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
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效率不高和一定程度的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语文教材的体系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的规律。
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主要是教材史)。我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本由蒙学读物、经学 课本和文选读本三大部分组成。近代以来,除建国前的小学低年级《国语》课本和建国后的小学低年级《语文 》课本及50年代中期的中学《汉语》课本外,中小学语文课本都是以文选为体系的,选用的又大都是历代的经 典作品,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都起着一定的 积极作用。然而,文选体系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种种弊端,并且,同现代社会生活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比,这些弊端及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已愈来愈明显。
其一,按文选的体系编教材,由于选文的标准不同,编者的好恶各异,因而选文可此可彼,份量可多可少 ,编排可前可后,组合可这可那,课文之间缺乏较紧密的内在联系,“本身就没有严格的系统”(夏丐尊《怎 样阅读》)。结果,学生少学几篇课文甚至少学几个单元似乎都无关大局,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 性和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同一篇课文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各取所需,这就更 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其二,既然以文选为体系,选文便成了语文教材的主体,以选文为中心设计的思考练习题和近些年为培养 语文能力而安排的提示及导读之类的内容,都不过是选文的附属。这样,语文教学势必以掌握选文本身为主要 目的,语文能力训练则不得不处于从属地位,因而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以选文为中心又往往导致教 学的面面俱到和评价中的求全责备,因而训练重点不突出。
其三,文选体系的“文”无论是指“文字”还是“文学”“文章”,都属于书面语言。以书面语言形式的 课文为体系来编课本,势必忽视口语交际训练。这正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文”轻“语”的重要原因。
其四,文选体系的语文课本着重选取历史上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因而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 “时差”。现代社会生活中充满活力的语言现象及富有时代色彩的语文范例很难及时在课本中得到反映,这就 使课本难以摆脱滞后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被动状态。
由于单一的文选体系存在着上述诸多弊端, 所以叶圣陶先生早在1938年就明确指出“文章是读不完的” ,“选古今现成的文章作教材,这虽已成习惯,其实并不一定是好方法……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 从青年生活上取题材,分门别类地写出许多文章来,代替选文”。(《关于〈国文百八课〉》)当前,人类社 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语文应用的频率也空前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 文教学必须大大加快其科学化、现代化进程,以便从语文能力上帮助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做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准 备。
二
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们学习和应用语文的规律,笔者在学习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教育思想并吸 取广大语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语文教学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构想、设计了一个以能力训练为主的多 元语文教材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一个主系、两个辅系。一个主系即能力训练体系,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两个辅系,一是以语文知识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常识构成的知识体系,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一是以文学作 品构成的文选体系,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主系好比飞机的机身,是多元教材体系的主干;两个辅系则有 如飞机的双翼,共同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
能力
一.选文的删改不能影响文意的表达
首先把课本上《于园》 (苏教版七下第三单元) 的选段摘录一下:“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 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 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 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 上植果子松数棵, 缘坡植牡丹、芍药, 人不得上, 以实奇。后厅临大池, 池中奇峰绝壑, 陡上陡下, 人走池底, 仰视莲花, 反在天上, 以空奇。卧房槛外,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 长如艇子, 跨小河, 四围灌木蒙丛, 禽鸟啾唧, 如深山茂林, 坐其中, 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至于园可无憾矣。”
教到最后, 有个很强烈的感觉, 文章介绍了于园的磊石的奇特、水阁周围环境幽美的特点后, 很自然的可以把最后一节翻译成“瓜洲的各个园林亭榭, 都凭借假山而有名声, (游者) 到了于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甚至使人有个感觉:“憾”可以解释成“遗憾”, 最后一小句可以翻译成“ (游者) 到了于园就没有遗憾了”。个人觉得这样的翻译很顺理成章, 但是一看教参就不是这回事, 教参上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这样的翻译不免让人大惑不解了。笔者仔细搜索材料, 才知道是编教材的人对原文进行了删减, 原文最后一节是这样的:“瓜洲诸园亭, 俱以假山显, 胎于石, 娠于磊石之手, 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至于园可无憾矣。”意思是说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 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 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 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些句子加上之后, 教参的意思才理解通了。
但是这样一来, 不免让人对编者的删减意图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要删掉有碍理解文意的重要的几个句子呢?私下揣测一下, 无非是因为出现的“胎、娠、男女”三个词语会让教师不好对学生解释, 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联想。如果仅仅因为这点就删掉了妨碍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重要语句, 就不免让人怀疑编者的思想境界了, 是太正统还是太守旧?这几个词语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有必要大动干戈一定要删掉吗?连刘国正先生都表示, 他赞成恢复《口技》原版内容:“删除部分内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现在把这些内容加进来没什么大不了。”《口技》的语句要比《于园》敏感得多了, 刘先生都赞成恢复。现在的社会都在倡导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了, 我们的语文课本还要对学生进行遮遮掩掩, 这与当前的大教育气候也不协调吧?
二.名家名作要谨慎修改
再看一篇《父母的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故事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 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 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参语)
课文的结尾是:“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 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 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 老实说, 我虽然没有孩子, 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 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 钱呢, 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看教参对结尾的分析, 给予“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但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并认为“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 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 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 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 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 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生活着, 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看这样的分析, 对结尾的妙处分析得字字绝妙, 让人也不禁要向学生照样剖析, 但是仔细看原文, 看教参附录的作家原文的结尾却不是这样的。除了字句有点变化外, 关键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于是, 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妇女的帮忙, 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 一家六口过上了好日子。”
看完作家的原文让人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 原来教参上剖析的妙处都是在评价编书者的杰作, 和作者是没什么关系的。笔者在这里也不禁要猜测:编者之所以要改编结尾的理由是什么呢?一是为了给读者设置悬念, 让读者能发挥想象力。二是为了进一步体现“淡紫色的川端康成”的充溢着淡淡的哀愁的文风, 所以不想给予大团圆的结局。但笔者认为这有画蛇添足之嫌, 给予学生一点美好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对世界怀有美好的向往, 相信人间除了父母亲情, 也存在陌生人之间的大爱, 这未尝不是作者的原意?另外很多教师都对《社戏》的改编有意见。窃以为, 既然要选名家的名作, 是否应该少改为宜?只要不牵涉到一定高度的问题, 可以不改, 相信作家的创作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编者觉得哪篇文章不合适, 需要大手术, 那可以不选这篇文章。
三.选文要注意时代性和人文性
教过《甜甜的泥土》 (苏教版八上) 之后更感觉有话要说, 可以先看看教参对这篇文章的说法:这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 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 无所不在, 无处不有。笔者在去年多次听到教师上这篇课文, 教师都是按照教参的说法进行教学, 并且有的教师明确地把亲妈、后妈标出来, 让学生找出相关根据体会小亮和亲妈之间的亲情, 后妈对小亮的虐待, 有的让学生集体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名教师上课虽然形式活泼了些, 语言赏析扎实丰富了些, 但是总是脱不了教参的大主旨的框子。
听了这些课堂教学, 且不说主旨后一点的提炼有点生硬, 也不免使人怀疑这篇文章有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的必要吗?文章究竟在向学生宣扬什么, 是在进一步向学生控诉后妈的可恨, 还是强调亲妈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挚的?仔细看看, 作者是台湾人, 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作者在那个时代写这篇文章估计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对于人们也是有一定的惊醒意义的。但二十年过去了, 我们还学习这样内容的文章, 有必要吗?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经典作品是有持久的魅力的, 并且它们的魅力会永久持续下去。但是对于有些作品我们不需要注意时代的特征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 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 并随着离婚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我想当今社会一方面需要教育人们珍视家庭的稳定, 是不是也需要教育学生正视现实生活啊?现在城市学校中每个班级估计都有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 有的地方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 腾讯网上说北京离婚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未经考证) , 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向他们宣扬亲妈后妈的严重差异吗?何况文章中的后妈也仅仅是个别例子而已。如果我们持有通常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说教, 除了对正常家庭的孩子的教育之外, 是不是也是对离异家庭的孩子的一种伤害呢?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 “恶毒的后母”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原型, 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反映。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 都会出现恶毒的后母, 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但有心理专家认为, 这些文学形象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以为后母都是很坏的。其实, 恶毒的后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留下后母就是坏人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对于处于后母和继子关系的人来说, 因为心理的相互作用, 即使后母的行为与亲生母亲无异, 也会因为预设的刻板印象而被误解, 所以我们有必要审视我们的选文和教育。再举一例, 基层教师对于《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这样的文章颇有微词, 因为篇幅太长, 没有文学性, 当然这样的历史事件在语文书中可以出现, 但是能否在选文上下点功夫呢?
与我国语文教材不同的是,《美国语文》尤其在作业系统的设计上有很大特点。当然,《美国语文》所有系统的编排也要按照其本国的课程标准。我们以美国加州1997年1月14日通过的《英语课程标准.序言》为例:“良好的交际能力——读、写、听、说——是人类经验的核心。语言技能是基础工具,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一个集体的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强调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强调全人的培养。事实上,《美国语文》确是围绕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更注重的是从一个公民和国家观念这个角度去编写语文教材的。同样是以主题单元编排教材,美国主张单元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具体课文的解读,而是全面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后作业来体现,因此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语文》的编者真正对其本国的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得透彻到位,精益求精,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对课标文字的浅层解读,只关注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而是从全人培养的角度培养“负责的公民”,这样的理念使课后作业成为教材最重要的一部分。《美国语文》课后作业的篇幅远远超过了选文,教学目标和内容都以作业的落实为依托,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直接取决于此。
《美国语文》教材课后的作业分成“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个大的栏目。这些栏目中问题的提出并不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而是更侧重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身处之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注重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充满趣味性、现实性的作业无疑是触动学生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这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这样的教材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它不仅仅是语文教材,更是历史人文教材、思想实践教材。“问题指南”包括“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四个小栏,每小栏安排2个以上习题,仅“阅读理解”就有5-7个,“作品累积”又分“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两方面,其中“点子库”一般为5个写作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平均每课习题总量不少于25个。“微型写作课”涵盖口述、写作技巧重点、范例、构思、写稿、修改这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美国语文》中“国家诞生”单元中的第五课《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的作业设计:
问题指南
文学和生活
读者反应在亚当斯对于白宫和华盛顿特区周围地区的描述中,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到惊讶?
主题聚焦 对于我们理解我们国家的第一批领导人努力建立一个集中的国家政府时面对的困难,亚当斯的信件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阅读理解
1.亚当斯是怎样描述华盛顿的市区和周围环境的?
2.描述白宫中生活区域的状况。
思考
解释
1.你认为亚当斯为什么不让她的女儿把她的抱怨告诉别人?(推断)
2.你怎样描述亚当斯对她的新家的感受?(归类)
评价
3.在亚当斯生活的时代,能写出既有趣又能传达丰富信息的信件会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你认为亚当斯是一个好的写信人吗?解释你的回答。(评价;证据支持)
文学聚焦
私人和公开信(书信)
阿比盖尔·亚当斯的私人信提供了一个观察新国家里的生活的有趣视角。这些信最初只是写给她的家人看的。而与之不同的是,克雷弗科尔则通过书信的形式面对广大的读者——也就是经常写给一个虚构人物的公开信。
1.如果亚当斯的信是写给公众读者的话,指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方面。
2.公开信的形式是怎样帮助克雷弗科尔说服他的读者接受他的观点的?解释。
作品积累
点子库
写作
1.描述性的信件 写一封信,为一个从没见过你家的朋友描述你的家,使他的脑海里生成一幅图像。
2.思考散文 克雷弗科尔将美国看成一个具有光明前景的国家。你怎样看这个国家?写一篇短的散文,思考美国对你意味着什么。
3.“融合一切的熔炉”公开信 在一封公开信中,赞扬美国城市中的民族多元化。你的写作意图是说服公众相信文化的多元化是大有裨益的。
微型写作课
私人信件
如果你能给生活在过去的人写信,你会怎样对他讲述现代生活呢?从美国历史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写一封私人信件,为他讲述从她生活的时代到现在,一个与他有关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像一个外国笔友一样,你的收信人也生活在另一个国度——过去的国度——也需要帮助才能理解你的世界。
写作技巧重点:必要的环境、背景知识
当为一个与你自己的文化不同的人写作时,你需要提供必要的环境和背景知识——一个读者要理解你提到的事情所必需的信息。别以为读者对于像“工作和学校”这样的词语的理解会和你自己的理解一样。
构思
为你的信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列出你要提到的发展变化,然后确定你的读者要理解你的观点所需要的背景信息。
写稿
在写信的时候时刻想着你写信的对象,记得这是一封私人信件,是你们两人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形式。
修改
重读你的信,问问你自己你的收信人是否能理解你提到的事物。对一个不熟悉20世纪的美国的人,你是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背景知识?
从以上《美国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国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关注学生对本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如“你怎样看待这个国家?思考美国对你意味着什么。”、“美国人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在一封公开信中赞扬美国城市中民族的多元化”等这些问题在亲和的语言中潜移默化地起到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不能不说是编者对课标精神的透彻感悟,这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得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对国家、对民族的自我感悟。
从《美国语文》这套教材的作业系统来看,对读写结合的要求重点明确,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每一课都有一个“聚焦点”,它往往是所选文章最突出的一个写作技巧,一课的教学目标,美国语文教材编者则把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引导有计划地融入课后作业中。每一课都从读写听说、综合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围绕重点知识和技巧安排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并有梯度地实现学习目标。从“问题指南”到“作品累积”,从“文学和生活”到“阅读理解”再到“思考”,从“解释”到“评价”,从“点子库”到“微型写作课”,每项之间,同一栏目内与不同层次之间都体现出编者设计思路的清晰与严谨,对作业的认知指导策略明确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面对语言实践明确知道要怎么做。但我国的语文教材中问题只罗列了学习目标,没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语言实践难以完成。《美国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与我国语文教材相比,量非常大,但每一个问题都会暗含编者对学生的认知策略的指导。每一课中大量的问题设计为学习者与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语言实践活动。其实“问题指南”这一栏目的名称就暗含解题思路,体现了设计者的意图。如前面所举《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中的“阅读理解”设计了2个问题,从不同侧面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并理解是怎样写的,而“思考”中的“解释”、“评价”则进一步让学生从推断和归类、利用证据评价的角度对课文内容及作者意图有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这些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可以按照作业安排的思路一步一步深入课文,一层一层接近学习目标,由此实现学习任务。
《美国语文》在课后作业系统设计这一方面很有特点,能够给我国语文教材的作业设计提供借鉴,特别是其对作业设计的理念和认知策略的指导将会对我国语文教材课后作业设计有积极的影响。结合我国语文教材的实际,汲取《美国语文》的优势,对今后编者在设计语文教材课后作业系统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深层次解读与准确把握课标精神。
我国语文教材的编排及课后作业设计思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由于对课标的领悟存在差异也就导致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编排设计上都存在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能按照三维目标来设计。对于《语文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并不是编写语文教材的唯一依据,实际上课标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受到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要把学生的生活与自然、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之情,这些其实就是一种“大语文观”。尽管课标中没有明确阐释“大语文”是怎样的一种理念,但作为编者,应该具有洞察课标的能力,透过文字的解读深层次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设计出符合课标精神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编者在课后作业中所设计的那些问题,如“传媒连线”、“艺术连线”、“健康连线”、“数学连线”等把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各种文化,充满趣味的学习,这真正体现了“大语文观”。当然,不是说我国的语文教材在作业设计上完全没有体现“大语文”,而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不够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够从深层次上去领会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因此,编者在设计语文教材的作业时不能只从三维目标,而要从全人培养的角度,从落实“大语文”的角度有梯度地设计作业,相信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就不仅仅把作业当成负担,而是学习的粮食与乐趣。教师在面对这样的作业时也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读尽所有项目仍找不到教学目标和内容,最终只好照搬教参或教师用书。
第二,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策略引导。
李维鼎在《语文教材别论》中认为,教材就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的目的的说明和为此要准备的言语材料。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它的新,就在于它是关于言语活动的操作程序的说明。操作程序是什么?就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和解决特定的问题所设计的可实践的步骤,简单说也就是告诉做的人怎么做。语文教材的设计其实也要讲究让学习者用它时就知道怎么做。但我国的语文教材编写历来只重视课文的精选组合,对包括课后作业在内的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一直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学生漫无目的找不到思考和实践的具体策略。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编写者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加以整合,由一味追求知识的系统传授到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这个过程已有很大进步。但细究现今的语文教材,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设计仍然很薄弱,真正对学生起指导作用的言语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程序性知识还相当缺乏,就连这种知识的语言表述也趋于零。相比之下,《美国语文》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策略是相当明晰的。因此,只有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增强对学生认知过程的策略引导,为作业和语言实践设计出实施步骤,教与学才能找到清晰具体的路径。
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因素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中美语文教材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差异充分反映了两国语文教育不同发展思路,将两者加以比较分析,目的是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为我国语文教材的改进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马浩岚.美国语文[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3]庄文中主编.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诗经》从编著之初就具有教化作用,在历朝历代的教学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诗经》作为教本,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时至今日,《诗经》选文在当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出现于初高中各个年级。本文分析当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诗经》选文,并就《蒹葭》、《关雎》两篇为例,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以求对于当下《诗经》篇目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诗经》;语文教材;多角度解读
在当下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教材对于《诗经》选文数量并不相同,纵览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粤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六个版本的教材,《诗经》选文累积起来仅仅只有8篇,且出现次数并不相同,具体如下图排列(按初高中出现顺序):
选文篇目《关雎》《蒹葭》《静女》《氓》《采薇》《伐檀》《无衣》《鹿鸣》
选取次数34233111
从上表不难发现,《蒹葭》篇目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都有其身影。《关雎》、《氓》出现三次,不过《关雎》无论在何版教材中都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而《氓》均出现在高中阶段,由此可见这两篇选文在内容和赏析上具有难易之分。《静女》、《采薇》都作为高中选文出现。《伐檀》、《无衣》、《鹿鸣》只出现在语文版高中教材中。
对于《诗经》,闻一多先生提出“《诗经》中的诗,却是‘可求甚解’的。” 可字句的阐释来推测出古意,也可从先人的解读给我们以启迪。这给我们就多策略解读《诗经》选文指明了一条方向。依重要程度,下面以《蒹葭》、《关雎》两篇文章为例,进行多策略解读,并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从而得出多种结论,让学生对《诗经》选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蒹葭》选文内容分析
苏教版的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版的九年级下册,和沪教版高一都收录《蒹葭》为教材课文,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对于《蒹葭》的重视程度。苏教版的定位在于诵读,这主要体现在音乐性方面。人教版、语文版主要从诗句如何体现情感、重章叠句的引入、重点实词的考察这三方面。而沪教版则更为深入,介绍了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材中给出了三个角度,分别是:思念情人、招贤诗与理想境界说。
《蒹葭》之所以被如此之多教材所接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并没有太晦涩的字眼,另一方面,《蒹葭》一诗所塑造的浓郁的抒情韵味,创造了“求而不得”的企慕情境一再被后人所推崇。
1.刺襄公诗。“刺襄公诗”说源自于《毛诗正义》。《毛传》本着《诗序》提出的“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原则,认为其主旨是“刺襄公也。”完全是将《蒹葭》当成一首比喻象征诗。这种解读影响了两千多年,许多研究《诗经》的名家如马瑞辰等人都对其亦步亦趋,将之奉为圭臬。
从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则得出的结论,无非是让学生对汉代的礼教制度有大概了解,进而看《诗经》产生初始,人们是如何对它进行解读。
2.求贤诗。关于“求贤诗”苏辙言道:“不以其道求之也,则道阻且长,不可得而见矣。如以其道求之,则宛在水中耳。”认为诗中所言“伊人”求贤者,乃襄公求贤。清代姚际恒也认为如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若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则是为了让学生拓宽思维,不局限于一家之说,借助先贤所言,进行自己的独立判断。
3.怀人诗。朱熹对《蒹葭》的诠释则转变为“怀人诗”。认为《蒹葭》说的是“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朱熹虽然也强调礼教,但却撼动了汉人的学说,让《蒹葭》更回归于文本,认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赋的手法,如实地描写景物而已。
4.爱情诗。“五四运动”后,大陆学者颠覆旧经学体系,对《蒹葭》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是一首“爱情诗”。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则说:“这是一首描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人在这时候、这地方寻找那心中难向人说的‘伊人’。伊人彷佛在那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左右上下求索,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得。
这种角度更符合近代学说,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从《蒹葭》所描绘的画面感而发,让学生由文到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感受。
二、《关雎》选文内容分析
人教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均录有《关雎》,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也有收录,不过仅仅作为诵读篇目。可以看出,《关雎》在语文教材的定位,仅仅在与义务教育阶段之末,说明其内容并不是太深奥,语言也较为易懂。在课后习题中,人教版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并介绍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语文版则是作者通过哪些语言表达了爱慕之情,并对重点实词“寤寐”做了考察。
1.“后妃之德”说。《毛诗序》言此诗主旨在于以后妃之德风化天下。《关雎》篇序有言:“《关雎》 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朱熹也将《关雎》之旨落实为对于文王、大姒的赞美,并进一步谓诗中的“淑女”盖指文王妃大姒为处子时。“君子”,指文王。
2.男女情爱说。近代学者多认为《关雎》诗歌的本意,在于对爱情的诉求。学者们或谓“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或谓“这是一个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专家的认识趋于一致者在于断定诗中的“君子”、“ 淑女”皆为贵族中人,而此诗则表现了男女表达爱慕的场面。
从这个角度进行切入,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可以开放型让学生自主体会其情感,从何句子体现出来。
3.婚礼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雎》表现的并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为贵族的婚礼赞歌,琴瑟、钟鼓本就不是寻常人家所有之物,及时贵族也很少会拿出来肆意使用,只有在十分盛大的节日时,才会拿出,作为一种礼器出现。
从此角度切入,可以让学生对于《关雎》一篇能有更加全面的体会,一方面不仅仅是颂德,其中也有爱情存在;另一方面,更有古代典礼的盛大场面。
三、小结
由前文可见,《蒹葭》至少可从四方面进行解读,即:刺襄公诗”、“求贤诗”、“怀人诗”与“爱情诗”由不同的角度解读,也可得出相应的不同结论。也可加入沪教版《蒹葭》“思考与练习”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诗歌所体现出对理想的无尽追求。对于《关雎》在内容上进行多策略解读,一方面通过“后妃之德”,可以让学生形成《诗经》的整体化概念,对《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乃至社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通过男女情爱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诗文体会情感,最后通过“婚礼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辨别,自主发现作品情感的能力。(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27页。
[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4]苏辙:《诗集传?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册》台湾上午印书馆1986年版,第523页。
[5]邵禹铭:《<诗经?秦风?蒹葭>研究》,山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届。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注入了新的理念: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也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除了“知识与能力”外,更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作为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设计和评价理应受到重视。
(一)作业设计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喜欢新鲜,不好呆板、枯燥,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作业设计既要符合教学的原则,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首先,讲究形式多样,注重全面发展。
谈到中学语文的课外作业,范围极为广泛。因为语文的学习无时不在,学校、家庭、社会处处皆有,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资讯、标牌广告,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无不是语文的课程资源。于是,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字帖随他临;想锻炼学生的听力,电(视)台新闻让他记;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自己录音随他听;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时文美谈、经典名篇,任他选;想走进社会,街头错别字随他挑;想全面发展,手抄报随他编。此外,还有观察、联想、摘抄、写作、调查报告、课本剧等任君选择,可以说,语文世界--多姿多彩,语文作业--形式灵活。例如,预习作业。无论是传统的“预习--上课--复习”,还是新兴的“先学后教”,课前的预习作业是少不了的。在过去,预习一般是掌握词语音义、了解课文大意等,使学生在课前对将学课文有一大致认识,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在新课程下,为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还可以增加另一些内容,如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的作业。在学习《故乡》一文前,可让学生上网搜索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代表作、浙江社戏的文化习俗等,让学生带着兴趣上课,印象更深;在学习《黄河颂》前,让学生查阅黄河的资料及图片,让学生对黄河有一感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前,可让学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走进贝多芬的心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学生乐做愿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三军未动 粮草先行
――谈处理中学语文教材的艺术
广东开平塘口镇宝树中学 周爱兰
教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性是教学艺术最本质的特点,它决定着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在表达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方式方法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荷载的知识,都是教师已有的、已知的,而如何驾驭这些知识,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而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益,这是教学创造性的实质,所以,教学艺术的创造性一般表现在:如何准确、灵活地把握制约教学的种种主客观因素,包括如何能动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程序,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等方面。其中,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也就是备课,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对教材的“再创造”也就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统筹兼顾原则
处理教材要紧扣教学目的,对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者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首先,要保证“双基”,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其次,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三,要发掘教材中德育渗透,情感熏陶的因素。就语文教学而言,这门科不仅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还有一个极为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认知和情感的天然结合体。形成认知能力的手段听说读写应与情感载体体验的激活、引发、领悟紧密交融在一起,成为联珠双壁。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感悟了作者的感情,志愿军的爱与憎,对课文字、词、句、段、篇等认知就会有更透彻的赏析。
2、适应对象原则
处理教材要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教学要吃透两头,其中一头就是学生。主要是做到:“心中有书,重点明确;目中有人,灵活施教”,在处理教材必须了解和研究教学对象,使处理教材的方法、过程、结果能适应不同教学对象、不同类型的学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学习能力、年龄特征、个别差异、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班级风气等。这样,才能使备课有针对性,使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水平相一致,灵活施教,有的放矢,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3、灵活处理原则
处理教材还要有灵活性。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教材,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文章典范性很强,在教学中就可做提示性的点拔,锻练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赏析,以求“自求得之”。有些文章典范性虽强,文质兼优,但难度较大,教师须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认识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朗读、评点课文、评价欣赏等方法来掌握,同样一篇教材,可从朗读激发情感入手,可从板书提示线索入手,也可从生动比喻、故事启发入手,不同的处理方法往往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使教学既能教出教材的特色,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举一反三”的原则
在处理教材中,要始终贯彻“举一反三”的原则。这个原则的实质就是要求妥善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从而做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重。所谓的“举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等技能技巧,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牢固的记忆和熟练地掌握。所谓“反三”就是使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类推到有关问题的理解和独立解决,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
[1] [2] [3] 下一页
上述四条原则是紧密联系、互相浸透的,指的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使备课取得良好的成效。哲学家培根说:“跛足而不迷途,能赶上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因此,处理教材的艺术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需讲究一定的方法,才不致于事倍功半。
1、 钻研大纲,明确目的
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科的总的要求和总的原则,并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范围以及教学进度。教师钻研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教学中的三个“W”即what(学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学)。例如,要让学生弄懂什么――课文的类型、修辞手法等;学会什么――文段分析的技巧、作文方法等;发展什么――听说读写能力、智力等;培养什么――道德情感、审美观点等。
2、 通览教材,鸟瞰全局
教科书提供了基本的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教师应在把握大纲的基础上,通览教科书,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比如,首先要了解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另外,教科书后面有关写作实践、语法知识等内容也在通览之内。这样可以确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案,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有序性,维护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在教学中执简驭繁,纵横弛骋。
3、 疏通教材,清除障碍
在通览了全部教材的基础上,对所要讲授的.单元或课题教材进行疏通,清除拦路障碍。对于教材内容,大到 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小至标点符号、书写读音,都要一丝不苟,细心阅读,反复推敲,弄清弄懂。扫清障碍,保证在进行教学中不卡壳,不出错误,不留空白。
4、 熟悉教材,重点记忆
熟悉教材在于“透”和“熟”。要掌握每篇文章在整个单元计划的作用,同时对每篇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作者思路及蕴含的思想、智力的各种因素等进行认真思考,做到胸有成竹。要达到熟悉教材,重点记忆和背诵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如有些重要句子、注释等要铭记于心,不致于说一句看一下课文或教案,中断学生的思路,给课堂带来不协调的气氛。
5、 分析教材,把握“三点”
分析教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把握“三点”,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首先要抓准教材的重点,即明确教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新教材中,重点往往体现在每单元的“单元提示”,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当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来掌握重点。
其次,要把握教材的难点,指的是教材中那些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材,找出难点,对其条分缕析,使其化难为易,豁然贯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要确定教材的“关键点”,指的是教材中对于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能起作用的部分内容。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巧妙点拨,就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掌握了初二语文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就到推及理解每篇课文有关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6、 精心设计,妥善安排
在全面、系统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从教学的全局出发,缜密地考虑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精心设计课程结构,教学程序等。在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惑”,教师在课前的设置中就已体现了对课文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与理解,并精心设计为能启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各种题型的阅读题,作为课前预习作业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找出疑难点,以备带问题听课。在课堂上,教师应胸中有丘壑,决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主讲,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哪些需详加剖析,哪些只需略加指导;提出的问题高而可攀,设计的问题难而有度。课堂的精心设计,力求开头引人入胜,中部丰满坚实,结尾耐人寻味。师生双方有备而战,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7、 阅读资料,吸取营养
有效地利用教学参考资料,从中吸取营养是处理教材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教学参考资料,是教科书的补充。教师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和一些相关的书籍、报刊。甚至可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得心应手驾驭教材。语文教师还应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在搜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笑话、故事、名言警句等课外资料,在课堂上就可随手拈来,使课堂的更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语文教学的知识性和情感性,认真备好课,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尤显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挖掘教材“深”,教材方法就会“活”,讲课就会“精”,传授知识就“准”,教学效果才能“高”,才有可能在授课过程达到一种左右逢源、驾驭自如的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创新教育实施指南》)
一、善良执着的小男孩李京京
小说《心声》的主人公李京京是一个可怜又可爱、善良又执着的小男孩。京京父母感情不和, 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种环境造就了他沉郁、倔强、认真的性格特点。他对乡下的爷爷和小伙伴满怀着真挚的感情, 总是沉湎在过去幸福快乐的生活中, 现实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只好从回忆中寻找慰藉。课文《万卡》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他要以此来发泄心中的郁闷, 所以对朗读课文无比渴望。老师却以他嗓音不好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 既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又使他感到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和压抑。李京京又是一个善良自强的孩子, 他虽然不理解老师的做法, 心里难受极了, 但是并没有抱怨, 而是一个人默默地去努力, 悄悄躲到小树林里读课文。第二天放学后, 他指出同学赵小桢朗读的不足, 不是嫉妒, 而是满怀真诚地希望同学能读好这篇自己特别喜爱的小说。
李京京的内心世界无疑是十分丰富的, 他虽然还是个孩子, 但是有着特殊的成长经历, 从小跟爷爷在乡下长大, 与乡下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他的思想性格受纯朴的乡村文化感染着。而回到城市家里后, 因为从小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 没有感受过那种美好的父爱和母爱, 因而与父母在思想感情上格格不入。父母吵架, 自己遭打受骂, 京京成为父母不和的出气筒和牺牲品, 更使他与父母貌合神离, 只想尽快离开他们, 一辈子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他们, 他整天魂牵梦萦的是过去的生活, 是乡下的爷爷和小朋友。京京还小, 他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受的东西。他学习并不差, 就是嗓子不太好, 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教学效果, 不让他朗读课文, 确实给从小懂事而敏感的京京自尊心一个不小的打击。好在京京并不是那种脆弱计较的孩子, 也许是对这种打击习以为常了, 他朗读课文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 继而纠正同学朗读中的错误, 未被接受反遭嘲笑。公开课上, 出乎意料地事先被指定朗读的同学赵小桢怯场, 京京的机会来了。要在一般同学, 遭受老师和同学的一再打击, 早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了, 而京京并不气馁, 在需要救场的关键时刻, 他经过片刻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战胜了自己, 勇敢地郑重地举起了右手, 深情地朗读了课文, 如愿以偿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京京的不屈不挠和难能可贵的执着, 终于使他获得了成功!李京京的成长故事似乎在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 都不要灰心丧气, 更不要轻易放弃, 而是要执着追求, 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相信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二、认真好强勇于改错的程老师
小说对程老师着墨不多, 但性格鲜明。“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头发剪得短短的, 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 嘴巴棱角分明, 模样有点像男孩。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 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 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年轻自信负责的程老师, 和许多好老师一样, 对工作一丝不苟, 追求完美, 爱惜学校荣誉, 因此为了区教育局的公开课而精心组织, 认真准备, 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给领导和同行最好的印象。公开课上, 赵小桢怯场,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 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 可是, 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 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身为老师, 我完全理解程老师当时的心情, 也十分同情她那时的处境。她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 这堂公开课, 她太想成功了。可是学生们的表现太令她失望, 她不得不请李京京这个她拒绝过的学生挽救局面。她真是无可奈何啊!但京京发自内心的真情朗读打动了她, 唤醒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过了好一会儿, 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 走到他面前, 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 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程老师没想到李京京会读得这么好, 出色的朗读令她对李京京刮目相看, 尤其是在无人举手造成冷场的情况下, 李京京打破了尴尬, 能将课文读得这么成功, 保证了公开课的效果, 使当初拒绝李京京的程老师深感懊悔和自责。所以, 说话的语气神态跟前面拒绝京京时截然不同了, 她的这一做法既是对李京京的肯定, 也是对自己错怪李京京的抱歉。程老师随机应变, 果断处事, 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也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
三、美中不足却难能可贵的一对师生形象
小说描写的这对师生形象散发着动人的光辉, 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但作者并没有把人物塑造得尽善尽美, 完美无缺, 而是把他们描述得像日常真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程老师毕竟年轻, 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受传统师道尊严教育的影响, 教学观念和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对“优秀学生”的教育, 并给予他们很多的机会, 对像李京京这样有“问题”的学生, 指导和关心不够, 往往在无意识中还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挫伤他们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在公开课教学中, 事先安排, 弄虚作假, 不仅给学生带来不公正的感觉, 而且对学生的诚信做人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课文还反映了程老师缺少爱心、平等待人等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李京京!注意力集中!”一声呵斥, 京京吓了一跳, 赶紧扭回脸来。程老师的目光不满地盯住他。“李京京, 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不行, ”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 “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 念不好。”这样粗暴的言行在像京京这敏感的学生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一定的负作用, 程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警醒: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既要充分重视优秀学生在学习中的带头作用, 又不要忽视广大的普通学生, 应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给予平等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特别是在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充分注意更多的学生, 重视学生个体, 发展学生个性。虽然程老师的缺点很明显, 但勇于改错是她难能可贵的优点。一位老师, 绝对不是从走出大学校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 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优秀老师不是天生的, 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给她一个成长的空间, 让老师一步步地走向优秀, 走向完美。在这堂课上程老师的学生李京京就给了她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李京京是个胆怯的孩子。在整篇文章中, 他说话都是结结巴巴嘟嘟囔囔的。“京京站起来, 结结巴巴地说:‘老师, 我能……念一段吗?’”“他嘟嘟囔囔地说:‘读的不对。’京京红着脸, 固执地嘟囔着:‘不对。不对。’”京京又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 总是一个人心事重重, 似乎周围知心同学极少, 跟老师、同学、父母的交流很少。是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京京忧郁、敏感、内向、胆怯甚至有点自卑的个性, 再加上他不善言谈, 无法把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展示在同学老师乃至父母的面前, 而这又造成了京京跟外界的隔膜, 使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于是他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公开课上京京战胜了自己的胆怯, 勇敢地举手要求朗读, 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这是他个性的巨大进步!所以, 这节公开课将成为京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相信:从今以后, 京京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情;我们期待:爷爷收到京京写的信会来看他, 父母和睦能给他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坏境;我们也祝福:京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善良执着的小男孩李京京
小说《心声》的主人公李京京是一个可怜又可爱、善良又执着的小男孩。京京父母感情不和,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环境造就了他沉郁、倔强、认真的性格特点。他对乡下的爷爷和小伙伴满怀着真挚的感情,总是沉湎在过去幸福快乐的生活中,现实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只好从回忆中寻找慰藉。课文《万卡》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他要以此来发泄心中的郁闷,所以对朗读课文无比渴望。老师却以他嗓音不好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既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又使他感到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和压抑。李京京又是一个善良自强的孩子,他虽然不理解老师的做法,心里难受极了,但是并没有抱怨,而是一个人默默地去努力,悄悄躲到小树林里读课文。第二天放学后,他指出同学赵小桢朗读的不足,不是嫉妒,而是满怀真诚地希望同学能读好这篇自己特别喜爱的小说。
李京京的内心世界无疑是十分丰富的,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有着特殊的成长经历,从小跟爷爷在乡下长大,与乡下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思想性格受纯朴的乡村文化感染着。而回到城市家里后,因为从小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没有感受过那种美好的父爱和母爱,因而与父母在思想感情上格格不入。父母吵架,自己遭打受骂,京京成为父母不和的出气筒和牺牲品,更使他与父母貌合神离,只想尽快离开他们,一辈子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他们,他整天魂牵梦萦的是过去的生活,是乡下的爷爷和小朋友。京京还小,他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受的东西。他学习并不差,就是嗓子不太好,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不让他朗读课文,确实给从小懂事而敏感的京京自尊心一个不小的打击。好在京京并不是那种脆弱计较的孩子,也许是对这种打击习以为常了,他朗读课文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继而纠正同学朗读中的错误,未被接受反遭嘲笑。公开课上,出乎意料地事先被指定朗读的同学赵小桢怯场,京京的机会来了。要在一般同学,遭受老师和同学的一再打击,早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了,而京京并不气馁,在需要救场的关键时刻,他经过片刻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战胜了自己,勇敢地郑重地举起了右手,深情地朗读了课文,如愿以偿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京京的不屈不挠和难能可贵的执着,终于使他获得了成功!李京京的成长故事似乎在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执着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相信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二、认真好强勇于改错的程老师
小说对程老师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年轻自信负责的程老师,和许多好老师一样,对工作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爱惜学校荣誉,因此为了区教育局的公开课而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给领导和同行最好的印象。公开课上,赵小桢怯场,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 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身为老师,我完全理解程老师当时的心情,也十分同情她那时的处境。她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这堂公开课,她太想成功了。可是学生们的表现太令她失望,她不得不请李京京这个她拒绝过的学生挽救局面。她真是无可奈何啊!但京京发自内心的真情朗读打动了她,唤醒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程老师没想到李京京会读得这么好,出色的朗读令她对李京京刮目相看,尤其是在无人举手造成冷场的情况下,李京京打破了尴尬,能将课文读得这么成功,保证了公开课的效果,使当初拒绝李京京的程老师深感懊悔和自责。所以,说话的语气神态跟前面拒绝京京时截然不同了,她的这一做法既是对李京京的肯定,也是对自己错怪李京京的抱歉。程老师随机应变,果断处事,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也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
三、美中不足却难能可贵的一对师生形象
小说描写的这对师生形象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但作者并没有把人物塑造得尽善尽美,完美无缺,而是把他们描述得像日常真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程老师毕竟年轻,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受传统师道尊严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和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对“优秀学生”的教育,并给予他们很多的机会,对像李京京这样有“问题”的学生,指导和关心不够,往往在无意识中还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进取心和自尊心。在公开课教学中,事先安排,弄虚作假,不仅给学生带来不公正的感觉,而且对学生的诚信做人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课文还反映了程老师缺少爱心、平等待人等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李京京!注意力集中!”一声呵斥,京京吓了一跳,赶紧扭回脸来。程老师的目光不满地盯住他。“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这样粗暴的言行在像京京这敏感的学生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一定的负作用,程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警醒: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重视优秀学生在学习中的带头作用,又不要忽视广大的普通学生,应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平等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特别是在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充分注意更多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虽然程老师的缺点很明显,但勇于改错是她难能可贵的优点。一位老师,绝对不是从走出大学校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优秀老师不是天生的,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给她一个成长的空间,让老师一步步地走向优秀,走向完美。在这堂课上程老师的学生李京京就给了她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李京京是个胆怯的孩子。在整篇文章中,他说话都是结结巴巴嘟嘟囔囔的。“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他嘟嘟囔囔地说:‘读的不对。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不对。不对。”京京又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总是一个人心事重重,似乎周围知心同学极少,跟老师、同学、父母的交流很少。是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京京忧郁、敏感、内向、胆怯甚至有点自卑的个性,再加上他不善言谈,无法把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展示在同学老师乃至父母的面前,而这又造成了京京跟外界的隔膜,使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于是他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公开课上京京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勇敢地举手要求朗读,才更显得难能可贵,这是他个性的巨大进步!所以,这节公开课将成为京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相信:从今以后,京京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情;我们期待:爷爷收到京京写的信会来看他,父母和睦能给他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坏境;我们也祝福:京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而这些观点不正是作者黄蓓佳力图通过她的小说作品在告诉我们吗?中学语文教材中描述“课堂教学情景”的课文很少,而能把“课堂教学情景”描写得使人难以忘怀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小说《心声》却把一节公开课写得栩栩如生、真实感人,令人过目不忘。作者黄蓓佳抓住上课朗读这一极其平常的事件,以其细腻的文笔与精巧的构思,通过细节描写,挖掘事件蕴含的时代意义,使得课文中难得的一对师生形象牢牢地印在了读者的心目中。
【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推荐阅读:
衡水中学的高三语文作文05-25
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09-17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10-24
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09-11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09-24
中学语文作文11-01
快乐中学语文12-08
浅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09-06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23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论文的摘要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