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高考复读引发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 由复读引发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以焦虑、敏感、冷漠三种症状最为严重。复读生自身的过高期望、家长的过度关注、学校的升学压力及社会的固化偏见,是导致上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要改善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轻松备考环境”,“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复读生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应对高考。

关键词: 复读生 心理 现状 策略

近年来受适龄考生减少、高考录取率攀升、高中毕业后留学及社会成才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高考复读人数逐步减少。但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高考复读生在参考学生中所占比例仍高达10%~15%,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甚至更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复读生的生存状况、学习条件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了很大改善,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及自身的高考压力,仍使复读生孳生出比应届生更复杂的心理问题。本文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应对策略。

一、复读生群体的心理现状

复读生,不管是高考落榜生还是高分复读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再次高考压力,自身的梦想、父母的期望、亲朋的关怀、老师的激励,加上已经有过的高考失败经历,使他们置身“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极度紧张气氛中,无法用一颗相对平常的心面对和处理发生在周围的一切。在高压之下,复读生心理问题不再是个体现象,而是演变成群体性问题。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高中复读生……心理问题达到中等程度的人数平均达到40.39%,达到严重程度的人数平均达到12.51%,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高中生10.8%”。[1]

笔者调查和走访了部分高考复读生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发现由复读引发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以焦虑、敏感、冷漠三种症状最为严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萦绕在复读生群体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不仅影响到复读生当下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未来成长道路产生影响。

(一)焦虑

焦虑几乎是复读生的“通病”。调查数据显示,90%的复读生存在焦虑心理(如图1),其中有18%的人表现得极度焦虑,且常伴有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缺乏、睡眠困难等现象。个别受访者甚至表示,高考压力使得自己变得焦虑烦躁,曾一度连续数天失眠。

(图 1)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阶段性考试前后是焦虑心理的高发期。复读生考前常患得患失,为能否考出好成绩而焦虑;而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或考试结果不理想,又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心理,并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正是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漩涡中,复读生的焦虑心理越来越严重。

(二)敏感

高压环境使复读生变得十分敏感,常因老师、家长或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或一个细微的眼神而产生自我否定或无端愤怒等情绪。自我否定的情绪走向极端,会孳生出“没脸见人”、“就此了结”的想法。调查中,个别受访者表示曾有过自残、自杀的念头,值得引起关注。由无端愤怒引发的言语或肢体冲突,在复读生中十分普遍。70%的复读生表示复读期间有过人际关系紧张经历。其中20%的被调查者与同学和老师有过言语冲突,30%的被调查者与家长有过言语冲突,20%的被调查者与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发生过言语冲突事件;8%的被调查者甚至与同学、老师、家长有过肢体冲突。(如下图)

(图 2)

(三)冷漠

有过应届班和复读班教学经验的老师表示,应届班的课堂与课间气氛相对轻松活泼,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相对融洽,而复读班的同学关系及师生关系则表现得较为疏远、冷漠。尤其在入学初期,复读生还未能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心理上普遍缺乏安全感,当他们加入陌生集体,面对的既是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同学时,心理上会筑起一道“防护墙”,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敞开心扉,融入集体。同时,复读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还没有建立,他们会刻意与老师保持距离,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当然,随着交往的增多,高考的临近,复读生会重新审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部分学生会慢慢意识到必须寻求外部支持以缓解巨大的高考压力,集体的冷漠关系会被逐渐打破。

复读生的冷漠还表现为对家庭及社会现象漠不关心,他们逃避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漠视发生在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无动于衷。可以说,高考占据了他们的整个身心,使他们阶段性地丧失了表达关怀与爱意的能力。

二、引发复读群体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复读生自身的期望,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压力,都成为导致上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一)自身的过高期望

自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通过高考跃入“龙门”已成为中国青年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希望之路”。对于经受过高考挫败的复读生来说,高考还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落榜后遭受的冷漠和白眼、复读的煎熬与艰辛,都迫切需要通过“金榜高中”来宣泄。为此,复读生常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有的复读生过分苛求自己,总是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每次考试一定要拿全班或全年级多少名,高考一定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上哪个大学等。有近45%的复读生的复读目标是重点本科,他们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2],正是内心渴望成功与成功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家长的高度关注

家庭的过度关注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学习念叨型家长”,这一部分家长认定高考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也是改变家庭命运的突破口,他们不断念叨着让孩子努力学习,为家庭争光。他们过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随时盘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为孩子的学业进步欢欣鼓舞,这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心理暗示,使复读生背负着“如果失败了,会使家庭蒙羞”的压力,因而产生焦虑、担心、恐懼等情绪。在本次调查中,有将近两成的受访者反映家长有这种行为。

另一类家长则意识到在复读生备考期间,一味敦促孩子学习只会给考生带来更大压力,他们开始调整“战略”,小心翼翼地避而不谈学习,从不呵斥孩子,生怕摩擦会影响孩子的备考情绪,孩子脸色稍有改变都会让他们胆战心惊,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这一类家长我们称之为“生活照顾型”家长。被调查者中有超七成的学生反映,复读期间父母对自己百依百顺,有的甚至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步。这种对考生的畸形重视,实际上让考生背负了更为沉重的压力,他们急切地希望以好成绩来回报父母的爱,同时担心一旦考试失利,父母的爱也将随之而去,因而倍感焦虑。

(三)学校的升学要求

虽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平均录取率已逐步攀升,但普通高级中学及各类高考培训学校的升学压力并未得到缓解。一方面是昔日的高考竞争已升格为考名校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因为升学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平行单位之间的横向比较,而不是同一学校的纵向对比。尤其对于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各类高考培训学校来说,升学率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唯一砝码,与生源、学费、教师待遇等息息相关,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升学压力会以各种指标转嫁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头上,而教师则通过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大量重复练习、强化模拟测试等方式,将其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高压环境加上不容乐观的教室和宿舍条件,成为各类问题孳生的温床。

(四)社会的固化偏见

虽然近年来社会成才观有所改变,不少人对高考的看法渐趋理性,以往“一考定终生”的思想正逐渐被“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打破,但中国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仍对复读生群体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唯一有效的成才模式,考取名校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媒体的宣传在这一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对高考成功者的大肆宣传,对高考状元求学故事的神化,无形中渲染了“以考成名”的社会舆论氛围。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复读生一方面要面对前次高考失败的挫伤,另一方面要应对下次高考的压力,双重压力使他们极易孳生焦虑、敏感、冷漠等心理问题。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深入了解高中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其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3]

三、建议与对策

要改善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应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校已将考前心理辅导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但不容乐观的是,这一举措并未真正解决复读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首先是由于教育培训机构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其二,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几次考前辅导难以见实效;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一心只求升学率,常常主动放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健康的心理不仅能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处理师生和同伴关系,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愉悦接纳自己,及时控制由高压产生的种种消极想法与行为,因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高考,对于提高升学率也大有裨益。

因此,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要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要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及时疏导和排解学生中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放松心情,以愉快、自信的心态备战高考。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和管理责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以制度约束各级各类学校定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情况作为复读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对于未配备相应师资的培训机构,取消复读班的举办资格。

(二)构建轻松备考环境

研究证明,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人们在愉快的心境中,抛开烦恼和压力,思路会更开阔,反应会更敏捷,记忆力会更好,学东西会更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环境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要构建轻松愉快的备考环境,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首先,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的氛围。不要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要以大量重复练习占满学生的课余时间,要盡力化解学生的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不要抢占副课尤其是体育课,要鼓励学生通过适当体育运动来放松心情;营造乐观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在集体中相互取暖以抗高压。对于家庭而言,则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纾解情绪的环境。家庭成员可充分利用晚餐前后的半个小时,分享一天的见闻趣事,让孩子在分享中自由吐露心声;家庭还应培养一个占时不长、全家都乐于参与的活动,比如看某一档有趣的节目,或参与一项体育锻炼,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让孩子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纾解压抑的情绪,感受家人相伴的温暖,从而更好地面对高考压力。

(三)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考生放下包袱,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应对高考。而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大众传媒、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界有识之士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着力。

首先引导正确的社会成才观。通过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手段,打破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金榜题名”的成才观念,鼓励考生选择与自身兴趣特长相符合的成才道路。让考生及家长认识到,上名校,读博士,做“海龟”是成才;在竞技场上,滚打踢投,挑战极限,是成才;在社会各行各业里,当厨师、做裁缝、开飞机、搞动漫,同样是成才。总之,只要是依靠自己的脑力和智力,发挥自己的技能和特长,谋求生存和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都是成才之道。

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长期以来,中国家庭教育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养成,引发种种问题。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之一,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带领孩子健康成长。而健康不仅意味着强健的体魄,还意味着健康的心理与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不仅能使孩子主动积极地应对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挫折,还能激发孩子的灵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将来更具创新精神,更容易获得自我满足感。为此,社会要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远比让孩子收获一纸名校文凭更重要。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定位能力是个人持续发展的保证。对于复读生而言,正确地评价自我,冷静思考自己的性格气质类型(Temperament)、兴趣爱好(Desires)、能力(Ability),以及自身的优势与不足(Assets),并通过分析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及自身在环境中的地位,从而合理定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作为奋斗目标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自我认识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掘自身潜力,又能帮助学生修正缺点,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不断修正学生自我评价中过高或过低倾向,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准确性、适当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高三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J].学园,2011(2).

[2]陈妍,徐晓娟.汉中市高中复读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J].新西部,2008(24).

[3]郭炳德.高中知识丢了几年拾起来会吃力,专业不满意可校内调换或申请二学位——大学生回流复读,莫拿青春赌明天[N].中国教育报,2010-10-16(2).

本文为2012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中国高考制度下复读现象的调查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120712112。

作者:李凌燕 阮何明

第2篇: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而正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快,致使大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拥进,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还在幼年的儿童是非常需要父母关爱和陪伴的,但在儿童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期,父母却长期不在身边,这对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以下就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做出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以供有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如何应对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存在哪些问题

正是由于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让这些孩子从童年阶段就缺少陪伴和关爱,从而造成了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伴随着一些抑郁、抵触、自卑、内向的不良情绪发生。还处在童年时期的儿童,内心大多存在攀比的心理,自尊心也比较强,不希望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加上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使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引,在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父母陪伴的时候,而自己没有父母陪伴,这会让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扭曲。

还有一些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选择自甘堕落,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而这些老人的文化程度也普遍较低,平常又忙于地里的农活,没有办法及时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且,孩子想要与老人交流的时候,老人又因为各种事情需要做,对孩子的诉求直接推脱,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心事无法对外诉说,只能越积越多,轻者会导致儿童从此不爱说话,不愿与别人进行交流,即使进入校园生活后,也无法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重者将会因承受不住,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1]。

当留守儿童在校园被别的有父母陪伴的小朋友嘲笑时,就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怨恨的心理,会变得有攻击性,对待身边的伙伴和教师都充满敌意,认为这些人都是来嘲笑自己的。若不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后果会不堪设想,不仅如此,在产生这种逆反心理后的农村留守儿童,会对自己父母的离家行为产生怨念,不理解父母离家工作的真正原因,对临时监护人的管教也会及其厌烦,会变得不服从管教,顶撞老人的现象时常发生。

还有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会呈现出一种懦弱、内向的心理,面对从小就没有父母陪伴、照顾的这个事实,即使自己的爷爷奶奶陪伴的再多,也不及父母在身边的快乐,在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这会让农村留守儿童打心底里感到寂寞、空虚,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个冷漠、不爱交流、较为内向的孩子,这样的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及其不正确的,非常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

二、让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其实归根结底,让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这一系列不良心理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陪伴与关爱所造成的。从社会的层面上而言,由于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较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好的提高,这让偏远地区的农民,为了维持生活选择到城市就业,努力挣钱让家里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就逐渐壮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各种各样的儿童心理问题,农村教师也力不从心。

其次,从家庭的层面上,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同时,也是孩子所接触的第一所学校和老师,如果孩子缺失了这部分关爱,不仅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康、阳光开朗的性格[3]。

最后,就是从学校的层面上,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这与学校和教师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偏远地区没有足够心理指导教师,而留守儿童的人数又较多,别的教师不得不承担起这份责任,但是,毕竟这部分教师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水平,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疏导效果不是较为可观,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仍然存在。

三、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只有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广大群众共同的责任,增强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创建出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健康的成长。相关政府工作者,要多促进农村学校与城市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相对农村学校,城市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同,从而,对学生的性格养成的影响也就不同,这些学生大多都是积极、阳光的性格,因此,城市学校可以定期向农村学校派送几名学生,把这些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快乐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传递给农村留守儿童,在此期间,要多增强高校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做可以有效使农村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体会到世间的美好[4]。

教师要通过一些网络设施,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新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很好的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感情,还便于教师及时的向父母反馈儿童在学校的情况,只有教师和家长做到紧密的配合,才能够较好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疏导,为农村留守儿童今后的成长之路打好基础,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增强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提升儿童与父母之间交流的前提下,还要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创新,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的问题,就要对教育观念进行全面的改革,例如,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每周课程上,多设立一节,专门辅导留守儿童心理的课程,并且,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人员进行授课。这样做便于及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所存在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做出疏导,只有让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不良心理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才能更加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创新,一定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以免起到相反的效果[5]。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对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怎样解决的分析来看,在儿童成长期间是十分需要父母陪伴的。而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对儿童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这不光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帮助,并且,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守護。让每一位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够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健康的成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普及,增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感情,提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紧密配合,这样做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也能较好的降低发生意外事故的频率,让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的成长,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端国.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

[2] 罗天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 吴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应对策略[D].江西财经大学,2016.

[4] 何磊.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研究[D].安徽大学,2015.

[5] 李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8.

作者:沈仕德

第3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包括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中学生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其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不是特别成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个性也比较独立,相对比较容易冲动,甚至走向极端。如果是从躯体方面来说,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一般来说,身体都比较健康,但是心理健康状态却不是特别乐观,这些中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面对来自老师以及家长的压力,在生活与学习中还会遇到很多挫折,由此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认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1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导致其心理教育教育课成为摆设,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把一些不是特别专业的教师兼职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也不理想,学校会以主要课程紧张为理由,不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去,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取得成效。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针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开展的事后教育,为他们讲解基本的卫生方面的知识,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现代家庭中的孩子比较多,家长的疼爱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叛逆的心理,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也不愿意跟家长沟通。而且很多家长存在一种错误的思想理念,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他们把孩子放在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孩子的教育一切交给了学校。他们觉得,学校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将来考入名牌大学,这一点在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轻视思想就导致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认为其他教育就是在浪费时间,这些都影响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3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育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心思在研究教学成效问题上。假如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做铺垫,很难做好这项具备挑战性的工作。就如同普通话不好的教师难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运动机能不发达的教师不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一样,自身专业素质有问题的教师也是很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纵观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现状,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者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其思想业务也有待提高,专业素质的限制就会让他们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对症下药。

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2.1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是现代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学校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通过多方位的渠道进行落实,保证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同步发展。因此,学校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学生传授心理教育知识,开展跟心理健康有关的讲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疑惑。此外,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2.2 开展家长培训讲座,实施家校共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前提。学校方面要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之间的配合。而家校联系与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共同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家长培训讲座,针对不同思想特点的家长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让他们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两者拧成一股合理才能提高教育的成效。转变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态度,让他们学会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帮助家长引导与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要让家长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个性,鼓励孩子参与人际交往,跟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总之,让家长积极参与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做出努力。

2.3构建新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和互助网络体系

针对当前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者专业素质不高的状况,学校要加大心理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支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队伍。要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心理教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先从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提高人格魅力。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动态进行关注,把心理教育工作落实的实处,培养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减少社会上以及网络上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丰富、形象、生动,从而提高心理教育成效。据此,学校要考虑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以专为主,专职跟兼职结合,并且队伍成员要相对稳定,积极构建中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让中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其认知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在新时期,全面提高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愉快的情绪占据主导位置,对生活与学习充满着信心。作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分析、认真把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中国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真思考切实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途径,努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健康教育新模式和新方法,优化大学生心理素,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为其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献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应注意的问题[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4).

[2]吴增强.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向成熟发展的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7).

作者:冯晓瑜

第4篇:我方问题及反方问题的应对策略

问题

请问反方辩回答。

请举例说明,现实为什么会比网络收获多?

请问反方辩回答。

1) 你是否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例如:使用百度等搜索器查找历史名人、地图等)

2) 你是否曾通过网络课堂学习和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

3) 你是否听说过、了解过动车事故中网络起到的作用?

请问反方辩回答。

收获,既然是指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那么,如果足不出户,一个人在网上搜集知识,会节约多少时间、搜集多少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呢? 我方漏洞以及应对策略

1)“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这两句名言都说明现实比网络更有收获。

反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指有了一定的知识不加以实践是不好的,并非是指不要读书只要实践(行路),同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也是如此。

2)网上既然可以看风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想去旅游?

反驳:网上的风景只是为现实的旅游引路,使你了解别的地方的风土人情,让你在现实中的旅游更加的愉快。因此,这两点并不矛盾。

3)如果上网更方便,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餐厅?

反驳:因为现阶段还不能达到人人都在网上订餐。

5)现场与屏幕的感受不同。

反驳:感受现场的视觉和现场的音效,是看电影的享受,可以先在网上做一定的了解,避免看后后悔不已。

8)在网上会被诈骗,不安全。(QQ诈骗)

反驳:现实生活就没有诈骗么?

9)网上会有不健康的信息。(如一些鄙俗内容)

反驳:现实生活中,各种cd、录影带也同样会有不良信息。

10)可能沉迷于网络。(如cf)

反驳:沉迷于网络的,往往是沉迷于游戏,在网上学习和充电的人没有沉迷于网络。

11)过度使用电脑会使人注意力,视力衰退,得许多疾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颈椎病) 反驳: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学习实践是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做的,我们提倡网上看世界。

12)网络未必最齐全,书籍的收获更多、更全面。

反驳:网络上许多资料来源于各种书籍,通过梳理以及整合而得来,比书籍更加的精确、简练完美。

第5篇: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那么,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在?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本文通过对在校农村中学生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问题 现状分析 原因

对策

农村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困扰。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从各方面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同时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很薄弱,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和困扰变成了妨碍注意力的因素,则势必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就有必要帮助他们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学会自行解决的办法了。

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

1、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不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学习动力是一个由兴趣、需要、抱负、价值观、自信心、学习态度等组成的混合体,它与人的个性息息相关,并能决定一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成功和失败,是一个能促进人取得进步的助推器,学习动力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影响因素。

农村中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学习好,别惹事!”。即使孩子学习不好,他们也不会过分施加压力,多是顺其自然。由于家长的期望值不高,农村学生在学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就小的多,没有压力就动力,久而久之,也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据调查报告显示,在13~18岁的中学生中,62%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管教方式适当;21%认为管得过严;令人遗憾的是17%的学生认为父母都不管。虽然有62%的学生认为管理得当,但仍有38%的学生在半年之内被父母打过。部分学生反映在学习方面还是希望得到家长的过多关注,由此表明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待提高。

2、 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中考和高考制度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关系到中学生的人生前途和事业发展的方向,再加上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是以优生数与学生分数作为依据,致使学生面临的各学科的学习任务、作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就比较大,另外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厌学逃学等现象,甚至出现思维迟缓、思维混乱等思维障碍。 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学时.不喜欢上学或者说厌学的学生比例是不少.初中有6%的学生,高中有13%学生。学生逐渐不喜欢上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是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分析思考的。

从调查问卷中可知:26%的学生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65%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9%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或干脆睡觉。调查结果还表明,6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3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70%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核心课程之一。

3、缺乏自信,压抑、自卑,耐挫能力差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与特点的肯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对一个人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给自己精神世界蒙上层层阴影。如形象不佳、成绩不好、家境贫困、父母离异等原因,觉得自己事事不如意,处处不如人,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自己畏缩不前,并由此怀疑而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陷入自我挫折的误区难以自拔。而人一旦失去了自信,便失去了积极的心态,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否定了自我的价值,从而怨天尤人,得过且过,从而阻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和学校的教育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困难的勇力和信心,经受不了批评,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采取逃避策略,或面对挫折感到压抑、心情郁闷,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以畸形的方式对待他人和社会,更有甚者做出偏激或极端行为。

4、 逆反心理增强,性格孤僻,缺乏良好的人际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同龄人的友谊是中学生重要的心理需要,他们渴望与别人沟通思想,为他人所接受所尊重。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需要的信心和帮助,能够彼此分享秘密,分担烦恼,使人心情愉快,自信乐观,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而人际关系失调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受阻,心情忧郁,容易产生自卑、自傲、敌对、孤独等不良心理,危害其心理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农村不少同学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策略,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引起人际关系的障碍,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身体的急速成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具有了成人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由于其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这就造成了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所以,当他们遇到被接受的水平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时,或是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便会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据调查显示,3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部分农村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此外,现在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差,造成人际交往不适应。另外,中学生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够保守秘密的地方,他们交友范围缩小,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而且是同性别,但部分学生往往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不善于与同学交流,把内心的烦恼与困惑埋藏于心底,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以至于影响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再加上父母的不信任和过分关心、教师的不平等对待,常常使她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相互抵触,产生消极压抑的情感体验。

5、 情绪不稳定最突出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期,从小对父母或长辈的依赖感较强,到了中学脱离父母过独立生活后,有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故心理不够稳定,心理问题也较多。

初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挫折或对抗时,很容易爆发突发式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在父母面前更容易失控,男生之间有时会因为一点的矛盾而大动干戈。

二、 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一)生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体征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生理机能迅速增强,性机能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驱使他们成人感的增强,渴望得到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希望得到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其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 引发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因素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影响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 另外,随着网络世界的飞速发展,网吧在农村的小镇上越来越多,再加上网吧管理的不规范,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流等虚拟环境中不能自拔,或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的信息,导致学生精神萎靡、情绪不稳、上课分心、厌学逃学,甚至模仿网络游戏内容,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个体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最经常化的环境,家庭中的人口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特别是家庭中的文化特质如教子观念、态度、情感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其婚姻状况等,都会给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烙上深刻的印迹。

而许多农村父母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们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往往只采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缺少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再加上他们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及家庭的希望也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情感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

(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学校除要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接受人际交往、独立生存、抵抗诱惑和对抗挫折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并且由于资金和师资的制约,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编制矛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编制紧缺,在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

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通力协作,共同来完成。

(一)、学生自身的应对对策

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自觉学习,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要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凡事从大局出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学会疏导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方法。例如:学生要适当地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逐渐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并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承受能力。

(二)、社会的应对策略——社会教育是保障

1、改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积极探求心理取向的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2、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另外还须注意,舆论宣传不应一哄而上,大肆炒作造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舆论也应同社会各界一样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传媒可多开设有关学生心理辅导栏目(节目),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一些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的通俗读本,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也可多开设网上心理咨询。

(三)、家庭的应对对策——家庭教育是合力

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1、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它比一些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宣传对家长的影响更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的理念,摒弃子女私有、家长制、重智轻德的思想。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科学讲座、座谈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并能够妥善处理孩子某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某些特定问题。尤其让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他们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他们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规律。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他们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2、首先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状况,尽最大可能缩小“代沟”与“科沟”。

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每个孩子总想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新知识向家长炫耀向亲友诉说,但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长工作的繁忙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勾通的时间减少,质量下降,孩子只好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是花大量时间与电视、电脑等进行单向交流,即使有疑问或是想表白也只能“望而止语”,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亦不断加大,形成了所谓的“代沟”。“代沟”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一旦形成“代沟”,就很难通过孩子和家长本身予以消除,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因此,家长也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各种培训,多学一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3、家长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应根据孩子生理、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要爱之有度,要热情耐心,要鼓励帮助,要严格要求。切忌用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口气来教训孩子。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尊重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一些平等的心灵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向你倾诉他(她)的内心感受时,应耐心倾听,并给予劝慰和

4、树立正确地培养观,对孩子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现在孩子独生子女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切,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往往较高。孩子精神压力大,一旦考试受挫,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培养人才观,正确估量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为他(她)的发展和成长确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目标,切不可给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孩子无法实现,会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并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酿成悲剧。

5、家长自己也要成为子女的楷模。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就要求家长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自己高雅的情操和文明的的言行熏陶孩子,用榜样和人格的力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四)、学校应对对策——学校教育是根本

1、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和教育体系,坚持学生自我调适为主,教师辅导为辅,重点医治的方针,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改善学校管理,完善心育领导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要建立一支以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由全体教师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有关心理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督促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分期培训等多种渠道,着手从观念、知识、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进行培养、壮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心理辅导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育能力,以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学校心育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另外,学校加强对班级的管理,重视校园动态文化建设,如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园心理剧汇演,每年举行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心育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4、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转变师生交往观念,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能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注重去发现并满足学生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积极创设和谐气氛和良好关系,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学生,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去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教师应打破长期固存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重新认识新时代要求下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树立新型的师生交往观念,通过热爱学生——师生关系和谐的灵魂、理解学生——实现师生心理相容的基础、尊重学生——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支柱,建立真正平等与民主、尊重与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5、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课、游戏辅导等形式,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学校针对初一学生入学时对新校园和学习环境的陌生、恐慌心理进行适应能力教育,对初二学生易出现的早恋问题进行异性交往指导,对初三学生的学习、升学压力等问题进行减压辅导,对学生不敢面对困难、失败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同时,各个学科都可以针对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其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使之达到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

6、关爱特殊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第6篇:我国南海问题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海洋问题上不断与周边国家产生摩擦与分歧,我国的海洋问题受到了我国政府和爱国人士的高度关注,而南海问题又是我国海洋问题的一个焦点,下面我们就我国南海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南海问题、海洋利益、利益争夺、大国插手、合作、磋商

正文:南海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有诸多的历史依据为其提供支持。而由于诸多原因,中国南海大多数岛屿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在中国。由于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刺激了各国对海洋利益的争夺,导致近年来对于南海主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周边国家与域外大国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目前南海的局势比较复杂,中国周边国家蚕食中国领土,域外大国加紧介入南海问题。我国南海的大部分岛屿被周边岛国实际控制和占领,海域被蚕食,各国纷纷加紧掠夺开采南海油气资源。美国和日本等国也纷纷介入,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南海问题越来越复杂,摩擦不断,而且有被推向东盟化,国际化的趋势。

面对复杂的局势,为了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首先,我们要明确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和“多种模式推进区域合作”的原则。在南海的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既要珍惜南海的和平,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要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其次,对于南海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扎实推进相关机制和设施建设,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和条件。既要维护和平稳定,又要积极回击侵犯我国主权,侵害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我们要完善关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法律和法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正式宣示南海主权在我;还要有限自卫捍卫主权,在南海诸岛屿加强守卫力量,坚决反击任何挑战我国主权威严的行为,显示我国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同时,要推动共同开发,提高我国开采海洋资源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只有技术水平跟得上,才能更好的利用南海丰富的资源,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发展。还要与周边国家合作,实现多方获益,实现共赢。要加强同东盟的合作,推动双方关系向前发展,对于问题和摩擦要多多协商谈判,减少冲突与碰撞,避免事态的升级,努力推进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

总之,对于南海问题我们尽量以最小的代价和风险来解决,尽量维护南海的和平。总的上要坚持政治磋商和军事斗争齐头并进,利用外交手段促进南海问题的解决,同时以军事斗争为外交提供支持,既不软弱,又不欺人,用话语权赢道义,文攻武卫捍主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以及在人民的支持下,南海问题一定能够圆满解决。

第7篇:中学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学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许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着其健康发展。近年来有较多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论及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令人担心的。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专门论及中学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献并不多见。本人在高中的班主任任教过程中,担任了两年文科班的教学工作,班中女生47人,男生9人,发现中学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关于中学生的焦虑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在对人不安、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存在着比男生更为严重的焦虑。女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发展较快,往往超过男生,且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更为明显,再加上社会、文化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她们更易出现心理困扰和障碍。就教育者来说,多数中学教师往往对女生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她们心理上的种种困扰认识不足,导致教育不力。对许多女生成绩突然下降,学习后劲不足,认为是其智力、能力比男生差,丧失学习自信心等。鉴于此,我对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专门分析,探讨中学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特点及类型,以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分析成因

中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她们不同程度地受如下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所困扰, 具体情况如下:

1.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中学女生最严重的问题。我们分析了女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具体内容,发现女生涉及的人际关系是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与教师关系三个方面的问题,女生的人际困扰中, 最为严重的是亲子关系即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与父母间缺乏理解和信任或者父母管得太严,干涉太多。有的女生写到:我知道顶撞父母是不对的,可他们不理解我,不懂我的心„„,我很少真正开心过,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班排第23名的总成绩„„妈妈大动肝火„„母亲高要求的压力,使我在学习中无时无刻不感到紧张,怎么办?我们不是泥巴,可以捏出你想要的形状„„

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也是女生人际烦恼的第二大问题,从与她们的交谈中发现,女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却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

师生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真诚。这对教师的教育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早恋问题是中学女生心理困扰中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其涉及面较广,既与学习有关,又与人际交往有关。女生们有男女交往的需要,但真正涉足恋爱的比例并不大,并且她们都表现为难以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这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学习,正如她们所描述的:“我们喜欢和男生在一起,毕竟和女生不一样,有朦胧异样的感觉„„”

3.学习问题是中学女生心理困扰的第三大问题,特别是在高中,竞争和压力非常大,女生普遍表现为学习动力方面的困扰,尤其是学习的外界压力和干扰,特别是学习兴趣,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这是引起女生学习困扰的重要因素,此

外,还表现为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适应等问题。

4.中学女生的社会适应、性别及爱美、人生观问题的心理困扰 ,根据我与男生的交谈观察,在人际关系问题、早恋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及性别和爱美问题等方面,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女生更易受到来自这些方面的心理困扰。因为女生感知细腻、情感脆弱、体验深刻,在性格上依赖性强、敏感、多疑,再加上社会对女性的不正确看法,均可能使女生在这些方面产生的心理冲突比男生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因此,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正确认识中学女生的心理困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育策略

针对中学女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表现,提出如下教育对策。

1.加强学习指导,传授学习策略

刻苦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这是学生的主要目的。每一位女生都渴望在此方面获得成功,然而正如调查结果所示,这个问题仍然是困扰她们的主要问题之一,她们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来自父母、教师、社会压力和干扰太大,或是因为学习负担太重等等,使她们不能享受到以学为乐,乐在其中的道理,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学习目的,反而严重地影响着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加强中学女生的学习指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引导她们找到有效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教给她们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要消除女生的学习困扰,教育者首先必须改变对学生学习的陈旧观点,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女生在学习问题上都存在着不正确的归因:大多数女生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够或智力低下造成的,这就严重地挫伤其学习自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往往能激发其智力活动,使其智力活动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教师或家长在对其进行学习辅导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鼓励、赞扬、期待、肯定等评价方式以建立学习自信心,调动、激发学生以积极情感参与学习活动。有实验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其教学效果比一般情绪状态要高得多。女生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其实并非单纯是教学内容和要求偏高、偏多、偏难造成的,而往往与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活动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有直接关系,所以,可以认为女生学习负担过重往往是心理负担过重,只要加强学习辅导,注重学习信心的培养,传授了学习方法和策略,其负担过重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其次,训练或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它往往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表现出来,促进学习活动;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它既有认知、情感成分,又有行为成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活动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促进其学习活动。第三,传授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是关键。学习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但每位中学女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存在着认知和非认知的差异。所以传授学习策略必须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针对女生的不同特点施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她们进行学习策略教育,教给她们学习的方法、技巧。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传授“条件化”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教给她们识记材料、加工材料以及监控学习活动的策略等。她们一旦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就能自如地操作学习过程,其学习方面的心理困扰就会随之消失。

2.实施心理辅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女生产生这些心理困扰,既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女生自身生理发展有关。如学习竞争加剧,家庭不和带来的情感受挫,社会消极文化因素的诱导,尤其是中学女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上急剧动荡与变化造成的烦恼与忧虑,以及部分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心理压力等,这些都需要中学女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这正是她们所缺乏的。实施心理辅导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和部分理论工作者的强烈呼声。实施心理辅导,可以使她们增强认识自身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激励、调控的心理机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关研究指出,由于心理障碍,至少有10%—40%的中学生在学习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实施心理辅导一方面要重视对女生实施心理咨询。现代心理咨询正在由传统的治疗模式向现代的教育发展模式转移。因此,通过心理咨询,对中学女生已经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困扰乃至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行咨询,加以诱导,可以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能提高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自觉抵制、调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训练和提高其意志力,扩大其兴趣,培养多种能力,塑造开朗性格,培养高尚情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它们能使学生抗御过强的精神压力,是增进女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素质教育往往具有主动性和超前性,只要她们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就能自觉克服、纠正其心理困扰,而且还能防患于未然。对女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她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3.强化交往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女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她们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她们烦恼。总认为父母不理解她们或管教太严,干扰太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女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她们有强烈的“成人感”,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这往往是她们产生人际困扰的主要原因。父母的不信任或过分关心,教师的不平等对待等常常使她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相互抵触,产生消极、压抑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女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反省自我是十分重要的。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人际知觉而达到相互认同。当人们通过信息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在对女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她们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要努力寻求交往双方的共同点,发现人际知觉中的相似性,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认识交往双方对彼此的权力、义务、责任,正视差异,及时沟通。另一方面,作为父母、教师要充分认识女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她们在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耐心细致地教育,以提高她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应在和谐、平等、理解的气氛中进行。父母对孩子应给予充分的爱,对她们的思想、品行、交友、身体、学习等方面都要真诚关心和正确评价并提供合理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成功时肯定,失败或挫折时鼓励指导,应尊重她们的意见,鼓励她们参与家庭事务。作为教师,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对她们应有良好的“期待”,形成尊重、信任、平等、鼓励

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多鼓励女学生经常参与交往活动,多与人交谈、讨论、交流。交往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实现。

4.重视早恋和性教育,引导情感健康发展

早恋问题是目前中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心理困扰,尤其是对中学女生影响更大,常常干扰她们的情绪,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女生不能正确对待男女生情感,产生早恋。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心理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在生理上,中学女生的第二性征形成,其性生理基本成熟,心理上,结束了性疏远期,进入异性向往期,她们对性和异性的了解欲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家庭教育的退化所致。近几年来各种大众传媒中对性的描写和宣扬,强烈地刺激着中学女生的性意识过早活跃,而大多数教师或家长对早恋问题采用粗暴干涉的手段,这严重地刺伤她们的情感和自尊心。一些研究指出,中学生的早恋是客观存在的,有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基础,并认为中学生早恋存在着摹仿、崇拜、从众等几种类型。

面对中学女生的早恋困扰,我们必须全面诱导,及时疏导。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早恋,早恋一般是指人在性成熟后,思想还不成熟,心理尚不稳定,经济还不独立时发生的恋爱行为。尽管这种恋爱行为是不合时宜,过早发生的,可能造成她们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成绩下降,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和忧伤,造成多疑、紧张等心理疾病,但它却是中学生的一种情感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并带有文饰性,她们往往渴望友谊,尤其是喜欢与异性交往,要求亲密、信赖、愉快的内心体验,对于这些,教师或家长应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友谊观。教育者不要虚张声势,要善于观察作出判断,即使出现早恋,要有科学态度,不能视为邪恶,把它看成是“不良行为”或“下流行为”。其次,改变性教育观念,加强青春期性教育,现代教育者应用全新的恋爱观和性爱观对中学女生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既要让她们正视其性意识的出现,又要教育学生懂得人类的性行为不单是生理本能的冲动,而且要受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约束,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个体从性成熟到性要求得到满意,其间必须通过合法的婚姻,有一相当长的成熟过程,在青春期由于性冲动引起的心理困扰,只有通过理智和自我来调节。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中学女生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还是其它心理健康问题,其形成的一个共同的因素是当前来自学习和社会压力的巨大和心理教育方式的落后。因此如何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减轻中学女生的心理压力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学校,则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学课程让她们懂得健康心理培养的基本知识,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而在第一线的班主任们要尽可能的转变教育观念,去真正了解女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强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第8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智慧应对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一般特点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随机出现的教师预期之外的超出预设方案的影响课堂氛围、师生思路及行为的即时信息。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不断增强,课堂变得更加自主、更加开放,生成的问题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类生成性问题。这些生成性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成性。例如,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对话中因思维融合、思想碰撞、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而即时生成的新情境、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新疑问,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即兴的,是随机的,是来自课堂自身的。二是动态性。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会随着教师应对方法的不同而发展,有的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从而使生成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三是多样性。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地理问题、教学进程中的一次突然冷场、一次干扰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四是隐蔽性。课堂中大量的生成性问题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有些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例如学生心中的一个疑问、教师一句影响学生思维判断取向的口误等。

二、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现状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成性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会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对师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价值。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大量蕴涵教育契机的生成性问题,许多教师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原本鲜活的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灵动起来,预设与生成并没有达到和谐与融合。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对生成问题置之不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乐园。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固执于“表演教案剧”,忽视了课堂的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态化特征。有的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往往是按照知识目标和个人思维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预设,甚至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或每个知识要点讲授的时间或回答问题的学生代表等都事先进行了安排,课堂教学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展开和推进。这样的课堂,无疑会使蕴涵生机和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造成了教学活动的僵化和刻板,从而使学生生态主体居于被动、压抑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这种预设看似周密严谨,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信息资源。有时,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如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范围,许多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至于经常使课堂僵硬、枯燥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使教学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教师过于关注生成,使教学目标偏离方向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也不是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的。任何课堂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进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生成,教学目标都不能丢,教学的主旨都不能偏。然而,有的教师机械地理解生成的含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对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不加判断,一旦发现有生成问题,就紧抓不放,一味地跟着学生跑,缺乏科学的有机调控和价值引导,导致课堂思维散漫、失却中心而陷入无序状态,致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教学成了没有方向的航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也尊重了学生,但缺乏目标意识,甚至影响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师缺乏基本素养,让生成资源悄然流失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有生成性问题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事实上,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使许多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彰显;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意识到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意义,却因缺乏对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探索研究和应对能力,不知道如何甄别、取舍、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不知道与头脑中固有的课程资源建立联系,致使身边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悄然流失,无法将有潜在教育教学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1.课前充分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难以全部预知的,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社会阅历、心理特点、听课状态以及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等,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时,对课堂中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例如,教师在备课时,要能设想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什么疑问、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要事先做好应答这些疑问或问题的多种准备;又如,教师上试卷讲评课时,事先要对试卷中学生的典型错题多备几种解题方法,讲评当中发现学生接受有困难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他方法来应对。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才能收获诸多生成的精彩。只有这样,在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当然,课堂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应该进行弹性预设。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主干内容、过程与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教师在进行课前预设时,要研究学生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弹性化的设计。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合理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2.课中智慧处理,应对生成

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向教师质疑。再如,教师分析了某个问题后,学生顺势进行深度追问。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不符合课程内容,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对生成性问题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法,巧妙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往更广或更深处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又能让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如果对课堂整体没有太大影响的,如学生偶尔做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窃窃私语,教师不必刻意去制止,最好采用轻描淡写应对法,如用轻柔的语言进行提醒或用眼神、肢体语言示意学生停止不当行为。

3.课后勤于反思,优化生成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以提高自己应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处理教材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生成性问题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还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及时回顾,并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作深度剖析与深刻反思。教师课后除了一般性反思,还要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重点反思,例如,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自己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的措施是否恰当?这些生成性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预想存在哪些偏差?……通过及时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对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不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生命的关爱,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现专业化成长,有助于深化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更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9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杨涌滨

【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于中国国情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三农”的各个方面。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财政资金缺乏、农民素质不高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制约,必须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在处理好三种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热潮。5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将有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健康进行。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直接的难题。据调查,许多地区的农村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属于国家的事理应由国家投入,农民主观上不愿意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资金。与此同时,大部分村庄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里一般无固定收入来源,而且大多数村庄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此外,农村金融事业落后,金融部门大多不愿给村集体或农民贷款。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国家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也相应加大,但相对于巨大的需求来讲,财政目前还难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兴衰。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

程度普遍偏低,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据调查,截止2007年底,安阳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3.75%,初中文化程度占60.6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3.9%,初中文化程度代表了多数农民的文化层次。尽管安阳市每年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术培训,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有限,导致农民文化和技术素质整体提升难度非常大。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主要是文化程度和劳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又一突出制约因素。

(三)农民增收渠道狭隘单一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据调查,2008年安阳市农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来源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38.72%,家庭经营收入占56.26%,财产性收入占1.66%,转移性收入占3.35%。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比重占到34.33%,占居主导地位,这说明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渠道单一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另外,由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汇聚而成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已经成为一个政府必须正视并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四)土地制度阻碍村庄规划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土地分级承包,地块变得十分细碎,按照新农村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进行村庄规划时只要有某一农户因某种原因不同意或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规划调整工作便无法顺利开展。

(五)农民获取信息渠道不畅

据调查,目前90%以上农民可以通过电视获取外界信息,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收看农业技术类电视节目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加之省、市级电视台鲜有专业农村频道,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十分有限。近些年,虽然一些家庭也安装了宽带但真正能利用起来的并不多见。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对政府政策、致富信息的了解也是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争取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农业项目的扶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励金融资本向农村有序流动。农业银行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将扶持方向逐渐向整个农业体系延伸;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拓展支农领域,进一步完善信贷功能,扩大贷款业务范围,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资料贷款等领域的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于农业和农村。

(二)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一是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支持县、乡两级开设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多元化。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继续大力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带动增收计划”,以失地农民、贫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

(三)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高效农业、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要求。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配套法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及相关程序的

宣传力度,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严格耕地保护,避免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严肃查处违法流转行为。

(四)科学调整农业结构

首先,培植区域性主导产品。农业生产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各地必须按照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和合理的农业区域结构体系。其次,提高农产品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安全质量。农产品的质量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体系,采取产业化经营形式,使每个农户和生产单位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围绕畜禽产品保鲜加工和饲料加工,建立区域化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向优势产业发展。

三、当前特别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科学的范畴,包含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它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程度,其最终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民摆脱贫穷、农村全面告别小农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决不是盖几栋楼房、修几条道路、清理一下环境卫生所能涵盖的。那种将村庄建设等同于新农村建设、片面追求村容村貌建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显然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也使新农村建设毫无“新”义可言。

(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主体与投资主体的关系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投资的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投资作保障,否则,新农村建设将是无源之水。只有政府投资主体作用发挥好了,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应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三)处理好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进行的,它必须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具有层次性。所以,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可以先期采取试验、摸索,探寻出一条切合实际、普遍适用的路子,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实现整体推进。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政策、力争做到资源合理分配,不要出现人为地造成村与村之间新的贫富差距。对普通村镇尤其是一些贫困村镇,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以期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上一篇:幼儿园体检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一历史复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