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方式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发展方式(精选8篇)

农业发展方式 篇1

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复杂,对发展质量的要求更高。农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农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做深做细。去年的基础好,今年的工作做得扎实,那么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乃至在不远的将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我们有充分的信心。

我国农业连续多年的平稳发展,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互支持与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进入市场,是锻炼中国农民激活中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农民进入市场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在指导农民进入市场角色的具体工作中常常重宏观轻微观,对于农民个体来说,我们的引导工作可操作性不强,农民在进入市场的具体技能上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的成功推广,为中国亿万农民聚合了搏击市场的合力,农民的市场意识、市场感觉和进入市场的热情得以激发。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机,为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做一些切实的工作。

1、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以及各种农产品生产单位的横向沟通。只有通过大范围的横向沟通,才能在我国农村的各专业产品产区域间形成一个总体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高效组合的农产品生产格局。使我国农产品产量

2、实现从单一的数量增长到结构合理、总量平衡的转变。以地方特产为龙头,做强做大特色农产品产业。各地要积极实施地方农产品名牌战略,农产品生产要从无害化开始,逐步实现从优质到名牌的过渡。我们要在原有土特产民族特性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夯实品质,拓展市场,形成地方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要积极协助农民拓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国际国内流通渠道,以民族特色产品为载体,实现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沟通交流。

农业发展方式 篇2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投入受限,支持转方式的基础不牢

国家农业投入虽逐年增加,但在铺开项目的同时,地方配套的压力也在加大;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建设等,国家未纳入投资计划,加之农民负担政策收紧,目前公共投入鞭长莫及,不能满足大面需求;各种生产要素仍高度集中,存贷“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农村融资难问题没有根本缓解,巨大的前期投入制约了高效产业发展。

2. 科技支撑薄弱,引领转方式的核心不强

目前,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为老年人和体弱妇女,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加之科技教育滞后,农技推广存在着专业人员缺乏、管理体制不顺、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农村技术人才匮乏,加快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科技支撑明显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

3. 产业发展缓慢,促进转方式的保障不力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受两大问题的影响,发展缓慢。一是专合组织问题。农业转型最大障碍在于分散种植模式与现代市场竞争的矛盾。在发展专合组织上,存在品牌支撑力弱、基地园区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滞后、管理相对疏松等突出问题,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有限。二是土地问题。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方向在于引入工业化理念,发展产业园区,但供地十分紧张。

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是关键

突破常德市农业面临的资源约束,科技是关键。一是要把优质良种培育、优良栽培技术开发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农科教紧密协作机制,重点在种子种苗、质量安全、防灾减灾、精深加工等领域加强联合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良种和集成配套技术。二是要搭建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继续实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制度,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实行良种良法、农艺农机相配套,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示范体系。三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

2.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保障

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建立与常德市经济实力相称、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的支持保护体系。一是不断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二是逐步建立具有地方特点的财政支农框架。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同时,不断探索符合常德市特点的农业补贴制度,根据常德市发展需要,对优势特色农产品种苗进行补贴;采取“基数+累进”的办法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补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向农村的同时,坚持民借、民用、民还、民受益以及滚动发展的原则,引导鼓励小额信贷组织、资金互助组织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农村产权贷款抵押方式,破解农村融资瓶颈,解决好农民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难题,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 加强政府管理调控是推力

经济发展方式VS经济增长方式 篇3

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又有怎样的联系呢?笔者试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在国际上,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也并非一开始就加以区分,如20世纪50年代,以刘易斯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家就将经济发展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后来在实践中,有些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甚至是“负发展”的现象。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改革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上明确了经济增长有别于经济发展,进而把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区分。笔者认为,两者的区别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增长”和“发展”的含义有明显的差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前者指“增加、提高”,注重于量的扩张;后者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或扩大,这里既包括量的扩张,更注重质的提升。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可见,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行的数量扩张,而且还包含了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并进,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以及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仅仅着眼于通过本行业本领域本企业自身内部要素结构的变化来推动经济增长,仅是微观的;经济发展方式则突破了自身要素结构的变化,并向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寻求发展,因而是宏观的。

再次,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也有明显的不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通常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如投资、人员、设备等)的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又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当前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最后,两者的目标和结果有根本的区别。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在于追求和实现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资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并积累了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三产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等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协调,其本质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根本区别的。我国从“增长”到“发展”两个字的调整,正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遵循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既然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有显而易见的差别,那么,两者还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

二、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的双方又是统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也不例外,它们对立着同时也统一着。

其实,从上述前三点的区别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两者的联系:“增长”注重于量的扩张,“发展”既注重于质的提高,也需要量的扩大;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总结和发展。人类经济发展的一般历史表明,就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规律而言,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即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单纯的高经济增长率毕竟不能包治百病,在高增长背后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也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以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基础。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当前,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国民经济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的格局。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作为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它们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使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

可见,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并非完全割裂,而是有内在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既有根本区别,又是紧密相连的。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次飞跃,也是一次创新。

农业发展方式 篇4

中共炎陵县委常委、副县长欧阳鹏志

近年来,炎陵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2元,增长11.9%。

一、坚持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市场化运作经营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一是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在巩固提升笋竹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突出发展高效种植、健康养殖、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兴高效农业,着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生态果、蔬、茶、药等特色产业建设。全县建成5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高产示范点15个,套袋水果总面积达1万余亩,外销型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4000亩,名优茶基地面积突破2500亩,新建金银花基地1100余亩。目前全县有休闲农庄31个,其中省市星级休闲农庄3家。二是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新型工业化扶持体系,同等享受各种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前景看好的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扶持一批旗舰企业。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15家。2009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639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59901万元。

二、坚持旅游化营销推动农业

坚持用旅游化营销推动农业,突出打造农业品牌,培育营销型农民,构建购销通畅渠道,提升农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农产品销售额。一是着力

品牌营销。围绕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抓紧推进品牌创建和整合,落实品牌提升配套措施,打造一批知名特色品牌,以品牌赢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全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34.6万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3%。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9个。“酃县白鹅”实现了株洲市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零的突破,“酃县白鹅”保种场晋升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20万亩笋竹标准化生产基地经农业部验收正式授牌。大院乌龙茶、霞阳神农铁观音获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二是培育营销型农民。加强农产品销售代理,培育农村经纪人,鼓励一批农民从事农产品销售和流通,通过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链接和农村经纪人的牵线搭桥,巩固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构建营销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完善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农副产品流通网络、烟花爆竹经营网络等五大网络,加快“新网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坚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构建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全县农产副产品没有出现滞销现象。组建了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服务中心,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中部绿色农产品博览会、湖南家具博览会等省内外节会活动,推介优质特色农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坚持用科技化发展支撑农业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大农技推广使用力度,不断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黄桃标准化生产”、“高产油茶生产技术”等重点科技成果18项,组织申报“‘酃县白鹅’产业保种与开发”等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新引进柑桔新品种“大分一号”,建成示范园100亩,新建炎陵中药材GAP基地300亩。全县引进农作物新品种

15个,建立各类示范点62个,技术推广面积达30余万亩。健全推广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蓝色证书工程”,培育一批技能型带头人。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加强和改善农业技术装备作为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物质保障,紧紧抓住“农机下乡”等政策机遇,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力度。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去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68万元,补贴机具2289台。农业机械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9432台/134234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38.2%。

四、坚持社会化服务保障农业

坚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切实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惠民政策向农村倾斜。一是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去年共发放农资综合补贴1369万元。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设立新农村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近4年来,全县每年整合涉农资金6000余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县级领导“七个一”活动和“三联三促”活动,抽调县直干部700余人进驻57个村开展帮扶。2009年获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称号。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28家,发展会员519户,带动农户1.5万户。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出台资金、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合作社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技术培训、良种推广、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进一步完善农业担保体系,积极探索以林权、土地经营权、农业订单等进行抵押担保的有效办法,着力

海南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 篇5

邢 民

农业发展方式的改变只能从农业本身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从缩小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机遇,打破常规全面推进农业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既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又是海南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

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对比,海南农业尽管有明显进步,但仍处在传统低端的水平,产业化水平很低,与现代农业差距甚远,这是海南农业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举个例说,国外现代农业普遍采用“农超对接”的生产销售模式,亚太地区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到80%,我国目前只有15%,海南农产品直接进超市销售的比重更少。据介绍,美国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增值高达30倍,充分证明“农超对接”生产销售模式的极大优越性,农民和超市共同分享增值,使农业成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产业。

对比,海南农业在这方面差距实在太大,连最基本的“订单农业”喊了那么多年,至今仍然停留在没有任何约束力的一般协议水平,没有任何履约保证金作保证。结果往往是受利益驱使,市场行情好时,货主背着协议方,偷偷把产品易主卖掉牟利,不负任何违约责任;同样,市场不景气时,商家逃之夭夭,协议变成一纸空文,一造下来的劳动成果白白打了水泡,农民年复一年吃尽了低端传统经营的苦头。农民对产业化的长期憧憬和呼吁,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推动农业产业化,提供从田头进超市的一条龙服务,实现“农超对接”,让农民分享从产地至超市的增值,改变农民长期收入偏低的现状,这是海南乃至全国农业改变

发展方式的希望所在。

二、重视天然橡胶在我省主要农作物的地位

农业部认定橡胶是海南主要农作物,这是从建国初期党中央决定在海南岛大面积种植橡胶战略决策,实施了半个多世纪后做出的科学认可,但这个决定同政府一些部门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距。据此,要确保和提升橡胶在我省主要农作物的地位,政府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前些年政府某部门专门召开糖蔗发展战略研讨会,把台湾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淘汰了的蔗糖产业,重新提到战略高度进行研究,这本身就是产业认知上的严重滞后。农业部把橡胶作为海南的主要农作物就是最好最有力的回答。目前,海南民营胶种植面积已超产300万亩,产量超产14万吨,与海南农垦形成两分天下的大好局面,政府应该重新认识橡胶主要农作物的地位,按原先设想的“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发展、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来综合推进,下决心整治遍布全岛的上百家民营胶厂污染源,下决心整顿和规范全省天然橡胶市场,让橡胶产业真正成为海南的优势产业。

诚然,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台风的制约,海南橡胶目前产量偏低,2009年全省橡胶开割面积485万亩,总产30.71万吨,平均亩产63.3公斤,农垦橡胶亩产只有54.3公斤。因此,要充分认识产量偏低是稀有的热带资源的极大浪费,产量偏低与农业部认定的主要农作物地位也很不相称。要增强全面提升海南橡胶主要农作物的地位迫切感,政府应该加强对天然橡胶产业的领导,把改良品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在这当中应充分重视和依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研发力量,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培育或引进适宜海南种植的胶木兼优新品种,最终实现种植面积1000万亩,亩产120公斤以上、总产达到100万吨的目标。这样,橡胶对海南农业的贡献将从目前约14%上升至30%以上,橡胶是海南主要农作物的地位才更加名符其实。

三、实现热带农业全面升级

我省农业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从冬交会展出的农产品质量的年年提升的大量事实,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但政府主管部门似乎对海南农业的未来,缺乏一个科学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例如,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本应是全省普及的事,但目前却只能在局部地区实施,这是一种对资源利用不负责的短见。笔者认为,海南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一块原生态净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天然温室”,应该无条件地成为全国冬季绿色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海南省应该庄严承诺:凡海南生产的农产品都是绿色的无公害的,这既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也是世界宾朋和全国人民的渴求,同时又是海南热带农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科学抉择,必将大大提升海南热带农业的地位。

国家从战略高度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给这个世纪承诺以强有力的支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视察时强调指出,更充分发挥海南优势,着力加强瓜菜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强化科技、信息、储藏加工、运销等方面支撑服务,努力打造海南冬季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部长的要求显然不是现在的局部无公害生产基地,而是要求海南坚定地实现全省农业无公害化,这既是农业部领导对海南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六大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发生的“豇豆”事件,有些市、县农业部门某些领导和相关人员受到了处分,事件从另一个侧面暴露出政府主管部门,离全面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要求认知上的距离有多么大。又如,近年建立起来的供应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表面看似乎是一种进步,实际上也是认知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因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同港、澳居民一样,早就有享受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渴求,海南再把供港、澳基地区别建立,这本身就违背全国消费者的普遍意愿,同时也是一种隐性资源大浪费。由此可以看出,海南农业

转变发展方式的唯一出路是实现热带农业全面升级,把海南真正建设成标准统一的供港、供澳、供全国大中城市的绿色菜篮子。

四、根据消费需求改良品种,形成品牌产业带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科学家早就预言,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都将越来越高,总的趋势是要吃得好又吃得安全,这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必须遵循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农业部门永不休止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农业部门要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放在品种改良上面,适时生产出能满足人们各个时期需要的合格食品。专家们在探讨我国人口达到15亿时的粮食供应问题,土豆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我国粮食长期自给的主要课题,这也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范例。

海南除了全面打造全省冬季瓜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外,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统一搞好资源科学配置,着力打造出几个有特色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例如,海南产的胡椒品质是全球最好的,应该在琼文地区建立一个能左右全球市场的大型胡椒生产基地,参与全球竞争,争创全球品牌。还有是以三亚、乐东、东方、昌江为主体的芒果种植带,以陵水、万宁、琼海、屯昌为主体的槟榔种植带,以乐东、东方、昌江、白沙为主体的香蕉种植带等等,我们应充分发挥资源地域优势,打造出叫响全国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专题学习体会 篇6

根据厅里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认真思考。通过学习我认为,随着我省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一些发展方式确实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主要体会如下:

一、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福建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福建省地少人口,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三、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四、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四、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

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品牌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

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五是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六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

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额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发展方式 篇7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都市农业”这个概念是20世纪中期由美国社会科学家首先提出的。都市农业的含义是指, 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即首先在靠近都市的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 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质农产品、优质生态环境的高度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都市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城郊型农业, 其生产、流通、消费、空间布局以及结构安排, 乃至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都必须把城市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的农业, 体现大都市对农业的高度依赖性, 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与都市现代农业不同, 城郊农业在空间布局上, 仅仅局限于城市郊区;在体制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产业结构上主要是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在发展理念上, 被动地、单向地为城市服务。而都市现代农业, 在空间布局上, 突破城市郊区的限界, 向市区蔓延;在体制结构上城乡一体化;在发展理念上, 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协调推进, “四化同步”;在产业结构上, 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等各种业态相继出现。如果说以前的城郊农业, 仅仅是一种“围城农业”, 那么, 当代的都市现代农业则是一种“进城农业。”

智慧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智慧农业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以及专家智慧与知识, 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 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 依托布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 (环境温湿度、土壤成分、二氧化碳、图像等) 和无线通讯网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 智能预测、智能决策、智能手机、专家在线指导, 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为一体, 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 不是农业强国。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化肥、农药, 导致耕地大量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仍然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 传统耕种只能凭经验施肥灌溉, 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还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形成严重威胁,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智慧农业利用实时动态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信息及时监测, 实现农田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 既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又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

当城郊农业发展到都市现代农业, 这时候的农业首先是服务城市的农业, 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居民的食品需求, 主要通过发展鲜活农产品, 直接供应城镇居民, 被称为“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其次是宜居生态农业, 即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让城乡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 晚上能仰望满天星斗;再次是发展休闲农业, 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让城乡居民旅游、观赏、度假, 等等。随着城郊农业转型升级为都市现代农业, 农业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生态需求、 精神需求、 文化需求、 健身需求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都市现代农业所固有的生态功能, 对于都市地区而言, 是不断被强化着的功能, 发挥着“城市之肺”的重要作用, 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我国一些大城市之所以存在严重的污染,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不重视都市现代农业建设。

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正在经济新常态下步入转型关键期,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 必须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寻求新突破。为此, 必须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 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而对位于大都市周围的农村,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是实现供给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都市现代农业也可以说是多功能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按农业功能划分, 可划分为农业工业园、观光农园、度假农园、休闲农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高新技术农业园区、民俗观光园以及民宿农庄等等。都市现代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现代农业是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 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为一体, 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现代都市农业是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满足都市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 达到资源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和谐统一,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农业对都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经过30 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大都市农业发展正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的新阶段。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上, 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驱动, 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适应大都市农业发展新阶段 (都市现代农业) 的要求,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分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之所以会落后于工业,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农业是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马克思说, 从历史进程看, 工业制造业是建立在应用物理学、数学基础上, 而现代农业不仅需要物理学、数学, 还涉及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等等。而上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在时间系列上是有差异的。从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农民的劳动, 比受分工支配的制造业工人的劳动, 具有更大的脑力性质。”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 富人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人是穷人。不懂得穷人经济学, 就不懂得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同时, 大部分穷人都是从事农业。不懂得农业经济学就不懂得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而农民之所以会穷, 农业之所以落后, 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素质较低, 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重视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的素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现代化的农民, 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农业, 以及都市现代农业。

长时期以来, 我们更多的是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对农民自身发展关注不够, 积累下来的问题很多, 主要集中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10 多年来,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就业, 农业劳动力素质更是明显下降。“如何种田”、“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的限制, 不会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装备, 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农业现代化以及建设现代都市农业, 就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 惟有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根本大事来抓,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农业发展方式 篇8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意义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4—0023—(05)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论题早已提出并被传诵,但真正地见诸于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并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这还是第一次。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管只是一个词的改动,但其内涵却发生了质的重大变化。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个理念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施政理念更加理性和成熟,它将引导中国的社会经济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运行。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增长已是研究的焦点之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被经济理论界视为同一概念,很少使用经济发展一词,以后由于需要开始分开使用这两个概念。经济学界一些学者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

当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和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时,人们认识到二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不能再被人为地割裂开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会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价值取向发生转换。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而言,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所带来的产品的增加。它的核算常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这些理论对当今相关研究仍有指导价值。现在经济学界结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给予的解释是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经济增长指标,但如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重大损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是其实现的目标也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寻求的依然是一种经济上‘量’的变化,用来衡量其变化的尺度还是一定时间段中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的增长率,基本上还是在经济活动数量变化的漩涡中兜圈子,尚未能有足够力量使人们从‘GDP’崇拜‘或GDP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走出。”所以,有的学者评价说,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显现为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特点。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复杂得多,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后更多的产出和变化,同时,“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改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这里有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要素和质的变化过程,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就是包括这些众多方面在内的经济社会进步过程,其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核心。

增长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只有增长才能发展,但增长并非必然带来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也是人口素质、生产质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其与“经济增长”相区别的鲜明特征就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也即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增长方式是实现增长的方法和形式,发展方式也是实现发展的方法和形式。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它蕴含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含有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升和社会的和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应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同时,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所以,这就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一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要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所以,这就要求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目前,中国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但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管理创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条件。所以,这就要求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在加快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的同时,还应创建环境体系予以保证,才能真正使其落到实处,这就要求:

第一,城乡间要形成规划、市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交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根据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条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体系,建设城乡之间人员往来、资源流动的通道,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二,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竞争主体机会平等,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新局面。同时,通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与国有企业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处在竞争弱势地位,要消除体制障碍,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以突出公共化为重点,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及金融机构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体制与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及国际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产业体系结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业;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强化体系功能,提高体系化程度。

第五,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化、体系化。

第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应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促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新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的活力,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

第七,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从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要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同时,要在开放条件下有效防范国内经济风险,最大限度地保证经济安全。对外开放本身就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只有趋利避害才是理性的选择。只有在开放中有效防范风险,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清醒认识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方针,科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式,同时,预示着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已开始,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对一个国家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长期探索,现在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显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也就是说,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

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它本身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准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更好地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需要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设计安排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种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延伸,标志着执政党执政理念实现了向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回归创新,也使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主、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但其行为主体除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所以,一切都应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对GDP的片面追求并不必然改善人民群众的福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享受等。我们已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群众因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强调的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除了强调GDP的增长之外,还强调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变革。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三)更好地体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在长期发展中处理和解决“快”与“好”关系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旧矛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就业难制约经济健康发展,人口老龄化冲击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在发展中客观难以避免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缺乏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发展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过多地讲“快”,而缺乏“好”支撑。现在到了必须彻底转变认识的时候了,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快”与“好”发展的相互辩证关系,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已清醒认识到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敏锐地察觉到在“快”思想指导下,以追求“速度”和“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重大问题,其不适应中国国情,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缺陷日益暴露,所以,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将“好”放在优先地位,以“好”为先,“好”中求“快”,就掌握了经济建设中的主导方面。为了防止片面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了今后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之中,可见其意义的重大与深远。

其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改革开放初期,没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根本无法摆脱被动落后的地位,“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正如邓小平讲的: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强调要抓住发展的时机,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些。“但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快’的要求,应当是又好又快,‘快’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正如邓小平曾经强调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的几次论述,其实是提出了经济发展既要快又要好,在好的前提下快速发展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凸显了“好”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这就要求通过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可见,‘又好又快’不是对‘又快又好’的否定,而是在‘又快又好’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好’与‘快’我们都要,关键是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它在新时期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强调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念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

总之,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这对中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举措的实施,中国现代化之路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宜家家居的感想下一篇:小鹰学飞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