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综合实力也有高低之分,想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还需要解决许多难点。因此,为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现结合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社区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为目的,正确处理社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区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和谐文明社区。

关键词:社区文化;宗旨;和谐;建设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通过发挥社区文化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重点,极大地陶冶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情操,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但是,社区文化建设并没有最大程度的普及到全国各地,一些地区社区基础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因此,政府应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思想指导下,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区文化建設,努力践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

一、和谐社区的涵义

和谐社区的概念来自于和谐社会。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和谐社区是一种以和谐为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当代人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理想而实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和谐社区建设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

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广大社区群众,因此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精神需求。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要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为最终目标,要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考虑他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南山区文化馆馆办群众文艺社团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涵盖了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目前,所属区文化馆的群众文艺社团有夕阳合唱团、夕阳红艺术团、青年艺术团、南山民间艺术团、南山戏剧社、金秋民族乐团、南山合唱团、京剧票友社、小月亮艺术团、小蝌蚪电声乐队、南山区艺术沙龙(美术、影友社)、南山区音乐沙龙等10多个公益性群众文艺社团。

三、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南山区文化馆社团逐步发展壮大,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区领导的关注下,区文化馆加大了社团工作力度,在各个方面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社团的成立,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公民实现了文化权益,而且通过社区文艺活动的不断开展,文化的力量感染了更多的人,为社区和谐提供助力。

四、社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区的关系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平台。它的发展体现一个城市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健康和文明程度是城市形象的标志。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状态对于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的反映,它不仅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而且具备鲜明的个性,涵盖居民诸多生活内容的文化形态。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支撑。社区通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2001年6月南山区文化馆成立了夕阳红合唱团,现有团员80多人,在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磨合、训练,合唱水平不断提高。该团目前的演唱内容丰富、涉猎曲目广泛、演出形式多样,而且用外语及多种方言演唱已成为该团的艺术特色之一。在举办公益性声乐专场音乐会和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演出及文化交流活动中表现优异,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赞誉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深圳市群众合唱艺术的领军队伍。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是文明城区的重要标志。和谐社区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坚持不懈的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为社区和谐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通过正面引导和正面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通过深入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优美丰富的文化生活环境;通过培养平等、协调、合作的和谐意识,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环境;通过倡导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形成求知奋进的环境。通过广泛开展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各种和谐创建活动,使之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吸引群众参与,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风尚,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不同角度展示本地区文化的魅力和发展成果。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区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是不断推进社区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的关键所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而有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和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核心和基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文化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全社会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和谐社区越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如今,在南山各个社区都可以看到群众文艺社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火热情形。无论是温馨的小区,还是偏远的工业区,群众文艺遍地开花,老百姓平凡的日子又添加了丰富的内容,这日子里,有歌声、有舞蹈、有绘画,还有更多欢笑和幸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需要,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找准切入口,抓住结合点,以文化为载体,来提升社区文明程度,推动和谐社区创建,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构建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亚峰.关于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2]王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作者简介:

李树生,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

作者:李树生

第2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在举国上下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同样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建设的研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着力以文化为介质,注意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经济领域,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而戏剧可以说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的舞台,展示了我们现代农村发展的新天地。每年浙江省群艺馆和浙江省戏剧家协会都会举办“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征文”等等宣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因其弘扬主旋律、贴近现实生活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我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随着小戏与小品艺术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农村题材的群众小戏,如《好媳妇》、《审鹅》、《拆墙记》、《住院》等等作品,生动细致的描述了现代新农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彩画面。

一、如何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

浙江省文化示范社区评选标准中对示范文化社区有这样的规定:“一、领导重视文化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机构,把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文化设施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公共图书资料,建立图书流通共享机制。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三、文化活动丰富,经常社区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常年向居民开放,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活动,广大社区居民都能踊跃参与,形成长效制度。四、文化队伍健全活跃。有社区文化活动指导员。能组织开展对社区文化工作的辅导。五、社区社会效益显著社区文化工作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成绩突出。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群众满意率较高。”根据浙江省对示范文化社区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社区文化:(1)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社区在制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时,要广泛了解社区居民真正的文化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访谈、民主小组讨论等形式,在规划中真实体现居民的文化需求,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根据社区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的与本城市,本地区的文化联系,营造出既与国家、民族、地域文化适应的社区文化氛围,又与自身相符合的特色城市社区文化,打造一个独特的社区文化品牌,使社区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归属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文化参与才会更加积极踊跃。(2)增强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感。社区文化应该在活动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活动和内容。社区文化活动涉及的各种文化艺术,可以通过艺术讲座,开展读书会、茶话会、文艺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使文化活动形式与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相统一。社区居民可通过创作、表演、娱乐,不仅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加强了人际交流,减少了社会矛盾,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和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都有利于社区居民更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强化了社会公德意识和健康的精神。充分发挥文艺活动社区文化对公民政治观念的影响,为社区人员灌输社会价值观理念,提升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社区人员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认同。(3)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批专业性强、素质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社区工作者,才能完善社区文化。在人才建设方面,社区必须制定和实施吸引人才的政策,引入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增强城市社区文化工作对大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吸引力。鼓励具有专业特长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从事社区文化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增强社区文化人员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增强城市社区文化的活力。加强对城市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社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聘请专业文化工作者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社会价值理念、专业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4)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设施是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的物质基础,是传播社区文化的载体。就社区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来看,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社区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经费也要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可以开展考核评比活动,检查社区的硬件设施以及其安全系数、完善系数等等,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物质基础。

二、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做好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就必须从社区居民文化权益保障,创新社区文化活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作者单位:浙江松阳县新兴镇文化站)

作者:何家银

第3篇:加强社区建设 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摘要]社区建设是经济社区发展的产物,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对于提升居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社区建设的形势、任务、存在的问题和对如何建设社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区建设 管理体制 工作机制

[

[文献标识码]C917

[

作者:石佑君

第4篇: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稳定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干部身处社区工作第一线,是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主导力量,他们直接面对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工作,他们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端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社区各项工作的整体水平。如何通过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更好地维护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社区健康发展,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街道现有社区2个,共有社区干部13名,大部分社区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好,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对党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为推动街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对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创新社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加速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当前加强城市社区工作首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社区干部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社区干部处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效。从总

体上讲,目前社区干部队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宝贵品质和可贵精神,如事业忠诚,敬业爱岗,工作勤恳,作风踏实,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等,这些过硬的思想作风素质为党树立了威信,赢得了信赖,既使在新形势下仍然值得保持和发扬。但是,从发展的眼光考虑,由于社区建设是一项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工作,它定位高,目标远,任务艰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1、整体素质能力不适应。

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全街道13 名社区“两委”干部中40岁以下的社区干部只有1人,占“两委”的0.77%,而46岁以上9 人,占70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11人,占85%。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可以看出:一是由于年龄结构偏大,使社区“两委”缺乏干劲和活力,思想观念不能及时更新,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变,“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缺乏创新思维,开放意识和工作激情,做工作存在着瞻前顾后的思想,不能象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敢冲敢闯;二是文化程度偏低,部分社区干部对上级出台的政策文件理解不到位,没有深入的学习研究。随着城市居民文化层次的整体提高,如果社区工作者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支撑,就会影响到整体思维水平、谋断能力和工作效率。

2、工作能力不强。

鉴于我国城市市民社会培育滞后,社区意识萌发较晚,对社区工作的目标、原则、功能、方法等都不甚明确,社区工作者也缺乏

系统的社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科学管理、依法办事、社会协调诸方面能力,在城市社会发展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一旦社区建设与管理突破原先的运行模式和工作理念,就立即出现干部素质欠缺与工作需要的矛盾。

3、思维定势阻碍。

社区干部大多长期从事居委会工作,一干就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年龄结构明显老化,且工作岗位又基本不流动,因而养成纵向性思维习惯,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阵旧,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想象力,极不适应社区工作纵横交错的网络特点。

4、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教育培训明显缺乏。长期以来,由于社区干部没有纳入整个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体系之中,造成知识更新缓慢,工作层次较低,绝大多数社区干部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要么凭传统经验。尽管社区工作本身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但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社区的发展而言,仅靠经验是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的。考核监督不完善。对社区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工作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但也存在着如群众参与评议监督不广泛,考核实效不明显问题。

二、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制约社区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但我们还是觉得最大的决定因素还是人的因素,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认为,针对当前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存

在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以解决:

1、强化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学习培训是提高社区干部政治素质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强化培训,让其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各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社区的实际工作,才能使上级的任务和党的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培训力度。以社区“两委”干部为重点,可以利用街道党校为主要阵地,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形式,内容,形成上下辐射延伸的局面,将培训工作系统化,制度化。二是注重经常学习。要求社区“两委”干部要经常学习,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生活,在学习中实践,在学习中提高。要积极引导社区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贯穿于整个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三是要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除举办培训班,听讲座,以会代训外,还要积极寻求新形势下适应社区干部特点的教育模式,摸索出一套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互动性教育培训方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互联网进行培训,以此提高社区“两委”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水平。四是突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上突出宗旨教育和法律教育两个重点。通过宗旨教育,使社区干部牢固树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增强社区干部的事业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法制教育,提高社区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规范社区干部的行为,使社区各项工作上法制化轨道。

2、精心培养,配好配齐社区“两委”班子。目前,莲花街道社

区干部年龄结构普遍偏大,社区“一把手”后继乏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紧抓好培养年轻干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质优量足的社区干部后备队伍。一是精心培养。要加大对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力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为社区干部,给他压担子,让其独立开展工作,在政治上要给予学习,培训,进行岗位培养,做到以岗位锻炼人,以岗位考察人。二是拓宽选拔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反对用人唯亲,用人唯钱,必须坚持用人唯贤的原则,以政治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派,能为民办好事实事作为选拔社区后备干部的基本条件,力求把精兵强将选配到社区“两委” 的班子上来。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聘用大学生任村官,通过“输血”、“换血”,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实行动态管理,采用能上能下,奖勤惩懒。根据工作实际以及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作为硬性考核目标,通过考核评比等方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动态管理,做到优胜劣汰,并及时补充调整。

3、努力提高社区“两委”干部的待遇,消除村干部后顾之忧。为使社区干部能安心做好工作,提高其生活待遇是最有效的途径。一是提高其工资报酬。要把社区“两委”工资列入财政预算,现阶段,我们社区“两委”工资普遍偏低,低工资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社区干部不愿多做工作,不出真力。因此,要通过出台统一政策,按照本地区的物价指数,消费水平设置最低的工资标准,千方百计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报酬,让岗位工资收入成为社区干部家庭总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社区干部有岗

位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要把社区干部的工资同实绩挂钩,同完成工作任务挂钩,做到工资能高能低,对于完成工作任务好的社区干部给予必要的奖励,而对于完成任务差的社区干部按规定给予必要的扣除。消除“做好做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要树立“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做到社区干部的报酬与工作负荷和贡献相称,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进一步调动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实行养老保障机制是解决社区干部后顾之忧的有效途径,让其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切实解决好社区干部的养老保险,用政策保证他们老有所养。

4、加强监督,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加强监督,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必备条件,社区各项事业只有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一是进一步深入广泛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法制教育,不断强化社区“两委”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使社区“两委” 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的责任意识,通过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使广大居民懂法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并对社区干部的社区事务管理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二是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居务公开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开本社区的重大事务,财务收支情况,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居民群众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与权利,让居民群众根据国家法律和居规民约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三是进一步强化

和完善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社区干部自上而下考核,自下而上评议的双向考核机制,通过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议事等方法,对社区干部工作业绩和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作为考核重点,把党员干部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社区工作对我国城市和谐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性。作为社区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基层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却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课题,它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不作断提高。我们相信,作为最基层的社区组织,只要大家同心合力,同舟共济,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三个代表”精神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落实,我们一定会建设一支坚强有力,能干敢拼,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社区干部队伍。

第5篇:加强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民政事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文化娱乐工作成绩再上新台阶。

(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围绕这一总体目标,今年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和落实支部抓社区的领导责任制。一是支部必须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要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典型,了解、反映和解决社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和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加强社区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强、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干部队伍。

(二)扎实有效地抓好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 继续深化党员远程教育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通过“电视上网”工程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从居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至少发展1名党员。

第6篇:如何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推进、深化社区在城市、乡镇街道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和日益突出。如何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是当前加强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社区干部的动态管理,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1、创新社区干部选拔机制,优化队伍整体结构。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社区干部必须有工作经验、热心公益事业、政治素质优、文化程度高、协调能力强。要针对社区工作实践和换届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干部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去。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充实社区干部队伍。二是从镇机关干部中选派社区干部。根据社区工作需要,从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和熟悉社区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或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主任。三是招考录用社区干部时,要重点从高校毕业生中挑选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推动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改善社区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结构。

2、建立健全培育机制,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要把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市镇干部教育整体规划。由组织部门牵头,街道、民政、苏动、司法等单位配合,每年在党校举办1-2期社区干部培训班。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要注重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的多样、灵活和全面性。实行分类施教,缺什么补什么。定期邀请部门领导或社区建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选派社区骨干到外地学习考察,不断拓宽社区干部视野,提高工作水平。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对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纳入定工干部范畴,探索社区定工与农村定工干部之间的任职交流,畅通社区干部“进出口”。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干部工资福利标准,制定人性化的工资福利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社区干部队伍稳定。要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规划干部工作行为。建立社区工作综合考评制度,年终组织社区居民代表、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等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加大对社区干部考核的透明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表彰和福利奖金的依据。

第7篇: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社区干部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骨干力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优化社区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立足近年来从事社区工作的实践,现就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坚持标准、拓宽渠道,不断优化社区领导班子的结构。

一要坚持选任标准,把好入口。要严格社区“两委”成员人选的标准,把好候选人提名关,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受群众拥护的人提名为候选人,从而保证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要充分发扬民主,选好干部。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切实保障社区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换届直选,扩大推荐范围,改进选举方式,确保选举质量。三要改善优化结构,配好班子。要拓宽选人视野和选拔渠道,逐步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调整充实社区“两委”领导班子,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年轻化、知识化,注意班子老中青结合,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特别是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

二、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切实增强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要丰富培训内容。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级党校等培训资源,对社区干部进行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法律法规、和谐创建、群众工作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培训。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在加强对社区干部的岗前培训、培训和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拓展性训练、到先进社区参观学习等活动,强化培训实效。三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社区干部培训上岗和分级培训制度,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工程,将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

三、强化责任、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社区干部的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责任人的具体职责。要从注重实效、切实可行的角度出发,制定社区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年就工作目标向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内党员群众进行“双向承诺”,年底开展社区干部“双述双评”(述职述廉、社区领导班子及成员接受党员和群众评议)工作,增强社区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健全工作制度。要健全社区工作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确保社区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社区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社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户以及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制等各项制度,使社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强化监督管理。按照“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组织和民政部门牵头、纪委加强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社区工作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认真实施“阳光党务居务”工程,公开社区事务,接受群众监督。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党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担任党务居务公开监督员,督促社区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社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倾心关怀、提高待遇,健全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在待遇上提高。建立工作报酬正常增长机制,解决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在政治上关心。要积极开展从优秀社区干部中招录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不断激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在荣誉上激励。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定期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他们扎根社区、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同时,对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优议政能力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荐他们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8篇: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团结社区党总支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团结社区组建于2003年11月,是一个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纳西族、汉族杂居的城市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2250米。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698户5363人,驻区域内单位34家,个体、私营工商业户350家,流动人口近200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党小组13个,共有离退休党员159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居民群众为主题,仅仅围绕“党建立区、民主管区、服务优区、文化活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为抓手,以促和谐为目标,迅速启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为建设“文明祥和、幸福安康”的和谐社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先后被省州县授予“云南省敬老先进社区”、“怒江州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广场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我社区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抓基础,建阵地

1 社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有基础设施作保障。2003年团结社区党总支、居委会设立时,除配备了“两委”班子成员6人外,其他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办事必备条件,几乎一无所有,无处着手,唯一办法租房过渡,白手起家,步履十分艰难。从2004年起,经过八年三届“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帮助下,至今团结社区办公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得到解决,社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建成了占地面积902平方米,建筑面积935平方米的五层综合服务楼,为社区居民服务搭建了良好平台,立足社区职能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和“10个工作室”即:书记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工青妇组织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警务室。有一台电脑、二部电话,设立了党务、居务、科普、政策法规宣传栏,有能够满足社区工作要求的其他必备的办公设备,基本实现了社区阵地建设目标。

在硬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社区党总支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创新举措,深入推行了“一站式”便民服务,提升服务工作水平。一是在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四亮”活动,即亮身份、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岗位、职责、照片等;亮标准、公开社区服务承诺;亮联络,公开社

2 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亮程序,公开社区工作流程。二是推行多元化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志愿者,积极开展敬老助残、扶贫济困,治安环境卫生、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文体娱乐、法律咨询、文化辅导、防震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1.2万余人次。三是推行经常化服务。正确宣传、及时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积极引导社区成员顾大局、重法治、讲道理、守秩序,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把纠纷、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区”。

二、抓党建、带队伍

针对社区党员工作生活分散,文化教育、年龄结构、社区意识参差不齐等特点,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原则,对不同特点支部、不同类型党员进行了分类管理,对年老体弱离退休党员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进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教育,组织他们争做党的政策宣传员、市民教育辅导员、民间纠纷调解员、居民群众联络员、社会治安管理员和环境卫生监督员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对下岗职工党员,从关心思想、生活入手,进行“下岗不失

3 志”教育,帮助他们转换择业观念,提高再就业能力。对流动党员,进行“不忘我是党员”教育,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其在活动中增强党员意识,主动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同时,社区党总支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看、坐下来学”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每年社区党总支举办入党积报分子培训若干期,邀请县委党校教师为社区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积极稳妥地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创建工作机制、扩建党建工作覆盖面,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三、抓服务、促共建

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社区党总支以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为根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了社区文明新风。一是以民间协会等形式,先后组建了由100多人参加的舞蹈队,健身舞队、门球队、象棋队等4支文体团队,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二是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新时期孝男孝女”、“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弘扬了时代精神。三是开展“五个一”活动。针对部分离退休人员存在“人退休、万事休”,

4 忙于“提篮子、抱孙子、摸棋子”的安逸思想,组织开展了“从身边事做起,以邻里情着手,以家常话开头,将心比心考虑”、“时事新闻听一听,光荣传统忆一忆,社区发展比一比,美好前景望一望,自身差距找一找”。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吸引离退休人员为社区建设发挥余热。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活动室、棋艺室、阅览室、娱乐室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让居民在社区“居住得安心、生活得舒心、娱乐得欢心、活动得开心”。

“居民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社区党总支历来重视社区各类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生活困难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等人员基本生活需求,不断向上争取资金、政策,近年来,为25名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159户379人,105户239人落实了低保、廉租房住房和廉租租赁补贴,为年满60周岁44人,满80周岁18人落实了社会养老金和保健补助,为年龄不足60周岁63人办理缴纳社会养老金,为900多人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24人重病重残、42人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档案,使部分人员推上了再就业、创业工作,虽然看似乎很小,但是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您的需求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四、抓老干、发余热

团结社区有各行各业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曾为兰坪的社会经济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一生,有着丰富的经验,社区

5 利用老干部多的自身优势,抓好老干部工作,促余热发挥,使其为和谐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一是成立“老干党支部协会”,下设6个会员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按“协会建立在会上、活动搞在片上、任务落实到理事、会员肩上、工作做到群众身上”要求并制定了离退休老干党支部“一对一联系帮扶”社区贫困、五保户制度。二是建成社区离退休老干党支部助老网络。借助社区平台,把老干部协会工作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各项工作融为一体,围绕和健全工作机构和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老干部参与率。三是组成社区离退休老干党支部法律义务帮扶队、离退休老干党支部邻里矛盾调解队、离退休老干党支部“五老”进社区宣讲队3支队伍。四是在老干党支部中开展了“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活动,为离退休老干部送温暖、献爱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受到广大老同志的欢迎。五是完善了《离退休老干部“四走访”制度》、《离退休老干部“五慰问”制度》、《离退休老干部“六服务”制度》、《离退休干部协会学习制度》、《离退休干通报制度》、《离退休干部表彰激励制度》等老干部管理服务制度,使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以“四个就近”为目标,“五个老有”为内容、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在“老有所养”上。社区以特殊困难老干部为服务重点坚持做到“四到家”,即助老服务到家、尊老宣传到家、扶

6 老帮助到家、爱老关心到家。开展了“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重点对独居、孤寡、空巢老干部进行服务,逐个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社区主任、副主任、小组长与他们建立了结对帮扶,每周两次上门为他们排扰解难,对空巢老干部社区实行邻里相助,在社区上下形成了尊老、助老、敬老的氛围。

在“老有所医”上。一是为社区内所有老干部建立健康卡片,卡片上记录老年人的年龄、住址、血型、既往病史。使工作人员对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为“空巢”家庭以及身体较弱的老干部安排“一助一”服务对子,时时关心照顾老干部,同时,定期对社区内所有老干部经常开展医疗知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保证社区老干部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享受低偿护理,急病得到及救治。

在“老有所学”上。为确保老干部思想常新,定期组织老干部理论学习,通报国内外形势和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干部们迫切要求学习的愿望。

在“老有所为”上。搭建社区平台,就近发挥作用,在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生活上得到照顾的同时,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丰富经验。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较好地发挥了老同志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发挥他们的作用,玉屏社区多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来拓展社区的工作思路。做到人人都来参与。在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7 自我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老有所乐”上。结合实际搞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根据老干部的居住情况、特长爱好和身体状况,社区把充实老干部生活内容、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作为重要内容,减轻老干部们的孤独感、寂寞感。积极组织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和比赛增进社区老年朋友间友谊,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使老年人夕阳无限好,晚霞更灿烂。

自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党总支一直积极探索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一直以居民是否满意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全身心地为居民办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团结社区党总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三抓”,抓基础、建阵地,抓党建、带队伍、抓服务、促共建,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疑具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真正做到了“组织不断线,管理不放松,学习不断岗,思想不掉队,作用不弱化”。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社区将以开展向杨善洲学习为契机,结合当前“四群”教育工作开展,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创业兰坪〃〃绿色锌都”

第9篇: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建设 提高社区综合应对能力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建设

提高社区综合应对能力

中南路街静安社区位于武昌紫阳东路与静安路的交汇处,主要由四个小区组成,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有居民2240户,6879人,居民房屋多建于90年代初,是一个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老旧社区。近年来,在区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积极开展减灾工作制度建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预案制定和演练以及减灾设施和避难场所建设,社区居民减灾意识,避灾自救能力不断提高。近三年来,没有发生因各种灾害造成的较大事故,为创建幸福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搭建队伍,健全减灾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主任担任,成员由物业公司负责人、管段民警、安保队长、楼栋门栋长及社区班子成员等组成。社区分管民政委员具体抓。社区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主持召开减灾工作例会,听取制定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做到发生灾情能及时动员和处置。

二是建立以社区工作者、安保队员、物业公司、门栋长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和组织网格。组建招募减灾信息员,志

——中南路街静安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愿者,做好灾情排查信息上报,协助灾害发生时居民的紧急救援和转移。

三是对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建档,落实对口帮扶救助人员和具体措施。

二、广泛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居民自救能力。

一是,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常识,设有四块固定宣传栏,累计出刊3期12块,悬挂横幅6条,建立防灾减灾示范楼道一个,在示范楼道走廊安装十余块合金铝宣传框,做到家喻户晓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防范能力。

二是在楼道醒目处粘贴安全出口标识牌。使居民在灾情发生时,能安全及时疏散到指定避难场所。

三是用社区市民学校,组织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开展防灾减灾培训活动。针对用电,用气容易引起的火灾事故,邀请武警消防总队专业人士到社区举办消防知识讲座,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讲解煤气中毒、心脏病突发、外伤处置等救护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受课人数达240余人次。

四是建立社区QQ群。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及时发布防灾减灾信息。

三、排查隐患,实战结合,完善减灾应急预案。

一是在夏、秋和“两节”期间,组织开展防火安全大排

查,对隐患部位,易发区域登记在册,限时整改。对独居老人上门宣传叮嘱,使其安全使用电、气。组织物业公司及时疏通下水管网,预防渍水发生。

二是每年两次组织社区安保队员、物业公司进行防火,灭火演练,增强实战能力,防患于未然。

三是绘制灾害避难逃生图,安装在社区宣传栏,中心地段等醒目处。

四是制定突发时间工作对策。形成社区、单元楼栋,居民家庭三级应急组织网格和流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四、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完善减灾设施建设。

一是建立防灾减灾设备室。备有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柱、扳手、应急救生灯、喊话筒、安全帽、消防斧、手电筒、铁锹、榔头等,保证灾害发生时能够应急和开展救助使用。

二是在社区两个广场一个地下车库设立为避难场所,设固定指示牌,在楼栋外墙醒目处粘帖安全出口标识牌,每年对避难场所进行必要维修,增设座椅板凳,使老人、儿童得到妥善安置。

静安社区居委会

上一篇:我的消费观念下一篇:环保工程公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