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常态:积极心理学视界下的蜕变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积极心理学的展开——人性的正面

积极心理学的出发点是对人性的肯定: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的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它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主张把心理学从偏向纠正生活中负面的东西转移到同时栽培和建立积极的素质上。总之, 它更倾向于研究人性的优点与潜在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对人类潜能的信任:它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 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 也能潜在的自我完善, 一般而言, 个体都能掌控他们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

积极心理学绝非是对消极心理学的全面否定, 反而是对传统心理学理性的扬弃。就连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赛里格曼也曾表示:“我们只是把积极心理学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变化, 一种从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到研究生命中最值得回忆的事件的转化, 我们并不把积极心理学看作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替代, 而把它仅仅看作是过去已有心理学的一种补充。”[1]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相比, 积极心理学尚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乏大量实证研究。但不难发现, 积极心理学无疑将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具体体现在赛里格曼所界定的三大使命当中。

1.1 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

以往有关情绪与健康领域的大多数研究都偏重于消极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 而对积极情绪是如何增进健康的研究却并不多见。B.L.Frednk (1998) 提出的心理恢复力 (psychology resilience) 的形成理论给人们带来崭新的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扩大了个体瞬间的思维—行动资源, 反过来, 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又可能帮助个体建立或积累从身体、智力到社会和心理的资源。通过该机制, 积极情绪在个体面对消极情绪情境时, 能够帮助个体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 包括诸如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以及主观情绪体验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实验, 通过不同的任务诱发个体消极、积极和平静的情绪体验, 然后再给予所有被试消极情绪刺激。结果发现, 积极情绪体验组其心血管指标恢复得最快, 悲伤情绪组恢复到正常水平所用的时间最长, 平静组次之。可见, 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或能较好地调节自己, 个体在遭遇消极情绪刺激时, 其心理恢复力较高, 情绪调节能力强, 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心理恢复力正是积极情绪所推动的结果。

近来研究表明, 积极情绪有助于预防疾病和患病者的康复, 积极和消极情绪都与一种免疫抗体分泌s-Ig A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的水平变化有关, 积极情绪状态能相应地提高免疫系统的活动, 而消极情绪则相反。实验研究证实了实验操纵的情绪状态对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在国外一项让女大学生分别观看滑稽和悲伤录像的实验中, 观看滑稽片的被试者的s-Ig A水平升高, 表明免疫系统活动的增强;而观看悲伤影片被试者的s-Ig A水平下降, 表明免疫系统的活动受到了抑制。其他研究者对于男性被试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1.2 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

塞里格曼在2002年出版了《真正幸福:使用积极心理学来持久激发你的潜能》一书中首次提出真正幸福论, 他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 因此他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快乐生活 (Pleasant Life) 、充实生活 (Engaged Life) 和有意义的生活 (Meaningful Life) 。 (1) “快乐生活”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 它力求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 (2) “充实生活”是指充分利用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 围绕着这个基本理论生活的人会拥有接近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 所阐述的“美好生活” (Good Life) ; (3) “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参与并为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服务, 积极心理学家们相信积极和正面的品质以及情感只有在积极和正面的环境中才能最好地得到发挥乃至发展。

后来, 他和他的两名助手拉西德和帕克斯 (Rashid and Parks) 经过六年的不断试验和研究, 设计出了一些建立在真正幸福论上的临床积极心理疗法, 并为三种生活分别配备了特色练习。

再后来, 他还琢磨出了一整套更为详细和完整的、针对抑郁症的积极心理疗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这一疗法效果显著, 得到了比传统抑郁症疗法还高的缓解率, 鉴于此, 他认为积极心理疗法可以成为传统抑郁症疗法的有益的补充。

1.3 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 还有许多研究是关于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的。1) 对于创造力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一话题, Ericsson通过研究得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 更多是通过培养而非天生的才能;2) 对于创造性的生理激活, 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 并开展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创造性生理激活的实验, 首次发现:在发散思维时, 高创造性被试 (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者) 两侧额叶都被激活, 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侧被激活;3) 关于天才的研究表明, 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 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 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 可能正是内因 (内在积极的力量) 与外因 (群体、社会文化与环境) 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造就了所谓的天才。

Winner[2]对Ericsson为代表的天才是经过刻意练习 (deliberate practice) 的结果提出了异议, 因为确实存在天才儿童有非典型的脑组织和与生俱来的天赋的证据:许多有天赋的孩子和博学之士拥有高度发达的右脑, 言语方面的障碍以及自身免疫系统方面疾病。那么, 孩提时很有天赋的儿童为何成年后却很少有所建树呢?原因在于成年创造者和天赋儿童被分别要求具备不同的素养 (前者为big-C, 而后者为little-C) , 这就要求从一个神童到成年创造者必须经历一个凤凰涅磐式的转型过程:一个孩子从学会迅速并毫不费力地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自由穿梭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崭新领域。

Subotnik等[3]在Rethinking Giftedness and Gifted Education中首先用表1强调了不同领域的绩效轨迹 (开始、巅峰和结束) 之间的差异:

其次向人们展示了同一领域从能力到卓越的全景图, 见图1:

并同时指出了Delimiter和Enhancer各自面临的阻力和机会, 见表2:

最后, 他们号召:社会必须努力促成这些机会, 不过天才儿童也需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2 积极心理学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2.1 没有问题可能并不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 并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一种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 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因为没有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健康或幸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并引导他们投入积极的生活状态尤为重要。

2.2 病痛者也有索取幸福的权利

积极心理学暗示人们不能因为眼前的迷失就放弃追梦。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有问题的人不仅仅希望痛苦和折磨得以消减, 同时也会希望幸福和积极经历得以增多。也就是说积极的经历和个人长处不一定是和消极的经历与个人短处相关联的, 积极不一定就是消极的对立面。积极心理的体验, 不仅仅存在于学生之中, 同样要深深扎根在广大教师的脑海, 只有这样, 知识才能变成行动, 产品方能成为平台, 老师才愿和才能有强烈的战略意识来指导学生包括自己成才。

2.3 不应为研究心理学而研究心理学

在传统的经济学辞典中, 财富增加就等同于幸福增加。不过, 心理学对财富数量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当令人吃惊的结论:当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处在较低阶段时, 人们的收入数量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度很强, 但一旦越过了某种水平线, 相关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 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 而其他因素诸如职业成就、教育程度、婚姻质量、宗教信仰、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会对幸福感的影响却逐渐增强。因此, 现代社会学的研究重心开始从经济因素逐渐转向非经济因素, 从单变量转移至多变量, 而且更加注重多变量间的协同, 总之, 我们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而孤立地为研究心理学而研究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也置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下, 远比将心理学的研究高高挂起重要。

3 教育技术上的构想

即使在现代教育技术产生, 网络和媒体技术已经取得巨大进展的当下, 教育技术目前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上, 对于教育生产力的提升, 似乎可有可无, 而非必不可少的因素, 更是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原因究竟在哪儿呢?美国2010年发布的《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通过认真的回顾和反思, 发现过去三十年之所以教育没能取得较大的进展, 原因在于过去的教育改革都是在进行渐进式的修修补补, 而从未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改革。是的,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理应成为崭新的课堂模式;而“互联网+、工业4.0与人性变化”“适宜技术理论与参与式研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自述启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触点管理路径下高校生态课堂构建的探究”“战略协同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究”等理应成为其中的子课题。

4 结语

或许, 心理学与教育 (社会科学之一) 的高级别合作是解开教育改革问题的唯一钥匙, 尽管积极心理学还受到许多诟病, 然而我们却有理由相信:沿着它所指的方向, 教育改革才不会迷失。

摘要:本文在充分讨论教育新常态与传统教育的对比,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对比后, 认为心理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为教育改革铺道, 积极心理学理念才是指导教育走出迷途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新常态,积极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 陈红雯,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 Winner E.The origins and ends of gifted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1) :159.

[3] Subotnik R F, Olszewski-Kubilius P, Worrell F C.Rethinking Giftedness and Gifted Education:A Proposed Direction Forward Based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11, 12 (1) :3-54.

上一篇: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分析下一篇:LISS接骨板微创治疗股骨近中段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