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2022-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ERP应用现状与动态安全管理监控

摘要:介绍ERP发展现状,ERP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原则,阐述安全管理系统特征、独具特色的动态安全管理监控功能以及安全管理系统功能目标。

关键词:ERP;安全管理;监控

ERP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ynamic securi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Pan Zhenxiang

(China Petroleum Jilin Oilfield Company Mining Business Services Department,Songyuan138008,China)

一、ERP应用现状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当今世界上制造业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系统。ERP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核心,并且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西方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的结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尤其是易燃、易爆的石油化工企业,通过ERP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在企业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ERP主要在合理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最优化,与此同时在资源管理与流程管理方面又互为补充。企业在应用ERP时,处理办公事务的流程和方式没有改变,是导致ERP不能释放其潜能的原因之一。因而,企业必须将ERP理论应用于实际,理顺业务流程,符合客观要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二、ERP动态安全管理监控系统

(一)安全管理系统特征

ERP作为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一,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集成的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这些都对其重要功能之一的安全管理产生深刻影响。ERP环境下安全管理系统功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安全管理系统对其他系统的所有最底层安全数据的直接处理、安全数据的采集和获得是高度集成的;以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为例,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水、电、瓦斯、压力和温度等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并检测到的各种数据及时输入系统,保证信息数据实时性,实现对现场的动态安全监控;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时受到资金、人员组成以及装备的限制,具有整体性特点;植入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

(二)独具特色的动态安全管理监控功能

ERP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信息集成合二为一平台使得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动态安全监控职能,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1.实时的安全信息。ERP支持实时数据动态采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信息大量地来源于生产现场,必须对诸如水、电、瓦斯、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等情况进行动态数据采集,实现数据处理与作业同步,保证信息的实时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汇总分析,为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安全监控、领导现场指挥生产或采取安全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2.安全管理与生产运行依存关系。企业的安全计划与生产计划、安全设备与设备管理、安全人员及人员岗位与人力资源、安全成本与生产成本、安全费用与财务核算等都是直接相关的。借助ERP的信息集成平台,使得企业安全管理与产品生产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有利于协调化工产品的生产和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的合理调度,发挥安全管理系统应有的监控职能。

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预警性。防患于未然是该安全管理系统功能之一,这是区别一般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不能局限于事后分析,而要使安全监控过程前移,借助知识学习、经验规则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预警机制。强化安全意识,防范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网络技术,使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信息传输和及时接收系统反馈的安全信息。

(三)安全管理系统功能目标

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目标主要有:对于各种重大危险源的实时跟踪监控、应急服务、应急救援资源的统一指挥调度,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安全生产信息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效方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实现重要场所视频实时监控,指挥与被控对象畅通的双向通讯功能,危险因素的自动控制和及时报警,监测过程实现历史纪录、分类统计、数据处理等功能。

三、结语

影响ERP实施成功主要看企业,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否扎实,有没有完整的制度和规范的流程,其中实施团队的人员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实施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了系统的应用,才能确保实施成功。ERP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了安监和人防联合建设的模式,是一项实用高效的管理手段,极大地优化和整合了现有资源,增强了企业平战结合效应,提高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对于我们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甚至各行各业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潘振祥

第2篇: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现状

摘要:文章对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中ERP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应用ERP的必要性,对目前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中应用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ERP 中小制造业企业 应用 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中小制造业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资金不雄厚,管理不完善,信息化基础普遍较差,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攀升。但是,中小制造业企业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企业规模较小、资源短缺、技术和信息化落后、人才匮乏、管理水平偏低等。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ERP在各行各业得以广泛应用。由于ERP系统自身一些特点,比如复杂的功能、较高的投入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中小制造业企业难以有效对自身的生产过程进行ERP管理。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中小制造业企业目前尚处在高速成长和壮大的过程中,有些管理比较混乱,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进行ERP管理来改善企业目前的窘境,希望借此能够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中小制造业企业也存在着实施ERP的必然性{1}。

一、ERP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现状

1.ERP在生产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取胜之道始终是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首选策略,所以如何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系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ERP能够有效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将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使企业的生产高效运作起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ERP系统是基于管理学供应链的思想和方法,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和整合,力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2}{3}。

ERP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的分析。就是在成本的研发和设计环节确定好标准成本,在各个价值环节执行的过程中加以控制,将执行的情况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要想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技术,做好供应链、协调与优化三者之间的计划。因此,在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推动ERP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4}{5}。

2.ERP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对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何设定生产工期、如何缩短生产周期、如何提高产品的优良率、如何降低返工率等。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客户订单的时候,都会有接与不接的尴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通过应用ERP系统来优化不合理的生产工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工率。有研究表明,在一些企业合理应用了ERP系统之后,89%的企业的产品优良率得以明显提高,84%的企业降低了产品的返工率。在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实现生产系统集成之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物料准备到出厂包装,实现了清晰的传递路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ERP系统的各个计划层次和控制工具,如销售生产规划、资源计划、主生产计划等,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使企业的各级员工通过ERP系统在自己的岗位上井井有条地执行着一个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计划。企业的工作质量提高了,产品也会提高{6}。

3.ERP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制造业ERP在质量管理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如:ERP中的质量管理功能与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脱节,尚处于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ERP各模块中的质量管理功能模块的开发设计脱离企业的实际。目前中小制造业企业要强调质量数据与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的相互促进,以及质量数据与其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控制,构建基于ERP的制造业质量分析与控制系统。作为ERP系统中的子系统,它是以ERP中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利用信息系统完成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产品整个周期的质量管理,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数据信息,促进ERP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众企业的经济效益{7}。

二、中小制造業企业实施ERP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薄弱。我国许多中小制造业企业管理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由于ERP应用的管理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而供应链管理牵涉到企业的采购、供应、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设备、销售等各个方面。因此企业管理者没有良好的管理学基础就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ERP应用,相反会增加自身管理混乱度。薄弱的管理基础,使得企业不具备实施ERP应用的前提条件。对ERP项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谈不上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2.企业对ERP的投资回报期望过高。有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ERP是万能的,夸大了ERP的应用效果,认为企业管理上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实施ERP来解决。其实ERP解决的是企业相互竞争中最关键的资源配置及效率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问题,但ERP不可能是万能的,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ERP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软件费、硬件费,还要投入大量的咨询服务费、培训费,有些企业对这些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效益的工程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

3.企业对ERP应用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ERP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仅包括软件和硬件配置,还牵涉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体制。由于ERP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多的问题,不能在短期就产生相应的效果,对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而言非常不利。因为无疑会提高企业项目的实施成本,带来一些经营风险。所以很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ERP项目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ERP应用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

4.企业缺乏ERP应用人才。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复杂,牵涉环节众多的行业,制造业企业中的各部门人才之间的交互性小,能够运用技术、管理、工艺、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型人才少。既懂技术,又要熟悉工艺,还要深谙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在各行业都比较缺乏。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也存在很大困难,在人才培养上还不能有效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而ERP应用一方面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ERP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计算机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上述人才,尤其缺乏综合性人才。

5.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难以与ERP实现有效结合。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正是由于互联网拥有快速、跨区域的优点,是将来企业行为的重要构成环节。很多企业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已经大面积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前期基础非常薄弱、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尽管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信息化建设收效甚微,对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企业在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上仅仅实现了与外界信息互通,电子交易等功能至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8}。

三、提高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应用效果的建议

1.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良好的管理理论基础是有效实施ERP的前提条件,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系统三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将三者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有了对企业采购、供应、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ERP,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2.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目前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关键原因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果企业能够从长远利益出发,对ERP这些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有效收益的项目加以重视,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ERP可以解决企业在竞争中最直接和关键的资源配置及效率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问题。从而逐步改善企业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注重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复合型人才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小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既懂生产技术和工艺,又懂得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为ERP系统一方面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ERP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计算机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从而为ERP在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应用提供复合型人才保证。

4.加強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与ERP的结合。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竞争的范围以及市场与客户需求变化的速度,这些因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对企业的ERP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新一代ERP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必然趋势。

四、结论

ERP系统是一个发展的理念和开放的体系,现代化的ERP系统是基于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符合各企业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机制。面对目前市场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趋势,中小制造业企业应该充分应用ERP项目,将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加以集成和融合,并持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优化,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中小制造业企业在运行ERP系统管理时还应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尽其才,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注释:

{1}李玲,王淼,赵宏霞. ERP在我国化工企业应用[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9):3-5

{2}乔剑,夏翃.基于ERP的企业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7):41

{3}王诣鹏.基于ERP的企业信息管理概述[J].甘肃科技,2011(18):129-132

{4}张洁君,柯可.ERP企业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J].中国商贸,2011(04):41-42

{5}孙平.基于ERP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 2011(10):24-25

{6}杨君.我国中小企业ERP应用研究:[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8

{7}刘文慧,马柯,赵小惠,贺辛亥.基于ERP的制造业质量分析与控制的研究[J].轻工机械,2004(4):155-160

{8}张春玲.新一代ERP:制造业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7(3):153

(作者单位: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 浙江杭州 310015)

(责编:若佳)

作者:唐伟

第3篇:ERP管理系统的工业化普及现状与应用

自ERP技术的广泛发展和企业应用以来,将财务、库存、销售和生产等经营管理流程进行集成和提升,通过平台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型巨型企业在不断扩展经营范围和进行跨国运营行为,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的运营管理都极为复杂和具有着不同行业的背景特点,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区域经济方式使得这些企业对集成化的管理平台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ERP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管理能力和大数据即时分析功能,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快了全球经营的步伐。

一、ERP管理方式的发展现状

ERP的科学定义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计算机技术进步,更多计算机功能被开发和应用在企业管理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企业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在管理过程进行应用。在1965年,针对当时的生产供应滞后于市场需求和生产交货不能即时跟进等系列问题,APICS(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提出MRP即物料供求管理策略,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的“产、供、销”核心流程的集成化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全球采购需求推动着全球经济发展,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新时期ERP管理系统真正开始出现。现代的ERP管理系统包含了市场销售、内部资源、后勤运输、仓储物流、生产信息与维修等等更加广泛的管理功能。

中国制造企业实施的ERP系统缺乏供应链管理功能,大多数只关注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具备供应链上下游协调能力,“牛鞭效应”依然存在。ERP管理系统仍基于资金流和资源控制的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成本控制和信息共享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从工业化生产的特殊性特别是特异化复杂工序和技术要求的满足方面,现有系统仍有较多不足,使得ERP系统在工业化生产上不能普及。

二、ERP管理系统的工业化应用存在问题的分析

1.ERP管理系统与工业生产的设计出发点不同。作为现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电子化趋势,ERP管理系统已从简单的财务流程流程管理深入到生产流程管理中去,但以财务系统为基础和成本数量等指标为控制出发点的ERP管理系统,现有的ERP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仍保留较多财务信息内容,或可以说是被财务数据所限制,而未能深入到各类型工业生产中。根据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目前财务管理部门应用信息系统比例较高,达到89.5%,但是采购管理部门、营销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比例相对较低,而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战略部门等管理部门,应用信息化系统的比例更低。因此,较多的工业企业在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同时,仍可以发现较多与本行业企业生产流程所不相适应,且过多产生人工辅助工作或与生产技术衔接不紧密,因而导致较多ERP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工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只有财务和统计人中较偏好应用,而大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则是较为排斥,往往把ERP管理系统缩小为财务统计的应用工具,极大地阻碍了ERP管理系统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广泛运用。

2.ERP管理系统与工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套存在困难。在现代电子技术和管理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ERP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无论简单的财务管理软件,还是SAP与用友等大型企业综合资源管理平台,都在不断地以新型电脑技术和新操作方式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着改变,集成了各种中央处理器、工作站和各支持功能的电脑,现代的ERP管理系统对网络技术和信息工具的操作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ERP的集成性与实施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之间协调困难的矛盾,ERP的先进性与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计划的精确性与基础数据差的矛盾,企业需求与系统工作重心偏差的矛盾,高投入与慢收益的矛盾等等,在ERP实施过程中不断涌现,严重打击着企业管理者与实施人员的信心。

3.ERP管理系统未真正符合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就现有的专业化工业应用ERP管理系统来看,大型企业一般通过专业ERP软件公司进行设计和配置施工,这类型的ERP管理系统也充分参考了行业ERP软件的技术特征,具有明显的软件设计同质性甚至雷同特点。企业应认识到ERP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一项IT工程,更是一个管理改造工程,是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作业方式和作业习惯进行系统整合,以企业管理系统的再思考和不断完善为主线,是IT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机融合,ERP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应用问题,而是代表着先进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思想。随着ERP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具备工业化生产特征的ERP管理系统正在不断深入各行业中,但从现有的ERP管理系统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来看,大多行业类型的ERP管理系统还是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在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控制上,通过以会计部门为主的管理信息汇集,简单地分发管理目标和依据生产数据进行管理的方式还较为普遍,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特点和流程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管理只是单纯地扩展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汇总渠道,而不能有效地辅助生产经营的实际进度,也表明这些ERP管理系统对工业行业在技术角度缺乏应有的理解和配合。

三、ERP管理系统的工业化普及应用的对策

1.设计更加符合工业应用和技术的ERP管理系统。现有的ERP管理系统主要以财务视角和资源流转为出发点,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结合程度低。要有针对性地改变这种情况,应彻底转变ERP设计的指导思想,改变现有的IT技术人员为主,财务思想配套的设计方式;从工业生产技术出发,以工业专业技术人员为设计主体,在IT人员帮助下设计系统框架,以技术生产流程为ERP管理的走向和规则设定方式开展生产的ERP设计。以具体工业生产流程作为分析对象,铸造与冶金行业所对应的ERP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从模具设计的生产流程初始点,在系统上落实设计的时间、配套生产数量、计数方式和产品检验措施等生产细节,从生产技术角度进行软件开发,有效避免ERP管理系统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的模拟设计中,应突出实际生产的流程跟踪方式,改变简单的ERP管理系统单纯的原料数量和产量跟踪,对生产方式中的原料配比、设备配套、辅助材料比例和人力控制等因素进行具体化设计,以在实际ERP控制过程中体现生产流程控制和进行具体环节监控。

2.提高ERP管理系统的工业人力资源适应性。要想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和增加电子设备的方式进行ERP管理系统的配置,就应适当减少系统安装阶段的数据输入和管理运行阶段的相关信息收集工作量。在ERP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执行ERP操作的自动化能力,提高ERP管理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数据收集能力,针对特定行业生产中所涉及的各类型设备进行自动化数据接口设计,如在铸造和冶金行业中,直接在生产相关的砂处理设备、电炉设备和机加工设备等主要设备上安装工程数据和多媒体数据采集器,直接取得设备运行数据并导入ERP管理系统中,基于现有工业设备的科技水平,这方面的仪器设备较容易取得,所需要的就是与ERP管理系统的数据融合和对接能力的完善。

3.加强ERP管理系统与工业基础条件的匹配程度。在ERP管理系统的引入过程中,在行业软件系统的导入时,必然对服务器和计算机等硬件系统提出配套要求,同样由于成本等相关考虑因素,一般工业企业引入与生产关联度不大的计算机硬件时,在价格、可靠性、操作便利和维护性的考虑下,常常使得硬件匹配的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困难和整体系统操作不便等问题,而对一套每日使用的ERP管理系统而言,要经常性维护和更换硬件,则容易破坏系统正常数据采集和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使得在信息化完善过程更加困难和充满挑战。因此,在工业化的ERP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对工业化产业的具体信息化准备进行了解,针对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储备、硬件设施要求条件进行细化分析,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具体需求完善ERP管理系统的配套设计,不仅要完善系统的软件部分便利性应用设计,更要注重实际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硬件环境适应性,以及硬件在对于工业生产企业的可靠性和维护简易性,从配套设施的角度针对工业企业进行个性化完善与设计。

四、小结

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ERP管理系统的发展,从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到企业资源管理,发展至今的ERP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但在适应一般商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下,ERP管理系统在工业产业领域的应用则并不成功,特别是在特异化生产行业中。这类型的行业一方面有着对ERP管理系统较为迫切的成本管理和流程管理直接需求,但另一方面,这类型行业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行业特点与IT技术区隔较大,要在短时间改变现有ERP管理系统的单纯财务流和资源流的管理方式。因此,在整体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工业化生产技术吸收,加大专业生产技术人员的设计参与和实际应用验证,从ERP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就真正符合工业化复杂生产的需求,这就是ERP管理系统成功的基础。成功的ERP管理系统应在设计阶段就高度重视系统配送的软硬件配套措施,争取在设计阶段就为系统的成功操作和运行提供全面的保障。[福建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201311311012]

(作者单位:三明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王群 陈丽芳 叶宁

第4篇:我国ERP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企业资源规划ERP》

第一次课程作业

姓 名:

班 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1班

日 期:2014/3/10

我国ERP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为代表的管理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结合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形成。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组织与文化、制造资源、资金与成本、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与企业协同等方面。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基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基础上,通过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全面、合理、系统地管理生产和经营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技术和人员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什么是ERP ERP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由美国企业界首先提出并应用,其核心内容是计划(Planning)。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对ERP定义如下: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思想;精益生产、同步工程;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随着ERP由概念层次逐渐地被国内的软件厂商通过软件来实践,特别是融入了“管理实施”概念之后,Garter Group给ERP所下的定义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被完全更新了:

1) ERP不只是―个软件系统,而是―个集组织模型、业务流程、企业规范和信息技术、实施方法为―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

2) ERP使得企业的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到了“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最大利润”,这种管理方渐段其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企业扩展至了各个不同行业的企业;

3) 从软件系统的结构而言,现在的ERP必须能够适应互联网的应

用,可以支持跨平台的多组织的应用,并和电子商务之间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数据、业务逻辑的接口。

二、我国ERP应用现状

从1981年中国引进第一套MRPII软件开始,ERP在我国已经应用了30多年。进入21世纪,科技部提出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行动,带动和掀起了我国企业应用ERP的高潮。有些早前应用MRPII的企业也正在升级使用ERP,以使其功能更加完整、强大,提高集成化程度。在这一阶段,只想能力需求计划扩展,把生产车间计划、销售、财务导入ERP系统,基本形成闭环MRP,或者已经形成MRPII或ERP。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软件发开的迅速发展和ERP市场的深入开发,我国已经能过自主研发ERP系统,其中以用友和金蝶为代表的软件厂商已达到十多家

(一)ERP市场状况。目前,国内外的ERP系统数量繁多,国外著名的ERP软件公司有:SAP、ORACLE、ROSS、People—Soft、SSA、ASW和QAD等,国内的有用友、金蝶、金思维、浪潮通软、深圳天思、神州数码、台湾鼎新电脑等。在中国市场中,国内管理软件销售收入已经超过国外软件,而且国内软件总收入,尤其是以用友为代表的重点国内品牌市场份额都大幅超越国外软件总体收入和SAP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市场份额。

(二)ERP在我国出现的问题。就目前我国所出现的ERP实施成功率低、ERP市场混乱、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人员、ERP应用不成熟、管理咨询不足、用户企业满意度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不仅需要ERP软件商进行更适合我国国情的ERP软件的研发与上线工作,还需要增加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应用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ERP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在很长时间后才能体现ERP的价值。因此实施ERP项目,企业应当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实施ERP。首先企业高层要充分认识到ERP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整个系统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调动下属至整个公司的员工积极性,对ERP系统的应用其推进作用。其次将ERP的实施与业务流程重组结合起来,使ERP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ERP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近30年来,ERP在国内发展经历了MRP II的初步应用、ERP推广应

用、ERP产业创始、ERP深入研究、ERP产业茁壮发展等几个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管理软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加之管理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进—步融合,ERP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未来的ERP将会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及更强的功能。随着国家863计划对ERP的支持,国内ERP发展逐渐迅速起来,但与国外相比较,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由于中国国情、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国内ERP发展将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本土品牌ERP公司的崛起。从近几年看,用友、金蝶、浪潮等几家国内较大的ERP公司对国外的SAP、Oracle等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凭借在设计上更适合国内企业以及在实施和服务方面的优势,用友、浪潮等大的ERP公司迅速占领国内一部市场。

2、与SOA的结合。早在两年前,用友、浪潮、金蝶等ERP公司都发布了基于SOA构架的ERP产品。在新的构架下,业务功能、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进。另外一个方面。SOA构架能让用户的ERP系统更加的灵活,实施的成本更低。

3、与先进的管理思想进一步交融,增强其适应性。未来的ERP将会在继承当前ERP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吸纳最新的先进管理思想或模式,如敏捷制造与敏捷虚拟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供应链环境下的精良生产管理模式、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协同管理模式、跨企业的协伺项目管理模式等,并将其管理思想与ERP业务处理模式结合。此外,应与不同国情的管理模式相适应,例如针对中国这样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应当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改进型ERP管理模式,如基于主动动态成本控制的ERP管理模式、基于时间成本双主线的ERP管理模式、基于资金流模型的ERP管理模式等。

4、运用各种前沿技术,迅速向网络化,互联网办公模式靠拢。基于Internet的ERP将融合最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及Internet技术,在全新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上,基于WEB的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客户管理、营销管理、跨企业物流网络管理、代理商和分销商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成为可能。此外,JAVA技术和面向Internet的数据库技术将使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安全性和扩展性,使企业的应用从原有的办公室桌面,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的计算机、终端,甚至移

动电话、PDA、信息家电等新型的终端产品,实现前端办公室,商务智能、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应用。

四、总结

ERP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企业管理方面的主流软件,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能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并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得力工具,同时越来越多的ERP软件开发公司和实施顾问公司的成立,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级顾问,这些都为ERP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ERP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历程,有喜有忧,但前景乐观,未来将成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必要工具。加快企业体制改革,深化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加强职工信息化知识培训,增强企业领导层管理水平和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力度等都是提高ERP在我国企业推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第5篇:针对中小企业ERP应用现状与趋势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本土市场的国际化,也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进行国际化运作的管理。当今,企业信息化大行其道,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占国内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想展开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以即使在目前中国企业实施ERP成功率并不高的前提下,实施ERP仍然是大势所趋。

随着国际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的今天,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借贷融资困难、大企业或许能顺利度过难关,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90%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实施ERP项目,为企业发展,完成企业管理革命的转变?

就在目前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实施ERP, ERP应用的合理利用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利益。一些上ERP项目失败的企业在思考、ERP厂商在思考,我也思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ERP应用、经济环境、趋势分析、发展

一.中小企业现状与启示

自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缓、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如订单减少,销售收入锐减,库存产品积压,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快速下降。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必然导致融资困难,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停产、歇业、关闭的企业占了很大一部份。行业内,制造业受影响尤甚;而以自主品牌为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的情况明显要好。

自2009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企业订单逐渐增多,形势开始趋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企业在如下几方面得到启示:必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商务模式的创新,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中走差异化路线;必须从为别人代工发展到做自己品牌,拥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更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和供应链整合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重塑企业,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路。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ERP应用现状

按照国家经贸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将职工人数在300~2000人,销售额在3000万~3亿,资产总额在4000万~4亿的企业,称为中小型工业企业(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项指标的下限,其余为小型企业)。

按照这一标准,中小型工业企业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销售额在500万以下(几十人~100人)的企业,或称为初创型企业。

这类企业还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市场尚不稳定,生产经营流程也不规范,管理粗放,基本处于人治阶段,信息化意识薄弱,尚无信息化应用或仅有少数企业拥有单元应用(如工资管理、库存管理等)。

第二层次:即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到几千万(100人~200人)的企业,或称为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已基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市场亟须扩大,产品亟须改进升级,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正由人治过渡到法治(部门职能逐渐清晰,岗位职责走向明确),管理亟须规范;信息化普遍涉足单元应用,但缺乏人才、技术、资金,不愿意投资十几~几十万建立独立的ERP系统,但信息化意识普遍比初创型企业强。

2011年随机挑选了62家销售额在500万~1亿的企业进行调研,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使用情况

已经使用的和正在实施管理信息化的36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56.4% 未使用的27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43.6%

——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内容的需求

希望使用采购、销售、库存(进销存)软件的42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67.7% 希望使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8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12.9%

希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含工资管理)软件的5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8.1% 希望使用其它管理软件的7家,占调研总数的11.3%

——这一层次的企业中,普遍缺乏覆盖物流、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财务与成本管理的较完整的ERP系统。

第三层次:即销售额在1亿~3亿的企业,即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

这类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大部分企业已拥有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品牌,市场营销渠道已经建立,生产经营已入轨道,管理已从人治阶段过渡到法治阶段(部门职能清晰、岗位责任明确,ISO标准基本贯彻)、信息化意识较到位。根据珠三角的调研,90%以上的企业建有独立的网站和单元信息化应用。3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ERP系统,这类企业的ERP呈现如下特点:

1.基本采用国产品牌软件。头些年采用定制开发的较多,这几年大多采用成熟软件+适量的个性化开发。国产品牌ERP在这一层次已基本一统天下

2.应用面不平衡。

3.应用效果好的企业,基本都是企业老总重视,把ERP应用作为企业基础建设来抓,做到资金上年年有投入,不仅投入硬件,而且偏重软件;不仅投入产品购买,而且投入应用维护;企业有自己的技术队伍(2-3人),或者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软硬件服务商采用外包办法签署长期服务合同。企业从信息化产生的效益中尝到了甜头,使信息化真正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中,成为企业成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对于仅有单元应用的中型企业,建议从单元应用过渡到较完整的ERP应用。可以先拉通物流(进销存)到生产制造这条线,解决交货期控制,降低库存,减少采购成本,提高质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人力资源、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等模块,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

2.对于已建立较完整ERP系统的企业,建议根据企业实际,向信息化应用的深度或广度发展。

3.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成长型企业(500万~几千万销售额)及初创型(500万销售规模以下)企业,——即通过租赁方式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向软件商购买软件产品,向咨询服务商购买服务转变

为向软件平台运营商购买产品和应用服务,企业本身不用建立局域网,不用再操心IT技术与人才问题,投资也会大大减少。 4.借助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2010年,软件产业最热门的话题非云计算莫属,ERP产业也不例外。基于云计算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日益凸显,我们预计在云计算的推动下,企业管理形态将日益优化,企业管理者身上的压力也将得以大大减轻。由于ERP是运行在协同和数据完备的基础之上,而云计算能够为其提供较完备的数据,因此,ERP在数据完备的基础上功能会有较大的提升,借助于这种提升会对ERP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怎样能够在这种新的条件下把过去某些可能想到但是做不到的解决方案加之付出实施成为现实等等。这种运维方式也是对ERP功能的延伸。 5.重视培训,并贯穿始终。培训是一个老话题,可它却是目前ERP实施中最大的难题。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基于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是从本质上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先进与落后,以及企业应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必然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ERP的应用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应把ERP的应用与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ERP应用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规模分析中商情报网

2..徐晓飞. 现代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企业现代化新概念新技术及其应用)丛书.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2

3. 刘姣。 浅析ERP在我国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 2009, (09) 31。

4. 唐艳辉。 ERP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02) 100。

第6篇:ERP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一)中国ERP市场形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Ⅱ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与MRPⅡ相比,ERP除了包括和加强了MRPⅡ各种功能之外,更加面向全球市场,功能更为强大,所管理的企业资源更多,支持混合式生产方式,管理覆盖面更宽,并涉及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全局角度进行经营与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的综合的集成经营系统。ERP

所采用的计算机技术也更加先进,形成了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应该说2003年以前的ERP市场增长,存在一定的“水份”,这在ERP市场启动阶段似无可厚非。而今的增长与几年前的市场虚增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从企业自身实实在在的需求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良性增长,少了些市场炒作和浮躁成份。至2003年6月份,国内ERP市场已彻底走出困境。以ERP应用为主导的企业信息化战略,已成为国内大多数企业提升自身管理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特别是经历了“非典”严峻考验后,国内ERP市场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呈现出需求更加旺盛的趋势。企业对ERP的需求持续增长。由于ERP软件的不断成熟,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收益满意度不断提高。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02-2003《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对被抽查的已经实施信息化的百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82%的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收益是满意的。另外有96%的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降低了企业成本,94%企业降低了库存,89%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8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和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还有82%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

(二)中国ERP软件产品主要特点与问题

我国的ERP软件产业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兴旺发展却只是近两年的事。根据CCID2000年的报告,中国有约40家国外厂商与20家国内厂商在角逐国内ERP市场。他们彼此因为所处的背景、全球战略、市场层次、应用领域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市场策略。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需求驱动下,经过近几年的应用实践和不断改进,我国自主开发的ERP软件产品在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通过2002年科技部组织的国产化ERP软件评测情况,

可以看出:

1.国产化ERP功能比较齐全,可满足大部分企业管理的需要。通过科技部2002年国产化ERP软件评测的12家公司ERP软件产品均具备了ERP的基本功能,包括生产制造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生产任务管理、库存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生产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电子供应链管理、经营决策管理等。有的

ERP软件还增添了扩展功能。

2.由于大多数国产化ERP软件产品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其开发工具比较先进、实用,与国外软件差距不大。如上述参评的12家ERP软件产品多使用了支持开放系统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开发工具,并可以运行在多种系统平台上;多数软件提供与CAD、PDM系统和主要国产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部分软件提供了在Web环境下的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的查询

界面和多种数据分析功能。

3.多数国产ERP软件产品都不同程度地考虑了国情化问题;有的ERP软件商在实施、操作、培训等方面工作做得很细,提高了ERP实施成功率。正是由于在适应国情上做了大

量努力,近几年国产ERP软件实施成功率和销售套数增长显著。

(三)ERP深入应用与ERP产业蓬勃发展阶段

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科技部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贸委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行动,带动和掀起了我国企业应用ERP的高潮。近两年,我国众多企业在积极实施ERP系统,现已有数千家企业应用ERP系统。有些早期实施MRPⅡ的企业在使其系统升级为ERP系统,并在不断深化应用,功能更加强大,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先进的ERP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巨大的ERP市场也刺激了国产化ERP产品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我国ERP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现已有国产化ERP软件商数十家之多。“十五”863计划也在大力支持和推动ERP管理系统的研究,并重点支持了10个ERP软件产品的研发,对ERP应用实施和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和推动作用。ERP系统应用实施的热潮正在全国各省市全面铺开,并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

(四)ERP与中国企业

ERP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上ERP项目。只有那些高层管理者目标明确、管理思路超前,企业政策落实得力,市场稳定,急需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但又无法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和调配达到提高目的的企业才更适合上ERP项目,才值得花大力气为之投入。这些企业往往困惑于一些通过目前资源和管理方法、手段无法达到企业本身和客户满意度的要求,比如为客户供货的及时性、合理性,大了讲就是整个客户服务体系的问题;对内表现为供货服务体系及其它各个业务环节服务体系的问题,等等。而那些还停留在为企业的生计奋斗阶段的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管理思路不明确,管理混乱甚至没有管理思路的企业,中、高级管理者不能团结一心,整个员工队伍素质较差的企业,不适合上ERP

项目,即使硬着头皮上,结果只能有一个——最终宣布失败。

目前国内ERP项目的实施路线有两类,一是产品路线,一是项目路线,多数ERP提供商选择的是第一种路线,因为这更符合提供商的经济利益,成果重用性高,实施周期短,二

次软件开发量小,多数甚至不为用户进行二次开发,但必须基于相当完善的产品体系,也就是说必须依据大量的业务深度和广度的积累,并融于产品中,而这一点也正是国内软件产品的最大弱点,当然,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很难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实现。而后者的实施周期长,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对管理专家组和客户高层的决断依赖性较大,所以势必带来软件供应商为控制自身成本导致实施ERP不彻底或偷工减料的现象。选择软件提供商最主要要看它的服务体系,看它在服务中如何摆正自身利益、项目利益和客户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选择一支在这三者利益之间能够理性分析问题的实施团队,可以说,这样的结果,项目的

实施至少会是理性的朝着成功的方向在迈进。

三、ERP系统应用过程中问题的分析

(一)投资盲目性大

企业为赢得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必须借助于各种方法和工具来提高管理水平,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成功应用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许多企业在进行ERP的投资决策时,对自身的需求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与企业经营目标是否相适应的问题考虑不周,更有一些企业管理观念尚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中,对企业如何参与竞争及如何在市场中定位等问题尚无成熟的思路,这就大大降低ERP系统实施的目标。有的企业缺乏前期全面准确的需求分析,具体操作起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选择的软件往往不完全适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增大了投资风险。 国内企业投资ERP系统的初衷大致有以下几类:企业上等级要求,在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社会效益及企业待遇等与此密切相关,企业为上而上;还有一些企业盲目的跟随潮流;大部分企业确是出于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但是由于对投资效益分析不到位,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引进,有些企业甚至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影响到企业自身的正常运转。 投资盲目性大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企业领导者对ERP的思想内涵和实施过程理解不全面、准确 .然而ERP的内涵是丰富而广博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有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深入学习研究ERP的思想哲理,只是看过几篇报道,听几次讲座或同行介绍,未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ERP的实质,

以为买来软件装上就行了。要知道ERP工程盲目上马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二)决策者没有意识到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原有管理体制强烈的冲击作用ERP的实施不同于CAD/CAM 等技术型软件,它需要符合系统要求的特定的管理及技术环境。特别是在中国的环境下,系统的实施有赖于企业运作体系的重建,它涉及到管理权限再分配等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因此专家认为企业“一把手”的决心与积极参与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调查中,遇到了为数不少的案例,就是由于企业一把手没有参与或不重视,副总经理及实施人员无权调解新旧体制转换中各部门的利益冲突,而使实施工作

宣告失败。

(三)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1.生产系统运行不规范。ERP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具有准确和完整的基础数据。然而,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企业都存在基础数据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有的企业ERP项目已

经实施10年,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还未完成。

2.生产过程不稳定。ERP正常运行有赖于生产稳定运行及信息流畅传递,但国内企业的生产过程经常由于质量事故,如设备故障、加工差而停顿。企业管理者80%的精力用于处理物流的重新启动问题,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经常无法按预定计划运行,处于不可控制的状

态,致使ERP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企业管理机制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目前国内企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由于历史的惯性,企业中的一些人员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市场意识不强,消极对待新的管理思想和方式,不愿变革。外部市场法规不健全,行政干预时有发生,合同不按期履行等等,都影响企业按市场规律和规则运作。而ERP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市场经济的产物,不但在管理方式、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方面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有差异,而且在文化背景、市场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有差异。这些差异若不能克服或适应,

ERP的应用实施就难以顺利、和谐地进行。

(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构成增大实施ERP系统的难度

这一点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由于产品的“三化”工作基础薄弱,致使零部件的构成种类数繁多,加之零部件基本上自行生产,庞大的数据量运行于一个系统之中,且要严格按ERP系统的计划要求进行控制,显然难度很大。其次,传统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致使作为独立核算经济单元的企业规模过大,问卷企业平均5000余人,大型企业则多达数万人,且涉及二级或多级核算单位,所以如果过分强调对这样规模的企业整体实施ERP系统,特别涉及成本管理,制约因素会太多。总之,由于系统过大,实施成本过

高,将会降低实施的效益。

四、ERP软件发展趋势

由于ERP代表了当代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技术,并能够解决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问题,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ERP的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促进了ERP技术向新一代

ERP或后ERP的发展。

推动ERP发展有多种因素: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与多企业合作经营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ERP将支持异地企业运营、异种语言操作和异种货币交易;企业过程重组及协作方式的变化使得ERP支持基于全球范围的可重构过程的供应链及供应网络结构;制造商需要应对新

生产与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使得ERP也越来越灵活的适应多种生产制造方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流程工业企业应用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ERP的发展。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会为ERP提供越来越灵活与强功能的软硬件平台,多层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中间件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会使ERP的功能与性能迅速提高。ERP市场的巨大

需求大大刺激ERP软件业的快速发展。未来ERP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

(一)ERP与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进一

步整合

ERP将更加面向市场和面向顾客,通过基于知识的市场预测、订单处理与生产调度、基于约束调度功能等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强的优化能力;并进一步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结合,实现市场、销售、服务的一体化,使CRM的前台客户服务与ERP后

台处理过程集成,提供客户个性化服务,使企业具有更好的顾客满意度。

(二)ERP与电子商务、供应链SCM、协同商务的进一步整合

ERP将面向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支持企业与贸易共同体的业务伙伴、客户之间的协作,支持数字化的业务交互过程;ERP供应链管理功能将进一步加强,并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企业供需协作,如汽车行业要求 ERP的销售和采购模块支持用电子商务或EDI实现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电子订货和销售开单过程;ERP将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化市场环境,建立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基于价值链共享的新伙伴关系,并使企业在协同

商务中做到过程优化、计划准确、管理协调。

(三)ERP与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的整合产品数据管理 PDM将企业中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全过程的各种信息、产品不同设计阶段的数据和文档组织在统一的环境中。近年来ERP软件商纷纷在ERP系统中纳入了产品数据管理PDM功能或实现与PDM系统的集成,增加了对设计数据、过程、文档的应用和管理,减少了ERP庞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准备工作量,并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系统与CAD、

CAM系统的集成,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系统集成度和整体效率。

(四)ERP与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的整合为了加强ERP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ERP将与制造执行系统MES、车间层操作控制系统SFC更紧密的结合,形成实时化的ERP/MES/SFC系统。该趋势在流程工业企业的

管控一体化系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五)ERP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整合

全面的工作流规则保证与时间相关的业务信息能够自动地在正确时间传送到指定的地点。ERP的工作流管理功能将进一步增强,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并能支持企业经营过程的重组,也使ERP的功能可以扩展到办公自动化和业

务流程控制方面。

(六)加强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功能

为了企业高层领导的管理与决策,ERP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

等功能集成进来,为用户提供企业级宏观决策的分析工具集。

(七)ERP系统动态可重构性

为了适应企业的过程重组和业务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ERP软件系统的动态可重构性。为此,ERP系统动态建模工具、系统快速配置工具、系统界面封装技术、软构件技术等均被采用。ERP系统也引入了新的模块化软件、业务应用程序接口、逐个更新模块增

强系统等概念,ERP的功能组件被分割成更细的构件以便进行系统动态重构。

ERP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将促进基于Internet/Extranet的支持全球化企业合作与

敏捷虚拟企业运营的集成化经营管理系统的产生和不断发展。

第7篇:企业ERP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企业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其实施的成功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都能左右和制约ERP项目实施成败,应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ERP系统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企业实施ERP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ERP系统;实施;问题;建议

一、ERP系统简介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思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和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服务的管理平台。ERP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人、财、物的办法所有资源恰当的组合在一起,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ERP的上马实施很可能对企业目前的管理流程和作业习惯进行全部或部分改变。因此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ERP系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企业对ERP的认识存在误区,在ERP的运用和实施上存在盲目性。ERP系统不止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实施问题,它是一场涉及企业重组和创新的活动,很多企业在实施前缺乏对企业现状和经营管理问题的足够正确和深入的认识,对ERP系统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而对其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

(二)ERP系统选型不合理。ERP系统实施成功的前提就是选择合适的系统,一个合适的ERP系统不能保证一定会实施成功,但是,如果选型失败,所选ERP系统的功能与企业生产管理实际不匹配,或者,选择了一个综合性能差的ERP系统,那么,ERP系统实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三)企业管理基础薄弱。ERP系统的成功还依赖于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基础。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就会为ERP系统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碍。如果企业不重视基础数据的管理,忽视基础数据的积累维护,那么会导致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比较差,会为ERP系统的实施带来额外的分析和评估。

三、ERP实施方法各阶段的主要步骤

在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的ERP实施方法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一些指导性的步骤,企业按这些步骤,一步步的走下去结合实施阶段中需要注意的管理思想就可以完成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在每个步骤都应该产生相应的文档来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以下对EIMEC实施方法各阶段的实施步骤进行分析,企业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所取舍。

(一)前期规划阶段

很多的ERP项目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前期规划做的不好,或是在不恰当的时

期进行了实施,或是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背。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个详细的IT规划对企业的战略来讲十分必要。

此阶段包括:

1、成立领导小组:由高阶决策者和各部门决策者组成,成员需对ERP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还需了解管理变革、流程重新设计过程、系统整合可能的结果等。主要任务在于规划和设定改变的范围,以及支持、领导项目进行,并随时听取项目进度报告。

2、企业现状分析:对自身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自己的竞争优势、劣势、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寻找一个实施ERP系统的最佳时机。

3、企业发展战略审核:领导小组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若是以前没有这次就重新制订,如果是和目前企业的状况相差较大就做出适当的调整。

4、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总体IT规划:检查项目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确认企业的愿景、IT规划和当前实施ERP系统的目的

5、拟定实施进度和目标:制订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化进度和实施目标

6、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聘请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主要由项目经理确定小组成员,需要包括有经验的IT技术人员、主要使用者、熟悉各部门业务的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执行。需要控制项目实施小组成员的流动率,尤其是主要成员,以避免知识掌握的不连续而造成实施延误。

(二)业务蓝图

此部分工作主要是在领导小组授权指导下,由项目小组来具体完成,对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找出核心业务流程,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必须改进的业务流程,由项目经理负责进度,向领导小组汇报。

(1)准备调研问卷:将指导性的调研问卷发给各个业务部门填写,以对部门的业务状况做整体了解,为下一步调研工作做好准备。

(2)当前业务调研:针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现状和需求结合前期的调研问卷做面对面的调研,对企业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需要改进的流程、以及特殊的业务流程。

(3)业务需求分析:结合调研情况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此步工作相当重要,是企业真正提升竞争力的阶段。

(4)特殊业务流程处理:对特殊的业务流程用特别的手段加以处理。

(5)基础资料的准备:对企业内部的物料编码,部门、供应商、客户,仓库等基础资料做详细的讨论并确定。

(三)蓝图实现

此部分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上个阶段所调研的内容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出优化后的方案。

1、业务流程方案初步确定:将业务调研的流程整理并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

2、小范围业务流程测试;将项目小组的成员召集在一起,通过若干张模拟订单演示初步确定的业务流程是否能满足企业各业务部门的需求。

3、进一步讨论确认最终方案:小组成员针对演示的业务流程提出问题并讨论,以最终确认业务流程方案。

(四)上线准备

这个阶段企业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顾问方进行系统的实施,需要全程参与,做好知识的转移工作,使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而是一套流程和方法。为日后的自[转贴于:论文大行维护做好准备。

1、差异分析:进一步分析ERP厂商的软件流程与企业的业务流程间的差异。标明差异以及发生差异的是否为主要业务流程。

2、用户培训:培训的工作应该是贯彻始终的,包括各个层次的培训,尤其是在顾问方仍在企业内工作的时候。

3、初始数据准备:数据整理的过程也是对企业自身一个盘点的过程,“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十二分数据”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数据准备工作是关系的实施效果以及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十分重视。

4、系统测试;包括软件原型测试,关键用户的测试,最终使用者的测试。而且在实施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让对背景了解不多的最终使用者参与测试,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问题。

(五)运行维护

1、系统模拟运行:系统需要配置开发的工作做好之后需要进行一段模拟运行,这个期间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包括手工备份,以防万一出现意外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另外就是在模拟运行中需要多进行意外测试,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2、成立内部支持小组:主要由参与系统实施的人员组成,来进行企业内部培训以及解决突发的问题。需要规划支援小组的主要任务、人员配置、支持方式等

3、正式上线运行: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正式切换到新的系统中,享受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四、结束语

企业ERP系统实施成功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它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ERP系统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决策层、管理层、业务层的全体参与,也离不开平台的架构、合适的ERP系统的选择、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必要的资金落实、正确的实施方法、必要的培训和实施后的维护等工作,这些也都是左右和制约ERP系统实施成败的因素。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如果能够按照上述内容进行,将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成功实施的可能性

第8篇:ERP企业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

ERP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中国的ERP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中外领导厂商合力主导,存在较高行业壁垒,领导厂商拥有定价的主动权,强者捡回一直强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国内外ERP产品性能、产品定位、产品营销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和中国ERP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对中国ERP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ERP是一款针对物流、人流、财流和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11公司预测在未来的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发生变革,从而提出了ERP这个概念。ERP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但是它不可以取代管理,解决企业的问题也不能依靠ERP,只能依靠管理者自己。

1 中国ERP市场的特征

1.1 市场结构体现寡头特征

2003~2008年,在中国,用友、金蝶、SAP、浪潮四家ERP龙头企业的销售额总和占到整个ERP行业的一半左右。并且随着ERP市场容量的迅速增长,ERP市场的几家领导厂商的阵营却长期保持着稳定。综上分析可见,中国ERP软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直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呈现出近似寡头垄断的格局。

1.2 中外领导厂商合力主导中国市场

主导我国ERP市场的厂商前面分析到,既有国内品牌用友和金蝶,也有国际品牌SAP等。长期以来,用友和金蝶—直在国内品牌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SAP等国际品牌也处于我国ERP市场的领先位置。

1.3 ERP市场存在行业壁垒

企业并购和品牌影响力是ERP行业壁垒的形成的重要因素。ERP巨头们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企业并购实现自身的规模升级,从而形成较高的市场壁垒。在ERP市场,并购已经成为提高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及加快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市场上的中小企业,面对行业巨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很难与之进行竞争,面临着生存的难题。所以,ERP市场上通过企业并购形成的大巨头直接提高了ERP行业的进入门槛。2009年是ERP本土厂商与国际品牌竞争十分激烈的一年,这一年国内ERP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狂热的并购风潮,用友、金蝶等大企业不断加速对ERP行业的中小软件企业进行并购,至今,我国ERP市场上已经完成了多次企业并购。

其次,ERP行业长期积累的品牌美誉度、客户、专业经验也成为市场进入壁垒。高品牌美誉度让很多中小企业很难进入ERP市场,从而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1.4 领导厂商拥有定价主动权

ERP领导企业通过加速并购实现了对行业的垄断,从而对价格进行垄断,ERP市场上的领导厂商因此拥有主动定价权,所以ERP领导企业能长期将自身的经营维持在较高的利润水平。由于企业客户对ERP市场的领导企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对ERP行业垄断只能适

从。SAP公司预计在2014年前,公司的软件及相关营业收入将实现翻倍,营运利润率也将至少达到35%。

1.5 强者将会一直强

在未来,ERP市场上的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的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得到提高。随着国际ERP巨头在中国本土化发展速度加快,本土领导厂商的表现也日益卓越,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在中国,未来的ERP市场将会表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激烈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一线厂商,二三线的厂商都将会面临生存的难题。

2 国内外ERP企业产品对比

2.1 产品性能方面

与国内产品相比,国外领先厂商的产品功能更加齐全、性能更加优越。SAP的生产制造模块功能十分强大,而且拥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现金业务管理的方法。但是国内品牌的产品更加适合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中国企业在业务模式上的销售返还等业务环节不同于国外企业,在产品性能上,虽然国外产品功能齐全,性能优越,但是国内产品更加能满足企业本土化需求。

2.2 产品定位方面

产品定位方面,国外ERP厂商毫无疑问地占据高端,国内企业把握低端。SAP、ORACLE在中国高端ERP市场占尽了优势,其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的大型企业。然而,用友、金蝶等国内知名厂商的产品定位主要在中小企业的ERP市场。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ERP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外ERP厂商已经开始向低端ERP市场拓展业务,国内的用友等品牌也逐渐在向高端市场扩展。

2.3 产品营销方面

国外ERP厂商的营销策略是凭借在ERP市场的专业优势,锁定重要客户资源。国内ERP厂商的营销策略则是利用自身广泛的用户基础和营销渠道,努力加大用户覆盖面。 3 中国ERP市场发展的现状

3.1 中国ERP企业的竞争领域集中在成长型企业

成长型企业在这里是指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有管理转型或者业务集团化需求的企业,成长型企业的差异性很大,对ERP系统的二次开发要求比较高。之所以中国ERP企业的竞争领域集中在成长型企业,是因为本土ERP企业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第一是售后服务的支持和网络比国外的企业更有竞争力,供需更适合中国成长型企业客户,于是中国ERP企业在成长型企业客户的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第二是中国本土的ERP企业拥有本土资源的积累优势、沟通优势以及技术开发的后发优势。

3.2 ERP的实施率低

国外厂商提供的ERP实施价格很贵,对中小企业的需求没有足够针对性和售后支持,实施成功率较低。由于本土ERP供应商在用户需求上等各方面更加了解本土国内客户企业,所以本土ERP供应商的成功实施案例比较多,售后服务和产品培训也比较容易实现。

3.3 应用ERP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大

中国ERP实施的成功率较低,但是中小企业经历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对市场应变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出口型企业与上游的供货商和下游的销售商都相互制约,产品的品质、规格、交货时间上都有要严格的限制。所以,应用ERP系统来协调和计划的资源也变得更加重要。

3.4 制造业是应用ERP的主要行业

在中国,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全部ERP市场中占的比例超过50%,据调查,2008年中国生产制造郎心市场规模37.8亿元。在中国生产制造ERP市场中,电子和机械占据最大的比重,分别为23%和17%。

3.5 用户企业满意度不高

虽然产品的成熟度与用户满意度都在提高,但是总体的实施能力在满足客户要求方面仍有欠缺。本土ERP企业的实施也在某程度上影响了用户满意度。

4 中国ERP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4.1 着力打造行业影响力,开发更灵活的软件

本土的中小型ERP企业,只有保证自身在ERP市场上的行业影响力才能保证其即使在被大型ERP企业并购的情况下仍有充分的议价能力。同时,小型ERP厂商应该充分领跑新技术领域,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更加灵活的企业管理软件。

4.2 发挥本土化优势,提升企业管理咨询能力

尽管国外ERP厂商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更具优势,但是中国本土的ERP企业在对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把握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我国本土的ERP企业只要发挥其本土的优势,致力于某些行业,就会实现很大的作为。技术力量是ERP企业进行竞争的最基本能力,随着ERP在我国发展的逐渐成熟,针对ERP实施的管理咨询能力则体现了ERP厂商的竞争能力。

4.3 提高实施成功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土ERP企业在ERP市场竞争中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劣势,就是中国本土ERP企业发展历史短,缺乏企业经营、组织、管理、流程等方面的积累,在高端市场竞争力相当有限。

4.4 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神州数码系统突出强调了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快速建立有效地生产模式,加上其咨询顾问团队有着较好的口碑,在本土品牌中享有突出的用户满意度。

4.5 做好系统维护与升级

企业在ERP系统的实施完成后应该尽力保留团队的主要人员,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工作。ERP系统实施完成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一般来说,ERP企业在未来还要依靠实施ERP系统的工程师改进系统以适应社会的进步。总而言之,在提升管理水平上,ERP企业应该做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

第9篇: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系统已成为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ERP系统融合了销售、设备维护、生产、财务等资源,使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实现了一体化,财务管理与业务无缝对接,是企业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ERP系统的应用,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准细致、预算管理活动更加有效等各个方面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也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手工型转为信息化等新要求。

关键词:ERP企业资源计划财务管理

一、引言:

时代在变,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着时代在变,当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日益细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正在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变为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企业需要改变其生产经营模式来适应这一变化。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能全盘掌握企业信息,并能清晰地提供决策所需资料,这为企业能够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对传统财务工作流程一种颠覆,将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在相关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的 运用等方面进行革新。

但是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对ERP系统应用不熟悉,缺乏经验,所以在发挥效用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在应用中需要实时关注并应予以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使ERP系统更加完善、成熟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 ERP系统的全面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应当结合新形势下的具体要求重新定位自身职能,积极提升能够顺应新形势的专业素质。

二、ERP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准细致

在ERP系统应用条件下,各部门都可在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对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各个环节的有关数据,财务人员都能够获取的到,这有助于分清各环节有关人员的权责利,使物料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确。同时,财务人员可追踪到成本异常数据,并据此提出改进方案。总之,ERP系统应用下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准细致。

(二)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提高

ERP系统涵盖了企业资金流通过程的绝大多数环节(从购销合同谈判之日

起,至货款全部回收之际IFS,通过挖掘各管理环节中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及成本费用的降低。在ERP系统应用条件下,企业可在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分析其资金需求及周转活动,促进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实施到位。

(三)企业预算管理活动更加有效

管理会计思想在ERI〕系统中得到了切实体现,该思想是分析企业预算管理活动的技术性思想。按项目或部门成立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后,企业可通过分析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从ERP系统中提取实时数据)与预算数据之问的差异,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便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此外,通过一些成本费用指标限额的设置,对企业预算管理活动进行过程控制,实现预算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的统一。

(四)企业财务分析更加及时深入

ERP系统存储的财务数据极其丰富,使财务人员可获得企业实时生产经营数据,提取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各环节日常经营财务状况。通过系统的财务预警功能,财务分析更加及时且深入,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财务人员也能发挥所长,针对现存及潜在问题,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加专业的解决方案。

三、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级对策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必要的,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难免有小足之处,下面将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

(一)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小达标及其对策

ERP系统最大效用的发挥,既需要优秀的ERP系统软件作为基础,也需要以财务人员的素质作为依托。在我国,ERP系统的开发及运行更多的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来完成,而财务人员只是扮演ERP系统操作者的角色。计算机专业人员关注的是计算机程序,而企业财务人员更多的关注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战略目标,双方在工作环节过程中的脱节也导致了信息沟通小顺畅,进而使ERP系统脱离企业管理人员的控制,企业也无法对ERP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控制。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两个途径:首先,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除要有财务专业管理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人才引进方面,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是企业需要考虑的。而且还应该主动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等学习的机会,以期能够使财务人员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再者,ERP系统开发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问的交流沟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应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反映给ERP系统的开发人员,ERP系统开发也应对这种需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双方沟通的通畅是ERP系统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的有效保证。

(二)ERP系统中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及对策

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基于财务信息所作出的决策是否有效。ERP系统下的集成应用机制要求数据经一方录入后由多方使用,这一机制在提高

效率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在这一机制下,一次录入,能够大大减少录入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因多方重复录入所造成的容易出错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一机制下,数据因为是由一方录入,相关数据直接来源于采购、销售及生产等ERP子系统,财务人员对这些原始数据的正确性是无法控制的,风险也由此产生,原始数据的错误将会给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影响。

这一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的正确与否,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这一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比如说,通过召开内部沟通会来使有关部门加强对数据准确性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数据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中。假如企业在向ERP系统录入数据的过程之前使用了纸质单据,那么在纸质单据审核过程中,加强ERP系统中录入数据与纸质单据的比对以保证其准确性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可以在开发ERP系统的过程中嵌入一些数据有效性与合法性检查的模块,使ERP系统能够自主的发现数据录入中的一些错误,减少人工比对的工作量。

四、案例分析

实施ERP对某一面粉加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由于信息化可以使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生产环节无缝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和数据的集中共享,可以避免产生‘信息孤岛’ ,全面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准确的成本核算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映,同时都有监控。

(二)有效的风险防范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当出现危机时能够快速反应给决策者,避免因信息不流畅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把企业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

(三)准确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可以促使财务对公司的业务起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的作用。由于信息化提供的手段,使得企业能够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准确地去做好各业务、各地区、各产品、各部门、各费用科目的预算工作。并且能够做到按月分解和及时调整,让每一科目的费用都能够实时报告承担相应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并且可以与其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提出预警或禁止信息。同时业务部门负责人可以在月中任何一天获得截至当时的收入、毛利、净利的粗报表,便于他及时了解经营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

财务部门实施 ERP 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保各项基础数据准确无误的录入 ERP 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实施,而实施的核心在于精确的数据。财务模块是 ERP 系统的核心,和其他业务模块都有接口,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大。基础数据的整理及录入包括: ( 1)每一个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类别、说明、成本、属性准确无误; ( 2)技术部门将每一个型号的产品按物料清单( BOM )细分到每一个物料。(3)采购部门按供应商及采购货物品种整理采购价格; ( 4)销售部门按客户对产品修正销售价格;( 5)为了追求成本的合理性,制造部门将生产任务分解成工作单; ( 6)财务

部门对上述每个部门的数据进行统管,也就是说对各种数据进行财务集成,给每一个物料定义类别,每一个事务处理定义相应的会计科目,完善每一种业务流程使其会计处理明晰、合理化。

五、结束语

总之,企业通过实施 ERP,有效整合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使企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质检、库存、财务管理等环节职责清晰,流程规范。ERP 的使用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控制了经营风险和产品生产成本,促进财务人员职能的转变,强化了财务管理,使企业得到快速、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丙华《ERP系统应用对财务人员的影响及对策》2006.0

52、张西现《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强化对策探讨》2010.16

3、李娜《ERP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2013.01

上一篇:关于建筑进度的口号下一篇:初中历史知识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