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

高职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单元教学设计

摘 要:人际关系和谐是评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精选教学内容,将人际交往的基本问题与培养感恩、培养爱的能力等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具体、深入、实用。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自己的资源,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教学设计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处理好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而环境的主体是人,人际关系和谐是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引发心理困惑最多、最严重的,也是人际交往问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正处于人际关系走向多样化、复杂化、深层次化的转折时期,学生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最多,学生心理咨询中涉及最多的也是人际交往问题。因此,设计好高职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单元的教学意义重大。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精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体、深入、实用

要精选教学内容,将人际交往的基本问题与培养感恩、培养爱的能力等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具体、深入、实用。

人际交往很重要,人际交往问题涉及面广泛,高职心理健康课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还要解决学生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探讨安排哪些内容、怎样安排内容。

人际交往单元的教学内容要安排一定的课时,以三次课为宜。第一次课主要从心理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明确人际交往的内涵,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并掌握人际交往中必要的心理学方法。这里主要涉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际交往相互性要点、人际吸引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第二次课主要探讨感恩与宽容,帮助学生学习感恩的态度和感恩的行为,并由此培养宽容的心态。第三次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爱情的内涵,探讨建立良好爱情关系的途径。这样,第一次课主要解决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问题,第二次课探讨与人交往的深层次问题,第三次课探讨高职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使人际交往单元的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还增强了对高职生的针对性。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为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交往的相互性,可以安排“支撑”活动:让学生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圆,前面的同学倒在后面同学的腿上,以此类推,然后撤掉所有人的椅子,让大家靠着彼此的力量相互支撑。多数学生在第一次做这个活动时都会感到很神奇,当成功完成活动时,学生都能够强烈地体验到自己没有倒下是因为有别人在支撑,同时自己也在支撑着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支撑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了解人际吸引的因素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可以安排“朋友树”活动:让学生画一棵树,再画上果实,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就画几个果实,并在果实上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思考与好朋友最初是怎样成为朋友的,友谊持久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后小组分享,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达成课程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感恩的态度,可以安排“互助之旅”活动:一部分学生用眼罩蒙上眼睛,然后让其他学生引领着通过一系列障碍,蒙上眼罩的同学首先感到行走于障碍中的无助,再感受被人引领通过障碍的温暖,从而产生对引领的同学的感恩之心。活动后学生分享感受,并由此引发对更多人的感恩之心。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困惑和问题,可以设计生活场景,让学生来表演,将经过小组讨论的解决办法表演出来。这样,对表演的同学来说强化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其他看表演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三、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不断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使学生在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也是心理健康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借助学生自身的资源,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服务。

比如,在培养爱的能力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恋人标准,并进行分享,从学生的分享中可以发现学生不同的恋爱观,并可由此总结什么是爱情,学习恋爱三因素论,使学生对爱情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探讨爱的能力的内涵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几个与恋爱相关的问题,如被一个异性喜欢怎么办,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然会列举出不同的情况。被异性喜欢时可能自己也喜欢对方,也可能自己并不喜欢对方,对前者如何接受,对后者如何拒绝,学生自己的经验中有好的或不好的应对方式,教師引导学生学习爱的能力包括接受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有关影视作品,推动学生进一步开展学习。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王延

第2篇: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人际交往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艺术类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而言,艺术类大学生往往追求个性且在性格方面通常的相对较为直率,这往往会给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将从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出发,就艺术类大学生现阶段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以此为依据为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不仅关系到其日常的学习生活,同时还对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群体之一,受自身性格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给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仅会限制学生日常学习的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一些突发状况的发生而给学校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学校就必须要给予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的重视去,确保能基于学生的特征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来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及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1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征

所谓艺术类大学生主要指的是在大学期间以艺术类专业学习为主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艺术类专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招生的数量。就艺术类大学生的来看,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而言无论是在专业性质方面还是在自身的性格特征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艺术类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更加追求特立独行,而在性格方面往往表现的有相对较为单位,且受长时期艺术学习的影响,本身在思想方面相对的较为细腻与敏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矛盾冲突问题现象的突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而给其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不利的影响。

2 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原因

2.1 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的问题

受艺术类大学生自信性格特征以及社会实际情况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存在孤立、仇视、自卑等问题。首先就孤立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艺术类大学生孤傲性格特征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受他们自身傲慢性格特征的影响使得他们往往无法有效的融入到学生集体中,进而造成了孤立问题的出现;其次就仇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基于嫉妒心理而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从现实层面来看,嫉妒是艺术类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因为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习惯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在通常情况下当自身与他人之间存在差距时他们往往会产生羡慕的心理,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这一心理进行控制,那么羡慕则可能衍生为嫉妒,进而造成仇视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最后就自卑的角度来看,受社会与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在我国认知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往往会造成不如他人思想的出现,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学生的自卑而影响其人际交往进而给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2.2 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2.2.1 认知方面存在偏差

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忽是造成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主要运营之一,这一偏差通常体现在自我认知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格魅力而给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会存在一种自负的心理特征,而这一心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与其家庭以及所学的专业有关,就家庭来看,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日渐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要求往往都能够得到满足,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自我中心的心理产生;就专业来看,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基于专业特征非常的强调特立独行,且自身对于周围的融入表现出一定的抗拒。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一心理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受社会认知的影响,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2.2.2 学校人际交往平台的缺失

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在促使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帮助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学校并未能给予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的建设充足的重视。而之所以学校并未能给予人际交往平台的构建充足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判断往往依据的是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因此为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在市场的竞争实力并促使艺术类大学生在学校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往往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忽视。基于此,人际交往平台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2.3 对家校合育的忽视

在学校教育培养的同时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也是能有效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并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但就目前来看,学校对于与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家校合育显然并未能给予家校合育充足的重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培养中作用的发挥。而之所以未能给予家校合育充足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艺术类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在这一情况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出现了明顯的削弱,因而学校未能给予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充足的重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上了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独立,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不发生安全方面的问题家长并不会给予学生充足的关注,而影响了家校合育的实施。

3 基于人际交往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3.1 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是一种能提升学生人格魅力的方式,而良好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能有效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进而在此基础上有效实现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以促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基于艺术类大学生健康的培养要求,学校应给予优秀学生领袖的培养充足的重视,要求在艺术类大学生学生群体中挑选道德素质高且具有人格魅力的学生进行培养,以切实有效发挥这些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所具备的朋辈作用,确保艺术类大学生在与这类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时能够受这些学生的影响而帮助自己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此外,基于对艺术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要求去,也要求学校与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人格魅力的强化充足的重视,确保在日常的教育培养中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进行引导,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人际交往,以为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為艺术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创设平台

人际交往的实现往往需要有相应的人际交往平台作为支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际交往平台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基于此,为满足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学校就必须要重视针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相应平台的创设。首先,基于人际交往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来看,针对人际交往平台的创设学校应给予其多元性充足的重视,比如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构建相应的艺术文化交流中心,或者是一些娱乐中心等,以在此基础上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更好的实现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良好的活动在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学校为实现学生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也必须要重视进行活动的创设,确保将活动作为学生彼此之间人际交往的有效平台,让艺术类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之间进行良好关系的构建,进而促使他们得到心理健康的有效发展。

3.3 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除了学校的教育引导之外,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引导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基于此,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也要求能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为有效通过良好人际交往的构建来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也必须要重视与学生家庭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关系,确保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学生教育引导的全面性。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的家长在日常应给予学生的心理健康充足的关注,确保能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氛围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提供有力的帮助;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应充分合作来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充分有效的教育培养,确保能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特征与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以促使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的提升来为其良好人际交往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的发展。

4 结语

从现实层面来看,人际交往能力往往对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确保学生自身有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有效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学校就必须要重视从学生自身的特征出发,对现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卢杰.艺术类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索[J].校园心理.2018(08).

[2] 郭志峰,殷红玲.基于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心理训练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3] 邱丹叶.从“90后”艺术类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谈心理调适路径——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4(02).

作者:张旭

第3篇:体育游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摘 要】体育游戏特点和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现状,通过研究可以最终形成规范的体育游戏方案,并以此作为介入手段修复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障碍个体,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有望降低学生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安全的校园秩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章主要研究体育游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交往能力影响情况,以供其他教师参考。

【关键词】体育游戏 中职生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一、中职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人际交往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逐渐减少,“低头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在校园环境中情况更为严重,部分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空间,减少了人际沟通,逐步形成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同学相处融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职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际交往的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具有理想主义和功利性,但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交往认知、谈话技能缺乏和情感管理方面存在偏差;交往逐渐扩大,但也存在社会障碍,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共处,缺少知心朋友,过度勉强寻求同余,导致孤独、抑郁、缺乏支持和关怀。其次,性格与情绪问题。当代中职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进入校园环境后生活方式变化较大,逐步向独立生活过度,使很多中职生出现焦虑、冲动、烦躁、恐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况;甚至导致一些心理极为脆弱的学生走上轻生的不归路。人格障碍在中职生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的形成与成长的经验有关。原因复杂,与个人经历、家庭环境等有关。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两极分化、敌对、孤独、抑郁等。

二、体育游戏设计

在上课期间,每一节开始时以各种体育游戏来代替热身活动,并且在每一大节的第二小节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教学。体育游戏设计遵循“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原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热身游戏,旨在活跃气氛,调节情绪

备选游戏1:“斗牛”。规则:把这个组分成两个大组,每次发送一个玩家。工作人员给运动员发送了一个动物名字,比如布法罗和熊猫的4张纸,把它们放在背后,用两只手把它握在手中,把它固定在腰部。比赛开始后,两人要设法看到对方身后所写的动物是什么,同时也要尽量保护自己不让对方看到,先说出正确答案的那方为胜。如果我们不在2分钟内猜出来,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备选游戏2:贴烧饼。规则:两个人,除了2个人,站在一组中,每组之间有一个圆圈。各组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圆应适当大于2人(a)一(b),在初始A站圆,B站B站外,如果它站在任何两个人的前面,那么这个组后面的一个变成B。如果A接触B,A与B角色互换,游戏继续。通过热身游戏活跃学生的情绪,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为后续游戏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团队协作游戏

备选游戏1:“十人九足”。规则:每组十人排成一排。相邻的人把他们的腿绑在一起,跑到终点线,以赢得最短的时间。“十人九英尺”项目体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信任。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练每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备选游戏2:“站在地上”。规则:四人需要被一个圆圈,背到后面,坐在地上,没有手站起来,然后依次增加2到10的人数。这项任务体现了团队成员的合作。这个项目将使你清楚地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性格与情绪锻炼游戏(自信,意志力)

备选游戏1:“快乐抓快乐”。规则:每队十人,间隔一臂距离组成一个圆圈;每位同学伸出自己的左手手掌,放于身体左侧,掌心向下;再竖起自己的右手食指,放于身体右侧右边同学的左手手掌下,之间抵住手掌心;当听到“快乐”这个词时,同学们的左手要飞快地抓住手掌下面的手指,同时自己右手的手指也要飞快地逃开,不能被别的同学的左手抓住。

备选游戏2:“指手画脚”。每2人参加。一个人可以用动作来描述单词中找不到的单词。另一个人猜猜报纸,猜测当时的获奖情况。让学生体验成功有利于学生信心的培养,而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在日常活动中表現出自己的一般性,害怕在平时的活动中犯别人的笑话而犯错误,参与体育运动。日常活动中的交流。积极性不高,影响体育教育。针对性格与情绪问题,体育游戏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开朗自信、坚韧、勇敢、独立、互助的认知,因此,设计了“快乐抓快乐”、“指手画脚”两个游戏。

三、效果分析总结

为验证所设计体育游戏的有效性,针对我校某一专业1、2、3班进行了体育游戏尝试,在经过大约8周的课程后,发现班级学生在人际关系障碍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课堂气氛较开始时有明显活跃,而且整个班虽然是三个行政班的同学共同构成的新班级,但是班级中各成员的关系却很亲密;几乎所有同学都能快速融入集体活动中,并积极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

第一,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掌握当前中职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现状,为学校后续相关政策和教育措施的完善提供参考。第二,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为中职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教育提供新的手段,有助于释放学生压力,改善焦虑、抑郁、多疑、有压迫感或易烦躁等消极心理,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学习。第三,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现在中职生从中职毕业踏入社会,首先需要融入的圈子就是工作单位,而工作单位中需要处理好上下级以及与同事的关系,与上下级关系以及同事关系处理得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同时,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将开始承受生活的负担,逐渐承担更多的责任,心理上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良好的心理素质无疑能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心态。最终在职场崭露头角,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魏炜.体育活动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5).

[2]李莹.王永平.浅谈体育游戏对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11):35-35.

[3]戴宇.体育活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1(27):173-174.

[4]杨帆.体育课科学运用体育游戏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科学技术创新,2010(23):169-169.

作者:陈亮

第4篇:异性交往——心理课教案

怎样恰当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一、课程说明

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在与异性交 往时表现得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与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甚至放荡不羁。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怎样恰当地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当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异性交往对个体成熟发展的重要性及了解性心理发展阶段。

态度和情感目标:培养积极的交往态度,端正动机,发展异性间的友谊。

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掌握恰当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调整不当的行为模式。

三、课程重难点

重点:讲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四个阶段。

难点:结合剧情表演,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于异性交往时的正确方式方法。

四、教学步骤

(一)热身活动:“直言不讳”

1 游戏说明:游戏的目的是检验一下对异性同学的了解程度。

游戏规则:首先选出2名同性学生,相向站立,然后示意一位异性同学起立。面对大家的学生通过语言描述,让另一位学生猜猜起立的同学是谁。最后交换位置进行游戏。

游戏总结:通过游戏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相处很融洽、和谐,同学之间互相比较了解。

(二)讲授新课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四阶段

1、疏远异性期

主要出现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女性大约在10—12岁、男性大约在11—13岁之间。由于此时的青少年男女在性征发育迅速,彼此对性的差别特别敏感,在心理上出现彼此疏远、相互躲避、相互排斥的态度,课桌上的“三八线”就是典型的疏远异性现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男女界限分明,即便是必要的交往,男女交往也显得腼腆、不自然。

2、接近异性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对性征发育的陌生与恐惧逐渐消失,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但这时是将异性作为一般朋友,还不属于恋爱。这个阶段的性意识带有朦胧的向往的特点。

这一阶段女性大约在12—15岁,男性大约在12—15岁,在情感上渴望交流,在行为上渴望接近。青少年喜欢在异性面前展现自我,以期得到异性的关注和赞赏,并常常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动力。此阶段的青少年喜欢和异性一起学习、

2 活动,彼此相互帮助,关系融洽。

3、向往异性期

进入青春期后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基本完成,男女之间的性意向逐渐会集中于某一个钟情的异性身上,形成青少年性心理的异性相恋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是15—18岁。

至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性发育的渐趋成熟,青年人常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在接触过程中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青少年情绪不稳,自我意识甚强,因而在异性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常因琐碎小事而争吵甚至绝交,因此交往对象之间常有转移。

4、恋爱期

18岁以后,青春发育完成,已达成年阶段,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自己钟情的一个异性身上,彼此常在一起,情投意合,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体贴,憧憬婚后的美满生活,并开始为组织未来的家庭做准备工作,这时的青年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减少。女青年常充满浪漫的幻想,向往被爱,易于多愁善感;男青年则有强烈爱别人的欲望,从而得到独立感的满足,他们的心情往往较兴奋。

(三)情景表演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剧情,请学生们根据剧情逐一进行短剧表演,让同学们对正常或不恰当的异性交往有感性的认识。

情景一:为了讨论班上郊游活动安排,班长(男)在课间时间与文娱委员(女)商量,因为没讨论完,班长约文娱委员傍晚到湖边进行讨论。

情景二: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郊游活动,班长找到正在跟同学做游戏的文娱委员,说想跟她谈点事,文娱委员感到

3 非常紧张,脸也红了,手脚都不知该怎么放。后来,玩着玩着,文娱委员就与班长独自一块活动了。

结合情景表演,请学生们讨论:

1、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2、在交往方式上(如时间、地点、场合等),怎样才是恰当的?

3、如何把握好异性朋友的双边关系?

4、怎样克服异性交往时的紧张、羞怯的心理? 教师小结,归纳正常对待两性交往的态度和与异性交往时的正确方式方法,如:

1、男女交往时正常的,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之必然,因此无需紧张、害怕。

2、对待异性同学要自然,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

3、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相互尊重、接纳、体谅和信任,做到真诚相待。

4、男女间的交往应该是集体的、公开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收。

5、异性交往时,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要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避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界限。

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时期,这时的我们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使我们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朦朦胧胧的与异性交往的困惑中走出来,健康、快乐的成长,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5篇:心理健康课教案《异性交往》教学设计

谁摘了青涩的果实 ——青春期异性交往

教学目的

1、 了解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与界限

2、 了解早恋的含义及其对个体发展的不利影响

3、 学习处理异性朋友之间的一些误会和烦恼 教学方法

1、 讲述与讨论

2、 角色扮演

3、 交往练习

4、 分组讨论 教学步骤

1、 情境分析

⑴教师讲述一个因为没有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而导致困扰的事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镜头一:某女生与班上一男同学家住同一个小区,两人在假期中都参加了一个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下课比较的晚,加上两人又同住一个小区,两人就经常走在一起,那男生待人比较热情,加上两人住的也较近,故经常的会帮助女生。为此,这女生认为男生是喜欢她,也对男生产生了柔情,并经常找机会与男生接近。这情况却引起了男生的不安,他便开始疏远这女生。然而,女生的感情却没有因此而减弱,更加想见那男生。于是,女生陷入情感的苦恼之中,总在想:他为什么疏远我了,是不是我什么地方令他不高兴了?我是不是长的不好看、不吸引人?这种自责影响了女生的学习和心情。

镜头二:2005年3月21日在网站上有一篇题为“看看我们的中学生”的留言帖子:笔者看到,一对身穿校服学生摸样的“小情人”旁若无人的在马路的某一处拥抱,从他们的服装和秩嫩的身影不难看出,两人是中学生。笔者将他们拥抱的身影拍了下来并传到了BBS上。据了解,时下这种“早恋”在一些中学、技校已是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学生还以此作为攀比的“项目”,有男朋友、女朋友成了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⑵结合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自由分组或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

①异性同学之间是否有友谊?

②对异性的好感是否等于爱情?

③怎样分辨、把握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④一旦明白产生了误会,该怎样进行自我的调节?

⑶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

发展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可以的,这有助于自身的心理成熟。但是,如果交往中没有把握好言谈举止的分寸,或没能正确地认识分辨对方的态度,则容易造成误解,将友谊误为爱情。

虽然友情与爱情有共同之处,但友情不等于爱情,它们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爱情以异性间的性爱为基础,是建立在男女双方间的一种崇高纯洁的情感;第二,爱情的目的和归宿是两性结合,组成家庭;第三,爱情是专一的排他的,只能在一对男女之间形成特殊的感情。友情不具备这些特点。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友情和爱情可以互相转化。一旦发现产生了误解,则需要冷静下来,正确面对,切忌自我责备或纠缠不休。

2、 角色扮演(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扮演下列情境)

情境一:某女生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她对女同学是如此,对男同学也是如此。由于她的热情,使不少男同学喜欢与她交往。其中有一位男生误认为她喜欢自己,常常写信给她,还常去约她。她为此感到很烦恼,不知该怎么办?

情境二:一女同学突然收到男同学的一封“情书”,这时女同学的反应„„这是故事开始的序幕,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如何发展的几种可能。学生展开想象,以小品的形式表演以下几种情况。

①女同学很恼火,把这件事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了男同学。

②女同学接受了,他们开始交往,经常一起出入,有时如“小情人”一样手拉手径直走到偏僻树丛中的石椅上坐下,时而缠绵细语,时而搂搂抱抱,感情越来越深,不能自拔。

③女同学没接受,但理智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两个人还是好同学好朋友,继续以良好的心态学习。

小品演完后,引导学生讨论:

①你认为情境二女孩采用那种处理方式是最佳选择?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认为怎么处理更好?你能帮助情境一中的女孩摆脱困境吗?

②什么是早恋?

③中学生恋爱有什么利与弊?

④怎样看待和处理早恋问题?

分析(学生讨论结果): 第一种处理对男同学带来伤害,影响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第二种会带来负面影响,妨碍学习,甚至误入歧途;第三种处理得到大家普遍认可,即处理好了问题,又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

从这则案例中还会使学生感悟到很多:应该学会珍惜同学友谊,尊重异性之间纯洁的友谊;这一时期作为学生,精力投放的主流应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过早涉入爱河,会给双方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与遗憾。

3、 什么是早恋?

早恋:凡是没有达到恋爱期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谈恋爱,均称为“早恋”。

4、 讨论发言

将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中学生恋爱的利弊,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总结:

中学生恋爱的“利”:

可以满足自己感情的需要

恋爱可以避免人际孤独

恋爱可以帮助双方提高

恋爱有助于对异性的了解

恋爱是令人激动的

恋爱是浪漫的

中学生恋爱的“弊”:

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两人世界的狭小圈子里

在某种程度上使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更多的是带来更多的烦恼,影响学习的效率

恋爱限制了与更多异性交往,并不能真正了解异性

恋爱也使人冲动,控制不好还会导致越轨行为

中学生的恋爱更随意

缺乏对爱情的真正理解

面对恋爱中的摩擦和挫折,中学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面对学习的压力,如何协调与恋爱的矛盾

5、 回归征途(结束语)

这段话送给我们的同学:“没有人愿意观赏提前开放的花朵,它的形态太娇太嫩;没有人愿意品尝尚未成熟的青涩果子,它的味道又苦又涩。正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同学们,应该要理性地对待‘早恋’,千万不要过早地把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浓缩在两人世界中,因为大好的年华不能收获不成熟的爱情,而要吸吮知识的营养。”

6、 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给学生讲解青春期异性关系。在初中,不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随着他们的生理的发育日趋成熟,都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对异性特别的关注。那么男女同学在一起就一定没有真挚的友谊吗?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就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将一个都平时谁都见过或听过的事例演出来。而我在给出情境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结果,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发挥自己去想,以此来表现出高中学生自己内心所想。这一个情境我在备课时设想学生会有3种不同的反应,这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环境,积极的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尽量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那么此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所表演的情境让下面的学生自己去讨论,到底这样做对吗?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总结,课堂的气氛会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的提高。

因为我们所上的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很多的时候学生都是想在课堂上保持一种轻松的感觉,不喜欢教师在讲台上去讲道理。而青春期异性关系又是一个大家都要面对的话题,那么我就试着改变一下上课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演,自己去体验,而教师则主要是要将学生们的想法去加以归纳,正确的引导学生,使他们自己真正的认识青春期异性关系。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了主动性,在处理自己的异性关系方面也会得体。

第6篇:小学生人际关系教案(心理课)

小学生人际关系活动方案

设计理念: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当下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弱。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本次人际心理活动的方案,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所以活动的中心主体是学生,建立在“合作”和“情感”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从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在日 常生活中相互合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也价值观:初步形成乐于合作,乐于分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体验合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报纸若该、眼罩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拍手游戏(5分钟)

(1)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

(3).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

二、探究新知(通过游戏,体验合作)

1、活动过程

1. 盲人旅行 (10分钟)

(1)将教室桌椅布置成几个障碍物。随机将同学分为两人一组,一人当盲者,一人当领路者。盲者用布遮住眼睛,领路者以话语辅导盲者前进,并饶过障碍物,但两者不可以有肢体接触。

(2)时间限制为三分钟,三分钟后更换盲者为领路者者,领路者为盲者,在进行三分钟。回到座位,自由发言,讨论刚才的感受。 2. 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成为盲者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害怕?担心?还是兴奋?当知道与你一起搭档的是你不熟悉也不了解的人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你相信你的搭档会正确的带路吗?有想过要把搭档交换成自己熟悉的人吗?当领路者一路领着你安全畅通的走完障碍物时,你的感觉又是什么?

(2)当你领着盲人顺利的完成任务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成就感吗? (3)当你看着本不了解的两个人配合默契的完成任务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想想,如果是自己,会顺利完成吗? (4)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3.活动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是团结合作相互信任的,你毫无条件的信任我,我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帮助你。就比如刚才的游戏,盲人完全信任领路者,而领路者感觉到了盲人对他的信任及尊重,为了不让盲人失望,必定会全力以赴的帮助盲人。如果,你不信任对方,迟迟不肯前行,还这里问,那里摸,领路者也肯定会不耐烦的,那样,你们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和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更是要

2、渡船游戏(10分钟)

① 讲清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我把它铺在地上。这张报纸就是一条小船,报纸外边就是河水。老师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你们要一起站在这条“小船”上,谁也不要落水。

哪个组愿意试一试?

②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靠在一起,比较轻松地就站在了这条“小船”上。)

师:你们为什么要靠在一起呢?

生:因为船不大,我们靠在一起才能保证大家都站在船上。

师:你们合作得很好。

③老师把报纸折去三分之一,使得“小船”变得更小了。

师:“小船”现在更小了,你们还能有办法一齐站到“小船”上,一个也不掉下来吗?

④一组同学上来试一试。

(学生们你拽着我,我拉着你,搂在一起。)

师:你们为什么相互拉着、拽着呢?

生:一位船比刚才小了,我们互相搂在一起,占地儿就小了,这样才能站下。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互相搂着,可以节省空间,才能在这么小的船上站稳。你们合作得真不错!

⑤老师把报纸折去二分之一,“小船”变得更小了。

师:现在“小船”就更小了,你们还能有办法吗? ⑥一组同学上来试一试。

(几个孩子互相搂着、拉着、拽着,还是不能把八只脚都站在“小船”上。他们商量了一下,每个人都抬起了一只脚,只用另一只脚站在“小船”上,相互搂在一起,终于成功地站在了“小船”上。)

师:老师看到你们刚才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这是为什么?

生:我们怎么也站不上去了,就商量一下怎么才能站上去 师:你们又为什么都一只脚站着呢?

生:xx同学说,用一只脚站在上面,用的地方就小,我们就按照他说的做了。

师: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紧紧地拉着、靠着呢?

生:这样就站得稳了,就不会有同学“落水”了。

师:遇到了困难,你们能一起商量,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同学们,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鼓掌!)

⑦小结:做了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感想?

(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再大的困难,也能被克服,合作才有力量!)

三、深入探究(说说生活中的合作)(10分钟)

1.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们的合作成功吗?你能举出

一、两个例子,说说你是怎么与人合作的吗?

2.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发言。(举实例)

4.小结:看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与他人合作,也正是因为相互合作,许多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四、总结与感受:(5分钟)

最后,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愿意听吗?

从前,有五个指头兄弟(出示指头图片),本来很和气。有一天,他们忽然闹起别扭来,各夸各的本领大,谁也不服谁。

闹得正起劲儿,一个皮球跑过来(出示皮球图片),说:“谁能把我举起来,谁的本领就最大。”大拇指说:“我来,我来!”可是,无论它怎么使劲儿,也不能把皮球举起来。食指说:“我来试试!”可是食指也举不起来。中指、无名指、小拇指都试呀试,累得满头大汗,也没能把皮球举起来。皮球说:“你们合作起来试试吧!”五个指头互相合作,一下就把皮球举起来了。

从此,五指兄弟同心协力,互相合作,再也不闹气了。

同学们,说完这个故事,老师又想到了两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体验了合作,更加体会到,合作才有力量。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都争做关心集体,有团队精神的好孩子,好吗?

第7篇:人际交往艺术结课总结

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的世界上必须要和很多人交往,交往也是一种知识,我之所以选择这门课程是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培养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通过这八节课的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人际交往的知识,认识到了我在这方面不足,以前在许多待人礼貌方面的欠缺,交往说话时的注意细节和说话技巧的一些不足,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交际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自我分析

1)过去交往礼仪方面的不足,学习了这门课后使我对人际交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解了很多关于人际交往的技巧很多细节,例如:过去在鼓掌方面的一些错误,我以前的鼓掌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知道了正确的鼓掌方式以及在不同场合的相应方式;再如一些握手的方式,应该是谁先伸手,应该怎样握。

2) 学习这门课的我应该怎么做,学会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人的行为,他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他途径取得的,其基本特点是主动性、有意性、真实性、独特性,这样更好与人接近交谈,不能以貌取人,以成见待人,从众 的良好行为,

3) 讲话时不能不专心听别人说话

4) 不能选择性地聆听——只听自己想听的话

5) 不要过分在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没有考虑对方的意见 6) 懂得关怀,不要防卫心太强

7) 不要议论别人告诉别人他们是何种人,但未说出他们如何影响你 8) 无法明确表达你的需求时,不要一味地期望别人能了解你的需求 9) 不明讲而使用讽刺或带有敌意的言语伤害对方。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简介 .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

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朋友”。在大学里,好多事情都不可能单独完成,需要团队合作,合作能让我们更好的完成事情人际交往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关怀,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交往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智慧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

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

3、人是社会动物:智能不是天生的,是通过交流后天培养的。缺乏交流将带来思想的残缺。同样道理,严格守旧的人类思想没有生命力,开放宽容的思想能保持活力!

4、真理需要一辈子来寻找,不断地在做事中感悟:即使小时候多么优秀,也不代表掌握了真理,真理在不断改善和进步。 以后交往的计划

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遵守真诚交友原则:

一是内容真实。

二是涉及对人(自己或他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物的看法,态度认真而诚恳,能让人体会到你是真心为别人好,让人能接受。 三是情感上表达出关怀与重视。 让人们了解喜欢自己,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2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3气质很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朴素。4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5打球时,不要一直赢。6不要向朋友借钱。7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不会传到当事人耳朵里。9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10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11尊敬不喜欢你的人。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有情;12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13把“讨厌”解读为“讨人喜欢,百看不厌”。14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15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16不要期望所有的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以后的交往还应该注意这几则基本原则在:1真诚原则 ;2审慎交友 ;3交互原则;4敬人的原则;5不传闲话,不背后议论人;6包容原则 ;7不要责怪或抱怨;8久而敬之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的,不可能离开这个群体,里面真挚的亲情,友情将会是我们生活的最大乐趣,希望我们都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每天活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

人的健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作为一个生活常识,被大多数人重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隐形条件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人们所理解的身体健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规律作息、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不生病,但很多人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却很空泛。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心理,即心里所想的东西,它反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折射出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是积极向上、生活乐观,总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容易相处,进而人缘好,朋友多,困难时有贵人相助,不顺时有好友相伴,所以这类人群的生活大体上顺风顺水,即使有波折,他也能很好处理,继而东山再起。而心理不太健康的人会心情偏执,易暴易怒,很难相处,进而人缘不好,朋友少,心情不顺畅时无人倾诉和排解,面对困难时总是孤军奋战,无人共享欢乐和悲伤,所以这类人群的生活大体上坎坎坷坷,偶尔燃起生活的希望也会被自己很快浇灭,进而恶性循环,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上面的情况,这就给我们大学生一个警示了,要想在大学四年生活中学到与社会接轨的能力,第一点就是要摆正心态,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举止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当马加爵、药家鑫这类惨案发生时才会掀起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避免这类惨案的发生,我们大学生该做些什么,值得我们思考。以我之见,当务之急是要保持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

作为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适应环境。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枯燥而繁忙的,但仍然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仍然在父母的庇佑下,陡然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入学之前尽可能的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就不会措施不及而心情抑郁了。正式入学后,才会涉及到真正的人际交往。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一个环境,到了大学后,一切从零开始,身边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我们需要抛弃以往的印象,重新树立一个自己,这就是考验人的地方。

面对人际交往,我们要学会自信,不卑不亢。自信是人的一张名片,它展现人的生活态度,也是生活的一个动力。自信的人总是光彩照人,他们的言谈举止散发着某种人格能力,吸引人们注意的目光,让人们愿意与他们来往。所以,我们要学会自信,勇于展示自己,在各个舞台上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第一时间内认识并了解自己,走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语言交流。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常用武器,它能拉近人的距离,也能疏远人的心扉,所以我们要学会使用语言。初次见面时,因为相互不熟悉,气氛可能会尴尬,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善用语言,用一些小笑话来缓解紧张的气氛,从身边的一些小事谈起,进而过渡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彼此的陌生感,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

同样,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摆正态度,做个心理健康的人,体现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特别是在与室友的关系中更需要这一点。当一批90后独生子女聚在一起时,向来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瞬间被打破,我们必须得学会与人共处,这也是大学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一课。大学不再是曾经以班级为单位,而是以寝室为单位,几个人生活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习性一目了然,可能地区差异或性格差异导致各种生活矛盾的产生,这个时候我们不仅需要适应,还应该学会忍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得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更好的与室友相处。同时,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如打扫卫生、打开水、空间利用、日常作息等方面,我们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商量出一个大

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不要把不愉快憋在心里,积怨到最后就可能有争吵的发生。室友,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陪伴我们大学四年,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忧伤,倾听他人的喜悦和难过,减少彼此的隔阂,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活才会圆满。

在人际交往的领域内,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这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挖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的知识才有意义。

第9篇:《人际交往吉祥三宝》心理健康培训教学反思

《人际交往吉祥三宝》心理健康培训教学反思阴差阳错报了心理健康xx的学习,对从未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我的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参加第一次学习后才知道要完成这么多的任务,还要开课。 无奈之下上网找课件修改课件,准备上课。抱着忐忑不安的心去开了一节课,课堂上有让我难忘的片段,也有让我惊讶的瞬间。真是让我百感交集。现将本次课做如下反思和整理:

1、教学理念上:本课的选材和设计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实际。当了近一年的班主任,让我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更深入,而这也将有利于我心理工作的开展,本课的设计来源于我平时发现的学生实际案例。

2、教学目标上:本课的目标总体上基本达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交往准则,体验到了共遵准则对维护友谊的重要性,也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交友能力。

3、教学设计方面:本课的设计是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选材也是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也是各色各样的,易引起学生共鸣,不过在最后环节要是能联系学生自身,而不仅仅限于探讨小云的案例,效果会更好。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一堂吸引他们的课是联系他们生活实际,能产生那么一点心灵触动的课。在此次课上,学生反映还是蛮热烈的,也愿意讲述自己的实际情况,敞开心扉和同学分享,也很喜欢这种课的氛围和基调。不过由于是第一次上心理课,师生之间未建立起更深厚的友谊,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同学还是少了点,都只愿意在小组内分享,这限制了集体的力量,需要教师去总结反思。

5、突发事件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本次课上,班级里有个学生非常活跃,记得在分配任务时,他极力要求一个学习任务,可到最后却又不肯发言。在后来,还说出了一句令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震惊的话语。当时,我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事后细细反思,要是能将其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该多好,有点遗憾。所以,今后将要不断训练和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

5、团队合作是进步的源泉:设计这堂课时,一个人埋头苦干,默默思索。试上时,总觉得个别环节思虑不周到,但就是找寻不到病根在哪。后来,集体评课后,恍然大悟。相信如果下次再上这堂课,效果会更好!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上一篇: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医学生物化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