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消费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消费—生态”悖论是导致生态时代的消费问题的逻辑前提。从思维层面看,它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从社会层面看,它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从个人层面看,它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消费—生态”悖论反映了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一篇:生态消费论文

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的批判与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价值评估

摘 要:传统生态消费理念要求人们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引导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现代人对环境的道德关怀。但是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缺乏对消费主体的深度反思,实践中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批判地继承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的合理内核,构建科学生态消费理念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消费理念;传统;科学;消费人格;人文精神

 

消费理念体现了人们对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商品价值的取向,是消费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评价与价值判断。基于对现代性消费的认识,传统生态消费理念提出消费活动应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从而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将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现代性消费的无度扩张,却没有找到现代性消费无度扩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态消费主义企图用生态理念来约束现代性消费行为的盲目和无序,阻挡现代性消费对自然的破坏,但是却无法根治现代性消费主体内在的痼疾。消费实践遭遇的困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扬弃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确立一种更加科学的生态消费理念以指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传统生态消费理念解析

所谓传统生态消费理念是指20世纪末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消费思想,其历史性的标志是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世纪议程》,文中虽未使用生态消费概念,但体现了生态消费的精神实质,认为人类消费需求的满足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要求人们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引导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随之理论界围绕这一思想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我们将这一思想称之为传统生态消费理念。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消费实践的发展也暴露出传统生态消费理念自身的不足,需要重新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澄清我们的认识。

1.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对现代性消费的批判有其合理性。一方面现代性消费将人类带入到一个难以为继的生存困境。人类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而造成的后果日益显露出来,漠视地球生态圈的承受限度,不加控制的攫取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生态失衡、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疾病和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接踵而至,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庞大的消费需求变得几近枯竭,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迫在眉睫的问题;另一方面现代性消费导致人类生活质量的目的性维度丧失。消费本应该是人们达到幸福的一种手段,但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使消费成了目的本身,人类在对物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中迷失了自我,人对日常性生存的自我需要、实践方式,以及文化价值的构造,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反映在消费活动上。正如凡勃伦所指出的,消费本身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目标,失去了它本来的应有意义,实质上成为一种符号意义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对我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表现为建房热、高档消费品热等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城镇普通家庭进行过装修的占50%,青年家庭装修率高达90%。[1]一掷千金的高档消费、奢侈消费成为国人效仿的典范,勤俭节约、节以养德被弃之一旁。在这种意义上,“与其说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人,不如说更像市场的奴隶。”[2]

超越现代性消费,倡导生态消费,成为人全面、自由发展,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生态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能量,同时使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3]在学者致力于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又展开了很多轰轰烈烈的生态消费运动。如,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分别有77%、82%、94%、67%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生态环境因素。[4]在我国生态消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绿色食品”、“生态商品”,生态消费模式也在一点一滴的建立。尽管如此,社会民众的生态消费行为依然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生态消费理念自身的不足。

2.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对现代性消费主体批判的缺失。传统生态消费理念面临的困境在于对现代性消费主体批判的缺失,对现代性消费的批判仅仅站在保护自然的角度,没有对现代性消费主体无休止、无节制扩张商品需求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换而言之,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将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现代性消费的无度扩张,却没有找到现代性消费无度扩张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而是消费精神的缺失。即使我们高举生态消费的大旗,阻挡了现代性消费对自然的侵略,但是也阻挡不了它对人、对社会关系的破坏,必须深入现代性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决策等内部,破解造成现代性消费无度扩张的原因。

3.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缺乏重塑生态消费的内在动力。经济主体在利益最大化理念的驱动下,主动选择生态消费的内动力不足。尽管城市居民对生态消费的认同度比较高,也远远不足以支撑其生态消费行为。“一般地,人们认为自己会购买对生态环境危害小的产品,但具体购买时,他们实际上没有践行这一信条。”[5]甚至有些人认为生态消费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以瓷砖为例,中央电视台经济栏目的市场调查显示,几乎超过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都没有考虑商品是否有放射物质氡达到A类标准的标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消费主体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消费者出于自身健康的原因可能会有选择绿色商品的动机,但是,由于受较低收入水平的制约,生态消费行为被迫中止;另一方面,消费者实施生态消费行为的成本是内在的,结果却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即利他性。生态消费者的行为后果将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绿色消费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比如节能空调比非节能空调的价格要高很多;同时实践生态消费行为的成果也是间接的,在短时期内看不到,这种成果又可能被其他人所享受。这就使得消费者的生态消费行为的动力不足。除非生态消费的成本由政府来承担,否则,消费主体的自利性根本无法成为实现生态消费行为的内在动力。

二、树立科学生态消费理念

科学生态消费理念,是基于人类消费行为异化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要求从重塑消费人格的角度审视消费行为,引导人们认识消费的工具理性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达到人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应实现对消费主体人格的重塑。消费人格,是指消费主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消费品格、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在消费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实现了依附性消费人格向主体性消费人格的转变。所谓依附性消费人格,泛指消费活动中一切不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性格和行为的人格,具有典型的依赖性、服从性和被动性特征。这种依附性突出体现在消费社会中人对物的依附和顺从,消费主义的盛行使消费成了目的本身,人类在对物品的无限度索取和占有中迷失了自我,进而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使得消费者无休止、无节制、无顾忌地占有商品,人变成物的奴隶。这种物化的人格吹响了人类改造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号角,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只是这种依附性消费人格的外在表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的依附性消费人格,即使在短时期内缓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传统生态消费理念重点是重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但是缺乏对消费主体精神世界的深度关切,没有对消费主体无休止消费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没有解决消费主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困惑。这也是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在实践中不被接受、接受了不执行、执行了不持续,遇到种种障碍的原因所在。换而言之,传统生态消费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人对物的依附性人格,只要消费主体对物的依附性人格一天没有转变,人对物的无限度占有就不会停止,由消费引起的环境恶化就不会改变,反过来也制约了传统生态消费理念被社会大众接受的程度。因此,加快消费者依附性人格向主体性人格转变,重塑消费者主体性人格具有迫切性。所谓主体性消费人格,是消费行为的道德规定性在消费主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也就是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恰当的消费方式,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表现为自主、进取、责任、道德等等。主体性消费人格,体现了消费主体对人的生活方式、人生价值、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确定性的态度和立场。重塑主体性消费人格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传统生态消费理念自我完善的动力,也是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重要内容。

生态消费理念内涵拓展与丰富的动力来自于消费人格重塑的需要,即消费主体自我价值认识的觉醒。消费主体成为自身的主人,不仅能够支配外界,也能够支配自身,能够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地审视消费的工具理性,认识到消费不只是人们达到幸福的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有意义、富于人性的体验。健全的消费人格体现了人对生存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关切,在个人自我实现上,不再追求物质至上,人不再是金钱物欲的奴隶而信仰明确,因此,生态消费能够强劲发展的精神动力来源于消费者的道德自律。

2. 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应在伦理范围上坚持道德主体的稳定性。传统生态消费理念扩大了伦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把权利平等原则从人与社会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提出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权利。认为“把自然存在物排除在人类的道德对象之外是非常狭隘的。……从历史的角度看,道德关怀对象的扩大正是伦理思想演进,道德进步的表现,人类没有理由严格划定道德对象的范围,而拒绝给其它物种和整个自然以应有的道德关怀。”[6] 科学生态消费理念认为传统生态伦理将伦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扩大到自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指出这种范围扩大,不是道德主体的扩大,而是道德对象的扩大,“生命和自然界不是道德主体”,[7]生命和自然界的道德权利是人赋予的。批判了传统生态消费理念的权利平等原则,认为伦理关系不仅存在于平等的权利主体之间,即使是非平等的权利主体间也存在着伦理关系,不仅强调了伦理的范围,而且指出了伦理实现的条件。

3.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应在消费实践上促进消费主体的自觉。科学生态消费理念既超越了现代性消费倒置生存目的与发展手段的辩证定位,又肯定了传统生态消费倡导的环境保护思想。但是质疑仅仅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倡导绿色消费并不能实现消费的真实目的,即获得物质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能从根本上约束消费主体的物质欲望和冲动。现代性消费冲击的不仅仅是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等,这也是传统生态消费难以克服的问题。科学生态消费理念认为一切不合理消费的根源在于消费者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对消费主体物化人格重塑的忽视,立足于消费个体的自觉与内省,自主性、创造性地塑造人格,克服消费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重塑消费者的人文精神,才是指导消费活动的根本。

三、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合理性与价值评估

就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而言,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逻辑构成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致的,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实践价值。

1. 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在哲学基础上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消费理念的多样化导致了消费行为的混乱乃至失控现象,究其根源是本体论范畴内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同。传统生态消费理念建立在生态中心主义之上,在本体论范畴上自然是第一性,人也是自然的存在物。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生态消费开始盛行,在生态伦理价值观上表现为尊重生命和自然,在生态自然观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互为对象性关系,在生态价值观上表现为承认自然价值的客观性,自然的价值是不依赖人而存在的,自然界的价值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8]的统一。尽管生态中心主义在价值观和实践基础上立足于保护自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导致了认识论领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混乱,生态伦理观将自然存在论等同于价值论,犯了从自然物的客观事实存在直接推导出人对自然的道德关怀的自然主义错误。离开人这个价值主体,谈论自然超越人的先在性,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必会消失,在实践层面陷入了消费困境,人变得无所适从。

作为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哲学基础的是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作为世界中心的认识,也纠正了生态中心主义将自然作为中心的认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与自然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人对自然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自然对人又具有约束性;看到了生态中心主义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共同进化的合理性,但批判了人的进化是以自然的进化为前提的观点,主张和谐发展是以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的;继承了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的人对自然改造、开发和利用的观点,但批判了对人的能动性的极端化,概而言之,作为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哲学基础的伦理学思想是人始终对自然具有能动性,但人的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科学生态消费理念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视界,在价值取向上完成从无限度的物质追求到以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为取向的转变,阻挡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守住人类道德的底线,弥补科技和智慧的不足;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视野,关注自然界,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2.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回归。科学生态消费理念认为,长期以来,现代性消费的无度扩张和生态危机的加剧是由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得自然价值被物质化, 在消费者主权的指引下,人类为了得到木材就毁林,为了得到珍贵的药材和皮毛,就滥捕滥捞等等,自然沦为人类的原料仓库;同时,使得人类对科学技术产生了绝对的依赖和膜拜,人类相信科学技术是万能的,是无止境的物质财富之源,是开创人间幸福的不竭动力,人类开始盲目地征服自然、榨取自然。科学生态消费理念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要以人文关怀为指导,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 不能忽略人类的精神家园;人文则要融入科学,实现科技文明与人的道德健全的统一。要保持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必要张力,努力改善科学发展的人文环境,减少或避免科学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危害,重视科学应用的价值导向问题。要充分弘扬科学的人文价值,依靠科学促进物质文明的繁荣,为人文精神的弘扬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挥科学精神本身的人文功能,并通过弘扬科学精神来直接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9]

3.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价值评估。评价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价值是其(“他”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功能与“我”主体价值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思维遵循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即贯穿的主体价值目标尺度。依据消费活动的属性,具有伦理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伦理价值。人类一切消费活动无论其具有何种具体存在形式,都只是作为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获得意义。科学生态消费理念关注消费者自我信念的提高,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注重追求人的尺度与自然尺度和谐一致,认为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及人类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应成为消费理念的核心,提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精神追求的新时尚。从伦理学的视角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进化过程中发展的。“通过这些有意识的人类‘自我教化’,可以避免过度沉湎于物质享受而不能自拔,以此丰富和充实孤寂的内心世界。减少人对自然的掠夺和榨取。”[8]

政治价值。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充分发展,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市民社会形成并成为现代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系统。市民社会的个体主义与利己主义价值取向,破坏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运用政治力量,引导市民社会科学生态消费理念的形成,合理引导市民社会自制,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社会价值。消费生活与当代人的生存意义之间有不少的差距,生存意义的价值贬值在消费社会中往往意味着物质欲望的无限上涨。用消费主义理念支撑的社会运转机制在当代需要重新审视。消费价值认同的形成,具有相当复杂的机制,物质的丰富与自然权力的匮乏使得这种认同出现了裂痕,一方面是工业化带来的物质过剩,另一方面是自然权力的匮乏。可以认为,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受无节制消费主义的刺激,人类的消费欲望日益成为当代人生存的“癌症”,使简朴的精神生活状态成为当代物质过剩中的精神贫乏常态。面对这种生存状态,应该反思消费社会的合理性问题,历史的机遇使得科学生态消费理念成为联系的桥梁,将物质丰富与心理贫困联系起来,将过度的物质消费与人的精神生态问题联系起来,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中盲目的物质主义倾向,重构现代人的生态消费生活。

 

参考文献:

[1]洪大用.关于适度消费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9,(6).

[2]万俊人.道德之维[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02.

[3]杨松茂.生态消费:人类消费行为发展的新定位[J].江苏商论,2006,(3).

[4]杨松茂.当前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参考,2006,(3).

[5]王建明,李颖灏.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实证分析[J].2006,(23).

[6]杨立皎.从分歧走向共识——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比较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3).

[7]钱俊生.生态哲学[M].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04.

[8]徐婕.新型价值观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9]李晓光.当代中国人生存境遇的哲学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责任编辑:陈合营]

 

 

作者:薛萍 尹晶晶

第二篇:必要的生态转向:从“非生态”消费到“生态”消费

摘要: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一直扮演着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并通过劳动和消费与大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20世纪以来,消费和市场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然而,注重物质消费的片面性消费、彰显权财的炫耀式消费、表现特征的符号性消费、自我苛责的吝啬性消费、残忍暴力的野蛮性消费等“非生态”消费方式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紊乱,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和谐,进而挑战人类自身的生存底线。“生态”消费是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的“统一”、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赢”、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与低碳消费的“多元”,它以环境的自我承栽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为界限,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范畴内开展人类活动,致力于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谐相处为目的的生态发展机制,保证消费动机生态化、消费过程生态化以及消费结果生态化。由此,通过公众维度的拉力、企业维度的实力、政府维度的推力与媒体维度的传播力,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合力”,进而推进“非生态”消费到“生态”消费的生态转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全面落实“十三五”环保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生态”消费;“生态”消费;生态转向;实践路径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产业化的全球性推进,使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利益,然而,却潜隐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非生态”消费是社会生活层面上导致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催化剂。因此,促进消费的生态转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推进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消费与“非生态”消费

(一)消费

“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是一样。”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用以维持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人类活动,也是人类与自然相关联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起初是带有贬义的韵味,意为浪费、耗尽、损毁。工业革命催生了不计其数的产品,消费一词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与生产、交换、分配并列,用来表述人类通过购买物质和服务来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个过程。

“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消费与生产具有统一性,有了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消费,产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其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就是消费,只有使用价值被接受的时候,生产的产品才能称之为产品。“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消费可以分为物质资源的消费、享受资源的消费以及发展资源的消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消费状况又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准之一。“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人类本身就是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消费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联结点,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消费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系统平衡,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的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产品无法实现其使用价值,就会造成产品的滞销、堆积,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使人们被物化,抢劫、偷窃、吸毒、嫖娼等犯罪行为屡见不鲜,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破坏社会的稳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以消费为导向的,物欲的增长促使生产者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一次次地挑戰自然、“战胜自然”,酸雨、沙尘暴、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

(二)“非生态”消费

20世纪以来,消费和市场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非生态的消费模式。

第一,注重物质享乐的片面性消费。

片面性消费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不一,在忽视精神消费需求的同时还更加主张享乐消费,完全抛弃了发展性和内修性的精神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共同构成了人类日常的生活消费,物质消费作为满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消费,在消费层次上要远低于精神消费。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本应是统一体,物质消费是精神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消费又反过来作用于物质消费,刺激物质消费的消费力度,丰富物质消费的种类,从而极大地提高物质消费的品质。然而,片面性消费割裂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把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混为一谈,阻碍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限制了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原始性的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局限于服务与被服务之间,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彰显权财的炫耀式消费。

炫耀式消费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希望通过一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敬仰。这种消费模式下,人们对于物质消费的需求不再是以使用价值作为消费诉求,而是以物质消费能带来的社会意义作为消费诉求。“需要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需求满足的首先是具有附着这些价值的意义。”消费的前提是看能不能显现出自身的身份、地位、权势以及财富,能不能证明自以为的社会价值,人们通过这样的消费模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以得到别人的羡慕和赞许作为自己的存在意义。炫耀式消费以消费奢侈品为主,以追求大品牌为潮流,以高昂的价格为象征,以认知奢侈品、使用奢侈品为炫耀方式,把对奢侈品的占有看作是社会阶层的差别所在,把消费不同档次的产品当作是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炫耀式消费是由不良社会风气所带动的畸形消费理念,奢侈品、大品牌、价格昂贵成为了争相追逐,最简单、最直接的展示自我财富地位的表现形式,可以在瞬间获得满足感和自信感。这种消费模式的蔓延,会扭曲人类自身的心理健康,肆意的消费、以大量的消耗品为代价满足自身的享受欲望,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不负责任。

第三,表现特征的符号性消费。

“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商品的物理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性,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声望和表现其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权利等带有一定象征性意义和概念的消费”。符号消费以追求产品的社会意义为诉求,以展现个性、特征、品牌等为目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消费行为界定自己所代表的符号。商家通过广告给产品注入符号,把产品定位为代表地位、品质、个性、特征的消费,使消费者在看到产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把产品和产品的社会价值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消费者为了给自己贴上符号进行不合理的消费。符号消费是人们希望自己区别于其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个性化消费模式,基于这种消费模式,人们过分追求个性化,急于证明自己而进行过度消费,不仅造成自己的内心不安,而且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第四,自我苛责的吝啬性消费。

吝啬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不去满足自身必要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过分地苛刻自我。进行这种消费的消费者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拮据,无法购买足够的产品,而是他们把这种吝啬消费看作是生活的乐趣,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吃剩菜剩饭,不顾大局选择不合理的生活物品,不考虑自身发展需求进行不适度的消费。这种吝啬消费的出现,使得廉价的问题产品横行于世,使用这些产品所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导致随之消费更多不必要的物资。廉价的问题商品,其使用寿命极短,频繁更换,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系统无法及时进行自我修复。

第五,残忍暴力的野蛮性消费。

野蛮性消费是以一种极其暴力的手段对珍稀动植物进行消费的消费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丰富多样,消费山珍野味的消费者屡见不鲜,这种为了极致的美味享受而残杀破坏珍稀动植物的消费不仅造成了珍稀物种的灭绝,也破坏了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发展。这种消费模式虽然能满足人类一时之快,但是更多的是会导致消费者患上罕见疾病以及不治之症,对人类自身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严重的伤害。人类不仅残忍地食用野生珍稀动植物,而且还崇尚皮草,以残暴的手段剥取动物之皮,从而生产出奢侈的皮草服饰供人类消费,不仅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扰乱生态系统的自我进化。

因此,“非生态”消费是一种不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具有盲目性、从众性、不可持续性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蔓延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以自然资源能源的消亡为代价的,是既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平衡规律的消费模式。“非生态”消费扭曲了消费者的价值观,膨胀了人主宰自然的欲望,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只顾及眼前的短期利益,放弃了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建设长足性的分析,由此招致生存环境破坏、人类本性丧失、经济发展滞后的社会后果,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推进“非生态”消费向“生态”消费的转型与发展。

二、从“非生态"消费到“生态”消费

(一)“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致力于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谐相处为目的的生态发展机制,是一种以环境的自我承载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为界限的消费模式,要求人类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树立良好的消费理念,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范畴内开展人类活动,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实施援救,保证消费动机生态化、消费过程生态化以及消费结果生态化;要求生产者采取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管理方式,以保护和恢复环境为己任,适度的开采,提高利用效率,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污染,力求达到零污染的状态,从而实现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的“统一”,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赢”,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与低碳消费的“多元”。

第一,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的“統一”。

人类的社会生活以需要为发展的动力,这种需要是循序渐进的,由单一化向复杂化发展,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在满足了单一低级的需要后才能对复杂的高级需求进行思索。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席卷全世界,人类的需要不满足于生存和发展,贪婪地摄取更多的物质需要,长时间的忽视精神需要,以物欲填充自己空虚的精神世界,一旦空虚感来袭就以消费作为手段进行填补。生态消费要求人们关注生态需要,把生态需要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统一在一起,使人们的需要生态化,更好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生态需要是指人类最基础、最必要的需要,当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都被人类贪婪的物欲破坏掉的时候,人类终将会意识到生态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类”需要中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由对立逐渐缓和最终得到和解。消费的动机来源于人类的自身需要,在生态文明时代里,生态消费的立足点在于保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的“统一”与合理满足。

第二,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赢”。

生态消费是以生态思想指导消费的一种消费模式,力求以生态意识融注消费方式,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赢”。生态消费要求要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以最少的消耗换取最多的资源,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生态消费倡议工业生产使用清洁能源,更新生态技术,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生态化处理,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消费培养消费者的生态自主性,注重消费质量,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态消费观念,增强生态责任意识,注重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消费主张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大自然的资源能源,弱化贫富差距,既能保证代内的公平,又能对代际的公平做出贡献,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自然的平衡发展。

第三,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与低碳消费的“多元”。

生态消费不是单独存在的,是涵盖了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以及低碳消费在内,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寓于可持续发展之中的一种消费模式,强调的是在满足于当下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到未来的子孙后代。生态消费要求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长规律,以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再生为前提,以实现人的代内发展和代际发展为目的,强调消费的正当需求性,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生态消费是把消费与生态相结合,把自己的消费行为归入到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部分,把人与自然放在一个互相尊重、互为供给的位置,转变社会的消费理念,对之前的消费模式进行有效扬弃的结果。

(二)生态消费的社会价值

倡导生态消费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它致力于调解人与自然关系,保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护育自然环境的同时,完成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发展,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作出规划。

第一,构建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

工业文明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土地沙漠化、弱碱化,酸雨,全球气候变暖等多重危机,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大量的消耗和掠夺为主,肆意开采和使用资源能源,灭绝了众多珍稀物种,以牺牲自然环境来牟取暴利,摧毁了自己的生存家园,使青山绿水成为一种奢侈的存在。“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健康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消费要求,能够使人们的消费行为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生态发展规律,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缓解社会贫富差距,保证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满足人类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以求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共同进步,有利于推进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消费不是一味地返璞归真,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生态系统的自我承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的范围内谋求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长远发展。生態消费一改原有的高产能、高排放、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以生态环保意识贯彻整个生产和消费过程,促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还强调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谨慎选择,身体力行地倡导生态消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态消费以生态需要促进生态生产,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加快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社会主义前提下,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各种消费资料,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消费质量就提高了。”这里所说的美的规律既是指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对大自然破坏的修复必须以控制人类的社会活动为基础,所以提倡生态消费是缓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必然选择。生态消费要求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把自身重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进行合理适度的消费,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消费要求生产者生产过程生态化、生产工艺生态化、研发科学技术生态化,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社会和生态环境一个洁净健康的发展环境,以生态消费拉动生态经济增长,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为供给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推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非人化的机器统治使人们一味地崇尚科技,把科技看作万能的造物主,无视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力图以科技为手段控制自然,以物质欲望的满足为生活的幸福意义。生态消费倡导的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重新获得真正的幸福感;生态消费培养的是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协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生态意识,既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心理需求,又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精神支撑。

三、生态消费的实践路径

消费是人类特有的,能够主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消费类型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非生态消费是工业文明的代表,而生态消费则是由生态文明创生的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消费,需要公众维度的拉力、企业维度的实力、政府维度的推力与媒体维度的传播力。

第一,公众维度的拉力——生态消费理念的转型。

“消费方式的变革,从深层次上讲涉及的是价值观的变革问题,没有价值观的变革也难有消费方式的变革。”由此,消费模式的变革应该要从消费理念开始。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直接参与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变革力量,促使人们群众学习生态环保知识,灌输生态消费的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强化其地球主人翁的生态消费理念,提高自身的生态环保责任意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转变消费理念,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作出贡献。

“在现代社会,公众参与的实现方式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得以进行的。”民间组织是人们群众自发形成的,具有广泛的参与度,对倡导绿色简约的生态消费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有识之士汇聚在一起,可以深入人民群众宣传低碳减排、合理适度的生态消费理念,为政府推行生态消费建言献策,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出努力。

第二,企业维度的实力——生态消费产品的研发。

“我国企业应当从绿色观念出发,以提升环境和健康效益为目标,积极利用绿色技术的新成果,通过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优化等手段开发绿色产品。”首先,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主体,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消费产生的基础,必须要责无旁贷地承担社会生态责任,使用清洁能源,研发生态化产品,更新生态化生产技艺,改进生态化废弃处理方式,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其次,企业要提高产品创新责任,加大对生态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生态消费产品的研发,努力学习核心技术,深化生态化企业制度改革,将环保要求贯彻进整个生产和研发过程,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再次,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学习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将生态消费的理念注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培养企业职工的生态责任意识,选择多种渠道对生产出的生态产品进行推广,拓宽与消费者的交流渠道,做好产品的售后咨询和服务工作,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为自己的产品负责,减少污染和浪费,由此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发展机制。

第三,政府维度的推力——生态消费市场的监管。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生态消费理念的引导者。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整合零散于各个法律规章中的法律条文,在环境保护法中使相关规定更加系统化、详尽化。例如明确公民对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公司注册的时候协议排污情况;资源使用付费制度;“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保护归责制度;污染后的惩罚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要加强执法监督能力,明确职务的分管范围,细究责任的划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督促生产者生產绿色、健康、环保、低碳的产品,注重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生态化,从而降低环境承载压力;实行绿色采购制度,采购数量、产品、类型公开透明,对采购产品能够充分使用,以修复生态和保护生态为目的,有利于生态市场体系的建立,形成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一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再次,要规范公民的消费行为,引导公民购买注有环保标志和安全质量认证的产品,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坚决抵制三无产品,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

第四,媒体维度的传播力——生态消费趋势的引导。

大众传媒是现代传播媒介,具有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优点,在倡导生态消费方面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既是生态消费的传播者,也是生态消费践行的监督者。“以媒体自身的文化身份和传播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重塑低碳经济下国民的价值观,是媒体道义、媒体责任和作用的时代重托。”

首先,大众传媒必须遵循自身的职业道德,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基础,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和评判,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健康的消费。其次,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广告栏、生态消费宣讲等各种形式向消费者传播生态消费知识,说明生态消费的重要性,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理念。再次,大众传媒具有即时向社会披露现实的特点,对于非生态生产和消费行为,应该秉持职业操守,以事实为依据,深入企业内部、消费者基层,通过明察暗访对其进行批评和揭露,以舆论的强大压力督促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合理适度的生态化生产和消费,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作者简介:高仁龄,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凯)

作者:高仁龄

第三篇:“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意蕴

摘要:“消费—生态”悖论是导致生态时代的消费问题的逻辑前提。从思维层面看,它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从社会层面看,它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从个人层面看,它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消费—生态”悖论反映了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复杂关系。正是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失衡造成了“消费—生态”悖论,造成了深重的意义危机、人性危机、生态危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消费的无限性与生态的有限性的矛盾关系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学视野破解这个悖论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消费—生态”悖论;消费自由;消费公正;伦理意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不仅是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的变革,更是消费目的与消费本真的回归,体现了消费的生态化走向。消费是确保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人类的消费是以一定的生态损耗为基础的,是自然过程。因此,消费与生态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生态损耗为基础,另一方面,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则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为前提。消费与生态之间以各自的张力构成了“消费—生态”悖论(consumption-ecology′s paradox)。正如学者指出的,“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似乎只要从事现代化建设,就必然导致物质主义的生发和张扬,并进而会导致伦理道德的沦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要保护和维持已有的伦理道德和生态环境,就只能牺牲发展和忍受贫穷。消费社会更把这个悖论深化了”①。这个悖论是导致生态时代的消费问题的逻辑前提。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消费的无限性与生态的有限性的矛盾关系,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学视野破解这个悖论的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探究消费方式生态化的实践途径和具体方式。

一、消费悖论与生态悖论

悖论原本是一个逻辑学的范畴。自古希腊说谎者悖论诞生以来,悖论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渐从逻辑学范畴扩展到其他的领域。悖论的英文是Paradox或Antinomy。“Paradox”的原意是指“同人们通常的见解相抵触的理论、观点或说法”,它既用来表示超脱世俗、似是而非的科学论断(即所谓“佯谬”),也用来指称越规违理、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即所谓“谬论”、“两难论”);而“Antinomy”则是指“自相矛盾的语句”。在历史上,悖论包括了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结论。它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逻辑悖论。它指的是,有命题P,如果断定它是真的,那就可以由它推出命题P是假的;如果断定命题P是假的,又可以由它推出命题P是真的。第二种为佯谬。某些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是错误的,但实际上却是对的。如“白马非马”、“鸡三足”等。第三种为谬论、两难论。某些论断看起来是对的,理论似乎非常充分,似乎非常符合逻辑,但实际上却是错的。②

消费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通过消费活动,获得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越多的商品就越能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类更幸福呢?答案并非如此。在消费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超出了基本生存需要的范畴,消费的真实目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的内容由单纯对物的需求演变成对物的符号价值的追求。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驱使人们在幻想与实际中成为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背离了消费的真实目的,出现了消费悖论。

生态悖论最先是在1997年由西南农业大学88岁高龄的叶谦吉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悖论是指一切有悖人类、自然及社会这个有机统一整体协调发展的错误理念。可见,生态悖论是相对于人类、自然及社会这个有机统一整体而言的,要求它统一整体协调发展。③生态悖论现象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矛盾性。人与自然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然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改造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是矛盾的两面。如果只一味地开发与利用自然,必然导致生态悖论现象。二是不协调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悖论现象的出现表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三是急功近利性。人类为了追逐眼前利益,不惜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必然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

生态悖论现象的产生是人与自然矛盾作用的结果。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斗争的实践,表明了其产生的客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从主观上讲,生态悖论属于人类认识论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得出与事物本质、客观规律相悖的认识。

消费悖论是人类消费行为超过自然生态容纳、承载限度所导致的,并由此必然带来生态悖论。而消费在一定意义上是延续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生态则是人类延续文明的重要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消费与生态关系的失衡,必然导致“消费—生态”悖论。

二、“消费—生态”悖论的深层逻辑

“消费—生态”悖论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是:消费是无限的而生态是有限的。其意涵是: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若没有道德对其制约,欲望性的无穷消费必然导致物质主义的生发和消费主义的张扬,进而导致伦理道德的沦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道德的审慎力量,否则就只能妨碍消费、忍受贫穷和牺牲发展。

“消费—生态”悖论表面上看是生态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它的背后隐藏着深层逻辑。从思维层面看,它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从社会层面看,它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从个人层面看,它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具体来说,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从思维层面看,“消费—生态”悖论是人类工具理性的高扬

“消费—生态”悖论在表面上是消费、生态矛盾作用的结果,在更深层次上,它是特定思维方式的产物。“消费—生态”悖论的产生与近代以来人类理性复兴及其工具理性的高扬密不可分。工具理性是一种以手段有效性而不是目的合理性为宗旨的思维方式。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工具理性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它有效地提升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人类活动的领域与范围,推动了人类从自然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过度张扬工具理性,导致了工具理性霸权,工具理性成为了衡量一切的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霍克海默明确指出:“当理性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权,即不能就人的生存问题说出什么来,不能从内容上对这些问题表示什么态度,不能从关心人类解放、指导人类认识的意义上来说明行动的目标,而只关注于用何种工具和方式对自然界进行最有效的征服时,理性就成了一种工具……它的行动的价值,即它在控制人和自然方面的作用膨胀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④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消费不再是维持人类满足基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方式,而是成为了人类满足过度欲望的工具。在工具理性过度高扬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生态耗竭的时代。

2.从社会层面看,“消费—生态”悖论是经济发展目标单一化的后果

传统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增长和数量扩张为单一目标,弘扬经济理性,打破了经济发展与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经济理性是近代经济学鼻祖英国人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从主体角度讲,经济理性主张以人的本能为尺度进行社会活动,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第二,从价值的角度讲,经济理性注重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价值,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第三,从目的合理性角度讲,经济理性是一种支配目的合理性的工具理性,它仅仅关注以有效的手段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第四,从理念上讲,经济理性坚持以经济效应最大化为指向。在经济理性的刺激下,人们在消费领域逐渐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更多意味着更好。在经济理性主导的传统发展观中,消费不再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正常活动方式,而是成为了实现资本继续增值、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生产力,“不消费就衰退”逐渐成为共识。从此,消费与生产、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单一化必然会破坏生产、人的需要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消费—生态”悖论。

3.从个人层面看,“消费—生态”悖论是人的需要异化的特征

人的需要原本来自于人的内心的真实意愿和兴趣,是一种自我生成的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原本是人存在的方式,也是自我实现的必由途径。但在异化社会,劳动的异化蕴含着人的需要的异化,意味着人需要劳动不再是出于对劳动本身的需要,而是为了劳动之外的生存需要。这是一种出于人的本能的动物性的需要。需要关注的是产品,而不再是活动过程本身。对生存的关注必然体现在对产品的占有上。在商品社会,产品被它的符号——货币所取代,对产品的占有转化成了对货币的追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确证的产品,其享用应以享用者具备相应的本质力量为前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享有产品的人并非具有相应的本质力量,在原本无力享用却人为强制占有的情况下,享用者必然会采取与对象本身不符的方式或手段,造成了对消费对象和人的身心的破坏。如果人的需要完全脱离了对劳动本身的需要,而是以对物质产品的不断占有为中心,那么人的需要就沦落为动物性的需要或异化的需要。异化的需要试图通过对物质产品或商品的高度控制与占有来获取所谓的“地位”。由此必然形成“消费—生态”悖论。

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交换结构,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基础之上的。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不再是停留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上,而是更加关注消费品所象征的身份地位、流行时尚等符号价值。消费的符号化使得对物品使用价值的需要演变为对物品符号价值的追逐,对物品实际价值的渴望演化为用虚拟价值堆积起来的符号的热捧。财富和物品“构成了一个全面、任意、缜密的符号系统,一个文化系统,它用需求及享乐取代了偶然世界,用一种分类及价值的社会秩序取代了自然生理秩序”⑤,而符号消费需要大量的物品来不断地更新、维持符号价值的存在,必然有许多新的流行产品取代一些“落伍”的产品,以此来保证符号的意义层出不穷,不断满足人们的符号消费欲求。然而,每一次符号消费的过程,都是来自自然生态的原料的不断攫取,消费废物的不断丢弃的过程。由于符号消费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忽视,必然导致对自然的藐视和忽略,自然生态不过是不断炮制符号价值的工具而已。消费的“符号化”,一方面导致人们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对人生幸福的思考,颠倒了人生目的和手段的位置,人们在享受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陷入了难以挣脱的精神上的空虚和迷惘;另一方面,由于消费欲望的无止境和符号消费的无限性,严重违背了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人们自己也忘记了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一份子应有的伦理精神,也迷失了自身在宇宙世界中的价值坐标,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态生存,陷入了海德格尔所称的“被抛入世界”的无根状态,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恶心”。

三、道德制约消费的可能性

面对越来越难以成为人类依靠的生存环境,人类除了有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类未来生存境遇忧虑的本能反应外,是否还应该增加些对自身消费行为、消费逻辑的理性自觉与伦理审视?消费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不仅受个人消费能力的限制,而且受消费伦理观念的影响。即人们消费多少、怎样消费也是道德伦理问题。“消费—生态”悖论的产生,充分暴露了道德约束、监管的乏力。

市场社会遵循的原则是资本的运行逻辑。从现实看,拉动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社会以禁欲和节俭为美德的传统消费伦理观。在市场社会里,资本的运行逻辑造成了需求世界和供给世界的分离。生产与消费绝不仅仅为满足人的实际需要了。市场经济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和被物包围的世界。当供给与需求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时候,生产与消费之间就不存在相互构造的问题。即有什么样的生产,也就有相对应的消费。然而,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世界与需求世界保持了相当的张力,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构造奠定了现实基础。一方面,欲求世界对供给世界的构造是虚拟的、可能的。虽然人存在占有和表现的欲望,但是它同样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供给世界对欲求世界构造是现实的。欲求世界对供给世界的构造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如果没有占有和表现欲望,即使有庞大的商品堆积,也不可能开启全面的消费运动。

市场社会是物质丰裕的社会,物质丰裕总比匮乏要好。因为人们始终想往:创造财富就是创造幸福,占有财富就是享受幸福。而正如波德里亚所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环境史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⑥不断增长的物质世界等待着人们去消费。令人费解的是,市场社会里的消费创造了使人幸福的前提,为何却并没有创造幸福本身?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反思和追问并没有成为人们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消费社会,消费欲望的总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自身和自然生态的承载限度。大量的消费实践表明,消费欲望的膨胀和满足并没有带来人们向往的和谐和幸福。试图通过消费数量的几何增长以全面提升幸福指数的努力是徒劳的。人们的占有和表达欲望连同实现这些欲望的社会设置暴露了诸多的危机。重思消费合理限度和合理消费边界的社会运动成为了消费发展的必然要求。

消费自由是消费主体自觉、自主和自愿的消费行为。消费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选择不选择、接受不接受商品和服务,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而所谓消费公正是指消费权利与消费对应的一种均衡关系。自由和公正都是人们的永恒追求。但是在自由和公正的紧张关系中,自由往往具有优越性。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崇尚的经济自由往往容易走向经济自由主义,从而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层严重等现象,而经济公正正是对经济自由主义所带来后果的反思和修正。在消费领域也同样是如此。消费自由也具有相对于消费公正的优越地位。消费自由的张扬导致了代内和代际的不公正。

正是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失衡造成了“消费—生态”悖论,造成了深重的意义危机、人性危机、生态危机。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失衡,往往容易使人们高举消费自由的口号,肆意地放纵着无止境的欲望,并以物态的形式迅速地膨胀,造成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状态的空前紧张。人的消费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享受幸福,然而,“我们现在的消费欲望已经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本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为了使人过上幸福和满足的生活。消费只是达到目的,即达到幸福的手段。但现在消费变成了目的本身。对消费不断增长的需要迫使我们不断去购买,从而使我们依赖于这种膨胀的消费需求,依赖于那些可以满足我们需要的人和机构”⑦。消费在本质上已成为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消费成了目的本身,幸福就是消费更多、更新、更好、更贵的商品。在这种消费目的与消费手段的颠倒关系中,消费已经不再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正常行为,而是已经成为了难以控制的病态行为。

伴随着消费意义迷失的是人类自我的迷失。在消费社会,人不再是消费的主人,而是消费的“奴隶”,人的价值只存在于消费与享受中,不再具有主体价值,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彻底丧失了。“在那里,消费不是为了满足正常需要,而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和尊严,而是为了纵欲和享乐;个体不是把群体和社会当作家园,而是看作牢笼和地狱。人们普遍地感到空虚无聊、生活的无意义,浮华的外表下掩盖着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⑧过度追逐物质消费的人类,逐渐失去了精神追求,丧失了基本的评价、反馈能力,在消费上只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几千年与自然交往中形成的朴素、和谐道德被抛弃,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等生态理念也早已经被消费“占领”了。

与此同时,消费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失衡。在正常的社会—生态系统中,消费与生态之间应该保持着良性循环、适度平衡。人类的美好生活不仅需要一定的消费,更需要良好生态。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的消费者生活方式供应的像汽车、一次性物品和包装、高脂肪饮食以及空调等东西——只有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才能被供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依赖的正是巨大和源源不断的商品输入。这些商品——能源、化学制品、金属和纸的生产对地球将造成严重的伤害”⑨。高扬的消费自由催生了过度的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环境退化,生态平衡被打破。

“消费—生态”悖论反映了消费自由与消费公正之间的复杂关系。表面上,消费自由崇尚消费主体的不受强制性,似乎与消费公正无关。与动物的消费活动不同,人的消费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消费目的和意义在感官满足和生命维持的基础上,朝向人性的丰富和完善、人的自由和发展。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消费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维度的行为。而公正作为处理公共关系的伦理,凸显的是社会成员交往中的恰当关系。消费中的消费产品、消费方式、消费过程等都与社会和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消费也是公共关系的一部分,难以免于公正与否的道德评价。

虽然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消费自由的权利,但是每一个人的消费自由又是与平等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平等,消费自由就失去了普遍性特征,也就没有了消费公正。因为平等是最重要的公正,人与人之间的消费自由是否平等,成为消费公正的重要内容。因此,消费公正注重的是建立在每个消费主体消费自由基础上的内在平等。消费自由作为一项权利具有相对性。人们在享受消费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的对应性要求正好说明消费自由是受到消费公正的制约的自由,消费自由不能以损害消费公正为前提。

注释

①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②余式厚、汤军:《悖论·谬误·诡辩》,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③叶谦吉、于法稳:《人·自然·社会—生态悖论思考之一》,《生态经济》1997年第1期。

④[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⑤⑨[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30页。

⑥[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⑦[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第135页。

⑧陈芬:《消费主义的困境》,《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5期。

责任编辑:思齐

作者:曾建平 黄以胜

第四篇:发展生态农业,确保消费安全

摘 要: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诸多的消费安全问题:不仅使我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也使我国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生态农业是我国确保消费安全的必然选择。因为,发展生态农业不单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诸多消费安全问题,更有利于应对我国消费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与挑战。因此,我们应认真采取对策,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关键词:石油农业;生态农业;消费安全

一、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诸多消费安全问题

所谓石油农业,就是大量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品,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发展的农业模式。这种农业模式尽管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诸多的消费安全问题。

1.粮食安全不容乐观

发展石油农业损害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危险,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从而使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容乐观。具体地说:(1)破坏了耕地资源,严重损害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石油农业的的机械耕作和农作物的大面积连年单作,再加上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流失土壤每年在50亿吨以上,相当于全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1/5。水土的严重流失,必然毁坏耕地,使我国耕地锐减。近十多年来,我国共减少优质耕地累计近466.7万公顷,折算损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4 000多万吨,占我国目前粮食总产量的10%[1]。虽然石油农业不是造成我国耕地锐减的唯一原因,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丧失,从而使耕地变得贫瘠,加速了地力衰竭,严重损害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危险。因为石油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往往只使用本地品种从事生产的做法,在生产中大都使用少数几个品种,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这就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危险。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灭。实际上,就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的减少,才数次使我国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3)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石油农业是依靠石油能源的能源密集型农业。发展石油农业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均石油能源禀赋极为贫乏的国家,加上石油农业对石油能源的消耗很大。实际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单靠自身的石油能源已很难支撑石油农业的发展。正因如此,我国加大了对石油的进口。1993年我国净进口石油1 000万吨,2004年进口量突破1.2亿吨,2007年进口量再创新高,达到1.6亿吨。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发展石油农业,势必造成我国石油能源的紧张,甚至造成全球石油能源的紧张(因为全球石油的蕴藏量毕竟有限)。一旦石油能源紧张,石油农业的发展就将难以为继,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将面临威胁。

2.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发展石油农业,致使我国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及化肥污染严重,动物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从而使我国的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具体地说:(1)致使我国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及化肥污染严重。据对海南省的茶叶、菠萝罐头、蔬菜等21种食品中BHC、DDT残留分析,有机氯农药检出率为40%,最高值为0.169 2 毫克/千克[3]。有关部门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场上有51.2%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其中生产基地、批发市场以及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分别为22.2%、56.3%、65.6%,其中有些蔬菜甚至检出了国家禁止使用的剧毒致畸、致癌的农药[4]。2002年5月抽检江苏全省8市28县(区)粮食食品(大米、小麦和面粉)质量,铅检出率达88.1%,超标率21.4%;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基本农田保护区产品质量检测发现,重金属几乎达100%;除苏州因抽样不当而未出现超标外,南京、无锡产品中重金属铅、汞、镉超标率分别达到66.7%、33.3%、25%[5]。研究表明,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引起中毒,甚至癌症。(2)造成我国动物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近几年来,抗生素、激素造成的动物性食品污染严重。有人对取自广州食品市场200例食用猪肝进行病理分析,68%的猪肝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变,病变种类多达25种,不仅有肝细胞的萎缩和各种变性、水肿、囊肿、出血、坏死和钙化等,还发现恶性肿瘤。23%的猪肉和猪肝检出有瘦肉精,18%的禽肉及水产品检出有激素,10%—20%的不同奶粉中检出有硝酸盐类物质[6]。另据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对武汉市三镇集贸市场的猪肝所进行的检测,发现抗菌药残留超标率达46%[7]。研究表明,抗生素残留可引起原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造成人的机体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同时会使抗生素过敏体质的人出现过敏反应。高激素残留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瘦肉精将导致人的心率加速,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特别是硝酸盐类物质残留甚至可以致癌。正是因为石油农业的产品存在上述安全隐患,所以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我国消费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每年重大食物中毒者上万人,死亡人数高达几百人。

3.我国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发展石油农业,造成我国资源与生态条件恶化,致使环境与健康安全问题突出,生物物种减少,从而使我国的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具体地说:(1)造成我国资源与生态条件恶化。发展石油农业,除造成我国水土严重流失和能源大量消耗外,还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农药、化肥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首先使我国农田遭受严重污染。据估算,我国农药污染及重金属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农药、化肥的污染造成的)的耕地已达2 906.7万公顷。全国每年仅因重金属污染而减少的粮食1 000多万吨,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更多达1 200万吨[8]。其次是使我国近海海域、河流、湖泊的污染严重。从我国的情况看,近海海域已大面积污染,连续出现了赤潮,内河水域污染程度多数超标。在全国7大流域中,有近5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石油农业虽不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唯一原因,但它的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农业污染是面状污染,治理的难度大。再次是加剧了大气污染,使我国空气质量下降。(2)致使我国环境与健康安全问题突出。发展石油农业,使我国生态环境正在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变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我国耕地、地下水和地表水及农产品遭受污染。而耕地的污染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链的平衡,形成有毒有害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人的健康。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也使我国许多地方在饮用水方面不符合卫生标准。据调查,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健康构成威胁[9]。特别是农产品的污染更是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据我国对部分城市的调查显示:由于长期使用含激素的食物,女孩的月经初潮已由20年前的平均14岁左右提前到现在的10岁左右,青年男性的平均精子数量已比20世纪40年代下降了60%,肿瘤患者呈上升趋势[10]。(3)使我国生物物种减少,这向世人敲响了警钟。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据记载,我国约有8.3万种主要生物。迄今为止,我们只不过利用了200种左右的生物,我们食物的90%只来自于20多种动植物。由于农药、化肥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使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地。特别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杀死虫害时也杀死了天敌。据估计,在我国3万种高等生物中有3 000种处于濒临灭绝境地。我国的植物物种有15%—20%处于濒危状态。专家指出,如果生物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也会发生危机。

二、 生态农业是我国确保消费安全的必然选择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发展生态农业不单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诸多消费安全问题,更有利于应对我国消费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与挑战。

1.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诸多消费安全问题

其一,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因为:(1)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如果说生态农业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前提,那么这个重要前提实际上就是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正是因为有这个前提,所以凡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地方,都十分注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2002年,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3%;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秸秆还田率达到49%[11]。也正因如此,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2)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由于生态农业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与现代农业的科技和设施相配套,特别是生态农业还具有绿色覆盖率高、光能利用率高、资源转化率高的三高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大量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一般可比当地的常规农业模式增产8%—12%,高的可增产15%—20%,尤其是推广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其增产幅度可达25%以上[12]。另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实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地区,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单产增长10%以上[13]。 (3)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我国利用非谷物食物资源和减轻我国粮食压力。由于生态农业具有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特点,这给我国发展“草地农业”提供了机遇。我国发展“草地农业”的潜力巨大。如以全国2.67×108公顷可用草地的8%建立丰产人工草地,除了可得到0.21×108公顷的虚拟农田外,还可提高草原整体生产水平近一倍[14]。这样,就可加速我国畜牧业结构改变,压缩养猪数量,从而压缩饲料粮。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如改变畜牧业结构,压缩养猪数量1/3,将耗粮型家畜代之以草食家畜,可节约0.67×108吨谷物,相当于0.15×108公顷(0.67×1000/300)农田当量[15]。 这样,我国粮食压力就会因合理利用非谷物资源而大为缓解。

其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生态农业的产品是绿色食品,而绿色食品有明确规定的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不是指富含叶绿素的绿颜色食品,也不是指走上餐桌的野菜,而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有明显的区别,普通食品是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一类食品。绿色食品除必须满足普通食品的要求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二是原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规定,灌溉水符合水质标准,家畜家禽、水产养殖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饲料标准;三是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不能使用未经国家允许的色素、防腐剂、糖精及人工合成添加剂,最终产品经食品监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有关标准检测合格。A级绿色食品采用农业部A级绿色行业标准(NY/T268—95至NY/T292—95);AA级绿色食品中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其他指标应达到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行业标准。食品包装符合国家有关包装材料标准、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及其他有关规定。就卫生标准而言,绿色食品比普通食品要求更高,如全脂加糖奶粉的绿色卫生标准监测内容有Pb、Cu、Hg、As、六六六、DDD、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和致病菌9项,而普通全脂加糖奶粉卫生标准只有后3项。绿色食品有专门的识别标志,但某一产品的绿色标志一旦获得并非永久有效,必须三年重新申请,经审核后方可继续使用。

其三,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因为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为我国确保生态安全创造条件、夯实基础。生态农业的“两个良性循环”(即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际上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最佳手段。例如,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组装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立体种植与开发,在增强农田生产力的同时,使农、林、牧等产业优化组合,构成资源增值与开发同步的农林牧复合系统,改变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济状况,增强生态适应性及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组能力,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又如,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当地资源优势组建种养加贮运销的农副产品及资源开发增值链,促进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的适应性,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业经济系统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持续性。再如,运用生态学食物链原理开发宏观与微观生产的物质良性循环、能量多级利用的再生资源高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增强可再生资源利用与环境容纳量的持续性。不仅如此,生态农业的产品还是绿色食品。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选择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技术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要求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因此,绿色食品基地的选择和建设能够促使对那些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方做出进一步的保护,对那些生态环境欠佳的地方进行建设改善,促使其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此外,由于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是无公害的生产过程,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绿色食品生产对环境的无公害性。无疑,这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2.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应对我国消费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与挑战

其一,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从影响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平衡的因素看,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和食物结构升级,将推动我国粮食需求量的巨大增长。到2007年底,我国总人口数量已达13.2亿。据测算,即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将先后达到14.7—15.4亿和15.3—16.3亿。人口增长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量增长的最基本因素。即使假定人均粮食消费不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仅人口增长一项,也将使我国粮食需求量到2020年绝对增加6 000万吨(新增的1.5亿人按人均400公斤计算)。特别是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快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食物消费结构的高级化,虽然在食物消费总体中粮食的直接消费量减少,相对份额下降,但粮食的间接消费将增加,相对份额上升。实际上,食物结构高级化的结果,不是粮食需求量的减少,而是粮食需求量的更大增加。因为对粮食的间接消费主要表现为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而粮食向动物性食品的转化,消费1公斤鸡肉,意味着消费2公斤粮食;消费1公斤猪肉,意味着消费4公斤粮食;消费1公斤牛肉,意味着消费7公斤粮食。因此,据一些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7.34亿吨(目前是5亿吨),其中饲料粮需求量就将达到3.67亿吨[16]。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全球气候变暖,又将大量削弱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和未来粮食供给能力。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217 6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092公顷。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后非农产业与农业在耕地利用方面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耕地面积的减少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根据门可佩、朱鸿婷预测,2008—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将分别为:1.213 700、1.209 820、1.205 951、1.202 096、1.198 252亿公顷[17]。也就是说在这5年里,我国将减少耕地0.764 9亿公顷。耕地的减少,无疑是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一个最大威胁。另外,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从整体上讲也不利于粮食生产。研究表明,气温上升华氏3度,将使水稻单产明显减少。另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工业的发展和燃料使用的结构不变,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明显增加,将会使大气的平均温度增高1.5℃—4.5℃,这种现象会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明显影响。面对粮食供需的严峻形势,我国只有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才能大幅提高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和未来的粮食供给能力,从而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其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应对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威胁。从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为2—4万人,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40万人。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95%以上,以此推论,我国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我国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目前我国各大类食品均存在安全隐患。食物的种类非常多,但从人们日常消费来看,主要分为粮食类、植物油、蔬菜类、果品类、畜禽类食品和水产食品等。从这几类食品来看,不同种类食品的安全性有较大差异,但每类食品都存在隐患。据卫生部近几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动物性食品是我国主要的食物中毒原因食品,其中以肉及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为21.88%;其次为水产品,占10.11%。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因食品安全问题而遭受严重影响。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在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民众造成很大的心理恐惧与心理障碍。面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我国只有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才能尽快消除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从而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问题。

其三,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应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当前,我国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首先,从国土资源看,我国除水土流失惊人外,土地的沙化、退化、盐渍化也很严重。据统计,全国沙化面积已达174万。目前仍在继续扩张,每年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40%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盐渍化发展迅速,面积已达80多万平方公里。还有,非农业建设用地也在大幅增加。目前,全国已有666个县突破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公顷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平均耕地已不足0.033公顷。这对我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威胁。其次,从水资源来看,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北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多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30%—40%,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地下水超采严重,华北平原出现世界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水位下降水质不能保证,引起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危机。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严重缺水的108个[18]。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水资源供给困难,就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再次,从生命健康安全看,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正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报道,2009年8月,我国就有湖南省浏阳市发生镉中毒事件,其中32名中毒者入院治疗;陕西凤翔县发生铅中毒事件,确诊851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174名重度铅中毒儿童需要住院治疗;湖南省武冈市发生铅中毒事件,确诊轻度铅中毒儿童28名,中度铅中毒儿童17名。一个月内接连发生这种群体性中毒事件就是因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所致。面对生态安全的威胁,我国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减轻或消除来自农业的巨大污染,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从而维护我国生态安全。

三、认真采取对策,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既然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避免石油农业给我国带来的诸多消费安全问题,有利于应对我国消费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与挑战,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采取对策,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1.把生态农业纳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全新农业模式,它的目标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对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应纳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议程,重点推动和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目前,我国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虽然有一定认识,但为了今后生态农业更进一步的发展,还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以引起更广泛的重视。一是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通过墙报、黑板报等宣传全国生态农业的典型事例,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业,个个重视生态农业;三是重点宣传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了解生态农业对确保消费安全的重要作用。

2.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和推广力度

不论从世界各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发展生态农业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也不应例外。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因此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对象大多为公共资源,其浪费具有无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故需要国家和政府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另外,政府可以通过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并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还要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消费者取得共识,以此来促进生态农业加速发展。

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研究和基层培训

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以及相关政策和模式探讨和研究。即依托高校和各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培养包括遗传、育种、栽培、生态、生化、土壤、植保、园艺、水产养殖、畜牧、林学、生物工程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方面的科研人员,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并以现代科技技术和手段为依据,把科研与教学、推广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对农民培训及信息服务,促进有关的研究和技术发展,以及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主要包括如何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发展生态农业以及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新认识等,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要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于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开发。鼓励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与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5.完善生态农业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整顿农产品质量检测混乱局面,坚决打击市场上各种农产品鱼目混珠状况,促进生态农产品流通,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完善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特别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立,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19];同时加强各级农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确保生态农业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并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严格执行现有国际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并积极参与国际有关生态农业标准制定,以促进中国生态农产品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高中国生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宗超.世界粮食形势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60—63.

[2]谢建春, 杨世勇.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21(6):72—73.

[3]卓海华, 刘小梅, 欧伟, 等. 海南省部分出口食品中BHC和DDT残留量检测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6(2):128—132.

[4]谢建治, 刘树庆, 刘玉柱, 等. 保定市郊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蔬菜营养品质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 2002,21(4):325—327.

[5]赵其国. 现代生态农业与农业安全[J].科技与经济. 2004 (1):63.

[6]赵其国, 黄国勤, 钱海燕.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J].土壤学报. 2007,44(6):1128.

[7]陈锡文, 邓楠, 等. 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431.

[8]高翔云, 汤志云, 李建和, 等.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环境保护, 2006 (4):50—53.

[9]吴敬秋.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J].攀登, 2006(2):7.

[10]李之才, 刘卫平, 陈许华. 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243.

[11]肖体琼, 吴崇友, 张文毅, 等.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差异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14):4363.

[12]胡钢, 王文军. 论生态农业与农业现代化[J].安徽农学通报, 2006,12(10):10

[13]徐树建, 杜忠花. 生态农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18(5):15.

[14]任继周, 侯扶江. 我国山区发展营养体农业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J].大自然探索, 1999,18(67):48—51.

[15]任继周, 林惠龙, 侯向阳. 发展草地农业 确保中国食物安全[J].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3):619.

[16]林善良, 张国.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104.

[17]门可佩, 朱鸿婷. 基于改进的MGM模型的我国耕地面积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5):1868.

[18]尹世杰. 优化消费环境,弘扬和谐文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1):55.

[19]颜景辰, 雷海章,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 2005(1):7—10.

责任编辑:陈桂香

Develop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nsure Consume Security

WANG Qi-yun

(Business College,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China)

作者:王启云

第五篇:生态经济消费理论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理论把经济消费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标准,造成过度消费的病态,加剧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经济学研究者发现人类基本需求从古至今是不变的,人类福利与经济消费并不相关,经济消费有可能降低生活满意程度,因此生态经济学开始关注消费理论。本文总结了生态经济学者的消费理论研究,在发现常规消费理论缺陷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消费,并提出改变消费模式是走向可持续消费的途径。旨在说明关于消费与生态环境研究中的规律性和方法,为以后生态经济消费理论发展作基础。

关键词:消费;需求;可持续;生态经济

近年来关于消费的研究充满着活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有关消费研究的论文著作体现在不同的学科与方法中,并不断地广泛涵盖各种专题。经济领域把经济消费作为福利的提高,加剧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经济考虑到人类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各个方面,从此角度研究发现人类福利与经济消费并不是相关的,经济消费有可能降低生活满意程度。因此生态经济在指出常规消费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从需求理论和环境保护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消费,并提出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必须改变消费模式。这些理论旨在说明关于消费与环境研究中的规律性和方法的深度与广度,并对生态经济远期发展打基础。

1.常规消费理论的缺陷

消费研究有很长的历史,消费理论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缺陷。首先,常规消费理论不但忽略了消费的规模问题即可持续性,而且没有认识到消费在环境中的角色。常规消费理论强调需求拉动消费,认为消费数量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数量增长使生产扩大,最后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对工作相关的消费不够重视,同时区分生产与消费时也存在缺陷。传统消费更多关注生活消费,对工作相关的消费动力研究不够。现在消费包含了复杂的隐喻和内涵,当前消费理论很难解释看似属于消费范畴的活动,尤其当消费本身就是工作的一种形式时,如购买股票和债券、借贷甚至回收。生态经济学认识到消费理论的缺陷,认为对可持续性的未来而言,现在消费模式是不好的;同时认识到消费者是环境保护支持者的一部分,他们的消费选择决定消费模式,最终影响可持续消费的发展,并认为随着消费者的觉悟提高,消费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能被逆转[2]。

1.1 可持续性消费

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性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1]。其实质是如何在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持续减少该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的危害。而常规消费理论只考虑到前者,没有注意到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更没有注意到资源是有限的、消费规模也是有限。同时可持续性消费的观点认为:必须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替代产品)而不是消费水平(减少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来改善环境。

1.2 消费的环境角色

消费产品和服务不仅是赋予社会意义的经济产品,同时也是实际存在的物质产品。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产品不具有自然足迹。每一个生产过程都是以智能活动作为开始:认识到在自然景观部分之中的潜在使用性,就像土地用于放牧,木材用于建筑,矿石用于冶炼。此时价值已不再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一种资源。如果潜在的资源市场价值高于探究和利用资源的价值,那么资源就被开采,而高于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废物花费。但过度负荷、水资源的干涸以及废物堆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而产生了环境问题。 显然,常规消费理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1.3 生产与消费

生产与消费是相互交织的,传统的区分生产和消费的概念是有缺陷的,并且对于更可持续的生活模式的发展是一种障碍。因此认清工作中消费动力以及正确区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对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是很关键的。

1.3.1 工作相关的消费动力

第一、工作环境和条件可能引起个人(家庭)消费的改变(家庭环境的改变)。第二、家庭消费(环境)的改变又促使工作模式发生变化。第三,有时与工作相关的馈赠也使得家庭消费成为可能。雇主很愿意为其员工提供设备,这就使家庭办公成为可能。显然,以上所述的消费动力都是具体的,并且是与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

1.3.2 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与国民收入核算相比,对生产和消费的差异性的传统分析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展示了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之间的差异。其中的部分基本原理是为了说明推动国家生产力的活动,然而哪些活动属于这一范畴呢。Miller提出:在基本的国民核算中有关生产活动和其他交易活动之间的差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它的任意性,哪些是生产活动哪些不是的界限还不是很清楚[3]。这种任意性强调了区分生产和消费概念时,必须与将要采取的具体分析目的结合在一起。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也有关于消费和生产的差异分析。以效益作为理论的核心,生产应该解释为有效用的生产,而消费应该具有享受的效益。在对家庭行为的分析中,认为应该在效用源中辨别差异:过程效益是在因为完成一项事情而产生的,而目标效益则是在已经做完某件事情而产生的。家庭活动或消费活动能够提供过程和目标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效用。在Winston的具体时间模式中,家庭应该选择消费活动的结合点,因为它能够最大化于被测时间的效益价值;同样,工作也能够提供过程和目标效用,但唯一关于工作和消费的基本差异在于工作因支付货币工资而产生了直接效用[1]。因此,家庭将在工作和消费中进行再次选择从而使时间价值最大化。这种框架暗含着供应和享用的效用不能被用来区分生产和消费。这种区分只是在完全不同的市场模式中的差异:在公司所发生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生产活动,而在家庭中所发生的活动则归类为消费活动。

2.生态经济学中消费理论

生态经济学对于消费的研究兴趣是根据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这一基本思路而产生的。其基本观点是人类经济植根于自然之中,并占据着地球生物圈的一定空间。相对于自然体系来说,现有人类经济的规模过大以至于威胁到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支撑系统[4]。在此背景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消费问题:如何在不增加经济规模情况下,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高人类福利。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消费观点和理论,重新解释消费问题。

2.1 远离无限欲望走向可持续消费

2.1.1 需求理论

“需求”概念在理解消费行为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且是经济心理学、消费者研究和市场研究的关键;但关于人类需求的讨论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一些人认为人类需求可以提供一个组织性框架,清楚地阐述关于发展、进步、生活质量和人类幸福的主题;另外一些人则指出了基于“基本需求”思想的发展策略的失败,认为人类福利与消费没有必然联系;还有一些人认为需求是一种与发展目标不相关的事物,认为揭示偏好的传统经济学概念和国家选择是理解消费和实现可持续性的更可靠工具。本文总结了三种与人类需求理论相关的思考方法。

第一种思考方法是出于经济学科,它往往把需求等同于欲望或偏好,并对他们不进行合理区分,或忽视需求理论的存在。古典经济学一般公开承认需求的正式角色,把个体效用作为“需求满意”的一种测量[1]。但后来经济学中的发展则不断把人类需求概念的角色边缘化。现代新古典经济学一般都避开这个问题,认为经济学可以说出欲望、偏好和需求各自的有用之处,但是区分它们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经济学主要对资源分配问题感兴趣,一般拒绝区分不同类型的偏好或者资源利用的动机。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理论本质上源自市场中基于“揭示偏好”的消费物品需求理论;并努力去区分不同类型或水平的消费者偏好,或者揭示消费者对特殊物品需求的动机。因此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被经济学折叠到“欲望的平坦草原”[5]。从而无限欲望的概念成为了消费者社会整个大厦的基础。

第二种思考方法主要讨论在人类福利观念中赋予需求概念一个关键结构性角色。从McDougall所列的18种人类需求和著名的Maslow等级需求理论到Max-Neef需求理论,都表明需求概念在人类获取福利中占据重要角色。McDougall认为人类需求是天生倾向或本能特征;Maslow则采用金字塔形式设计出了需求等级顺序,认为人类需求满足顺序是从低到高的[1]。但是作为人类我们不仅受到生理学的生存物质需要的驱动,还存在着人类灵魂部分,即使人在不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仍追求尊重和卓越;同时它过分强调需求满足的个体特征,而轻视了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为弥补Maslow需求理论的这些缺陷,Mallmann提出另外一种二维分类方法,并列出十种需求和对应的三种满足类型:个人、社会和生态;而Max-Neef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分类方法,设置了九种“价值论”需求——生存、保护、情感、理解、参与、身份、休闲、创造和自由——相对四种“存在论”需求:存在、行为、拥有和互动[5]。Max-Neef框架区分了剥夺和潜力,认为在事物缺乏的意义上需求就是剥夺;但当需求扩展到适合激发或动员目标时它就是潜力。而贫困看做是满足需求的失败,不再仅根据低水平人均收入简单定义;因此我们不再期望经济增长一定可以缓解贫困。

这些需求理论认为福利提供是满足基本需求的过程,但不能正确区分经济消费和人类福利,从而导致过度消费的病态。人们认为任何商品的消费都会增加个人(集体)效用,并把各种增加福利的不同消费行为普遍等同。现代社会中消费行为成为一种嗜好特征,‘地位消费’——消费者之间相互比较产生的消费——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带来Hirsch所谓的“社会增长限制”问题。他这样描述:“在拥挤的人群当每个人都踮起脚尖时,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没有人会看到更好的风景。但是过程的一开始一些踮起脚尖的人会看到更好的风景,而其他人为了保持他们的地位会被迫跟随。如果所有人都跟随……每个人消耗更多资源并以相同的地位结束”[6]。事实上人类福利与消费并没必然联系,而且又可能是两个相反的方向[7]。研究证明经济和人类生活满意之间并没有强烈的直接关系。从1981到1991十年间尽管个人收入水平增加了,但1991年人们不如在1981年幸福[5]。传统发展的生态批评更加责备现代社会消费模式,认为高水平物质生活方式不但是心理和社会失败,而且也正在破坏着环境;精确地讲,消费社会正遭受着一种“病态”。由此看来现代需求理论在可持续消费上可能不会成功。

第三种思考方法是从各种更现代、更哲学的观点中产生出来的,包括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哲学,他们都认为整个基本需求讨论是浮夸的、天真的和说教的。

无论是需求理论的支持者和还是批评者,他们都把特殊选择定义为“需求”,并强调其重要性和道德合法形式。在消费者选择讨论中基本需求和欲望不过是两种不同哲学传统;前者通过“必要、缺乏”来表达,归功于受清教徒启发的功利主义传统;后者体现在“高兴和喜爱”存在于浪漫主义传统。基本需求讨论不但忽略了其哲学来源而且忽略了它是心理学的组成部分[8];因为欲望动力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方面,这种动力对纯粹基本需求特征是没有责任的。剥夺和满足可能是需求来源动力的典型,但愉快的追求不是由剥夺激发的而往往是由保证满足引起的。如果根据“我需求这个或那个消费品”的陈述,来提供我获取这种物品比其他人的优越途径,或我获取其他物品的优越性,这并不是满足我的基本需求,其实那仅是我喜爱或偏好它。Heller认为真伪需求之间所有区分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类认识到的所有需求也都应是真实的”[8],由此看来需求讨论不过是天真的说教。

2.1.2 从需求到功能

需求理论不能清楚表达人类需求的基本驱动力或动机。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Amartya Sen提出这样的思想:个人福利不单独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个人拥有的自由或“能力”有关,而能力是人们潜在的功能。功能是存在和行为。参与社区、与其他人联系、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关心他人、健康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功能的例子。当功能是结果时,能力是实现这些结果的自由或机会[5]。能力而不是商品阻止了需求满足语言的缺乏。能力方法允许我们区分饿死的人们与饥饿的人们,前者可能是他们选择了禁食而不是没有吃的能力。相似地,可以区分步行的人,有一些是没有其他机会手段,而有些人是由于环境原因而选择了步行。同时为实现相同能力范围的社会功能,一些人比其他人要求更多商品(比如残疾人灵活性能力,怀孕妇女需求营养的能力)。能力方法强调的重点从愉快或满意者的主观感受转向客观标准如健康和参与的机会,它唤醒对贫困和剥夺的关注。另一方面,它强调机会而不是结果保护了个人选择的一些尊重,这是对于基本需求方法批评的关键顾虑之一。能力方法指引我们调查社会和社会消费模式是否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是否与自然和谐相处。

2.1.3 走向可持续消费的生态社会理论

需求理论框架引起了需求满足过程中消费行为的角色和功能问题。人类客观有限需求和通过市场表达的个人潜在无限欲望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经济物品和服务和“满足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类型的经济物品实际上对满足人类需求有贡献并促进人类福利?哪些仅是服务于地位消费?在这个经济消费正腐蚀着全球生态系统的世界里,能够识别哪些消费贡献人类需求满足,哪些消费仅是伪满足者和环境破坏者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些问题的具体答案。走向可持续消费是生态经济学解释消费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寻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福利生态社会理论的道路。

2.2 可持续消费挑战:转变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可持续消费是减缓环境影响的消费方式,并使整个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而消费者作为购买者,其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将对环境有很大影响。现今关于当前消费的环境影响世界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如果要阻止资源枯竭、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废物与污染的生产以及宝贵的“自然”环境的破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的话,人类生活方式,特别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必须要发生转变。转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可持续消费的挑战。

要转变消费者行为和生活方式,必须首先认清消费者的地位。现阶段消费者分为三种地位:行使环境选择的决策者;影响提议环境选择范围的市民;有关再制造不同资源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不同地位的消费者对环境影响不同,转变其选择行为和生活方式途径也不同。

消费者作为决策者时,他们有行使环境选择的能力。首先消费者是独立的“购物者”,他们的选择决定着地球的命运和未来。他们可以选择进行“绿色”消费,也可以选择奢侈消费。如果消费者做出 “绿色”选择:选用更可能有效的洗衣机、当地生产的食品或公共交通工具,那么很多环境破坏是可以避免的。比如Powergen典型的Bright Sparks 项目,利用消费者不同选择,节省了能源并减少了3百万的能源账单[9]。消费者就像环境系统中关键“开关”;一个方向开向破坏环境的“新陈代谢”,另一个方向开向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告知消费者他们行为的结果和劝告他们进行不同行为即转变生活方式是走向可持续消费的有效途径。

消费者作为影响环境选择提议市民时,他们不仅是购物者,而且是积极保护环境的“市民”。保护环境的动机促使消费者寻求如何减少产品资源强度的方法,努力发展和创造能减少环境退化的技术和生活结构,同时影响发展供应的选择(低影响)模式并重新制定其相关的新规则。长期看来,作为市民的消费者参与了生产-消费循环组织,把期望的环境标准不断渗入日常生活结构,让更多人接触“游戏标准”规则,即生态理性行为的一系列标准。比如通过宣传让市民们意识到冬天穿厚衣服比暖气更适合人类。这种观点承认环境结果是价值观驱动行为和行为路线造成,但它期望环境动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认为可持续消费政策挑战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劝说而是帮助消费者发现实现日常生活必要目标的生态理性方式。

消费者作为制造不同资源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参与者时,其消费模式与采取的正规生活方式有关。消费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而永不停止的社会促使消费者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人类发现现有消费和环境政策会走向不可持续时,引入了提高效率(效率就是可以利用较少资源实现相同的服务标准)的新技术。新技术可能增加资源的效率致使现有消费模式变得可持续,但这种思想要求目的和手段之间概念性分离。消费模式和其依赖的社会-技术政体同时可持续发展时,就可以解决目的和手段分离的问题。实践中,这意味着社会发展要转到社会技术轨道上,否则“船舵”会驶向不同方向。因此可持续消费成为一种使“正常”实践环境负担减少的社会技术系统的事情。

三种地位虽有区别,但在强调日常生活的社会技术、政治和历史的结构上是相似的,他们都需要消费模式,并希望通过改变由个体决定的消费选择模式即转变人类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消费。

2.3 可持续消费研究方法:时间利用调查

2.3.1 时间利用调查

系统尝试记录个体利用时间数据的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1965-1967年Szalai主持的多个国家时间利用项目树立了时间利用研究的历史里程碑,从此时间利用调查在国际统计办公室占据了一个位置。现在时间纪录已被作为纪录时间利用数据的主要方法。他们通常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进行活动的封闭纪录比如以24小时为一个时间段,活动是根据标准活动代码进行编译的;调查一般也记录每个时间利用间距的次要活动、位置和社会联系。早期时间利用研究基本上是对生活状况和闲暇实践的描述,现在不但可以应用到宏观水平上的社会和经济账户系统,包括非市场行为;还可用于微观水平社会经济描述和家庭行为模拟、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和劳动力供应;此外还用于不公开职业和第二职业的典型问题研究[10]。

2.3.2 生活方式和时间利用模式

可持续消费是为解决西方生活方式中的过度消费而出现的,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概念[11],它的讨论预示着个体活动或行为和时间利用模式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暗示着时间利用模式,即人们为什么以自己的方式花费时间,这是可持续消费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家庭经济传统,家庭作为小型单位运行;时间是抽象商品;活动是生产并贡献于生活更高级目标;时间分配决策依赖时间机会成本和生产技术。这样简化以后,时间分配理论就可以帮助理解个体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花费时间。时间利用部分上是个体理性决策的问题,但不是所有选择都是理性的;时间利用决策还受到各种政策、制度安排和技术改革以及文化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时间利用模式不会直接导致个体理性决策和技术改革,但时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是以活动模式改变为条件的,并可以提高或破坏可持续消费的进程。

时间调查数据可以区分生产方式和时间利用模式,追踪可持续消费概念中时间财富和减速消费;帮助更好的理解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潜在替代性,更好理解时间节约技术的影响、时间压榨的原因和工作—花费生活方式。因此可以通过时间调查数据来耦合时间利用和消费。

2.3.3 耦合时间利用和消费

从时间利用的角度来分析消费,支出数据和时间利用数据间的连接是基本的一步;因此很多研究都尝试性耦合时间数据和支出数据。已有人证明结合投入产出表,时间数据可以被用来模拟整个社会[1]。时间利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学者把这些活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时间利用和宏观水平支出的耦合。发现时间利用改变影响经济活动和之后的就业;时间利用模式的改变会引起经济活动和国家账户效益投入产出表的变化[10]。欧洲正在努力利用时间利用数据建立家庭卫星账户,Mogensen等则追踪了丹麦人日常生活改变对经济的潜在影响[1]。家庭经济领域的宏观水平研究已经非常类似家庭生产功能和市场物品和服务的投入,然而微观水平社会经济账户的理想目标要求考虑经济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全部范畴。因此时间利用数据虽然可以解释部分宏观水平经济活动,但在微观领域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还无法详细描述休闲消费活动以及非活动支出项目。

可持续消费的观点来看,时间利用数据可以让物质清算账目延展到非市场性活动,并会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去理解自然资源最终怎么样对人类福利作出贡献,并以一种新的见解去观察生活方式和消费的变化;时间利用数据有助于理解较少物质强度类型经济行为;有利于设计合理的消费政策。

3.走向可持续消费的途径——改变现有消费模式

生态经济学者认为现有消费模式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必须改变现有消费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减缓(或没有)环境破坏的新消费模式。新消费模式往往是由国家可持续性和消费者的政策措施或是在社会、集体和个体的行动中所产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性发展条件下改变消费模式有不同的方法。

3.1 可持续消费政策

授权消费观点的核心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消费权利法案”推动和保护了一套有效竞争制度和独立的消费政策。其基本思想是作为自由市场的参与者,消费者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而,如果他们被赋予权力来平衡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那么他们将对职能市场作出贡献。在本法案中建立了消费者的四个基本权力:安全的权力,即杜绝危害生命健康的商品出售的权利;知情权,即防止被欺诈或者错误信息的误导,并做出合适选择的权利;选择权,即确保以竞争的价格获取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在非竞争产业中以公平的价格获取满意的质量和服务的权利;发表意见的权利,即在政府政策中明确对消费者利益做全面和合理考虑[1]。

德国经济学家和消费政策专家Resich推动了“可持续性消费政策”的新发展。首先她认为“可持续消费政策”是战后欧洲消费政策的转折点,是一个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个人消费者直接利益的规范性概念[12]。她解释了消费政策对象,认为作为新古典消费经济中利用最大化的个体,消费者具有社会复杂性,并在理性竞争和多重优先性的基础上做出消费选择[13];作为家庭成员,消费者拥有家庭,并在家庭生产过程中生产他们的最终产品。此时不再把消费者仅看作为自由市场的参与者,而是具有三种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角色:市场主体,消费公民以及作为社区和家庭成员而参与到日常生活与家庭生产中的参与者。作为市场主体,消费者与商品和服务生产者是信息不对称的。作为消费公民,消费者选择不仅是基于自身与市场有关利益,还基于共同的福利和社会价值。作为日常生活的参与者,消费者行为渗透私人和公共领域内。消费者选择与所谓的“非正式”(即免费的、自愿的,不在GNP核算范围内)工作交织在一起,这些工作是消费者为他们的家庭、家族、邻居和社区提供服务的。同时作为家庭生产的参与者,消费者不只是个体行为,而且还是私人家庭的成员,也就是说他们是分享收入和消费的亲戚群体或个人网络[14]。

作为可持续战略政治需要的一部分,“可持续消费政策”不仅关注包含消费者保护的个人短期利益上,而且关注集体长期的经济、社会、文化需要以及一个支撑生命和促进健康的环境上。这类政策有三个主要任务:首先设计市场条件,即制度和基础设施,范围从税收系统到饮料瓶的存放和处理等等,因此这类政策不但需要满足消费者利益而且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利益。第二,建议、告知和激励消费者做出更持续的消费选择。第三,为走向趋于自足行为的战略消费观点的结构改变做好准备。

3.2 社会生态型生活方式

可持续性消费的概念同样被关注,生活方式研究是一种提升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重要方法。可持续消费讨论中,不但要考虑描述社会变化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一般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可持续性消费领域的特点。根据可持续消费这个目标特点,全社会迫切需要一种社会生态型的生活方式。

社会生态研究协会(ISOE)发展了一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生态型方法,并从三个纬度分析生活方式:家庭社会背景(社会位置和家庭背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价值观,关于工作、休闲、消费、环境、健康等的方向,以及态度、情感、偏好、嫌恶等相关领域的需求;作为日常生活的实际消费行为的指标。特定的生活方式考虑从上面三个纬度来分析,也是为了社会差异信息、市场和消费者建议提供者等目标群体的发展[15]。

这个模型在可持续应用领域具有一些重要的优点。首先,考虑了家庭背景,承认在家庭这个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对个体的隐藏。传统生活方式研究认为个体是生活方式群体中嵌入体,并从个体的直接社会环境中抽象出来。但是这些环境对个体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不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妥协和交易,这暗示着一个趋向于更可持续行为方式变化同样依靠其他家庭成员。第二,包含了行为的方向性。这允许有关影响行为的方向和动机要素范围的假设检验。而且能够考虑物质消费的纬度,从而与自然新陈代谢过程的研究方法联系起来。因此可以分析不同生活方式的环境影响和评估其减少的潜在环境影响。最后,如果消费习惯的环境影响和不同目标群体与商品之间配置的范围已知,那么战略目标的确定将更有效。

社会生态生活方式作为促进可持续性消费的方法,其的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态度、社会地位与实际行动区分不同人群,从而规划出一张包含各个群体的蓝图,他们明确的合理性变得很容易理解,这种改变行为的潜能也逐渐被认识到,因此,这种面对不同群体的具有创新性的方法也逐渐得以显现。

3.3 社区、自反性和可持续消费

来自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的Michelis 提出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方法来改变消费。他声称政府已经意识到可持续性消费的必要性,并施加一些措施来改变生活方式。政府将消费模式视为迎合人类需求的核心,但是用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很多方法都是受客观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市场、基础设施、技术、社会结构以及文化规范等[16]。我们的社会环境倾向于不可持续的消费,而一些亚文化改变了这一倾向。社会中不断增长的自反性使可持续文化出现成为可能。一些组织在反思中发展了更加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如全球行动计划、生态小组、英国公益会。 

研究者主要聚集下面三种包含重新唤醒和新意识的组织,并寻求以一种或几种方式解决可持续生活和应对作用于自反过程的挑战。 

(1) 全球行动计划(GAP)

GAP通过认识的提高和对话鼓励改变生活方式[17]。当GPA开始在英国应用时,初衷在于为家庭提供信息,使得他们能够解决自己的环境影响和确定改变生活习惯的优先顺序。调查和访问显示参与者评价信息,但是没有改变他们行为的强烈动机[18]。整体上,对选择的反省有助于他们认清保持当前消费方式和拒绝改变的合理理由。GAP更关心与消费有关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公平问题。

最近GAP在英国已经开始采纳生态团队的方法。它是一个6到10人的群体,他们可能是邻居、同一宗教信仰成员、某一利益群体或俱乐部成员。他们一个月聚集一次,交流思想和经历以及分享有关生态团队项目取得的成果。生态团队成员通过改变家庭行为努力变为“全球公民”,比如废弃物分离和回收、水的利用、能源使用和旅游方面。GAP的出发点是假设大部分人都持有与趋向环境上可持续的消费行为一致的态度,但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到可持续,也不相信人们能单独制造出差异。因此要人们都转向可持续性消费模式,以集体、社区为基础的方法是关键的。

(2)英国公益会

英国公益会提供了一个社区自我反省的例子,他们的价值观、实践和集体身份通过所有成员不断公开反省和讨论。英国公益会(或者教友派)强调基于平等、朴素和反对暴力和战争的价值观,并且保持了350年的历史。他们强调一种宗教方法是基于个人经验,并在会议中检验,而不是信仰和圣经的方法。教友派在商业会议中选择静坐、等待和聆听等方式来模拟他们正式的精神实践。即使教友将考虑的议题宣讲在会议上,通常也存在短暂的沉默。贯穿始终强调的重点是静听,和个体自身兴趣的释放。会议秘书负责详细记录会议过程,然后教友们评论,建议改变,或者建议接受这些备忘录。商业会议寻求一种集体感,个人寻求一种与集体或先验意识的识别。

“英国公益会方法”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决策中。范围从本地小的公益会议决定会议室窗帘的颜色,到考虑有关价值、伦理、教友社会规则和行为的基本问题的年会(在英国超过1000个教友的年会)。英国公益会的备忘录决定公共政策、或鼓励个体教友采取特定的道德态度-比如,反对战争、不平等或不公正。一些英国公益会通过生活见证计划来探索可持续消费的下一步。计划包含了英国17个公益会的“学习网络”[16],来研究可持续生活的合作方法。研究范围从会议室环境改善到本地社区的规划,包括对教友绿色生活方式的实际建议,研究本地或国家水平上的环境问题。最后,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反馈并收集到英国公益会的议题中,对可持续生活的挑战产生反映。

(3)永续农业协会

永续农业协会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继永续农业哲学之后,由澳大利亚生态学家Mollison和 Holmgren发展和推动的第三个团体。其中心原则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和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16]。它强调生态原则在土地使用系统和社区中的使用,并采纳了一系列工具和过程支撑战略和自反性方法的设计。永续农业最公开的一面,主要来自于一套实际的、具体的原则—或者甚至是一个意识形态—对生态系统管理。

永续农业原则由社区或组织应用在一个增长的范围中,例如,在食物的生产,退化土地的恢复,维持周围生态系统功能解决方法的设计上。在更可持续生活方式研究中,这个原则同样应用于社会系统,讨论知识、价值和文化,作为生物多样性方面被培育。行为学习作为永续农业协会的实践,主要是一个由群体支撑的个体相互学习的过程。永续农业从业者通过网络与本地、地区和国际“参考人”联系,个人学习反馈到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中。从业者被鼓励发展行为学习协会,这些协会包括介入所有社会和政治行为和活动类型的人们,只要他们是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奋斗。从业者在协会中同样鼓励与新的群体一起工作,目的是发展一个行动主义者和从业者的更广泛的网络。

3.4 宏观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完全就业

历史上,GDP在提高福利增长的同时必须阻止失业率增长是政治问题所考虑的。现在福利目标已经满足,但却是以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因此仅是为了保持就业人口数量不变,增长的劳动生产率必须使得GDP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只要GDP的增长率下降2%~3%,失业率增长似乎不可避免。

丹麦经济学家Jespersen 关注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宏观影响。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用私有财产权,通过减少物质生产来减轻环境压力,会不会导致失业呢?对这个问题最为明显的解决办法就是由贸易推动零增长政策与劳动力共享机制的结合[19]。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率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失业的人数将增加。而每个劳动者平均劳动时间的减少阻止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宏观经济中确实需要一个制度上的改变来要求减少工作时间。有劳动能力的每个公民都应该给予工作许可,从而与总工时中按比例分配的份额相匹配。在这种工作许可下的交易活动往往被组织成为有规律的市场。

为确保劳动力市场上的经济平衡,政府通过一个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增长拉闸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常规消费理论把经济消费与福利等同,而事实上人类福利与消费并不是必然相关的,经济消费可能降低生活满足程度。而同时经济消费使全球环境陷入困境,为了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新的角度看消费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指出常规消费理论缺陷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消费并提出改变消费模式,从而走向可持续消费。

(1)从解释消费在环境中的角色出发,在研究消费与工作、生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生态经济学指出了现在的消费理论的缺陷。

(2)从需求理论出发,探讨消费者行为、生活方式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生态经济学重新解释了消费理论。同时提出研究可持续消费的方法——时间利用调查。

(3)从可持续消费政策出发,探索了改变消费模式的方法——社会生态型生活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生态经济学提出如何改变消费模式。同时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方法在改变消费模式中是很关键的,并列举了现存三种社区组织:全球行动计划(GAP),英国公益会和永续农业协会。最后指出政府如何应对因减缓环境影响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和就业问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40671076),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4-04)资助。

参考文献:

[1] Reisch L. A., R?pke I. edited.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2] Inge R?pke .Consumption in ecological economics[C]. Internet Encyclopaedia of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

[3] Miller, Daniel. The poverty of morality[J].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2001,1(2), 225-44.

[4] 徐中民等译,Herman E. Daly , Joshun Farley 著.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5] Tim Jackson, Wander Jager and Sigrid Stagl. Beyond insatiability - needs theory,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6] Hirsch, Fred. Social Limits to Growth[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77.

[7] 徐中民等译,Robert Costanza, Sven Erik J?rgensen著.理解和解决21世纪的环境问题-面向一个新的、集成的硬问题科学[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8] Campbell, C. . Consumption and the rhetorics of need and want[J].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1998,11 (3), 235-46.

[9] Elizabeth Shove. Changing human behaviour and lifestyle: A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0] Mikko Jalas.Sustainability in everyday life -a matter of tim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1] Princen, Thomas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some conceptual issu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 347-63.

[12] Lucia A. Reisch.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s a consumer policy issu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3] 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 (eds).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Cambridge[M].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4]李玉文,徐中民.社会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6):612-617.

[15] Claudia Empacher and Konrad G?tz. Lifestyle approaches as a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olicy - a German exampl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6] Laurie Michaelis.Community, refl exivity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7] Burgess, J. .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s it really achievable ? [J] Consumer Policy Review, 2003, 11 (3), 78-84.

[18] Hobson, K.. Competing discourses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Does the "rationalisation of lifestyles" make sense[J].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2,11 (2), 95-120.

[19] Jesper Jespersen.Macroeconomic st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ll employment[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作者简介]李玉文(1979-),女,山东成武人,博士研究生,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生态经济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12-29(责任编辑:罗哲)

作者:李玉文 武翠芳 苏 芳 徐中民

上一篇:特教论文下一篇:体系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