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护理常规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骨科手术护理常规

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麻醉护理效果较好,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护理;常规护理;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在当前医疗背景下,我国医疗水平不断上升,对患者治疗更加倾向于在减少疼痛情况下,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症状[1]。对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手术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提高安全性。本研究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室麻醉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行手術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34~78岁;男59例,女41例。对照组31~79岁;男56例,女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麻醉前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根据不同的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用药,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等。观察组行手术室麻醉护理。(1)在外科手术麻醉之前,根据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个人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是否有过敏症状等,根据患者情况来安排相关的麻醉小组,合理规划麻醉过程。与此同时,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注意让患者在麻醉前12 h禁饮和禁食,避免在麻醉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也可以对患者进行麻醉相关知识讲解,确保患者对麻醉技术有所了解,降低心理负担,减少紧张情绪,对于手术顺利进行有重大作用。(2)在选择麻醉剂时,需要相关医务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麻醉药。在麻醉剂注射后,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状况,能够合理的做出应对措施,防止病情加重。(3)麻醉后,根据麻醉部位不同,患者表现也不同,医护人员要合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监测,防止产生术后不良反应。如患者产生不良症状,则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也要对患者饮食、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等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术后的快速恢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结合我院《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标准》[2]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当前医疗水平下,麻醉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安全性也越来越高。虽然麻醉的安全性较高,但是麻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了保证在外科手术中麻醉能正常发挥作用,提高安全性,缓解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因此,应该加强对手术室麻醉护理的干预[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手术麻醉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外科手术过程中,手术麻醉师的重要性也很大,可以安抚患者不安情绪,确保麻醉的顺利进行,手术室的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力。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手术室麻醉护理,则对于一台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于迪迪.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51-152.

[2]彭飞琼.手术室麻醉护理配合的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20(6):174.

[3]田海燕,逄淑萍.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健康之友,2020(4):144.

作者:高燕

第2篇:对比手术室麻醉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对比手术室麻醉护理、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1月撷取的3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15例。观察组经手术室麻醉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护理的实施,在提高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方面的优势突出,有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麻醉,为经药物/其他方法所致中枢神经、四周神经系统可逆性功能抑制,可使减轻患者的痛觉/消除患者的痛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1]。进行麻醉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性,促使手术能顺利实施。然而,手术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麻醉风险,因此建议采取护理措施,以此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本次研究,分别在手术患者护理中实行了常规护理、手术室麻醉护理,重点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对提高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相关资料

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将2017年8月~2018年11月,撷取的30例撷取的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所有手术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剔除。观察组男性、女性各9例、6例;年龄搜集范围20~74岁,平均(47.9±4.6)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各10例、5例;年龄搜集范围23~70岁,平均(46.5±4.4)岁。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加以严格处理,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主动为其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并告知其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实行手术室麻醉护理,麻醉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以此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然后,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法、麻醉方法、相关需要注意事项等,使其对手术操作流程、麻醉方法有基本的了解,树立顺利完成手术的自信,再构建静脉通道,保证一次穿刺成功,使患者感到舒适。

麻醉中护理干预,待核实患者基本信息无误后,明确推注的速度,以便充分发挥麻醉药物的最大作用。麻醉期间,加强手术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数的监测,并做好保暖方面的工作。

手术后护理干预,麻醉后对患者清醒时间作以记录,完成手术后取患者去枕仰卧位,叮嘱患者保证休息,禁止进行高强度运动。

1.3观察项目

1.3.1 予以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评分观察和比较。

1.3.2 借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加以评分,总分100分,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0~89分,为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0分以下,为不满意。前2者的总和乘以100%,即可计算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3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对30例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加以评分。SAS评分低于53分,属于正常;反之则可评判有焦虑心理。SDS评定低于50分,属于正常;反之即可判定为抑郁心理。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量资料均数差X±S与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的对比,均通过t实行统计学检验。对比数据为P<0.05时,能够判定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的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7±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2±4.6)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P<0.05,t=9.5546。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的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性较大,P<0.05,如表1。

3.讨论

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促使护理模式在不断完善。麻醉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可在临床手术患者护理中广泛应用、推广。值得一提的是,麻醉护理、麻醉的理论内容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避免发生手术麻醉风险。本次研究,实行了麻醉前、中、后护理干预,能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实施麻醉护理干预,转变以往常规护理医疗模式的同时,可主动和患者沟通,并且要求医务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熟练各种抢救方法、设备监测方法、操作技术等[2]。需要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正视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责任意识、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水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液、尿量、引流量等情况。协助麻醉师实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等工作,从而确保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和任丽华[3]等人的报道基本一致,可见实行手术室麻醉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可知,手术室麻醉护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能改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獲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认可,存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金灵.不同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202-203.

[2]钟小琳,陈联春,刘根凤.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11807-11807.

[3]任丽华.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24-225.

作者:武云

第3篇: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84例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护理模式不同将其两组,细节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结果:细节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同样明显高出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下,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手术室作为医生实施手术的核心场所,护理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整体手术效果,因而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1]。细节护理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护理工作的精、细、准,从而完善护理工作管理体系,实现低缺陷护理。本文旨在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方面所具备的优势,特选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进行分组,现将以下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84例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护理模式不同将其两组,细节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人,女性患者有20人,年龄为(17~67)岁,平均年龄为(38.2±5.4)岁,普通外科手术18例,骨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7例,妇产科盆腔手术6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人,女性患者有19人(44.19%),年龄为(18~67)岁,平均年龄为(38.7±5.2)岁,普通外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9例,妇产科盆腔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同期比较。所有患者均已提前了解所有注意事项,并自愿同意参与研究。本研究项目已获得科室认证,下发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细节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细节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为患者建立细节管理档案,针对患者的手术疑惑需要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2]。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检查急救器械,严格按照无菌守则对手术器械进行杀菌消毒。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协调患者保持正确的手术体位,患者接受麻醉前需要从旁安慰患者,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血气分析值等体征数值变化。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有关禁忌事项和康复要点,巡视病房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设备管理、手术器械、消毒工作以及护理安全四方面进行评估,每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成正比。(2)评估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职业形象、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每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与患者满意程度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运算处理,采取T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

细节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同样明显高出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室工作质量评分见下文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工作评价

细节组患者职业形象、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2.14±2.37)、(94.36±2.84)、(91.59±3.69);参照组患者职业形象、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2.54±2.75)、(84.37±2.49)、(81.64±3.92)。细节组患者护理工作评价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9.3789,P<0.05)。

3.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实现转型,人们对于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的关注度也在同步提升,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大多数手術室护理工作者都较为繁杂,常规护理模式下手术过程中紧急事故和安全隐患发生率都较高,常常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不利于医院建设正面社会形象。只有从细节上把控手术室护理质量才能将医患纠纷风险降到最低。

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采取细节护理后,手术室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显著提升,证明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时,需要注重对患者情绪的观察,应用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分析患者当前的情绪,充分照顾患者的内心感受[3]。细节护理不仅需要护理人员从规章制度上落实工作,还应该从内心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要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对其进行观察,记录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充分集中注意力,学习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出发,充分体会患者得到内心感受,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较常规护理而言,能够能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会,患者得以接受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春艳. 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210.

[2]侯海霞,孙莉,陈思.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6,37(02):508-509.

[3]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夏莹,曲颖.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作者:王莉

第4篇:手术室护理骨科手术步骤[1]

一、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 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 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阑尾针、刀口敷贴

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最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侧肩下垫软枕,略抬高,双上肢固定于身体两侧,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 手术视野常规消毒铺巾。

2、 显露锁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剥离锁骨骨膜,(若需要行钢丝张力带固定则需要显露肩锁关节)

3、 复位并固定

(1) 克氏针固定:复位钳对合骨折两端并复位,持骨器固定,骨膜玻璃器保护锁骨下组织,选择直径、长度合适的克氏针用电钻进行固定,大钢丝剪剪断克氏针尾端。

(2) 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法固定锁骨,将骨折线对齐,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带钻套钻孔,测量钻孔深度,攻丝,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4、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切口,放置橡皮引流条,服帖包扎

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电钻的拆装,提前安装备用

2、做好体位摆放,充分暴漏手术视野

二、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进口钢丝钳、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无菌气压止血带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阑尾针、刀口敷贴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关节屈曲置于胸前,如下1/3骨折安放无菌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 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无菌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 显露肱骨干骨折部,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分离肱二头肌及肱肌肌肉膜,显露并保护患 正中神经、尺神经、肱动脉、桡神经。甲状腺拉钩拉开肱肌,显露肱骨干

3、 清除嵌入组织骨折端并复位,切开骨膜,骨膜剥离器进行剥离,,刮匙清除骨折端血凝块,骨折复位钳经骨折对合复位,用骨折固定器维持

4、 钢板螺钉内固定:用骨膜剥离器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电钻带钻套通过钢板孔钻骨孔,测深、攻丝后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余螺钉

5、 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切

1 注意事项:

1、 气压止血带应用时应注意:①安放时不要使气压止血带与皮肤直接接触,中间需要垫以棉垫;②气压止血带使用时压力。一般上肢成人压力为33.3-40kpa,持续时间不要超过60min,如需继续使用放松至少15min

2、 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器械、物品、及内置物 的灭菌

3、 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三、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各种型号的钢丝、进口钢丝剪、电钻、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气压止血带

2 、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慕丝线、缝合针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置于胸前,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 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3、 显露骨折处:电刀切开筋膜,分离肌肉,拉开肱三头肌肌膜,弯钳分离已破坏的关节囊,刮匙清除关节内的积雪,及小碎骨片,切开骨膜,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显露骨折处

4、 整复骨折:伸直肘关节,骨折复位钳进行整复并固定,维持复位

5、 钢丝内固定:使用电钻、克氏针钻孔,助手用骨膜剥离器保护周围软组织,血管钳钳夹钢丝分别穿过骨折远、近段骨孔,做“8”字形交叉固定,钢丝钳拉紧钢丝并拧紧结扎,钢丝剪剪去多余的钢丝,并用钢丝钳将钢丝尾端弯贴于骨皮质

6、 缝合切口:冲洗并止血,逐层缝合切口,包扎切口

注意事项:

1、备好各种型号的钢丝,按需选用

2、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四、尺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气压止血带

2 、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清创车上,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配合:

1、 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 暴露尺骨: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用甲状腺拉钩拉开切口,电刀打开筋膜、骨膜,弯钳分离松解,用甲状腺拉钩拉开肌肉,显露尺骨骨折部

3、 尺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刮匙、弯钳清除骨折面凝血块,复位钳对合骨折,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电钻钻套保护电钻,通过钢板钻入骨孔,测深、攻丝后植入螺钉,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4、 桡骨显露整复内固定同尺骨整复内固定

5、 透视检查钉位,、长度及骨折复位情况,无菌中单遮盖透视部位,进行C臂透视

6、 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并止血,逐层缝合切口,必要时放置引流条,敷料包扎切口

注意事项:

1、 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2、 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3、 使用C臂透视时注意做好无菌防护,避免污染手术视野

4、 肢体避免过度外展,防止损伤腋神经

五、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缝合器械包、手外包、电钻、克氏针、敷料包、手术衣包 2 、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3/0丝线、缝合针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清创车上,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

手术配合:

1、 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 显露骨折端:用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皮肤拉钩牵开指伸肌腱,显露骨折端

3、 整复骨折,克氏针内固定:骨膜剥离器将骨折远端撬出,选择合适的克氏针安装于电钻上,进行穿刺固定,用克氏剪剪去过长的针尾并埋与皮下

4、 缝合切口:冲洗后小圆针3/0丝线缝合皮下组织,角针3/0丝线缝合皮肤,酒精消毒,纱布包扎切口

注意事项:

1、 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2、 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3、 备齐各种型号的克氏针,以备使用

六、股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 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各种髓内钉或钢板螺钉、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

3、仪器准备:C形臂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侧髋部垫高

手术配合:

1、 常规消毒铺巾

2、 手术过程

(1) 空心螺钉固定术:取患侧大粗隆下方纵形切口,长约4cm,在股骨颈前放一导针与股骨颈纵轴平行并确定前倾角, 在大粗隆下方找到与此导针重叠的一点,用电钻钻入直径为2-2.5mm的导针一枚,达到股骨头下约0.5cm处停止在定位器的帮助下平行钻入其他1-2枚导针,取下定位器,依次沿导针拧入直径为6mm的空心螺钉,取出导针,一般情况下3枚成品字形的螺钉能提供较佳的稳定性

(2) 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C型臂 X 线下牵引复位后, 常规消毒铺 巾, 切 口粘贴保护膜。股骨外侧直切口, 切开皮肤, 暴露出股骨 大粗隆间及股骨干上段外侧部分, 在 1 30°或 13 5°D H S 定位器 的引导下由股骨外侧向 股骨头颈方向钻入克氏针( 导 针) , 穿过骨折线达股骨头下0.5cm处,经 c臂透视满意后, 沿导针用 D H S 三联钻扩大针道,记录钻头上的刻度, 攻丝, 拧入长度合适的螺钉, 拔出导针,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 合适长度的套筒钢板, 螺钉固定于股骨干外侧。放松患肢牵引, 加固尾钉使骨折端加压, 对于不稳定骨折, 在粗隆间处向股 骨颈方向打 入 1 枚防旋空心螺钉, 透 视见骨折 及固 定位 置满 意, 冲洗并关闭切口

(3) 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术:操作方法和DHS相似,不同的是钢板在股骨近端打入,以95°髁钢板为例:先在粗隆下2.5cm处沿股骨颈前面紧贴骨质插入一枚导针,再在大粗隆顶端打入第2枚导针,该针方向既平行于第1枚导针,,又同股骨干垂直,在第2枚导针下方距离股骨颈顶端下1cm,平行于导针,大粗隆外侧前1/3处开凿骨槽,测量好长度后,将95°髁钢板打入,常规螺钉固定

(4)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在患侧大粗隆近端5cm处切口,在大粗隆顶端稍外侧与股骨髓腔曲线延伸部的交汇处,钻入一枚克氏针至髓腔,观察位置满意后用17mm的空心钻头扩髓,空心骨锥开孔,安装髓内钉在手柄上,插入髓腔调整位置,依次通过瞄准杆钻入颈螺钉和髋螺钉的导引钢针,分别用对应的空心钻头钻孔后拧入髋部螺钉和颈部螺钉。在瞄准杆的帮助下根据需要进行远端一或二枚螺钉交锁,装上髓内钉近端尾帽

3、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1、术中正确使用C形臂,避免污染手术区

2、密切观察病情,仔细清点物品

3、保证各种仪器功能正常

4、保证输液通畅,做好输血准备

七、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 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各种髓内钉或钢板螺钉、下肢钢板固定器械或带锁股骨髓内针器械、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

3、仪器准备:C形臂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 常规消毒铺巾

2、 手术过程

(1)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在股骨下端外侧纵行切口,显露骨折端,以深部拉钩牵开显露,清除血凝块,选择合适的钢板用折弯器折弯,使钢板与股骨下端弧度相适应,用持骨钳固定钢板与股骨,电钻钻孔,测深,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固定。

(2) 带锁髓内钉固定:大粗隆顶点至髂嵴水平的直切口,在梨状窝用骨锥钻透皮质开口,以圆头导针插入,通过骨折端后到达股骨髁,接好电钻,扩髓软锉扩髓,由细致粗,以0.5mm递增,扩髓后换直头导针,记住最后一次扩髓软锉的直径大小,一般选择细于扩髓器1mm的髓内钉,链接瞄准器,认清钉的长度,最后通过皮肤切口,钻孔、测量、锁定锁钉,固定牢靠

3、 骨缝大,骨折处有缺损,可取同侧髂骨或人工植骨,以利于骨的愈合

4、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1、 手术切口深大,应仔细清点用物

2、 保证电刀、吸引器功能良好

3、 术中出血较多,应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做好输血准备

4、 术中正确使用C形臂,避免污染手术区

八、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 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电钻、克氏针、钢丝或聚髌器、冰盐水、温盐水、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PDS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弹力绷带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 首先在患肢大腿上1/3处置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

2、 作髌骨内侧正中纵行切口,暴露骨折部位,用两把巾钳提起骨折块,根据骨折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缝合方式:

(1) 纵行缝合固定法:适用于横断骨折,骨折线在中或者中下1/3,骨

折块完整,在髌骨内外援各1cm处,骨折断面前后缘中点平行钻孔2个,选择粗细合适的钢丝穿过两空,用钢丝钳拧紧固定,也可在骨折复位后用聚髌器固定

(2) 周边缝合固定法:适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碎,

另一块有移位且整复后关节面尚光滑完整。用PDS线或者10×28圆针,7号线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

(3) 张力带“8”字固定法: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伴一块粉

碎,另一块复位效果不佳,先荷包式缝合髌骨边缘,在距离髌骨内外缘各1cm经髌骨纵行穿过两根克氏针,钢丝“8”字缠绕克氏针内固定

3、冲洗切口,缝合髌骨两旁撕裂的腱膜与关节囊,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弹力绷带包扎

注意事项:

1、 注意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2、 手术医师取下的粉碎性骨块要保管好

3、 使用聚髌器固定时,要备好冰盐水、热盐水

九、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 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下肢钢板固定器械或带锁胫骨髓内钉器械、带锁髓内钉或钢板螺钉、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剖腹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无菌绷带

3、仪器准备:C型臂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 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为中心距离胫骨嵴外约1cm切口

2、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分离肌肉暴露骨折端,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固定:

(1) 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先将骨折复位,于胫骨结节钻孔,将选择好的导针自上向下插入到踝关节附近,用髓腔锉扩髓到预定内径,测量胫骨峡部的内径,选择合适的髓内钉,将髓内钉打入到髓腔,瞄准器瞄准,电钻钻孔。上钉锁定髓内钉,用C臂透视进一步确定髓内钉及螺钉的位置

(2) 钢板螺钉固定术:用持骨钳经骨折复位,选择适宜的钢板,用二抓固定器将钢板固定于胫骨的内侧面,用电钻钻孔,测深,选择适宜的螺钉固定

3、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

6 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

1、注意气压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2、仔细清点物品

十、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 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可吸收螺钉专用器械、电钻、敷料、手术衣、

2、 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弹力绷带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麻醉方法: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配合:

1、 手术视野常规消毒铺巾,患肢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骨折端

3、 复位与内固定:用巾钳将骨折复位,或用克氏针固定保持复位状态,安装4.5mm或3.5mm钻头,钻透内踝骨折片,方向与骨折线垂直,测深器测深,选择合适的螺钉长度,攻丝,冲洗骨孔,拧入可吸收螺钉,达到骨折加压嵌插为止

4、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依次缝合切口,缠弹力绷带,松止血带

注意事项:

1、 严格记录气压止血带时间,以防止肢体长时间缺血、肿胀

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第5篇:骨科围手术期身心护理

手术是骨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包括了四肢与躯干的骨、关节、肌肉、肌腱以及脊髓、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各种手术,还有部分整形手术,基本涉及到整个运动系统。手术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成功,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并且在手术后给予妥善的护理,可增加手术中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使功能得到更理想的恢复。 手术前护理

一、评估全身情况

术前对病人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判断病人对将行手术的耐受程度,以指导术前的准备和护理。术前评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骨科创伤、疾病本身的危害和影响病人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后者包括

1、心血管功能,

2、肺功能,

3、营养和代谢状态,

4、肾功能,

6、内分泌功能,

7、血液系统,

8、免疫状态等。

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耐受力良好,指病人全身情况较好,骨科创伤或疾病对全身影响较小,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或其功能呈代偿状态。第二类耐受力不强,指病人全身情况欠佳,骨科创伤或疾病对全身已经造成明显影响,或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功能濒于失代偿或已有失代偿表现。

二、心理护理

配合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必要的科普宣传,就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术后恢复过程、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及方法等交代清楚,尤其是致残手术之前,更应向病人讲清伤后假肢的安装使用,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程度,宣传有关成功的病例,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病人对即将实施的手术充满信心,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心理护理和科普宣传应是鼓励性质的。对那些无法根治的姑息性手术,其真实的预后情况只能向家属说清楚,以免病人对以后的治疗护理和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

三、术前准备

(一)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

如心、肾、肝功能,凝血机制及血糖、血细胞沉降率等项目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脊柱侧弯及经胸腔手术者,术前应检查肺功能,糖尿病病人术前要求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二)加强营养,纠正负氮平衡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输血或白蛋白,以增强体力通常认为,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是评定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最佳指标为上臂肌腹处的周径。

1、 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习惯吸烟的病人在术前应劝其戒烟,避免其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分泌物,对痰多黏稠者可行雾化吸入,或注射祛痰剂,对慢性咳嗽病人,可用祛痰止咳药。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运动。用鼻深吸气后,收缩腹肌,然后微微张嘴缓慢将气体呼出;先深吸气,然后微微张嘴呼气的同时连咳2声,之后正常呼吸1次,再深呼吸咳嗽。如此反复数次,做好呼吸、咳嗽运动,可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除,避免坠积肺炎发生。

2、 下列情况应在术前使用抗生素治疗。

(1) 有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

(2) 严重污染的创伤,估计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 (3) 估计手术时间较长,全身情况差的大手术者。

(4) 骨关节结核病人术前需注射2周或更长时间的抗结核药物。

(三)肠道准备

告诉病人术前8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术前晚8点可用甘油灌肠剂灌肠,即可避免病人麻醉后括约肌松弛而污染手术台,又避免术后腹胀及排便的痛苦。

(四)术前训练

骨科手术是为了再建运动系统功能,为使手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在术前对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指导和训练。

1、床上排便习惯。骨科手术病人由于治疗需要,需长时间卧床,故易发生便秘,加上不习惯在床上排便,严重者可造成机械性肠梗阻。因此,要求术前3天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排便训练,以便术后习惯在床上排便,并嘱咐病人卧床期间需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使食物进入胃内放射性性引起肠蠕动增加,产生排便感。

2、床上排尿练习。手术后躺在床上排尿的姿势非常不习惯,不放松,总有怕尿床的感觉造成排尿困难。因此,术前1周应练习床上排尿,指导患者用手掌轻轻压迫膀胱部,增加腹压,以利排尿,反复多次练习。老年男性病人,如有前列腺肥大病史,可以导尿。

3、肌肉、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前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目的是为了恢复肢体的固有功能。

(五)皮肤准备

备皮的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感染率。

(六)其他准备

做好交叉配血,根据手术的需要备足够数量的全血,还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病人临时发热,女病人月经来潮,除急症手术外均应推迟手术日期。病人各种化验结果和检查报告要看清楚,并准备好带往手术室的各种用品和药品、X线片等。

四、手术前一日的护理

(一)术前一日测4次体温,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如发现病人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时应推迟手术日期。

(二)督促检查病人做好个人卫生、理发、洗澡、剪指甲、更换干净内衣等。

(三)根据医嘱做好输血前配血准备,并完成药物过敏试验,将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

(四)对准备实施全麻手术的病人,术前日晚应做肥皂水清洁灌肠,以防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在术中排便造成污染。清洁灌肠还可以减轻防止术后腹胀,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五)术前日晚根据医嘱应用镇静剂,如肌注安定、苯巴比妥,减轻病人的紧张感,保障睡眠与休息,使病人手术日有充沛的体力。

五、手术日晨间护理

(一)手术日早晨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二)病人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饮,防止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如需插胃肠减压管,需在术前2小时完成,并固定牢固。

(三)取下病人非固定性义齿,以免术中脱落或咽下。病人随身携带的珍贵物品如现金、存单、首饰、手表等在术前由病人委托家属保存。如无家属在场,应由护士长负责,有责任护士逐一清点登记,并交护士长或值班护士保存,以免丢失。

(四)手术部位的开放性伤口应换药一次,并清除伤口周围的胶布痕迹,按照医嘱肌注术前针,如安定、阿托品。

(五)接病人去手术前嘱病人排尿,或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并妥善固定。

(六)将必要的物品、病历、X线等随病人一起送手术室。 手术后护理

一、环境和搬运

(一)病室环境和要求 大手术或全麻术后的病人,最好安排在有专人护理的监护室,直至清醒或病情稳定。若无术后监护室,应选择安静、舒适、便于照顾和抢救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为50%—60%。根据麻醉及手术种类准备床单位,以硬板床为主。需行石膏固定者,备好沙袋、棉垫、软枕、肢体架等,需要做牵引的病人应备好牵引架,牵引带,重量锤和钩等专科器材,必要时室还应准备急救物品及急救药品等。

(二)搬运

病人手术结束后用平车推回病室,搬运上病床时,最好是3人动作一致地进行搬运,尽量减少振动,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对于脊柱手术者,在搬运时需保持脊柱水平位,绝不能弯曲或扭转,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压迫手术部位而引起疼痛。若有引流管、输液管,要防止滑脱,避免牵引脱出。

二、麻醉清醒前的护理

麻醉未清醒的病人,有误吸、窒息等意外危险发生的可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若有呕吐情况,应及时给予清理。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等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立即处理。如有舌后坠现象,立即将下颌部向上托起,或用拉舌钳将舌头拉出,若发现气管内阻塞,应及时用吸痰管清除痰液并与医生联系。

(二)注意保暖和避免意外损伤

当病人躁动不安时,应适当加以约束或加床档保护,防止骨折移位,牵引滑脱、敷料被拉扯或坠床等情况发生,术后应加强保暖,可加被、提高室温。

(三)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

全身麻醉未清醒前,脊椎等大手术的病人,应给予床边心电监护,每20—30分钟记录一次,然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为每4小时测量一次。输液的病人应每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术后病人体温升高不超过38°,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称为外科热。若体温持续不退,或3-5天后出现高热现象,应检查伤口有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1)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是骨科术后最基本的护理,上肢术后可触及桡动脉,下肢术后可触摸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还应观察皮肤的颜色,测量患者皮肤的温度及毛细血管反应。

(2)疼痛的处理

若术后患肢出现进行性、持续性疼痛,疼痛呈搏动性加剧,表面皮肤红肿,局部温度升高、肿胀,说明组织内压已相当高,应考虑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及时报告医生,并尽快找出原因,观察夹板或石膏等包扎是否过紧,是否为感染性水肿及手术引起的血管损伤,必要时剪开包扎的敷料或石膏管型等固定器材,仔细检查患肢,避免因持续性血运障碍而导致肢体坏死。绝不可轻率地以为是术后疼痛而打止痛针,敷衍了事。

(3)抬高术肢

术后1周内患肢可因手术创伤及外固定的原因,出现逐渐肿胀的现象,抬高患肢可减轻肿胀。方法是用软枕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其远端高于近端,以膝部为例,膝部应高于心脏水平,以踝关节最高,而髋部最低,如果只将膝部抬高至高位而远近两端都在低位,则肢体远端的静脉血液不能畅通回流。

(4)伤口情况

术后观察伤口敷料或石膏上的血迹是否扩大,若渗血不多,可用棉垫、绷带带加压包扎使出血不止,经止血、输血、输液后,血压及脉率仍不稳定,则需急症手术探查止血。

截肢病人需在床旁准备止血带,以备动脉缝线脱落时急用,有大出血时,先用手紧压出血部位,抬高肢体,同时呼唤人员帮助扎止血带,立即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止血,绝不可只顾找人帮助,而使患肢流血不止,造成休克死亡。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若创口疼痛不断加重,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上升,切口部位肿胀、压痛、局部跳痛,则提示疼痛消失,不再有脓液为止。

切口疼痛的处理。手术当日晚间疼痛最剧烈,病人伤口痛而不敢翻身活动、深呼吸和咳嗽,如此易发生肺部感染。所以术后2日内,尤其第一天给予适量的镇痛药很有必要,但镇痛药不宜过多使用,间隔时间在6小时以上。

3、 排尿

术后6小时未排尿者,可在下腹部放置热水袋或按摩、听流水声等,如无效,则应导尿,必要时保留尿管,直到病人有自行排尿能力为止。

4、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加抵抗力

骨科术后的病人,在麻醉清醒后6小时即可进食,应加强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摄取,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但要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对于体弱或失血较多的病人,亦需适当补液或输血,但应避免长期静脉滴注,因为这样会限制病人全身或肢体的活动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三、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的原则

功能锻炼时骨科术后重要的康复手段。其目的是恢复局部功能和全身健康。但由于骨科术后的康复期较长,有些疾病甚至需长时间卧床治疗,从而影响了局部和全身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原则如下:上肢以恢复手的灵活性为主,可指导病人做手的握、抓、捻等锻炼;下肢的功能锻炼应注重负重和行走,可加强脚趾和股四头肌的练习等。

1、 主动原则 ①根据手术大小,限制期限及疼痛的耐受力,指导病人进行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②有外固定者,也应做静态收缩;而未被固定的关节或健肢可做全范围关节活动,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到正常活动度,尽量不借助物理治疗和按摩。③大手术后和危重病人等不能自己活动者,护士应协助其进行被动活动。

2、 循序渐进原则 随着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好转,锻炼的次数、时间、范围可逐渐增加或延长,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掌握正确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以不疲劳为主,使功能锻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功能锻炼的三个阶段

1、初期 术后1—2周,由于病人虚弱,手术部位疼痛明显,应以休息为主,患肢可做适量的等长运动,健肢应做正常运动,防止术后并发症,以争取早日恢复功能,对于全髋置换、脊柱手术等大手术病人,术后医护人员应指导和协助病人翻身及患肢活动。对于上肢术后的患者,应鼓励其尽早离床下地活动,并指导做耸肩、握拳等动作,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等。

2、中期

一般是术后2周以后,即从手术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时期,在此阶段,骨、关节、肌腱等组织的疾病或手术创伤在愈合中,根据病情,在继续加强初期锻炼的同时,可加用简单的器械或支架铺助功能锻炼,如蹬车、手拉滑车、手握小铁球等。按时做徒手操或器械操,也可配合热疗、推拿、针刺等疗法。

四、骨科特殊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科疾病不像以前那样单纯。由于个体差异,常并存多种疾病,因此不能只考虑局部病变的治疗而盲目进行手术,应充分估计病人的整体情况,对合并的疾病需要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一) 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特点

应综合脑电图、眼底、血清胆固醇及胸部X线片有无主动脉钙化等多项检查。来估计动脉硬化的程度,对于服用降压药物的病人,要注意其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可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对于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容易在麻醉前出现高血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在术前应密切监测血压,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保持血压稳定。有脑梗死和出血病史的病人,手术危险性较大,术中、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适当使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

(二)合并心脏疾病的护理特点 手术前进行心电图及心功能检查,如果病人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的现象,原则上应推迟手术,可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及给予其他治疗措施,待心功能状态较好时,在考虑手术。同时,应限制水、盐的摄入,输液时也应控制滴速,术后还要继续加强心功能的监测。

(三)合并肺功能不全的护理特点 有慢性支气管扩张者及老年病人等,几乎都有气道分泌物潴留及换气障碍,所以在手术前必须充分估计、掌握病人肺功能障碍的程度。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痰多且黏稠者,每日雾化吸入1-2次,也可使用祛痰药物。必要时术前可做痰培养,供术后选用抗生素参考。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必要时试用呼吸机做间歇性正压呼吸练习;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及祛痰药物;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状况,给氧气吸入,预防发绀和呼吸困难。

(四)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特点

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术前应严密检测血糖情况,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度糖尿病的病人可用饮食疗法,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对于重度糖尿病的病人,还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每日用手指采血进行电子血糖测定,每日测量6次,即早、中、晚饭前及饭后2小时各1次,以检测病人血糖值,根据血糖的高低,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待血糖保持稳定后即可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也应继续观察,并保持血糖稳定。 骨科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一、压疮

压疮是机体组织由于遭受外部压力而出现的局部急性缺血性损害。

(一)、压疮发生的个体因素

1、患者个体因素

年老、认知功能减退、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是发生压疮的主要个体因素。此外,入院时局部已存在不可逆损伤,24—48小时就可以发生压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病质患者,因软组织耗损、失去营养及循环不良,也易发生压疮。

2、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

压疮的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目前将压疮发生的原因归纳为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出部位,当小动脉灌注压在45—50mmHg,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后,便会引起组织损伤。

(二)、压疮的预防

压疮的预防并不单纯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而是应被全体医护人员共同重视的一项工作,特别对于全身衰竭、极度消瘦或全身水肿等病人,在做好日常压疮预防护理外,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才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意识清醒的高危病人,必须尽早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压疮预防的健康教育,发挥病人积极性,共同参与压疮的预防。

1、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积极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要求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分值越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2、冷敷预防 发生受压皮肤出现硬结,在减压的同时给予冰袋冷敷,在冷敷过程中要专人护理,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硬结大小,保护好皮肤,防止磨损,硬结消退后应及时停止冷敷。

3、减少骨突部位受压时间,避免按摩,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并记录,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4、药物预防选用碘伏、凡士林外涂局部受压处皮肤。

5、营养支持疗法

供给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根据需要给予白蛋白、血浆、全血、氨基酸输入,并注意维生素c和铁剂的补充。

6、采用各种医疗器械预防压疮

可采用能减轻组织压力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的器械,减轻压力的器械以气垫最好,其次为水垫。在没有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勤翻身,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也能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二、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给住院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在骨科病房,便秘发生率是非常高的。便秘是指个体正常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排便时困难。

(一)、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

骨科病人多属于意外伤,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存在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这些消极因素可引起并加重植物神经紊乱,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内分泌功能,引起胃肠道动力性疾病和功能紊乱。同时,消极的情绪可影响食欲,使病人食欲减少,而少量食物残渣对直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足以引起排便反射,从而引起便秘。

2、饮食不当

长期进食进食精细食物,食物中含植物纤维太少;植物纤维在胃肠道内不易被消化吸收,可增加结肠、直肠内容物的量,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食物中植物纤维缺乏时引起肠蠕动迟缓,发生便秘;其次,饮水不足也是便秘发生的原因。手术日需禁饮、禁食,而前日晚上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及脂类食物,导致术后早期肠蠕动受到抑制,食物残渣蓄积而发生便秘。

3、骨科疾病的影响

4、麻醉及镇痛泵的作用

5、疼痛的影响

6、年龄因素 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由于肠道功能易发生变化,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原因,极易发生便秘。

7、排便习惯及环境的改变。

8、药物因素 临床上应用的某些药物常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便秘。另外,还应关注病人的口服药中有些药物也可导致便秘发生。

(二)护理对策

对于便秘病人,首先应评估病人,了解便秘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头昏、腹胀、乏力等不适,以便能根据便秘的轻重缓急给予对症处理。包括:现有便秘情况,既往排便规律,有无便秘史,患者的饮食结构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病人有关便秘知识的认知程度等,根据内容的评估,护理措施如下。

1、饮食指导 便秘往往同时存在术后进食时间晚,水果、蔬菜、主食及饮水量等因素中多个因素不足。术后应告诉病人尽快恢复饮食,对于骨科手术病人,因未涉及腹部不引起或少引起全身反应者,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病人饮食中每日水果与蔬菜不少于250g,保证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保证每日主食量,避免以鸡肉、猪肉等动物性食物作为主食。一日三餐主食,粗细粮合理搭配,多吃含纤维素的食品如:大米、小麦、玉米、青菜等。多吃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酵母、豆类等以增加肠道的紧张力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对于术后病人,建议术后第一餐以流质为主,如鸡汁、排骨汤,量约400ml,每日晨起饭前先喝1杯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术后3天内少食甜食,对于有便秘倾向病人,可早晚服适量蜂蜜水300—500ml,必要时可口服润肠药,但润肠药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引起药物依赖性,造成顽固性便秘。另外,进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饭菜新鲜可口,进食不能太快,忌食辛辣食物。

2、按摩热敷

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重叠置于右下腹,沿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1cm,幅度由小至大,直至产生肠蠕动,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于每日早餐后30分钟进行,或排便前20分钟进行。

3、心理护理

护士的语言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有直接影响,向病人解释发生便秘原因及预防措施,消除其思想顾虑,并及时给予疼痛的评估及处理,指导病人卧床排便,养成床上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新入院的病人应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与人员,放松心情,对污染被单及时更换,同时多作相应的健康教育。

4、把握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规律:如早睡早起、不熬夜,戒酒,心情愉快,避免紧张。 为病人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安静、卫生、减少人员流动,向病室其他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排便时要求探视者及异性陪护暂时回避,用屏风遮挡。鼓励病人活动。

5、 药物治疗

(1) 开塞露

2支保留灌肠加腹部自我按摩。 (2) 缓泻药物

潘泻叶泡茶饮。

(3) 灌肠 对于便秘超过5天者可用灌肠方法排出大便。

三、肺部感染

(一)原因分析

肺部感染也称下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多发疾病。据有关报道,老年肺部感染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临床证明,这是与其生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在骨科老年卧床病人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护理十分主要。

(二) 护理对策

1、 提高预防骨科老年卧床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正确采取空气及操作物品培养标本,加强紫外线空气消毒的使用管理及强度监测。督促护理人员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 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 给病人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说明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意义、对疾病的影响,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根据病情,因人而异,如下肢骨折、骨牵引的病人可采用半卧位或者坐位,手术后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拄拐室外散步。

3、 树立整体观念 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低下爱,除加强基础病的治疗外,还需加强支持治疗、合理饮食,以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从病人进入病房开始,主管护士首先应主动、热情、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介绍同室病友,帮助病人建立病友关系,并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从而使他们感到受重视,解除心理负担。同时应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另外护理人员应多与病员家属联系,鼓励家属多探视,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和安慰。

5、 加强病房的科学管理 保持病房的科学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注意病人保暖的前提下每日早、晚两次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温20—22度、湿度60%—70%,每日早晚用消毒液拖地2次。

6、 预防感冒

病人在卧床期应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特别是冬天和行下肢牵引的病人,尤其应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7、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2次/天,防止口腔黏膜干燥,提高黏膜吞噬、排除、消灭细菌的能力。

8、 保持呼吸道通畅

(1)湿化呼吸道:应该做到早雾化、早助咳,即病人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就应进行雾化。(2)勤翻身:在湿化痰液的前提下,应每1—2小时给病人翻身一次,可以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气道排出,保证支气管的排痰通畅。翻身时应缓慢进行,期间配合拍背咳痰,使病人逐步翻身至所需的体位。 (4) 间断拍背。(4)鼓励咳嗽及咳痰。

9、 做好基础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变化。对已使用抗生素者,应注意是否有二重感染的可能,合理应用抗生素,使其有效控制感染,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骨科病人出院指导

骨损伤的修复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愈合阶段,临床上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在疾病未痊愈或病情稍平稳后即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的护理及功能恢复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出院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出院指导原则

1、 根据病人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指导。选择指导时机和指导方式,在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时收到的效果最好。指导方式分讲解和示范。

2、 根据病人处于不同的康复阶段进行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参与出院计划的制订,训练家属掌握一般性护理手段,如翻身、穿衣、协助大小便、功能锻炼方法及效果观察并协助病人完成计划。对病人应禁止的行为采用书面指导形式,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能盘腿或跷二郎腿,不能坐矮板凳,以免人工关节脱位。

二、出院指导的内容

1、 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康复计划,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 功能锻炼 指导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恢复满意的肢体功能,预防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废用综合症,就必须坚持不懈完成锻炼计划和内容。采用讲解和演示的形式让病人及家属达到掌握的程度,给予病人量化指标,并嘱家属一起监护和督促,让病人完成。对长期卧床超过2周者,起床后出现眩晕现象明显增加,应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3、 饮食和排泄指导

伤口和切口的愈合、骨折的修复与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纤维素及钙的食物,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伤口组织生长修复,促进愈合及全身康复。长期卧床或活动量的减少,均可使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忽视便意,亦可造成大便干结,便秘给病人的进食、睡眠、康复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多饮水及规律的排便很重要。

4、 对铺助工具的安全使用进行指导

如拐杖、轮椅应定期检查其完整性是否损坏,保证使用安全。

5、 对截瘫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

由于截瘫病人长期卧床,自理能力缺陷,主要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注意预防压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

6、 出院后复查的重要性

根据病情和骨折固定时间、治疗时间和功能锻炼方式方法等确定来院复查时间,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固定物的解除与否,离院后如出现任何不适均应及时来院复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第6篇:骨科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除急诊手术禁食禁饮外,其他患者给予高钙、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3、病人卧硬板床,必要时加气垫。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外,均应抬高患肢。患肢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以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做好记录。

5、对新牵引或打石膏的病人应列为交班项目。保持固定效果,观察石膏、夹板牵引装置是否妥当。

6、脊柱骨折合并截瘫者,应按时翻身。翻身时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避免因屈曲、扭转使椎体错位加重损伤。

7、骨折患者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限制局部活动,根据骨折及固定情况适时地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

8、对长期卧床者,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调配,嘱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手外伤护理常规

按外科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简单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①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机;②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③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给予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神经、血管的修复。 (3)严密观察伤口疼痛、渗液、出血等,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4)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等)。

(5)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的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6)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开始进行手指功能煅炼。

2)肌腱吻合术后3天视病情指导患者逐渐开始作轻度伸屈指肌腱活动,防止肌腱粘连。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1、术前或非手术治疗护理

(1)受伤24-28小时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抗休克护理。

(2)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痛加剧及急性腹膜炎症状;了解患者有无疼痛或出血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3)注意观察皮下有无出血及出血进展。

(4)遵医嘱留置导尿管,保持其通畅;;观察并记录尿液性质、量及颜色。 (5)防止再骨折或再移位。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及更换体位以防骨折移位,视病情至少卧位休息2-6周,同时注意预防压疮发生。

(6)骨盆悬吊牵引者,保持吊带平坦、干燥、完整。骨突部位用棉垫保护或酒精按摩,预防压疮。

(7)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8)拟手术者,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备血、备皮、导尿等。

(9)给予患者心理安抚,稳定情绪,减轻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

2、术后护理

(1)了解手术及麻醉情况,按麻醉后护理常规。

(2)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神志、尿量等,预防大出血。

(3)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后,逐渐恢复高蛋白、富含粗纤维、果胶的食物,鼓励多饮水。

(4)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畅通,防止伤口感染。

(5)术后睡气垫床,平卧和健侧卧交替更换,以预防压疮。尽量减少大幅度搬运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

(6)术后7-10周下床运动,并逐步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

骨牵引护理常规

1、对牵引病人认真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运动、感觉情况。

2、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3、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否则易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4、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和褥疮。

5、指导并协助病人做主动和被动训练,防止废用综合症。

6、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定时按摩腹部,防止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和便秘。

7、作骨牵引病人,床尾或床头应抬高15-30cm使形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反牵引力。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石膏固定时,松紧适宜,患肢如有苍白、厥冷、发绀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3、石膏未干之前,尽量不要搬运病人;搬动时,要用手掌平托,不可用手抓捏。切勿牵拉、压迫、活动,也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或电吹风吹干。

4、石膏干后搬动时应平托,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加以保护。

5、边缘应修理整齐、光滑,保持床单及石膏整洁。

6、伤口出血时可用笔做记号,注意出血外渗的速度。

7、如石膏内有腐臭味,应通知医生及时换药。

8、石膏固定后就可以指导病人做固定内的肌肉收缩运动。

9、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站立,再扶拐短距离行走,循序渐进。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1.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和损伤程度不成比例,严密观察疼痛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急救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以免增加组织损伤。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和末梢血运情况。 3.骨筋室综合征一经确诊,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患肢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4.凡是确诊病人,均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5.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介绍同种疾病治愈情况,使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护理有所了解,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7篇:骨科护理常规

我为医院添光彩

---做合规职工树医院新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科室。在演讲之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岗敬业从小事做起》。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到企业,小到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要使医院在市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经营服务工作,就要从每件小事做起认真贯彻落实好规章制度。医院的总体形象是由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小形象汇聚而成,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好,才能使,才能保证医院的稳健发展。

首先要严格贯彻落实好制度。对于各项规定,要坚决服从和认真执行,或许有的规定我们一时理解不了,或许有的规定刚开始执行起来感觉很麻烦,但是这些绝对不能成为我们违规的理由。规章制度一旦下发,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应该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合规进行,给社会各界展示出医院的良好形象。

第二要加强学习。一个人如果对规章制度不清楚那他肯定要违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由于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事故的频发,现在新制度出台的频率比以前要快得多,规章制度的种类和细化程度都是以前不能相比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及时学习并熟知最新制度的内容,在平时要不断对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进行及时学习了解。,面对这项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业务,面对一系列关于业务的新制度和规定,医院员工牺牲晚上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绝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相关新知识,能根据相关规定对顾客的提问进行解答,并能把相关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于操作规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大力推动了医院事业,但是也发生了别人对业务不熟悉被顾客投诉的事情,对医院形象造成了不好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第三要做一名创新型、奋进型的医院员工。面对日益激烈了金融同业竞争,面对各家医院对顾客争抢的白热化,我们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的做到合规不墨守成规,守规不画地为牢。敦煌现在有9家医院在争抢市场,所以顾客选择的余地很大,有时候可能因为顾客一次的不顺心就再也不会来办业务,所以在业务活动中我们要既能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和各项内控制度,又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做到外圆内方,在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给顾客以方便,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

第四要有正气。我们要牢固树立“守规无小事,违规即大事”的风险意识,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大力弘扬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做到自己遵规守纪的同时对于别人的违规违章行为也要及时进行善意提醒和制止,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现在都是岗位连带责任追究制,同事违规犯事,作为知情人的你可能也会被牵连进去,所以说于公于私我们都应该共同制止违规。只有大家互相督促提醒,共同遵章守纪,全员合规、人人合规,才能共保平安,皆大欢喜,也才能有效控制风险,推进医院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医院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敦煌医院,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认真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我们医院在客户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才能保持好,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面对越来月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树立良好的遵章守纪新风尚,共同创造医院辉煌灿烂的新景象。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8篇:1.骨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病人的体位及各种引流管;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的温度、血运情况,如发现异常已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肢体手术者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

回流,减少肿胀;

(4)疼痛是根据病情予适量镇痛剂,以缓解疼痛;

(5)术后病人可枕软枕(腰麻除外),6—8小时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

气后可进流食;

(6)观察伤口引流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

除伤口引流管;

(7)病人如装有PCA,应将其放置在可及的地方以便使用,返回病房后立即使用一次,其

镇痛效果更好;

(8)如装有自体血回输器装置,应在10小时之内将血回输完毕;

(9)颈部手术7日拆线,其他12—14日内拆线;

(10)出院指导: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②保持良好心境,有利于康复;③修养环

境清洁、舒适,空气新鲜;④注意预防外伤;⑤定期门诊复查。

2.骨牵引病人的常规护理?

(1)严密观察患肢血循及其活动情况,观察内容包括: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桡动脉或足动脉的搏动和指端的活动;

(2)保持有效的牵引,根据病人牵引的部位抬高床头或床尾,以保持牵引力和体重的平衡;

(3)牵引时要保持病人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

(4)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

(5)骨牵引病人要保持针孔处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牵引处不需盖任何敷料,每日滴75%酒精两次;

(6)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并发症;

(7)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3.简述石膏病人的护理措施?

(1)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流及淋巴液的回流;

(2)严密观察固定肢体末端雪循,发现肿胀、麻木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未干时应用手掌托,禁用手握,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疮;

(4)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如石膏内某一点疼痛,应及时检查处理,切不可忽视,以免发生局部坏死;

(5)用嗅觉进行观察,如有腐臭味,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石膏内有伤口者,应及时观察渗血情况,为明确伤口是否继续渗血,应在石膏上沿血迹做一标记,并不断观察;

(7)解除局部压力,可在局部开窗;

(8)鼓励病人做石膏内的肌肉收缩运动,预防肌肉萎缩,若病情允许可下床活动;

(9)禁止使用硬物抓挠石膏内皮肤,以防皮肤损伤;

(10)保持石膏的整洁,避免污染,严重污染者应及时更换石膏;

(11)石膏拆除时可做肌肉按摩,并加强功能锻炼。

第9篇:新版骨科护理常规

骨科护理常规

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体位、皮肤完整性等全身情况。 2.肢体或患处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情况,是否有开放性骨折。

3.伤口、牵引、固定情况。 4.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便秘 [护理措施] 1.按外科护理常规进行。 2.睡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

3.骨折要先固定,后搬动。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人,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4.如有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后处理骨折。如有出血,应先临时止血。开放损伤局部用无菌敷料包扎,以减少污染。

5.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

功能的情况。

6.作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饮食及大便。

7.长期卧床者,要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8.凡石膏固定、牵引或内固定术后,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功能位置。

9.骨病患者,注意保护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10.康复期,鼓励加强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药疗知识等,简明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指导定时、正确翻身、预防压疮

3、告知患者功能锻炼计划及原则

4、加强营养,进高热量、营养丰富、富含钙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5、生活、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意外损伤。

二、骨科危重患者抢救常规

(一)创伤性休克抢救常规

1、 保持病人安静,就地抢救。

2、 取休克卧位,即头、脚各抬高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咽部异物或分泌物,给氧,缺氧严重者面罩给氧或行人工辅助呼吸。

4、 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先输入晶体液或电解质溶液,如NS,GNS,平衡液等。休克早期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镇痛。剧痛者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但严重脑外伤、呼吸困难、有腹部体征诊断未明确者禁用。

6、 止血。

7、 保暖。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者及时加被保温。

8、 交叉配血,必要时输血。

9、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 10.留置尿管,监测肾功能。

(二)严重创伤、多发伤抢救常规

原则:抢救生命,创口处理,妥善固定

1、 合并休克者应先抢救休克并同时抗感染。

2、 解除呼吸道梗阻,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

3、 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的外出血。

4、 伤口处理:无菌敷料覆盖,创面中外露的骨折端禁止还纳入伤口内,以免加重损伤或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发生大出血。

5、 保存好离断肢体,肢体用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切忌将肢体浸泡至任何液体中。

6、 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

7、 防止大血管周围神经损伤:当易引起血管损伤的一些骨折或脱位时,患肢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大血管附近贯通伤应特

别重视,以防血管进一步栓塞,造成截肢。

8、 妥善固定骨折。先固定后搬动。头、颈、躯干损伤的病人搬运时应保持头颈和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9、 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

10、 疑有脊髓损伤者,观察截瘫平面有无改变。

11、 高热患者行物理降温,高位截瘫患者有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

三、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伤口敷料、引流管、皮肤完整性。

2、 肢体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

3、

患者的体位,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

4、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一)手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说明手术重要性和可行性,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淋浴更衣。

3.据医嘱做好药敏试验,交叉配血及各种检查工作。 4.术前1日备皮,消毒手术区皮肤。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5.术晨测生命体征,有无感冒和其他病情变化。女病人是否月经来潮。

6.择期手术,术后需卧床者,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 7.按医嘱准时给术前药物。

8.进手术室前取下眼镜、`发卡、`手表、`假牙,将贵重物品交家属。

9.术前排空膀胱或留置导尿管。

(二)手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好病人的体

位及各种引流管。

2.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部位安置适当体位,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3.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5.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6—8小时后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可进流食。

6.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早期活动及康复锻炼:康复锻炼的内容及方法应根据病人的伤情、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而定。 [健康指导]

1、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清洁及引流管通畅

2、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计划,并逐步实施

3、嘱患者加强营养,补充钙质

四、持续牵引术护理

持续牵引可分为:皮牵引、骨牵引、吊带牵引。 [病情观察要点]

1、 患肢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

2、 患者的体位、牵引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牵引。

[护理措施]

一、皮牵引

1.牵引前清洁患肢的皮肤,必要时剔除汗毛。

2.注意胶布、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肢体有无胶布过敏及皮肤溃疡等情况。

3.经常检查牵引方向是否与患肢纵轴保持一致,绳索有无受阻,患肢与健肢长度是否一样,牵引重量是否合适。 4.督促病人定时作肌肉收缩运动,手足关节功能锻炼。 5.观察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冬天注意患肢保暖。

二、骨牵引

1.骨牵引针分别用胶塞小瓶套入,以防钢针划破皮肤。保持牵引针针孔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碘伏棉球擦拭,每日2次。

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如有偏移,用碘伏消毒后调至对称。 2.保持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15°-20°;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20°。不可随意改变病人体位,如需纵向移动时,须有一人拉住牵引绳,取下重锤后方可移动,不可让绳放松。 3.检查骨突出部位,以防压迫性溃疡。

4.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及手指(足趾)运动,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牵引床上设秋手或拉手,以便病人起坐活动。 5.冬天注意保暖。盖被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6.预防并发症:协助病人适当变换体位,深呼吸,叩拍背部,鼓励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多饮水,预防泌尿感染和结石。

(三)吊带牵引

1头带牵引重量不超过5kg,床头抬高15°-20°。经常巡视,如病人有明显不适,可暂停牵引,待症状缓解后再牵。 2吊带内垫好棉垫或纱布,以免发生压伤。

3.骨盆托带牵引者,因不能翻身,应注意预防褥疮,大便时放松吊带,防止吊带污染。

4.骨盆纵向牵引者,床尾抬高15°-20°,牵引重量15-20kg,每天1-2次,每次1-2小时. [健康指导]

1、保持牵引位置正确,以免影响效果。

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3、 经常注意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给予适当衬垫,避免皮肤损伤

4、 骨牵引针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五、石膏固定护理

由于石膏有吸水后硬固定可塑性,因而常常用来作为骨科病人肢体固定制动的辅助

治疗工具,因石膏无弹性,如果塑型不好,可压迫神经、血管、皮肤造成损伤,故术前术后均应加强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肢体疼痛、肿胀、上下关节活动度等、末梢指(趾)温度、颜色、感觉等情况。

2.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渗血渗液。 [护理措施] 1. 固定前洗净肢体皮肤,有伤口时先换药。 2. 冬天注意保暖。肢体固定后应抬高患肢。

3. 注意观察石膏固定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报告医生处理。

4. 预防压疮形成:石膏未干时用手掌托住固定的肢体,不能用手抓捏,躯干石膏固定时,石膏未干时,不要翻身,以免发生局部压迫。固定后石膏边缘修剪整齐,以免刺激周围皮肤。

5. 避免大小便污染石膏。

6. 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并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7. 石膏拆除后,皮肤表面有一层坏死的上皮组织,不可强行撕裂,可用温热毛巾浸湿慢慢擦去。

[健康指导]

1、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及时就诊处理。

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3、及时复查

六、手外伤护理

手外伤的治疗效果不但取决于初期的外科处理,伤后和术后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病情观察要点]

1、 创口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范围、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

2、 扎止血带的时间,观察患肢皮肤情况:色泽、温度等,若发现皮肤青紫、肿胀,应及时松解止血带,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

4、

观察患者伤口疼痛情况。

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伤后早期处理

1、 维持手功能,用石膏托将手固定在功能位,即腕关节背伸20°,稍尺侧,掌指和指间诸关节稍屈,拇指呈对掌位,使手呈半握拳状,包扎时注意用纱布隔开手指,勿使相邻的手指皮肤相互接触。

2、 保暖。室温以18—20为宜,必要时用烤灯,应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烫伤。

3、 注意血液循环。手外伤包扎,宜露出指端,以观察其血液循环。如发现皮肤苍白或青紫、皮温降低、明显肿胀或指腹萎陷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将伤肢垫高,适当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5、 预防感染。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渗血多时及时更换。 手外伤伴有神经损伤者,可出现感觉消失、营养障碍等改变,应注意防护,避免冻伤、搽伤、烫伤等。手术后,应观察原失去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是否有所恢复,手指活动功能,肌力增加等神经恢复情况。 恢复期功能锻炼

1、 单纯软组织损伤或指端伤,无骨折和肌腱断裂者,伤后2—3日即可开始作关节伸屈运动。

2、 肌腱损伤缝合后,早期可做不增加缝合肌腱张力的轻微被动活动,3周后可作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关节伸屈练习。

3、 骨折作内外固定者,需待有骨连接后,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配合理疗。

4、 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手工操作,最好进行职业性的手功能锻炼,促进手功能尽快恢复。 [健康指导]

1、了解疾病知识

2、多食高蛋白营养丰富且易消化之食物

3、加强功能锻炼

4、复诊

七、断肢再植手术护理

断肢再植是综合性的创伤外科手术,断肢多因切割伤、撕裂、碾轧所致。通过再植手术,可获得较好的功能,但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感染,应特别重视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体位。保持室温,注意保暖。

2..观察再植肢体的皮温、肤色、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动态观察,前后对比,及时发现问题。

3.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疼痛、呕吐、排尿、排便情况,有情况需及时处理,防止导致血管痉挛。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合并休克或其他严重损伤者,紧急处理,尽快作手术准备。

2.作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有信心配合治疗。 3.作术前常规准备。

(二) 术后护理

1.病人住单间,室温以25—28为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现保护性隔离。

2.平卧位,绝对卧床2—3周,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制动。 3.冬天伤肢局部用烤灯保暖,测量皮温前应关闭烤灯半小时。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防止和及时发现肾功衰及早期休克征象。

5.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床边备止血带。

6.术后3周,可逐渐轻微被动活动,以促进功能恢复。

7.严密观察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温度、颜色、肿胀、毛细血管返流情况,注意与健肢对比,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循环障碍,特别是血管危象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8.遵医嘱进行补液、抗炎治疗。同时给予解痉、抗凝药物,预防血管栓塞和痉挛。

9.除伤肢以外其他部位应早期活动,伤肢则在术后3周伤口已愈合并拆线后开始锻炼,联系患肢伸屈握拳等动作,被动活动时动作轻柔,并对再植部位妥善保护。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2.加强患肢康复锻炼,尽快恢复患肢功能。

上一篇:学校体育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工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