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新课标的日益推广以及高考改革的推进, 中学语文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关键学科之一, 其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不可或缺。其教育成败不仅关系着语文学科的学习, 还关联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及深入掌握, 甚至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造成深远影响。虽然我国中学语文教育一直在进行改革, 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依然存在诸多欠缺, 许多“硬骨头”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问题, 迄今为止仍然未能较好协调。

如何解决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矛盾, 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 成为如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从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角度出发, 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以期能为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1 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1.1 对工具性的认识

工具性是什么?对中学语文教学意味着什么?要理清两者的关系, 首先要认识到何为语文, 何为工具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就是语言, 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就是口头语言, 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 就叫语文。”因而中学语文教学即为语言文字教学, 这就使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工具性, 即科学性, 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1.2 工具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工具性主要体现在新课标中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 特别强调学生的阅读教学和语言表达教学, 而这两者的实现就必须要求中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储备一定的基础语文知识, 主要是生字生词的积累, 这样学生才能阅读文章、理解文意、提炼信息, 才能学会组织语言、整合想法进行思想表达。

基于此, 工具性首先体现在字词教学中, 这个部分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识记生字生词, 引领学生在正确的语境中运用生字生词, 尤其是较为生僻的字词。同时, 工具性更是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对教材中每篇文章讲述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进行详细讲解,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因为阅读是支撑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1]。以中学物理学科为例, 学生要理解物理知识、熟悉物理公式的使用方法就必须阅读相关解释, 学会理解文意、提炼思想, 才能掌握相应知识。工具性还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习中, 语言表达学习分为口头表达和写作表达, 在这两部分学习过程中, 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和合理性, 通过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 学生才能流利地用语言或者文字清楚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3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弊端

由于升学考试压力, 中学语文教学又存在“工具性”理念过深的弊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考试知识点, 一些教师对学生过分地进行应试教育, 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忽略文章本身传递的感情思想, 将课文进行抽筋剥骨式地条分缕析, 使作品支离破碎, 扼杀了文章的气韵和灵动, 从而让学生缺乏对文章的深入感悟、思想交流、灵魂碰撞, 使很多学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 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未探寻到文意本质。作文教学过程中也一味强调模板教学, 一些教师通过对各种文体的写作思路进行分析, 让学生总结相关的模板套路, 造成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内容大同小异,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行文呆滞, 缺乏灵动, 不能打动人心。

甚至近几年语文考试, 都强调采用“工具论”进行教材编写、试题制备;更有甚者为了更好地渲染“工具性”, 特意将“标准化试题”引进语文教学, 真正把语文教学带入了“死胡同”。我们通过中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具体现状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工具性的砝码实在是加得太重了。

2 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1 对人文性的认识

人文性, 主要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文化感染, 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即尊重学生内在生命的成长规律, 以人为本, 把“个体人”作为一个教育系统而实施教育[2]。采用人文教育进行中学语文教学, 能够赋予语文教学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进取精神,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把知、情、意三者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思想精髓、语言文字的灵动韵味, 体味语文的文化渲染, 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健全自己的人格。

2.2 人文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性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多个方面, 如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 教师在知识传递的同时, 力求通过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传达课文表现出的人文精神, 在课堂中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 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生命、作者的思想, 以期产生心的共鸣。同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列出学习书目, 让学生阅读经典, 感悟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拓宽视野, 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字词知识。

2.3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弊端

在新课标出台后, 许多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落实它, 一味强调以人为本, 加强素质教育, 却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充斥着人文精神的解读, 没有人文也要无病呻吟几次, 否则就认为没有仔细领悟新课标精神, 导致中学语文课的工具性被弱化, 学生字词篇章训练被忽略,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被搁置, 过分引导学生情感的宣泄, 过分关注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让许多学生为了表现人文精神不得不“为赋新词强说愁”。

同时, 由于课堂过分追求和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过度鼓励学生进行情感抒发, 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 反而使课堂变成了完全的个人情感体验课, 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语文课成为无木无本的非语文行为[3]。

3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剖析, 感受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笔者更加肯定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回顾我们的教学过程, 文字语言、框架结构及表达技巧体现课文的工具性, 作品内容、中心思想反映课文的人文性,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 注意作品语言的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情感教育引学生“入戏”, 进入作品表达的文学情境, 感受作者的思想, 利用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真善美, 让学生与作品人物进行灵魂的碰撞、心灵的交融,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4]。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实质就是强调两者的协调教学,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系最终都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育工具性的特点, 帮助学生找准课文中的语文知识, 在充分认识文章框架、理解文字语意后, 让学生慢慢进入情境体验, 找寻课文中传递的人文思想, 明白文章的思想精髓后, 学生对整篇作品包含的语文知识又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就能达到工具性服务于人文性、人文性反作用于工具性的目的, 两者相辅相成, 使学生更好地在中学语文学习道路上健康成长。

4 结语

中学语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教学过程应牢牢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不仅指导学生接受语言文字、文章框架、表达技巧等基础知识, 更要树立学生的人文意识, 传播人文精神,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这样学生的学习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未来的中学语文教育之路才会更加广阔。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 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特点, 而随着新课标的推行,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 如何解决成为中学语文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辨析, 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参考文献

[1] 朱文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J].中学语文, 2002 (3) .

[2] 韩树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二谈[J].内蒙古教育, 2000 (10) .

[3] 崔建华.浅谈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及形成原因[J].教学研究, 2014 (3) .

[4] 陈国秀.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案[J].学园, 2014 (14) .

上一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大数据价值评估研究下一篇: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