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2022-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

摘要 设计并优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量表和访谈问卷,通过对宁夏各市县的全域调查、典型产业县的田野调查等方式,获取大量一手信息数据,结合系统普查数据,分析了宁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培育经验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2014—2018年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发展的数量呈递增趋势;2015—2018年宁夏家庭农场平均经营的土地和耕地规模呈双降态势,土地利用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从运行机制、培育路径、金融支持、利益联结、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规模;宁夏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6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y—Taking Ningxia as an Example

WEN Shu-ping1, LI Pei-gui2, WANG Miao3 et al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Ningxia 750002;2. Ningxia Seed Station, Yinchuan, Ningxia 750004;3.Ningxia R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Station, Yinchuan, Ningxia 750002)

Key words New typ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y;Development;Family farm;Scale;Ningxia

黨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2]。在省域层面,要培育高质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要掌握本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建立省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的信息采集系统与理论分析框架。笔者基于《宁夏农业“1+4”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及效益研究》项目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量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5地市22个县(区、市)进行全覆盖调查;优化访谈问卷调查表,选择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典型代表县——石嘴山市平罗县;银川市贺兰县、金凤区;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卫市中宁县;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等县(区、市),采取座谈交流、一对一访谈、田野调研等方式,调研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近百家,了解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总体看,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推动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宁夏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1 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精神,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按照多元化、多路径、多形式的经营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单一家庭经营向多元主体经营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4-5]。

1.1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宁夏坚持以适度规模发展、专业种养为方向,加强宣传引导,创建了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管理规范的家庭农场,为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8年底,宁夏家庭农场发展到3 060家(图1)[6-7],同比增长13.4%,增幅连续5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平均每个县(市、区)达到139家,尤以贺兰、永宁、灵武、平罗、利通、青铜峡、沙坡头等县(市、区)发展较快。其中:种植业1 258家(粮食892家、蔬菜192家);养殖业1 175家(养羊426家、养牛35家);林果业48家(枸杞18家、葡萄8家)。从事家庭农场的劳动力11 704个,平均每个农场有3.8个劳动力。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5.4万hm2。全区创建四星级家庭农场332家,三星级424家,二星级766家。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34 537.5万元,平均每个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44万元。

从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来看,2015—2018年,寧夏家庭农场平均经营的土地和耕地规模呈双降趋势,而土地的使用效率呈增长趋势。2018年宁夏家庭农场平均土地规模为17.7 hm2/个,比2016年平均规模24.9 hm2/个,减少7.3 hm2/个,平均递减2.4 hm2/年;平均耕地规模16.4 hm2/个,比2016年平均规模21.3 hm2/个,减少4.9 hm2/个,平均递减1.7 hm2/年;土地平均利用率,则由2016年85.56%提高到2018年的92.83%,如图2。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截至2018年底,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 446家(图3),其中宁夏特色优势产业:粮食897家、瓜菜802家、养羊929家、养牛862家,枸杞81家、葡萄32家;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合作社有769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404个;拥有注册商标329个。统一销售农产品达到8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2 178家,占34%;统一购买比例达到8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1 501家,占23%;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返还成员的农民合作社1 945家,占30%。合作社成员总数26.1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58.6万户,分别占全区农户总数的22%、49.4%,社员户带动比(平均每社员户带动非社员户数的比例)为1∶2.2。全区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11家、自治区级517家、市级696家、县级1 275家。

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截至2018年底,全区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8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422.6亿元,净利润25亿元,上缴税金8.1亿元,出口创汇达7.6亿元,同比增加61.7%,带动农户42.3万户。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共有70家,涌现出伊品、伊利2家超3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8];全区涉农企业主板上市1家、进入辅导期2家,新三板挂牌交易26家,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190家。全区创建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分别是西吉佳立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贺兰中地奶牛良种繁育基地和玉泉营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开展高产奶牛、滩羊新品系、牧草新品种选育等重大育种攻关,116个龙头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其中46个龙头企业建有区级以上研发机构,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宁夏夏华肉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研发机构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宁夏五大特色优势产业(粮食、瓜菜、草畜、枸杞和葡萄,即宁夏农业“1+4”产业)在各县区分布如图4和图5。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各县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体现了区域的产业优势及其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各县区龙头企业排名前3位的县区,由高到低的分别是:粮食产业—贺兰县、利通区和灵武市;草畜产业—利通区、西夏区,惠农区与贺兰县;瓜菜产业—永宁县、沙坡头区和平罗县;枸杞产业—中宁县、沙坡头区和西夏区;葡萄产业—永宁县、青铜峡市和红寺堡区三者并列。

1.4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宁夏于2015年底出台了《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综合服务组织的意见》,相继制定了《星级评定办法》《规范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创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的意见》等,按照“政府引导、主体多元、资源共享、便民高效”的原则,指导全区各地创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120家,其中:三星级18家、二星级28家、一星级56家、挂牌18家,从事优质粮食产业服务的50家,从事蔬菜产业服务的36家,从事种养结合服务的34家。宁夏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体系初步建立,有效发挥了在良种示范、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宁夏现代农业发展。

1.5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状况

宁夏发展多元联合型、要素联结型、利益联合型等三大类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2家[9],其中:种植业25家(粮食9家、蔬菜16家),养殖业7家(养羊4家、养牛3家),林果业5家(枸杞2家、葡萄1家),创建自治区级示范联合体10家。有183家龙头企业、356家农民合作社、169家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带动农户9.46万户[9]。联合体内土地流转2.63万hm2,土地入股3 933.3 hm2,牵头龙头企业订单2.57万hm2,养殖牛羊60.4万头(只),建立15家自治区级研发机构,1家国家级研发机构,联合体主打品牌27个。

2 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做法和经验

2.1 坚持政策引领,规范提升发展

宁夏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印发了《宁夏家庭农场规模经营起点标准》,制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计划》《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宁夏家庭农场示范创建评星定级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总体安排,强化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示范带动、分类指导、規范建设为原则,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4]。

2.2 坚持培育主体,促进规模经营

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经营大户、流通大户牵头组建合作社,积极引导小农户加入合作社,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品牌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试验、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基地农户提供统一平价采购或赊销生产资料;统一品牌加工、销售农产品;统一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形成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部分合作社还为贫困户无偿提供生产物资,为低保户提供代耕代种服务,为科技人员提供服务平台。龙头企业以销售带动生产,以生产促销售,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也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0.3万hm2,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7.6%,其中:流转入农户(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面积6.9万hm2,流转入企业的面积6.8万hm2,流转入农民合作组织的面积5.5万hm2。

2.3 坚持基地创建,打造品牌效应

宁夏各地围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指导企业、合作社等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工作,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148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龙头企业120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数量356个。形成了盐池滩羊、固原黄牛、六盘山冷凉菜、西吉马铃薯等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农产品商标408个,培育农产品品牌168个。2018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品牌价值271.44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14位[10]。2019年,中卫硒砂瓜、灵武长枣、西吉马铃薯产区被列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选的100个品牌中,中宁枸杞、盐池滩羊的影响力指数分列第4和第18位,品牌价值分别达164.1亿、70.6亿元[12]。宁夏菜心、宁夏牛奶等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远销海内外。通过“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基地、做响品牌”,发展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2.4 坚持项目带动,提升发展水平

近年来,宁夏扎实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注入新活力。在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村各类资产产权的确权颁证,探索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设施等进行确权,积极推动厂房、生产大棚、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抵押贷款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融资,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分别评选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给予不同程度的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改造现有设备和工艺,延长产业链条,投资9.5亿元帮助102家龙头企业完成了技术改造。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业务骨干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多层次专题培训,开拓了思路,拓宽了眼界,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经理人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带动宁夏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 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小农户发展、促进农产品市场衔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不规范、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融资渠道不畅、联农带农成效不明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有待发展中加以解决。

3.1 主体建设不规范导致经营管理流于形式

有的家族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机制,制约了创新、融资与引才的开放性。过去合作社注册门槛低,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合作社占比不高,存在“空壳社”现象;内部经营管理流于形式,存在经营管理随意等不规范现象。有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固化单一,部分经营主体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现象。

3.2 整体发展程度较低导致效益产出不明显

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规模小,加工产品同质化,品牌竞争力不强。一些合作社组织结构松散,合作社的桥梁、龙头和纽带作用发挥不够。适度经营规模的要素匹配不合理,存在规模不经济或资源要素利用率低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家庭农场规模远超自身经营规模上限,过重的贷款负担拉低了投入产出效益。支持方式上,还存在“垒大户”的现象。

3.3 融资渠道不畅成为制约主体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出台了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的有关政策意见,通过贷款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缓解了融资难问题。但现实中,除实力较雄厚的龙头企业以及具有质押资产的经营主体外,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也缺乏长期的资信积累,在大宗农资购销、农产品收购和扩大生产经营的融资时,难免存在断贷、压贷等问题。内部融资的机制与信誉有待建立。

3.4 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

部分联合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机制与手段,日常经营决策管理的规范性、“一事一议”的制度性有待加强;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形式不多、力度不大;大部分合作社通过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和种禽种苗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简单的购销关系,没有与农户建立起品牌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合作关系,与办社宗旨尚有较大差距。

3.5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及其所带动的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捕捉信息、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足,对种养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应用的能力,长远发展的思路有很大局限性。部分農民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影响合作社内部、合作社与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农村高素质人才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4 对策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针对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 多举措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机制

进入新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须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在经营主体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上,政府既要给予充分的激励,又要进行必要的监管,实现培育对象“可进可出”。一是加强运行监测。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精神,完善各项支持政策,继续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机制监测,及时了解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销售、运营管理等方面情况,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规范主体建设。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注册登记严格把关,完善其身份转换的管理机制。农业农村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经营指导服务。落实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积极督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度报告公示,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向社会公示。三是建立退出机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退出机制,推动已注册登记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正常开展经营业务,对于一些名存实亡的经营主体,引导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削减“休眠”经营主体数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质量。

4.2 多路径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

一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依据自身功能定位、要素资源条件,均衡适度经营规模的最优区间,合理把控经营成本,避免规模不经济或资源要素浪费情况。政府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时,要突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限定“一刀切”的条件,鼓励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注重发展内涵与合作机制建立,夯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二是针对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情况,建议产业支持的重点以“基地定位+技术类型”为依据,杜绝套项“垒大户”现象。三是家庭经营类主体应重点解决小额贷款融资、设施用地共享、社会化服务支撑等问题。四是合作经营类主体,应重点推动基于信息化监管系统的规范化运行、合理化分配等问题。五是企业经营类主体应重点探索工商企业租种、托管耕地的准入监管办法,完善“非农化”“非粮化”等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六要引导种养大户转型为家庭农场;继续开展合作社示范社评选认定;支持兴办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和社区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七要重点扶持一批实力强、成长性好、竞争优势明显、示范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发挥在良种示范、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八要打造竞争能力强的联合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主体的紧密合作,打通从农业生产向加工、流通、销售、农旅等二三产业延展的路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3 多元化加大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

①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对流动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的金融支持。②对接社会征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优化涉农贷款管理与审批程序;根据农村种养业生产周期性特点,设计不同贷期与用途的信贷产品,包括跨年度信贷产品。③要明确反担保资源范围,探索将土地(草场)经营权、林木所有权、交通工具、农业设施设备、农机具纳入抵押范围;将经营主体的商标权、专利权、保单、仓单、订单、股权等纳入质押范围;建立抵押物评估交易机制,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同时降低担保人的经济风险。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把握适度的融资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单户或单一主体的贷款规模不宜过大。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可知,有的经营主体大规模贷款扩张后,连续多年难以实现生产经营收益,不堪重负。⑤要鼓励合作型或规模型经营主体,探索股份制、互助贷款等融资方式,要通过提高权益性(股权)融资比例,多途径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4.4 多模式强化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成效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扶持带动小农户发展,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因此,政府要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作为制定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一要引导龙头企业以股份合作、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形式,带动农民共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因户施策,合理选择相应的联结纽带,确定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分配方式。二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与小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市场价+一定比例上浮”等保护价收购。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根据小农户生产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建设,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合作模式,让小农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获利空间。三要健全盈余分配机制,可分配盈余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交易额)比例、成员所占出资份额统筹返还,并按规定完成优先支付权益,使小农户共享合作收益,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4.5 多形式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教育、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完善课程设置、细化培训对象,分类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含金量。二是采取“定向委培”。新型经营主体根据自己人才需求,委托职业学院代为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机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创业创新环境,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就业的后顾之忧。四是创新培养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间实训相结合、定向委培与全员轮训相结合等方式,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理人培训、认证、聘用、派遣、考核等制度与管理办法,培育新时代新型农业法人。

参考文献

[1] 郭瑞萍,李丹丹.要素改造视角下的小农户现代化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0(1):145-150.

[2] 郑淋议.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演变历程、问题聚焦与变革取向[J].农村经济,2020(1):88-95.

[3] 温淑萍,王微,张治华,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分析:以宁夏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9,60(9):29-32,68.

[4]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報,2018(6):6-10.

[5] 杨东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责任[N].学习时报,2020-10-30(001).

[6]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6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7]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8] 马敏.自治区政协督办重点提案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华兴时报,2018-09-03.

[9] 宁夏多种经营体打造新型产业模式助农增收[EB/OL].[2020-03-25].http://www.farmer.co.

[10] 王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跃居全国第10位[EB/OL].(2019-05-09)[2020-03-25].http:∥www.nxnews.net/yc/jrww/2019 05/t20190509_6284753.html.

[11]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EB/OL].(2019-11-17)[2020-03-25].http:∥www.moa.gov.cn/xw/zwdt/201911/t20191117_6331955.htm.

[12]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放榜[EB/OL].(2020-01-10)[2020-03-25].http:∥gicity.org/news/dyn/3247.html.

作者:温淑萍 李培贵 王苗 张治华 张静 拜丽艳 王微

第2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经营服务范围不断延伸、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实践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要素集聚效应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利益联结不健全、经营者素质不高及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要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推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夯实人才支撑等方面,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共享机制;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农村部编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对指导各地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和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与传统小农户相比,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四大特征。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数量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引领作用持续发挥。具体表现在:一是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在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等方面显示出强劲活力。二是合作形式多样化,出现了合作社加社员、合作社加种养大户等多种合作组织模式。三是生产经营范围逐步拓宽,生产经营逐步向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服务范围逐步向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耕种施肥等田间管理;销售向产前、中、后服务延伸。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也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要素集聚效应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利益联结不健全、经营者素质不高及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且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自身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问题:在家庭农场方面,家庭农场整体上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分布较不平衡,农场主年龄偏大,生产经营记录不健全,家庭农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比较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指导扶持服务保障体系弱,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懂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的新型职业农民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有联结农户的组织优势并未充分得到发挥。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整体上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共享机制不健全。

事实证明,哪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好,哪里的农业就有活力,农村就有魅力,农民的钱袋子也更鼓。新时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就要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从土地流转、财政投入、金融信贷、人才支撑等方面,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把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初步破解了产业分散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的难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存在土地流转服务跟不上发展需求、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不健全、土地“非农化”建设等问题,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此,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土地流转激励政策,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一要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利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平台,实现农村承包地确权数据在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融资、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和转化应用。建立“平台统一、资源共享、覆盖全县域”的农村集体产权信息系统,对农村集体产权实行集约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二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建立土地流转日常监管制度,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及时发现、妥善调解和处理土地流转纠纷,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集约化生产经营,节约用好每一寸耕地,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要严禁个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跑马圈地”而不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坚决防止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保护粮食生产安全。三要完善并实施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探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推广生物有机肥、农药使用,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二、加大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

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类财政扶持政策,形成了政策集聚效应,不断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但总体上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扶持政策还存在系统性协同性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部分政策落地难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财政支持要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内生活力。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在积极帮助农业经营主体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扶持其发展的同时,地方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事项;鼓励各地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为目标,通过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资金投入,放大财政资金扶持效果;积极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有效形式,优化资金投向,提升发展效益。二要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加强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整合,如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使项目资金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环节中的一些困难。三要加大对农技资金研发力度。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技术的研发、专业人才的培训等机构给予财政奖励,强化农业应用技术的普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五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多渠道解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内容,及时宣传各地好的做法和模式,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提高辐射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

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地方层面,近几年有不少地方,或是政府主动作为,或是市场自发合作,通过信贷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种形式,政、银、企通力合作,多管齐下,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做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这个“成长的烦恼”正在不断破题。但同时还要看到,由于农业本身投入大、见效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普遍存在惜贷现象,一些政策性担保融资公司业务选择标准较高,规模小实力弱的经营主体很难获得融资机会。同时信贷产品创新滞后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信贷需求多样化不匹配,农业风险补偿机制落后、防范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也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为此,要打破乡村振兴金融瓶颈,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让金融服务更多地进入农村经济领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在国家层面,央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对激活现有金融资源,做好金融产品创新,解决好风险防控短板,进一步为乡村产业发展多渠道提供可靠充足的金融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等金融产品,建设“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二要构建市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融资平台,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融合项目。三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有效提高对适度规模经营的风险保障水平;鼓励地方建立针对经营主体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制度,发展农业互助保险,探索创新保险责任广、保障水平高的农业保险品种,满足经营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四要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档案为基础,以农村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服务为平台,以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为手段,解决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政府涉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难题,促进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诚信意识和提高信用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保障乡村金融健康发展,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保障。

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具有的优势各不相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过程实际也是农业产业链有机重组和优化配置并实现专业化的过程。但从目前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谋共赢的能力还比较弱,在产业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等方面的合作还不够强。

为此,要以农业新型经营联合体培育为重点,按照“龙头引领、资源共享,联合经营、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组织经营形式,寻求主体之间的联合经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在整体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促进各经营主体的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着力培育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资源互补的发展格局。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实现优势互补,提质增效,增强带农增收能力。不断完善并提高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壮大县域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队伍;扶持一批基础好、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农业专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其向“专、精、特、深”以及外向型发展,扩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要提升龙头企业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自之间和相互之间加强联合合作,这是未来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的重要方向。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模式发展,加大对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对上游可以倒逼种养基地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对中游可以促进生产适销对路的高品质农副加工产品,对下游可以促进流通业和服务业发展,加快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三是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共享。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并预先提留一定比例利润作为奖励基金,对自主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正向激励,推动联合体持续壮大,确保参与农户稳定增收。四是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合理利用政府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政策,由联合会出面,与金融部门对接,探索信贷新路子。由联合会牵头,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追加担保,撬动信贷资本;由联合会进行资质审查,提供“信誉担保”,盘活新型经营主体的沉睡资产。联合会通过发挥平台、桥梁和保障作用,达到连船出海、抱团集聚的发展之效。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形成的由一家龙头企业牵头、多个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服务和收益联成一体的联合体形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作用凸显。这为新形势下创新完善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五、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

稳定和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企农双赢的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政府对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实践中紧密型利益联结形式越来越多,但总体进展情况仍存在利益联结方式比较松散、利益保障机制建设滞后、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为此,要着力构建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小农户紧密聚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围,发挥后者辐射带动作用。一要优化利益分配方案。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延伸加工、流通环节产业链,通过利润返还、股利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使农户更多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二要加强利益联结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以经营绩效和成本补偿为基础,构建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小农户紧密聚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围,发挥后者辐射带动作用。创新产业链,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的利益联结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互利合作、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例如,2020年,山西十大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农户超过了200万户,带动农民户均增收超过4000元。同时,促进了农村的繁荣。初步统计,农产品加工大概集中了10万多名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問题。三要尊重农业经营主体的选择,尊重农民的意愿。采取何种联结方式要由各种主体自主选择。一方面,对农户来说,在选择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共享模式时,要关注当地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风向;要保护自身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经验的积累、信息的获取能力等恰当地选择经营模式和规模;要注重利益共享和较强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农业经营主体来说,要承担带动引领农民致富的社会责任,在带领广大农户抱团发展中,不断聚集产业要素,构建起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分工明确的体系,形成培育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格局。与此同时,政府要做好中间服务,规范龙头企业在社会责任、经营期限、对农户的服务以及与农户之间的股权和红利分配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以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实现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共享,是农业经营主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各地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相关培育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逐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目前来看,仍存在着部分职业农民素质不高、掌握的知识和实用新技术不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

因此,加强职业农民培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完善培训体系。积极探索构建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民职教中心为主体、其他各类涉农教育培训资源为补充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要明确培训对象重点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二要优化培训内容。重点培训政策法规、创业理念、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培训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或社会化服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特别要强化电商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合作社管理者的电商意识,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放到电子商务平台,丰富销售种类,提升销售实力。三要创新培训形式。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和生产需求,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的“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教育培训模式,采取理论教学、现场示范、考察交流、跟踪服务等灵活高效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建立产业专家帮扶和农技人员对口联系制度,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定期定点技术培训、建立专业咨询平台,构建产业人才发展长效机制。四要进一步做好培训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和培训成效,特别是培训中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美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努力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五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体系,对返乡下乡从事农业创业创新人员,从人才专项、货币补贴、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只有培养造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才能把农民职业有前景、农业发展有奔头、农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郑玉萍.浅议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J〕.山西农经,2021(09):66-67.

〔2〕傅俊.建设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家园〔J〕.环境经济,2021(08):50-53.

〔3〕周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什么?〔N〕.中国妇女报,2017-11-18(A3).

〔4〕卢现祥,孙梦泽.提高中国内需的结构性改革,内在逻辑、结构失衡与改革举措〔J〕.社会科学辑刊,2021(02):137-147.

〔5〕王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21(18):73-74.

〔6〕张宇蕊.财政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2016(16):41-42.

〔7〕丁菡,夏旻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体系构建〔J〕.浙江农业科学,2021(01):210-214.

〔8〕郝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研究〔J〕.理论观察,2020(10):101-104.

〔9〕吴德正.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与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2):20-23.

〔10〕王海英,林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当阳实践及经验借鉴〔J〕.社会科学动态,2018(04):72-77.

责任编辑杜爱萍

作者:秦北平 吴朝阳

第3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动乐山农业快速发展

摘 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通过调研发现,乐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合作社内部结构“散”、“乐山造”品牌效应“弱”、产业基地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应该从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业基地、做“大”产品品牌、做“准”扶持政策四个方面着手,提升乐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乐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乐山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带动能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健康发展。

(一)农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展

龙头企业通过研究市场、分析需求、加强研发,把纷繁复杂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明确有效的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决策信息和生产订单,不仅自身能够生产中高端农产品,也能带动普通农户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市场。自2001年9月,中共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文件以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7个、总量达849个,犍为茉莉茶、马边森林雪、金口河乌天麻被评为2018年度四川省优质品牌农产品。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初具规模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既能根据市场需求做出有效响应,也能发挥传导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生产、运用新型科技的载体作用,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优质产品。近年来,乐山市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规范,有力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截至目前,乐山市有农民合作社410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5个、省级示范社110个、市级示范社283个,初步实现了带动农户共同发展、规模生产、规模种养的效果,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三)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数量激增

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既是种养结构调整、家庭经营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的骨干力量,又为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来,乐山市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截至2018年底,乐山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1668家,其中省级示范场55个、市级示范场100个。经营产业覆盖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禽养殖等主要产业,家庭农场逐步成为乐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四)新型职业农民(新农人)不断涌现

乐山市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农业科技人员等新兴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8年,全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86人,其中生產经营型1258人、专业技能型454人、专业服务型174人。

二、当前乐山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大型龙头企业缺乏,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够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二是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主导产品、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优势不明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基础和竞争实力还不强;三是龙头企业档次偏低,普遍存在作坊式经营、家族式管理,小打小闹,企业科技创新总体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差,市场占有份额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科研、营销人才;四是政策扶持不够到位,在企业的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多,支持力度不大。例如在调研乐山市富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时,企业反映需要农业设施用地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造成企业无法建设冻库和转运堆场,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合作社内部结构“散”,缺乏有序管理

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日常经营比较松散,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水平不高。合作社股份过于集中,说是合作社,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合作社,体现不出真正的合作。少数专业合作社受近年来的优惠政策刺激而成立,目的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实际上是“空壳合作社”。这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更好地发掘家庭承包的潜力,促使贫困农民走向市场,增加收入,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初衷相悖。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对社员的生产技能培训不系统,经营领域拓展空间不够大、品牌建设不够快。合作社成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懂技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弱,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多数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无法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难以将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融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导致产品附加值低。而且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处于初级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示范带头作用不大,不少农民缺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系,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般都是买断或是订单关系,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影响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不畅通。首先,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想要获得资金的唯一途径就是从金融机构贷款,但由于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房屋、农业设施不能设定为抵、质押物,农民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抵、质押少之又少,无法进行规范的信用评估和评级授信,导致给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风险集中度高,难度大。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乐山市市中区悦来乡荔枝专业合作社、剑峰乡盛世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虽然都为社员和周边群众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但合作社内部管理松散,未能实现“六个统一”(统一提供种苗、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产品售销),与社员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

(三)产业基地标准化水平“低”,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需求不匹配

一是基地规模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发展水平低下,土地流转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5%,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发展占比均不到50%。同时,由于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制约,乐山市产业基地整体呈现出小、散、零星的状态,集中成片、大规模产业基地较少。二是基地标准化水平不高,基地规划设计、建设规格、技术应用、农业投入品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缺乏地方标准,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无章可循,一些群众对有标准的也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生产上率意而为,也造成难以标准化。三是基地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滞后、新型商业模式不多;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占据主导,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灌溉、光温水智能控制系统、病虫害预警系统等现代化生产设施设备和工艺在基地生产上应用较少。四是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乐山的市、县(市、区)政府对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基地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四川省,乐山的市、县(市、区)配套资金缺乏。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缺乏研究和统筹,项目建设也缺乏统筹,造成基地建设滞后。

(四)“乐山造”品牌效应“弱”,新型经营主体市场影响力不够高

一是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小。除“竹叶青”外,其他品牌市场美誉度都不够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屈指可数;品牌带动力不足,辐射面有限。许多初级农产品只注重商标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还没有挖掘出品牌深层次价值,品牌的差异化和独占率不突出。二是区域品牌作用未充分凸显,乐山区域品牌还没有叫响。“峨眉山茶”品牌才起步,虽然覆盖了37家茶企业,但是“竹叶青”这样的大品牌没有加入,缺少灵魂支撑;乐山市拟开发“小凉山”区域品牌,但“小凉山”品牌已被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县小凉山果汁饮料有限公司、龙德绿色产业有限公司、乐山马边彝族小凉山茶叶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注册,另外凉山州雷波县畜牧站还注册了11个小凉山农产品商标,需要进一步协商企业更名,预估至少要1000万收购所有已注册的11个商标。三是对品牌的重视不够。创名牌的意识较弱,重创建轻培育保护,运作简单化,以为注册了商标就算品牌化了,缺乏品牌形象塑造和引导监管,不能有效开展品牌营销,经营的核心仍然是产品,而不是品牌。

三、推动乐山农业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做“强”龙头企业

1.发展壮大龙头。立足乐山市茶叶、畜牧、林竹、蔬菜、中药材五大支柱产业,以工程化、功能化、绿色化与便捷化为发展导向,依托竹叶青茶业、永丰纸业、罗城牛肉、峨边五旺、嘉州老窖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做强农副产品、茶饮制品、林竹制品等产业加工龙头。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整合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农产品加工力量,培育打造一批中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立足乐山农产品加工实际,优先培育发展禽蛋、水果、水产、食用菌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打造一批相关加工企业,填补领域空白。

2.加强科技创新。引导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重点要发挥乐山市农科院的智力作用,支持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好《乐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在评选表彰“科技杰出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等时,表彰对象要向农产品加工人才倾斜。建议乐山市科技局、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市级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推动各类研发机构、技术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强化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乐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个短板,要因势利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示范园区、重点龙头企业、重大产业支持项目为平台,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以项目强商,确保外来资本进得来,留得住,有效益。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提高乐山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约化程度,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建议乐山市投资促进局、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精心举办好茶博会、组织参加好农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强化乐山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推介、推广,吸引乐山市外、四川省外、境外大型企业通过独资、参股等形式来乐山市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做“优”产业基地

1.推进基地规模化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应用确权成果,发挥“三权分置”政策效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土地管理制度,推进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两个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和扶持,研究出台相关优惠、奖补等政策,支撑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农业发展农业。

2.推进基地标准化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健全集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为一体的全程标准体系。深化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水产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标准落实在产业基地。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格化移动监管、监测预警、农资监管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力争5年内规模经营主体、主要获证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健全产地准出制度,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3.推进基地组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基地实現生产过程标准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设施设备现代化、产品质量安全化和产品销售品牌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规范和联合作用,统一行业标准,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内企业、农户抱团发展,合力打造地方品牌。充分发挥专业组织连市场带农户的作用,强化农民专合组织联结和服务农户的职责功能,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促进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鼓励同一领域的新型经营主体实行横向联合,组建行业联合社或跨区域的合作社。依托申报注册商标和农产品标准,实施品牌和标准强社战略。

4.推进基地信息化建设。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推广物联网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技术进基地。大力示范推广农业生产智能新设施新设备新工艺,推进基地生产向着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大数据建设,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价格等数据的采集、监测、统计、分析和发布,为基地生产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

5.推进基地功能延伸拓展。在发挥基地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基地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新村建设等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基地+加工”,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构建现代农业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销售;发展“基地+旅游”,充分挖掘基地旅游资源,建设农旅融合特色基地,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推进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精品线路、精品节会,实现“以农带旅,以旅兴农”;发展“基地+文化+科普”,依托产业基地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征、民族文化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和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发展“基地+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基地内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村美民富的新农村。

(三)做“大”产品品牌

1.加大品牌的创建力度。深入实施“双品牌”战略,对已有的“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加强培育,特别是要尽力把“竹叶青”“峨眉雪芽”等有实力的大品牌纳入区域品牌内,支撑起区域品牌的灵魂;大力提升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峨眉雪芽茶业有限公司、四川蓝雁集团、四川省哈哥兔業有限公司等自主企业品牌,深入挖掘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在市场的独占率;加强“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支持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优势特色农牧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打造一批如嘉州荔枝、西坝生姜、峨眉山藤椒、犍为麻柳姜等地标产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牧产品认证,塑造品牌标志、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竞争力,鼓励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四川著名商标、乐山市知名商标。

2.加大品牌的监管力度。安全放心的品牌农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加强产地环境质量建设,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档案,推进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推行清洁化生产,鼓励和支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商品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建立安全预警监测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和监督监测,制定监测工作计划,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依法查处和建立诚信体系提供技术依据。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将乐山市信息化监管系统与移动终端监管整合,实现监管工作联机联网、自动上传、数据共享,促进基层监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和水平。

3.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努力创建和完善农产品评价体系,积极争取将乐山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列入四川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借助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四川名优农产品国(境)外精品展、川台农业合作论坛、西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平台,开展推介、洽谈、产销对接等活动。将乐山农产品品牌宣传列入省、市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乐山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依托知名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推进更多的乐山农产品走出乐山、走出四川、走出中国。

(四)做“准”扶持政策

1.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发展。应出台专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明确其概念和内涵,制定认定标准、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形成一个稳定、持续和长效的制度体系。在财政支持办法上,进一步细化财政资金支持多少、支持谁,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区别对待,新增农业补贴如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等等,真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应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2.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发展。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加大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力度,努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尽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建立轮训和进修制度,广泛开展培训工作,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地方与高校共建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农业院校设立相关专业,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训。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和涉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及大学生村官自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库中的一员,支持他们经过培训后进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

3.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扶持,也应监管。不仅应加强其在执行国家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监管,更要注重其在落实国家土地政策方面的监管,以防范风险、规范发展。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做法要设置明确的上限,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浪费农地资源,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防范承包农户因流入方违约或经营不善遭受损失。应定期对租赁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开展监督检查,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编辑:秦利民

[收稿日期]2019-04-09

[作者简介]毛丹(1982—),女,四川乐山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政府经济。

[基金项目]2018年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KL2018C04)。

作者:毛丹

第4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

现阶段,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是在其发展要求、发展效率、发展力量、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

(一)加快要素市场取向改革

一是在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方面,通过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完善法律法规,在对农民土地承包权实行物权化保护,将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权属明确区分。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林地、水面等生产要素通过流转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集中。

二是充分考虑到农业长远发展带来的设施农用地需求,赋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自身土地用于农业用途的使用权和调配权,在合理规划、留有余地的基础上,探索仓库租赁、土地银行等模式,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用地问题。

三是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抵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建立农业担保公司,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引导产业基础好、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用合作。

(二)转变政府农业扶持方式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性、平台性设施等的公共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并完善农业公共政策和公共投入的绩效考核。

二是允许基层对政府部门的农业扶持资金和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农业扶持政策的效率。

三是逐步调整农业补贴的投向与结构,切实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变农业补贴变成了人人有份的普惠制收入补贴的现象,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助政策的增量,向专业大户、养殖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三)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体现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装备等方面的集成上。随着经营规模扩大,新型主体普遍感到知识技术欠缺和人才储备不足。种粮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效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一方面强烈感到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求贤若渴。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重点扶持“年富力强”的经营主体,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基层创业的大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要大力扶持“强效辐射”的经营主体,如“投资农业企业家”。从社会效益角度看,要积极扶持“土生土长”的经营主体,如“农村种养能人”和“农村干部带头人”。

第5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 调查数据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资金来源、市场导向、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我对廊坊市新型农业园区的调查我发现。其经营者大多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积极参与技术培训,拥有一定的非农工作经历。与此同时,他们在融资、土地获得、服务体系、政策效率、后继人才等方面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农业经营者的退出与进入机制在其发展要求、发展效率、发展力量、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

一般而言,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这种多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同的是,农户(家庭农场)仍然是中

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但是,随着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中国农户群体开始逐渐分化,农业经营者分化为传统农户、专业种植与养殖户、经营与服务性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非农农户五种主要类型。其中,专业种植与养殖户,被称为专业大户,是指以农业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初步实现规模经营的农户。有学者认为,与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相比劳动和资本双重密集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更加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是在现有城市化及土地流转水平下解决农

业隐性失业、收入低下、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路所在。

通过我对廊坊市新型农业园区的调查,我发现。尽管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带动效应,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充足的资金来源市场导向性强注重品牌建设。结合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本文给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

(一)经营规模较大,呈现辐射带动效应

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如果说农业专业大户是以其土地经营规模大为主要标志则农民专业合作社走的是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它们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

作社经营规模化,这将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数平均约为130位,最多的合作社达到了1157位,社员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18.6亩,而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规模的中位数水平是850亩农机、植保等服务型合作社服务规模的中位数水平是1420亩。

就农业企业而言,90.9%的被调查农业企业拥有生产基地基地规模的中位数水平为516亩。农业企业通过“公司十农户”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等联结方式,不仅稳定了原料供应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调查数据反映,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数的平均水平为2044户,中位数水平为1000户,带动农户最多的农业企业带动了11000户农户,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二)盈利能力较强,资金来源呈现多元

调查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比一般传统农户明显要强。以农业专业大户为例,2011年人均农业净收益的平均水平就已达到4.4万元,而同期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258元。此外,得益于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观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净收益平均为273.9万元,农业企业为149.7万元。较强的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农业经营者收入的增加,而且增强了其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在被调查的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分别有77.6%和55.4%的样本其农业投入资金主要是靠自有资金,相对而言由于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大,并且大多涉及农产品产后加工环节

资金需求量更大,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投入的样本比例就较低只有14%。

(三)市场导向明显,销售渠道各有千秋

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并且参与市场竞争。数据分析表明,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78.69%的产品是针对市场需求生产的,这一比例在被调查的农业企业中提高到了84.32%。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有千秋但相互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四)重视品牌建设,产品认证比例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拥有自己的农产品品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达到了61.8%。其中,拥有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的合作社比例超过了35%。农业企业拥有各级产品品牌的比例更高,其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比例高达65.9%。相对而言由于品牌建设需要较大投入,农业专业大户往往以加入合作社或参与订单农业的方式分享品牌效应。但是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不少发展瓶颈与难题。

一、资金土地约束农业服务体系滞后;

二、支农政策脱节政策落实效率不高;

三、 后继人才缺乏退出进入机制缺失。

总结:现阶段,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是在其发展要求、发展效率、发展力量、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

基本思路是,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农业经营者的退出与进入机制。

第6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

从主体总量、发展质量、产业结构、区域分布、存活率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深入分析,把握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国的位次,总结发展规律,了解主体存活能力及活跃水平,发现薄弱环节及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第7篇:2018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

(一)

——基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和数据高鸣 郭芸芸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步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和发展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以下简称“文件”),厘清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加快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农业产业化龙头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融资信贷方面提供便利。文件规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包括上市公司,而且包括拟上市公司,还进一步包括了一些地区龙头和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广大龙头企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强化质量管理,创建知名品牌,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展现出快速发展的新特征。

一、发展概况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达41.7万个,比2015年底增长8.01%。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03万个,同期增长了1.2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约为9.73万亿元,增长了5.91%,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大中型企业增速加快,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4.5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约为4.23万亿元,增长了3.94%。图1农业部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分布图2016年,农业部公布了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总共为1131个。其中,山东省共计有85个,位居首位,第二名是四川省(58个),河南省和江苏省并列第三(55个)。有13个省份的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高于40个,还有7个省份的数量介于30-40个之间。从地区的分布来看,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传统农业大省。例如,经济发达省份的浙江和广东等省份,传统农业大省的四川和河南等省。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力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一端与广大农户链接,在另一端与流通商或消费者链接,充当着农产品供需市场的桥梁,同时也是产业化经营的营运中心、技术创新主体和市场开拓者,在经营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枢纽的作用。图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分布图根据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的8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含流通性农业企业)数据显示,高于45亿元营业收入的龙头企业有103家,营业收入为15亿元-45亿元之间的龙头企业为150家,而2亿元-15亿元营业收入的龙头企业数量最多(444家),8000万-2亿元营业收入的龙头企业数量为101家,低于8000万营业收入的仅有35家。从中可知,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2亿元-15亿元,占比53.3%。2016年,江西省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706亿元,成为最高营业收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于100亿元营业收入的企业数量为50家,占比6%,高于50亿元营业收入的企业数量为89家,占比10.68%。在课题组统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500强中,其营业收入均高于4.5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0强中,其营业收入均高于46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50强中,其营业收入均高于100亿元。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布局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链中的火车头作用,还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其规模特征进行科学引导,针对其经营规模和所处阶段进行扶持。另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做大做强,是顺应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图3部分地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利润对比图图3是对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吉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达到了14.22%;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平均利润为4147.65万元,利润率为2.60%;湖南省是传统的中部农业大省,2016年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利润为8693.59万元,利润占比2.34%;江苏为东部沿海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该省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利润为8232万元,利润占比2.67%;山东作为农业强省,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好,农业企业走出去水平较高,该省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利润为2.32亿元,利润占比6.16%;陕西为中国的西部省份,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利润占比为5.63%。各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其产业结构布局和农业经济基础紧密相关。此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作用突出,也为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多种类的社会化服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提供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2/3以上,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

二、区域经营状况分析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通过与农户的契约关系,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相脱节、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相矛盾的状况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为推进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开展了不同内容的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等。例如,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的意见》《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等文件,安徽省主办名牌农产品评选,湖北省组建了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进行担保,江苏省开通网络和组织技术交流等工作,广东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地流转等。表1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表注:数据根据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整理得出。根据对8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析结果,有286家龙头企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占比34.33%;有337家龙头企业位于中部地区,占比40.46%;有212家龙头企业位于西部地区,占比25.45%。从数量上可以看出,中部传统农业省份等地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明显的量的优势,并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图4 1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占比图图4是营业收入为10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有31个龙头企业的营业收入高于100亿元,占比63%;中部地区有13个营业收入高于100亿元,占比27%;西部地区有5个营业收入高于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占比10%。结合表1和图4可知,尽管东部沿海地区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及中部地区,但是营业收入高于100亿元的龙头企业数量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也进一步的反映了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多,但规模相对较小的现象。与之相反,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于中部,但规模体量较大。西部地区无论从数量或者体量上都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差距。

三、类型与品牌化发展分析在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类型多样,在不同行业中表现突出,充分发挥了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生产方面表现尤为亮眼。粮食生产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致力于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的生产布局,改善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引导优势区调优调精、非优势区调减转向,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部分。图5 涉农类上市公司的类型分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部分。截至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合计3034家企业,涉农类(不包含茶类)企业合计为121家,占比约4%。其中涉农制造业69家,农业52家。在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中,食品制造业占涉农类上市公司的31%,食品加工业同样占比31%,两类农业企业占所有涉农类上市企业的62%,这表明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食品行业。另外,农业种植业占比13%,仅次于食品制造业与食品加工业,这主要集中在粮食、油料等品种的种植;牧业养殖业占比12%,渔业养殖业占比8%,林业种植业占比3%。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休闲农业的推广,相关服务业企业蓬勃发展,占比2%。从产业链划分来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和下游(食品加工业),占比70.49%。而国外农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游(农药、化肥、种子和饲料等)和下游,例如种子企业孟山都、粮油加工企业路易达孚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其中,山东省最多,共有7家;其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6家;湖南省和广东排名第三,分别为5家;另外北京的农业上市公司有4家。从以上地区可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华东地区等,而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集团性不同业务增加,这也进一步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逐渐脱离传统农作物和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服务“三农”方面,尤其是在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小农进入现代农业生产轨道的方面作用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有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模式、“企业+中介组织联合+农户”模式、“协会+企业+中介组织联合体+农户”模式,现阶段,“协会+企业+中介组织联合体+农户”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模式,在实行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省份作用尤其明显。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主要与交易费用和规模效益有很大关系,交易费用的降低,提高了产业链中各要素的配置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分工明细则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经营主体获得了较高的规模效益。农户和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农户与企业关系的演变是农业产业化演进的基础,政府在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5家,其中超过百亿元的有4家,部分油脂类的公司全年收入超过300亿元。2016年以来,全省新建亿元以上的项目376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约282亿元,其中152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超过320万吨。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到了引领小农户发展的作用。截止到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了引领了1600多个合作社加行业协会,共有耕地面积9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4%。其中,带动小农户32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7%,小农户户均增收2460元。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2016年11月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个省(区、市)56个县(市、区)60个村3254个农户的专项调查,不考虑自家用工折扣和土地折租,经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稻谷种植亩均收益达到1224.34元。图6以黑龙江为例,调研该省国家级农业产化龙头企业,并进一步分析其经营类型。调研发现,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及加工种类的企业占多数,其次是油类和饲料类,其他类型产业数量相对较少,这与该地区粮食生产大省的定位一致。精准定位地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培育企业有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图6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类型结构图在品牌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方面,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7》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认证、检疫、质检等方面投入约为189亿元,增长了7.29%;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数量增长达11.78%,产品数量增长约为9.84%;超过70%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了HACCP、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超过50%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了省级以上名牌、著名(驰名)商标荣誉。此外,2016年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稳步提升,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主要农产品原料采购总额之比达到2.58∶1。相较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三标一品”建设方面更显成果。截止到2017年,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0个。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主线,要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仍需加强。

四、未来展望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对部分省份入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和2017年营业收入进行了比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都呈现正增长。安徽省、河北、湖北、吉林、辽宁、陕西增长率分别为:7.99%、7.69%、12.89%、3.44%、3.45%、6.50%。图7 部分省份2016-2017年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被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呈现数量增加、类型多元、规模适度、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的新态势。随着我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指向更加具体,基本形成了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重大战略部署核安排,对加快农业产业兴旺,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做出了明确指引和要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农业发展质量、乡村绿色发展提出了要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与市场联结密切,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农业经营主体形态,在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创新,龙头企业如何走好自身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与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相同课题。农业企业对比于其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架构和产业链,发展能力较强,是适应市场能力最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它仍然要肩负带领农户走向市场,拓展农业产业链,带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使命。因此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中还要多方位发力,共同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各省市应尊重经济规律,为企业提供成长成熟的环境,因地制宜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据其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

二、坚持市场导向,重视品牌培养。培育新型主体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品牌化建设与农产品质量提升息息相关,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品牌化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于品牌创建进行支持。

三、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体系。通过完善财政税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扩大保险支持范围等多种方式,给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环保理念。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应该有所提高,政府要加强生态保护的监管力度,企业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者单位:高鸣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郭芸芸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

(二)

中国农业新闻网 2018-02-23 09:02:00 ——基于农民合作社的调查和数据彭超 杨久栋201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也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快速起步和发展壮大的“黄金十年”。这10年,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合作社数量持续增长,业务领域持续拓宽,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9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196.9万家,是2012年的2.86倍,是2007年的76倍,特别是近5年年均增速达到37.2%。农民合作社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各类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涵盖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阶段,连接了农业经营的收购、营销、储运各环节,融合农村产业一产、二产、三产各业态,基本克服了农户家庭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困难,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随着农民合作社内部组织不断健全,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入社经营和增产增收能力显著增强。全国入社农户超过1亿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46.8%,社均成员约60户。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合作效益良好,农户收益显著、运行机制合理、社会影响较大的农民合作社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带动了农业农村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与创新。

一、发展概况在资源环境条件制约凸显、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的挑战下,农民合作社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践者,适应市场新需求,运用互联网+、绿色发展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农民合作社资产、营收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根据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的579家典型农民合作社的数据显示,2016年农民合作社营业收入社均约为1857.52万元,分配利润达到196.02万元(主要以国家级示范社为蓝本)。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对695个农民合作社的典型调查,合作社的社均资产为1234.13万元,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为社均576.52万元,流动资产(现金、存款、应收款项以及种子、化肥、燃料等存货)为社均347.25万元,农业资产(存栏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等)为社均261.61万元。接受调查的农民合作社社均负债298.94万元,其中,银行欠款154.26万元,亲戚朋友等个人借款90.45万元,此外还有民间借贷、村委会垫资以及部分应付账款、工资等。企业年度经营社均成本为843.56万元,工资性开支为82.99万元,雇工成本66.95万元。农民合作社表现出了较强的带农增收能力。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合作社当中,能够带动入社农户户均增收2000-4000元的合作社达到40.2%,6000元以上的达到24.9%,2000元以下的18.1%,4000-6000元的达到16.9%。

二、经营状况分析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不断丰富,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农民合作社在生产要素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逐步聚合与延伸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既帮助农民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问题,又帮助农户提高了市场谈判地位,引领家庭经营主体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既可以作为生产主体,又可以是服务主体,还能够联结其他经营主体。从产业门类上看,根据固定观察点体系合作社调查,从事粮油种植的农民合作社占26.6%,,从事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的农民合作社各占24.5%,还有24.2%的农民合作社从事瓜果种植,从事农机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占比为11.9%。而从事花卉行业、水产品和林产品的农民合作社比例较低。从事的行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社占比为37.3%。从农民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上看,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的合作社最多,比重为87.7%,另有83.7%的合作社为社团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服务,还有78.8%的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服务。从整体上看,合作社在良种引进和推广服务方面稍显不足(占比仅为28.3%)。另外,在农产品加工服务上面也略有欠缺(占比41.9%)。在电子商务方面,专业合作社使用互联网购买生产资料、农产品和使用互联网销售生产资料、农产品的行为均高于预期。无论是使用互联网购买农产品、生产资料还是使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生产资料的合作社数量,均要高于未使用互联网购买和销售农产品、生产资料的合作社数量。使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生产资料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要比使用互联网购买农产品、生产资料的农民合作社数量高出5.3个百分点。虽然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广度上有所提高,但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深度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即专业合作社使用互联网购买或销售过农产品、生产资料的比重不高。在参与调研的365家专业合作社中,使用互联网购买过农产品、生产资料比重不足30%的合作社占到调查总体的78.7%,使用互联网销售过农产品、生产资料比重不足30%的农民合作社占到调查总体的77.8%。具体情况如图(3)和图(4)所示:在对使用过互联网销售生产资料、农产品的合作社统计分析后发现,农民合作社使用互联网销售生产资料或农产品的途径主要集中在自建门户网站电商平台、自建手机APP电商平台以及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社通过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网销的比重最大,有效占比约为69.1%。通过自建门户网站电商平台和自建手机APP电商平台的合作社数量基本持平,有效占比均在31%左右。影响专业合作社参与电子商务的因素较多,对专业合作社从没有进行过“网购”或“网销”的原因统计分析后发现,相关物流服务不完善、不懂电商平台使用和“网销”技巧以及市场费用、推广费用较高等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专业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近年来,农民合作社从事产业门类、经营业态由过去单一的生产服务,向生产、供销、信用业务综合合作演变。据估计,超过一半的农民合作社提供产加销一体服务,服务总值达1.1万亿元。部分农民合作社积极开展内部信用合作,为成员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有的农民合作社与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贷款公司合作,引入外部信贷资源,发展供应链金融,解决成员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农民合作社发展还有向社际联合发展的态势。据估计,基层自发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已经超过1万家。这些联合社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品牌化发展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展转化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随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城乡居民不仅要求“吃得饱”,还越来越关注“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等美好生活的要素,对农业多功能性和多元化产品供给提出了深刻要求。面对市场需求的新变化,部分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发展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开展质量认证,打造产品品牌。目前,已经有43.7%的农民合作社实施了标准化的生产和服务,但仍有56.3%的农民合作社没有实施标准化的生产和服务。有29.6%的农民合作社拥有自主品牌,有14.5%的农民合作社能够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品牌。有65.5%的农民合作社注册了商标,有15.4%的农民合作社能够注册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商标。有49.9%的农民合作社有产品已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有23.7%的农民合作社能够有两种以上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

四、社会责任随着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合作社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农民合作社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力量,不仅担负着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责任,农民合作社根植农村,也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保护农村资源环境的重要主体。更重要的是,农民合作社是重要的农产品提供者,肩负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的重任。可以说,和一般经营主体相比,农民合作社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也更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农民合作社大多建立了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70.0%的合作社建立了农产品生产记录,67.4%的合作社有能力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66.7%的合作社能够规范使用农业化学品投入。然而,能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合作社只有38.2%,这是未来需要提高的重要领域,也是政策支持可以考虑的方向。在带农增收方面,大部分农民合作社都能够通过分红、二次利润返还等方式带农增收。参与调查的合作社中,有71.7%近三年进行过分红,有48.3%实施过对社员农户的二次利润返还。在应用绿色技术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除了发展有机生产,减施农药和化肥之外,农民合作社还采取了其他的环保措施。例如,参与调查的农民合作社能够把49.5%的秸秆粉碎还田,15.1%的秸秆用于畜禽饲料过腹还田,还有11.6%将秸秆作为生活燃料。在提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合作社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并且扶难济困。参与调查的农民合作社中,有47.5%的合作社提供过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33.1%的合作社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出过贡献,有64.2%的合作社为社区内的困难群众提供过帮助。但是,也应当看到,有15.1%的合作社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在全社会脱贫攻坚战中,“合作社+贫困户”成为各地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吸收贫困农户入股,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成为产业脱贫的重要组织载体,成效显著。

五、未来展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作为中央部署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工作提供了总指导、总思想、总要求。2017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具体部署。2018年一号文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指南。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为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核心、地方性法规为支撑、规章制度为配套的合作社法律法规体系。国家相继修订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部门制定完善了合作社登记办法、年度公示报告、规范有序开展信用合作等配套制度,19个省(区、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项目制补贴和税收优惠为两翼,信贷担保为保障,示范评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为配套的合作社扶持政策体系。2017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支持、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进一步系统构建了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体系。2015年开始,国家从农资综合补贴存粮中拿出20%合并过去的规模经营主体补贴和农业补贴的增量部分等,用于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重点解决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07-2017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118亿元,年均增长21.5%,各级农业部门认定示范社超过18万家、联合社达到7200多家。我国已经初步设计以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为顶层制度,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分层对接的多层级指导服务体系。201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税务、工商、林业、银监、供销等部门和单位建立了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依法推进合作社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多数地方陆续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成立了指导服务合作社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不规范和涉嫌违法合作社的风险排查、清理整顿。各地打造省、市、县三级辅导员队伍,开展“千人带万社”、“专家一对一”等结对帮扶,为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级政府落实国务院“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见,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设立的农民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织载体和经济力量,在实现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衔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等方面,必将承担更多的功能,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首先,在带动农户方面,农民合作社将在生产合作、购销合作、信用合作等方面承担更多的功能,引导小农户更好地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其次,在规模实力发展方面,农民合作社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各类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将会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将会在流通加工、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再其次,金融服务将成为农民合作社拓展功能的重要领域。金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于金融信贷担保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然而,当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仅仅停留在赊销农资等初步低水平的金融活动上,仅有25.0%的合作社能够为社员提供融资担保,也只有26.4%的合作社能够提供内部信用合作,而能够承担金融中介功能的合作社比例仅为7.0%。新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新增的金融、担保等的条款,将为农民合作社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和强有力的法律支持。随着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的健全,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担保联盟等将会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将成为众多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中介载体。最后,农民合作社经营指导和政策扶持将更加科学化。随着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大数据已具雏形,农民合作社的统计调查手段也将进一步优化。

第8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为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陕西省旬阳县关口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营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问题:建议

关口镇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汉江北岸,隶属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全镇共10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1.6万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将其作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全民创业、招商引资,一大批务工能人返乡、村组十部带头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初步形成了“示范同区引领、合作组织协调、家庭农场支撑、职业农民经营”的现代农业示范体系,在带动产业脱贫,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稳中有升。截止2017年底全镇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同区4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入社社员782户,发展家庭经营农场6个,培育农村能人及产业大户86户。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同区务工、订单种植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农村产业420户。

1.2 产业基地发展初见成效。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立足当地产业实际,发展规模化经营,主要围绕魔芋、畜牧、黄花、中药材、油牡丹、拐枣等产业,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实施,积极扩大产业基地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及产业化水平。全镇建成公武油用牡丹生产、万山青中药材种植、富程林下魔芋、恒鹏黄花种植、正银辣椒种植、富强花椒种植等百亩以上产业示范基地23个,其中3个基地纳入县级产业同区壮大培育。

1.3 产业带动效益日逐障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信息、技术水平、市场开拓、资金投入方面的优势,对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例如:公武油用牡丹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350亩发展油用牡丹及紧俏中药材,年通过地租兑付、农民务工支付人员工资等费用16万元,有效带动贫困农户获利增收。万山青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发展中药材种植500亩,长期务工农户60余人。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问题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不规范.通过调查全镇现有新型经营主体,基本停留都在初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日常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思路不清。对发展什么项目、资金如何筹措、如何开展技术服务、产品怎么销等没有深入调研考察,缺乏系统规划,存在“等、靠、要”思想,据调杳分析,全镇注册的新型经营主体有近50%处于“僵尸”状态.二是内部管理混乱。绝大多数经营主体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家庭式经营,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制度,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不清晰,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规范,民主管理体系不健全,运作管理随意性大,没有体现合作经营,发展活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吸引力。

2.2 产业规模化和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从发展项目看,目前新型主体发展的项目主要停留在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和政府主导的长效产业,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突出,没有体现区域特色,缺乏叫得响,拿得出、见效长的特色品牌。在发展规模上来看,受土地流转、群众思想等多种凶素制约,产业基地普遍存在规模小、难集约的问题,产业基地辐射半径大都局限于本村、本组等小区域的合作,规模效应没有充分体现,基地辐射能力弱,难以拉动市场,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

2.3 新型主体与农户之间利益链接不稳同。大部分新型主体与农户之间是松散型的合作关系或口头合作关系,没有联结成稳同的利益共同体。有的即使签订了相关协议也只是形式上的约定,在技术、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面没有真正有效落实。在农产品行情不好时,经营主体不愿按订单收购,压价收购或不愿收购,行情好时,农户又不愿将农产品卖给经营主体,抱团发展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

2.4 服务保障不到位。表现在:一是技术培训不到位。虽然近年来县镇分别在不同层面、对不同对象组织了多场次的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然而培训内容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不强,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效果不显著。二是生产配套服务不到位。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需求,从内部管理、技术指导、信息提供、产品销售、日常监管等方面没有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同时受知识水平、人员断层、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等凶素的制约,农业技术服务难以全面有效落实。三是生产配套设施滞后,“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遇上天干雨涝、气候变化、疫病袭击等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效益及生存。

3 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更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全镇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鼓励引领帮服,加大培育力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快速发展,为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助推脱贫攻坚,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3.1 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经营者、业主熟悉、了解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感受扶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增强其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对典型事例的宣传,通过宣传他们的成功经验、创业经历,辐射带动更多人,尤其是有志青年投身农业创业,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投身农业生产,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更丰厚的经济利益。要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纳入镇对村、镇对单位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形成责任倒逼,切实增强助力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2 着力强化服务管理。要对全镇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底调杳,建立管理服务台帐,加强日常运行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要明确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帮包责任,建立一个主体、一名领导、一个单位、一名技术指导的“3+1”包帮责任体系,主动帮助新型经营主体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分配机制,解决发展难题。要深入开展示范主体创建行动,制定镇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单位评选激励办法,整合上级各项扶持项目资金,加大对管理规范、带动作用明显、竞争能力强的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发挥示范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引导经营主体朝着主体资质化、生产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方向发展。

3.3 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要从镇情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凶素,按照宜农则农、宜蔬则蔬、宜果则果、宜牧则牧的原则和“短期抓烤烟、畜牧、魔芋、优质粮油菜,中期抓特色林果改造提升和中药材,长线抓油用牡丹、拐枣”的产业布局思路,做好全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规划。明确一个主体,一项主导产业,做好主辅业结合,推进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具有市场前景好、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结构,防止各类经营主体一哄而上,盲目扩大规模的倾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倾注力量建设一批集农业生产、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同,打造“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规划申报打造一批“农旅结合”、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助推镇域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

3.4 引导建立稳同利益联盟。积极探索“主体经营、带动发展、保底分红”等方式,推广“农业主体+基地+贫用户”的帮扶联结模式,通过争取专项扶持、发展现代同区、落实配套建设等措施,激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用户,采取土地、产业扶持资金等要素人股,以及返租倒包、基地共建、阶段就业等方式,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链结机制,让懂市场、懂经营的能人带动贫用户增加收益,形成?a业精准扶贫的“大合唱”。

参考文献:

[1]胡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用扰与对策措施[J].中州学刊.2015(3).

[2]倪慧;龚春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农业经济.2015(8).

第9篇:关于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委、省政府:

当前,我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和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生产,催生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各种新的农业经营形式的成长。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滞后、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受省政府委托,我们就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专业大户初具规模。 据调查,我省目前现有农业种养大户8.3万户(其中种植业5.4万户、养殖业2.9万户),户均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眉县共376个专业大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达253户,占67.3%。宜川县68个果业种植大户经营的3700多亩果园,全部采用新技术,建成了“果、畜、沼、草、网”五位一体的生态果园,优果率达到90%以上,2013年产值达4200万元,户均61.8万元;32个种粮大户户均收入达15万元。

(二)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24260家,入社农户达145.6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9.6%,带动非成员农户260.9万户,辐射带动率达45%,覆盖全省所有乡(镇)、村。宜川县农民合作社入社户数占农户总数的78%,基本覆盖了全部村、组。合作社经营产业涉及种养业、加工业和服务业,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农产品,并逐步扩展到物资配送、科技服务、民间工艺、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和产业。大荔县荔民果蔬信用服务专业合作社创造的“政府+企业+专家+农户”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在全县范围开展“农技农资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实践经验已在全省一些县区推广。合作社成员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较非成员高出近30%,眉县入社成员比非社员人均增收4200元。

(三)家庭农场起步良好。自中央2013年一号文件首次将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列入扶持发展重点以来,我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良好。按照省农业厅确定的标准,目前全省家庭农场总数已达21125家,经营总面积163.6万亩,其中95.6%的家庭农场从事种养业;种植业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为176.9亩;家庭农场户均年收入达20万元。洛南县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1.97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7倍。宜川县安家庄鑫丰家庭农场年产鲜蛋570多吨,年纯收入达70万元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2013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8万个,其中各级龙头企业达2190家(国家级36家、省级458家、市县级1696家);年销售收入总额1095.1亿元,出口创汇6.6亿美元。70%以上龙头企业以订单、股份合作等方式联结农户,使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和就近就业,去年实现增收总额为246.8亿元,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商洛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960元。宝鸡市龙头企业2013年吸纳农民工32596人,带动农户43万户,为农民增收11.4亿元。

二、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不规范。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是总体数量、成员数量还是经营规模、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发达省份。如合作社发展参差不齐、质量不高,单个合作社平均社员只有60人左右;合作社形式多而杂,有协会型、企业型、家族型、供销型、分散型、融资型等等,部分合作社只有牌子,没有社员,名不符实;示范社数量少,其中省级百强示范社只有230多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缺乏科学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财务制度不健全,利润分配不公开。在家庭农场方面,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下的占63%,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农场占近一半。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不但数量少,而且规模小,规模以上企业数占不到全国的2%,销售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非常弱。

(二)土地流转速度较慢。我省目前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进展较慢,土地流转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速度,导致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规模小、扩展慢,想扩大经营规模只能“望地兴叹”。即使已经流转的土地也存在期限短、不规范的问题,绝大部分流转合同一年一签。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土地,转出和转入双方以口头形式私下商定,转出方随时可以收回土地,直接影响了转入方对土地的长远投资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同时,流转的土地比较分散,流入方很难进行连片作业和水、电、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金融服务供求矛盾较突出。调研所到之处,集中反映的问题是农村金融部门贷款门槛高、额度小、期限短、手续繁琐、隐性成本大。由于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利润低,受自然和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农贷款风险较大,加之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受到限制以及担保机构不健全、信誉度差等原因,许多金融机构不愿为新型主体放贷。有的即使愿意放贷,也都是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对新型主体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在农业保险方面,政策性保险产品种类少、覆盖面小、补贴比例偏低,对新型主体也没有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巨灾风险补偿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从事种养业的新型主体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更是起不到支撑作用。

(四)配套措施跟不上。一是用地难。中央连续两个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民合作社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及“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的规定落实的不够到位。新型主体的生产、办公设施用地,拓宽道路用地,加工、仓储用地,大型农机具库房用地等,按正常程序批地非常困难,农民采取强行占地、占后罚款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用电、用水难。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基地上修建一些必要的设施需要架线通电、打井修渠等,不但审批手续繁琐,而且成本很高,在目前国家对土地流转后的基础设施投入还没有明确扶持政策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无力承担。同时新型主体用电价格每千瓦时普遍高于农业用电价格0.2-0.3元。三是设备更新难。有些起步较早的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加工设备严重老化或者属于落后淘汰产品,普遍由于资金困难又没有相应的项目扶持而得不到及时报废更新,仍在“带病”作业或“超期服役”,不但影响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五)人才、技术短缺。我省现有农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带头人绝大多数是农民,文化层次、技术素质、经营理念、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都比较低,在我们调研中了解的种养户中,近半数的人靠自己经验和自学指导生产,对新技术、新品种、新的种养方法、方式和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了解、不掌握,出于盲目状态,如:有的养殖户对牲畜的病毒、病菌如何防治均不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种养,很难胜任新型主体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工作。加之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一些部门的专业人才因成本太高承担不起而不得不放弃。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管理跟不上成为困扰新型主体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尤其是从事高效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一方面强烈感到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求贤若渴,他们对人才、技术的渴求甚至超过对贷款的渴求。

(六)社会化服务较滞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兴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我省无论是公益性服务机构还是经营性服务组织,在开展技术推广、农资配送、土地流转、机械作业、统防统治、抗旱排涝、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和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方面,与新型主体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专业性的服务公司和技术性的协会服务组织建立较少,远不能满足新型主体和广大农民所需的低成本、全方位的服务。

由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省起步时间不长,各地还在摸索前行。因此,基层政府普遍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意义和中央的重大决策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有的甚至为争项目、争投资而发展新型主体,前瞻性、目的性不明确;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配合不够、扶持力度不大、投入不足;许多地方在农民就业、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跟不上,土地转出后农民有后顾之忧;农村金融、保险机构体制创新不够、机制不活;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等等,都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中央确定,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我们要结合陕西省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新思路、创造性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意义的认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够优化集成利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释放农村生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形势下应对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根本之策,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小农业与现代大市场的对接,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状意义重大。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是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宣传和新闻部门宣传教育工作须及时跟进。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范围、广覆盖地开展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决策部署、扶持政策,及时报道我省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先进典型,推广他们的经验,真正使基层干部和群众方向明确、政策明了,学有榜样、干有奔头,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二)坚持以重点带动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根据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在全面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应首先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大主体,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家庭农场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非常契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家庭农场在我省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主要是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制定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具体办法,从认定标准、登记备案、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土地政策和社会化服务等层面健全配套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在我省,凡是农业生产有特色、效益好的地方,都是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的地方。因此,要十分重视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发展。各级政府要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在继续扩大农民合作社总量的同时,把注重质量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把工作重心放在示范社建设和推进同业合作社联合上。建议省政府责成由省农业厅牵头,工商、财政、金融等部门参加,对现有农民合作社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对登记、备案手续不完善的补充完善,今后凡在工商部门新登记的合作社必须到农业部门进行备案,以便更好的给予指导;对运作不规范的合作社,农业部门派员从组织管理、章程制度、财务核算、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示范社建设要在主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发展层次、加强股份资金管理、促进资金互助合作和新型农民培育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扩大示范社的评定,带动整个合作社规范发展。在推进同业合作社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登记管理、培训指导和政策扶持上。

除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是现代农业进程中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各级政府要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工信部门应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改纳入到全省工业技改项目范围,并增加技改贷款贴息总量,将项目和资金切块下达,减少层层审批。建议通过省政府对成功重组达到上市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重奖,以加强对明星企业的支持和培育。

(三)切实抓好土地流转这个中心环节

土地流转的速度与规模是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土地流转的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土地流转两个文件的规定精神,一是落实省、市、县三级工作经费,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步伐。二是推行委托流转、股份合作、集中连片的方式,提高新型主体经营规模化程度。三是健全乡(镇)一级经营管理组织和推动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四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四)全力抓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服务

1、财政扶持。各级财政要向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在土地流转方面,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流转双方给予奖励补助。要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调整补贴方式。今后凡涉及粮食生产的各项农业补贴尤其是新增项目和资金,重点向以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投放,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同时可以试点探索为家庭农场实行免费供种、优先提供技术培训、优先提供农机具补贴和提高补贴比例以及按家庭农场销售商品粮数量进行奖励的特殊政策。引导种粮大户通过工商登记逐步过渡为家庭农场。建议省级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科技、国土、扶贫等部门涉及农业方面的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等项目,尽量整合并优先安排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实施,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新型主体持有和管护。省财政还可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成立跨县、跨市的合作社联社,奖励补助联合社开展仓储、包装、加工、冷链运输和城市直销连锁店、产地批发市场等设施建设。

2、金融扶持。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创新体制机制,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坚强后盾,保障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要为新型主体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凡符合贷款条件的原则上都要放行,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加大额度、优惠利率。要将各类新型主体纳入信用等级评定范围,建立信用信息系统,按信用等级贷款,以降低银行风险。要创新农村贷款抵押质押方式,除土地经营权和经营收益权可用于抵押质押外,针对新型主体,试行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业机械、加工储藏设备、大家畜和种养设施等抵押贷款,并适当提高抵押率。建议以省政府名义或金融办出台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指导意见或办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开展互助合作,利用民间资本为合作社成员提供资金互助,以缓解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供求矛盾,并规范其资金互助行为,保证互助资金的安全。要增设各级财政出资的农业担保机构,提高信誉度,为新型主体提供全面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完善新型主体的风险补偿机制,在目前开展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创新保险产品,扩大覆盖面,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规模、不同作物等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现有保险保费补贴比例;针对以种养业为主的规模较大的新型主体,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并开展试点,以保障新型主体在遭受到巨大自然风险时,经济收入不受或少受影响。

3、人才培养。要紧紧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契机,精心编制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十三五”乃至长期规划,培养以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能人为主要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要充分利用农业高等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教育培训基地,结合“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职业农民培训免费和补贴政策,为新型主体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带头人、技术推广骨干、生产经营型和管理服务型人才。要根据各地种养业的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骨干进行专业需求培训,使他们学有目标和目的,学得懂、用得上、能致富。要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办法,率先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上升通道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要允许在职和退居二线的农业科技人员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职,兼职期间原单位一切待遇不变,多途径解决人才供需紧张的矛盾。

4、用地用电支持。国土部门要加大中、省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及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单列一定比例和按农用地管理等规定的落实力度,切实保障新型主体的用地需求。电力部门对新型主体从事种植、养殖、加工和储藏等生产用电一律按农业用电收费标准执行。

(五)加强对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科学指导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由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纳入党委和政府目标考核序列,建立考核和奖励制度,形成支持保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2、实行科学指导。针对各地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一些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早纠正,加强防范,防止再出现行政命令、下任务指标、搞“一刀切”;防止出现形式主义、重数量不重质量;防止出现工商企业进入农村以办家庭农场为名圈地,从事“非农化”、“非粮化”产业;防止出现家族势力称霸而伤害大多数农户利益;防止出现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名,搞非法融资,扰乱农村金融市场等现象发生。同时,不能忽视对占经营主体绝大多数的小规模承包经营农户的扶持,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维护公平、共同发展。

3、开展示范试点。在继续抓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合社建设试点的同时,重点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紧紧围绕我省粮、果、畜、菜等主导产业和其他优势特色产业,近期内重点扶持培育1000家左右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市、县两级也应树立一批示范家庭农场。通过召开现场会和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推广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典型,带动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企业战略管理考试大纲下一篇:质量部xx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