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界如何评价王东岳

2022-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哲学界如何评价王东岳

第2篇:王东岳观点启示录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说到中国文化的时候,今天我们是有一个小小的总结和复习,就是关于王东岳老师、子非鱼老师的这样的一个整个思想,我把我的课堂笔记和大学个分享。

说到关于中国文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是一个善于搞人际关系的民族,中国人对于对错不那么敏感,事儿不那么敏感,坚持真理这种事情、特较真的人是万人诛之的,特别较真的人是很讨厌的,但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受到大家的追捧。那为什么中国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谐舒服如此的看重呢,让我们一起来复习。

话说中国人为什么对人际关系那么地看重,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和很多人一起生活,中国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大堆人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方生活了,大家要互相协作,要治理黄河,要共同完成一个所谓的农耕的工作。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文明那么的成熟和发展,那是因为中国的土地很厚,那为什么中国的土地很厚, 是因为我们有黄土的冲积平原,这个冲积平原在中原地区、河南地区,它是怎么来的呢?是从黄土高原冲下来的,而黄土高原的那么多黄土,则是因为受到地球自转、公转的原因,由于信风的影响,信风把全世界很多地方的土、很细末的土,全部都浇到了黄土高原这个地方。因为有了黄土高原这个冲积平原,所以中国的农业文明很发达,令到中国人口很多,再加上又是温带地区,特别适合除了播物种以外,也适合播人种,所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在高密度的环境下生活,于是就发展出了必须要谦让,就是所谓的刺猬原理。大家都有刺怎么相互取暖,互相协调一下,所有文化都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则,所以,只要中国人口密度不变小,中国人的仁义礼行智信就一定会成为文化的主流精神。

王东岳老师用他的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以及这方面的等等知识来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国民性格,是和我们所生活的这块土地的种种的机缘和合而成,所以,不要反抗,除非你能够一下子中国人口少掉9个亿,只剩下1个亿,非常稀薄,这个文化也许会改变。因此,过分强调自我、强调我能、强调我的地盘听我的,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广告人给扔出来,然后对应现代的那样的一些自我为中心或者自以为能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一个想法,其实,完全是个假象。你在中国怎么能够强调我能,你能了,大家怎么能?你的地盘听你的之后,这是公共地盘。当我们明白这一点之后,再回来看待中国文化,你就发现豁然开朗。这是我们从王东岳老师那里学到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复习的观点是,为什么西方发展出所谓的科学,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其实是个哲学概念,这个哲学概念来自于一个逻辑的推演。为什么?比如有个很典型的,这个世界上其实是没有点、线、面的,哪里有点?哪里有线?哪里有面?它都是抽象出来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我们为了表述一个事情,于是把它清晰地讲出来的一个可能性。而之所以希腊文明它能够发展出这样的一套体系,是因为他们那个地方土地不肥沃,因为那个地方地中海很狭窄,所以,很早的时候就发展出经商文明,商人最重要的讲的是大家有共赢,你赢我赢,所以,他是平等的,而且他不强调太多的互相合作,他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强调的是那种互相的利益的均衡分配,等等等等,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人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来在一起,他们怎么交流,于是就只能注音,我用我的话来注音你的话,就象现在亚运会的时候一样,有一些广州的出租汽车司机又不会英文,只能用广东话来注英语一样,所以在两三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彼此之间用音标来注释就发展出一个拼音文字,发展出的拼音文字就不是象形文字,就没有办法一眼观之,就必须要有一个逻辑,才能让一个词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因为西方他们的这种互相交换拼音文字所带来一个对逻辑上的要求,所以得了逻辑恐惧症或者逻辑强迫症,有了逻辑强迫症,才会有了哲学,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正是因为这样的两种分野,令到了东西方文化思考模式的不同,所以很多人进外企公司打工的时候,都很焦虑和痛苦,老板都认为你们中国人怎么没有逻辑,我们总认为你想那么多、那么清楚干吗,一言以蔽之不就完了吗,为什么非得一层层的推下来。其实,没有利弊,它只是各个两个流派,当然,这是王东岳老师他的一个研究结果,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我觉得他起码提出了对这个事情的一个看法,就这个看法而言,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理解,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你活在你的父母的余荫之下,你的爷爷、奶奶、父母都会叫你这样去活。但是你又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要跟很多外国人打交道,所以,中国人从民国、从晚清时期开始,就很焦虑和挣扎,到底应该按祖先的活法来活,还是用他们那些洋人的活法来活,活了半天之后,活得很焦虑。最重要的是焦虑的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天生就不一样,当你明白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时候,你就不会焦虑了。所以,我们说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当然是知难行易,据我的观点,因为当你真正洞见和明白的时候,就觉得做到一个事情就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就是说简简单单的王老师的几句话,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基础上的那种分野的不同,但是也许某一天,到二十一世纪2012年以后,这两种文明会重新交汇,那是另外一件事情。

在《国学堂》里,我们常常说中国文化为什么好,王东岳老师说,之所以好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相对比较温和的一种文明,它不太强调你一定要我战胜你、我征服你,才说明我赢,其实东西方文化很大的不同,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了,我个人也认同,就是东方人相对而言比较强调仁,仁是什么,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西方呢,则讲究什么己所欲施于人,就是说这事我认为好,你就非得跟着我干。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就导致了彼此有一种文化是比较具有进攻性的,有一种文化是比较具有隐忍性的,所以,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总体来说汉民族文化很少往外打的,就连郑和下西洋,他也不是说非要把人家征服,他也是送礼物去的,大家搞和谐,所以,很多人都担心中国崛起之后会不会是侵略世界,他们这是因为不了解东方文化。

从这个脉络上往下走的时候,中国文化就到了老子和孔子,王东岳老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认为说为什么老子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为什么他讨论的问题,你看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东西,全都是一句一句醒世格言一样,都是梆梆梆的,具有真理性的东西。而孔子就很少,包括韓非子,很多后来的庄子,他们都是讲寓言故事,很少一个中国古代的思想者和文人能够像老子那样出来的文字是那么具有思想结晶性的。王东岳老师的观点认为说,老子之所以叫老子,是因为他从小生得白,很可能不是他从小是后天白,而是先天白,先天白可能就是一种白化病,也就是免疫系统疾病。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可能老子是一个很自闭的人,或者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这么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去天天思考宇宙、人等等的关系,是因为这个老子他有幽闭症,所以,他就像霍金一样,你有这个地方的缺陷的时候,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般人不会思考的问题,你看孔子,又成功、又伟大,长得英俊又伟岸,所以,他就天天活在人群当中,所以,他就天天思考怎么和人和谐共处,但是老子他天天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于是他仰望星空,俯首仰望上天,低头俯看大地,所以想的都是人和宇宙、人和世界的关系。

在这个地方,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王东岳老师在讲到老子的时候,复习的时候,他讲到一个玄牝之门,而玄牝之门是什么意思,玄就是黑色,牝就是母牛,之门就是母牛的阴户。但是这个事情斍突然想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讲牛,就是牛A,也不是牛C,也不是讲牛D,为什么讲那个?其实,语出《道德经》,我们每个人用而不知: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

说远了,又说回来。关于老子,王东岳老师认为老子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因为他身体的缺陷,而成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真正思考到底哲学是什么东西的一个哲学家,相比而言,王老师就认为说,老子和孔子是不一样的,孔子由于他成功,他的社会实践太多,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当然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所保留的,不过我们姑且复习一下王东岳老师对于孔子的看法。他说孔子是一个很成功的人,成功到他在三个纬度很成功,第

一、他搞了当时鲁国最厉害的、规模最大的一间民办大学。

画外音:如果要说谁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尚且见仁见智,而如果要问谁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则孔子当之无愧。其实,在孔乙己去齐国求仕之前,他的门徒只有比他小6岁的颜路和比他小9岁的子路而已。孔子的教育事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鲁国从政的18年间,这18年孔子边为官边授课,他的学生除了鲁国人外,还有来自齐、楚、魏、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人们常说的72贤人,三千弟子中的绝大多数,均是在这段时间成为孔子的门徒的。

梁:72贤人、三千弟子,如果对比当时鲁国的那个面积和鲁国的人口比例的话,不亚于在当时中国你搞一个三十万人的大学,就是同比放大的话。你想想看,在那样一个读书都,就是文字都没有做成,多少个人认识的年代,一个人靠自己的民办大学的力量,搞那么多人,他得多大的影响力。而且,他还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朝廷院外影响机制,所以,王东岳老师说,孔子建立当时鲁国最大的反对党,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政治势力,所以才让他能够做到当时鲁国的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兼总理或者总理兼司法部长这样一个角色,这意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获得权力,要不然的话,你某一个序列里面,你是贵族,要不然的话,你得拥有民间影响力,这个政治影响力。当然这个观点,我觉得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文化,只是把老师的复习一下,供大家一起来批判。

然后,他说孔子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说孔子你想过没有,孔子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这个人怎么活,他们也得吃饭,而且,孔子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说肉、鱼要切非常非常薄,才能吃,那个腐肉是不吃的,烧烤、烧腊这种东西,隔天他就不吃的了,都吃得很好,所以,生活水准是很高的,拿什么东西来供养孔子活得那么好呢?王东岳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雷人的观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很震撼了。王东岳老师认为,他说因为孔子当时在鲁国经营了一个非常大丧葬公司,我们都知道说丧葬事业,历来就是一个暴利行业,孔子老师就不断地强化埋人这件事情是多么复杂、多么需要技巧性、多么需要有文化,以至于强调到最后,你作为一个鲁国人你死了,不找孔子家的人来埋或者孔子丧葬技校的学生来埋,你死得就很丢脸;但是如果你找他埋,你会破产,因为,它很复杂。我把王东岳老师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是希望大家看到说,中国历史真的是非常有趣。后来我就问了王老师一个问题,既然你说孔子是这样一位老师,那为什么他仍然能够成为大成至圣先师?王老师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孔子能够做到一点,他能够完成教育的普及。在以前,教育只是贵族给贵族的人,老百姓和贵族之间距离是很大的,孔子就完成了一个知识的平民化的过程,他有教无类,他把知识分享给了很多平民的子弟,开创了中国文化由上至下的先河,就这一点,也足以成为万圣师表。

孔子还有一个更伟大的功绩在于,他向未来若干世纪的中国人,几千年的中国人奠定了人生标准,人家都说四流公司卖产品、三流公司卖服务、二流公司卖标准、一流公司卖文化,基本上来说,孔子用一个人所制造的公司、他一个人创立的公司创造影响了全人类,甚至说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行为标准和文化模型,就这两点足可以证明他可以成为万圣师表。但是王东岳老师后来又分析说,为什么孔子和孟子又有不一样?孟子讲的叫鱼与熊掌的问题,讲得很暴烈,富足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引申是说,到了战国时期的时候,中国人由于国家和国家之间战争非常的激烈,导致人性已经开始沦丧,在孔子春秋时期,人们还是非常可爱的,打架之前抡板砖之前,互相写一个很优雅的公文,我要追讨你呀,但是我现在不叫我要打你,而是说我和你一起去打猎,一起戏路,游戏于江边等等等等,但是孟子年代就不是这样,孟子一场长平之仗,战国时期,可能就是几十万人的坑杀。

画外音:春秋时期各国纷纷挟天子以令诸侯,《论语》中称之为“礼坏乐崩”,而到了战国时期,这一种局势愈演愈烈,诸侯国纷纷起兵互相呑并,以至于战火连年不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秦国将领白起截断赵军粮草,赵国将领赵恬率兵突围,终为秦兵射伤,白起为了制摄其他国家更是将俘虏的数十万赵军全部坑杀,一手缔造这次中国历史上年代最早、最残忍的歼灭战。

在那样的一个极其暴烈(戾)的年代,孟子就必须做人非常地刚猛。当然,这是一派观点,很多人肯定不赞同,但是我们想讲的就是说,其实每一种人的文化都彰显出那个时代的特性,我个人其实还蛮喜欢孟子的,因为,我觉得孟子给了我们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说到孟子之后,其实我觉得王东岳老师讲的韩非子也非常有趣,他特别强调了一个观念。他讲到法家,他说法家和现代我们所说的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法是完全不同的法,差别在于韩非子的法家所有的术势道,都是要符合君王的理论、君王的个人利益,所以他要用权谋,如何把优秀人砍掉,如何利用大臣和大臣之间的猜忌、大臣和大臣之间的相互较量,然后用非常严苛的刑法来进行一个治理,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王权的统治。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所谓依法治国的法,这个法的精神是什么,这个法定出来,尤其是宪法定出来的首先是要限制政府,他们认为政府也是一群有利益的人所组成的,而且,他们形成了一个组织,所以,他们如果不受约束的话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用法律来制衡政府的行为,这是整个现代文明体系里面,对于法律的看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如果对比起来的话,我们会相信说韩非子所讲的法家和现代我们说的依法治国,完全是两回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所有在中国历史上提倡法家的人,都最后不得好死,像商鞅也是,商鞅最后变法变到最后是自己被撕裂,韩非子也是,其实李斯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再次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以人为和谐、为主流文化,我们刚才讲为什么人为和谐、为主流文化的这样一个系统里面,你太过强调专一的、暴烈的行为,那种特别猛烈的行为,其实最后会伤到自己。

说到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梁冬最近请到了一位另外的老师,叫王唯工老师。这位老师是我见过的真正意义上可以把西医和中医完全打通的,他是一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的博士,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考到、拿到西方的奖学金了,但是后来他成为一个铁杆中医,话题延展到这里了,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王东岳老师的总结,开始一个小小的预告了。

第3篇: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

摘要: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用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分别喻指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首先经过认知和灵魂上的“上升”的探求者,即认识到洞外世界的追求到“是”的人。得到了“真正的哲学”,是真正的智者,所以应当成为城邦的统治者。本文就主要从“洞穴比喻”中探求“哲学王”的内在逻辑,并结合现实社会浅析“哲学王”很难运作的原因。

关键词:洞穴比喻 哲学王 内在逻辑 现实运作

洞穴比喻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有一群从小就被束缚的囚徒被安置在一个低于路面的洞穴里,洞外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认为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影子,进而当他走出洞穴,看到万物,才知道原来木偶也只是万物的模仿,等他最终看到了太阳,他才知道自己可以看见万物的原因,成为洞穴里面的“先知者”。他为自己的转变而庆幸,同时怜悯洞穴中的其他人,当他回到洞穴中试图去解脱他们并引导他们向上走时,却极有可能会被视作异类而杀死。而这些灵魂“从黑夜般的昏暗的日子里转过身子来真正进入白天,这是一条向着‘是’的上升之路,我们要说,它是真正的哲学”①,拥有这些灵魂的人便是城邦的理所应当的统治者—哲学家。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洞穴里的囚徒最终可以成为智者和城邦的统治者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因为他经历了“两次眩晕”在这两次眩晕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是”,看到了影像之后的现实,以及发现了他之所以能够看见事物的最终原因—太阳。而且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了痛苦(探寻真实的过程不可能没有痛苦),在第一次眩晕中他实际经历了三次痛苦“第一次是见到火光照耀之下的‘墙头过去的每一器物’,第二次则是看到了火光本身,第三次是他被拉出了洞穴之外,看到了阳光之下的世界。”②这三个连续的阶段构成了“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看见上面东西的上升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有三次痛苦的眩晕,但却是更加接近真理的过程。但是这次眩晕并不是最终结果,因为就在他适应了外面的生活之后,他又被强行拉回了洞穴,所以又有了“第二次眩晕”—回到洞穴。而第二次眩晕与第一次眩晕的原因相反,是因为从明处回到了暗处。第二次眩晕说明了,并不

是经历过痛苦求得真理之后就一帆风顺了,而是再得到它之后还要返回你出发的

地点,把你所知道的真实告诉仍处于晦暗的洞穴里囚徒,不然在你庆幸自己的转

变的同时,也会为独自一人的孤独和无所作为而再次陷入痛苦之中。这也就是“哲

学王”的内在逻辑之一:他们是先于“洞穴囚徒”探索到真理的,并且还会重返

洞穴把真理告知囚徒。而内在逻辑的第二点便在于囚徒的认知局限甚至可以说是

错误—他们自认为是最真实的事实上却是最虚假的。即“在城邦中人们自以为安

全的常识恰恰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建立在意见之上,远离真理。但人在城邦终

究身在意见中,必须用人穿越意见,才能审视和引导城邦的生活”③而大多数城

邦平民的蒙昧和不会也不愿去探求,这一任务就自然落在了以寻找世界本原是什

么和至上真理的哲学家身上。“哲学王”的第三点逻辑便在于,这些寻找到“是”

的哲人,不仅最先知晓了现实,并且会为了真理牺牲。这就构成了一个智慧而勇

敢的完整的人,城邦最理想的统治者。

柏拉图从老师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并且认为社会的

产生不能单靠个人得到满足,必须相互依存才能生活,并且每个人在国家中只能

执行一种最适合他个人的工作。因此整个社会被分成了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

士和商人手工业者,前两者对应的品格分别是智慧和勇敢,三者用共同具有节制

的美德,所以统治者当然的有最有智慧的哲学家担任。但在现实社会中“哲学王”

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并且很少可行的,睿智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

中国的孔孟、老庄他们是“轴心时代”的创立者,是世界的哲人,但在他们所在

的时代他们非但不是“王”,反倒被视为异端,成为被排挤的对象,说明“哲学

王”的设想只是理想中的,不能付诸实践。一是因为柏拉图的哲人治国实际就是

知识治国,而知识很大部分是理论上的,特别是哲学,是抽象的,如果用不好很

容易变成“纸上谈兵”式的治理,而且知识是柔性的,对于国家而言,更需要的

是法律一样的强制性的规范才能长治久安。另一方面,“理想国完全否定个人权

利与自由。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判定哲

学王的标准”④所以导致了哲学王只能自己判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理

念,但柏拉图却否认了民众的判断(因为他不相信民众),则最后哲学王的判断

只能由神或统治着自己。所以,每个统治者都可以宣称自己是哲学王,这就导致

即使宣称自己是哲学王的也不一定是哲学王甚至不是哲学家。

而就“洞穴比喻”来看,那个最先看到真实景象的先行者,就应该成为带领

洞穴囚徒“上升”的城邦哲学王,但最后他却被当作异类打死了。“真理被少数

人掌握就变成了谬论”,对于一般的囚徒来说,他们的理念中有根深蒂固、不可

怀疑的真理,他们在既定的虚假昏暗蒙昧的世界中可以毫不费力的生活着,一旦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们一直以来自己都是错的,他们是不会也不愿相信的,为了固

执的捍卫自己世界观的真实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大部分人一起把不同意见者

杀了。这就导致了哲学家作为那一个先知,在走出“洞穴”的囚徒很少的情况下

是不会被认可的,甚至很有可能遭致迫害。而对于统治者而言,在城邦中,他们

借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虚幻的事物(即洞穴假设中的木偶,大部分学者同意是意识

形态,)来麻痹民众,让他们成为顺民,安排他们的欲望,引导他们的闲聊、争

论、娱乐,以此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理。因此,真理的真实性会威胁甚至终止统

治者创造出来的安乐假象,而哲学家,毫无疑问是最容易让统治者戒备的“刁民”。

所以一个哲学家,若不能为统治者所用,就会被清除,但一旦被统治者所以,就

丝毫谈不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的哲学家的作用,更不用说哲学王了。

所以,从“洞穴假设”中可以看出“哲学王”的内在逻辑不外于知识治国、

城邦平民的蒙昧和哲学家本身的智慧与勇敢。但这个假设同时也从一般民众(囚

徒)和统治者(操纵木偶的人)两个方面侧面说明了“哲学王”只能是理想,现

实的不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①柏拉图.理想国[M] 顾寿观译.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10(319—325)

②彭曙齐.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

③周洁.束缚与庇护—《理想国》“洞穴比喻”中“洞穴”的双重性[J]. 海南大学

学报,2012.30(2)

④柴杰.洞穴中的苏格拉底——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看柏拉图的“洞喻”

[D].厦门:复旦大学,2009

第4篇: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王德峰

这个学期的哲学导论的课从现在开始。

今天我走进530教室,看到那么多的同学,大多都新生,也就是刚刚从中学来的,非常努力、也非常幸运地进入复旦大学的文科的学生,现在我首先要向大家表示祝贺。祝贺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诸位好不容易,多少年的寒窗之苦,在这个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必须把说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把自己作为机器的角色当中来应付考试,所以各位经历了考验,任何一个不合格的、也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也摧残不了真正有才干的人;第二个祝贺,是各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进入了复旦大学,各位到复旦大学来求学这件事情本身为什么值得祝贺?理由非常简单——她是一所真正的大学。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中心。中国精神中心有几个?看法不一样,北方的精神中心我认为是北京大学,南方的精神中心我认为是复旦大学,所以各位来到了南方的精神中心,这是第二件值得祝贺的事情。大学的英文是university,真正的university不是高等的职业培训所,不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所为未来的职业作智力上的运转,拿了一张文凭而后去谋生,如果这样的话它不是真正的university,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它只是高等职业培训所。我希望并且相信复旦大学能够保持其为大学、保持其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心;第三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是各位不仅来到了复旦,而且又机会研习哲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是一个真正的大学,也就是那个精神中心的中心,这一个基本的道理被我们这个时代所遗忘。我想起八十年代市场经济汹涌而来的时候,有人正式提出:既然复旦大学哲学系招生那么困难、生源那么少,这个哲学系还有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于是当时的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简单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说:“没有哲学系,复旦大学就不称其为复旦大学。”这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说的话,她说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这个学期要讲的《哲学导论》这门课程,实际上只有一个中心话题,那就是“我们与哲学的关系”。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是引导大家入哲学之门。我总是在担心自己是否称职,或者总是在怀疑应不应该或有没有必要引大家入哲学之门。我上午的时候在准备今天下午的课,心情非常的不平静。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我在下午将面对的(是)年轻的学子,我和你们的辈分是什么?我是你们的父辈。父辈是有生活阅历的人,是有种种人生体验的人,并且对这个时代有比较全面的领会和感受。诸位还是初涉人世,那么欢乐的心理,那么年轻的心理,我却要给大家介绍一门在这个时代最沉重的、最孤独的学问,是不是多少有些于心不忍的感觉?大家还有权力做着生活的梦、做着关于未来的梦,但是我似乎要惊醒大家的梦。所以我感觉到这门课的存在理由需要一些辩护词。我一直在准备这种辩护词,直到今天我还没准备好。哲学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辩护,为它的重要性作论证,这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地方。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给出了一个普遍的价值尺度,在这个价值尺度上我们区分了各种事物的等级序列,在这个尺度当中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哲学的位置。我们一切被社会所公认的行动的价值、它的目标的意义都应当能够还原为一种效率、一种资本增值的效果,这一点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感受。你在中学里面什么叫学习得好?有一个量化的尺度,那就是分数。你要获得分数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把知识仅仅当做知识来接受,知识接受得要有一定的效率,不能太慢,太慢了就不行,(所以)效率也是它的基本原理。但是哲学要慢,因为哲学是停下来散步的时候思考问题,它没有效率作为它的目标,一旦效率成为它的目标,哲学就消失了。于是我们就有了各种应用科学和技术,这些应用科学和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资本的增值以及增值的速度,于是我们有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于是知识在今天这个时代被以一种资本的态度来看待,我们遗忘了知识的思想起源和它的精神价值,知识是一种在市场上通行的兑换价值。

这一些都让我感到迟疑,就是占用各位一个学期的一部分时间来跟大家讨论一门最不合时宜的学问,并且会多少给大家带来一点沉重,我就感到犹豫。但是我今天要讲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它的基础修养是哲学。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众所周知的,在英语当中,博士的全称是什么?“Doctor of Philosophy”,简写成“PHD”。“PH”就是“Philosophy”的首字母。为什么博士这个学位一定要带上“哲学”呢?博士就是指有学问的人,它和“Master”不一样。在某个专门的领域里有足够的、熟练的技能,他叫“Master”,但是在一个专门的领域里面他不仅有技能,而且又学问,那叫“Doctor”。这是这个词创立的本意。各位来经历一次四年时间的高等教育,是诸位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高等教育这种经历完全可能退化为一种职业准备。所以我认为各位来复旦读哲学是应当祝贺的事情。高等教育如果在产业化的浪潮当中最后退变为一种高等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话,那么这不仅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悲哀,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其实未经历高等教育也能成为人才,从事某种职业久了有了经验,加上社会生活的历练,可以成为一个人才,要成为一个人才不是非读大学不可。但是,高等教育形成的是有思想的人才,只有有思想的人才才能担负起民族的责任,才能是未来的国家的或者社会的栋梁。这就是复旦大学之为复旦大学的核心任务。我们将不仅仅是能够谋取自己生计的人,在复旦毕业之后,我们还将是能够担负起民族责任的人。我用了这么大一个词——“民族责任”。今天这个时代拒绝大字眼,拒绝“伟大”、“崇高”、“民族”、“人类”、“理性”,这些都是太大的字眼,今天这个时代拒绝他们,但是(就算)这些字眼被拒绝了,事情本身还存在。民族不是一个抽象的字眼,她就在我们身上。我们个人之属于民族并是不说宣扬一种抽象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说我们的生命幸福感、我们承诺生命的意义的基础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它的历史给予我们的。我们现在似乎不能相信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似乎随时准备做世界公民,甚至在高中未曾毕业的时候就到国外去求学、读高中,在中国大学不读跑到国外去读、如果父母有钱的话。我们似乎已经是世界公民了,但是这是假象。等一会儿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思想的主题上来。什么叫“有学问的人”?不是说获得了专门知识的人。知识单纯的积累不能成就一个有学问的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学习过思想的人。

诸位在复旦四年,也许各自有不同的专业,在座的真正是哲学专业的并不是很多、比例不是很高。诸位在各自的专业学习当中这四年学什么?讲到底学哲学。尽管你也许学物理,也许学经济学,但是你其实在学哲学,如果你是在一个合格的大学里,那你其实是在学哲学。为什么这就叫学哲学呢?因为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高中阶段的学习的一个根本差别在哪里?那就是学习学习。真正要学的东西乃是学习,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真正的教师教学生什么?学学习。真正的教师对自己所干的那个活计比他的学生还更没有把握。教人学会学习,而这就是哲学的工作。哲学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你假如学计算机,你经过高等教育的学习计算机和你在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学的计算机学科学习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你应当在这门计算机学科领域当中知道这门学科成立的基础、它的前提,以及它的界限,以及推动它进步的那些最基本的思想是什么,这一切不是在哲学课上告诉你的,而是你学了哲学之后你就能理解你那门专业了。于是,守护思想乃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任务。

我们在科技的繁荣和物质财富增多的进步的表象之后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刻的危险,那就是整个文明的基础的丧失。我们也可能终于成为了一种非常非常聪明的、能够用电脑来支配这个自然界的高级动物。于是,守护思想向来是文明的真正的任务。那么回顾历史,从西方世界看欧洲中世纪,守护思想的是教会,于是教会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精神中心。资产阶级运动起来之后、近代化运动起来之后,一个世俗化运动普遍展开,教会被铲除了,精神中学转移为大学,大学是近代的产物,它接过了教会的那个任务。讲中国呢?中国的古代社会它守护思想是靠文人,那些自发的团体,比如说各种书院。中国被西方文明敲开古老帝国的大门之后,中国自己的近代化运动也展开了,在这个运动当中我们学习西方建立了大学。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己创立大学的经验大多都是模仿西方然后再实践。首屈一指的人物是蔡元培先生,于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心,它是守护思想的地方。一个守护思想的地方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哲学系,应该有一批很闲暇的、在那里优哉游哉地思考问题的人,而不是被种种量化的衡量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今天的学者们。所以我在这里已经通过了这种描述让大家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人类以往的那些古典的理性之间有多大的差别,有那种巨大的鸿沟使我们似乎和历史割断开来,而这是一种危险,这种危险爱因斯坦曾经表达过,因为爱因斯坦用他的质能转换公式在理论上发明了原子弹,爱因斯坦于是就忧心忡忡地思考人类的未来,他说:“如果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此后,如果人类还要互相残杀的话,他们使用的武器我看大体是石头和棍棒。”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人类已经拥有了最大规模的自相残杀的武器了,现在世界上的核大国所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把这个地球摧毁十几次之多,于是如果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认为底下就是文明的整个退化,进入野蛮阶段。这是一个科学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于是我再度的讲,守护思想是人类的根本任务。那么这一点和我们短暂而有限的一生、渺小的存在有什么关系?关系极大。我们不要把个人和民族或人类的命运(认为)好像是毫不相干的事情而区别开来,它本质上就是一件事情。我们的生命幸福感的源泉在哪里?是这个文明,这个文明世界给予的那个总体的原则。假如这个原则不能让我们安身立命的话(注:当今的资本的原则就是这样),我们就没有生命幸福感。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危机,巴以冲突没完没了,那种人齤体炸齤弹的报道层出不穷。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因为人齤体炸齤弹是一种极端的战斗行为,因为这种战斗行为在发生之前已经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说哪怕不能有效地打击对方自己也先要把生命放弃。这是一种决定,是吧?它是自杀性的攻击。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因为我是中国人。为什么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件事情呢?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不要贬低这句话,“好死不如赖活”是有文化精神作为渊源的。因为中国人如果想自杀的话,那么比起伊斯兰世界的人不那么容易。你如果觉得人生走投无路了,觉得绝望了,然后了无生意了,如果你懂了自杀的念头,而你在行将自杀而未曾自杀的当口你会想到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想到家有老母、下有孩子,于是你取消了自杀的念头,于是你想:我自己的生活哪怕再糟糕,我不能不对老母和孩子不负责任,我应当让他们的生活好一点。于是他存在的理由确实存在,这个理由不是他自己发明出来的,而是他身为中国人在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中获得的,是不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万分感谢孔子,因为伊斯兰世界没有孔子,所以那些做人齤体炸齤弹的人他们的家属也支持他去做人齤体炸齤弹,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他们要做的这种选择意味着他们承诺生命意义的那个基础已经消失了,而中国人在最后的关头还有最后一份承诺生命的意义基础,那是儒家给的。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其他什么国人,不是因为血缘的关系,不是种族的关系,而是文化精神的关系,这一个例子恐怕就能说明民族与个人的关联了,(而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非常明白了。

哲学有没有用处,要看你所谓用处的那个标准是什么。假如你的标准是说这样一门知识能够带来实用的价值,能够在我们的经验生活领域当中有所改善、让我们的经验生活有所改善,那么哲学是毫无用处的。所以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哲学不能用了烤面包。烤面包要的是具体经验和技巧,哲学不是这种经验和技巧,不是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术,但是我们恰好有一个回答这句谚语的话,那就是:世界上没有一块面包是不先思考了一个哲学问题之后才烤出来的。这是一个什么哲学问题呢?——“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那个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以为我们不考虑,我们其实每天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假如你已经决定了“not to be”了,你还烤什么面包呢?所以人和动物有这样一个区别:动物活着并且仅仅活着,人活着不仅活着而且知道自己活着。这一个知道可了不得,我们因此而感到自豪、感到自己高于动物,实在来说(这)也是我们不幸的命运,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活着的每一天都在承诺生命(注:在后面讲存在主义时王德峰会带我们领会这个问题)。对人来说生命有一个承诺它的问题,但是承诺生命要不要意义基础?当然(要),如果没有意义基础生命无法被承诺了,而意义基础哪里来?你一个个人,你这个个人承诺生命的意义基础是你自己发明出来的吗?不可能,是你所处的那个民族的文化世界给予你的,所以民族的问题也就是个人的问题。

我们今天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有没有人类生命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也值得考量。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成长的烦恼》,年轻的一代总是跟他们的父母讲:“请你们多看看这部电视剧吧,对你们有好处。”“好处在哪里?”“向美国的父母学习,他们那么平等地、民齤主地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也听到过这样的劝告,我也去认真地观看,要找出作为中国父母的种种缺点,后来我找到的是我的优点和美国人的缺点。为什么说他们是有缺点的?其实我并不是反对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及其独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普遍的道理不能只是一个形式的理性,或理性的形式。我们人类的生活、社会关系它的真实基础不是那种形式的理性、那种形式的规则,哪怕是及其公正,在这个形式上及其公正的规则当中我们并没有人类生命的意义和幸福感。为什么?比如说你要尊重孩子,是啊,向美国父母学习,然后你的孩子深夜不归,你急得要死——这是很自然的,然后打110也没找到,那你这天晚上是无论如何不能进入梦乡的。然后终于在早晨的时候他回来了,那你一阵幸运的感觉啊、那种高兴啊,那就是他没死掉,这是马上就来的第一个念头。第二个念头是极度的愤怒,当你这个极度的愤怒暴露出来的时候,他对你若无其事地笑,他说:“你凭什么对我发火?这是我的人身自由、我的权力,你得尊重我。”如果你是父母你能接受这种回答吗?在形式理性上你必须接受,但实在来说在形式理性的层面上我们就把父子的关系或母子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法律形式上的一种契约关系,一种彼此平等的契约关系。如果你的孩子以一种类似的口吻和你说话,告诉你的义务在哪里、他的权利在哪里,你能不能接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很难接受了。于是我再度地想起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当中的那句话是极其正确的,他说:家庭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契约关系,而是一种伦理实体的关系。我们现在就开始讲哲学原著啊,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大家大概从来没读过,没时间去啃,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碰一碰。

看上去很抽象的哲学语言,说的乃是人类文明最根基的东西。他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像英法哲学所讨论的那些纯粹契约的关系,因为这就不是真实的family,所以整个family的基础乃是一种伦理实体,于是他接下去说:男女之间的婚礼在教堂中举行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种联系和纽带是神圣的,在教堂中举行婚礼就是在上帝面前举行婚礼。我当初读大学的时候读到这一段我又想起:啊,黑格尔真的很保守啊,怪不得老年黑格尔是一个哲学上开始保守了、丧失了革齤命性的哲学家。那个时候读哲学就是简单地划分、区分革齤命性、保守性、反动性等等,不懂啊,后来大了懂了。读研究生、读硕士的时候也不太懂,读博士的时候就有点懂了,现在大体懂了,就是说黑格尔这段话讲得是极其有道理的。我们这个时代却没有按照黑格尔所设想的那样,在一个资本原则的世界当中继续守住那一份伦理实体,作为我们人类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注:即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个时代把我们都放入了契约局面上,我们丧失了根基。于是,一对男女青年,他们如此相爱,爱得要死要活,最后他们决定结婚——这是很自然的,按这种爱情的本性,最后他们决定结婚。结婚的时候当然要去办手续、要登记,那么他们觉得很好,领一张红证书,这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是他们在领证书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官员、公务员跟他们讲——在现代化的社会里要有最起码的法律常识—— “你们要结婚了,我祝贺你们,并提醒一下你们是不是应该办一些必要的手续,比如婚前财产问题?”面对这样的提醒和建议,这一对如此相爱的男女是何种感觉?是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说他警告我们现在就应该在还未结婚的时候为离婚作准备,于是他(们)突然发现婚姻然来是这样一种东西:契约。既然你订了这份契约,关于契约当中所涉及的有关条款你都得看清楚,然后遵守。所以我说,在这样一种现代的观念当中铲除了那个家庭的伦理实体的基础。

人们现在喜欢讴歌进步,这个进步是资本带来的、科学带来的。我们在形式上越来合理了,我们的个人主义是堂而皇之地合理的个人主义,我们只知道这样一件事情,于是这个时代开始放逐真理。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样一种契约般的夫妻关系中有一种真正的幸福感。我们很难得的、好不容易获得的一次人生,又那么短暂,我们在这个人生道路上始终被那种形式理性所摆布,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追求幸福而这是真实的,它不是契约给予我们的,也不是靠契约来保证的,是不是这样?这一切哲学都加以思考。哲学思考的立场是民族的立场,因为今天还没有说世界上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文化,所以哲学所思考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根本也就是每个人之安身立命之根本,所以哲学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今天我如果在这里讲的是计算机科学,恐怕我不需要费许多口舌来跟大家讲计算机科学跟各位的关系如何,这个关系每天都能感受到,我们现在有时候甚至离开电脑都不会写文章了,我们通过E-mail和朋友联系,我们聊天也在家里,虽然形单影只,但是我们在网上与世界连成一片,所以这个计算机与我们的关系不需要解释,但是哲学与我们的关系却要我费那么多的话来讲,(因为)它是隐秘的、不被觉察的,但是它是更真实的、更根本的。哲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它是人类各种知识体系、各种具体学科从中产生出来的母亲,而就是这门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今天最边缘化的学问、最孤独的学问,这就再一次表明了当代人类的浅薄。

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这种文明繁荣的表象之下掩盖着一种深刻的衰退,这种深刻的衰退已经严重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有一个德国的思想家叫海德格尔,他把它概括为“当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当代人无家可归状态本需要一种精神来拯救,而精神在哪里存在?绝不在科学之中。在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历史上,还只有三种形态是安身立命的:一是哲学,二是宗教,三是艺术。资本来到人世间之后,自然科学得到广泛的技术上的应用之后,一个科学的、实证主义的世界,一个资本原则的世界展现给我们,但是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却没办法安分精神,于是我们就理解了并且读懂了荒诞派戏剧,比如说《等待戈多》这样的戏剧深层的意味,这种荒诞派戏剧共有一个同样的主题,就是当代人生活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这个舞台的整个背景是物质的东西、非精神的东西,而这个人却想成为精神的存在。这就是这个演员、主角和他的整个背景的荒谬关系,这就是现代荒诞派戏剧的真实主题。《等待戈多》中的主角是要想成为一个基督样的存在,但是他成不了。

千万不要以为哲学是关于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科学、最高的科学,谁要你这种科学?自然科学家自己在那里努力着,社会科学家也在那里进步着,然后他们有所成绩,要一个所谓的哲学家把他们的知识再加一个高度的凝炼和概括,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了,哲学并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恰好把哲学讲错了、颠倒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恰好是:哲学乃是科学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科学是一种貌似客观的知识,好像与人文精神毫无关系的巨大的自然科学领域,其实它的根基是人文的、是精神的东西,而这一点一直被掩盖了、被遮蔽了,并且被那种计算机语言用来运算科学命题的形式彻底遮蔽了。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们绝不会把它看成是人类精神的骄傲和它辉煌的成果。而这种冷冰冰的逻辑的东西是可以用计算机语言加以表达和运算的,这就是知识之为知识在今天的形象,而我们就是这样从中学里边走过来的。我们如果在学到一条物理知识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对人类整个思想发展的意义,它对人类精神成长当中突出的意义的话,我们其实只是学了个干巴巴的逻辑的推论方式,我们没有被这种知识的进展的精神内容感动过,于是我再一次要讲:今天人类重新寻找他的精神家园是需要哲学的。所以有一个当代的哲人他是这样给哲学下定义的:什么叫哲学?在今天,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寻找家园。好,休息一下。 各位同学,我们继续讲课。我们刚才大致地描述了一下人类在当今的基本处境,我们从近代以来获得的一个进步观念,这个进步观念本身受到了质疑。当我们把这个进步、我们看到的实际的进步无非是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以前所未有的、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这一点之外,我们没有办法给进步以精神的意义,于是“进步”这个观念本身被质疑了。重新认识资本的本性以及对资本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是当今哲学的主题之一。所以1999年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在整个剑桥大学发起了一次调查、测试,就是在一个新的千禧即将开始的时候评选刚刚过去的那一千年中的伟人、千年伟人,后来投票结果第一名是马克思,第二名才是爱因斯坦,那么这个范围似乎太小了一点,于是马上就有英国ььC广播公司利用全球互联网向全世界征求投票,投票结果仍然是第一名马克思、第二名爱因斯坦,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屈居第二。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如果说爱因斯坦在一种极为深刻的层面上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看法和理解的话,那么马克思是在一个更为深刻的程度上,其深刻程度迄今为止没有被超越过,就是阐述了资本它的来历和本质,以及通过这种阐述描述了人类未来的前景,而这种思想、这种力量在西方世界普遍地被感受到了。在这一点上,我作为中国人有一点汗颜,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名称在中国是什么?很落伍的一个名称。马克思在中国实际上没有得到尊重,就好像整个哲学在中国没有得到尊重一样,而哲学当中恐怕最糟糕的、最令人厌烦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了,而一个宣判西方资本世界必然灭亡的思想家却得到了西方世界最高的尊重,这一点是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的。所以对资本的分析和批判其实是为了探讨人类的未来,为了摆脱无家可归的状况,是摆脱我们这个世界根基上的虚无主义,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根基是虚无主义的。我给大家介绍这个观念的时候不需要多少哲学上的准备,我们当能明白它。这个世界的原则是什么?资本。资本是一种什么东西?它就是数量上的不断自我增值。就是说资本如果它一旦停止增长了,它就一下子死掉了。你口袋里有20万,如果你不能让它增值,这20万就不叫资本,叫什么?消费经济。但是当代人类经济生活的基础是不是消费经济?不,是资本的增值。资本的增值是当代经济生活的基础,它只要一旦停止增值,当代经济生活就垮台,所以股市一旦暴跌,整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危机。所谓股市的暴跌等于资本的增值停止了,是不是这样?所以911事件之后,一个象征性的事件是美国有两个领袖分别出来讲话,第一个出来的当然是布什,他宣布了要复仇,宣布这是战争行为,宣布美国要动员自己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要打击恐怖主义,这是国家代言人。然后第二个紧跟着出来公开发表演说的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发表的演说是尽管有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但是美国的经济绝不会垮台,美国的股市将正常运转。他这样的话以一个权威的口吻说出来是为了安定全体美国老百姓的心:“别慌!”为什么别慌?因为你慌在哪里?慌张资本停止增值。“不会停止增长!”于是他发表了这番演说之后股市重新开业,在一阵锣响之后全体鼓掌。这两个事件我们联系起来一讲,它是极富于象征性的。美国整个国家使其为之服务的最后的东西的东西是什么?是美国在整个经济格局当中的高位次的资本保持其位次和增值的可能。所以资本就其本性、就其原理(来说)是一个没有制动器的火车,它不用启用制动器,它必须有高速的速度,速度慢了还不行,速度比较慢的小火车就会被大火车吃掉。那这就好像仅仅是经济学界的事情,不,也是诸位阁下自己的事情,你也必须保持那个增值的速度。有人问我:“你王德峰家里有多少积蓄?”我说大概有若干若干。“你是怎么处置它的?”我说:“放在银行里。”“啊?怎么做这种事情啊!你得理财!”我说:“什么叫理财?”“理财的意思就是你那个多余的钱、现在还闲置的钱让它成为资本来增值。”我说:“那么你叫我做资本家啊?”他说:“你这个观念太陈旧了吧,现在人人都要回理财,人人都要善于把自己赚的钱变成资本来增值,这样才能保持你的那一点富裕程度,因为你不让它增值它就死掉了,死掉后就会很危险,在某一次经济危机当中你王德峰积蓄的那点钱很快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所以你必须要买房地产,或者炒股票,或者买各种保险。”他反正让你的钱进入金融、进入资本的市场,所以金融学是当代之显学。理财专家是很受欢迎的,就是说它正是说这个资本正是当代文明世界的一个根本要求。这是资本的这样一个原理。那么我们问:这个数量增长里边有什么精神价值目标?没有。于是进步变成了资本增值这样一个数量上的增长,它是极端抽象的东西,于是世界既然以这样一个原则作基础,我说它在根基里是虚无主义的。

我现在教育我的孩子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我丧失了话语,我出于失语状态。为什么是失语状态呢?因为我除了告他你为什么要好好努力读书,你唯一的理由只有一条:你以后得找个饭碗,你以后得自己买得起房子。你还能有(其他)任何理由?我跟他讲你应该为民族的命运、为我们民族的改善(而努力),我们民族近代史以来遗传下来的基本课题没有解决,你得推动民族进步。他听得茫茫然的,因为它不是生活中能体会到的东西,所以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处于失语状态。其实不光是我失语,整个世界一谈到精神价值的东西通通处于失语状态,最后只剩下抽象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唯一理由就是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而这个自由就是意味着你发挥你的自由、不要影响别人发挥同样的自由就够了,这就是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关系了。我们不要谈真理,真理你可以谈一千零一夜也谈不出名堂来,你保持你的纳粹主义,我保持我的共产主义,他保持他的民族主义,他保持他的自由主义,各个都相安无事,这是青菜萝卜各人喜欢。于是我再度地说:真理被放逐了。价值的领域变成了口味的领域,价值的问题不是真理的问题,而变成了个人主观喜好的问题,(这)是不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呢?

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当中,我们用技术的语言阐述一切自然的秘密,好像自然界之中的真理完全是用技术的和数学的公式来表达,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人用技术去处理它、征服它,它是一大堆质料,在科学的领域里边我们同样放逐了真理。我们用现象的奇异性和因果联系来代替对自然奥秘的真实的探讨,这就是近代以来的伽利略的物理学开创的一条路数。所谓自然的科学,它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的知识——所谓真正的自然知识——它不带有任何思辨的成分,而只是具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它可以纳入逻辑运算。它不问what,它只问how——如何。这就是当今的自然科学,以一种量化的态度来看待自然和描述自然。那么我们追问一下:人们为什么觉得关于自然的“真理”——当然这个真理要打引号——的何所表达是应该表达在数学公式里的?这个想法的理由在哪里?我们今天是不是都这样想的?你们学物理学或者学化学都学过,是吧?无论是物理现象也好、化学现象也好,它作为关于自然的所谓“真理”通通是可以纳入数学运算中来的,然后它在现象界中有它的预测功能。给定甲、乙、丙三个条件,一定出出现丁、戊这样的结果。给出A、B、C三个条件,我通过计算,一个结果出来了,而且屡试不爽,这就是科学它的全部真理。那请问:量化地描述自然这样一种自然科学现在的基本价值目标它意味着什么?比如说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想,在西方科学面前就显得不再是科学了,它和巫术好像差不多了。但中国的科学——其中最典型的是《周易》——你能说它全是巫术吗?但是它不是量化的,对吗?它不是分析性地借用一个数学公式来描述的。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展开来讨论。我们看西方自然科学,它独为知识的唯一典范,它代表了一切真实的知识,于是你研究社会现象时你同样要把这种研究对象能够纳入数学运算中,于是才能够具有科学的境界,所以经济学、社会学通通开始用数学的方法以证明自己作为一门科学日趋成熟,所以整个科学的状况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量化的态度、数学描述的态度,放弃对事物的本质的思考。那么问这种态度本身来自哪里?这个态度很简单,来自控制的要求——“Control”。你要数量地描述自然,你只有一个理由来解释你这种要求——你为了支配它。所以物理学的知识也好、化学的知识也好、或其他生物学的知识一旦能够用数学公式加以描述的话,这个现象就被控制了,它就是可以被支配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量化的态度,它才在本性上是支配的态度,即技术的态度。技术就是支配。我们追问:这种技术态度是不是天然合理的?它就是真理的本来面目?人类以往在黑暗中摸索了那么长久终于发现唯一的真理乃在于数学地描述对象?(注:反驳十九世纪的开创实证主义的法国哲学家孔德,他主张科学是万能的,认为人在童年时是“神学家”,在青年时是“形而上学家”,到了成年才是“物理学家”,且个人的思想成长的阶段和人类的思想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科学应当只问how、不问what也是他主张的,即不关心事物背后隐秘的原因,只注意经验和实验向我们提供的现象关联。)我们曾今这样地欢呼近代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我们把自然科学它的原则等同于真理本身,其实在背后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基础,就是我们在对待世界的一种近代态度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如此,人与人的关系中亦复如此。我现在不用拿着一根鞭子来奴役你,我拿经济学的一个表来奴役你。是吧?它其实还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技术就是意味着这个东西。所以技术在本性上、逻辑上先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技术,不要把它误当成真理。大家今天听我这一番奇谈怪论,我是有意的,要把这个突出的背景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看一看以便以后来反驳我。你们可以继续站在自然科学的基本立场上来捍卫当代真理观,然后我反驳你们,这就是哲学的思考开始运转、开始活动起来了。你比如说,中国人都知道这个事物有寒性的和热性的这样的区分,这种区分奇怪不奇怪?对中国人来说很自然,对西方人来说太奇怪了。你劝一个西方人说少吃一点桔子,吃多了会上火的,你用英语怎么讲?“Hot”。他说:“这个桔子和那个梨子摸上去温度差不多的呀,你为什么说这个桔子是hot呢?”他不知道hot是什么意思。你说这个柿子不要和那个螃蟹一起吃,因为这两个东西都是寒性的,你说“cold”。“它不冷啊!”他不能理解这一切的。然后我们中国人自己说:“噢,我们这个不是科学,我们这个东西全是瞎胡闹。”这绝不是瞎胡闹。这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就是西方式的自然科学,(它)是唯一的科学,就是说那种量化的、用数学方式理性地描述世界那就是唯一的科学?我们对世界、自然奥秘的探索就是按在数学轨道上不断地去把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通通纳入数理的逻辑当中去,这就是唯一的科学之路吗?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原则当中,我们没办法批判它,而哲学始终在考问这一个问题,而这种考问是有必要的,因为科学的态度不仅是我们一种方便地处理事物的方式,而且科学的态度反过来影响了我们人生的价值。我并不是在这里把科学当做一个敌人来讲解,而是说科学主义是一个敌人,我们应当重新把科学和技术纳入到一个更高的文明价值当中作为一个方面和环节,而不是让它支配我们。我们听说过“异化”这个概念吗?“异化”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意思是这样的:它是从你那里生长出来的,一旦它长成以后它反过来支配你、反对你、控制你。这个过程叫异化。科学与人的关系现在已经发生异化了,越来越明显的异化。我们用技术给生活带来普遍的方便和效率,但是我们就是技术的奴隶。所以这种状况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那就是文明要在根基上发生改变,而这又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课题。

这些我都是举例子让大家领会哲学是一个什么学问。那么我们接下去讲得具体一点,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部分:哲学思想是知识体系的基础。

科学是从哲学里生长出来的,然后科学现在开始取消哲学,但是哲学又在批判科学,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那么哲学批判科学的根据在哪里?理由在哪里?因为哲学第一句话要跟科学这样讲:你的前提和基础通通是我提供的,然而我只是提供了这一方面的前提和基础,你信以为真,以为全部在这里,你发挥到后来就把我扔掉了,那么我现在要修正这一点。哲学和科学当下的关系就是如此。那么我们先来说第一点——为什么说科学是从哲学中产生的。我们刚才讲了现代的自然科学通通使用数学的公式,是吧?就是说数学代表一种理性的形式,我们只有把自然现象——不论是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能够纳入一个理性形式,即数学的形式当中当中加以处理的话,我们就算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可靠的科学知识。那么我就来追问:让科学获得它重要的基础的那个数学本身来自哪里?来自哲学。我们在这一件事情上要回溯到非常长,那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听说过这样一个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吗?实际上这个哲学学派它最重要的、它的宇宙观产生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几何学、数学纯属于一门学问。这是第一个例子来证明科学是从哲学里面出来的,因为科学的工具数学是是从哲学里分化出来的。那么数学成长为一门学问这件事情在中国一直没发生过。我们中国古代在数学领域当中有不少成就,你比如说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有勾股定理,是同一条;你比如说中国有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面好多位,在当时世界上是领先的,所以中国有几何学的、数学的零星的知识,这些零星的知识的形成和提供方面一向不落后于其他民族,但是你绝不能说中国有一门数学这样一门学问。要成就一门学问意味着什么?你比如说现在我们开始上几何学课。几何学它的基础究竟在哪里?人们告诉我们、教科书告诉我们说几何学的知识起源于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的需要,古埃及人因为在尼罗河畔,他说尼罗河的泛滥是定期要泛滥的,泛滥之后、河水退下去以后土地原来的界限都模糊了,要重新丈量,是吧?(当然),在私有制的前提下。那么重新丈量的需要就催生了一门(学问)叫几何学。其实没有催生出几何学来,会形成几何知识来,但是做不成学问。几何学这门学问不是古埃及人们创立的,而要到古希腊才可能创立。古希腊哲学家向东方去留学,特别是到巴比伦和古埃及学到了不少知识,天文学的、几何的知识,但都不是学问,都是零星的知识。然后古希腊有些(哲学家)把它们做成一个一个的学问。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什么?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因为有它辉煌的早期的哲学形成,才有数学、几何学。诸位怎么理解这一点?它不是你去读历史书读出来的,你去体会这件事情就知道了。现在我们开始上几何学课。我们假定我现在坐在这里是几何学老师,我至少得讲一些最起码的几何学概念,是吧?点、线、面、体,是吧?然后讲若干条几何学的公理。讲点的时候我说:“点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绝对没有长度,更没有面积,更无体积。是吧?它纯粹是一个位置。”这个说完了。“然后线是什么?那一个作为纯粹位置的点的移动造成的线。那么面是什么?那是一个纯粹没有面积、体积的线一移动就有面积了,面出来了。面是绝对没有体积的,但是它一移动,变成了体。”这样几条一讲,学生在底下听。我讲的时候我要借助直观,那么我就用一块黑板,黑板上先点了一下,然后再把这个点移动一下——一条线,再把这个线移动一下——一个面,大家就听得清清楚楚的。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不对,老师。”我说:“什么不对了?”他说:“不!你仔细看看那哪里是个点啊,你这里是一个体。”因为我用粉笔嘛。“这个粉笔在黑板上一点,它难道是一个点吗?你用一个电子显微镜放大一看,还了得啊,这里边是山川、平原、高原、山脉,哪里是个点,你没给出过我任何一个点。”这时候我面对这样一个责问我只能哑然失笑,那么我就得跟他再讲讲哲学了,我说我要这块黑板只是为了方便,讨论几何学其实讨论的是各位心中共有的东西,我在黑板上用粉笔示范一下而已,这个示范不说明其他,只是提醒大家这里是个直观,但这个直观不是感性直观,是纯粹直观。点是一个纯粹直观,线是一个纯粹直观,一到感性直观这个线绝对是一个体了,你画任何一条线拿过来看,用钢笔、细铅笔画一条线也是体,是吧?世界上可曾有过一个纯粹的面?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时间和空间上都找不到纯粹的面、纯粹的线、纯粹的点。只有什么?体。而且没有纯粹的圆体、立方体,都是不规则的,是吧?于是我们谈论几何学观念的时候不是这些感性的直观,而是纯粹的直观。那么请问大家纯粹的直观在哪里存在?在我们的心里。是不是?所以几何学讨论的东西其实是各位心里本来有的东西,我不跟你讨论你不知道,我跟你讨论以后你从(心)里边由隐到显地发现了,所以我一讲你不会提我问题的,我刚才假象的那个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继续假象,我说:“平行线公理:假如两条直线的线段彼此平行,如果它们无线延伸将永不相交。”对不对?我一说这个话就有学生提问题了:“你怎么知道?你画过多长?”我说:“我从###(注:没听清楚是上海的哪个地方)画到外滩,好像没有相交过呀。”

那位学生就说:“如果过了黄浦江它相交起来怎么办?你知道吗?”这样的学生一旦提这个问题的话我就知道这不行了,这个学生恐怕还没有进入我们这个文化世界,他没有一种纯粹理性的思考,因为我一旦说出平行线公理的时候,这个平行线公理不建立在任何一次经验的基础上,它不是大量的实验的结果,是吧?它不是一条感性的知识,它就是我们人人心中共有的。我一说出来,大家都“同意!”“明白!”“没问题!”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你试过吗?在两点之间可以画无数条线,你最后测量掉一条线说是最短的,你能做这件事情吗?不需要做。我们仿佛是先天地能够认定这一条真理,我们绝不建立在无数次感性实验的基础上、观测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几何课只要一开讲,它就不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吧?而是一门纯粹理性的学问,发现这一点的是古希腊人。他发现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当中每一个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理性的法则,而这个理性的法则本身是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的,而它却是让感性事物如此这般的根据,呈现如此这般的那个相互关系的那个根据、那个相互关系的根据。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足球,我说这是球状的东西。你怎么知道的?你以为你用眼睛看到的?当然你眼睛得看一看,但是你看到的绝不是“球”,看不到“球”的,我们肉眼作为一种对光线和形状的感受器,我们永远获得不了“球”,而总是如此这般一个形状,但是我把这样几种形状归并为一个“球”,虽然它不太工整、圆整,我也说这是球、那是球,于是那个梨子也是球状的,那个苹果也是一个球状的,桔子也是球状的。这个“球”是观念,是让我们获得这些都是同类的形状的一个基础,而这个“球”这个观念、那个“球体”的观念是我们自身共有的纯粹直观。要讲这个道理不那么简单,我们(脑子里的固有观念)通通是常识,哲学学习最大的敌人是常识,常识让我们以为我看到过若干个球,然后我获得了“球”之观念,我告诉你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球,你看到的是形形色色之形状,你有一种能力可以撇开此球和那个球之间在“球”的这个原则上的差别。它不太圆整,那个球比较圆整,这种差别你可以忽略不管,你通通叫他们球,这种能力是你内心共有的,正是因为你有这种能力你才会获得“球”和“非球”的这样一个感性差别,光凭你的感官没有这种区别。千万不要以为“球”之观念、“圆”的观念、“方”的观念是大量观测之后找出它们的相似性概括出来的,绝不是,我们相信这种教科书告诉我们的话,那些教科书在哲学上是经不起反驳的。和常识接近的东西不是真理啊,请大家注意。所以你看,如果你相信我们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是吧?然后说感性本身一开始就给理性做好基础,是吧?然后我们抽象、概括,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吧?然后我们获得理性知识。其实事情正好反过来了,正因为你心中有纯粹的理性,你才如此这般地获得这些感性经验,事情正好倒过来了。几何学从来不依赖于大量的感性直观的经验作基础来概括,绝不是这样的。他(注:毕达哥拉斯学派)突然发现一种伟大的思想,发现理性有自己的原则,把这些原则阐发出来,一个几何学体系就形成了,然后即使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它相应的、对应的证实它的感性事物的话,有一天会找到的,我走在它的前面。事情原来(就是)这样的。然后下面才会追问:人先天共有的、人心共有的那个理念本身来自哪里?这是下一个问题,但第一步你得懂(上面)那个道理。两条直线彼此平行,无限延伸将永不相交,你应当知道它绝不依赖于感性经验。那么它依赖于什么?这是一个几何学的问题,是吧?那么这个几何学问题说明了什么呢?只是因为有了一种对纯粹理性的发现,学问才出现,一个所谓“学”才出现,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星的经验知识,而是把各种零星的经验知识概括到一个体系、一个公理体系当中去成立为一门学问,这件事情是哲学的结果。古希腊人发现了纯粹理性,发现这个纯粹理性是世界自身的法则,它看不到、摸不到,但它支配着这个世界,这一个发现是哲学的发现,然后才成立学问。古希腊人做到了这一点,其他民族没有做到这一点,于是其他民族没有数学之为学、几何学之为学。所以这是一个请大家能够理解、深思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比如说我们要进一步地说明一些问题的话,就是说我们哲学研究什么呢?你要学习哲学的第一条信念——哲学绝对不是对经验作概括,哲学是讨论经验成为可能的那个根据,就是让经验成为可能的根据。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不要以为感性经验它自身就是什么实际的、第一性的、自在的成立在那里,你只要眼睛睁开来看就有了,你的五官感觉张开来获得它,一条经验就给你了。没有,它不叫经验,它叫一堆知觉状态,很混乱、很混沌,经验一条也没有出现过。经验是被建立起来的,我们用英语叫“established”。那么“建立”把那么多感觉材料做成一条经验的那个东西时哲学要讨论的。我要讲的第一个就是你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它是一门怎样的学问。我这第二部分的第三点“哲学对经验之很据的思辨。”你比如说现在我们牵一只动物进来,一只猫,牵到我们这个教室里来。它肯定和我们人有类似的五官感觉,是吧?它能看到颜色、光,感受到光,看到形状,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种种这一切感觉,但是它看不到一个一个对象,这个桌子、那个椅子、那一个个人,这是##,这是窗户,这是门,,如此这般一个客体世界它没有。假如我们的全部知识产生于感觉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说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人的知识是可以还原成一片混沌的感觉的。因为假如我们只有感觉的能力,那么我们获得的是一个流变的、混沌的世界,就是各种光、色、影、形构成的杂多的知觉状态,你不会有对象,一个一个“object”,没有的,这一个个对象是被你做出来的,不是感官做出来的,靠心去做的。所以知识恐怕有两个来源——不是恐怕,按照康德分析就是两个来源——

一、来源于我们的感官对外部事物刺激的接受,但是光有这个东西没经验弄不了,一条经验也没有,只有知觉状态;还有一个来源来自什么?我们人心把这些感觉、知觉做成一条经验的那个形式,这个形式不是感官给予我们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水结成冰”,这个经验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水结成冰”这条经验你是怎么获得的?你说:“很简单,我知觉到先前的水,后来又知觉到冰,然后我就知道水结成冰。”在这条“水结成冰”的经验当中你悄悄地放进去一个不是来自感官给你的信息的东西、不是感官通报给你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当你说“水结成冰”的时候你就把先前一个知觉状态和后来一个知觉状态看成是同一种东西的两种形态,是吧?你怎么知道这是同一个东西?这一个“同一个”东西是谁告诉你的?不是感官告诉你的,不是你的肉体感官接触外部世界就会知道这一点。它虽然变化,从液态变成固态,但我总相信它还是同一个东西,这一条信念绝不是感官给予我们的,于是一条简单的经验你看都还有另一个来源,它是被建立起来的。那么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样说话有点武断,“我的理由很简单,还是感官告诉我的,因为这个水本来在盆里面,比如说这个脸盆里,我明明守住没走开,守住没走开以后,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结成冰,我当然说水结成冰了。”这看似很有理的论证其实是大有问题,你为什么不说先前那个东西完全消失了,后来一个东西完全重新产生了?这是两样东西,你为什么不这样想呢?你说它没离开过这个器皿所在的空间,你就说它是同一个东西啊?这也不是知觉告诉你的,而是你相信什么?物质不灭。对吧?你不会相信先前的一个东西会彻底消失,然后后来的东西是无中生有,你不会这样想,是吧?你不会这样想这一条信念又是谁给你的?是你的感官给你的吗?实际上是一条信念,我们凭这条信念获得一条经验叫“水结成冰”,这个信念实际上表达出什么?实体,“substance”。实体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向来没有好好搞过、研究过,实际上哲学第一步就是要搞懂这个道理。哲学的“范畴”好像很空洞、虚无、飘渺,大量概括出来的一个东西,最后概括为“物质”、“精神”两个范畴。不是这么一回事情,范畴之为范畴它的真实意义在哪里?它构成经验。它让经验成为可能,让一条“experience”成立了。在“水结成冰”这条经验中如果没有“实体”这个范畴,这条经验不会有。你说你看到它没离开过这个空间,你就说先前的东西和后来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为什么不是先前的东西完全消失了,后来的东西从无到有呢?你才不这样说,是吧?不是空间位移没发生的问题,而是你本有这个信念,本有什么?它不灭。所以实体是这样一条信念,他相信在世界的一切变化当中有保持自身同一的东西,而变化乃是那个东西的样态。于是变化叫现象,实体叫本质。这乃是一条信念。我们还不知道这条信念哪里来的,但是我们没有这条信念(的话)甚至这条经验都没有,请大家注意,这是我讲的重点。你不要以为天然地凭你的感觉能力、知觉能力你就能获得经验,你什么都获得不了,除了混沌的感觉印象之流。混沌的感觉印象之流里边没有一个世界向你呈现出来,你没有一个经验的世界向你呈现出来,我要强调的是这一点。所以哲学要研究的东西恰好是让这条经验成为可能的那个根据,而这个根据绝对不是感觉的对象,你感觉不到实体,你闻不到它,它无嗅无色,它根本不在这个感性世界里边,它却让这感性世界成为一个经验的世界,所以这个“实体”它的意思、全部的意思只有一句话:就是在时间的进程中保持自身不灭。这就叫实体,它是一个纯粹思维范畴,但是经验是离不开那个范畴的,它是被范畴建立起来的。这样哲学就开始了它的思考,于是它就在哲学范畴的领域里边打开了真理的前提,它离开、根本甚至不需要感性经验的证据它就让真理前进、展开,这在科学史上的例子太多了。爱因斯坦提出他的相对论的时候,有人说:“你的相对论得到了一个天文学观测的辉煌的证实,英国报纸头版报道了这个消息。”人家把报纸兴高采烈地送到爱因斯坦面前,爱因斯坦说:“我没有叫你们去证实啊,我又没有叫他们去看,我没有叫他们去做这个天文观测啊,这个道理本身就在那里。”他这样的回答显得非常傲慢,但他是对的。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5篇: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北大王登峰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演讲人:王登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心理学教授)

王登峰:在讲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之前,先给大家回顾一下我们这一个人的一生,大概要经过多长的一个阶段,一个人的少名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人的一生里面大致要经过六次重要的转折,而每一次转折对这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六次转折我们可以说把人生分成五个阶段,那么第一次转折是什么呢?就是出生,这次转折是从一个非常安全、非常封闭的环境里边来到一个陌生的、未知的世界中。那么这样的一个环境的变化对婴儿来讲是巨大的,所以小子出生以后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呢?哭。为什么哭呢?因为他害怕。因为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他根本没有办法控制的世界,所以这是第一次转折,那么小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第二次转折,就是我们从出生一直到上小学,到上小学的时候这是第二次转折。那么,从出生到上小学这个阶段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对了,是玩。但是也不确切,应该说是一种游戏的方式来学会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包括我们讲话的能力、交流的能力,跟父母或者是其它照顾者建立一种密切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够学会保护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行为活动,那么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结束到上小学,这是我们人生面临的第二次转折,这个时候我们要面临环境的变化,以及学习方式的变成,和另外的一些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变化。那么最主要的一点,我想从学习上来讲,中小学这一阶段在我们人的一生里面,应该是属于最正规、最正式的,也是最规范的一个学习的阶段。我们知道从小学生到中学生,我们的行为守则准则都是在严格的监督或者叫做督导下来完成的。这是我们在人的一生里面唯一的一个阶段是由外界给我们非常明确的指令、非常明确的指示我们去学习和掌握一些东西。那么中小学有很大变化,但这个特点是一样的,所以这是我们讲的第二次转折和第二个阶段。第三次转折就是大家刚刚完成的,就是中学到大学,中学到大学也是学习,但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方式甚至学习的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大学的意义在人的一生里面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如果说中小学一个严格的、有督导的学习的话,大学阶段,包括研究生的阶段,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阶段,但这个学习阶段主要的是一种自主学习。换句话来讲,大学的学习是我们真正的去自己作主为自己规划未来,以及根据这种规划来选择我现在应该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第一次开始自主地来选择自己的未来,特别是选择我们未来所要掌握和所要用到的一些知识的结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学的学习和大学的学习应该是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在大学阶段,我们还要完成很多其它的转变,因为今天晚上的讲座主要是介绍这一部分,所以我先在这儿开一个头,下面我再仔细去讲。那么这是我们的第三个阶段,也是第三个转折完了。第四次转折,就是从我们大学毕业也包括研究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从校园的生活走向社会的生活,这是我们的第四次转折。这次转折从人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作前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无论是上幼儿园阶段,就是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这个游戏的方式学习,还是中小学阶段的这样一种严格督导的学习,以及大学里的自主的学习,都是在学习,都是在吸取,都是在吸收养分,在提高素质,都是在为我们走向社会做好准备。第四个阶段结束的时候面临着第五次转折,就是从工作状态进入休闲状态,就是离退休。因为我们知道,当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子女也大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时候就面临一种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兴趣、新的任务、新的责任。另外也包括跟家人的这样一种关系。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如何客观的、平和地面对逐渐衰老这样的一个现实以及很好的去面对最后的一次转折,第六次转折,也就是从有机物状态转化到无机物状态。所以就从人生的这五个阶段六次转折对我们人的一生来讲,每个人都要面对,当然有的人没有上大学,他就从中学直接进入社会,会跳过这样的一个阶段。但不管怎么讲,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五个阶段,特别对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讲,而且从这五个阶段里看,大学学习的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非常核心、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会受到前面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这个阶段的适应好坏会对我们将来的,真正体现我们自身价值的这个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这个讲座就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在面对这样的转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完成哪些转变,在完成这些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第二个方面,我们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完成这些主要任务,那么我想今天晚上这个讲座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我前面讲的人生的五个阶段、六次转折,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相邻的两个阶段之间之所以分成了两个阶段,是因为它们有很大的变化,不论是主要的任务还是要完成这些任务的方式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第二点就是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一个信念,当我们所处的环境变了,我们面对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得调整自己去适应这样的一种变化,如果我们的环境变了、主要任务也变了,但是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那样一种方式来生活的话,那我们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而且我们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也不能够很好的完成。

第二个问题,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完成的转变是什么,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都有它有完成的主要任务,以及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要完成的转变。那么首先从主要任务来讲,我想有两种观点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一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对大学的学习、大学的生活提出了四个要求,叫做“四会”。我想大家可以也从不同的渠道都听到过、看到过,这四会是什么呢?第一叫做“learn to be”,就是学会做人。第二叫“learn to do”,学会做事。第三会叫做“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学会与人相处。第四叫做“learn to how to learn”,学会如何学习。那么这是大学生活里的四个主要的任务,这四个主要的任务里面,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觉得上大学是学什么?学做事,学知识。而且在四会里边其实不是讲学知识,而是叫“learn to how to learn”,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那么这一点,特别在信息爆炸或者叫信息的获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用鼠标点一下就可以有成千上万的文章,成千上万的内容浮到你的眼前来。因此学习已经不再是直接的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而是一种从众多的知识、众多的信息里边尽快地检索、尽快地寻找到你所需要的那一部分知识的这样一种能力。因此在大学的学习里面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一种学习的能力,所以这是我们讲的“learn to how to learn”。另外的三种,做人、做事、与人相处,可能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面这三点并不是很重要的。讲到做事,实际上做事可以有大事也可以有小事,但是我想能进入北大的同学,很多人都觉得我多北大来就是要做大事的,小事让别人去做去。但实际上做大事的人,他们最开始的时候也还是必须得从小事做起。

我在1994年到1997年做了三年的校团委书记,我在任团委书记期间,在校团委机关有600名同学做志愿者,他们就是在团委的各个部门里边去工作,那么有的同学的任务就是每天拿着浆糊,扛着一大卷纸去贴海报,在干一个学期别的什么都没干,就是贴海报。还有的人可能就是拿一封信去给校长送过去了,那我说这实际上也是给你一个锻炼能力的机会,那我想做事也包括从小事做起。而且这对于大学生来讲,我觉得我们很多同学都是非常有创意的,一件事情策划的非常好,但是往往当高潮过去之后他就不再管了,这样会留下很多很多的事情要靠别人来替他收拾。所以这还没学会做事,学会做事都包括从策划到计划的实施,到高潮的时候受万众瞩目,还要包括最后你要帮着其他的人把这个场地打扫干净,把该要还的东西要还掉,把该要去向人家表示感谢的要表示感谢,这是做事的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我想,在大学里面我们就要学会这样的一种做事的能力,这比我们多读几本书、多看了几篇文章可能它的意义要更大一些。另外就是学会与人相处,我们知道从我们出生到中学毕业、高中毕业,我们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讲是比较单纯的,那么到了大学之后,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复杂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我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之后,我们的人际关系会发生一些非常明显的变化,而这里边需要我们去调整自己。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变化也是需要我们在大学阶段掌握,要学会与人相处,然后学会做人。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甚至很多人在走向社会之前并不是很重视,或者不太care(关心)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会里边的第一会就是“learn to be”,就是学会做人。所以我想,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希望能够追求成功,但是每一个阶段追求成功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作为大学阶段来讲,一个大学生,他的成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这四个方面他都会了,而且首要的是做人,其次是做事,第三是与人相处,第四才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大学生的成功就是在这四个方面,真正的做得至少让你自己满意。那么当然,中学生的成功也是四会,当然他这个四会跟大学里面的“四会”是会有些不同。这是一个观点,另外一个观点最近在《世界教育信息》今年的第六期上登了一个叫做美国社会和工商界(人士)对大学生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它提出了九种能力,在这里我简单念一下。第一个叫做很强分析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思维的能力,这是第一。第二它叫做对新问题、对复杂问题的综合表达能力,第二个问题它叫表达能力。特别对新的问题和对复杂问题的一种表达能力。第三个叫做跨学科的知识的交融能力,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交融

能力。第四个叫做英语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英语是美国的母语,所以是英语的交流能力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那我想作为我们北大同学来讲,首先是中文的交流能力。第五个叫做判断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所产生的结果和相关后果的能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但是对我们的判断和决定所产生的后果,我们能不能有一种判断能力,那么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做决定很简单,但是你在做决定的时候要预测到你这个决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这个后果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是只看到你所期望的那个方面。在产生你所期望的效果的同时,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你本来不想接受的一些现实,那么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第六叫做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检索和判能力,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在信息大量涌现的时候,如何能够尽快的检索和判断这个信息的真假和它的优劣。那么这一点不光是对于我们学习,对于我们做人、认识现实、认识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打开互联网,上面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私人的等等,到底哪个说的是对的,这种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是只要是网上说的就一定是真的呢?或者是不能报上讲的就一定是真的呢?或者是不是别人讲的就一定是真的?那么这里面就需要我们做一个判断,将来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的类型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我们如果对此没有一种比较成熟的判断能够的话,那我们将来的生活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第七个叫做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在一个公司里边,有中国人,有印度人,有美国人还有其他各种不同文化的人,那么这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环境,在这样一种多元文化的环境下的一种工作能力。第八是对民主价值平等和社会责任的承诺,这是一种从价值观的方面说。第九,了解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的能力。

这是最近美国的社会和工商界(人士)对大学生提出的能力的要求,那么这些方面这两种观点其实都反映了同样的一个问题。在大学阶段需要的是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的素质,这个整体的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做人、做事、人际交往和学习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再是单一的去做某一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对一些原来从来没见过,从来没做的事情,他能够有信心、有能力把它解决好。这是大学要完成的任务,所以这是我讲的大学的第一个主要任务。第二个方面大学阶段要完成这样的一些主要任务,那么跟我们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为了完成这样的一些任务,我们作为新同学来讲要完成什么样的转变,也就是大学新生要完成的转变,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要适应环境和任务的转变,这个环境我相信70%的同学是来自外地的,那么到北京来,有的人可能来过,有的人可能没来过。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时大学的学习又是一种新的学习的方式,这两个方面的转变都是我讲的环境和任务的转变。

第三个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北大的同学跟其他的学校同学相比,我们在这个方面可能承受的压力要更大一些,为什么?为了我们能上北大的同学在上北大之前,在各地都是非常优秀的。那么到了北大之后,这个优秀程度就大打折扣,原来是班上第一,学校第一,省里第一,市里第一,到了北大之后可能就要往后排,而且排到很往后。这就是一个我们所说的相对的平庸化,这是第三个方面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从中学到大学我们要完成这三个转变,而且这三个转变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完成的好坏,会直接地影响到我们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大学的主要任务,而大学的主要任务的完成将会对我们将来一生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说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就要认识到我们必须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这是我要给大家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学主要任务和要完成的转变。下面我就想把这三个要完成的转变,一一的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我们来看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这里边首先是一个学习的目的发生了变化。我们在上大学之前,我们的每一门课都有标准的大纲,这个大纲就是说你只要掌握到这个程度,这门课就OK了,而且高考的题目和其他的各种各样的题目都会在这个大纲的范围之内,所以范围很明确,而且目的也非常的明确。但是上了大学之后你就会发现,当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你指定的很少是单一的一本教材,主要是参考书。然后老师讲完了就希望你去预习,希望你去复习,就在这个问题上深入的进行探讨,而且即使你这门课考90分,考了100分,也并不意味着你这个学科就掌握了。而且大学里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打好专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全面素质,而所谓的全面素质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永远都没有止境,永远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所以这是一个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目的的一个转变。第三个方面就是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包括一些风俗习惯,等等,这些方面同学之间会有一些新的问题。那么第四个方面,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日常的生活能力,或者生活的自理能力。那天座谈会的时候

有个同学跟我讲,他说说我一到这儿以后发现好多同学都是父母来送,然后帮着他套被子、套枕头、铺床等等。他说我是自己来的,父母都没有来送,这些活我也从来没干过,不会,很想哭。那么好像这样的一些事情,实际上我们很多同学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我们上大学之前可能不被重视,但我想上了大学之后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环境要求的时候,特别我们前边讲了,我们要完成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学会做人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你得学会照顾好自己。

去年的时候我看《中国青年报》,更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我们应该回到幼儿园》。它讲的是有一次,一些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在一起聚会,那么他们年龄都很大了,谈他们在学术上、科学上的创新,他们的一些成果,然后有个记者就问,他说“请问这位先生,您是哪个大学别毕业的?在大学中,你认为哪个老师的哪门课对你的影响最大”?这位老先生就讲,他说我没有上过大学,我认为对我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学到的东西。他说老师们教给我说,要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自己的伙伴,不要拿别人的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吃完午饭后要休息,然后要仔细地观察大自然,他说在我的一生中这些话对我的影响最大。这里面很简单,就两方面,一个就是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第二个方面,你要关心别人,要诚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活自理能力看上去是非常小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得学会,而且必须要掌握,很好地度过这样一个难关。这对很多人来讲是一个难关,但是我想有同学的帮助,你要有信心的话,这些问题是很快就可以解决的。

另外,还有很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对大学的生活抱着过分理想化的期望,到了大学之后发现跟自己期望的差别太大了,这个反差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刚到北大的时候,我们上公共课,数理化基础课,第一堂课上下来我就觉得很失望,我说哎呀,这个老师讲的还步入我们中学的老师讲的好。类似诸如此类这样的这样一些问题,那么这里边有客观条件的限制的问题,也有一个大学里的运作的规律和规则跟中学是有很大的不同。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会想家,为什么?想家的英文homesick,sick是一种病,就是得病了,那为什么会有想家?我想想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想家的产生是由于当人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特别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的一种自然的反应。我以前看过一个漫画,是一个小朋友在街上跑,跑完了之后摔了一跤,等他起来的时候这个地方鼓了一个大包,还放光。然后看着小朋友抿着嘴往家跑,跑到家之后一推开门看到房子里没有人,然后再换另一个房间再推门,还没有人,然后又上楼,上楼之后推到第三个门的时候见到他妈妈在那儿,然后把嘴张开开始哭起来。我们想这个小朋友当他刚摔跤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最疼的,我相信如果不是那么夸张,那么大包的话,等他跑到家最终找到他*的时候,他可能已经不疼了。但是他只有见到他*的时候才哭,这是人类的一种天然的反映,当遇到危险,遇到挫折时候,希望能够回到亲人的身边来。那么当我们上了北大之后,我们想家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像那个小朋友一样跑到家里去张着嘴巴哭,那我们就去想。所以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的时候的一种自然的反应。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无论我们对现实环境中有些什么样想法,我们还是倾向于用原来的眼光来看待新环境中的问题,而这里边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很容易会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环境中的问题。其实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之后,我们要学会一个规则,就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寻找我们所在的新的环境中的合理的成分,而去淡化它的“不合理”的成分,这个不合理是带引号的,是跟我们过去的环境相比是不合理的。就是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之后,我们可能会有些东西看不惯,但是我们要学会多去看它合理的一面,而且可能我们刚开始看不惯的那些方面,回过头来你再想想,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他这样做尽管不是非常好,但是有它合理的一面在里边。所以我想这是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去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的这样的一种心理上的准备。这是第一个关于客观的环境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我们进入大学以后首要的一个转变。

第二个方面要完成的转变,也就是我讲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什么叫新型的人际关系呢?我们在上大学之前,我们的人迹欢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我要跟谁交往,我要跟谁打交道,我不考虑别的,就考虑我是否看得惯他,就是我喜不喜欢,我愿不愿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的人际关系我把他叫做儿童式的人际关系。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只是考虑一种个人意愿的问题,喜不喜欢,高不高兴。这样的人际关系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里面讲的人际关系是不一样

的,或者叫做成年人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呢?成年人的人际关系首先你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跟其他人在一起,也就是说建立和保持跟周围的人的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关系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这两方面是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而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达到这一点的话,就需要我们改变对人际交往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要跟其他人要学会沟通、交流和协调。那么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交流和有时候也需要勇气。有的同学不是说他没有这样的愿望,是他不敢,为什么不敢呢?他怕他讲了之后别人不理他。而且这方面就涉及到我下面要讲的,如何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的问题。那么有的同学咨询的时候也讲,他说老师你给我开个证明,我要休学。我说你干嘛要休学啊?他说我觉得我人际交往方面很差,我要回家练练去。我说你干嘛不在这一边学习一边练呢?他说那我丢人呢,他说,你看这么大人了还不会跟别人打交道。我说你回去跟谁练人际交往?回家去跟你父母练吗?用不着练,你找你同学练好了以后回来你这帮同学又变了,你还得面对新的,你再回去练去。那么这里边根本的原因在那儿呢?就是说他不太敢去表现出自己比较弱的一面,人家交往这样,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我刚才讲的,这是涉及到我要讲的第三个转变,就是如何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的问题。也就是我前边讲到的,从中学到大学,特别到了北大的同学都是各地非常优秀的,那么到了北大之后都面临着一个相对平庸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到了北大之后发现我们的位置,我们的自我评价比过去有了显著的降低。那么这个降低的根源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首先这是比较的团体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们是跟一个省的同学的比较,或者跟一个市的同学、跟一个县甚至就跟我们这个中学的同学比较,因此我们是非常优秀的,是出类拔萃的。但当我们比较的团体变成是全中国的青年的时候,团体扩大了很多倍,按省为标准的话至少扩大了30多倍,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地位相对下降,这是非常自然的。也就是说你从中学到了北大,你感觉到自己的地位相对下降并不是你的能力发生了变化,而是你比较的团体发生了变化,这是必然的。

另外一个,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中学到大学之后,我们跟周围的人所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变化。我们上北大之前,我们对自己的自信心主要是建立在在某一个单一的方面。比如说学习成绩上跟周围的同学相比我们是比较优秀的,这个不论是老师和同学对我们的评价也主要是根据我们的学习成绩来判断的。但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跟周围同学的比较学习成绩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人们更多的体现说你做得好还是不好在于你在联欢晚会上的节目表演的如何,在运动会上你跑得多快,有得多快,跳得多高。还有在集体活动中你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如何,在日常的闲谈、卧谈会上,宿舍同学聊天的时候你的知识面如何,你对克林顿的情况了解多少,你对我们中国足球队的阵容有和看法,对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粮食价格、股票的动荡等等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而这些问题在我们上大学之前相对来讲是不太关注的,因此我们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呢由于我们刚刚经历了那样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阶段,所以我们很多同学不太敢、也不太愿意去直接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因此客观的认识和接受自我就带来了一些问题。那么实际上我想,如果我们把这种个人地位的相对下降看作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当我们跟周围的人比较之后发展跟周围的人有一些差距,而且这个差距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力的差别造成的,那么主要是什么造成的呢?第一,是跟我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二,跟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跟周围的人的差距,我觉得我们可以来想想。首先我们跟周围的人有差距这是必然的,然后我们可以把这种差距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属于我们必须得赶上去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弥补这样的一种差距的话,对我们将来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说专业课的学习,比如说人际交往的能力,这都会对我们将来的发展产品非常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发现跟周围的人有差距,那我们就要真正的用心的去改变,那么这种改变和改善就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边,跟别人相比这个差距是一直存在的。而很多同学不愿意接受这一点,我刚才讲的那个同学他希望回家去练人际交往,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的反映。因此我们讲,当我们发现跟别人有差距的时候,我们真的是需要允许自己有一个不断赶上去的过程。而且不允许自己有一个过程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担心让别人知道我现在还不如别人而感到丢人,也就是说不能够客观的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我还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我们知道,我前边讲了我们这种不如别人,这种差距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家庭的生活条件和我们所处那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问题。因此我们到了这儿之后,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一个现实,但我们要有一种自信心。

那么第二类的差距是如果能赶上去是皆大欢喜,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能赶上去也无伤大雅。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价值。贝多芬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给世界留下最美的音乐,而阿里的独特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学问,他的音乐修养,而在于他的拳头。而我们每个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做的、能做得很好的可能就只有很小的一点。除了这很小的一点之外,绝大多数的事情我们可能真的得承认我们不如别人,而且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一个美国心理学家他做了一项工作,他请了50位美国的成功人士,让他们写下来对他们的成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他把前三位排出来了,那么这50个人很快就写完了,而且排在第一位的97.5%就是一个词“I myself”,我自己。在他们看来,对他们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他自己,那么这里面我想,他这里面讲的Imyself有四层含义。第一个所谓的我自己就是指对自己是了解的,是关怀的,是接受的,是尊重的,也就是说对自我的了解、关怀、接受和尊重。了解关怀我们不去说它了,接受、包括接受自己有很出类拔萃的才能,也包括着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是不尽如人意的,甚至有些地方是不如别人的。另外在了解到自己还有很多弱点的时候能够尊重自己,能够很高兴地接受自己还有不如别人的地方的这样的一个事实,这是成功人士的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二个他讲在承认跟别人有差距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对自己的信心。第三个是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任,叫做“I myself”。包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对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负责,也对自己做不好的事的负责。最后,第四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所谓开放的心态也就是针对我们前面讲的,我们现在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是基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看法,对我们的态度来形成的。那么当我们实际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真正的、实际的能力如何。当我们发现我们的能力跟我们原来的期望不一致的时候,开放的心态就意味着我要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来调整对我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才会越来越客观,越来越准确,那么我们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而过去很多人不太能够接受自己很多方面的表现的原因,就是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那我想,至少我希望大家听完这个讲座之后不要再有这样的担心,不要再担心说当你表现出跟别人不一样或者不如别人的地方时候,别人会瞧不起你,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因为你们每一个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而且就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讲,比人强的地方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不如别人的地方可能是数不胜的。所以这是我们讲的“I myself”,我自己的四层含义,那我想这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6篇:企业哲学:教你如何构建生态圈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仅仅依靠产品和团队是不够的,要学会借力,用系统的力量去赚钱。什么叫生态圈?“我们经营的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圈,一个很大、很长、很累人也很激动人心的圈,通俗的说法,把它叫做产业链,更形象的说法,应该称它为‘企业生态圈’。”在系统内互利共赢,取得长足发展。

举这样的一个例子,一家健身俱乐部,他的顾客是比较爱锻炼爱运动的人,其中有的比较喜欢骑自行车,有的比较喜欢登山,那么可以帮助这些人跟相关协会对接,双方共建一些活动,同时也可以从协会拉一批人回来做为健身俱乐部的顾客。不再仅限于门店,而延伸至很多额外空间和场所,也将极大的带动和促进销售量,增加额外收益。

同样,以一个职业培训机构为例,他的培训对象是各中小公司的老板或者管理人员,这样一个系统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生态圈。比如,作为来参加培训的老板,他是不是也有想去其他公司学习参观的愿望和需求,学习其他公司的做得好的管理和模式,而作为被参观的公司,他也想通过类似的活动提升自己公司的影响力,为自己的业务扩展提供条件。其次,作为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融资的需求,那么就可以在这个平台内,介绍推荐对接融资人。再者,这样的一个生态圈是由老板教练、商学院组成,那么就可以在企业中寻找优秀的具有教练潜质的人才,做职业培训机构的兼职教练。对他而言,他可以接触到更多受培训企业内部信息以及更多的管理资源,或者收获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收益。

还有一个服务于美容企业的教练老师,他主动提出跟美容产品批发商联系,做一场招商结盟会,也就相当于老客户交流会的性质,在这个交流会上那个老师分享了一个叫做“感动营销”的理念,在分享到一半的时候,提出他这里除了这个理念外还有若干个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业绩。这些工具全部可以免费提供,但条件是要订购今天请他讲课那公司的产品,而对对方而言,他们本身就要订购类似的产品,于是马上交易成功。

“生态圈”内的相互扶持,相互促进是着眼于行业发展的角度,企业的最终价值还是要回归消费市场,利用平台价值去撬动彼此能力,才能一起做大,突破合作模式的边界。“生态圈”的运用,如同抱团取暖,也如同一个框架或者一个没有条约规定的泛组织,在这样的系统平台内,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资源和学习机会,在互助的基础上,实现集体的跨越式发展。

第7篇:

上一篇:乒乓球协会学期总结下一篇:汛期值班值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