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精选8篇)

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 篇1

【关键词】生理需求 情绪

【案例】

一天深夜3点10分,两位面容倦怠的客人来到前厅接待处。

“先生,您好,欢迎光临。请问需要什么房间?”接待员微笑地询问。

顾客:“我们需要一间普通标准间,快点快点睏死了。“

接待员:“我们有豪华标准双人间,498元一套,还有普通三人间588元一间。”

顾客:“我说过了要音普通标准间。”略显疲惫的客人不耐烦地说。

接待员:“真对不起,标准间刚刚卖完,只有一间刚刚Check _Out,豪华标准双人间也非常适合你们,十分抱歉,楼层服务员现在正在清扫,请你们稍等片刻。”

顾客:“不行,刚才机场代表告诉我们是有房间的!”客人不禁皱起了眉头。

接待员:“是有的,但请稍等一会儿,我们马上清理出来,请您在大堂吧略坐片刻,我们会通知您的。”

客人看了看接待员,不说地走向大堂吧。接待员赶紧催促客房中心立即清扫普通标准间。15分钟后,其中的一位客人来到接待处。

顾客:“小姐,到底有没有房间,我们坐了3个多小时的飞机,真的很累,想休息„„”

接待员:“马上就好,请你们再耐心地等一会儿。”接待员连忙安慰客人。

客人又回到座位上,耐着性子等候。接待员立刻又打电话到客房中心询问有没有做好那间双人房,客房服务员却说:“有一间豪华标准间做好了,其它房间还没有。”

接待员:“你们在干什么呢,做房间那么慢,你们知道客人等得多焦急。”

服务员:“房间总得一间间做吧,哪有那么快。”说完电话挂断了。

接待员无可奈何地放下话筒。

过了15分钟,两位客人再次走向接待处,七嘴八舌地高声责问接待员:“你们到底有没有房间?把我们骗到这儿,根本没房,我们不在你们这儿住了。”说完,便向门外走去。这时,大堂副理走了过来想留住客人,可没等他说话,客人就劈头盖脸地说:“你不用多说,我们已经在这里白等了半个多小时了。”说完便愤然离去。

【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客人来到酒店吃住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当这一需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得不到满足时,不满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同时会给酒店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客人这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将影响他们再次进入该酒店。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说明该酒店在管理与服务上有漏洞。首先机场代表在不了解酒店现实房态的情况下向客人许诺。我们常讲一句话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说了就一定要做到。无论从事管理或是服务,都必须做到这一点。机场代表在接待前,就应了解房态,答应了客人之后,更应该及时联系酒店做出安排,使客人抵达后能够顺利入住。再次,接待员处事不够灵活;从客人的第一句话“快点“开始,接待员就应该听得出客人的急切心理,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应急客人所急,为客人所想。当酒店一时满足不了客人的时候,要及时采取变通措施。楼层服务员的不配合是最根本的原因。从服务员回答的口气里我们可以看出其服务的意识与合作的态度是欠佳的。作为一名服务员,你要明白你的工作是服务而不是与同事斗气。

最后,大堂副理也有责任。大堂副理的职责是营业部门经理下班或不在场的情况下,监管各营业部门的运作,处理非正常运作所引致的宾客投诉,处理酒店发生的意外事件或紧急事件,最终达到客人满意,酒店声誉不受损害的目的。案例中的客人已等候多时以至发脾气要离开了,大堂副理才姗姗出现,其行为是失职的。

在客人的潜意识里,他们普遍有一种要享受特权的愿望,这种特权表现在“我是客人,我需要你为我提供服务,我的权享受服务,我有权提出任何的要求”等,如果服务员用友好、热情的态度对待客人,客人的这种特权愿望就是得了满足,如果服务员没有微笑、表现得不耐烦或对客人的要求不理

一、不睬,那么必须导致客人觉得没有享受到被服务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小的服务过失,都会导致客人对服务的强烈不满,甚至有时让人感到小题大做,所以酒店的管理者都把服务质量的管理当作酒店的生命线。

【思考题】

1. 酒店的经营,就是最大限度地为客人提供吃、住、娱、购等方面的消费满足。案例中的现象,在中、低档的酒店尢为多见。一方面,在我们“苦叹”生意萧条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要去分析一下客人流失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2.作为酒店、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在服务流程中每一个服务环节的水平如何;哪一个环节最薄弱,症结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方法?

3.如果你是酒店管理人员,你觉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服务程序的调整?

5. 不要让客人感到尴尬

【关键词】维护自尊 尊重

【案例】

一天上午,酒店大堂结账处有许多客人正在结账,1108房间的刘先生也来到前厅结账,这时结账处接到楼层服务员报告:“1108房间少了两个高档衣架。”收银员小陈立即微笑地说:“刘先生,您的房间少了两个衣架。”谁知客人好像早已有所准备,立刻否认带走了衣架。收银员小陈马上意识到出了问题,便立即通知了大堂副理,大堂副理在前厅处找到了刘先生。“刘先生您好,麻烦您过来一下好吗?”客人随着大堂副理来到了大厅的僻静处。“刘先生,您没拿衣架,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您的亲朋好友来拜访您时顺便带走了?”大堂副理婉转地向客人表述酒店要索回高档衣架的态度。

刘先生说:“没有,我住店期间根本没有亲、友来过。”

“请您再回忆一下,您会不会把衣架顺手放到别的地方了?”大堂副理顺势提醒刘先生。“以前我们也曾发现过一些客人住过的房间认架、浴巾、浴袍之类的不见了,但他们后来回忆起来或是放在床上,或被被子、毯子遮住,或裹在衣服里带走了,您能否上去再看看,会不会也发生类似情况呢?”大堂副理干脆给了他一个明确的提示。

刘先生:“一个破衣架,你们真麻烦,咳,还是我上去打一下吧。”客人觉得越是拖延下去对自己越没有什么好处,便不耐烦地说。

大堂副理:“您可以让我帮您看管一下您的箱子吗?”

刘先生:“不用,不用,”刘先生忙摇着头,边说着便匆匆地提着箱子上了电梯,大堂副理和收银员会意地相互看了一眼。

不一会儿,刘先生下来了,故作生气状地说:“你们的服务员也太不仔细了,衣架明明就掉在沙发后面嘛!”大堂副理知道客人已经把衣加拿出来了,就不露声色很有礼貌地说:“实在对不起,刘先生,麻烦您了。”为了使客人不感到尴尬,大堂副理还很真诚地对客人说:“刘先生,希望您下次来还住我们酒店!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再次光临,谢谢!”

【分析】

在服务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爱贪小便宜的顾客,两个衣架本是小事一桩,但作为酒店管理人员或服务员应该如何处理呢?这是一个很讲究处理技巧的问题。

我们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客人的情况,在处理酒店与顾客的矛盾时,要从客人的角度和为酒店争取客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绝不能够当面指责他们,不要给客人难堪,巧妙地维护客人的自尊,这样,既维护了客人的面子,又维护了酒店的形象。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客人恼怒、争吵,会酒店带来竟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本案例中当客人感知到自己的行为已被酒店察觉之后,也曾处于一种短暂的矛盾心理,通过思想斗争,客人还是不想“因小失大”,在酒店给予机会的情况下,客人最终还是主动将认架拿了出来。但我们要知道无论如何,作为顾客即使做错了事仍然希望得到尊重,当服务人员确定顾客有“不轨”行为后,仍然对其表示“尊重”,并为他设计一个“体面的台阶”好体面下台,给顾客“尊重”酒店的机会。案例中酒店通过分析顾客心理,在不得罪客人的前提下维护了酒店的财产,这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明智的做法。

另外,面对客人,服务员没有选择权的,往往是客人的素质越低,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高。有人说:酒店里没有“低素质的客人,只有低素质的员工”,所以,酒店服务人员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事实上,如果服务人员自身素质高的话,即使遇到了素质低的客人,也可以把宾客关系处理得好。

【思考题】

1.具体问题必须作具体分析,每个酒店每个所遇到的问题及情景都有所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但其原则是相近的。想想你以往的处理经验与本案例有何同异之处?

2.本案例中还有其他的处理方法吗?您认为员工遇到此类问题时的一般处理技巧与原则是什么?

3.我们常说“顾客是上帝”、“客人永远正确”,但我们相信几乎酒店的每一位服务员都能够举出例子来证明:“客人并汪是总是对的”,请你谈一谈这里的辩证关系。

酒店服务案例心理解析:6.真的忘退押金了吗

6.真的忘退押金了吗

【关键词】侥幸心理 观察判断 动机

【案例】

8月12日的一天,一位手持一张押金单的人来到某酒店的前厅收银处,声称他8月8日曾在酒店信宿,当时由于走得匆忙,忘了退押金,说是今天特别赶来要取回押金的。明白客人的来意之后,收银员请客人坐在大堂稍等片刻,并要了客人的身份证及押金单,接着开始查找电脑里的客史档案、楼层的住登记,经过核查最后确定,这位押金单上的客人8月8日确实住过我们酒店,随即收银员打电话给当值的两位接待员,询问她们是否在8月9日有没结的帐单。当克认没有时,接待员、收银员都意识到“有点问题”。

为了稳住客人,服务员为客人倒了杯水并告诉他,我们正在查询,稍等一会儿答复。于是接待员打电话给,帐务处,要求帮忙查一查账单。其结果是,账款已退,顾客已签名,但由于结账员的一时疏忽,而是忘了收回押金单。客人听后很生气,吵闹着说:“你闪酒店少耍赖,必须要退回押金单上的500块钱,否则我去告你们。”

接待员明知客人在撒野,却又不好得罪客人,正在为难时,前厅经理来了,经理拿了证件去办公室再次核实。大概十分钟后,经理拿出账单要求客人一起到办公室去确认。客人看着经理一脸正气、严肃的样子,觉得今天赚不了什么便宜了,迟疑了一下便装作有事嘟嘟囔嚷地走了。

【分析】

服务行业是一个人员复杂的行业。从事服务工作,什么人都会接触到。酒店内不乏可疑及不法分子。本案例中要求退押金的这位客人抱着一种侥幸的欺骗心理,利用工作人员一时的疏忽,希望能够蒙混过关骗取500块钱的押金。

作为酒店,首先自身就应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尤其是涉外酒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窗口,一个健康的公共场所,酒店要坚决杜绝违法犯罪诈骗事件在酒店内发生。

作为服务员,要善于察言观色,善于顾客的表情与举止行为中发现顾客的不良情绪及其动机,分析判断其情绪状态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顾客,采用不同的接待服务方法,因人而异地做好接待服务工作。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首先应该镇定,并力求自己能解决的迅速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请求帮助。

对待友好的顾客,要热情诚恳、体贴关怀,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这是心理学中的“感情移入”心理,是尊重、理解顾客的重要心理品质。

对待怀有恶意的顾客,我们要利用感(知)觉的个性特点,培养服务人员良好的观察力、判断力,通过观察客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及其反应等,并运用端正严肃的态度对待这类顾客。像本例中这种利欲熏心之徒生活中还是不乏其人的,应该引起我们酒店员工的高度警惕。

本案例中,不管怎样收银员都要负主要的责任。在正常的服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出现将押金退回押金单不收回的做法,是收银员没有责任心的表现。酒店应在制度与工作规范中严加管理,堵住审单程序上的漏洞。

【思考题】

1.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从事服务工作,形形色色的人更是每天都有,当你觉察到客人有此类诈骗行为的时候,你处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你是如何观察、判断行踪诡秘的顾客的?

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段师生对话引起的思考

开学初, 某班主任面向全班学生做学习动员。

班主任:……你们要好好学习, 将来才能考上大学。

众学生积极向往, 议论纷纷。

小刚 (学习成绩相对落后者) :我将来要考清华大学!

班主任 (不屑地) :你?青蛙大学吧!

同学们哄堂大笑。小刚羞愧地低下了头。

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某些不当的言行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 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学习成长影响更大。在农村, 有些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对学生讽刺、挖苦, 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 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 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 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二、调查结果

1. 农村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明显。

在调查、访谈和“悄悄话”等活动中发现, 农村小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 表现为焦虑、自卑、喜欢独处。

例:一则学生的“悄悄话”

(1) 老师, 我想和你说同桌张某某的事。她每天只要我题目的答案不告诉她, 她就会把我的东西扔掉或打我。张某某有时会逼丁某某, 丁某某题目不告诉她, 她就会踢丁某某, 直到丁某某告诉她题目的答案为止。

从访谈中发现, 学生渴望与人交往, 但又缺少交往能力、存在自卑心理, 导致不能与人很好交流。甚至个别学生有严重的冲动倾向、孤独倾向。

三、改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策略与途径

1. 个别辅导。

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在家里受到的关爱比城镇孩子要本少得多。教师用无私的关爱可以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 师爱是他们进步和幸福的源泉之一。

例:“我不存在似的”辅导手记

悄悄话:老师, 有时候妈妈打工回来, 总是给哥哥带衣服、带裤子, 就是不给我带。我每次问妈妈要, 妈妈总说没有合适的。上街我让妈妈给我买, 妈妈都以质量不好, 钱太贵为由, 不给我买。他们好像觉得我不存在似的, 这为什么呢? (敏**2006、9、15)

面谈记录:

我:你觉得很委屈是吗?

敏: (点头) 。

我:家里经济状况怎么样?

敏:一般, 不是很好。

我:哥哥多大了?长得高吗?

敏:哥哥比我大三岁, 比我高很多, 在读六年级。

我: (不解) 怎么回事?

敏:原来哥哥在外读书, 比我高二个年级, 后来读书不太好留了一级。去年爸爸妈妈把他带到这里读了。

我:哦, 那过年的时候父母给你买新衣服吗?

敏:那每年都买的。

我:那还好。你父母出来打工赚钱也很辛苦, 又要供你们兄弟两个读书, 很不容易。可能妈妈想节约开支, 平时只给哥哥买新衣服, 等他穿不着了再给你穿。你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吗?

敏: (点头) 能。

我:老师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 也穿哥哥姐姐的衣服, 老师现在很能体会你的心情。在老师看来, 学生的衣服不一定要新的, 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你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学习, 将来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好日子。平时心里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跟父母多交流。

敏:好的。谢谢老师!

许多农村打工子女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感受父母的辛苦, 并有正确的感恩意识对这个孩子很重要。贫困是一种不幸, 但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 只要引导得当,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到:俭朴是一种美德, 是高尚的表现;体谅是一种美德, 是成熟懂事的表现。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收到面向全体、正面引导、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 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经由学生自身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条件, 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2. 家庭教育指导。

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文化素养比较低, 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少方法, 因此我能充分利用家长会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 提高其家庭教育能力。同时, 还经常对学生进行家访, 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五、研究结论

1. 师爱是农村小学生快乐生活的基石。

农村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真诚的关爱可能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也可能是生活小节的关心, 还可能是心理上的沟通和家庭生活的帮助。师爱是农村孩子快乐生活的基石, 教师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学生。

2.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农村小学生成功的源泉。

农村的孩子在家里可能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听课、作业、阅读等方面的习惯,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他们就掌握了一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锐利武器。

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 篇3

《庄子·达生》中有一句话:“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惛。”大意是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他用黄金做赌注就会大失水准。由此可知,有时候太想做好一件事反而会患得患失,得不到最佳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时,不妨学习古人的智慧,先放一放、缓一缓,等到双方心平气和时再处理,给学生留出决策“空白”, 留出管理“空白”,留出评价“空白”。

二、案例描述

我班上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女生小胡,晚自习时,她与同年级男生牵手在教学楼前行走,被巡视的值班领导发现,并被当场训斥。第二天上早读课时,小胡无精打采、眼睛红红的,没有了往常的活泼。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在刻意躲避,害怕我在班级上批评她。然而,我对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只字未提,只要求大家与往常一样把课本拿出来,进行早读。

对于小胡的事,我考虑了一个晚上,中专生谈恋爱很正常。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我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把谈恋爱的事当众挑明,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更有甚者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留白”处理法。

经过一番准备,我将周二下午班会课的主题定为《青春无悔》,并选择了舒婷的诗《致橡树》让学生朗读。“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雪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壤。”铿锵有力的爱情宣言通过一遍遍地诵读,入了学生的耳,进了学生的心。我想借此打开小胡的心结,同时帮助她及班上其他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堂上,学生积极讨论自己的爱情理想,并极力赞扬舒婷的爱情观。不经意间,我注意到小胡异常的安静,以前她就像百灵鸟,如今却变成了闷葫芦。班会临近结束,我对学生说:“如果谁有什么不同想法,又不愿在大家面前谈论,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QQ邮件发给我。”

下班后,我打开QQ邮箱,希望能看到学生的回应,更期待小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感情。我对这种无关名利、无关世俗的纯真之恋充满敬意,因为我也曾经走过那个阶段。我的QQ邮箱收到了不少学生发来的想法,也收到了许多心理咨询问题,很多关于青春期的彷徨令人无比动容,可偏偏没收到小胡的只言片语。那段时间,我的心跌落谷底。作为一名男性班主任,我不想与小胡面对面沟通关于爱情的话题,可是身为班主任,我又不能明知事情的发生却“无为而治”。

之后,我每天都抽空在QQ群里发布一些自己的文字,没有固定主题,没有特定发送对象,但一直都是意有所指。我坚信小胡也在电脑或手机的另一边与我一起品味喜怒哀乐。终于,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的手机响了,是QQ信息提示音。我无比兴奋——邮件来自小胡!游览邮件的过程让我惊喜不断,小胡发了一封两千多字的长信给我,讲述了她的恋爱过程。最后她告诉我,她的恋爱“与世人所想爱情无关,而与寂寞有染”。她从小缺少玩伴,父母早年离异,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有些心事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之所以与那位男生在一起,只是因为他愿意倾听她的心事,仅此而已,请我一定要相信她。

三、案例反思

每位学生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在花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急功近利,追求姹紫嫣红、芬芳四溢,却忽略了风雨雷电的侵害。我们等不及学生慢慢蜕变,破蛹成蝶,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份宽容与忍耐。而今,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弹性很大,一张一弛,也是教育之道,张弛之间就是“留白”。留白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地召唤,留出空间给学生自我纠正。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天使和魔鬼,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于小胡的留白教育,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

其实,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班主任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也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对于有些学生而言,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自我反思的时间。这就需要班主任在面对特殊事件时,沉着冷静、不急不躁,思考有效教育之法。

掩卷反思,留白是一个等待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召唤的过程,在心理学上,被动说教远不如自我觉醒。

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 篇4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习惯的养成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习惯养成教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习惯养成;教育

一、主题

初中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习惯的养成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巧,还要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背景

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中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在体育教学中更是显得格外的兴奋。再加上体育课堂的特殊性,让这些学生更加活跃,交头接耳、扰乱秩序的情况十分常见,运动过后乱扔衣物的现象也屡禁不止。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一点小矛盾就大打出手,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除了行为上的不良习惯之外,学生在运动中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经常会在体育课结束后就立即去商店购买冷饮,不但没有达到体育课堂锻炼的目的,还会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不良习惯再去改正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就要求笔者必须要采取有效手段让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案例问题实践

首先,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堂体育课中,笔者就对学生进行了约法三章:一是要求他们先举手,老师允许之后再发言。二是除了要进行合作练习之外,不能接触其他同学。三是在体育练习过程中,必须要在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每个学生只要违反其中一条规定,就要为班级做一次服务,例如为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表演节目或是打扫活动场地的卫生。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笔者也会在课前为他们指定一个区域让他们放置自己的物品,并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再次,在体育教学中,笔者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为他们开展一次课堂讲座,讲座的内容包含体育运动中的礼仪和运动过程中的小知识,如健康锻炼。开展讲座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通过专题视频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以此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内容。

四、效果

通过一学年的观察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基本上已经养成了体育教学中的良好习惯,课堂秩序与往届的学生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之间相互打闹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出现,物品也能够主动地放置在指定地点。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也基本上能够摒弃运动中的不良习惯,有意识地避免运动伤害的产生。这一情况证明,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习惯养成教育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五、评析及启示

在该案例中笔者主要总结出了四点以帮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体育课堂有序开展的关键,也是学生保证自己在课堂中获得体育知识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对于教师来说,要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去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不再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课堂质量。2.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学生随手放置自己的物品就是不良生活习惯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所作所为,对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进行及时纠正,并以此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体育教学应该是多元化的,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让他们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之外,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3.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礼仪素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人交往的关键,也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体现。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不关心他人、不会分享、不能与人合作的情况,所以才会导致体育课堂中学生之间经常出现矛盾。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培养。除了进行讲座之外,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并且让他们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礼仪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中。4.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课堂中的重点都放在了增强学生身体技能上,忽视了对他们锻炼习惯的培养。但是,不科学的锻炼习惯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让学生掌握健康科学的锻炼方式十分重要。教师要定期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健康的锻炼习惯,以及这些习惯造成的后果,以此让学生提高警惕。习惯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保障。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正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13).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5

案例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学的第一天放学时,她母亲问:“这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齐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后,都朝他大笑。在一年级放寒假时,他母亲看到其他同学个个喜洋洋的拿着奖状回家。便问张伟:“你得奖状了吗?”他回答道:“老师说买的不多,不给我了。”从小学到中学,老师都说其“不行”、拖班级后腿,甚至有的老师找张先生发牢骚,说小孩“智力有问题”。再加上贪玩,张伟的学习成绩总不理想,每况愈下。

教师的评语我在张伟进班的第一次课外作业上打了批语,没想到短短的一句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将张伟周记中一段话摘录如下:

当我怀着对自己的些许肯定和对以前不务正业的否定的情绪,交上我上高中以来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做好的数学作业时,我就在等待着。我明白老师如果还有一丝情绪想管我的话,就会对那前半本不著一字的“风流”好好批判一翻,而对我后面的努力,也会有一丝满意。

期盼中的我翻开了练习册,在那个别人都打“优”的地方,老师给我写了个“好”字,还加了一句评语:“坚持下去,必须会有好收获。”这是对我的肯定,这是我多年来首次得到的老师的肯定啊!那时的我几乎百感交集,我想起天真幼稚的过去,此刻的感觉竟如此的相似。麻木了这么久的灵魂最后有了一丝触动,如果当时旁边没有同学的话,我必须会哭的。虽然按时做作业对别人来说,是如此稀松平常,但是我,我很久没这么认真了,我真的很高兴。

我明白我的感觉也许很幼稚可笑,可我终究要写出来,就为那心中好久不曾荡起的涟漪。

多一点鼓励在新学校,没有人明白张伟曾是“弱智生”,老师和同学们像对待普通学生那样对待他。张伟的自信心恢复了,他刻苦努力,很快就赶上了大家。老师对他很满意。不仅仅如此,他还在同学中荣获了“聪明人”的雅号。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语文老师利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给大家出了条谜语,活跃气氛。并且说,谁要是先猜对,那他就是这天班里最聪明的人。谜面是:楼下客满。打一成语。

谁知,张伟第一个站起来答道:“之后居上!”

老师满意地笑笑说:“对,张伟是我们班这天最聪明的人。”

我们班的老师耐心个性好,不仅仅不批评学生,相反,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老师就会给予适当的称赞表扬。在每一次考试之后,老师总要和每一位同学进行谈话,帮忙他们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给予鼓励,促使上进。张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步个性快,不但成绩到达中等,而且在期末还破天荒捧回了一张“学习用心分子”奖状。张先生感慨地对我说:“看来不是孩子的智力有问题,而是老师的态度有问题啊!”

探究原因为什么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校表现却判若两人呢?从教育心理学看,张伟的经历,体现了“心理惩罚”对青少年求学带来的“隐性障碍”。如今体罚已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但“心理惩罚”由于对学生的伤害不易被人察觉而长期被忽视。“心理惩罚”主要是指由于学校老师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等不完善或失当,给学生精神上带来的伤害,最常见的是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据了解,这类事件在学校平时教学中并不少见。正是如此,虽然面临着考试、升学等压力,但学生在校最害怕的并不是考试,而是“被老师批评”、“被人瞧不起”,尤其是被老师瞧不起。因为老师的行为与态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导向性,被老师瞧不起,在同学中就会受到轻视或遭冷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6

——增强自信心 翻江镇中学付向东

什么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指自我评价偏低。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 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学生基本情况:

上个学期,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心理问题与根源:

自尊自卑,矛盾交织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力同学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讲小声话下课时倒不多言语,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将是很暴躁的。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逆反心理,容易偏激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小力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惹不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意志薄弱,不愿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有求上进的愿望,也常常在为此付出努力。但是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持久,反复产生某方面的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弱点在于自身的惰性,经不得外界的压力。像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矫治对策: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 辅导,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各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作出明智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多种多样、不尽相同的,有智力的、非智力的因素,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因而聆听就显得非常重要。“出租你的耳朵,学生说,教师听”是老师与学生心理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对于小力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为了去除小力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 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小力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力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小力同学„„”渐渐的,小力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我给他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时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我能行。”等给自己加油。经过调整,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3.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在平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重视为学生树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悉心教育和热情鼓励不可忽视。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受挫学生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在与何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他的确不守纪律,被别人当成差生,又无力去改变,只好任着性子发展。为了恢复他的自信心,在语文课上,我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开始他总是摊开手,摇摇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发现我用微笑面对他时,开始回答了。哪怕回答并不恰当,我也善意地说:“你虽然回答得不准确,但说明你已认真思考了。”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洋溢在了他脸上。果然,他兴趣浓厚了,有时坐在第一排的他在下面也小声地回答,真令人高兴。于是,我借机发挥,在班会课上,在语文课上,我会对同学说:“小力这段时间进步很大,该不该为他鼓掌?”“小力回答得真好啊!”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较大的改善。

4.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力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力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家里有客人,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小力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就这样,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力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拥有健康是成功的关键,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结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模式解析 篇7

一、营造温馨校园氛围, 用真爱去感染孩子

家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家是孩子的避风港, 父母是孩子的保护者。当孩子离开家要上幼儿园时心理就会有些变化, 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从幼儿入园开始就要给孩子们安全感, 让孩子们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孩子们来园, 幼儿教师应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蹲下来和他们握手、贴脸、拥抱、爱抚, 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或是让能力强的孩子做“小迎宾”主动和家长小朋友问好。老师和孩子们的真爱, 创造了爱的氛围, 满足了孩子当时的心理需要, 为幼儿在幼儿园这一天健康、快乐的生活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构建有趣的区域活动, 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纲要》中指出:一个健康的幼儿, 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 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教育家皮亚杰也曾说过:尊重幼儿, 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 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而幼儿园区域活动, 就体现了以上教育思想。幼儿园区域活动一般都是采取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 让幼儿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区域活动虽然有其自主性, 但也不是幼儿完全自由自在、不受控制的区域,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也要遵守每个区域的规则。

笔者在所在班级创设了五个区域:阅读区、种植区、扮演区、美工区、益智区;并在每个区域里投放了大量的操作材料, 和半成品材料。老师不用引导幼儿玩什么, 孩子们会到各个区域去看今天有什么新材料, 然后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区域去玩, 这里没有老师的强迫, 想做手工就去美工区;想下棋就到益智区;想观察就到种植区。孩子们没有压力轻松快乐地发挥着自己的潜能。

老师这时要尤为注意自己的言行, 要用积极的、肯定的话语来引导他们, 教育他们, 让孩子们有信心、主动、大胆的完成自己到区域的想法与任务。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获得了快乐与自信, 变得勇敢, 乐于交往。由此可见, 幼儿教师一定要为幼儿创设有利的、有效的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幼儿尽早地建立起各种健康行为。

三、利用每日的集中活动, 渗漏心理健康教育

《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重视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内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要充分挖掘其内在联系, 进行有效的整合。幼儿教育的整合, 最终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渗透其他领域的内容, 也是主题综合活动的重要体现。例如, 针对孩子挑食、厌食、不喜欢吃青菜的情况, 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主题综合活动。活动开始通过课件请小朋友猜猜厌食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瘦?为什么书包都背不动?再领小朋友到“菜市场” (幼儿实践区) 认识青菜。他们认识了黄瓜、菠菜、白菜, 知道了其特征, 所含的营养成分, 吃法等有关青菜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就对青菜有了好感, 看到一盘盘五颜六色的青菜佳肴, 小朋友有了吃的欲望。

四、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 随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健康教育也应该把握时机。”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离不开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环节。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仅仅依靠健康教学活动是无法达成健康目标的, 要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进行随机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在小朋友进行盥洗、清洁时教育他们要排队, 学会等候, 学会谦让, 学会原谅别人。在小朋友进餐时, 老师会向幼儿介绍每种菜的营养成分, 告诉吃了这些菜你会长高, 变得漂亮, 会像“喜羊羊”一样聪明, 小朋友听了就不会挑食。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老师在孩子们的户外游戏中最容易引导幼儿锻炼勇敢和不怕困难。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一定要做到细心、巧妙、聪明。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活动环节,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纲要》要求幼儿园把促进幼儿健康放在了工作的首位, 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一天在幼儿园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 回家大多是睡眠时间, 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幼儿教师应具有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 积极适宜地把握儿童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这是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首要前提。此外, 幼儿教师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中不断地思考、分析、概括、总结, 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 使自己不断地在反思中有效的提高, 真正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顾荣芳, 冯桃, 何锋, 陈艳, 陈巧玲.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J].学前教育研究, 2008.4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篇8

本次案例研究选取的求助人为闫旭(化名),年龄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女,汉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杂工,麻将成瘾,对孩子关心极少。

通过她母亲了解到,闫旭在初中阶段一直成绩较好并顺利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从初中开始闫旭就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读,过早的严谨管理压抑了她的自由个性,升入相对管理宽松的县高中后从心理上感到自由了。由于初中学习基础很好,步入高一后就逐渐放松学习,不到一学期就开始了早恋,并渐渐地跟随男友偷偷外出上网、游玩等。老师也反映闫旭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她的学习成绩远远落下。几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上课就会头痛,并主动要求退学。

主诉人闫旭心理陈述表明:以前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步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不能带给她成功感,而父母只忙他们自己的,很少关心她。但是恋爱的对象很爱她也很照顾她的感受。在谈话中她反复强调男朋友需要她,在他心目中她很重要,使得她感觉自己是有需要的。整个诉说过程中,求助者神情自然,说话条理清楚,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自卑情绪,而且似乎在以自己的叙述来说明自身的想法,有一种要说服别人的感觉,但是形式过于腼腆。闫旭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悲观、厌学和早恋。

通过心理访谈活动和长时间的隔离开导,并以多个早恋、弃学的案例来说服引导,求助人的早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厌学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不断诉求要求弃学。访谈共3次。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实施的成功点

本次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本次访谈的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也是人,尽管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尊严,因此我给足孩子面子,让她觉得我是尊重她的,这样我才有机会和条件与其对等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重视对闫旭进行情感教育,和孩子交流对爱情乃至婚姻的看法,同时交换青春期的成长感受。笔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闫旭谈心,肯定她的一些想法的同时引导她认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岁数还不成熟,不懂得保护自己。健康的爱恋是成年人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相互爱慕,而现阶段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身心有待发展成熟,对感情无法把握,还会影响学习。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这样的“爱情”势必是惨淡的。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多数发生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生活并不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孩子才会用异性交往来代替情感温暖,虽然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完全替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后者却可能乘虚来填补前者的空白。通过访谈法的合理应用,本次案例的求助人闫旭轻松地解决了早恋的问题。

2.案例实施的不足之处

从本次案例解决的结果可以看出,针对闫旭厌学的情况仍然没有转变。不足之处在于:(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厌学心理主要是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从教师与课堂的角度进行心理纠正。因为闫旭表示:学习不能带来成功感,反而让人感觉烦躁。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全面实施鼓励教育,但是本次心理辅导没有实施。(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反复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心理辅导目的,并在辅导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同时,对每次的访谈与心理干预的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本次辅导没有实现这些内容的设计。

三、指导建议

针对案例中提到的现象,本人提出合理化的解決办法如下:

1.制订心理辅导计划

针对每个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制订更为周密的心理辅导计划,保证心理辅导的内容能够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计划的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般来讲,计划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计划。第一,近期目标。尽快建立情感通道,让心理求助人能够与辅导教师倾诉心声,让求助人有观察的机会和途径,然后才能与其亲属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远期计划。要以培养求助人健康心理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制订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其重新定位人生观。

2.心理测试评估

心理学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心理测试内容。本次案例中厌学的情绪为求助人闫旭带来了明显的焦躁、抑郁和生活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这种心理反应必然会有所改善,而通过心理学的测试能够更为明确地看到这种心理变化。如可采用HAM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和HAMA(Hamilton anxiety)为主的调查方法。HAMD和HAMA分别代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生活满意程度,能够针对厌学、焦虑、抑郁等情况作出很好的测试。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心理评估,计划下一步的心理辅导内容。一般来讲,第一次测试评估,要初步整理求助者的问题,通过测试结果来分析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原因、爆发的原因、演变的过程、心理的隐患等问题。第二次测试评估,这次评估之前已经对求助者进行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干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要鼓励求助者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地剖析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三次测试评估,要鼓励求助者能够勇敢地讲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渴望,然后辅导教师能够从求助者的渴望心理分析其心理表现,实现最后一步的情感填补和心理辅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试评估的结果都应该让求助者知晓,让他们有知情权,并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3.采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厌学、焦虑、自私等问题都有长期影响的背景。在进行纠正辅导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单纯靠某一种方法是很难转变的,例如本次研究单纯依靠“访谈法”就不可能让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针对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的心理辅导方法:第一,模拟疗法。未成年人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要联系班级教师给学生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让更多有较强心理表现的人来与厌学症者交朋友,通过模仿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而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范例,获得内心的自我鼓励,跨过厌学的困扰。第二,运动疗法。体育运动对于纠正心理问题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厌学的求助者,他们往往不愿意运动,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的心理表现之中。运动疗法要坚持进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或者是朋友与其一同运动,或者选择一些体育运动中心,通过体力运动来使得求助者有心理满足感,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且体育运动的成功能够带给求助者自信心。体育干预强度要逐步提升,心率保持在130~150次/分。

四、资源拓展

本次研究的资源内容包括:(1)社会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年)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到集体干预的心理学作用。(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这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最常用的量表,其内容可作为基本的抑郁情况的分析和评估。也是心理辅导内容与医学指标相结合的主要手段。(3)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学。研究体育卫生学能够在进行运动辅导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内容。如运动后要进行整理活动。由于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比不运动时大很多,氧气往往供不应求,运动时欠下的氧债要在运动结束后偿还。(4)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生物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之间存在“剪刀差”,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处于身心逐渐完善的青春期,是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敏感期,同时也是心理、兴趣、爱好及社会基础的急剧变化期,这就决定了该时期“爱情”的不稳定性,所以青少年应该引以为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二中)

上一篇:表示愤怒地看的词语下一篇:公司人大代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