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关系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关系

浅析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关系

课程领导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美国后,逐渐成为各国研究课程改革问题的一个亮点。在我国,课程领导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话题。近些年,我国关于课程领导的研究正处于一种白热化的状态,研究者似乎想急于摆脱传统的课程管理思想。然而,笔者认为,“课程领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颠覆课程管理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的更新与进步。

在认识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之前,有必要对管理和领导的概念做出区分。

一、管理与领导

就像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概念上的界定一样,关于管理和领导的含义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或表述。

关于管理,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管理是通过其发挥的某些职能,来更好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能力和物质资源,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1] 管理,是相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安排,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2]

通过这些解释,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管理是和目标及其相关决策相联系的。

布什和格拉沃指出,领导是指向预期目标的影响过程,包括激励和支持他人在清晰个人、专业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愿景[3]。彼德·诺斯豪斯认为,领导是个体影响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4]关于领导的含义众说纷纭,但能总结出核心的要素[5]:(1)领导是一个过程;(2)领导包含影响;(3)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4)领导包含实现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得出:领导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领被领导者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二、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

1. 课程管理。对课程管理含义的表述多种多样。比如,有学者认为,课程管理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进行组织、领导、监督、检查的过程。[6]对于课程管理的不同表述,都体现了管理的本质,但更加强调对课程的管理。

笔者认为,课程管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1)课程管理囊括与课程有关的所有活动;(2)课程管理还包括与课程有关的人、财、物及相关组织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3)课程管理包含目标,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最终实现预定目标。

2. 课程领导。目前,对课程领导含义的界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过程的角度看,萨乔万尼指出,课程领导是“充实教师专业技能,为学校成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创生优质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校文化,实现教育目标。”[7]欧维和罗奇把课程领导界定为,“结合学校课程与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改进,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8]

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课程领导是在课程领导者的带领下,规划学校整体发展愿景,为完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三、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的关系

关于二者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看法:

1. 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相互独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要想管实现学校的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转移,摆脱传统课程管理的束缚。

钟启泉认为,课程领导是与课程管理有区别的。他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摆脱历来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的管理思想,强调学校自身的创造力,学校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9]汪菊也认为,使用“课程领导”正是要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课程管理范式决裂,以昭示一种新理念的诞生,以及改变陈旧的决心。[10]

研究者对该观点的支持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管理”阻碍了学校的发展;二是“课程领导”作为一种新理念,注重领导者对各成员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对权力的共享。因此,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在特定环境和时期内是必要的。

2. 课程管理包含课程领导。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领导是管理的一部分,是管理的下位概念。课程领导的研究是从课程管理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领域。[11]因此,课程管理包含课程领导。

郑先俐、靳玉乐就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新的管理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的管理观——以后现代和人本管理为理念;(2)新的组织观——人力资源组织观;(3)新的系统观——开放的系统。”[11]

3. 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相辅相成。这种观点认为,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课程领导还不足以取代课程管理的位置,要适当地将二者相结合。课程管理关注的是按照国家或上级的要求照章办事,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课程领导更关注课程的变革、创新以及团体内民主平等的氛围。而具体到学校校长本人,他应该是兼管理者与领导者于一身。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那种试图将课程领导取代课程管理的想法有些夸大了课程领导的职能。当然,这种区分不在于肯定哪一种更好,我们要做的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12]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过多地关注了传统管理模式在课程实施中造成的负面影响。管理理论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课程管理吸取了最新的管理理念,并非课程领导才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管理观。这种急于将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划清界限的做法存在一种盲目追捧新名词、新概念的现象。第二种观点也不足以概括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关系,课程领导是相对于课程管理提出的一种较进步的理念,课程领导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程管理在实施中的不足,在常规的学校管理中,课程管理确有课程领导所不及的地方。

因此,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从管理与领导的含义可以看出,领导一词的来源虽然产生于管理,但其理论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管理,更具创新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领导完全脱离课程管理,课程管理理论的动态发展性也使课程领导理论不断地发展并超越。因此,课程领导具备课程管理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同时课程领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颠覆课程管理的理念,而是更对课程管理理论研究的延伸与拓展。

总之,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是相辅相成,不可完全分离的。从理论运用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课程管理的积极作用,又要注重课程领导创新性一面的运用。而从实践层面看来,不同学校中教育的问题千差万别。因此,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实施是无法进行明显区分的,一所优秀的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同时拥有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特征,在常规性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课程管理,而在个性化、创新性的工作中则主要体现课程领导的特点。

注释:

[1]丹尼尔·A·雷恩著,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著:《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Bush, T. and Glover, D.(2003)School Leadership: Concepts and Evidence [M]. Nottingham: NCSL,2003:10.

[6]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

[4][5][美]彼得·诺斯豪斯著,吴荣先译.领导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6.

[7][8]黄显华,朱嘉颖.一个都不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0.

[9]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M]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10]汪菊.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2004:12.

[11]郑先俐,靳玉乐.论课程领导与学校角色转变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12]余进利.对“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甄别[M] 当代教育科学,2005:20.

作者:张羽云

第2篇: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

[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随着现代化管理的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模式,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类型、发展规模、发展战略等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阐述了领导价值观和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影响绿色财务管理行为的因素,提出了加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措施,并用研究调查的形式论证了领导者价值观和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领导价值观;绿色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导向;个人主义导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32

1领导价值观和绿色财务管理含义

绿色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的管理理念,其将企业有限的发展资源、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起来,并与企业经营相联系的财务管理,其能够保证企业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2影响绿色财务管理的因素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绿色财务管理首先是缺少实践经验,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研究往往浮于表面,缺少具体的操作经验借鉴。其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管理缺少指导和束缚,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领导者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另外,企业管理目标存在着偏差,企业在管理中仍然按照传统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使得领导过于重视经济责任价值导向,在制定决策时不考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这样的发展目标不利于企业绿色财务的实施。

从人为管理方面看,领导者的价值观与企业本身的价值观相一致,领导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因此领导的价值观是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实施的重要前提。从当前情况看,多数企业领导者发展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但是偏向于个人主义,尤其缺少开拓发展的精神,同时领导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进行。财务管理活动需要由财务人员来执行,但是从管理效果上看,很多财务人员缺少专业的管理素养,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有效整合资源等方面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企业会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成功推进。

影响绿色财务管理的因素还有企业类型、政府因素、行业发展约束等,但是这些因素企业无法改变,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首先要控制好内在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领导者的价值观。领导者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方向,其参与人才引入的标准和技术运用选择,以及重大资产投资等企业的重要决策,因此只有领导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使企业的发展从大局出发,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才有良好的实施基础。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旦确立,就能够确定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财务目标与国家政策、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定绿色财务的管理目标,才能够制定出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领导者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也要适时纠正自己的价值观。领导者要有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经济责任观,才能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打下观念上的基础。

3加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措施

31积极关注领导者的价值导向

从本文的分析上看,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管理结果,因此实施绿色财务的前提,就是要评价领导者的价值导向。良好的领导者需要有以下五种核心价值导向: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价值导向;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观念导向;公共服务为主的制度规范导向;以解决诉求为主的态度导向;以工作能力为基础的发展价值导向。领导者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在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需要快速反应并适当的转变领导者的价值导向,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在对领导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需要将领导者的价值观纳入到考核的重要指标中,并且定期的公示考评结果,从而激励领导者树立更加全面的价值观。

32树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绿色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政府对于生态发展问题的重视,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对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进行合理的把握,按照发展的规律制定绿色财务发展目标,并且明确目标的有效执行。领导者不仅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考虑,还要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4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

41样本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选择的企业均为化工企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并且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代表性,本文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均得到各个企业领导者同意并由领导者亲自填写,研究涉及的领导均为绿色财务管理的直接领导者。所有问卷现场填写后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对于存在变量不可控的环节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使得同种数据源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对中石化与中石油两家公司展开调查,两公司旗下共84家企业,近600名员工,上至企业管理层,对于绿色管理均没有具体的概念理解。在84家企业中,炼油厂为59家,钢铁厂为35家。其中54家炼油厂的年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所有钢铁厂年产量均在500万吨以上,有14家钢铁厂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该企业的年产量较大,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也较大,环境资源等情况影响企业资金的投放量,因此,必须对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

42研究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整理分析后发现,领导者影响绿色财务管理行为的主要价值导向有经济责任导向和个人主义导向,因此企业在进行领导者价值观的导向纠正时首先要从这两个价值导向的方面进行决策。

从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上看,决定领导者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驱动导向为经济责任导向和个人主义导向。领导者在实施绿色管理行为时,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企业的发展,也就是经济责任,这也是企业在发展中最为主要的责任,相对于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等级更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领导者在执行企业发展决策的初期要首先考虑经济责任。由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特点,其管理行为与政府政策、会计人员行为等有着一定的联系,使得绿色财务管理具有管理风险高、管理见效慢等特点,这与领导者想要的管理结果存在的矛盾,领导者更希望看到财务绩效的提升和个人名誉的树立,因此需要加强领导者的集体主义导向,从而让领导者从企业长远的角度考虑,让绿色财务管理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43研究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选择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均属于高耗能的化工类企业,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研究还需要增加对于纵向数据(例如时间)的分析。

5结论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绿色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模式,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从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上看,领导者主观导向的价值观为经济责任,但是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需要对领导者进行社会责任价值导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绿色财务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高岩,宋一丹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5)

[2]程月明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李冰企业绿色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作者:叶雨欣

第3篇:发展视角下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研究

摘 要:从静态的角度看,领导与管理既对立又统一,从动态的角度看,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领导与管理的产生出发,探讨了领导与管理从二位一体走向分离的动态过程,并分析了出现这种动态变化趋势的原因和意义,通过这一变化过程,我们从中得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领导;管理;二位一体;分离

领导与管理是组织不可或缺的职能和活动,也是管理学科备受瞩目的研究对象。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领导与管理的发展历程渐进漫长,二者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或巨大或微妙的变化。从总体上来讲,领导与管理从二位一体走向分离是总的发展趋势,而这一变化过程是伴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一、领导与管理的二位一体

(一)领导与管理二位一体概念的界定

领导与管理的二位一体就是把领导和管理作为等同的概念[1],指领导与管理的统一,即领导就是管理,管理就是领导。

(二)从历史的角度看领导与管理的二位一体

1.领导与管理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活动所产生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职能催生出了领导与管理的最初形式。早在公元前5 000年,生活在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开始了原始的记录活动,这是有据可考证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2]。

2.对领导与管理早期认识

古希腊是近代文明的诞生地,在古希腊时期,西方一些先进的军事家、政治家、统治家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探究,提出了早期的管理和领导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思想散见于西方早期思想家的著作当中,如《理想国》《政治学》《君主论》等早期经典著作,都对领导与管理活动进行了相关论述,为后期研究领导与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3]。

二、领导与管理的分离

(一)领导与管理分离的界定

领导与管理的分离是基于分权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分工——决策与执行、决策与咨询、决策与监督而进行的。领导和管理的划分是因为二者在组织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职能分工的需求使他们有了各自的归属,领导负责决策,管理负责执行。

(二)领导与管理分离的表现

1.社会实践领域

(1)我国古代朴素的分离思想

我国古代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古人的认识具有远见卓识,许多先进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已经意识到了纵向分化的趋势及重要性。史记·淮阴候列传中就记载有刘邦与韩信的一段经典对话。当刘邦问韩信“我能统帅多少士兵”时,韩信回答说“皇上指挥不过十万”,而自己指挥的士兵多越好。通过韩信和刘邦的这段对话,可见古人已经在军事领域内认识到了“将兵”和“将将”的区别,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帅才和将才的划分,在本质上也就是决策与执行的划分。

(2)近代西方分离的实践

传统的社会分工是横向分工,是按照部门和行业形成的横向专业化。社会的纵向分工则是19世纪以后才出现。小生产时代实行的主要是集权体制,即家长制的集计划、组织、指挥、检查、领导、监督、控制各种权力于一身的体制,即自己制定和执行决策、自己评价和检查自己。由于在实践领域中没有出现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因此,也就没有领导与管理的区分。

在西方,决策与执行的分离,首先出现在军事领域。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在他的统帅部之外成立了参谋部,而这个“参谋部”主要负责的是执行,即贯彻司令部的决定,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参谋部”主要负责咨询的职能。随后,德、美、英等国也相继出现了这种分化。

2.理论界对领导与管理分离的探索

管理使用的广泛性也使得对管理的认识早于领导,在很长一段时间,領导就包含在管理之中。近代以来,最早关注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理论的学者是古典管理学派的科学管理专家亨利·法约尔,他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五要素说,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要素。其中的“指挥”这一概念在实践中与“领导”具有相同意义。他最早提出不要把管理和领导混淆起来,但却没能把两者做出区分。

在政治领域,那些专注于研究国家政府管理的行政学先驱们最早在理论上明确提出领导与管理要进行分化。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887年提出了“制定宪法很困难,但执行宪法要更艰难”的观点,古诺德在1900年出版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即政治是决策,行政是执行,对政治和行政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自此之后,理论界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学,以致力于研究国家意志的执行。

西方的经济管理学家们也看到了这种分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勒首先明确地提出了要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他也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国管理学家F·法约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五要素说,即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的“计划”就是指制定组织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即决策。西蒙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将决策置于组织管理决定性的位置。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关于领导的相关理论,对领导进行深入认识并使领导从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又经过了很长时间。

三、从二位一体到分离的动态演进思考

(一)领导与管理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产物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我们发现,领导与管理由二位一体走向分离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演进受历史发展时间和组织规模因素的影响。

按照时间的纵向发展来看,在19世纪以前,领导与管理基本上处于二位一体的状态。这一时期,社会生产主要以家庭土地生产和手工作坊为主,人类社会生产处于小生产时代,生产力发展落后,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领导与管理的现实作用,但领导与管理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工场手工业出现,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在工厂从事生产就需要一定的管理,这时的管理职能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出现了工厂主和劳动工人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这一时期的管理模式主要还是沿袭着封建时代的管理模式,以“家长制”的一条龙管理为主。直到19世纪初,二者开始渐渐发生分离。

19世纪之后,社会纵向分工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对领导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时,领导与管理的分离应时代变化而生。许多组织有专门的领导层,而传统的管理职能也在渐渐加强,此时的领导作为独立的职能出现显得尤为重要,组织的变革也对领导层提出了新的挑战;管理者也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管理趋势下转变管理方式,紧跟时代脚步。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贯穿了领导与管理发展的整个过程

从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以及领导与管理的实践需求来看,以人为本是领导与管理殊途同归的共识。早在中国古代,就倡导“人”的重要性,儒家文化讲求“人和”“行仁德执政”“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管理理念。

领导与管理的客体是存在差异的,管理既包括对人的管理,也包括对物或资源的管理,二者共同的作用对象都有人[1]。人是组织的核心,组织的发展需要人,只有人才能创造财富、推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是一个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领导和管理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人的研究。从领导与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个阶段都以人的研究为基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也由此体现出来。在组织在决策时,“经济人”假设的时代,以“最优原则”为主导,追求低成本投入、高效率产出。在“社会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的前提下,越来越倾向于决策的“满意原则”,考虑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尊重人的需要,而非仅仅看到效率和效益,这对推进组织的民主化进程、减少组织“绩效吊诡”[4]现象的出现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素质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在不断提高,从而迫使领导者必须關注“人”。从重管理到重领导的转变可以看出,现代组织越来越注重关注员工潜能的开发和挖掘,在尊重组织成员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发展组织愿景,并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愿景的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员工积极地参与到组织发展当中,使自我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提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合作也会促成集体团结的增强,渐渐提高组织内部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团结向上的组织文化。现代组织只有将“人”放在组织发展的核心地位,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从而激发组织活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鲍春雷.领导与管理关系辨析[J].领导科学,2009(39).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孟雪.西方国家由重管理向重领导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4).

[4]李耀奎.领导与管理:动态互补的一体两面[J].领导科学,2010(12).

[5]金辉,陶建平.论领导与管理的差异[J].学科建设,2013(4).

[6]刘兰芬.追问领导科学之“魂”[J].理论探讨,2011(6).

[7]梁琴.给予决策视角的领导与管理差异分析[J].管理观察,2016(4).

[8]朱立言.再论领导与管理的差异[J].中国行政管理,2000(10).

[9]任博.适应变革的时代,领导与管理的结合[J].领导科学,2006(20).

[10]苏畅.社会分工视角下领导与管理的差异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

[11]Shamas-ur-Rehman Toor.Differentiating Leadership from Managemen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Leaders and Managers,.Leadership from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1.

作者:郭俊杰

第4篇: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摘要】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国梦”的法律保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就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是要依宪执政,这里既体现了执政党对宪法的高度尊崇,以及党关于实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初步蓝图;也体现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经验的前提下,依法治国不断得到完善和推进。

【关键词】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关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078-02

作者简介:闫英丽,河南登封人,汉族,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里的“良法”是中国语境下的良法,与亚里士多德的良法有一定的区别。从依法治国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良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人民代表提案,并由立法机关制定的符合中国国情民意的法律。这主要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章宗旨以及我国的民主制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法律,才能更加具有科学性、符合国情民意,才具有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一、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的历史

自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的地位得到了肯定,但是对法律并不重视,突出表现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的一系列讲话,例如说:“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养成习惯……民法、刑法那样多条文谁记得住?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并且在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大会的决议都是法,在毛泽东思想发展不够成熟的时期,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党中央并没有对法律以及法律的尊严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中国的十年文革的混乱局面。

邓小平时期,这个问题被逐步的认识并逐日提上解决的日程,他的一系列讲话逐步阐明法律的重要性,人民民主要保障,必须加强法律。要做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民主具有足够的客观性,即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大跃进文革等过去一系列的国家的磨难,和党内的领导思想和作风的偏差有不可磨灭的关联,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是更加值得党的领导人反思的。这里邓小平明确的指出制度问题,但是却隐约的提出了法律的规范作用,即制度可以使人变好也可以使人变坏,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制度是否具体有足够的权威。制度的权威性的提出就已经明确了法律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江泽民时期,法律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制度上都得到了重视。

1999年3月我国在充分认识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将次方略庄严地记载在宪法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3年,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依宪执政。总之,法律的不断完善,法律权威的维护需要人民,为了人民。

二、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也是加强、改善党的领导的治本之举。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人民的利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方略,所以,依法治国的“法”必然体现党的利益与意志,而党的利益与意志与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一)共产党的性质及执政理念体现人民的利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二个先锋队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的论述等等,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文艺座谈会议中,当时特指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每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1928年党的六届二中全会中毛泽东就明确的指出:“党所需要的党员的确是群众斗争中能积极为革命工作的先进分子”“在实际的斗争中,党员不仅是实际中的战斗员,而且必须是群众中的先锋分子”。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会议指出“要以好的作风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的原则,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等等都充分体现党作为模范先锋的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宗旨。

(二)依法治国的“法”体现人民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以及党的性质是在党的意志的引导下逐步具体化的,然后再以法律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逐步规范化,但最终体现的是人民的利益。除了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日趋法律化之外,党的意志也通过有关法律的指定以法律的形式上升为国家的意志。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到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执政机关:政府;以及利益的受益者:广大人民群众。其具体路径的科学与民主性也充分的体现法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党通过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把其所代表的人民的核心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政府作为执政党的执行机关,是在党的意志的指引下所建立起来,所以在实施当政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国家的意志转换为人民的具体行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法律的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是依法治国这一方略进一步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良法”,“良”既要求法律的科学性,具体到社会主义国情民意中,良法要体现“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这里的良法就是要求把党的政策作为立法的根本指导政策,这就要求立法在发扬立法精神的前提下不与党的政策相抵触,最终实现党的政策方针成为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规范。这里我们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语境下,党的政策的制定始终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也就意味着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律和法规日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使人民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下,享受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法律的科学性与符合民意性离不开党对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的领导。

(三)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体现人民的利益

依法治国,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阐发的观点一样“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即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充分保障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就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所以只有在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得到切实的实现,人民的利益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201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一、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

一、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5篇: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研究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朱晓丽

摘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关键词: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理论上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学习和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这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体现了十八大精神,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党依然自始自终发挥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确保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是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始终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这一点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能含糊动摇。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反映了特定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治,就是依照法律即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领导是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

(一)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两者根本一致、内在统一。首先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之中国梦。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国家治理形态,与特定社会制度相联系。法治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法治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是党领导的旗帜,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我们必须高举这面旗帜。其次,在方向上一致,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法正体现了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民主,让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物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因此,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持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既是党领导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向。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最后,在机制上是一致的,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即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又自觉在宪法法律内活动。同时,我们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员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社会主义法治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能平等,任何人不管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反宪法法律,都将受到严肃追究。因此广大党员不但要和全社会成员一体遵守法律,又要恪守更严格的党纪党规,这既是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领导的机制、管党治党的机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机制,我们必须始终遵循、全面执行。

(二)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通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首先争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又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雄风正劲的带领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一个历史时期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的领导作用,由此说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是历史确立的,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这是中国当前的本土现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党的领导可以使依法治国坚持正确的方向,有坚强的政治保障,这决定了中国的法治理想能否实现。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这是立论逻辑。是由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使然。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法治建设贯穿各个方面,贯穿始终。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揽全局,法治建设必然纳入党的领导范畴,领导视野,党领导中国法治建设无可争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八届四中全会致力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归宿。

二 如何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结合起来?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体现了十八大精神,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党依然自始自终发挥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确保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是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始终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这一点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能含糊动摇。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反映了特定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治,就是依照法律即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领导是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局性和系统性,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即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把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经济、文化、生态事业的管理都纳入法制化轨道;又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是一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和权利、履行义务和职责,这些都只能通过执政党来领导。在我国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位置,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才能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真正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才能促进和保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的开展工作,带动全社会成员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繁重性和艰巨性,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文化的国家,不仅封建迷信思想和意识根深蒂固,而且亲朋好友同学乡党情结深厚,人治传统加上人情社会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桎楛和障碍,这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这就需要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特别是政治、组织和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才能破除依法治国中的各种障碍,顺利实施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赋予了党治国理政的责任和使命。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管党治党的总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它以执政党的纲领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要把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有机统一。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李克强总理简单的一句话道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旗帜一旦举起,党就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党员干部必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决不能打法律的“擦边球”、搞“越位”否则党怎么能够要求全社会遵守宪法和法律,又怎么能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捍卫宪法法律的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各级党组织必须转变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实现党和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依法治国。

(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加强党的领导,关键要做到《决定》中指出的:“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要做到这“三统一”“四善于”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党领导立法,就是根据党和国家大局、人民群众的意愿提出立法建议,立人民需要的法。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要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引导立法机关把握立法方向,突出立法重点,使所立法律更加务实管用有效;突出党的工作重心,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行行政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等重点,适时制定、修改和完善各项法律,不断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2.坚持党保证执法

党保证执法,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工作体制。要深化政治立场、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教育,使执法者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宪法法律保持一致;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向宪法宣誓,确保公务员行为符合宪法法律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行政机关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3.坚持党支持司法 党支持司法,就是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继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司法权运行机制;督促各级党政机关带头执行司法机关判决,切实纠正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机关办案问题,切实纠正当事人不服司法裁判反复向行政机关施压现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人民信赖的人才队伍,使事关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岗位始终由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担任。 4.坚持党带头执法

党带头执法,就是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引导全社会信仰法治;带头以严格的党规党法管党治党,使全体党员都成为全社会守法的表率。要强化法律意识,强化法治思维,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以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开展普法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保持对宪法法律的忠诚之心、敬畏之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不得逾越法律底线。

总之我们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不动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6篇: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和农村基层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2/3以上,当前突出的三农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农村的干群关系,而干群关系是否搞好对于国家的安全和政局的稳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我国农村很多地区近年来普遍出现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追求其成因,农村基层领导者缺乏领导艺术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导火索,甚至也是本质原因的一部分。大多数干群关系紧张的农村地区,基层干部(村级干部)还没有真正彻底转变封建的官民思想,没有真正建立人民公仆的意识;通常以暴力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缺乏与村民的固定交流和沟通,这些都是村官缺少领导艺术的表现。

农村基层领导者需不需要领导艺术,这是毋庸臵疑的,紧张的现状已经告诉了我们正确的答案,但是领导艺术在农村产生也有自己的困难,大多数村级干部自身也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素质普遍较底,因而对于当前情况没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对于艺术的处理与农民、农村有关系的问题,对于领导艺术在基层领导中的重要性缺乏清楚的认识,对于目的的意识如此强烈以至于忽视了手段的合法性和被领导者(农民)的切真感受,导致本末倒臵,造成干群之间的疏远,偏离了农村加快发展的道路。

下面我们通过阐释农村基层领导者缺乏领导艺术的根源,论述领导艺术在农村的重要性和产生的条件以及具体的体现和根本的要求,为农村的健康发展、为农村干群紧张关系的缓解

1 提供一些帮助。

一、农村基层领导艺术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和高层政府的领导者需要在其领导活动中注重领导艺术,已经得到了我们的共同认可,然而对于农村村级干部在其领导活动中是否需要领导艺术,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同意者认为紧张的干群关系的现状已经告诉我们以往忽视农村领导艺术所带来的恶劣后果,所以在农村领导活动中急切要求领导艺术。不同意者可能认为领导艺术应该是很高雅的,不可能为村级干部所理解,也不能以粗俗的农民为其实施对象。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对“领导艺术”概念的非正确理解上。

领导艺术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最优的方法、手段和程序并且要尽量减少达到目的过程中的副作用,因而,只要有领导活动的地方,有一定有目标,有目标就一定有追求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就有最优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就一定有领导艺术。问题只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有没有掌握和应用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对农村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当前农村的干群关系紧张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者没有注意到领导艺术的运用,采取粗暴的方式,“搜刮”农民,“抢劫”农民,而不是服务农民,造成了农民和村级领导之间本来应该交融的关系变得疏远,本该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异变成了“羊-狼”关系。本该是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却变成了农民惧怕和憎恶的对象。

弱小的农民对村干部产生了本不该有的惧怕心理、敌对情

2 绪,内心深处却对之有恨之入骨之情。而村级干部也觉得农民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配合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刁钻。干群相互之间的关系因而尖锐的对立起来。而解决这种紧张局面,必须要在农村的领导活动中引入领导艺术,引入符合农民审美或体验要求的领导艺术。

第二、民主之风已经逐渐刮入农村和农民的脑中,与市场的亲密接触使农民对自身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农民的知识层面也在不断的上升,因而,对农民的领导必须真正使得农民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领导活动中去,投入到目标的实现中去,因而必须要有领导的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命令和强迫。

二、农村基层领导缺乏领导艺术的原因 (1)领导者个人素质不高

农村村级干部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理论功底薄弱等问题,对于问题的分析缺乏长远的眼光,抓问题很难抓住主要的矛盾。而对于领导艺术在领导活动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因而轻视或者不理解领导艺术,只注重上面交给的目标是否实现,而不管过程与方法,这样往往造成隐性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的积累必然会有一天由隐到显,酿成矛盾。

(2)封建官本思想的残余依然存在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官民思想残余依然存在与外界接触不多的农村,虽然民主、法制的声音已经进入乡村,但是农民潜意识里的“父母官”思想尚未消除。村官始终意识到自己“官”的身份,农民意识到自己“民”的身份,无形中官民之间的距离被拉远了。“领导”农民,而不是服务农民,当人民的主人,

3 而不是公仆,如此,领导艺术如何能够在领导者的领导活动中产生?

(3)压力型的村级领导

从中央到省、市、县、乡的关于农村发展的各项量化指标,最终都压在村级干部头上。一个干部的政绩、荣辱与之挂钩,这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压力。能够圆满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才能让上级满意,为此,村官不得不为了目的,为了指标而不择手段。受到层层压力的村级干部,权力的张力不够,通常只是县乡相关政策和指标的传达者和执行者。面对关系到“生存”的各项指标,如何还能考虑到领导艺术?往往只能依靠暴力手段来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例如征税,真正家庭困难交不起税的农民可能就会成为施暴的对象,指标的牺牲品。

三、农村基层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艺术自身并没有雅俗之分,但是不同的境遇中的人的确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观,领导艺术也不例外,对于农民的领导艺术和对于工人的领导艺术、对于知识分子的领导艺术有一定的区别或者不同。艺术应该是生活的写照,对农民实施的领导艺术就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所关心的问题,实施农民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领导艺术。要让领导的对象---农民能够主动的、积极的投身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领导艺术:

(1)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正确处理好权利和权威的辨证关系。

基层领导者必须具有一种使农民信赖和服从的力量,这种

4 力量就是领导权威。领导威信的获得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得到困难,失去容易,而且极其脆弱和易损。领导者的最大成就,是在他领导的群体中建立起一种权威性地位。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组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即权力性因素和非权力性因素。村干部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就必须兼顾这两个因素,正确处理好权威与权力的辩证关系。

第一、要正视权力,正确运用权力。权力是权威的重要支柱,没有权力就没有权威,但拥有权力而不能正确运用,权威也很难树立起来。权威是相对而言的,它的对象是群众。脱离了群众,不仅树立不起权威,反而会导致“权危”。

第二、加强干部自身整体素质的修养,树立非权力性权威。村干部除了依靠权力树立权威外,还可以靠个人的品德、人格、学识、才能、作风等方面的影响力,树立起令人崇敬的非权力性权威。对领导者树立权威来讲,非权力性权威有权力性权威不可比拟之处。这主要表现在:非权力性权威,是通过领导者的自身的优良素质感化周围的人,使群众从心理上认同,从感情上接受,进而影响群众的行为,并在群众心中形成一个“权威”的形象。即使以后领导者的权力消失了,其“余威”也将长存。事实证明:非权力性权威,例如德高望重比权力更能够解决农村和农民实际问题。农村干部能否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建立非权力性权威,首先是取决于自身的德行修炼。自古以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无道者肯定不得民心、孤立无助。在这里,道者,德也,是领导者树立权威的核心。其次,要亲近群众,以情感人,因此,增强“人情味”便是领导者树立权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有

5 人形象地说,威信主要是来自“两种距离”,即领导者应与群众在水平上拉开距离,在感情上缩短距离。我看是有道理的。在感情上缩短距离,说到底,是领导者要以关心、理解、信任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群众,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扎扎实实解决存在的问题,群众回报于他的,也一定是拥护、忠诚和爱戴;相反,如果领导者对待群众冷漠、傲慢,不可一世,那么,群众给予他的也绝不是尊敬,而是回避、疏远、对抗或抵制。关心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尊重他们的人格、意见和职权。这样,领导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烦忧,大家就会主动出谋划策,与你患难与共。

(2)领导者的沟通艺术

沟通在基层领导活动中尤其显得重要,不少矛盾的产生都是由于干群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农民群众由于其思想的固执和狭隘性,对于政策和工作的理解方面常常会出现误差,小农思想又使得农民的目光不够远大,常常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对于长远利益,对于政府政策的长远规划认识不够,理解不透,甚至因为危害了眼前的利益而产生不满和抵制的情绪。而不少农村干部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味的以暴力手段来执行上级的政策,缺乏与农民交流、沟通,帮助农民理解政策和解除疑惑,从而造成了局面的紧张。

村级干部要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需要经常和群众沟通思想,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不能脱离群众,“孤军奋战”,领导活动离不开被领导者,离不开群众。但是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交流要考虑到群众的接收能力和理解水平,考虑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现实。因而在交流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6 第

一、要把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讲得透彻。更多的时候,要用详尽的事例或者打比方的方法来阐述问题,而不要把上级的理论拿来直接灌输给农民群众。农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对于纯理论的说教很难理解,甚至觉得乏味而产生抵触理论的情绪。“说话要分对象”是沟通中的基本要求,这并不是说要见风使舵,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而是要针对对象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方法,或者理论或者举例或者两者兼之,把同一个问题阐述清楚。对于农民群众,要采取他们能够更好理解的方法,通过列举事例,打比方,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条理清楚化。

第二、要缩短干群之间的距离,以亲和的、真诚的态度和农民交流。交流应该是双方的,而不是一方居高临下的说教,一方毫无回应的接受,不应是一问一答式的被动“调查”,交流双方应该没有任何距离。然而现实中,农民群众由于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对于“官”常常有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作为与农民群众直接沟通的基层领导不能不理解这一点,因而在交流中要尽量减少群众的距离感,要让农民群众觉得像与亲人和朋友交流一样,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能放得开,也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而群众一旦认可了你,就会把你当亲人一样看待,把自己的心打开让你看。

如何缩减距离?在思想沟通中,领导者要通过以心换心,用道理和情感打动对方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积极性。首先,要满腔热情,赤诚相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领导者必须捧出一颗火热的心,与之赤诚相见,去打动对方。其次,要双向交流,两

7 心结合。沟通须由双方共同完成,要注重双向交流,达到两心结合,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更不能我讲你听,居高临下。要尽力启发群众讲心里想说的话,讲最关心的问题。听取群众谈话时,要平静安详,专注耐心,不可左右环顾,心不在焉,给人以不尊重的感觉。而轻易打断谈话,当场尖刻反驳,更为与群众沟通之大忌。

第三、要真正把群众所反应的问题及时落实。这是沟通交流的目的,也是和群众长期持续交流的保证。了解了群众所思所想,但是却不给群众解决问题、办实事,只会让群众满腔热情被扑灭,只会让群众觉得是在搞形象工程,只会增加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感。长期以往,只会扑灭群众和干部交流的积极性,造成干群关系疏远。

沟通应该是长期的,惯常的,通过沟通,了解农民群众的心态,了解群众对政策的反映情况,并及时做好群众疑问的解释工作,解除群众顾虑,真正把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上,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才能更有利于领导活动的进展和目标的实现。同时干部要创造条件,能够让群众能够及时反映自己的观点,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从群众的批评、责怪、甚至辱骂中查找自己工作的不足和缺点。

(3)要正确的定好自己的角色,摆正和群众的关系 村干部要认识到自己首先是村民的代言人,而不是上级命令的执行工具。村民通过他们来与代表国家的高级干部进行交流。在征税、计划生育过程中,既要教育村民按时缴纳税款,履行义务等,又要维护村民的利益,抵制税外收费。村干部要

8 充分发挥村民代言人的角色,作为群众代言人,要真正的代表农民群众,而不是代表自己,处处想到农民的合法利益,以农民的利益为中心,在村民和国家之间做好纽带的工作,把上级的政策及时正确的传达下来,把下面群众的反应和意见及时上传上去。

要认识到自己是农民群众的服务员,是农民群众的仆人,而不是群众的主人。要把工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服务群众,而不是作威作福;给群众办事,而不是群众给你办事;为群众的利益着想,而不是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着想。这就要求村干部不可拿群众赋予的权力来谋取私利,腐化堕落,要始终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可以处事不公,偏袒一方,尤其是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应是服务型干部的最重要标志。要服务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

要认识到自己是农村发展道路上的领导者。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要积极主动,不应该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态度,不应温饱即安,而应该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农村致富的道路。有些村干部以保全其职位为目的,抱着政治上不犯大错误,人际关系上不树死对头,万事看风向,跟着向前走的中庸态度,对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有的循规蹈矩,不思进取,总是前怕狼后怕虎,在位多年本村面貌依旧,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殊不知这是对农民群众的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村干部应该以村民的经济利益为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变和建立合理的农村

9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符合本村资源配臵的经济项目,使集体经济壮大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长期以来忽视农村基层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的后果,已经在农村问题上逐渐凸显出来了。干群关系日趋紧张,三农问题日趋严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幸而这些都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也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如何更好的处理和解决好农村问题,搞好干群关系,农村基层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应是一个切入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农民的素质在逐步的提高,农业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农村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干群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注意基层领导者的领导艺术。而领导艺术的实现关键在人,因而提高农村领导者的素质,应该是把领导艺术引入农村管理的立足点。

四、农村领导艺术“二十法”

1、方圆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上任的领导者一方面,面临着全新的人际关系,统御基础非常薄弱;另一方面,新官上任“三把火”,往往谋求尽快取得成就。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开局艺术是先圆后方,着眼于人际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慢慢改变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各种消极关系,建立统御基础,逐步在领导活动中扩大职位权的使用,使软权力硬化,从圆而方。

2、温暖法。我国有句成语,叫做“雪中送炭”,这就是说当人们迫切需要的时候,主动送给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就能给人以没齿不忘的印象。

3、开导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中,要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通过引导,让群众心理产生顺势而进的欲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达到“喷薄欲出”的程度,那样领导者的开导也就水到渠成了。

4、外脑法。根据需要设计简明清晰的调查表,向专家和有关人士咨询征求意见;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互相质疑、挑剔、争辩;也可以请某个行家谈看法,提建议或登门求教或邀其实地考察、分析、诊断,为领导决策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意见。

5、调控法。领导活动就是调控被领导者心理活动的过程。军事指挥家以其沉着镇定的神志和果敢明智的指挥,赢得士兵们的信赖,起到鼓励士气,控制复杂多变的战局的目的;企业家善于向职工阐明企业兴衰与个人捆绑在一起的道理,以激发起职工的热情。同样,当我们运用政策的、法律的、行政的、纪律的、精神和服务的手段将人们的心理调控到一种最佳的境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花蕾”也必将被催发出来。

6、评语法。下评语是一种整体激励式的领导方法。上级对下级工作的肯定,可以增强下级班子的荣誉感和进取心,也能够督促下级班子精诚团结,形成合力。

7、幽默法。幽默可以创造亲切愉快的气氛,促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思想、感情的交流。群众对领导,总会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条心理的鸿沟,当群众见到领导干部时,总感到紧张、拘谨。这时如果领导者说几句得体幽默、风趣的话,就会使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缩短了双方的距离,从而打开思

11 想的闸门,向领导者倾诉自己的真情真话。

8、“拖延”法。领导者由于学识经验以及周围环境的因素,对于一事物的认识难免失之偏颇,凭着一股热情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很可能造成决策失败。如果懂得“拖延”艺术,将某件事“拖延”一下作冷处理。然后,经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就可能使决策获得成功。

9、演说法。演说法是一个干部在演说中娴熟运用有声语言和感情语言的手段与方法。演说中要做到“四个要三个不”:要精心准备。对不同的演说形式,照稿的或者脱稿的,即兴的或专题的都要做到胸中有谱;要缜密用语。在正式场合下,领导者的一词一句,都代表着组织决策后的观点和意图,对群众行为有直接影响;要姿态得体。演说者要既“说”又“演”,有的同志说中缄默无语,却使人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要善于应变。对演说中出现嘻闹、喧哗等混乱场面时,要观察敏锐,反应迅速,或删除不合时宜的演说内容,迅速调整演说方法,或加重语气,尽快改变不利局面,同时要做到不讲无准备之话,不讲假、大、空之话,不讲不能自圆其说之话。

10、走动法。走动法是对当前某些干部只听汇报,只重数据分析的弱点而提出的,按照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三点:要信任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感到拥有自主权,成为家的主人;要直接接触群众,实现面对面的领导,领导人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11、“将将法”。领导者能因人善用,使其发挥潜力。许多

12 同志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有组织能力问题,有思想方法问题,对部属缺乏基本的信任,唯恐他们挑不起担子,不胸怀宽阔,担心能力强的部下“功高震主”。这几种情况不利于“将将”,贻误工作,亟待改进和克服。当然我这里说的“将将”并不是要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恰恰相反,只有盘活了“一班人”,深入实际才能有充裕的时间。

12、育才法。“育才法”的实质就是培植下属,相信群众作为提高绩效的关键。主要是运用影响力,但不控制一切;协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并不为下属提供所有的答案;参与解决问题,但不要求以自己为中心;运用权力,但并不掌握一切;负起责任,但不排斥别人。

13、回顾法。端起碗来喝酒,拿起筷子吃肉,酒足饭饱后还要“骂娘”,社会上这种现象并不少。对这种人,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回忆、对比、回顾、对照的方法,触动他们的灵魂,使他们从中想到改革开放给他带来真正的实惠。

14、暗渡法。批评也有个方法的问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典故。我们的批评也可以借用“暗渡陈仓”的方式,撇开直接的面对面的交锋,通过其它途径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暗示式、启发式、参照式、商讨式等等。这些不具有批评之势,却能达到批评之的目的。而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心照不宣,相互有了“暗渡”的境界。

15、共鸣法。在《战国策》里,触龙巧说赵太后的艺术,用的就是共鸣的方法。现在,要使党的每一次方针、政策和国

13 家的法律法规都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就有责任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艰苦工作,把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向人民群众讲清楚,说透彻,引起共鸣,形成共识,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16、“踢球法”。球场上大兵压境,攻势正旺,别人送来一球,满指望你能起脚射门,再下一城,无奈对方防守严密,或自己脱不开身,你就不得不将球转路以求进攻奏效。我们在工作中,何尝不是如此,人家把球送来了,而你在职权范围内根本无法处理。这种“球”不踢开行吗?因此,对那些非踢不可的“球”,要尽快踢出去,这样就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官僚主义者的踢皮球与这里的踢皮球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渎职后者是负责;前者应受到谴责,后者则应受到赞扬。

17、连接法。一个干部,上有领导,下有群众,在传达贯彻、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指示中,不能当“传话筒”、“扬声器”,不能照搬照抄,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上级的命令指示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出发,以整体的胜利为胜利,当局部利益影响到整体利益时,要敢于牺牲局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否则,就会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对党和国家的建设都是非常有害的。

18、抛引法。“抛砖引玉”艺术应用于领导工作实践中,看似简单,但真正运用好也不那么容易。“抛砖”要抛得富有成效,

14 就要抛得通俗、简炼、明了,提纲挈领,使被调查、座谈对象通过你的抛,能立即进入思维,并通过思维及其表达使你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19、治身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一个农村工作的同志要增强凝聚力,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就必须在下列“十个三”上下功夫。在思想上树立“三爱”—爱党、爱国、爱民;在学习上需要“三诚”—诚心、诚恳、诚实;在观念上具有“三开”—开拓、开创、开明;在决策上保持“三清”—清醒、清楚、清晰;在为人上必须“三廉”—廉政、廉洁、廉明;在作风上做到”三干—实干、苦干、巧干;在方法上学会“三功”—细功、软功、硬功;在治理上坚持“三法”—学法、依法、执法;在服务上面向“三农”—农村、农业、农民。

20、真诚法。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只有坚持“诚”的原则,对工作对象以诚相待,以心交心不瞒不骗,讲真话,办实事,才能打开受“教”者的心灵窗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离开了真诚,再多的方法,最好的办法,也将无济于事。

第7篇:领导讲话稿写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和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秘书二室“一周一篇”

推荐学习文章之二十六

(2008年9月29日)

领导讲话稿写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和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写好领导讲话稿,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权威与平易的关系

一篇好的讲话稿,总是权威性与平易性相结合的产物。领导讲话无疑要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要与讲话人的身份、地位、所代表的方面相符合,立场坚定,原则性强,严肃、认真、鲜明、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起到应有的强调、号召作用。这种权威,确实是一种原则的把握。但如果一个领导在讲话中,处处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措施生硬,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危言耸听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就会拉远与听众的距离,阻碍双方情感上的交流,就得不到思想上的共鸣,起不到应有的影响、教育和引导作用。领导讲话坦率、诚挚,就能很快与听众沟通,大大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自然而亲切的气氛中传达自己的思想。起草领导讲话稿,不仅要言之成理,还要善于把“理”说白说透,将各种事理渗透到亲切、自然的语言诱导中,便于领导权威的自然贯彻,消除逆反心理,达到讲话应有的权威效果。1

二、庄重与幽默的关系

领导讲话无疑要庄重,不能拉家常式地漫谈、闲扯,要严肃、认真、准确地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是领导讲话所必须把握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一个领导不论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中,运用什么样的语言,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原则限度去阐述、说明、表现领导的思想意识。领导既不能无原则地去评价某些事、某些人,也不能无原则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一味地表现自己,或以自我为中心。起草领导讲话稿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行文沉稳、扎实、郑重其事,以使领导讲话稿严肃、认真、原则性强,达到预期目的。但如果在讲话稿中一味地照本宣科或讲些大话、套话,开始说一通形势如何如何,结尾原则性地提提要求,没有一点灵活性,也是打动不了听众的。讲话作为一种鼓动、号召的手段,还必须讲求一些现场效应,努力与听众产生共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灵活性是原则性运用过程中一种必要的补充,以基本原则为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处理。幽默性是灵活性的绝妙体现。在讲话中适当增强语言的幽默性,不但会提高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也会为领导的风度增添异彩。当然,讲话中使用幽默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灵活运用,以使领导讲话丰富多彩、独具魅力。

三、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领导讲话,总是要通过阐明一定的道理来说服人、教育

人。“以理服人”可以说是讲话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如果仅仅以此为根据,通篇都是名词、定义、概论,一味进行简单的“满堂灌”,就会使人觉得深奥难懂。起草领导讲话稿,只有将说理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明白通畅、简单透彻,才能使所要阐明的道理生动、明了,使听众易于接受,从而达到讲话应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撰稿人首先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要想使讲话稿事理严明而又深入浅出、明白通畅,撰稿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平时注意积累各学科的知识,并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悟性与灵感。其次是掌握语言的技巧。讲话稿语言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数字串连法、借题发挥法、引经据典法、数字说明法等,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并在起草中灵活应用,会使领导讲话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写好领导讲话稿,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避免雷同

领导参加会议应邀讲话,常常会遇到多位领导讲同一个问题的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重复讲,势必会使听众失去兴趣,会场出现无人关注的局面。撰稿人应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在避免雷同上下工夫,使领导讲话既全面又独特,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收到好的效果。一般来讲,独辟蹊径会避免雷同现象,常常会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有些会议

的主办单位分头请领导出席并讲话,所送的是相同的背景材料,缺乏总体设计,起草的讲话稿很可能会重复。避免雷同确实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一般说来,撰稿人在起草讲话稿的过程中要避免雷同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根据领导的特定身份就会议的主旨阐发观点,展开议论,这样可较为自然地成为“一家之言”。二是适当变换议题的角度,用独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阐发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三是选择那些富有新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活动和求异心理的需要,使听众开阔视野,回味无穷。四是会议组织者要有总体设计,撰稿人不仅要拥有会议背景材料,还应该和会议组织者研究讲话的内容、侧重点。

避免重要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撰稿人预先着手,多角度地展开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论述,以使领导讲话独具特色且富有成效。

二、独树风格

领导讲话最忌千篇一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不同领导的讲话稿,往往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如大河滔滔,有的如小溪潺潺。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代伟人的讲话稿都有独特的风格。毛泽东的讲话稿深刻豪迈、洒脱精辟,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论述。邓小平的讲话稿实事求是、朴实无华,如“三个有利于”的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让人一听就明白,朴素而富有哲理,影

响深远。领导讲话稿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讲话稿的内容、层次结构和语言表达上。在内容上,有的喜欢突出一两个重点,有的喜欢面面俱到。在表达方式上,有的爱论理,有的喜欢谈事;有的爱讲得实一些,有的爱讲得虚一点。在句法上,有的喜欢长句式,有的喜欢简洁明快的短句;有的讲究章法,有的不拘小节等。讲话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抓住听众。撰稿人要在把握领导的思维、语言、文法特点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使领导讲话讲出自己的风格来。每个人所具有的异于他人的品格,异于他人的创造特点,就是其风格的具体体现。领导讲话要有风格,这也是客观实践所决定的。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可能千人一面。如果整篇讲话都是文件搬家、照抄报纸,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这样的讲话是过去也是现在的一种通病,即在内容的安排上成为上级领导讲话或有关文件的翻版。在篇章结构上,也常常是总结肯定前段工作、根据上级指示提出要求。长此以往,形成了许多“套路”。这种讲话四平八稳,毫无新意,使听众越听越没有耐心。其实,任何一篇成功的讲话稿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或真挚细腻,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飞扬。撰写领导讲话稿,要以传达、贯彻领导的思想、观点为主旨,不应拘于一章一法的限制的束缚。讲话不应有固定的章法,应随讲话的内容和场合的变化而随时变化,不仅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生动活泼、文采飞扬。撰写领导讲话稿,应当潇洒一些,讲究一些文采。文采与形成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使讲话

更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号召力,是语言表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由于领导的性格、职务特点、语言习惯不同,讲话风格也必然各具特色。

三、适当调剂

由于会议不同,领导的讲话有长有短,如果遇到长一些的讲话,一般来讲,任何人都会感到疲劳,精力往往不会像开始那样集中,特别是到会议最后,主要的东西已经讲完,听众的情绪开始松弛下来,台下有人开小会,有人收拾东西准备走,这样讲话就需要调剂情绪和气氛,即需要即兴调剂。对这一点,撰搞人也要预先考虑到,适当在较长的讲话中增加一些“调剂品”,激发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运用即时兴调剂要随领导讲话的内容而变化,随听众的不同而变化,有时用在开头,有时用在中间,有时用在结尾。讲话即兴调剂是领导机智灵活的表现,如能够很好地借鉴使用调剂艺术将使领导的讲话自始至终保持活力,富有吸引力。

21世纪是一个大竞争、大创造、大发展,需要大智慧、大手笔的时代,快节奏、高效率、优质化成为21世纪的工作基调。领导机构精简、办事人员干练成为时代特征,追求创新、卓越成为时代主旋律和领导的重要心态。这就要求文秘人员素质更高、视野更宽、思路更清、笔头更快、能力更强、业绩更佳。我们必须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写作水平上下工夫。(摘自《新编领导讲话稿写作实务》)

第8篇: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论文

——绩效考核方法应以人为本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080160

姓名:黄懿峰

绩效考核方法应以人为本

【摘要】企业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绩效考核方法的影响也是越来越明显。企业绩效考核和企业文化相互结合,两者相辅相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方法,能够激励员工,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更有认同感。

【关键词】企业文化,绩效考核方法,以人为本。

近年来,一项权威调查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4.2年,优秀企业为29年,民营企业为2.9年,跨国企业为11.5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为41年,卓越企业为108年。通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寿命有重大的影响。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支撑其自身的发展壮大。

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了。但是企业文化的内容较为抽象,较难具体化,而企业绩效考核则正好能够弥补企业文化这个不足之处。将企业文化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使企业文化真正深入企业的每个角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文化和绩效考核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是开展绩效考核的基础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它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帮助企业往既定的目标发展,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应该是贯穿整个企业的绩效考核的过程。同时,由于企业文化和绩效考核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也使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对整个企业起着指导作用,也不免对企业的绩效考核有着指导性作用,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应该有和它匹配的绩效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样,企业文化也指导着员工的行为。员工的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差异都会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员工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地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企业价值观,才能完成工作业绩而获得嘉奖、晋升等机会。同时,企业文化是高度抽象,涵盖了整个企业的目标,比较不容易去实行的,而绩效考核正是将企业文化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量化。所以说企业文化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绩效考核必须围绕企业文化的内容展开,无论是绩效考核的标准,还是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都必

须始终符合企业文化所要传达的意思,这样才能使员工更好地认同企业文化,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二)绩效考核是实现企业文化的辅助

企业文化是软性的投入,单从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来看,自身不易量化考评。在工作中,员工的积极性、精神面貌、价值观等因素的考评,只能是一些模糊的描述。企业文化是一种思想、行为准则,指导或者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所以其效果不易通过自身量化。而在绩效管理中,其考评的原则是能量化的就量化,不能量化要行为化,这正好可以弥补企业文化的不足。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可以很好地考核企业文化是否符合企业。

在绩效管理中,已经将目标细化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并且尽量做到企业的目标与工的个人目标相结合,相当于为每个员工提供自身的发展平台,就起到了激励的效果。使得一位员工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他们感觉是在为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奋斗。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绩效就会大幅提高,团队的绩效也会随之提高。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使企业文化深深扎根到每一位员工的意识中去,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塑造以人为本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方法。

(一)中国现有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了,但是我国许多企业,虽然有一套很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但是却很少能够很好的实施,完全是空有一套架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更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摆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我国传统观念“不得罪人”的影响,使得企业中有一股“老好人”的风气,大家都不愿意在考核时对别人做出反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则是一种“重资历,轻能力”的文化,在绩效考核时,往往对老员工加以照顾,这点对年轻员工的打击是很大的。这两个原因,正是酿成了现在很多企业空设绩效考核的尴尬境地。更严重的,则会使企业多数员工认为考核不公平,完全忽略自己的不足,而是将原因归咎于他们上司没有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

在这方面,联想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联想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员工“踏实实工作,正正当当拿钱”,反映到具体的管理措施即是用人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一切凭业绩说话。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他们有一套规范的手段和流程。不是以某个人的主观判断来决定人员的录用和选择,而是在对素质、能力综合评价的基上,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联想有一套从战略目标到组织到岗位责任的可操作化要求。针对业绩管理制定出可衡量

指标和激励机制,在赛马中识别好马。每个员工进入联想的时间可能有先后,学历也会有高低,但只要有能力,创造出了显著的业绩,都可以得到重用,都能够有所发展。在联想,因为业绩突出,一年之内提升三次者有之,进入联想仅三个月,能力强得到重用者有之。在联想,你永远会是“小马拉大车”,因为一旦你长成大马,就会有更大的车让你拉,这也迫使员工不断给自已提出更高要求,在提高中去应对工作的压力和挑战。

(二)以人文本的绩效考核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越发深入企业,企业家们都已经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管理都必须围绕员工展开,这样才能是企业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而企业文化也应该围绕以人文本展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关注的是员工的个人发展、人生规划等问题,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提倡的是人性化管理理念。

在实施绩效考核之前,宣传及培训工作非常必要,消除和澄清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让大家认识到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能力和企业的业绩,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只有企业获得发展,员工才能更多地分享企业成果,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思想引导,深化员工对个人和企业关系的认知,管理者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具体的工作要义同步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就考核达成共识与承诺,让考核真正深入人心,为绩效考核的推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借助纵向延伸的考评体系,在公司中倡导争先创优的文化氛围。

在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标准形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征求员工的意见,全员参与,一方面提高了员工对考核的认知度,大家理解和接受了绩效考核,减少考核工作的推行阻力;二是保证考核指标更加明确、可行,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隐患;三是民主参与决策的过程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大大增强组织对员工的向心力和聚合力,从而保证考核的顺利实施;同时全员参与有利于员工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企业形成开放的企业文化。

在考核实施的过程中,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严格遵守员工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一方面可以克服“重资历,轻能力”的文化影响,使得每一位员工能够得到公平的绩效考核,这对员工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更能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是管理者对每一位员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员工的能力更加清楚,有助于管理者将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这也是更好的贯彻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使得企业的业绩得到更好的提升。

总之,一个企业要使绩效管理得到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就必须塑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

化氛围必须把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岗位安排、工资报酬、晋升降级和解雇——看成一个组织的真正“控制手段”。因为,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将向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表明,管理层真正需要的、重视的、奖励的是什么。同时,管理者也应该清楚任何管理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任何一套绩效考评体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一个企业要使绩效管理体系得到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绩效考核也通过制度的确立为企业文化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朝阳, 张强.浅谈企业文化队绩效管理的影响

张龙, 李武武.论塑造绩效导向型的企业文化

第9篇: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关系:

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公司在环境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战略。

经营管理:经营管理(Operating and Management)是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之活动。经营管理职能包括五个方面的职能,即,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和公共关系职能。战略职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

联系:

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经营管理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是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之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经营管理应当是以战略管理为基础的,但经营管理包含战略管理。

区别:

(1) 管理的范围:战略管理是对企业全局长远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政策

和资源调配的管理。经营管理则是为使各职能部门的各种业务如,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业务顺利开展而进行的管理。

(2) 基本任务不同: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

定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企业的使命。经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使供、产、销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人、财、物各种要素合理结合,充分利用,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上一篇:证券市场的功能下一篇:高考英语改错单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