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精选8篇)

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 篇1

主讲老师:张莹

第一讲 写人作文 第一部分:外貌描写

一、课程导入: 问题:

地球上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湖北多少人?()武汉多少人?()

二、课程学习:

1、人物描写的四个方面:

外貌、动作、心理、语言

2、外貌描写的四个方面:

容貌、神态、身材、衣着

3、外貌描写写出特征的三大技能 技能一:画龙点睛 概念:

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例子: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雪白的牙齿。

技能二:千人千面 概念:

通过描写不同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人物的外形,来展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例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sai)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ai)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

技能三:穿衣戴帽

概念:

是指通过抓住人物衣着与众不同的地方来描写,以突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的描写方法。例子:

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外加一件羊皮褂,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虽缺了牙,但仍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互动:

试试分别用刚刚学过的三种方法描述这三张图片中的人物~

4、外貌描写四个注意点

A、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概念:描写人物外貌时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例子:

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B、抓住人物特征,有选择地写 概念: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例子: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C、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概念:相由心生,人物的外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描写外貌的同时要注意借外貌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例子: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害羞但天真、活泼)

2、她叫小花,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文静)

D、要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概念:进行外貌描写时,适当用一些形容词、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和适量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灵动。例子:

a、姐姐七岁,是一年级学生,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的学生裤,胖墩墩的像个小冬瓜,又像是个胖鼓鼓的花生米。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b、从“时尚”发屋走出来一个青年女子,她的卷发宛如一朵朵从木头上旋下来的刨花。

c、那富婆一身珠光宝气,五根手指像五根胖墩墩的香肠。

5、外貌描写相关词汇复习、积累 容貌: 〔头发〕

白发苍苍 满头银发 两鬓染霜

蓬松的短发 头发稀疏满头青丝

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披头散发 蓬头垢面 〔眼睛〕

丹凤眼 三角眼 斜白眼 斗鸡眼 细眯眼 单眼皮 双眼皮 眉青目秀 浓眉大眼 明眸皓齿

火眼金睛 炯炯有神 大眼睛忽闪忽闪 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慈祥的目光

明亮的眼睛 目光锐利 目光迟钝 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

〔鼻子〕

蒜头鼻 鹰钩鼻 酒糟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遍又平的鼻子 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宽鼻阔嘴 〔嘴、牙〕 樱桃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抿着小嘴 厚嘴唇 嘴唇苍白 唇如胭脂

齿白唇红 参差不齐的牙齿 白而发亮的牙齿 〔面容〕

瓜子脸 鹅蛋脸 长方脸 俊美的脸 丑陋的脸 清瘦的脸 古铜色的脸 黑里透红的脸

脸色苍白

面黄肌瘦 满脸雀斑 面如桃花

天庭饱满 脸颊绯红 面目可憎 油头粉面

身材:

身材矮小 身材苗条 身材丰腴 体态轻盈 身材臃肿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 肌腱发达 腰板挺直 彪形大汉 大腹便便 脑满肠肥 身材高挑 亭亭玉立 弱不禁风 瘦骨嶙峋 瘦骨如柴 短小精悍

衣着:

朴素 大方 整洁 时髦 摩登 讲究 笔挺 邋遢 俗气 穿戴整齐 衣冠楚楚 穿红戴绿 衣着入时 珠光宝气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 袒臂露肩 衣不蔽体 赤身裸体 一丝不挂

神态:

庄重 安详 恬静 文雅 镇静 沉着 憨厚 恳切 潇洒 妩媚 羞涩 腼腆 严厉 冷酷

坚毅 傲慢 疲惫 沮丧 失神 诧异 发愣 尴尬 踌躇 容光焕发 精神抖擞 生龙活虎 威风凛凛 英姿飒爽 风度翩翩 热情洋溢 热情奔放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和颜悦色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悠然自得 从容不迫 泰然自若 津津有味 若无其事 不露声色 面红耳赤 无精打彩 郁郁寡欢 闷闷不乐 垂头丧气 精疲力竭 气喘吁吁 呆若木鸡 瞠目结舌 哑口无言 交头接耳 笨头笨脑 凶神恶煞 杀气腾腾 装腔作势 盛气凌人 龇牙咧嘴 神气十足 傲慢无礼 趾高气扬 咄咄逼人 目空一切 不屑一顾 目中无人 旁若无人 冷眼旁观 贼头贼脑 鬼鬼祟祟 半信半疑 不知所措 漫不经心 心不在焉 怅然若失 垂涎三尺 死皮赖脸 缩手缩脚 丑态百出

6、写作小练习

请运用今天所学外貌描写的相关技能和词汇,对你周围熟悉的人(老师、同学、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段外貌描写。要求:

1、不得少于120字。2、20分钟内独立完成。

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 篇2

一、更新理念、关注学生——“教之寓乐, 学之寓乐”

作为教师施教的宗旨便是“教书育人”, 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 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放在自己的心中, “一切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但面对升学、就业压力, 我们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了学生的成绩上, 课堂为考试服务, 为了争取时间提高“效率”, 灌输、强迫、压制成为我们教学的常规, 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及感受, 并一味地以“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教育学生。单一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繁重的课业压得学生“苦”不堪言, 而由此换来的是学生的逆反、逃课、逃学, 这样的教育我们又谈何“幸福”?肖川教授的“学之不寓乐, 不可为之学”观点犹如一个响雷警醒了笔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正是这个道理。

二、转变策略、有效延伸——“教学要既见树木, 又见森林”

常听到一些教育专家发表自己的教育观, 诸如“教育即成长, 教育即解放”、“深刻地教育在于学生深刻地体验”等, 也曾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变革自己的理念及模式, 但每每因课时与内容、内容与考试要求的矛盾而中途放弃, 困惑不断。在听完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之后, 笔者豁然开朗。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效果的检测, 教师的一切教学预设都为教学内容服务, 而忽略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 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创设有效的教学时机以及采用“启发”“示范”等有效教学的方法, 因此, 我们的教学效果便是“一叶障目”。要很好地提升课堂效率, 就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1) 明确教学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并且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地、直接地反馈。 (3) 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背景, 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并对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形成对事物的概念框架。 (4) 促使学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以此达到“既见树木, 又见森林”的效果, 这也正是我们教育价值的体现。我们总是在抱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差、能力低, 可究其原因还在于我们从没认真地思考教育教学的策略, 固有的模式不但禁锢了我们的教育思想, 也禁锢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平台, 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转变思想, 大胆地尝试。

三、反思教学, 着力提升——“思则变, 变则进”

记得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 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反思的过程不仅是内省的过程, 更是内“醒”的过程。换句话说, 反思就是自我唤醒自我。反思是源于心灵的力量, 反思是心灵成长的原动力。其实, 成长的本意就是基于身心技能成熟之后心灵的成长。因此, 国外有学者提炼出“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对教师而言, 反思可以引导自己超越日常繁琐的教育实践, 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 使自己能够从本质上理解教育, 从而也理解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找到内心自尊、自信的基点和源泉。

我们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成长经历, 这样的反思不仅可以坚定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信念, 而且可以增强我们内心的自尊和强烈的幸福感, 让我们面对最为平淡的学校生活时能够激发、保持激情和敏感度。二要反思学生的成长,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情绪做深入了解, 并且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反思教育得失, 明确前进的方向。三要反思课堂教学和教育事件, 本来教育事件可以包括课堂教学, 但此处的教育事件是特指那些在非课堂教学时间发生的或在课堂教学时间中意外发生的教育事件。在某种程度上, 这样的事件超越了教学, 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教育的意义, 也可以系统地思考具体的教育行为究竟离教育的本质有多大距离。只有我们用心去贴近教育的本质, 学生才能接受到真正的教育。

打造平民教育树立精品文化 篇3

凝练办学思想,注入灵魂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治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是校长治校的根本。嘉陵小学是1999年市中区人民政府为调整学校布局,由原南街小学、民族小学及嘉陵幼儿园合并的集小学和学前教育于一体的学校,合并后的嘉陵小学出现内部矛盾更加突出、社会信誉度下降、生源减少等情况,学校发展陷入困境。针对上述情况,2003年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联系学校实际,提出了“打造平民教育、实施和谐教育、创办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

“打造平民教育”的提出主要源于目前的教育对象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为此,学校提出打造平民教育的理念就是为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向普通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努力。

嘉陵小学由于合并造成教师结构复杂,生源结构复杂,进而导致内部与外部矛盾突出,学校内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则成为实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根本前提。

“创办特色教育”是嘉陵小学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打造平民教育”和“实施和谐教育”相辅相成。以“品质教育”提升教师对教育本质和办学目标认识,同时提出了“塑造阳光心灵,构建和谐校园,实践幸福教育”办学宗旨,把“阳光、和谐、幸福”作为学校办学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使“品质教育”更加具体化、明确化。

具备超越思想,把握时机

把握时机,需要校长的灵感和超越的思想文化,要有系统思考的能力。回顾嘉陵小学的发展,本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把握住了三个发展时机。一是在2005年学校把创市级示范小学作为促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内涵发展的手段,全面提升嘉陵小学的社会现象作为当前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此凝聚人心,全力推进学校发展。二是抓住灾后创建机遇,促学校大发展。5·12汶川大地震给学校带来损失,同时也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环境文化又上了新的台阶。三是创建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嘉陵小学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文化力得到了更加充分地彰显。

树立科研思想,扎牢根基

学校文化包括的内容很宽泛,有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等,最重要文化还是教师文化,而教师文化力的表现或教师的发展根本还要靠教育科研文化。近年来本校通过一系列课题研究,促进和改善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了教师敬业、乐业、敬业精神,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由经验型、知识型向科研型、学者型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理清管理思路,夯实基础

学校管理主要职能是激励、服务、控制,管理者应摸清教师的需求,经常研究教师,解读教师的教学行为,运用自身的文化激励教师,从而使教师焕发出最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文化力形成的基础。为此,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学校管理,逐步形成管理文化。一是加强内部管理,树立规范意识。二是加强民主管理,树立民主参与意识。三是加强计划管理,树立目标意识。四是加强质量管理,树立精品意识。

学校文化从结构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师生文化等。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形象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礼义文化、健康文化……归根到底,笔者始终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学校的教育立场决定的,而教育立场的确立与校长教育价值观、人文修养密不可分。校长文化是引领学校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促成学校文化力形成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小学)

旅游心理学课堂讲义 篇4

黄河科技学院

2014年3月

第一章 心理学与你

一、什么是心理学

1、心理本质原理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原理主要包括心理现象原理和心理本质原理。(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现象离不开人的大脑,它依附于人的大脑器官,并通过人的大脑器官的活动得以实现和反映。(2)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没有外部客观世界的作用,人脑本身是无法独立产生人的心理的。同样道理,一个人即使有了人的头脑,但如果没有社会生活这一外部世界客观环境的熏陶,还是不能产生人的心理的。(3)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在人和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无疑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充满着智慧和谋略,并且还运用这些智慧和谋略自觉地创造性地认识周围的世界。这是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最重要的表现。

2、心理现象原理(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就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由感 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认识环节所构成。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事物现象的个别属性(颜色、声音、气味等)的零散反映。

知觉是直接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作用于我们感觉器 官的事物现象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记忆实际是人对自身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心理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

想象是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设想、刨造一些新的东西。

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好、恶等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根据预定的目标,主观能动地行动,克服一定困难,坚持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2)个性心理

所谓个性心理实际上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经常的特征,是一个人带有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特征和个性稳定性特征(又称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集中体现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方面。

需要是需求、要求,是个体生理或心理的匮乏状态及由此产生的平衡驱动力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匮乏感及由此产生的平衡驱动感的总和。

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直接内在驱动力。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态度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即个体用一种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去对待和评价对象优劣、思想正误和人们好坏的一种心理倾向。

个性稳定性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气质就是人们平常所指的性情或脾气。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力量。

二、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的现象、本质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组织、旅游影响、旅游历史、旅游发展及旅游学自身问题构成了旅游学的基本内容。旅游学同心理学一起共同撑起了旅游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旅游学的重要概念,例如,旅游、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等全部被旅游心理学照单接受,并由此衍生出自己的专业术语,例如,旅游心理、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没有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作指导,旅游心理学应有的旅游学特征将不复存在,旅游心理学也将不成其为旅游心理学。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其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三、旅游心理学及其特点

1、旅游心理学界说

旅游心理学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2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其一般原理运用到旅游工作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二种观点认为:“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定义包含2层意思。一是旅游心理学是关于旅游心理活动系统的学问。二是旅游心理学是关于旅游心理研究的学问。

2、旅游心理学的特点

旅游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旅游学这一学科群的组成部分。旅游心理学与旅游学的其他学科门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区别还是主要的,它有自己的显著特点。旅游心理学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旅游心理系统及旅游心理研究为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是“关于旅游心理系统及旅游心理研究的科学”,着重考察旅游心理系统等,涉及旅游旅游心理系统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它对旅游心理现象的考察是综合性的、总体性的。

其次,以旅游学和心理学为自己的首要研究方法。旅游心理学研究主要使用旅游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这2种理论虽然也为其他学科所使用,但作为最重要的方法同时使用,只有旅游心理学。

再次,具有揭示旅游心理的发展规律,构建旅游心理学的科学体系等特殊研究意义。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五、旅游心理学的任务

六、本课的主要内容

七、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者通过被观察的对象的行为举止、谈吐表情等外在表现,去探求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一定的人工设计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改变某些因素或控制条件,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进行观察、记载,并分析两个以上因素(又称变量)的变化,借以发现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方法。依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标准实验法和自然实验。

3.调查法

调查法是采取客观态度、运用科学方法、有步骤地搜集资料并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以掌握社会实际情况的方法。作业

名词:旅游心理 知觉 需要 动机 态度 兴趣 论述

1、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2、试述心理现象原理。

3、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旅游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

1、感觉

感觉是大脑度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感觉分为三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本体感觉。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2、知觉

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

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3、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相同点: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区 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1)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

(3)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变化规律

1、感觉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适应作用(2)感觉的相互作用(3)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2、知觉变化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

三、旅游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1、旅游知觉的概念

所谓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官的旅游刺激现象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

2、旅游知觉的分类

按知觉的简单与复杂程度划分,旅游知觉可分为简单(一般)

旅游知觉和复杂旅游知觉两大类。简单(一般)旅游知觉是指以某种感觉为基础的知觉,包括旅游视知觉、旅游听知觉、旅游味知觉、旅游嗅知觉、旅游肤知觉等。复杂旅游知觉是指以多种感觉为基础、或缺乏感觉基础的知觉,包括旅游空间和旅游时间的知觉及旅游运动知觉。

按知觉的对象划分,旅游知觉又可分为对人的知觉和对物的知觉两大类。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人际、自我的知觉;对物的知觉包括对时间、距离、目的地的知觉。

四、影响游客知觉的个人心理因素、兴趣 2、需要和动机

3、经验

4、个性

五、游客的知觉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

1、选择性注意容量的有限性;

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运动(3)对象的组合

(二)选择性理解

1、经验对选择性理解的影响;

2、语言对选择性理解的影响;

3、情绪状态对选择性理解的影响;

4、刻板归类对选择性理解的影响。

(三)选择性保持

1、选择性保持与经验;

2、选择性保持与个性倾向。

六、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1、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2、良好观察的条件(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要熟悉和积累有关的知识(3)要细心体察

(4)要整理和总结观察的结果

3、观察的训练方法(1)比较异同(2)全面了解(3)观察入微(4)学习经验

七、对旅游者的鉴貌辩色

1、观察旅游者的衣冠服饰

2、观察旅游者的体型、肤色、面部轮廓、发色和发型

3、观察旅游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

4、观察旅游者的身体语言

5、听旅游者的语言特点

6、观察旅游者的随身物品

7、观察旅游者的生活习惯 复习题

1、什么是感觉,感觉可以分为哪几类?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感觉的变化规律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

4、知觉的变化规律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

5、良好的观察条件有哪些,观察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第三章 良好旅游服务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良好注意力的培养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停止

(三)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1)定义: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原因: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人主体的状态。(2)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新异程度;

刺激物的对比程度;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状态。

主观因素: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人的心境和情绪状态;

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2、有意注意

定义:是一种自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四)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1、努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1)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要培养对活动的兴趣;

2、努力扩大注意的范围。

3、合理进行注意分配。

二、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一)记忆的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记忆分类:

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

按保持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持续时间约1秒钟;

短时记忆: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7+2个单位;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的记忆,大约是10亿比特(信息量单位),信息保持的时间长。长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的信息的重复加工,也有一些来自印象深刻的瞬时记忆。

(二)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

(三)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1、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和树立识记的信心;

2、掌握正确的识记方法;

3、合理地进行复习。

三、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反映。

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三)思维的品质

思维能力的水平是由思维的品质决定的。

思维的广大和深度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学习和积累有关的知识;

3、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四、良好情感自控能力的培养

(一)情感的概述

1、定义:情感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积极态度引发内心喜欢、愉快;

消极态度引发厌恶、愤怒。

2、情感与认识、需要的联系

情感是随着认识而发生,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情感与人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情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3、情感的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身体表情、语言表情

面部表情:情感反映在眼、眉、嘴和面部肌肉等方面的变化与表现。喜、怒、哀、惧、爱、恶、欲

身体表情:情感反映在身体各部分和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与表现。语言表情:情感反映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和表现。

4、情感的分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可为三种状态:

A.心境:是指比较微弱、持久地影响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就是心境的表现。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B.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绝望等都属于这种情绪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的理解力、自制力等都有可能降低。激情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 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如地震、火灾等。

(二)激情与心境的自我调控

1、激情的自我控制

产生的原因: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向的矛盾冲突;

自我控制激情的方法:躲避法、自我暗示法、转移注意法、推迟法、照镜法、联想后果法、加强品德修养

2、心境的自我调节

产生的原因: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的遗留影响;身体和精神状态;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心境: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注意锻炼身体,合理安排作息。

(三)培养高尚的情操

1、树立崇高的道德感;

2、培养良好的理智感;

3、培养健康的美感。

五、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意志的概述

1、定义: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认识是意志的基础;

情感与意志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2、意志的过程

决心 —— 信心—— 恒心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1、培养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意义的社会性有充分自觉的认识,并且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目的和要求的能力。

具有意志自觉性的人,能够主动地、独立地调控自己的行动,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即使“零落成泥辗做尘”,也要“化做春泥总护花”。

2、培养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把深谋远虑和当机立断结合起来,迅速做出决策,毫不犹豫采取行动的品格。

3、培养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也称自制力、自持力,是指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

4、培养意志的坚毅性

意志坚毅性,也称为意志坚持性、坚定性、坚韧性或顽强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预定目的的能力。

复习题:

1、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2、解决思维的过程是什么?

3、情感的外部表现是什么?

4、心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意志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四章 操作技能训练

一、技能概述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是一种表现在外的动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人脑内部认识活动的方式。

(二)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及特点

操作技能的形成往往要经过模仿学习阶段和熟练阶段。

(三)影响技能熟练度的诸因素分析

1、客观因素:学习技能的复杂程度、工具、工作条件等

2、主观因素:生理、心理因素

二、如何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一)技能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各种技能的基本途径是练习,多练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有效方法。

(二)科学地进行技能训练的要求

1、要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有关的基本知识;

3、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作业:

1、比较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2、影响操作技能熟练度的因素,在训练中应注意什么?

第五章 旅游者的需要、兴趣及旅游动机

一、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一)需要概述

1、需要的定义

需要时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需要的特点:需要的指向性、需要的选择性、需要的周期性和发展性

(二)需要的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1、旅游者的天然性需要

2、旅游者的社会性需要

3、旅游者的精神性需要

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各阶段的心理需要

(一)旅游准备阶段

1、获得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要

2、确定旅游方式的需要

3、了解出行信息、准备旅游物品的需要

(二)旅游阶段

1、对旅游交通的需要

2、对旅游住宿、饮食的需要

3、对旅游接待的需要

(三)游览活动阶段

1、观赏景观、增长知识

2、线路完整、时间充沛

3、能引发和满足游客兴趣

4、购买有特色的纪念品

(四)旅游结束阶段

1、完善的服务

2、购买纪念品

3、回程交通安排

三、各种类型旅游者的需要分析

(一)外国旅游者

1、散客

2、旅游团

(二)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和台湾旅游者

1、海外华人

2、外籍华人

3、港澳同胞

4、台湾同胞

(三)国内旅游者

(四)业务旅行的旅游者

四、旅游者的兴趣

(一)兴趣概述

1、定义: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2、兴趣与情感和需要的联系

3、兴趣的意义

4、兴趣的特点: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泛性

(二)旅游者兴趣形成的条件

1、社会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异

2、实践活动方面的差异

3、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差异

五、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一)动机概述

1、定义: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因。

2、旅游动机的分类与特点

旅游动机的分类:

外国学者的分类,中国学者的分类,主要旅游动机解析

旅游动机的特点:内隐性、复杂性、冲突性、实践性、文化性、周期性

(二)旅游动机的含义与产生的条件

1、旅游动机的定义

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2、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主观因素、客观条件

(主体的旅游需要;符合旅游需要的对象;主体对旅游对象的知觉。)

(三)旅游者的五种旅游动机

健康动机、购物动机、文化动机、交往动机、业务动机

(四)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

1、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主体条件(旅游需要、旅游知觉、家庭、收入、工作年龄、性别、教育)、客体条件、介体条件

2、旅游动机的激发

加强旅游宣传,更新旅游观念,鼓励旅游消费,增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作业:

1、简述旅游需要的含义及产生的条件。

2、试述旅游需要的分类及特点。

3、简述旅游需要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4、简述旅游动机的含义及产生的条件。

5、试述旅游动机的分类及特点。

6、简述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发。

第六章 旅游者的个性

一、旅游者的气质

(一)气质概述

1、定义:气质是人心理行为的动力特征。

2、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气质的特点:气质的先天性、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气质的两重性

4、气质类型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气质类型不同,旅游行为特征不同。

(二)不同气质类型旅游者的主要表现及接待技巧

1、急躁型旅游者

2、活泼型旅游者

3、稳重型旅游者

4、忧郁型旅游者

二、旅游者的性格

(一)性格概述

1、定义:性格是人们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性格的特点:综合性、持久性、独特性、复杂性

3、性格的形成:生理因素、环境因素

4、性格与气质、能力的联系

(二)旅游者性格的类型

1、按倾向性分类:内向型、外向型

2、按生活方式分类:舒适安宁型、探险猎奇型、观光型、交际型、研究考察型、其他型

(三)旅游者性格的鉴别

1、鉴别旅游者在活动中的表现

2、鉴别旅游者的言语上的表现

3、鉴别旅游者的外貌 作业:

1、什么事性格?性格和气质有什么关系?

2、从气质的双重性描述四种气质的主要表现。

3、性格如何分类?从哪些方面鉴别旅游者的性格?

第七章 旅游业员工的心理保健

一、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

(一)提高心理保健的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努力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1、提高自己的心理应付技能;

2、增强自信心

3、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从业人员的心理挫折

(一)挫折的内涵

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因素的影响

2、个体主观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心理因素

(三)挫折的容忍力

挫折容忍力俗称心理承受力,是指一个人遭遇挫折时,能够摆脱其困扰而保持适应、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

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生理条件、个性心理品质、过去的经验与学习、对挫折的认知

(四)挫折后的行为表现

1、挫折后的非理性行为

2、挫折后的理性行为

三、从业人员的自信心

(一)自信概述

1、定义: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

2、自信与自卑、自负区别

(二)自信的表现

1、自信的人虚心坦诚

2、自信的人大度开放

3、自信的人勇敢果断

(三)自信心的培养

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对自己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

3、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

4、开放自己,积极乐观与人相处

5、努力尝试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作业:

1、怎样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2、引发挫折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会有所不同?

3、你将采取哪些方法去面对挫折?

4、什么是自信?自信与自卑、自负有什么区别?

5、自信的人有什么表现?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第八章 旅游服务心理

一、前台和客房服务心理

(一)旅游者在前台和客房的一般心理

1、求休息好的心理

2、求干净的心理

3、求方便的心理

4、求安全的心理

5、求尊重的心理

(二)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服务工作

1、满足旅游者求休息好的心理

2、满足旅游者求干净的心理

3、满足旅游者求方便的心理

4、满足旅游者求安全的心理

5、满足旅游者求尊重的心理

二、餐厅服务心理

(一)旅游者在餐厅的一般心理

1、求食物合口味的心理

2、求快的心理

3、求食品及用具干净卫生的心理

4、求知心理

5、求尊重的心理

(二)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接待工作

1、满足旅游者求食物合口味的心理

2、满足旅游者求快的心理

3、满足旅游者求食品及用具干净卫生的心理

4、满足旅游者求知心理

5、满足旅游者求尊重的心理

三、旅游商场服务心理

(一)旅游者在商场购物的一般心理

1、求有纪念价值的心理

2、求新异的心理

3、求实用的心理

4、求知的心理

5、求尊重的心理

(二)游客购物时的心理活动过程

环视——兴趣——联系——欲望——比较研究——购买(信任)——满意

(三)根据客人的心理做好服务工作

1、善于接触客人

2、做好商品展示

3、介绍商品、促进信任

4、接待好不同购买行为类型的客人

四、导游服务心理

(一)旅游者心中的理想导游

1、旅游生活的服务员

2、游览活动的组织者

3、旅游者的朋友

(二)导游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引导旅游者主动参与旅游活动中来

2、给游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安排好容易使游客感到无聊的时间

4、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引发旅游者丰富的想象力

5、因人、因地制宜灵活进行导游

6、注意带好游客购物

五、服务中的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态 家长型、幼儿型、成人型

2、交往的形式和特点

平行交往、交叉交往

3、交往的原则:保持平行交往、注意引导对方采取成人型交往

(二)好感产生的因素

1、好感与第一印象

2、好感与热情

3、好感与报答作用 作业:

1、根据游客在浏览活动的心理特点,导游应注意什么问题?

2、结合实际试述三种心理状态的特点和行为模式。服务中哪些是平行交往与交叉交往?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服务中的良好第一印象、热情及报答作用的理解。

第九章 旅游者的投诉心理

一、旅游者投诉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不尊重旅游者和工作不负责任两种。

1、不尊重旅游者

(1)解读旅游者态度不主动、不热情(2)不注意语言修养,冲撞旅游者(3)挖苦、辱骂旅游者(4)未经旅游者同意闯入房间

(5)拿物品给旅游者不是递而是扔或丢给旅游者(6)不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7)无根据地怀疑旅游者(8)影响旅游者休息

2、工作不负责任(1)工作不主动、不认真

(2)忘记或搞错了旅游者交代办理的事情(3)损坏、遗失旅游者的物品

(4)清洁卫生工作马虎,食品用具不清洁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设备损坏没有及时修好、服务收费不合理等

二、旅游者投诉心理的分析与处理原则

(一)旅游者投诉时的一般心理

1、求尊重的心理

2、求发泄的心理

3、求补偿的心理

(二)处理旅游者投诉的原则

原则:耐心倾听、弄清真相;同情客人,诚恳道歉;征求客人同意、恰当处理

1、对旅游者的投诉要耐心倾听、弄清真相,绝对不要急于辩解或反驳

2、同情客人,以诚恳的态度向旅游者道歉

3、区别不同情况,在征得旅游者同意后作出恰当的处理 作业:

1、引起旅游者投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旅游者投诉时的一般心理怎么?

3、处理旅游者投诉时应注意什么原则?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第十章 旅游者心理与旅游设施

一、旅游者的感知觉规律与旅游设施

(一)旅游者的联觉与旅游设施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二)旅游者的温冷觉、听觉与旅游设施

(三)错觉在旅游设施中的应用

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二、旅游者的注意、兴趣、想像作用与旅游设施

(一)注意、兴趣与旅游设施

(二)旅游者的想象作用与旅游设施 作业:

1、什么是联觉?颜色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方面影响?

2、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错觉在旅游设施中的运用。

3、举例说明想象作用与旅游设施的联系。

第十一章 旅游管理心理

一、旅游管理者心理

(一)旅游管理人员的一般心理

1、有特殊的责任感和较强的荣誉感。

2、有自豪感和自卑感。

(二)旅游管理模式

1、专制式的管理

2、民主式的管理

3、放任式的管理

(三)优秀旅游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1、目标指向性

2、良策发现力

3、组织沟通力

4、动机触发力

5、人才发现力

6、连锁反应力

7、自我革新力

二、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一)员工的需要

1、劳动的需要

就业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劳动技术的需要

2、物质的需要

基本生活需要、物质生活耐用品的需要、精神生活耐用品的需要

3、文化、精神性的需要

学习的需要、文化生活的需要、旅游的需要

4、社会性需要

集体关系和政治进步的需要、发挥才能的需要、尊重和荣誉的需要

(二)调动员工积极性应注意的问题

1、经常掌握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表现

2、实行民主管理

3、开展优质服务的竞赛

4、工资和奖金的激励

5、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

6、目标管理法 作业:

1、什么是管理模式?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2、员工的心理需求怎么?简述调动员工积极性应注意的问题。

补充资料1: 旅游购物心理

第一节 旅游购物心理概述

一、旅游购物与旅游购物心理的含义

1、旅游购物

通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有形产品的购买行为。由于旅游购物过程中旅游者经常接受附加其上的有偿服务,所以,旅游购物也应包括旅游者对附加服务的购买。

2、旅游购物心理的含义

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旅游购品和购物服务的能动反应。

二、旅游购物心理的结构

1、旅游购物心理过程

旅游者购物心理过程与人的其他心理过程一样,包括几乎同时开始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旅游者购物的个性心理

旅游者购物的个性心理包括旅游者购物态度、兴趣、需求、动机等。

三、旅游购物心理的特点

1、对价格的敏感性

2、对商品本身有疑虑

3、追求精神满足

4、购物指向随机性轻

四、旅游购物心理的个别差异

1、国别、民族的差异

2、年龄的差异

3、性别的差异

第二节 旅游者购物需要与动机

一、旅游者购物需要

1、价值需要

2、审美需要

3、名优特需要

4、纪念需要

5、馈赠需要

6、追求价格合适

7、希望得到尊重

8、希望提供方便

二、旅游者购物动机

1、纪念动机

2、馈赠动机

3、新异动机

4、实用动机

5、求知动机

6、求趣动机

7、享受动机

第三节 旅游购物心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一、旅游购物心理的影响因素

1、文化传统

2、兴趣、爱好与情绪

3、商品本身

4、购物环境

5、购物服务

二、旅游商品销售服务对策

1、善于观察客人

2、善于接触客人

3、善于介绍展示商品

4、善于提供个性化服务

5、善于利用游客的模仿和从众心理

6、营造方便旅游者购买的条件

7、熟练的服务技能

补充资料2: 旅游服务接受心理

第一节 旅游服务接受心理概述

一、旅游服务与旅游服务接受心理

1、旅游服务的内涵

为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的需要而提供的一种旅游产品。

2、旅游服务接受心理界说

旅游者对即将接受或已经接受的旅游服务的心理反应。

二、旅游服务接受心理的历程

1、开始阶段 期待、担心。

2、进行阶段 多元化。

3、结束阶段 回顾、总结

第二节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心理需求

一、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总体心理需求

1、全心全意

2、“八心”服务

全心、精心、贴心、热心、细心、耐心、真心和虚心

二、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具体心理需求

1、对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需求(1)对旅游服务人员仪表与气质的要求(2)旅游服务人员对性格和情感的要求(3)旅游服务人员对意志与能力的要求

2、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艺术需求(1)对服务语言的心理要求

讲究说话艺术,注意遣词用句的语气,亲切轻松。(2)对服务时间的心理要求

要求科学、恰当地安排把握服务时间与时机。(3)对服务态度的心理要求

良好的服务态度。(4)对服务技术的心理需求

教师招聘教育法律法规讲义答案 篇5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答案】C。2.【答案】×。3.【答案】ACD。4.【答案】D。

5.【答案】√。6.【答案】普通话 7.【答案】分工负责

8.【答案】×。9.【答案】ACD。10.【答案】×。11.【答案】C。

12.【答案】B。13.【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B。5.【答案】A。

6.【答案】×。7.【答案】A。8.【答案】×。9.【答案】C。

10.【答案】初级中级高级

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ABCD。14.【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答案】A。2.【答案】√。3.【答案】D。4.【答案】B。5.【答案】C。

6.【答案】C。7.【答案】BCD。8.【答案】A。

《未成年人保护法》

1.【答案】ABD。2.【答案】×。3.【答案】十六

《教师资格条例》

1.【答案】×。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C。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答案】D。2.【答案】D。3.【答案】B。

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

益不受侵害。

9.【答案】D。

10.【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说明中小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学生的考试 成绩、信件、日记等属于个人隐私,未经同意公布排名,是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11.【答案】B。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 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12.【答案】D。

13.【答案】C。解析:教师法中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 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题目中赵某已将校长打成重伤,应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4.【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解析:《教师资格条例》

1.【答案要点】

(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

2.【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 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 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 处分。

3.【答案要点】

这款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 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 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

4.【答案要点】

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 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 变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 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⑨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建立校园安全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检查与改造;

(3)不在危及学生人身安全、健康的场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4)制定应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

(5)学生在校内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 部门报告。

2.【答案要点】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答案要点】

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 篇6

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启发学生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与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教育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社会学分析方法,学会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教育现象、研究、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主要内容: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教育的社会功能(自学)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3分)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1928)

(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

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1947)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1931)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化说”教育观:

“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往往影响着其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2、相互关系说

(1)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2)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一)问题:

对象的泛化(如:个体社会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象的窄化(如: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个体社会化)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姓“教”——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姓“社”——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或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三)研究对象的分类:(3种分类)

1、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如社会体制、过程、变迁,并有相应的社会学分支领域

2、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学校、家庭、社会,而有学校教育社会

学……

3、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作用于社会。这成为教育社会学的3大领域。(日本教育社

会学权威新堀通也的分类)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一)学科性质诸论

1、规范学科论 ——视教育社会学为直接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强调其“服务性”,即社会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运用,奉行的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

2、事实学科论——教育社会学为一门以示明教育中的社会事实为己任的学科,只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而不阐述实践规范,强调客观性,进行事实判

断。

3、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教育社会学既是规范学科,又是事实学科;

甚至是边际学科或边缘学科。

(二)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分析教育事实,为建立和完

善教育活动规范及其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20世纪5、60年代以来,教育

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乃教育学的三大支柱)。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运用但是并不简单套用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而是在社会

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关于教育的专门而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即教育社会学理

论,并以其分析教育问题。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说明:“中介学科”不等

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三、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一)奉行事实判断

奉行事实判断,屏弃价值判断,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

具体含义:

1、就研究的“输入”而言,不应确立任何价值前提、价值预设进入研究

对象系统的一切“现实”——现象、思想、观点、政策、措施等,都只是“社会

事实”;

2、就研究的“过程”而言,研究者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屏弃主观因素的影响;

3、就研究的“输出”而言,对结果不做“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只是得出“是怎样”、“会怎样”的状况结论。

(二)演绎与解释互补 两类研究模式:

演绎模式

解释模式

(规则支配关系)

(解释决定一切)(调查分析与理论探讨)(原始记录并分析结构意

义)(多用量化资料和

(几乎全用案例展示过程)数据说明关系和结构)

(更适合于宏观研究)

(更适合于微观研究)

(三)定量与定性结合

任何研究方法都其局限性。须两者兼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

四、学习与研究教育社会学的意义

1、有利于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2、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质量

3、有助于政府与学校解决社会和教育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3分)

一、历史与发展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

不再仅仅从个人的角度,而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教育现象。

教育哲学:(德国纳托普等的社会教育学;德国迪尔泰等的文化教育学;德国凯兴斯泰纳和美国杜威等的公民教育学

教育科学:(德国的克里克等;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关注;采用实证的方法)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美国的沃德,1883)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法国的涂尔干,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教育与社会学》为经典著作,1922)

代表人物及理论:

1、社会学之父:法国的唯心主义者孔德

2、英国新兴资产阶级

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

3、美国系统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沃德——首提“教育社会学”这个概念。他系统地分析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

5、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涂尔干,(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

所谓“成形”:一是指学科制度的成形,二是指研究范式的成型。

1、学科制度的成形

三个标志:一是有关大学开设该课程或系列讲座;二是成立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三是出版学术刊物。

课程或讲座(美国,1907,苏扎罗开设讲座。1917年史密斯出版《教育社会学概论》教科书);

团体(美国,1923年,全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出版物(美国,1927 年刊物《教育社会学杂志》创刊)。

2、研究范式的成型 范式: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成员用来看待他们的研究工作约定的共同方式。规范性研究范式的形成:

*教育社会学的产生迫于师资培训的要求(服务于教师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研究以直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取向(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

*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三)范式转换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

证验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原因:二战后对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视,导致社会学家纷纷关注教育问题的研究。

1945前后,许多社会学家开始认识到教育功能与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制度的密切关系,认为教育也应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的目的侧重于对教育现象或教育制度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有助于社会学理论的建立;研究的内容侧重于选择社会学的课题;研究的方法上,重视实证社会学的观念和假设。

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证验性教育社会学:一种界定》

对教育系统中的社会过程与模式进行科学分析(实证性的研究)

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50年代初——60年代前半期)(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核心探讨教育现象)

主要论点:结构与功能;统合或整合;稳定;和谐)

代表人物:帕森斯、涂尔干、杜威

(四)取向修正时期

体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存;

20时期6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发展形成的明显特色。日本学者新堀通也把它归纳为五个方面 :

1、教育社会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政策和教育计划的制订;

2、采用更多的比较研究,尤其表现在开展国际性的比较研究并与比较教育学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3、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

4、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宏观问题到微观问题,从理论到应用研究,几乎都已出现了教育社会学的分支;

5、成为国际性探讨的领域。

二、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1、教育的功能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的发展 功能论的基本观点

1、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2、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整合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的特性。在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它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其关键是社会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3、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因此社会变迁可以被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扰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经典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帕森斯、杜威。

2、冲突理论

理论特征: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

基本观点:

(1)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由于目标取向的差别和利益分配的不均,存在着冲突和斗争。(2)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斗争的结果,导致社会的不断变迁。因而社会的稳定往往是短暂的,而斗争、反抗、**、变革则会不间断地出现。

(3)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在社会斗争中处于支配和控制地位的群体,总是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他群体与之合作,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强制可以是镇压的方式,也可以是笼络收买的方式,或者是维持“合法权威”的方式。但强制的结果只能是暂时的稳定,而冲突仍会继续,社会正是在

这样的冲突、磋商、协调、再冲突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

其代表人物: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柯林斯、鲍尔斯;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布迪厄;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威利斯等。

分支学派: 新韦伯主义(集团利益;身份文化)

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抵制理论)

3、解释理论

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第二次大调整(微观的研究打破了宏观研究)教育社会学研究力量世界格局的大变化(从以美国为领导到美英共同领导学科发展)

理论分支 :

一是教育知识社会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组织的过程是教育知识的成层过程,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知识的分配过程);

二是符号互动论(学校教育过程是参与者之间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

三是人种方法论(参与式观察;情景依存;解释)

互动论的产生在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上的最大贡献,:“它使个体重新复归到事件的核心地位”,宏观研究虽然告诉我们许多新知识,但它并不能使我们明了学校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一缺陷则由互动论者给予了弥补。

正因为互动论过于强调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把分析社会互动作为问题的核心,这就有可能忽略社会对作为行动者的个体的强制作用。而实际上,无论是哪个人都无法超越社会外部环境的制约。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学校行政领导也好,都只能部分地创造学校或课堂生活。

4、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之间的差异 :

功能论或冲突论都关注宏观的教育现象,而互动论则强调对微观教育现象的研究,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假设:宏观研究强调社会结构外在于个体却又控制着个体,个人行为是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是缩小了个人自治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微观研究强调个体具有在社会约束背景中的更多自由,社会未必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力,人们总是处在创造、改变他们的生活世界的过程中。(2)研究内容:宏观研究注重于社会层面(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的问题;微观研究强调对个体和小群体(如师生互动、班级群体凝聚力等)的研究。

(3)研究方法:宏观研究更多地使用定量方法,尤其推崇经过严格控制的多变量分析;微观研究强调定性方法,主张研究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个体。

三、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创建时期:19世纪中后期

停滞时期:1952年重建时期:1979年

创建时期: 19世纪中后期

人物,1922 年其《 社会与教育》 一书系统论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自此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2、出版了

3、在部分学校开设了该课程。

教育社会学的停滞时期: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教育社会学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其教学与研究工作停滞了30 年。

教育社会学的重建时期1979——

A 学科制度建设:1982 年开始,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教育社会学的课程,招收教育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1989 年,全国第一个学术团体—— 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正式成立。

B 学科基本建设:(1)介绍了有关国家的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以及重要的理论流派;(2)编辑出版了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文选;(3)编写了我们自己的教科书与辞书。

C 理论研究:(1)在宏观方面:教育与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的关系;(2)在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3)在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有关社会学问题。还不够完善,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大量的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者与爱好者去研究它,为完善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大厦作出贡献。

第三章

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4分)

社会结构:

1、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各社会阶段或阶层之间的关系。

2、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一、农业经济与教育职能

凡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均所谓农业社会。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结构中科学技术含量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十分迟缓。

2、农业社会的教育职能:社会防范职能。

不需要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手工劳动,现场示范与矫正);承担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生产职能。(培养精英,特别是政治精英;教化庶民)

二、工业经济与教育职能

1、基本特征:

经济结构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多(农业劳动人口比例、体力劳动成分、经

济发展的基础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及知识密集转变;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差异明显减小);

开放式经济不平等结构(不是按照身份而是以代表所谓能力的资本、知识的占有量);

多变的、流动的经济结构。

2、教育职能:社会调适职能

培养精英的职能由封闭式“社会保举”到开放式“社会筛选”;教化庶民通过义务教育进行并与劳动力培训结合(资产阶级对通过教育培养劳动力从“ 无奈” 到“ 自觉” ;方式的转变—— 潜移默化、工业化模式、宽容多元);

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1、后工业社会的五个基本特征(贝尔)

生产型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科技阶层占优势地位;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改革与政策依据;技术控制与评价具有未来取向;新的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2、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化——软件化(经济增长主要基础是知识技术);国际化;中产化或模糊化;变动急剧化;

3、教育职能——社会更新职能:建构终身学习基础;学习化社会;

第二节

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一、政治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对教育目的的影响:通过立法强制贯彻教育目的;通过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行为,通过公职录用政策左右教育方向;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教育方向;

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影响教育控制的模式;驱策教育制度改革; 对教育财政的影响:影响教育经费的分配、筹措、使用。

对受教育权的影响:教育民主化的步伐: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延续(维持、革新)

目标功能——教育对实现社会政治目标的作用 内化目标;激发热情;培养能力。对成人的改造(着眼于现实);对儿童的塑造(着眼于未来)。强制手段的“外在的约束”和教育手段的“内在的驱动”; 教育功能的双向性:教育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发展功能:教育发展社会政治关系的作用 维护——合理化;灌输;培养人才

发展——通过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保证社会政治阶层的重组;通过赋予某些社会政治阶层以文化资本来提高其政治地位 经叛道”;教师的角色;注疏及“发现”;积累、继承与创新、创造;

教育与社会政治生活(推进)评价标准:有无重演过去的决心及相应的能力。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素质使政治管理科学化;

(二)前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提高国民政治素养使政治参与大众化; 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年轻人的主导性)。美国的自由、民主、教育与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平等观念,科学精神,竞争原则;开拓、创新、竞争 学校教育再生产政治体制、政治文化(通过课程,教师,学校活动); 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开放性特征。平等定位、人事两分与合作关系、二、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模式的关系 主体意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引导、协助与发现; 相比之下,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模式的关系最为直接、和谐。评价标准:批判过去、开创未来的勇气与能力。

(一)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法国为例)

第四节

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二)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美国为例)

第三节 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文化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广义(一切财富)、中义(精神财富)、狭义(心理文化系统,核心是价值观念)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心理)文化;(表层)

(中层)

(深层)教育与文化:要素、结果、动因;共轭;斯普朗格:教育即文化(高度的文化);历史——(文化)传统——现实; 教育与社会:文化与社会;教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 教育与文化发展: 重要机制(教育——文化传递、传播——文化发展;)文化呼吸(客体文化——主体文化;内化——外化;)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定向、扩选、增能)、传播(文化的共享性、心理动力、有效性)、发展; 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积累;突变(创新)(主要通过教育)

二、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后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提出。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合、伦理规范、宗法血缘、家国同构、重义轻利、取法中庸等特征;

人:大写(社会)与小写(个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强调稳定、贬抑变化。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性的师承模式

恪守师道、严承师说与“当仁不让于师”;人身依附、人事合一与“师”“父”之谓、道统意识;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及“离

社会文化传递途径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

一、家庭中心与教育权威 原始时期的年长一代中的某类成员与儿童组成的非权力性的传递结构;(单一结构,非专门性、非权力性的,族群统筹)原始社会末期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出现后,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文化传递的家庭传递结构,邻里、社区传递途径(多元结构,非专门性、非权力性的,家庭中心);

二、学校中心与教育权威 学校产生后的专门化、制度化传递结构(师、生、内容、时空);同时并

存的其它结构;(多元结构;出现专门性、权力性的传递中心——学校);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学校教育的普及,强化着学校的“权威地位”; 权力的象征:文字;道统;身阶;职业等等;

三、非学校中心与教育权威 学校权威性(主要是传递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学校权威某种程度的旁落: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后家长的挑战(赋权、顶礼膜拜—→评价、参与、维权);

大众传媒的挑战(特点:宽泛、多样、多变、兼容、自由、感性);非学校化运动。

第四章 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社会差异(10分)

主要指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制约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受教育权”是一项人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能受同样的教育,废除种族歧视,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容:(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4)获得知识方面和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5)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形式中的机会均等。(6)在国际范围内、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均等。

起点均等(就学机会、学校条件等;指向宏观的教育制度的性质);

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

过程均等(教育内容、师生互动等;指向微观的教育活动的取向);

结果均等(学业成就、所获学历、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等;指向中观的教育系统的功能)

一、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区域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现状分析:区域分类(三类地区:发达、欠发达、不发达地区); 具体表征:就学机会享有失衡(入学率,辍学率);教育资源享有失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仪器配备达标率,校舍场地达标率,师资学历达标率);

归因分析:经济因素(公共投入;家庭投入);非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与教育价值取向)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具体表征:就学机会享有失衡;教育资源享有失衡; 归因分析:经济因素(经费投入);非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文化环境,教育价值观)(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互动与综合,决定着教育机会的状况)

(三)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之结果

结果分析:社会化方面(个体:程度、类型?价值取向);劳动就业方面(个体或群体:取向、阶层、);社会发展方面(群体或区域性社会:公共设施、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现代性水平)

二、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一)社会阶层

社会阶级系统就是社会地位的等级系统。社会地位是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拥有的名望。名望获得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也可以完全由这个人的姓氏及他所从属的家族来决定,同时,名望还与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关。每个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社会阶层不同于种姓制度,它不是不可变更的,社会流动包括地位等级的上浮与下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以以他现有的社会地位与其父辈或他自身曾拥有的地位相比较而得。社会阶层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此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有关专家认为: 就结构形态而言,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中低层过大,中上层有所发育但还没壮大,最上层和底层都比较小的“洋葱头”型结构。

(二)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经济收入);贫富差异现象的普遍性(国内外)我国:其一,城镇居民与农民之差异。户籍制度,(生产、生活资料)分配制度,税费制度。。。;其二,“层”内的贫富分化——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

1、儿童教育机会享有程度反差现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失学儿童与贵族学生)失学儿童:基本背景(辍学率与纯收入层次的关系);主要原因(家庭困难及学习成绩不佳);去向分布(主要去谋生);

2、教育机会享有性质反差现象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礼物性教育机会与负担性教育机会)高校贫困学生:弃学、举债、各类“勤工俭学”、教育贷款……

(三)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最终学历)。

研究表明:

1、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2、高文化阶层子女争取教育机会的积极性、实际获得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更大。

(大学报考率)(录取率或在读率)

三、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差异的普遍性。

性别差异:地位差异,角色差异

教育机会:“总体”性机会,“类型”性机会

(一)性别地位差异与总体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地位差异”划分依据:权力及权利的大小多少。

男女之别;男女地位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导性别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

性别地位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享有的性别偏斜(失学优先);

2、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享有的性别偏斜;(初中以上毕业生及在学男女学生比重;竞争中“公平”问题)

(二)性别角色差异与分类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角色差异”划分依据:所从事职业劳动的主导类型。职业类型现实;(重体力、高智力、主导性、危险性工作;轻体力、低智力、辅助性、安全性工作)

社会角色期待(社会观念)、性别形象教育与角色认同;(名字;服饰;广告)(养育方式;游戏;教科书)(性别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

性别角色差异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不同类别或专业的教育机会享有上的性别偏斜)。

第五章

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8分)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称。社会变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社会渐变是指事物逐渐地、缓慢地演变的过程,社会进化、社会改良和社会改革都采取渐变式变化的方式。社会革命是指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通过革命阶级夺取政权而实现的社会变革。

3、社会渐变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变迁过程中既包括了量的逐渐积累,也包括了质的变化;质的变化不是采取突变的方式,而是在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质变。

第二,这种变迁形式不会带来社会系统的震荡,能够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社会的变迁。

第三,变迁过程中,新旧事物交替的时间比较长。

4、推动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进步过程。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是指除经济领域以外的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进步过程。

社会发展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教育与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科学文化、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等等。

与此相应,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成人识字率,人均寿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就业率,贫困人口所占比重,犯罪率等。

一、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社会渐变是指社会在自然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出现的量变,社会进化和社会改良都属于这种方式。

社会渐变可以分为两种形态:“社会整体的渐变(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和“社会局部的渐变(因素水平的社会渐变)”。

(一)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即整个社会总体状况的渐变。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促使教育系统进行某种微调。

社会整体渐变的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教育制度进行某种局部调整,但它是以不改变教育制度整体面貌为前提的具体调整。因而,我们可以把原始社会的教育称之为“原始平等的教育”、把封建社会的教育称之为“等级制教育”;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称之为“双轨制教育”。例如,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渐变即属这一现象。

社会整体渐变对教育制度的微调作用,还应教育制度自身的特征而得以强化。教育制度对于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于通过教育制度

所培养的人才等方面。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它自身的规律与要求,社会整体渐变对教育制度的微调作用往往通过影响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来。

(二)社会局部渐变与教育制度变迁

社会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严格意义上所有社会子系统,同时发生类似变化的现象极为罕见。社会局部渐变现象,可以发生于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在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社会子系统内部都可能存在或快或慢的变迁差异。

社会局部渐变导致教育制度中部分内容的细微调整。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规范系统、教育设施以及学校组织系统的变革。这种微调现象在教育变迁中最为常见。例如,人口发展对学校规模、教育结构的影响。

社会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严格意义上所有社会子系统,同时发生类似变化的现象极为罕见。社会局部渐变现象,可以发生于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在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社会子系统内部都可能存在或快或慢的变迁差异。

社会局部渐变导致教育制度中部分内容的细微调整。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规范系统、教育设施以及学校组织系统的变革。这种微调现象在教育变迁中最为常见。例如,人口发展对学校规模、教育结构的影响。

三、社会剧变与教育制度变迁

社会剧变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意义的变迁。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社会剧变从其表现方式上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以政权的更替为标志的“社会革命”;二是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标志的“经济革命”;三是以意识形态的改造为标志的“文化革命”。此外,社会剧变还因自然环境的剧变、人口激增而对教育制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革命与教育制度变迁

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没有社会革命也就没有旧社会制度的灭亡和新社会制度的产生。社会革命对于教育制度变迁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

(二)经济革命与教育制度变迁

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生产力变革都意味着经济革命的到来,从而也就导致了重大的社会变革。经济革命对社会的所有方面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也几乎是全方位的。

(三)文化革命与教育制度变迁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从“文化改造”的意义上使用“文化革命”的概念。文化革命对教育制度有着更为直接的冲击和影响。文化革命的目的,主要是统治阶层对现行文化系统的彻底改造,使之更符合或接近改造者所持的特定社会理想和意识形态。这种改造尽管不以改变现行社会形态为目的,但改造者的种种努力,多半对于现行社会形态赖以支撑的许多重要的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基本否定。因而,文化革命的影响后果是巨大的。

总之,社会剧变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每一次剧变都会导致社会子系统或整个社会的重组。重组后所形成的新的社会背景与教育之间,通常会出现尖锐矛盾乃至严重冲突。矛盾与冲突的最终结果是教育制度必须尽快进行全面的变革。

三、社会转型与教育制度变迁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结构系统的整体变革。今天对社会转型的理解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理解泛指一切社会形态的飞跃(如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狭义的理解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计划经济为主导转向市场经济为主导、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单一性社会转向多元化社会、从伦理型社会转向法制型社会等。)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表达了社会变迁有关组成部分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紊乱状态。

体制转型与教育失范

当前我国是以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心来带动其它各种社会成分的转型。体制转型往往包括三种状况:第一种是旧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新体制取代不了旧体制;第二种是旧体制虽已在形式上被基本打破,但新体制仍未完全建立,导致旧体制的实际运行;第三种是旧体制虽已在形式上被完全打破,新体制也已基本上或完全建立,但新体制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致使旧体制实际上“仍发其威”(吴康宁,1998)。

社会体制转型对教育系统中成员行为的影响尤其明显:导致学校成员直接或间接的“失范行为”。首先,社会体制转型能够导致“反教育的”失范行为,例如由于教育准备不当导致的毕业生“学非所用”、“高才低用”;其次,社会体制转型也会导致“反文化”的教育失范。第三,社会体制转型也会导致“违规型”的教育失范。例如,因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各校走自我解困之路,于是,“学校三乱”大举入侵校园。第四,社会体制转型还有可能导致“违法型”的教育失范。例如,因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导致教育投入的限制,导致政府违背教育法的现象。

观念转型与教育失范

社会转型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观念转型。观念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不断要强调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乃至更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就识别的角度,还是就改造和实施的角度,观念转型是一个远比体制转型更为复杂的、也更为困难的过程。观念转型既涉及新旧观念的冲突、又涉及不同新观念或不同旧观念之间的冲突。

在现阶段,观念转型所致最根本的教育失范是教育者自身利益意识过于膨胀,以自身利益取向为准则,这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社会代表者资格。在今

天,教育者的利他意识、奉献精神、蜡烛风范、自律精神减少了,而利己意识、索取观念、个人主义观念增强了。这使教育者已不成其为社会代表者,而是非社会代表者乃至反社会代表者。

第六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教师(24分)

教师社会学的研究层面及其核心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双重角色

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教育权威 作为自身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整体社会地位

1、美国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指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声望(社会地位,指从别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和社会承认)

2、当前我国社会阶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把当今中国的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2002):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3、吴康宁认为:通常所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实际上是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地位,是社会成员选择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倾向

二、教师的层面社会地位

教师职业的层面地位:经济收入; 政治待遇;文化环境;专业化程度;劳动强度等

各层面的权重问题: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是指教师职业对一定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是教师地位的客观基础。

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是指教师所得到的物质基础保持,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是教师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教师职业的权利: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

第二节

教师的双重角色

一、教师的角色行为

1、角色与角色丛

①也称“脚色”。戏剧、电影名词。指剧中人物。②“社会角色”的简称。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包括三种含义:第一,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第二,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第三,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

2、教师的社会角色

历史上第一批依靠出卖知识糊口的“士”,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传统的教师社会形象: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文化常识——最渊博——国学教师被称为博士;

道德观念——最正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行为规范——最完美——师者,人之模范

物质生活——最清贫——安贫乐道

自我修养——最自强——修身立德

现代的教师社会形象 :“园丁”、“蜡烛”、“人梯”、“铺路石”、“托起太阳的人”等等。

文化常识

正:专业性

反:缺乏专业性

道德观念

正:优秀的人格

反:人格不够独立

行为规范

正:表率

反:常规

物质生活

正: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反:贫穷

自我修养

正:注重自我修养

反:职业道德不高

当代教师是“学者”、“研究者”,是 “伴奏者”、“协助者”、“促进者”、“领导者”等。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车尔尼雪夫斯基: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卢梭: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必须就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3、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角色

台湾林生传: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等5种角色

美国格兰布斯:学习指导者、文化传播者两大类角色 大陆吴康宁:社会代表者、同事

4、社会代表者角色(对学生而言)基本特征是“社会规范性”

自身角色意识(对文化、对学生)奉行不平等原则

5、同事(对其他教师而言):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角色要求与个别差异(对同事);奉行平等原则

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1、学校情境中教师两种角色的转换与冲突:社会代表者与同事、日本新堀通也认为有三种教师角色冲突:教师自身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劳动者与教育者意识);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冲突(教师良心与家中要求);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培养批判意识的学生与培养循规蹈矩的学生)

3、“作为教师的人”或“模范公民”的情境表现

在学生面前以居高临下“为主”;更多体现社会要求;趋于“掩饰自我”甚或“掩饰社会”

4、“作为人的教师”或“普通人”的情境表现

在同事面前以平等互尊“为主;更多反映个体需求;趋于“展示自我”

第三节 教师的教育权威

一、教师权威的源泉

1、涂尔干关于教师权威源自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的人格力量的思想、沃勒提出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

韦伯将教师权威分为地位权威和个人权威

小川一夫将其分为奖赏力、强制力、示范力、专业力、合法力

2、克利夫顿、罗伯兹的教师权威层面构成研究 源于教育制度的法定的权威与传统的权威 源于教师个人的感召的权威与专业的权威

3、教师权威乃是四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4、教师权威的类型同其对学生所施加影响的类型及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教师权威的涨落

1、社会变化和学生差异会导致教师权威的涨落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引起教师权威的法定层面、传统层面、专业层面的变化(社会剧变、观念变化、信息传播)

学生差异引起教师权威的感召层面的变化(随年龄增长对专业标准、民主作风的要求提高)

2、教师制度权威与实际权威的关系

前者的一般确定性与后者的一般不确定性 源于社会认定与基于学生认可 制度背景、个人特性与学生判断

第四节

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所谓教师社会化,亦即教师的职业社会化,是指通过不断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而成为教师的过程

一、预期职业社会化

预期职业社会化指个体为适应教师职业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职前,教师培养,我国的师范教育)

教师入职的制度保证(资格,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性)

教师职业文化的共同性(各教育阶段的职业价值、规范、性格)职业手段的差异性(不同教育阶段)

教师必备素质最低标准与师范教育层次(各学段与学历的对应关系)当前教师资格证书问题(师范教育职业化中的不足,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二、继续职业社会化

继续职业社会化指个体在承担教师职业角色后为更好地扮演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师范生的角色转变:学生——实习教师——教师 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新手入门——热情建构——专业挫折——稳定更新——消退离岗

(1-2年)

(2-10年)(5-12年)(8-20年)(15-退休前5年)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 制度化发展与校本发展 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专业生活方式。

第七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学生(27分)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位置

一、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

二、学生的三重社会

学生是一个半社会成员,在相当程度上带有“边缘人”的特征。(学生既非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婴幼儿,也非以职业劳动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成人)

边缘人:指同时所属于具有不同文化的复数群体的(社会)人;或未能完全归属于任何群体(社会),处于各群体边缘的人。

学生的三重社会: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家庭的影响:先主性、生活化、聚合性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与经济关系为基础的棉对面的生活群体。

学校的影响: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

具有系统性、可控性、社会界定性。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到学校。处于教师的控制下,所受的保护少于家庭,要遵守社会规范。

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学生自己选择、建构。可享受更多的自由。其影响有“高参照性”的特征。同辈群体的活动目的易成为学生个体的活动指向,规范成为个体的言行准则,心甘情愿接受其影响。

学生成为跨社会的存在。从文化装置(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存在复杂的关系

学生离开家去上学,放学回到家,意味着学生从一个小社会移入另一个社会,作者称为“社会位移”。

三、学生的社会位移

学生的社会位移指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即所说的社会位移。

非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的多重世界与越界行为存在四种类型:

1、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

2、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3、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4、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课堂中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与其家庭、同辈群体中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不止是有所不同,而且是截然相反。

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价值、信仰及期待等方面差异极大,学生认为学校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沉浸在同辈群体中。

身体的越界;文化认同或文化调试,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

第二节

学生的同辈群体

一、同辈群体的功能: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满足需要、期求平等

家庭和学校从根本上说是成人取向占支配地位的规范世界。因此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保护功能是指使学生少受或面受成人世界之伤害的功能。表现在提供平等互助的社会环境;还表现在为其成员提供一种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两种水平保护:自然防卫;主动出击。

发展功能是指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

自己选择组成的小群体,价值取向未必符合要求,对学生的社会意识及其态度等观念性品质的形成未必符合社会要求促进作用。但对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包括表达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相互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一般 说,越是平等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社会能力发展越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在同辈群体中通过对活动内容的商定、活动目的的认定、活动角色的分配、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冲突的调节及其活动结果的评价等才逐渐形成与发展自己的社会能力的。

二、同辈的文化的类型

学生文化。

1、研究始于科尔曼。玩乐型亚文化。存在不同的类型。以克拉克的研究最为著名

将美国中学生同辈文化分为:玩乐型、学术型、违规型。将大学的同辈文化分为:学术型、玩乐型、职业型(谋求学历与就业技能)、非顺应型(参照标准是校外社会群体及其意识形态,对学习持批判态度,支持攻击性行为)。

2、英国 的研究:苏加曼、墨德多克、哈格里夫斯和颇特里奇

苏加曼将 英国中学生文化分为:源于中产阶级成人文化;源于劳动阶级文化。

墨德多克研究发现学生文化手学校的社会阶层等级而差异。

哈格里夫斯和颇特里奇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对现代中学内部的学生文化比较发现因为在学校的教育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能力高班 的学生多半形成亲学校文化;低能力班的学生多半形成反学校文化。

3、吴康宁认为:学生同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学生的年龄阶段、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及学校内部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多种标准分类。

4、“群”的差异

同辈文化、学生家庭背景

源于中产阶级成人文化;源于劳动阶级文化(特征:着眼未来前程、控制现实欲望,承认并服从权威。后者,相互满足现实欲望,强调快乐,拒绝服从权威)

墨德多克研究文法中学(中产阶级子女)和现代中学(劳动阶级子女),现代中学存在反学校文化,即强调对同辈群体的忠诚、勇敢、独立性等。文法中学不存在这种文化,原因在于家庭对其严格的管制。

吴康宁 根据对学校文化的态度,分为亲学校文化、非学校文化及反社会文化。根据学生所倾心的活动,分为学习型、玩乐型、违规型。根据对未来前途的取向,将其分为理想型\务实型\茫然型.

第三节

学生的家庭背景

主要从学业和品德来示明学生差异与家庭背景的关系。如何评估学习的结果?主要有两大类指标:

(1)成绩:反映学校中“系统学习”的结果。历史最久、影响最广。其评估方法主要有二:评分(定量的)、评语(定性的)——考试、考查、测验

(2)智商:反映个体的智力高低。

其评估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多元智能”。

此外,“情商”反映个体的社会生存技能,涉及态度、情感、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面。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勒维提出,对学生进行分类,历来是讨论的热点,以成绩为标准的分类是最广泛的。

大致流行以下几种分类标准:优生与差生;学业成绩优良与不良;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也有一些其他分类

(1)优生与差生

这是使用率最高,同时又是最富歧义的分类标准。有广、狭两义。以“差生”的广义界定为例,可从不同层面分析:

行为角度:偏差、不良、越轨、违法犯罪等

性质角度:特殊、问题、学业困难学生等

表现角度:后进生、难教生、无能生等

特征角度:单差生、双差生等。

广义的“差生”实际上涉及三类: “成绩差生”; “品德差生”; “纪律差生” 狭义的“差生”是指“学业不良”,也分三类:智能发展迟缓所致的学业不良;一般性学业不良;暂时性学业不良

(2)学业成绩优良与成绩不良

这是用于一般描述学习成绩表现的术语,在国内外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两者间还存在“学业成绩中等”的类别。

学业不良的征候:缺乏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对较难的学习任务持消极态度;不愿评价自己的成绩;不能掌握概念和规则等;在性格上表现为退缩等

3)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

这也是一对充满歧义的概念。原因在于“成功”与“失败”涉及多种主、客观标准

例如:学生个体的预期目标、教师的工作目标、学校的期望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如同“学历=成功”、“考试落第=学业失败”)、家长的心理目标(依据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而变化)等,这意味着“学习成败”的判断,同样缺乏一种共通的标准。此外,还有“学业障碍”、“学业困难”、“学习落后”等

教育社会学者特别强调: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诸多因素中,首推家庭社经背景。

出生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孩子,学业表现似乎因其家庭社经背景的相对不利地位而与出生于较好社经地位家庭的孩子相比,有相对较差的表现,究竟(家庭社会经地位不利)是如何对其子女产生影响而使学业成就产生不利的结果?

一种因果模式:Bernstein(伯恩斯坦)认为:阶级不同,家庭形态便有差异,而出生较低阶级地位家庭的学生在面对学校教育时便发生相对劣势的现象。

某些家庭偏向(个人取向家庭),其成员的沟通方式倾向于(开放型沟通系统),语言方式为(精致型编码),这类家庭大多属中、上阶层。

某些家庭偏向(地位取向家庭),其成员的沟通方式倾向于(封闭型沟通系统),语言方式倾向于(限制型编码),这类家庭大多属劳动阶层。

(学校教育)所用的语说形式偏向于中、上阶层所熟悉的(精致型编码),因此,来自劳动阶层的学童在面临语说形式的转变与适应上便显得不良,因而造成可能的学校教育失败(Bernstein,1977)。

影响的两个方面:

其一家庭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所处阶级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型态,而这种社会化型态,造就了儿童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

其二家庭“文化资本”的差异 :Bourdieu(布迪厄的文化理论)理论认为:高社经地位家庭有较高程度文化资本的利用情形。此资本被用于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因而使其子女获得教育之利也有不同,其学业成就必然有异。

总之,一个家庭社经地位差异造成学业成就差异的因果模式:

阶层间语言方式的差异造成学生在学校经验上的差异。

阶层差异亦反映其所处阶层的文化、生活、行为、价值观与文化资本的差异,而这诸多差异在不被学校教育认同的情况下,使学生的学习遭受挫折,影响可及教师的态度、学生个人的学校经验、学习动机、态度等,对其学业成就产生极大之影响。

林清江(1972)的一段话印证了这个模式:以中、上社会阶级的儿童为例,在他的亚文化环境中,家长受过良好的教育,语言正确流利,欣赏古典音乐,阅读良好读物,并有适当的休闲娱乐,人人孜孜工作,奋发进取……祖先及亲友成就的事例,可为楷模,当他入学接受正式教育时,教师的家庭观念与教诲和家庭中父母的价值态度相符,师生关系极为良好,他们的成就动机更高,成绩更好。

在最低社会阶级的儿童,其亚文化环境完全不同,人们职业不定,屡遭失败,酗酒赌博习以为常,平日生活常觉匮乏,入学之后,教师的价值观念、态度、语言、衣饰,与其家庭情况迥异,学校中的教材与活动,完全为本身所未经历,家庭与学校冲突,同学可能敌对,对这些儿童而言,学业失败、辍学或其它挫折变为常态。

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是个人资本累积的场所;(教育成就)是个人获得向上流动的重要条件。

学校教育要能担负起这众人寄予厚望的角色,首要者,便是将(家庭社

经不利)影响学业成就的重大因素加以弭平,如此,学校教育在平衡阶层差异上,才具有价值。

二、品德与家庭背景

家庭的诸方面对学生品德差异有怎样的影响?(242)

第四节

学生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重要他人”指对自己的社会化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影响学生社会化因素分为:主导性(重要他人及参照群体构成)影响因素;一般性(由非重要他人及其他因素构成)一般性影响因素

重要他人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受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和学生社会属性的影响。是指性别、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班级中的地位、人际地位等是学生处于不同的阶层或群体之中的那些属性。

第八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学校)(14分)

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主要成员是教师结合学生

第一节

学校组织的性质

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奥尼提出的社会组织性质的分析框架.根据组织为使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控制手段的区别,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种类型:

1、强制性组织

2、功利性组织

3、规范性组织

一、对教师,学校是兼具规范性与功利性的组织

作为教育者——自重

社会代表者——自尊

作为文化人——自律 学校是教师获得经济来源的职业场所——功利性

二、规范——强制性组织(对学生而言)规范性——学校教育活动有效机制的要求

学生是特殊的阶层。规范性以一定的强制性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

第二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

科层制(韦伯)

科层制不完全适用学校组织研究

一、易质性结构

教师是规范性文化,学生是需求性文化;教师是权威性文化,受抑性文化易质性结构导致三种结果

不存在共同的组织目标;师生之间难以形成共同的群属感;

师生关系带有强烈的支配——服从色彩

二、多权威结构

班主任、任课老师

学校容易成为“封闭性组织群”;教师群体中较难出现公认的“教育权威”

第三节

学校组织的取向

价值取向指对学生进行控制、影响及同化的过程中通常奉行¡°方向性原则¡±

一、普遍主义取向

教育内容依据普遍性很强科学知识体系;法定的交往语言是普通话;认可的文化是普遍性的文化(文化是价值、规范、态度及行为方式等)

二、成就本位区向

与家庭不同学校是以成就为中心。成就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性与可比较性

第四节

学校组织的分层

一、学校组织间的分层

标准是学校的教育质量

学校组织间的社会地位分层

对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组织内的分层 学生的分层

教师的层次:受优遇的教师(权贵阶层);受礼遇的教师(普通教师);受冷遇的教师(边缘)

教师的实际地位取决于:

1、本人的贡献

2、与领导的人际关系

3、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

第九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班级(3分)

班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角度:

一种以沃勒(waller,w.)为代表的“群体”角度,即把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另一种是以帕森斯(Parsons,t.)为代表的“系统”角度,即把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

班级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特性

教师不属于班级组织的成员。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目标、规范和机构三个基本要素。从班级目标看。从班级的机构看。从班级规范看

班级组织的特性: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 班级组织的特点:(1)班级是由成年人指导和未成年人的组织(2)班级内部存在各种群体(3)班级的外部表现是“人格化群体”(4)班级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二、班级的结构分析

(一)班级正式结构 :班干部

小组长

成员

(二)班级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 积极面

消极面

社会测量法班级非正式结构的

社会测量

社会结构分析法

矩阵法

图示法

三、班级的群体分析

(一)班级集体的形成与类型:熟悉程度

1、班级群体的形成受制因素

任务

座位

性别

2、学生群体的类型:游戏群体;兴趣性群体;倾吐性群体;互助性群;冲突性群体

(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1)反抗行为(2)大众行为(3)时尚趋求行为(4)嫉妒行为

(三)班集体的建设

1、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1)班级诞生期

班主任是社会工作者;

(2)班级成长期

班主任是领导者;

(3)班级成熟期

班主任是艺术家

(4)班级衰落期

班主任是诊断和治疗者。

2、班集体的衡量标准:

主要有两种区分标准: 一是单纯以班级组织结构化程度来区分。其做法一种是将班级组织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另一种做法是将班级组织的水平视为由低到高逐渐递进的。如广田君美的五个时期、孤立探索期、栏向分化期、纵向分化期,小群体形成期、群体综合期。

二是班级的结构化程度与社会价值两种标准,首先强调社会价值标准。

第十章

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课程(2分)

一、课程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一)课程的研究传统

1、知识的研究历史

英国哲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经典课题——教育为生活做准备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准备、能力准备或素质准备

柏拉图——回忆说 亚里士多德——认知功能说

笛卡尔——“天赋说”

洛克——“白板说”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依据国家标准,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定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就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体现,反映了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知识价值和人才观。

(二)课程的社会学分析模式

1、把课程作为一种科学工具的研究范式。

围绕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博比特《课程》(1918)标志课程专门研究开始;与查特斯发起课程编制的科学化运动。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础,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学科结构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等”。

2、把课程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研究范式。专门研究:20世纪60、70年代,英国

标志: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1971)来源: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扬主编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分为四种分析模式:(1)功能主义(2)解释论范式;(4)结构主义范式

(3)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代表:马斯格雷夫

课程的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课程是“既存社会现象”。

解释论范式:代表:扬、凯迪

“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三个研究领域:教育知识的社会构成、教师常用教育范畴的社会特征、课堂互动过程。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代表

阿普尔

课程是传递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阶级关系再生产的工具。课程研究内容主要是:正式课程内容的分析和对隐性课程意义上的教育知识组织化的分析。

结构主义范式:代表

伯恩斯坦

研究对象:决定课程结构的代码及内隐于教育传递过程中的权力分配与控制方式之间的关系。

分类: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界限清晰度,反映权力关系

架构: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在教育知识选择、构成及教学进展中的自由程度,反映社会中的控制关系。

课程基本结构取决于分类强度,教学基本结构取决于架构强度,评价基本结构则为两种强度的函数。

教育知识代码:权力和社会控制得以实现

二、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是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什么样的知识进入学校课程?

1.课程实质上是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观念载体”,是体现

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2.两种控制机制:

“显性控制机制”:学科课程选择、课程知识取舍 “隐性控制机制”:课程各类知识重要程度取舍 “显性控制机制”:两种方式

学科课程的选择: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选择:反映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目的、任务等规定上体现。如 中日小学道德课内容差异

“自然科学知识”:如我国20世纪70年代数学等

“隐性控制机制”:两种方式

课程内容之间的“数量差异”:篇幅与频度(课程内容中的“形象塑造差异”:真实、象征、比拟,性别角色社会化 3.谁对课程进行社会控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体现:教科书编制制度 对课程进行控制的个体 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委员

如“中学语文教育问题”

任何国家对现存知识总体进行筛选和加工,以构成学校课程。社会统治阶层的政治权力在课程法定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控制上,尤其是教科书编审上。

三、课程的地位分等

(一)异套 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由不同门类的若干教学科目所组成的任一教育阶段的课程系统。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同类异套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职业高中课程、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异类异套课程)同类异套课程

科学层次(课程的自然属性);社会地位(课程知识的社会属性)异类异套课程 科学层次(一样);社会地位(三种可能)

课程的确定过程,也就是教育知识的初次社会分配过程。社会正是通过基于学校课程的地位分等所进行的教育知识分配,而调节着社会地位结构。

(二)同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同套课程内地位的分等是指任一教育阶段的课程系统中不同课程之间的地位差异。

表现: 1.同套课程整体结构框架上;2.学校对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安排上。影响:地位分等影响任课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

四、课程的实践命运

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进入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并被学生内化为其文化结构的有机成分。

(一)教师对课程的重构

社会代表者、非社会代表着和反社会代表者 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和加工(课程重构)师定课程(课堂中实际运作的课程)师定课程与法定课程的关系(P333)

(二)学生对课程的适应

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和对未来的展望(愿否适应);文化的适应(能否适应);伯恩斯坦的语言代码理论(精致代码和受制代码)

学生的文化代码基础主要取决于家庭文化层次,学校课程是一种精致代码。同质文化;异质文化

由此,法定课程实现其预期功能的前提是法定课程转化为师定课程,且被学生适应的课程。但法定课程不可能为使学生适应而放弃一些教育的和科学的标准,学生对课程的某些不适应就成为永恒。可断言,任何法定课程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其预期功能。

第十一章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课堂教学(2分)

一、课堂的结构

(一)课堂的时间结构:一是课堂互动类型的时间结构;二是课堂活动类型的时间结构。

(二)课堂的空间结构

课堂教学的空间结构:广义是指课堂内整个物理环境;狭义是指课堂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的形态。最早探及课堂教学空间构成的教育社会学是沃勒。从课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支持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特征。

(三)课堂的角色结构

1、学生课堂角色的影响因素:(1)学生自身变量的影响:学习成绩好坏:(2)课堂教学环境:①学习环境;②师生关系

2、课堂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主要是课堂控制者和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小学教师的课堂角色主要有定向者(提问)、定向定规者(提问与要求)、定向定论者(提问与评价)、定向定规定论者(提问、要求和评价)

影响因素:

①学校因素:组织气氛,教学设施,教学目标,情绪、班级、学生等;②方法因素:教学手段,技能技巧等;

③教师素质:课堂管理思想、态度、观念、性格、学科知识等。

3、课堂角色结构的类型:(1)两极分类说:支配型和整合;(2)“三分类”说: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二、课堂中的互动

(一)互动类型

两个角度:互动主体构成、人际状态的性质。互动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

五种类型:师个互动、师群互动、个个互动、个群互动、群群互动

(二)互动差异

师群互动对学生来说具有均等性。如果说有差异,其主要是客观结果,并非教师本人目的。

师个互动具有非均等性,具有差异性特征。(对象选择具有倾向性;内容分配具有倾向性;互动过程持续具有倾向性;互动关系建构上具有倾向性。)

(三)课堂互动冲突的处理

1、给予“注意”

2、“中性力量”处理

3、避免滥用权力

三、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

(一)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

它涉及四个要点:

(1)对违反教育规范行为的制裁、包括课堂纪律、个体协调、群众关系(2)使课堂成员行为服从课堂秩序需要,使学生的自由活动自我表现与课堂教学秩序和谐统一

(3)课堂控制的实现是教师权威力量与学生自我控制的统一(4)课堂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二)学生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1、学生的性格、态度、动机、智力、早期经验、身心发展等;

2、社会环境、家庭、文化差异、同伴群体等;

3、传播媒介、电视、互联网、网吧等;

4、学校不常顾级学生个人意志、重点班、慢班及学生学业无助感等;

5、课堂问题行为如教师讲授方式、组织方式等。

(三)课堂控制的策略 硬控制方式;软控制方式;依靠教师权威;奖惩措施; “中止授课”行为;惩罚控制手段;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印象管理

维持教师集体的高度团结;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教师应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教师应尽量做到后台与前台行为一队;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学科论(学科要素、学科发展)

教育的社会背景(社会机构:教育格局的规定性、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

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 篇7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于2009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目前该课程团队正努力将其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现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合理定位, 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其授课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类心理发展, 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 学会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该课程建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 丰富其专业知识, 帮助学生掌握个体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为将来从事心理教育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自2003年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以来, “发展心理学”一直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 它是“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学习的先行基础课程, 也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及硕士生学习的延伸课程。该课程开设后, 课程团队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使本课程日臻完善。

二、精心培养,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一)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 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帮助青年教师完成备课、上课等教学任务, 吸收青年教师参与科研与教研课题, 全面提高其教学与科研能力。课程团队每隔一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总结反思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互切磋、同侪支持, 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 加强进修培训与学习交流。

组织教师学习其他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级学术会议。采用“送出去” (输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访问交流、攻读博士学位等) 和“请进来” (邀请校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 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积极提出课程改革建议, 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三、科学安排, 改革更新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内容建设。针对传统发展心理学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及缺乏实用性的特点, 课程团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突出重点的知识教学。

发展心理学课程体系庞杂, 内容丰富,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所有知识。因此采取了突出重点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即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每章内容的整体框架及重点理论, 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撰写读书报告等形式,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大量细节性、辅助性内容, 丰富理论知识。

(二) 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教师通过外出进修、阅读论文、开展科研课题等方式吸收最新知识, 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基础理论方面, 将生态化发展观、认知神经科学、跨文化研究等引进课堂;在实践应用方面, 将心理弹性、儿童冒险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流动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引入课堂讨论。

(三) 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

以往发展心理学教学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即对概念原理的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阐述少, 对心理现象的描述性知识多、解释/诊断/控制性知识少, 对学生阐述概念原理的要求多、对运用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技能训练少。因此, 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发展心理学各种概念、原理进行操作性阐述;对心理现象多做解释, 使学生学会诊断及控制;通过引入大量案例讨论, 让学生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勇于创新, 改进教学方式

课程团队不断致力于教学方式变革, 将单向、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转换为互动、协作、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一) 互动启发式的课堂讲授。

在课堂教学中,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支持作用。除传统课堂讲授外, 增加课前演讲、案例分析、课后思考等多个环节, 加强师生及生生互动, 提高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 自主讨论教学模式。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发展心理学教学中开展自主讨论教学模式, 即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成立小组自主搜集、学习及分析相关资料, 以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对教材中的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以相互启发、加深理解。实践表明, 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协作创新能力。

(三) 现代化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 将胎儿发展阶段、儿童动作发展模式、幼儿心理发展等内容以画面、声音等视听信息展示给学生, 不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 而且其形象性、反复演示性更易于学生的记忆、理解与思考, 从而营造一个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发展心理学的兴趣。

五、强化实践,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在“发展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 课程团队将实践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 不断探索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综合应用能力。

课内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演示、独立的实验教学和自主讨论教学模式等, 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掌握研究发展心理学的方法,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课外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课程团队与本市多所幼儿园及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幼儿或中小学生的课堂及课外活动表现, 分析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通过观摩教师教学, 体会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或老人活动中心进行社会调查与社区服务, 了解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

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

总之, 通过“发展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 激发了教师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打造了一支专业敬业的教学队伍;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昌玉.谈“大学生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2].娄玉琴.以先进教育理念推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3].刘春梅.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书育人, 2008

教育心理学讲义精品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 精品课程 通信电源

[作者简介]张航东(1969- ),男,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系主任,高级讲师,通信电源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79-01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服务于这一目标的总体要求。打造精品课程,要达到“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教学科研模式都是从校企合作模式中派生出来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调动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特别是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实施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确保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校企合作,构建二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所谓二元化,指学校内部教师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和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整个师资队伍由校本“双师型”教师和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构成,即二元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校本“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信电源课程建设小组的教师要按计划分批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的电源机房实习进修,跟踪掌握企业通信电源的新设备、新技术,参加电力机务员技能等级考核,获得高级工、技师等技能等级证书,并进一步获得电力机务员技能等级考核考评员资格证书。另外,还参加“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可见,教师既具备讲师和工程师的“双职”,又具备理论和技能的“双能”以及教师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的“双证”,有利于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2.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了企业专家参与通信电源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浙江电信公司和浙江移动公司的通信电源主管是学院通信电源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定期到学院为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出谋划策,从各个层面提供建设性意见。学院还聘请了浙江邮电规划设计院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通信电源课程的兼职教师,承担实习教学任务,也为学院师生举办了多期通信电源新技术讲座。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有利于将最新技术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校专职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企业兼职教师的参与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推进教学内容建设和教材建设

1.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高职课程建设要围绕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以应用型为特征构建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一个突出的要求是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岗位技术,必须保证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通信电源课程的内容设计,正是以通信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为依据,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把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一致性,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并与相关课程的内容互为补充、相互协调,与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既强调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又突出了实用性,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鼓励教师编写有高职特色的教材。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实训教材三者构成了专业教材体系。通信电源课程从大纲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确定与编写,都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技术专家把关,保证教材内容新颖、适用。教材从内容到次序都打破了传统教材体系的学科特征,紧紧围绕岗位技能的要求展开。同时,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编写培训教材,立足于通信企业生产实际,密切关注通信电源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形成了知识量大、实践指导意义强、专业水平高的鲜明特色,在教学使用中得到了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认可和好评。

三、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学院通过与通信企业的密切合作,通信电源课程组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1)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入企业项目课题,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自觉性,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首先,教师启发、提出教学目标思路和待思考的问题;然后,学生根据项目目标自学,这期间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指导教师对问题给予答疑和小结,同时学生也做到自我检查和评估。(2)工学交替教学法。及时开发与企业同步的实验、实践项目,创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情境,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手段。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建立通信电源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合作伙伴等,使得通信电源系统更加完善,设备更新速度与企业同步,企业锻炼机会增多。学院课程组以此为基础,提高实验、实训课比例,灵活实行校内——校外——校内——校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能动性,及早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和理论的反复验证,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越来越重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收集大量企业真实案例,经过课程组教师精心设计以及与企业专家的探讨,开设案例讨论课,事实证明案例讨论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提高了团队合作效率,加快了理论向实际生产的转化。(4)体验式教学法。利用行业背景和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使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获得第一线培训内容,同时让企业员工更多地了解学生,增强课程的企业影响力。(5)网络教学法。课程组通过开发建设课程网站,把网络教学模式和方法引进到理论教学中来。通过自主学习、自我考核、在线答疑、特色论坛等栏目,实现资源共享,加大课程的辐射范围。

四、校企合作,建设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提供切实的保障。

1.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学院是浙江移动公司通信电源技能培训基地,也承担了浙江电信、浙江网通等大型通信企业的电力机务员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工作。企业给学院提供了大量的通信电源实训设备,同时,学院在近两年来也投入一百余万元添置电源设备,建成了一个高标准的通信电源综合实训系统,真正做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无缝对接,使培养出的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与企业同步的通信电源技术。同时,在保证完成教学规定的实验、实训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使学生能真正服务于生产第一线。

2.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职教育应充分利用企业技术环境优势和实践经验优势,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并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逐渐规范和不断完善。(1)校外实训内容和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共同实施。(2)根据不同实训现场的具体系统和设备,编制出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3)注重企业文化的养成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4)评定实训成绩时,引入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已与电信、移动、网通等通信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之间的双赢合作,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得到了“岗位化”的实践锻炼,使学生处于预就业状态。很多学生就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习中认识了企业、培养了技能,也得到了企业的了解与认可,毕业后就在企业直接就业。因此,我院还将根据专业教学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联系、建立更多校外实训基地,并加以逐步完善。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全方位、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为精品课程建设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光彩。良好的校企合作,是成功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因素,应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克勤.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7).

上一篇:让地球妈妈更美丽下一篇:反家庭暴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