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礼堂: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必要之举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冲击,传统乡村文化日渐衰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乡村文化振兴势在必行。文化礼堂作为农民的“精神家园”,具有内容大众化、形式多样化、性质公益化等特征,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因地制宜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双管齐下提升活动质量与数量、科学创新强化管理运行机制,可以更好地建设文化礼堂,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再次发展。

关键词:文化礼堂;农村成人教育;乡村振兴;

文化礼堂是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农民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最早提出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为这一区域内的平等主体提供了一个用于交流的公共场所,它的存在体现了一种合理的社会结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公共文化空间正是依托于这一理论被学者们广泛讨论,它在公共空间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性”这一特征,不仅具有地理学上的空间意义,还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意识[1]。农村文化礼堂就是具有意义阐释与价值生产功能的文化空间在公共性内涵不断加强和体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空间内容与形式[2]。

1.2 文化礼堂的内涵

“礼”从示,从豊,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的本义是举行礼仪祭神求福。“堂”,殿也,指用于祭献神灵的场所。所以“礼堂”一词便为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除举行典礼或集会外,古代还常将礼堂作为讲学、习礼的讲堂。文化礼堂作为礼堂的一种新形式,大体上继承了古代礼堂的功能,但也有其现代意义。它以“精神家园”为自身功能定位,着重打造乡风文明传习地、群众文化大舞台、乡村历史文化陈列馆、农耕非遗文化传艺馆、乡愁乡情博物馆和思想道德教育馆。它作为一根纽带,联结村庄文化与村民,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载体。

1.3 文化礼堂的特点

1.3.1 内容大众化

文化礼堂作为村级文化综合体,其提供的内容较为大众化。农村文化是“接地气”的文化,是在农民祖辈的生活之中沉淀和累积下来的文化。只有当文化礼堂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农民大众所乐于理解和接受、容易被他们感知和触摸时,它才能真正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1.3.2 形式多样化

文化礼堂的第二个特点是其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它存在于村民的每个生活细节之中。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祭祖典礼,都可在文化礼堂中举行。除了传统的文字、影像、图画,还有各类展览、演出、讲座和教育培训。除了线下活动,还有线上互联网平台。活动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政府的公益性文化产品,也包括市场化的文化产品,灵活多变,可满足不同村民群体的需求。

1.3.3 性质公益化

公益化是文化礼堂的另一大特点。文化礼堂的建设资金多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村集体账户,有些文化礼堂把当地企业或乡贤的公益性捐款作为建设资金。从活动性质来看,在文化礼堂进行的文艺演出、教育培训和各类讲座多为上级部门输送的文化资源,有些是高校艺术团自发的下乡演出。此外,文化礼堂提供的市场化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政府补助,价格较低。因此,村民在享受文化礼堂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时,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经济负担。

2 文化礼堂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价值

2.1 赓续成人教育本体价值

人类学理论认为,人不仅有本能生命(种生命),更为重要的是人还有精神生命(类生命)[3]。对应到成人教育的价值,一方面,成人教育的工具价值使人得以获得技能的习得与精进,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的本体价值使人获得人文关怀,满足人在精神上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是,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维度来看,无论其目的是“救亡图存”,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都是在以追求效率的方式达成计划中的结果[4],成人教育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存在严重失衡。石中英认为,农村问题最主要的方面是农村文明的衰落[5]。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这需要成人教育的本体价值发挥更大作用。在城市文化的侵入下,农村文化危机逐渐产生。首先,以城市文化导向的农村教育使农村文化逐渐被强势的城市文化渗透乃至覆盖。不论是对农民进行的职业教育还是精神文化教育,在实践层面似乎都以城市为范本,没有顾及农村文化的特点。再者,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窠臼中,农村似乎先天被放置于保守与落后的位置,加之农村文化内涵缺失,农民对于农村的认同感也逐渐消失,农民“离土普遍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息息相关。一旦成人教育无法发挥本体价值去引导农民正确地认识他们创造与传承的文化,农村文化的凝聚力便无法增强,农民的“精神贫困”也无法摆脱,乡村振兴也无法实现。

文化礼堂的出现为如何赓续成人教育的本体价值带来了答案。文化礼堂开展的活动与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紧密联系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覆盖了学教、礼仪和娱乐三方面。相关部门不仅开展了科技、文化与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文化礼堂中进行政策宣讲、农业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授课,还鼓励各文化礼堂进行优秀传统礼仪复兴活动。此外,文化礼堂还扶持培育乡村文化社团、设置文化服务菜单等。在文化礼堂进行的农村成人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离农”和“为农”上,而是更进一步关注农民的精神世界。文化礼堂为式微的乡村传统文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村民的道德水平发展。文化礼堂使农村治理迈向了价值治理的新阶段。

2.2 促进成人教育途径多样化

以往农民大多在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接受成人教育,这些学校传授农民农业知识,并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与技术指导,以提升农民的竞争力。但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费有限,政府拨款无法满足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进一步需求,学校数量不足且分散、场地过小、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都是当下存在的困境;第二,重视技术传授,轻视人文价值传承;第三,农村空心化带来了教育对象的急速流失。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阻碍了农村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文化礼堂拓宽了农民接受成人教育的途径,弥补了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不足。文化礼堂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教育的方式与目的存在较大不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偏向实用性,而文化礼堂人文性与实用性并重。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直接,而文化礼堂强调将教育融入农民的生活场景。文化礼堂不仅是农民接受知识教育的场所,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农民将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庆典都放在文化礼堂中举行,文化礼堂也为农民提供各类文娱休闲活动,寓教于乐。这些正式和非正式教育都在影响着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如春雨般潜移默化地赋予了乡村文化新的生命。文化礼堂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同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拓宽了农村成人教育的途径,让农村成人教育再次焕发活力,让乡村文化再次得到振兴。

2.3 促进成人教育资源整合

教育资源是保证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的条件总和,不仅包括人、财、物,还包括政策、信息、人文环境等精神和上层建筑方面的资源。根据上述定义,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不仅应该包括人、财、物等显性资源,还应包括农村成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制度、教育沟通渠道、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等隐性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在农村成人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匀、资源管理体制不顺、资源共享意识薄弱以及资源获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分散到各农村地区的有效供给不足,致使项目实施形式化和低质化。城市化负面效应、公共娱乐场所不多、精神生活空虚导致不良风气在农村蔓延,文体场所设置没有考虑各类人群的特点与需求,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模小而分散,导致农民的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集群效应无法形成。如何对农村成人教育资源进行协调、整合、再分配,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是农村成人教育再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文化礼堂建设不仅包括物质资源建设,还包括农村自然环境建设和人文底蕴的开发与传承。作为村级文化综合体,文化礼堂的“综合”不仅体现在不同领域资源的整合,还体现在教育对象的集合,其不仅调动了农村开展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文化礼堂联合高校、文艺院团、养老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实现了从教育、休闲、养老、医疗等多方面的功能整合。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礼堂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打造网上“电子服务菜单”。各类活动满足了农民的教育与娱乐需求,具有不同特点的人群都可享受到文化礼堂带来的精神滋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文化礼堂吸引,其带来的文化交流和聚集效应不是以往分散的成人教育机构可以做到的。文化礼堂发展迅速的地区,已经开始将农村成人学校与文化礼堂衔接,将老年大学、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文化礼堂合并,进一步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3 文化礼堂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

3.1 因地制宜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新生事物在经过初期的迅速发展之后,大多会进入一个爬坡过坎时期,文化礼堂也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发展平台期。文化礼堂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礼堂新建速度存在颓势,二是已有文化礼堂升级改造没有积极性。在文化礼堂新建方面,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若要在2022年前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的文化礼堂全覆盖,还须建设422座文化礼堂。目前,满足建设条件的行政村已经基本完成文化礼堂建设,剩下的村庄在土地、搬迁计划、村庄布局等方面还存在困难。2018年,浙江省进行了行政村撤并,但由于村庄布局比较分散,文化礼堂的筹建和管理依旧存在困难。一些村庄老龄化与空心化现象严重,面临整村搬迁,文化礼堂建设计划也被搁置;一些村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财政上存在较大压力。在已有文化礼堂的升级改造方面,有些在2013年就建成的文化礼堂在硬件设备方面更新换代迟缓,陈旧的设备无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的文化礼堂建筑破损但未修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使文化礼堂建设顺利度过发展平台期,有关部门需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做好分类统筹工作。在文化礼堂新建方面,对于由位置分散的村庄合并成的行政村,可以考虑在围成区域内选择中心位置新建文化礼堂,或是再次进行合并,将小村整体搬迁到大村中之后,再进行筹建。对于500人以上但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的行政村,应建立多点分布式文化礼堂。对于因行政规划需要拆迁或搬迁的村庄,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跟踪工作,待搬迁完成后,督促其筹建文化礼堂。对于因经济基础薄弱而无法承担文化礼堂建设费用的村庄,政府在财政上可适当拨款援助,而这些村庄自身也可考虑与其他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庄合作共建文化礼堂,或寻求当地企业家的帮助。在已有文化礼堂升级改造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巡视,督促其及时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换代。

3.2 双管齐下提升活动质量与数量

文化礼堂所开展的活动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质量方面,文化礼堂提供的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空洞,不能很好地进行传统文化展示与再创造。开展的活动无法吸引村民参加,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文化礼堂成为摆设。在数量方面,优秀的文化礼堂与一般性的文化礼堂开展的活动场次差距较大。一方面,一般性的文化礼堂本身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足,既不会自己举办活动,也不会主动去对接各文化艺术团体到文化礼堂中举办表演活动;另一方面,上级机构对重点和非重点文化礼堂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为它们输送的文化资源存在差异。

要提升活动质量与数量,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做好文化资源统筹分配,还需要立足本村文化传统与村民生活开展活动。在质量方面,文化礼堂要提供更多形式的文化服务,文化服务的内容在扎根于本村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该推陈出新。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礼堂要把传统文化与村民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如农忙时节举办“丰收礼”,清明时节举办“祭祖礼”等。文化礼堂在举办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村民的兴趣,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引领作用,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文化节庆、礼仪活动、村民议事集会、主题教育培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在数量方面,有关部门不应“厚此薄彼”,应注重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对文化礼堂的“精神扶贫”上多下功夫。

3.3 科学创新强化管理运行机制

当前农村文化礼堂主要推行的是理事会自主管理制度,负责日常运营的管理人员多由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志愿者组成,且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调查数据显示,金华文化礼堂的2031名管理人员中只有615名专职人员。有些文化礼堂的管理人员未受过相关培训,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具体体现在活动策划能力不强、思想不灵活、对于宣传工作流于形式等。策划的活动没有新意便无法吸引村民参加,思想不灵活便无法将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对宣传工作不重视便会使礼堂成为摆设。许多文化礼堂虽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并没有用心运营并发挥互联网优势,电子服务菜单无人问津。

想要提升文化礼堂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不仅要从专职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性入手,还要充分听取与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与智慧。基层文化机构在招考录用人员时应将名额向文化礼堂倾斜,多招聘文化水平与素质较高的专职管理人员,因为他们更能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在互联网宣传方面也更为得心应手。对于已有的文化礼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与考核,并完善考核标准,以“实绩”论英雄。同时,还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末位淘汰和首位奖励机制,让真正有能力管理好文化礼堂的人留下来。财政部门应增加管理人员的工资预算,只有待遇提高了,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此外,文化礼堂还需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减少无效供给。文化礼堂只有与社会上的乡土文化人才紧密合作,才能发挥村民与志愿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J].人民论坛,2018(21):124-127.

[2]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3]唐爱民.成“人”:成人教育之终极追求[J].成人教育,2001(1):15-16.

[4]汪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农村成人教育的时代诉求[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4):23-29.

[5]石中英.失落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J].青年教师,2010(1):31-33.

上一篇: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影视广告设计下一篇:革命红船起航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