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共8篇)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篇1

——小学语文散文之教学策略初探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它在小学教材中占有不少篇目,而且每篇课文在它所在的年级和单元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散文的种类繁多,概括地说,有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状物散文和说理散文四类。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和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实践,通过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体验,通过多多接触各种不同的散文作品,多多磨练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才能体会得深透。如何教好散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牵动心灵

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场白预示着成功的到来。当散文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教师引领学生去寻幽探秘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成功的导语,如同刚刚拉开的大幕,让学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散文文质兼美,教师应该利用好各种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牵动学生的心灵,快速地走进文本之中。比如教学《草原》一课,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先用幻灯播放一望无垠的草原风光及富有草原民族风情的画面,配以草原风情的民族乐曲,听录音朗读课文。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悠扬的乐曲,很快把学生带入了情境,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激发学生欣赏文本的热情。再如教学陈益写的《麦哨》一课,在作家的笔下,这是一方沃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孕育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可是我们县城的孩子们未必见过这样五彩缤纷的田野,更不用说产生如此丰富、喜爱的情感。没有生活体验,单单靠纯美的文字如何能使孩子披文入情?所以课始揭题时,我选用了一首简单、质朴的儿童诗歌《乡下孩子》,配上清新的乡村画面和舒缓的钢琴曲,师生配合朗读诗歌,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们与乡村的距离,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整体阅读,理清文路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以情动人。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内容怎样“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异,归旨却为一。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所以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应教给学生整体阅读法,让他们抓住文章线索,并顺着线索层层领会。

1、抓文眼,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准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例如在教学《麦哨》一课时,导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形容麦哨声音特点的两个词语,学生迅速地找出了“欢快”、“柔美”两个词语,也就抓准了文章的文眼,继而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去品读、感悟乡村的“景色美”、“孩子乐”。这样也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孩子们,麦哨声中包含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无拘无束、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在课末提问:这“欢快、柔美”仅仅指麦哨吗?孩子们的理解水到渠成。

2、以中心句为契机,理清作者思路。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们可用直扑中心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那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的?继而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先写海面、海底、再写海滩、海岛,这样,学生对文章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三、抓住重点,品析词句

品味语言是学习散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散文中有许多词句用得非常准确、贴切,教师应该“咬”住这些词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1、抓重点词句的理解。如《桂花雨》一文这样描写桂花迷人的香味:“桂花开得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浸、沉浸”两个关键词,采用四步法引领学生品味桂花迷人的香味,领悟作者浓浓的乡情。第一步抓词:这两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桂花的香?(“浸”“沉浸”)第二步说句:你能根据这两个词说说桂花怎么个香法吗?第三步入文:桂花盛开的时候香味真浓啊!但花开总有花谢时,作者为什么要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呢?(联系第四自然段内容交流)第四步悟情:是啊!当桂花盛开的时候,走进小琦君家乡的村庄,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当桂花落了,母亲把桂花晒干了,收到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一直享用到来年——桂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作者说,这桂花融入了浓浓的乡情,一直香到心里头。又如《荷花》一课中,读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我让学生思考;这里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想出了“长”“伸”“挤”“钻”等词,继而我又引导学生比较赏析,用哪个词更为精准,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很丰富多元:有的说从“冒”字感受到白荷花好像争着要把自己美丽的身姿展示给人们看;有的说从“冒”字体会到白荷花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有的说“冒”字写出荷花的生命力旺盛,连这么密的荷叶都挡不住。在语言的欣赏玩味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中去,从而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懂得了用词的精准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作用。

2、析修辞手法的妙用。如教学《麦哨》一文,我们可重点赏析修辞手法的运用。(1)赏析比喻句的美。“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当学生说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孩子们的脸蛋美时,我顺势出示另一个简化的比喻句:“孩子们的脸蛋像月季花。”让学生在比较赏析的过程中,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生动、形象、具体,它更细腻地表现出孩子们的美丽可爱,与碧湖、绿草相映衬,俨然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2)品读排比句的美。抓住“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个排比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发现句式的特点,品味语言的优美,并引导学生透过句子展开想象,感受田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美,体会农民将要获得丰收的喜悦之情。在品读赏析中,孩子们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进行碰撞、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智慧,也酿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指导诵读,深化情感

诵读课文,历来讲究领悟语言的神韵。“读悟其神”,这是由汉语言本身丰富的神采所决定的。朗读是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朗诵,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散文的思想内涵,更透彻地领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在朗诵中,学生的思想感情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蕴涵着作者情感的语句,更深地了解语言的色彩,通过朗读深化自己的情感。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我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读出江水的“静、清、绿”。学生越读越入情,充分体会到了江水的美丽,同时也在朗诵中积累了语言,增强了语感。

五、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教学中,我们不光要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泉水》一文,第2—5自然段,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学生很爱读。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泉水还会流过什么地方?”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写几个美丽的句子。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句式,让学生先说后写:泉水流到

。看到

,泉水说:“

。” 学生发挥想象,一些同样优美的句子纷纷呈现:泉水流过草原,嫩绿的小草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泉水流进田野,田野里的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喝饱了你们就能结出大大的谷粒。” „„学生通过这样的写话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拓展了思维,领悟了表达方法。

六、拓展阅读,有效延伸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是学生获取“精神粮食”的重要途径。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得发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正是这个道理。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欣赏分析的习惯,从文章的结构,剪裁的方法,到语言的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等,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美的境界。例如,我们在教课文《桂林山水》时,可以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贺敬之的诗歌《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啊,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给人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的艺术感受,这样既增添了对桂林山水的飘渺感,又增添了作品的情趣,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篇2

一、注意在导入环节抓住学生注意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个民谚强调了万事开头的重要性。而“万事开头难”又强调了万事开头之时需要的技巧性。教学尤其如此, 一堂课开头更如此。一堂课的开端就在于导入, 导入设计好了, 就为后面的成功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语文教育学家的研究显示, 语文课作为人文性的课堂, 其导入环节对整堂课的意义更显得特别。导入设计不好, 往往导致后面的环节难以出现精彩。而一个好的导入, 一开始就出彩, 受先入为主心理印象的影响, 其后各环节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较高, 从而确保各环节教学都取得成功。

就散文教学的导入而言, 如何进行有效呢?经笔者检验较有效果的方法有两个:

(一) 以问题激思导入

以鲁迅的《雪》为例, 一开始可问学生:“中国北方与南方的雪有何差异?”也可以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雪景。然后给几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 自由阐述。这样的方式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很快就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 以影片激趣导入

同样以鲁迅的《雪》为例, 教师一开始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几则有关雪的短片,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雪景之美, 对雪景产生深刻印象, 为接下来的散文学习作思维和情感铺垫。这种声画配合的手段,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 从而可保教学成功。

当然, 实际上散文教学导入并不止以上方法, 还有很多方法可供使用, 比如表演法、直叙法等, 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来定夺。以上两种方法仅是笔者在实践中常用的方法而已。

二、在品读散文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散文没有诗歌那么形式整齐, 也没有诗歌的音乐感强, 但也具有其独特的形式美、音乐美, 也有语言风格上的朴素美和意义表达上的含蓄美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去品味和感受。下面笔者就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 简要谈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的步骤:

1.指导学生默读, 问:关于济南的冬天, 具体美在哪些方面?

2.指导出声朗读, 问:全文语言风格是什么?

3.教师范读, 结束后问:作者如何展示济南冬天之美的?

4.播放朗读录音, 学生跟着小声读, 提示学生注意情感。问:全文语言中有什么样的情感?

以上四步中, 都紧紧抓住“读”这一关键活动,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并在读的活动中培养语感, 理解内容, 把握感情。语言是声音符号系统, 语言表达之美主要通过声音来展示, 具体来说就是声音的快慢节奏、急促舒缓、音律对称、同音反复等, 这些都是常见的构建语言之美的手段, 这样的声音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展示, 也才能体会。所以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 必须贯穿在整个读的过程中。散文语言表达中的形式美、音律美、意境美等都在学生的反复读中向学生呈现, 并使学生感受到。

三、在文本分析中体验散文的意境美

何为意境?标准的定义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定义的含义有这样两点:一是意境并非现实生活场景, 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场景, 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认知上的创造性加工, 融有一定的主观情感;二是意境是艺术化的, 意味着其是具有美感的, 是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的。基于这两点,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散文分析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意境之美, 要让他们在意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意境审美中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比如, 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云南歌会的情景, 表达了他对民间文化以及其创造者——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赞美, 同时也体现了生活之美和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也展示了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文中字里行间缥缈着优美的意境,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 光从文字上理解分析也许不够, 可以借助短片播放来辅助。笔者找了关于云南风俗民情的短片来播放, 边播边作旁白介绍。使学生对云南民间文化有了感性的认知。接着再分析课文, 由于有了前面的短片铺垫,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很容易就建立了联想, 进而体验到了文中所描写的意境之美。这种意境之美的感受, 非常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全文的情感。

意境美一般不是直白的描写, 往往融于字里行间, 或通过人物活动展示, 或通过情境比喻的呈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体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而实现对意境的把握, 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在散文理解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散文学习一般难度并不大, 但教师一定要清楚, 散文教学重点不在于教给学生字、词、句、篇以及作者背景、文本价值等语文知识, 而要注意在散文教学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散文的能力。

传统的散文教学在这方面的做法实在是值得商榷的。传统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的散文教学一般是生词教学、作者介绍、文章写作背景介绍、文章段落分析等, 然后可能会有细节的分析, 主要集中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之类的。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把一篇优美的具有整体美感的散文给肢解了成了零碎的语文知识点。这样的教学, 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 而自主学习的机会一直缺乏, 从而使散文教学只存在“教”, 而少了实质的“学”。在当今新课程理念下, 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散文教学中要尽量注意其整体性,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散文之美, 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展开自主学习, 而教师要相应地退位到指导者的位置上。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 文章通过描写白杨树高大挺直、生命力顽强等特点, 借物喻人, 进而赞美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 同时展现出抗日军民及作为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的豪迈气概。全文语言平实却满含感情。在课文学习前, 教师应先让学生预习。课堂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白杨作为一个角色来扮演, 注意演出白杨树高大挺拔的气势。通过扮演活动, 学生对白杨树的特点会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整篇文章要理解并不太难, 因此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之后, 不妨将任务分解给学生, 让学生上台来讲解。比如分出语言特色、思想内容、意境美感等不同的任务模块, 让不同的学生各自承担一部分内容, 提前在预习时就作好准备。笔者实践中发现, 这些内容让学生来讲,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全班同学都更容易参与到其中。在学生讲解完成后, 教师再根据情况作些指导性评价, 讲解不足的, 适当补充;讲解偏离的, 进行适当纠偏。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就会形成自主学习散文的能力。

自古有云:“教无定法”。的确, 教学并无特定的定式可循, 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时间地点等, 要求不同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绝对适应任何一个场合。这需要教师的智慧, 需要教师适时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教学的策略, 调整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学生特点以及相关时间环境因素等。但不管教学策略如何调整, 其中总有一些核心的因素不会变。对于初中散文教学而言, 那就是要始终坚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其学习相关文本知识的同时, 学会欣赏散文中体现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等;让他们在散文学习中获得心理愉悦, 形成对散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敬丽.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余彪.课堂教学信息结构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1.

[3]胡明道.滴水瓣花总关情——谈初中散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 2005, (5) .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浅探 篇3

教学散文,最为重要的是把握散文的灵秀之美。蕴含灵秀美得散文,无论抒情、叙事还是写风景,总是情意浓浓,语言精美,构思独特,教学时紧扣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探讨,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提高审美情趣。下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散文教学的策略。

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文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做出评价。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诗情画意,优美的写景,娓娓的叙事,言为心声,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作者的深厚的感情,披文已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散文时,要紧紧把握文中言简意赅,蕴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推敲,让文中的灵秀美迸溅出耀眼的火花,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朱自清的《春》中“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教学时抓住拟人的修辞,进行分析,把握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一词是像母亲一般的温暖、亲切,慈爱,说明春天给人的感觉是温暖亲切,慈爱和幸福的,深含作者的感情。还有在教学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文中写水一连串用了五个“绿”字,描写的是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读着这些绿萍、绿藻、绿柳,我们会自然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的冬天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一个“绿”字,突出老舍先生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的相似体验,抒发了对济南独特的喜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笔尖轻轻流淌的是丝丝缕缕的感情。

二、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一定的情境,才能用生花妙笔勾画出一幅幅鲜明的生活图景,由景入情,优秀的散文往往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教学这类散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作品的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步入作者描写的美妙境界,《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著名散文。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情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显得情真意切,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之情。要让读者感动,首先要作者情真意挚,娓娓道来,情恳辞切,犹如与不见面的读者促膝谈心一般,不是在进行招感情上的交流。

三、追根溯源,理解内涵

阅读散文的核心是理解,最基本的要求是通过词句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而要理解,可以在识别、再现、探疑等方面下工夫。如《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一开始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天空写起。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日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风筝》很亲切地表现着春天,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他要求健康的、幸福的生活同春天的美景共存;无疑损害了健康而幸福的生活,是令人无比遗憾的。如本文篇末写到:“我倒不如躲到萧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是作者的悲愤,也是人民的悲愤。由此可见,对于“春”的渴望和对于“冬”的抗议,也正是《风筝》的又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捉住矛盾促使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理解散文的一种有效方法。积极思考,追根求源。教散文时,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疑难,学生就能体会到纸的背后的内容,加强对写作意图的理解。

四、倾情铸言,言语意浓

一篇好的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充沛的感情,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人们常把最精炼、最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称为诗的语言,散文的语言在音乐性、节奏感等方面虽不如诗强烈,但同样讲究和谐悦耳,讲究准确、生动、精炼、优美。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形象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咀嚼,推敲它怎样来表现丰富的内容,抒发浓厚的感情。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散文以记叙为主,但其中不少语言含有诗意,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目不窥园,组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十六个字内容丰富,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的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确凝练。在教学时,带领学生含英咀华,学生可体会到:散文中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增添文章的浓度,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能更为深刻地表达主题,能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流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感情的外衣,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能给作品添翅加翼。祖国语言宝库中有无尽的宝藏,佳作多如天上璀璨的明星,深入进去,乐趣无穷。

总之,教学散文必须把握散文的灵秀之美,通过朗读、吟诵、分析、咀嚼,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神圣的殿堂。感受文中美好形象,高尚思想的陶冶,与作者的感情的细流或波涛发生碰撞,从而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上学习借鉴感受散文无处不在的灵秀之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初探 篇4

郸城县*** ***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这方面的看法。

一、提问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问要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者应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 1 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要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小橘灯》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的性格特点。因此,因势利 2 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选准角度,化难为易

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选准一个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例如:《项链》一文中“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这个问题,就显得太大,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理解文章中的两句话:“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而且都是因为你!”路瓦栽夫人的遭遇是不是因为丢项链这件小事?是不是因为佛来思节夫人?然后架梯设题,就可以推论出她的悲剧来自个人,来自本阶级和那个资本主义社会。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才能娴熟自如地驾驭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走出一条有独特风格的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篇5

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前,“翻转课堂”“微课程”“可汗学院”等世界先进教学概念已被引进并普及。在我国,作为基础与核心的语文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建设上重视创新,有效而科学地运用好翻转课堂。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实践中表现出的教学矛盾,即翻转课堂中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地位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以及课堂效果与学生三维目标达成之间的矛盾。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了解我国中学语文翻转课堂的运用现状,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并以实践来验证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不断发展完善,以期能对我国的中学语文翻转课堂实践做出贡献。

2.定义及研究综述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课堂形式,出现时间并不长,最早是前后,由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公园高中两名化学教师发起,是为了解决当地学生来学校上课时出现的实际问题——路途遥远导致部分学生总是无法按时上课、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以及因生病和其他特殊情况而无法到学校上课等问题,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于是他们利用录屏软件或者摄像机将自己上课视频、课堂教案幻灯片录下来上传至网上,学生可以在家自学,这样到学校教师只去帮助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补习即可,解决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时发现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比传统教学更好,尤其是在网上上传教学视频可以被学生任意下载,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自学。这一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面“可汗学院”的兴起更是对翻转课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可汗学院”之后,翻转课堂便在世界领域掀起了“翻转”之风。目前,翻转课堂在美国很受重视,基于美国中学的具体实际,主要矛盾是毕业人数过少与居高不下的辍学率。在信息化时代,美国翻转课堂为所有具有基本条件的学生提供了可以自主接受教育的可能。然而我国的翻转课堂情况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矛盾点,使之始终无法推广开来。

二、中学语文翻转课堂中的教学矛盾

1.中学语文翻转课堂的特点及现状

翻转课堂具有促进教育资源优化利用的明显特点。与国外的中学语文课堂不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除偏远地区)的中学,班级容量很大,尤其是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班级,班容量远超国外同级中学水平,这是我国发展翻转课堂的较大阻碍。另一个阻碍是教师的心理,翻转课堂模式撼动了我国自古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主体地位,虽然课改一直提出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教师主导课堂这种形式并没有太大改观。

2.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师与学生地位间的矛盾

翻转课堂真正扛起了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的大旗,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关系。教师作为引导者,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解答者、帮助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宰者、学习者,是提出问题的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人。但随着这种关系的转变,不免会引起一系列教与学的矛盾。我国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教学相长,教师的主导地位根深蒂固,在一次次的课改浪潮后,仍存在教师以自己的“教”为中心、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且接受程度和接受内容很受限制。我们的.教育面临着知识积累层面非常充足,但没有实现针对素质的培养。由于翻转课堂的“翻转性”,学生既是教学的中心也是主导,这样看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远超于教师,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是整堂课的关键。

3.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三维目标之间的矛盾

在翻转课堂中追求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似乎与达成学生的三维目标存在着强烈矛盾。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论课程标准还是考试大纲,都对每个阶段的学生有着严格的对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的标准。教师要在课堂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翻转课堂中很难实现同一。翻转课堂由于其独特性,学生在家或任意场所下载课件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维度得到了锻炼、过程与方法维度也得到很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尤其受到重视。不过这样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只是个性化的,很难用课堂教学效果来衡量,教师在课堂上回答学生在自学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个性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办法同以前一样达成整齐划一的课堂听课“秩序”。

三、矛盾解决措施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根源解决翻转课堂的矛盾,教师应从心里接受自己的职能转变,职能转变并不是地位的下降,只有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才能真正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翻转课堂的主要矛盾分为几个方面,要根据我国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分析和解决。虽然翻转课堂不能够整齐划一地把握课堂进度,但学生通过在家自学,到课堂与同学、教师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更加有益。首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每个学生都对学习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其次,过程与方法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是对自己信心的培养。最后,知识与能力是学生获得的最大收益,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不是被教师一味地灌输。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立足于我国中学语文课堂实情进行翻转课堂运用,目前,翻转课堂在中学阶段的应用仍以实验课为主,由于各方面的矛盾和翻转课堂的适应性,目前也只能作为课堂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翻转课堂一定能蜕变为常规课。

四、研究局限及展望

本文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调查某学校试验翻转课堂的班级情况,具有很大的数据局限性,解决措施也仅仅针对一些班级问题,不具有普遍性。研究矛盾的方面还不全面,而且结论并没有真正投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实践检验。翻转课堂的研究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校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运用。翻转课堂不应仅作为试验课,或者是一些学校打出创新牌虚名的“表演课”,应真正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实现真正的“翻转”。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各方面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我国教学改革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也对培养真正高素养的人才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我们应该重视这一教学实验,并不断改进完善,使翻转课堂真正融入中国,由实验翻转为常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4]许兴亮.“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当代教育科学,,(16).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篇6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中学生散文的学习情况,分析他们学习散文时的学习期待以及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调查的结果,对中学语文课堂当中的散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加强课余积累。从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实验班1002班和普通班1009班。1002班共65人,发放问卷10份,收回10份;1009班发放问卷25份,收回25份,经过统计和数据的分析,现将问卷作如下分析:

(三)调查情况统计分析 1.你平时喜欢学习散文吗?

A.十分喜欢 B.不喜欢

C.有点喜欢

D.很讨厌 1002班:A 40% C 60% 1009班:A 45% B 20% C 30% D5% 情况分析:从两个班的情况可以看出,有多同学十分喜欢散文,部分 同学对散文有点喜欢,只有一小部分的同学不喜欢或是很讨厌散文,而且实验班的同学较普通班的同学对散文的学习期待较大。2.你对散文的定义有清楚的认识吗?

A.不清楚 B.很模糊 C.不知道什么是散文D.有清楚的认识 1002班:A 60%

C10%

D30% 1009班:A 10%

B 70% D20% 情况分析:对散文的定义不清楚或很模糊的占很大一部分,很多同学对此散文文体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只有少部分同学了解什么是散文。

说明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同学们的文体意识很淡薄,只是对散文单纯的喜欢,至于什么是散文以及如何来尝试写散文,很多同学不了解。在初中,同学们已接触了一些写人写景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准确来定义散文,同学们的意识中很模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强化文体意识,让学生认识散文的写作特点,明白什么是散文。

3.在学习散文时,你对以下哪一类散文最感兴趣?

A.抒情散文 B.议论散文 C.叙事散文 D.哲理散文 1002班:A 20% C 33.3% D 20% 1009班:A 35% C 40%

D 25%

情况分析:同学们对议论散文都不感兴趣,而抒情性散文、叙事散文所占比重较大,部分同学喜欢哲理散文。

这和高中生的阅读心理有关。刚升入高中,同学们正处于心理不断成熟发展的阶段,情感丰富,对理性有一定的追求,所以对抒情类以及哲理类的散文较感兴趣。据了解,同学们在初中主要训练的是记叙文,因而学生对叙事散文还是有一定的喜欢度。高一刚接触议论文的写作,很多同学不能把握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所以在学习议论性散文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难,也就没有学习兴趣。4.你能理解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总特点吗?

A.不理解

B.有点认识

C.根本不懂

D.很清楚 1002班: B 80% D 20% 1009班: B 65% C 10%

D 25% 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总特点只是有点认识,少部分同学很清楚,而还有一些同学根本不懂。

对于散文这一总特点,同学们思想当中处于模糊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对整体散文结构的把握,从结构和中心、主题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特点,并贯穿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来。5.在学习散文时,你最喜欢的是它的哪个方面?

A.语言之美 B.感情之美

C.结构的自由

D.意境之美

1002班: A 20% B 20% D 60% 1009班: A 16% B 24% C 16% D 40% 情况分析:多数同学喜欢散文的意境之美,对散文的语言以及感情的喜欢次之,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喜欢它的结构之自由。

散文通常是以营造意境的方法来吸引读者,而这一点同学们有很深的体会,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美的意境,带领同学们进入文本,在此基础上把握散文的情感、。可以从语言入手,体悟情感,营造意境,完成对散文的整体学习。6.你在学习散文时会关注什么?(可多选)

A.内容的真实性 B.语言的生动性 C.表达的多样性 D.情感的真挚性 1002班:A 33% B 40% C 10% D 60% 1009班:A 16% B 44% C 36% D 60% 情况分析:情感的真挚性成为同学们首要的关注,其次是对语言、内容、表达的关注。从中可以看出,散文学习贵在情感,即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实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同学们要着重把握的一点,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对于抒情散文老师会不会引导你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感情呢? A.会

B.不会

C.根本不

D.偶尔 1002班: A 70% B 10% D 20% 1009班: A 36% B 4%

D 32% 情况分析: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抒情散文的教学时还是能够注意教学方法,通过朗读的方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渗入的思想感情。

8.你学习散文时有哪些方面的障碍?(可多选)A.对中心思想的把握不准确

B.不了解文章内容 C.不知道作者说什么

D.不清楚写文章的目的 1002班:A 70% B10% C 10% D 50% 1009班:A 48% B 24% C 16% D 44% 情况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散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写作目的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的盲点,即为对散文“神”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据此情况,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体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弄清楚文章的中心和写文章的目的,这才是学习一篇文章最基本的东西。

9.你平时喜欢读一些散文类的课外书吗?

A.喜欢

B.不喜欢

C偶尔读些

D.没时间 1002班: A 30%

C 70%

1009班:A 20%

B 4%

C 48%

D8% 情况分析:多数同学喜欢读散文类的课外书,只有一部分同学偶尔读些或是不喜欢读,说明高一年级的同学对散文的阅读期待还是很高的。

你所知道的散文大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况分析:余秋雨、朱自清、刘心武、林清玄、冰心、季羡林、巴金等在几位作家中,喜欢余秋雨及季羡林的比较多,由此说明,现如今高一同学的阅读量很广,能够对文化散文有自己的一定认识,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展现。

10.你在学习一篇散文之前会主动预习并提出问题吗? A.偶尔会

B.从不预习 C.预习,并对其中不懂得地方标注出来 D.经常这样做 1002班:A 70%

B 10% C 10% D 10% 1009班:A 32% B 36% C 4% D 8% 情况分析:同学们偶尔会在学习文章之前主动预习并提出问题的占多数,一部分同学还能够对不懂的地方标出,可以看出很多同学的阅读习惯还是很好的,也和他们对散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11.你会在学习散文文时,有不懂的会上网查一些作家和文章的背景资料吗?

A.每篇都会查

B.经常会查 C.偶尔会查 D.从未查过 1002班: C 90% D 10% 1009班: A 32% B 36% C 48% D 28% 情况分析: 多数同学读不懂的地方偶尔会去上网查一些资料,少数每篇都查,还有部分从未查过相关资料。说明同学们还不能够运用一些有利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方面还有待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12.在学习散文时,你会和同学交流吗?如研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A.经常会

B.偶尔会

C.从来不会 1002班:A 20% B 50% C 30%

1009班:B 56% C 24%

情况分析:同学们在散文学习时大部分都能够和同学探讨一些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一方面说明散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另一方面说明高一的同学已初步具备小组交流、讨论的能力,能够自主地去解决一些问题。

13.在你学习散文的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大吗?

A.不大,我可以自学掌握

B.很大,整个过程都需要老师引导 C..不太大,个别地方需要指导 1002班: B 20% C 70% 1009班: A 16% B 16% C 48%

情况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散文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同学们认为教师教学时只是个别地方需要指导,所以在散文教学时,要切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满堂灌。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多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然后教师在学生不懂或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教的轻松,学生也学得有劲。

14.请写出你喜欢的一些散文文篇目,并简但说明理由。

《荷塘月色》、《背影》、《春》、《故都的秋》、《千年一叹》、《道士塔》等同学们对散文的喜欢,多是因为以下几点: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用词准确,充满生机活力,有一定的文学性。

从中可以看出,经典的写人写景散文仍具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老师对这些文本的解读要准确到位,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味经典的独特之处。还有很多同学喜欢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敢于追求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东西,同时也体现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面之广,这也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所要提倡的。15.你对老师的散文教学有什么建议?

1.多介绍一些好的课外散文,补充文章的背景知识。2.别只讲文章结构,多体会下感情,多和学生交流。3.在讲课时多分析文章中心、主题、创作手法、意境等方面。

可见,现如今的高中生已有了更深层次的阅读期待,并且现在的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期待的正是老师在讲课时所缺乏的。教师要打破以往教学的死套路,不能只为了应试而忽视了学生们的需求。多从学生的这些实际期待入手,多些引导,少些生搬硬套,多些感情、主题的探讨,而不是散文的结构等一些表面的内容。在教学目标的三维度中,不仅要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把握。

(四)调查情况小结:

本次调查,通过对高一同学在散文学习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建议:散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讲给学生基本的东西,另外还要注意对文章感情、主题、意境的把握,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使散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语文素养、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多彩课堂。附调查问卷: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 班级:

姓名: 请同学们认真填写问卷,在要选的选项上划对勾,谢谢合作!

1.你平时喜欢学习散文吗?

A.十分喜欢

B.不喜欢

C.有点喜欢

D.很讨厌 2.你对散文的定义有清楚的认识吗?

A.不清楚 B.很模糊 C.不知道什么是散文D.有清楚的认识 3.在学习散文时,你对以下哪一类散文最感兴趣?

A.抒情散文

B.议论散文 C.叙事散文 D.哲理散文 4.你能理解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总特点吗?

A.不理解

B.有点认识

C.根本不懂

D.很清楚 5.在学习散文时,你最喜欢的是它的哪个方面?

A.语言之美

B.感情之美

C.结构的自由

D.意境之美

6.你在学习散文时会关注什么?(可多选)

A.内容的真实性 B.语言的生动性 C.表达的多样性 D.情感的真挚性

7.对于抒情散文老师会不会引导你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感情呢? A.会

B.不会

C.根本不

D.偶尔 8.你学习散文时有哪些方面的障碍?(可多选)A.对中心思想的把握不准确

B.不了解文章内容 C.不知道作者说什么

D.不清楚写文章的目的 东西。9.你平时喜欢读一些散文类的课外书吗?

A.喜欢

B.不喜欢

C偶尔读些

D.没时间 你所知道的散文大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在学习一篇散文之前会主动预习并提出问题吗? A.偶尔会

B.从不预习C.预习,并对其中不懂得地方标注出来 D.经常这样做 11.你会在学习散文文时,有不懂的会上网查一些作家和文章的背景资料吗?

A.每篇都会查 B.经常会查

C.偶尔会查 D.从未查过 12.在学习散文时,你会和同学交流吗?如研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A.经常会

B.偶尔会

C.从来不会 13.在你学习散文的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大吗?

A.不大,我可以自学掌握

B.很大,整个过程都需要老师引导 C..不太大,个别地方需要指导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篇7

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充分发挥语文的思想性作用, 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因文悟道。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较之其它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越性。鉴于此, 我们作以下几点尝试:

一. 巧设导语, 渗透德育思想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 是改枯燥说理为激发兴趣、主动吸收的第一步。采用生动的导语, 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 学生则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 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和一种情感意境, 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我在上《济南的冬天》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法国雕刻家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来说, 不是缺少发现,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生活在自然中, 美几乎无处不在, 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 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季节, 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今天, 我们就来领略一下祖国大自然的美景。”这种诗话情景的导入方法能唤醒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并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 语文这门学科是离不开情感的渗透的。我们可以用壮美的祖国山河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国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 神奇壮丽的山川景色美不胜收, 而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山川景色的课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 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 更要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景物描写之外的更深刻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在对祖国的锦绣山川欣赏、赞叹的同时,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二. 介绍背景, 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教师每讲一篇课文, 都要把文章的时代背景讲述清楚, 阐明缘由, 启发学生联想文章内容而有所领悟。因此, 教师务必要在背景介绍上多用些心, 不但要教知识而且要育人, 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 我的教学设计是用半节课的时间, 通过多媒体 (自制课件) 和电影 (《火烧圆明园》剪辑) 介绍圆明园的今况和被毁时代背景:始建于1709年, 历时150年陆续建成。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 分别于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 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通过课文内容和我的史料介绍可知其辉煌景观和收藏的奇珍异宝, 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壮观的园林, 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英法联军的罪行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者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如何看待雨果的国际人文主义精神?这些问题学生都从我的背景介绍中深刻体悟, 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 以及深思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自大, 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创设情境, 渗透德育思想

课文中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 总是在字里行间凝铸着, 只有把握住教材中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 增强感染力, 才能达到陶治学生情操和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所以,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学生带入一定情境中, 让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 从而受到教育。

在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课的教学时, 我在“南京大屠杀”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 当时, 学生个个翘首凝视, 注意力集中, 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之中, 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树立了民族精神。当我用低沉、深情的语调痛诉美帝国主义撞毁我国军用飞机, 造成飞行员王伟牺牲的罪恶行径时, 学生各个更是义愤填膺, 议论纷纷, 我趁机诱导,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 让学生上讲台谈认识, 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 究竟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 究竟该如何立足世界之林, 正所谓“入情、入理、才能入脑”。这样做, 实则是将学生从“小语文”的环境引入“大语文”的环境, 使语文课的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让学生无论熟悉文本、思考问题, 还是直面死亡, 或者探讨“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的话题时, 都应与学生的间接、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因为“生活能使学生回到人的世界”。

四. 讲解内容, 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 就其内容而言, 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内容。语文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大纲, 利用必讲的每一篇文章, 在分析篇章结构, 阐明道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人们常说,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在《芦花荡》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两课中, 我通过新闻回播和网络新闻链接, 让学生了解上个世纪有关日本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侵略, 重点提及“南京大屠杀”、“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以及“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 德国总理施罗德站在诺曼底地区卡昂市‘和平纪念馆’门前, 发表了真诚认错感言”等内容, 让学生知道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及今天一部分日本人的态度, 并体会世界人民对德国深刻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的真诚态度的宽恕和尊重。学生很快就领悟了文章内涵, 不知不觉中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朱自清的《背影》中, 我教学生体会了博大深沉的父爱;从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中, 我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神秘奥妙, 认识到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永远的发展;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我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纯洁的精神;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我要求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教师应借助课文, 挖掘德育精华,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悟, 理解, 思考, 让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成为一股股精神的清泉, 濯亮学生的灵魂。

五. 分析人物, 渗透德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本里描写先进人物事迹的文章, 比比皆是。应该说, 语文课本里描写的先进人物, 都是学生的榜样。人们常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讲课时, 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进行分析, 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如女扮男装“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的木兰;“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心里装着全县人民, 而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这些英雄的气概荡人心魄, 可歌可泣。在他们身上, 闪烁着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因此, 在分析描写这些人物的作品时, 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 久而久之, 使学生能真正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六. 营造模式, 渗透德育思想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给学生, 更应该通过课堂这个阵地为学生展示生活的各个方面, 引导他们认识真善美、假丑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如讲《岳阳楼记》, 我组织进行了演讲辩论、诗文朗诵、名著赏析等语文活动, 让课堂波澜起伏, 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 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在大量、直接的语文实践中, 经历感受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从而一扫传统语文课上一提思想教育学生懒洋洋、慢悠悠的气氛, 让你追我赶, 力争上游的气氛取而代之, 营造出一种新形势下的创新型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感染。

中学语文愉快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愉快教学 中学语文

一、激发兴趣法

1.培养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探索志向,使得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积极主动。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课,不能照本宣科。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深处,而不是把书本上的东西通过嘴巴念出来。富有情感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感情,热爱学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2.精心设计导人语引趣。

课堂中导人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唤醒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好导引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语文课激趣导人的方法种种,如趣味问题导入、趣味游戏导入、寓言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人、直观教具演示导入等等。在讲解《社戏》一文时,会遇到关于孩子们偷豆情节的描写。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

该情节的描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原本偷东西是件不光彩的事,都会遭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严惩,而大文豪鲁迅先生却以此情节的描写来渲染孩子们看戏归航中的乐趣,这又是為什么?问题一经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窃窃私语,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时,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气氛欢快轻松,并且为解决这一与生活似乎矛盾的问题奠定了基础。最后问题顺利解决,在愉快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3.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引趣。

课文情节的产生,往往是以某种实际背景为原形的,但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完全不必要将其所有背景一一介绍给读者,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若照本宣科,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揭示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了解其知识来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里,是这样描写三味书屋的中堂: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只梅花鹿行礼。奇怪?既是书塾,为什么没有孔子牌位?更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还要对着挂有“伏”在古树下的“鹿”的图画行礼?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伏”和“鹿”是“福”和“禄”的谐音,旧时候读书为的是升官发财。学生了解这一背景后,原本枯燥而模糊的东西在脑海里就变得鲜活起来,学习兴趣也就大大增强。

二、创设情景法

1.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是设置矛盾情景,为学生创设“心求通而未得”、“口预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从学生的心智出发,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可能产生的疑惑,或是学生原有的认识与新授知识的矛盾,或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的障碍,从而去设计问题情景,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桥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在语文课上遇到“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一句话时,老师问:“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会得到统一的答案:“要想打住狼,必须要舍得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孩子为诱饵,才能打住狼”。教师这时应抓住时机,问学生:“有哪一个做父母的为打一只狼而舍弃自己的孩子呢”?学生先是诧异,继而似有所悟,接着是迷茫,最后是渴望。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教师开始讲解它真正的内含,“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本作“舍不得鞋子打不住狼”,是说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后来人们讹传为“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但让人触目惊心,而且与原义大相径庭了,这种创设情景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随时高涨起来。

2.创设成功情景。

上一篇:集团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古龙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