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精选8篇)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篇1

首先,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向荣获第二十一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企业和创造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这次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广大企业学习贯彻关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性判断的具体行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广大企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为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新贡献。

借此机会,我就“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实现新常态下企业健康发展”问题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贸易壁垒较多等一系列问题。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向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的高端产业迈进,是新常态对广大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形势下,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主动转型,加快升级,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在市场搏击中强筋健骨。一是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在优化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生物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三是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市场业态,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产业,积极发展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标准。四是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围绕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包装展示以及节材节能、新材料使用等重点环节,创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手段,从而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和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二、着力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深化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大批企业实现了公司制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但也要看到,市场化导向的企业改革还在进行时,现代企业制度还很不完善,束缚企业发展的顽疾还很多。在新常态下,企业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勇闯企业改革深水区,打好深化企业改革攻坚战。一是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厘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二是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产权多元化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拓宽企业投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三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四是进一步强化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公平参与竞争,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妥善处理企业在市场经营中遇到的法律纠纷。

三、着力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国际上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我国部分企业,并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方法。我国企业逐步重视自主创新,有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高铁、核电、4G标准等。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仍然制约着企业健康发展。在新常态下,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舆论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在管理创新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理念、制度、机制、方法上的创新,着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重视把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企业管理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要牢固树立精益管理理念,从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过程分析入手,做好流程梳理和浪费辨识工作,精简或消除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以品质优、成本低和效率高为目标,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响应。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要紧紧抓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中精力在集成电路、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网络通信设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高端制造领域抢得先机和实现赶超。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引进和培养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和现实生产力。

四、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实施“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企业从“引进来”消化吸收,到“走出去”开办工厂、设立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截至1月,我国企业在180多个国家建立了2万多个境外企业,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500多亿美元,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地产、农业、科技等领域。中信、中国远洋运输、中国海洋石油上榜全球100大跨国公司,12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00大跨国公司。但我国企业走出去起步较晚、基数较小,目前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广大企业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资源的能力,做到走得出、站得稳、有实效。一是进一步发挥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合理选择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布局生产和营销力量。二是进一步提高跨境并购的成功率,尤其是并购完成后实现企业业绩持续向好的成功率。三是进一步掌握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和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警惕和防范运营中的各种风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之年,希望广大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抓住新常态下蕴藏的新机遇,为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和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篇2

所谓的创新之路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从这一层面上说就是一个破旧推新的过程。因此也就会有相应的风险和阻力在其中, 甚至还会有相应的失败和挫折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经常走老路, 很难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但是要知道, 要想取得成绩就要面对较多的风险, 只有创新才会有所收获。

党的基础就是群众, 基层是我党对理论进行创新以及对制度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所以说, 基层的领导应当具备一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有受挫的勇气以及进行实践的勇气, 基层干部应当将基层的建设工作放在第一位, 将人格和党的任务统一起来, 要对基层的群众负责, 只有这样才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创新, 才会掌握好领导管理的主动权, 积极地推进基层建设全面发展。

二、开拓思维、更新知识是创新基层干部领导工作的保障

要想使得领导工作得到创新必须要解放领导干部的思想, 开拓思维。众所周知, 行动是受到思想约束和支配的, 要是思想不创新, 一直保持僵化的状态, 就很难使得基层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有行动上的创新, 就成不了一个合格的优秀的领导者。对于创新来说, 必须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 要对自身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拓展,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以及不断地接触新鲜的事物, 才会使得基层干部在进行创新的时候有可取的素材。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基层领导干部要想创新就应当对自身的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 要保持勤奋的学习状态, 不断地知识学习和积累, 将自身的知识构架构建好, 将自身的知识基础打牢, 真正做到知识和实践行动的有效统一, 只有这样才会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才会使得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有所发展。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 要相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 就应当在两个方面做好:首先, 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念, 用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引领自身的工作实践, 另一方面就是要用先进的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武装, 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 真正做到工作上的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的是, 应当持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一定要有所破才会有所立, 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取得相应的成效。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我国基层干部领导工作的源泉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就必须联系好群众, 在实际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群众的智慧集合在一起, 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基层工作来说, 群众提意见, 让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策略。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所有的革命任务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当和群众结合在一起, 不能脱离群众。对于我国的基层单位来说, 其依靠的就是群众,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 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 深入到实际之中, 将自身的工作和群众结合在一起, 才会将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 才会进一步发挥出群众自身的创造性。另外, 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的领导者以及组织者, 因此要有一直良好的队伍来影响和带动群众, 将群众的意见和思路集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实现创新。

四、注重实践是基层干部创新管理工作的渠道

众所周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时也是对创新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方式。江泽民曾经在讲话中提到, 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 用改革的精神对党内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基层的干部来说, 应当从思想、方案等多个环节与实践进行结合, 要是没有了实践就没有了基础和根本, 那么基层干部的领导创新工作就无从谈起。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矛盾和问题, 对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是检验创新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要是采取的创新方式对问题没有解决, 那么创新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是失败的。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创新才能帮助基层领导抓住创新的实质以及创新工作的规律, 才会更好地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才会使得工作更加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 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基层干部的创新管理工作有存在的意义。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三个结合:首先应当做到上情和下情的结合, 在对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对上级的指示进行执行不顾群众的反应, 更不能欺上瞒下。所谓的创新就是要在落实上级精神的前提下, 有务实的精神, 对群众负责, 对事业负责, 大胆创新地开展工作, 才能将上级布置的任务认真完成。其次, 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良好结合, 基层干部的管理工作创新要始终将事情和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心和重点, 要不断在中心任务上下功夫。对问题的解决越有效, 创新就会有更大的成果。不能将创新当成是一个书面的口号。有些基层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比较热衷于做表面工程, 经常性的提一些新的口号,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很难落实。这样就会使得基层的创新工作很难真正将内容以及创新的实际结合在一起, 很难将创新工作落实到位。因此在实际的创新工作中应当将以往那种名不符实的口号创新抛弃。再次, 基层干部领导工作的创新应当将自身的创新和工作的创新做到有效地结合。对于基层干部来说, 其不仅仅是基层事物的管理者同时也是领导者, 在另一层面也是被管理者和被领导者, 这样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的时候要在职责范围之内将对新鲜事物进行不断的尝试, 同时要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 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工作的思路得到相应的、及时的调整, 才会使得工作中的制度落实有所保障, 继而带动基层的群众一起参与到基层建设中来, 使得创新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 取得良好的成效。

五、使用鼓励、激励的方式指导下属工作

基层干部应当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以及领导工作, 有的领导会采取惩罚或者是消极的制裁措施, 有的领导所采取的是奖励以及鼓励的措施, 这样的不同领导和管理方式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于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来说应当在对下属的管理上做到积极鼓励, 要用激励的手段领导下属的工作, 使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从精神上以及物质上使得下属获得尊重, 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起下属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的积极性, 使得下属对领导工作安排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能够通过获得奖励和激烈赢得工作上的信心。领导在工作中对下属运用激励的方式进行领导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下属之间在工作上展开竞争, 从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 使得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能够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 对于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来说, 创新十分重要, 不仅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创新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还应当将创新和实际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将个人的创新和规划创新结合在一起,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得到相应的创新, 基层干部的领导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摘要:由于基层工作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其领导干部应当是“集大成者”。基层管理干部应当对自身的品格进行不断的完善, 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做进一步的提升, 端正思想态度, 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 从而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 完成领导任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创新基层干部领导管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基层干部,领导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新洲.基层干部管理工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 (12) .

[2]宫雨屏, 魏斌.论基层干部领导管理工作的创新[J].理论导报, 2008 (2) .

创新管理模式,升级领导方式 篇3

于海发 ,益道书苑企业大学校长、首席研究员,前远东大学执行校长。曾任国企营销总监、民企事业部总裁、北大《中国访问》执行主编、多家知名企业的首席顾问,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大学的探索者、实践者和研究者。自入北京大学研修至今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企业之道”的探索,对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海尔、通用等企业的先进经营模式和理念做了深入考察研究。2013年在上汽引进推行“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被工信部列为全国试点单位。学习和研究了“IBM制作的关键时刻”“对卓越的投资”“4D领导力”等美国版权课程,掌握了美国版权课程的制作方式和商业模式。

开发出经典微教材“五方领导力“和”经营体管理模式”,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学习教材和应用方案。

我们处于一个深刻变化的时代,迫切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有的商业思维,我们需要摆脱单纯的危机应急管理,取而代之以新的模式。

大转型:塑造新模式

早在2011年,我国以及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已经认识到变革旧理念、开拓新模式的迫切性。在“中外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之路暨中澳企业文化2011北京报告会”上,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转型”不只是中国企业的挑战,也是全球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而2012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被确定为“大转型,塑造新模式”。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解读论坛主题时表示: “我们处于一个深刻变化的时代,迫切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有的商业思维,我们需要摆脱单纯的危机应急管理,取而代之以新的模式。”

2013年博鳌论坛年会期间,索罗斯说:“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渴望一种新模式的出现。”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力求找到最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经营模式。特定的环境和时代背景,曾使中国的民营企业获得了比较特殊的发展经验。比如,我们是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全面开发市场和服务客户,相对于国外同行业的成熟企业,我们拥有“小而全”的经营模式。

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民营企业把握住了市场机会,创造了众多传奇。但是需要看到,这些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上的。中国企业拼的是“硬实力”,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多以“软实力”见长。尽管如此,2007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很多小微企业更是不堪重负一蹶不振。未来,我国企业将面临人力资源优势逐渐消失的局面,不能再依靠“人口红利”发展企业,如果不研究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就无法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甚至可能丧失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

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升级管理模式,是当前的官、产、学、研的基本共识。在2013博鳌论坛年会“就业与教育”的大学校长论坛上,笔者提出“没有教材的超越就不可能有大学的超越”“没有模式的超越就不可能有企业的超越”,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同和支持,也成为了笔者和益道书苑团队刻苦研发并投入实践的巨大动力。

做开发新模式的试水者和领跑人

商业模式释放“资本”的力量,管理模式释放“人本”的力量。组织管理的经典理论来自中国的《孙子兵法》和《论语》。目前,基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实践的管理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一部分先行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

“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是上汽自主开发的管理模式,已取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海尔集团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是海尔管理转型的最佳实践,而且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研究、借鉴并藉此创新,是新理论、新方法能够产生的永恒法则。益道书苑创始人、首席专家在充分研究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上汽的“人人成为‘经营者’”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自主开发的“益道微”模式,以“自主决策成主角,自主经营有主体,自主创造要主动”为核心思想,遵循互利双赢的原则和方向。“益道微”模式通过“自主经营体”的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把市场化的机制充分引进到企业内部,把企业组织划分成若干个能够自主经营的交易主体,实现“人人是领导者、人人是执行者、人人是创造者”。通过自主开发的21张报表和信息化的平台建设,为企业达到效益最好、效率最高、效果最佳提供经典方案。

升级领导方式: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

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更需要企业员工的支持。随着80后、90后成为职场核心人才,中国的企业管理更注重“解放创造力,释放人的能量”,这也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及时升级管理方式。

尊重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不可阻挡的步伐。80后、90后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有机会也有意愿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学习,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被尊重”的成长环境,他们无需“忍辱负重”,他们期待“自主创业”和“自主创新”。现在的管理者由此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营造一个“尊重人”的企业环境是当代企业家和经理人必须学习的课题。

培养人,这是企业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企业培养人才就是为了推动业务增长和人才成长,因此企业大学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事业发展”为目标来设计学习项目、训练项目和辅导项目,通过“微教材·好导师·新教法”的系统规划,创建企业的第二条生产线,开发“学、会、用、教、创”的人才培养路线图,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

成就人,这是人才在企业中成长的最后一公里!一个不能成就人才的企业只能依靠“资本”的力量,雇佣有限的打工者为企业创造“剩余价值”。当一个企业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制定先进的企业制度,营造一个成就人才的环境,才能吸引高端人才。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篇4

---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的几点意见

【摘 要】目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是新形势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干部管理 机制创新 领导干部 目标管理 思考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人力资源。领导干部的素质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管好、用好领导干部这一重要的人才资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一、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有 效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全面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对于在新形势下提升干部整体素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和改 进党的领导的客观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要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这是一条基本经验。”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目前,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受到来自党的自身建设、干部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干扰,其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健全完善党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和 创新党管干部的方法路径。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上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确定科学合理的责任目标,并以此作为行为规范和行动标准,这样既能使领导干部的思想、言行等都受到目标的约束和限制,又能使他们在目标的引导下进行自我修养,使其在政治上不断进步,工作中更加负责,学习上更加刻苦,从而达到增强领导干部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的。第二、实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重要方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践“三个代表”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称职、合格的领导干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是最起码的标准和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从目前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理想淡漠,信念缺失,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作风虚浮,好大喜功;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腐化堕落,违纪违规。所有这些,都与“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严重背离。要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目标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能使领导干部在目标的约束下严格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践中充分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

第三、实现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党要站在完成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使党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和理念,而且要具备引领科学发展和能力和水平。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果领导干部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科技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就不可能完成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任务。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通过制定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和业务工作目标,能促使领导干部根据预定目标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抓好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考核,是确保领导干部责任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 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要使个人和组织获得最佳业绩,就必须抓好目标的制定、实施、考核等各个环节,即,制定目标必须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实施目标一定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考核目标一定要公平公正,奖罚分明。

第一,科学制定目标是确保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 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要使个人和组织获得最佳业绩,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特点的责任目标。领导干部管理目标一般分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目标两部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目标,这是衡量一个干部素质优劣的首要标准,是干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干部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的综合表现。二是组织纪律目标,这是关系到能否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等。三是联系群众目标,这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主要包括党员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团结群众,是否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新形势下党的群众纪律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业务能力目标,这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党在新时期战略任务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党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新形势下要求领导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必须具备科学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五是完成任务目标,这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起码尺度,它不仅体现一个干部的工作能力,而且也反映一个干部的工作态度。主要包括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抓好目标的组织实施是确保领导干部责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

为了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切实抓好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首先,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目标责任网络。领导干部目标是上级组织对其确定的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责任目标,也是领导班子集体和每个班子成员的奋斗目标。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目标管理的层次性原理,首先制定出班子集体的总目标,然后再根据总目标要求制定各项具体目标。具体作法是,根据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和本部门的主要工作,把一定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上级下达的任务和对班子成员的要求,将目标进行分解,从班子集体到主要领导,从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层层加以落实,建立一个纵向目标责任体系。同时,围绕总目标,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及其每个职工也要制定出相应的责任目标,建立一个横向目标保证体系。这样,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纵横相连的目标体系,并结合考核奖惩制度组织实施,确保领导干部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实行目标导向,把领导干部的个体行为化为组织的团体行为。即,把部门集体目标和领导个人目标的全部内容,按照领导成员和每个职工各自的职责范围,分解落实到各个科(处)、室和个人,构成组织团体规范。这就要求,围绕部门集体总目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职工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为实现总目标而奋斗,从而增强组织团体的内聚力,以推进部门集体和领导个人责任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三、抓好目标的考核与评价是顺利实施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保证

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不仅是一种现代管理手段,也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有利于有效激发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工作潜能。所以,建立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是顺利实施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保证。

一是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长期以来,上级组织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只重视定性,不注重定量,缺乏量标体系,没有科学依据。要对领导干部有一个全面认识,就必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从定量考核上升到综合定量评价,再作出恰当的综合定性评价。在考核方法上,应采取分项考核同综合考核、组织考核同自我考核、半年考核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每次考核都要写出考核记录并立卷归档。这样既可以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及表现情况,又可以促使领导干部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是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好或有突出业绩的领导干部,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水平、贡献大小和连续年限,分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并按照干部德、能、勤、绩等表现予以提拔和重用。对没有完成目标或有失职渎职行为的领导干部,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比如,实行末位淘汰制、引咎辞职制等。特别是对那些严重违反党纪政纪的腐败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坚决清除,以保持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论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篇5

企业创新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强烈要求,企业领导者是企业创新的灵魂和关键。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普遍缺乏强有力的创新能力的现状,当前,造就一大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国有企业领导者是我国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一、创新能力是国有企业领导者的核心能力

企业的生命力源于企业的创新力。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竞争空前激烈的世纪,各国家面临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创新。企业间的竟争,是技术、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是管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上的较量。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是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价值。企业“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由于企业领导者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企业领导者能否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最近几年,许多国有企业连年处于亏损状态,经济效益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领导者视野狭窄、因循守旧,在产品上、制度上、观念上不愿创新,不敢创新,不能创新,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重重危机。

创新是企业家的天职,是企业家最深刻的职业特征。从企业外部要求看,经济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谋求社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必须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决定了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永无止境。此外,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决定了企业家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的眼务。从企业内部压力看,创新是企业家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对经济领域的创新作过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他首先假定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创新,没有发展,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企业利润为零,企业领导者只是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守摊人”。企业要发展、要盈利,必须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通过创新改变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并使之重新优化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市场经济条下,企业领导者是市场发展的推动者,企业创新理所当然落到了他们身上,因而企业家必然是创新者,企业家的贡献在于对旧的“均衡”体系进行“创造性破坏”和跨跃原有范围的开拓创新。

我国国有企业领导者尤其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这是由我国国有企业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金融、铁路、电信、航空、石油、电力等关键领域基本都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能源、交通、邮电等基础部门和冶金、石化、化工、汽车、机械、电子等重要原材料行业和支柱产业,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也涌现出像以张瑞敏为代表的用于创新、富有远见卓识的一批优秀企业家,带动了一批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精通经营之道、懂得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能从战略角度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家还非常稀缺,企业家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创新能力,思维狭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与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是不相符的,成为制约我国国有企业竞争的最大因素。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培养

国有企业领导者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和增强创新能力。

1、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和多维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价值观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不断创新;才会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指出,追求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和

心理状态。面对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的挑战,企业必须对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引导和激励职工把自我超越、追求更高更新的技术和业绩作为“共同愿境”,并以这种变革与创新的价值观引导企业的组织变革、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创新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就是要把自己原来的成功与平衡破坏掉,创造一个动态的平衡,要把自己原来成功的经验否定掉,不断的战胜自我、否定自我企业将会在所有的竞争中取胜。”

有了创新的价值观并不一定就能创新。要创新,还必须借助创新思维。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求异性思维,它不满足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是在求异求新中发现新的思想火花,发现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创新思维又是整合性思维,它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组合、迁移和应用,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成果。一个领导者如果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他在思维方式上就具有求异性,在思维状态上就具有主动性,在思维结构上就具有灵活性,在思维运行中就具有综合性,在思维表达上就具有新颖性,而其思维成果一定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效用性。

2、要有科学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

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在现实中,传统往往是与“权威”、“上级”、“书本”、“经验”等等联系在一起的,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有批判精神,敢于超越理论和权威,敢于超越经验和习惯,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满足现状,“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里的“批判”包含着敢于否定他人和敢于否定自己两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否定自己比否定他人更难,只有勇于否定自己,特别是敢于把原来成功的经验否定掉,才能做到不断创新,才能保证自己走在别人前面。

创新还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应当看到,探索和创新总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随时会遭到各种挫折和失败。创新不成功,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个人的声誉和地位也会造成很大影响。但风险又往往意味着机遇和未来。因此,企业家需要有一种锐意进取、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意志。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有敢闯、敢冒、敢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是不会创新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领导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上级,重视经验,依靠专家,但又不迷信他们。当这些东西与实践发生矛盾时,他们会从实际出发,尝试用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能因为惧怕失败而不敢创新,企业最大的风险不是创新的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干”!允许失败,宽容错误,但不允许不探索,不允许不创新,应当成为企业领导者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共识。

3、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知识与创新密切相关,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源于知识之中。缺乏最基本的知识,不可能有创新。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材料、基础和背景。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产生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知识经济社会,人类的知识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积累和增长;另一方面又急剧地更新和老化。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只有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学习新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以及构建合乎时代要求、合乎创新要求的新型知识结构,才能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否则,就会被不断变化的时代所淘汰。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创新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只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出真知,增智慧,长才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寻求突破,实现创新;离开实践,就会脱离实际,创新能力必然会退化。

4、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创新的价值导向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它不只是一种创新思想、创新技术,也是一种得到实行并产生效果的思想或技术,利润被看成是企业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后的一种“回报”,是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和企业存在的根本。被认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企业”的3M公司的创新理念是:“创新=新思想+能够带来改进或创造利润的行动”。把企业创新和市场需求牢牢联系在一起了。实际上海尔文化最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就是它高度自觉的市场意识和鲜明的顾客导向意识。如“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核心能力就是市场上赢得用户忠诚的能力”等等,海尔所有的企业行为都是在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这一根本价值导向下形成的,从而也就使得海尔在竞争残酷的家电市场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行为才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也是企业最核心的创新理念。国有企业领导者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创新积极性,从广大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创新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全体员工的热情参与与积极投入,依赖于有效激励全员尝试与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机制,使创新成为深入每一位员工理念和自觉行为。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篇6

学习市委十届十次扩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8月9日,在第一次召开的委系统会议上市城管委主任陈祥荣就学习市委十届十次扩大会议精神结合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黄坤明书记作的《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把杭州社会文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报告和《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决定》精神并做出贯彻要求。一是简要回顾了近几年城市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效;二是突出重点,明确创新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三是切实增强做好城市管理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讲话内容分析了当前城市管理创新工作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后城市管理创新任务,对新时期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习之后我颇有体会。

一、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认真读学全会的《报告》、《决定》和陈主任讲话,对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文明”这12个字,让我认识到城管岗位上人人都是城市管理的主人、个个都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事事都应有创新的理念和目标;作为投诉受理指挥中心的一员更要树立了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理念;明了了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群众基础的方向;明确了狠抓热点难点,提升文明水平的发展目标。“创新城市管理 提高城管实效”讲话内容统揽全局,统一了思想,实事求是的分析了目前城市管理中还存在的短板。战略定位了城市管理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有力指导、使我更加明确了日常工作的努力方向、职责和任务。

二、创新城市管理,是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工作重点

身为投诉受理指挥中心督察科副主任科员,在做好各个区局(大队)督查考核要求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对自身的完善。从业务知识、思维逻辑、文明修养等各方面去发现缺点,进而改正。智者说:“如果你想要抓住沙子,你抓得越紧,沙子就会从你指缝中流出,只有你的力气适当,沙子才会握住。”所以,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文明也应该是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首先是小家庭的和谐才能构筑大家庭的和谐,只有系统内的和谐进而转为大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其次,对城管事业由衷的爱也是十分关键的。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全心全意地为我投诉受理指挥中心发展着想,为我投诉受理指挥中心的考核对象着想、为我投诉受理指挥中心的服务对象着想,以优质的创新服务成绩造就更优秀的受理中心发展环境和合格的中心受理工作人员,满足目前创新社会管理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上来。为此我应该做到:

1、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学习全会的《报告》和《决定》,要切实增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当前我城管委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也是机遇期,同时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中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城管人同心协力,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面向基层,立足服务,确保提高社会文明的水平。在日常督查考核工作中,首先是深入基层,做到重心下蹲;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督查于服务之中。更加主动地服务民生事业,密切关注民生需求,做到以民主促民生;第三要增强工作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前移督查考核关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问题必须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高我中心解诉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2、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创新城市管理能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管理观念、督查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要勇敢地抛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创新新的城市管理手段和措施,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只有努力创新城市管理能力,才能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打造 “国内最清洁城市”的目标。虽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职责,但是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要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我中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而今,通过学习全会的《报告》和《决定》以及讲话精神,是我有机会理解和把握其中深刻的内涵,统一思想并贯彻到督查考核工作中去。

三、创新项目管理,是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必经之路

市城管委主任陈祥荣在89会议讲话中,简要回顾了近几年城市管理创新取得了许多新突破和新成效。根据市破“七难”社会评价调查,市民对破解“清洁卫生”的满意率在破解“七难”中连续3年位居第一,不满意率连续4年下降,排在“七难”末位,这充分说明城市管理的创新项目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必经之路。

多年来,城市管理创新工作大到江干区局开展了“双重管理、以块为主、重心下移”的执法试点工作、推进软着落执法方式、推行说理性执法文书;小到西湖执法局翠园中队建立“阳光调解室”工作制度,下城区局的“居民自治管理小组”做法以及“市民劝说团”、“ 城管执法志愿者”、“清洁家园”、“城市巡逻” 等等志愿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城管上水平,百姓的实惠”为目标。以上创新项目管理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在这些创新项目背后更是一颗“为民”的心。任何一个优异的城市绝对不是单纯靠管理出来的,而是靠市民共同参与创造出来的。例如,我们将来可以通过网络对话、博客、微博等方式与群众加强沟通,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疏导社会情绪、服务广大群众的重要窗口;例如:可以在宣传过程中或受理过程中使用“淘宝体”语言系统;再例如:从上海地铁1号线站台出现供乘客挥拳踢腿发泄减压的几个“宣泄柱”中得到一丝启发等等。我们要善于了解投诉人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投诉人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建立一种新型的城管市民关系。

以上是一些学习体会。往后,我会树立群众观念,探索创新能动性,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督察科:许鸿伟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篇7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为了引导化工广大企业继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共同主办, 《化工管理》杂志社以及延长石油 (集团) 联合承办的“2012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管理创新——中国化工企业的使命与责任高层论坛”今天在历史悠久的西安市召开。这是化工行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应当看到, 多年来, 在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指引下, 我国广大企业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估计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 需要应对的困难和挑战很多。总体上看,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将不断显现,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乏力, 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 贸易保护主义呈现不断加强趋势, 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从国内情况看, 经济领域的体制、结构性矛盾与社会领域的多种因素互相交织, 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在增多, 主要表现在:内需增长趋缓,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行业利润空间缩小;资源及环境约束趋于强化, 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等。这些因素已经反映在企业经营层面, 去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增长放缓, 效益下降明显, 生产经营困难。在这种形势下, 要求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不断增强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 扎实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真正把企业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发展轨道上来。

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 我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与时俱进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是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连续第十年向全社会发布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 不仅体现了我国化工企业的综合实力, 也展现了我国化工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 也为我国化工企业的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和提高风险的管控能力提供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发布, 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化工大企业无论是在经营业绩, 还是在技术进步以及管理创新方面, 都在与时俱进, 成为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化工企业发展的轨迹, 这一排序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随着逐年的积累, 这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销售收入总额比上年增长了34.9%。统计数据显示,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与上年相比变化较大。十年磨一剑, 今年是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第10次发布。从2003年第一个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诞生到今天, 十年间中国化工大企业早已今非昔比:曾经3.6亿元的500强入门门槛, 如今已经超过了11亿元。

2012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与上年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在过去的一年里, 多个企业进行了并购重组。数据显示,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榜单与上年相比, 共有占2/3以上的企业依然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说明大多数500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已经相对稳定;同时也有超过1/4的企业新跨进500强门槛, 可以看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正在与时俱进。二是由于关联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很多传统化工行业外的企业通过控股或者收购化工企业进行拓展化工业务, 给500强榜单赋予了新的内涵。

数据显示, 2011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有7家;200亿~300亿元的企业有16家;100亿~200亿元的企业有46家。这些企业大多是企业集团, 不容置疑的是兼并重组在这些大企业的成长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其中, 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上一年的营业收入仅为200亿元左右, 而突飞猛进至309亿元, 在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跃升至第六位, 成为企业兼并重组较为成功的一个范例。排在第十位的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公司, 是首次出现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大型煤化工企业。以打造煤炭、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能源集团为目标, 按照多联产煤基化工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气化和合成技术,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上述两个企业都成为入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新秀。由于很多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项目建设的力度, 这些项目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建成投产, 使得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在壮大企业实力的同时, 也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注入了新鲜血液。

A LSUBJEC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尽管经过十年的发展, 中国化工大企业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化工行业的经济增长依赖传统产业的格局并未改变。需要有一个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面的创新才可能从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上获得与其他国际企业竞争的独特优势。

(二) 扎实工作, 实现管理创新突破

2012年, 是我国经济和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 也是协会确定化工企业管理的“创新突破年”。管理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和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挑战, 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 全面提升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已成为我们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进步,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鼎力支持我们这次会议的延长石油集团公司, 一直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在优化战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强化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显著, 提出并大力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 积极探索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路径、新模式, 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取得了效益增长、发展迅速的优异成绩, 成为全国石化系统的知名先进企业。大家要利用这个机会全面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同时像化工建设三公司实施建设项目科学动态管理, 蓝星集团关于大型跨国化工企业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提升, 上海华谊集团关于企业反倾销机制的建立与运作, 多氟多化工公司作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基于技术领先的自主创新管理以及黎明研究院基于科研优势的产业化战略实施等一大批管理创新成果, 在全行业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华峰集团以创新精神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优化产业布局, 经过短短21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 发展成今天令人瞩目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开磷集团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整合自然资源和科技资源, 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矿业、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氯碱化工、建设建材、贸易物流、物业服务”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天化集团依靠技术、管理、制度三个创新, 实施了“以肥为主, 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 从以单一氮肥为主的生产企业, 逐步发展成拥有化肥、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盐及盐化工、磷矿采选和磷化工六大产业平台。天业集团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突破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 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始终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等等。这些先进单位的经验都说明,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必须打造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 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战略的发展模式, 培养一支勇于开拓的创新队伍, 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创新制度。

持续深入地开展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工作,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广大会员单位和化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化工行业管理创新活动已经全面起步, 但目前发展很不平衡。我们提出今年作为管理“创新突破年”, 重点力争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创新观念突破。首先增强管理创新意识, 尤其增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管理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充分发挥在创新活动中的引领和带领作用。在今年全国管理创新大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朱宏任代表部党组所做的报告中指出, 目前有不少企业只注重技术, 而不重视管理。应该知道, 没有管理保障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并明确提出“必须把管理和技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两轮驱动缺一不可, 像重视技术创新一样重视管理创新, 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

其次是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海尔是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面旗帜, 通过持续创新打造成为了世界级知名品牌。在一个又一个成功面前, 海尔人从不满足。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成功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只有符合时代的要求, 企业才会成功, 不坚持创新企业就会被淘汰。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企业必须敢于把传统的管理观念抛弃掉、颠覆掉, 创造出一套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三大标准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一和用户之间零距离;第二对内部员工充分放权, 自主管理;第三与所有的合作方共存共融。海尔的观念和实践, 对所有化工企业应该有所启迪。

二是创新成果突破。在数量上, 过去全国评定和发布的十八届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中, 化工企业仅占3%左右, 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和发展空间。我们要认真发挥群众智慧, 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挖掘总结、积极推荐国家级和化工行业级管理创新成果。在内容上, 根据化工企业特点, 围绕发展战略、风险管控、社会责任及以安环、质量为核心的基础管理项目做重点, 突出解决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提素质中的管理热点和难点课题。在质量上, 要坚持审定标准, 切实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重点方向突破。我们已步入互联网时代, 网络化、信息化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必将引发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变革。在管理创新中要特别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抓住当前管理信息化与生产工艺流程融合的契机, 尽快完成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完善财务管理、生产调度、采购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化, 有步骤地进行系统整合、业务集成、流程优化等工作。同时搞好互联网与管理软件交互融合, 积极推行即时生产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协同工业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全新管理手段, 促进企业管理方式实现从生产过程自动化到集成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再造企业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的飞跃。

四是创新环境突破。企业要落实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体系,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和制度, 塑造一种创新光荣、容许失败、成功奖励、人人争先的浓厚氛围, 保证管理创新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发展。

万事开头难。企业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只要企业领导动手, 群策群力, 全力组织关键环节的突破, 我们就会完成今年的创新工作任务, 今后管理创新路子也会越走越宽广。

(三) 同心协力, 提高协会服务水平

在同这次发布会套开的中化企协五届四次理事会议上, 协会做了五届三次理事会以来的简要工作报告, 并经常务理事和理事审议通过。今后一段时间协会将继续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央全会精神, 坚持为化工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 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为主线, 高质量打造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建设农化服务体系以及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认证工作等三项品牌活动, 强化主旨业务, 提高人员素质, 全方位做好协会服务工作, 加快化工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

中化企协是全国化工系统唯一覆盖所有化工行业的综合性管理协会。主要任务是推动化工企业改革发展, 密切政府与企业间联系, 研究、落实国家有关企业改革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总结和推广化工企业现代化管理经验, 及时反映企业的愿望与诉求,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指导和协助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完成这些任务, 离不开广大会员单位和化工企业的关心和帮助, 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协会成立26年来, 和全体会员共同团结奋斗,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协会目前强化的主旨业务包括:为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咨询、调研等服务;围绕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开展政策宣传、理论研究、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及反映诉求;合法有效地组织评选、认证、评比、标准制定与推行等工作;为企业和企业家搭建平台, 开展行业内外、国内外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会员及行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前尤其要搞好健全工作网络、建设经营管理队伍、打造品牌项目和拓展沟通合作等基础工作。我们诚恳期望广大会员和所有化工企业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协会活动, 支持和帮助协会不断改进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 监督协助协会自律自强, 大幅度提升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整合资源, 齐心协力, 加快建成化工行业的一流工作协会,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企业管理创新领导讲话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关系绩效;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5-0021-07

1、引言

随着技术研发活动的日益复杂,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规模大、建制大以及社会化协作等复杂巨系统特征,技术创新费用越来越高,创新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单个企业的有限资源往往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Jose等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构建网络,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于是,企业间网络化合作研发形式如技术创新网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应运而生。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互补资源以及更多的信息资源而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企业、机构等联结起来,组成创新网络或战略联盟。如IBM、西门子和东芝合作研究新一代存储芯片,杜邦和索尼联合研制光学存储产品,通用与日立合作研制汽车电子元件等等。在我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网络化合作研发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国家更是大力推进。2009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如华为、中联重科、大唐电信等企业在合作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翔凤”(ARJ21)支线客机更是面向全球联合创新的成功范例。目前,我国平均每个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5个战略合作伙伴,其中大型企业的伙伴数目通常在10个以上。

随着对技术创新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在合作网络中,各结点企业所处的网络地位不同,占有的知识不均匀,导致网络中的部分企业发展速度快于其他企业,逐渐演变为对网络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会对其他成员企业的决策、生产和经营产生领导作用,它在网络组织中就犹如科层组织的领导者。不同的是它对网络组织的其他成员的协调与领导并不是命令式的,而是通过其一定的影响能力来使得网络内的成员企业自愿追随其后,这种影响能力有控制力、引领力等等。这些对其他成员企业的影响能力就形成了其在网络组织中的领导力。

对比发达国家实践来看,我国核心企业主导下的技术创新网络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网络创新绩效并不显著。虽然网络组织介于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但它一样需要领导,有效的领导力的发挥能提高网络组织运行效率。当前研究缺乏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从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人手,对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有助于人们掌握技术创新网络运作的内在规律。这对于我国推进技术创新网络化合作,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主体性及引领作用,进而提高网络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理论基础

2.1 网络核心企业及其领导力

技术创新网络中有些企业在网络的技术创新及知识扩散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技术创新网络发展和创新的驱动力。Schilling认为规模大、年龄长、总部国籍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都是核心企业。Pittaway等指出核心企业是创新网络中吸收和创造知识最快的企业,其通过技术与制度创新能力对网络进行管理与协调,这是创新网络扩张与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Dhanaraj指出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对知识移动性、创新专用型以及网络稳定性的影响,进而协调创新网络。Gay强调,核心企业能刺激对于知识创造的需求,构成网络知识传播媒介,改变网络信息流,对整个网络绩效有积极影响;Ignatiadis认为核心企业通常在网络中主导知识流动,促进创新网络的扩张。网络中核心企业对网络的控制集中体现知识控制与行为控制两个方面。

由于核心企业在网络中的突出地位及重要作用,网络的成功取决于核心企业的有效领导,因此,近几年,核心企业的领导力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Clemson等指出,网络中领导力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络成员希望最终受到少数节点的影响,网络领导力是关键节点的能力或影响力。徐碧琳等认为,网络组织核心企业领导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不具有强约束,但会对其他成员产生引导与凝聚,在网络中形成协同效应。郝斌,任浩认为,企业间领导力是指联盟中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影响力,核心企业通过探索联盟发展方向、整合联盟资源与目标、协助解决成员企业困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声望来引导和影响联盟其他成员企业,并促进联盟成功。综上分析,本文将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定义为: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通过营造共同目标,获取成员企业的认可,并吸引和影响成员企业持续实现目标的能力。

2.2 网络绩效

所谓“绩效”是指显现组织整体运作活动的最终结果,也可以是衡量个体成功实现组织任务或实现目标的程度。Das和Teng指出,关于网络绩效的研究存在两个角度:一方面,网络的绩效应与网络成员各自实体的收益率或者增长率相关;另外一方面,网络的绩效应该使用整体的网络表现来界定,包括合作伙伴对网络合作结果的整体满意度、合作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基于此,本文网络绩效分为创新绩效和关系绩效。

Hagedoom等认为创新绩效从狭义上理解是指根据企业将发明创造引入市场的程度测量的结果,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从概念生成一直到将发明引入市场整个轨迹过程所取得的包括发明、技术以及创新三方面的绩效。孙国强等认为绩效是不同市场主体在网络化协作的框架之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资源共享、风险共担,通过一系列协同互动的交互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所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即协同效应的大小。高建等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认为技术创新绩效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效率、产出的成果及其对商业成功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由此,本文认为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包括了网络创新过程的效率、网络创新产出的成果、各合作企业创新价值增加及其总和以及合作创新对企业商业成功的贡献。

近年来,一些学者把合作中人际关系、满意度、心理或情感上的因素也引入绩效的范畴,并定义为关系绩效。在企业间合作过程中,关系质量对于双方信息和资源交换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对合作绩效的优劣有着直接影响。Chwo等认为信任是在网络企业交往中,能够在不用太多监管和督促下,保障各企业主动努力提高网络绩效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刘人怀等在总结了国内外对关系质量的研究后,认为关系质量是关系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关系满足各自需求程度的共同认知评价。综上所述,本文用企业间关系质量表示技术创新网络关系绩效。并将关系质量定义为网络中合作企业对网络合作过程及合作行为是否满足其预期、期望行为以及实现目标的主观感知,这种感知集中体现为组织间的信任、承诺及满意。3理论模型及假设

本文旨在探究技术创新内核心企业领导力对网络绩效的影响,根据文献回顾,可以发现,核心企业领导力对于网络知识活动及合作行为产生影响,进而会对网络合作关系及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建立及假设提出依据如下文所述。

网络协调是合作网络呈现出来的一种低程度的冲突与矛盾,整个网络有序并默契运行的状态。在网络协调方面,基于自身强势的网络能力、更具优势的网络位置和更良好的声望和地位,核心企业往往被视为网络的方向制定者和网络协调人。它通过控制和协调网络其他成员企业的行为,确保网络合作的有效性和自身价值最大化,并促使成员企业在战略、行为等层面上尽显追随者姿态。核心企业不仅应充当网络规则制定者和网络协调人的职能,更应该扮演网络领导者的角色,核心企业在整个网络中的影响力极大地影响着网络成功。核心企业和其他网络成员的伙伴关系是通过核心企业领导力进行组织协调加以实施的。核心企业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仅可以调节网络成员在合作中产生的矛盾,而且可以为节点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使该网络得以协调稳健的发展。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对网络协调有正向促进作用。

在网络知识方面,产业集群或创新联盟知识网络的节点组织之间在知识资源,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创造能力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核心企业作为知识网络的核心节点,在集群或联盟知识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ansen指出,网络中的间接联系有利于知识传递,而核心企业往往是这一过程中的传递中介。Elena认为,核心企业是知识创新网络的“组织者”。核心企业依靠其强大的知识资源及能力,将其周围的成员企业连接在其周围,通过与它们发生频繁的知识与信息的交换,促进了联盟的知识与信息流动,从而促进了联盟内的知识共享。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对网络知识共享有正向促进作用。

协调的网络关系使得关系双方相互妥协,参与者会尽力去理解各方的观点,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上解决他们的冲突,在创新过程的早期讨论他们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吸收,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他们。因此,协调的网络中的沟通效率很高。Song和Thieme建立了协调和信息沟之间的联系。信息沟是一种低效率的征兆,是指参与者之间已获得的信息共享与理想程度的差距,他们认为,组织运行协调程度越高,信息沟越小,即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H3技术创新网络协调对网络知识共享具有正向影响。

在网络关系协调的情况下,核心企业通过发挥其领导力,使得网络内的成员倾向于向着共同的目标进行创新活动,有利于形成明确和统一的目标。实践表明,良好的联盟关系一般都开始于一个单一的和清楚的战略愿景,目标的相关性有助于促进合作强度和持久性的增加,有助于合作公平性的实现,进而使合作双方达成共识,减少合作中的阻力。关系协调是在合作关系中企业对于合作利益的追求,以期望获得自身无法取得的战略优势。通过有效的协调,网络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可以降到最低,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协调的网络关系将有效提升网络关系质量。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4 技术创新网络协调对网络关系质量有积极影响。

Quinn等人指出组织内的员工越积极共享,越能发挥知识的价值。知识经过共享后双方所获得资讯和经验都会呈线性增长,若再继续与他人互换和共享知识,并将问题反馈引申,则会得到指数成长的资讯和经验。同样,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网络内成员越积极参与知识共享,越能够出现协同效应,知识的价值就越能发挥出来。Nonaka指出,知识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知识促进产品创新,知识共享强化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促进知识创新。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升。Kristian揭示了在全球企业网络中知识共享与创新系统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表明进行知识共享的企业会获得更好的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 网络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在网络关系协调的情况下,核心企业通过发挥其领导力,使得网络内的成员倾向于向着共同的目标进行创新活动,有利于形成明确和统一的目标。网络关系的协调是以相互信任与承诺为特征的,许多学者已经研究证实信任能够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ogan等认为,组织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监督成本,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行为,支持成员的创新,为组织带来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进而使组织受益。李宁等研究表明组织内信任对任务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6 技术创新网络协调对网络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Borman和Motowidlo认为,关系绩效虽然与核心技术无直接的关系,但是它对组织内部的沟通起到润滑的作用,降低紧张的情绪反应,可以促进任务绩效,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关系绩效并不直接对组织目标做出贡献,主要是致力于减少人际、团体和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组织绩效。Dyer通过对日本和美国汽车产业中装配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联盟关系的对比研究,发现日本企业通过持续提升关系质量获得了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联盟价值。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7 技术创新网络关系质量对网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4、研究设计

4.1 量表设计

本文在问卷设计上尽量采用已有成熟量表。其中,核心企业领导力量表借鉴Zahra以及徐碧琳等人的研究量表,并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包括控制力、协调力和引领力三个方面的测量,共8个题项;网络协调测量量表根据Holm等研究学者的测量指标,设计了5个题项;知识共享量表根据Hansen等的研究,提出了4个题项;创新绩效测量量表根据Ritter关于创新成功的测度量表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方面考察,共6个题项;关系质量测度量表参考了Hewett的量表,对题项进行了适当精简,从满意、信任和承诺三个方面考察,共设计了9个题项。所有问题均使用Likert五级量表形式,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4.2 调查样本

国外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一般认为生物制药、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产业技术更新较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经常难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这些行业的企业一般倾向于组建技术创新网络。为了验证研究假设,我们选取西安市高新区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高科技公司作为调查对象,同时以全国其他部分省市的企业为辅。对于西安高新区企业,我们主要采取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调查方式。选择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是因为其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同时,本调研借助团队完成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的机会,以科技局的名义进行,因此,选取西安高新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能达到良好的调查效果。对于全国其他部分省市企业的调查,我们主要通过目标企业的西安合作伙伴或MBA中来自目标企业的学员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或电话访谈。为了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在正式调查前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西安理工大学MBA或EMBA学员中担任企业中高层领导的50名学员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的结果对问卷做出相应修改。正式调研活动在2011年8月至12月进行。在调查对象的选取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行业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并且在本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规模在30人以上;企业寿命为2年以上。选择被访者时,限定被访者必须为企业的核心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技术经理、厂长、副总、老总等)。因此,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我们发放了350份正式问卷,收回问卷312份,问卷回收率为89.14%。再剔除明显不合理问卷,共得到22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71.47%。

5、数据分析

为了确保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在进行数据分析前使用SPSS 17.0和AMOS7.0对收集的数据做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5.1 问卷的信度

信度检验选择目前被学者们广泛使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即Cronbach’s α系数。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43,核心企业领导力分量表、网络协调分量表、知识共享分量表、关系质量分量表、创新绩效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21、0.898、0.877、0.935、0.917,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高于0.7,表明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数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5.2 问卷的效度

本研究问卷中的各题项均参考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成熟问卷,并结合本研究问题进行了适当修改。这些措施保证问卷具有足够的内容效度。本研究运用SPSS 17.O的KMO样本测度法和巴特利球体检验法来对问卷量表进行了因子分析,数据显示本文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中所有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85,并且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因子分析结果比较理想,所收集数据具有相关性,并且是有效的。

5.3 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 17.O对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0.679~O0.795之间,相关性较高。通过双尾显著性概率Sig值分析相关检验结果,Sig值均小于0.01,说明各研究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5.4 路径分析

在对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利用AMOS 7.0对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整体模型拟合指数X2/df为0.69,RMSEA值为0.056,表示拟合程度可以接受,GFI、CFI和NFI值都大于0.9,各指标均达到建议值,表明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情况良好。

本文模型的参数检验主要以标准化路径系数和P值作为衡量标尺,如表1所示。数据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7个假设均得到验证。

6、结论及讨论

本文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网络协调、知识共享以及关系质量和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研究结论表明:

(1)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对网络协调和网络知识共享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网络协调对网络知识共享产生积极影响。这说明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确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核心企业凭借其领导力可以有效协调网络内部关系,这说明在管理实践中,技术创新网络内的核心企业要从自身核心能力与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其网络管理能力和网络领导能力,来协调网络内部的关系,减少合作矛盾,从而增强网络的凝聚力,为技术创新合作提供有力保证,并推进技术创新网络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其次,结论显示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的有效发挥对网络知识共享有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在管理实践中,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可以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网络位置,在网络知识活动中建立标准或规范,并凭借自身影响力,使得网络内部的非核心企业在业务领域和技术轨迹上遵循核心企业的标准或规范。从而有效降低知识交流障碍,提升知识共享效果。同时,研究结论提示我们在实践中,核心企业可以通过领导力的有效发挥,进一步提升自身网络能力,逐渐加深其他网络成员对核心企业网络位置及网络能力的认知,在此双重作用下,核心企业在网络中的领导力将进一步强化,从而更有利于核心企业将其他成员团结在自身周围。这些都会对网络内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2)网络协调对于网络关系质量及网络创新绩效均产生积极影响;网络知识共享及网络关系质量均对网络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这说明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网络的协调至关重要。结合全部结论来看,不难发现网络协调对于技术创新网络合作关系质量、知识共享活动以及网络创新绩效均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同时网络知识共享及关系质量均与网络创新绩效正相关。这就要求核心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其领导力,努力降低网络中的冲突与矛盾,在网络中创造出协调的合作状态。通过增强网络协调将提升网络内部凝聚力,促进网络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减少网络内部消耗,进而促进网络内的沟通,使企业间的关系比较融洽,提升关系质量。而关系质量的提升会显著减少人际、团体和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使得信息交流频繁而流畅,促进网络内部知识共享,进一步提升网络创新绩效。

上一篇:防灾避险演练活动总结下一篇:周二清新早晨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