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共4篇)

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 篇1

强区域立法。区域立法并不要求突破现行的立法体制,且涵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本文仅从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制定政府规章的视角,研究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区域立法,以便在现有的立法体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府

在地方立法上的积极作用,达到改善地方区域法制环境之目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

一、关于地方区域立法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地方区域立法,目前学界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孙长文、张希振、梁永强在《论地方区域立法》一文对地方区域立法是这样论述的“本文所称地方区域立法,是指省级国家权力机关依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包括修改、补充、废止)和批准该行政区域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王泽云、石晓在《关于“区域立法”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地方区域立法是这样论述的:“所谓区域立法,是指省一级人大常委会针对某一方面的特殊需要,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的某一特定区域施行的立法活动。”

笔者认为,地方区域立法是地方一般立法中的一种立法形式。地方一般立法的立法主体既有权力机关也有行政机关,简单的把地方区域立法的立法主体界定在权力机关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探讨的地方区域立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地方区域立法主体的法定性。是指地方区域立法的立法主体都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二是区域立法主体的特定性。是指在有立法权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中,本文只探讨一般省级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制定政府规章的活动。对于自治区立法以及特别行政区立法,以及中央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本文不探讨。

三是区域立法适用范围的特定性。地方一般立法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是依立法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为基础,往往覆盖立法机关管辖的整个行政区域的全部,调整的内容也是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的、共性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或者经济关系。而区域立法则不同,其法律文件只是在立法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某一特定区域生效。这个区域不是泛指而是特定和唯一的,如《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南四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其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适用于其他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适用该地方性法规。

四是调整内容特殊性和针对性。由于各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对共性问题,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在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普遍适用的法律性文件。对于个性问题,立法机关可以针对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就该特定区域内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或者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

五是地方区域立法先行实验性。地方区域立法具有先行实验性的作用。在当前社会急速转型的新形式下,新问题和新事物层出不穷。许多经济和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片面要求立法时一步到位,是不实际的。因此,对于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对全部行政区域立法的时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地方区域立法的方式,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试行,经过实践取得经验后,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再扩大到其他区域或者全部行政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区域立法更能体现立法试验田的作用。

纵上所述,本文讨论的地方区域立法,是指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政府针对本行政区域内某一特定地区的某一方面特殊需要,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规范性文件,并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某一特定区域施行的立法活动。

二、地方区域立法的现状分析

为了研究地方区域立法现状,笔者查阅了山东省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从查阅的情况看,目前地方区域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数量看,区域立法数量较少,只约占已出台的山东省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总数的1.3%。正因为区域立法的数量较少,所以人们往往不重视区域立法的特殊性的研究。

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 篇2

一、广东省地方环境立法的现状

广东省拥有的立法资源并不多, 除省人大与省政府以外, 深圳、广州、珠海几个较大的市拥有立法权。本文对广东地方环境立法的考察, 以广州、深圳、珠海等几个主要城市的环境保护条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在立法方面的成败得失。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的环境立法逐渐增多。近年制定的省级地方环境法规主要有:2000年制定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2001年制定了《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 2002年制定了《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 这种针对不同水系进行立法的做法对保护水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也为全国水质保护的工作提供了典范。2004年制定了《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4年, 广东省修改了《环境保护条例》, 将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写入法规。这对全省的环境立法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与此同时, 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觉醒, 地方各市的环境立法也在迅速发展。深圳市自1992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 先后颁布实施了39部地方性环保法规和规章, 其中一些重要法规的贡献在于:《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把法律责任具体化, 加大了罚款力度, 为全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完善起到了示范作用;《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 (修订送审稿) 》中对各项人为造成的水土资源破坏和损失的罚款数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并将最高罚款提高到50万;《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使深圳特区保持海域清洁有了法律依据, 对全国的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广州结合本地实际, 先后制定了《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等多部与国家环保法规全部相配套的地方性环保法规和规章, 为依法治理环境提供了保障。其中, 《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于1996年制定、1997年实施, 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 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所突破, 例如, 增加了环境功能区的划分、自然资源保护等内容,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 也考虑到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珠海市在2005年进一步加强了法规建设, 把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上升为法律, 《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于1998年制定, 2008年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修订, 提出环境保护规划应当纳入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同时, 对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的防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 为地方环境立法树立了典范。

应该说, 广东省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广东省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对于保证国家环境法律的实施, 加强地方环境执法, 改善环境状况,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地方环境立法的现状与实际的需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广东省现行地方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

无可否认, 广东地方环境立法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但是也应当看到, 以上述条例为代表的广东地方环境立法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 存在滞后性。

1989年, 我国正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多是关于环境管理制度的框架性规定。因此, 地方在实施这些法律时, 就需要制定实施细则或者相应的实施性条例, 以实现其可操作性。很多省、市、区都比较及时地制定了相应法规, 但广东省及其主要城市却反应较迟缓, 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保护法》效力的发挥, 使其部分制度由于操作规范的不清楚而无法落实或无法取得显著效果。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 广东地方环境立法规定的部分制度也存在粗线条、缺乏操作性等问题, 从而导致广东省的环境保护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也走上了“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二) 创新性不足。

地方立法应当在允许的范围内注重创新,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 其地方立法应当引领全国的制度创新, 以开创性的地方法规和制度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事实上, 广东省在其他立法领域也确实做了比较多的开拓性工作, 但在地方环境立法领域, 其立法的内容比较多地照搬照抄《环境保护法》的条文, 似乎难以超出《环境保护法》, 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相对较少, 导致其创新性严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比内地更加重视经济建设, 而相应地忽视了环境保护, 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必然导致对环境保护立法的疏漏以及教条式地对待《环境保护法》。

(三) 公众参与度不够。

广东省大部分地方环境法规从制定开始就没有征询公民意见, 立法起草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 原本以广大公民为受益人的环境法律规范并没有切实保护公众的利益。在立法中所规定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 大都是一些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立法中所规定的执法手段, 大都是一些行政命令;立法中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大都是单方面的强调管理相对人的内容。并且, 不同行政机关起草的法律间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 而各行政机关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缺乏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环境法律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四) 立法技术不成熟。

从广东地方环境立法的现状来看, 还存在不少的立法技术问题:一是立法周期时间长、公示期不足。一项法规的实施往往需要较长的准备期间, 地方立法往往在公布后较短的时间就开始生效, 使管理对象没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法规的要求, 影响其自觉守法的积极性;二是很多法律条文只是照抄照搬《环境保护条例》, 而忽视了地方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法律的特性。这就造成立法缺乏地方特色, 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三、广东省地方环境立法的对策建议

针对广东省地方环境立法的问题, 可以从指导思想和具体对策上加以完善。

(一) 确立环境立法的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

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地方环境立法, 就要对现行的地方立法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和完善, 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关系。一些地方立法者们仅仅只是看到了经济效益, 却没有看到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广东省地方环境立法中, 有些立法部门单纯追求立法数量, 而缺乏对环境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改变这一状况,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一, 广东省各地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体现各自的特色。其二, 地方立法机关在起草环境法律法规时, 制定相应的条款来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其三,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地方环境立法要做好预测, 即不仅要着眼于现阶段的利益, 还应该看到长远的需求, 切实考虑后代的需求。

(二) 提高立法技术。

当前广东省在地方环境立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实际上与地方环境立法技术上存在的种种弊病密切相关。要使广东省的地方环境立法科学化, 就必须提高立法技术。地方的立法应当严格按照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和原则, 对具体条文进行补充和细化。而广东省内有些地方制订的环境保护法规的立法目的和原则对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目的和原则任意增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公众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这明显对上位法做了变动, 违背了社会主义法制相统一的原则。所以, 广东省的环境立法应该做到地方立法与上位法的统一。

(三) 增加公众参与度。

“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项法律制度。”[5]环境保护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此, 要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使公众及时了解环境的信息, 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立法听证会、立法座谈会、专家论证会、书面征询、面向社会公示草案、旁听会议等。[6]而立法听证是所有公众参与制度措施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社会集体利益的方式。“立法听证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活动中, 进行有关涉及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的立法时, 给予利害关系人发表意见的机会, 由立法主体听取意见的程序的法律制度。”目前广东省的地方环境立法发展成绩显著,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了不少问题, 而能够增进立法效率的听证程序在很多地区仅仅是处于试验阶段, 并没有真正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要相信, 实行立法听证无论是对立法主体、各利益相关者, 还是社会公众, 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 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

地方环境立法, 就是要根据国家法律规范的原则规定做出创新举措。一部好的法规不仅要看它制定了没有, 制定了什么, 还要看它是否能够具体操作, 是否能够实现其立法意图。[7]但是广东省内有些地方法规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 没有起到立法预期的作用。广东省现行的地方环境立法还显得过于粗略, 操作性不强, 所以地方立法应当更多地关注具体的可实施性以及可操作性, 以改变环境保护法规操作性不强、执行力不足的状况, 增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效, 真正实现立法的目标。地方环境立法应适当增加民事责任的规定, 包括必要的指引性和创制性的规定。广东省的地方环境法规中法律责任采取罚款这种单一的形式, 单一地依靠罚款是环境保护法规的共同问题, 应当考虑综合运用各种法律责任形式、建立更加切合环境保护执法需要的法律责任机制。

参考文献

[1].靳辉.辽宁省地方环境保护立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管理, 2011, 9

[2].王永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环境立法研究[J].法制博览, 2013, 11

[3].王培培.中美地方环境立法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9, 10

[4].谢冬慧, 王建国.中外环境立法目的之比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5].汪全胜.立法听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李超.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立法探析[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1

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现状研究 篇3

【摘 要】随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设区的市、自治州具有了立法权,从而扩大了地方立法主体的范围。同时伴随着2022年北京及张家口冬奥会申办成功,河北省对地方体育立法的完善和补充有了极大的需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式对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现状进行了搜集和分析。

【关键词】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 现状 问题 建议

一、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现状

(一)河北省竞技体育类地方体育立法

自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起,六届全运会历时20年,河北省竞技体育成绩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抛物线形式,鼎盛时期为第九届及第十届全运会,奖牌榜排名趋于前列,且1998年亚运会成绩同样非常优秀。这一时期虽然是全国体育立法以及地方体育立法的蓬勃发展阶段,但这期间河北省并未推出关于竞技体育发展的立法,主要立法调整对象只为体育产业及群众体育发展。河北省目前关于竞技体育的立法包括1994年发布的《河北省优秀运动员选招和退役安置办法》,200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北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以及2010年的《河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定》。由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具有延时性,一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周期平均为5至8年,而正是在《河北省优秀运动员选招和退役安置办法》颁布后5至8年时,河北省在各级别比赛中出现了优秀的成绩。

(二)河北省群众体育类地方体育立法

群众体育发展自建国起就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项核心部分。河北省群众体育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数据中可以获知,国家、省、市利用体彩公益金投资近6000万元, 设立了大量的健身路径与体育场馆,从数量上满足了河北省人民进行体育健身的场地需求。但健身路径场馆的建立与开放程度、维护情况却未能达到实际建设的目的。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自1995年起,群众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同时,各地方也加大了对群众体育发展的立法关注。河北省自1998年起颁布《河北省体育设施管理条例》,首次对群众体育的运动中介纳入法律保护;其后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的任务和形势下,河北省政府以规章的形式于2001年颁布《河北省全民健身活动办法》,细化了包括群众体育场馆的应用,各单位体育发展计划的设定要求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2006年又实施了《唐山市民众健身条例》,进一步对唐山市的体育立法进行了补充。

(三)河北省体育产业类地方立法

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后开始加速。与此同时,地方体育产业的立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99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首次对体育经营活动进行立法,发布《河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共18条,确立了有关原则及适用对象。本次立法属于河北省首次对体育经营活动这一客体进行法律层面的规范,既对我国《体育法》在体育产业方面的空缺进行了填补,也保护了河北省地方体育产业的发展。这部法规于2003年进行了修正,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其后,《邯郸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于1998年发布,相对于《河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加入了对体育经营者需取得《体育经营许可证》的规范,对邯郸地区的体育经营进行了进一步的制度化要求。但2000年发布的《河北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在后期修改中不再对《体育经营许可证》进行要求。2006年发布《石家庄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对具体活动项目及具体活动办理方法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上位法的要求提出了细化的办法。

二、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体育立法与上位法重复或冲突

《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第八十九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但在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中还是会存在立法重复的情况,比如《河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第六条与《石家庄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第十二条都对经营项目和内容的变更进行了要求,并在法规中都进行了处罚要求。这就产生了重复立法的问题,并且在处罚办法上也产生了重复。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石家庄市的管理办法如何执行或是否可以应用就会产生矛盾,这属于立法上的资源浪费。并且河北省还存在地方立法不足以补充上位法的规定,如《河北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的第八条与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制定的《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相比,在出现事故的汇报机制上还不够细化。

(二)体育立法修正周期较长

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现有10部,仅有4部进行过修改,分别在2003年、2004年、2007年与2010年,这四次法律修改三次为河北省人民政府进行修改,一次为河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修正。修改均为响应国家政策,而对部分法规进行统一的修订。从立法修改的周期来看,自2000年后,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仅于2010年对《河北省优秀运动员选招和退役安置办法》调整过一次,这段时间内我国各项立法以及立法的修改数不胜数,而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的较少作为必然导致河北省体育发展与法律保障跟不上国家发展的脚步。

(三)地方体育立法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法律的可操作性,也就是法律在操作层面上的可能性或者说可行性。因此,对于法律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是否能够应用于实际案件和法律是否可以被执行。目前在我省,关于体育方面的案件基本不将地方体育立法作为判案依据,而是以民、商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进行判案。并且由于体育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在纠纷中产生的事宜由体育行政部门或体育组织进行沟通协商即可解决。因此,地方体育立法经常表现出不可操作或不被执行的情况。并且由于群众对于《体育法》的了解程度偏低,导致了很少有民众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考虑用相关的体育立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立法不能满足现实体育发展需求

在《体育法》颁行之后的20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为当时所始料不及,并且随着法治理念和立法境界的开阔提升,对体育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也日益增多。因此,《体育法》从立法的思路理念到具体的制定安排都会随时代进步和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多地显现出与现实需求的一些矛盾和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地方体育立法作为上位法的补充,更要先一步地解决现实矛盾,及时提出新产生的体育特色问题,如目前国家倡导的体育社会化、体育社区化,但目前河北省并没有对体育社团和体育协会的管理体制制定法律层面的管理办法。并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北京市根据奥运会需要设立了包含体育、环境、交通等一系列立法;而2022年冬奥会举办在即,河北省作为协办方并没有在地方立法上给予支持,即目前河北省未能对冬奥会的开展与举办设立专门的法律保护。

(五)各地市并没有积极行使立法权

2015年,《立法法》重新对地方立法的立法主体进行了规定,放宽了立法权限。从较大的市更改为凡设区的市均具有地方立法权,这就极大扩大了地方体育立法的范围。在现今各地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各地市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特色进行体育立法,由点到面地进行全面规划,促进地方体育发展,倡导传统体育的发展和维护人民参与体育的权利,从市、县、乡等多层多级别的角度进行体育权益的维护与调整。

三、对河北省地方立法发展的建议

(一)普及地方体育立法的知识,让公众以法律维护自身体育权利

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自首部颁布至今已有近二十载,内容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在群众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当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受到影响时,却并没有人真正提出以法律来保护自己。比如健身路径的损坏,经过查阅文献可知2008年时石家庄市离退休人员占健身路径中的主力,近些年随着老龄化增长,老年人对健身的需求更是日益增加,可伴随近几年石家庄市内城市规划的发展,公益体育健身设施在拆除后并没有及时地再建,这已经违背了《河北省体育设施管理条例》第十五条重建先于拆迁的要求,可却没有相关人员或群体以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这就体现立法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首先应该从宣传和教育上提高地方体育立法的知名度,让群众把以体育法维护自身权益当作理所应当之事,做到有法可依,从而实现法律的有效性。并且,体育行政部门应时刻以体育立法内容要求自己,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对培训的次数和深度都应进行要求,务必将法律法规深记于心。

(二)建立具有河北特色性的体育立法,围绕冬奥会构建立法群

地方立法应该具有特色性,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则要根据河北省体育发展的特点进行特殊立法。目前来看,河北省根据体育的分类和社会需要,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部分都有相关的立法,但是有关河北省特色的立法还很少。而2022年中国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举办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建议河北省应该围绕冬奥会的举办,从运动员保障、引进人才及产业支持的方面构建冬奥会立法群,从法律层面上对奥运会展开的条件进行保护和推动,达到促进奥运前和奥运后的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主要应考虑围绕京津冀一体化清理不适应和不协调的法规;然后在交通、救援等多方面进行立法,为冬奥会的举办以及群众雪上体育活动中出现的意外进行保障;最后,张家口市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城市,应积极行使立法权,加大力度构建行之有效的地方体育立法。

(三)完善立法后评估制度,建立良好的立法后评估体系

立法后评估是对立法后一定周期的法规进行汇总与评价的立法过程。《立法法》于2015年修改后在第六十三条中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组织对有关法律或者法律中有关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能够发现现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对立法后久未能修改以及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法条或法律提出修正或废除的建议,从而保障立法的与时俱进。针对河北省地方体育立法后较难执行、立法后无人问津的情况,只有建立专门的立法评估部门时刻关注,组织专家实地调研,通过详细可行的评估方法与评估体系进行立法后评估,才能够保证地方体育立法的行之有效,保证河北省体育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

四、结论

河北省在近二十年内通过立法、废止旧法和法律修正,目前已有十部体育立法,内容覆盖了体育概念中的主要部分,完善了地方体育立法的缺失部分,也从地方立法的角度弥补了上位法的空缺,但始终难以避免立法的周期较长与内容无法适应国家与社会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的问题。因此,河北省地方立法应从人大、政府以及群众多方面进行体育法的普及工作,及时对现有地方体育立法与社会的脱节点进行立、改、废,结合地方发展特点,把握冬奥会到来的时机,构建良好的法律群,让体育活动在河北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并且应该构建良好的立法成本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国义,许静媛,赵志斌,等.河北省群众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04):29-31.

[2]刘希佳,苏树友,刘小英,等.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措施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0):11-14.

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 篇4

一、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加了困难。并且,在税法的执行过程当中,也存在地方行政干预过多,纳税人纳税意识差,法制观念仍较淡薄等问题。为此,应当加强税法学界的研究合作,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主体作用;其次应当重点培养税法学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为税法学的发展壮大夯实必要的基础;税法执行方面应当采取强化依法治税,确保税务机关独立执法;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法制观念等措施。

关键词:税法体系;立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正文:

一、我国税法的立法现状 要分析一个法律部门的立法现状,是否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而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这一标准的重要体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内容完备,要求法律门类齐全,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如果法规零零星星,支离破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都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虽然制定了,但规定的内容很不完善,与现实不相适应,就不能说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第二,结构严谨。要求各种法律法规成龙配套,做到上下左右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相配套而建立的,各法律部门之间,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其界限分明而又相互衔接。

第三,内部和谐。各种法律规范之间,既不能相互重复,也不能相互矛盾。所有的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并且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要克服从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立法的倾向。

第四,形式科学和统一。从法的不同称谓上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一个法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效力层次及适用范围。

第五,协调发展。法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在法的体系的发展变化中,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到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适时地进行法的立、改、废活动。

上述法律体系的特征,作为衡量法的体系是否建立的标准,对于法的次级体系,例如税法体系,也是适用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以上衡量标准,从我国税法的现实立法上观察,还不能得出我国税法体系或税法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的结论。与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公共财政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不仅现行税收法律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完整的税法体系也尚未建立。

[1]

二、我国税法的主要问题 1.税收法律体系本身存在明显缺陷。

首先,税收法律体系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许多重要的税收法律,如税收基本法等还未制定出台。至于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本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也只能看成是有关税收基本法的论文集,其内部的体系还有待完善,且总体来说,说理尚不够透彻,受税收实务部门起草的《税收基本法(草案)》所定框架的[2]影响过大。税收基本法及其相配套的各种单行税收法律,是税法体系中的骨

干部分,犹如建筑物中的框架和栋梁,是税法体系中的支柱。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只是围绕支柱而设立的各种模块结构。只有零散的模块结构而没有框架支柱,一个体系无论如何是建立不起来的。

其次,税收法律形式繁杂。除了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外,还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政府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层次低,权威性不高,难免内容重复、繁杂、交叉重叠。特别是没有效力层级高、具有较大权威性的税收法律,税收法制的统一便难以实现,在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倾向的驱使下,法出多门,极易产生法律规范相互冲突、矛盾的现象。

2.缺乏税收基本法和一系列配套的单行税收法律。

自1980年至今,作为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只有两部,其中,一部是1980年9月10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后分别于1993年10月31日和1999年8月30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修改;另一部是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此法取代了1980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1981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作为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只有一部,即1992年9月4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随后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别作了修改。即使就仅有的三个税收法律来说,也并完善,有的需要修改,有的需要补充。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国内内资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所得税制度,显然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应当统一。

“当然要致力于本部门法、本学科的研究,要钻进去;但也需要顾及相关和相邻的部门法和学科,要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为此,有时需要跳出来,站

在更高、更广的角度统观整个法的体系和法律科学体系的全局。”从现在立法情况看,税收基本法没有制定,一系列规定各种税收的单行法律,诸如《增值税法》、《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资源税法》、《消费税法》等等,可以说也基本没有制定。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但没有制定出一系列与其地位相当的实体法,程序法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3.税收依法行政上存在明显困扰。

这一问题首先体现在过于集中的分税制体系和过于统一的税收征管模式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效率。有的地方政府为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力和推进企业改制,越权制定超出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的为保财政支出,对税收任务层层加码;有的以改善环境为由,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甚至袒护等。同样,不论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税收征管水平与公民纳税意识的差别,片面追求征管模式的统一,往往导致税源管理失控,征管质量不高,降低了税收行政执法效率。同时,税收执法要求不恰当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的公平。譬如,收入任务情况好时执法偏松,收入任务情况不好时,执法偏严。

[3]

三、我国税法的完善对策

1.自始至终强化税法基本原则。

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税的要求,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强化我国税收法制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推进税收法制化建设。

(1)坚持税收法定原则。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税收的基本要素、基本程序及其保障形式,有效制约或严禁擅自开征、停征、缓征、不征和超越权限减税免税的行为。

(2)税收公平原则。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情况相同的给予同等的税收待遇,在税收负担上实行合理分配,禁止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不合理差别。

(3)民主商议原则。实行税收立法程序民主化,凡国家或政府拟对社会公民征税,应事先将法案交给社会公民讨论,或通过人民代表行使其权利,对拟定的纳税义务进行表决。

(4)实质征税原则。按照法律归属说,如果真实的纳税主体可以明晰,无论名义上的纳税人为谁,均应以该真实的纳税主体为纳税人。如果税收客体已经存在,则无论该税收主体的存在是否合法,均应对其收税。

(5)法规规章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坚决制止违反税法出台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

(6)法律不溯既往原则。任何一部税收法律,应只对税法公布实施的事项发生的效力,而不追溯税法公布实施以前发生的事项。此外,还要强化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税收救济原则优于实体原则,税收行政处罚不以故意为要件原则《即不论纳税人违法行为故意与否都应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2.健全符合时代发展的税法体系。

针对我国税法体系本身的缺陷,有必要通过设立新税种,调整老税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反观中国税法学界,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寥若晨星,只是在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基本法方面有一些介绍性的论述”

[4],并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税法,以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背景。遗憾的是,中国税法学界很少有人专治于外国税收学名著的翻译,至今为止只有日本学者金子宏的《税法原理》在大陆翻译出版。针对我国税法,加强税法完善的研究,“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职能,通过年会、小型研讨会、项目论证会以及创办刊物支持出版等工作,将之建设成中国税法学研

[6]究的一个堡垒,为科研合作提供条件和机会。”完善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取代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第二,建立生态税收制度。首先统一资源税,并把水资源费纳入税收之列。其次开征环境污染税。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加强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

第三,加快地方税制改革进程。适当增加共享税税种,增加省级地方税收调控权,赋予省级人大和政府一定的地方税立法权和地方税收的减免权力,使地方责权利相统一。

3、建立健全税收监督保障体系。

健全与完善税收监督法律和税收保障体系,以保证税务部门正确执法和纳税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首先应当健全税务执法监察制度。对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必须进行日常的、专门的监督检查,监督税务执法行为的各个过程、各项内容,并与有关的法律和规定相对照,检验其合法性。要把执法监督贯穿到税收征管全过程,使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制约机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其次,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法制观念。各级税务部门要密切与司法、公安、宣传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增强纳税人税收法制意识,促使纳税人遵纪守法,主动接收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依法检查;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一批偷、逃、骗税和暴力抗税等典型案件,共同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同时要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执法监察的力度,对违规违法的要坚决予以纠正。[5]

参考文献:

[1]杨映忠、孙顺强、刘新智主编:《经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涂龙力、王鸿邈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刘隆亨等:《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应具备的特征》,《法学杂志》第1997年第1期。

[5]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上一篇:儿童英语小故事短文下一篇: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师德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