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服务调研报告

2023-0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强社区服务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加强社区服务调研报告

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编者按: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近日赴天津、山西、重庆等地,就当前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政治工作开展实地调研。本文节选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社会思想意识的生成特点、表现形式、传播规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

1、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城乡社区已成为各类社会群体人员的聚合点,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呈多发趋势;另一方面,基层群众自主管理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城乡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2、社区各类矛盾存在一些新动向。无论是企业转制,还是城市建设中的动迁,都成为社区矛盾冲突的纠集点;邻里矛盾和家庭矛盾,往往打上了利益的烙印,成为“不管不行,管又管不了”的棘手问题;群发性和突发性事件是当前社区矛盾的新走向,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协商的问题,却酿成大事件;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态势,使得矛盾的隐蔽性增强;社区组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亟待提高。

3、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不断产生、规模逐步扩大。城乡基层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主要特点是政府管得过宽过多。当前,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上虽然不断增长和扩大,但社会自治能力较弱、公共服务滞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成分复杂化、流动性增加。总体来说,可以将情况概括为“一变五增”,即“单位人”转变成“社会人”,并成为社区居民的主体;新兴的多种所有制成分的“无主管”企业人员增多;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员的比例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老龄人口增多。社区成员在经济能力、教育程度、宗教信仰以及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必将影响和导致社会行为的差异。

二、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

1、工作定位和工作職责不清。一是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二是部分社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对社区的性质功能缺乏正确认识,把社区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下达指令和行政任务,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三是从整体上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形成全员覆盖。一些需要接受教育的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个体户等人群却基本不参加社区组织活动,长期受不到教育或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

2、心理疏导方面比较薄弱。一是许多社区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问题和思想状况关注不够、分析不透。二是许多社区没有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社区对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做到分散式、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工作衔接不够、时间延误,导致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三是许多社区没有直面居民的利益诉求。当前,居民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还不十分畅通,一些不满情绪无人疏导。

3、工作队伍不稳。一是由于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干部绝大多数为社会聘用人员,在编制、待遇、出口方面,难以在政策层面作出明确规定并予以实实在在的扶持与激励,年轻干部进入少、流出多。二是社区政工队伍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身体偏弱。政工干部的年龄大部分在60岁左右,而且大多是退休老职工。三是社区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下岗职工竞聘上来的,他们过去从未做过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陌生,甚至存在畏难情绪。一些新选聘的居委会干部也大都欠缺实际经验,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4、制度保障不力。一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协调。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街道办事处指导越位、社区自治缺位的问题。二是共建体制不顺。参与社区工作的单位较多,缺乏统一协调,资源难以共享;部分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沟通不够、存在矛盾,“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社区自治性不能完全体现。三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超前性和整体规划。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处于“推着干”的状态。部分政工干部只看眼前、单线思维,而不注意苗头性、萌芽性的思想问题,缺乏应对未来可能发生问题的预见性。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出台相关文件,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规范指导。到目前为止,中央有关部门还没有出台过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文件,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统的规范性指导。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定位、具体任务和内容、领导运行保障体制机制、载体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作政策性规定,用于指导全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2、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要从单一的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转变,从单一的物质性服务向物质性和精神性服务并举转变,特别是在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就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加以延伸。二是完善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在服务的主体上,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协调社区内各种力量在自愿的基础上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在服务方式上,要建立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体系。三是健全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主要是建立服务社区居民的规范化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

3、关注重点人群,做好青少年、困难群体、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结合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困难群体、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这些社会群体的思想动态,找准工作难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引导。二是深入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家庭、残疾人家庭、下岗职工家庭等解决实际困难。三是针对青少年特点,重点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要邀请学校优秀教师到社区担任青少年校外辅导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工作,不断净化社区的治安环境。

4、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培育积极健康的社区心态。一是着眼于培养居民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培育和弘扬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社区精神”。二是加强社会情绪调适,防止不良情绪积累恶变。要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创建共建活动等,让居民从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强精神力量。三是开展社区心理健康站点式服务。要在各街道设立心理服务站点,采取专人与招募志愿者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工作队伍,配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器材,开设心理咨询专线电话,进行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

5、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党政工团等职能部门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二是要建立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舆情分析反馈机制。要准确把握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及其行为特点,对掌握的材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和解决。三是建立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各项考评规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建立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检查机制。重点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制度是否得到贯彻执行,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得到正确的实施,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等。

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业务水平。一是稳定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骨干部队伍。要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机关干部、部队转业军人中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充实社区专职政工干部队伍。二是扩大兼职队伍。要重点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有社区老党员、老劳模、老干部、老教师为主的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三是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研讨班。要加强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系统培训,努力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

(责任编辑:冯静)

作者: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

第2篇: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研报告

【提 要】文章是在以天津市本科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为中心,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分为调查的背景、目的与方法,调查的内容与问题分析,大学生人文素养问题的应对策略等三个部分。该调研报告力求以先进省市人文素养教育开展情况为参照,把握当前天津各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探讨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规律和策略,为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为推动天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养调研 报告

一、调研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上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人们在分享和平发展和经济腾飞所带来的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民族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淡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功利追求,轻人文素养,重经济效益、轻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对拜金主义、媚外主义、娱乐主义等消极文化现象缺乏足够的辨识和抵抗能力。这一社会倾向也传导到大学校园,表现为学生人文素养下降、语文能力薄弱、传统文化修养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大学生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未来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人文素养是大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积极开展并切实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较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党中央的要求来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则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面。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于2016年5月至11月开始采取网络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29所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和部分外省市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课题组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展开深入分析,力求以先进省市人文素养教育开展情况为参照,把握当前天津各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探讨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规律和策略,为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为推动天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的内容与问题分析

本课题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当前天津各本科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例如人文素养类课程,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人文素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天津各本科高校人文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与先进省市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联系和比较,明确差距,查找原因,寻求发展。

(一)天津市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发展情况

1.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陈洪教授、李瑞山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和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共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位。自2004年至今,南开大学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成绩。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从创新性教育理念、立体化教学资源和互动性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1)立足新教材等教学资源,确立以“好文章”教育为基本点的新的教育理念。调整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传统形式和弊端,使其重新回归“语文本位”;恢复中国文化中“文”的传统,选择经典的及有代表性的优秀汉语文章,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以各类型各文体的汉语文本的示范解析为途径。

2)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开展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语文教育功能转型带来的要求,2003年起以陈洪教授、李瑞山教授为核心,南开大学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启动了新编大学语文教材计划。该项目随后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项。2005至2006年间,《大学语文》《语文素养高级读本》等系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另一方面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建设面向全国的大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库。2005年围绕新教材,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立了大学语文教学服务网、大学语文在线等网站。这使得该套教材形成了立体化的大型跨媒体教学资源系列,实现了对以往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超越。

3)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建立互动性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堂授课的有限时间空间,深入分析汉语经典,熏陶、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论坛这一新的教学平台,发挥新媒介传播的文化魅力,开展课堂外的线上教学活动。课堂内外、线下线上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最终形成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传播主体,网络论坛以学生为传播主体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模式的确立,使教师的教育姿态、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了重要转变;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经验后结集为《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于2008年1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南开大学在已有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博士点、举办研修班、成立教学协作体、承办学术年会等方式,实现将成果的提升、转化和传播,在全国大学语文教育界发挥出辐射和带头作用。例如2016年南开大学承办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上介绍了自己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

2.天津其他高校大學语文课程建设情况

总体来看,天津各高校对大学语文等人文素养类课程都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学校形成了自己的课程建设思路和教学模式。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对大学教育的深刻影响,大学语文课程因其见效慢,较难获得直接利益和成果,而在很多高校处于边缘化的弱势地位。这与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并不完全一致,需引起各高校和相关管理部门关注和深思。

具体来看,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天津高校数量还不是很高。除南开大学外,只有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等14所高校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部分学校仅面向文科专业或少数专业开设,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公共性、基础性。仅将大学语文视为一般通识课,而作为选修课开设的情况在各高校中较为普遍。其问题在于,将大学语文这样一门人文素养类核心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容易带来课程内容、课时总量、学生人数等不稳定的弊端,不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各高校具体开课情况请见表1:

下面结合对天津其他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的调研情况,做进一步分析:

1)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将有力地推动课程建设和研究,有效地提升修课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体育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等编写并使用了适合本校教学情况的教材,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建设;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进展。

2)大学语文课在不少学校处于未开设或被列为选修课的状态,这一点在理工类院校较为明显。例如天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近年来以中文系为依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10余门人文素养类通识教育选修课。随着慕课的推行,天津大学借助超星网所开设的“尔雅”通识教育课,要求学生进行网上选课,取得相应学分。在“尔雅”慕课中,设有大学语文等人文素养类课程,然而,慕课并不能代替课堂讲授。由于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天津大学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将“家国情怀教育”列入课程设置内容,着力建设一套通识类核心课程,包含大学语文类、文史哲类、艺术类、中华传统文化类、小语种类等课程,力求初步形成具有天津大学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3)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多处于自发状态,随意性较大,且课时容易被压缩。例如,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曾经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但近年来该课已处于停开状态;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经过2011、2015年两次课程调整,由原来的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门人文素养类课程,缩减为大学语文一门课程,课时量也从原来两门课的64学时减少为32学时,压缩了二分之一。课程设置的有无、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时数的减少给大学语文课的生存、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等带来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4)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校主要采取大班授课方式,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当前大学生多出于应试目的学习语文,将中小学的语文学习方式延伸至大学阶段的学习,这影响着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也使其忽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影响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这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授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以优质课程吸引学生,以突出魅力感染学生,以渊博学识留住学生,大学语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的大班授课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大学生较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标要求。

5)大学语文师资队伍都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专职教师数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学语文教师职称晋升难、授课任务重,大多只重视专业课教学,忽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这些原因,大学语文教师往往不以大学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制约了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6)目前天津高校并没有成立大学语文研究会这一专门的学术组织,这与一些先进省份对大学语文研究的重视形成反差。天津市大学语文教师在学术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方面缺乏有效渠道和方式,限制了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外省先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发展情况

湖北大学、安徽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外省高校在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下面将这些高校的调研情况做一简要介绍,并在比较中寻找天津高校与其存在的差距,以求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天津市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质量。

1.湖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

湖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已开设20多年,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育、教材编写、学生考试和教学评估四个方面的具体模式。

1)理论教育模式。大学语文的理论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其形成过程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厘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其次,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规律引入大学语文教学;再次通过以理论为主线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简驭繁、以约反博,用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带动整个教学,使课程内容趋于结构化和体系化。

2)教材编写模式。湖北大学编写的体现自身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8月出版。其新意主要表现在:首先,对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重新认定;其次,确定新的编写理念;再次,确立由纸质和电子两大部分构成的编写体例;最后,明确“好”“多”“广”“新”的选文原则。此外,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与人合作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3)學生考试模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以笔记形式的自助考试取代传统的试卷考试。笔记集听评课、读解作品、课堂论评、学习心得、练笔习作于一体,以对课程基本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阐释、运用为旨归,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笔记形式。任课教师则只对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作总体的、原则上的要求。

4)教学评估模式。采用表格式问卷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表格内容随着评估实践的开展不断调整充实,评估模式也不断完善。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经过多年传承与发展,湖北大学目前形成了以杨建波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团队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杨建波教授现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在学术影响方面,杨建波教授的大学语文研究专著《大学语文教学论》由长江出版社于2014年6月出版。此外,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秘书处设在湖北大学。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先后共举办了1次全国和11次全省学术年会,以及多次专题研讨会,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2015年,由湖北、陕西和福建三省的大学语文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语文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还与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共同主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征文比赛,并出版获奖作品集《青春在路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2.安徽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

2007年,大学语文被列为安徽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必修课。目前,每学年开课班级达到50多个,修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在5000名以上。为提高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安徽大学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2008年,教务处将该课教改列为教研项目,并给予6万元经费支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显著成果:

1)课程定位。确定该课程承载保护母语、审美教育和文化传承三大功能,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

2)教材建设。联合4所兄弟院校共同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该教材被列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

3)精品课建设。2010年1月,安徽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被评为省级本科精品课程。

4)教师进修。多次派出教师进行调研和学习。例如,派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大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等。

5)教改成果出版。2014年出版的《语言·审美·文化》一书是最新教学经验的集中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的统一展示,回答了安徽大学在大学语文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构建起课程发展的实践经验体系。

6)教学研讨会。为加强省内高校大学语文教师间的交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连续举办三届安徽省高校大学语文建设与教学研讨会。

经过多年建设,安徽大学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学条件日益改善。该课程已发展成为安徽大学一门较为成熟、拥有雄厚师资力量和充足教学条件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素养教育课。

3.外省其他先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

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王步高教授(现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的带领下,经过多年打造,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体系,包括一套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与教材,一支教学能力突出且有博士学历的师资队伍,一门全国领先的网络课程和多种现代化教学课件。2004年在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后,又提出了“全面精品化”的要求。第二年即重做了全部网络课件,容量增加五倍;教学实况视频达到30多课时。教材也不断完善,对全国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浙江大学是浙江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的会长单位,将大学语文列为全校通设课程和本科重点课程。为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的统一管理,专门成立了全校性的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引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2004年5月“大学语文与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改革实践”课题由浙江大学教务部批准立项。课题组在张梦新教授(现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的带领下,通过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探索出一条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4.天津市与外省先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比较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呈现出在边缘处不断发展,在逆境中不断前进的整体态势。目前,大学语文教育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湖北、安徽为带动力量,在东南部地区形成了以江苏、浙江为先进力量,在华北地区形成了以天津为龙头力量的地域格局。但从上述各省市高校的集合力量来看,前两个地区的高校日渐形成集中连片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和趋势。具体来看,湖北的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都较为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在精品课建设、教法创新、教材编写、教改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安徽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或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成效明显。江苏、浙江两省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商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在精品课建设、规划教材编写、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表现突出,一些院校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相对来说,天津高校尚未形成整体性、集群性优势。除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外,其他高校中的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在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研究等方面虽然也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跟先进校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也一直面临着领导意志改变、制度政策更替、社会功利因素等所造成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扰。即使是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随着学校及文学院领导的换届,其受重视程度也处于下降趋势,其教师将主要精力转向专业课教学;在取得显著成绩后,其发展的动力和持續性在减弱。而那些大学语文课发展呈上升趋势的高校,则大都表现出各级领导重视,学术带头人充满建设热情,任课教师齐心协力等突出特征。

(三)天津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第二课堂情况

在人文类学术讲座开设方面,拥有文史哲院系的高校中此类讲座较多,而理工类院校中则很少开设。总体来讲,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类讲座较少,面向专业领域的讲座较多。这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带来不利影响。

在人文类学生社团建设方面,各高校文学社团等日益边缘化,缺少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的人文类学生社团,学生的社团建设和选择趋于功利化、实用化。

自2011年以来,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持续开展。为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强对人文经典的阅读和理解,天津作为华北五省(市、自治区)之一从2012年开始参与此项竞赛活动。由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的天津赛区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2013—2015年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各高校参赛情况请见表2:

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对促进本市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竞赛的开展,扩大了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参与面,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校内外人文交流的平台,增强了教学改革与知识竞赛的相互促进;提高了学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提供了展示和检测人文素养的平台。但是竞赛的组织和形式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该项竞赛一直由天津师范大学承办,其公平性、合理性存在质疑,有些学校因此不再参加此项竞赛;天津市不少高校并未派出代表队参赛,表明竞赛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竞赛依然采用现场集中答题的方式,给组织和参与此项竞赛带来诸多不便;试题形式,特别是初赛试题形式较为单一,指定参考书导致命题范围受限,等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文知识竞赛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调研的结果和相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和提高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品格;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较为突出。以下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措施希望能为各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落实中央精神注重人文素养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党中央所提出的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方针,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方针落到实处。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管理者和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快观念转变,努力克服重理轻文思想和功利化倾向,出台具体办法解决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例如不断加大人文素养类课程建设和支持力度,努力构建起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素养类课程师资力量、通过提供各种进修渠道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等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充分考虑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的特殊情况,努力建设一支专业而稳定的人文素养类课程专职教师队伍。从教师主体来看,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要认清当前党和国家加强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好形势,积极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努力走出“水平低”“不专业”“无大师”的认识误区和自身局限,坚定专业信心,激发工作热情,切实提高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二)人文素养教育必修课程建设

各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面向非中文专业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课开好、讲好。大学语文课程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语文能力和修养的核心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特征,是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前提,是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可替代的课程。大学语文不同于一般的旨在提升某方面人文素养的通识类课程,绝非可有可无,各高校应突破文理界限,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在具体措施上,可着力从以下几点入手:保证相对稳定的课时量,例如,至少开设一个学期,从而给任课教师充足的讲授时间;各高校应大力加强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与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物,形成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大力加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索建立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以其他人文素养类课程为拓展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群),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格;政府在政策、制度上应予以积极引导和充分保障。

(三)人文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建设

各高校在注重增加通识类人文素养教育选修课数量的同时,应努力提高其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培养合格人才,面向所有大学生进行的一种不同于专业、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形式,是对人文精神和人类文化传统的的继承和弘扬。各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在发掘和利用慕课资源的同时,把传统的线下通识类人文素养教育选修课开好、讲好,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任课教师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政策,使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四)建立人文素养教育交流机制

天津在立足南开大学等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成绩的基础上,应尽早建立天津市大学语文研究会,形成人文素养教育定期交流机制。一些先进省份均成立了大学语文研究会,定期举办年会、论坛,或召开教学研讨会,直接推动了各高校间教学经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大学语文等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本省、本地区的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甚至产生全国影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天津与北京、河北在人文素养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更加深入,天津市大学语文研究会的成立可为这一交流提供有效平台,有助于扩大天津市人文素养教育发展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此外成立天津市大学语文研究会,对开展与其他省份大语会的交流,加强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也将大有裨益。

(五)人文素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

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应加大支持力度,采取更多措施使人文素养教育第二课堂朝着内涵式、特色式的方向深度发展,形成洋溢着浓厚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加大对人文素养类学术讲座的支持力度、加快优秀学生社团、学生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人文素养类学生竞赛活动等措施,引导人文素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上层次、上水平。尤其要推进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改革。改革和完善天津赛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组织形式,使其真正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修身的作用。具体措施有:竞赛可由有承办意向和能力的高校每年轮流举办,增强竞赛的公平性、公开性;可借鉴数学建模竞赛的有益经验,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答题的方式进行,从而节省主办方和承办校的组织成本,提高组织效率,也有利于扩大竞赛选拔、参与的覆盖面;改革试题形式,如扩大命题范围、完善题型设置、適当增加题量等。

参考文献

陈 洪、李瑞山2008《母语·文章·教育——大学语文研究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湖北大学文学院网站:http://wxy.hubu.edu.cn/。

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站:http://wxy.ahu.edu.cn/index.asp。

大学语文研究网站:http://www.eyjx.com/。

(通信地址:301811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

作者:张强

第3篇: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宗祠也称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并进行祭祀场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宗族组织存在的象征。汉寿县近年来掀起一股复建宗祠的热潮,许多新修宗祠拔地而起。宗祠的复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宗祠内含的尊礼仪、祭先祖、兴教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人文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过于强大,会挑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及权威,给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不良影响。在当前强调社会治理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强宗祠管理与利用,使其发挥新的活力,成为实现振兴乡村和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笔者就全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意见建议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汉寿县宗祠建设利用的基本情况

汉寿县下辖15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姓氏宗祠共89座,在空间分布上每个乡镇都有宗祠。

宗祠是乡村公共建筑,通常坐北朝南,拥有两进(两排)以上房屋,占地面积比普通民宅要大得多。调查发现,宗祠建筑结构以“二进”最多,占50.6%,其次是“一进”,占30.3%;“三进”占19.1%。从建筑占地面积来看,300-800平米的最多。

宗祠内部设施中,戏台是标准化设施,调查发现有戏台的宗祠占59.6%。所有宗祠都供设有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大殿上方均张挂象征家族荣耀的牌匾。拥有族谱的宗祠占81.6%,并且大多数宗祠均多次修谱。张贴族规家訓的占52.5%。

宗祠建设与维护经费主要来源于宗亲自愿捐款,比例达68.7%,其次是按户平均摊派,占47.5%。3.1%的宗祠有经营性收入。调查发现,宗祠重建经费普遍在50-300万元之间,宗祠的建设资金一般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向族人募集。族人除了按人丁标准出资外,还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自愿捐资,多则几十万元,少则几千元。因此,宗祠建筑的豪华程度与族人经济实力通常呈正比。

二、汉寿县宗祠建设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攀比心理严重,建设资金投入巨大

修建宗祠在当前农村已成为一种热潮,很多人认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如果别的村里都有宗祠而自己村里没有,就会感觉没有面子。修建过程中出于为祖宗“争脸面”的心理,往往在用料上追求“高大上”,而不顾本地本村的实际收入,而当前修建宗祠祖堂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个人捐助和按人口摊派,人口摊派每个男丁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搞得部分村民苦不堪言;有的村庄采取赊账的方式来做工程,在修缮完毕后往往留下一屁股呆帐、坏账;或是由于金额过大,宗祠修到一半便由于资金不足无法修缮完成,变成烂尾工程。

(二)文保意识缺乏,原貌损毁现象突出

大部分宗祠都为土木或砖木结构,部分村民对宗祠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并不重视。对宗祠保护利用存在重利用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的思想,忽视古宗祠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宗祠出现损坏甚至坍塌,沦为一片残垣断壁。一些地方修缮宗祠时“好心办坏事”,宗祠建设中族人自己规划、设计、施工,违背“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只一味的追求新颖耀眼,将原有的历史建筑部件或者建筑材料毁掉,甚至出现大动干戈推倒新建的现象,大大破坏了文物价值。还有一些宗祠存在电线老化、焚香烧纸随意和缺乏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隐患,极易引起火灾。部分群众为扩大自家房屋面积将宗祠两边建筑推倒,致使宗祠仅剩中间一部分建筑。

(三)政府管理缺位,违规修建时有发生

虽然我国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使土地管理有法可依,但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混乱的背景下,宗祠土地产权不明晰,始终处于土地使用的尴尬境地。如很多宗祠因历史遗留问题,往往缺少产权证明、无法提供权属来源证明,容易与周边临近的新建建筑、设施发生产权纠纷;一些宗祠建设选址不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合法的建设批准手续,且占地面积过多;还有些宗祠违规占用农用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部分宗祠没有经过村民集体民主协商同意就擅自修建。出现这些违法违规现象除了法律法规不完善外,还与因职能划分不明确而导致政府部门管理缺位有关。当前对于宗祠的管理,没有一个对应的管理单位,宣传部门、统战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乡镇政府等都有关联,但却都不是直管部门,出现多头管和没人管的问题。调研中发现部分乡镇政府对宗祠建设管理抱着“不表态、不干涉、不过问、不反对”的态度,缺乏对宗祠建设管理的引导和规范。

(四)宗祠功能弱化,闲置浪费问题明显

现代社会中的宗祠功能与古代相比产生了很大转变,当前很多宗祠的主要功能就是祭祖,道德教化、扶弱济贫、惩恶扬善等原本的功能已经有些弱化。大部分宗祠长期大门紧锁、常年闲置封闭。大部分宗祠仅仅作为一年一次祭祖的场所,或者是红白喜事摆酒席的场地,且仅本族人员可以使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汉寿县加强宗祠管理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开展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力量,宗祠的宗族特性决定了宗族成员是宗祠的创造者、传承者、守望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培育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宗祠的保护与利用中来。

1.提高节约意识。针对宗祠建设中攀比浪费、求大求全等现象,要通过对反面案列的深入剖析,对正面典型的积极选树,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奢侈浪费、炫富斗富、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另外要通过宣讲政策让村民了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告知群众宗祠建设资金筹措要遵循自愿原则,且不得向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以及残疾人员等生活困难群体收取建设费用,让群众在规划宗祠面积、计划资金投入时树立节约集约意识,量力而行。

2.提高保护意识。文化、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通过积极宣传宗祠等古建筑文物的艺术价值、历史魅力和保护的重要性,使城乡广大居民在意识层面上高度关注,并在内心中达到共鸣,产生认可,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宗祠保护的队列中来。可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创作演出节目,通过举办现场咨询会、送展览进社区、开展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借助报纸、电台、网络、电视、公交车视频电视及车站电子大屏幕等媒体,多渠道宣传。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民众讲解、宣传《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进而唤醒自身内心深处的保护意识、并转换为自觉行动,营造出全民保护宗祠等文物的良好氛围。

3.提高法律意识。当前一些地方违规修建宗祠的现象不时出现,如有人倒卖土地用违法所得支付修建宗祠工程款,有的为修建宗祠擅自拆除村民房屋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管理缺位、没有对宗祠修建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则源于农村群众法律意识的淡薄,针对这种情况,应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组织业务骨干重点讲解修建宗祠、成立宗亲组织有关政策。使依法申请、及时报备的政策家喻户晓,让“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使依法建祠、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二)加强管理监督,推动规范发展

宗祠管理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政府不是旁观者而是引导者。建议成立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宣传、国土、规划、民政、农业农村、文化、住建、文物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园区组成的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规范全县宗祠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宗祠的积极作用。

1.开展宗祠普查。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牵头,文物、规划、国土、乡镇与村等单位配合,广泛开展宗祠普查。要邀请对地方历史有一定了解、对宗祠文化有一定认知的专家参与,注意听取各宗族人员的对本族宗祠及其历史的解说,查阅相关历史文献,确保普查工作科学、合理。普查过程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掌握宗祠的位置、所在村落布局,宗祠建筑布局、修建历史概况、保存现状、环境状况,宗祠所有权、使用权及管理利用情况和村落的主要姓氏等基本情况。普查完成后,组织专家对摸底情况进行分类评估,根据保护价值、轻重缓急、群众意愿等,将宗祠分门别类并建立相应的宗祠档案,确定分类保护名录。

2.建立规章制度。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加强宗祠建设、监督和管理的实施办法。规定所有宗祠必须成立管理组织并向民政部门注册审批,使用统一规范的名称如“××宗祠宗亲理事会”,将其作为宗祠产权的代管人;宗祠改建原则上要“原地址、原面积、原高度、原规模”,严格控制新建宗祠数量、规模和造价;将宗祠建设纳入村庄规划区内乡村公共设施管理范畴,所有宗祠应当依法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要以文件形式规范宗词的申请审批流程,建设前宗祠管理组织向所在村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公示,乡镇实地调查审核申请材料是否齐备、申请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最后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审批。

3.强化部门协调。在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协调,形成管理合力。针对部分宗祠违规建设问题,建议土地、规划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对当地的宗祠建设切实加强管理,对宗祠修建过程加强现场监管,引导群众适度筹款、合法修祠。针对宗亲会、理事会等组织非法问题,建议民政部门根据《社会团体登记条例》制定实施办法,引导此类组织成立时进行登记注册,以便于后期规范管理。针对古宗祠因缺乏维修经费日益破败问题,建议文物部门根据宗祠普查结果制定分类保护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维修及保护经费。针对目前族谱普遍非法出版现象,建议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非公开出版的族谱、家谱的印刷出版管理,加强内容审核,引导其健康有序印刷。针对宗亲活动人群大量聚焦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建议乡镇政府明确要求活动组织方在每次活动开展前报村(社区)备案并做好相应记录以备查。有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宗祠建设施工预决算的透明化管理,采取措施公开建设成本,帮助和引导群众自觉堵住宗祠修建等费用开支中的财务漏洞,预防腐败的滋生。

(三)加强综合利用,做好活化文章

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创新思路,合理利用宗祠,将宗祠打造成乡愁记忆的殿堂、乡风建设的阵地、乡俗传承的平台。

1.弘扬宗祠文化。宗祠是存放民间乡愁的陈列馆。宗祠不仅饱含丰富的物质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还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宗祠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推进宗祠融入全县文化旅游圈。

2.培育文明乡风。有条件的宗祠可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务,将宗祠转化为乡风文明的教育基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3.开展公益活动。对一些条件较好的宗祠,可建立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和送戏下乡固定演出点。鼓励各地利用宗祠组织开展扶老助幼、扶贫助学、大病救助、赈灾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把农村宗祠建设成为教育后人、倡导公序良俗的阵地。

作者:杨敏

第4篇:关于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区文化是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引导价值观念、继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

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江苏街道人大代表组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江苏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愿景、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专题调研由代表组组长宋慧牵头负责,何正荣、倪尧、高洁敏、余文富、陆武、陆国樑、潘棠贤、戴青等代表共同参与。在调研过程中,代表们通过参观视察、座谈会及走访的形式,就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题听取了居委会书记、主任,文教干部、团队骨干及街道社发科同志的意见建议,同时还加强与居民的交流和沟通,认真倾听居民意见和建议。此外,今年街道创办的社区报——《和月刊》,专门开辟代表动态、代表风采专栏等,为代表了解社区、关注社区、参与社区建设搭建了平台。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调研,形成了《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

一、建设愿景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社区建设中越来越凸显。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途径,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社区文化的活力、魅力和生命力,是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今年是公共文化服务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打造“活力江苏、魅力江苏、宜居江苏”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陶冶、塑造,促进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互助,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居住环境。

二、发展回顾

江苏路街道地处长宁区东部,与静安区、徐汇区接壤,是长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机关所在地,是长宁区通往中心城区的门户。辖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近6万人口,下设13个居委会,居民户数1.8万户,楼组803个,2006年街道被命名为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区,目前有80%的居民生活在市、区级文明小区之中。

江苏路街道是个典型的老城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是全市“花园洋房”较多的街道之一,有较多的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历史遗迹等,充满浓厚的文化韵味。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江苏路第五小学、愚园路第一小学、区少年宫等一批市、区重点教育单位均在辖区内。多年来,街道以提高居民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及社区文明程度为核心,以全面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在内容和方法上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先进文化走进社区,融入生活,提升环境,较好地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在江苏街道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街道共投入资金84万元,对13个居民区活动

室进行了装修扩建,活动室面貌焕然一新,达到全覆盖,居民活动有好去处;积极开展万元报刊进社区工程,为每个活动室征订报刊杂志100余种,以丰富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居民的文化需求。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在小区、楼组、家庭中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以星级楼组创建为抓手,以共同的志趣爱好为基础,通过“书报传情角”、“墙报”、“科普之窗”等学习园地及“邻居节”活动,形成邻里互学互助、尊老爱幼的楼组文化,营造出不断学习、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文化团队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培育了英语沙龙、桑榆读书小组、书画小组、时事政治学习小组、摄影沙龙等一批特色团队,目前已发展至110支文化团队。

培育江苏文化特色。“江苏之声”艺术节自1999年至今已举办了九届,做到年年有主题,季季有汇演,月月有活动,居民参与面越来越广,活动质量一年比一年高,形成了江苏文化一大特色。

实行社区资源共享。充分挖掘社区内的硬件设施资源,协调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场所设施等向社会开放,目前已有九所中小学校、区少年宫、市教育报刊总社等单位为社区提供教育及活动场所。加强单位联建共建。与社区单位一起创建了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社会实践、老年活动、教育、健身、文体、读书等七大系列学习型基地;与“上海东方老年文化交流中心”联手合作成立了“江苏社区文化活动指导站”,利用其办学特色和师资力量,探索了一条社会组织参与兴办社区文化活动的新路;与上海大学文学院联手成立社区发展研究工作室,对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工作指导和研究;与民进上海市委社会服务部联手把街道作为社情民意基层调研基地,每年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以及科普读物等方面的援助,每年提供专家志愿者服务及为社区“居民图书室”和社区家庭捐赠书籍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街道每年确保创建经费的投入,并做到年年有递增。2002年起,按每年人均一元投入,每年递增一元确保创建经费。同时,街道还积极争取社区单位的大力支持,由工商银行长宁支行牵头建立了100万元的社区助学奖励基金;由上海电信实业(集团)有限集团等三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每年20万元的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向社区捐赠1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1、文化底蕴有待进一步集聚。江苏社区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有众多的名人名居名校,现这些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2、活动场所有待进一步整合。江苏社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成社区三大中心之一的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只限于居民区活动室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室,容纳范围较小,无法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骨干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大。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的标准和要求提高了,但从目前社区文化队伍的现状来看,文化人才比较匮乏,热心社区文化的骨干大为减少,出现断层。

四、对策思路

以促进、提高群众文化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为着眼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用丰实的文化历史底蕴带动社区文化建设,在政策导向、阵地建设、人才队伍、项目载体、机制保障上作对策思考,形成建立一个中心、健全一个网络、培养一支队伍、培育一群团队、

增设一批设施、宣传一批名人、办好一所学校、编好一份报纸、搭建一个舞台“九个一”的群众文化特色,打造“活力江苏、魅力江苏、宜居江苏”品牌,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以建立文化中心为核心,加强阵地建设

1、建立一个中心,搭建社区文化舞台。与区工人文化俱乐部共享资源,建成3000平方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建600平方米的街道特级图书馆。通过签订协议,采用权属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管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突出综合性,着力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发挥图书馆对活动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教育培训中心、团队辅导中心、活动策划中心和创作中心,把文化中心建成老百姓欢迎和真正参与的活动基地。

2、增设一批设施,夯实群众活动基础。协调社区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阅览室、活动室、教室等文化娱乐和体育运动场所设施,打造江苏社区10分钟学习生活圈;增设一批文体设施,新建金桥、利西路24弄、月村、曹家堰4个健身点,更新、整新一批三年以上健身器材;成立江苏社区气功锻炼站,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健身团队;继续做好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工作,在做好市三女中和市三附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基础上,争创省吾高级中学场地对外开放示范点学校,提高社区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3、健全一个网络,架起联系沟通桥梁。在对现有文化设施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中心、文化站、居民文化活动室三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沟通千家万户,让信息化融入百姓生活。

(二)以培育文化骨干为抓手,壮大人才队伍

1、宣传一批名人,凸现社区名人效应。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开展对社区名人名居的调查,汇编《那人、那路、那房》宣传画册;动员组织文化名人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同时,积极宣传社区内著名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利用名人效应资源带动社区居民积极投身社区文化活动。

2、培养一批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社区文化骨干,建立起优秀的专业社区文化工作、基层指导员、志愿者及文艺轻骑特色等四支队伍。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评选表彰新一批学习型楼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居委会,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组织创建内容。

3、培育一批团队,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组织文化活动,积极为文艺团队筑就展示平台,提升社区群众文化团队的水平,形成团队建设规范化、活动内容大众化、活动项目特色化的建设模式,保证社区不同居民群体都可以参与自己喜好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特色团队,以团队团结人,以学习促进人。培养居民科学文化素养,营造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科教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生态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大社区文化,以学习型团队来吸引人、团结人、陶冶人、激励人,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三)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方向,拓展项目载体

1、办好一所学校,提高居民群众素质。社区学校在继续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基础上,按照居民的需要设计各项学习内容和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让学习内容的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居民,计划完成招生800名。继续开展各类人群教育。根据社区内儿童、青少年、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等不同教育人群的需求,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2、编好一份报纸,展示风情风貌风采。与《上海城市导报》合作发行一份社区百姓自己的报纸——《和》月刊,以“反映社区生活、报道社区建设、沟通社区信息”为宗旨,传递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信息,并为社区居民搭建了解社区、关注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要继续编好这份报纸,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3、搭建一个舞台,打造江苏特色品牌。办好社区文化品牌“江苏之声”艺术节,以“文化唱响和谐”为主题,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峰,使团队文化进小区,社区文化进军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进社区,并带动各居民区,进一步扩大居民群众的参与面,唱响和谐文化的主旋律。推进广场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文化、绿地公共文化、会所文化等建设。在居民区开展“八个十”进小区活动,即:十场文化演出活动、十场读书交流活动、十场科普宣传活动、十场居民健身活动、十场学习型成果展示活动、十场暑期纳凉活动、评选十位社区文化明星和新建十支文化团队。

(四)以完善规范管理为基础,强化机制保障

1、管理服务。制定《江苏路街道居民区文化活动室管理若干规定》,加强对居民区文化活动室的规范管理;制定《江苏路街道文化团队管理若干规定》,对文化团队的日常活动、日常管理、参加演出以及奖励方式予以明确规定,实现对业余团队的规范化管理。

2、运作模式。做好长宁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科研课题:“国家级课题”——《网络教育进社区工程》和“区级课题”——《学习型社区创建指数研究》,修订完善学习型社区创建指数测评体系;坚持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运作,继续与“上海东方老年文化交流中心”、上海大学文学院等单位加强联手合作,形成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江苏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依托街道信息化优势,充分发挥网站群落的作用,开辟学习资源,拓展服务功能。

3、经费保证。加大政府投入,街道每年拨付文化体育专项基金16万元,在区文化局下拨各居委会文化经费1万元的基础上,街道匹配文化经费1万元,用于每个居委会订购图书、报刊或添置音响设备。整合社区单位资源,继续与上海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文化基金5万元,用于社区文化建设。

江苏街道人大

代表组

2007年10月

第5篇: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爱民佳苑社区是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而建成的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干部几年的团结努力下,取得了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为更好地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我社区开展了社区建设调研活动。期间召开社区干部座谈会,深入辖区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以来,社区在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基础建设工作上,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居民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社区在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现就我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是乌达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和黄河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居民住宅楼88栋,可容纳住户4046户,目前居住人口为7067人。辖区有党员178人,其中支部党员29人,在职党员 80人,退休党员 69人。人口结构复杂,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等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其中老年人1168人,占总人口16.5%,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并且残疾人较多,患有身体残疾的180人。爱民佳苑社区具有良好的社区基础,丰富的社区资源,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多、老龄化严重,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有相当大的困难。

二、存在困难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方面。社区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把载体利用的好、作用发挥的好,各项工作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社区服务的开展大都依赖于区、街道筹集资金,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社区服务硬件设施服务项目及经费周转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影响社区服务的发展。

2.专业化人才方面。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

3.网格化管理方面。爱民佳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二是网格长时间投入较长,工作积极性高,但是年龄偏大,文化知识水平存在局限,致使工作效率存在一定差距。在部门配合上,社区基本协调沟通解决,下一步考虑相应的提高网格长补贴,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不受制约,提高效率。

4.协会组织方面。社区协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一些人、财、物的投入和帮扶,社区协会组织在不断扩大。社区党支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引导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在协会的培育和扶持上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投入。

5.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社区职能日渐行政化,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工作。社区为了可以合理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尝试了一些信息化途径,例如数据化信息管理(计生、民政、就业等方面),网站建设,短信平台(手机信息群发)等,针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较多,还开展了“爱心呼叫器”帮扶业务。但是开展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业务,前期软件开发、业务操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希望政府能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帮扶,统筹管理,支持社区服务多元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向。

6.安全管理方面。为了使小区安全指数更上一个台阶,5月15日,社区在服务中心内添置了机房设施,在爱民小区四个大门、小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大门、小区内车棚位置,共安装摄像头16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由于小区内路灯未亮,监控设备夜间使用效果不明显;并且因安装数量有限,监控设备对小区安全防范起到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7.医疗卫生方面。为切实解决爱民佳苑社区居民就医难问题,经乌达区政府和新达办事处领导多方协调筹措,2月20日,新达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爱民分站正式运行。社区卫生站配有诊疗医师两人,免费为居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开展注射、输液等医疗项目。卫生站开展服务以来,已服务居民450人次。但是卫生站任然存在药品少、床位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8.绿化维护方面。小区绿化工作在市政绿化队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小区内绿地的绿化率达95%。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三年管理期将到,绿化工作将移交到物业,因此而产生的绿化水费又是物业所不能承担的,所以绿地很可能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形。

三、几点建议

1.不断加大社区资金投入。首先,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其次,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区财政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相关部门帮扶,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一块,上级民政专项资金争取一块,街道办事处、社区自筹一块,驻社区单位帮扶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效维护社区稳定。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居民群众,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着社区的服务质量和学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将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年度整体培训计划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每三年左右时间对在职人员轮训一次;二要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不断为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基层工作者队伍;三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社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

3.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改变过去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社区任务的工作,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的方向、努力的目标。社区要在做好居民办证、低保、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睦、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社区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协会组织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4.以服务为手段,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社区卫生站、监控技防设备、绿化维护设备,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一是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同时,在相对集中的居民居住区建立社区完备的大型医院,最大程度地改善居民就医难问题。二是加大监控设施投入,实现监控无死角。三是确定绿化管理权的归属,实现管理最优,服务最优。

爱民佳苑社区党支部将不断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诠释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治安更加良好、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综合服务型社区。

第6篇: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我国管理体制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城市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量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社区上要为政府分忧,承担行政职能;下要为百姓解愁,倾听百姓的呼声,社区地位越来越重要,所承担的工作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迫切需要加强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会。

一、全区社区概况

我区共有社区43个,其中中心城区社区个,占地面积约为9.3平方公里,总户数10693户,总人口4.2万人,座落省、市企事业单位44家,民营企业46家,下辖九个社区居委会,一个行政村。

自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来加快促进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社区工作正逐步走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化、科学化的轨道。

1、在原来居委会管辖的基础上按照规范有序、规模适中、有利于社区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原则,重新界定了社区管理范围(1000~3000户)。例如原丁家牌楼居委会和南郊新村居委会规模过小、地域上相互交叉,经调整合并为丁家牌楼社区。

2、通过公开招聘,选聘了一批年轻、文化层次高的同志担任社区干部,充实了社区队伍,提高了队伍素质。2002年公开招聘了一批社区工作人员,2003年又公开招聘了一批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目前,社区干部队伍健全,基本上落实了“一区一警”制。

3、增加了对社区经费的投入。每个社区每年预算经费达到7万元/年(含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经费1万元),社区支部书记、主任1050元/月,副主任、劳动就业和社保专干1000元/月,委员950元/月工资已全部到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已按规定足额缴纳。

4、社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2002至现在,市委、市政府为解决部分社区无办公用房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文件(衡政办发[2003]4号、衡政办发[2004]5号、衡办发[2008]13号)。我街抓住这一契机,采取上级部门支持一点、街道财政挤出一点、坐落单位帮助一点的办法,先后投入社区建设资金达30万元,兴建了黄茶路社区办公大楼,打造了社区建设的亮点,社区基本办公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目前街道9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通过自建、租用、借用等方式基本解决,平均面积达到120平方,改变了“挎包居委会”的历史。同时,所有社区均配备了电脑,建立了计划生育、民政低保、社区服务、劳动保障等一系列的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

5、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我街社区建设工作两次被区评为第一名;街道9个社区全部进入“达标社区”,珠江桥、小塘村、茶叶塘、雷公塘、黄茶岭社区被评为“示范社区”;小塘村社区被评为衡阳市“红旗社区”、湖南省“依法治区”先进单位。通过几年的工作,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参与意识”已基本形成。

二、社区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差。黄茶岭街道位于城郊结合部,下辖9个社区,从表面上看,社区办公用房及相关办公设施基本上得到解决,但实际上,9个社区中有6个社区无自己的办公用房。珠江桥社区、雷公塘社区、丁家牌楼社区、营盘村社区、茶叶塘社区、小塘村社区的办公用房都是依靠坐落单位的支持或租或借。特别是珠江桥社区依靠原坐落单位衡阳粮食机械厂的支持,借用4间约120平方米办公室,作为社区

办公用房。2005年,该企业改制,变更为衡阳金源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目前还未走上正轨,不愿再将办公房借给社区使用,致使珠江桥社区办公室停水停电达3年之久。

2、社区管理名存实虚,社区仅仅是上传下达的联络员。社区管理范畴比较广,管理服务的对象也比较多。社区对本辖区人口、单位的管理显得软弱无力。社区没有权力去管理诸如座落单位、民营企业、个体户等对象。社区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宣传、传达上级指示。他们重视,工作就可以落实到位;不重视,也可以不买社区的帐,社区对其无任何约束力。社区管理难以得到座落单位和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尽管社区成立了“一长三员”队伍,协助社区管理,但从未给居民小组长发放过任何工资补贴(社区也支付不起),这些居民小组长都是热心人,义务为社区工作,往往是有时间,他们就为社区做些义务工作;没有时间,对社区工作可以不闻不问,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致使社区管理流于形式。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社区资源难以整合,社区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出台对街道、社区兴办便民利民服务相关优惠政策,对社区文化、体育等活动的设施在申请办场地、租金、税费以及多渠道引资方面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及有力措施,社区服务工作举步维艰,难以维持。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不顺,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的关系不十分明确,社区辖区内的单位不支持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应付了事,推三阻四,社区资源难以整合起来,达不到资源共享,共创共建。目前,社区在经济上基本处于“四无状态”,一无自有办公用房;二无经济来源,社区没有实体,缺乏自身造血能力;三无政府下拨工作经费,每年下拨经费仅仅只能保障社区干部的工资;四无社会赞助,我街道社区多年来从未接受任何赞助。

4、社区工作范畴不具体,工作忙于应付。按《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实际上“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职能错位,造成社区居委会这个自治组织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承担着大量的行政职能工作。社区面临的情况是“责权一不”,即责任大,权利小;“事费不一”,即事情多、经费少。归纳起来,具有“四多”、“四超”的特点:

“四多”:一是上级对社区的检查考核评比多。一个社区每年要迎接各部门的各项检查考核、评比验收数十次,既有月底检查,又有季度检查,还有半年检查、年终检查等等,每次迎检,社区都疲于奔命。二是上报的材料多,建立的各种台帐、报表多,目前各职能部门工作管理都实行量化,基本上各项工作都要有一本台帐,每个社区需要建立各项台帐、报表30多项。文字材料各部门都要,季度、年中、年末,各种计划、活动方案、工作总结应有尽有,个别先进的社区要写的就更多了。三是上级指派的硬性任务多。社区每年要接受许许多多的工作任务。诸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企事业单位摸底、党报党刊征订,还有各条线下达的形势宣传任务、各类问卷调查等等,事事都要社区予以落实。四是上级要求建立对口组织多,形式化的东西多。上级指示不管开展任何一项活动,社区都要建立一个组织,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挂一块牌子,制订一项制度,编写一套方案,该上墙的还得上墙公示。不管中央有多少个部,省里有多少个厅,市里有多少个委,区里有多少个局,街道有多少个办,所有交办的工作,都要社区来落实,社区实在难以承受。

“四超”:一是社区的工作范围超大。社区管理比以前居委会管理范围大,由于许多单位改制,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服务对象也增加了。二是工作时间超长。社区工作人员上户摸底调查、上门收取卫生费、动员拆迁等工作,往往都是居民下班回家以后方能进行,有时要到晚上11:00~12:00点钟。三是工作内容超额。社区在完成份内的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太多的各行政职能部门交办的工作,一些行政职能部门打

着“※※进社区”的旗号,把工作都交到社区,但经费、人员、指导不到社区。四是工作压力超负荷,由于各项工作都重要,社区人员思想负担重,担心工作上的诸多“一票否决”,脑筋时时捆紧像一根绳,苦不堪言。

5、社区工作人员定性不公,待遇偏低,管理混乱。2002年我市完成社区整合后,一批优秀年轻同志进入社区,充实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这一批社区干部都是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公开招聘上岗的,在任期间为社区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衡办发[2008]13号文件,规定“社区工作人员的性质为社区自治组织中的专职工作者,不纳入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序列”。但实际上,现在的社区干部大多是将社区工作做为一种职业,除政府发放的固定工资外,他们没有其它收入。在进入时,他们是按照公务员的标准严格考试录用的,但却没有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承担了90%的政府职能工作,而身份只能作为编外人员进行管理,这是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极大不公;在经济待遇上,由于社区工作人员未纳入事业编制,每月工资固定发放(书记、主任1050元/月,副主任、社保人员1000元/月,委员950元/月),没有任何补贴及加班费,在物价如此飞涨的今天,这种少得可怜的工资,除去保险费、交通费、通讯费,所剩部分寥寥无几,确实难以养家糊口;在政治待遇上,一些素质高,能力强,工作成绩优异的社区工作人员很难得到晋升和破格提拨的机会,严重挫伤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有的社区干部得过且过,缺乏开拓创新,勇于担责的精神;有的社区干部不安心工作,对工作应付了事。

按衡办发[2008]13文件规定,“社区工作人员以区委组织部管理为主,区民政和劳动人事部门管理为辅进行管理”。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档案存放在区人才交流中心,区劳动人事局说社区工作人员的档案由区委组织部管理,不予管理;区委组织部对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档案没有接收,也没专门建编建卡进行管理,如此混乱的管理,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档案无人过问。档案工资如不能逐年晋级,将会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纳(应享有的住房公积金一直没有缴纳)及退休金的领取等等,一系列的后顾之忧一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

6、社区党建工作思想认识的滞后,党建工作强度和难度加大,党支部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街道9个社区都成立了党支部,街道加强了对各社区支部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强了社区支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过去一直比较薄弱的社区党建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淡薄,单位意识仍未完全打破,对社区党组织心怀顾虑,不甘融入。二是社区的党务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是涵盖政务、党务工作的“多面手”,他们必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各种各样的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和派出机构给社区下任务、定指标、评优劣、施奖罚,“责、权、利”的平衡出现了严重的偏颇,突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现有职责所能承受的范围。三是党支部活动经费短缺,制约着社区党建的创新和发展。目前,我街社区无能力创办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社区支部对于开展各种社区公益活动,就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近几年,有一部分离退休的、改制企业的党员转到社区支部,相关单位就不闻不问了,组织生活也好,党费收缴也好,都成了社区的事。长此以往,转来的党员不满意,活动开展得不好,社区党建工作如同虚设,只能马虎应付上级检查,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

三、社区今后工作思路和打算

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首先抓党建促社建,建立健全党支部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党员

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社区”活动。其次抓党建带团建,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把社区团组织建设纳入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再次抓共建促和谐,挖掘和利用共建单位的人力、资金和设施资源,实行社区治安同抓,社区环境共管,社区活动联创。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源保证。以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绿色社区、学习型社区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进一步完善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增添社区教育相配套的设备;合理规划社区室外活动场地,确保居民文体活动正常开展;与辖区内大中专院校联系,特别是开放衡阳师院图书馆,供居民阅览,让居民开阔视野。

3、以服务为手段,解决民生为目的,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社区劳动保障站,逐步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切实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力量,积极开展社会养老、敬老爱幼服务活动;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为居民排扰解难;搭建社区促进就业服务平台,通过上门服务、推荐岗位、网络服务等,帮助居民实现创业、就业。

4、深化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社区学校、学校、家庭为依托,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办各类培训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对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政府要严格落实,督促到位。政府在2008年对解决社区办公用房(衡办发[2008]13号文件)制定了具体政策。例如:凡在社区内新建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总建筑面积5‰的标准为社区提供办公用房;实行改制的企业,在改制时预留不少于1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用房作为社区办公用房,如预留有困难,必须按100元/人的标准一次性提留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费,计入改制成本,在人员移交时,同时移交给社区所在的街道等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我们建议:(1)政府应督促规划局、国土局、房地局及国资委等职能部门严格把关,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2)政府为社区专门批地,社区多方筹资,由社区自行建设办公用房。

2、建议尽快出台创建和谐社区的扶持政策。衡办发[2008]1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工作的意见》中,对解决社区办公用房、改制企业职工社会化管理及共创共建和谐社区等有关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对如何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培植财源,增加社区自身造血能力,形成社区建设良性循环等问题没有制定进一步有效的扶持政策。建议:(1)政府应每年按社区管理人口数划拨一定数额的建设款,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拓社区服务;(2)对辖区内的所有物业管理公司应归口由社区服务中心管理;(3)对社区内便民、利民服务予以相关税费减免。

3、建议理顺关系,给社区管理权,提高社区管理力度。针对社区管理软弱无力,社区资源难以整合的现状,政府应理顺关系,将一定的权力下放给社区,使责、权、利相统一。(1)与派出所户籍管理资料形成电脑联网,来社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应主动到社区登记、验证。对手续不齐全的,社区可向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申请行政处罚,各职能部门应予以配合;(2)来社区开办企业、经商的应主动到社区登记备案,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应予以配合;(3)社区有权参与对座落单位、私营企业、个体户的计生、综治、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检查、考核;(4)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领导评优、晋升、荣调应有社区签署意见栏;私营企业、个体户年检、年审应有社区签署意见栏;(5)党员、团员及在校学生以座落单位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实行双重管理,要求每年必须义务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不少于10次)。对参加公益

活动情况,年终民主评议党员要有社区签署意见栏,学生手册(特别是寒暑假)中要有社区签署意见栏。

(6)社区兴办公共事业,各单位要在人力、物力、财务上予以大力支持。

4、建议要认真落实“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各政府职能部门要少点检查,多点扶持;少点考核,多点指导;少点会议,多点帮助,给社区减压,给社区松绑,给社区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让社区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做具体工作。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参与指导”职责,社区要切实履行好 “协助开展”的职责,严格按照“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确保社区在社区管理、自治活动中有职、有钱、有权,使社区管理、自治工作落到实处。

5、建议对社区工作人员要准确定位,提高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1)在定位上,建议将社区工作人员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认同社区工作为一种职业,认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从业身份,促进社区工作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2)在工资待遇上,建立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按年度晋级制度,使工资待遇(级别)与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挂钩;(3)在政治待遇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考录、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要向社区倾斜,对特别优秀的社区工作人员应破格提拨重用;(4)在管理上,以区委组织部为主,定编定岗,区人事部门应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其办理好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以切实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发布人:lzy

发布时间:2009-10-19

第7篇: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阶段,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的农技服务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问题,其农业

生产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为此,我们通过现状分析,就如何加强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一、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表现

1、农技服务的组织配置比较健全,但网络布局存在残破断层现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县的农技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县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县分片区设立了7个片农技站,各乡镇设立了乡级农技站,村级设置了专职或兼职农科员,村民小组建立了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三级一户”金字塔形的农技服务体系。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农业生产服务指导工作,片农技站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农业服务工作,各乡镇农技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负责各乡镇的农业行政管理及农业生产指导工作。整个体系结构较为紧凑,农技传递渠道比较畅通,从而为全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全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维系的网络结构受到了冲击。一是县派农技干部断源。2003年,县农业局根据政事分设、政企分开的政策要求率先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有经营机构全部剥离脱钩,撤消了原有的片农技站,取消了对各乡镇农技站农技干部的派遣,全局事业干部进行了重新定编,由原来的272人缩减至79人。二是乡村农科员断档。2004年,全县启动乡镇农技站改革,因种种原因使得乡镇农科员定编工作难以及时到位,导致基层农科员转岗流失。到目前为止,全县有9个站已完成改革任务,但仍有11个乡镇农技站有名无实。与此同时,全县村组一级原有的兼职或专职农科员也因缺乏有效组织而使其农业服务职能逐步丧失,致使乡村农技网络出现断层现象,整个农技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削弱。

2、农技服务机构运转比较正常,但业务功能存在缺失错位现象。自1984年成立县农技推广中心以来,全县农业服务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三级一户”农业生产服务机制运转良好,各项农业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一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有效扩散,同时,各种农业信息渠道也非常畅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但从农技推广业务范畴来看,随着农资经营行为的渗透,许多农技站的服务方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错位,主要表现为两重两轻:重经营服务轻技术服务;重栽培产品的推广轻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相当一部分农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服务上,乡镇农技站原有的“三情”(虫情、病情、苗情)调查、农业试验、农技指导等服务工作逐渐淡化,许多农业行政管理工作诸如:农田质量管理、农业环境监测、农资经营协管、农业事故调查等乡镇各站也均未得到有序开展。在某种意义说,农技站变成了经营性质单位,其本身的业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干扰。

3、农业服务的队伍建设比较稳定,但人员结构存在偏差失衡现象。我县的农技服务队伍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农业局干部职工,属国家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改革后共有79人;一块是乡镇农技站农技员,主要由集体转招职工组成,共有在职职工98人。全县农技服务队伍整体比较稳定,但农技人员结构明显失衡。一是年龄结构失衡,全县177个农技人员中,30岁以下11人,30-40岁40人,40-50岁77人,50岁以上49人,已明显呈现后继无人现象;二是专业结构失衡。全县农业类专业技术人员104人,仅占整个服务队伍的58%,其中乡镇农技人员中农业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35%;三是文化结构失衡。全县乡镇农技人员中,没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具有初、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也仅为56%。四是人员分布失衡。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几乎都集中在县级农技服务机构,乡镇很少;并且乡镇之间也不平衡,在边远地区、贫困乡的农技人员明显偏少,而在中心镇区、环境好的乡镇农技人员明显要多。

二、背景原因分析

1、保障机制约,服务性质难分清。县乡农技服务机构属于农业公益性服务单位,其基本工作经费需要得到县乡财政的充分保障。但目前县财政每年拔付的农业事业经费非常有限,缺口较大。尤其是在乡镇一级,各农技站所需经费一直以自身创收为主,通过农资经营等方式来获取所需的工作经费。在农资市场放开后,乡村农资经销店骤增,乡镇农技站的农资经营状况每日愈下,经营收入显著降低,农技人员的工资等基本待遇难以保证,加上市县乡三级财政按规

定拨付的1200元每人每年工作经费,也因财力有限,县乡两级都未完全到位,从而导致乡镇农技站工作经费十分紧缺。在此情况下,各农技站被迫丢弃服务工作,全力从事农资经营以增加创收。很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技服务功能,改变了服务性质。

2、基础条件差,服务质量难保证。乡镇农技站一直依靠经营维持正常开支,经营状况较好时

还需向所在地政府上交管理费,因此,多年来,多数乡镇农技站一直没有积累,自身的工作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导致其基础条件一直较差。一是没有自己的办公生活场所。全县20个乡镇农技站基本都是租借乡镇政府的房子办公、住宿,职工工作生活均有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农技人员扎根基层的信心;二是缺乏基本的办公设备。20个乡镇农技站均没有培训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培训场地,没有必需的检验检测仪器及基本试验分析工具,没有固定的试验示范场所和基地,从而使其基本的科教培训、试验推广等职能受到影响,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历史包袱重,体制改革难到位。根据县政府审定的农业局改革方案,农业局需置换身份195人,共需置换补偿经费182万元。几年来,通过变卖部分资产等方式多方筹措,农业局已有131人办理了身份置换手续,领取了补偿金120万元,但仍有64人因种种原因未能解除劳动合同,还需62万元补偿金没有着落,成为了农业局一大历史包袱。在乡镇农技站的改革过程中,改革进程同样步履缓慢,至目前为止,全县仅有石羊塘等9个乡镇农技站完成了改革。改革难到位,一是因为人员包袱重,全县20个乡镇共有农技人员98人,其中最多的一个站有5人,身份置换费用较大。二是经费来源少。一方面农技站自有经费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县乡财政也无力提供农技员改革所需经费,导致改革经费十分缺乏。三是历史债务重。据统计,全县有16个农技站负债,负债总额多达380多万元,其中最多的一个站达35万元。四是养老保险欠账多。到改革前的2004年6月,全县乡镇农技站人员共欠养老保险金93万元,人平欠缴9394元,其中最多的站欠6万元。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矛盾,无疑给乡镇农技站改革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对策探讨

1、制定规划,明确农业服务建设方向。要严格按照《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相关政策,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健康发展轨道。要根据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一是要充分明确县级农技服务机构的科学设置,要在县设农技推广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优势农产品的生产规划来设立相应的专业站室;二是要充分明确基层农技服务结构的具体设置。应根据一乡一站的原则设置乡镇农技站,同时应根据我县农业区域特色发展情况设置若干个区域特色农业服务站。三是要充分明确农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根据国务院[2006]3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基层农技服务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根据职能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并充分明确机构职责,从而使农技服务机构都有明确的服务方向。

2、稳定队伍,提高农业服务整体水平。一是要根据国务院[2006]30号《意见》的要求,要尽快完善全县的农技服务机构,形成头轻(县一级)、腰硬(乡镇级)、腿粗(村一级)、脚大(科技示范户)的宝塔型服务体系。目前,县一级经过改革,基本达到了机构精简、人员精练的目的,其服务功能进一步齐全、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而现在关键是要充实乡镇一级,要尽快完善乡镇农技站的改革,将经营性职能彻底分离出去,并从乡镇原有农技人员及县级分流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聘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精的人员充实到乡镇农技队伍中,使乡镇级农技人员数量达到全县农技人员总量60%以上;要强化村一级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培养村级农科员、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方式构建村级农技服务网络,广泛开展村一级的生产性技术指导服务。二是要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接受培训,切实提高科技素质,增强其引领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的能力。三是要逐步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待遇。在充分保障农技人员基本待遇的基础上,职称评审要优先向基层倾斜,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且具备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技人员要提拔重用,提高其政治待遇。

3、完善政策,激发农业服务功能活力。一是要保障农技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来源。县乡两级应将农技服务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及时拨付,并保证合理幅度的递增。二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的要求,确立基层农技服务队伍的法律地位,确保县乡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使其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让其发挥在农业服务上的职能作用。三是要建立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推广新模式、尝试农业新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寻找新途径。四是要创新人员管理制度。要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技人员不断充实壮大农技推广队伍,以激发活力,增强后劲。

第8篇:如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职能,是苏州社

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务对象,强化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服务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为苏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收养收治工作。按照政府赋予我院的职能,在认真做好“三无”、“低保”、“优抚”精神病患者收治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救助管理站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切实抓好“慈善对象”的收治,服务古城区,面向新市区,尽力满足各类服务对象的收养收治,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日常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等服务保障工作,全方位的满足服务对象的疾病治疗和身心康复的需求。以来,累计收治各类精神病患者720人,其中三无对象21人,低保对象90人,救助对象577人,慈善对象32人。目前在院服务对象达412人,其中三无对象163人,优抚对象2人,低保对象178人,救助对象38人,慈善对象31人。鉴于近三年我院收治对象绝大部分为救助对象,我院每年多次举办与公安局精防网络、卫生系统专科医院(传染病院等)、市残联、社保管理部门、救助管理部门及民政条线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会,加强同相关单位的联动,商榷解决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年来,经我们积极有效治的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并帮助他们联系到家属而出院的有463人,受到救助患者家属及各方的好评。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3、全面整合资源,推行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把帮助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作为医疗护理康复业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模式。一是优化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推行团队服务模式,对病员实施多人(医生、护士、

第9篇:如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职能,是苏州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务对象,强化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服务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为苏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收养收治工作。按照政府赋予我院的职能,在认真做好“三无”、“低保”、“优抚”精神病患者收治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救助管理站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切实抓好“慈善对象”的收治,服务古城区,面向新市区,尽力满足各类服务对象的收养收治,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日常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等服务保障工作,全方位的满足服务对象的疾病治疗和身心康复的需求。以来,累计收治各类精神病患者720人,其中三无对象21人,低保对象90人,救助对象577人,慈善对象32人。目前在院服务对象达412人,其中三无对象163人,优抚对象2人,低保对象178人,救助对象38人,慈善对象31人。鉴于近三年我院收治对象绝大部分为救助对象,我院每年多次举办与公安局精防网络、卫生系统专科医院(传染病院等)、市残联、社保管理部门、救助管理部门及民政条线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会,加强同相关单位的联动,商榷解决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年来,经我们积极有效治的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并帮助他们联系到家属而出院的有463人,受到救助患者家属及各方的好评。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二、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艰难行进。就我院近几年收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看,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治对象的快速增加与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从我院及兄弟单位近年来的收治情况来看,无论是新入院病人数还是在院病人数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如我院在前,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为264张,但住院病人却经常性超过300人,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的核定床位扩大到360张,但收治病人数增长更快,平均在院病人数达到382人,更达到414人。而医疗资源方面,无论是场地、设备还是人员都难以再有增加。

2、病人压床,床位周转缓慢。住院病员病情日趋慢性化,趋向退顿,加之家属和社会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较难出院(而本院与各区民政部门及家属鉴定的协议住院期为3个月,我院医生也经常性敦促监护人办理出院手续),以致长年滞留院内,长期占有床位,影响继续收治(每个区都有为数不少的慈善对象在排队等待)。这使得慈善床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对整个社会特困对象来说,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并发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时转诊治疗困难。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增龄、器官功能减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等原因,并发各种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情况日渐增多,同时由于社会目前普遍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见,一旦这些患者需要转诊时,卫生系统综合医院又面露难色,不愿接收,以致此类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

4、社会接纳度低,家属、监护人配合不够。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精神病患的认知、关注、关心不够有关,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家属也多为弱势群体,客观上根本无力来关心患者,一旦将患者送来我院治疗后,则再也不闻不问,甚至当被告知患者并发严重躯体并发症或传染性疾病需转诊治疗时,也是不予关心,或是显得无可奈何,甚至表示让他(们)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势人员,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大多由于病史不详,或认知障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无法确定是否住院监护。而国内目前尚缺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日后家属起诉,院方利益将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过程中既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6、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于名称(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对象、医院条件、工资薪酬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勉强引进,往往也难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对于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技术力量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带来压力和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单位建设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民政精神病院发展的瓶颈。

7、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不足。目前,民政系统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一般都是依靠卫生系统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训,而提供精神专科护理员的培训机构更是几乎没有。在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江苏省目前暂未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培训。

8、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行为异常,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为群居生活,且传染病大多有潜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来救助病人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为外地来苏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低,还有很多为智障病人,交流成为最大的难题。希望能够有多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寻找他们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龄化,护理风险增加。近年来,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自然我们收治的对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老年人占到65%以上,因此生活护理量较重,与此同时,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培养一些全科护士来应对。

三、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争取政府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病致贫现象日益加重,特别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大,反复发作,需要住院和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调联合,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要像养老中的“阳光计划”,残疾儿童中的“明天计划”那样,加大对精神残疾弱势群体的资助,使他们感受阳光和雨露。

2、民政部门对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确定位。要正如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的那样:“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务民政保障对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职能。

3、争取社会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进行宣传,征得社会的同情和关爱,赢得社会支持。

4、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结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点,逐步将封闭式管理向相对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性化服务,把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要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重视病人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全面发展的转变。

四、民政系统精神病人服务工作与社会支持

民政服务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众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加强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档工作。各区、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发现、建档、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督促实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报告、登记管理制度,基层要建立病人档案,加强分级随访管理,并定期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可借助我市实施的中央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开展病人的诊治、随访、健康教育等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档案,为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资料及开展病人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上一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作文下一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