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听课心得(精选8篇)
从吴颜老师的课堂教学来说,目标定位正确,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良好。但是文章的写作上的两个特点没有讲解到:①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②以小见大的写法。
吴老师首先展示PPT图片介绍作者萧乾,接着请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①文章写什么?②你有什么疑问?以此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学生遇到的问题;继而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理解主题的深刻性。可以说,教学过程极其流畅,完全可以看出她深厚的教学功底。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亮点。
①教师的“导”比较到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比较好。
②是教学上用了朗读法、研读法、讨论法、质疑法,合适而且恰当。
③是学生包含深情,节奏感明显的朗读,为课堂添姿添彩。
④是板书简洁、清晰,特别能体现出层次。
⑤是扎实的基本功。教态稳重,语言流畅,秩序井然;制作的课件实用,操作熟练。
⑥是课外延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学生积累课外古诗词。
一、语文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感染力
其实, 这一条对其他学科教师也很重要。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艺术感染力, 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 引出狭小的课堂, 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 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 一边听老师的介绍, 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 谁能将它演绎得好, 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 烘托了课堂的气氛, 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自读感悟让课堂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 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 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 指导了感悟的方法, 同时, 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 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 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 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有老师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 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 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 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 还剩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 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 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五、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
【关键字】语文;文题;作文教育
作文教学一直是各科教学中的难点,"文无定法",作文教学 亦无"定法",一直以来,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不少人以之为禁区,不敢问津。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弊端,严重地桎梏着作文教学的前进。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增强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喜欢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个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
1.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作文成功之路》2000年l期例文《一生走不出你浓浓的爱》,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把一些平淡的材料以铺陈叠加的形式表达出来。文题用了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话,把全文琐碎,平淡的材料紧串在一起,使文章形如—个橡皮套袋:材料越多,内容越丰富,套袋就会更圆,母亲为儿一生操劳的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这句话就起到串连材料,点明主旨的作用。这样,作品也因之而增添了无穷的亮色。
2.材料来拟定文题
想象和联想是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写作,常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样文章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而瘦弱。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从内容上讲,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内涵,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现。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此类文题的设置,因为它在形式上隐含了基础材料,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带有较大的模栅性。也正是这种模栅性,使文题本身具有较大信息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而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说,其思维过程为: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主题。这—过程与作者的创作思维过程恰好相反。-看到文题后,最先关注的是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而涉及基础材料;读者在对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感悟之后,才能叩响文章主题之门。
二、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最直接的素材来源。让学生到劳动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习作素材,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同学们的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
例如:学生对锄草劳动并不陌生,却难以将这项活动写具体,往往写成“我们认真地锄”,使劲地拔,“一會儿就锄了一大片”等这样空泛的文章。此时如果老师空讲怎样写具体,学生写起来肯定还是有困难的。为了指导学生写好、写具体,于是在锄草劳动前,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平时自己是怎样锄草的,在锄草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学生说:有一种俗称‘拽倒驴’的草,根扎得很深,有时,一个同学是根本拔不掉的,要几个人合伙拔。我顺势启发:你们用力拔它却拔不出来,好像在跟人们怎么样,这时你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劳动时再认真体会一下。通过课前点拨并组织学生参与锄草劳动,学生写出了十分真实具体的文章。如有个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我用了全身的力气,拔那棵‘拽倒驴’只拽掉了几片叶子,而它的根却纹丝没动,好像在跟我作对,这下可把我给气坏了,心想:我非把你拔下来不可。于是,我叫来小亮和小明,我们三个一齐用力,嘴上喊着:“一、二、三”,那棵“拽倒驴”被我们拔了下来,我由于用力过猛,弄了个四脚朝天,把屁股墩弄得生疼。试想,没有这份深刻的体验,哪有这么“饱满”的语言!
生活处处有文章,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正如海边沙滩的见壳,拾起来串成一串,便是一条美丽的项链。
我们的作文训练不能离开学生见闻的实际,更不能离开学生真切的农村生活。农村学生习作的素材只要立足于农,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想,重视材料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写作的材料丰富了,写作的底蕴增厚了,思维拓宽了,语言有了个性,写作水平就在具有农村特色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留心生活,留意观察,留神生活中“有价值的”生活素材,那么,孩子的笔下一定会不断流淌出富有现实生活底蕴的美文。
参考文献:
[1]唐柏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体会[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
[2]赵其军.如何把作文写得“活”起来[J].基础教育参考.2008
【中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10月27――29日三地利间,我在xx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评比”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具备学习意思,但都各有特点。对正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发生很大的思维震撼,当然收成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领导学生诵读,适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还给学生大批的读书时光,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诵,也能力更深刻地舆解辞意。要到达这一步,学生应建破在充分浏览的基础上,而不是树立在老师讲授分析的基本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能够造成自己的能力,假如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收现成的剖析成品,不能构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串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部署: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请求将课文读通,懂得其粗心,2、参照有关解释和有关材料,细嚼慢咽,谓之细读,可提出疑难,恳求解决。
3、在未然掌握文章感情的基础上,有情感的默读,品析美句美词,4、细赏其文理构思,享受美文,谓之美读(或范读),通过这四步既施展了学生的客观自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才能。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良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式”,名字多样“温馨提醒”,如王晓林老师在执教《五柳先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联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么的人?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性情、喜好、生涯状态、人生寻求……)。让学生播种一种学习的办法,当他当前碰到相似的问题时才干够用本人的力气解决。个别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育,始终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造就学生集中精神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做作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胜利的教学所须要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致是学习的推能源,是辅助学生获取常识的捷径。因而,许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张士诚老师印象深入,在他的课堂上,我发明他无比善于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风趣。学生异常爱好这种活跃的授课方式,全部课堂欢喜愉悦,让咱们听课老师也深深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四、浮华已随风飘去去,课堂本质显朴素。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比拟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力,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帮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富丽惹眼的课件被多少张简略的幻灯片或要言不烦的问题、扎实的读书训练所取代,真正还原了课堂本色。
五、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课堂评价,进行适时勉励和评价。
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换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主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踊跃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愿望。而课堂及时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立场、方法、进程、后果等方面,进行适时激励跟评估。这次运动中,老师简直运用了及时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足应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摩、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示给予评价。如陈万泰老师在读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歌时,有一名学生读的十分好,陈老师用语言鼓励,更重要的是,当他用手掌抚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时,那股气力应是无比的莫大,我想,这个孩子毕生会记住的!
六、存在扎实的教学根本功,调控课堂熟能生巧。
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需控制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禀赋,他是教师成其为先生的基本资历。可以说,这次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比较的深沉,例如王晓林老师,她拥有必定的人文底蕴,课堂上通过讲解五柳先生,做到分析文本,又将先生的品德、爱好誉为一棵大树的形象,首尾响应,直观活泼。
通过加入这次活动,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对此我也细心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养,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基础功还应需增强,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应须改良,尽可能的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供给一个天然协调的学习气氛。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进步教学品质。
【中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此次,我有幸到上海参加聚焦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中学数学研讨会,先后听取了6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每节课上,我都被教师所营造的流畅和谐的课堂所感动,从中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几点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体会之一:关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室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体会之二:关于数学教学生生活化的问题,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次活动,上海市同济二附中的郭继燕老师上的《分式》这一节她的引入就设计了坐车经过杭州湾大桥和家庭生活中的用水情况,以及姚明参加比赛的投球个数,设计出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体会之三:是两节复习课的上法。大家都知道“复习课最难上”,这次听了全国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卫华老师上的初三函数复习课:“函数图像从点开始” 这样一根线的设计方法,给我启发很大,这也是他教学设计之独特巧妙。上课的生动、幽默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也是我们听课者公认的一堂精彩、成功的复习课。
体会之四:关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在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上海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胡素芬老师上的《圆的周长》,让学生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总之,听了6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身为教师若教学观念不学习,文化素质和技能不提高,将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所以,应抓住这样难得的,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中学英语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本周我参加了县教研室举办的听课活动,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执教的英语课, 再加上专家的精彩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听课就像照镜子,从这几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上,我不但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1.多媒体的使用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容更加丰富。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现代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教师基本功扎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3位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全堂使用英语教学,整堂课轻松、活泼。教师都是借班上课,但师生配合程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教师教态亲切,身体语言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3.教师自身素质高,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每位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尤其是元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使人如沐春风,吸引学生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挖掘了德育因素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4.情境的设置
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这也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我想以后多注意这一点,让学生编对话时,给他们设立一个情境,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也让他们明白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5.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
这次听的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6.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在教学中采取互动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学校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
7.整节课教学全过程条理清晰各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自由谈话与新知识学习有所联系,为新知识学习操练做好铺垫新知识的呈现是否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应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展开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习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所谓“大道至简”,一堂课理应如此。崔峦教授也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可以说,语文课堂简约化已成共识,而且也是必然的趋势。怎样才是简约的课堂?我想,版块式且环节少的课堂流程是首要的,删繁就简后,其课堂呈现的文化张力、情感张力、智慧张力才会自然绽放;其次,工具的简单也是很重要的,语文课堂真正该体会的是文字的魅力,真正该触摸的是文字背后的文化,这需要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而不是相反;教学目的的简化也是其一,总想在一堂课中达成多个目标,往往得不偿失,正应了那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支玉恒和于永正老师的课正是如此,有时简单得让你惊讶,但却行云流水、举重若轻,令人叹为观止。
有几堂课的课前交流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是为交流而交流,起到了交流与铺垫的双重功效,其教学生活化已与一般课堂立分高下。
贴着文本飞翔,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吧。这次,很高兴能看到这样的课堂。不过,理解层面的阅读做得很好,但缺少批判性的阅读。
以问代讲的“新满堂灌”给我警醒,教学主要流程基本上是以教师的问题串起来的,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学生课堂上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在猜测问题的答案。热闹、浮躁是其必然的结果。
如何消除这种现象呢?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倡导“非线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途径吧。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从批判走向建设”,批判易,建设难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应该承认,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学生围绕自己的指挥棒转,而应因人而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使其“学法”科学化,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受较多知识,从而提高能力。其实,学生学习方法越多,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技巧就越高,教学实际成效就越大,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学法”。
虽然学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由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终身受益因此,除了介绍一些名人的成功学习方法外,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一般规律,供他们选择,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针对我国目前教学形势,我觉得让学生逐步遵循“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预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前提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 而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不预习,不知所讲;不预习,难以质疑;不预习难以领悟。实际上,自学能力培养可使学生终身受益,逐渐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正像用兵打仗决策帷幄,需知己知彼。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没有成功的预习,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临阵作战,既无思想准备,又无枪支弹药,学习起来被动盲目,无所适从。
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发挥主体性,不处于被动和依附地位,必须要求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方式多种多样,有课前预习,阶段性预习,还有学期大预习。
课前预习是最基本的预习方式, 是为了了解下节课的内容而进行的一种自主性学习, 教师可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使其熟练掌握课前预习方法。在学生由会学、乐学到有选择性地学,使每个学生学得很投入,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课前预习的一般规律。如课前预习五步法:(1)边看边想;(2)查找资料;(3)再看再想;(4)回想一遍;(5)适当做点练习或做预习笔记,等等。当然,为遵循学生的自主性,这些规律可因人而异,这样,更能发挥学生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良好时空。
学生熟练掌握课前预习以后,会自觉掌握和控制时间,从而进行阶段性预习和学期大预习,这样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能力培养。
二、听课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和中心,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的主导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教学过程才能显得充满活力,知识的大容量才能真正找到思维的大容器和大工厂,强化教学效果才有希望,才能真正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导学生策略性学习,从而逐渐学会学习。
为使学生 达到这种 境界 ,教师要做 到 :(1)激发学生 学习动机 ,体现趣 ;(2)启发学生 积极思维 ,体现活 ;(3)加强课堂学习方法指导,体现灵;(4)强化基础训练,体现实。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养成“主动学,灵活学,独立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其实,掌握学习方法,具备一定自学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必需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如何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必须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1)协调教法与学法。教师教的目的是学生的学,教师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 学”,因此 ,确定课堂 教学方法 ,使教法与学法协调、同步,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2)加强指导与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训练,促使学生动脑,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逐步学会学习。
三、复习
复习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变为自己知识的重要手段。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不进行复习,难以消化已学知识;不进行复习,难以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进行复习, 难以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同时不利于创造性能力培养。由于学生课外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搞好复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良好途径。
当然,学生复习方法也很多,有的学生按课堂复习,有的学生按章节复习,也有的按某一知识点进行复习……
同样,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应加以引导,使学生由不会复习,逐步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进而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从而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解决与课本有关的新问题,以及相关各种实际问题,善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补偿。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知识,才是教育成功之所在。
应该明白,搞好预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活,灵活学,创造性地学,可使教师灵活地驾驭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真正意义上发挥课堂这个主渠道作用,同时,课后适时复习,可使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并对所学知识不断积累,从而学会学习,使自己终身受益。
结合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课前演讲和课外阅读进行了创新改革,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极大程度地让学生体会到了在集体中的成就感。
从教十余年,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语文的确是外延很大的一门学科,要想把语文课上好、上活,让学生真正喜欢读文章、写文章,老师在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摸索出适合自己和所教学生的教学方式。
自从2000年参加工作,我最先接触到的是大语文教学,大语文教学的实施,让更多的孩子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学生们说的多了,评的多了,语言表达得到了训练,潜移默化,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落实课前演讲活动,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我们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美文朗读,可以是自己认为有意义的身边事,还可以是诗词赏析,寓言故事等等。同学们采取轮流制,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当他们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无论学习成绩怎样,每个学生都会尽力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怎样让课前演讲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种形式是好的,但是,无论是自己授课还是听别的老师讲课,我都发现一个问题:演讲者展示完了之后,有一个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的环节,在学生评价的时候,评价语言不外乎声音不大、紧张、缺乏感情、准备不充分等等,渐渐的,评价变得千篇一律,这些评价对于演讲者来说,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大家所得到的评价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多大针对性,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由于长期的实施,提出评价的学生不用认真听讲也会随口就给出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们产生了懈怠情绪,课前的活动出现了表面繁荣实质收效甚微的局面。
怎样来激活这一环节,给这一环节补充新鲜血液呢?我想到我们老师经常谈论的一个问题:我们强调了那么多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到底听了没有,到底掌握了多少?于是,我对课前演讲进行了改革。
针对课前演讲,不再进行评价,而是让听的同学谈谈台上同学演讲后,哪些话你记住了,并有了新的体会,每个同学都需要展示这些内容,我们看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谁的体会最多。想法一公布,学生们一片哗然,当天需要进行课前演讲的学生请求课下再准备准备,准备充分了再上台,当时,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
第二天这位学生演讲的时候,为了让别人能听清他的话,声音、速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在感情上仍然不太到位,但能明显的看出来,他在努力追求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台下的同学都睁大了眼睛,静静地倾听演讲的内容,有几个女生还拿着笔进行记录。在评价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获得了当场展示的机会。大家的表现传达了一个信息:你的演讲太棒了,我们听了这么多,我们收获了这么多,我们都很欣赏你。
同学们认真的倾听和真诚的认可欣赏,无声地促使演讲者积极准备,每一位演讲者在台上都拥有了一种神圣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我觉得这一方法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情感、人文教育,课堂气氛从一开始就是融洽的、流动的,我们的课堂是尊重与被尊重、欣赏与被欣赏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最典型的要数七(6)班的一位女生,她的成绩一直偏低,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正是由于她的一次课前演讲,同学们给予了她真诚的掌声,并把她的演讲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她获得了成就感,并最终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令人惊喜的进步。
有了丰富有效的课前演讲,我想在课外阅读上再找找更适合我们的方法。每一位学生的手头都有读书笔记,但我觉得,读书笔记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读书笔记上,学生们大多摘抄一些优美的语段,读后感只写寥寥几句,甚至有的学生不会写。
如何激发学生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勤读书本勤写随感”的学习热情呢?经过观察,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喜欢在课本、课外读物、报纸上写写画画,我想了一个主意:借助学生们的这一无意识动作,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上进行创新。于是,我在班级里专门设了一个展览厨。展览学生们在读报纸、杂志时所写的笔录。学生们可以在读书的时候,随意写,随意画,对好的语句语段进行赏析的时候,不拘泥一格,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画什么也可以画什么,只作一个硬性要求:无论写或者画,字迹一定要工整,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取消每天练字的任务。
我的这一想法又一次赢得了学生们的欢呼。第一天,我给学生们布置了阅读任务,无论读报还是杂志,选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至少写五处随感。
作业交上来,我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写得非常好,当然,也有几位写字潦草,属于应付,按要求,他们需要写一张练字纸。坚持了一周,试行情况良好,第二周我提议,随感的次数不再限制,写得越多越好,看谁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是融在一起的,写得随感越多,说明吸收的越多,看看谁能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每周我们要评选六位智者。至此,我们坚持了两个月,现在的状态是这样的: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得笔录密密麻麻,成为领头兵;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得相对少了点,但态度认真;还有一小部分有些应付。
对于应付作业的这一小部分学生,我准备这样管理:矮子队里选将军,每周选出进步明显的学生,让他们逐个过渡。
在十余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很注重一个问题:我的学生能否在学习时获得成就感?与悠闲的生活和充满诱惑的网络相比,学生很少能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学习上的成就感能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希望和斗志,一旦他们从未得到过认可和欣赏,他们的意志便会消沉、瓦解,那么,我们的教育便会成为空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体味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想成就什么,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和接纳,扩展他们成长的舞台,这样的教育才是生命常青的教育。
【中学语文听课心得】推荐阅读:
略谈中学语文差异性教学法心得10-08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心得06-27
小学语文作文的听课心得12-25
初中语文听课学习心得体会09-20
中学语文作文11-01
快乐中学语文12-08
中学语文创新教育06-02
中学语文实习日记06-09
天一中学初三语文07-27
南通中学语文试卷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