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共11篇)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1

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后,截石位,术区碘伏消毒,铺无菌巾。2.置入美国顺康F25.6电切镜鞘克服后尿道阻力入胱。30度镜见前列腺两侧叶中叶均大,以中叶为主。精阜山丘状。N-距离4.5厘米。3.电切功率设为207瓦,电凝功率设为70瓦。4.电切由中叶六点处开始,膀胱颈处电切至膀胱颈环状纤维。逐渐向深部和两侧及尖部电切,深达纹状结构的被膜层。5.依次电切两侧叶方法同前。6.最后电切前列腺尖部,精阜两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前联合处,修整创面。7.创面彻底止血,ELLIC冲洗器冲洗膀胱,吸出前列腺组织碎块,(送检病理。)8.胱内注水300毫升,拔出电切镜鞘,压胱,尿流满意。无尿失禁。9.尿道置入F20三腔导尿管一条,囊内注水30毫升。冲洗液淡红色。术毕。手术小结1.麻醉满意,术中顺利。2.术中出血约50毫升。未输血。3.切除前列腺组织碎块约40克。睾丸扭转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平卧位,术区碘伏消毒、铺巾。2.取右侧阴囊外侧垂直切口,长约3cm。分层切开阴囊皮肤,肉膜层。3.止血钳提起睾丸三层鞘膜,切开。探察见右侧睾丸附件位于睾丸上极,附睾头边,长约0.7cm,有蒂。暗红色,水肿状。右侧精索在睾丸鞘膜囊内顺钟向扭转270度。右侧睾丸稍水肿,色暗红。4.切除扭转之右侧睾丸附件,送检病理。5.复位睾丸精索,5分钟后,右侧睾丸颜色恢复正常。决定保留右侧睾丸。以4号丝线于睾丸鞘膜囊内将精索固定缝合2针。在睾丸底部将右侧睾丸白膜缝合固定于阴囊底部1针。6.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睾丸鞘膜,阴囊皮肤切口,外敷无菌敷料。阴囊切口纱布加压包扎。术毕。手术小结

1.麻醉满意,术中顺利,无副损伤。2.术后右侧睾丸位置满意。

隐睾牵引固定术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平卧位,术区碘伏消毒、铺巾。贴保护膜。2.取右侧腹股沟切口,长约4厘米。分层切开皮肤,皮下,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寻及外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无神经副损伤。3.于腹股沟管中段寻及隐睾。切开睾丸鞘膜突,见右侧睾丸附睾大小,形态无异常。4.于右侧腹股沟内环处将睾丸鞘膜囊与精索分离,并横断睾丸鞘膜囊。在鞘膜囊高位4号丝线作一荷包缝扎。5.用锐性与钝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精索上的纤维结缔组织仔细分离将精索松解。钳夹切断睾丸引带,并切开精索外侧韧带使得精索移向内侧。6.精索充分游离后,使得隐睾可以无张力置入阴囊内。7.手指在腹壁深筋膜的深面向阴囊内进行分离,直达阴囊的底部。8.在阴囊中部切开阴囊皮肤,用血管钳在阴囊与肉膜间分离出一个足够容纳睾丸的间隙。切开肉膜层。将右侧隐睾通过肉膜口牵引入肉膜外间隙。精索无扭转。1号丝线缝合肉膜切口,仅容精索通过。防止睾丸之回缩。9.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腹股沟切口及阴囊皮肤切口,外敷无菌敷料。阴囊切口纱布加压包扎。术毕。手术小结1.麻醉满意,术中顺利,无副损伤。2.术后右侧隐睾牵引位置满意。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手术程序:皮肤灭菌:1%,0.5%活力碘切口:右下腹部斜切口长度:15 公分发现病理:供肾为右肾,大小约9×6×4cm3,表面无花斑,苍白色,光泽好,供肾动静脉各一根,无破损,动脉长度充分,静脉稍短。供肾输尿管一根,系膜缘较完好,长度约8cm,供肾热缺血时间约5分钟,冷缺血时间约9小时。处理步骤:1.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述切口。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各层组织,显露并钝性扩大右侧髂窝。3.显露右侧髂外静脉,剪断并结扎血管鞘及其间淋巴管。4.显露右侧髂内动脉,剥离其上血管鞘,患者髂内动脉短,自髂动脉分叉处至髂内动脉分出分支处仅约2cm。5.右侧髂外静脉上沙氏钳,阻断血流,先用尖刀切开血管壁一小口,肝素水冲洗,并用剪刀剪至适宜长度。6.将供肾置入右侧髂窝,将供肾静脉与受者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4点法,6-0尼龙线连续锁边缝合)。吻合结束前肝素水冲洗。7.双重结扎远端髂内动脉,近端上血管夹两把,剪断髂内动脉,肝素水冲洗。患者动脉硬化,血管壁较厚、僵硬而有分层。8.将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3点法,6-0尼龙线间断缝合),吻合结束前肝素水冲洗,并注入异搏定。9.检查见动静脉吻合口无漏血后开放肾脏血流,约5分钟后见少许澄清淡黄色尿液自输尿管断端流出。10.上导尿管,注水使膀胱充盈,将双J管置入输尿管断端及膀胱,将受体输尿管与膀胱行乳头状吻合,并行抗返流处理,注意勿扭曲输尿管。11.检查术域未见活动性出血,于肾周及输尿管吻合口周各置血浆管一根。12.再次检查术域,未见活动性出血,检查各吻合口,见缝合较满意清点手术器械无误后,逐层关闭上述切口。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正位可控盲升结肠膀胱术 手术程序:皮肤灭菌:1%,0.5%活力碘

切口:下腹部正中切口(绕脐)发现病理:膀胱与周围分解尚清,腹膜后,膀胱周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剖开膀胱见其内有多处肿瘤,较大者约3cm×3cm×3cm,菜花状,小者约0.2cm×0.2cm×0.2cm。膀胱腔内可见少许坏死组织及血凝块。处理步骤:1.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述切口。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腹直肌前鞘,牵开腹直肌,显露膀胱前间隙及耻骨后间隙3.向前列腺尖部钝性分离膀胱及前列腺,切断并结扎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后静脉丛。4.分理出前列腺尖部,自其下穿过尿管,并于该处剪断之5.掀起前列腺尖部,向上分离之。6.打开腹膜,进入腹腔,与腹膜返折处(附着于膀胱前壁处)细心分离膀胱前壁及顶部,底部。7.找到双侧输尿管,尽可能向远端分离,保证足够长度后,剪断并结扎远端,近端插入8号尿管。8.分离膀胱底,精囊,双侧输尿管(剪断并结扎),将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含输精管残端及输尿管残端)9.检查回盲肠及升结肠,未见明显异常。10.截取回盲肠及升结肠各约15cm,带血管蒂。11.将回肠远端与升结肠近端行端端吻合(全层+浆肌层缝合)12.分别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截取回盲肠及升结肠直至干净,并用无水乙醇灌注约15分钟后再次冲洗截取肠段。13.用3-0肠线全层缝合闭合两段使其成为新膀胱(贮尿囊),并于浆肌层缝合加固。14.将结肠带去带化处理。15.将双侧输尿管断端与贮尿囊(结肠壁)吻合,留置3mm输尿管支架管各一根,并行抗返流处理。16.于升结肠最低处剪开一小口,与尿道断端吻合(4点法,1-0合成线),之前插入尿管,注水充盈气囊,稍用力向外牵引。17.检查回盲肠升结肠血管蒂,张力不明显,血管搏动良好。18.腹膜化,尽可能将膀胱置于腹膜外。19.于耻骨后及腹腔内各留置血浆管一根,甲硝唑冲洗腹腔,吸净后,注入透明质酸钠2支。20.于耻骨后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检查各吻合口,见缝合较满意,肠管吻合处通畅。逐层关闭腹部切口。伤口引流: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各一根尿管一根耻骨后,腹腔内血浆管各一根伤口缝合: 7号丝线缝合腹膜,腹直肌前鞘1号丝线缝合皮肤经过情形:手术经过顺利手术后诊断:膀胱多发癌 PCNL术

病人情况:右孤立肾结石如图照影显示多个肾盏积水。术中顺序:截石位,逆行插管俯卧位,C臂机定位选择穿刺点:十一肋间、肩胛线近脊柱侧、与地面水平角度约80度、穿刺深度大约6.5CM穿刺,证明穿刺成功置入斑马导丝,扩张置入输尿管镜观察各孔及通道,碎石碎石结束,输尿管放入斑马导丝,置入双J管再观察后,放肾造瘘管留置尿管。结果:穿刺2-3个点,第3点穿刺后抽吸有液体吸出,置入斑马导丝顺利。各个盏的结石被碎掉,结石表面有脓苔。手术体会

1.C臂机成像是反像(即左右相反),其只能了解大致穿刺的方向,而不能准确评价各个方向,熟悉C臂机是重要的一步。2.穿刺深浅要适度,开始时宁浅勿深。尿道肉阜切除术

1.麻醉成功,截石位,术区碘伏消毒、铺巾。2.留置F20三腔尿管,向腹部牵引,见尿道6点处约0.6cm大小的深红色肿物。表面光滑。3.分别在尿道肉阜边缘3,6,9点处以7号丝线缝牵引线。在牵引线外侧以眼科剪刀剪开尿道粘膜,向外侧牵引尿道,暴露尿道肉阜上缘。继续用眼科剪刀将尿道肉阜完整切除。4.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以4-0可吸收缝合线对位缝合尿道粘膜。术毕。手术小结1.麻醉满意,术中顺利,无副损伤。2.缝合创缘无渗血。尿道外口无偏斜。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

1.硬膜外麻成功后,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取耻骨上正中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浅筋膜,白线,腹膜外脂肪,向上推开腹膜返折,充分显露膀胱壁。3.于膀胱壁切开一长约2cm切口,膀胱内见蚕豆大小的结石三个,灰黄色,表面光滑,完整。于膀胱颈部见尿管气囊,膀胱内壁未见肿物。4.术中诊断:膀胱结石,将结石全部取出,盐水冲洗膀胱。3-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闭合膀胱,1号丝线间断缝合膀胱外的筋膜及浅肌层。5.严格止血,冲洗创面,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于膀胱前间隙置一乳胶管从切口引出接负压球。逐层缝合。6.术中麻醉满意,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少量,未输血,尿量50ml,术毕病人安返病房。术后诊断:膀胱结石引流物:乳胶管一个

左肾盂切开取石+左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1.硬膜外麻成功后,病人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取左腰部第11肋间切口,长约8cm,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肋间外肌,推开肋间内肌,保护并撑开切口,充分显露肾脏。3.打开脂肪囊,于肾下极下方找到输尿管,并用尿管悬吊,沿输尿管向上游离到肾盂。见肾窦内型肾盂,形切开肾盂,见少量黄色混浊尿液流出。吸净,取石钳于各个肾盏内取出黄豆大小结石7-8个,肾上盏内有一较大结石,取石钳无法取出。于肾上极最薄处切开肾实质,取出一约2.5×3.0×0.8结石。2-0可吸收缝线8字缝合肾实质切口,于肾盂切口内插入尿管,盐水冲洗到无血性液及碎石为止。向下探查,下段输尿管通畅。2-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闭合肾盂切口。4.严格止血,冲洗创面,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于肾盂切口旁置一乳胶管从切口引出接负压球。逐层缝合。5.术中麻醉满意,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少量,未输血,尿量320ml,术毕病人安返病房。术后诊断:左肾多发性结石,引流物:乳胶管一个 腹腔镜经腹腔右肾囊肿去顶术

1.全麻成功后,病人取平卧位,向左侧倾斜30度,常规消毒铺巾。2.于脐下做一长约1cm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刺入气腹针,证实在腹腔后,人工气腹。置入穿刺器后放入腹腔镜。分别于剑突下和腋前线下做1cm和0.5cm切口,分别置入穿刺器。3.将结肠拉向内侧,沿结肠旁沟寻找囊肿。术中见右肾有一巨大囊肿,约8.0×9.0×11.0cm3大小,壁薄,内充满淡黄色澄清液体。打开后腹膜,充分游离囊肿后,切开囊壁,吸净囊内容物,检查囊肿未与肾盂相通,将大部分囊壁切除。

4.严格止血,冲洗创面,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排出腹腔内气体,出穿刺器,缝合。5.术中麻醉满意,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少量,未输血,尿量180ml,术毕标本送病理,病人安返病房。术后诊断:右肾巨大囊肿,引流物:无 膀胱癌根治 回肠代膀胱术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2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压疮防范,表格

手术患者术中不能自主翻身, 手术体位也可导致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 较易导致压疮的发生。既往报道显示[1,2], 术中压疮发生率为3%~5%, 其中, 心胸外科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者体温波动大, 且采取肋间隙入路常需保持侧卧位, 压疮发生率更高, 压疮防范是手术室护士工作重点之一[3]。目前对于手术患者压疮评估和防范多凭手术室护士经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手术室于2012年自制了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 主要目的为规范手术室压疮的评估和防范, 而对于表格的使用是否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手术压疮的发生率尚无研究, 故本研究旨在分析使用我院自制的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在心胸外科手术压疮防范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选取2012年7~12月我院心胸外科手术患者380例, 年龄18~65岁, 平均 (41.2±7.4) 岁;男206例, 女174例;体重45~66 kg, 平均 (53±3.6) kg。所有患者术前均无低蛋白血症、糖尿病, 无皮肤破损和病变, 无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史, 体重指数 (BMI) 为20~24 kg/m2。将入选患者分为A、B两组, 每组190例, 其中, 平卧位正中入路90例, 侧卧位肋间隙入路100例。A、B两组患者的年龄、姓名、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按照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进行压疮评估与防范, B组患者不使用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我院心胸外科专业组手术护士共18人, 年龄24~46岁, 平均 (34.4±4.1) 岁;女16人, 男2人;职称情况:护士2人, 护师8人, 主管护师8人;年资3~25年, 平均 (10.2±3.3) 年;将我院心胸外科专业组手术护士随机安排在A组或B组, 两组护士的年资、职称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的制定

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由手术基本信息、压疮风险评估、压疮防范措施和术后压疮评估4个部分组成。

1.2.1 手术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病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体重、手术名称、手术体位、手术间号、预计手术时间、实际手术时间。

1.2.2 压疮风险评估

包括压疮发生的各种高危因素:年龄≥65岁、术前生命体征不稳定、术中体温或血压可能降低、极度消瘦、皮肤水肿、皮肤原发伤、术前长期卧床等。

1.2.3 压疮防范措施

根据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提供多种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干预措施: (1) 按照手术体位安置原则和流程安置体位; (2) 选择合适的体位垫减轻接触面压力; (3) 受压部位皮肤保护; (4) 床单位平整清洁, 避免潮湿; (5) 体温监测与管理; (6) 保障组织有效灌注, 维护术中血压, 合理液体输注; (7) 其他措施如避免术者对患者加压、加强术中观察、尽力缩短歇性解除局部压迫等。

1.2.4 术后压疮评估

术后判断是否有压疮发生, 如有发生则详细记录发生部位、压疮级别及面积。

1.3 方法

术前1 d各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1) A组:访视时携带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 根据表格内容逐项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 并制定压疮防范计划, 术中根据表格规定的压疮防范计划采取压疮防范措施, 并详细填写表格, 术毕根据表格进行皮肤压疮评估, 所有发生压疮病例均作为不良事件进行汇报, 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和学习经验教训。 (2) B组:访视时不携带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 术前对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的具体内容不知晓, 术中也不使用该表格, 所有压疮防范措施均根据巡回护士自身工作经验进行, 术毕进行皮肤压疮评估。

1.4 判定标准

压疮分期参考NPUAP/EPUAP《2009压疮快速参考指南》, 即分为6期:Ⅰ期表现为完整皮肤局部压之不褪色的红斑;Ⅱ期表现为部分真皮受损, 表浅溃疡、水疱或淤紫;Ⅲ期表现为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层;Ⅳ期表现为全层皮肤缺失累及骨组织、筋膜和肌肉组织;无法分级:溃疡完全覆盖伤口无法判断溃疡深度;可疑深部受损:完整皮肤呈褐紫色或出现血性水疱, 疼痛、硬结、潮湿、皮温升高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中出现压疮1例, 侧卧位, Ⅰ期压疮, 发生率为0.53%;B组出现压疮8例, 其中, 平卧位1例, Ⅰ期压疮;侧卧位7例, Ⅰ期压疮4例, Ⅱ期压疮3例, 发生率为4.21%。B组压疮总发生率高于A组 (χ2=5.58, P=0.018) , B组侧卧位压疮发生率高于A组 (χ2=4.69, P=0.030) 。见表1。

3 讨论

压疮原指由于局部组织受压后血液循环障碍, 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性坏死[4], 现更新为由于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5]。压疮定义的范围增大, 发生率较高。心胸外科手术难度较大、时间较长、多取侧卧位, 发生压疮的风险更高[6]。而一旦发生压疮, 不仅使患者病情变复杂,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治疗费用, 也增加护士工作量, 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压疮的愈合缓慢, 护理不当容易导致局部组织坏疽、骨髓炎、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7]。因此, 压疮的预防意义远远大于治疗。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RAS) 中Braden量表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8], 并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此表格对外科手术患者压疮风险预测效度低[9], 不适合手术室使用。当前针对手术室的压疮风险评估和预防仍无权威的量表可供使用, 通常仅凭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经验, 使得手术室压疮防范缺乏规范, 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年轻护士, 工作经验不足, 压疮危险因素了解不多, 对压疮的防范措施不熟悉, 进一步增加了手术压疮的发生风险[10]。针对这种现状我院于2012年制定了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

本研究中, A组使用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后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 尤其是侧卧位手术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对心胸外科手术中压疮高发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估并规范性预防, 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本表设计简洁明了, 易于掌握和使用, 手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和防范措施均明确列举在表格中, 即使是经验不足的年轻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学习本表格, 对压疮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干预。而且表格还设计术后评估环节, 既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又有利于阶段性的统计分析, 总结出更优方案, 突破了对手术患者压疮评估和防范仅凭手术室护士个人经验的局限, 提出明确的参考标准和防范规范, 从而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Price MC, Whitney JD, King CA, et al.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intra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J].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05, 32 (1) :19-32.

[2]孙玉梅, 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4) :305-306.

[3]周萍, 何巧芳, 张益辉, 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手术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2, 19 (4B) :43-46.

[4]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胡军, 王秀锋, 李玉环, 等.压疮分期与危险因素的研究与预防进展[J].上海护理, 2011, 11 (2) :69-72.

[6]仲继红, 陈雪莲, 王晓峰, 等.心胸外科压疮全程预防干预的做法与效果[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 (6) :637-639.

[7]Cremasco MF, Wenzel F, Zanei SS, et al.Pressure ulcer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ing workload, illness severity and pressure ulcer risk[J].Ostomy Wound Manage, 2012, 58 (10) :14-31.

[8]谢小燕.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2005.

[9]王欣然, 韩斌如, 张建华.外科重症病人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 2013, 27 (6) :1677-1679.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3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4—01

1泌尿外科常见引流管

1.1留置导尿管: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尿管。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常用的留置导尿管有以下三种: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标准结构包括排液腔对开排液孔(一对)、排液漏斗、注水腔、注水孔(一个)、注水漏斗、单向阀、气囊。三腔导尿管:常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其标准结构包括注水腔、注药腔、排液腔、注水漏斗、单向阀、注药漏斗、排液漏斗、侧错开排液孔、侧开注药孔、气囊、注水孔、止流卡片,主要增加了侧开注药孔或称冲水孔,以便于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且不宜手术、需终身带管以解除尿潴留者,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

1.2膀胱造瘘管:留置位置一般在耻骨上,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充分引流尿液,适用于有尿潴留但尿管不能从尿道口插入者或是经膀胱手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留置管道者,如尿道断裂的患者等。

1.3肾造瘘管:根据B超检查提示的肾脏大小,肾积水程度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一般在腋后线与第12肋交叉点以下2cm或稍偏内。行肾盂成型手术时需留置肾造瘘管,也适用于某些疾病需终身带肾造瘘管者,如无法纠正的泌尿系梗阻。

1.4肾周引流管:为肾盂手术时放置在肾周围的引流管,引流术中残留在肾周围的积血积液,一般在术后5~7d拔除。

1.5输尿管支架管:临床常用双J管,一端通过输尿管置于肾盂内,一端在膀胱内,起到内支架作用。用于肾盂内引流,输尿管切开取石、输尿管成型、输尿管再植或同种异体肾移植等手术时放置的管道。能有效地预防切口尿瘘和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输尿管内支架管一般术后保留1月左右拔除,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1.6尿道支架管:指留置在尿道内用于支撑尿道的管道,适用于尿道断裂或尿道狭窄施行手术者,一般术后3周拔管。

2引流管的一般护理

2.1心理准备:术前向患着介绍术后留置引流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解释带管期间会有些不适,同时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2生活护理:患者置管后活动受限,因此,护士应协助病员完成生活护理。另外指导患者适当床上活动,协助翻身、拍背,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做好基础护理。

2.3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根据手术名稱及各种引流管特征正确辨认各种引流管,并注明名称和日期,引流管较多而有疑问时应及时请教手术医师。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脱落,引流管的高度应适当,防止引流不畅或引流液返流诱发上行性感染。同时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通畅,保证有效引流。

2.4病情观察和记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表情、面色、出汗及心理状态,及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对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严格记录尿量及24h出入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5预防感染:随着各引流管放置时间的延长,引流管逆行感染的机会增加,尤其是在尿路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一旦发生,其病死率可高达13%~30%[1]。因此,在做各项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消毒病房空气,减少病房人数,正确倾倒引流液,适时更换引流袋和伤口敷料等,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生。

3不同引流管的特殊护理

3.1留置导尿管

3.1.1预防感染和尿管堵塞:保留导尿管时间较长者,尿液中可见较硬的结石样物质,有的附着在导管表面,易导致感染和管道堵塞。预防措施:饮食指导:鼓励病员多饮水,无疾病限制者每天饮水量为为2000~2500ml,以增加尿量达到内冲洗尿管的作用;少喝或不喝浓茶减少尿液中的有形成分,预防尿路结石形成。尿道口护理:在无菌原则下每日用碘伏棉球消毒擦拭2次。正确放尿:当尿量最多达到尿袋容量的三分之二时就应该倾倒尿液,倾倒时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耻骨联合平面以预防尿液返流引起泌尿道逆行感染;尿潴留患者导尿后首次排尿量应少于600mL,夹尿管15~30min,慎防膀胱反应性充血出血,此后应开放尿管以引流尿液,以达到尿液引流通畅,防止尿液返留,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3.1.2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正确调节冲洗速度:膀胱冲洗速度为100~140滴/min,如冲洗速度为250滴/min,会引起患者心率和血压增快及血压增高,同时膀胱冲洗速度过快,增加对膀胱壁的机械损伤,大量冷冲洗液刺激膀胱平滑肌,引发膀胱痉挛[3],因此,应根据出血情况调整冲洗速度,滴速可调至100~140滴/min,出血多时可大量冲洗,液体流量可直线滴入,最快可达300~650滴/min,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引流液呈浅红色,滴速调至80~100滴/min;尿液转清后40~80滴/min,持续8~24h。采取20~30℃温度的冲洗液冲洗膀胱,有效地减少了膀胱痉挛次数,从而减少了感染机会[3]。

3.2膀胱造瘘管:皮肤护理:永久性膀胱造瘘者,须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每日清洗后外涂氧化锌软膏等皮肤保护剂,覆盖造瘘口的纱布经常更换,需保证其干燥、清洁和固定。更换造瘘管:每隔3~4周在无菌条件下更换造瘘管1次.正确拔管:拔管前先夹闭管道,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有排尿困难或切口处漏尿,则需延期拔管。拔管后有少量尿液漏出为暂时现象,3~5d可自愈。为了保证切口尽早愈合,拔管的同时从尿道置保留尿管引流尿液,待造瘘口愈合后再拔除保留尿管若既有膀胱造瘘管,又有留置导尿管,主张先拔除导尿管,再夹闭造瘘管,试行从尿道排尿,排尿通畅后再拔造瘘管。

3.3肾造瘘管:正确处理堵管:原则上不冲洗,如有梗阻或血块阻塞需冲洗时,则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每次注入量以5mL为宜,反复冲洗冲力不可过大。适时拔管或更换肾造瘘管:肾盂成型手术的肾造瘘管,一般术后保留3周,拔管前夹闭引流管观察1天,无明显憋胀感,可拔管[4]。对终身带管的患者,肾盂造瘘管在7d之内不能更换,术后3个月左右更换肾造瘘管,以后每隔2~4个月更换1次。

3.4输尿管支架管(双J导管)的护理:预防尿液返流,由于有双J导管的存在,在输尿管口抗返流机制消失,当膀胱内压力增高时,膀胱内部分尿液会通过双J导管返流至肾盂,可出现置管侧腰部胀痛。因此,要加强生活护理,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任何因素,如预防便秘,避免卧位排尿,指导患者站立排尿,定时排空膀胱,注意引导小儿不要憋尿,避免尿潴留,以减少膀胱尿液返流[5]。

4小结

各种引流管在泌尿外科中应用广泛,它关系着手术成败与术后康复,因此护士应作好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俊林.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置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2):253.

[2] 邹惠玲,董英.泌尿外科围手术期引流管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536.

[3] 宋广霞.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608.

骨伤科颅脑外科查房记录 篇4

时 间:2009年3月12日

参加人员:全体骨伤科、颅脑外科医护人员 主 持 人:季科长

地 址:骨伤科、颅脑外科医生办公室 发 言

一、住院号7199,男,49岁,因高血压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46.72ml,在颅脑外科行多靶点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室全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目前处于浅昏迷状态,反复继发性出血,体温持续升高不下,已行气管切开,心电监护、血氧监测、吸氧。体查T38.8℃,P118次/分,R32次/分,BP117/77mmHg,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常规WBC10.7×109/L,N0.79,Blu11.88mmol/L,BuN20.74mmol/L,UA396mmol/L,Cr164ml/min,TBL23.24,TG2.14mmol/L,HDL-C0.6 mmol/L,LDL-C3.30 mmol/L,CO2CP21.58 mmol/L,LDH3361u/L,CK1081u/L,K+4.43mmol/L,Na+152.07mmol/L,CL111.18mmol/L,医嘱予以甘油果糖250ml,静滴一天两次,速尿20mg,静推一天四次,降颅压,左氧氟沙星0.2静滴一天两次,头孢曲松2.0,静滴一天一次防治感染。泮托拉唑40mg,静滴一天两次制酸护胃,卡托普利25mg,尼群地平10mg,胃管注入Q8h控制血压,氨溴素15mg,静滴一天两次,祛氮,化痰。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静滴,降低脑细胞代谢,改善脑缺氧状态。应用三磷酸胞苷二钠营养神经,氨基酸脂肪乳静脉营养支持。

1、目前患者病危,需严密观察病情,防治脑水肿、降颅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温冬眠疗法,应用神经营养药,防止并发症:肺部、颅脑感染,肾功能损害等,消化性溃疡出血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保证患者营养,早期以预防颅脑、肺部和尿路感染为主,晚期以保证营养供应,防止压疮和加强功能训练后期的康复治疗。

2、患者持续体温在38.5℃左右,持续不退,应考虑发热原因:感染性、中枢性、吸收热还是脱水引起的发热。患者血象高,目前感染性发热可能性大,宜用广谱,足量抗生素治疗。因肾功能差,宜采用对肾无损害,在肺组织、脑组织及尿道浓度高的三代头孢或四代头孢,氟喹诺酮药不宜应用,应其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有引起癫闲的可能,宜马上停用。

3、脑出血后继发出血,患者应注意保肝治疗,改善凝血状态,大剂量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EACA12g加入5%GS 500ml静滴,每12小时一次,或PAMBA400-800mg静滴,本品具有很强的抗血纤维蛋白溶解能力,适于预防再出血。同时应注意防止颅内压降得过低,因过低可诱发再出血。

4、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供全身静脉用的抗菌药物不得用于局部冲洗。庆大霉素注射液不得用于雾化吸入、冲洗等用途。尿管导尿患者冲洗膀胱使用生理盐水即可,局部应用供全身静脉给药的抗生素,不仅使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不良反应亦增加。

5、昏迷伴高热病人,可采用人工冬眠疗法,可降低高颅压和脑代谢率,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偏低,呼吸抑制应马上停用。同时应用酒精醇浴,采用冰袋冰帽,降低局部体温。中药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提高疗效。

6、减少误吸,做好鼻饲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7、高血糖,选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用中效长效胰岛素,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同时不用口服降糖药,因影响肝肾。

8、上氧,保持SaO2>95%。

9、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10、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治疗。

11、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神经营养药,促使受损神经元恢复的可能。

12、中医药白虎汤,水蛭在患者清醒后可适当应用。

二、住院号7251,应用抗感染药物,头孢曲松、克林霉素时,克林霉素静滴后再静滴头孢曲松,用药先后顺序错误。头孢曲松为繁殖期杀菌药,克林霉素为速效抑菌药,在用药顺序上宜先用头孢曲松2小时后再用克林霉素,这样药物之间干扰拮抗作用可避免,疗效增强。

三、住院号6961,维生素C与胰岛素同瓶静滴,维C与胰岛素存在配伍禁忌,因维生素C烯醇结构易去氢与胰岛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宜同用。

临床药学室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的出院病历200份为研究对象,重型颅脑外伤35例,颅脑肿瘤30例,椎管占位20例,脑出血35例,硬膜外血肿35例,硬膜下血肿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0例,其他15例。

1.2方法由护士长及质控员对200份出院病历进行检阅,重点查看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体温单、医嘱单,针对每一个医护记录不相符的原因进行统计。

2结果

200份病历中医护记录不一致的共63份,占总数的31.5%,其中同一病历中两项以上医护记录不一致的占26份,占不一致总数的41.3%。

3讨论

3.1原因分析

3.1.1责任心差,对记录单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粘、贴、涂改现象,眉栏填写不齐。入院时间医护不一致,如同一患者病案首页为9:00,护理记录单上是8:30;诊断不一致,如首次病程记录中诊断为“硬膜外血肿”,护理记录单上是“颅内血肿”;再者主诉不一致,如首次病程记录主诉“头痛、呕吐5天”,护理记录单上主诉“头痛、肢体活动障碍3天”。

3.1.2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缺乏:由于护理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个别护士平时不爱学习,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疾病的观察内容掌握欠缺,导致与医疗记录不相一致,如医疗记录“左下肢肢体肌力3级”,护理记录“左下肢肢体肌力2级”。

3.1.3医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较多,工作量较大,医护人员只顾干完自己的工作为止,从而缺乏有效沟通或根本就没有沟通,如医生记录“患者5日未解大便”,护理记录“大小便正常”,再如医生记录“嗜睡”,护理记录“神志清醒”。

3.1.4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个别医护人员仍然没有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如医嘱执行时间不一致,写错后仍存在粘、贴、涂改现象,漏记、签名潦草等现象。

3.1.5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神经外科重患者较多,治疗、处置、护理项目远远超过了同等患者数量的其他科室。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理工作量较大,再加上加床患者,致使护理岗位长期人力不足,导致护士超负荷工作,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而且使护理人员心情烦躁,这就使得护士只顾忙于治疗、护理,而忽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3.2对策

3.2.1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护士长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际需要分配护理力量,根据护士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合理安排班次,做到新老搭配,强弱均衡,使每个班次、每位护士变超负荷为满负荷工作状态。

3.2.2高质量的护理记录是基于护士正确判断病情变化、及时做好相应处理、严格遵守规程的基础上的[3]。因此,要加强护士的理论学习,可通过讲课、病历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专科知识,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提问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提高护士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护士在书写记录时更好地使用医学术语。

3.2.3加强医护沟通:加强医护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记录的一致性,如:护士随同医生查房时,应及时做好记录,认真听取晨间交接内容,及时翻阅病历。护士长定时检查提问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情况,从而促使医护沟通。

3.2.4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使他们学法、懂法,而且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不断收集此类案件,组织讨论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3.2.5简化护理记录书写内容:新的分级护理制度要求护士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但在临床操作中很难做到(尤其是夜间),因此,要简化护理记录书写内容或记录表格化,使记录内容简练,而且能体现疾病专科特点。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住院病历医护记录不一致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检查200份住院病历的医护记录材料(护士长与质控小组人员共同检阅),查找不一致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 入院时间不一致的占28.6%,其次是主诉不一致占23.8%。结论 根据神经外科的特点(危重患者多,工作量较大),提出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医护沟通,加强责任心,提高书写水平,简化书写内容,才能避免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外科病历,医疗,护理记录,不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规范(试行),2001:1.

[2]金淑芬.医护病历内容不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6,6(4):47.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6

临床资料

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高龄患者104例,男96例,女8例,年龄75~91岁,平均76岁,前列腺电切术34例,肾脏切开取石术35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1例,肾脏部分切除5例,尿道肉阜8例,合并冠心病34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51例,陳旧性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7例,合并糖尿病并发高血压56例。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4例。全组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02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出院,死亡2例,都在围手术期死亡。死亡原因1例为手术中损伤小肠而导致肠瘘死亡,另一个合并有心功能衰竭而死亡。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术前除了对患者的体态进行评估外,尤应对老年患者做好细致、准确的心理评估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实施手术的必要性、可能采取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及注意事项等。通过详细的解释,减轻患者和家属的顾虑紧张情绪,取得其信任和配合。②术前饮食调节要求患者有足够的热量及蛋白质和各类维生素的摄入,告知患者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食蔬菜水果,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类的食物。若不能由口进食的可给予静脉营养确保患者有足够的能量。

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老年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加之手术切口疼痛或其不适,往往思想负担较重,护士要注意观察,经常和患者交流沟通,及时给予其心理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后恢复期。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降低,反应较迟钝,多合并心脑肺的疾病加之术后麻醉药物代谢慢,易发生蓄积迟发反应,尤其是麻醉中的气管插管对老年人又造成较大刺激,因此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外还经常询问患者的病情及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肌张力的恢复情况。③合并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老年患者心脏功能差,合并此类疾病经常因某些诱发因素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力求确保内环境电解质的平稳,减少不良因素,注意控制输液量和保持输液速度均匀缓慢,注意保暖,翻身和搬动的动作应轻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色泽,湿度和温度了解外周血液循环的情况。④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呼吸系统病变是引起术后并发症最高的原因之一,坠积性肺炎是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种类型手术不同,术后肺炎的发生率1.3%~75%[1]。为降低肺炎发生的危险性,术后应积极采取措施,如口腔护理,协助患者叩排痰,并且取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排出,术后防止患者惧怕咳嗽。可以观察患者的呼吸功能,此时应密切监测呼吸功能情况,如呼吸频率、双肺呼吸音有无异常、血氧饱和度是否在90%以上,并做到防止镇痛药物造成的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⑤引流管的管理:泌尿系手术通常置各种引流管:如肾周引流管、腹膜后引流管及膀胱造瘘管及尿管时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定时挤压,保持通畅,避免管腔堵塞,并且引流管还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脱落。⑥卧位选择:根据麻醉方法,疾病部位选择适当的卧位,由于手术创伤,长时间制动、卧床休息使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升高,极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在安置患者某一卧位期间,要定时更换体位,加强基础护理,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压疮的发生。

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要求患者家属重视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鼓励和指导患者尽量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合理安排生活,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方面一定以清淡、营养价值高、易消化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烟酒,增加饮水量,预防受凉感冒,定期门诊随访。

老年人由于出现功能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及经济状况的改变,适应能力减弱,机体承受手术创伤的能力下降,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多,因此对老年高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护理,以此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较顺利的康复。

参考文献

最早的脑外科手术 篇7

当斯奎尔把这个曾经切开过的颅骨送交当时最具权威的人类学家布洛卡博士检验时,这名研究体质的法国学者兴奋地证实:颅骨是在人活着时被打开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断定,切口周围的骨头组织还有被感染过的迹象,似乎头骨被切开后,此人大概仅活了15天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以后的几十年,学者们研究了欧洲的史前人类头骨,确信懂得环钻术的史前人,并不限于美洲,从俄国西部至大西洋沿岸的各个考古场地,都找到了人类实施环钻术的证据,从铁器时代、铜器时代到石器时代,都有切口形状各异、大小不尽相同的例子。发现最多的即最常见的是椭圆形、圆形、菱形和四方形。令人惊讶的是,1936年巴勒斯坦发现的两个因脑外科手术切割过的头骨,采取的切锯方式竟然与远隔重洋、斯奎尔在秘鲁发现的那个完全相同!

由于20世纪初,在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仍有人采用环钻术。所以人类学家们得以向这些现代“史前”钻脑医师请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种手术?手术中如何使病人减轻痛苦或应对病人的失血?

钻脑医师的回答让人们大为惊异:驱魔是手术的目的。史前的人类大概和这些太平洋上的岛民一样,对人的大脑功能知之甚少,故而做起手术来毫无顾忌,一点也不担心发生危险,当某人因脑部受伤而陷入昏迷,便做手术清理伤口,取出嵌入里面的头骨碎片。他们认为,痉挛、长期头疼、昏睡症以及抑郁症,都是因为颅骨内藏有某种有害的东西,即魔鬼之类,必须将它们弄出来才可能痊愈。驱除邪魔恶鬼是大多数手术的起因,驱除了邪魔才能补入精髓正气。

从史前时期开始。这种开颅手术就为病者服务,而主要的实施对象,是那些为保卫部落而参加战斗伤及头部的战士,从波兰、葡萄牙、秘鲁、阿拉斯加发现的接受脑外科手术的病员,小仅6岁,大至60岁,有男有女,并且还发现了一些做过两次和两次以上脑外科手术的病人头骨。而在秘鲁库斯科发现的一个头骨,上面竟然有不止7个圆形的切口,所有这些切口毫无疑问都重新长出了健康的新骨,这证明连续多次的脑外科手术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从大多数头骨切割手术的事例来看,史前人的环钻痕迹中差不多60%显示完全愈合,16%则显示部分愈合,这个比例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25%的脑外科手术成功率要高得多。因而我们不能不赞叹史前人类外科手术的成就。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功?我们知道,他们没有掌握冶炼金属的技术,仅凭削尖或磨锐的石刀,如何去进行这么精细的切割?其实,这是他们将多种技巧并用的结果。他们并不像今天的人那样把头骨锯开,而是沿着要切开的直线或弧线,多次着力加以刮削。由于薄薄的石片刀如受力过大,刃口很容易崩裂,在伤口里面留下残屑,所以,整个手术需要小心谨慎,要施行很长的时间。

现代人在医院实施外科手术,要依赖麻醉剂减轻痛苦,靠抗菌药预防感染。现在看来,史前人类好像比现代人抵抗疼痛和抗菌能力要高强得多,他们给人的印象似乎能忍受剧烈的痛苦。而环钻师的水平也极为高明,故因手术而感染的事例非常罕见。人类学家还发现史前的秘鲁居民有一种功效极佳的药物——古柯,现代人用这种植物提取古柯碱,古人的用法是将古柯树叶咀嚼当药物服用。从那以后,环钻手术在北美越来越多,这可能与镇痛药的发现有关。

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根本不需要有什么原因,旧石器时期发明的环钻术没有发展成为救死扶伤的技术,手术的技巧也未向前发展,相反还倒退了,头颅的手术逐渐变成一种巫术的行为,特别是在人死去之后,环钻师会从死者颅骨取来圆形骨片,磨光,钻孔,当作护身符佩戴,成了一种迷信。

到了中世纪时期,很多的东欧人畏惧吸血鬼,认为人死后吸血鬼会附身,所以,特意将死尸的大脑刺穿,形成了恐怖的习俗,这于史前人类相去太远,让人悲叹,医术的意义荡然无存。

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篇8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进步, 很多泌尿外科手术都在后腹腔镜下完成, 如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脏肿瘤切除术等。尽管后腹腔镜与普通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有相似之处, 但又有其特殊的地方,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1月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663例, 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1月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663例, 男367例, 女296例, 年龄23~82岁, 其中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56例,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202例,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89例,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78例,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8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全麻, 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 阿托品0.5mg, 患者进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 监测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 , 全麻诱导用药咪哒唑仑0.05mg/kg、 芬太尼0.05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mg/kg, 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丙泊酚6mg·kg-1·h-1、维库溴铵0.1mg-1·h-1, 间断静脉注入芬太尼。

1.3 麻醉处理

术中气腹建立后增加呼吸频率, 根据PETCO2调节通气量, 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监测气道压力, 如发现气道压异常升高, 应立即检查气管导管是否受压、呼吸管路是否通畅、腹腔内注气压力是否过高等情况, 并及时调整。同时根据循环指标调节麻醉深度, 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如手术时间较长, 应监测血气电解质情况, 及时处理酸碱紊乱, 纠正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1例术中发现气道压异常升高伴SpO2下降, 经检查发现膈肌穿孔造成气胸, 经鼓肺排气膈肌修补后转危为安;术中有9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异常增高, 经调整通气后改善, 有5例患者患者术后苏醒延迟, 在麻醉恢复室监护超过3h, 经呼吸治疗改善通气, 拮抗残余肌松剂及镇静剂后完全苏醒, 安返病房。

3 讨论

后腹腔镜手术主要用于后腹腔脏器手术, 常用于泌尿外科手术, 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对呼吸生理的影响较大, 主要是对PaCO2的影响较大, 大部分患者在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 PaCO2会逐渐升高, 其原因有: (1) 后腹膜腔是一个潜在的间隙, 腔隙没有腹膜的限制, 也无明显界限, CO2吸收面积较大, 持续CO2气腹后腹膜及腹膜后组织对CO2的吸收较多[1,2]。 (2) 手术中需分离大量的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 导致手术创面较大, CO2弥散缺少屏障, 可能造成CO2吸收速度加快, 导致CO2在体内积聚, 形成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 (3) 高压气腹造成膈肌上升, 肺及胸廓顺应性下降, 肺泡死腔增大, 导致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调[2]。 (4) 体位因素, 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常取折刀位, 导致腹腔内器官挤压膈肌使气道阻力增加, 胸肺顺应性下降。 (5) 后腹腔镜手术一般时间较长, 充气压力高, CO2可经腹壁戳口进入皮下, 随着手术时间延长, 皮下气肿发生率明显增加, 严重的皮下气肿使肺顺应性下降, 呼吸道阻力增加, PaCO2逐渐增高, 形成高碳酸血症[3]。

后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原则: (1) 麻醉方式选择:麻醉选择以快速、有效、能尽量减少CO2气腹引起的生理改变为原则。椎管内麻醉虽然简便、经济实用, 但不能消除CO2气腹后膈神经牵张引起的不适, 且气腹后膈肌上抬, 易导致通气和换气不足, 如果为了减少气腹引起的不适而应用大量镇静、镇痛药物, 可能发生麻醉中呼吸管理困难, 如阻滞平面过广易导致血压下降, 而且椎管内麻醉不能控制通气, 所以后腹腔镜手术不宜选择椎管内麻醉, 宜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可控制患者的呼吸, 有利于保证足够的氧供和排出CO2, 又容易控制麻醉深度, 维持循环稳定, 有利于患者安全。 (2) 麻醉中监测:除了常规监测血压、心电、SpO2外, 麻醉中应重视呼吸力学监测, 如通气量、PETCO2、气道压力等, 如手术较大, 手术时间较长, 还应监测直接动脉压与中心静脉压, 间断监测动脉血气, 了解酸碱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处理。 (3) 麻醉中管理:由于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与特殊的体位, 对呼吸的管理尤为重要, 术中应严密监测气道压的变化, 如发现气道压异常升高, 应及时检查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呼吸回路有无扭曲, 气腹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腹腔过度充气, 并告知手术医师, 检查有无膈肌损伤造成气胸。由于气腹后对腹主动脉与腔静脉的压迫, 后负荷迅速增高, 表现为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 如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时, 应监测直接动脉压, 及时控制血压与心率, 可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等扩血管药、β1 阻滞剂等对症治疗。麻醉中如发现PETCO2逐渐升高, 应调整通气量, 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 必要时可做血气分析, 了解酸碱情况与电解质是否正常, 了解组织灌注与代谢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内环境。对术前内分泌异常的患者, 如糖尿病患者, 因手术刺激可增高血糖, 术中应监测血糖, 可应用胰岛素调整血糖。 (4) 麻醉后管理: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CO2蓄积, 常发生麻醉后苏醒延迟, 对这类患者, 建议不宜提早拔管, 而应加强通气, 将组织内蓄积的CO2逐渐排出, 并拮抗残余肌松作用, 待患者自主呼吸良好, 通气量恢复正常, PETCO2在正常范围, 意识清醒时再拔管, 以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Streich B, Decailliot F, Perney C, et al.Increased carbon dioxideabsorption during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J) .Br J An-aesth, 2003, 91 (6) :793-796.

[2]Matsuda T, Fujise K, Matsumoto S, et al.Respiratory effects ofCO2pneumoperitoneum during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ological surgery (J) .Eur Urol, 1996, 30 (4) :484-489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9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泌尿外科腔内手术病人1 281例, 其中行尿道膀胱镜检911例, 前列腺汽化电切 116例, 膀胱颈息肉电切 8例, 膀胱肿瘤电切21例, 膀胱内取异物和碎石22例, 输尿管镜检查及取石105例, 经皮肾镜检查及取石98例。

2 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2.1 紧张和恐惧心理

病人初次入院, 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 且还要暴露自己的隐私, 对所患疾病产生惧怕、害羞的紧张情绪, 对接受手术治疗缺乏心理准备, 不了解所用腔内器械的相关知识, 见到金属镜体就害怕, 误认为使用坚硬的器械硬行插管, 会给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 如出血、疼痛等, 甚至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情绪高度紧张, 不能很好配合治疗, 严重影响手术和检查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心理特点, 责任护士首先应以热情的态度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同室病友、饮食制度等, 使病人消除陌生感, 同时耐心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使病人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 增加安全感, 从而消除其紧张与恐惧感。

2.2 焦虑和急躁心理

病人多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急切来院求医。在行诊断性内腔镜检查前病人常常担心自己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等难治性疾病, 当明确诊断后又迫切要求尽快手术以尽早解除疾病的折磨, 但又担心术中会不会出现出血、穿孔和术后复发等。这些矛盾心理导致病人情绪急躁、焦虑不安, 顾虑重重, 轻者影响病人的休息, 重者直接干扰检查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责任护士要以同种病人的手术治疗及康复情况为例, 介绍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基本知识及手术过程, 使病人能全面了解手术的经过及操作方法, 并对他们的询问和质疑, 要百问不厌进行详细解答。另外, 还可以介绍病人之间相互交往, 让术前病人直接向术后病人了解情况, 从而消除其焦虑心理。

2.3 忧郁和压抑心理

由于老年病人, 子女又通常不在身边, 担心住院期间得不到照顾, 自己又无力承担医疗费用, 心理上产生压抑忧郁及孤独感。因此, 责任护士应给予热心周到的服务, 多与病人交谈,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他们勇于面对现实, 对于经济困难的老年病人力求取得家属的配合消除其后顾之忧, 多关心体贴, 加强陪护, 同时给病人使用价廉且治疗效果较满意的药物, 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使病人安心接受治疗。

2.4 自卑心理

许多泌尿外科病人对自己的疾病难以启齿, 整日愁容满面, 部分女性病人对经尿道检查及治疗的手术体位及手术方式不适应, 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尤其在暴露出会阴部时, 常不知所措, 术后多沉默寡言, 不主动谈及自己的病情变化, 从而给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护士要加强个人素质的培养, 保护病人的隐私, 理解病人、尊重病人、关心病人, 以文明礼貌的态度来对待病人, 对于病人的痛苦要予以关心和同情, 多与病人交谈,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消除自卑心理, 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2.5 精神性排尿困难

由于手术器械对尿道的刺激, 部分病人害怕疼痛和血尿, 情绪紧张怕解小便, 有意憋尿, 出现术后排尿困难。对于这部分病人, 采取循循善诱的说教方法, 给予心理疏导, 多为病人讲解医疗常识, 如检查后应及时排尿, 注意休息, 鼓励病人多饮水, 增加尿量, 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预防和减少泌尿系统的继发性感染。通过这些心理治疗, 消除了病人紧张性心理因素及害怕排尿的心理, 有利于病人的自然排尿。

3 体会

心理护理的根本特点在于通过护士的态度、言语、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病人的感受和行为, 进而达到防病治病, 加速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保证身心健康的目的[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泌尿外科病人的心理问题正引起广泛重视, 而心理护理正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职责。心理护理可使病人消除焦虑、恐惧感, 愉快接受手术治疗, 使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同时也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体现了护理学科的特点及护士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于登赢.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9) :531.

[2]陈莉, 邵春燕.开展病人术前教育的做法及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0) :593.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10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泌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针对手术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前后护理风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由于各种引流管导致的风险事件有14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仅出现2起引流管风险事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跌倒、坠床、烫伤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大大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泌尿科老年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确保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老年手术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作为医院重要管理程序之一的护理风险管理,重点是有效识别、准确评价医院护理工作中实际存在以及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的控制护理风险事件出现,同时将由于护理风险因素对患者及医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我院泌尿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实施泌尿外科手术的老年人患者9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方案的老年人患者9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15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5.6±1.5岁。1.2 方法1.2.1分析方法 对所选取的9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其中主要包括由于引流管的脱管、感染以及堵塞所导致的潜在风险,跌倒、坠床以及烫伤所导致的护理风险,并发症潜在风险等方面,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2.2 护理风险管理 (1)对于实施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而言,大部分需要导尿管或者是膀胱造瘘管等引流管,而这些可能出现脱落、感染或者是堵塞等意外。对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实施泌尿手术的老年人群体,行动受到一定的制约,再加上年龄较大,自理能力有所降低,感觉的灵敏性程度减弱,在手术后期间出现跌倒、坠床或者烫伤的情况比较普遍,护理过程中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手术后老年人患者的看护;(3)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抵抗力普遍较低,再加上实施泌尿手术后卧床时间加长,活动量减少,比较容易引发手术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有肺部感染。便秘以及压疮等,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并对其饮食进行科学指导,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使患者对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法进行组间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各种风险发生情况详见下表所示。

表2-1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情况对比

通过上述表格中相关数据不难看出,对本组接受泌尿科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患者而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由于各种引流管导致的风险事件有14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仅出现2起引流管风险事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跌倒、坠床、烫伤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大大降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重要管理程序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在于准确识别并评价护理过程中现实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力求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对患者及医院造成不利影响[1]。本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实施泌尿外科手术的老年人患者9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由于各种引流管导致的风险事件有14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仅出现2起引流管风险事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跌倒、坠床、烫伤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大大降低,效果十分显著。

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是①技术水平低。很大一部分在于护士的业务不熟练、专业知识缺乏或操作规程不正确,只是单纯地去应付工作,这样就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技术性风险。②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她们更多的去想怎样帮助病人解决目前影响患者健康疾病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一些可能引起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2]。例如护士值班时常常因为负责多位病人的管理,输液时更换液体就可使护士忙碌不停,所以护理记录出现做了不记、多做少记、记录不及时等情况,反映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认识,护理操作未履行对病人的告知义务或告知过度,无意中剥夺和损害病人健康权、知情同意权等,从而导致不良后果。③缺少沟通。由于护士与病人缺少沟通,再加上自身素质差异,态度生硬、不沟通,如在输液时,没有把药品的注意事项向患者家属阐明,造成不良后果等。④规章制度不落实。护理常规、规范、制度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和科学总结,是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行为准则。因此,护士在操作时,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等级制度、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等,如果护士的护理行为不能按制度进行,管理者组织管理不严,均可引发差错事故的风险。⑤管理不严。管理者组织管理不严,护理工作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护理流程不科学或过于复杂,操作过程中自查、他查不足,护士长检查不及时等,这些都会造成护理风险问题[3]。

所以有些環节要严格的把握,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比如尿常规检查及置留尿管插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其中医生的手,操作所用的器械设备都应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导尿过程中动作轻柔,操作准确,尽量一次成功,避免损伤尿道。对老年患者应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提高其抵抗力;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多饮水,来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4]。对需要置留导管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首先选择正确的导尿管,一般选用质地柔软,引流装置低于膀胱的导管,并根据个体差异来选择粗细,以免导管不适或尿液逆流引发膀胱感染;其次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然后文中可以看出膀胱冲洗不能减少感染,所以患者尽量少做膀胱冲洗。总之,严格掌握导尿的适应症,缩短置留尿的时间,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最全的泌尿外科手术记录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13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30例;患者年龄在22~72岁之间,平均为(44.58±4.1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27例;患者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为(44.03±4.07)岁。两组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等资料的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进行全身麻醉,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脉搏、体温以及血压等)进行实时监测。

1.2.1 实验组

实验组经腹腔进行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取平卧位,之后向健侧取侧卧位,在患者脐下缘进行穿刺,并制造气腹,置入10mm的腹腔镜。在剑突和脐连线中点穿刺一个5mm的套管针,在右/左锁骨中线和肋弓的交点穿刺一个5mm的套管针,在脐水平和右/左腋前线的交点处穿刺一个10mm的套管针,之后导入相应器械,切开腹膜和肾周围的脂肪囊,使肾上极中部或下极充分暴露出来,囊肿呈透明状,先不进行囊肿的剪切,而要使囊肿同正常肾的界面暴露出来,距肾实质和囊肿交界的0.5mm处进行囊肿切除。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经后腹腔进行肾囊肿去顶术:在患者的腋后线的第12根肋骨下做1.5cm的横向切口,对肌层与腰背筋膜进行钝性分离,把腹膜向腹侧推,把气囊置入到腹膜后的间隙中,注入(650.0±150.0)ml的气体,进行压迫,在5min后把气囊取出。之后在腋中线的髂嵴上的2cm处与腋前线的第11根肋骨肋下把皮肤切开,分别穿入10mm以及5mm的套管针,各穿入1个,在腋后线第12根肋骨下置入1各10 mm套管针,把多余的缺口缝合起来,避免漏气现象的发生。接入气腹机,CO2的压力维持在(12.5±2.5)mm Hg之间,置入腹腔镜,切除囊壁。

患者术中出血时,根据其出血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出血情况比较轻的患者使用海绵进行压迫止血,止血效果明显,不进行电凝止血,避免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器官损伤,严重出血时立刻改为开放手术;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时,不需要进行处理,术后6h左右患者就能自行吸收;患者出现切口渗漏时,给予患者持续引流,直至渗漏消失;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消失时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感染以及切口渗漏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率进行标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在对照组56例患者中,有3例(5.42%)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有2例(3.67%)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有1例(1.79%)患者出现切口渗漏;有3例(5.36%)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6.07%(9/56)。在实验组57例患者中,术后有2例(3.51%)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实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51%(2/5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4,x2=5.074)。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使泌尿外科的大部分手术均可以使用腹腔镜。腹腔镜创伤性很小,患者恢复时间比较短,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2]。同时,还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随着腹腔镜手术的难度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提高,这就说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能还有比较大的进步空间[3]。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泌尿外科的腹腔镜手术中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就是术中出血。因为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术野受到局限,其操作空间也很狭小,发生术中出血时,很难进行处理,如果不及时的改为开放手术就很有可能导致大出血,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4]。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出现术中出血的3例患者,出血严重的患者快速的改为开放手术,处理效果也比较明显[5]。当视野模糊不清、手术无法继续进行时,要立即改为开放手术,利于及早处理,还能起到预防并发症的作用。而腹腔镜术后皮下气肿大都是套管遗漏而导致的,防止患者组织和套管产生间隙就能够预防皮下气肿。发生切口渗漏的患者进行持续引流,直至渗液消失。而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直至痊愈。对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主要为:施术者要熟悉腹腔镜手术的特点以及人体腹腔解剖的结构。要加强腹腔镜手术的正确且规范化操作的培训。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从而能够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以及手术部位。为了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总结预防措施,结果为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7%)高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51%),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时,在术中和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症状以及生命体征,选择手术方式时尽量选择经腹腔进行手术,尽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当出现并发症时,及时给予有效地处理,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13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经腹腔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经后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7%)高于实验组(3.51%),对比差异明显(P=0.024,x2=5.074)。结论:在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时,在术中和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症状以及生命体征,选择手术方式时尽量选择经腹腔进行手术,尽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当出现并发症时,及时给予有效地处理,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研究,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郝钢跃,杨培谦,肖荆,等.单中心225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4):288-292.

[2]张大宏,刘锋,吕佳,等.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3):149-152.

[3]曲发军,崔心刚,高轶,等.泌尿外科传统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分析(附2800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9):700-704.

[4]邓锦标,许汉标.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2014,27(5):907-907,909.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好玩的海洋球》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写母亲的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