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精选8篇)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
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 是美感产生的基础, 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 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 要重视朗读。
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 启发培养学生美读, 品味其情调, 或情绪激昂, 或豪放悲壮, 或凄切哀婉, 或伤感低沉, 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 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 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 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 在作文教学中, 可通过种种活动, 让
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 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 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 感人至深的形象, 通过鉴赏, 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 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 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 蕴含的是意境美。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首先, 发挥想象, 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 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 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 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 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 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 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一、以优秀的教学内容,点燃美的火花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流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无穷的智慧。一部中学语文教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给学生展示了美的广阔天地,学生可以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
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印下了一批批优秀人物血的脚印。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高歌“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李大钊,大义凛然、拍案而起的闻一多,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为科学奋斗终身的竺可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学生仿佛看到了他们为了人类解放事业,为了祖国富强而笑赴刑场,慷慨陈词,奋笔疾书的动人情景,从而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感,从内心深处喷发出为人类、为祖国献身的崇高情感。
在这广阔天地里,展示了一幅幅大自然赐予的秀丽画卷和人类杰作。从红叶漫山的香山之秋到晴暖温馨的济南之冬,从奔腾不息的长江三峡到恬静素雅的西沙风光,从洞泉两奇的金华双龙洞到山清水秀的杭州西子湖,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美。然而,更能给人以美感的却是巧夺天工的人间杰作。古朴典雅的故宫,壮丽华贵的凡尔赛宫,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的中山陵,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无不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迪。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分析、讨论,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起他们创造美的欲望。
二、以优秀的教学语言,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语言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每个教师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例如,开始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一学生对鲁迅不甚了解。就应该一字一句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使学生的记忆随着教师的讲解而加深,所学的内容也不大容易忘记。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讲课中,应以此突出文章的神来之笔。如《驿路梨花》中“忽然从梨花丛中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一个“闪”字,哈尼小姑娘生动活泼的情调描写得十分逼真,使文章增加了迷人的风采,经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解,学生会立即想象到文章所写的情景,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调节学生情绪,还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深沉的思索和丰富的想象。例如,讲解“拜年”的“拜”字写法时,教师边写边说:这个字由两兄弟组成,一个老三。一个老四,所以左半个先一撇后两横,右半个则要写四横,我们不妨称之为“老三老四来拜年”。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记住了字的写法。
三、以适度的教学节奏,奏出美的旋律
一堂好的语文课,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美妙的旋律使学生久久难以忘怀,学生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在欣赏音乐。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既可以似紧锣密鼓,也可以如清泉滴漏。
快节奏的语文课,适宜于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班级,能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得到激越的美的情感体验,享受到险峻之美。一些议论文可采用这种节奏进行教学,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鲁迅在树立“靶子”后,以犀利的文笔,满腔的仇恨,连射“三箭”,批驳敌方论点,最后“一箭”击中敌方要害,把敌人驳得体无完肤。文章气势磅礴,配以语文教师激越的情感,使学生感到痛快淋漓。
慢节奏的语文课,犹如一支清越的小夜曲,舒缓自如,怡然自得,让学生在静静的思绪中感受到优美的情调,多数文章、多数班级应采用这种节奏。如在《背影》里,学生慢慢品味出世态炎凉和父爱之深。《中国石拱桥》一文,学生只有在仔细理解课文介绍后,才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美学基础告诉我们:“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感情方面得以健康发展。”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文学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那么,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点认识。
一、阅读中把握作品的美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加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品的美,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目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加强作品的语言分析
语言美主要是指具有审美性的语言,也可以称为艺术语言。在欣赏(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是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将语言文字“转换”成形象,从形象中感悟出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作品语言,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文,而且能为学生进入审美的意境奠定基础。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学习中,只要抓住“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就行。一个“独”字,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垂钓者的形象,或者有孤独之感,或者是独来独往,或者是孤高清傲,如此等等。这一“独”字,使诗歌的意蕴更为深厚,可以说,一个“独”,使诗歌的境界全出。
2.提高形象的感悟能力
“美离不开形象。”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形象,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要感受到人物形象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情感,也感受到自然景物(第二自然)所蕴涵的美。
例如,《木兰诗》生动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女主人公木兰是一个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织布的勤劳、善良、坚毅、勇敢和不图荣华富贵的劳动妇女,是一个古代女英雄形象。通过分析,学生就能理解所表现出来的美――优美与壮美结合而成的综合美。因而,这一形象给人的感染力强,她不仅能使人感受到中国的传统美德,而且富有传奇色彩,充满着诗意美。
3.挖掘作品的情感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要挖掘作品的情感,提高审美教育效果。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照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这就说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诸如“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境”的情感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以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感知美,产生美感。可以说,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描写美好情感的作品比比皆是。 比如,苏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作者以“儿子”独特的视角写出了诗人的一家:可爱的妈妈,同样可爱的爸爸和生活在充满亲情、理解的家庭范围中的“我”,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至纯、至善、至美的柔情,给人以温馨感。古代的李密用血泪写出的《陈情表》,抒发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之情,哀婉悲恻,催人泪下。这些真情实感,不但“能点燃人的生命火花,把人推向高尚的境界”,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涵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二、写作中学会创造美
1.把握材料的思想情感
学生要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要富有感情,“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也是文章富于审美的基础。那种“编造”的故事,往往是缺乏感情,谈不上审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搜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把握材料的思想感情,在把握材料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审美想象。“想象不但可以丰富作者的情感,也可以提高作者的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写出的作文,不但表达出了审美感情,而且富有创造性,也提高了写作效果。
2.借鉴常见的写作技巧
学生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写作方法技巧,诸如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白描、巧合、对比、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写作技巧和修辞方式。这些方法技巧多数是学生在阅读中所掌握的,有些也是老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很容易写出富有审美的文章,也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美好的情感。
例如,学习了散文家莫怀戚的作品《散步》,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借一家三代人在散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的方式来表现美好的亲情,而从深层次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使看似平常的小事,富有人情美,而且意蕴深厚。
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现对主人公看法的改变,从而更好地塑造了“阿长”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阿长”感激和敬佩的情感。这样,学生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的训练,不但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而且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借鉴,在写作中提高了审美创造能力。
《新课程标准》希望学生“受到高尚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语文课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新教材所选文本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蔡元培曾经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的形象的能力
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怎样教学生去认识这些人物形象,怎样在认识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人物形象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正面的人物形象
正面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指好的形象,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往往能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所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美的形象。如《爱国学者顾炎武》中“行己有耻,好古敏求”的顾炎武,《荷花淀》中机智勇敢的水生和勤劳纯朴而富有爱国心的水生嫂,这些人物都是能给人以美感的艺术形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个性特征、音容笑貌,体会人物形象的美之所在,更要引导学生挖掘这些人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2.反面的人物形象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正就有反,有美就有丑。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不全部都如上所说是正面的形象,也还有一些反面的形象,如鲁迅小说《祝福》中自私、保守、顽固的封建卫道士鲁四老爷,曹禺话剧《雷雨》中假仁假义、卑鄙无耻的周朴园,以及《威尼斯商人》中极度贪婪、凶狠、残暴的夏洛克等。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认识这些人物形象,如何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语文学习中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只有在教学中剖析这些人物思想、性格、评价形象的社会意义,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为,作家对这些形象丑恶本质的暴露和鞭鞑正是从反面去推崇与赞美崇高。这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指出的:“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意境的能力
所谓意境,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简单地说,也就是作品引人入胜的情景所在。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味美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要做到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有人说,语文教师像一位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他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有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学生)带入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角色。所以,语文教师要有一种能创设作品情境、唤起学生情感的能力。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展示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便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那一泻千里的大江,“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又加上“千堆雪”似的浪花,呈现出词作所独有的磅礴气势和深邃的意境,读起来不仅能使人如临绝壁、如见雪浪,还能使人感受到那赤壁大战的紧张氛围,从而引发出对风流人物周瑜的赞美与钦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分析语言形式着手,努力创造出与诗歌画面、情调相适宜的课堂氛围,不断激起学生心底的波澜,使学生领略其中蕴含的浓烈豪放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三、培养学生品味美的语言的能力
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语言优美的佳作,其精言妙语的极大魅力,也会给人以多方面的美感。当然,不同风格的作家,其语言风格也不一样。中国历史上诗歌就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别。有的人这样评价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的诗文风格:“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也大都体现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如鲁迅的犀利、深刻,冰心的婉柔清新,叶圣陶的严谨切实,刘白羽的热情奔放等,都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针对作品语言的特色,指导学生反复品味,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之美。
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的艺术形象和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怎样去创造美,这就给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他们运用视听等感官去感知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反复品味的基础上展开美的想象,并进行模仿性的练习,从而逐步提高创造美的实践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文字变为有形的画面,让学生全方位去感受美和创造美。就拿中学语文一册中《再别康桥》来说,教师可以将康桥的美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先欣赏美,然后可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将该诗改写或扩写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对康桥的金柳、云彩、清潭、水草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去创造美。
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1强化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1.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1.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讲故事、讨论、游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1.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MP3中的歌曲欣赏和DVD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2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3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饣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
4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MP3和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存的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着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5审美教育的关健在于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再次,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一、充分认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同一性
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语文学科自身具备审美元素。
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教育, 它是凭借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 是以语文为中介, 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教育理论若不包括对美育的研究, 就是不完备的理论。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 将是贫乏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 大多数为文质兼优的典范作品, 它们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 读后齿颊留香的优秀篇目比比皆是, 字里行间无不蕴蓄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元素, 为教师对学生施以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不可分割。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 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而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 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 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 情感共鸣, 潜移默化, 褒贬随成, 而其中的美育因素也情不自禁地化入心中。然后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由此可见,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息息相通。
二、循序渐进“五步法”, 审美教育润物无声
不难发现, 在优美的文学作品中, 我们可以用自然形态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社会精神美进行英雄主义教育;用普通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进行道德情操教育;用悲喜剧效应培养学生鲜明的爱憎感情。力求让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 利用学科优势和长处集中而有效地施行美育, 融审美教育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不断地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有昂扬的情趣, 才有无尽的吸引力, 才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1、着力于氛围营造, 创设审美情境。
智育启人, 德育以理服人, 美育就是以形感人。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2]学生接受知识, 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就教学来说, 教材就是审美媒介, 应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 选出可供品味咀嚼的美感因素更为集中的内容作媒介, 或者按类把零散片段组合成美感因素更为集中的媒介。比如教学《范进中举》, 就可以筛选出范进中举喜极发疯片段作为审美媒介来实施审美教育。
就教法而言, 必须按照具体文章的特色, 采用恰当的手段作为审美媒介。如教学《春》, 就可以一边讲析课文, 一边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 用脑想, 用手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 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 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这些方法作为审美媒介都能够达到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同时要注重渲染审美气氛, 要善于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意趣横生的人事、形象逼真的动作等创设审美情境, 渲染审美氛围, 创设出特有的审美情境, 以情动情, 引起共鸣, 从而在和谐愉悦中受到陶冶, 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
2、着力于文本挖掘, 激发审美情趣。
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美的人, 美的事, 美的景, 美的祖国语言。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情感色彩的学科, 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 有了一定的审美情境后, 必须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语言, 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 让他们愉悦地感受、美好的联想, 从而获得性灵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要想让学生变成审美的主体, 教师就要成为审美的导师。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审美情趣, 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 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 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进而认识社会, 认识人生, 领悟做人的道理。鲁迅曾说:“一切美育之本质, 皆在使观听之人, 为之感到愉悦。”[3]可见, 情趣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推敲传神的词语, 欣赏优美的句子,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再通过对比、想象、推敲, 加之精彩的诵读, 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 激发情趣, 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如此, 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
3、着力于共鸣效应, 激起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凭借审美对象引发学生的审美愉悦快感, 这既是一种享受, 又是一种陶冶、一种教育。中学生阅读作品时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是“表同作用”。即学生把自己比拟成作品中的人物, 分享他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大凡优秀作品, 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一面》的战友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纪念刘和珍君》中对反对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等等。
我们要善于把优秀作品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化为学生的强烈的情绪活动, 努力诱发学生的情感, 积极抓住作品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 用作者的感情去感动学生。积极研究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 最能打开他们的思路, 最快捷地寻找激情点。深入挖掘教材, 勤于思考, 巧妙地捕捉到亮点形象进行透彻分析, 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 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叶圣陶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 举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睁开眼睛看。看到的只是10个字呀。不错, 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就是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4、着力于感受领悟, 诱发审美体验。
为了迎合考试, 师生们往往会对一篇篇美文佳作从字、词、句、章到语法、修辞进行多角度的解剖, 解剖之后, 语言的生命力荡然无存, 原来诗意的、审美的、以形象为内核的语文教学转向了标准化、机械化。这种“解剖”不但扼杀了语文文本灵动的生命, 而且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 扼杀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惊异感等, 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情感, 自由的想象, 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应, 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中品味出丰富的人生况味, 能够从前人的文化结晶中领悟到见仁见智的精神光彩。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 产生审美激情, 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比如, 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 通过背景简介, 让学生进入审美想象, 想象诗人登上碣石山, 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 豪情顿生:“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诗人是以大海自比胸怀, 诗人的豪迈之气自景物描写之中隐隐透出, 诗人的远大抱负也隐含其中。通过引导, 学生就能够较轻松地把握诗句的感情色彩, 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 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 领略诗人当时的英雄气概。
5、着力于理性升华, 提高审美能力。
著名的语言学家叶圣陶说过:“一定的审美能力使自己能辨真伪, 识善恶, 分美丑, 自觉地投身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4]也就是说,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 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
一篇优美的文章或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培养人的健全人格, 陶冶人的情操。因此我们从美文中学习怎样表达, 更重要的是学习表达什么, 这是审美能力表现的最终目标, 让学生拥有创造美的能力。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在文章里感到光明、温暖之美, 感受到生命价值带来的深沉之美等, 而且让学生接受美的洗礼, 沐浴着美, 促进心灵的成长。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出审美判断, 抒发或喜或悲, 或爱或恨, 或乐或哀的感觉。采取多种激励措施, 鼓励他们把种种想法发表出来, 只要是合乎情理, 都应当给予鼓励, 从而让学生敢于表达, 善于表达, 喜欢表达。
同时, 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惯性, 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 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 按这种审美标准, 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 白杨树倔强地挺立着, 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 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 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无生命的事物有了生命的意味, 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
综上所述, 语文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 它在语文教学和塑造人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 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不仅是美育的重要手段, 而且历来都是感化青少年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在教学活动中, 让渗透审美教育过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甜美的硕果。
摘要:审美教育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 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 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践过程中, 语文教学活动所承载的审美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表现为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因此, 科学渗透审美教育, 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给教育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给教育的建议》苏霍姆林期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3〕《鲁迅全集》《摩罗诗力说》第一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教师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采用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审美素质教育。
一、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
人类进行各种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有了目的,才会产生行动的决心,才能激发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动力。审美教育也不例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新课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帮助他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并把理性的认识转化为爱美、创美的热情。(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二、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必须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以美育美”。(一)实施审美教育必须从社会主义美育的目的出发,体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二)遵循审美教育的规律,以感美、创美为主要的教育方式。(三)加强学生审美活动的有效控制,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定向作用。(四)注意学生差异,树立审美生活的生态观念。
三、据本施教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文学作品占了三分之二,并且大都出自名家之手。作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具有集中、纯粹及其鲜明的情感性,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好的现成材料。教师在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根据作品体裁、内容和审美教育的规律,确定审美教育的侧重点,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审美教育力求做到点面结合。这里说的“点”,是就某一体裁或某一篇文学作品而言的。如诗歌,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和节奏美。但就某一首诗而言,审美教育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像曹操的《观沧海》,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其雄浑、壮阔的意境美。所谓“面”,是就文学作品的整体实施审美教育而言的,是学生把生动具体的审美感受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面”的教育,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充分感受文学艺术美的所在,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美、创美水平。
四、树立审美生活的生态观念,因材施教
美育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大肆宣讲抽象、深奥的美学理论,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理解水平等,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广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文学艺术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生动具体的例子(包括学生自身的例子),让学生领会“知识为美”的道理,树立“以智为美”的理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
五、以美创美
创美,是一种纯粹的生命表现活动,是人类为了充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按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上本来没有的美的活动。审美教育中的创美,是审美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学生把自己的审美理解和审美理想化为现实的一种活动。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书写、作文和文学创作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语言表达、书写、阅读和写作技巧,逐步学会运用声音、书法和文学的形式来再现美、创造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美能力。
六、以美传美
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当自觉地以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定的事业心,顽强的意志,渊博的学识,准确、生动的语言,工整、流利的板书,端庄、大方的教态,朴素、得体的衣着向学生传播美。这里要特别指出:教师的语言除要准确、生动外,还必须健康、文明。因为教师的语言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不仅能传达美的信息、再现美的形象,还能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审美教育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将审美教育的养料化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审美的人。
【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推荐阅读: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23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09-24
中学语文创新教育06-02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07-02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05-3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16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9-11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2-11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6-17
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