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方案(推荐8篇)

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指示精神,提升全县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海安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海安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在县总工会的牵头、组织下,在县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县技工学校在南通恒鼎重型机床有限公司内对企业部分职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程,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的:

1、提高企业职工的岗位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竞争能力;

2、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企业形象;

3、通过培训,创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使每个被培训对象获得(或提升)相应工种的技术等级。

二、培训内容、课程安排:

1、内容:职工所需了解的政策法规、专业基础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实践操作技能等。

2、课程安排:

(每次课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三、培训对象:企业职工中从事机加工、装配操作、电焊操作的员工(详见花名册)。

四、授课教师:技工学校教师

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篇2

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 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 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 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

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 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 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 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 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 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 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 (1900-1930) 、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 (1930-1960) 、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 (1960-) 三个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 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 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 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 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 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 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 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 要收获成果, 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 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 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 必需实行终身教育, 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 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 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 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 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 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第五, 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 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 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 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其次, 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 进行个人分析。

(二) 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 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勾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 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 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 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 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中的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有了目标, 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 并可在培训之后, 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

2、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 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 但一般来说, 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 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 或者看一本书, 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 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素质培训, 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 有积极的态度, 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较高的目标。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是由不同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 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 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确定培训者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 选择何种资源, 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 利用内部资源, 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 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 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 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 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 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 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当组织业务繁忙, 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 那么就要求助于外部培训资源。

4、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 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 即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

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时培训, 通常情况下, 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第一, 新员工加盟组织。第二, 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第三, 由于环境的改变, 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第四, 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 必须进行补救培训:一, 由于劳动力市场紧缺或行政干预或其他各方面的原因, 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职员;二, 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 但实际工作中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6、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的

中国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 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 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 达到培训目的, 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 灵活使用, 下面着重分析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种常用方法, 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选择一种或多种配合使用。

7、选择培训场所及设备的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 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 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为工作现场, 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 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搬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 有的还需幻灯机、录像机等, 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三、结语

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 但在国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本文从介绍培训理论的研究入手, 系统介绍了培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在对比国内外培训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我国培训工作的迫切性。一切培训方案的设计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 本文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进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的分析与选择, 从理论上初步对培训方案的设计作了系统分析, 简要地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具体的培训方案。本文更倾向于实务性与操作性, 由于作者对此问题研究尚浅, 故在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方案的评估方面阐述还不够深入, 有待进一步探讨,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对实际工作者们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 分析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件, 接着进行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 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 以培训目标为指南, 对培训方案的其他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 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根据具体情况择优处理, 确定一个初步方案, 再对培训方案评估修改, 最终制定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篇3

【关键词】 国有企业职工培训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今天,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素质人力资本。但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我国国有企业的培训投入不但没有增加, 反而不断减少。而当前全国范围内企业职工培训存在的困惑, 不利于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企业职工培训的困惑

1.1国有企业职工培训缺乏正确理念

由于企业管理者不能看到培训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待职工培训重视不够,不会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看待培训的重要性,只是强调短期效应,使职工培训缺乏长期化和系统化,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很多企业的领导认为培训仅仅是员工的事情,领导不需要培训。导致培训没有层次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政府的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很多地方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职工培训机构和资格认证机构;缺乏相应的职工培训经费,认为职工培训仅仅是员工和企业的事情,特别是在当前,大量农民进城打工,苦于没有钱学技术考职业资格证书;政企缺乏必要合作,没有沟通交流的平台。因此,职工没有感觉到工作的竞争,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把培训作为简单应付的差事,更有甚者,将培训视为离开岗位作短暂休息的难得机会。

1.2培训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培训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很多企业缺乏培训需求的分析,即我们这个企业员工究竟需要提高什么?领导需要学习什么?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二,培训内容和方法不适宜,当前很多企业的员工文化素质比较低,其技能的获得往往是靠师傅的传授,仅仅是经验学习,缺乏理论。第三,培训质量差,缺乏相应机制促使员工重视培训。第四,培训师资素质差,师资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知识技术更新的速度,难以满足员工学习发展的需要,造成培训低效。

1.3缺乏培训网络

现在有些企业需要培训员工却难于找到相应的培训机构,有些不需培训的项目,结果此项目的培训机构却多如牛毛,反映出培训机构结构性矛盾,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和政府、大学、职业技术学校缺乏沟通与互动,不能实现资源互补。同时在企业内部各个层面缺乏相应的学习培训网络体系,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缺少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氛围。

2. 职工培训工作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我认为今后职工培训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方案。

2.1培养形成正确的培训理念

2.1.1改变传统观念

改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企业职工培训,实施“培训、考核、聘用、待遇”一体化的制度。作为企业要将人才的培训放在企业管理的优先地位,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到员工的培训中来,以更好地开发头脑资源,保持竞争优势,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日本经济正是由于高度重视企业培训和教育才使其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独占鳌头,我们确实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习其职工培训的经验。

2.1.2加强职工教育

加强职工教育,要让职工明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存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不从学校学习转向终身学习,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那无疑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教育职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自觉实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让培训的任务、目的、意义深入人心,营造一个人人能学习、人人爱学习的氛围,使尊重人才、渴望成才蔚然成风。要让职工认识到,只有在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工作下去,有所发展,干出成绩。

2.1.3切实出台一些激励措施

对学有所成者予以重奖,将培训效果与工作机会挂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让职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职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

2.2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

应切实加强培训体系的建设。首先在培训前应进行培训需求的分析,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首先主动出击,对领导层、中层管理者、员工、专家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从知识、技术、态度三个方面来对组织发展规划、工作需求和员工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其次在前一阶段调查分析基础上制定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参加人员、师资力量的配备、培训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等。

2.2.1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企业职工培训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对整体培训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受培训员工的培训表现及成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培训成绩优异且工作业绩突出的学员给予奖励,加薪晋级,以此来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培训的时效性。

(1)对培训工作进行程序化管理,年度培训工作按照“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总结反馈”的模式,实行环闭式管理。

(2)项目培训工作,按照“确定培训项目要求→拟定教学计划大纲→设置课程、聘用教师→组织培训实施控制→考核记录→总结反馈”的方式,实行环闭式管理。

(3)为保证培训计划有效实施,达到预期培训目的,要把培训计划列入绩效考评体系中,培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完毕后,不仅培训实施部门要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而且企业内部也要对培训实施部门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不但要督查培训部门的工作绩效,还要检查培训归口部门的工作质量。层层分解,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制约机制。

2.2.2加强培训评价体系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须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价方案,重点对培训活动的下列问题进行评价。

(1)受训者现有职业能力状况评价。通过对受训者已有职业素质、能力的分析评价,了解培训对象的培训起点。

(2)培训目标分析。分析受训者在现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明确找出每个学员存在的差距,帮助学员确定培训目标,并将其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

(3)培训效果认定。通过评价准确地回答所实施的培训在什么内容上、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受训者的水平,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要求等问题。如可对受训者前后的工作态度、操作能力、故障处理能力、质量判定能力等进行比较来加以评价。

(4)对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培训管理等环节在内的培训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还需要调整、补充、改进的方面,以促进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如通过组织学员讨论、问卷调查或相关测试等形式,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是否认为有价值,包括对培训内容、老师及主持人的水平、培训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反应程度。

2.2.3注重培训效率、提高培训产出

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因此,企业应积极培育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首先,积极提倡将培训运用到工作中并奖励运用得好的员工,关注新的受训员工,与他们讨论如何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其次,了解培训内容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多少,再根据测量结果变更培训内容或者工作环境。确保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工作实践服务。

2.3建立培训网络

建立相应的全方位的、分层次、多环节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职业培训体系。首先, 企业、政府、大学或职业技术学校应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 共同致力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其次, 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人, 应建立不同的培训体系和资源库。在日本, 培训分为新员工教育培训、基础管理指挥骨干人员教育培训、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中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调、高级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 针对不同的层次, 有不同的培训方案和培训重点。再次, 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培训网络体系的建设, 建立学习型企业,树立学习的榜样, 形成相互学习和“ 比赶超”的氛围, 促进企业员工的技术提高和企业的科技创新。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我们虽然面临的困惑很多,但我深信,一个企业有了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以培养和发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职工队伍为目的,更新观念,认清发展方向,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多做探索,企业职工培训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振宇.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01).

[2]刘启荣.试谈提高企业职工培训效果的几个问题[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职工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篇4

项目办职工教育培训年的提出,除了基于多年对职教工作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之外,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施赋予项目办新的责任和使命,也给项目办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世纪之交、两个五年计划之交,使我们有机会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一员,又使我们即将面临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应对新的变革,如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才优势。因此,项目办决定自XX年起连续开展若干个职工教育培训年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职工教育培训年的定义

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年,是把一系列科学的职教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明确化、系统化和制度化,根据不同阶段事业发展的需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培训主题,充分发挥项目办综合指挥和协调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办系统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项目办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职工教育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围绕交通厅和项目办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改善现有的人员知识结构,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全办的整体管理水平,推进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总体目标

通过连续开展培训年活动,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项目办系统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队伍,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专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支业务娴熟、服务热情的一线职工队伍。

(三)培训主题

结合项目办总体发展目标和等度工作重点,职工教育培训年每年要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培训年的各项活动要紧密围绕主题而开展。XX年项目办的中心工作是全面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因此XX年职工教育培训年的主题是以人为本,提高全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各项改革。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职工教育培训年·活动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培训内容:

1、职工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应该使职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应让职工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发展战略、阶段目标、运营状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以便职工参与单位的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

2、职工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如操作技能、谈判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等,以此培养和开发职工的潜能。

3、职工思想意识的培养。思想意识对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单位的绩效影响很大,必须通过培训,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200x年职工教育培训年的培训重点有以下三方面:

1、法律知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逐步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我们高速公路的发展也责无旁贷,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依法治路、依法办事。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一环。

2、现代管理意识。项目办的事业要腾飞,依赖于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些改革措施的推行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为什么?不是措施本身的问题,而是观念意识不到位。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不失败的。目前项目办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承担着三条路总计120多个亿的还贷任务,可谓重任在肩。要实现我办的腾飞和发展,从干部到职工,从思想到认识都要经历一次彻底的革命和提高。我们应紧紧围绕提高运营管理水平这个中心,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竞争能力,使项目办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业务知识与技能。我办所辖三条高速公路绵延400多公里,分布面广,岗位众多,运营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而我们的队伍中大部分人,尤其是主要管理人员,是由建设期转入运营期的。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但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如何使高速公路管理地更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成为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熟悉各项业务。只有先立足于本职工作,才能有新发现、新突破,才能搞好几项改革。

为了保证教育培训年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将制定全程教育、全员参与、全面提高的三全战略,按照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实施方案,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培训方法采取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式,使高层管理人员增强责任心,中层管理人员增强上进心,一般人员增强事业心。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将举办高水平的讲座、研讨会,比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等,旨在更新观念,开拓管理思路,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针对一般管理人员将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如:会计法培训、公路运营管理培训等,旨在提高日常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针对一线生产人员将举办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并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旨在提高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我们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要求在每一个培训活动中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探讨、理解,真正能够为我所用。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有准备地走出去学习他人好的经验、方法,消化吸收,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五)奖惩措施

为了保证教育培训年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各单位要把培训计划列入年终责任目标考核中,层层分解,并在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没有完成计划的单位和科室,要取消评优资格,对主要负责人要取消评选优秀等级的资格。在培训活动进行当中,项目办将不定期地组织人员抽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只报计划不落实的或实施过程中敷衍了事的单位,要提出批评。年终将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年的评先评优活动,对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年活动的基本要求

为了搞好培训年活动,各单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职工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教案 篇5

“职业安全健康 ”“自救与创伤急救”

安 全 知 识

二〇一三年一月

煤矿职工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培训

第一章 管理和监测

1、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煤矿企业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二)呼吸性粉尘:

(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小于4个;

(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理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小于3个。

第二章 健康监护

1、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体检时间间隔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

(二)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三)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

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机构承担。

2、I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

疑似尘肺患者(0+):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复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1次。

3、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一)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二)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三)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

(四)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五)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4、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井下工作:

(一)规程第七百四十六条所列病症之一的。

(二)风湿病(反复活动)。

(三)严重的皮肤病。

(四)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5、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6、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深度近视等病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2m以上)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7、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第三章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相关规定

一、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对预防职.业危害的主要规定:

(1)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2)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职工交纳工伤保险费。

(3)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入矿工人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

二、职工因公患尘肺病应享受的待遇

(1)尘肺病是煤矿职工的主要职业病,煤矿职工因.公患尘肺病属于工伤,除此之外,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或视同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

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

(2)煤矿职工工伤(包括因公患尘肺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至四十三条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3)煤矿企业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人诊断或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在诊断和医学观察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4)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费用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用人单位承担。

(5)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对工伤认定不服或对经办机构核定工伤认定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6)因公患尘肺病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外,职工有权依法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四章 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有关知识

一、煤矿工人的基本条件

1、热爱煤矿事业,安心煤矿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热爱集体,以矿为家,做一名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的煤矿职工。

2、有健康的身体。新工人入矿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有禁忌症者不得从事煤矿工作。

3、学习掌握井下安全生产知识。每一个煤矿职工都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学习井下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安全技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4、要熟悉井下各主要井巷的路径、避灾路线和各种安全标志,以免误入危险地区和迷失方向,发生意外事故。新下井的工人,必须先由 熟悉井下情况的人员带领到井下熟悉路径和安全出口。

5、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自学抵制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二、煤矿企业职工的作业环境

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是复杂的、特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劳动条件艰苦。比地面田园、车间等任何场所的工作环境都艰苦得多,特别是地方小煤矿尤为突出。劳动强度大,一般矿井采掘工纯工作8小时,在井下就需10小时左右,没有阳光照射,上下、前后、左右无时无刻不受到安全威胁,甚至连呼吸空气都要通风解决。虽无大的矿尘,但余尘、余烟仍存在,以及由于地热作用、人体和机电设备散热、水分蒸发等,井下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气候条件,即使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标准化矿井采掘面也远不如地面环境。(2)生产工艺复杂。井下生产是多工种、多方位、多系统立体交叉连续作业。不论是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排水等,哪一个工种、哪一个方面、哪一个系统中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酿成事故。

(3)自然灾害严重。特别是瓦斯、煤尘爆炸,水、火灾害和大冒顶事故破坏性很大,严重的矿毁人亡。机电操作、运输环节也时常发生事故。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局部通风机和风动凿岩机尤为突出)、施工中所用材料(如水泥和锚固剂对人的腐蚀和毒害)以及井下的泥水环境等,每时每刻都对人产生着伤害。为了防止职业危害,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就要采取各 种可能的措施进行劳动保护,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

三、煤矿企业职工劳动保护的原则与任务

为了保障煤炭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煤矿必须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防护用品。对此,我国有关法律都有明确规定。《煤炭法》第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健康。国家对煤矿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第39条规定:“矿务局局长、矿长及煤矿企业的其他主要负责人必须遵守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煤炭行业的安全规章、规程,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第43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为职工提供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生产法》第1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38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1.劳动保护的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它既是我国指 导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又是从事劳动保护管理工作的原则。这个方针要求一切经济部门和企业在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要首先保证安全,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将事故和危害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控制。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它要求生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明确安全和生产是个有机整体,要安全和生产一起抓,哪一个都不可轻视。因为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职业危害是企业在组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只有从生产管理上抓安全,才是最有成效的。

(3)“安全具有否决权”的愿则。安全工作必须是衡量企业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对企业各项指标考核和升级评比中,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使其具有“否决权”。2.劳动保护的任务

(1)制定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建立劳动保护监察制度。(2)积极开展劳动保护科学研究工作。

(3)采取包括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4)经常开展群众性安全教育和检查活动。

四、煤矿企业职工劳动保护措施

煤矿职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包括作业场所特殊保护和自我劳动保护。作业场所特殊保护可分为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

1.人身安全劳动保护 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就是在特殊作业环境下所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1)必须建立井下通风系统,保证井下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对职工的危害;

(2)必须加强对井下瓦斯的监测,建立瓦斯监测系统,防止瓦斯中毒或爆炸;

(3)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的防尘系统,避免煤尘爆炸;(4)必须采取防水措施,建立排水系统,防止水灾事故;

(5)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建立消防系统,防止火灾或因火灾引起瓦斯爆炸;(6)加强救护工作,建立救护队伍,以便抢救事故。2.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

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主要是防治尘肺病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尘肺病是煤矿严重的职业病,煤矿企业必须把防止尘害和防治尘肺病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防止粉尘危害,一方面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另一方面必须为职工配备防止粉尘的防护用品,避免或减少粉尘危害。防治尘肺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定期对接尘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诊断。

(2)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必须按规定调离粉尘作业岗位。(3)对尘肺病患者,必须给予治疗或疗养,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尘肺病特殊劳保待遇。

五、煤矿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

职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是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 健康的一种辅助性措施,它不能代替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和对尘毒有害物质的治理。职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是一般性福利待遇,应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需要,按不同工种及不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严禁将劳保用品折合现金发放,发放的劳保用品不准转卖。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自救器、矿用安全帽、工作服、防尘口罩、护膝、安全靴(鞋)、安全带等,使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煤矿企业现有劳动保护用品有下列几种:

(1)自救器。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等事故时,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为了防止人员中毒可戴“自救器”。自救器在矿工下井时随身携带,以防不测。自救器分隔离式和过滤式两种。

我矿现在使用的是隔离式自救器,它的使用条件和方法如下:

①使用条件是: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火灾、爆炸等灾害,造成环境缺氧或出现有害气体危及安全时。

②使用方法是:扯下保护带→用拇指扳起扳手,拉断封印条→揭开上外壳→抓住头带,取出呼吸保护器,丢掉下外壳→拔掉口具塞,整理气囊→拉起鼻夹,将口具片放人唇齿间,咬住牙垫→闭上嘴唇,向自救器呼气进行呼吸→拉开鼻夹弹簧,用鼻夹垫夹住鼻子,用口呼吸→取下矿灯帽,戴好头带→戴上矿灯帽,撤离灾区。

(2)工作服。煤矿井下不但有粉尘,且气候潮湿,所以工作时要穿比较坚固结实的工作服。

(3)安全帽。矿工下井必须戴安全帽,以防头被撞、砸伤。(4)防护鞋(胶靴)。因为井下泥水环境较多,矿工往往要站在泥水中工作,所以必须穿胶靴。

(5)防护手套。在井下工作时,往往要接触对人皮肤有伤害物品。如水泥施工或喷射混凝土施工和注树脂锚固剂等都必须戴防护手套。(6)呼吸护具。如防尘、防毒口罩。

(7)眼防护用具。如喷混凝土时要戴防护眼罩。还有用于防止紫外线、激光照射的眼镜。

(8)听力护具。耳塞、耳罩、帽盔等用于预防90dB(A)以上噪声。

此外,还有防止坠落的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用于护肤的护肤膏和洗涤剂等。

六、特殊劳动保护

煤矿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在某些方面需要进行特殊保护。《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井下劳动,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劳动者)从事井下劳动。

另外,为了使井下职工在作业过程中身体遭受伤害时获得合理补偿。《煤炭法》等44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为煤矿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这对于有效降低煤矿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和职工职业风险,稳定煤矿职工队伍,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安全生产,发展煤炭生产力,都具有重大意义。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是法定强制性保险。所有煤矿企业都必须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职工一旦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并具备有关条件,保险人应按规定的伤害等级和相应的补偿标准给付保险金。给付对象为致残职工本人、工亡职工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五章 自救、互救及现场急救

第一节 自救与急救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定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得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2.积极抢救

灾情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等再生的发生。

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当佩戴自救器后,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若有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避难硐室可以发挥作用。

第二节 现场急救

一、外伤出血急救:

主要是全身软组织损伤出血,临时急救止血包括六种方法:

1、加压包扎法: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如井下可用毛巾直接捆住出血部位,以减少出血。

2、缚带止血法:可用橡皮管、毛巾,切忌用绳索、铁丝、雷管线、以免缚住过久造成远端缺血坏死或损伤。如:上臂中1/3上止血的横神经。应缚住伤口上方。

3、加垫止血法:主要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方法是将棉垫或布块垫放在肘窝或 窝部,使肘关节或膝关节尽量屈曲,并做8字形包扎。

4、充填止血法:如软组织损伤局部缺损,尽量找干净的棉垫或纱布,毛巾填充缺损处,然后包扎即可。

5、直接指压法:如现场没有毛巾、纱布,可直接用手按压出血部位。

6、间接指压法:用手指按压伤口近端或伤口近端血管博动处。

二、骨折的临时急救处理:

1、看伤肢是否变形,触摸是否有骨擦音。

不要慌张、盲目搬动伤员,还要观察伤员是否清醒、瞳孔的变化(如散大等)。

2、抢救生命

如骨折较重,或造成内伤导致失血或疼痛性休克,可用大指按压人中穴或涌泉穴,可找如针尖大小的利器针刺十宣穴。

3、骨折临时固定法

(1)、目的:减少疼痛及继发损伤,减少断端的再移位,可以避免加重骨折端附近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便于搬运。

(2)、固定材料:木板、木条、木棒、毛巾、皮带,为了减少皮肤损伤,在骨突部位或变形部位用毛衣或衣物衬垫。

①、上肢骨折固定可直接用毛巾或皮带将上肢捆在躯干上。②、下肢骨折固定可用木板条伸直位从腋下至脚跟,捆在伤肢侧位。(3)、背椎骨折处理:应牵引下平放木板搬运

搬运方法有滚动式、平托法两种。尽量用双手托住背部、腰部、骶部和下肢。颈椎受伤,应保持中立位,头颈两侧用衣服或其它垫保护,不要头歪向一方。

滚动式:即采用整个躯体直体翻滚,不能使肢体及腰背弯曲。平托法:即多人搬运,整个躯干抬起放在木板上,躯干不能屈曲。

三、循环呼吸骤停的抢救

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呼吸的突然停止和意识的丧失。

1、诊断标准:①、触摸心脏博动消失。②、瞳孔散大。③、触摸颈动脉消失。④、呼吸停止。⑤、面色灰白、口唇紫绀、意识丧失。

2、现场急救:一是及时。二是方法得当。(1)、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中异物。(2)、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四、电击伤抢救

1、切断电源、脱离电器。

2、击伤后对神志清楚的伴有心慌、全身软弱者休息数天,并观察。

3、对伤后呼吸停止,心跳存在的用人工呼吸法,包括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压胸式人工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左右。

4、对心博停止,呼吸存在的,主要进行心脏按摩也可辅助人工呼吸,首先选择胸外心脏按摩法,手掌压迫的部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每分钟60次左右。

5、心博与呼吸同是停止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五、心脏复苏法:

1、叩击心前区:

左手掌覆于病员心前区,右手握拳捶击左手背数次,一般心脏停博后一分半钟内,心前区叩击可使心脏复跳。

2、胸外心脏挤压:

病员仰卧硬板床或地上,头部略低,足部略高,以左手掌置于病员胸骨下半段,以右手掌压于左手掌背面,挤压时手臂与病员胸骨垂直,用力急剧压下,然后放松,加压后使胸骨下段下陷3~4厘米,每分钟60~80次/分。

3、人工呼吸:

托起下颌,尽量使头部后仰,一手捏住病员鼻孔以免漏气,以病员口对口吹气,直至胸部扩张为止,然后放开病员鼻孔,让气从病员肺部排出,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左右。

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方案 篇6

一、就业培训对象

1、《实施意见》所指对象中处于劳动年龄段内(男性16—44周岁,女性16—39周岁)的被征地人员为就业培训的重点对象。

二、就业培训工作

2、强化政府责任,促进被征地人员就业。坚持“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被征地人员就业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纳入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充实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力量,配置专职人员,为被征地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平台,组织被征地人员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对积极引导组织被征地人员培训、就业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行考核奖励。

3、大力开展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将有劳动能力,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列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的重点对象,由区劳动保障部门为其发放《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手册》,被征地人员可凭册免费参加辖区内五大培训基地或公共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工种实用培训,同时对参加并通过职业技能(初、中级工)鉴定的免收鉴定费。持册人员到辖区外指定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一次性给予300元补贴,实际培训金额低于上述标准的,按实际培训金额作为补贴标准。

4、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吸纳被征地人员就业。各级各部门管理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如环卫工、物业管理员、镇村协管员等,要优先安置就业困难的被征地人员就业。同时,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督促指导征地入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被征地人员就业,并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对一次性招收50人以上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社保手续的企业,经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认定,给予每招收1人100元的奖励。

三、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象

5、经洛江区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符合《实施意见》参保条件(男性16-44周岁,女性16-39周岁)的新被征地人员,可按下列两种方式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是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二是已实现就业的新被征地人员,以员工身份参保。

四、参加养老保险程序

6、参保登记:符合《实施意见》新被征地人员首次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由村(社区)统一填写《参保人员登记表》、《灵活就业人员认定表》,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向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并提供以下参保资料:①经确认的《洛江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申请表》及其复印件;②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③《参保人员登记表》、《灵活就业人员认定表》;④近期一寸照片一张。

新被征地人员以员工身份参保的,由用人单位统一向所在地地税部门和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办理参保手续。

新被征地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格认定由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新被征地人员身份确认按《实施意见》的规定进行确认。

7、缴费标准:新被征地人员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每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数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确定(以当年公布的全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为准),2009年缴费比例为20%。

新被征地人员以员工参保的,应按月缴费,月缴费基数不低于省政府公布的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不高于本省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2009年缴费比例为26%(单位负担18%、个人负担8%)。

8、对账单发放:根据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提供的参保人员名册,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每年6月底前负责将参保人员上年度缴费对账单打印出来,交由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

五、社保费筹集

9、个人负担部分的筹集。新被征地人员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参保人员应按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要求进行参保,采用先缴后补的办法。

10、区财政负担部分的筹集。根据参保人员享受社保补贴的标准和年限,实行社保补贴“先缴后补”。新被征地人员的社保补贴由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编制全年预算向区财政局申拨,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根据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当年度参保人员的缴费名册确定社保补贴金额,并负责将参保人员个人缴交的社保费中社保补贴按年度一次性拨入参保人员的活期存折(卡)中。

新被征地人员参保8年后,不再享受社保补贴,其按规定应缴纳的社保费由本人全额负担。参保人员每年应该按《福建省城镇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及有关规定及时缴纳社保费,否则,视同放弃参保资格。参保人员参保后如果死亡或愿意放弃参保资格的,应及时按程序向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申报参保减员表。

六、社保补贴标准和申领

11、补贴标准:参保人员从参保的第一年起可连续享受8年的社保补贴。新被征地人员到企业就业,用人单位依法为就业的新被征地人

员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50%补贴,期限8年(如:2009年补贴标准900元×8%×50%×12=432元/年);对自行到我区灵活就业窗口缴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新被征地人员,每年政府按照当年实际缴费标准的50%给予补贴,期限8年(如:2009年补贴标准1100元×20%×50%×12=1320元/年)(具体补贴标准每年由政府公布实施)。

12、社保补贴申领:新被征地人员必须先按规定及时足额缴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补贴时必须提供:①《洛江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申请表》及其复印件;②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③提供社保费缴纳发票原件及复印件(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社保费缴纳发票或个人缴费对账单原件及复印件(由用人单位以员工参保的)。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根据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提供的职工年度缴费数据,确定参保新被征地人员的社保补贴金额,经审核批准后,其社保补贴由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按年度一次性汇入参保人员的活期存折(卡)中。

七、享受待遇

13、退休条件及待遇:新被征地人员退休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并在退休前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可按月享受养老金待遇直至死亡,其养老金待遇按《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及有关规定执行。

14、其他待遇:参保人员在职时死亡或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不满120个月死亡、出国定居其退保待遇按《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及有关规定执行。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如允许其按政策补交补足15年的,补缴费用由本人负担。

八、其他规定

15、参保对象以前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参保人员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为工作人员的;或者户口迁出在外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得重复参保。

16、新被征地人员以员工参保的,失业后可选择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程序续保。

17、被征地人员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达到《实施意见》参保年龄,不得再参加被征地人员老年养老保障和老年养老补助。

18、本实施方案实施后,如上级有新的政策规定,从其规定。

19、对于实施过程遇到的特殊情况,本实施方案又没有具体规定的,提交洛江区被征地人员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领导小组研究。

20、本实施方案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21、试行期限暂定一年,即从2010年1月16日起至2011年1月15日止。

铁路职工培训内容与培训策略探讨 篇7

培训的内容直接决定培训策略的选择, 而培训策略的选择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的优劣。当前, 无论在培训研究界还是企业, 都缺乏对培训内容分类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到培训内容分类, 大部分人会依据当前现存的培训内容得出如下分类:新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技能培训、管理人才培训、基层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虽然看起来相对立体多元, 但是分类不清、缺乏完整的体系, 也不利于培训策略的科学选择与培训有效性的提高。

二铁路职工培训内容的具体分类

1. 言语信息方面

企业培训中, 要求员工能够记忆一些语言或文本信息 (如名称、符号、时间、地点等描述性知识) , 并能够根据需要复述出来。这些培训内容以语言信息为载体, 也是企业培训中的基础层次培训, 能够为员工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奠定基础。

2. 智力技能方面

员工掌握语言信息后, 要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技能并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 解决实践生产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形成一定的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能力。如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 具体施工程序与要求的贯彻, 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遵守等。

3. 认知策略方面

认知策略培训是对员工学习能力的培养, 就是学会学习, 这是促进员工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 是培训员工如何管理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如指导被培训者自觉复习与运用所学知识、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进行监控, 提升学习效率等。

4. 动作技能方面

运作技能指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如在施工过程中熟练使用各种工程机械的能力、熟练进行工程制图的能力等, 这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

5. 工作态度方面

员工态度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态度的学习对于企业的敬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形成关系重大。在铁路施工中, 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与安全生产以及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以上这些分类不是完全独立的, 在很多培训过程中各种内容会交织在一起, 进行这样的分类能够明确不同内容所需要的不同条件与要求, 为制订培训策略提供参考。

三针对不同内容进行的策略选择分析

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内外部条件, 因此选择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的特点与内在规律选择不同的培训策略。

1. 针对语言信息的培训

这方面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让员工尽可能地将语言信息与头脑中的原有信息结合起来, 进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 要防止知识的混淆, 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网络。在铁路职工的具体培训中, 一方面, 要重视讲授的作用;另一方面, 要运用灵活生动的学习方法, 采取合作学习与游戏化学习等各种方式。

2. 针对智力技能的培训

智力技能培训要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是概念与规则运用的阶段。所以, 员工在接受适当的语言指导后, 要通过各种正反案例进行分析辨别, 并不断地复习强化。一般可通过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角色扮演、分组合作等方式, 让员工体验并掌握知识技能。

3. 针对认知策略的培训

认知策略重点在于培养员工的思维方式, 激发他们探究与思考的积极性, 进而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培训中要善于营造问题情境, 引导员工进行探究与反思, 提供各种激发思维的教学方法, 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

4. 针对动作技能的培训

动作技能主要依靠的是基本知识掌握以及动作的熟练化。在具体培训活动中, 目前比较通用的方法是讲授示范、各种竞赛活动、合作体验等培训方式。管理人员则可通过工作轮换、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培训。

5. 针对态度的培训

一方面, 要通过各种案例的比较, 帮助员工感受到不同态度的差别及其重要性, 尤其要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 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与仪式等, 强化铁路企业文化培训, 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态度, 在具体培训活动中通过正反案例分析的对比、工作岗位轮换、各种角色扮演与讨论等进行训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素质问题。对于用人企业来说, 职工素质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工作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铁路企业培训内容与策略的界定及选择进行探讨, 为全面科学地规划好企业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培训,铁路职工,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新钢.提高铁路职工培训效果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 2010 (3) [1]陈新钢.提高铁路职工培训效果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 2010 (3)

[2]雷长平.浅谈铁路职工培训中的“五结合”[J].职业, 2010 (5) [2]雷长平.浅谈铁路职工培训中的“五结合”[J].职业, 2010 (5)

职工培训问题研究项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工培训;培训内容

1.现实中的状况

1.1培训目的的障碍

职工培训的目的简单归纳就是为了提升职工素质,包括整体素质和业务素质两大类。部分企业会单纯考虑只进行业务素质的培训,因为效果很明确,目的也很清晰,为的就是企业的发展。可是,整体素质和业务素质是相互依赖的,试想,一个小学毕业生去看大学本科课程,正常来说应该是有相当大困难的,这个比喻就解释了整体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关系,所以如果单纯就业务方面开展培训,成效性达不到最大化。

其次,很多企业担心的问题是对职工进行了培训以后,职工素质提高的同时想法也增加了,想要一个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在企业内部得到提升固然是好事,但企业内部的提升需要有职位空缺,不是容易能达到的事情,而多数人会选择跳槽,或者说通过跳槽来实现职业规划上面的一个跳跃。

1.2培训内容的障碍

在现实操作上,培训内容都是根据各企业自身需求进行的选取的,但是职工培训者往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把培训内容定位在了职工身上。职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千差万别,而所处的岗位和部门也不尽相同,就某一个专题来进行职工培训肯定会对部分职工产生抵触情绪。举个例子,某单位进行公文写作与处理为主题的培训,要求所有职工必须参加,可是来者甚少,为什么呢?公文写作与处理不是所有部门、所有职工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吗?应该可以吸引大批职工参加的。然而,该单位却没有考虑到,虽然公文写作与处理是所有部门和职工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因为平常的业务往来和沟通都需要运用,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平常的工作中职工们已经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修正,所以再举办这专题的培训对他们的吸引力度自然不大,从而又导致了参与率低,这样的培训是失败的,没有效果可言了。所以,培训的内容是决定培训成功的关键。

1.3培训效果的障碍

职工培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大多数以职工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效率来评价,培训效果的信息反馈也是来源于上一层级对下一层级的评价,而来自于受训职工本身比较少,甚至可能搞完一个培训项目以后根本不去进行后续的培训效果反馈。

其实,受训职工是培训效果最直接的反馈者,他们的感受和体会才是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参数。职工的工作效率产生变化不一定来自于培训,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从职工的工作效率或者业务水平来评价某一次培训的效果既不全面也不合理。

综上所述,职工培训似乎真的就是一块难以下咽的“鸡肋”?在培训的目的、内容和效果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以及难以处理的问题,然后,我们就因为这样而放弃职工培训这一块吗?还是用敷衍的形式去搞培训项目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开展职工素质培训,让这一块“鸡肋”吃出真味。

2.如何开展职工素质培训

2.1培训内容的确定

2.1.1围绕企业文化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定位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很重要,用培训的方式来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是最直接的办法。在设置培训项目时,有必要根据企业文化定位来进行。举个例子,一个经营IT项目的企业,文化定位为创新和活力,在开展培训项目时立足点就应该在如何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等等。职工在接受培训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这种做法对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是很有好处的。而这一过程同时也跟筛选职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哪些人的特质跟企业文化是贴合的,哪些人是偏离的或者是相反的,都可以通过这些围绕企业文化的培训来辨别。

2.1.2围绕素质提升的需要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围绕素质的提升来进行培训项目的开展是最容易设定培训项目的一个主题,但是就上面论述的,如何开展和提升哪些素质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单纯提升业务水平的培训要跟提升整体素质的培训相结合,可以就某一方面展开,但是不能长期把着眼点放在一边上,要把两者有机融合,像天平两端要保持水平就必须把两边的重量都变得一样。那时,培训的效果就不是1+1=2,而是1+1>2了。素质的提升在决定培训内容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3围绕职位的需要

①根据层级来划分。

职位的需要就必须要细化培训的内容,不能从宏观的面上去展开。最简单的就是根据层级划分来进行。比如,管理阶层的培训开展就应该着力提高管理阶层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而一般阶层职工,培训的开展就会着眼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工作内容的简化等等。培训的内容根据层级的不同来进行划分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但是灵活性不够,不能长期单一地开展。

②根据部门来划分。

根据部门来划分培训内容,就是把培训项目细化到不同的部门类别上,根据不同部门自身的需求来进行。这类型的培训可由各部门自行提出相应的培训项目,再由人力资源部门统筹安排。因为每个部门都有培训的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对于他们来说是迫切的,对提升部门的业绩水平有帮助的,所以,在制定培训内容的时候,不妨多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而且针对不同部门开展的小型培训也是作为大型培训项目的一个补充,也是对按层级来划分的培训的一个良好补充。

2.2培训效果的反馈

2.2.1培训是一个双向选择

在开展培训前,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培训不是一个单向行动,而是一个双向选择,职工并不是被动接受培训。职工参与了培训,培训就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过程。所以,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要时刻与受训职工有良好的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

其次,要让职工真正参与培训,可以给职工对培训进行选择,是否参与这次培训,这次培训内容是否职工感兴趣的,为什么不想参与这次培训等等的问题都可以交由职工来进行填报,变被动为主动,化古板为灵活。

2.2.2与职务晋升挂钩

培训效果的反馈也是双向的。培训达到一个良好效果,受训职工的能力得到提升,这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需要企业把培训与职务的晋升联系起来,给予职工一个上升的空间和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这样,对于受训职工是一个激励,同时,也让其他职工意识到培训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职工参与培训的意愿。所以培训效果的反馈也是双向的。而且避免了为竞争对手培训职工的事件出现,一举三得。

2.2.3培训意见的反馈

这个跟绩效考核的反馈差不多,需要职工在参加培训后对培训的具体内容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问卷调查、访谈形式、座谈会等。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特点来进行设置,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来了解职工对本次培训的想法。从职工的想法中,可以看到本次培训的优缺点。优点可以继续在下一次培训中运用,缺点就尽可能在下一次培训中避免,这样的反馈对培训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企业正是忽略了这一点,培训搞完了就结束了,没有进行反馈和总结,对培训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上一篇:府谷县幼儿园观摩课心得下一篇:三毛散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