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堂笔记(共8篇)
读书笔记:《哲学笔记》
一、生与死
讲述:因死亡不可预测且不知时间所以就会忘记死亡的恐惧,快乐的生活。但当死亡来临就会完全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如果生命还剩下三个月,会是什么心情?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将人类这种心理状态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彷徨—沮丧—接受(非自愿)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时间 根源时间(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此在)
世界时间(失去自我——存在者)
电影:《马格瑞母的神奇玩具店》《遗愿清单》《没有我的日子》高更的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二、理想与现实
柏拉图(理想主义)——亚里士多德(现实主义)拉斐尔画《雅典学派》理想与现实矛盾统一关系: 理想达到的时候变为现实,理想与现实共同成为下一个理想的动力与契机。(正——反——合的金字塔关系)
电影:《理想丈夫》
三、理性与欲望
康德:人类究竟是什么?①<纯粹理性批判>(人类能知道什么?)物自体—现象界②《实践理性批判》(人类应该做什么)道德的根据
③《判断力批判》(人类可以抱有什么希望)
法律之外的伦理思考方式:边沁:最大幸福原则(量化功利主义)
穆勒:精英主义(质化功利主义)
康德的伦理思考:义务论:(否定“假言命令”:如果想要什么的话就去做)提出定言命令:去做……….,前提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能够得到底层人民接受。
人类有理性——人有自由意志——意志的自律性(从人格尊严中产生)——自身的意志基准与普遍存在的立法原则一致——绝对道德律令
四、烦恼与忧愁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身体——我的身体
身体图式——不属于我的身体
心所在——笛卡尔:心身分离,松果腺
另一种:心身不同但有联系
身体的意义:我——身体——世界
我——肉体——其他人身体是联系我与他人的媒介
五、自己与他人
埃玛纽埃尔·列维纳斯《总体性与无限》《从存在到存在者》
外出对“作比较”与“被关注”感到疲惫,他人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外貌的意义:外貌——每个人都不同——他人与自己之间无法改变的绝对差异
他人看自己的目光永远存在于另一个无法绝对控制的世界,他人是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存在,也是我们自身最清晰的一个投影,竞争对手是最符合他人这个概念的他人
非对称的伦理——与我们自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世界总会有他人存在——他人本身就是“伦理”=因为这种伦理本身具有对称性,所以我们对他人拥有责任。电影《莫迪里阿尼》
六、工作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
伏尔泰:工作能够使我远离懒惰、不道德以及欲望
劳动与工作的区别:劳动—自然性—为了生存—迅速消耗
工作—非自然性—工作物—可长期保存使用
极权主义的结构:阶级社会—意见对立——民主主义
大众社会—对社会默然——极权主义
电影《星期一早晨》
七、正义
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
什么是正确的?“重叠共识”
无知之幕(前提)——第一原理的平等自由原理;第二原理的机会平等原理;同为第二原理的差别原理——正义的实现,总之,将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正义就能够得以实现。
八、恋爱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
理念(本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个体(投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结婚是一种契约,家庭亲情使人有了生存的勇气,家庭是爱的共同体,消灭孤独孕育亲情 三种爱:精神恋爱——对自己的爱(单方面的憧憬);友爱——双方的爱;神爱——无私的爱
电影:《玛丽与幼犬的故事》
九、幸福
阿兰《幸福论》《艺术论》
幸福的基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斯多葛派的禁欲都是寻求心灵的平静,因为人类的不平等的必然和人欲望的不接受,所只能是“幸福的相对性”。以容易实现且不会消失的东西作为幸福基准,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不幸很简单,只要找个地方不动就可以了,抱怨是因为从没追求过。
电影《秋天的花园》《偶然与巧合》
十、经济与贫困
马克思《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十一、自由:萨特《存在与虚无》《恶心》
自由的态度:存在主义:人类是偶然的动物——自为存在——通过筹划来选择自己命运——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的内容:自由对人类的处罚只有限制才能感受到自由的宝贵
电影《自由世界》
十二、人生
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性的太人性的》
没有终结的日常生活就是永远回归,只能坦然接受
强力意志——相信自己,把握自己
一、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构建课堂
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课堂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节等诸要素构成的系统。课堂作为一个系统, 它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是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一哲学思维方法对于课堂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课堂, 着眼于课堂的整体性, 从课堂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是充分备课, 现在意义的备课不只是备教材、备教参, 还要备学生、备学情。作为政治课堂, 教师还要将发生的时政热点融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也就是备时事。将考标、教材、学情、时政融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就是将各个课堂组成要素不断优化组合, 以期课堂效果最优化的过程。
《生活与哲学》的第十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后一课, 核心内容是创新观, 教材从哲学依据和创新的作用两个方面阐为什么要创新。创新包括科技、理论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但是学生第一时间与创新联系起来的往往是科技创新, 学生对科技创新更了解也更感兴趣。综合比较下, 笔者在进行这课的教学设计时选择了“乔布斯”。2011年乔布斯的去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且苹果公司所代表的科技创新是大家所公认的, 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将视频、图片、语言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 并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带领学生进行一场“乔布斯之旅”, 较为成功的完成了本节的内容。
二、用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点亮课堂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产生和信息传递非常迅速的时代, 是一个迫切需要创新和鼓励创新的时代, 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这也是新课改的的关键目标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都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而创新思维最重要特征有:批判性、发散性”。
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 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道。怀疑与批判, 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 要破旧立新, 以新质代替旧质, 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 因此, 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高中政治课要培养的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勇于独立思考, 拒绝对知识简单复制、对观点全盘照搬、对问题肤浅认识, 并能初步对所学知识、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符合科学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判断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有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创新与批判, 就必须营造一个让学生敢想、敢说, 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氛围。
批判性思维在哲学课堂上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可以通过很多问题的设置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对“心想事成”进行评析, 学生第一时间反应是这句话是错的, 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个别学生提出质疑, 认为这句话也有合理之处, 因为肯定了意识的反作用。通过争论和自我总结, 学生明确评析类试题是既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 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批判和否定,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因势利导即可, 这种做法既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也使学生敢于对观点提出疑问, 在对别人的批判和否定中发现问题和受到启发。
三、用实践性原则贯穿于课堂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和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扬弃旧义、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 使他们能够参与到体悟哲学思维的教、学、做的实践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 在实践中创新。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质疑, 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 促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课堂教学应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 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 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 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要让学生参与生活, 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 提取其中的理论元素, 在不断反复诠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领悟理论价值, 体味哲学的思辨之美, 感受到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 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最终习得《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
这些笔记在列宁生前没有发表,一九三三年出版了俄文版单行本《哲学笔记》,并多次再版。一九五六年《哲学笔记》译成中文,后收入《列宁全集》中文版第三十八卷。新版《哲学笔记》是根据《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第二十九卷编译的。新版增加了列宁对约·狄慈根《短篇哲学著作集》和尤·米·斯切克洛夫《尼·加·车尔尼雪夫的生平和活动》这两部著作的批注。
《哲学笔记》按三个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摘要和短文;第二部分是关于书籍、论文和书评的札记;第三部分是批注。第一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收载了列宁在研读卡·马克思、弗·恩格斯、路·费尔巴哈、乔·黑格尔、斐·拉萨尔、亚里士多德和乔·诺埃尔的有关哲学著作时所作的摘要。这一部分还包括列宁的两篇短文《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一书摘要》是笔记中最早的一篇,写于一八九五年。列宁在这里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问题。他说:“在这里,马克思由黑格尔哲学转向社会主义:这个转变是显著的,——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他如何转到新的思想领域。”从他摘录的内容来看,列宁注意的重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思想;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内在矛盾的分析,对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对青年黑格尔派蔑视人民群众作用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和关于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的论述;对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标榜的“人权”的阶级实质的揭露;对法国唯物主义的阐述和评价,等等。这篇摘要所摘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对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列宁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的唯心史观提供了思想武器。
《费尔巴哈<宗教本质讲演录>一书摘要》写于一九○九年。列宁的研究重点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唯物主义解答,以及他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深刻批判。对费尔巴哈的这些贡献,列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在历史观上,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但他在论及社会历史问题时有时也有唯物主义思想的闪光。对这些思想列宁也很重视,例如,他把费尔巴哈关于利己主义的言论评价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但同时列宁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例如,他在评述费尔巴哈给自然界下的定义时说:“可见,自然界=超自然的东西以外的一切。费尔巴哈是杰出的,但不深刻。恩格斯更深刻地确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他还评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原则”,指出:“无论是人本主义原则,还是自然主义,都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
列宁对费尔巴哈的另一篇著作《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阐发和批判》的摘要写于一九一四年。在这篇摘要中象在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的其他笔记中一样,列宁把重点摆在辩证法的研究上。他从费尔巴哈所详尽阐发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中发掘辩证法思想。列宁很重视莱布尼茨关于实体具有活动力、具有永不静止的活动原则的思想,指出:“大概马克思就是因为这一点而重视莱布尼茨,虽然在政治上和宗教上有‘拉萨尔的’特点和调和的趋向。”他对莱布尼茨的单子说作了概述:“单子是莱布 尼茨哲学的原则。个体性、运动、(特种的)灵魂。不是僵死的原子,而是活生生的、活动的、在自身中反映整个世界的、具有(模糊的)表象能力的单子(特种灵魂),这就是‘最终的要素’。”他肯定了单子说中的辩证法思想,同时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指出:“这里是一种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尽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
列宁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讲演录》所作的摘要,在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的笔记中占有中心地位。在这些摘要中列宁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全面改造,并创造性地探讨了唯物辩证法的各方面问题。他说:“不能原封不动应用黑格尔的逻辑;不能现成地搬用。要挑选其中逻辑的(认识论)成分,清除观念的神秘主义;这还要做大量工作。”他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正是这样做的。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从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外壳中发现和汲取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中,列宁循着黑格尔探索辩证法史的足迹,从哲学史中仔细发掘辩证法的思想财富,并就辩证法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一书摘要中,列宁把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工作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摒弃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糟粕,揭示它的辩证法的积极因素。为了借鉴别人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成果,列宁还读了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乔·诺埃尔写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作了摘要,在这篇摘要中列宁关注的是诺埃尔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总体结构的解释,批评诺埃尔对黑格尔的“保护”就在于反复说明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而不是用唯物主义观点去正确理解黑格尔逻缉学的整体结构,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
列宁为了探索辩证法的思想渊源,对两位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进行重点研究。他读了斐·拉萨尔的《爱非斯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并作了摘要。在摘要中列宁给赫拉克利特以很高评价,认为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从赫拉克利特的素朴思想中发现了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万物都在运动的原则、万物相互联系的原则、对立面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原则。同时列宁批评拉萨尔抄袭黑格尔,掩盖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列宁研究了亚里士多德在对立面的统一、运动的源泉、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等问题上的寻求和探索,肯定了在《形而上学》这部著作中“处处、到处显露出辩证法的活的萌芽和探索”,同时指出了亚里士多德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动摇。列宁还探讨了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在这一时期写的《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是两篇带有提纲性质的短文。它们篇幅不大,但内容很丰富,思想很深刻。在前一篇短文中列宁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整体结构作了考察,把黑格尔逻辑学的范畴体系同认识史作对比,把黑格尔的逻辑学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逻辑作对比,阐明了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后一篇短文可以看作是列宁一年多来辩证法研究的一个小结。它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列宁对辩证法实质和认识过程辩证法的哲学思考的成果。
在这些摘要和短文中列宁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和对辩证法史的考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想和独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同一的思想。他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指出:“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的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这里已经包含了辩证法、逻辑、认识论同一的思想。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中列宁明确表述了这一思想:“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他又强调了这一思想,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思想既揭示了辩证法、逻辑、认识论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也说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列宁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举了“辩证法的要素”,共十六条。这些要素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考察的客观性;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发展、运动及其动力;对立面的统一、斗争和转化;否定的否定;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分析和综合的结合;认识的无限性和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等等。列宁对辩证法要素的分析为我们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和体系提供了基础。
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他在分析辩证法的要素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对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论证。他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也许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在自然界、社会和精神领域,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具有矛盾着、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分界线。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数量的减少和增加,是重复,它忽视了“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辩证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只有辩证发展观“才提供理解一切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列宁还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指出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列宁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研究了认识的辩证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而列宁则把认识论置于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指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列宁十分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观念(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正是在认识论中”。他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区别:“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他认为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正因为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所以“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他还深入地探讨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并作了科学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他在研究认识过程时剖析了抽象过程即概念、范畴、规律的形成过程、并阐明了科学抽象的作用,指出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他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的否定规律,对一般和特殊、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等等一系列范畴作了分析和阐述。他还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唯心主义就是把这条曲线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小段片面地夸大、歪曲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他同时指出,统治阶级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把这种夸大、歪曲巩固起来。这就揭示了唯心主义的社会阶级根源。
列宁还指出了研究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途径。他在《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指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他在《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中讲到,哲学的历史、各门科学的历史、儿童智力发展的历史、动物智力发展的历史、语言的历史以及生理学、感觉器官的生理学,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这就是说,要研究和发展唯物辩证法,就应当研究人类认识的历史,研究自然科学的成果。
本书第二部分收载了列宁在一九○三——一九一六年写的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书籍、论文和书评的短篇札记。这些札记的内容涉及哲学史,资产阶级哲学流派,马克思、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等。他在这些札记中坚持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批判哲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反对调和宗教世界观和科学自然观。关于自然科学著作的札记占有突出地位。列宁对保·福尔克曼的《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理》、麦·费尔伏恩的《生物起源假说》、弗·丹奈曼的《我们的世界图象是怎样构成的?》、路·达姆施泰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历史指南》、阿·哈斯的《现代物理学中的希腊化时代精神》等书作了札记,并抄录了一批自然科学著作的书目。这些札记表明列宁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曾从哲学上概括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批判了物理学的唯心主义。但他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跟踪自然科学的发展,探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这些札记就是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的实际表现。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评了福尔克曼的折中主义,指出“他完全不了解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甚至不能提出人类意识(和感觉)之外的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列宁还批评了费尔伏恩所谓“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起着阻碍作用的观点,指出他“毫不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完全不会区别作为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自称为唯物主义者的当代庸人的各种落后观点”。列宁还谈到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根源问题,他说:“为了在这种新的、还不明确的、假说性的东西中更自由地前进,要打倒‘唯物主义’,打倒‘束缚人的’旧观念(‘分子’),为了更自由地寻找新知识,采用新名称(生源质)!注意。有关物理学和一般自然科学中的现代‘唯心主义’的根源和活生生的动因问题。”
本书最后一部分收录了列宁在阅读约·狄慈根、格·瓦·普列汉诺夫、弗·米·舒利亚季科夫、阿·莱伊、阿·德波林、尤·米·斯切克洛夫的著作时所写的批注。列宁对狄慈根的《短篇哲学著作集》的批注,是一九○八年列宁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时作的。列宁在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批判马赫主义时大量引用狄慈根的论点作为理论依据。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位独立地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结论的工人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他十分重视狄慈根对哲学的党性原则、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对象、哲学的基本范畴的论述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无神论的思想,也很注意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评价。同时,列宁也指出了狄慈根在某些哲学问题上的糊涂思想和概念混乱。列宁在对舒利亚季科夫的《西欧哲学对资本主义的辩护》一书的批注中批评了作者把唯物主义庸俗化,歪曲西欧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对各个时期、各种社会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不作具体的分析,只讲关于‘组织者’的空话,只做牵强附会、荒唐可笑的对比”。列宁在对莱伊的《现代哲学》一书的批注中继续批判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曾经批判过的莱伊的实证论观点,指出莱伊的认识论是“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他对真理和谬误的看法“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
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斯切克洛夫的《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平和活动》这两部著作作了批注。批注表明列宁非常重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对他反对自由主义、争取农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列宁既批评普列汉诺夫淡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鲜明立场和他在反对自由派斗争中的作用,又批评斯切克洛夫在某种程度上抹煞车尔尼雪夫斯基同马克思之间的区别。
《哲学笔记》是一部内容广博、思想深刻、富于创造性的哲学著作,是列宁留给我们的宝贵哲学遗产。这些笔记不是供发表,而是供列宁自己进一步研究用的。他的许多精辟见解、新颖思想分散在各篇笔记中,还没有加工整理成完整的体系;不少新原理、新论点还没有得到详细阐发。因此,我们需要对《哲学笔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哲学笔记》这个宝库中发掘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个伟大认识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书名:教育哲学通论
作者:黄济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看到第一编,而且在第一编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不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的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各家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包含中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韩非子显学》、《孟子》、《孔子》、《中庸》、《荀子》、《墨子》、《老子》、《杨明全书》、《周易》、《尚书》等,书中出现的一些词句比较难懂,所以花了不少时间仔细阅读。书中关于玄学、理学、天命观等比较晦涩难懂,难以理解。
虽然,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从第一编的内容中让我明白,教育和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的教育需要哲学来指导,哲学也需要教学方面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在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各种学术思想突起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成为早期教育哲学的典范,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就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大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汉书●艺文志》成为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学术和哲学史纲。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更为明确的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名家和《墨经》中的形式逻辑思想,其中有的有的已经触及到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教学方面,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博与约、温故而知新有论述,并且还提出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或闻、见、知、行等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理论。
儒家教育思想的三次大的变化包括,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后出现了儒道互补,隋唐佛学对儒学的冲击,促成了宋明理学的形成,近代西学东渐,西学和中学斗争的结果促成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
唯心主义的相对进步
唯心主义虽然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朵,但它在启发人们思维发展方面,较之机械唯物主义却向前跨了一大步。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相对进步性了,虽然,唯心主义和心学适合辩证唯物主义是相对的概念,但是他们两者的内部都是具有正确的成分,因此,对他们的看法不应该是才去一刀切的思想,而应该是有所损益的接收,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学东渐的三个阶段
梁启超把西学东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人在外强面前,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学习有关军事方面的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搞政治制度上的维新运动(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上根本上感觉不足,于是有了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新文化的真正开始,科学和民主精神得到有力的弘扬)
天道观与天人之变
3、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第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教育的政治功能不是教育的唯一功能,除政治功能外,就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言,还有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功能)、文化功能、人口控制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等等。第二、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政治与现代教育应当具有现代化的特点,科学化与民主化,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弘扬受教育的主体性等
人性论不同主张(归纳)
1、性善论: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此四者就是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这些都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我觉得,孟子所列举的这个例子是非常有说服里。他曾举例说明,如果见到一个小孩匍匐讲入井,见到的人都会啦他一下,这就是要“求其放心”,恢复人的先天本性,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因而他在教育方法上,特别重视内省和主观修养的工夫。
2、性恶论:荀子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是自然需求,人性恶的生理基础。荀子的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改造和外练
3、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为主要代表。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人性无分为善和不善,人性像流水一样,”它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和扬雄为代表。
5、性三品说: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韩愈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
我的人性论主张:我认为,我还是比较赞同性有善有恶论。所以我还是赞同世硕和扬雄所代表的性有善有恶说,孟子和荀子主张性善与性恶,是指在不同的个体上,世硕与扬雄所主张的观点是指在一个人的身上。我想,性善观点和性恶观点在不同人或者同一个人都具有这种特点。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和类似雷锋一样的人很多,他们是性善的代表,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犯罪作恶的人,他们是性恶的代表。我们也同时能在一个人中看到他的两面性,善恶共存。
我想,在教育上,特别是在德育上,教育的对象就包括这些人,而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要惩恶扬善,教导品行德行不好的人为善,鼓励性本善者继续发扬为善的思想和行动。
学科分类
《六艺》的划分,出现得比较早,不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见闻知行和《中庸》学问思辨的关系评论
关于教学过程,讲的最为完整的是《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这里,学问思辩行做了全面的论述,并比较科学地安排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到今天仍不失其对教学与学习的指导意义。
关于博与约的关系
孟子所说:“博学而详说之,讲以反说约也。”意思是说,在广博学习和详细说的基础上,讲进一步达到简约地论说大意的地步,这是我们经常所理解的由博到约的含义。
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是:既要博览,又要专精。没有博览,专精就缺乏基础;没有专精的工夫,博览就成为书库和字纸堆,讲无所从事。
儒道互补和美学与美育的新境界
儒家典雅(杜甫),道的超脱(李白),禅的空灵(陶渊明、王维)
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P17
3我们现在阅读、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该以儒学为主并博采众长,可以说儒家的教育思想史极其丰富的,也可以说是比其他各家在教育上的思想要丰富的多,所以一儒家的教育思想为主线,在串联起墨家、名家、道家的思想观念是完全正确的研究方法。
虽然那是一些传统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阅读和研究中和现实的教育实际联系起来,找到一个契合点,传统的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必然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对传统教育哲学的吸收应该是有所损益的,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本书其实不是王建林的回忆录,而是万达成立这么多年以来他在各个会议上的讲话的实录,然后合起来成了一本书。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跟柳总是一样的,首先,王建林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凡事举例都是以万达为蓝本;第二,万达的成功与失败,王建林都总结的清清楚楚,从不夸大和缩小,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常的求实;第三,王建林的讲话风格简单易懂,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也从不说官话套话。
万达在他的带领下,我自己感觉有以下几点首先,他的勤奋,他是个军人,上班一年基本不休息,早晨从七点多到公司,晚上属于最后走的那几个人,在企业家当中他是最敬业的那个人。第二,他的远见,他的危机感。从万达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万达是全国最早强调工程质量必须做到极致的首家房地产企业;万达是首先打开全国发展局面的房地产企业;万达是跨行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企业,万达发展了酒店,商业地产,文化产业,线上线下的 O2O ;他是全国最早做慈善的企业之一,也是现在全国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最令我佩服的是他总是能找到行业发展利润发展的最高点,并且成功的领导企业转型。第三,他的坚持,万达坚持地产行业 27 年的时间,虽说转型,可是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他讲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一百条,成功攻略之列的东西。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做企业最重要是要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做到这点只能做商业地产,也就是不动产,万达的资产都是自己的,不过以租赁的形式来获取利润。总之看这本书让我对企业的经营又有了新的认识。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当时觉得书中蕴含着无穷的道理却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的系统讲述,再读起这本书来似乎又有了不少新的收获。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十分透彻。对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过的大家都会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简史》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历来中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
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
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
特的情感体验中得出了哲学帮助自己实现到达彼岸的结论,却意图把这一外延无限扩大,无疑犯了严重的逻辑性错误。所以我冒昧地以为与其思考“国人如何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倒不如调查“有多少国人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彼岸?”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后者只要去调查一下大部分国人平时的时间是如何度过——又或者说是“如何打发”的,很容易便得出答案,探讨他人以何种方式进行精神活动便不可行了。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是公开支持宗教的,一些国家领导人还带头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甚至还有些国家定某种宗教为国教,而这在我们国家则显得忌讳莫深,政治上更为敏感。依我看来大可不必,而且我认为,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将对团结凝聚一个民族、尤其是对常常被批评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要远比用那些很“雄伟”、很“壮丽”的话更能产生效果。事实上,绝大部分宗教都不会引人向恶,反倒是教人向善,佛教如此,基督教也如此,仁爱都是它们教义的精神实质。西方人的整体素质比国人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与它们普遍的宗教信仰有没有联系,倒是值得国人好好研究。
(二)被遗弃的墨子和墨家精神。墨子曾习儒术,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决然反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创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其中“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这与儒家倡导的“亲亲”、“尊
尊”的“推爱”相对立。汉武帝时,儒术独尊,百家废黜,尚武的帝王与主张“非攻”的墨家的矛盾不难得知,七国之乱时因有墨家弟子参与,汉武帝震怒之下,先后三次重拳出击镇压墨家,墨家从此衰落,直到大唐才又渐渐兴起。不少人批评墨子及墨家的思想在当时不切合实际,但今天的墨子及墨家依然被人遗弃,实质是说今时今日的中华大地依然无法推行“兼爱”。有报告指出,我国千万富翁人数总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某一次洪灾捐款活动中仅有一人捐了200万。“非己不爱”、“非亲不爱”,国人真把孔子“亲亲”的“推爱”推到了极致。为此我常想,如果我们能设法把这“亲”撤掉,即意味着我国特有的强大人情关系网将被消除,那我们的政治是否更加清明,社会是否更加进步?要实现这一理想,墨子及墨家的精神要复活。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墨子的“兼爱”思想与众多宗教的“博爱”思想是如出一辙的,也正因为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操,千百年来墨子一直倍受尊崇,甚至被誉为千古品德第一人,这当是对他莫大的肯定与赞扬。
(三)老庄不被理解的“无为而无不为”。不少人认为老子、庄子的“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是认识上的极大错误。冯先生的解读是:“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汉初的“无为之治”,现时我国实行的废除农业税以及减免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实质就是在“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正是老庄“无为”思想的体现。近来高校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因为本应是学术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现时却变得越来越行政化,学术气氛越来越弱,“官”味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以往百家争鸣的北大而痛斥现在如此之多的行政干扰,套用老子的话,那就是“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当是“无为”思想积极意义的有力佐证。当然,像那些打击危害社会治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的事情非但不可“无为”,而且还应 “大为”,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老庄完整的思想,决不可断章取义。老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主张,那就是“寡欲”,这与他们的“无为”思想是必然联系的。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简单点说就是,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难填,陷于沉沦。这一思想对日渐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无疑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师:同学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姓任,来自杭师大,你们学校的许多老师都毕业于杭师大,我教过他们,所以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大家要叫我……
生:师爷!
师:好,师爷!但今天上课,大家叫我任老师就行。本来我到你们学校挺高兴的,校舍那么漂亮,有那么多的熟人,但后来碰到了一件事情,让我心里有了疙瘩。
生:什么事情?
师:我碰到以前一个学生,就是你们学校的老师。我跟他打招呼:“×老师你好!”但他居然不睬我。
生:啊?他没看到你吧?
师:看到的,他也认出我来了,但他就是不睬我——我后来想起来,有一次我考试没让他及格,这老师到现在还记恨呢。
生:不会吧?是当初他没考好,还是你批错了?
师:现在也说不清了。问题是,我等一下如果再在校园里碰到他,要不要和他打招呼了呢?
生:要打的。
师:但如果第二次、第三次他都不理睬我,第四次、第五次我还要跟他打招呼吗?
(这时孩子们开始争论,大部分说不要打了,再打就太没面子了)
师:不打招呼好理解——我犯贱哪。但我也听到了,仍有同学说要打的,就是五遍、六遍也仍然打,我想听听这部分同学的理由。
生:见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表明我们是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
生:这是《学生守则》里的话,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就应该这样打招呼。
师:呜哇,这位同学太厉害了,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表明我们讲文明、有礼貌,这和对方睬不睬我有没有关系?
生:没关系。我和他打招呼,他不理睬我,是他不对。我如果再也不理睬他了,我就和他一样,也成了没礼貌的人。
生:如果我打招呼他不理我,我再不理他,我们两个人就再也不说话了,成了仇人了。但如果我四遍五遍地一直打,他肯定会不好意思起来,最后也就理睬我,结果我们又成好朋友了。
师:呜哇,拱小的小孩子太厉害了。(教师板书:“知道这是对的,我就坚持做”。)现在我们知道了,尽管做起来有点难,但要记住,是哪一种方式好?
生:仍然坚持打招呼的好!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教师打出投影,孩子们默读)
“被困的小鱼,有成百上千条,浅水洼里的水正在被沙粒吸收,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捡?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不停地叨念:‘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这篇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叫《浅水洼里的小鱼》。现在谁来说说,是大人说得有道理,还是这孩子很傻?如果是你,你捡不捡?
(课堂有争论,经教师引导,最后归纳)
师:这里的大人不对,他做事情老想着有没有人表扬、有没有奖金,反正救不了几条干脆不救……这些都是功利的、庸俗的想法,是不对的。里面的孩子做得对。看到有生命受威胁,就尽力相助,这和救得了几条、有没有人在乎不相干。(教师回到板书)这就叫“知道这是对的,我就坚持做”……同学们好不好理解?
生:好理解。
师:好,这是正的一面,现在我们来看反的一面。你们说,打人对不对?
生:不对。
师:说得很好,记牢你自己说的话。如果是别人不好,他还打了你,你打回来吗?
(课堂又起争论,有说不打回来的,有说要打回来的)
生:我爸爸说的,别人打了你,要打回来,你要打得比他更凶,打得他下回不敢惹你。
师:好,我们先不说该不该打回来,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教师播放丹麦电影《更好的世界》 (In a Better World) 片段,情节为一个叫安东的家长带孩子去公园玩,因为争秋千孩子间发生争执,他前去劝架,对方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扇他耳光,但他没有还手。回来之后同去的大孩子气愤难平,觉得爸爸吃了亏,找来打人者的住址告诉爸爸,巴望他找人报复。父亲觉得没法息事宁人了,因为孩子心里的结没有解开,他就带着孩子前往打人者的住所说明原委,希望对方有点歉意,以便让孩子知道暴力的错误,理性是和解的最好方法。不料对方不解苦心,三言两语后又动粗打人。此刻父亲仍然不还手,而是冷冷看着他说,“你真是个傻子,你也就这么点能耐,你伤害不了我……谢谢你接见我。”然后镇定地带孩子们离开。情节很震撼,看完之后教室里一片肃静)
师:同学们,我问大家,这两个爸爸,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强大?是力气大的、打人的那个,还是不还手的那个?
生:不还手的那个!
师:可是打人的长得魁梧,力气大,打起人来很厉害,你怎么不说他强大呀?
生:打人的人很粗鲁、很愚蠢,他不懂道理。
生:被打的很镇定,他是为了对方好,为了大家好,能忍住不还手的,所以他才厉害,是真正的强大。
师:大家说得很好。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一个“恿”字),我们都知道这是“怂恿”的“恿”字,但谁知道单独的“恿”字是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
师:我告诉大家,这就是“勇敢”的“勇”字啊,是古代“勇”字的异体字,《康熙字典》上有。大家看,下面的“力”原来是“心”,真正的勇敢不凭力气,而是凭内心的强大,多好的一个字。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人,他说的话我们特别要记住,“如果他打你,你打回来,你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他打你,你报复,他找帮手、你找朋友,结果就爆发混战,我们的世界会成什么样子?”(教师还可以补充一点,那位不还手的父亲的内心为什么会那么强大呢?原来啊,他是联合国人道主义组织派到非洲战乱地区行医的医生,这次是回家探亲,在非洲,他见到了太多的流血冲突,知道都是因为人的不理性引起的,所以他坚决反对以暴制暴的方式)
生:老师,那别人打我,我就让他白打吗?
师:你可以告诉家长、老师,可以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你不可用“打回来”的方法。大家刚才说了,打人是错的,我们就拒绝做呀。
(教师板书)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讲了一个字(“恿”)、两句话(“知道这是对的,我坚持做;知道这是错的,我拒绝做”)和三个故事(“不理睬”“浅水洼里的小鱼”“更好的世界”),有没有不懂的?
生:没有!
师:好,拱小的小朋友就是厉害,可你要知道,我们今天讲的可是哲学问题。
(教师打出投影,康德的头像和康德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摘录——):“不受外界条件影响的纯粹理性(pure reason),支配意志和行动,此乃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当人出于理性选择准则而非外部因素、因果关系、自身处境而行事,才可称完全自律、具超越性、理性的人……我因遵循法则而崇高,该法则乃自主决定、自愿服从,我对其负有责任。”
师:这就是哲学家康德,他的书是全世界公认最难懂的,但实际上他的这番理论说的就是我们早上讲课的内容,你们说难吗?
生:不难。
师:康德的书,老师现在不要求你们去看——你们可以看看一些哲学家的故事书,但我们要知道,哲学讲的是最高的道理、最对的道理,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对我们的人生有指导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以后我们长大了,就一定要读一点哲学的书,不然我们就成不了理性的人,我们就只会和动物一样地活着……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老师布置两个作业,一是把我刚才放的电影片段拷回去,放给爸爸妈妈看,你要做小老师,告诉他们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内心强大。第二个作业是结合今天课堂上讲的,写一篇小作文,片段也行,题目是“遇到倒地的老人,我扶不扶?”你要想仔细了再写,现在有人倒地上,你去扶了,是会有被赖的风险的哟。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二、讨论
王崧舟:任老师的这堂课里,我看到了一种精神,有点类似于古代读书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先说两则社会新闻。一是娱乐圈甄子丹和赵文卓骂战,舒淇出来说了两句公道话,有网民就把她早年的艳照翻出来挖苦,结果舒淇一怒之下删除了全部微博。二是3月23日哈尔滨医大一院有患者因纠纷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的后果。这已经够悲剧的,但更可怕的是,某门户网站对此进行了调查,选项为“愤怒”“悲痛”“无动于衷”“高兴”。结果在参与的6161人中,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人……
太令人吃惊了,我们现在怎么了?人心粗鄙、道德沦落,我们的社会成了火药桶,一丁点儿的情绪可以被轻易扭曲、无限放大,暴力语言漫天飞舞。我想起了狄更斯《双城记》里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温家宝总理最近就王立军事件答记者问时提到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忧心忡忡,说“文革”的重演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温总理担心的,也就是我上述的忧虑。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就是“罔顾原则、理性缺失”,没有精神的高度。不是几个人,而是大量的人,那是可怕的事情。所以任老师这样的课,就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很需要的,如果做老师的都不关注这个问题,不在这方面有所担当,那我们真是前途堪忧了。
这堂课,不是语文课,不是科学课,不是社会思品课,而是一堂讲理性的课。人之为人,有别于动物,最核心的就是理性啊。这本来应该是我们所有学科,甚至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和原点,但我们一直疏忽了它,一头扎进了功利主义的泥潭。所以今天社会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部门,甚至是我们的中小学教师,都难逃其咎。
任为新:王老师说得很对,现在社会的不正常,根源在于“罔顾原则、理性缺失”,教育部门、老师们有责任,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还有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无疑非常优秀,有许多精粹值得发扬光大,但其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非理性成分也很多,因为儒家思想一直统摄我们的民族精神,其缺陷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比如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告发了,孔子说这不应该,因为违反孝道,这就可归为公共理性缺失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关于这些黑格尔有过论述,说孔子只是个世俗智慧者,缺乏思辨的哲学,他的道德教训是善良的,但也是世故的、圆滑的。在黑格尔看来,《论语》价值不大,里面鲜有自由的内心情感,是非主观的自由。(《论语》)“毫无出色之点……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参见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中国哲学》)这些话听起来很刺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黑格尔说的不无道理。
蒋军晶(青年名师,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任老师引用的黑格尔批判孔子的话我也看到过,我们心目中的祖师爷被西方人批评,感觉很刺耳,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重伦理、重人情,遇事讲究变通、讲究灵活处理,这些用好了都是优点,用之失当就会养成罔顾原则的习惯,带来很大的社会负面效果。我们现在是“有选择性”地对待传统文化,不是说“好的”我就继承,“不好的”我就扬弃,而是说“对我有利的”我就继承,“对我不利的”我就扬弃,是一种非常功利的做法。
说起在小学教育中推广哲学和理性精神,有人觉得及时和必要,有人以为这是好高骛远。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涉及了任老师这堂课存在的理论基础。换一个说法就是,哲学到底是什么水平上的思考?儿童可以讨论哲学吗?其实哲学和年龄无关,凡有思考,就会牵涉到哲学。我们学校最近承办了“亲近母语”研讨会,主题就是“儿童与哲学”。我上了一个公开课:《孔子的伦理哲学》,特级教师周益民上了《庄子童话》,新锐教师郭初阳上了《和苏格拉底对话》,反响都不错,在场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能够理解。当然,你不能用哲学家讲哲学的方式来讲给孩子听,文学里的哲学和哲学里的哲学、生活里的哲学是不同的……
王崧舟:我们文化传统的主流核心价值是儒家思想,后来的宋明理学、阳明心学也一脉相承,如果放到哲学层面,相当程度上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统领的文化如此,我们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追求的也就是实用,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缺乏应有的高度,越到现在,看起来是时代进步了,但实际上,我们的民族精神是越来越被矮化。古代还讲究平衡、内敛、和谐,现代讲究个性、讲究张扬,拜物主义、金钱至上也就赤裸裸地走上社会前台来了。虚拟网络也好,现实社会也好,你去看,我们现在有自律吗?有“人在做、天在看”的那种敬畏吗?没有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甚至是哪个国家像我们现在这样,沾有社会情绪化的网络表达成了一头怪兽,可以对社会舆情、法律甚至国家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说到底,网络是机器,是技术,背后还是人在用,如果人是不理性的,那么先进技术只会让人类更加的异化,发达的网络技术让情绪更容易催化、发酵、无限地放大,造成的危害也更巨大。可以说现代技术是双刃剑,用好了于社会弊病能够披荆斩棘,但为盲目情绪控制,也能够让一个民族遍体鳞伤。
朱红(青年名师,求是教育集团竞舟路校区校长):我和王老师有同感,这个课是“四不像”——语文课?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哲学课?都是,又都不是。我们现在许多语文课,缺点就是太像语文课了。我没有哲学专业背景,对“哲学课”进小学我也没有清晰的概念,我感觉这节课更像是一篇“思维的散文”,形散神不散,其中有很多貌似随意、零星、独立的片段,但它们背后都有缜密的逻辑关系,有执教者精心的布置和设计。有许多问题都不能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它们是认知的、人生的“两难抉择问题”,同学们退课的时候说的“纠结”,指的就是这些,这对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对他们的精神成长有好处。
听任老师的课,好比“冷眼看世界”。无论是以前的“拔苗助长”,还是今天的“哲学语文”,都有这个特点。他说自己是“语文圈外玩票的”,但许多时候圈外人更能够看出问题,我们天天浸淫其中,熟视无睹,精神都麻痹了。课上播了一个出奇冷峻、理性的外科医生视频,他面对的是人的躯体,而任老师解剖的是孩子的、教师的思想。比如分析《开国大典》第一段的排位,我们从来不会去那么解读,但经他一点,确实是这么回事。表面上说这是人民的国家,但实际上作者满脑子都是“官本位”思想。这也触及了我们文化中那根敏感神经,表达了执教者的独特思考:人民重要还是主席重要?学生重要还是局长重要?本真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有理性思辨能力、有独立人格,但我们寻常的语文课里有这种意识吗?突然想起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为自己撰写的碑文:“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美国总统”头衔却被省去了。
听课时有老师嘀咕:“今天的课,有多大用处呢?”“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还不是老方一帖。”当今语文教学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太追求“有用”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与其说这是本课的缺点,我倒以为这恰恰是优点。这样的一节课,确实改变不了什么,但如果是十节、一百节,在平常课堂中我们都关注思辨的、哲学的问题呢?我想那一定会有效果。孩子们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他会想起老师今天讲的,这就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性的种子。
曹爱伟(杭州长寿桥小学副校长):对任老师的课,我有点不同的想法。这课别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事实,但我觉得是不是太沉重了。刚才孩子们下课走出教室时,还在讨论课上的问题,说这些问题“太纠结”了,让人头皮都想破。的确,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哪怕成人,“知行合一”都很困难,却要求孩子去践行“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认为错的就不去做”。这样的哲学问题,应该是我们成人多作思考,用我们的行动去熏陶、感染孩子,而不是在课堂上说教,让孩子在“正确认知”和“现实矛盾”中挣扎。改变世界从成人开始,建议任老师在家长学校或者市民学校上这堂课。
任为新:曹校长心地善良,怕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她的话很厚道,但“改变世界从成人开始”这个说法值得商榷。成人更有改造社会和建立新秩序的责任是对的,但真正要改变社会,必须从孩子开始。美国有个电影叫《街头日记》,里面的老师说:“当我们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法庭上才想着保护孩子,我们就输掉了战争。”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这一点在社会改造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康兹)中有论述,现在新课标中要求的,课程应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师生可利用思维技能和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里面就有社会改造主义哲学的影子和渊源。
庞光辉(杭州名师,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这是我第二次听任老师这位大学教授给小学生上语文课,今天这节课,给我一种美学和哲学渗透的感觉。当今的语文课太缺乏这样的尝试,语文离不开美学,离不开哲学,通过语言文字思辨,在思辨中成长,这才是真的学语文。在我看来,不仅六年级可以上哲学课,低段语文教学也可渗透一些思辨性的元素。这课堂有示范效应,让人眼前一亮,促使人去思考——尽管没有答案。也因为没有答案,可以引导多元思考,课堂上有孩子说:“怎么总是没有答案啊?”是啊!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就在你心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和判断,这也是这节课的可贵之处,他在这里留下了印象,在今后的人生路上,碰到类似场景,他会想起今天的课,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你教的课,能够对孩子几年、十几年后的人生都发生影响,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许珂 (杭州青年名师,北秀小学副校长) :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关注孩子们的道德想象力和精神成长,这是现代语文的重要特征。我去美国考察过,美国的教科书中,专门有一个单元叫“勇敢”,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包括如何面对同伴非理性的鼓动等等,从观点到方法一目了然。但在任老师的课堂中,只是给出问题,不予解答,这有好的方面,也可能有隐患。比如最后留给孩子的问题,让大家回去做作文,题目是《倒地的奶奶扶不扶》。按照纯理性精神自然是扶,明知可能要被诬陷,仍然扶;这次被冤枉了,赔了许多钱,下次碰到了仍然扶……这想法当然很好,但现实性是不是有问题?理性教育的同时又有应用性的后续跟进是不是更好?比如说一边救人一边找证人、打电话报警、找器材拍照录像等等。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我们不拘泥。我想说的是,对于教育来说,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尤其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教育基于理想还是基于现实?单选一或选二我都不同意,我觉得应该是两厢结合,既有仰望星空的胸襟又有直面现实的手段,这样对孩子可能更有益。另外我还有疑问,现在的孩子压力够大了,还要求“哲学层面”的素养,课程的时间从哪里来?有没有这个必要?是不是太为难孩子了?
叶根娟(杭州名师,富阳永兴小学副校长):许珂老师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哲学素养的培育,不是外挂在学生学习之外的装备,而是学生教育本身就应该包含的,它是孩子精神成长中所需要的养料,是关乎心灵和审美的一种养护。养护的是根基,根基实了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孩子如花,错过季节是不能开放的,灵性、悟性、理性,这些微妙的东西错过最佳接受期,就很难进入被世俗尘封的心灵世界。那些繁复而无效的附着于表面的浮尘,那些成天背在身上束缚心灵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负担。
王崧舟:以前我们有个观念,说起哲学、理性什么的,针对的都是青年、成人,但这堂课还告诉我们,只要内容适度、方法得当,哲学课在小学完全可以开展,可以并行不悖。我们常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计算机是抓得差不多了,我们就要转向哲学、理性、自由、勇气、人文情怀。
理性的启蒙,普及起来阻碍会很大。首先是当下的社会还没有合适的土壤。苏格拉底式的、古希腊基于理性的以及现代普世价值等等,和我们深层的精神结构有落差,因此这些东西很难在此落地生根,水土不服不可避免。其次,信奉纯粹理性和绝对真理的人,在生活中很可能会碰壁,就像刚才课堂中演绎的,我跟你打招呼,你不理睬,但我下次仍然招呼;你仍然不理睬,我坚持招呼、招呼、招呼……这样的人如果在我们身边,必定被看做傻子,至于他的行为是基于“碰到人要友好,要主动打招呼,我是坚守这一信念,和践行之后外部如何反应没关系”这一点,很少会有人看到。
蒋军晶:有人说,在小学课堂里讲哲学,太冒险了吧?但我们要知道,循规蹈矩的地方是不能产生思想的,好的课堂就是一种冒险。科技再发达,国家再富裕,如果公民没有变得更理性,那么我们只有物质的增量,没有精神的升华,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和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华丽转身,为这个大目标,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
叶根娟:任老师的课引起了那么多的争论,正说明这个课的价值。好课差课现在都不缺,现在缺的是能够深入学生心灵的课、能够引起争议的课。据我所知,以前深圳也有“公民课”“公民教育”等等实验课,但那些和哲学理性无涉,更多的是讲授道德规则的泛泛之谈,没法印入孩子们的心里去。今天课堂上和孩子们讨论的问题,如“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竭力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内心强大的才是真正的勇敢”“知道这是对的坚持做,知道这是错的,拒绝做,任何人、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影响我”……以较高的思想境界,在学生心里引起一定的认知冲突,同时也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判断。其间有挣扎、有困惑、有思索、有感佩、有顿悟……这样的冲击力是别的课堂所不具备的。另外我觉得今天课堂中运用影视资源这一方法非常好,非常有效。现在的孩子最反感讲大道理,但任老师表述的方式全是感性的:打比方、举例子……具体、生动、活泼。任老师讲的哲学是真正的大道理,但是孩子们都能够接受,并由衷地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学习。
王崧舟:课堂里放了一个电影片段,《更好的世界》我也看过,任老师给我拷的,里面的主人公面对暴力表现出来的理性让人觉得震撼,反观我们现在的家长,孩子被打了,能够说“打人是错的,他打了你,你要寻找另外途径解决。你打回来,你就和他一样错”,这样的家长有多少?“他打你,你要打得更凶,打得他下次不敢惹你”,这样的家长又有多少?《更好的世界》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编剧)奖,学校师生可以看,我们的家长也应该看看,所以任老师最后布置的作业也很好。
任为新:老师们刚才的讨论非常有价值,哲学进小学课堂,我以为注意以下几点非常重要,一是避免以哲学的方式来讲哲学。蒋军晶刚才提到,哲学有不同种类,窃以为甚是。小学语文课堂要的,不是哲学家的哲学,而是文学里的、孩子生活里的哲学,因为这样的哲学比哲学书里的哲学更好懂,也更有趣。文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表达他们对于哲学的理解,这样写成的故事充满哲学味道,就很适合孩子们读。但如果我们也像哲学家那样满嘴专业术语,在语言上就让孩子感到艰涩为难,你就等于将孩子拒于哲学的大门之外。二是教了多少哲学知识和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遇到问题只是“想办法”,只能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是功利性的、实用主义的。普世性、永恒性方面的精神成长,一定要用哲学的方式。三是讲哲学、讲理性,一定要和孩子们熟悉的教材、影视结合,和他们的生活结合。哲学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的教材里、影视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哲学,它是和每一个人的生命整合在一起的,是生活的“导航仪”,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背后或多或少都支撑着哲学。它也不是纯粹的知识,真的哲学融于日常的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只是不自觉而已。
关键词:现代媒体;哲学教学;实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44-01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和追求智慧的学科,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定位宇宙,安排人生”。怎样使哲学走进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润泽学生生命?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现代媒体辅助教学,为哲学课堂教学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一、借助现代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导入环节尤为重要,其成败将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而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正是这一良好开端的关键。“一石激起千层浪”,多媒体导入,让学生眼睛亮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在哲学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借助现代媒体,以其内容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借助现代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哲学走进学生心灵
政治学科的鲜明特点与独特魅力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哲学是一座充满着神奇和智慧的殿堂。哲学离开社会、生活,哲学就会空洞抽象,没有生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指出“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知识如盐,情境如汤。面对高深、抽象、枯燥、难懂的哲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收集与课本知识点相关的种种素材资料,借助现代媒体在课堂上精心创设种种问题情境,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进入“身临而入境”、“感受而动情”的境界。然后呈现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探究,体验、思考,感悟哲学。
1、运用现代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实现“从生活走向哲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模拟实际生活场景,呈现实际生活实例,给学生创设出情景,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的情景,感悟哲学。
2、运用现代媒体,设置案例,突破重点、难点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在哲学教学中我借助现代媒体,设置教学案例,把真实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掌握哲学原理、方法论。
3、运用现代媒体,引入时政热点情境,让学生探索真理,感悟哲学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都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时事政治风云变幻,瞬息万变,借助现代媒体把时事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用哲学的眼睛看世界,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三、借助现代媒体,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复习模式,提高哲学复习课实效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展示的集成性,超时空支流的共享性优势,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展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哲学复习课中,我利用现代媒体特有的优势,建构“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回归生活—搭建知识网络”的复习模式,提高复习实效。
如:“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一课的教学实录
1、走进生活(多媒体展示)
热点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问题: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热点二: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问题:谈谈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唯物论依据。
2、感悟生活(多媒体展示)
热点一 建设文化强省,加速安徽崛起。问题:请从唯物论角度,就安徽如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出几点建议?热点二 振奋人心的起始符。问题:利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的认识。
3、回归生活
展示以生活化的情境素材为载体的选择题和本单元的易错点,学生讨论回答。
4、师生互动、构建知识网络
多媒体展示展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大框架图,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学生的回答中,不断推进,逐步呈现知识网络,共同构建出第二单元的知识网络图。
哲学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单调的、沉闷的,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转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仅限于书本”的观念,借助现代媒体把教学空间拓展到自然界、社会生活领域中,寓学于趣、寓教于乐,彰显政治课的魅力。
【哲学课堂笔记】推荐阅读:
多媒体在哲学与人生高效课堂教学运用07-02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06-20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07-07
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康德哲学三题07-16
哲学1答案06-15
哲学名言感悟07-07
中国教育哲学07-28
哲学的实践功能05-23
清扫的哲学作文06-15
人生哲学语录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