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精选8篇)

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篇1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始建于1973年,九十年代学校实施审美教育,评为辽宁省美誉先进学校、辽宁省红十字示范学校。近几年,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雅的校园环境、良好而稳定的学习秩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 “实施情智教育,夯实美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围绕“营造“幽美、人文、活力”的情智校园;塑造“静思、能群、仁爱”的情智教师;培养“静思、能群、仁爱”的情智学生“的学校发展目标,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办学要求,明确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奋斗志向。在探索“课堂转型”的过程中,所有任课教师全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时间过程中来。

(一)办学规模。

目前,学校共有6个年级,13个班,400余名学生,30位教师。

(二)办学设施。

学校建有校园网,计算机房,排练厅,广播闭路电视系统,每个教室分别配有1台实物展示仪、教学彩电,并为学生配备学生专用桌凳和现代化的教师办公设施,为我校教师开展“课堂转型”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师资结构。

(1)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2人,占7.1%,40岁以上的15

人,占53.6%,40岁以下的11人,占39.3%。

(2)性别结构。女教师24人,占85.7%,男教师4人,占14.3%。

(3)学历结构。中师学历教师有1人,占3.6%;大专学历教师有10人,占35.7%,大学本科毕业的有17人,占60.7%。

(4)技术职称。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占3.6%;小学高级教师26人,占92.9%;职称未被确定的1人,占3.6%。

(5)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3人,占10.7%;区级骨干教师5人,占17.9%。

二、课堂教学现状优势分析

(一)制度规范,指导到位。

学校为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将备课、上课、批改、科研等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校领导班子定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抽查,指导教师科学执教、人文指教。在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教导处严格按照既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并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保护教师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热情。同时,为了保证每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校级领导实行年级责任制,保证每周按时参与年级组集体教研活动,并对教师集体教研活动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入落实市、区教育局的规范办学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与落实、作业布置与批改、教辅使用与征订等方面加强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执行、家长为监督的规范办学委员会,以随课抽检、月份查检、班级调检、全校普检四种方式进行全面检查,详实记录,及时反馈,并与期末的绩效发放挂钩,使全体教师树立减负减压不减质的意识,使规范习惯化。

2、关注个体批注---集体讲评---个体修改的批注式备课方式的再改进工作,在区备课指导意见下发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每学期由教学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备课辅导,并定期进行备课经验介绍,力争协助老师做好一次教学。每学期学校组织进行教师备课本展评、学生作业本展评等活动,实现共享先进经验,提高评改能力的目的。通过两项活动的开展,使一部分教师实现个性批注和个性作业。

3、按照开学初既定的巡课、听评课、视导与检查制度,对教师的上课、备课、作业批改与辅导、艺术队训练、课程执行情况等进行了巡检与抽检,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二)教学科研结合,提升教师技能。

1、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带着问题实践,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手段。学校建立了校级教学问题库,同时通过小课题研究手册鼓励教师建立个人教学问题库。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问,勤于思考,乐于探究。通过学校和教师个人问题库的建立,教师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解决了很多共性问题,提炼出可以跨学段、跨学科使用的教学策略。

2、组建团队,加强合作

教师在发现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研究团队。教导处每学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讲座,随时指导教师填写和使用小课题研究手册。对于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通过小课题题研究团队每周三的集体研究时间,共同研究,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各年级教师的通力合作,每个年级的两个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3、赛课活动,成果共享

旨在加强教师平日教学水平的各种教学活动,成功的塑造了我校的一批教学能手:推门看课月和课堂教学分析月,教学主任针对学校情智教学研究帮助教师发现教学小问题,以学年组为单位制定教学改进计划书;“有效情智课堂教学”,由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做课与说课,学校推进情智教学改进起到引领的作用;“有效情智课堂教学"展示月,着力展示教研组讲评改进效果,使情智教学研究深入课堂,落入实际。各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使教师们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将平日各项教学工作做得更完善。

(三)成绩稳定,特色突出

我校是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同时也在学生的文化学习上下足了功夫,在学生充分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文化课成绩也得以提升。在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数学组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练结合,使学生在各级数学抽测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校语文组拥有一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几位教师

对于语文教学颇有心得,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语文能力强,成绩优秀。几位教师承担的课堂教学活动,多次在市区各级进行教学活动展示。

其他学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多个学科在市区举行的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课堂教学劣势分析

1、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对个性化学生的特别关注。我校教师队伍以中年及以上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明显优势,如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是他们在课堂转型的情况下,又稍显缺乏改变的勇气,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虽然也认同,但操作起来比较慢。同时,我校的新毕业教师较少,多数中年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参加各种市区级竞赛活动不够积极,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一线教师对于新理念、新方法的接收。

2、教师语数双包,专业性不够突出。

受教师人数不足的条件限制,学校语数两个主学科由班主任一人双包,教师平日教学、批改任务较重,加上平日里的辅导任务,主课老师很难静下心来探索课堂转型的实施方法。长期的语数双包教学,使很多老师习惯了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或多或少地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学情的关注。同时,语数双包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利于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

3、部分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专家型教师缺少。

在教育改革进行中,有些教师受多年教育教学习惯影响,视野狭窄,专业技术水平尚需提高,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不够广博。另外,学校虽然有多位市区级骨干教师,但是尚不具备成为某学科专家级教师的能力,骨干教师的教学技巧未能全面影响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要合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循序渐进提高教师素质,才能在教育发展中做到游刃有余。

4、学段特色体现不足,部分学科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在上海学习期间,感受到专家的讲座以及名校长的经验介绍,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求知需要。应该说在学校的常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本学段学习要求。但是仍有部分学段和部分学科,忽视学生的年段特征,或是将各年段割裂开来,不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5、部分家庭对于学生学习重要性重视不够。

受本学区学生生源地影响,学校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长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等相关状况不甚关心,因此缺少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导致部分学生学业基础不牢、成绩低下,老师虽然利用零碎时间帮助孩子补习,但由于差距过大,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

四、针对教学劣势提出的改进策略

(一)尽可能为一线任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丰富教师的理论基础。从骨干教师开始进行“课堂转型”的教学实践,教学主任全面参

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指导教师逐步掌握分析学情的技巧,以学定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学工作

1、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确定准确,教学准备齐全。教学过程要体现学情调查后的个性化处理。加强教学反思,字数不作规定,但内容必须是教师教学过程的真实思考,教师通过个人教学反思,要有所得有所悟。教导处把教学反思纳入教学常规检查的重点,把检查结果作为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2、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2011版新课标问世之时,要引导教师全面深入了解新课标理念,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做到精讲、巧学、多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和活动;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帮助学生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帮带作用,让学生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新的知识。

3、教师作业设计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语文学科减少机械性抄写作业的布置,数学学科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其他各学科也应创造性地布置作业。

4、课外辅导要全面关注学困生,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层次分明,辅导方式具有可操作性,辅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5、日常检测与质量调控是给教学过程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掌握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以往每周对一个年级进行质量检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上海学习的收获,发挥教研组、学年组的作用,加强月考质量监控。及时质量抽测情况,与任课教师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育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

1、加强对学年组集体教研活动的指导和监督,每周三的集体教研活动做到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共同探讨,有领导点评,有活动记录。

2、结合学校科研工作,进一步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真问题,结合课标理念进行真研究,借助听课评课、案例分析、成果交流、问题探讨、经验交流等形式得出真结论。

3、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专题培训,促进教师主动思考,让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集体教研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取同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注重师爱,关注每个学生。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研究,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教会学生学问,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逐步形成三八

小学“情智共生”的校园文化,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的读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保证学生的正常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张弛有度的学习环境。再次,学校以及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业变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切实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工作,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引导,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成长。

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篇2

一、白银市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

自2014年以来, 甘肃省连续开展了两次微课大赛, 吸引了大批教师的参与, 白银市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 不少教师在大赛中获奖。 本文以此为样本, 对白银市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白银市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错误的认识可能会造成微课建设浮于表面、 没有特色, 缺乏真正的使用价值。 最常见的几种误解包括:

(1) 化大为小, 把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作为微课。 将一节四五十分钟的课堂实录划分为几个短视频, 并加上适当的编辑, 这并不是微课。将长视频“瘦身”而得到的短视频, 其本质还是内容庞杂的一门课, 而微课仅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而形成的讲解和演示, 其特点是目标明确、语言简洁、深入浅出。

(2) 类比等同, 将多媒体课件作为微课。 在实际操作中, 有很多老师把自己的微课制作成一个对教学有用的多媒体课件, 即CAI课件。 但是微课和课件有本质性的区别: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而课件是为帮助老师教学。

2.微课制作的流程繁琐, 录制要求太高。

大量教师的工具与平台标准仍停留在上个世纪, 要么通过课堂实录再切片, 要么在录播室采用数码设备摄录, 另加后期复杂的剪辑与合成。 此流程不但增加了微课制作成本, 并且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使得部分教师望而却步。

3.互动分享机制不完善。

许多教师经过传统的视频录像制作, 理所当然地认为微课是一种封闭式资源, 缺乏双向交流和教学反馈。 从互联网思维出发, 这些都停留在信息孤岛的层面, 从根本上注定难以兼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需求。

三、白银市微课资源建设的发展对策

1.简单高效, 提升微课录制技术和水平。

要把微课录制技术简单化、质量完美化, 使老师可以在几分钟内掌握录制技术, 把录课变成一种乐趣。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建议具有教育理念的研发团队在信息技术上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把微课技术“傻瓜”化、普及化, 不断加强微课录制的体验, 从而真正使微课流行起来。

2.整合资源, 搭建微课学习平台。

目前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发展方兴未艾, 但大部分还停留在资源堆积和展示的阶段, 并没有真正实现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而美国的可汗学院通过微课模式, 掀起网上学习热潮, 其设计思路值得我国借鉴。 建立一套完善的微课学习平台, 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 通过微练习和互动答疑等辅助模块, 建立一个有一定知识含量、有一定系统性且结构灵活、制作成本低廉、受众人群广泛的学习平台,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3.开发资源, 提倡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 微课可以把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大多数中小学, 特别可以弥补落后地区师资缺陷、资源匮乏的问题, 并逐步建立一个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 微课资源建设, 除了能发挥中小学校自身的优势外, 还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4.加强微课应用, 发挥院校优势。

微课的第一步可以用来提升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水平。 这一方面建议同步加强软、硬实力的提高。 软实力方面, 建议以几个师范大学、师范学校为基地, 充分发挥教学理论、互联网技术、中小学网络等优势, 积极研究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微课系统。 硬件实力开发方面, 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通过用户体验, 逐步提高微课制作技术的质量。

5.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 定期举行微课大赛。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微课大赛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微课制作、交流、学习, 加快微课建设进程, 提升微课建设质量。

摘要:近年来, 微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对白银市中小学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认为白银市中小学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篇3

关键词:三年级 英语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三年级学生尚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随着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视,人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因此,他们中有些已经初步的接触过英语了,也有的是刚开始学,但是无一例外对学习英语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只是这种初步兴趣极不稳定的,两三个月以后,有些学生便渐渐掉队。我们该如何促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呢?现结合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三年级英语教学状况分析

(一)就教学内容来说,句子的正确认读和使用,音近形近单词和字母的辨认与书写,都影响着三年级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二)就学生本身来说,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三)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有的家庭对孩子放任和宠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特点

(一)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喜欢体验新奇。

(三)期待得到赏识。

三、三年級英语教学的基本对策

(一)教学手法要出新

1.用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区分成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what's this和what's that这两个句子运用上混淆不清。教师可以在室内走动,但重点要注意掌控提问者与教师的距离的远近,同时请其他学生做裁判,听一听提问学生有没有用对this或that,在一次次地纠正中,学生不断地比较不断地思考,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问句的比较和运用上,最终渐渐明白,物体离自己较近时要用”Whats this?”,物体离自己较远时要用”Whats that?”

2.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多媒体集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为一体,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教学三上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一课时尤为有效,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昂。

3.用插图吸引学生进入情景。翻开我们小学英语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让人兴趣倍增。它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师生对话问答。让孩子们在插图的帮助下顺风顺水地理解语境,理解句意。教师不断地变幻呈现方式,一定会比传统的单调的讲授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易混内容要点化

1.对话教学的点化。三年级学生还不太擅长抽象思维,还不会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对话教学的点化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事。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对一些对话进行适当的点化,这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2.字母教学的点化。从外形上看,拼音字母和英语小写字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许多孩子在背诵拼音表或字母表时非常流畅,但单独指认某个拼音字母或英语字母时会产生混淆,造成认读错误。我们要从读音上进行字母的点化教学,也可以借助儿歌进行点化。

3.形近单词(字母)、音近单词(字母)教学的点化。学生对“Gg”“Jj”两个字母的读音容易混淆,“Aa”、“Ii”、“Ee”、“Rr”这些字母的发音受汉语拼音的影响也很容易混淆。另外Qq、Kk、Ss、Xx、Cc也需要教师进行特别的关注点化。在写法上EFLHTI fgj wvmn WVMN bdpq也很相似,种种音近和形近混淆在起,加大了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些字母的训练。

课本中词汇教材顺序按单元编排出现,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整理。

(三)学习目标要激励

1.诊断性评价坚持量体裁衣。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其作用主要是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以便教师适当安置学生。但是,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里,一个教师要管四、五十位学生,一位英语老师甚至要管五、六个班级,要实行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2.形成性评价坚持去繁就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诚然,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地去繁就简,并将评价内容量化。

3.终结性评价坚持百花齐放。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分数失利会使部分学生渐渐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我们要结合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励鞭策,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激趣”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致持续地保持下去,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梅.刍议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J].外语界,2003(03)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4

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课堂。

但由于多种原因,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并不乐观,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困难重重,在改革中被“边缘化”。对此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探求改进对策。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 1.科学课程开设情况 

通过所在的本镇七所小学3600名学生和80名教师对科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90%的师生对小学科学课的开设不满意,80%的师生认为科学课不如语文、数学课重要93%的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都很感兴趣。但是缺乏实验设施,学生的好奇心很难满足95%的学生喜欢上科学课90%的学生乐于动手,盼望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有极少数的小学生存在畏惧心理。教师一致反映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很难实现科学课程新标准制定的目标。

2、科学课难上了

我们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科学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教具,结果在课堂上要么学生提不出问题冷了场,要么是瞎提问题乱了场;课前准备的材料经常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讨论、交流时,学生出不了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结果又收不了场。我们老师头疼了。

3、科学课难评价了

我们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课堂上热热闹闹,掌声笑声都能听得到,气氛热烈又踊跃,有时一次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什么结果都没有得到。这是不是一节好课呢?该如何看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呢?我们老师又迷茫了。

二、科学教学改进对策

1、开足开齐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 1 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教育部门要重视小学科学课的开设,保证开足开齐所有的实验设计活动课。

2.加强科学课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学校科学课师资力量特别匮乏,亟待加强。这些教师中大多都是兼职的,有理化生专业背景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临时指定的。这样的安排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事实上这门课程比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还要难上。它需要既懂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又懂地理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验能力和很强的综合素质的教师来担任。

3、加强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部分教师舍不得让学生自己去花时间,总是把课堂时间占为己有。比如:准备了油菜花,没有让学生去观察;准备了挂图,没有让学生去细看;要求小组讨论,学生还没有来得及都开口,便组织交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把精心准备来的材料让学生用好用够?我想还得从老师身上找原因,习惯于主宰课堂的老师,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老师课前准备材料,必须经过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一个筛选、整合的过程,把真正有结构的材料展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应有的功效,让学生“玩”得有兴趣、有意义。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篇5

平昌县云台小学:肖大秀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听、还要敢说、爱读、想写的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现在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2013年10月24日,针对《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现状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和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部分语文教师一起召开了座谈会,我们查找出现阶段我校的作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并制订了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表达方法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人思想情感的外在的语言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们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观点不容致疑。

然而,分析以上的调查数据,综观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技巧以及作文的表达方法,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是发自内心等则很少过问。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更为甚者,有的想象体裁的作文基本上是各类动画片故事情节的拼凑。现今小学作文教学,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去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这种“重表达,轻育人”,把“求真知,做真人”的思想抛之九霄云外的作文教学方法,着实让人心寒。

(二)重视了作文写作模式,轻视了作文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表达方法公式一样地讲给学生听,有的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范文”。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思维,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最后写出的文章肯定是中心不

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现在大学生不会写文章,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时期作文教学的不得法。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学生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像数学一样简单的套用模式。近来,书店中上除了大批量的写作辅导书、作文大全、精品作文外,又跳出了所谓“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对于“作文软件” 的功能,我们是持谨慎态度的。学生在电脑中输入主题和关键词,四分钟即可得一佳作,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能力”现象。即使学生了解材料内容及作文的要求,但是这“四分钟电脑作文”却无益于学生思考材料、组织材料等能力的发展,试想,学生对作文题目的解读,对文章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对文章内容的整合,对文章的布局谋篇,岂是在四分钟内完成的?

(三)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老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虽然我们教材中有口语交际内容,课程表中也有口语交际课,但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保质保量上好呢?这种“重文轻语”的教学倾向,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流。

有资料也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有的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然而一到口头表达,例如演讲或课上发言,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

(四)重课堂教学,轻生活积累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思维加工,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童真童趣可言。

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我曾看到一篇关于学生作文的报道,想来令人心惊。某城市

一小学中,老师让学生以“大米”为素材写作,城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大米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我们的孩子现在不是也不知道什么是荠菜、苦菜、白蒿等野菜吗?开怀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此认真深思,一言蔽之,怎一个“惨”字了得?

(五)重作文指导,轻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对学生写作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资料表明,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的写作信息反馈。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教师注重了作文前的细心指导,而对阅完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是批改完作文,写几句程式化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

(六)重范文的讲读,轻下水的写作

我校曾举行了第一次师生作文同题大赛,结果有不少老师的文章写不过学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个以评析学生文章、指导学生写作为终生职业的语文教师,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没有丰富的写作实践,还能指导学生作文吗?

现今,这种“重范文,轻下水”的倾向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围绕指导打转转,结果写出的文章空洞无话,毫无灵性。

二、改进措施

(一)转变观念,树立作文教学观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是自我生活的真实展现。现今我校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中过分偏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强调思想内涵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另外,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人文价值的缺失。鉴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应该转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作文务先求“真”,凡与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陈腐观念”或“时髦观念”均要改变。

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同时促进他们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写作兴趣方面,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 ②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厚积薄发;③开创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写作能力。其次,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①老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②大胆放手学生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③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养等各项的培养。④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加强阅读的指导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2、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现在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多参加适合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3、加强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例如,我们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作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4、上好口语交际课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例如,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等。

(四)改进评改方法,教师下水作文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我校的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多数是敷衍了事。作文的批阅,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作文字斟句酌。这 两种做法都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老师们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互动”模式有益于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实行“互动”评改模式势在必行。老师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批、自批、集体批等方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因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适当减少范文的篇数,提倡教师自己写下水文。叶圣陶在《文汇报——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所以我们只有亲自尝试写作,在指导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体味写作中的酸甜苦辣,并从中找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长远发展的症结。

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篇6

摘 要:新课改提高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传统的单篇阅读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为此出现了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慢慢成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助于语文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单篇阅读教学的模式,阅读文本主要是语文教材,达不到学生的阅读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积极应用群文阅读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

一、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改变

我国一直以来都实行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理念很难改变,不少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也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群文阅读的开展没有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目标,变成了另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教师依然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具体化、规范化的阅读答案,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约束。

2.群文阅读的开展效果不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在选择文本上,群文阅读要求的文本应是有一条主线串联的多个文本,教师讲解典型文本,学生阅读剩余文本。但教师没有经验,往往是胡乱组合几篇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第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主体、选择的文本都与学生认知能力不符。小学生受限于自身能力,无法快速理解多篇文章,更无法讨论文章主题,达不到教师要求的阅读水平。第三,在课堂时间安排上,群文阅读思维基本是互相联系的,语文教师往往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比较低,无法在一节课时间里将大量的信息消化掉。在文本多而时间短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要阅读文本,还要交流讨论,时间过短的话无法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1.转变阅读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实际行动上做出改变。如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问题答案开放化,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观念,加深对学生想法的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文本,从而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展开讨论。

2.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选择群文阅读文本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文本,如给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选择的文本是《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舒克和贝塔》等童话故事;给三四年级的小学生选择的文本是《小兵张嘎》《鲁滨孙漂流记》等趣味性故事;给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选择的文本是《小王子》《草房子》《秘密花园》等书。文本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要有一定的教育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阅读主题和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3.横向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就是选择议题。教师将有一定关联的文章组合到一起,学生以一个议题为中心开展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教师要选择有一定实效性的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选择议题时,可以有一定的横向性,尽量包括全部阅读素材,如《小兵张嘎》《小老虎?v险记》《吹牛大王历险记》《鲁滨孙漂流记》等,主要是讲主人公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的故事。语文教师可以定下一个横向议题,如“假如你是故事的主人公,遇到这些危险时会怎么做?”让学生开展自由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4.重视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课后反思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教师要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教师在课后反思中要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请其他语文教师听课,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做出改进。

三、结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在新课改下的一种新尝试,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开展的时间不长,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在选择文本和教学开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不足,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改善,推动群文阅读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篇7

《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新版小学《英语》中, 增设了一个Project板块, 该板块综合了前四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折射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对该板块的设计有什么看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又是如何处理该板块的教学?教师对该板块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材的设计意图?本文基于此, 对Project板块教学开展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2文献回顾

Project板块的编写基于项目教学法 (Project-Based Leaning) 的理论。项目教学法, 是指能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主题进行深入学习, 完成某个项目的课程活动。一般在完成Project板块的学习后, 学生应能够按照要求在教师的分步指导下, 构想、制作出具体的并能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作品。实施项目教学法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有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实现“学”与“用”之间的过渡和平衡, 且把“用”当做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手段, 从而能够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最后学以致用。 (吴嫣, 2010) 中国学者对于Projec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牛津高中英语》, 王昕 (2010) 、戴四兰 (2010) 、胡凉瑶 (2007) 、吴嫣 (2010) 分析了Project板块的特点, 认为Project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 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他们自己选定的课题。更多的学者总结了Project教学中的经验。陈素萍 (2009) 通过对一节综合技能训练课的实践和反思, 探讨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Project板块的教学模式, 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实践策略, 并就如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课堂话语权提出了建议。王如珍 (2009) 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 构建一种“互动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Project这一板块的学习效率。

对Project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上, 张辉 (2013) 探讨了探索Project板块和绘本教学有效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姚少华 (2013) 提出了Preparing, Review, Presenting, Producing “Project”教学模式;曹伟华、张琦 (2014) 探讨了Project单元教学的三个关注点:关注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 引导学生知晓“学什么”;关注语用功能的合理兼顾, 引导学生知晓“为何学”;关注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引导学生知晓“怎么学”。王爱琴 (2014) 尝试创设整体情景, 展开Project教学。钱烨 (2015) 介绍了教学目标引领下的Project板块教学, 提出了以教学目标为主线, 通过教学目标引领Project的启动、实施和评估, 进行Project教学。综上所述, 对Project板块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后, 发现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达到了该板块设计的目的?该板块在学习中发挥作用了吗?教师用了哪些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总之, 目前关于Project板块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这种现象在小学英语Project板块教学中尤为特出。

3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18 名“小学英语Project教学赛课活动”参赛教师和听课的教师。

(2) 研究工具

①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参考了匡匡 (2013) 牛津版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调查问卷, 并根据小学英语Project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本问卷主要涉及到对Project的理解、对project的看法、对Project采用的教学方法, 以及Project实际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共发问卷80 份, 实收有效问卷60 份。

②访谈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Project板块在课堂的教学情况, 帮助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对8 名教师进行了访谈。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调查结果

①教师对Project板块设计目的的理解

在选项1 中, 86.7% 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设计Project板块;有10% 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和不太必要, 3.3% 的教师选择不知道有没有必要。选项2 中58.3% 的教师认为该板块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前几个单元的内容, 41.7% 的教师认为是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获得教学信息方面这一选项中80% 的教师选择通过网络;58.3% 的教师通过参考书加上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另有24.6% 的教师选择集体教研或者集体备课。以上数据说明虽然大多数教师对Project板块的设计师持肯定的态度, 但是大多数的教师不够明确该板块的设计意图, 对该板块教学的目的把握不够准确。

②教师对该板块教材设计的看法

90% 的教师认为该板块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选项4 中, 85% 的教师认为Project板块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衔接紧密;15% 的教师认为该板块内容基本与学生已有知识衔接。85% 的教师认为该板块很重视或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以前知识的系统归纳;有81.7% 的教师认为教材设计能很好地或是能够在一般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53.3% 的教师认为该板块前面所学内容帮助很大;33.3%的教师认为该板块对所学内容有帮助;88.3% 的教师认为该板块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85% 的教师认为巩固了前面的语法词汇;51.7% 的教师认为增加了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这组数据反映出教师们还是很认同该板块的主题设计的。

③教师教授该模块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20% 的教师从未在课堂上处理过该模块;35% 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时间为10~20 分钟; 36.7% 的教师大约用一个课时。在回答选项10 时, 78.3% 的教师对该模块的教材内容未经任何调整, 没有任何变化;21.7% 的教师偶尔会对该板块的教材内容做些变化处理。大多数教师不采用任何教辅设施来协助Project板块教学;90% 的教师会通过上网, 来搜索课件;大多数教师都乐于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

④ Project模块的教学效果

选项11, 12 的调查数据表明:有75% 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Project板块时, 总是或经常情绪高涨;有71.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处理Project板块时, 重点侧重于:训练学生动手完成任务的能力 (66.7%) ;归纳学过的语言知识 (80%) ;提高语法 (76.7%)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85%) ;培养合作精神 (81.6%) 。

(2) 分析与讨论

1) 教师对Project模块的设计意图不够明确

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对于Project板块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受旧教材的影响, 把Project上成了复习课。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Project板块是一个综合语言实践项目。 (秦小玮, 2013) 它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调查、引进讨论、相互交流和合作, 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体验语言学习的成就感。

2) Project板块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Project板块中的内容丰富, 大致可以归纳为:①语言表达类:我的家人和朋友、人物介绍、了解我们的好朋友、介绍我的学校生活、介绍我的重要日子、如何进行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等。②情景活动类:一个木偶表演、一个Puppy秀、开快餐店、邀请朋友参加聚会、熟悉我们的城市;③创作设计类:制作一个魔法钟、设计一所动物学校、制作家庭相册、设计班级的旅游画册。Project板块内容与前面单元知识联系紧密, 该板块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

3) Project板块的教学方式令人堪忧

从问卷调查中, 我们可以看出不少教师 (20%)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或遗忘这一板块的教学, 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所体现 (35%) , 但最多花上10~2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练习, 就这样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就算完成了Project板块的教学, 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要求, 违背了编者的真正意图。究其原因有三个:

①考试中鲜有涉及。教师不愿意花力气去思考如何去处理该板块, 课后对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当被问及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板块时, 被问及教师或是一脸茫然或是干脆来一句“我从来不处理, 考试也考不到。”

②课时紧张。谈及这个话题, 刘老师就显得特别激动:“每个单元有那么多的板块, 每个板块都需要时间去处理, 每周只有三节英语课, 哪有那么多的课堂时间浪费在Project上。”看来处理Project板块被有些老师看来是浪费时间。

③ Project板块的教学有难度。Project板块是完全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开放性探究学习, 要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教师必须认真专研教材, 找出合适的情景进行精心设计, 从而开展教学活动。童老师颇有感触:“为了准备这节公开课, 先是大量收集资料, 进行教学设计, 设计的过程也是绞尽脑汁, 如何把板块的内容融合到一起, 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方式成为设计中的难点。”由此可见教师如果不是为了赛课, 他们是不愿意花大时间和大力气, 去思考Project教学问题的。

④ Project板块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 75% 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Project板块时, 总是或经常情绪高涨, 但该板块学习效果仍不理想, 这主要是由于:a. 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 在小组活动中, 过分倚靠英语好的同学;b.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词汇量小, 总是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丧失了进行活动的信心和勇气;c.教师指导不力。

4结论和建议

(1) 根据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和讨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①教师对Project模块的设计意图不够明确, 教师对Project板块的理解存在误区, 把Project等同于Review and Check。

② Project板块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 值得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③小学英语Project板块的教学方式令人堪忧, 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 还是停留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 并没有像《高中牛津英语》Project板块教学已经形成了4P的教学模式即:Planning, Preparing, producing, Presenting。

④ Project板块的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

(2) 建议

①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在Project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扮演指导者、导演的角色,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 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追求自身素养的完善,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②教科研部门要对教师开展Project教学进行科学引领。增加Project板块教学的指导力度, 给教师更多参加培训的机会, 多开展实际有效的教研活动, 让教师从思想上先重视起来;适当增加英语课课时, 让教师在实施Project教学时没有后顾之忧;完善Project板块的教辅材料。

③教师要努力探寻小学《英语》Project的教学模式。Project板块有着丰富的内容, 教师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该板块, 并根据其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式, 努力实现在英语课堂中进行项目学习、在项目活动中学习英语的目标。

④要建立多元评价系统,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鼓励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曹伟华, 张琦.三个“关注”达成Project单元的有效教学——以新译林版《英语》四上Project 2为例[J].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教海探航, 2014 (6) :53-54.

[2]戴四兰.《牛津高中英语》教材Project板块的特点与教学探讨[J].英语教师, 2010 (1) :64。

[3]胡凉瑶.《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作业设计[J].成才之路, 2007 (18) :4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5]匡匡.《牛津高中英语》 (江苏版) 教材“Project”板块教学的调查研究[D].硕士论文, 2011 (3) .

[6]秦小玮.教学关注的转向:从“语言知识”到“人”[J].教学研究, 2013 (10) :42-44.

[7]钱烨.教学目标引领下的Project板块教学——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Project1为例[J].教学研究, 2015 (1) :28-32.

[8]王爱琴.译林新版《英语》四 (上) Project 2 My snack bar单位整体情景创设比较[J].小学教学设计, 2014 (7) :41-43.

[9]王如珍.浅议《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教学设想——“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09 (10) :61-62.

[10]王昕.《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教学体会——牛津教材模块一Unit1 Project教学案例分析[J].考试周刊, 2010 (50) :126-128.

[11]姚少华.浅议小学《英语》Project教学[J].教学研究, 2013 (7-8) :72-7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 篇8

本学年,我区开展了“教学效益年活动”,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下面就教师课堂教学的案例来分析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现状,与教师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深感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教师们努力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新教材对重要的数学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教材都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根据所呈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过渡年级教材的编写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日常生活情境,教师们普遍感到情境不好创设,我校成老师执教《分数乘除应用题》一课作了很好的尝试。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

案例描述:

师:前几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助人为乐献爱心活动,你们班级(六年级)共捐款多少元?

生:128元

师:那么五年级也捐款,捐款数是六年级的3/4。

师:根据你调查的数据和呈现的信息,你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1:五年级捐款多少元?

生2:六年和五年一共捐款多少元?

生3:六年比五年级多捐款多少元?

生4:……

师接着说:“同时也是四年级捐款数的4/5,四年级捐款多少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分数乘除应用题》。

教者首先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的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助交流。

注重合作学习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学习,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像“小华买了6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我校郭老师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节课,当学生展示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图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再进行编号,然后提出了很有合作学习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图,可分成几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分一分。接下来小组同学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分类。

3.重视数学实际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教学必须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林老师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这样一道题:“六·一”节为了表彰优秀学生与进步生,林老师到文具店买一种钢笔奖给学生。其中一个文具店给出的优惠是买十送一,另一个文具店买十支以上按九折优惠计算。同样的一种钢笔,标价为5元,林老师要买22支,请大家做参谋:林老师应在哪一个文具店买比较合算?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列式计算,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这次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仍然存在。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多数教师捧者一本书走进教室,依照教材上呈现的内容面面俱到,讲透练会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更有甚者,下课时间到了,还因书上一道题没讲仍在继续,影响学生的课间活动。新课程倡导的要用“活”教材,“活”用教材,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正是我们教师所缺少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对教材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整合与挖掘,才能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2.满堂问,以为是交流互动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过程。而学生却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

3.改变座位,以为是转变学习方式

改变了长期以来,在我国小学课堂里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的形式,新课改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就将班级学生进行编组,4-6人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将原有单一的“秧田型”变为“口字型”、“U字型”等。以为这样改变学生座位,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提倡民主,以为就不要秩序

听课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由走动,而且可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可以找老师请教,有时还随便乱喊,课堂教学秩序有时比较混乱,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教学。原因是: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学习新知,不需教师过多指导,更不需要接受学习。这样课堂表面上体现了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教学过程。

上一篇:扫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