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哲学(推荐8篇)
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追求成功几乎是我们人生的主要目标。可是,当我们看到成功路上白骨遍 野惨不忍睹的时候;当成功被限定为苦难的孪生兄弟的时候;当成功成为对生命欢乐的剥夺的时 候;我们不得不从心底诘问:什么叫成功?一个成功的人生又是什么?
要一个成功的人生,还是要一个快乐的人生?
主 持 人:彭建梅
特邀佳宾:刘佑平(《中国电子出版》杂志执行副主编)特邀佳宾:马建民(北京九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我们是不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迷失了?
成功害了多少人呀!成功成了苦难的孪生兄弟,成功蒙住了生命欢乐和智慧的光芒,成功路上 是白骨遍野惨不忍睹
主持人: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主题。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就被要求向成功的人学习,对成功有所追 求。可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于是,我们习惯于相信,苦尽甘 来,只要吃得“苦中苦”,有朝一日就可以做“人上人”。视作是通往成功的坦途,我们是不是在成 功的道路上迷失了?
刘佑平:不仅是迷失了。当我们把成功当作一个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的时候,成功可以说是一 个害人不浅的词。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有多少呢?成功的人是少数,不成功的人是多数,如果只承 认成功,不成功的人靠什么支撑人生?
马建民:我就是这样撞墙撞得头破血流的。因为我太好胜了,从小就想出人头地,我对自己要 求严格,认为人活在世上只有吃苦后才会有收获与快乐。我从20岁就开始渴望和追求成功,用苦来 自我折磨,以为这样就能收获成功。
刘佑平:有一段经典名言就是这样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看看成功害了多少人呀!成功成了苦难的孪生兄弟,成功蒙住了生命欢乐和 智慧的光芒,成功路上是白骨遍野惨不忍睹。我们应该教人快乐地生活,人不一定要成功,只要快 乐地生活就可以了。
主持人:难道成功和快乐、一个成功的人生和一个快乐的人生就不可兼得吗?
马建民:完全可以兼得。直到最近我出版奥格·曼狄诺的成功学系列丛书,读了这些书后,我 对成功和人生突然有了某种顿悟,感觉像获得新生一样。因为奥格·曼狄诺的成功学告诉我,只有 生活快乐、幸福才可能成功。如果你想成功,那么首先要问的是,你现在生活快乐吗?你感觉幸福 吗?如果你生活不幸福不快乐,那么你是没办法达到成功的目标的。这种观点和我以前的观点严重 冲突,为什么每天幸福快乐才能获得成功?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能成功吗?玩是能带给我快乐的 事情,如果我只想去玩,我也能成功吗?和女朋友在一起是幸福的,读书学习却是苦差事,我整天 和女朋友在一起而不去赶紧学习,我能成功吗?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对成功的认 识是完全不同的,但这种方法真正地可以帮我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如果感到生活是苦的、累的、生 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绝然达不到某种成就。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乐趣,我们才能同时感受到 成就。
刘佑平:成功学首先应该是叫人过一种快乐的生活。过去我们老是强调,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 人受过多少的苦。其实,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享受的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比尔·盖茨曾经面对电 脑以可口可乐和汉堡包为生连续工作过五天,如果不是享受到了其中的巨大快乐,他怎么能坚持下 来?你可以去效仿他,但如果你享受不到比尔·盖茨工作时的快乐,你在电脑面前做一两天,你就 坚持不下来了,你就要睡觉去。这就是说,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就吗?你必须像他那样享 受工作的快乐,而不是机械地模仿他连续五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守在电脑面前。
马建民:像以前所谓的“头悬梁,锥刺股”,是断然不能成功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成功学 的法则。成功学的定律是快乐。成功与其说是目标,还不如说是一个快乐人生的自然而然的结 果。
快乐是成功之母
成功学的定律是快乐。享受到巨大快乐的人才能享受到巨大成就。没有一个痛苦地生活着的人 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主持人:一个成功的事业首先也是一个快乐的事业。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也是能享受到人生最多 快乐的人。我们好像都强调了快乐对于一个成功人生的积极意义。但是,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一 个快乐的人也一定是成功的人呢?快乐似乎成了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成功只不过是快乐生活的一 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马建民:享受到巨大快乐的人才能享受到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什么人享受最大的快乐?是获 得最大成就的人,获得成就越大,他越能享受到快乐,他越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快乐;越是平庸的 人,他越享受不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刘佑平:只要我们不被那些无谓的成功计划蒙住了生命欢乐和智慧的光芒,我们就可以享受美 好的人生。毕竟,生活中成功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不必以成功的指标来折磨自己。如果一个快乐 幸福的人生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即使没有达到世俗的所谓成功的指标,我们依然可以快乐地生 活。
主持人:然而,怎样我才能得到快乐?没有成功能得到快乐吗?
刘佑平:最快乐的人一定是最成功的人。今天我们怎么样理解成功?成功不是实现了自己的目 标,更重要的是在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你是否感觉到成功、幸福和快乐。也就是说那些每天都感 觉到成功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每天感觉不到成功和快乐,那么你的目标实现的机会就很 小,甚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做到每一天都能感觉到成功、感觉到生活快乐和幸福,这样你才能 实现你的目标。
马建民:没有一个痛苦地生活着的人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特 别强调,离开了工作,他觉得毫无乐趣可言。可以想像,他为什么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就?他为什么 能始终如一地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因为他从工作中得到了巨大的乐趣!
刘佑平:同样,没有一个人能把一件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做很长时间。一个人之所以能坚持 长时间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因为他很快乐。
失败也可以是快乐的
如果你在追求自己的目标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快乐和幸福,那么即使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只 要你没有彻底放弃。
主持人:通常我们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可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我曾经常地 听到一些公司的老总在安排工作时对他们的部下作这样的声明:过程我不管,我只看你最后的结 果。事实上,我们观念和体制上都只承认一种方式的成功:那就是一种社会标准的成功。
刘佑平:这样的成功模式应该彻底放弃。可以说,成功没有模式,一些成功人士成功的方式不 一定适合别人。每一个人对成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1986年,我和一些同学在武汉珞珈山上爬一 座铁塔,当我们爬到顶上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感觉:我爬完这个铁塔的心情,和别人当了总统的心 情,和农民收了稻谷的心情是一样的,在这里,快乐没有任何本质的差别。
马建民: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当企业家、政治家,不论你是做什么的,你都可以是成功 者。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价值观和自我选择。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别 人强加于你的;其次,我更强调过程的快乐,在追求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成功学是帮助你找到快乐 的方法,从而实现你的理想。
刘佑平:其实,失败也可以是快乐的。就像我挖金子,挖了10米20米,我什么也没有挖到,你可以说我是失败的,但是我喜欢,我也可以是快乐的。为什么失败了就要沮丧?很多事情是不能 预期的,无论成功失败,关键是你去尝试了。尝试就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新的体验。
马建民:成功学里的失败是指彻底放弃,遇到挫折摔倒了不叫失败。IBM公司有一个典型的案 例,有一名员工,因为一笔业务损失了100万。这名员工因此向公司经理提出辞职。经理问他,你 为什么辞职,他说,我已经损失了100万。老板说,我就是因为这件事一定要录用你,你已经损失 了100万,我们用100万让你获得这么大的教训,我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这类错误了。成功学不仅 允许犯错误,而且强调失败的积极意义。
刘佑平:这就是邱吉尔说过的一句话:我绝不放弃!人生是一个漫长过程,你在生活过程中停 顿、摔倒怎么叫失败呢?
什么是一条真正的成功之路?
找到了快乐,就找到了成功。但有些快乐是要去学习的。学会把枯燥转化为快乐,转化为自己 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如果将成功理解为快乐生活的一个自然的结果,如果将幸福和快乐而不是成功作为我 们人生所追逐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平凡人生的乐趣。但我还是想问:什么是 一条真正成功的道路?或者说,怎样才能得到成功学里所说的那种快乐呢?
马建民:就是一些理念。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些人做不到的原因不是他们真的做不到,而是他 们不知道而已。比如我作为一个商人和一个木匠相比,谁聪明呢?无法比较。让我去做木匠的活我 做不了,木匠做我的事情他可能也赚不到钱。但并不能因此说木匠就做不好生意,木匠只是不知道 我做生意的道理罢了;另一方面,我也只是因为不具备木匠的知识,因而做不好木匠的活罢了。每 个人都想成功,为什么不能获得成功呢?是因为他不聪明?不是;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不是;是因 为没有机遇?也不是。只是他不知道成功的道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罢了,我花了11年的时间改变 了我的观念,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所以我对我的员工强调:你在我这里得到的不只是工资,还 获得了我走了许多年弯路才获得的道理,避免了许多的苦恼。
主持人:你是怎么改变观念的呢?这里有什么秘诀或者捷径吗? v马建民:关键是学习到转化 快乐的方式。这就像滴水穿石的道理。滴水一定能穿石。我用了11年的时间,但我想完全可以把这 个时间缩短到1年甚至几个月。就像一个黑暗的房子,一定有一扇出去的门,你一定能找到这扇 门,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如果有人点拨一下,指出一个方向,你只要一推就能出来。
刘佑平:拨开成功的迷雾,我们就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人生。比如说,刚才提到要获得成功 就必须要吃很多的苦,必须过很苦的生活,实际上并非这样,在成功的道路上,你会发现自己兴高 采烈,欢歌笑语。
马建民:成功学里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把一切负面的、消极的、悲观的全部转化成积极的、快乐的、自信的,这里不存在不能转化的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转化的方法而已。比如,刚才 谈到的读书,大家通常所认为的读书就是很苦很苦,长时间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一想到读书就感 觉到很苦。于是不愿意去读。可是我们只要改变这种观念,找到读书的乐趣,事情就变得完全不同 了。
刘佑平:首先还是要找到快乐,而不是成功。找到了快乐,就找到了成功。有些快乐是大家自 然知道的,但有些快乐是要去学习的,要去发现的。学会把枯燥转化为快乐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 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你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快乐,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别人找不到的成 功。
主持人:虽然避苦趋乐是人的本性,但成功并不是顺从本性这么简单的。成功学是不是就好像 一架机器,能消化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并把人们不喜欢的东西转化为快乐呢?
马建民:成功学只是强调做事情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如果用消极的、悲观的、沮丧的态度做 事情是肯定做不好的。比如,现在有人告诉你,这块地下有宝藏,有些人挖一米两米挖不到,他就 放弃了;有些人挖三米四米挖不到,他也开始放弃了;有些人却能坚持到最后挖到为止。这里就有 三种心态,第一种和第二种他们不能坚持,因为他们动摇了,他们开始怀疑是否有宝藏,最后不相 信了,所以放弃。第三种人坚信有宝藏,所以坚持下来了。
刘佑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知道有宝藏,但我挖得实在太苦了,我宁愿不要这个宝藏,我 也不挖了。
马建民:人生有两种动力:一种是逃离痛苦,一种是追求快乐。成功学就是叫人永远都看到生 活积极的一面。想不到一种转化快乐的方式就是不成功。在这方面,现在的家长都认识不够,大多 数家长也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一个认为自己是天才的孩子和一个认为自己是笨 蛋的孩子在做同一件事时,一定是认为自己是天才的孩子干得棒。有个世界首富,他的父亲怎么教 育他的呢,他刚学话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他是天才。今天,我们很少见到父母这样告诉孩 子。
刘佑平:最大的障碍是我们不尊重个性。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你认为钱是最宝贵的,但有人 会认为当老师是最棒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目标之间没有大小和对错之分,因为它都不失 为一种目标。
马建民:奥格·曼狄诺的成功学里有一句话:我要用全心身的爱来迎接今天!老板爱员工,员 工爱顾客。在这方面,中国的海尔集团就做得很成功。那本《海尔:中国制造》的书就是一部成功 学。海尔集团有一件典型的事件,一辆送货的汽车半路上坏了,后来它的员工背着走了好几里山 路,硬是将洗衣机背到了顾客的家里,海尔的员工为什么能这样做呢?一定是他得到了企业给他的 东西让他觉悟到要这样做。大家知道,海尔的老总张瑞敏是最爱员工了。成功学更强调的是爱身边 的每一个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刘佑平:只有爱和快乐才能导致成功。而成功又是一粒幸福的种子。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种 子,千万别小瞧了自己,你也是能成功的。
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追求成功几乎是我们人生的主要目标。可是,当我们看到成功路上白骨遍 野惨不忍睹的时候;当成功被限定为苦难的孪生兄弟的时候;当成功成为对生命欢乐的剥夺的时 候;我们不得不从心底诘问:什么叫成功?一个成功的人生又是什么?
要一个成功的人生,还是要一个快乐的人生?
主 持 人:彭建梅
特邀佳宾:刘佑平(《中国电子出版》杂志执行副主编)特邀佳宾:马建民(北京九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我们是不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迷失了?
成功害了多少人呀!成功成了苦难的孪生兄弟,成功蒙住了生命欢乐和智慧的光芒,成功路上 是白骨遍野惨不忍睹
主持人: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主题。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就被要求向成功的人学习,对成功有所追 求。可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于是,我们习惯于相信,苦尽甘 来,只要吃得“苦中苦”,有朝一日就可以做“人上人”。视作是通往成功的坦途,我们是不是在成 功的道路上迷失了?
刘佑平:不仅是迷失了。当我们把成功当作一个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的时候,成功可以说是一 个害人不浅的词。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有多少呢?成功的人是少数,不成功的人是多数,如果只承 认成功,不成功的人靠什么支撑人生?
马建民:我就是这样撞墙撞得头破血流的。因为我太好胜了,从小就想出人头地,我对自己要 求严格,认为人活在世上只有吃苦后才会有收获与快乐。我从20岁就开始渴望和追求成功,用苦来 自我折磨,以为这样就能收获成功。
刘佑平:有一段经典名言就是这样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看看成功害了多少人呀!成功成了苦难的孪生兄弟,成功蒙住了生命欢乐和
智慧的光芒,成功路上是白骨遍野惨不忍睹。我们应该教人快乐地生活,人不一定要成功,只要快 乐地生活就可以了。
主持人:难道成功和快乐、一个成功的人生和一个快乐的人生就不可兼得吗?
马建民:完全可以兼得。直到最近我出版奥格·曼狄诺的成功学系列丛书,读了这些书后,我 对成功和人生突然有了某种顿悟,感觉像获得新生一样。因为奥格·曼狄诺的成功学告诉我,只有 生活快乐、幸福才可能成功。如果你想成功,那么首先要问的是,你现在生活快乐吗?你感觉幸福 吗?如果你生活不幸福不快乐,那么你是没办法达到成功的目标的。这种观点和我以前的观点严重 冲突,为什么每天幸福快乐才能获得成功?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能成功吗?玩是能带给我快乐的 事情,如果我只想去玩,我也能成功吗?和女朋友在一起是幸福的,读书学习却是苦差事,我整天 和女朋友在一起而不去赶紧学习,我能成功吗?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对成功的认 识是完全不同的,但这种方法真正地可以帮我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如果感到生活是苦的、累的、生 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绝然达不到某种成就。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乐趣,我们才能同时感受到 成就。
刘佑平:成功学首先应该是叫人过一种快乐的生活。过去我们老是强调,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 人受过多少的苦。其实,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享受的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比尔·盖茨曾经面对电 脑以可口可乐和汉堡包为生连续工作过五天,如果不是享受到了其中的巨大快乐,他怎么能坚持下 来?你可以去效仿他,但如果你享受不到比尔·盖茨工作时的快乐,你在电脑面前做一两天,你就 坚持不下来了,你就要睡觉去。这就是说,你想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就吗?你必须像他那样享 受工作的快乐,而不是机械地模仿他连续五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守在电脑面前。
马建民:像以前所谓的“头悬梁,锥刺股”,是断然不能成功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成功学 的法则。成功学的定律是快乐。成功与其说是目标,还不如说是一个快乐人生的自然而然的结 果。
快乐是成功之母
成功学的定律是快乐。享受到巨大快乐的人才能享受到巨大成就。没有一个痛苦地生活着的人 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主持人:一个成功的事业首先也是一个快乐的事业。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也是能享受到人生最多 快乐的人。我们好像都强调了快乐对于一个成功人生的积极意义。但是,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一 个快乐的人也一定是成功的人呢?快乐似乎成了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成功只不过是快乐生活的一 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马建民:享受到巨大快乐的人才能享受到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什么人享受最大的快乐?是获 得最大成就的人,获得成就越大,他越能享受到快乐,他越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快乐;越是平庸的 人,他越享受不到人生的真正快乐。
刘佑平:只要我们不被那些无谓的成功计划蒙住了生命欢乐和智慧的光芒,我们就可以享受美 好的人生。毕竟,生活中成功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不必以成功的指标来折磨自己。如果一个快乐 幸福的人生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即使没有达到世俗的所谓成功的指标,我们依然可以快乐地生 活。
主持人:然而,怎样我才能得到快乐?没有成功能得到快乐吗?
刘佑平:最快乐的人一定是最成功的人。今天我们怎么样理解成功?成功不是实现了自己的目 标,更重要的是在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你是否感觉到成功、幸福和快乐。也就是说那些每天都感 觉到成功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每天感觉不到成功和快乐,那么你的目标实现的机会就很 小,甚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做到每一天都能感觉到成功、感觉到生活快乐和幸福,这样你才能 实现你的目标。
马建民:没有一个痛苦地生活着的人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特 别强调,离开了工作,他觉得毫无乐趣可言。可以想像,他为什么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就?他为什么 能始终如一地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因为他从工作中得到了巨大的乐趣!
刘佑平:同样,没有一个人能把一件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做很长时间。一个人之所以能坚持
长时间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因为他很快乐。
失败也可以是快乐的
如果你在追求自己的目标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快乐和幸福,那么即使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只 要你没有彻底放弃。
主持人:通常我们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可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我曾经常地 听到一些公司的老总在安排工作时对他们的部下作这样的声明:过程我不管,我只看你最后的结 果。事实上,我们观念和体制上都只承认一种方式的成功:那就是一种社会标准的成功。
刘佑平:这样的成功模式应该彻底放弃。可以说,成功没有模式,一些成功人士成功的方式不 一定适合别人。每一个人对成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1986年,我和一些同学在武汉珞珈山上爬一 座铁塔,当我们爬到顶上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感觉:我爬完这个铁塔的心情,和别人当了总统的心 情,和农民收了稻谷的心情是一样的,在这里,快乐没有任何本质的差别。
马建民: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当企业家、政治家,不论你是做什么的,你都可以是成功 者。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价值观和自我选择。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别 人强加于你的;其次,我更强调过程的快乐,在追求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成功学是帮助你找到快乐 的方法,从而实现你的理想。
刘佑平:其实,失败也可以是快乐的。就像我挖金子,挖了10米20米,我什么也没有挖到,你可以说我是失败的,但是我喜欢,我也可以是快乐的。为什么失败了就要沮丧?很多事情是不能 预期的,无论成功失败,关键是你去尝试了。尝试就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新的体验。
马建民:成功学里的失败是指彻底放弃,遇到挫折摔倒了不叫失败。IBM公司有一个典型的案 例,有一名员工,因为一笔业务损失了100万。这名员工因此向公司经理提出辞职。经理问他,你 为什么辞职,他说,我已经损失了100万。老板说,我就是因为这件事一定要录用你,你已经损失 了100万,我们用100万让你获得这么大的教训,我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这类错误了。成功学不仅 允许犯错误,而且强调失败的积极意义。
刘佑平:这就是邱吉尔说过的一句话:我绝不放弃!人生是一个漫长过程,你在生活过程中停 顿、摔倒怎么叫失败呢?
什么是一条真正的成功之路?
找到了快乐,就找到了成功。但有些快乐是要去学习的。学会把枯燥转化为快乐,转化为自己 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如果将成功理解为快乐生活的一个自然的结果,如果将幸福和快乐而不是成功作为我 们人生所追逐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平凡人生的乐趣。但我还是想问:什么是 一条真正成功的道路?或者说,怎样才能得到成功学里所说的那种快乐呢?
马建民:就是一些理念。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些人做不到的原因不是他们真的做不到,而是他 们不知道而已。比如我作为一个商人和一个木匠相比,谁聪明呢?无法比较。让我去做木匠的活我 做不了,木匠做我的事情他可能也赚不到钱。但并不能因此说木匠就做不好生意,木匠只是不知道 我做生意的道理罢了;另一方面,我也只是因为不具备木匠的知识,因而做不好木匠的活罢了。每 个人都想成功,为什么不能获得成功呢?是因为他不聪明?不是;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不是;是因 为没有机遇?也不是。只是他不知道成功的道理,只是他不知道而已罢了,我花了11年的时间改变 了我的观念,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所以我对我的员工强调:你在我这里得到的不只是工资,还 获得了我走了许多年弯路才获得的道理,避免了许多的苦恼。
主持人:你是怎么改变观念的呢?这里有什么秘诀或者捷径吗? v马建民:关键是学习到转化 快乐的方式。这就像滴水穿石的道理。滴水一定能穿石。我用了11年的时间,但我想完全可以把这 个时间缩短到1年甚至几个月。就像一个黑暗的房子,一定有一扇出去的门,你一定能找到这扇 门,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如果有人点拨一下,指出一个方向,你只要一推就能出来。
刘佑平:拨开成功的迷雾,我们就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人生。比如说,刚才提到要获得成功 就必须要吃很多的苦,必须过很苦的生活,实际上并非这样,在成功的道路上,你会发现自己兴高 采烈,欢歌笑语。
马建民:成功学里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把一切负面的、消极的、悲观的全部转化成积极的、快乐的、自信的,这里不存在不能转化的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转化的方法而已。比如,刚才 谈到的读书,大家通常所认为的读书就是很苦很苦,长时间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一想到读书就感 觉到很苦。于是不愿意去读。可是我们只要改变这种观念,找到读书的乐趣,事情就变得完全不同 了。
刘佑平:首先还是要找到快乐,而不是成功。找到了快乐,就找到了成功。有些快乐是大家自 然知道的,但有些快乐是要去学习的,要去发现的。学会把枯燥转化为快乐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 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你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快乐,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别人找不到的成 功。
主持人:虽然避苦趋乐是人的本性,但成功并不是顺从本性这么简单的。成功学是不是就好像 一架机器,能消化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并把人们不喜欢的东西转化为快乐呢?
马建民:成功学只是强调做事情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如果用消极的、悲观的、沮丧的态度做 事情是肯定做不好的。比如,现在有人告诉你,这块地下有宝藏,有些人挖一米两米挖不到,他就 放弃了;有些人挖三米四米挖不到,他也开始放弃了;有些人却能坚持到最后挖到为止。这里就有 三种心态,第一种和第二种他们不能坚持,因为他们动摇了,他们开始怀疑是否有宝藏,最后不相 信了,所以放弃。第三种人坚信有宝藏,所以坚持下来了。
刘佑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知道有宝藏,但我挖得实在太苦了,我宁愿不要这个宝藏,我 也不挖了。
马建民:人生有两种动力:一种是逃离痛苦,一种是追求快乐。成功学就是叫人永远都看到生 活积极的一面。想不到一种转化快乐的方式就是不成功。在这方面,现在的家长都认识不够,大多 数家长也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一个认为自己是天才的孩子和一个认为自己是笨 蛋的孩子在做同一件事时,一定是认为自己是天才的孩子干得棒。有个世界首富,他的父亲怎么教 育他的呢,他刚学话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他是天才。今天,我们很少见到父母这样告诉孩 子。
刘佑平:最大的障碍是我们不尊重个性。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你认为钱是最宝贵的,但有人 会认为当老师是最棒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目标之间没有大小和对错之分,因为它都不失 为一种目标。
马建民:奥格·曼狄诺的成功学里有一句话:我要用全心身的爱来迎接今天!老板爱员工,员 工爱顾客。在这方面,中国的海尔集团就做得很成功。那本《海尔:中国制造》的书就是一部成功 学。海尔集团有一件典型的事件,一辆送货的汽车半路上坏了,后来它的员工背着走了好几里山 路,硬是将洗衣机背到了顾客的家里,海尔的员工为什么能这样做呢?一定是他得到了企业给他的 东西让他觉悟到要这样做。大家知道,海尔的老总张瑞敏是最爱员工了。成功学更强调的是爱身边 的每一个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界和哲学界的沟通很少, 有些企业家对哲学敬而远之, 认为企业不需要哲学, 有些哲学家对企业不太关心, 认为企业中没有哲学。这种状态必须改变。企业中充满了辩证法, 企业家离不开哲学, 企业界需要哲学, 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意味深长地说:“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 其力量之大, 常常出乎常人意料。”“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 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 (按:还有哲学家) 之奴隶”。由于缺乏哲学思维, 我们看到许多企业家在企业失败时不知道为何失败而重蹈覆辙, 又有许多企业家在企业成功时不知道为何成功因而未能延续“成功之道”。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哲学角度对企业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不但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视角对我国海信产品的实践进行若干分析和思考。
一、海信集团的创新
企业家就是创新者, 他们能寻找到有潜在价值的发明, 并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 实现发明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创新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职能。“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完成新组合时, 才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包括:有眼光, 能看到潜在利润;有胆量, 敢冒风险;有组织能力, 能调动社会资源, 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
海信的成功是通过采用新的技术, 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创新, 这三个子系统创新优化的过程, 更是三者相互融合、渗透、协调和实现“大系统集成”的过程。
(一) 观念创新
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组织, 它总是不断地吸收新的人才、新的员工, 从而给企业带来新的空气, 即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同时,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今天畅销的产品, 明天就可能饱和或滞销, 这就向企业提出更新的要求, 企业家就要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上思考和组织企业进行变革, 而企业所有的变革都离不开首要的变革———企业观念文化的变革, 企业要有一种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的新观念。而海信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条腿走路的思路, 契合了当今企业发展的新理念。是引领企业向上发展的原动力。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 观念的创新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轨迹。海信正是从起初的“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资本市场” (周厚健语) 的崭新观念, 依靠资本运营, 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 到“异地国有资产划拨”, 再到“提前布局, 超前开发, 产品领先半年”的观念创新, 使自己的产品稳居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先地位。也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观念创新, 如今海信人已形成“敬人为先、创新为魂、质量是根、情感管理”的海信企业文化。也许海信的环保纯平彩电等产品再过一年或两年会风光不再, 逐渐被市场淘汰, 但只要海信具有“产品创新战略”, 我们相信, 海信将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取得更大成功。
(二) 技术创新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首先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因为, 只有企业, 特别是大企业, 才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和从事技术创新的能力, 也只有企业, 才能把技术创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同时,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术立企”是海信的信念, “科技创新”是海信的追求。和国内大多数同行一样, 海信也是靠技术引进起家, 但海信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增强自身的技术造血能力。如何认识技术创新, 周厚健认为, “当前产品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质量、服务、价格和宣传这5个要素的竞争上, 而技术是竞争的第一要素。我们经常讲的‘技术的海信’, 就意味着没有技术, 海信就成不了名牌;没有核心技术, 我们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有知识产权这个DNA, ‘百年海信’就只能是个梦想。”
海信不仅认识到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更在实践的层面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来确保科技创新理念的落实。首先, 通过这个体系保证了技术开发选题来自市场和技术发展前沿, 并最终把技术孵化成产业。其次, 这个体系还保证了开发产品的质量。最后, 海信用体系保证开发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确定方案时就确定了课题的难度系数, 从而确定了报酬的基数, 再用进度确定报酬的系数, 此办法的有效性表现在它不仅促进了效率, 而且体现了公平。
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 海信以围绕家电、通讯、信息3C产业为核心,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通过将电视、电脑、空调、电话等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做大, 把企业做强, 树立起百年海信的新形象。
(三) 管理创新
1998年10月, 彼得·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 管理是个社会规则, 这个规则处理的是“人和社会机构的行为。”作为一个企业, 更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海信集团始终把管理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从开始组建集团到如今, 海信集团已初步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创新模式。
1、实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海信集团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实现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 努力增强企业运营能力, 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注重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等管理要素和环节, 摆脱传统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而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2、建立管理与技术创新体系。
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分, 是技术创新体系的灵魂。为更好实现技术创新, 保证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海信集团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技术创新决策与管理系统, 即建立了一个由决策层、决策咨询层和管理执行层三层分立又互相作用的系统, 并构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系统。确立市场拉动与目标拉动机制和动态管理与风险约束机制。
3、培养管理与技术创新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 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因而企业的管理者要拥有正确的人才观念。海信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 海信的企业精神是“敬人、敬业、创新、高效”, “敬人”是根本。海信引进人才的原则是考虑综合素质, 而不仅仅看专业对口不对口。截至目前, 海信已拥有博士 (后) 42名, 硕士268名, 专业技术人员已占职工总人数的40%。正式由于海信在人才资源开发的成功, 才推动海信高速持续发展。海信集团公司总裁周厚健说:“人才是国有企业的第一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在智力资源上的投入实现产出最大化的投资。”重视人才资源开发、重视科技投入已成为具有海信特色的人才创新工程, 这是海信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正是海信这种开发人力资源的系统工程, 保证了海信勇于立足高科技的潮头。
二、海信企业做强需要处理的辩证关
系
(一) 正确处理可能与不可能的辩证关系
敢于创造条件, 使“不可能”变为“可能”。通常认为, “不可能”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 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 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一个具有可能性的事物才会转变为现实性的事物。但从企业哲学的观念来看, “不可能”与“可能”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往往是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创造条件, 使不可能变为可能。海信取得成功的实践体现了这个关系。在电器产品遭受冷遇, 大多数企业产品处于积压状态, 海信产品要想赢得顾客的青睐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海信、最终毕竟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因为他们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变了, 事物本身就可能发生变化, 正式由于海信引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通过创造“条件”, 促使事物的变化。当然“变”是有风险的, 但是有敢于“变”, 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们是在“变”的理念下, 寻找“变”的条件, 创造“变”的条件, 促成“变”实现。海信取得成功是一个科学理性和企业意志相结合的工程,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 任何企业活动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二) 科学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辩证关系
对于企业做强来说, 能否积极妥善地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关系, 是一个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加强自主创新不是要自我封闭、自我创新。我们必须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技术相结合。要博采国外的众长。根据我国企业的特点加以综合集成, 一些适用的先进技术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直接采用。这样对于提高我们自己企业的水平很有帮助。但是必须认识到, 核心技术是难以买到的, 有的虽然能够买来, 但如自己没有一定水平, 不仅很难消化, 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只能挨“宰”。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根本不可能买到的, 只能依靠自己不懈奋斗, 长期精心的培育, 而没有创造力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汤亚国副总经理说:“任何一个产业, 技术永远是居第一位, 这才是企业要念的‘真经’。为什么中国的家电产品一直在打价格战, 根本原因还是技术上拉不开距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海信走上了一条重视技术、发展技术、引进人才、吸引人才的道路。海信的技术中心, 从实力上讲, 在全国同类企业中, 应该是排在前列的。其中, 在电视技术方面, 海信全部软件都是自己编的, 这在同类企业中是首屈一指的。而这一切辉煌的成果与海信多年坚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开发”三位一体, 以自主创新开发为立足点的科技发展思路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发展思路中, 海信更强调自主创新。创新既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又是一个超越的过程, 即不断抛弃落后的技术, 不断追求新的技术。多于一个企业来说, 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持续领先于市场。
(三) 着力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就企业与社会而言,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企业与环境应当是一个整体, 系统思考从以下三个基点看:从看部分转为看整体;从把人们看作无助的反应者转为把他们看作改变现实的主动参与者;从对现在状况只作反应转为创造未来。企业、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系统,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海信企业在对自己进行战略定位时采取系统思考, 他的发展战略是“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准服务、创国际品牌。”海信的战略总是领先于市场, 它的做法是提前布局, 超前开发。产品领先半年, 才能在中国高端彩电市场上率先冲出国外品牌的重重包围, 稳步占据中国平板电视龙头的宝座。系统思考最大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情况下, 在各种方法中, 寻找有效的杠杆。其实, 系统思考的艺术在于看穿复杂背后引发变化的结构, 因此系统思考绝非忽视复杂性, 而是要把许多杂乱的片段结合成为前后连贯的和有因果联系的事件, 明确指出问题的症结, 以及找出持续有效的对策。今天世界的复杂性、企业的复杂性让我们管理者最需要的是一种哲学的智慧和方法论, 用一种整体观去观察这个大系统, 观察他们的内在联系, 权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通货论[M].商务印书馆, 1983.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云南白药牙膏的诞生,源于一次聊天。有位朋友对云南白药集团董事长王明辉说:我刷牙经常满嘴血泡,就往牙膏里加一点云南白药药粉,还蛮有效果。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明辉眼睛一亮。回到集团,他要求公司的研究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生产含有云南白药活性成分的牙膏。研发团队经过一年时间的攻关,成功提取了云南白药粉的活性成分,无色无味地融入牙膏生产中,诞生了云南白药牙膏。
产品出来了,却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个,往哪里卖?牙膏市场已相对饱和,市场份额被各个成熟的品牌分割完毕,云南白药牙膏能不能卖得动?第二个,因为加了白药,牙膏的售价定在2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消费者能不能接受?
高昂的价格,没有自己的日用品销售渠道,派出去的销售团队,在路演试销时,有的小组竟然忙活了一下午没有卖出一支牙膏。被逼无奈,集团想到了自己的销售终端:药房。为什么不把牙膏放到药店里去卖呢?
药店卖牙膏,有可能牙膏賣不出去,还拖垮药店。但没想到的是,消费者觉得,云南白药作为伤科圣药疗效好,云南白药牙膏也应该不逊色。这样,云南白药牙膏一下就把自己和普通牙膏区别开来,与独特、高端和疗效连在了一起。
云南白药牙膏出自名门,它的成功,不是丑小鸭的成功,而是借力优质资源——云南白药这只天鹅来起飞的。云南白药也借力于它,化身为日用品,走进千家万户。
从药店到超市,这是云南白药牙膏的销售之路。而一开始把牙膏产品铺在药店,看似站错了队,但其产品的医药成分却阴差阳错地树起了它的形象。剑走偏锋,打破陈规的销售思路,尽管是被逼的,依然是它的成功要素之一。
有句俗语叫“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讽刺的是不懂变通思维僵硬的人。不过,云南白药是一只钻石饭碗,它不仅用来装饭、盛汤,还用来表演魔术、创造健康……把饭碗变成摇钱树,这就是云南白药牙膏的成功哲学。
2、过去不等于未来。
3、成功很难,但不成功更难。
4、改变任何人之前,改变世界之前,需要改变的是我自已。
5、改变从决定开始,决定在行动之前。
6、我一定要成为我理想中的人物,为自己而活,为他人着想,尽最大能力来发展自我,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7、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我的命运。
8、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9、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因为重复为学习之母。
10、假如得不到我要的,即将得到更好的。
11、只要我有目标,知道我所想要的,采取行动,告诉自己绝不放弃,成功与否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12、只要每天不断地进步与突破,我每天都是成功的人,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13、只是签约的延迟并不是客户的拒绝。
14、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15、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16、我对我的生命完全负责。
17、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18、假如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19、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20、成功者愿做失败者不愿做的事情,所以成功。
21、成功者并不是比较聪明,而是他学会问更好的问题。
22、注意美好的一面,就得到美好的观感,注意不好的一面,则总是留下不好的回忆。
23、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心态。
24、任何事情不管怎么看,都至少有正负两面。
25、倾听对方讲话的目的,而非争辩他们讲得是否正确。
26、不要总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而是愿意付出。
27、有些东西不用就形同失去,因此请持续去用。
28、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29、解决问题关键是把90%的注意力放在寻找解决方案上,而非问题本身。
摘要:以学科视角看,政治认识论研究是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政治认识论研究具有浓郁的哲学形而上色彩,无法进入政治认识的内部矛盾。从政治认识的对象、政治认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政治认识的结果形态以及现代政治学知识的政治实践效应分析,政治认识具有难以摆脱的政治性。施特劳斯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政治的哲学”和“哲学的政治”的结合,揭示了政治认识的根本矛盾,为政治认识论研究提供了内在视角。
关键词:政治认识论;政治哲学;政治的哲学;哲学的政治
一般认为,政治学知识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等认识活动获得的、反映政治现象背后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形态,具有如此浓郁的现代精确科学知识观色彩的判断在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似乎是主流观点。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政治学的起源处,这样的判?喽嗌倩崾艿揭恍┬拚?。亚里士多德在阐释政治学的性质时曾经这样表述:“政治学考察高尚(高贵)与公正的行为。这些行为包含着许多差异与不确定性”,所以在讨论以这些行为为对象的“题材”时,我们“只能大致地、粗略地说明真”,“只能得出基本为真的结论”,“只要求一个数学家提出一个大致的说法,与要求一位修辞学家做出严格的证明同样地不合理”。[1]67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知识与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不同。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对这种社会生活的认知既受到人类认知过程一般性规律的制约,又具有政治认识的独特面相。本文尝试以政治哲学为基本理论视角,揭示政治认识活动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定性。
一、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政治认识论
根据一般的哲学观念,政治认识论理应是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这样界定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人们对政治事物的普遍性知识的探求,它在最高层面上为评价、判别和概括政治现象提供价值准则和认识方法,它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元理论’。因而,在整个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当中,政治哲学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或者说,政治哲学就是政治认识论和政治方法论。”[2]1虽然,这样的看法试图通过学科定位的方式解读政治哲学的知识性质和功能价值,但同时他把政治认识论作为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应该说是具有新意的。因为正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政治认识论研究,提供了政治学由以展开政治认知的自觉反思维度。政治哲学具有政治认识论的内容和学科价值的看法正逐渐被学界所接受。不管我们对什么是政治哲学是否还存有不同意见,政治认识论应该是大多数政治哲学研究者都愿意接纳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在阐述其政治教育思想时认为,政治学术研究“主导的考虑是我们学着去理解一个政治传统,一种具体的行为样式”[3]54,因此,政治研究就应该是一种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哲学研究。在政治的历史研究中,重要的“不是这里到那里发生的事,而是关于发生的事人们想什么和说什么:不是政治观念的历史,而是我们的政治思维的历史”[3]55。在政治的哲学研究中,“反思政治活动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我们可以考虑我们的政治传统提供了什么资源来处理某种形势,或者,我们可将我们的政治经验缩写为一种学说,人们可以像科学家使用假设那样使用它,探讨它的暗示”[3]56。因此,欧克肖特认为,政治哲学在某种意义上“除了历史没有别的,它是哲学家们在普通的思维方法和他们提出的解决方式中发现的种种不融贯的历史,而不是学说和体系的历史”[3]57。
显然,在欧克肖特看来,政治哲学绝对不仅仅是一些成体系的知识堆积,而是主要指向政治思维的,是探索某种政治传统下政治思维方式的活动,并且它所要处理的政治思维是较为特殊而复杂的,至少包含两种政治思维方式:一种是“普通的思维方法”,它代表着特定时代的一般社会主体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维方式;二是哲学家们“提出的解决方式”,是哲学家的政治认识,这是一种主要处于理论状态甚至理想状态的政治认识。这两种政治认识都是政治哲学要处理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政治认识论研究。
既然政治认识论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一定受制于政治哲学观念,正如在哲学原理领域一样,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很自然地会把政治哲学界定为哲学属下的一个学科空间,它的工作无非是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政治。这样的定位确实可以大致满足一门独立学科所需要的要素,能够使政治哲学很顺利地获得现有学术体制的“确认”,也能够为一批政治哲学从业者提供学术操练的正当学科“户籍”。如果认同这样的定位,政治哲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中国的“兴起”,就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哲学下放潮”一样,即把某个非哲学领域与哲学进行“嫁接”,形成所谓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综合学科”。当然,本文并非认定这样的“跨学科”研究毫无知识生产力,而是追问政治哲学的本质与这样的“嫁接”是否同出一辙,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取决于对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理解。
在现有学界关于政治哲学的界定中,由于深受近代以来唯理主义哲学文化影响,大多认为政治哲学不过是运用哲学方式研究政治领域中普遍规律和价值正当性的科学。按照这样的理解,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政治哲学是一项对政治进行抽象思辨的活动,就是通过哲学式的反思,追问政治世界的普遍本质与规律。这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它既非一般哲学所探讨,亦非具体科学――政治科学所能达到。因此,从学科研究范围或边界视角看,这样的定位能够显示政治哲学作为政治学与哲学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定位:一般哲学探究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与规律,它不专门研究政治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作为具体科学的政治科学,不可能也没有能力以政治世界的本质与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它的主要任务是用具体科学的方法对政治世界做出事实的陈述和说明;政治哲学追问政治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不仅包括政治“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的知识,而且包括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作为具体科学的政治科学是无法完成政治哲学的探究任务的。就此而言,政治哲学确实能够找到学科合法性基础。
但是,对政治哲学作这样“学科式”的理解将会使这项活动仅仅成为哲学在政治领域的知性扩张,仅仅表达出政治哲学的形上性、理想性维度,即政治哲学为政治世界提供知识上的终极标准和道德上的应然尺度,而遮蔽了对政治进行哲学探究的政治情境和条件。因此,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哲学似乎还不是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内在视角,尽管政治认识论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在哲学观念上依然带有传统哲学的形而上色彩和体系化偏好,学科视野下的政治哲学无法进入政治认识的内部联系。
二、在政治中认识政治――政治认识论研究的政治条件分析
政治认识以政治现象为认识对象,正如前文所述,在政治学诞生之际,亚里士多德已区分出政治学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差异。政治认识论研究理应关注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政治认识区别于自然认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政治认识的对象(政治?F象)不同于自然认识的对象(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的呈现尽管也会受到认知者主观条件的影响,但是其稳定性、客观性显然要强于政治现象。政治现象主要通过人及其群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正是通过人的行为建构出各种政治现象。美国著名行为主义政治学家达尔就认为行为主义方法论的目的“在于用已经观察到的和可能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阐明一切政治现象”。[4]145146而人的行为既表现为一种客观行动,也受制于内心动机、价值观等主观性因素,如果说前者可以通过某些客观性变量得到表达,而后者很难被表述为某种客观变量。由于受制于内在的主观化因素,人的行为的稳定性、客观性与自然现象不可同日而语。对此,即便是作为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的达尔也曾经这样表述人的行为的不可捉摸性:“行为主义方法论有点类似于尼斯湖之怪:人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它不是什么,但是要说它是什么却很困难。”[4]77,146
如果进一步考察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既包括同代人之间的交互影响,也包括代际之间心理、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和创新,由这些人际、代际之间的关联影响“生产”出来的政治现象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确是自然现象所不备。简言之,由主观多变的人的行为所构建的政治世界必使政治世界复杂多变,由此亦造成政治认识的复杂多变。
其次,政治认识者与其认知对象处于复杂的政治性关联中。从根本上说,没有谁可以远离政治成为中立的旁观者,很多情况下政治认识主体既是政治事务的认识者,又可能是当下政治世界的主体或参与者。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曼海姆在分析人的理性如何理解人的社会行为时说:“政治行为在本质上不同于人类任何其他类型的经验,在对其作理性理解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比其他知识领域内的障碍更难于克服。”[5]111如果我们认同古希腊政治哲人亚里士多德“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的判断,那么作为政治动物的人要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看清自己的政治行为,颇有点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味道。
再次,就政治认识的结果及其生成的政治话语而言,政治认识包括个体政治认识、群体政治认识等多个层次,以及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学说、政治理论、政治科学、政治哲学等多种结果形态。就不同层次的政治认识而言,由于不同层次的政治主体具有不同的政治利益和立场,在政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他们的政治认识方式和结果必然存在歧义甚至冲突对立。就不同的政治认识结果形态而言,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条件,包括不同的政治传播条件和不均衡、不对称的政治表达机会与能力,其所生成的政治认知结果必然参差不齐,有的成为主流认识和主导性政治话语,有的成为边缘性话语,有的甚至完全失语。
最后,伴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通过政治认识过程获得的政治知识对政治世界的影响愈益广阔深入,这进一步说明政治认识与政治世界之间具有互生性关联。福柯在阐释西方“规训权力”形成时就认为,资本累积的技术推动了西方世界经济的起飞,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起飞,这种政治起飞的实质就是建构新的权力形式,它能适应生产领域的扩张膨胀和复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流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这种新型权力的核心是崭新的管理技术知识的广泛运用,它使权力运作匿名、无形而有效,这种权力形式取代了“传统的、讲究仪式的、昂贵和粗暴的权力形式”,它使现代社会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权力效应。[6]244248在现代知识生产方式下,通过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获得的关于政治社会的知识,广泛、深入地成为构建现代政治社会的知识基础,正如吉登斯在判定现代社会科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时所言:“社会学理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发现,不断地‘循环穿梭’于它们所研究的对象之中。这些话语、概念、理论和发现以此反思性地重新建构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自身也学会了用社会学方式思考。现代性,就其深刻和内在特性而言,本身就具有社会学的性质。”[7]38简言之,政治认识本身就参与了认识对象的构建,认识和被认识者具有共生性关系。
政治认识的上述政治性条件使政治认识被认为很难成为自然认识意义上的客观求知活动,政治认识及政治认识的认识――政治认识论都难以摆脱与政治世界的互生性关联,政治认识论研究很容易被认为形成解释学意义上的“恶循环”,在认识的科学性上很难确立知识论依据和知识探究规范,政治认识(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似乎已无区隔和边界。这是政治认识论研究面临的最有深度而艰难的诘问。我们认为,应该通过阐释政治与哲学的深度关联来回应这样的诘问。
三、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双重维度解析
柏拉图借助其师苏格拉底之口在《卡尔米德》中提出了一种特别的认识活动――“自我认识”,这是一种把自己作为认知对象的认识,它如同人的眼睛中的瞳孔一样,通过它看见自己。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视觉中最完善的地方。这种认识活动形成一种智慧或学问,是唯一关于它自身的学问。[8]150167尽管苏格拉底及其对话者们对这种关于自身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似乎很悲观,但这样的对话讨论却孕育生成了西方关于哲学思维特质的最早讨论。类似的讨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话中也有涉及。这样的讨论成果可以用经由苏格拉底阐发而声名千古的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来概括,并且这可视作人类哲学理性的灵魂,认识论研究应该是这种灵魂的集中体现。就哲学认识论而言,“认识你自己”是对认识论思维特质的典型概括,其主要内涵包括:对认识的对象、过程、形式、机制、结果等认识活动诸要素具有自觉性,对认识者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结构和位置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性认知。因此,认识论思维的精髓是对认识活动的认识。
同理,基于哲学理性的反思性特质,政治认识论能够实现对政治认识的对象、形式、内容、结果以及政治认识者在政治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反思性审查,通过这种反思性审查,可以让政治认识活动呈现包括该认识活动本身在内的较为完整而立体的政治世界。显然,这样的一个立体的政治世界实质上是由政治认识及其认识对象共同参与构建的,换言之,作为政治理论的生产者及其理论产品亦应是政治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政治认识过程既是政治知识的生产过程,亦是通过政治知识的生产来参与建构政治世界的过程,实质上呈现出知识生产与政治实践的双重互动维度。
如何理清政治认识过程中的知识生产和政治实践维度?这个问题必须回到知识生产的前身――哲学及其与政治之间古老的起源性关系中来阐解。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深度关联始终是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的基本议题。在该领域极具原创性的德裔美籍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通过对政治哲学涵义的阐发所展开的政治与哲学的深度联系研究颇具启发。
在施特劳斯看来,政治哲学由互为修饰的“政治”和“哲学”两个词所构成,互为修饰的词组是“政治的哲学”和“哲学的政治”。前者意为政治对哲学的限制和处理,表述哲学的政治性约束和条件,在认识论层面上意味着我们应以政治视角理解哲学;后者意为政治的知识论、理念论维度,在认识论层面上意味着以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政治。要言之,施特劳斯对政治哲学的阐释开放出两个互为规定性的理解维度:用政治的方式理解和认识哲学,用哲学的方式理解和认识政治。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理念建立在他对政治和哲学的深刻理解之上。施特劳斯这样勘定哲学与政治的本性:“本来,哲学乃是人类对于永恒秩序的追求,并且因此它就是人类灵感和激情的一个纯粹的源泉”[9]3536,“而政治关注的是这一个或那一个特殊社会(一个城邦、一个民族、一个帝国)的存在(being)与好(wellbeing),这种社会存在于既定的时间地点”[10]102。哲学是真理的空间,在本性上追问并追求普遍永恒和卓越智慧,它是纯粹的知性活动,因而必会要求绝对的求知自由,不应受传统习俗和道德意见束缚;政治是意见的空间,在本性上以特殊利益为存在条件,它是具体的、暂时的、特殊的,总是处于开放的不确定性状态;哲学以永恒真理为鹄的,政治听命于意见;哲学总是尝试质疑、批判、超越既有政治秩序,而政治对哲学带来的颠覆性危险始终持有戒备。施特劳斯明确表明:“哲学试图以知识取代意见,意见却是城邦的元素,因而哲学带有颠覆性质,哲学家也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写作,他要改善而不是颠覆城邦。换句话说,哲学家的思想功效乃达到某种热狂(mania),但哲学家公共言说的美德则在于温良(sophrosyne)。哲学就本身而论超越政治、宗教和道德,城邦却是而且理应是符合道德和宗教的。”[11]730
施特劳斯还认为,古代哲人能够深刻领会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天然冲突和“生死关系”,他通过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考察,认为“哲学的政治或社会地位造成了关键性的难题:在柏拉图时代的民族和城邦中是没有讲说和探究的自由的。因此,苏格拉底就面临着一个抉择,要么选择安全和生命,这样的话就得遵从周围民众虚假的意见和错误的生活方式,要么就是不遵从和死亡。苏格拉底选择了后者”[12]206。在哲学与政治的颉颃中,“哲学和哲学家处身于‘严重的危险之中’。社会不认可哲学,不认可哲学化的正当性。哲学和社会之间没有和谐可言”,因此,哲学和哲学家为了能够存在,必须在政治面前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为了保护哲学,显白的教诲是需要的。它是一层铠甲,哲学必须身着这样的铠甲方可出场。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它是一种形式,哲学正是借助这种形式才可在政治群体中显身的。它是‘政治的’哲学”。[12]207
施特劳斯认为面对政治带来的迫害,哲学和哲学家改变了话语方式:“因此,迫害促成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技巧,因而也促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在其中,所有关于重要事情的真理都是特别地以隐微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种文学不是面向所有的读者,而只是针对那些聪明的、值得信赖的读者的。它有着私人沟通的所有优势,同时避免了私人交流最大的缺陷――作者得面对死刑。„„成就了这种文学形式的那个事实可以归结于这样的原理:不思者无心,而思者则有其心。因此,只希望对思者说话的作者只需要把他的书写得只有有心者方能明觉其义,就可以了。”[12]214之所以要将哲学的真意以隐微的方式表达,根本目的就是“让真理慢慢地取代现行意见,或者说是接近真理”。[12]206这是哲学改变、启蒙、引领政治的必要方式,是政治认识参与政治世界的重要策略。
尽管对施特劳斯关于哲学的两种言说方式的考据存有不同看法,但是他关于政治与哲学之间深度矛盾关联的研究对我们揭示、理解政治认识的内部矛盾具有极大的启示性。显然,与前文关于政治哲学的“学科式”见解相比,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理解至少要多出一层意思――“政治的哲学”。这是施特劳斯对哲学所做的“政治生存论”分析,他使我们领悟到政治认识的政治维度,即政治认识不仅仅是对政治知识的探究,它深刻地受制于政治认识的对象,无论是政治认识的形式、过程还是结果,都有政治认识对象的政治烙印,政治世界刻画着政治认识。一方面,政治生活世界源源不断地为政治认识提供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政治认识深深地嵌入、反哺、改变着政治世界。
对政治哲学的施特劳斯式理解确证政治认识论研究中的双重维度及其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的实质就是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哲学体现了政治认识的知识性、普遍性和理想性,政治体现了政治认识的实践性、特殊性和现实性。政治认识的双重维度及其张力正是其内部矛盾,两者的对立统一是推动政治学知识发展的动力,生成政治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哲学的创新与哲学研究方式的创新
近年来,“创新”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学术要求,“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产生了强烈推动,在广度和深度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
作 者:鉴传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刊 名:哲学动态 PKU CSSCI英文刊名:PHILOSOPHICAL TRENDS 年,卷(期): “”(8) 分类号:B0-0 关键词:对意识形态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曼海姆,虽然他们都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曼哈姆继承和结合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整理后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两种独特的可以分离的意义,并通过不同主体来划分特定意识形态观念。曼哈姆认为:“当我们对别人所提出各种观点怀疑是,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理念。不管别人用何种方式来来掩饰他的本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曼哈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就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开创。
带有形而上学的现代意识哲学,由于违背了康德形而上学可能条件的忠告,在20世纪中期遭到怀疑,而且陷入相持的局面。康德主张先验主体,它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悬置了上帝,与笛卡尔理论主张刚好相反,这从一方面说是限制了主体的范围;两一方面将主体有借贷主体提升到真正意义的主体上来。康德哲学在总体面貌上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思想,它是理性对其自身的自信。树立了相对于现象的权威。他主张“我思”的唯我论,在当时哲学史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在批判传统和谋划科学的形而上学时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不能是经验,应该用综合方法建立普遍知识体系。,他把命题确定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合法形式。但是现代意识哲学以事实材料和人类具体认识历史方面为依据来谋求形而上学理论。因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经验性。所以节学的必然选择就表现为:出发点的具体给予性逻辑地决定与综合方法对立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意识哲学对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并没有认真分析内在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字本质上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构成规律,因而实证方法是满足他有效性的特定方法。但哲学要求的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普遍知识,其论断要超越经验对象。所以从特定经验内容出发的哲学史主观独断的普遍性。着从本质上为哲学任意妄断打开了后门。前康德形而上学遭到西方哲学批判最多的就是这种推理。
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认识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的主体落实到形而上学中,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希望克服康德所建立的意识哲学的不足。海德格尔的哲学表明它所研究的是构成主体的本体基础,是不同于康德的经验主题的。海德格尔放弃了形而上学所提出的要求,而是用一种对“此在”的生存“显现”的逻辑来进行哲学推论用非理性的实践来取代理性的认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得走出哲学怪圈,他只是把主体哲学的思维模式颠倒了一下,仍然在主体哲学中迷失了方向。
哲学本身要求对普遍性的追求,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他必须从事物的普遍性出发,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金人哲学构建的各个环节。如果从逻辑观点看,现代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已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走偏了路。因此,现代意识哲学不可能克服后现代主义加于它的无根据、无理念、等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意识哲学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在反对现代意识哲学中形成的。从他们对峙中可以看出,现代意识哲学所主张的经验存在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方向。现代意识哲学并没有否定经验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主义却要以此为由把现代意识哲学逼迫出局,否定其所主张的经验存在。现代意识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争,当时主要体现在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之争。他们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与“你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为论证命题进行辩论。这也从反面折射出现在哲学斗争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主要反对意识的现实存在,它对哲学构成了存在合肥站的挑战,诱导哲学发现意识批判主体,是西方哲学思想历史处境的一种提示。意识批判具有一般形而上学的的特点,从他的各个观点和方法论中可以看出一是批判是形而上学的开端,并为自己规定了由纯粹反对观念直接而无独断的发现意识存在的普遍形式的任务。
结语:
为学到创业经验,
毅然放弃舒适的职业
夏华出生在辽宁省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镇,14岁时母亲因病去世,艰辛的生活使她很小就明白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读书、赚钱、改变命运。
18岁时,夏华以辽宁省高考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离开那个生她养她的东北小镇时,父亲一路上都在说不送了,不送了,可当她每每回头时,又见父亲跟在身后。那无言的嘱托,那期待的目光,便成了夏华脑海中永远无法抹掉的特写镜头,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为父亲幸福!这成了支撑着她不知疲倦争取成功的原动力。
大学期间,由于夏华学习成绩优异,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校辩论团团长等职务;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大学教师。
晚上,夏华躺在学校分给她的那间小宿舍里,想到自己让父亲也住上宽敞漂亮大房子的愿望,就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那个日子离自己有多远。当时她每个月300多元钱的工资,要想买一个大房子,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几年。“不行,时间太长了,我要只争朝夕。”夏华从中业任教的第一天开始,就经常告诫自己,要最直接地、零距离地去接触社会,寻找机会。
1992年,国务院交给政法大学一个课题,调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情况,夏华带着一群年轻的学生,来到了飞速发展的沿海城市。调查、交谈、实地考察,所见所闻给夏华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在夏华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那些成百万、上千万财富的创造者们,一定也跟自己一样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但是通过与他们的直接接触发现,他们很多人只读了几年的书,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有的人还不会说普通话,但是他们有勇气行动起来改变命运,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件事给夏华的触动极大,在返校的列车上,她的一个改变命运的想法酝酿成熟,决定马上做出一个新的选择。
夏华回到学校,立刻交了一份辞职报告。
当时的夏华坚信,读书对于自己只是一个过程,走出去创业,有自己的事业,那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舞台。
夏华辞职后,马上给家乡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父亲听说她辞去了教职要去站柜台卖货,还未开口说话就老泪纵横,他说:“我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现在,你毕业了,留校当大学老师,我在所有邻居和朋友面前,都觉得非常自豪。如果要站柜台,那你干嘛要读四年的大学,你干嘛不早出来站柜台……”把女儿当作掌上明珠的父亲说不下去了。
夏华见父亲如此悲伤,也流下了眼泪,但是她不能改变自己的决定,她对父亲说:“爸爸,你是了解我的……你的女儿不是一个轻易就去做选择的人,但是选择了,她也不会轻易放弃,我觉得做售货员去卖货是过程,绝不是结果,我是通过这个过程让你过幸福生活。”
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
走出学校大门的夏华想:自己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于是她决定先去商场打工,学经验,赚资金。她来到了西单商场,一个人站在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人流。这个打算单枪匹马闯时装界的女孩子并不注意人们的衣着打扮,而是两眼盯着人们手里的购物袋,看什么样的口袋出来的最多,哪种口袋最多的就是购买率最高的。后来她才知道,这在商业经营中叫“提袋率”。
当夏华看准了一家西服店的“提袋率”最高时,就去找这家的老板求职。但是,当她毛遂自荐,说要来当售货员时,老板被吓了一跳,问她原来是干什么的,在哪卖过服装。夏华实话实说,告诉她自己原来是大学教师,现在辞职了,要来当售货员。老板摇摇头说:“大学老师我们用不了。你看看我们这些站柜台的,全是性格泼辣的大姐,都是能生拉硬拽的主儿。你文质彬彬的,还戴副眼镜,这不是当售货员的样子,销售上你肯定不行。”
遭到拒绝的夏华.心里虽然老大不爽,却十分镇定,微笑着说:“不一定的。我看了很多的服装书籍,也学过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要不咱们来谈谈‘道’。”老板听了这话倒是来了兴致,认真地打量着这个面色白净,一脸书卷气的女孩子。
夏华借机说:“那我问问您,您的服装、面料、板型、工艺都有哪些特点?”老板见她问得这么专业,也直言不讳地说:“我自己都没研究过,还是你说说给我听吧。”当夏华把西服制作上的一些技术问题讲完了,老板说“你还挺专业的,但是口说无凭,我们是拿业绩说话,挣提成的。”曾经是大学辩论团团长的夏华,意识到谈话到了这种程度离成功已经不远了,立刻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除了保底工资以外,别人的提成可以高一些,我的提成可以低一些,你试我一段时间.看看到底行不行。”老板见这个女孩子如此有锐气,立刻拍板说:“好,那你现在就可以上柜台了。”
夏华站到柜台里面,就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销售。
当时这个商场所有的营销,是没有任何技巧的。导购员只要见顾客走过来,就拼命怂恿他试衣服,说服他掏钱买。夏华则用从书本上学来的比较销售法、推荐销售法,甚至有时也用批判销售法搞营销。有人来试衣服,她会告诉他这件不好,你换上另外一件会更好,用很多专业知识,包括面料和西装的穿着、保养知识来给客人做介绍。她这样做了以后,一下子就业绩飞涨,变得非常瞩目。人们禁不住私下里议论:一个没卖过货的女孩子,怎么她的销售量是最高的?夏华出手不凡,一举成为服装销售的佼佼者。
这时的夏华底薪是800元,比在大学当老师多了一倍,再加上提成是相当可观的收入了,她看到了希望,多苦多累都要坚持到底。
勇于冒险,成就创业梦想
站了几个月的柜台,夏华每天的财富都在增加,生活有了改善,她租子一间很小的房子。
生活稳定下来的夏华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上都在卖灰、蓝、黑的西装?由于品种重复,大家就一定要去谈价钱,打折扣,竞争十分激烈,多一些品种不是更好吗?于是,她找到老板,拿出画报给他看:“你看书上都是彩色的、格子的,甚至还有红色的、黄色的西装,我们为什么总卖灰、蓝、黑色的呢?我们可不可以换些花色?”老板说:“不可以,中国男人不敢穿那么花哨的西服。”夏华据理力争:“不试试怎么知道?”老板说:“我不敢试。”
夏华是个性格刚毅、敢于冒险的人,她说:“那你让我来试试。你给我四个货架,赢了,算我们俩共同的,赔了,算我的。”通过争
取,老板给了夏华四个货架,条件是每个月必须卖到20万元钱。
包了柜台,夏华来到一家纺织厂找销售科的科长,拿出画报问他这样的面料有没有。科长喜出望外地说:“你要这几种?那可太好了。”原来他们的这种面料是外国人订制的,由于没有出口配额卖不出去,全压在库里呢。科长高兴地说:“你真想要这种面料,可以特别便宜地卖给你。”
当时夏华把全部财产3万元钱都押给了这个工厂,她说:“我先拿一点去卖,卖得好的话,再来买,如果卖得不好,这钱我就扔在这了。”
那位科长是个行家,知道国内没人敢做这种面料的衣服,他为夏华的大胆捏了一把汗,十分担心地说:“小姑娘,你可注意一点啊,挣点钱不容易。”夏华说:“让我试试吧。”
夏华回去以后就把布料送到加工厂做成西装,是那种格呢的、花的、还有红色的。衣服做好了以后,夏华就把四个货架全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西装。可销售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很多人都来看,边看边点头,有的人用手摸着还赞不绝口,但是看完就走了,三天时间过去,没卖出去一件西服,夏华觉得自己拼命赚来的3万块钱看来真要泡汤了。这时的夏华真的发愁了,她整夜睡不着觉,嘴上也起了火泡。可光是着急上火也没用啊,还得开动脑筋想办法。
为什么大家只看不买?夏华在灯下翻着画报忽然恍然大悟:不买,是因为没有示范。这衣服穿上是什么样,是否可以在大街上走,这些问题拿不准当然不能轻易买。想到这里,夏华有了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她把画报拿到照相馆,让他们给翻拍,拍子以后把它洗成大照片,拿回来挂了满墙,还起了个主题叫“亮丽人生”。照片一挂上就有很多人聚过来看,问什么叫“亮丽人生”,夏华就给他们讲,服装能用来改变你的心情,穿明亮的颜色就会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工作生活都会更有信心。她说你们可以尝试一下,这些衣服非常好看。 经她这样一说,有的人试了以后就买了。多种花色的西装有人穿了,促使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衣橱里只有蓝的、灰的、黑的西服太单调了,争相来变化自己的衣着。
当时,夏华的彩色休闲西装卖680元钱一件,最好时一天卖了lOO多件。有人穿了就会经常遇到打听的人,问这种衣服是哪买的,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顾客。这时夏华自己已经卖不过来了,她请了很多人帮忙,因为她给的提成高,很多能卖货的人主动说,让我来帮你吧,夏华的人气、财气两旺。
1993年农历腊月三十那天,一个上午就卖了140多件西服,夏华特别高兴,她已经忘记疲劳,也忘记过年的事了。从商场跑到纺织厂,从纺织厂又跑到服装厂,直到很晚才往自己的住处赶,这时她才发现,所有的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夏华回到家里,才觉到肚子很饿,可翻遍了厨房,只翻出来让她非常失望的两个面包和几袋方便面,这个时候她才觉得有点凄凉。
不一会儿,父亲打过来电话,第一句话就问:“闺女,过年了,你吃饺子了吗?”夏华心一酸眼泪涌了出来。但她想,要是让爸爸知道自己没吃上饭,他一定会担心的。她干咳了两声后,镇静了一下情绪,用耍娇的口气说:“爸爸,我没吃饺子,我吃的是西餐。”父亲听了这话就在电话那头爽朗地笑了,高兴地说:“看来你现在的生活是好了,过年都可以吃西餐了。”放下电话,夏华竟无所顾忌地哭了起来。
勇于创新,
树立“才智营销”新理念
1993年底,夏华凑足注册资金,创办了北京依文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开设了一些分店。这时夏华又开始考虑新问题了:高素质的顾客群在哪儿?几经考察和分析,夏华瞄准了那些高级的写字楼,她认为他们需要穿得大方整洁,有个非常美好的形象,但是他们恰恰没有太多的时间逛商场。
夏华跑到那些写字楼去与管理者商谈,说她要做一个服务,让这些白领不出大楼的门就可以选择衣服,而且针对个人的需要订做。以这样的方式做生意,要选择大家的必经之路,他们中午都到食堂吃饭,食堂外面的空间可以利用,夏华对管理者说:“我卖多少,根据这个比例给您提成,卖得多多给,卖得少少给你。”双方达成协议,夏华开始实行直销计划在京城大厦,她们一天中午就卖了几万块钱的高档西装。
夏华经过在商场的打拼,认识到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要主动地去思考,去行动,去出击。那个时候国贸和其它一流的写字楼里面经常有夏华和依文员工的身影。这样,她们就跟这些高档的消费群体面对面了。后来凯文凯利俱乐部式的营销点,和转为VIP的个性化服务都是由这儿一点点演变过来的,服务直接做到顾客的家里边。
在夏华眼里,仅仅打开各种销售渠道还不算成功,她开始注意开拓“依文”的文化品牌,她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独具匠心地为每一件西服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情感故事签,诸如“娘的背影”、“送行”等,将服装献给“那些尝试了幸福、苦难、荣誉之后决不放弃未来生活的男人”,并在每个情人节为依文的客人们准备一份份精美的礼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目前为止,依文企业集团已有依文、诺丁山、凯文凯利、杰斯·普瑞四个原创男装品牌,在全国有400多家连锁店。1999年,“依文”荣登“中国男装企业排行榜”榜首;2005年2月,“依文”获“中国服装品牌创新大奖”,夏华本人也获得了“中国十大营销风云人物”的殊荣。
如今顶着各种光环的夏华已经拥有了好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让父亲住上宽敞大房子的梦想早已实现。
成功的夏华受到了媒体的关注,许多记者让她给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提一些建议,她说:“如果想让我送给大家一个成功的秘诀,不如送给大家一种哲学,这种哲学就是‘挖井哲学’。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也不比准特殊,谁也不比谁聪明,但是十年走下来,我有今天这样一个企业,或者是大家认为成功的一份事业,我觉得我用十几午的时间挖了一口井。在我理性地抉择了挖井的地点后,我就未曾动摇过,不管遇到石头还是遇到树根我都勇敢地挖下去。十几年过去,我有一口可以源源不断出水的井,而我的很多同学,我眼看了他们挖了一个坑,然后他们发现有石头和树根之后,就换了一个地方,又挖了一个坑,他们用十年的时间挖了十个坑,但是,依然没有成功。所以,我觉得大家面临选择的时候,应理性地判断,选择好挖井的地方,之后就勇往育前地挖下去,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尝到清泉的甘甜。”
【成功的哲学】推荐阅读:
《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2-11
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康德哲学三题07-16
哲学的实践功能05-23
清扫的哲学作文06-15
中国的教育哲学11-25
哲学的对象论文12-14
西方哲学的故事06-02
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06-02
哲学家的父爱07-19
对教育哲学的认识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