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

我国基础教育热点主题与知识基础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CSSCI(1998-2012年)的数据,对《中国教育学刊》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

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趋势,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

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

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本刊研究的热点问题;引文来源注重基础

理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学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基

础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之一,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

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经

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刊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

学科的发展,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新颖、全面、有指

导意义的各类学术论文。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统计研

究与分析,例如黄友初利用《中国教育学刊》

2010-2011年刊载的642篇论文,分析了其载文基

本信息、栏目分布、作者和引文情况。但尚无学者

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引文来源与知识

基础等内容做整体性计量研究。鉴于该刊代表性,

本文将对该刊1998-2012年所载的3436篇论文、

791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作者、关键词、

发文机构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做出科学知识图

谱,以探求其知识基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并

从中发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

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研究方法

所谓知识图谱,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通过

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

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

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

学交流及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基

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通过定量

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

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本文利用陈超美

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关键词共

现和引文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

图谱。由于目前CiteSpae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

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中文献

的文本格式,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

格式,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

式转换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 Space对《中国教

育学刊》的3436篇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

有能力、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因而是评价期刊基

本指标之一。研究发现,《中国教育学刊》近几年来

所刊载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峰值,之

后又稍有回落。

二、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况一篇文章的

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可以清楚地

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主

题和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用

CiteSpace软件对《中国教育学刊》刊载的论文进行

了关键词共现统计(见表1、表2),并绘制其知识图

谱。经统计,1998~2012年间共有7911个关键词,其

中出现10次以上的有130个,出现20次以上的有

59个。

根据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

键词,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

题。知识图谱表明,“素质教育”(213)是最大的节

点,除此之外,“课程改革”(193)、“教育改革”

(147)、“课堂教学”(142)、“基础教育”(122)、“教

师”(121)、“教学改革”(99)等也都是《中国教育学

刊》此间的研究热点。“基础教育”这一关键词说明

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

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

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的结果可

以聚为五类:分别是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

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

课程改革、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5年间出现的关

键词有近八千个,设定阈值后能够在可视化知识图

谱中显现出来的关键词也是词频最高的关键词,这

五类关键词基本代表了1998~2012年间基础教育

学科的研究热点。

1.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

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包括“素质教育”“教

育公平”“义务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等

关键词。我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口

号,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

两大问题。自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

专家学者也一直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素质教育

这一政策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并及时指出素质教育

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学者张旺认为教育目的功利

化、课堂教学灌输化、评价标准唯一化、教学活动无

机化、人才培养同一化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

五个重要问题,只有以人为本地解决这些问题,才

会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则是人类

社会所持有的共同理念,但其也与素质教育密不可

分,“只有做到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推行;

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到教育公平。素

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研究具有互动性与互补性,而

对这两个方面《中国教育学刊》也给予了及时的跟

踪研究。

2.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中小

学”“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等关键词。基础教育是

本刊的主要研究领域,且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重

要的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和回应社会

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转型,因而吸引了一批学者的

研究兴趣,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农村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愈提

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

诸如农村教育观念、经费、师资、课程、教育结构、体

制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解决,而学者对农村教育的

调查报告和个案研究逐年增多,体现了学界对农村

教育的重视。

3,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教师”“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

展”“教师发展”“教师素质”等关键词。20世纪80年

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

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教师

发展是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一种主体性过程,也

可以是一种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教师

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工

作积极性等多种功能,因而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两

者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联系,此类研究对保

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与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有重

要意义,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

4.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聚类

教育改革聚类凸显出来,说明了该刊具有较强

的时代特色。这一聚类包括“教育改革”“课程改革”

“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关键词。改革开

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

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

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

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而剖

析中国教育改革的阻力与对策,助力推进教育改革

也是学者和期刊的责任。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

一场改革,其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

的行动方式,同样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

础教育建设工程。而《中国教育学刊》对教育改革

与课程改革这两项关乎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重要

研究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5.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了“教育研究”“教学实践”“教育

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学策略”“语文教

学”等关键词,从对我国教育研究30年来发展历程

的回顾,到对基础教育研究导向的政策建议,再

到对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质化及量化等分析方法的

研究等均表达了国内学者对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等基础研究的关注。这也说明教学在基础教育当中

的关键作用,而在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计量当中,

大学教学的关注度并没有如此突出。

三、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突现度

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

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研

究趋势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学校建设的研究以

及教育均衡的研究。

1.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

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

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

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

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

时的”。有效教学也是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中小学

课堂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

来,虽然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许多有

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

惑,教学低效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学校建设研究

教育部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曾对中小学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发展“特色”,二是着重“创新”。而学校文化是

承载“特色”、凸显“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文

化竞争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在中小学

学校建设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但当

前,很多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忽

视内涵;缺乏规划,不能持之以恒。因而,如何继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便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

现特色发展和增强创新氛围成为了众多学者现在

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3.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均衡是首要问题,基础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给教育本身,而且对社会

都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通过政策促进基础教育

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

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

总结经验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重点、因

地制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

现状,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

础。《中国教育学刊》十五年间刊载的3436篇论文

共有10266篇有效参考文献,经统计被引次数≥2

次的参考文献有336篇,≥5次的有72篇,≥14次

的有10篇(如表3)。这些文献是1998~2012年间

《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多数

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文章或著作。

教育部的两部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

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别被引34次和20次,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课程改革的关注。

两个“标准”分别论述基础教育中语文与数学的“课

程性质与地位”、阐明其“课程的基本理念”、制定其

“课程目标”并介绍了一些可行的课堂建议与案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多样

性,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自此两部《课

程标准》颁布起,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都在

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中体现出来,为我国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

由钟启泉、崔允潡、张华等人合著的《为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从“课程改革的目标

与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

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

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七个方面,解读了《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

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背景、一种视角、一种参照

。对此类著作的高频引用也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学

者对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重视。

叶澜、白益民、王栅、陶志琼编撰的《教师角色

与教师发展新探》从教师的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

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作了新的论释。从“教师德性

论”到“教师审美论”再到“教师发展论”,多角度地

分析与论证了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与其它职业的

区别及教师应达到的理想境界等问题,并将重点放

在了一直被人忽视的“教师该如何育己“这一话题

上,通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而推动我国基

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表3还表明,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2000)、

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1993)、教育部颁布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佐藤学著,钟

启泉译的《课程与教师》(2003),以及钟启泉的《新

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003)也是《中国教育学刊》研

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这些

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基础教育政策、课

程改革与基础理论的重视。

五、结论

1998~2012年间,《中国教育学刊》紧密围绕我

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刊

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

时,该刊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并在“素质

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

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

论与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

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中国教育学刊》

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

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中国教育学刊》进行文

献计量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刊1998-2012年间的

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但限于选取的数据、计量指

标和研究水平,本文只能管窥《中国教育学刊》的部

分特征,如何在数据处理、计量方法、分析视角方面

进一步完善,以更科学、准确的方式全面、清晰地分

析与研究期刊,还望专家学者给予指导与勘正。

作者:任增元 姜帆

第2篇: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基础知识教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教育,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做好;基础知识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并针对学生的年龄段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使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以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方法。

一、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重中之重,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根本。只有真正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年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逐步实现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蓝裙的故事》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求学会9个一类生字,读准二类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师就要针对一类字的生字结构指导学生识字方法,教会学生“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不断运用识字的方法以达到掌握识字方法的目的。而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每一个字的写法,还要讲解生字怎样书写才会更美观。而到了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已经不是上课的重点讲授内容,教师就要教会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在低年级以及中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以及写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二、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欠佳,而有些课文文本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是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形象可感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长春版语文《西湖的绿》的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知道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当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了解基础知识要求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的绿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以及组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学生喜欢的词,让学生说一句话,提升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就使学生在教学中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在比喻句的训练中,教师如果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都是相同的,那么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获得交流,能够获得共同提升。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授语言、动作以及外貌描写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寫,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语文日积月累的考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考核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继续由教师组织进行全班性考核,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才是有效教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学年段学生的不同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本学年度段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要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讨论优势,让学生不断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潘丽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考试周刊,2013(81).

[2]刘永.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J].新课程导学,2014(12).

编辑 孙玲娟

作者:彭娟

第3篇:跨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知识教育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劳动技术训练、轻基础知识传授现象,已严重限制了职教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习得,也将给我国制造业技术革新和产业更新换代带来隐患。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已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要。世界职业教育典范——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50、60年代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为此,德国职教界提出关键能力理论,并进行了相配套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进而促使学生跨职业能力的发展。德国职教这一发展经验,对我们正视和重拾我国职业教育中基础知识教育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跨职业能力;基础知识教育;关键能力;德国

作者简介:曹羽希,女,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职业教育课程之殇

职业教育是一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的职责。可是,目前我国不少职业学校草率地把职业教育同职业技术培训混为一谈,只注重眼前的一技之长培养,过度强调劳动技术的传授,轻视思想道德和文化基础知识等其他基本素质的培养,忽视职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教学任务——育人。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化基础课长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职业学校没能保质保量地进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和测评;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陈旧老套,缺乏科学性和吸引力;学生由于基础普遍较差,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足;职教学生几乎将所有时间花在专业的学习上,不是专业基础课就是专业技能课,在实习岗位上亦是对某种特定技能的操练;授课教师由于文化基础课的边缘化而产生职业倦怠等。不少职业学校还对这一现象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可以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劳动力所必需的基础素养教育。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会降低职教学历的含金量,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并导致职业教育发展走向功利化,偏离全面培养人的方向。

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这种偏颇将会限制职教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加学生未来发展的局限性。职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不足将直接影响职教学生的就业质量。许多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但由于受到文化基础薄弱的制约,无法更好地运用和提升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只能局限于初级岗。这种重技能、轻知识的职业教育,还导致学生只有某项一技之长,在面对职业升级和变动时往往处于被动境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限。同时,忽视基础知识教育的职业教育还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从短期来看,重视技术的职业教育的确能在快速提供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但当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就会发现,这种带有浓重功利主义色彩的职业教育大多只能培养出基础劳动者,无法很好地培养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人才,由此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也无法顺利地转变成优质的人力资源。发展不均衡的职业教育必将拖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利于国家建设。

2014年12月,在教育部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视频工作会议上,鲁昕副部长谈到:“有一段时间,我们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设定在培养低端劳动力,这是极其错误的。目前,在职业教育的生源中,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这个孩子不是失败者,只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来到学校,我们就要给他厚重的文化基础,要立长远、打基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不仅要求有技术,还突出强调了能力。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整个社会氛围,对中高职学生来说,保证足够的道德、文化等基础知识学习或许是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国职教学生综合知识学习情况和他们将面临的人力资源升级问题,使我们不得不直面职业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培养问题。

二、他山之石:德国经验

德国联邦议会政治家曾指出,一个成功的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在一个坚实的文化技术,即阅读、书写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之上。[1]以“双元制”为主要形式的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典范。借助这一模式,德国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给德国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为战后德国经济复苏及后续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德国制造业至今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定地占据优势地位。

德国职教模式“双元制”是以能力为本位、工作工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在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在顺利就业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作为德国特色的双元制职教体系也曾面临过我国职教当前出现的重技能、轻知识问题。“双元制”提出的本意在于明确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企业实操训练和职业学校教育的同等地位,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但在双元制影响下,20世纪50、6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格外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实践,而对文化知识的态度则是够用足矣。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的劳动力市场中,时常面临就业面窄、职业发展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为改善这种状况,20世纪7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开始着眼于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生涯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974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梅尔腾斯先生提出关键能力这一概念,认为,职业教育应着重对学生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在内的职业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即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关键能力常被概括为一种跨职业能力,指的是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3],主要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重要手段。对方法能力的要求是科学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道德意识,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4]这种能力是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业者具备了这种能力,当职业发展变化或劳动组织形成发生变化时,他则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取未来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实现可持续性的自我发展。[5]

根据关键能力概念,20世纪80年代,德国教育界对本国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以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为载体的改革。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德国职教理论和实践中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提升的表现。

(一)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

作为德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类学校,职业学校是一种典型双元制职业教育机构。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知识,并结合企业的职业培训或根据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给学生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6],使其习得能够对社会生产与发展做出贡献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适应和促成劳动关系变化的能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求接受过五年的普通中学教育、三年的职业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掌握普通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为熟练的专业技能。[7]职业学校的课程共分为三大板块:普通文化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不同职业领域的普通文化教育课程是相同的,包括德语、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数学、英语和体育,等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40%为普通文化课,其余则为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与专业课结合在一起进行。[6]这些文化基础课在总体上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1)语言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写和交流表达能力;(2)数学课能培养学生的算术和逻辑思维能力;(3)科学课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4)历史、地理等课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及跨文化理解能力;(5)艺术课能够触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6)体育课能带给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德育课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上述各种能力是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进行社会交往、习得良好道德行为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应对职业变化、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键能力。

同时,为了切实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增进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主动性,德国政府规定职业专科学校必须为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开设德语、英语、数学、物理学和社会学等实习课程和提高课程。职业专科学校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如能在就读期间按规定参加上述实习课程和提高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则可以获得一份高等专科学校的入学资格证书,具有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的权利[7],得到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从而获得相对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基础策略”的课程改革理念

为发展职教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德国提出了相配套的职教课程改革理念,基础策略便是其中之一。基础策略是指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性。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结构及劳动产品升级更新的步伐加快,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也要求职业教育须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敏捷的应对市场变动的能力。[8]为此,德国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基础文化教育及基本技能教育,尽量扩大职教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并减少培训工种,把450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分为13大类。任何一种职业培训,在第一年不分具体的专业,按13大类进行基础培训。基础培训开设的普通教育课程有德语、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9]

专业技能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基础课作为基础。例如,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学习机械原理,需要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看懂国外原版图纸,需要英语知识的积累;化工专业的学生,需要化学基础知识。任何一个职业人,都应先是一个基础性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具有专业性的职业角色。只有做好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才能保证专业课顺利地进行。“基础策略”以既定的课程规划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文化素养,以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性为立足点,在保证学生已经有一定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道德情操的前提下,再对职教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无疑是非常严谨的安排,也有利于学生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养成关键能力。

(三)创办综合高中

综合高中的创办则是德国职业教育为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又一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人才市场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德国政府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互相渗透,并逐步实现普职融合。

1980年,德国通过法案创办综合高中,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8]德国教育界将职业学校与完全中学高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促进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普通教育效果和水平的提高。相较单纯的职业技能传授,普通教育关注的是人、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它能促进职教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除了关注技术与技能的发展,亦需要融入基础人文知识教育,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职业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德国综合高中这种教育形式不仅教授给学生职业技术,而且还助他们取得一定的学历资格(主要是取得上高等专科学校或者高等学校的资格),使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有升入高校的机会。综合中学的基础文化教育使学生们在语言、数学、自然科学、思想道德和对技术的理解方面有了较为充足的准备,也给建立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了极好的先决条件,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能独立解决问题、能终身不断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共识、积极参与交流的人才。[6]

综上,德国政府和教育界采取各种措施,避免职业教育滑落至仅限于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的层面,强调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通过保证职教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即关键能力。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得到锻炼,这种锻炼是他们在技能学习中难以获得的。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能力、逻辑思维等跨职业能力,这对任何行业的劳动者来说都十分重要。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生通常具备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技能的能力,也能更加全面、长远、健康地发展。

三、构建“学会学习”的课程体系

基础知识教育之于职业教育,犹如素质教育之于普通教育,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较多地将关注目光聚焦于学生专业技术掌握程度,导致各类基础知识之于职教学生的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未受到重视,从而也就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等跨职业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到位。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方式也正从看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向看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必将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劳动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就在于劳动力的素质与结构。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也必然面临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制造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专业水准提出了要求。全面提升人才技术水平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人力支持;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迅速,对劳动者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跨职业能力是一种考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转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企业对职教毕业生的要求,已不再仅仅限于一手好技术,而更在意员工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人文素质,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水平,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素养。现代人才观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实操技术的人才,使广大职教生既能适应岗位要求,又能将在文化课上学到的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其它能力运用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因此,职业教育不是单单对职教学生进行某种职业技术的教育,培养只有某项技能的人,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切实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和技术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如果面临所从事的职业被合并或逐渐淘汰时,能积极应对并找到新的可胜任的职业。职业教育除了为青年从事现有工作做准备外,还应该“培养一种对尚未想象出来的工作的适应能力”。[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满足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要把培养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使学生能够不断充实自己知识与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职业教育不能将所教授的知识限定在单一的职业知识与能力内,应超越只为眼前就业而培养人的目标,把握住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在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的同时,通过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迁移能力。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合格的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还要使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加强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性学科的教育,能有效地夯实学生文化基础、提升学生道德涵养,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除技能学习之外的知识学习、行为规范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再者,对于学生近期发展而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能为职教毕业生尤其是中职毕业生,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11]创造有利条件。中职学生的确是在中考中被筛选出来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接受学术型教育上存在不可逆转的劣势,不少中职学生依然有强烈地意愿参加高考。中职学校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开课数量和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忧虑和不认可,这给学生自身进步和中职教育发展都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在职校的学习,中职学生相较普高学生对职业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有意向参加工作,中职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若是想继续深造,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课基础来参加升学考试。

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关内容。其中《若干意见》的第三条提到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第十二条则进一步强调了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详细说明了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建议办法。如要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开足、开齐、开好道德和文化基础课程;要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用数字定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四分之一。[12]

在各中高职院校“开足、开齐、开好”[12]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等基础知识课程的同时,不妨拓展课程设置思路,将基础文化课的范围扩大,心理学、拓展训练、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创业规划等都可囊括其中,把习得技能、掌握知识、培养个性、发展能力等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职教生的跨职业能力。

总之,职业教育不是一种只能让学生学会谋生技能的教育类型,我们应该超越某种职业范围的限定,赋予职业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重拾职业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通过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等跨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85.

[2]邓泽民,张扬群.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89.

[3]杨群祥.德国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3(6):54-55.

[4]熊伟,李玉鹰.关键能力培养:德国职教发展密钥[J].教育与职业,2010(7):96-98.

[5]吕景泉.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5):3-5.

[6]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3,115,117.

[7]黄日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0:189,218.

[8]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120.

[9]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56-59.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9.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5-0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711415.htm.

[1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2014-12-0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8/201412/179166.html.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作者:曹羽希

第4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

(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调整字体: 】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5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

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

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

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

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

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9

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

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

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

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

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学"--杜威

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铄论--荀子、华生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6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6

1、"学而时习之"--孔子 6

2、"温故而知新 "--孔子 6

3、"不陵节而施"--《学记》

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6

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夸美纽斯 6

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6

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7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苏联) 7

1、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7

2、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7

3、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7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75、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

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7

7、"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7

8、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第6篇: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有很多,首先你要看你考试的要求,根据要求定需要的参考书。如果没有,你买的书也是可以的,这方面的考试主要是围绕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和专业理论展开的,也就是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和特长、技能等,当然也包括对某一教学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如蒙台梭利教学法、皮亚杰教学法埃里克森教学法等。既然是笔试就不用考虑过多看一些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的书和幼儿教育五大领域考试类的书就可以了。 相信你能通过!!!努力吧!!!

教案: 小班集体舞蹈活动找朋友

小班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活动动物大合唱

中班音乐游戏鸭子上桥

大班听觉活动时装表演队

大班舞蹈活动圆圈舞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钢琴绘画技能 教育教学能力 上海教师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是考教师资格证书的最后一道关这道关也是相对来说最难的面对专家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需要面试、上课或说课(一般说课比较多)、考官提问(一般在3个问题左右)。 复习资料包括(资料都是电子版本的)教案 小班集体舞蹈活动找朋友 小班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中班音乐素质训练活动动物大合唱 中班音乐游戏鸭子上桥 大班听觉活动时装表演队 大班舞蹈活动圆圈舞

学科基础知识和模拟试题:

幼儿教育学复习资料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复习资料xx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复习资料 xx市幼儿园《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复习资料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一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模拟 试题二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三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四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五 幼儿园学科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六

教育能力复习材料 教师教学 基本技能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讲义提纲 教师与课程教学论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概要介绍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师资格考试流程xx市幼儿园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察测试内容 参考资料 视频材料教你怎样面试、试讲 自弹自唱钢琴曲和绘画技能儿童画复习资料 30篇自弹自唱钢琴曲目 复习资料 绘画技能范画临摹参考资料

第7篇:教育学基础知识

2010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手抄全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

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

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

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

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

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

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

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

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

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 【1】教育: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 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

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

【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8】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9】试述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实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即考虑稳定性,不随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潜力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10】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 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1】我国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2】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机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基础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1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5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15】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延行 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16】简述教师应如何热爱学生? 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3要全面关怀学生 4要关爱全体学生

5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17】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18】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3发扬教育民主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9】如何建立教师的威信?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0】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修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2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22】教学应该遵循哪些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3】教学的基本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4】教学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5】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

3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4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6】论述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 1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

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巩固知识并不是期末复习阶段的事,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3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复习要抓住两点①复习要及时,要抓住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②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要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末复习结合起来,使复习成为体系,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教会学生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很多如,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 【27】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28】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29】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30】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 【31】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的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 4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 【3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3】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启蒙教育 【34】简述德育教育新形势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

【35】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6】试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少年儿童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7】试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 知、情、意、行的提高过程这一基本规律

1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行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2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3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性及外部表现,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5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排斥,其中 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 6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品德教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38】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39】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40】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1】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42】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①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②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联系 ③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4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3考察:主要是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 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4反思:主要是调整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 构想纠正失误克服困难的新行动计划

7课外阅读活动

行动研究的优点在于:活跃,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45】试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1要有明确的目的

效。对行动研究的批评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况的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46】课外,校外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 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 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7】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48】简述研究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宏观方面:1要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是要考虑研究方 法的可行性3要考虑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凡研究者 力所能及,能胜任的方法,才是适当的方法

具体来说:综合与分析研究课题;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思 路;因素的控制程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49】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 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客观 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检验性

【50】试述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 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 动,它将教育理论和鉴于时间融为一体,将教育现实问 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 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环渐进的四个环节

1计划:主要是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 动计划

2行动;主要是实施行动项目,对行动的监控、调整 教师考试 教育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

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

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

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

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

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

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

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

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

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

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

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

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

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

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

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

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

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

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

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

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

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 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

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8篇:教育学基础知识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研究并揭示教育的规律,这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教学相长、及时施教、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学原则均出自《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适应性原则),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理论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就成了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为学生改成“教学五步法”而流传。)强调教师权威,课堂中心和课本中心。 杜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了和谐教育主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广义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可能各不相同。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

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许多方面。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僧侣封建主教育)和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爱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第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对人的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环境决定论”也是错误的。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教育是大环境的一部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教育的作用不能脱离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而机械地实现。同时,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万能论”也是错误的。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应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师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②连续性、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③长期性、间接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④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教师的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如何爱学生?爱与严结合;爱与尊重、信任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③集体协作的精神;

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有: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 ●学生

1、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①依据:第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

第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

②表现:学生成为教育的对象表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有愿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①依据: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主动性)、独立性(也称自主性)、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都是片面的。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这说明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2、发展阶段

(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

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 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

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 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和智育是不同的概念。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三是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之间的关系。

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课程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同时,课程又是教与学的根据。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一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要注意两个问题: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作用。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去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智力既是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一定的智力。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形式教育论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传授的倾向。二是实质教育论只向学生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3、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 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其中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 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 ②情境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任务;②教学内容;③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教学手段及其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其功能主要在于把教材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历史上教学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口耳相传;文字教材;直观教具;电教工具;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

①教学媒体日益自动化、微型化;②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

③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化、综合化和网络化; ④现代化教学的服务目标多样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教材建设的突破;②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③师生关系的突破;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⑤扩大了教学规模。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首先由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进行理论论证。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

(2)班级授课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固定班级;按课教学;固定时间。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按课的任务将课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大致分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包括:

组织教学

复习过渡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

3、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的概念

4、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的概念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教学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结构合理 方法恰当

语言艺术板书有序 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

常用的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它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前是否具有新的教学单元目标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力。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确定教学起点,安排教学计划。

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其目的有赖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使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布卢姆特别重视这种评价,指出要尽一切努力用它改进教学过程。

终结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有赖于给学生划分等级。终结性评价应该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起点。

5、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学,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反馈调节的功能 展示激励的功能 反思总结的功能 记录成长的功能 积极导向的功能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简称为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其一,范畴不同。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共同构成的,这四个因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

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

德育具有多端性

注意知、情、意、行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事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的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的途径

1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2 课外、校外活动 3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4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5 学习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2榜样示范3实际锻炼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6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创办业余党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德育基地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对全班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负直接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本班班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6做好家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3、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径,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A、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C、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高集体成员的思想觉悟,能够使大家明辨是非,支持正确的言行抵制错误的倾向。

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

D、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同集体教育的关系

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培养学习兴趣;抓反复,反复抓)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计划一般分为学期(或阶段)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第9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教育学

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 300 多年。 “教 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学不遢等”属于循序渐进原则

2.近 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 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 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 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 1912 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1951 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1985 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上课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 )、实质教育论( 知识为主)。

26.《学记》中:“学而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7.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30.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3.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35.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36.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培养班级体。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形成正确的舆论。

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 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 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 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 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 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 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 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 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 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 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重要的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心理学

1.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能力、气质、个性。

2.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梅生津。

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6.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8.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分高尚和低级。

9.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10.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12.“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人”写成“丫”对比。

13.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14.感觉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15.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选择性。

16.坐车,近物快,远物慢。月亮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17.云彩飘动,好象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18.注意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19.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20.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21.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22.“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23.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的主要是掌握概念。

24.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5.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6.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是表象。

27.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

28.“由骄兵想到必败”是因果联想。

29.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30.操作技能的特点: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31.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32.智力是一般智力的综合。技能是一种熟练。

33.遗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3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35.当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迁移程度,才能促进能力发展。

36.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才能。 MA(智龄) 37.IQ(智商)= ————————×100 CA(实龄)

38.在全人类中,智力是常态状态分布。

39.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40.情绪、情感内的中介是需要,心理基础是认识,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心境—激情—应激.

4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4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43.意志行动心理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44.“机敏、迅速合理处理问题的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

45.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4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47.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4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特性。

49.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0.“自私与秉公、勤劳懒惰、自负与自卑”是态度性格特征描述。

51.“不达目的不罢休”意志型性格。

52.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53.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咨询流派是精神分析。

54.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

一,09 年河南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 (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 (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教育经验)

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 300 年。《学记》 《》 ( 、乐正克、 《论演说家的教育》 )

6、1632 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 )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捷 克、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 、 。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 (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16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 。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 、 、 、 、 。 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 ;教会培 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 、 ;四学()()()() 、 、 、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 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 、 、 、 、 、 。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 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遗传、环境、教育)

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 (质量规格 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 (归宿) 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 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 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 (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 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 (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 __、___、___、___。 (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 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19.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 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0.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 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

21.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技巧、智力)

22.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__的双重任务。 (为社会输送劳动 后备军)

2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 ___。 (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

25.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6.建立学制的依据是___、__、___、___。 (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 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27.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 (1902 年,壬寅学制)

28.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体, __”的精神是。 (1903 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

29.1912 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 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壬子癸丑学制) 30.1922 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 放初期。 (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31.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 (1951 年) 17

32.1958 年 9 月 19 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 _”的具体原则。 (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 3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 (主体) 34.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 (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5.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 理和心理特征。 (典型的、本质的)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 (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 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37.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 (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 性;主体性、示范性; ) 3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 (领导者、主导作用) 39.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 (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 40.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 (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1.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学校工 作必须坚持以___,全面安排。 (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 43.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 (指导性文件) 44.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 体化。 (教学大纲、教科书)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 __,发展学生的__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 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4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 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__。 (形式教育论者、实 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 47.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_规律。 (教育性) 48.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___。 (基本要求) 49.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和____。 (启发式、注入式) 5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 京开办的__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 (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 年、京师同文馆) 51.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 (单一课、综合课) 5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 ___、___几部分。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3.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 (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5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 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56.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 (平时考查、考试) 57.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 58.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 (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 18 5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 (品德、政治教 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60.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 (社会现象、个体现象) 6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德育过 程区别__的过程。 (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62.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3.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知、情、意、行) 65.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 __。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 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则。 (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 然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 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服教育、榜 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67.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 ___的教育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6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 (自愿、灵活、实践) 70.三结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71.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 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 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 (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等。 (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7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 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

二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 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D)。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 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A.1985 年;B.1986 年;C.1987 年;D.2006 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 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 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 p;C.怀特海 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单选题答案:

2、B

3、C

17、C

4、D

5、A

6、B

18、B

19、B 20、C

7、C

8、D

9、D

10、A

11、A

12、C

13、

三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教育心理学单选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C. 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D. 昆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 杜威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 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B. 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1920 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5.1956 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 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16.1901 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 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7.1919 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 斯基的《教育学》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良的《雄辩术原理》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 塞的《教育论》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 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 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 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

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 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36.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 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法

3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 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法 48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D. 斯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发展性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 裴斯泰洛奇的 《林哈德与葛笃德》 宾塞的《教育论》 E.卢梭的《爱弥儿》 B. 凯洛夫的 《教育学》 C. 洛克的 《教育漫话》 4.50 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 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义》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DE)。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DE)。 A.观察 B.测验 C.问卷 D.查阅资料 E.谈话

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BE)。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 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ABCDE)。 A.查阅文献资料 B.测验 C.观察 D.问卷 E.谈话

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BCD)。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C)。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用主义教育思想 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ABCE)。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

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ABD)。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49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BCD)。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上一篇:学校课间活动管理制度下一篇:党日活动策划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