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领导力(共11篇)
------------------
这次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县处级干部公共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有幸听取著名道家文化专家、《辞海》编委、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有关老子智慧与人生境界的专题讲座,特别是《道经》第八章“上善若水”中,水“不争”的境界,让我感悟颇多。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君王所推崇所喜好之事当如同流水一般,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在老子看来,君王和那些治国理政的人当具有“水”的德性。我以为,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当从老子的“水德功夫”中,有所借鉴和领悟。
一是“居善地”,懂得谦退。水总是居于低洼之处,是最为谦虚的美德。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懂得谦退,把“官”往“小”做。要用张云泉“做官不可像官,做人必须像人”的说法去要求自己,努力以平民情怀和人性化的方法对待群众。
二是“心善渊”,学会包容。让心灵保持有如深渊的玄默沉静,如水与百川的兼容相合,展现无比的包容能
量。领导干部学会包容,就是要努力与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乃至不同政见、不同信仰的人或组织相融合,包容宽恕,和谐共生。
三是“与善仁”,崇尚仁爱。“仁者,二人也”,接人待物要无私无欲而利益他人,关心他人,保持仁德的至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懂得关心他人、仁爱待人,是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
四是“言善信”,讲究诚信。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巧言令色,不朝令夕改,是一个领导干部做人、做官、施政的最基本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群众拥戴,才能政令畅通、社会稳定。
五是“正善治”,追求完美。治国理政简明而条理,施政有方略,国泰而民安。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当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勤政廉政,恪守为民宗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把自己的“一地一方”治理好。
六是“事善能”,发挥所长。行事要尽人之才能而顺乎其才性,如水之浮载、清鉴、攻坚、润物也。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自己所熟悉的、擅长的、能够胜任的事情,还要调动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七是“动善时”,把握时机。行为举动顺合天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就像大海不违天时的涨落顺序,合乎自然时势的运动法则。领导干部一定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合乎时宜、科学正确的决策和措施。
一、公共危机管理和领导心理
(一) 公共危机管理及其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 又名政府危机管理, 指的是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所实施的管理行为和过程, 是政府解决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困境、险境甚至绝境的问题的过程。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质是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消除和降低危机带来的破坏性, 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组织方案对危机所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危机”, 因而其管理原则大都围绕这一内容而实施。如时效性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 即采取紧急处置手段对危机事态的发展及时控制。时效性必然要求效率性, 基于公共危机的高速蔓延, 政府必须要快速反应, 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同样, 公共危机管理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队伍可以独立完成的, 必须依靠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和结构的人员进行协同配合。科学性原则是以上三个原则的保障。科学性原则指的是针对公共危机事件要强调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从而以最合理的管理结构和人员配备方式来应对、克服和治理危机。
(二) 领导心理与心理应急
领导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主体, 是实施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而公共危机管理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任务和过程, 不仅仅依靠的是严格系统的管理科学, 还要受到领导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心理是一切行为的动机环境。而领导的心理状态往往对其在组织系统中带领员工实现组织目标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往往需要的是心理应急, 即对突发危机事件进行迅速反应、准确定位和及时组织排查。而心理应急体现的是主体在环境中由于遇到了突然的情景变化和刺激, 而主体通过对这种信息的接收和反应, 通过一系列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主观评价进而调整其适应行为。而领导的心理应急往往体现了领导在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位置, 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所进行的快速反应, 并迅速形成反馈信号而储存, 并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而归纳为一定的决策方案以备公共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和选择。
因此可以说, 领导心理应急和公共危机管理是精神与行为的关系, 领导心理应急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心理因素和动机环境, 而公共危机管理也为领导心理应急的成长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领导心理应急表现和要求
(一) 公共危机管理中领导心理应急的表现
由于危机管理所要应对的是公共危机事件, 而危机自身的很多特性决定了领导心理应急的独特表现。
1. 公共危机事件的威胁性决定了领导心理应急的素质基础。
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生往往会对个人、组织乃至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包括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运行, 因此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就要求领导具备相对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文化素质系统, 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以不断充实自己的劲头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行政水平。
2. 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
性决定了领导心理应急的预测能力导向。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往往是公共危机事件难于解决的原因, 因为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条件、状态和过程都是难以预测的, 也是不确定的, 这就决定了领导心理应急就需要具备预知性判断力。其一是事前预判, 主要的工作是利用领导者自身的资源, 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做系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 然后为预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事后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44页) 预判, 这点是基于危机的“连锁反应”的考虑, 对于已发生的危机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 洞察危机的潜在因素, 防止危机破坏作用的扩大。这种能力导向是领导心理应急能力的重心。
(二) 公共危机管理对领导心理应急的要求
1. 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态度决定一切。好的心态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尤其是在应对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 领导在整个管理构成中要面临很多复杂的情况和不确定因素, 因此就需要有一个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能够随时找到平衡, 从而冷静的判断, 沉着的应对, 让危机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成功实施。
2. 事必躬亲的心理示范。
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其自身的危害性和突发性会带来极大的恐慌, 而这种恐慌往往由于人的心理对负面效应的过度关注而被放大。这就需要领导心理应急所表现出来的对这种恐慌传导效应的终结。领导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事能力, 成为群众心中的精神支柱。如汶川大地震时, 温家宝总理亲临现场, 对灾区人民和救援队伍表示了慰问和感激, 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 其稳定民心的作用是无可争议的。
总之, 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态度, 虽然整体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由此奠定了领导心理应急的一切目标都是对危机的整治、防范和化解, 但是领导心理应急的实施如果能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优化, 往往能挖掘危机背后的重大机遇, 成为打破僵局、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女性 公共领域 危机领导
近年来中国女性公民参政议政受到高度重视,大批优秀的女性人才涌进政治高层,以人大代表为例,2012年两会约3000名人大代表中,女性占比21.33%,较往年有所上升。伴随时代的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与日俱增,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甬温动车脱轨等突发事件时刻考验着女性干部的危机处理能力。
一、 危机领导的时代价值
1、危机领导的内涵
危机(crisis)一词在牛津高阶中的解释是“危机,危机关头”,美国学者罗森塔尔定义“对一个社会运行系统内部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的严重威胁,在时间和不确定性的高压下必须对其做出重大决策的事件”;在我国对它的称谓是“突发性事件”、“突发性危机”、“公共危机”。危机领导是以领导价值观为指导的一个复合概念,它更加强调领导面对危机的决策能力。
2、危机领导的时代价值
首先危机的突发性、紧急性、社会性、政治性、公共性、复杂性、威胁性、危害性、不确定性与危机的双重性等特点使情况错综复杂。其次危机领导方式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态度的不空开不透明;责任部门互相推诿,权责不明;媒介作用,处理得好能弥补工作的不足,处理得不好,负面效应扩大;公民危机感应力加强,受伤害程度始料未及。第三危机领导的作用: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毫无征兆,在发展成更广更深性质更恶劣的事件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力的处理,安稳民心,抑制事件扩大化,做出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决策减少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发事件发生后,建立健全处理突发事件的回应机制包括事前防备,事中处理,事后总结,如何发挥领导控制力,如何协调公共关系,如何发挥领导的创新能力等。
二、 女性领导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不足
1、自身素质的限制
身体素质,和男性干部相比,女性体格和身体素质都远不如男性;能力素质,宏观层面决策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较差;不善于理论思维,惯于感性思维;心理承受力与自制力较差、遇事瞻前顾后,不果断,缺乏闯劲,不愿主动承担责任与风险;要么自尊心和依附心较重,要么争强好胜易受情绪影响;女性领导“娇气”和“骄傲”的个性。
2、家庭限制
女性不可避免的分身在社会、家庭和个人中有多重角色,特别是女性干部易受家庭所累,参与实践和锻炼、提高自我的机会较少,其天性中的母性、感性情怀和牺牲达成的和谐使女性无法抛下家庭责任这是一个方面;其二,女性纵使抛下家庭,但是家庭问题造就的矛盾会给女性带来不幸福感,失去力量,影响政绩;其三女性从政受到的质疑,权钱交换,潜规则都是吞噬女性雄心的烈焰。
3、玻璃天花板的制度限制
1986年华尔街日报记者首次使用玻璃天花板理论(Glass Ceiling)这一术语,它是指“女性在晋升高层主管职务时,常易遭受到某些向上移动的阻碍,这些阻碍通常不易察觉,且无明文规范,就像无色的玻璃天花板一样”性别并不是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唯一原因,但与性别相关的讨论和认识的确限制了女性领导发展空间。天花板理论反应了女性领导在权利尖端的缺失,女性领导参政的人数偏少,比例偏低,文化素质水平偏低,一般居于副职和中层。在具有重大决策能力要求,“一把手”位置相对稀少,但女性角色比较明显的部门有如妇联,社联等较多。
三、 提升女性干部危机领导能力的维度
基于自身优势分析,社会角色的期望和压力并以此作出合理的人生规划是下文的思维走向。
1、社会性别维度
木桶原理补充短板的理念并不具备普遍解释力,借鉴树冠思维的精髓:组织不必全能化,最大限度的发挥长板优势,通过合作降低成本实现整体效能,所以女性领导不必追求样样精通,只需要社会分工中与男性合作,互为补充。例如女性在个性方面的优势,具有敏锐性,包容性,变革性,感染性,女性气质中的柔美,韧性和母性情怀等等,它是行政管理中的润滑剂;女性在管理风格上善于民主型,参与型,启发型区别于男性的专制型,威严型,命令型的管理风格,有利于管理风格的多样化。社会性别的差异不因为身体素质的差异就武断地认为能力的差异,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女性领导者应当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形成自身高能力决策水平和风格,积极自信,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态度迎接挑战。
2、社会情境维度
解决社会维度的问题需要:第一,社会层面对于女性问题的关心和重视,重新定位女性作用,职责,给予女性发展的平台,完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妇女从政的公开透明,塑造两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和谐氛围。第二,妇女从自身备束缚的思想中觉醒出来,去粗取精,发挥个人能力和魅力,用于开拓进取,积极向男性学习,有理有利有节的在男性权利系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三家庭给予女性更多的包容和宽怀,推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3、职业生涯维度
危机处理还是作为领导处理其他事物的能力,归根到底在于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第一、正视女人,母亲,女儿,领导的多重角色,回归家庭,回归岗位,勇于承担责任;第二、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分配不同人生阶段的着力点和目标,对于工作的性质,地点,时间对家庭时间,子女的抚养等影响条件作出熟稔的思考,对职业的影响力,地位,声望,名誉,收入,满意度尽量考虑到位,根据职位变动及时作出新的规划。35岁是女性的分水岭,35岁之前基本以家庭和母亲的角色为重,35岁之后家庭角色趋于稳定和成熟,是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第三、终生学习,勇攀高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赖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是生动例證,或许离我们甚远,但是中国政治高层中涌现的一批批女性干部,吴怡,陈至立以及各省市各个岗位的女性领导干部,相信他们都是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来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九版
[2]徐盈盈.从女权主义视角透析女性领导魅力和领,导风格的理论建构,燕山大学.2009.12
[3]许城.我国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领导研究,延安大学.2010.06
[4]傅跃琴.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重庆大学,2008.05
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质量,经研究,决定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杨光辉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周宝岩卫生院副院长
王凤亚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张敏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主任
张超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副主任
张晓娜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保健科科长
为了更好的完成上级领导对我院的指示,更好的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的要求,特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组长职责:
负责本辖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定具体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办法和实施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管理的要求,将任务层层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人,并落实有关经费。定期向县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汇报进展情况。
2.副组长职责:
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及上报项目信息,负责并督促各成员积极完成所管辖片区的健教,建档,儿保、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精神病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各成员职责:
(1)李某某负责桃来村所有的建档、儿保、孕产妇、老
年人、慢性病、精神病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武某某负责南营子村所有的建档、儿保、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精神病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其它成员负责所辖区建档、老年人、慢性病、精神
病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孙某某负责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保
健及孕产妇管理。
某某卫生院
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卫生室、卫生院各科室:
为进一步理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明确各单位及部门职责,强化综合统筹协调能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兴发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调、处理工作之间的矛盾。有效将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为了便于业务联系和工作接洽,现将小组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
阳光辉(主持卫生院全盘工作)
副组长:杨德祥(分管公共卫生副院长)
安
琪(分管计生、妇幼保健科副院长)
成员:
张开华(卫生监督协管员)
郭
梅(妇幼保健科负责人)
岳秀荣(重精、中医药管理员)
陆启学(慢病管理员)
杨
丽(防疫、慢病管理员)
李龙江(公共卫生科负责人)
吴世坤(医疗业务部负责人)
吉
梅(会计,负责后勤保障)
陈廷应(院办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廷应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对接,协助组长、副组长处理相关事务。
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卫生院
关键词:领导干部,公共角色,家庭角色
角色是指个体在某一特殊位置上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所扮演的反映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行为模式。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时, 同一角色内部或不同角色之间的社会期待发生对立或抵触时妨碍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紧张状态。角色冲突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领导干部作为公共活动者和公民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同的, 因此也会面临着角色内或角色间的冲突。能否善于处理角色冲突, 不仅仅考量着领导干部的智慧和综合素质, 而且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本文以领导干部的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为出发点, 探讨其表现及原因, 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和自我调适的方法。
一、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概述
领导干部公共角色是指领导干部在公共活动中所表现的与其身份和地位相一致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是领导干部在协调公共关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类型。领导干部是发起和实施公关关系的活动主体, 在公关行为关系中处于主导性地位, 领导干部公共角色的基本特征是角色的规范性、自觉性和主导性 (刚性) 。
领导干部家庭角色指领导干部在家庭中所表现的与其身份和地位相一致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领导干部作为家庭组成成员之一, 是家庭活动的发起和实施者之一, 领导干部家庭角色的基本特征是角色的非规范性、不自觉性和平等性 (柔性) 。
二、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的表现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 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 角色冲突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 即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在现实生活中, 领导干部要同时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他们可能既是领导, 又是下级, 同时还是父母、儿女、配偶、邻居、朋友, 等等。这些角色常常被赋予不同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是领导干部在扮演不同角色时, 因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角色期待的不同而引起的角色间的冲突。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属于角色间冲突, 是指领导干部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而导致的角色间的抑制。
1. 领导干部公共角色规范性与家庭角色非规范性的相互抑制
领导干部在扮演公共角色时有比较严格和明确的角色责任与义务的规定;领导干部在扮演家庭角色时并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期待。领导干部的公共角色的规范性使得领导干部形成一定工作范式, 当其进入到家庭角色领域时会对开放的家庭角色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家庭角色的开放性会使领导干部形成一些习惯性的非规范的行为, 这些行为虽然符合家庭角色的要求但是并不意味着符合规范的公共角色的要求。因此, 领导干部在实践两种不同的角色时需要根据自己对角色规范性程度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2. 领导干部公共角色自觉性与家庭角色非自觉性的相互抑制
领导干部无论是在承担公共角色还是家庭角色的过程中, 根据其心理状态可以将两种角色分别再细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领导干部公共角色的自觉性要求其在扮演公共角色时要有十分明确的意识, 如为人民服务意识;而领导干部家庭角色非自觉性并没有太明确的要求, 在其扮演家庭角色时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即可。领导干部公共角色的高自觉性的要求是否无意识地影响到其在家庭中的习惯, 与此同时领导干部家庭角色的非自觉性要求是否不自觉地影响到其在单位中的行为, 这都是有待于商榷的。因此, 领导干部在实践两种不同的角色时要根据自己对角色自觉性的理解而从事活动。
3. 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主导性与家庭角色非主导性的相互抑制
领导干部在承担公共角色时, 作为人民的公仆, 是人民的勤务员, 是各项建设事业的“领头雁”“火车头”, 同时也是发起和实施公关关系的活动主体。无论其作为人民的公仆还是作为单位的负责人, 其内在本质是统一的, 即领导干部处于主导性地位。领导干部在承担家庭角色时, 领导是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丈夫或妻子, 这几种具体的角色又赋予了领导不同的角色期待, 在这些角色期待中, 领导仅仅只是家庭成员的组成人员之一, 而不具有主导与非主导之分, 这就使得领导的主导性地位发生了改变。领导干部公共角色的主导性要求领导干部践行领导的使命与职责, 而领导干部家庭角色的非主导性要求领导干部默默地承担起家庭成员的义务, 这种主导性与非主导性的矛盾极大地挑战着领导干部的心理极限。因此, 领导干部在实践两种不同的角色时要根据自己对角色主导性的认识而从事活动。
三、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
1. 角色定位不准确导致角色实践的矛盾
领导干部在扮演公共角色的过程中, 要领悟社会对领导干部的期望, 其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才能顺利地完成,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实践公共角色之前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领导干部在扮演家庭角色的过程中, 也要领悟家庭其他成员对其期望, 其活动只有符合其他家庭成员的期望才能顺利实施并且为其事业提供坚强的后盾,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
不同的角色对角色主体的角色期待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角色主体在角色扮演中首先了解并领悟所扮演角色的角色期待, 然后在社会生活中进入角色实践的环节。领导干部在实践公共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过程中, 必须对两种角色进行明确的定位, 领悟两种角色的角色期待, 在扮演两种角色的过程中避免因角色定位不清导致的角色实践的矛盾。
2. 角色间转换导致的角色实践的适应性问题
角色适应性问题是由于角色主体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而导致角色主体所表现出的行为不符合角色期待的现象。角色主体如何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而不表现出不合角色期待的行为直接体现了领导干部的角色适应能力。
在单位, 领导干部扮演的角色是公共角色, 这是一种规定性角色;在家中, 领导干部扮演的角色是家庭角色, 这是一种开放性的个人角色。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比较高, 个体自由度较小;后者行为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 个体的自由度较大。两种角色的本质差异导致出现了角色跨度大的现象, 领导干部若是能够顺利地在两种角色间进行角色转换就可以较好地适应两种角色的期待, 反之, 领导干部就会出现角色适应性问题。
3. 角色实践中角色行为的冲突
不同的角色对角色主体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 角色主体在实践角色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必须符合角色期待。然而, 不同的角色实践行为会产生矛盾和冲突。领导干部在实践公共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冲突表现在:一是家庭角色行为对公共角色行为的制约, 二是公共角色行为对家庭角色行为的制约。
当领导干部在实践家庭角色的过程中, 领导干部若是利用公共角色的便利实现家庭角色期待, 这就是家庭角色行为对公共角色行为的制约的典型代表, 如领导干部利用其权力为子女安排工作。当领导干部在实践公共角色的过程中, 领导干部若是为了达到公共角色的期待而影响到家庭角色的实践, 这就是典型的公共角色行为对家庭角色的制约, 如女领导干部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四、领导干部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的自我调适
1. 提高角色认知, 协调角色冲突
领导干部应提高角色认知水平, 充分领悟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的角色期望。领导干部公共角色期望与家庭角色期望不仅仅只有差异性而且也存在共同性。领导干部应提高自身认知水平, 在充分了解两种角色本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领导干部应客观全面地评价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的影响, 既要看到角色冲突对其工作以及家庭秩序的负面影响, 也要看到领导干部在顺利解决角色冲突后能力的提升以及心理抵抗力的增强。
2. 灵活转变角色, 增强角色转变适应能力
公共角色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角色, 公共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是领导干部常见的冲突之一, 解决角色冲突是每个领导干部不可回避的课题, 所以说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和冲突直接考量着领导干部的智慧。首先, 领导干部应灵活转变角色, 增强角色适应能力。当进入工作环境时须及时进入状态, 扮演公共角色;当领导干部进入家庭环境时也应回归家庭角色, 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其次, 要有应对角色冲突的心理准备, 当角色冲突难以协调时, 领导干部应权衡利弊得失, 合理取舍。
3. 提高个人修养, 规避角色行为矛盾
无论是家庭角色行为对公共角色行为的制约还是公共角色行为对家庭角色行为的制约, 这两种角色行为的冲突根源是领导干部思想认知的偏差。领导干部应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从根源上规避角色行为的冲突。此外, 领导干部应培养健全的人格, 提高自身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清芬.女性领导:公共关系中的角色悖论与化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2]李迎春.女性领导角色冲突的自我调试[J].领导科学, 2010 (8) .
[3]郭冬梅.重视领导干部角色冲突中的伦理调适[J].领导科学, 2009 (2) .
关键词:公共部门;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124-01
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由于其担负着提升公众幸福指数的社会职责,因此其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较高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品德修养,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和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只有充分具备了以上条件的领导者,才能够有力的担负起管理社会、为民服务的历史职责,将党和中央政府的执政意图和理念有效的加以贯彻,对社会公众有效的施加其影响力。
所谓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 使之符合组织意图的能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领导的本质就是一种影响力,影响人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领导是管理四大基本职能之一,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发挥都有赖于“领导”的作用。
领导者如果单纯依靠权力和职位来发号施令,其对下属的影响力将非常有限。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都希望得到真诚的尊重和关心,从而维系良性的人际互动。作为一名领导者,要主动提升自身非权力性影响力,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能凝聚在自己身边,共同实现公共组织的奋斗目标,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有序和谐。
一、公共部门领导者的素质
管理学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这句话,说明了领导者的重要性。领导者,是组织中肩负领导职能的管理者。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大改变,信息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作为公共部门的领导者,手中握有重权,掌握民生国计的发展动态,每一项政策和举措,都签动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领导者的素质是其影响力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因素。新时期,公共部门领导者应在以下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方向。这是领导者必备的首要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执政理念,时刻提醒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确保权力只用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
(二)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开拓知识广度,完善知识结构。作为公共部门的領导者,要跟上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知识更新。对于自己所管辖领域和行业相关知识,要经常充电,对国际国内时事时常关注,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分析问题。
(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共部门以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主,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尤其是领导者,往往是政策决策者和制定者,只有铭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才能将权力用于为百姓谋福利。
(四)提升能力素质,工作中勇挑重担。因为领导者担负组织领头羊的职责,应该具备过人的能力素质,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过硬的身心素质。
二、领导者及领导者影响力
领导者,是实施领导影响过程的人,领导者的影响力,意味着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由两大要素构成:第一要素是权力性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指一个人主动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是指一个人拥有一定的权力,尽管他可能根本就未行使这种权力作为行政部门的各级领导者,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能做到,慎重用权、善于授权和公正用权。领导者影响力第二要素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强制性的,其发挥程度受到非权力影响力因素的制约
三、公共部门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提升的途径
(一)品德因素。美好的品德、崇高的境界无疑是领导人最有魅力的素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伟大领袖,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信仰坚定、理想崇高,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虚怀若谷,戒骄戒躁,受到全国人民的真切爱戴,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
(二)才能因素。只具备美好的德行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因此领导者需要具备全面的才能,有才能的领导者令人钦佩,它会吸引下属自觉地去接受其领导,带动团队集体奋斗。
(三)知识因素。领导的才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就是力量。一位博学多才的领导者,具备较强的亲和力,更能与时俱进,让人如沐春风,工作起来轻松、高效。
(四)感情因素。公共部门的领导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有亲切感的人际关系,相互的影响力更大,而亲切感来源于日常沟通的积累。聪明的领导应该善于和下属相处,博得下属的好感与信任,当然这需要领导付出真心和耐心。
总之,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应该学会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涵养,从而提升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和个人魅力,这样才能担起执政为民的重担。
参考文献:
[1]周晓红.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毕海林.《孙子兵法》与现代领导者理想人格的塑造[J].领导科学,2015(01).
副组长:郑中华 王长征 刘文超
成员:田家鹏王少忠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一)定期分析形势,加强预警预报工作,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二)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
(三)组织,指导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学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四)总结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经验教训,对失职、渎职、渎职的个人提出责任追究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理论依据是()。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是最稳定的因素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2. 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A.技术本身决定的B.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C.技术发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D.科学的基础性决定的3. 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
A.要重视量的积累B.把握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的特殊性
C.处理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D.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5. 中国要解决本国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又要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其关 键是()。
A.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B.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
C.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一宗旨的是()。
A.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芯片问世B.诚实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
C.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D.我国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7.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8. 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A.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和个体成分
B.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国有成分、集体成分、个体成分和私营成分
D.国有成分、集体成分、个体成分、私营成分和外资成分
9. 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东西联动、共同发展
B.发挥国家、东部和中西部三个积极性,走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
C.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D.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10.我国最基本的宗教政策是()。
A.实行自治、自养、自传B.宗教信仰自由
C.发展宗教信仰,同时宣传无神论D.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11.二次大战中,使德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B.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
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3.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就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15.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变法通议》D.《革命军》
16.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
17.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受到原来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而德、智、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这表明,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
A.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B.看到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看到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1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波浪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
19.黄某因偷超市的食品被挂牌示众。黄某要求超市赔偿其精神和名誉损失;超市负责人则称,他们有权惩罚小偷。对这件事不正确的看法是()。
A.黄某罪有应得B.超市负责人无权惩罚小偷
C.二者都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D.二者都既是违法者,又都是受害者
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C.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D.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 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全党()。
A.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B.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C.总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D.依法执政的能力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B.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C.发展特色优势产业D.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E.进一步扩大开放
4.对于公文摘编的说法正确的有()。
A.编写文摘时应客观反映原文,不遗漏重要内容,但可作一定的评论
B.综述的题目应具体而不宜宽泛,内容应有倾向性、代表性、预测性
C.提要即是对公文内容的简要介绍和评价
D.编写数据资料汇集时,必须指明数据的出处
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党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哪两大历史性课题?()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C.干部革命化、年轻化和专业化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6.转换国有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是()。
A.采取适当的经营方式B.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C.转变政府职能D.完善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
E.提高技术开发能力
7.以下关于公文对外发出的说法,错误的有()。
A.机要交通适于密级为秘密、机密的公文传送
B.电信传送的优点不仅在于其迅速快捷,更在于其可靠性
C.普通邮寄只能用于传递无保密要求的公文
D.公文可以通过间接传递通道转投,多数情况下需直接传送
8.为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对过高收入要进行调节,调节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B.提高出口退税率
C.恢复征收利息所得税D.降低储蓄利息率
9.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D.刑法个别化原则
10.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B.三大作风C.执政之基D.优良传统E.力量之源
11.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设定义务B.变更法律地位C.剥夺权益D.赋予权益
12.下列观点对“度”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数量限度
C.度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度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E.度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过程
13.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归属清晰B.权责明确C.保护严格D.流转顺畅
E.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但“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有公有单位入股是股份制,有企业职工入股是股份合作制
C.公有单位控股,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D.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实行股份制
1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
A.物价改革B.税制改革C.金融体制改革D.国有企业改革
16.构成违法行为的要素包括()。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C.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D.行为人有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E.同时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17.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纪要是机关用以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同时也据此检查会议
议定事项执行情况的一种会议文件
B.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一般用圆括号标注在标题正下方
C.专题性大型会议,一般适用归纳叙述方法撰写会议基本情况
D.对会议中出现的重大分歧,会议纪要中应如实加以记载
18.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国民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B.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C.外贸状况特别是进口商品总量D.人口总量
19.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分为()。
A.简易程序B.一般程序C.听证程序D.执行程序
20.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
A.结构完整性B.规范性C.相对确定性D.灵活性
三、判断题(判断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领导的本质就是那种构成领导活动本身并因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内在规定性。()
2.行政监督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影响。()
3.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无权向下一级政府下命令、作指示。()
4.领导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5.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45亿年前,而根据目前所发现的人类化石,大约到距今500万年前,古猿才进化演变成最初的原始人类。()
6.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的活动,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7.追踪决策不同于一般的决策修正。追踪决策是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根本性的修正,是对原有决策的扬弃。()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9.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0.为了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采取现在这样的部分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A4.A5.D6.D7.D8.B9.D10.B
11.C12.D13.A14.C15.B16.D17.C18.A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DE4.BC5.AD6.ABDE7.ABD
8.AC9.ABC10.ACE11.ABCD
15.CD16.ABCD17.ABCD18.ABD
三、判断题
1.×2.×3.×4.√5.×6.×
√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当前管理学界极为关注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离不开科学规范。合理公正、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都向往和期待的。但是,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是:强调目标管理,忽视“人”的主体性;强调制度约束,忽视平等对待和彼此沟通;强调行政权威,忽视管理者的威信和服务性。针对“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区别,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出管理上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效率管理,另一种是效力管理。效率管理强调的是“正确地做事”,强调做事的方式和流程,强调整个体系在现有流程里如何高效地运作。效力管理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它强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能力,而是强调一种领导力、影响力。“柔性管理”强调的是效力管理,具体表现为“柔性管理”领导力与影响力的发挥。
2.“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心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柔性管理的理论精髓在于以人为核心,灵活柔软,应变能力强。柔性管理靠的是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心理重于物理,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务实重于务虚,执教重于执纪等原则。从本质上说,“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师生。柔性管理的最大优势就是依据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原则,对管理对象施行软控制,它所体现的是既要控制,又不声色俱厉;既要控制又要自然而生、自觉自愿;既要控制,又不违背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它依靠的是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人们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学校师生员工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群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都有自己的见解,并有较强的独立的人格意识,不轻易盲从,不喜欢接受命令式的管理,更反感管理者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柔性管理”在学校中引起了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3.“柔性管理”的特征
⑴“柔性管理”能够激发管理对象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不依赖外界权力的影响,而是凭借个人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个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开拓新的优良业绩,成为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⑵“柔性管理”对管理对象的影响具有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求管理对象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加之个人个体差异、组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达成,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⑶柔性管理对管理对象的激励具有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一般说来柔性管理主要满足管理对象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需求。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由此可见,“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高素质个体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提高管理对象对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
二、人本理念是“柔性管理”的指导思想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理念)是和物本理念、权本理念相对的,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哲学管理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与人的地位的提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人本理念,一开始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体现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重视人,充分运用动机激励手段达到个人潜能与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经过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当今人本理念已经从一开始的企业管理中逐渐抽象出来,并上升为一种管理哲学。从管理学的角度上,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及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核心思想,而将资源中的人回归到了人本身;二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追求组织高效运转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来锻炼和完善人的意志和人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全面的自由发展。人本理念,就学校而言,就是要以教师、职工、学生及其家长为本。教师由于角色的双重性,他既是学校领导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学生的主体;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因此,人本理念在中小学具体体现为以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一般都具较好的素质修养,有一定的学历,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个性化发展,这一人格特点,决定了单靠行政命令管理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具有自主性,无时空限制,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无形的,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场所,而且无固定的程序和步骤,因此,对其进行单一的量化评价和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是不科学的。因此,在中小学校探寻“以人为本”理念指导的柔性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柔性管理”领导力发挥的策略
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腔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即获得下属追随和拥护的能力。中小学校长如何在人本理念指导下,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呢?
1.校长要为学校规划未来的远景,引领教职工努力的方向
成功的校长都有自己独到的办学思想,有明确的始终如一的办学目标,这种“目的性”“方向性”是校长影响力发挥的基础,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具体决策和行动。为了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校长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校长除了自身不断学习,适应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外,还要主动帮助下属,提升下属,全方位地影响下属,让教职员工有迅速成长进步的热情和渴望,并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使他们尽快具备这样的能力和魄力。
2.校长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开发利用好教师资源
学校办学,教师为主体。校长要从资源观上看教师,他们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本,更是一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以人为本,具有能动性、生命性、动态性、智能性、社会性和增值性等特点。学校管理者要开发利用好教师资源,转变管理观念,从重物、重财转向重人,挖掘人的潜力,激励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校长要赋予教职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给予教师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在接受领导与管理的同时,使身心、能力、知识等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3.校长要积极营造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环境
从组织行为和梅奥的理论来看,学校管理存在着多个“层级”,其中主要的有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由学校决策管理层成员组成,第二层级由全体教职工即直接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人组成,第三层级由全体学生组成。在这三个层级中又有不同的层级存在,如各部门内的管理层级等。这些层级的相互联系说明教师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参与管理可以是教师激励机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参与学校的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决策,参与重大事务的管理,既体现民主管理的原则,也能满足教师的自尊需要,从而产生肯定的情感和态度,产生内在的责任行为,这也是建立学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4.校长要尊重教师,善于倾听,具备移情能力
校长的影响力来源于他对别人的尊重,而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唯我独尊、武断专横的领导低估人、忽略人,视人为机器来操控和支配,这样的校长不会有什么影响力。人人都有受人尊敬的需要,尊重教职工不仅表现在充分肯定其才能和待之以礼方面,关键在于尊重其意见,采纳其建议,使教职工感到自己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增强工作的自信心。好的校长要善于倾听,要有换位思考的同情心,只有先听,充分理解对象的情况,才能正确决策,合理地使用激励手段,达到影响追随者的目的。沟通在学校管理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有时有效的沟通就可以决定成功的管理。而在沟通中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往往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西方管理界将这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沟通称之为移情能力,而移情能力正是柔性管理所强调的。
5.校长要学会信任管理,弥补自身不足,培养团队精神
柔性管理注重的是团队精神,通过领导与下属共同面对困难,勇于承担在抉择时所背负的责任。因此,校长对待教职员工必须坦诚、细心、体贴,以此来赢得下属的信任。有信任就可以使人际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信任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形成管理者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双向忠诚,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信任管理还能弥补领导自身的不足。再强势的领导,总有照顾不到的角落,只有充分授权,把有能力的人落实到各个岗位上,让他们随时随地行使权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学校才会高效运转,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当下属能力超过自己时,尤其需要信任管理。在受信任、尊重、爱护的环境中,教师没有跳槽的念头,而且贤才蜂拥而至,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信任能增强团队精神,用人不疑才能凝聚人心,还能降低管理成本。在学校管理越来越趋向人性化的时候,信任管理无疑是教职员工最希望看到的。
6.校长要具有宽容和兼容的精神,勇于接纳他人
首先,要宽容人的不同性格。在一个集体中,每一个人的个性不可能是一样的,在性格上、能力上和气质上不可能雷同。要看到彼此的特点,在实践中各扬其长,优势互补,就会和睦相处,显得充满活力,使所属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展而又不影响集体的发展。如果不理解他人个性,不能容忍他人的特点和习惯,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甚至出现僵局,于事无补,于人有害。其次,要宽容人的缺点。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宽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允许别人犯错误,有小的过失,对别人真诚的谅解,然后宽容他。真诚的谅解,像一股热流,使有缺点的人心中之“冰”立刻得到化解,能够获得真心支持你的朋友。一个管理者具有宽容和兼容精神,能够奇迹般地把各种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我所用。
【公共管理学领导力】推荐阅读:
公共管理学重点题目11-05
公共预算管理试题06-07
公共部门目标管理05-31
公共管理英语讲义09-22
公共厕所管理办法10-06
公共管理硕士真题10-07
公共财产管理制度11-12
公共管理案例论述答案05-28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