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2022-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能和技巧研究

英语的阅读理解一直都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的英语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很多学生因为遇到困难就对英语的兴趣慢慢减少。大量的研究表明,初中英语阅读主要存在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的运用,以及所处文化不同所带来的三种障碍,初中英语教师更应该利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增加单词掌握程度,学会基本的语法知识,运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才能逐渐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的分数,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初中生。

1. 初中生学习英语阅读理解的难点

1.1 缺乏应具备的词汇量

英语阅读理解中含有大量的英语词汇,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一些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不牢靠,所以会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且初中生学习英语年限比较短,积累的词汇量比较少,阅读理解中又会经常出现一些没有学习过的词,增加了一些难度。而如果初中生达不到应该掌握的词汇量,自然就会在英语阅读理解时困难更大,对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

1.2 对于语法掌握的不熟练

与汉语相比,英语对于我国学生来说,语法比较复杂,当学生语法有不懂的地方,就会出现阅读理解能力降低的情况。很多学生受到汉语语法的影响,对英语阅读理解也依据汉语的语法来翻译,这就导致阅读理解的翻译不准确,答题也就容易出现错误。

1.3 文化不同带来的语言障碍

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因此,我们在学习另外一种全新的语言时,还需要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这种语言。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承历史的载体,所以学习英语必须对英美的文化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教育条件有限,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比较少,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注重应试教育,没有将英美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也放入学习的重点中,学生对于英美的文化了解甚少,在英语的学习上会出现一定的障碍,理解能力也会下降。

2.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能和技巧

2.1 丰富初中生的词汇量

扩充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程度,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自然就会上升。所以解决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困境,首先要提升的就是学生的词汇技能。在单词的学习方法中,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可以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单词记忆,但是这种记忆并不持续,学生会很快将单词忘记,如果将单词放到陌生的文章中也会不认识单词。教师可以通过对阅读理解文章的串讲,经典名句的解读,相近词汇的分析进行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这样记住的词汇不容易忘记。

2.2 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量

如果初中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就会比较顺手,阅读理解的能力就会持续上升。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课外的阅读短文,可以从报纸杂志、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等获取。其次,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筛选一部分优秀的阅读材料,所选的文章难度符合初中生能够接受的水平,文章中需要掌握的语法词汇也比较贴合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初中生阅读。第三,教师更要加强对课本教材的讲解,教材中的单词用法以及语法都比较经典,能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的英语阅读能力。

2.3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的技巧

如果掌握了閱读技巧,会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初中生不仅要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更要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揣摩文章主旨。学生可以先大致读一下整篇文章,大概掌握文章的方向,然后再进行仔细阅读,对文中的陌生词语、陌生语法加强记忆和学习。当遇到阅读中的陌生词语时,学生可以通过对上下文意思的理解来猜测陌生词汇的大意,然后对整篇文章加强理解。在遇到陌生词汇之后,要进行词汇量的大量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是对整个文章的目的和主旨进行统一的了解,初中生在做题过程中不仅要了解题目与文章的逻辑关系,还要掌握文章所表述的观点和立场,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想法进行判断。所以初中生必须要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注重统揽全篇和客观看待问题,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会在文中出现提示,一些显性的问题答案通过对应的词语就能找到,而一些隐性的答案需要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才能找到答案,所以更要求初中生要不断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出相应的正确答案。

3. 结语

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查,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总结归纳主旨大意的能力。阅读能力又包括从材料中识别陌生词语、组织语言和快速记忆几个步骤,英语阅读理解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心理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从快速阅读和提升文章大意的概括能力入手。教师要及时教会学生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与能力。

[1]刘芳.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宗悦. 思维导图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苏州大学, 2017.

[3]林建姐. 建构主义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4]王雨. 新课标下的英语阅读理解技能与训练技巧探讨[J]. 价值工程, 2011,30(13):274-275.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创新路中学)

作者:刘卫兵

第2篇:幼师生英语教育知识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通过抓好基础英语教学、抓好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课教学和教育实习等途径,培养幼师生幼儿英语教育知识技能。通过互动式、情景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可培养幼师生的英语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幼儿英语舞台剧表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主题墙式设计比赛等方式可增强幼师生幼儿英语教育技能。采用理论学习+课例观摩+模拟教学+幼儿园实习的教育模式,逐步提高幼师生英语教育实践能力。

关键词:幼师生;英语教育;知识技能;途径;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编号:BHA110056)的子课题“基于职业准入标准的幼师生幼儿园英语教育知识技能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幼儿园英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幼儿英语表达素养和一定的英语教育素养。具有一定的幼儿英语表达素养,是指幼儿英语教师能基本掌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教育素养,是指幼儿英语教师能基本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幼儿教育实践性知识,能基本树立正确的幼儿英语教育观念,基本具备幼儿英语教育教学能力。本文从培养幼师生英语语言素养出发,探讨幼师生英语教育知识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幼师生幼儿英语教育知识技能的途径

1.抓好基础英语教学。综合英语教育贯穿幼师生的整个培养阶段。教学主要以幼师英语综合教程为主,以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为主线,以单元话题的形式进行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每单元教育教学从语音、听说、阅读、语法和英美文化、开心驿站(幼儿英语儿歌、童谣、游戏、故事和幼儿园一日活动用语和教学用语)组成,学生通过每个单元的学习,既能掌握相关的英语综合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综合英语技能,又通过英语学习,初步了解一些和幼儿生活相关的话题,积累一定的幼儿英语教育教学资源。

2.抓好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课教学和教育实习。为了帮助幼师生把已学到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幼儿英语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在中高年级有序开展了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课教学。幼师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活动设计等幼儿英语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师指导幼师生设计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书写教案,在模拟幼儿园英语教育环境中开展各种类型的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英语教育实习活动一般在高年级进行。在幼儿园里,幼师生身临其境,能近距离地观察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尝试与幼儿进行英语沟通,通过观摩一线幼儿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到很多实用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并在幼儿园一线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真实的幼儿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二、培养幼师生幼儿英语教育知识技能的方法

1.培养幼师生英语教育基础知识的方法。培养幼师生英语教育基础知识,一堂课的内容要从词汇、句法、语法、表达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针对幼师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用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互动式、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互动、分组练习、个人活动中,愉快而主动地通过一个个任务,完成每一课时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2.培养幼师生的语音、语调、节奏和听辨音能力的方法。主要采用课内集中训练和课外拓展练习的方式进行培养。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读、领读、播放国际标准语音录音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准四十八个音素,记住读音规则,培养以拼读为基础的自学能力,对于幼师生中普遍存在的个别音素发音不准的情况,要反复辅导,重复练习。通过幼师生分辨教师发音,相互听音辨音的方式,提高其听音辨音能力。语调方面的学习,教师要让幼师生掌握基本的语调要求,如在常规表达中哪些句型读升调,哪些句型读降调等。节奏方面的学习,教师需向学生强调哪些词在句中重读,哪些弱读等。教师可采用各种有趣的形式,利用日常用语、儿歌、故事等,播放视频资料,让幼师生多感官参与,感受各种不同语境中的语音语调,演练结合,进行模仿,把不同刺激有效地结合起来,调动其学习英语语音、语调、节奏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幼师生的语音、语调、节奏和听辨音能力,规范英语基本语言面貌。

3.培养幼师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主要采用课内集中训练和以赛促练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规范的英语、准确的表达为学生做好示范。可通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方式,告诉他们英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培养其正确的英语思维和表达习惯,并让他们多模仿、多体会英美人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其次应多创设各种情景,如给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的不同话题,让幼师生表演简单的英语对话,引导他们发现错误的表达,纠正并规范表达,从而提高幼师生的专业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利用早读或其他课余时间,引导幼师生养成朗读与背诵的好习惯。在培养幼师生唱编演的能力方面,课堂上教师可播放幼儿歌曲、童谣、童话故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共同分析语言材料,模仿语言材料创编,合成演练,分组表演的方式进行培养。标准规范的表达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来提高,我们鼓励幼师生积极加入到英语角、英语口语写作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还采取"以赛促练"的方式,定期组织幼师生参加幼儿英语教育写作大赛、英语情景剧大赛和幼儿英语儿歌联唱等活动,从而丰富幼师生英语表达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4.培养幼师生幼儿英语教育实践能力的方法。采用理论学习+课例观摩+模拟教学+幼儿园实习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任务型教学,采用自主阅读、分组讨论、集体归纳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师生熟悉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环节,教师组织幼师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备课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进度,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指导他们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有效利用教具,开展模拟授课,带领学生做好课后自评和互评,推广优点、改进不足,锻炼幼师生的英语授课能力。教育教学实习是学前教育学生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采用“见习+典型课例观摩+跟班学习+英语教学实践”的模式开展。通过典型课例观摩,幼师生在现场更深刻地感受幼儿英语教学的整体教学流程、幼儿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各种教法的灵活运用和课堂应变能力,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好充分准备。通过跟班学习,幼师生观察到幼儿园英语环境的创设,获得了与不同年龄、背景的幼儿和幼儿群体的交流,进一步获取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和本班幼儿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能力,并尝试和幼儿进行英语交流,如英语儿歌、童谣等的互动。在英语教学实践环节,幼师生在园内幼儿英语教师的指引下,根据教学进度,开展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试讲、真实授课、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Z].1994.

[2]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Z].2011.

[3]韩雪梅.幼儿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0).

(编辑:陈见波)

作者:林丽娟

第3篇: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方法探寻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两者存在不同的教学重心,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作为对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主要检测对象。教师应当在相应的教学工作中,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积极有效地融合,确保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对学生有效地教学引导。本文简要对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方法进行探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

引言:

在当今素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地教学提升。针对中学的英语教学而言,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最终将会体现在阅读和写作层面,教师需要实现对学生有效地写作教学以及阅读教学,将阅读与写作进行衔接、融合,明确两者教学工作所存在的共同之处,丰富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工作的趣味性。

一、英语教学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阅读与写作衔接度不高

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仍然沿用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学管理方式,其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并没有跟随当今素质教育改革工作进行相应地转变。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还存在教学管理趋于形式化的状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英语教师也缺乏对学生阅读、写作等相关英语综合能力地教学提升,未全面注重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所存在的内在关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通常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分类管理,没有将两者结合所起到的教学管理功效进行最大化地发挥,进而使得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很难以提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现有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课程以及写作教学课程中,两者都具备不同的教学重心,因此实现两者有效地衔接还具备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内容存在偏差

虽然部分英语教师也将相应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了整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期间却丢失了教学的重心。现阶段将阅读与写作进行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仅仅是流于表面的理论形式,还缺乏对应的实践经验来对其所具备的实际教学功效进行验证。因此将两者进行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具备较高的随意性,从而使得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在内容层面上的偏差和疏漏[1]。

二、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

(一)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增加課堂趣味性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者虽然具备不同的教学重心,但是作为英语教学的范畴,无论是写作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离不开对单词、短语、语法地学习、积累。但是学生在对单词、语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具备较大的抵触情绪,不少学生认为对单词语法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乏味。因此基于以上的教学管理现状,英语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创新,尽可能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单词、领悟单词,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九年级英语《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学章节中,相关章节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其包含针对学生通识的教育部分以及基础英语语法、词汇教学部分。在此期间,英语教师可以借用文本中所讲解到的阅读篇章如“Save the sharks”里面讲解到“当今鲨鱼在人类的捕获下已经濒临灭绝,而鲨鱼数量减少,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文章讲解内容向学生布置对应的写作题目,如“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让学生进行探讨“如何保护环境”,期间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生词、短语,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对应的疑问“环境保护工作包含哪些内容,并且相应的文章涉及到的短语、语句又有哪些”,让学生试图以中文的形式将其书写在草稿纸上,通过查阅字典来对相关单词进行掌握、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参考本单元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语法特征以及词汇特征,将相应的词汇进行排列、组合来构建出自身的文章,针对其中的生词、短语进行定向化地学习和掌握,以此来实现有效地阅读学习以及写作学习。

(二)看图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的综合能力

在当今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看图写作类题目,学生需要通过对图片所展示的形象信息进行深度地分析和探讨,来实现对文章整体性地构思。而在对应的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也需要通过相应的看图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畅所欲言,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在此期间,教师应当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接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高效地看图学习[2]。

例如,在九年级英语《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教学单元中,其涉及到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信息,学生要学会通过相应的图片知识来实现对短语、语句地构思和组织,能够通过图片内容畅所欲言,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如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中“Beauty in common things.”里面展示出了灯笼、贴纸、福娃等形象,通过相应的图示,学生可以看出,在图片上展示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文章中所讲解到的知识内容来对传统文化活动内容进行写作学习,以记叙文的形式书写出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看到图片之后都存在不同的构思,学生具备不同的思维特征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将各自的思想认知进行有效地表达。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写到春节贴“福”字背后所包含的传统寓意,也有的学生会对“福”字的制作流程进行描述。教师在此期间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翻阅字典,将对应的生词、短语进行相应地学习,然后结合课文中所讲解到的知识内容,将其有效地融入到自身的文章中,以此来增加自身文章所具备的可读性。但是在此期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看图来表达出自身独特的思想认知,而不是采取千篇一律的写作手法。教师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今中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能够全方位提高英语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英语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对学生所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实现学生长远稳定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汪汉波. 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方法探寻[J]. 文学少年, 2019, 000(007):P.1-1.

[2]庞梅芬. 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探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7):45.

作者:王旭弘

第4篇:《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与技能方法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主要在课题的理论支持、应用价值、实验操作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通过调查研究法、实验法、访谈法、实践法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技能方法,同时发掘教材,开拓教材,探索模式,组织活动等方法,初步总结出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所在和训练的方式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未来将是信息的时代,而英语是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教学在语言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到小学毕业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不仅仅停留在书本,更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因此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教师们往往侧重对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认为正规的阅读训练应到初中或高中才可加以实施。其实广义的阅读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的交叉综合运用,他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此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在语言的启蒙教学阶段进行渗透培养。所以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我强烈感到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低下已经是个普遍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个人认为是现行的小学英语教学并无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方法模式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然趋势。 在我个人近两三的教学中一直有意识地渗透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训练,这让我看到在小学中高年级规范实施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本课题开展的《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技能方法训练与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

二、概念界定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阅读,学生学会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以及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评价和运用,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的技能方法,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或汲取的支持阅读目的达成的方式方法。从方法上分为:朗读、默读、泛读、精度;从技能上分为:略读、跳读、猜测、预测、推测、慢读、指读等。阅读的技能方法是影响阅读效果的三大非语言因素中最关键的一个。

阅读兴趣,是阅读者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渴望主动阅读的主观意愿。阅读兴趣与阅读材料的内容和难易程度有关,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有关,与学生掌握的阅读技能方法有关,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影响阅读兴趣的关键措施有三条:生活化的阅读情境、难易合适的语言材料、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阅读内容和目标(见课题研究方案)

四、目前主要研究概况

(一)、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把握方向

2009年课题研究伊始,我对学生开展了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从阅读时间、阅读意向、阅读方法等方面设计了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现有阅读无趣、无法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以及阅读评价问题上还缺乏适当的手段,致使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教学乏味

阅读应该是学生享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但目前阅读教学侧重于“讲”、“练”式课堂教学把学生的阅读课堂变成了接受知识、认识生词的课堂,他们不再将英语阅读当作一种学习的过程,而成为一种学习单词和语法的手段。此外只有一本薄薄的英语书作为阅读教材,学生很难再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阅读篇章,这让他们的阅读兴趣大打折扣。

3、评价失衡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但实际上,目前市、区英语教学、教研现状明确摆出: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结果,考核与教本脱节、考核与学习脱节、考核与学生发展脱节;词句、语法占的比重较大,语篇理解比重较少。给结果定质定量定人数。这样的考评标准让师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趋于被动发展,无视个体差异,使原本作为语言教学之首的阅读教学难以展开,评价失衡严重。

4、需扩大小学生阅读量

此处所称的“量”一是指所读读物的数量,二是指阅读涉及面及类型的数量,亦即指通常所称的“阅读量”与“阅读面”。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只有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知识,才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5、需要教给小学生阅读方法

调查、访谈显示我们的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清楚阅读一篇语言材料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他们有的用嘴唇阅读、有的用手指阅读、有的甚至不会处理材料中的生词,因此研究就要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学生推荐,使他们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的阅读信心。

(二)、通过材料挖掘,驱动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1、课本材料阅读过程的研究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每个单元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这些内容串起来刚好是一个完整的话题。同时,课文是学生掌握词汇、语音、语法的综合性材料,是教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首选材料,阅读课文从而成为培养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这里值得提出的是,不少小学教师把课文的精读演化成了“扫雷行动”。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他们和学生一同将课文中的生词、生句及语法知识逐个攻破,然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已经扫清障碍的课文。虽然这种方法也不失为阅读训练的一种,但如果几年来教师至始至终都是如此做法,损失的是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思考、探究的机会。我在教学中一贯坚持整体呈现语篇,一般分为三步走: ①、快速阅读中,教师提出简单问题,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的方法,整体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有关信息的能力。

②、细读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讨论,在文中寻找相关答案,同时对关键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

③、语言输出可设计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2、挖掘教材内部资源的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拓展性的语言训练,其间发现,学生对自己有所了解的事物更具探索欲和求知欲。例如在《牛津英语》5B册书中有一篇介绍昆虫的文章,在教学完课文后的拓展环节中,我辟出一段时间,设计了一个阅读训练项目:让学生把屏幕右边的6个昆虫图片与左边的6段关于它们生活习性的描写相连。另外又增加了几段未学过的昆虫的描述,教师提示生词,让学生根据阅读所得,猜测它们是什么昆虫。(当然描述的语句延续本文中的主要句型)。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兴趣昂然,积极阅读,整合知识,力求猜中答案。他们既品尝到运用所学完成任务的喜悦,又学会了更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3、改编课本语言材料的研究

小学课本中的语言材料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对话式的,而学生在将来(包括目前试卷命制中)要面对的大多是段落、篇章式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将对话材料改编成篇章材料进行阅读比较,对学生的句型转换、人称变换、单复数变化及时态变换等综合知识有着巨大的训练价值。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6B教材中的“It’s was there”单元时,句子的过去时是教学的重、难点,但可能由于情节需要,教材中出现的过去时的句子排布得较凌乱,特别对于后进生,不利与他们对文意的完整理解。考虑到这种状况,我在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由课文对话内容转述而改写成的段落填空。一篇以“过去时”贯穿前后的“新”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让学生看着“新”课文归纳过去式的构成,比较单复数的变换,进而复述。整个阅读训练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学生在学着改编课文的同时,提高了阅读能力,学到了语法知识,告别了“课本至上”的教学观念。

4、开拓课外补充语言材料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阅读材料是读者正需要的,便会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实践中,我证实足量的阅读训练和信息输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除了书本知识外,可以额外加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能为教学服务的阅读材料。

例如我在教授6B一单元时了解到学生对这个外国的“鬼节”感到陌生又新奇。根据学情,我在上课开始就给他们呈现了许多关于万圣节风俗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下节日期间人们的活动内容。然后我又给出了一段文字,涉及到万圣节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并且还为里面的生词专门提供中文注解。我给出的任务是:在阅读这段文字之后,完成教师给出的判断题。一篇小文章的阅读训练,解决了冗长的课文背景介绍,丰富了文化内涵,还提前预习了课文中的重要词组。

5、“班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教材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考虑到牛津英语教材的独特性和局限性,又考虑到市面上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卡拉克的“理解学说”,我编写了《英语拓展阅读》中级篇和高级篇。在词汇量和内容的趣味性、故事性上进行了打磨,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感觉有以下优缺点:

(1)生词量过大,学生没有学会查字典,比较依附于老师。 (2)内容富有趣味,学生有阅读的热情。

(3)高级篇材料前后一连贯性,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4)内容涉及面不够,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量不足。

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我将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拐杖——查字典”的技能。同时修改、拓充阅读内容,与“drama 合作教学”相结合,从分利用好“班本教材”,开展阅读教学。

(三)、开展阅读技能、方法的策略研究

在研究前期,我对初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已经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模式。但这样的阅读模式用语小学教学显然是需要改进的。所以我通过实践课堂,尝试、构建出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它的特点是:

教师导入—学生感知 → 学生精读,教师讲解 → 巩固操练,内化语言 操作过程:

(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A Big Turnip》时,老师先用图辅助动作讲述了拔萝卜的故事,由于这篇故事学生们都耳熟能详,而且有些语句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因此他们不但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在模仿老师做动作。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 question 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如牛津教材中有“Hobbies”这样的主题。根据学生对周围的人物感兴趣的特点,我们选了两篇关于家庭成员和同学的小文章,让学生们阅读。虽然涉及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但由于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爸爸喜欢干什么,妈妈喜欢干什么,同学擅长什么等。因此学生容易理解,看起来也并不感吃力。接着老师就文章中的语法点、时态稍加点拨,学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和牛津教材中的内容和句子结构。

2、主动参与型策略

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点是: 自读理解 → 交流讨论 → 小结巩固

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所学的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以上两种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第三种则适用于课外阅读。

3、自主开放型策略

这也可以称之为弹性阅读,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级使用。可以有两种安排: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 1/3时间用以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后,学生还可以对即将要学的牛津教材做好预习工作。

(四)、学习初中阅读模式,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模式教学

1、“读---说---写”的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在高年级有多种教学模式,这里要介绍的是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比较多的一种,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其基本的教学程序如下:总--分—总,也即是读---说---写的教学模式。第一,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第二,在通读文章之后,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第三,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对于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第四, 阅读后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

2、“听—说—读—演”阅读教学模式

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初步形成的两种教学模式:

模式一. 对于内容文字难度不大的文章,我们以听→说为主线,并以分→总的方式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流程图如下:

Start是语言环境的创设,即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Pre-reading Activity,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帮助其找到阅读定位。

Language inputs可有words、phrases或sentences。教师在一开始就进行语言点的输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难点并掌握重要词汇。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从机械性操练→到意义性操练”。机械性操练是从语言的表象出发,解决语言的认知。意义性操练是从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出发,达到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Passage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全文理解,再进行语言点的讲解。我们经常采用以下步骤:

a. 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

b.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 c.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

Output阶段,我们做到让学生及时反馈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的语言组织和积累,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具体方法有:

a. 完成课后练习,口头汇报。 b.复述并表演所学故事。 c.变换人称重编范文。

模式二. 对于内容难度较高的文章,我们以听/读→说为主线,即“总→分”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好使学生掌握听、说、读的技能。 教学流程如下:

在模式二的教学中,对于某些相对应的教学步骤我们基本可参照模式一的方法进行。只是,由于有些阅读文章难度较高,我们就没有start阶段的教学,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让学生直接听或读,一开始就直接接触到文字。 初次阅读passage时,我们提醒学生划下范文中的生词、难词,并试着根据上下文推断词的意义,并让学生获得general ideas,。我们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原文内容组织语言回答教师的问题,来检验学生是否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 教师作为指导者可根据作品风格采用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对于范文中的生词或难词,在中年级我们主要通过创设真实机语境进行Paraphrasing,或采用Body Language,也可给出Definitions/ Relevant Examples and Models,有时也和学生共同使用工具书来解决文中的新词。最后的Output, 即阅读反馈阶段,我们采用以下的方法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a. 变换人称使学生Retelling。

b.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Silent Movie(配音)或Role Play(表演),配音是最基本的朗读或背诵,表演是学生内化成自己语言后的输出。

c.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展或改编。

d. 给出另一篇相同形式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自行完成,以巩固学生前面的阅读学习。碰到新词可借助于工具书。

每篇范文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播下完成学习。教师一般是在墙报的English Corner处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检验阅读成果,这样其实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五)、通过合作式文化知识阅读,满足学生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开展各种英语阅读活动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本学期我围绕“小组合作、文化阅读、实现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展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述,学习活动是一种满足需要的过程,氛围基本学要和心理需要。高年级学生对于认知、理解、说明、自我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相对增强,他们对于英语学习远远不满足于书本知识,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世界的知识。所以本着对学生需要的理解,我以小组合作活动为抓手,精心开展文化阅读教学。比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中不乏文化线索,它们涉及万圣节化妆舞会,圣诞节赠送礼物,或者英美国家的诸多人文习惯等,我以此为契机,赠予文化阅读材料,四人合作小组,一人解决生词、一人归纳整理内容,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好、中、差水平学生人人有任务,人人实现自身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反复操作几次,我欣喜地感到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和技能方法培养均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得以实现。我准备延用这样的思路开展学生合作阅读(通过Drama活动,探索深层次英语阅读教学),这将成为课题第二阶段的研究目标和手段。

(六)、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

1、缺少阅读“工具”

学生缺少解决语言材料中生词的“工具”,生词成为阅读最大的拦路虎。在下阶段研究中,首先必须教会学生查字典,为实现“自助”阅读打基础。

2、语篇阅读层次挖掘不深

语篇阅读停留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于“输出”运用不够,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仍然“牵着学生走”,学生还是缺少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初步设想在下阶段通过Drama训练给予学生更大的运用语言的空间。

3、评价有待确立

学生阅读仅凭兴趣是不够的,必须形成一定的评价体系,以促使其长期的、可持续地不懈努力。而这种评价必须有激励性、公正性、开放性。初步设想在下阶段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供评价的平台。

(七)阶段研究成果

1、探索出阅读材料使用的有效途径,编写“英语拓展阅读”班本教材

2、形成阅读教学的“师生互动策略”、“主动参与策略”、“自主开放策略”。

3、探索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形成“读---说---写”的阅读教学模式、“听—说—读—演”阅读教学模式、

第5篇: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课的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 英语阅读技能的目标在于通过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等资料,理解大意,找出中心意思、获取作者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真正地得以落实呢?我校全体英语组成员通过探讨、研究后认为:以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获取阅读课更高的实效是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英语组的教师总结出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即pre-reading,while reading,post reading,。下面我就每一环节的具体做法进行展示,并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pre-reading (8minutes)

本环节是以播放有关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 的故事视频导入教学。用生动、逼真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同时还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程上启下的作用。看完视频后再和学生一起复述一遍,进一步加深印象。接着利用幻灯片、图片进行单词的教学。在教完生词后,把生词的汉语意思去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读单词的同时把汉语意思说出来,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临时记忆能力。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二,while-reading(10minutes)

本环节主要是以“4W1H” 即when,where,who,what,how的模式展开。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和方向。利用幻灯片把“4W1H”的表格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展示答案。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理解后,再让学生再次细读全文。

第6篇:2014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汇总

通篇阅读文章后,了解文章大意后在浏览问题——在文章中定位并确定问题答案,这是一般人做题的方法,也是较为保险的做题方法。但是,每个人有不同的阅读思路和习惯,特别是考研英语时间紧凑,有时候不得不考虑一些阅读和解题技巧。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首先,介绍常见的一些阅读顺序和解题方法:

一、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浏览题目的题干,大致了解考查哪些题型以及重点,接着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牢记题目并随时画出重点,之后直接做题。

这种阅读做题顺序的优势在于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读,因此对文章相关部分会更加敏感,做题的精确度也更高。但是这种方法因人而异,对一些考生来说可能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因为他们先要读题目,之后读文章,再之后做题时因为不确定又返回原文找答案,反而导致步骤更加繁琐。

采用这种方法的考生要注意,一开始只需要阅读题目的题干,千万不要读所有的选项,一来费时间,二来那些干扰选项可能还会影响阅读文章时的正确理解。

二、直接以问题为切入点,并不阅读全文。

每做一道问题,回到原文用扫读法寻找答案。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节省时间,但缺点在于考生无法对全文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在中心思想题上容易出错。此外,对于细节题的把握也有可能因为对文章的不熟悉而定位错误,从而选出错误的答案。这种方法对考生的扫读能力和整体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颇高,考生应当谨慎使用。

三、不读文章,只做题目。

这个手段只有在时间紧迫、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用,此时考生由于没有时间来阅读全文,只好凭猜测和自己平时的积累以及背景知识来勉强做题。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这种做题顺序。

其次,文都考研为大家总结不看文章但看选项就能选出答案的技巧:

1、最基本的,第一篇文章的第一题一般不选A,不信就翻翻历年真题的答案。假如你是命题的人,你也不会把第一道题的答案放在上来就能选中的位置上。

2、答案在意思相近或相反的选项中。

3、有always的选项不选。

4、有be of……的选项是答案。因为那个句式比较特殊。

5、有极端词(only/must/obveriousl/no等等)的选项不选。

6、注意is的绝对语气以及注意may/should的缓和语气。

7、关于处理态度题,记住这个:有客观选客观,没有客观选乐观,没有乐观选谨慎,没有谨慎选惊讶。有了这个,历年一切态度题几乎可以不看文章搞定。

8、这是一条让你检查一篇文章的五个题目整体的对错情况。看看,连对错都能自己看出来。记住两条,

一、五个答案不能只限两种字母选项,比如 BBDBD,ACACA这种。

二、没有三个连续一样的答案,比如,AAACC,BBDDD这种。如果你发现你做的那篇文章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其中肯定有错的。

以上八条仅供参考,具体还需要灵活运用。

我们总结了这么多,希望能帮你在2014考研英语备考中增添一点力量。2014考研的同学加油!

第7篇:阅读快速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理解部分的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的很重,阅读速度的快慢、对文章内容理解掌握的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顺利通过英语考试。现在英语考试的时间特别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慢慢琢磨,必须要实现英语快速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使参试人员焦头烂额。有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呢?多年来,在对英语水平考试辅导过程中,着重加强他们快速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英语快速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活动具有更大的效用值,产生更高的效率。希望这些经验能对所有英语考试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么,什么是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就是以较快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方法、高效率地阅读材料,以便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

一、进行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

进行英语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知识、语言基础、阅读技能、快速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必须以了解一

定的基本知识为先决条件,以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为基础,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阅读技能。如果没有语言基础,阅读材料通篇都是生词,语法难点很多,即使掌握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技能,要快也快不了。反之,如果只有语言基础知识,而没有阅读技能,要想读得快,读得多,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对材料的内容缺乏基本常识,即使语言基础好,并具备阅读技能,也不可能“快读”,只能“慢读”。

基本知识主要是指的是所涉及英语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想把内容理解透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指词汇量和句型结构。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这包括两部分,一是公共部分,二是专业部分。我认为公共英语部分至少要达到4,000个单词量,而专业部分最好要有1,500个词汇量。要有一定的句型分析能力。英语文章最大的语法难点是句型,句型中的难点是定语从句。一个句子很长,往往是由于定语从句连环套在作怪,定语中套着定语。这样的连环从句表达专业概念非常严谨,却给我们阅读带来困难。因此,我们要能够进行层次分析,准确把握各从句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要了解词性的变化,名词的动用和动词的名用。至于时态等其它的语法现象对我们具备一定语法知识的参试人员来说,基本上构不成多大障碍。

二、快速阅读的重要性

所谓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然而,英语阅读中,速度是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阅读一般都是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我们可以更广泛、更大量地阅读资料,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大量阅读,频繁地接触语言材料,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或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汇,进一步熟练阅读技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快速阅读的速度与理解的关系

现在许多参试人员平时学习中对英语快速阅读的认识不足,他们无论看什么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阅读速度,因而阅读的效率、水平都难以提高。这样一来,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我们值得认真对待的一个实际问题。速度太快,理解上往往出现很大的困难;速度太慢,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我认为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筛选阶段。在我们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首先筛选出对我们有利用价值的。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达800个字符,重点放在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上,基本上可对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有个20-30%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快速阅读阶段。就是说对我们已筛选出的信息作进一步的遴选,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保持在500个左右字符,达到70%的理解,再从中挑选出对我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来,然后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精研阶段。这一阶段,要达到90%以上的理解,力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融会贯通,根据其利用价值进行取舍。本文主要讨论第二阶段,限于篇幅,对其它两个阶段不作过多陈述,但也可参照本文的观点。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初期,理解的降低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继续以此速度读下去,就会发现理解会渐渐回升上来,达到原来速度时的理解水平。这里有一点必须注意,在理解水平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要达到70%的理解)时,不要继续加快阅读速度。这二者的平衡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不能过多的注意其中一项。我们应该明白,一分钟读400字符且达到了70%的理解比一分钟读200字符而达到90%的理解率效率高得多。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的担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快速阅读的能力。

四、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1.阅读行为习惯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克服行为上某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1)出声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而且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

(2)逐字读。许多常见词,如功能词,不需停顿单独理解。

(3)默读。虽然没有大声读出来,但在脑中一字字读,也会影响速度,分散精力。

(4)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引导眼睛快看。

(5)回读。眼睛回向移动,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2.阅读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阅读时,除了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外,还要注意克服一些影响阅读和理解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

(1)期望值过高

希望一次阅读就掌握所读材料。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阅读时的心境,也使得视觉器官和大脑都不能集中于阅读过程本身,阅读的效果自然不好。

(2)过度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阅读过程中过多思考阅读的方法、技巧等因素,而忽视了阅读材料及阅读本身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会使我们注意力分散,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大减弱。

(3)思想开小差

对文字视而不见,翻了许多页,但脑子里仍一片空白。这样就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影响了正常思维。

五、快速阅读的方法

面对繁杂的英语,要提高效率,就要有一定的方法。我认为唯有以泛读为基础,进行快速阅读的培养,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体说来,要发现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需要掌握如下方法:

1.推测(prediction)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

二、三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现象太普遍了,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单词在同一专业领域在其意义的具体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2.关键词句(key•word•andtopic•sentences)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用价值。

3.略读或浏览或跳读(Skimming)

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撇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用于阅读,或译为略读,或译为泛读,似乎都未把其细微的意思译出。而这种读法却包含有原词的所有意思——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课文,领会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

4.查阅(Scanning)

Scaning的意思是扫读或查阅,是快读或速读的一种。Scan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Scan这个词的词义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这种情况倒成了扫读的绝好证明。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但从读者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阅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恐不易发现。

5.速度变换(Readingrate)

我们要意识到阅读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即使同一个人阅读同一份材料,但由于阅读是一种有相当心理负荷的脑力劳动,因此在开始、中途和结束时的速度不可能一样。读物的体裁和难度不一样,阅读的速度也不同。我们不要过分焦虑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随着速度的提高,理解的程度都有所降低,所以我们应认识到阅读文章时的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只有合适的速度才可能获得快速准确的阅读效率。

6.阅读习惯(ReadingHabit)

从主观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谓“思想开小差”的毛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或由来以久的坏习惯,如摇头晃脑,抖动双腿,玩弄纸笔,念念有词等。这些“小动作”,也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

六、怎样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

读外文书籍要做到“一目十行”。

1.视幅要宽

意思是每一眼看的词要尽量的多。我们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实际是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把尽可能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

2.视时要短

意思是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我们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能读得快。

3.意群要长

即在每个视幅中不是让你把很多的单词都收进脑子,而是要善于从中摄取有意义的词组,这个有意义的词组就是意群。极慢的读者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视幅就很窄,句子中间的停顿就多,而频繁的停顿必然妨碍正常的理解。快速阅读者是半句或一句句地读。视幅大大加宽,停顿的间隙少而短,获取的都是有意义的词组,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4.利用上下文猜生词

充分利用上下文给出的线索,有些生词的意思是可以猜出来的。下面介绍一些基本方法:

(1)利用定义的线索

在生词出现的上文或下文,有时能找到对它所下的定义或解释,由此可判断其定义。

(2)利用同义的线索

一个生词出现的上下文中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揭示或解释了生词的词义。

(3)利用反义的线索

在某一生词的前面或后面有时会出现它的反义词或常用来对比的词语,由它可以推测生词词义。

(4)利用常识猜测词义

有时一句话中尽管有生词,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判断生词的意思。

(5)利用等式或符号猜测生词

一段话后面有时会给出一些等式或符号,如前面的话中有生词,由后面的等式或符号可疑猜出生词的词义。

总之,利用多种方法猜测生词词义,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者应当掌握的好方法。

七、结束语

英语快速阅读的培养不可能一天就学会和掌握,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在考试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按照精英特快速阅读的要求进行大量的训练,制定出计划和严格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只要持之以恒,必然会见效。

第8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摘要:英语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导好,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创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探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创新探析;教学方法 前言

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往往侧重内容教学而忽视了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老师多注重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掌握账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或者是只注重知识性的阅读教学,缺乏兴趣培养,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记忆单词的含义,记录笔记,成为了学习英语的过程,并没有真正理解英语阅读的内容和含义,因此创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十分重要,通过在课前导入、阅读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增强英语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科学设计课前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成功的导入不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为授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趣味化的课前导入更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图片图片导入法,视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导入形式主要是图片视频导入以及视频导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较多的阅读内容是与生活有密切相关的小寓言故事等,趣味性较强,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奇文章所讲的内容,例如,在进行有关于四个季节的阅读中,可以通过天气的图片,并留下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阅读教学灵活多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基础知识建立多样化教学,使授课过程变得更为有趣,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科目的热爱,可以使用多媒体呈现法、内容概括法以及文章复述法等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外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操练,另外,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的特点,适时对学生所学课本知识加以扩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内容概括法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学生自己归纳的过程是重要的,是思考理解的过程,学生只有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才能进行内容概括。

三、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课内读的教学效果

英语阅读教学的渠道是课堂,因为课堂中的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可以鼓励高段学生定期阅读课外英语班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为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阅读,又要教学生作文。可见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五、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因此本文主要探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小学英语阅读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处主要体现在课前导入,教学方法,阅读方法等方面,一是课前导入的创新,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将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二是教学形式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阅读方法的创新,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课内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科学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戴媛媛.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浅析[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2(12) [2]赵兴林.探索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2(05) [3]王艳霞.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12).

第9篇:现代文阅读题的阅读技巧和解答方法

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学生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试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谈谈解答此类试题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宗璞的《报秋》,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它通过玉簪花“探出头来”,香气袭人,提醒人们:秋天来了,而我却是两手空空。其主旨是: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第30题B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些考生一看到原文中有这一信息,就认为正确。殊不知,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旨,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它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文章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极有说服力。开头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解答问题,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之感。第24题E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本文的主旨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创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创造,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而“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只是“创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它是为“创造”服务的,说它是本文的主旨,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

2000年的高考题《长城》是一篇散文,富于情感,追求哲理,也不乏含蓄。它以长城为象征,谈的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与举措问题。它的主旨在于: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它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第23题第(2)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回答的就是本文主旨: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第八自然段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比较明朗;九至十一自然段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

《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3.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如《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

3、

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长城》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回答较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意中,体会出作者在看待现实长城时的自豪与自信。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3题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问若选原文中的话回答:“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对了一半,因为“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观点很全面,很明确,强调的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问综合性很强,七个答案要点几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点。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但“勇气”不是关键,更绝非“惟有”,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含意的段落在

文章的

六、

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考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清理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参照归纳“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得出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创造宣言》第22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青菜》一文,“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2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5.反复

《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

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排比

《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

5、

6、

8、

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

3、

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上一篇:二级教师个人总结下一篇: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