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精选7篇)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抢救患者140例,其中男75例,女65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2±6.7)岁;病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3例;意外创伤50例;脑卒中20例,心脏病20例,其他17例。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5例,高中50例,初中35例,小学及以下3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教育程度等一般情况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当患者入院后,对其呼吸、心率、意识状态、呼吸频率、收缩压、脉搏、体温进行收集及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护理措施(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供氧、吸痰、遵医嘱用药治疗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1.2.1 急诊中的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排除疾病痛苦,积极进行抢救护理的同时应认真观察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在精神上给予关心与宽慰,并在行动上给予指导与鼓励;给予患者更多的同情与尊重,其使与护理人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出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的精神、心理及生理需求,使其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心灵及肉体上得到快速的康复,实现护理人员“以人为本、真诚关爱”的服务目的[1]。

1.2.2 增加护理人员的亲和力:

多数急诊患者因突然的变故而迫切希望得到救助,当患者进入医院后会有绝路逢生的感觉。此时,护理人员应热情且积极的对其进行抢救,并通过亲切的询问及周到的关怀,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能够有效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加强护患关系。

1.2.3 加强患者的安全感:

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与优质的护理,不仅是保证患者抢救质量的关键,同时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支持与依靠。护理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其减轻心理压力[2]。同时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冲突,以此降低疾病所带来的精神痛苦,有效保障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抢救成功率及其预后质量。

1.2.4 针对性心理护理:

因急诊患者的病种涉及学科较广,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做好个体化护理工作,同时也应根据患者的情绪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创伤患者。多数创伤患者属于突发情况的受害者,如打架、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等。患者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受到强烈的刺激及创伤,易使其出现愤怒、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此类患者多有言辞过激,不愿配合治疗、护理的状况发生。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沟通化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进行术前准备或伤口处理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述,针对其不良情绪的焦点给予劝解与安慰,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患者表现为对疾病缺乏相应的认知,并以恐惧、紧张等情绪为主要表现,担心若未及时得到救治会失去生命。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进行积极抢救的基础上,应以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3]。(3)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内科危重症之一,治疗与护理时应做到分秒必争。此类患者多伴有紧张与恐惧的心理,尤其是出现呕血状况时更易产生悲观情绪,失去治疗的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心理安慰,使其走出悲观情绪,保证抢救质量。

1.3 观察指标:

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内容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及人性关怀五个方面,共有子条目22个,总计100分。两组发放问卷140份,有效收回140份。护理评分标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4]。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3.0分析与统计,组间计数资料对比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提示,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两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人性关怀的得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质量得分情况对比,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患者的重要窗口,也是抢救工作的前沿阵地,急诊护理质量的优劣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多数急诊患者具有疾病进展快速、病情危重等特点,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常因重视抢救工作而忽略了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而患者也因心理变化对疾病转归造成影响[6]。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与完善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根据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启发、劝解、暗示、诱导等方法,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从而加强护理质量,提升急诊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且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人性关怀的得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的抢救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远珍.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6):116.

[2]孙慧婷.探讨急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652.

[3]谭艳.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8(12):229.

[4]李清勤,张江锋.人性化护理在超声检查中的实践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4):127-128.

[5]陈小玲.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22-123.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2

关键词:心理疏导;高校疏导;价值;蕴含

1.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心理疏导概念的界定

1.1心理疏导的心理学概念

心理疏导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要围绕学生来开展,心理疏导的人是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培养出来的,这也是当前在心理疏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当代大学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内部环境以及周边环境来制定内部管理规范,实现校园管理与环境的心理疏导统一,再者学校的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也要实现统一心理疏导、教育手段要实现现代与传统心理疏导,为学生创造一个心理疏导统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2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心理疏导

人的心理疏导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且能够运用自身价值观念合理的处理自身与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能够心理疏导的融入到自然以及社会中。回归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以自身理想为主要内容,基于时代要求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围绕爱国主义思想来深入进行民族教育,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因此从心理疏导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来说,两者有着一致的本质。

2.心理疏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生成

2.1高校辅导员工作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导能够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在积累新知识的同时获得信息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要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开发个人需求,从而在不断摸索中进步。体验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知,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从而能够逐渐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途径,并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习。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体的参与性是心理疏导的一大特征,基于实践性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2.2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可行性

确立心理疏导激和发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基本需要的尊重,只有在过程中,在亲历的情境、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丰富起来,这一目标的确立实际上也包含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心理疏导理解能力的培养。任何学习过程都伴随着心理疏导和价值观的参与,传统教学中割裂教学方法与心理疏导价值的观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批判。在请改激发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的差异性,例如在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的内容侧重于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兴趣,而有的内容却侧重于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宽容的精神。总的来说在心理疏导激发目标的确立过程中要切实从学生的心理疏导体验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2.3心理疏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规律

2.3.1亲历性

心理疏导的本质特征是亲历性,所谓亲历性是指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体悟,当学生进入到某一种学习情境之后,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经验和亲身体验。亲历性一般而言包含了两个层次,其一是指实践层面的亲历性,其二是指心理层面的亲历性。学生一般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联系等行为上的实践,来获得经验,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和最为直接的感受和个人经历,从而通过亲历来获得个人直接经验。

2.3.2主体性

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尤其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悟和学习方式,因此从主体性角度来看心理疏导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了强调了学生的自主观察、反思及总结在学习认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心理疏导的基本形式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之下,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感知获得身心上的体悟和感受。

3.高校辅导员对心理疏导理念与方法的科学把握

3.1科学把握度的原则

完善学生规章制度,保障科学心理疏导管理,要求学校要依法治校,进行科学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内容,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促进校园建设与大学生自身素质建设心理疏导统一发展,过去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过于强调其应该履行的义务,没有注意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大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基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学生在缴纳一定的学习费用后,学校与学生其实已经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随着学生法制观念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加,学生对于自身权利维护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学校要转变管理思想,强化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提高法制办校的理念,在日常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权利以及义务,实现心理疏导发展。

3.2注意心理疏导的方向性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属于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实践、学习及教育三者的统一,其中做则是指实践、经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即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要根据学习的方法来确定教学的方法,而做的方法又是学习方法的依据,因此“教学做合一”着重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陶行知尤其重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他将生活教育看做是改造中国教育及社会教育的重要出路,基于此,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挑战。

总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发展的工程,关乎着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态势和质量,我们要基于构建心理疏导上,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承担其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的责任,努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心理疏导贡献自身力量。(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2]唐钰成.心理疏导背景下大学生不良心理倾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干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陈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应注重学生主体需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45-46.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3

摘 要

心理素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基础,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成长与进步。心理素质是官兵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队战斗力的构成因素之一。消防部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考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战胜困难、完成使用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心理学 基层 运用

心理素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基础,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成长与进步。心理素质是官兵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队战斗力的构成因素之一。消防部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考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战胜困难、完成使用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消防部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更可以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品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官兵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学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每名管理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心理学在基层中队的运用作简要论述。

1.在思想教育当中的运用

思想教育中,不同的思想教育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除其它原因之外,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们是否掌握了思想教育的方法和艺术。1.1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是消防官兵思想教育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具体方法之一。它是指教育者通过阐述某种思想理论,启发开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消防官兵思想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在主客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的过程,就如消防官兵要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样,它需要以对某种理论的认识为基础、经历感情接受和理智的支撑才能达到,所以,消防官兵思想问题的解决,绝不能强制、压服、乱扣帽子的方法解决,因为人的思想认识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产生飞跃。而这也正是循序渐进、进行耐心细致的说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1.2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就是宣传和树立典型,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进行示范,引导和激励官兵学习、对照和仿效的动机,提高官兵认识的一种教育方法。心理学的发展说明:人的行为普遍地会受到模仿这种心理机制的作用。人自发地具有互相模仿和重复别人行为的趋向。典型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中,在社会一定方面、一定范围、一定期间内的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其示范作用与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相吻合,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具有强烈的感染、激励和带动作用,可以引导人们自觉模仿、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般典型教育中的典型是先进的典型,如:雷锋、苏宁、张思德等先进人物事迹就是我们的先进典型,能起到感召、激励和催人奋进的示范作用。但有时我们也把那些反而的或落后的典型作用我们警示教育,这是一种特殊的典型教育,可以使人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警钟长鸣。1.3后进转化法

信息化时代,由于官兵个体认识能力、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信息传播的速度比较快的特点,所以在思想、工作上总会出现先进与落 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的现象,会存在一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后进官兵。后进官兵在军营的人数不多,但影响较大,做好这部分官兵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消防官兵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后进转化法就是要引导官兵通过自我思想的矛盾的不平衡,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悔过,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做出正确的行为转化过程。后进官兵身上有着各种不良的表现,有的自卑多疑,有的冷漠孤僻,有的意志薄弱,有的自制力差等,这些表现是在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消防部队工作中的实际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逐步产生出来的。所以,后进官兵的转化过程,一般时间比较长,比较复杂,充满着思想斗争的激烈性、后进思想和行为变化表现的反复性等特点。做好后进消防官兵的转化工作,应根据每个后进官兵的心理特性,采取切实可靠的办法和措施。

2.在心理疏导方面的运用

随着部队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也日益增多,特别是青年官兵由于生活阅历浅、自理能力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等原因,在遇到个人愿望受挫、家庭婚恋发生变故等困难和矛盾时,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者更能引发心理疾病。因此引导青年官兵正确对待,不断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便是巩固和提高中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保证。2.1消除“自我痛苦”

基层中队,官兵因为工作、训练、生活琐事的不如意,极易引发内心世界的“痛苦”反应。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痛苦,其共同的情绪体验是陷入感情上的悲哀、矛盾和忧虑而不能自拔。心理学上对这样的痛苦体验分别定义为“干净痛苦”和“肮脏痛苦”。“干净痛苦”是指那些确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利事情所引起的痛苦体验,对痛苦只是单一对事实的回顾性记录。而当不利后果得 到修复,人们则可迅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肮脏痛苦”是指如果犯了错,却沉浸在对错误和错误所造成影响的思考中,对事实反复的持续性回忆。当发现自己一再使用“应该”、“为什么”这样的词的时候,“痛苦”应付形影不离。

当官兵出现“干净痛苦”的情况时,不能抓住他们的“错误”不放,求全责备。而应该教育、引导他们接受痛苦的事实,控制自己的情绪,把自己从事实中、痛苦中解脱出来。一是适度宽慰他们。“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眼前看坏事情,长远看可能是好事情。因此,要多看看“积极面”,学会自我安慰。二是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残酷或不利的现实,要这样告诉他们:丢失的东西,虽然不再属于自己,但自己可以再去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三是善于倾听官兵心中的痛苦。当所犯错误对官兵自身或单位的利益造成不良影响时,官兵往往会表现出“追悔莫及”和强烈的自责。这时,应及时倾听官兵心中的忧愁苦闷,更多地理解、同情和帮助他们,用大家庭的温暖把他们的痛苦减轻和稀释。2.2消除焦虑障碍

焦虑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所有人都会感到一些适度的焦虑,而适度焦虑是一种适应性反应。然而我们有部分官兵却会在大部分时间里感到焦虑,对这些人来说,这种焦虑就不是适应性反应了,而是给这部分人带来极端苦恼的来源。

2.2.1焦虑障碍的基本概念

焦虑障碍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焦虑障碍,旧时和躯体形式障碍、分裂性障碍一起统称为神经症。神经症这个术语是由18世纪的英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在描述能产生“神经性”行 为的神经系统时提出的。在整个19世纪,人们认为有严厉和自挫行为的“健康人”是神经质,这些健康人是一些未查明的神经机能障碍的受害者。20世纪初,这种生物学观点逐渐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所取代。他认为,神经症与器质因素无关而与焦虑有关。当被压抑的观点和冲动要进入意识层面时,焦虑就作为自我的危险信号而产生。神经质行为就是焦虑的表现。2.2.2焦虑障碍的三个基本成分

焦虑障碍即一个人在对未来事件无法预测结局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一是以紧张的主观报告。焦虑障碍患者会主动报告紧张、忧虑、恐惧和无能力应对的预期。

二是行为反应。焦虑障碍患者通常会回避令其害怕的情境,同时语言和运动功能爱受到损害,执行复杂认知任务的能力也受到损害。对恐惧情感的回避,语言和动作机能的减弱,使患者难以从事复杂认识任务。

三是生理反应。焦虑障碍患者在生理上的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心率和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口干、恶心、腹泻和眩晕等。2.2.3焦虑障碍的几种治疗方法

(1)系统脱敏法

对于焦虑,行为主义者发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技术,通过逐渐暴露刺激物而达到降低焦虑的目标。其中一项经典技术就是系统脱敏法。首先,患者拟订一个焦虑的等级表——一个对引起焦虑的刺激进行由低到高排列的表格。然后,治疗者教病人深度放松肌肉。在这种放松的情境下,他们按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想象焦虑情境。在治疗的后期,他们能够想象最能引起焦虑的刺激物而仍处于放松状态,即一种能够泛化到现实生活情境的理想反应。(2)冲击疗法

在冲击疗法中,患者被迫面对他们恐惧的物体和情境,而没有实施放松训练,也没有逐步建立焦虑等级,要求患者明白这些事物是完全无害的,从而最终停止对这些物体可情境的害怕。

(3)患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最流行的疗法是由罗杰斯首创的患者中心疗法。他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需要的不是分析或建议,而仅仅是“听”——就是另一个人的真诚理解和尊重。因此,患者中心疗法最为关注的是患者的真实感受。罗杰斯等人指出,治疗者通过对患者表现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营造一种真诚接纳和关怀的气氛,有助于让患者感到安全,从而使他们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想法及情绪。当患者最后经验到真正的自我——即信任他们真正的天性,而且信任诚实和轻松的自我时,他们的焦虑或其他功能失常的症状将会消失。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基层中队中有很广泛的运用,也存在很大的前景。但心理学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心理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依赖于思想政治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在加强官兵心理疏导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官兵思想上、认识上的启发和引导,把心理调适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家庭、部队、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问题预防体系,使军事行政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卫生工作协调统一、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施国文,《消防部队心理训练教程》,云南人民出版社。

2、《政治指导员》杂志社,《政治指导员》,2008年。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4

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综述

10级心理学

2010704139 叶彩兰

摘要:如何将心理学合理应用于班级管理中,是当前广大班主任队伍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分析了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心理学学科角度出发,尝试探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心理学应用

1.引言

班级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学校中,由一群目标一致、组织机构健全、成员相对稳定,并共同接受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的分级别的学生所组成的教育教学基本单位。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具有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细胞”,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班级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有助于其生命充分成长的空间,引发学生强劲的生命动力,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态度都参与到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获得精神的丰富和生命的完整成长,书写色彩斑斓的生命华章。而班主任是由学校择优指定,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他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主要职责就是组织、教育、引导学生并且与学生一起管理好班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等与班级有关的人员共同处理班级事务,为了既定目标,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沟通、协调、评价等手段,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合理的规章制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使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必须带领班级学生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形成“班集体”,所谓“班集体”指这个班级具有“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聚聚会的场所”[注释1]。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成为这样意义上的班集体。怎样结合心理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是每位班主任需要探究的学问。

注释1:厄内斯特·波伊尔著.基础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9 页 《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2.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正式提出班级授课制这种形式以来,众多的实践家和研究家自发自觉对班级管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国内的研究可从大陆和台湾地区两方面来谈。

就中国大陆而言,尽管“班级管理研究的总体理论水平不高,同一内容、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重复研究较多”[注释2],但从班级管理这一角度,可呈现四个研究层次:“原生态”研究、“务实派”研究、“专业化”研究以及“理论型”研究[1]。第一层次——“原生态”研究是当前我国班级管理研究队伍中最为庞大、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成果最为丰硕的研究队伍。顾名思义,它是指大多从事着一线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的研究者们,以自己所带班级为研究阵地,以经验总结为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班级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主要有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丁榕的《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我的班主任情)》、任小艾《新世纪班主任必读》等。特别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他并没有用系统的、理论性的语言教我们怎样当好一个班主任,而是一本自己当班主任工作经验的随笔,以轻松叙事的方式教给班主任许多实际方法。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出版物多以工作日记、手记、杂谈、案例等形式出现,管理技巧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不可复制性。

而在台湾地区,将班级管理问题称为“班级经营”。一般比较关注班级指派导师(相当于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的各项日常事务和学科教学活动之外的教育活动。如吴明隆著的《班级经营与教学新趋势》一书中指出:“班级经营,乃是教师或师生在教室社会体系中,遵循一定的准则规范,在师生互动情境下,适当而有效地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等各项业务,以建构良好的班级气氛,发挥有效教学的效果,达成全人教育目标的历程[注释3]。”本书从班级经营的地点、成员、原则、过程、范围、目标策略和本质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尽管有丰富的经验参考,目前班主任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班主任管理的思想存在偏差、班主任管理的措施不够给力、班主任管理的成效尚缺显著[2]。奥地利心理学 家阿德勤说:“心理学和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 心灵的运作。只有那些了解心灵及其运作的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心灵走向更高、更普遍的目标。”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结合心理学完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方法。

注释2:陈红燕著.《班级管理研究述评》.《教学与管理》[J].2004(11).第 17 页

注释3:吴明隆著.《班级经营与教学新趋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4 页

《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3.心理学与班主任班级管理

心理学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运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同的学者以不同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成果,虽瞥见冰山一角,但综合起来可见心理学运用的丰富性。早在2000年,林燕珍就提出班主任在管理上必须遵循三个心理学原则:目标认同、参与意识、维持平衡的心理学原则[3]。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觉性、自尊心和自豪感,凝聚班集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研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愈明朗化,清晰化。吴小清在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班主任应利用团体心理学组建好班级,要运用“破窗效应”,努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同时客观全面地认识学生,避免“晕轮效应”,另外得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4]。无独有偶,赖桂玲就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心理学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针对中职学生特点, 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心理分析, 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较高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应当加强培养[5]。张秀娜通过研究发现,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用心理学发挥其影响力首先是通过自身人格魅力来影响小学生的言行和学习习惯,其次在日常管理中树立威信。同时她也指出可以利用团体心理学组建班级,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知道加强班级管理[6]。朱珺认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运用心理学上的“分糖原则”适度的夸奖和激励学生。进一步,要信任学生,避免班主任“趴窗户趴们”的尴尬,采取适时适度的监督管理手段,控制与学生的距离[7]。梁月红则强调沟通的作用,通过迂回心理接触的暗示形式,用权威和责任来实现领导[8]。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是,梁岗[注释4]老师发展班级的主要策略是借助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无 数次破解学生生命成长的密码,与他们在心灵深处相遇。经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与提升,他从实践中得出“德育三线”班级发展新模式:一条线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即教育诊断),另一条线是用积极心理学的思路开展师生共构的教育治疗(即教育辅育),最后一条线是借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即社会情感的建立)[9]。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应用主要涉及的方向有管理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等,而且在实践中都是混合使用的。横向来看前人的研究,跨多种学科和学派,理论知识丰富,但还有许多理论待发现和运用。纵向来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仍不够成熟,起步晚,研究成果少。就搜索的文献来看,其中有意识地提出要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研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应用的成果还是远远不足。因此,本文将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心理学应用分类,使之清晰化、明朗化。一方面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研究累积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为班级管理的发展 《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3.1管理心理学与班级管理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管理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个体心理,即人的需要与动机激励、人的态度及其变化规律等;②群体心理,主要涉及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的共同心理倾向、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调动与培养等;③领导心理,主要包括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威信、领导的有效性等;④组织心理,主要涉及组织机构、组织理论和组织发展等方面[13]。从本质上说,管理是人的管理,它主要涉及人与人间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在班级管理的应用比较多而系统,可能是因为班级管理直接和管理挂钩,属于管理的范畴,而管理又与管理心理学息息相关。聂洪涛运用新的管理理论和自己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前提必须先具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再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做到“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也做到了自尊、自立、自律、自强[10]。而张兵以现代管理“人本”管理为理念,总结了班主任工作的四个主次关系:“人本”管理为主、“法治”管理为辅;“自管”为主,“他管”为辅;“赞扬”管理为主,“批评”管理为辅;“学风”管理为主“、文化”管理为辅[11]。陈文蕾则灵活运用管理学中一些常见理论于班级管理中,比如木桶理论——取长补短,要善于认识“长短”,善于“短中见长”,善于弥补“短”处,最后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再者,她运用管理层次理论把班级集体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分成四层:核心层(班团干部)、紧密层(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松散层(活跃的学生)、疏远层(一般学生),特别强调最远的,也许最深切,主动征求“疏远层”学生群的意见能更真实地全面地了解学生需求。最后,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明关注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12]。

无论从管理的职能,还是管理理念和一些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见地,但究其到底,这些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基础之上的。对于人性的认识,管理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设体系和管理理论。第一,“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责任,缺乏自制力,必须加以鞭策。由此产生的X管理理论主张管理就是强制与监督,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在X理论下,班主任绝对权威,学生只能服从。所以我们崇尚人本的管理模式,这也是一种流行趋势。第二,“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天生勤奋,聪明才智,有相当的想象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学习中能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追求自我实现的满足。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关心人上,强调成员的归属感和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倡导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管理者善于倾听和沟通,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下放权限,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潜力,让人实现自我,产生了相对应的Y理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工作领导者、组织者,必须要了解学生尊重并相信学生,将学生视为平等交流对象,尊重他们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无论是 X理论还是 Y 理论都不能适用于一切人,于是,第三种“复杂人”假设认为社会上每个人的需求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这种观点被称为超Y理论。总的来说,人们是带着各式各样的需要和动机到工作中来的,因此,管理要依工作性质的不同、人的需要的不同而定。3.2积极心理学与班级管理

积极心理学是 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工作、生活,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和良好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将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欧江毅认为班级管理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因此,他强化赏识教育,责任感、利他主义、宽容心,构建和谐班级,此外运用期望理论强化班干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班级管理效率[17]。另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通过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树立榜样以及鼓励竞争来营造班级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18]。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苦学”变为“乐学”、由“学会”变为“会学”。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从细节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良人格特质;用多元方法营造融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愉快学习、身心健康[19]。

积极心理学就像阳光,如果能渗透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教育充满正能量。那么,如果将积极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融合在一起,形成积极管理理念,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积极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管理者要成为变革型领导。所谓变革型领导就是指班主任通过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里所承担任务的重大意义和责任,并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扩展学生的需要和愿望,从而使学生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超越个人利益。其次,班主任要把学生的幸福感放在管理的第一位。再者,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力更加肯定,更有效地应对所面对环境中的障碍和压力,更能够维护心理幸福感的健康水平。不可不提的是,管理中要相互信任。信任是非常多学者都提出的管理维度。最后,提高学生对个人和班集体的认同感。个人认同感是个体对自己目前状态的肯定,而班集体认同感则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对某个组织的归属感。班集体认同感对个人认同 《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感具有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会归属感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个人认同感。3.3其他心理学学科与班级管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人提倡用“社会认知”推开班主任工作的大门,以“利他行为”建立班级工作的核心平台,取“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班风的润滑剂[20]。社会心理学有很多有趣的效应可以应用。较常运用的有比如吴小青提到的“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破窗效应”,创设良好班级环境的最直接的工作,就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设立一个大家公认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班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布置好班级环境。比如“晕轮效应”。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个人某些方面太优秀了,却忽视他不优秀或者恶劣的方面,同样也可能因为一个人某方面极差而忽视了他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更应该避免这种效应的负面影响,不能主观地给一个学生下定论、扣帽子。而要在平时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反复表扬,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学生,才能不被表象和突出的某种特点遮蔽了我们的双眼,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自己的成功内归因,失败外归因,尽快调整心态。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概念、印象管理、态度、人际关系、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认同等等都还待研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

从团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可以运用团体心理学的团体游戏,促进同学们的认识和团体凝聚力。比如“无家可归”游戏[注释4]让成员体验有家的感觉和团体的支持;通过一系列以“相亲相爱一家人”[注释5]为主题的心理游戏,增强团体成员的信任感和团结协作能力。另外,也可在班级中组建小家庭,选出家长,制定家庭目标,并且平时的班级活动和量化考核都与家庭挂钩,这样就把分散的个体凝聚成小的家庭,使学生更容易融入集体,并且通过家庭的良性竞争,发挥班集体的最大效能。例如,定期的黑板报往往是班主任头大的事,宣传委员不可能做到期期精彩,如果分配到家庭中,集合家庭的力量,既能做到创新也没解决指派的困难。前面也提到,吴小清[4]、张秀娜[6]对于团体心理学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有所强调。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周详分析了班主任工作的多种方法,说理教育法是班主任的基本功,因学生个性而异,主要有褒奖说服术、暗示说服术、宽容说服术、升级说服术、情感说服术、自责说服术和幽默说服术[21]。可见的文献很少。可能是当教师的班主任在学期间,作为师范生都接受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懂得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教学管理。

注释4:樊富珉,何瑾著.《团体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 37 页.注释5:樊富珉,何瑾著.《团体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 页.《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吴姝以当代心理的三条认知原理——过程中心、认知结构中心、学生中心为理论依据,在三方面取得了经验:第一,树立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环境,塑造主体人格;第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设立学习目标;第三,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规范学习方法[22]。认知心理学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运用可见的文献极少。

笔者认为,可将团体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结合起来,无条件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始终用共情、尊重、温暖和真诚等因素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对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4.建议

1.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必须运用心理教育, 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尊重学生的人格, 接纳学生的情感, 维护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对每年入学的新生进行个性因素的测量与分析, 对不同年级学生定期进行一些心理测验,针对特殊学生专门测试,可为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益依据。

3.作为班主任应加强心理学理论的学习, 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均衡发展。另外,班主任要定期进行专题交流, 以便互相学习提高。

4.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混为一谈。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班主任班级管理应把两者妥善结合, 各展其长,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方法是管理者有效工作的法宝。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心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对班级管理水平。

《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期末考查作业

参考文献

【1】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2011.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石菊虹.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以Q区为例.2010.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3】林燕珍.班主任管理效能的心理学分析.2000.教学管理:33-34.【4】吴小清.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2010.科教文汇(下旬刊):183、208.【5】赖桂玲.论中职班主任管理中心理学的运用.201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第9期:214.【6】张秀娜.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2011.新课程(下).【7】朱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2012.课程教育研究.中旬刊:20.【8】梁月红.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2011.教育教学论坛:22.【9】 梁岗.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密码.2013.中国教师报.第10版:1-3.【10】聂洪涛.现代管理理念-班主任管理工作.2009.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第33期:209.【11】张兵.现代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2011..科技信息:592.【12】陈文蕾.现代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灵活应用.2006.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31-33.【13】车丽萍,秦启文著.《管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4】陈红燕著.《班级管理研究述评》.教学与管理.2004年版.第 17页.【15】吴明隆著.《班级经营与教学新趋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4页.【16】厄内斯特·波伊尔著.基础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29页.【17】欧江毅.谈谈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班级管理效率.2012.现代阅读.第7期:172.【18】黄冬梅.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2012.班主任之家:55-56.【19】李远强.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2012.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122-124.【20】蔡风娃.简议社会心理学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2010.今日科苑:242.【21】周详.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心理学特点.2006.中国成人教育.第4期:31-32.【22】吴姝.主体性教育实践研究——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1999.四川教育学院学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5

【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辅导模式,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途径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扩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愈来愈受到了关注。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的心理辅导模式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上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已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新的模式。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应用

1.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募,选拔出具有较好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有亲和力形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也可通过班级推荐出本班热心、积极并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学生来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内容不仅要有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必要的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治疗方法等实际操作技巧方面,还要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如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尊重他人,真诚待人的咨询态度等。培训手段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翻转课堂、模拟咨询、集体讨论、团体辅导、案例教学、电影教学等多种手段,使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得到提高。当然还要重视朋辈心理辅导员后期的培训和自我成长,在培训中学到的咨询技巧只有在实操后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所以需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督导,帮助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完善。

2.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途径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不少高校已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层面)→心理辅导站(院系层面)→心理联络员或心理委员(班级层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将朋辈心理辅导渗透到整个网络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自助”成长功能,还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大大拓宽。在校级层面上建立以心理专家为核心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对全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在院系层面上建立以辅导员和心理教师为中心的朋辈心理辅导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本院系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班级层面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作用,立足本班,及时反馈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承担着预警和后期跟踪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介绍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心理援助设施。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可利用分组和选拔――基本知识培训――实际操作与案例分享三个步骤将朋辈辅导引入到教学环节中,使得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而且注意了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教学内容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吸引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朋辈团体心理互助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知识讲座,读书会、心理电影赏析、校园心理剧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通过心理沙龙、团体活动等活动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QQ群、微信群、贴吧、飞信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发挥自我潜能,释放心理压力。

二、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一点思考

1.朋辈心理辅导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所以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模式,所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在发展性心理辅导,对于那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所以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得朋辈心理辅导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众多热门词汇之一。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持有积极改变和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将确立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作为其工作的重心,这将丰富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不仅可以更加关注广大学生良好品德、幸福等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还能够激发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胡伟,胡蜂.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10)

[2]江胜锋.朋辈辅导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设计中的尝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

[3]曾谋.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教育心理研究)2013,(5)

作者简介: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6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企业员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工作价值观和心态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所重视的工作的生存意义随着社会物质资料的丰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开始下降,而更加注重工作所带来的心理和社会效应,如个人成长和工作成就感、工作满意度等;一些传统的伦理观念如无私奉献、忠诚、责任、从一而终等正在逐渐转变,认为离职跳槽并非不道德,人们开始追求自身价值等。诸如上述员工工作价值观和心态上的变化,常常给当前的企业管理者带来众多的困惑。那么,如何改变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使其工作价值观与企业所强调的工作价值观相匹配,以促使员工能够产生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成为了摆在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组织心理学对于工作价值观的探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一般认为,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个人对工作价值观的看法会影响其职业的选择、发展及表现(陈铭宗、刘兆明,1995;Vianen、Pater&Dijk,2007;杨玉美、李秋洁和赵术菊,2008)。Brenner(1988)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个人本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无法配合时,可能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甚至可能离职。因此,了解员工个人的工作价值观,对组织而言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工作价值观在国外的研究长达几十年,在国内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

Shrigley等人(1988)研究认为,工作价值观不会直接导致员工行为的发生,它必然要通过影响员工的态度、认知和情感等影响员工一系列行为的发生。而作为一种内在的、隐含的契约形式,心理契约已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认可为是导致员工行为变化的极为重要的因素(Cullinane&Dundon,2006;Lester& Kickul,2001;Rusbult等,1988;Withey&Cooper,1989;Lemire&Rouillard,2005;Zhao等,2007;Cantisano等,2008)。然而,综观过去对于心理契约的研究,多数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对心理契约的影响及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对心理契约的影响进行探讨的,而对于员工工作价值观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很少涉及。另外,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作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有影响,而对于心理契约是否会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则较为缺乏。

李燕萍和侯烜方(2012)研究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会因为员工成长的环境、文化、历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探讨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的工作价值观下,员工对组织的心理契约及组织公民行为是否有所差异。作者认为,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应该扮演着中介效果,即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会透过心理契约的形成,而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希望透过实证数据的收集,来验证这一假设,此为本文的研究动机。

针对本研究的研究动机,作者希望达到以下研究目的:一是了解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的影响;二是了解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三是了解心理契约是否在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文献探讨

1、工作价值观

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人生需求之重视程度的反映,它在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上起重要的作用(Hegney & Plank,2006;Siu,2003)。工作价值观表示工作中的行为和事件对于个体的价值、重要性和希冀程度,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其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尽管许多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作价值观下定义,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工作价值观乃是个体所赋予工作的意义,并希望藉由工作获得个人需求的满足。

对于工作价值观的衡量,不同学者对于工作价值观的分类,在名称、数目及组织上都不尽相同。Rokeach(1973)将工作价值分为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两大类,前者为个人或社会的目标或终极状态,如:自我价值实现、生活方式的选择、家庭幸福等等;后者则为个人的行为方式,如:诚实、野心等,又称为手段价值。Vaus和Mc Allister(l991)认为工作价值观是指个人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他所重视的事物,将工作价值观简要地分为内在价值观与外在价值观。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会影响个人工作价值观,国外学者的分类方式未必能完全反映本土员工的价值观(Redfem、戴复和马小木,2005)。王丛桂(1993)应用Rokeach(1973)价值观分类的概念,将工作价值观分为工作目的价值观与工具性工作价值观。黄国隆(1995)也认为,工作价值观包含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和工具性工作价值观两大类。其中,目的性工作价值观涵盖内在酬赏、集体利益、外在酬赏、平安和谐;工具性工作价值观涵盖能力和理性、谦和与宽容、尊重传统。金盛华和李雪(2005)也将工作价值观分为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和手段性工作价值观,前者是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后者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影响手段性工作价值。

2、心理契约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组织用经济契约去约束员工的行为,但任何正式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它其中能够包含的条款十分有限,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在组织和员工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心照不宣”和“不言而喻”的内容,虽然它没有写明,但它是影响员工对待组织态度和行为的强有力决定性因素(Schein,1980),这就是心理契约的内容。Robbins(1991)认为心理契约是一种非书面的协议,这种协议制订出了管理者对员工的期望,以及员工对管理者的期望。而Rousseau(1989)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个人对于雇主与员工之间相互责任的信念。Rousseau和Parks(1993)认为心理契约同时包含了关系性契约及交易性契约。而两者所占比例的多寡,则决定于雇用型态及年资,对临时性员工而言,交易性契约所占的比例较重,而对专职的员工而言,较偏重于关系性契约。而年资久者亦较年资浅者重视关系性契约。Hui等人(2004)认为,所谓的心理契约,并非是一种书面的协议,隐含着员工与组织之间存着对相互的期望及需求的满足。它牵涉到员工与组织之间施与受的关系。心理契约涵盖着对权利与责任的期望,它虽然没有正式的契约规范,但是却对员工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Stalker,2000)。Shore和Tetrick(1994)认为心理契约的发展,是来自于个人与组织的互动。由以上各个学者的探讨可以得知,心理契约是不同于一般正式且书面的协定,而这种协议是员工个人对雇主与员工之间相互责任与权利的期望,而心理契约的形成对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是有很大影响的。

3、组织公民行为

Organ(1988)最先提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他指出,组织系统设计不可能完美无缺,只靠员工执行份内角色行为,可能难以有效达成组织目标,必须依赖员工主动执行某些角色要求以外的行为,以弥补角色定义之不足,并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Organ(1988)将此类型行为称为“组织公民行为”,并定义为:自觉表现出来的,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没有得到明确或直接的确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绩效的个体行为。在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此类工作行为的定义与名称并不完全一致,但唯一的共通点是认为此类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极大的正相关。

目前国内外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中,大多数认可Organ(1988)所提出的研究及测量模式。但是,在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研究中,通常把文化和经济制度等因素作为一个常数不加以考虑。因此,在对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研究时,首先应该探索在该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和维度。Farh、Earley及Lin(1997)采用华人的样本,在华人社会中以中国台湾文化为背景,定义出华人本土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共有五个维度:认同组织、协助同事、人际和睦、公私分明、敬业精神。

4、工作价值观、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霍娜和李超平(2009)认为个人的价值观会强烈响到个人的态度,而态度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一直是许多行为研究学者研究的焦点。施加华(2007)及Siu(2003)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会影响员工工作的意愿、目标,进而影响其努力程度与工作表现。Rokeach认为价值观具有引导个体行为、帮助个体做决策、解决冲突以及激励个体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Sparrow(1996)和王垒等人(2003)认为员工的心理契约可能会受到员工个人差异的影响,例如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生涯定位以及能力的影响。

综合上述讨论,虽然过去的研究并没有针对工作价值观与心理契约的关系进行探讨,但根据以上学者所述,工作价值观会影响态度,而态度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而心理契约又存在着个别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不同的工作价值观,会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的不同。本研究将透过实证资料的收集予以验证本研究的论点。

关于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Ryan(2002)发现工作价值观的努力工作维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帮助及公民道德维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独立自主与人际帮助间有显著的负相关。秦启文、姚景照和李根强(2007)证实工作价值观中的能力发展、地位两个因素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司认同、个人主动性有显著影响;能力发展对保护公司资源有显著影响;地位对同事间的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方面,Robinson和Morison(1995)以126 位MBA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心理契约愈低者,愈不愿意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李枫和李成江(200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心理契约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于桂兰、陈明和于楠(2013)认为,心理契约履行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心理契约违背与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二者的主要中介变量中,信任起主要作用。

三、公司简介

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由宁夏制药厂、宁夏中药厂改制合并重组建立,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兴贸全国百家重点出口企业,宁夏启元药业公司以其企业运行机制新、产品及市场定位准确、生产经营效益好、产品创新能力强而发展成长为中国医药行业抗生素领域的优势企业。同时作为中国西部的大型综合制药企业,启元公司还具备原料药、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粉针剂、注射剂、栓剂八大类300 多个品种规格的药品生产能力。主导产品盐酸四环素原料药以其品质优良、生产规模大、技术领先而树誉中外,畅销欧洲、南美、非洲、东南亚、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04 年投产的红霉素扩建项目更使企业的总发酵能力和生产水平跻身中国大型抗生素生产企业前列。

近年来,随着国内抗生素产品竞争加剧及抗生素企业之间的整合洗牌,能源价格的上涨,国家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对现阶段启元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较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启元公司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中层管理人员责任心淡化,公司高层的决策执行不力;制剂产品缺乏有效销售,形成一些呆、死账务;由于监控不严,销售人员投机行为增多,出现了“坑公司、富个人”的现象。在生产方面,由于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力,导致生产不稳定,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人心浮动,尤其是绩效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和效力不足,无法正确地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评价,形成了中层管理人员自以为是、本位思想严重、管理麻木等现象。更重要的是,启元公司高层、中层、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个体、团队和公司的各个目标无法紧密有机结合,影响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研究方法

1、研究架构

依据前述文献的探讨及本研究的动机及目的,作者以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的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并验证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的影响,以及工作价值观是否会透过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进行实证数据的收集,并加以验证。

2、研究假设

本研究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架构,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有显著的影响力。

假设2: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力。

假设3: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和组织公民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3、研究变项之衡量

(1)工作价值观。本研究对工作价值观的测量,参考了黄国隆与戚树诚(1998)的“工作价值观量表”,分别针对“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及“工具性工作价值观”来进行测量,量表共有38 题,其中“目的性工作价值观”有16 题,“工具性工作价值观”有22题,以6 点尺度方式予以测量。本研究针对工作价值观量表作信度检验,其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各维度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内在酬赏0.887、集体和谐0.795、外在酬赏0.702、平安和谐0.572,而工具性价值观各维度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能力与理智0.883、宽容谦和0.867、尊重传统0.583。

(2)心理契约。在心理契约的衡量方面,本研究同时采用Eisenberger等人(1986)所发展出来的认知组织支持量表及Robinson等人(1994)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契约量表作为测量的基础,量表共有24 题,以5 点尺度方式予以测量。本研究针对心理契约量表作信度检验,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3。

(3)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公民行为方面,本研究采用Farth等人(1997)所提出的“中国人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分别以6 点尺度针对认同公司、利他主义、勤劳、和谐以及保护公司资源等五种行为进行衡量。本研究针对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作信度检验,其各维度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爱护组织0.797、协助同事0.781、敬业守法0.829、不惹事争利0.932、公私分明0.879。

(4)人口统计变项。在人口统计变项方面,则针对员工的性别、年龄、家乡、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位、年资、部门来衡量。

4、资料收集

本研究以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的员工为主要研究对象。事先以电话联络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依据员工人数对不同部门及不同职位的员工数进行数据收集。本研究采取人员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30 份。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实证资料的收集比较宁夏启元药业公司员工之工作价值观、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并验证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同时验证研究假设。

1、心理契约与工作价值观、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之验证

针对假设1 关于心理契约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本研究以相关分析来加以验证,其研究结果发现(见表1),除了集体和谐和尊重传统与心理契约之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1 的验证获得部分支持。

(注:*:p<0.05,**:p<0.01,***:p<0.001。)

针对假设2 关于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本研究以相关分析来加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各个维度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2 的验证获得支持。

2、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及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

在针对假设3 中介作用验证方面,本研究采取Baron和Kenny(1986)的建议,认为中介变量的验证:首先,中介变量必须与自变量的回归达到显著性;其次,自变量必须与因变量的回归达到显著性;再次,因变量必须同时与自变量及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式达到显著水平;最后,第三项回归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必须小于第二项的回归模式的解释力,如果当控制中介变量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不显著则中介变量具有完全中介效果,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仍然显著,则中介变量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由模式一可发现(见表2),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上均具有显著性。目的性价值观的集体和谐、外在酬赏及工具性价值观的宽容谦和对于心理契约具有显著性。其次在工作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式中发现,能力与理智、尊重传统对爱护组织达到显著水平;协助同事则在内在酬赏、能力与理智、尊重传统上达到显著水平;敬业手法则与平安和谐、能力与理智达到显著水平;集体和谐、能力与理智与不惹事争利达到显著水平;公私分明在平安和谐、宽容谦和中具有显著性。

由模式二可知(见表2),集体和谐会透过心理契约对不惹事争利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宽容谦和也会透过心理契约对公司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果,所以假设3 也获得部分支持。

六、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第一,验证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的影响;第二,验证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第三,对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扮演中介效果的验证。其研究结果及在学术与实务上的相关重要含义探讨如下。

1、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与目的价值观中的内在酬赏、外在酬赏、平安和谐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工具性价值观的能力与理智、宽容谦和有显著的正相关,体恤认知差异与心理契约有显著正相关,员工期望的体恤因素高于管理者实际对员工体恤的表现,则员工会提高其对公司的期望。本研究结果以实证的观点验证了Sparrow(1996)认为工作价值观的不同,所产生的心理契约也会有所不同的说法。另一方面,发现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此结果与Robinson和Morison(1995)、Van Dyne等人(1998)所获得的结果相同。

2、心理契约在集体和谐、宽容谦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就宁夏启元药业公司而言,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关系中起着微弱的中介作用,即心理契约仅在集体和谐、宽容谦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对其他部分而言,员工的价值观并不会透过心理契约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所影响。这与董玉娟(2002)针对不同国家企业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在酬赏、平安和谐、能力与理智、尊重传统与心理契约未达到显著的关系,而外在酬赏则未能与组织公民行为达到显著的关系所致。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过去学者着重于探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验证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而缺乏将工作价值观、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联结起来进行探讨,本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作价值观会透过心理契约的形成,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这可对未来研究者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 篇7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概念

心理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理论是由德国的哈恩博士创建于二战前,最初限于海上训练,训练海员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心理拓展训练计划由美国人皮赫(J.Piehl创立于1971年,是心理拓展训练的“学校版”,是为了“给予孩子以无限梦想的空间”而选择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名称,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

二、心理拓展训练内容与特点

1.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每一项心理拓展训练都有其相应的训练意义及目的,或是为了解决某些心理问题,或是为了挖掘学生潜在的动机及潜能,所以训练的形式有多种。从人员上分,有个人项目、双人项目、团队项目;从训练的场地上分,有场地、水上、野外定向项目等;从训练内容上来分,有罐头鞋、信任背摔、空中单杠、盲人方阵等。

2.心理拓展训练的特点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身体和思想的同步投入。其项目无论是水上项目,还是野外生存技能训练项目或专门的场地课程,对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能要求,并集中体现在参加训练的过程中,在承受一定负荷的基础上达到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其次,心理拓展训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其内容丰富多彩,且复杂多变。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学生在完成训练时会遇到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失意等情绪和外来的如条件、环境、身体素质水平和能力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学生又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在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规则的条件下,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战胜困难和障碍;第三,心理拓展训练以改善合作意识、完善人格为目标。心理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配合。心理拓展训练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相互信任、忠实地反映自己。尤其是集体项目获得胜利的保障在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统一的行动,而这种行为的实现不但依靠学生间的娴熟动作和配合意识,又要求学生必须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训练中充分体验助人和被人助的快乐,充分体验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以及合作的愉快,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第四,心理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在训练前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师进行讲述,组织引导讨论,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来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心理拓展训练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在拓展训练里,“学”是为导致某些预期结果而特别为学生设计的一些活动。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教师只是给予及时的启发和诱导。心理拓展训练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的心理试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比如,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取得切身的感受,然后通过回顾总结,将影响学生成功的心理因素挖掘出来,使学生理解“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如在“信任背摔”项目中,当一名同学从台子上后倒摔下时,同伴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心就成为完成项目的坚实基础。对下面接的同学而言,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能精力集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性命攸关的事;对台上后倒的同学而言,由于看不到背后的情况而产生“我摔下去会不会受伤”的焦虑,此时能否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向后倒下去,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深切懂得,当你拥有了果断、自信、敢为的良好心理素质,面对任何困难和危机你都会迎刃而解。拓展训练的着重点不在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心理拓展训练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1.有利于发掘中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的复杂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使学生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些活动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当他们战胜困难,克服了以往以为无法克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完成一个个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就会体验到达到目标而转化来的强烈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性,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所以,通过训练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

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而更好地面对各种困难。

3.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迁移是指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快乐学习一直是大家所倡导的,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将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事情,那他因为学业方面导致的心理问题就会大大减少,并因此在整个精神状态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尤其是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学生进行的分享体验,通过反思、自省、领悟、交流,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拓展训练中安排项目的目的。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观念

当代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早在19世纪,独生子女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的溺爱较多,又缺乏兄弟姐妹,所以在性格特征上可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群性较差等现象。所以在中学阶段参加心理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学会完成团队的任务、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和团队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经验,懂得在帮助团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五、结语

心理拓展训练的宗旨是为锻造个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熔炼完美的团队,我们应该发挥心理拓展训练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达到新课标中规定的心理健康目标的要求。

上一篇:成本会计简述题下一篇:我的好同学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