出教师的上课教学效果及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作业错误中能寻到错误的根源且及时纠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由于笔者所执教的是高中数学,本文就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定义或公式理解不到位引起的错误为例浅略地谈谈产生错误可能的原因。

题1:已知函数y=x3+ax2+bx+a2在x=1处有极值10,则f(2)________.

常见错解:11或18.

错因分析:事实上 时函数y=x3-3x2+3x+9,其导函数y'=3x2-6x+3≥0恒成立,没有极值,只有 符合题意。究其错因主要是极值的定义不熟悉,教师在讲评时应该帮助学生复习极值的相关概念。

正确解答:18.

诸如此类的还有这样一道题:

题2:设a∈R,若函数y=ex+ax,x∈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的a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错解:y'=ex+a,因为函数有极值,所以a<0,ex+a=0∴x=ln(-a)

正确解答:学生在处理此题的时候很容易将“极值点”理解为“极值”极值点是函数取极值时的横坐标,所以只需ln(-a)>0即a<-1.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篇9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的许多需求是很难用正规的`文字条约写出来的,但却存在于教师与学校的“心理契约”之中.文章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心理契约理论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启示.

作 者:植凤英 杨卫星 ZHI Feng-ying YANG Wei-xing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4(2) 分类号:B84 关键词:心理契约   职业倦怠   教师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篇10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来源: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1、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理,一个吃饭时过于磨蹭、三心二意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这种拖沓、纠缠不清、被动的特征,这可能和其早期的喂养过程中被忽视或者重要抚养人的缺席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进食速度过快或过慢的人,饮食的规律性都比较差,即使是有些人因为客观原因如工作要求等使得他们无法按时规律地进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无预期”事件的强迫性重复,或是对“偏执‐分裂”的固着。

2.4、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上一篇:日常生活日语词汇下一篇:党政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