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育论文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哲学教育论文(共8篇)

哲学教育论文 篇1

教育哲学,既是哲学的,又是教育学的。哲学关乎人生的意义,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教育学则是引导人成长的实践之学。哲学和教育学的交集点就是人。教育哲学不是哲学与教育学加出来的,而是哲学与教育学共同孕育、生长出来的,这就是教育人学。教育人学是探讨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人的实践哲学。把教育哲学归结为人学,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教育哲学的根本是人学,是关切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为人的学问。其二,说教育哲学是人学,并不否认教育哲学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但无论研究什么,都不能忘记教育哲学的根本导人成人。 教育哲学只有在导人成人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本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成为人的教育哲学,也即教育人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哲学是爱智慧,既包括爱,也包括智慧。虽然哲学是爱智慧,表现为对智慧的探讨,但爱的结果,必然收获智慧。前者构成了哲学的动词态: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后者构成了哲学的名词态:哲学是关于某一主题的系统学问,是某一思想的结果。当然,二者有着统一的一面,但也不完全一致。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作为学问、思想的哲学,则始于古希腊对世界本源的探讨,这构成了古代本体论哲学。

1.哲学是人生命本性的要求,是人的必需的生活方式就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意义和生活方式而言,哲学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意识和生活方式,因此,哲学成为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在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候说到: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这段区别人与动物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含义:第一,动物生命与人的生命不同。动物的生命是一种本能,动物无法意识自己的生命活动。人不仅有生命的本能,人还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有意识构成了人独特的类生命。第二,对于动物来说,生命是自发的、自然的,因此,它们没有理想,没有未来,也不需要对生活进行筹划。动物的生命是预成的,只能跟着本能走。但人的生命是自觉的、自为的,人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生命。人不是靠本能生存,而是靠意识生活。对于人来说,有理想、有追求,需要筹划明天和未来。人不满足于自己,需要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人的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是人关于自身存在的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

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人不能仅凭自然生命而生存。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类生命,使人可以超越自然生命的有限性,追求超自然生命的无限性。人的生命不是一种定在,而是一种有限中的无限,实现这种无限,就需要一种哲学精神种超生命的类的本性。 所以,动物不需要哲学,哲学唯一的属于人,是人生命特有的存在方式。没有哲学,人就失去了对无限的向往和追求,只剩下了动物的本能,人的生活就沦为动物的生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也就是说,人必须过一种反思的、超越的生活。这就是说,哲学是人的本性,是人生活的必然要求。

2.哲学的发展是对人的不断认识和人的解放作为思想体系,西方哲学始于米利都的泰勒斯,他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命题。泰勒斯以及之后的毕德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大多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探讨世界的本源和宇宙的起源,提出了水气火原子等实体概念。西方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出现了逆转。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关注的是宇宙和自然,苏格拉底将哲学思考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本身和人的社会。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人对自己心灵的认识, 他借此还提出了认识心灵的方法产婆术,通过诘问,引导人不断思考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到了人间。自苏格拉底之后,哲学把认识人作为自己的追求。卡西尔在《人论》中开宗明义地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 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动摇的中心。哲学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研究人自身的心灵、美德,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正义等问题,确立了西方哲学的人本学的传统。

尽管有苏格拉底哲学人本学的传统,但近代西方哲学还是让位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提出了现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观念:我和思,前者代表着个人,后者代表了理性,二者构成了现代性的重要理念: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同时,使西方哲学从人本转向认识论。近代认识论虽然把物质世界作为哲学的对象,但它已经不同于泰勒斯时代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关注的是人怎样认识世界? 怎样获取真理? 对世界的认识,有经验论和理性论,前者诉诸感性经验,后者诉诸理性抽象。近代西方哲学就是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认识论、知识论、逻辑论,发展到当代,导致出现西方哲学理性有余、人性不足。

若以认识论的观点看,中国没有西方认识论的哲学。中国哲学以生命为核心,是探讨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的学问。它关注的人之为人之道? 怎样才算一个人? 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牟宗三把中国哲学的__特征概括为主体性(Subjectivity) 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 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3]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特征的独立哲学, 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冯友兰也指出,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在于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使认识论转变为实践论,而且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人,使人从普遍的、抽象的人回到了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阐明了自己的实践观点。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旧唯物主义把认识作为一种客观的反映,如同照镜子一样,不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主观能动性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了客观世界,为某种理念、某种精神所支配。黑格尔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改造实践,实践也改造了人。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仅指向现实的物质生产和创造、人类的交往实践,而且指向历史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马克思这里,人不是抽象的某种规定,人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

以上哲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流变,是对人的不断追求和解放。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人生意义的哲学,是以成人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就提出哲学是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哲学就是人学等观点。

二、人性观:教育哲学的核心

有学者说,如果要问教育是什么,就等于问人是什么。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活动。前一个人指现实的人,人的实然状态;后一个人是将完成的人,人的应然状态。教育就是将人的实然状态提升到应然状态,将应然转化为实然,再产生新的应然。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实然向应然的不断转化、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是生命自觉成长的过程。人的生命自觉的成长,不同于动物的自然自发成长,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人对自我的意识和期望,即所应是。教育中的人,不是一个自然生物体,而是自觉的生命体,是人对自我的反思和超越。因此,回答教育是什么,取决于对人的认识。这种认识,不只是人之自然性、人之所是的认识,更是对人之自觉性、人之所应是的认识。不仅要认识人的实然状态,包括其身心特征、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要认识人的自我意识、人的形象;前者是教育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的任务,后者则是教育哲学的任务。教育哲学确立教育中人的形象和人性假设。一部教育哲学史,就是围绕人性假设、人的形象展开的教育观念史,也即一部教育人学史。哲学对人的追问,不是指向人的实然状态,而是指向人的应然状态 人应该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既是一个客观的问题,也是一个主观问题。人作为社会-实践的存在物,人的发展状态,包括实然与应然,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状态,决=summa定着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的可能要求。对此,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状态,即古代社会人的依附性状态,近代社会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当代和未来社会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特定历史阶段,如同人不可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但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哲学家对人的认识不同,人性假设不同,便有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建构了纷繁各异的教育哲学流派。

1.古代社会,群体本位的大我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不仅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充分,人的生产能力只能在狭隘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发生着,这就是人类最初的依附性社会状态。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没有个体生存的空间,也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个体必须纳入到大我之中,具有大我的特性。大我,可能是实体性的部落、城邦,也可能是观念、理念理性、灵魂,中世纪时候,大我又异化为上帝。

我们说,苏格拉底使哲学由自然转向了人,他把认识自我作为哲学的任务,开启了人是什么的哲学之旅。人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回答是智慧,因此,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把产婆术作为教育的方法,目的就是启发人对理性的自觉追求,把这种理性追求置于生命的内在本性,不断地通达生命的神圣的智慧本身。柏拉图的回答是灵魂、理念。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者在灵魂中的地位是不等的,真正的人是以理性控制激情和欲望,从而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柏拉图运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教育就是引导人走出洞穴(即现象世界),促使灵魂的转向,培养有理性的人。亚里士多德不仅师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传统,继续把理性作为人的特性,而且还明确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过一种有理性的政治生活也是人的天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作为城邦的公民,降服于城邦,服从于城邦的要求。我不属于我自己,我属于城邦。教育就是培养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公共生活,谋取公共福祉。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公民身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的,他是自由人的身份,是具有理性参与能力的自由人。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围绕人性的善恶所展开的一系列争论,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抑或告子的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有善有恶论等,也都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不同的人性观,有着不同的教育,性善论的教育相信人、尊重人,教育是对善性的引发、引导。性恶论者的教育就是采取某些强制手段,包括惩罚、规训、塑造儿童,从而达到抑其恶的作用。

2.近代社会,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小我

古代社会只有整体,没有个体,个人纳入整体之中,以整体人为名。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出现,使人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从人身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代替了人身依赖关系,使人从抽象的观念中回到人自身,人成为一个依赖物的世俗性存在。费尔巴哈指出:近代哲学的任务, 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 ,反映的就是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对人的认识的变化。

古希腊哲学家把人抽象化为理性,中世纪又把人的理性异化为上帝,上帝掌握了人的一切,人生为上帝生, 死为上帝死。文艺复兴开启了近代社会的序幕。文艺复兴以科学反对愚昧,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世俗反对宗教,把异化为上帝的人拉回尘世,释放人的自然本性和本能的欲望。这是一条上帝自然化之路,使人成为自然的存在物。教育哲学中的自然人,萌芽于12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 蒙田、拉伯雷、维多利诺等人文主义教育家都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我们承认我们必须跟随儿童的自然本性前进, 决不要揽起你的孩子天性的责任,让他们凭运气按自然和人类的规律发展吧! 在人文教育家看来,教育要尊重和顺从人的自然性,这一思想被夸美纽斯和卢梭提升为自然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遵循自然的规律,教育也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遵循儿童的发展本性。这与中国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相通的。卢梭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培养自然人。卢梭所说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状态、素朴状态。他说,出自于造物主的都是好的,可是一到人间就变坏。因为他相信,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的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

所以,卢梭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人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在他提出的三种教育中,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必须服从自然的教育。上帝的自然化,是对人自然生命的解放,使人回归其肉身,回归世俗。但人不仅仅只有肉身,只是世俗的存在,人同时还是超自然的存在,具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因此,对人的解放,仅仅停留在自然层面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把超生命的一面,从上帝那里解放出__来,把蕴含在上帝观念中的创造精神, 转移到人身上,使人具有了创造性的人的本质。这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上帝的人本化。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近代哲学个人理性主义的基础,使近代哲学形成两个基本信念:一是以个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二是以理性为核心的科学主义。康德在哲学史上,不仅提出了人是目的,是一个彻底的人本主义者, 而且是18 世纪西欧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是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把握,实践理性是对人和人的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理论理性遵循自然的规律,是有限的;实践理性能使人按善良意志行动,实现对自然的立法。但近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的增强,不断张扬的理论理性,逐渐落入了技术的窠臼,全面的理性最终蜕变为技术理性,人为技术理性所支配,最终为技术所奴役。所以,胡塞尔说,近代科学的危机的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人性失去价值之后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危机。

理性人、理性的个人主体是近代教育哲学最显性的人性观。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就是为理性人设计的教育方案。斯宾塞批判英国工业时代教育中存在的装饰大于实用的知识价值观,批判了人文学科的装饰性,认为科学,只有科学才最有实用价值。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赋予人征服和占有世界的本领,成为一个占有性的个人理性主体。所以,近代教育沿着斯宾塞的科学主义路线,科学主义一路狂飙,人文主义不断边缘化,最后使教育成为唯科学、唯理性的教育,教育培养的人成为有理性而无人性的单向度人。

理性,作为近代对人的启蒙,把人从上帝中解放出来,但近代科学理性的肆虐与张狂,理性至上,最终使理性成为新的上帝,不得不对理性进行再启蒙。理性从解放人开始,却通过对感性的遮蔽,给人性重新戴上了枷锁,它自己也随之走向了理性的非理性存在。20 世纪以来,教育开始关注人的非理性,非理性人成为当代教育哲学的主流。非理性不是简单地回到人的感性和欲望,而是解放理性对人的控制和奴役,回归人的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因此,当代教育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于古代人文主义教育哲学,它是为了矫正唯理性的问题, 由非理性的人性观切入,试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此外,我们对非理性的人的认识,也不能局限于非理性的某个方面,诸如情感、意志、潜能等,而是具有七情六欲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具体的、充满着思想、情感、意识和差异的个体。教育关注人的非理性,一方面是发展人的非理性的因素,使之与理性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非理性打破理性的普遍性、抽象性,使每个人成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成为他自己。如存在主义一改理性主义的本质先于存在, 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和人就是自由的人性观。因此,存在主义主张教育为个人而存在,教会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把个人还给教育,使教育真正为个人而存在。在自由主义教育哲学看来,自由是人的最高追求,自由是人的自我选择,而不是被给予的。因此,教育不应该灌输和强制,而应该给予每个受教育者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受教育者在自我选择中学会理性的选择。总之,以上对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哲学史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对人的认识,确立什么样的人性观、人性假设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正是由于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同一阶段的不同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不同,建构了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

三、教育哲学中人的失落

说哲学、教育哲学中存在着人的失落,并不是说哲学、教育哲学缺乏对人的关注和理解。因为透过前面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哲学、教育哲学都有着深刻的人性关怀。哲学从苏格拉底之后,就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目标,也是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无论是哲学本体论,还是哲学认识论、实践论,都跳出了希腊早期的哲学对宇宙、世界本原探讨的朴素实在论,以反思、理性和批判的眼光探索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一种对人、人的存在、人类社会的新的理解。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因此,教育理论和人有着天然的关系。教育哲学对人的认识,不同于心理学、生物学对人的科学研究,它着眼于人的应然状态,因此,教育哲学中的人是以人性观、人性假设形式出现的,这就有了教育哲学中古希腊的智慧人、中世纪的宗教人,启蒙时期的自然人,近代以来主导的理性人,当代的非理性人。

人性观或人性假设成为教育家建构教育哲学的基点。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应该说,哲学、教育哲学都以人为核心,不懈地认识人、理解人,致力于对人关怀,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它们都这样做了,但未必真正地认识了人、理解了人。这既有对人本身的定位问题,也有对人的认识的思维方式问题。

1.哲学、教育哲学中人的呈现方式

(1)人的神圣化。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但在人类的前现代阶段,即古代社会和中世纪,人不是作为他自己而存在,而是异在于一个族群共同体中,共同体凌驾于个人之上,成为个体的化身。共同体作为人的化身而具有的那种超个人性和非生命性。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仿佛是都来自天外的一种神圣力量的超人性,个体必须依赖它而存在,必须从它出发去发挥人性,必须靠分有这一大写的人的资格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于是,它对于有生命的个体而言,便成了高高在上的神化存在。[15]古代人把城邦作为共同体,一切服从于城邦,积极参与城邦公共事务,成为城邦的公民。中世纪把这一共同体转换为上帝,人属于上帝的存在。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城邦共同体,也没有西方的上帝,但有着等级制的封建宗法共同体。在这样的宗法共同体面前,个人只能供奉着一个虚假的共同体来生活。这种神圣化的共同体生活甚至延续到今天,虚假的集体主义就是以淹没个人为代价的。总之,人类社会的前现代阶段,个人淹没于神圣化的共同体的大我之中,没有了个体的存在。

(2)人的自然化。相对于前现代阶段人的神圣化,自然化开启了近代对人的认识,它第一次把人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不过,这个人间,看到的首先是人的自然性、生物本能和天性。这种认识最初表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成熟于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教育哲学上,最明显地体现在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发展有自己的顺序,因此,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顺序,按照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不应该违背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18 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拉美特利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思想,认为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组织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这一思想在当代教育哲学中依然有体现,比如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及其相应的程序教学、机器教学等都是以人的机械的生物性为依据的。人的自然性、生物性固然是人生命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有此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生命,因为生命还具有超自然的一面。然而,超自然的一面,又往往被哲学抽象化。

(3)人的抽象化。虽然前现代阶段哲学对人的认识也是抽象的,但它认识的不是个体的小我,而是作为共同体的大我。近代哲学从我思故我在转入对个体的认识。思是人的存在状态,它代表着理性。从苏格拉底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到近代康德全面论述人的三大理性,理性是近代哲学对人的认识的典型表征。尤其是伴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蜕变为技术理性,人蜕变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正如胡塞尔所批判的,现代人迷恋于实证科学的时候,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人生意义。所以,20 世纪后期,存在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等批评理性主义,以非理性的情感、意识等界定人,如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强力意志、狄尔泰的生命体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等。非理性因素也使个体生命抽象化,认为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和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总之,不管是把人视为理性人,还是非理性人,关注的都是人的精神的一面,这是必要的,但如果仅有此,人就成为一个无人身的幽灵

(4)人的社会化。理性人和非理性人,把人的精神抽象化。马克思批判抽象的人性观,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群体或社会的成员,必PO_?{须适合社会的要求利益可以牺牲自己,这在中国曾经有过鲜明的表现。社会人的另一种形象是经济人。经济人由亚当斯密所提出,在边沁、约翰穆勒那里得到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天生就有趋利性,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追求自身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经济人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形象,每个人以对物的占有显示自己的主体性。无论是政治人,还是经济人,他们都假定,人之所以为人,不是由于上帝,也不是由于人的自然性或理性,而是由于社会的规定。人生活在社会中,为社会所塑造。离开了社会,人无法存在。重视人的社会性,本身没有错。社会制度与个人发展并非完全一致,当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产生矛盾冲突时,若以社会性压制个性,则就会把人变成社会的工具和附庸,而不是一个社会人。

2.本体论思维方式下人的失落

以上除了人的自然化,人的神圣化、抽象化和社会化都导致了人的失落。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导致人的失落? 这与背后它们所持的认识人的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哲学是从本体论思维开始的。最早认识的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的构成,把本体认定为水气火等物质实体。苏格拉底虽然改变了这一对象,把对世界的认识转变为人,但不过是本体被某种纯粹理性的原则所取代,由这个原则衍生出万物,[19]本体由物质实体转化为抽象的理念,中世纪又为上帝所取代。近代认识论以科学理性取代上帝。但无论怎么变化,变化的只是具体的理念,不变的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在本体论的思维中,哲学试图寻求一种绝对的、终极的理念,使之主宰人的一切,使人成为一个抽象的理念,脱离了它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些特征:

第一,绝对性。本体是现象背后所存在的那种终极不变的东西,是本质的本质,是事物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事物表象可以变化,但本体不会变化。本体论思维是只能承认一种绝对存在的绝对化的哲学思维方式。按照本体论思维来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由本体所决定,而本体是绝对的、唯一的,不随个体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终极性。本体超越现象,甚至超越本质,是一种终极性存在。它永恒在场,提供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它是一元的、普遍的、绝对的统一体。人为某种本体所支配,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成为非时间、非语境、非历史、永恒在场的本真,失去了人性多样、丰富的内涵。

第三, 抽象性。本体是现象之后本质的本质,因此,对于本体而言,要透过现象,剥离感性认识,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获得关于事物整体的认识。这种整体认识,是对事物存在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表征事物最根本的存在。本体是高度抽象的,正因为高度抽象,才能覆盖所有个体的差异性,也就泯灭了个体的多样性存在。

第四,物性思维方式。本体论哲学是由对世界和宇宙本原的认识演化来的, 对于世界和宇宙而言,是客观存在的,其物性是单一的、永恒的。这是一种认识物的思维。古代哲学以这种物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人,把人的本质规定为某种理念、精神。所以,哲学对人的认识,在把人定义为动物后,寻找人与动物间的种差,或是灵魂,或是理性,或是符号,或是政治,等等。不论把人定义为什么样的动物,人毕竟不是人。因此,以本体论思维认识人,不管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什么,它用把握物的方式来把握人,其结果必然是离人越来越远,最终导致了人的物化与人的失落。

四、人的自觉与教育哲学的人学

使命传统哲学、教育哲学以物的本体论方式认识人,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因此,哲学对人的认识,必须实现根本性的转换,这就是以人的方式认识人。

1.以人的方式认识人

(1)人是一种实践生成的存在。

在物质本体论看来,人是具有不变的本性的,因此,导致了人成为无历史、无发展的抽象的存在。马克思用实践取代传统本体论中抽象的人性,使人存在成为实践的生成,实现了从传统本体论到实践生成论的转换。实践生成论认为,人没有不变的本性,变化是人的本性。人的变化,不是先验的、自动的,而是通过实践生成的,人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有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中,人面对的是与自然的关系,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世界。社会实践中,人面对的是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生成了社会,也生成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人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自然、人、社会的有机统一。在实践生成论看来,人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这不等于人没有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人实践,在实践中生成人。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社会关系就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人通过实践,改造了自然,创造了社会,也孕育了自身。所以,物质本体论把人的本质固定化不合适,同样,反本质主义把人虚无化也不合适。只有实践生成论,把人看作实践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互动平衡。

(2)人是自觉的、开放的、生成的、超越性的存在。

正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是实践生成的,因此,人的发展就具有了自觉性、开放性、生成性、超越性。自觉性。动物是一种自发的存在,因为动物只有本能的自然生命。人除了自然生命,还有超自然生命,人的发展是自然生命与超生命、物性与超物性的矛盾统一。自然生命、物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是超生命、超物性对自然生命、物性的超越,是一个自觉、自为的发展过程。开放性。动物是特性化的封闭性存在,但人是未特性化的开放性存在。因为人的自然生命无法支持人的生存,人必须依靠超自然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形成互动平衡,在与自然、社会的交往互动中生成为人。因此,人没有定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成人。生成性。人的开放性,决定了人必然是生成的,具有生成性。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为人自己所创造。这种生成不仅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人类也是如此。马克思提出的三个阶段就是人类历史的生成过程。因此,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是历史的存在,历史会给人打上时代的烙印。超越性。人的生命是双重的,生命的实然层面是有限的,人总是不满足于实然状态,总是要超越实然,追求应然。不断超越,不断地发展,在超越中实然与应然实现矛盾的自我统一。人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

(3)类主体是人类可以预见的最高发展目标。

在实践生成论看来,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不断生成的。这并不等于说,人的生成是没有目标,人性是虚无的。人的生成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成人的过程。按照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人类可以预见的最高发展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类本位上的类主体。人类发展从群体主体,到个人主体,再到类主体。类主体不是对个人主体的否定,它从人的类特性、类本位的应然生活出发, 扬弃个人单子式的主体特性,把个体的发展置于类意识、类存在中,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就是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理想: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与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从个体的角度而言,类主体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共同体的大我与个体小我的统一。

2.当代社会:人的自觉时代人是一个自觉的存在。人之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为人的过程。历史地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追求自觉为人的历史。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反映了人之为人生存本性的内在逻辑,是人的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和环节。按照马克思的三个阶段理论,我们可以说,第一种人的依附性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成为历史,第二种建立在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在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发展中国家也已是进行时。但第二种的占有性的个人独立性,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完成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进行时,都暴露出了巨大的问题。当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无一不是占有性个人主体型张扬、肆虐的结果。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严重个人主义;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缺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宗教与宗教的关系上,盛行原教旨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呈现为对征服占有自然的人类中心论。可以说,当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差不多所有问题,都是由于对类意识的自觉程度不够,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类本位的实现程度不够造成的。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只有把个人的主体意识提升到类意识,把个人主体提升为类主体,才能真正得以解决。从群体本位、个人本位到类本位,是人类社会自觉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状态。走向类本位,自觉为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要求伴随着世界的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意味着,人类正在走向自觉为人的时代。当代中国社会,总体上看,也处于第二向第三种社会形态的过渡,与西方语境下的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但还要看到中国的特殊性。近代以来,西方以个人主体为核心,以至于当代西方个人主体性泛滥成灾,因此,当代西方反思和批判个人主体性,走向后个人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而中国近代长期的封建宗法制对个体的压制,改革开放以后,是对宗法社会权力至上性的批判与超越,使人成为一个具有权利、理性的和自主性的个人主体。我们在解放个人主体性,弘扬个人主体性之时,西方社会在反思和批判个人主体性,步伐看似不一致,但我们也感受到了物的依赖性所导致的个体人格不健全的问题,集中体现为现实中存在的物的生存大于个人自由发展、权利大于义务、能力大于道德、感性大于理性、依附大于自立、工具理性大于价值理性、资本大于劳动等现象。所以,中国社会需要在高扬个人主体性中,以类的意识、自觉为人的意识约束个人主体的问题,防止重走西方社会的老路。

3.当代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正因为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也开始自觉地转向人学。哲学与人学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第一种认识,哲学就是人学;第二种认识,哲学包括人学,人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部门;第三种,人学是当代哲学的主题,当代哲学就是人学。这些观点虽然在具体细节上存在着分歧,但哲学对人的高度关注,是这个时代哲学的典型特征。从逻辑上讲,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使人成人的活动。但实际上,当今的教育却是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附庸和工具。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育人为本也成为教育的根本使命。只有在这个时代,教育才能回到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这为教育哲学走向人学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何谓人学? 有学者把人学与动物学相提并论,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所有学科,人学则是研究人的所有学科。这种类比是以物的方式认识人,本身是错误的。以人的方式认识人,人具有超生命的性质,这是人哲学性存在的一面。因此,对人的认识,不是所有关于人的科学,而是关于人的哲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因此,人学属于哲学,我们只能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人。中国的人学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是对纹革惨无人道的暴行的谴责和批判,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的促进。它始于哲学界对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争论。因此,人学最初作为一种关注人、解放人的思潮而兴起。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哲学界致力于建立一门人学的学科。当然,人学是作为一种观念,还是一个学科,至今还存在争论。

教育学对人的认识,与哲学对人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教育学对人的关注也源于改革开放后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人的异化的教育问题的讨论。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学者不断突破教育的社会工具论、适应论,提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育人是教育的原点。21 世纪以来,有学者提出教育学的人学立场、教育学是人学等观点。这些观点更多的是以人学的观点重新理解教育。近来虽然也有学者(王啸、扈中平等)出版了教育人学的著作,但他们也是把教育人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学是哲学的表现形态,尤其是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哲学界对人学的认识,从自发的人学思潮到自觉的人学学科。有人反对把人学学科化,因为其他学科也可以是人学。其实,人学作为一个学科,并不排斥其他学科同样具有人学思想,它们都是在观念意义上使用人学的概念。我们提出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也使用人学的两个含义:作为一种人本思想,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一方面,教育哲学中应该全面体现人学的思想、人本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哲学成为思想意义上的教育人学。教育哲学有很多研究主题,例如人性与教育、知识与教育、伦理与教育、美学与教育、政治与教育,等等。无论是研究知识与教育也好,政治与教育也好,所有的教育哲学主题,都必须体现人本思想,使教育哲学真正成为引导人成人的学科。这方面,石中英教授的《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探讨。这本《教育哲学》共有八章,除了第一、二章是关于教育哲学本身的元研究外,其他六章: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都以人生为主线,围绕教育与人生而谈,体现了教育的人学思想。

第二个方面,把教育人学思想提升为学科,建立专门的教育人学。现阶段的教育哲学不够发达,还处在学科概论阶段。随着对教育哲学专题研究的深入,会出现许多分支学科,如教育政治哲学、教育文化哲学、教育人学,教育人学作为研究教育与人性的分支学科,也是其他分支教育哲学的基础学科。当代教育正在走向人本的时代,它呼唤时代的教育哲学必须体现人学的思想,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人学。教育人学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也使教育哲学更好地反映了教育的特性。

哲学教育论文 篇2

一、关于《哲学》的性质的讨论

关于高等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相比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晚得多, 一般来说, 西方的教育思想必然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先哲们, 东方教育思想溯源可至孔孟、老庄等先秦诸子。但是, 关于高等教育的系统性思考却是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而出现的, 这肇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哥廷根大学和哈勒大学的改革, 以及柏林大学的建立, 这是高等教育和大学在大多数语境中互相代称的历史根源。自那时起, 哲学的一般原理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便日益紧密起来, 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能找寻到相关的哲学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哲学学会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in United States) 成立, 曾任执行委员和会长的布鲁贝克不仅研究教育哲学, 更将目光投向了高等教育哲学, 该书即是他试图用哲学理论解释美国高等教育现象的代表作。

那么, 该书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学术著作呢?关于这个问题, 首先要分析理论构建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 一项研究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研究需要考察三个基本要素, 即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对于理论的重要性相当于一栋大厦的基石, 它是理论研究的始点, 概念不清将会导致理论建构的致命问题。思维方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对命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抽象的、创造性的过程, 应自始至终具有连贯性。理论体系是经由概念扩展后, 运用链条原理把概念、范畴、原理体系化。一般来说, 理论构建的路径是先界定基本概念, 再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创建理论体系。因此, 讨论《哲学》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学术著作, 关键看它的三个要素是否完备。

书中, 布鲁贝克创设了“高深知识”、“认识论”、“政治论”, 并把“高深知识”视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 并作为解决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基本概念和全部研究的切入点。他还认为“认识论”是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哲学, “政治论”是以高深知识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书中的各个章节, 布鲁贝克始终围绕“高深知识”, 用“认识论”和“政治论”平行地分析各类问题和各种关系, 既是对以上基本概念的延伸, 又体现了其思维方式的连贯性。

除了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还需考察该理论是否完成了对某一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是否厘清了事物与相关关系, 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 是否构建了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 《哲学》中实现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把握和描述, 它对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的道德、作为教会的大学等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对高等院校、教师 (教授) 、学生、社会、教会、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梳理, 在此基础上, 作者表达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互相融合, 但要保持高深学问的相对独立和自由。正因为如此, 布鲁贝克大量引用和批判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使得该书绝不同于教科书, 也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建构著作。加之该书的英文版书名为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而不是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以至于有学者把该书归为历史批判性著作, 而不是建构性著作。

二、关于《哲学》的研究方法的讨论

《哲学》第一章中提出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一直被视为该书的逻辑起点, 甚至被视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书中内容, 认识论是指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论;政治论则是把高等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布鲁贝克梳理了二者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力此消彼长的历史, 认为它们从建国时期到19世纪末及以后“交替地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占据统治地位”, 但是, 如果仅以此就断定认识论和政治论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否可取?

布鲁贝克在指出认知论和政治论之间矛盾的时候说:“其矛盾之处在于, 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设法摆脱价值影响, 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 在这里, 尤其注意“认识论方法”和“政治论方法”的表述方式, 可见, 布鲁贝克将二者视为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的可能性较大。其次, 第一章中指出“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也就是说, 二者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 是作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现象做出的规律性总结, 既不是教育活动, 也不是从原始教育形式开始的教育现象, 不能简单视为“教育存在”, 如赵军所说“需知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不过是布鲁贝克对美国高等教育哲学流派内部矛盾和冲突的一种归纳”。再次, 这句话还指向了价值关联的根本问题———高深学问, 进而指出了隐含在关于高深学问纷争背后的哲学流派, 分别是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 这才是布鲁贝克关于高等教育的真正哲学思考。所以, 不宜把认识论和政治论作为该书的逻辑起点, 更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回到书中导言, 布鲁贝克指出该书“围绕着这些问题的主旋律‘E’调[E代表专门知识 (expertise) ———即深奥的探求———它构成了高深的学问] 展开论述”, 又指出“精深的专门知识本身就是问题和答案两方面的特殊部分”, 就此可以大胆推断“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更为恰当。因为, 高深学问是被抽象化了的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 连接着教师与学生, 连接着社会与高校;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高等教育的功能等都由高深学问推论而得, 它们可以相互规定;认识论和政治论不过是高深学问在社会中的演化。因此, 布鲁贝克寻求的“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实际上是寻求研究的逻辑起点, 也就是“高深学问”。

三、关于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启示

近现代以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无不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 教育概莫能外。仅就高等教育而言, 来自西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 西方政治思想中民主、自由等观念的传播催生了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三是, 教会大学推动了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四是曾留学欧美的学生中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 如蔡元培、胡适等;五是, 改革开放后, 越来越多的西方高等教育教育名著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发行, 扩大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

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 书名体现了作者的创新和魄力, 无论是英文版的《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还是中文版的《高等教育哲学》, 在高等教育的学术专著中都是罕见的;二是, 译者王承绪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国内比较教育学的泰斗, 王先生的每一部译著都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哲学》也不例外;三是,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本《高等教育学》 (上册) 于1984年才得以出版发行, 对国内学者而言, 尚缺乏对高等教育的一般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把哲学的一般原理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还存在诸多困难。基于此, 布鲁贝克的《哲学》激发了国内众人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该书的诠释和解读。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则明显不同, 概括如下:近代初期中国政治社会的急剧变革对高等教育的亟需, 建国后意识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复苏和发展, 20世纪末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学生人数激增, 21世纪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需求凸显。如果按照布鲁贝克的哲学基础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即占统治地位的是政治论。实际上,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稳定发展只能从恢复高考后算起, 距今不到40年的时间, 与美国200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相比, 犹如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童和一个成熟的中年人的区别。而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起步更晚, 2004年才出现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哲学》 (张楚廷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的专著, 学科建设还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 实难和美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繁荣相比。这其中, 布鲁贝克的《哲学》恐怕“难辞其咎”, 因为它占据中国学者头脑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难怪有人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出“读经30年, 自醒才3年”的感慨。所以, 在对西方名著的研读中如何避免陷入“西方中心主义”, 构建“中国化”的理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为, 《哲学》一书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方法启示远多于内容启示。

第一, 在研究目的方面, 当时, 布鲁贝克创作《哲学》一书的意图非常明确, 即“普遍性”、“根本性”、“整体性”, 也就是说, 布鲁贝克一开始抱有努力透视现象去研究问题的本质的明确目的, 这本身就值得借鉴。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已经引发了研究者的广泛思考, 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术自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的功能等, 本文认为, 这些问题与美国高等教育中曾出现的矛盾只是“形似”。与上个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的是,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现代与后现代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背景。因此, 在高等教育哲学理论构建中, 必须明确研究目的, 即旨在解决高等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澄清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 引导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同时促进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二, 在研究对象方面, 布鲁贝克直指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深学问, 并展开一系列讨论。在国内, 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缺乏战略性思考。“由于教育哲学需要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 这种目标要求教育哲学不能以直接描述事物某一细小特征的数据为处理对象”, 只对其中的特殊、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只能提出局部的、短期的、具体的解决方案, 不能实现整体性的、普遍性的、长期性、系统性的理论构建。这种研究的缺憾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 不是过于抽象, 就是过于具体, 不能把“一般”与“特殊”、“根本”与“具体”结合起来, 以至于既不能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 又没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不能从根本上革新高等教育理论。

第三,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 布鲁贝克在每一章中都沿用了对高深知识、教师 (教授) 、学生等基本要素逐个分析的方法, 也就是说, 在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 从分析事物基本要素入手比从分析事物外部环境更重要, 归纳和演绎比问卷调查和实验法更重要。如果仅徘徊在对外部因素或环境 (外因) 的分析和梳理中, 例如, 国内研究者较多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 结论也都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有高等教育关系紧密、相互作用, 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独立存在,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一系列社会改革配合等观点上, 这样的研究虽然对全面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却始终无法得出清晰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哲学理论。

第四, 在研究主体方面, 布鲁贝克拥有哲学博士学位, 长期讲授教育哲学的课程, 终生致力于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 其著作在美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所以, 哲学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不仅需要研究者的壮志雄心, 更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哲学素养。中国教育哲学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 (其间曾中断30年) 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国外高等教育哲学历史久远, 成果丰硕;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稳定发展, 相关学会活动频繁, 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有利条件。研究者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努力总结教育实践经验, 综合教育理论与哲学理论,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当然, 《哲学》所体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并非完美。布鲁贝克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比较隐晦, 通篇夹杂着的其他学者的观点也给读者设置了不少障碍, 使得其“澄清问题”、“平衡问题”的结论若隐若现。再加上译本与原著总有一定差异, 对一些核心概念 (如认识论、政治论、学术自治论) 的解读总会受到语境的干扰, 影响了对该书思想的正确解读。当前,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困难重重、矛盾纵横交错, 如果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模糊的、隐晦的方式表达, 不但对促进教育实践发展无益, 还可能会扩大问题的复杂性, 不利于学术研究积极作用的发挥。

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其他学科的成熟, 尤其是居于上位的哲学的发展。近年来, 鉴于文化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已有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思考对高等教育展开研究, 如衣俊卿、王冀生、董云川等, 希望他们的共同努力能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史新的一页。综上, 从根本上说,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亟须高等教育方法论的建构和发展, 亟须跳出《高等教育哲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哲学。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巴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社, 1987:序2, 4, 10, 4, 8, 12, 10, 11, 27.

[2]张斌贤, 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

[3]杨杏芳.“读经30年, 自醒才3年”——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畸形的学术发展道路[J].江苏高教, 2009, (7) :7-10.

[4]余清臣.逻辑的方法之用——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J].教育学报, 2010, (10) :14.

哲学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哲学 哲学名著 阅读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97-01

哲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在很远的时代,哲学家也被称之为思想家,说明了哲学和思想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就大学哲学教育来讲,其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少,因此在教育活动的展开上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哲学名著是哲学发展历史中得出的结晶,汇集了无数人智慧的心血。所以,在哲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哲学名著的阅读,以此深入了解哲学思想。

一、哲学名著阅读对大学哲学教育的作用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思维方式是哲学所注重的一个方面,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一整块钢铁直接锻造而成的,其不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也不得漏掉任何一个部分,如此就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完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即表明了哲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由此,通过阅读哲学名著,可以对哲学思想的系统性深入辨析,以此让大学生理解到哲学思想当中的内涵。在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观中,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其对存在的界定和贝克莱对存在的界定具有较大差别,贝克莱对存在的定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客体的定义较为类似。由此不难看出,哲学上对于某些事物的定义存在较大差别,若是不多多阅读哲学名著,是无法深入了解其中奥妙的。

(二)透彻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学习哲学,就必要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若只是浅尝皮毛,则对于学生学习哲学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想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就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展开哲学名著的阅读,通过哲学名著对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形成全面认识和了解。比如,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亚里士多德所以提出的“概念形式”进行的高度赞扬,称其具有最高的思辨思想。这之中的原因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对概念体系第一次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对哲学内涵作出了分析,使哲学逐渐产生了学科理论的基本形态。恩格斯也曾说过:“一个民族若是想要达到科学的顶峰,就不能脱离理论思维。”这里所提到的理论思维是正确认识时代文明的思想武器。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就需要对这些哲学内涵予以明确,并且通过对相关哲学名著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逐步理解哲学思想的内涵精髓。

二、大学哲学教育中哲学名著阅读的实现途径

要在大学哲学教育中将哲学名著阅读的落到实处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哲学教师说来,其本身对哲学充满了热爱与了解,因此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哲学名著,跟随先贤的哲学理念,一起畅游在哲学世界里。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并无哲学根据,对于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这两个表面,对其中内里实质认识严重不足。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哲学教育之后,学生就会表现出两极分化,即部分学生喜欢哲学,愿意深入哲学名著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不喜欢哲学,对相关教学活动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基于此,如何对哲学教学进行巧妙创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哲学名著的阅读当中,是哲学教师值得重点关注的。

首先,关于哲学的电影比较多,既有关于哲学家的纪录片,也有对哲学思想进行探讨的电影。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播放和所要阅读的哲学名著有关的影片,以此激发其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在学生阅读哲学名著时,教师需要和学生形成互动,并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对书中所涉及到哲学思想以及自身对哲学观念的理解,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换,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阅读哲学名著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比较了解教师对哲学名著的把握,以此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哲学名著。

最后,哲学名著的阅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演变成为漫无目的的读书。所以,在进行哲学名著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阅读目标或是阅读任务,以此推动哲学名著阅读更加深入的推行下去。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可以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为了了解哲学体系结构,可以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阅读这些哲学名著对于促进大学哲学教学作用显著。

大学哲学教育至关重要,哲学名著阅读对于促进哲学教育能够提供助推动力。所以,对于大学哲学教师而言,必须认识到阅读哲学名著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强化哲学名著阅读,以此不断提升哲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教育哲学论文 篇4

课程名称教 育 哲 学

主讲教师王坤庆

专业化学

姓名刘雅梅

学号2009210372

完成时间2012年3月31日1

那些年我们一起挨过的打

——读《教育哲学新编》有感

一、《永远的九宫格》——忆初中那节“难忘”的数学课

这是一节真实的课堂。曾经亲眼看着自己的同学被老师耳光打得‘啪!’‘啪!’响,而被打的同学却连抽泣都不敢,还要哽咽着回答问题。不记得当时怎么熬过那堂课的,只记得特别害怕。而那仅仅是我们第一次离开家到镇里的初中寄宿,正式上课的第二天。而这样的课堂也才刚刚开始。

【片段】

师:我们来看这个九宫格(指着黑板上的九宫格),要在这个九宫格里填入1—9这九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使得每一横排、每一竖排和两条对角线上的和都是15,最中间的一个数字已经给出了是5,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现在我就找几个同学来回答,刘**你来填左上角。

刘:1。

师:下面填哪一个,杨*?

杨:右下角那一个,填9。

师:大家说填得对不对?

生:对!

„„

师:王佳钰(化名)你来填第一排中间的这个。

王:填4。

师:4已经填过了,你看不见吗?!再说!(厉声地呵斥)

王:„„填„„6(很紧张地)。

师:你看看加起来是15吗?(很生气很不耐烦地)

王:恩„„不„„是„„(非常害怕地回答)

师:(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下讲台,打了王一巴掌,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说(指着黑板)!到底是几?

王:是,是,是3(略带哭腔地)。

师:(重重地又打了王一巴掌)对不对?!最起码的加法都不会啊?!(几乎吼叫着)

王:填,填,填4(眼泪已经布满了被打得红彤彤的脸颊了,人显得有些无措了)。

师:(连着又是重重的两巴掌)刚才说了4不对,还填4?!

王:(连忙缓了下来抽泣回答)8„„

师:(很愤怒地打了最后一巴掌)笨得要死,站着听别人回答!

(红红手指印在王的脸上一道一道清晰可见)„„

后记:故事里的王佳钰在小学里曾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经常在班里拿第一,几乎没有被老师打骂过(我们那里以前的老师打学生很常见的),那次的挨打使得她小小的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还没上完第一周,她就回家了,后来她在父母的陪同下到过当地的教育局,但并没有什么结果,打人的老师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公开道歉。那个老师还在课堂上公开要挟过我们,谁要敢跟她作对,她让他考不了高中。王佳钰后来返校转了班来继续上学,可没几天又回去了,大概是那次被打的阴影太深了,几次返校想重新学习都没有坚持下去。第二年转学之后开校没一个月她又辍学了。之后她就再也不上学了。那堂《九宫格》结束了她的学习生涯。而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同学,已经习惯了麻木地每天承受被打的压力和痛苦„„

二、关于“九宫格”的一些反思

1、当打骂学生成为老师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之后

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那节课的学生,多年后想起那一幕仍然心有余悸。无疑,我的老师是缺乏耐心和合理的引导方式的,当学生屡次回答不对老师的提问时,她便在一种愤怒和不耐烦的情况下动手打学生,也许是当老师时间太长的缘故吧。当当时她才三十五岁不到。然而,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来说,她的脾气之暴躁,在无形中已经“镇压”了不少上课表现活泼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每节课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这样的老师在我们当地已经算比较普遍的了。由于地方偏僻,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的原因,老师打骂学生在学校是得到公认了的,即使学生到当地教育局去“告状”,也是无果而返。此外,不少学生在初中还没上完就流失了„„

2、教师在实现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和价值

教师是儿童继父母之后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家长的代理人。学生或把老师看做父母的化身,或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关爱、帮助与指导,同时希望老师成为分担自己快乐与痛苦的、幸福与忧愁的朋友。同时,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将“做人之道”、“治学之道”、“为业之道”通过自身的言论、行动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并启发他们的智慧。解除他们的困惑,在短时期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学校教育价值的实现与老师密切相关。

从宏观上讲,教师教师劳动的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一个社会中传播知识、传递文明的人,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纽带”,是“过去和未来的一个活的环节”。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微观上讲,教师的劳动关系着每个人的发展和幸福。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如何,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劳动。没有老师的劳动,年轻一代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系统有效地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他们就不易较快在心智、个性上成熟起来,从而也就很难有他们个人的幸福和前途。而且社会越发展,科技越发达,就越需要老师的帮助;社会矛盾的冲突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老师的教育价值,具有模糊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也许

是在学生进入社会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得出来,并且教师的劳动价值可能不以物质化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

教育哲学学习心得 篇5

哲学并不是超越时空的,它是时代精神更高层次的概括。它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逻辑延伸的力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研究主体自身的文化特质与思维敏感性,取决于自身的现实“生活方式”。

1963年英国教育学家彼得斯在伦敦大学接任里德讲座时发表《教育就是传递》 60年代之前的教育哲学研究特征:

第一,从研究方法上说,在演绎与经验归纳之间摇摆。就演绎方面看,它求助于一般的哲学理论(甚至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从中抽绎出一系列原理,如关于世界和人性的假定,关于真善美的假定,当做大前提,从而导出教育上的一系列结论。从经验归纳方面看,他将多种习传已久的教育经验用学术的语言不加论证地提供给读者。

第二,从目的上看,它总是试图为教育工作开处方、下指令,力图规范实践。分析教育哲学

把哲学当做动词而非名词使用,即对教育中的概念与判断进行分析、批判,为教育理论提供明晰的思维工具,但并不提供某种综合的。规范的、演绎的体系。谢夫勒,分析是目的 彼得斯的“伦敦路线”,分析只是手段,教育哲学研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才是研究的最高目的

如何确立教育哲学研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教育

彼得斯的理解,教育是由教育人员和受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哲学应该致力于探究哪些活动是有价值的。在此要求下,诞生了伦敦新教育哲学。该学派认为,“分析”只不过是力求理解教育的手段,而理性地重建教育过程的新秩序才是目的。从本质上说,是把眼光深入到教育过程的内部,探求教育过程的内在价值及价值标准,为一种活动是否是教育活动进行合理性阐释和辩护。二者的分别在于视界上。传统的研究是对外在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做了研究,而新的研究则将目光转移到了教育过程上。

第一编教育

谢夫勒关于给教育下定义的三种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第一章 教育意义的探寻

方法论选择“专家集团—历史—语言分析”

第一节 意义与语境

现实的客观性为指称意义做了意义真值的标准。19世纪末,戈特洛布·弗雷格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整体性原则”,一个语词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才有意义。

一个语词,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名称,第二是指称,第三是意义。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只有命题才有涵义;只有在命题的语境中,名称才有意义”

图式论,语言就是事实的图式表达。语词的意义在命题之中,而有意义的命题又是事实的逻辑图式。两项工作:1.将不能图式化地表现事实的命题清除出思想之中,即“抵斥形而上学”;2.整理现代语言使之净化,最终废除日常语言,铸造人工语言。维特根斯坦后期推翻前期结论,指出,意义在于用法。抛弃本体论的提法,语言是有规则的,是约定性的。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教育,应该追求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常识与理论

语言分层:

1.常识。非专业人员创造、使用。感性的概括与直观的结果 2.理论。专业人士。理性的反省与证明的陈述结合 理论的错误率是小于常识的。

我们对教育意义的追寻应该专注于对教育理论专业人员的语境进行分析。理论是一种约定性的成果。即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们相互构造并相互理解的语境。现象学:应该研究的不是认识的结果,而是将结果进行还原,去考察形成这些结果的过程。胡塞尔的看法,理论实际上是主体的生活构造。

现象学还原衍生知识社会学。卡尔·曼海姆将知识还原为社会的过程,即社会因素是如何在知识构造中起作用的,为70年代英国教育家迈克尔·扬所引用,分析一个特定社会是如何设置课程的,这种设置体现了社会权力分配与控制的特征。将教育理论还原为一种主体的思维过程与意向。主体间性,主体间的意义共享。第三节 意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在以语言作为文本时,不仅要考虑其共时性,还应该考虑历时性,即从语言系统的历史过程去寻求意义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第四章 教育作为事实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科学追求

涂尔干等人开始把教育作为一种事实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科学研究,尽管这种科学性不是教育学科意义上的。

教育的事实性功能,有助于国家经济收益的增长。

价值研究者往往迷信教育,认为教育无所不能,在这点上,柏拉图和杜威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第二节 教育真是“事实”吗?

教育哲学 篇6

摘要: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通过我们自己十几年的受教育经历,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且针对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提出自己对教育的期望。

关键词:教育、老师、小学、中学、考试、压力、道德、素质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教育,但是到底什么是教育呢?什么样的教育对我们才是最好呢?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在他的理念中,着重强调了自我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主体是被教育者。那么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受教育的经历,谈谈我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我的受教育经历

我是一个农村小孩,小学是在自己的村里上的,那时候很爱学习,因此也就特别积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根本不需要老师提醒。课上的时候,认真听讲,老师的话就是真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服从。

后来就以很高的分数进入了初中。初中要学的东西多了,学生也多了,竞争随之激烈。可是学习的兴趣却下降了。试想一下,要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欢,都要照做,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不能很好地发展,这样失去自我的生活会开心吗?可是纵然不开心,我们也没得选择,因为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只有上学接受教育,这是从懂事起就被灌输的理念。

到了高中,这种情况变本加厉,我们甚至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每天都要抓紧时间学习。在学校里,我们被学习和考试包围着,回到家里,又被父母的谆谆教诲提醒着,我们除了学习不能干其他的。高考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现在我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大学,刚入大学那会儿,真的很迷茫,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实现了,现在要干些什么呢?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因为大学生的考试理念就是“60分万岁”,只要及格了,我们就可以拿到毕业证,有了那一纸证书,就有了工作的保障。我们辛辛苦苦的奋斗了十几年的目标就是那张证书!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十几年的经历似乎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学习。所以当高考成绩下来的时候,落榜的人心如死灰,有的甚至复习了好几年都没能拿到进入大学的通行证。我们当中流传的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我们在学校的目标一直是拿高分!

曾经听人说过,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享受。假设我们活到一百岁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生将近五分之一就已经过完了,可是我们“享受”到的就只有学习。初高中时的玩耍被说为是不务正业,谈恋爱更是不被允许。自己的人生早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安一步步地安排好了,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心。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是听话的按照他们的设计安排走下去,不听话就是叛逆。这与康德的教育理念完全相悖。

二、中国的教育现状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五分之一,这就注定了我们的教育与其他国家会有所不同。我们国家现在一直在高呼素质教育,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是中国的学生学得太累。当今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十五年的学习时间比过去的十年寒窗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懂事起就要参加各种特长班,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都要学,因为有可能高考加分。在学校里,每天起早贪黑,毕业班更是辛苦,写作业写到手软,背东西背的嗓子疼,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到了周末,又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提升自己的能力。所做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为了高考的分数。甚至很多学生由于学习太累造成各种疾病。

也就是因为这样造成很多学生厌学,提起学校就头疼,根本不愿意学习,在学校里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对家长阳奉阴违。

第二就是中国学生的压力太大,导致神经绷得太紧。中国初等教育的残酷程度与紧张氛围足以与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相当,分数、分数还是分数,升学率、升学率还是升学率,不仅决定学生的“优劣”也决定了学校名气。

不论是周周练习还是月考、期中和期末考,很多学校的一项非“人道”举措就是排名,不仅是排名,还要张榜公布,并在家长会上大声宣布,名列前茅的自然会暂时洋洋得意,但保持领先优势的压力与下次落后带来的“丢脸”必然给这些心理本来就不成熟,心态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学生带来巨大的不安与精神压抑,就有人因为一时考试“失足”加上长期的忧郁而引发精神疾病,重者会永远离开给其带来欢乐多于痛苦的课堂,从此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累赘。可恨的还有中国教育的各类考试,好像只有把学生考倒考怕才能显示老师的水平与教育的价值,中国考试难度之大也是世界一绝,许多地方考试题目之难令人困惑。

第三就是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被应试教育抹杀。强行灌输死板的书面知识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结症所在,所谓死板就是一个问题只要你记住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即可,在学习中几乎没有学生发挥的余地与想象的空间。这种情况在数理化中还说得通,但是有的文科科目,老师竟然也要求有统一答案。

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指示办事的那些循规蹈矩的学生往往会得到老师的称赞与褒奖,不少学校的活动就像事先设定的程序那样,看似有条不紊,实则教条僵化,即把学生像死的机械那样而不是有活力与独立思想的不同个体对待。死记硬背的东西多了,就像电脑内存被大量占用一样,必然会降低大脑的运转效率,即降低包括想象力、实践力、逻辑推理力在内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开拓能力。满脑子长期A就是A,B就B,C就是C,谁还会将A与B、A与C相联系起来进行扩展思维呢!

中国的教育当然不止这几个缺点,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足,比如由于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家长更是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因此也就造成很多孩子自理能力特别差,家务事更是什么都不会。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弊端迟迟得不到解决,是与中国当今的国情密不可分的,有许多教育学方面的专家也在不断的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我认为理想的教育

虽然中国教育有很多不足,但并不代表没有优点。我们应当在改正缺点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

首先应该适当的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由此培养一些特长,而不是家长不问青红皂白所有的东西都要让孩子学。其实减轻负担并不代表不学习基础知识,不考试。因为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学校存在的依托,更是培养能力包括素质能力的载体;离开了文化学习的载体,一切将无从实施,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再次就是避免那种仅以分数排名的方式,考试分数只是代表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并不代表学生的全部。所以我觉得应该在分数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等。而且要避免太多次数的考试,现在有的学校基本上是三天一大考,五天一小考,考得多了就失去了考试的价值,考试不在多而在于精。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并不代表对学生完全放开手,而是给予他们相应的自由,让学生能够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与老师共同探究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还有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责任感。现在的教育让很多孩子除了学习其他的什么家务都不会,从而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差。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学习,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虽然学校教育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享受生活,但是如果他们连生活中一些基本的事情都不会,享受生活又能从何谈起呢。

第五就是家庭教育。就像康德所说的,教育是一个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首先我们要能够设计自己的人生,这就要求家长的配合,家长应该对孩子起到一个引导启发的作用,而不是替孩子规划他们的人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应该学会“放手”。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放开,让孩子自生自灭。这一点西方国家就做得很好,给

了孩子很大的选择空间,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最后我认为国家应该对农村的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首先要保证农村的师资力量,我国现在的很多农村小学由于缺乏教师,只有几个老教师在充当全能型人才,或者就是一些初高中毕业之后待在家里的学生,这样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吗?而且小学对一个孩子的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在农村的教育投资力量,以保证农村的教育水平。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上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我们的教育哲学老师 篇7

我不是先生的入室弟子,但算是他的学生,尽管他不一定记得我。但我和所有的84级教育系同学一样,想起来心中便泛起骄傲和幸运。大二的时候,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的90多名学生,在北师大教七203教室,迎来了我们共同的教育哲学老师——黄济教授,我们的黄老师。30年前,我们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老师也不过才60出头。如今我已半百,时间都去哪儿了?面对教育哲学,我们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小菜鸟儿。哲学的伟大来自它的抽象和对秩序与安全的不懈思索,至今我对它仍然敬畏有加。老师鼎鼎大名,第一节课我早早到了203教室,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上,静静等待老师的到来。第一节课上完后,我彻底懵了,老师很亲切,可我一句没听懂。我是学俄语的,我心急地问旁边的同学说:“黄老师是在用英语讲课吗?”“不是英语,是山东话,很地道的山东话。”山东籍的同学说得很自豪。的确地道,这成为黄老师个性标识的一部分。尽管如此,我每次还是坐在第一排,盼着老师的到来。现在想来,音容笑貌依旧生动浮现,温暖,珍贵。

那时,黄老师住在北师大四合院。夏天的时候,喜欢穿一件黄色的衬衫,春秋喜欢穿灰色的中山装——这习惯保留终生。我们时常远远地看见,老师提着水瓶去热水房打水,有时一手提一个,有时每只手提两个。这光景可以判断出先生身体极好,微驼着背,提着注满水的四只热水瓶,脚底生风,健步如飞。那时,同学们都说,黄老师至少活过百岁——如今,怎么就去了呢?

北师大有许多风景,最惹人的风景还不是提水的黄老师,而是骑三轮车的黄老师。地球人都知道,黄老师有一辆三轮平板车,有事的时候便骑出来。就是90多高龄的时候,我还见他骑过。这风景,羡煞人也。老伴儿坐在车上,安静;先生用力蹬车,潇洒。怎样的情,怎样的景啊。每次见到,心生刻骨铭心的暖意。见到的人都驻足目送,一幅美的别致的画面,平实,独有。一如先生的山东话,刻在你的心里,不忘。

与先生的生活交集不多,仅有的两次是共同参加研讨会。因为年长,黄老师总是第一个发言。他第一句必说:“我是来学习的。”每次听到,这般虚怀,带给你的都是一种忠心耿耿的感动。不仅谦虚,有风骨,有情怀。先生的一本书,名字是《雪泥鸿爪》。年近90高龄时,为教育家书院题词:“一曰学而不厌,二曰诲人不倦,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学而不厌,智也;诲人不倦,仁也;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论语》上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先生的风骨和情怀就是这如风之德吧。

学术纯粹,道德优美。在人间如此纯粹和优美的灵魂,在天国也一定是微笑和淡然的,包括那辆三轮车。

“失败”妈妈的教育哲学 篇8

自从把儿子赵天祈的自行车锁进地下室开始,儿子就突然变成了陌生人,每次下课回到家,眼神向母亲横过来,书包一丢,大老远就喊还我自行车,赵翼如不予理会,他就愤然转身摔门而去。中考前的这段时间,母子俩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对于平常还比较尊重儿子意愿的赵翼如来说,强行运用家长权力解决问题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触到了她的底线。初三那年,赵天祈迷上了骑自行车,经常是放学回家4个小时打游戏,4个小时出去骑车,回来时已经凌晨4点了。除了学习成绩下降,更让赵翼如惊吓的是儿子身上经常“挂彩”。有一次,赵天祈被人背回了家,脚部骨裂,两个多月不能活动,差点儿误了中考。

30多岁才怀上孩子,怀胎时又经历家庭变故,赵翼如在床上躺了8个多月,不料生产时突发险情,经过紧急抢救才保住儿子。“天祈”这个名字充满了赵翼如对生命的感恩,“能够健康地生活”就成了这位单身母亲对儿子的重要期待。

从儿子开始学骑车赵翼如就心存顾忌,因为上学那条路太堵,但最后还是给他买了车。谁知没多久,这车就“变脸”了。除了原来的车架,几乎所有的装置都换了,据修车师傅说这套装备少说也得几千块钱。原来赵天祈的压岁钱变成了两个轮胎、一个座椅,饭卡上的钱换了一盏车灯、一副碟刹。他还组织起了一个小车队,秘密策划暑假带车队环江10天游。他们的计划被一个同学的妈妈发现了,并告状到赵翼如这里,结果计划破产。

中考前,赵翼如把儿子的车换成了时速15公里的电瓶车,可一周后儿子的摊牌更让她崩溃。赵天祈说万一中考考砸就去读职业专科,并打算今后开自行车铺。面对儿子的规划,赵翼如自己也十分矛盾,她没能做到尊重儿子的喜好和他选择的生活方式。面对目前就业的艰难,作为一个母亲,她希望儿子能有一张进入社会的入门券。

中考前一个多月的疯狂复习也没能凑效,赵天祈还是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本部掉到了分部。“你妈没上高中还考上大学了呢,你怎么……”赵翼如当时真的生气了,儿子却手一扬,塞过来一份烹饪学校的招生资料,她为儿子“甘于平常”的心态感到惊讶。而儿子对她的反问却让她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妈妈,你不是号称自己输得起吗,今天怎么看不得我输?你不是安于边缘姿态吗,为什么看不得我在边缘?”

更让她吃惊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儿子在班上还有个“家庭”—“我爸”“我妈”“我大姨”“我姥姥”一应俱全。原来赵天祈暗恋一个女孩儿不敢告诉她,“我妈”却可以帮他打听情报;儿子考砸了心里不爽,“我妈”会提议先去溜冰,把心里的闷气发泄出来,再帮他补习功课。赵翼如感到困惑,这正如有人说的:“这代人对传统家庭模式的一次集体性戏仿,是因为家消失了,只剩下一个背影。”于是她开始自省“病了的母爱”,儿子也承诺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后来赵天祈瞒着赵翼如,去参加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国际高中考试,结果被录取。

快乐是一种能力

赵天祈很喜欢的一本书是丹尼尔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故事的内容有点儿残酷:一个叫查理的智障人在面包房工作时感到世界很美好,经过一次脑部手术后,他的智商突然变得很高,但是曾经的快乐都消失了,对周围的世界只剩下愤怒和伤心:面包店员工喜欢他是以取笑捉弄他为乐,做手术的教授只是把他当实验工具。在经历高智商之后,查理又重新变回了智障,他在变回智障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托人给同病相怜的实验对象小白鼠阿尔吉侬的墓地献上一束鲜花。这让赵天祈反思,所谓的成功是否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快乐。

赵翼如想儿子的自由率性没准儿也是受自己的影响。当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赵翼如15岁时就进工厂工作,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她进入报社做记者。她说自己的心态就是,该认输就认输,不跟自己的心较劲。所以她非常喜欢一句话:不要站在高山,不要站在平原,最美的世界,是从半高处看。

在赵翼如看来,中国文化中太多讲求“有用”,“其实我们应该要特别珍视那些‘无用’的东西。星空有用吗?试想一下没有星空的世界多沉闷。”赵翼如回忆,孩子对“成功”的抗拒,也许就是从小他们在一起培育的。小学二年级开始有兴趣课,儿子以自己的兴趣报了书法,练了一阵又想学琴,但他拒绝学电子琴,一定要学有力度的钢琴,他说不想考级,赵翼如也同意了。钢琴一学几年,被请来的金老师也难得遇到不打算考级的母子。赵翼如说儿子之所以想成为“世界级的流浪者”,也是因为自己在他还不认字时,就给他讲环球旅行的故事。

上一篇:烟酒购销合同书范本下一篇:改革教学评价,构建和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