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共10篇)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

现状: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2006年至今,中国花卉业借鉴荷兰、美国等花卉大国的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花卉业取得很好的发展,然而,中国花卉业发展起步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困难。如:生产面积增加过快、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花卉研发严重滞后、专业人才奇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严重、花卉质量普遍较低等都制约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对此,花卉业界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花卉发展、运用科技发展花卉、聘请花卉专家、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花卉等,取得不少成果。

2008年中国云南花卉上半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5.5亿枝,但云南玫瑰出口价格最高仅为0.8元,出口到香港市场之后的零售价格可达20港元,价差高达25倍。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2008年奥运会,也无疑给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花卉业将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花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2

1.1 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 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 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 共368项, 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 在规范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1.2 行业发展迅速, 行业内容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1991年12月, 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提出, “九五”期间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有总体的量化指标, 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 并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等设想。至2006年末, 全国655个设市城市,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38%, 建成区绿地率30.27%, 人均公共绿地7.94平方米, 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6.01%和3.38平方米。建设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 至今, 先后建立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2个, 命名了国家园林城市97个、园林城区4个。

1.3 行业产值持续增长, 市场潜力巨大

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 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据城市建设统计公报统计, 从2002年至2006年, 全国650余个设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 平均每年投资4741亿元, 以平均20.55%的速度增长, 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351亿元, 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 2006年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达427亿元。

2 园林在城市中的应用

国家兴建的公园和各种类型的公共绿地, 是城市的基础设施, 所有权属于国家, 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质量, 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以社会效益为一切经营活动的准则。公民是纳税者, 理应获得公益事业的服务。公园、公共绿地等事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经营者以企业法人的资格, 承担公园、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任务, 按照约定的工作数量、质量和费用定额, 核定养护、管理费用投资。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 确定承担养护、管理任务的企业。承担养护管理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 这与公园、公共绿地的事业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不容混淆。至于养护管理资金的来源, 理应主要来自地方财政。至于资金核拨的依据, 应改变过去那种按人头拨款的局面, 将“以费养人”改为“以费养事”, 这在绿化管理体制上是一大进步。公园、公共绿地的收入, 则实行收支两条线, 以收抵支。公园、公共绿地的公益事业性质是不容改变的。

3 我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3.1 风景园林市场逐步走向社会资本化

风景园林建设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 是明显的全民共享的公益事业。目前,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资本主要来源是以政府投资为主, 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注入为辅。纵观发达国家园林绿行业资本市场, 是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资本市场。我国未来园林行业的发展, 将是在政府引导前提下, 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主要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 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园林建设领域, 进行风景园林建设。

3.2 园林规划设计理念扩展, 走向多元化设计

与过去十几年相比,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的种类、深度和广度均已大大扩展, 正在从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未来园林设计的发展, 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 (美学理论、功能理论、环境美化理论、田园城市理论、休闲游憩理论、绿地空间结构理论) , 吸收借鉴环境伦理学、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哲学等新的观念, 将以人为本, 以人与自然协调为目标, 逐渐走向生态设计、文化设计、区域设计、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设计。

3.3“生态城市”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已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和水平提高到保护生态平衡高度来认识。生态园林是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为主导思想, 主张因地制宜、适地适栽, 遵循生态学原理。生态园林的主体是自然生物群落或模拟自然生物群落, 强调人工园林和自然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景观, 如城市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等。城市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实现城市园林生态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园林在城市中的作用

(1) 植物有吸附粉尘烟灰的功能, 可以净化空气, 增加太阳辐射度。 (2) 园林可以有效改善小气候, 调节气温和湿度。 (3) 植被可以吸附某些有害气体。 (4) 园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地表土壤及微生物对生态循环的贡献。 (5) 园林对于城市地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化作用。 (6) 植被具有明显的隔声消声作用。

5 经济管理在园林行业中的意义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3

对当前民乐县园林苗圃生产现状的认识

城市园林建设加快,拉动园林苗圃迅速膨胀。众所周知,园林苗圃生产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苗生产是园林绿化的首要工作。但是目前我县园林规划的滞后性,制约了园林苗圃的常规发展。近些年来,我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刺激、拉动了园林苗圃产业的迅速膨胀。近两年苗木生产总面积翻了一番还多,产量增加了近2/3。

之所以苗木产业发展快,得益于国家各级政府重视园林生态和城市环境建设。国家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多,园林规划企业发展快,苗木需求量则大;种苗价格看好,苗木生产、经营者收益则高,于是调动了苗圃育苗的巨大积极性;新品种、优良品种、速生苗木的诱导作用大。苗木新品种层出不穷,优良品种推广日趋加快,先进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苗木产量的升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使园林苗木更具有观赏性、公益性,苗木生产更具有时效性、诱惑性;农业生产不景气,粮、油价格走势过低,也变相促使了苗木业的大发展。

非公有制苗圃发展之快,霎时成为苗木产业的主力。几十年来,国有苗圃一直独领风骚,在苗木行业唱主角。但短暂的两年多的时间,非公有制苗圃发展迅速,除了农户转向苗木生产经营的增多之外,其它行业、非农业人士加入种苗行列,从事苗木生产的已不计其数。滨河集团绿野苗木生产基地已成为民乐县苗木生产的重地,产品包含花灌木、彩叶植物等10大类近100个品种,其中花木生产以柏木类和新疆杨类为主。

经营树种、品种越来越多。经过近年来多渠道引进树种,科研部门育种、推广,还有乡土、稀有树种广泛应用,使种苗生产者经营的树种、品种越来越多。民乐县大河口林场现有苗木生产基地两个,总面积600余亩,乔木、灌木品种30余个。种苗繁殖产量在3000万株左右。2011年苗圃各类苗木150万株,有利地支援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先后引进青杨、湟林杨、乐都杨、欧美杨、大果沙棘、珍珠梅、碧桃、山荞麦、丁香、四翅滨藜等16个新品种,开展了祁连山区金露梅、银露梅、刺梅、高山杜鹃、锦鸡儿等8种野生植物资源繁育,推广了日光温室、容器育苗、化学除草、ABT生根粉、节水灌溉等育苗技术,为全县重点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镇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提供各类苗木1200多万株。

区域化生产、集约性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民乐县几个苗圃区域化生产、集约性经营,逐步走向正规,趋于科学、合理。在区域化生产方面,大河口林场已成为全县针叶树种和青杨生产及供应中心;六坝林场已成为民乐花木生产的重地。产业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有些苗圃已形成多样化、区域化趋势的苗木产地,如县苗圃产花灌木、种苗引育基地产彩叶树种。

种苗信息传播加快,人们的经营理念日趋成熟。随着全国林木种苗交易会、信息交流会的逐年增多,人们的信息、市场观念增强,经营理念日趋成熟。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举办各种名目的种苗交易、信息博览会频繁增多,各省、市也多次举办类似的会,也越来越火。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的9、10两个月份,全国就举办了数10场、次。这些会议的举办,大大促进了种苗生产、经营者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加上报刊、电视、广播等多媒体的宣传、报道,使人们获得的信息量增多,在新品种的引进、种苗购置、苗木交易等方面都逐渐理智、成熟。

当前存在的问题

发展规模不宜继续扩张,应着眼于种植结构的调整。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统计的数字及有关方面的信息报道,现在全县苗木生产面积已具有较大规模,苗木存圃量大的惊人。特别是一、二年生的小规格苗木占总面积的近1/2,这些小苗木不仅在短时间内不能出圃,还要移植、扩繁到3倍以上的土地面积上。大规格苗木虽然稍有空缺,但经过地区之间的调剂或降低一下使用规格,基本供需平衡。由于新品种的增加,苗木培育技术的提高,苗木生长迅速、产量增加很快,大约用三、五年的时间,常用的大规格苗木将基本供应充足,因此不应再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回想起二十世纪末的山楂苹果梨,那种砍树、烧苗的现象历历在目,让人痛心,历史的悲剧不应重演。现阶段要着眼于对当前苗木种植结构的调整。压缩常规小苗木的生产,增加大规格苗木的扩繁,特别注重合格苗木的生产,减小密度、科学培植,尽快培育适合城乡、效区绿化的各种苗木。由于近期我们高度重视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大小道路两侧都形成宽大的绿化带。因此,加快培育高质量、大规格的苗木更为迫切。

正确引导市场,减少盲目生产。新品种热一阵风。两年前,杨树新品种热,杨树苗木过剩之后,又出现了金叶犹、紫叶矮樱、红瑞木等。常规苗木随风倒。近两年青海云杉、新疆杨大规格苗木由于需求量较大,于是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展青海云杉、新疆杨。结果很多小苗积压存圃、卖不动。各苗圃生产品种雷同,缺乏特色。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担负起宏观调控的责任,及时发布信息,正确引导市场,减少盲目生产。

提高苗木质量,以质取胜。由于近几年园林绿化苗木市场看涨,多数育苗户不能因地制宜发展苗木;有的对苗圃地选择不当,土壤贫瘠、盐碱或涝洼,不适宜种植苗木;有的选择树种不当在沙土和壤土上栽植常绿树种,起苗时不能带土坨;有的栽植密度过大,苗木生长空间太小,生长比例失调,致使合格苗木出圃率低;有的不进行整形修剪、不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使苗木抗逆能力差,干形、冠形长势不良,商品苗木档次低,优质苗木出圃率低。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4

摘要: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对地观测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机载LIDAR系统及其测量原理,并重点综述了机载LIDAR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 :激光; 激光器 ; 激光技术 ;激光雷达

一、机载LIDAR的技术原理

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将激光用于回波测距和定向,并通过位置、径向速度计物体反射特性等信息来识别目标。它体现了特殊的发射、扫描、接收和信号处理技术。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起源于传统的工程测量中的激光测距技术,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遥感测量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第一部激光雷达诞生以来,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航空遥感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迄今为止,机载激光雷达的研究与应用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虽然机载激光雷达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方式,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航空遥感领域,机载激光雷达将成为主流之一。进入90年代,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进入实用化阶段,并成为雷达遥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机载LIDAR系统是一款高速度、高性能、长距离的航空测量设备,该系统由激光测高仪、GPS定位装置、IMU(惯性制导仪)和高分辨率数码照相机组成,实习对目标的同步测量。测量数据通过特定方程解算处理,生成高密度激光点云数值,为地形信息的提取提供精确的数据源。其应用已超出传统测量,遥感,以及近景测量所覆盖的范围,成为一种独特的数据获取方式。

与普通光波相比,激光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等特点,不易受大气环境和太阳光线的影响。使用激光进行距离测量可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当来自激光器的激光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时,只要不存在方向反射,总会有一部分光会反射回去,成为回波信号,被系统的接收器所接收,当仪器计算出光由激光器射出返回到接收器的时间为2t后,那么,激光器到反射物体的距离d=光速c×t2。

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中,利用惯性导航系统获得飞行过程中的3个方位角(ψω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激光扫描仪中心坐标(x y z),最后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到激光扫描仪中心至地面点的距离D,由此可以计算出此刻地面上相应激光点(X Y Z)的空间坐标。

假设三维空间中一点的坐标已知,求出改点到地面上某一待定点P(XYZ)的向量,则P点的坐标就可以由加得到。其中点为遥感器的投影中心,其坐标可利用动态差分GPS求出,向量的模是由激光测距系统测定的机载激光测距仪的投影中心到地面激光脚点间的距离,姿态参数可以利用高精度姿态测量装置(INS)进行测量获得的。

利用机载LIDAR系统进行测高作业,根据不同的航高作业,根据不同的航高,其平面精度可以达到0.15至1米,高程精度可达10cm至30cm,地面分辨率甚至可达到厘米级。可以说,机载LIDAR系统是为综合航射影像和空中数据定位二设计的新技术手段,它能为测绘工程、数字地图和GIS应用快速提供精确的空间坐标信息和三维模型信息。

二、机载LIDAR的应用现状

机载LIDAR 一高精度、高分辨率、高自动化且高效率的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大面积数值地表数据测制的重要主流与趋势,其多重反射的特性,可同时获取地面及其覆盖物(植被、电力线等)的精确三维坐标,而透水激光雷达系统更可穿透水体而量测水底的地形起伏。其获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DEM,可作为土地利用、工程建设规划、都市计划管理,河海地形、潮间带、集水区、山坡检测,地理信息系统、防灾、矿业、农业、林业、公共管理线等方面数值化、自动化等应用基础。1.数字城市应用

在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基于二维城市形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形象时代的要求,将三维空间形象完整呈现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地球”的要求。因此,对快速获取三维空间数据,模拟和再现现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IDAR系统在城市中更能体现其不受航高、阴影遮挡等限制的优势,能够快速采集三维空间数据和影像,房屋建模速度快,高程精度高,纹理映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分析与测量的需求,广泛用于城市规划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获取。2.工程建筑测量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能够为道路工程及其他建筑项目提供准确的高程数据。机载激光雷达生成的DEM结合GIS及CAD软件,可以是设计人员模拟各种方案以选择出最佳路线或最好位置。对于施工钱的原始预测,DEM结合正射影像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大量地形和测量信息。3.电力设计勘测选线和线路监测应用。

在进行电力线路设计时,通过LIDAR数据可以了解整个线路设计区域内的地形和地物要素的情况。4.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

利用机载LIDAR产生的DEM,水文学家可以预测洪水的范围,制定灾难减轻方案以及补救措施。典型的一套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在四小时内用一架固定翼飞机完成长30km区域的勘测。其垂直精度和达15cm,平均点距为1.5m,合计记录了153000000个反映详细地形和地物的数据点。也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如飓风、地震、洪水滑坡等)的灾后评估和响应。5.海岸工程

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有时不能用于反差小或无明显特征的地区,如海岸及海岸地区。另外海岸地区的动态环境也需要经常更新基准测量数据。机载LIDAR是一种主动传感技术,能以低成本做高动态环境下常规基础海岸线测量,且具有一定的水下探测能力,可测量近海水深70m内水下地形,可用于海岸带、海边沙丘、海边提防和海岸森林的三维测量和动态监测。6.林业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最早商业应用领域之一即为森林工业,森林业者和国土管理者需要森林及树冠下面的准确数据。在传统技术下,树高与树的密度很难获取的信息。在数据的后处理中,独立的激光返回值可分为植被返回值和地面返回值,根据LIDAR数据,分析森林树木的覆盖率和覆盖面积,了解树木的疏密程度,年长树木的覆盖面积和年幼树木的覆盖面积。通过LIDAR数据可以概算出森林占地面积和树木的平均高度,及木材量的多少,便于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7.文化遗产保护

大型的文物古迹和室外的不可以移动文物,需要测量其三维数据,以便进行修复和保护。对于出于恶劣测量环境下或不可直接触摸的文物,LIDAR技术就成为了一种直接获取三维数据的很好的解决方案。8.油气勘探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的勘测程序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送与地形数据XYZ为准相关的数据。虽然有多种方法处理收集位置数据,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高速且不接触地面的数据获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从勘探开始到最终数据发送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在一些复杂的环境地区勘测,砍伐树木的费用要几千美元一公顷。如用机载激光雷达进行勘测,最多只需要砍伐几行树,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维激光雷达技术是实现空间三维坐标和影像数据同步、快速、高精度获取的国际领先看空间技术,在采集地表数据方面具有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三维激光雷达技术是即GPS以来测绘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新,是高精度逆向三维建模及重构技术的革命,是进行大区域空间探测的利器,是数字中国及各行业数字化的必由之路,将对电网、水利、交通、规划、国土、矿山、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古迹保护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二、机载LIDAR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投入了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相关技术和系统的研究,并先后研制出多种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相继投入商业运作。记载激光雷达在测绘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扩大,其应用的领域和深度也日益拓宽和加深。我国的学者也投入道路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公司从国外引进了机载激光雷达设备用于商业运作。但总体而言,我国在机载激光雷达的硬件研制及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落后与发达国家,为使这项高新技术能够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开展记载激光雷达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激光雷达系统在使用,但激光雷达仍是一项处在不断发展中的高新技术,许多新体制激光雷达仍在研制或探索之中。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激光雷达的研究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不断开发新的激光辐射源、多传感器系统集成和不断探索新的工作体制和用途方面。

1.开发新型激光辐射源 目前,在中远距离应用中,波长为1.06μm的Nd:YAG激光器和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器仍是激光雷达的主导辐射源。近年来随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技术的不断完善,在近距离应用条件下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未来若干年内,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技术和光参量振荡器技术将是新型激光源的关键技术。

利用光学参量振荡器可获得宽带可调谐、高相干的辐射光源,在激光测距、光电对抗光学信号处理等领域以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理论最早在1962年由Kroll提出,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先在脉冲激光器上实现光学参量震荡,国际上在70年代建立了完善的参量互作用理论,并在80年代后,随着一些性能优良的非线性晶体的出现,使得OPO技术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OPO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近年来,随着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技术的发展,全固化宽调谐OPO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它具有高效率、长寿命、结构紧凑、体积小、重 量轻、可高重复频率工作等特点。美国直升机防撞激光成像雷达和预警机载“门警”系统激光雷达,英国的查分吸收光雷达都是采用OPO做辐射源。可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OPO激光雷达问世。2..多传感器集成和数据融合

激光雷达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成像应用。激光雷达成像具有优越的三维成像能力,其数据处理算法相对简单,不需要多批次图像融合即可得到侦查区域多层次的三维图,与其他成像侦查手段相比,在实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与光学和微波成像相比,激光雷达成像在获得侦查区域目标的同时能快速获得目标高程数据,提高对战场的探测能力。激光雷达成像所获得的是目标距离和强度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图像与可见光数据图像、红外电视数据图像等其他数据图像的融合在目标物特征提取、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激光雷达数据图像包含目标的位置、体积、形状等三维立体信息,充分反映目标的几何信息。但激光雷达数据由于激光谱线成像,光谱信息单一,不能充分反映目标物的物理属性信息。而可见光数据图像、红外电视数据图像包含丰富的目标光谱信息,但目标的几何信息只有二维的平面位置信息。将激光雷达数据图像与可见光数据图像、红外电视图像相融合,实现多传感器集成,可发挥出各自的优势。2.不断探索激光雷达新体制

多年来,对激光雷达新体制的探索工作一直在进行,尤其最近几年研究工作比较活跃,包括激光相控阵雷达、激光合成孔径雷达、非扫描成像激光雷达等。相控阵激光雷达是通过对一组激光束的相位分别进行控制和波束合成,实现波束功率增强和电扫描的一种体制。美国自70年代初开始研究激光相控阵技术,实现一维光相控阵以来,先后研制出多种二维移相器阵列并制成以液晶为基础的二维光学相控阵样机。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5

深圳市艾赛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华

前言:

本文分析了GPS(销售定位管理系统)在快消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快消品企业而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人员成本上升,宣传费用日益上涨的等等诸多外部环境因素,让快消品行业面临不断的变革,残酷的市场竞争定会淘汰一批企业,企业的市场竞争不仅仅停留在暂时的销量上,而是从内部管理,销售渠道的掌控,新品推广的速度,品牌的知名度等等诸多方面进行展开。随着科技的发达,一线市场的信息对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重要,那么GPS在快消品行业的运用将会变成一种趋势.艾赛欧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企业对销售人员进行监控,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机交互(HMI)将市场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帮助企业决策者。深圳GPS

GPS应用现状综述: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1991年的海湾战争,因为精确导致炸弹的精准命中率,一举打响了GPS的知名度。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销售过程可视化管理

快消品行业GPS应用的现状 GPS本身应用最广泛的功能是定位,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移动GPRS的通讯网络覆盖率的提升,将GPS定位信息通过GPRS通信信道传输到特定数据中心,进行后期处理后和互联网进行结合的应用模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快消品GPS

在快消品领域,GPS对快消品企业的管理最有意义的应用方式就是实现销售过程可视化,但是,销售人员是运动的,怎么才能实现在销售过程中可视化管理呢?食品GPS

通过融合了GPS卫星定位,GPRS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电子地图、RFID指纹识别等先进技术的监控系统,对销售人员过程中不限时间地点的全程可视化跟踪监控,就能彻底实现销售过程可视化。深圳市艾赛欧科技有限公司自己研发一套销售定位管理系统就是针对于快消品行业的销售过程管理的监控平台。饮料GPS

通过艾赛欧监控平台,可以随时了解销售人员的位置信息。提高销售人员的客户拜访率,避免出现懒散的现象。提高团队的士气。但监控销售人员的位置信息只是一个基本的功能,也不是最主要的应用。而是通过位置信息确认市场反馈信息的正式性。从而真正做到掌控市场一线信息的目的。销售人员定位

快消品行业GPS应用的发展趋势深圳市艾赛欧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食品、饮料、酒水、日用、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调味品、小家电、OCT药品等快消品行业的厂家和经销商提供销售过程可视化监控服务。销售人员监控

早在2003年**可乐公司就将GPS监控系统的应用引入到企业中,但由于建设一套GPS系统所需要的费用昂贵,很多企业都无法承担昂贵的建设费用。而且当时GPRS还没有那么发达,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还不能实时的回传,只是通过晚上销售回到公司连接电脑后讲数据上传至系统。但当时国内没有专门从事此类的公司,当然专门从事快消品领域的也不多。所以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定制,一套软件建设的成本就要上百万,再加上智能终端的成本,整个项目实施大概需要几百万的费用。无疑,对于这笔费用对于普通的厂家或者经销商来讲可以用昂贵来形容。再说对销售人员进行监控,反而会让销售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对人员不一定是件好事。企业应该人性化。这简直就是花钱不讨好。但为什么这些跨国企业要做这样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业务员定位

艾赛欧不是销售人员的枷锁,而是帮助销售人规范化的工具!

很多企业在开始接触艾赛欧销售定位管理系统的时候都担心销售人员不太愿意使用,担心出现人员流动率会上升,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管理本身就是在不断规范的过程。企业之所以有规章制度,原因就是希望能对员工进行约束。

作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明白,GPS本身是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不是为了把销售人员管得死死的,每时每刻必须要工作,最后疲惫不堪离开公司。而是避免销售团队出现长期的懒散行为。让他们形成一种威慑力。让大家都做好本职工作。

在初期使用的过程中应采用“只看不管”“只奖不罚”的方式。让大家能感觉到其实公司上这套系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工作情况,而不是监控他们,如果从这出发点来使用艾赛欧,相信团队的人员会更加努力,更加积极性。从而提告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的纠正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从而达到规范化的目的。业务人员监控

GPS应用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控到一线市场的信息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汇聚大量的一线信息,然后通过筛选,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给出有竞争力的市场决策。GPS监控销售人员实现过程管理只是GPS应用的一方面,其实深层的意义更是帮助市场决策人员收集市场信息,GPS监控到销售人员的位置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确定是来自一线市场。不仅如此,随着艾赛欧系统应用不断的深入,我们相信通过艾赛欧销售定位管理平台能让企业有效的跟一线客户进行互动,收集他们的需求及对产品的意见,从而能汇总信息帮助企业指定市场决策及发展方向。日用品GPS

艾赛欧如何推进销售过程可视化

快消品行业竞争激烈,行销费用高昂,利润不高是推行可视化管理难度的关键,因为在市场上,一线品牌利润丰厚,但营销费用居高不下,经销商的利润更是偏低,都是靠一箱一箱的搬出来的。真正需要监控的不仅仅只有一线品牌的厂家,经销商更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而且大部分的市场销售行为也是依靠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经销商力推的结果。烟酒GPS

艾赛欧通过自身对GPS行业应用的深刻认识及通讯行业的资深背景。于2010年6月定制开发了艾赛欧SA200智能终端,自主研发艾赛欧销售定位管理监控平台,并将“图吧”电子地图嵌入到艾赛欧的系统中,同时整合移动运营商,跟深圳移动强强联手,在深圳试行预存话费送终端的服务方案。让运营商来大批量采购智能终端,用话费补贴的方式消化终端成本。客户只需要预存话费,每月固定消费套餐即可享受艾赛欧销售定位管理系统的服务。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企业可以使用艾赛欧的公共平台。避免企业在组建销售监控平台时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艾赛欧誓将“销售过程可视化管理“进行到底。销售定位管理系统中国快消品行业GPS第一品牌

我们从未停止寻找愿将 “销售过程可视化管理”进行到底的志愿者!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6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本土市场的国际化,也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进行国际化运作的管理。当今,企业信息化大行其道,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占国内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想展开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以即使在目前中国企业实施ERP成功率并不高的前提下,实施ERP仍然是大势所趋。

随着国际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的今天,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借贷融资困难、大企业或许能顺利度过难关,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90%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实施ERP项目,为企业发展,完成企业管理革命的转变?

就在目前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实施ERP,ERP应用的合理利用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利益。一些上ERP项目失败的企业在思考、ERP厂商在思考,我也思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ERP应用、经济环境、趋势分析、发展

一.中小企业现状与启示

自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缓、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如订单减少,销售收入锐减,库存产品积压,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快速下降。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必然导致融资困难,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停产、歇业、关闭的企业占了很大一部份。行业内,制造业受影响尤甚;而以自主品牌为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的情况明显要好。

自2009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企业订单逐渐增多,形势开始趋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企业在如下几方面得到启示:必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商务模式的创新,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中走差异化路线;必须从为别人代工发展到做自己品牌,拥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更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和供应链整合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重塑企业,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路。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ERP应用现状

按照国家经贸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将职工人数在300~2000人,销售额在3000万~3亿,资产总额在4000万~4亿的企业,称为中小型工业企业(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项指标的下限,其余为小型企业)。

按照这一标准,中小型工业企业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销售额在500万以下(几十人~100人)的企业,或称为初创型企业。

这类企业还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市场尚不稳定,生产经营流程也不规范,管理粗放,基本处于人治阶段,信息化意识薄弱,尚无信息化应用或仅有少数企业拥有单元应用(如工资管理、库存管理等)。

第二层次:即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到几千万(100人~200人)的企业,或称为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已基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市场亟须扩大,产品亟须改进升级,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正由人治过渡到法治(部门职能逐渐清晰,岗位职责走向明确),管理亟须规范;信息化普遍涉足单元应用,但缺乏人才、技术、资金,不愿意投资十几~几十万建立独立的ERP系统,但信息化意识普遍比初创型企业强。

2011年随机挑选了62家销售额在500万~1亿的企业进行调研,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使用情况

已经使用的和正在实施管理信息化的36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56.4% 未使用的27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43.6%

——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内容的需求

希望使用采购、销售、库存(进销存)软件的42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67.7% 希望使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8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12.9%

希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含工资管理)软件的5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8.1% 希望使用其它管理软件的7家,占调研总数的11.3%

——这一层次的企业中,普遍缺乏覆盖物流、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财务与成本管理的较完整的ERP系统。

第三层次:即销售额在1亿~3亿的企业,即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

这类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大部分企业已拥有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品牌,市场营销渠道已经建立,生产经营已入轨道,管理已从人治阶段过渡到法治阶段(部门职能清晰、岗位责任明确,ISO标准基本贯彻)、信息化意识较到位。根据珠三角的调研,90%以上的企业建有独立的网站和单元信息化应用。3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ERP系统,这类企业的ERP呈现如下特点:

1.基本采用国产品牌软件。头些年采用定制开发的较多,这几年大多采用成熟软件+适量的个性化开发。国产品牌ERP在这一层次已基本一统天下

2.应用面不平衡。

3.应用效果好的企业,基本都是企业老总重视,把ERP应用作为企业基础建设来抓,做到资金上年年有投入,不仅投入硬件,而且偏重软件;不仅投入产品购买,而且投入应用维护;企业有自己的技术队伍(2-3人),或者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软硬件服务商采用外包办法签署长期服务合同。企业从信息化产生的效益中尝到了甜头,使信息化真正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中,成为企业成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对于仅有单元应用的中型企业,建议从单元应用过渡到较完整的ERP应用。可以先拉通物流(进销存)到生产制造这条线,解决交货期控制,降低库存,减少采购成本,提高质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人力资源、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等模块,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

2.对于已建立较完整ERP系统的企业,建议根据企业实际,向信息化应用的深度或广度发展。

3.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成长型企业(500万~几千万销售额)及初创型(500万销售规模以下)企业,——即通过租赁方式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向软件商购买软件产品,向咨询服务商购买服务转变

为向软件平台运营商购买产品和应用服务,企业本身不用建立局域网,不用再操心IT技术与人才问题,投资也会大大减少。4.借助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2010年,软件产业最热门的话题非云计算莫属,ERP产业也不例外。基于云计算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日益凸显,我们预计在云计算的推动下,企业管理形态将日益优化,企业管理者身上的压力也将得以大大减轻。由于ERP是运行在协同和数据完备的基础之上,而云计算能够为其提供较完备的数据,因此,ERP在数据完备的基础上功能会有较大的提升,借助于这种提升会对ERP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怎样能够在这种新的条件下把过去某些可能想到但是做不到的解决方案加之付出实施成为现实等等。这种运维方式也是对ERP功能的延伸。5.重视培训,并贯穿始终。培训是一个老话题,可它却是目前ERP实施中最大的难题。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基于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是从本质上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先进与落后,以及企业应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必然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ERP的应用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应把ERP的应用与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ERP应用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规模分析中商情报网

2..徐晓飞.现代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企业现代化新概念新技术及其应用)丛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2

3.刘姣。浅析ERP在我国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9,(09)31。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7

1 我国现阶段绿化苗木发展情况分析

1.1 苗木生产环境复杂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发展园林绿化苗木事业具备了相对更加成熟的技术性条件, 近些年来, 我国在生物技术以及化学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为促进绿化事业建设提供了便利。但是, 我国国土资源面积广大, 地理环境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 无论是气候特征还是土壤、水纹等都会影响苗木生存与生长。

目前我国苗木行业生产基地多分布于江浙、珠江三角洲等地, 在北方则主要聚集在豫鲁地区。山东济宁是我国从事苗木生产方面的苗木之乡。但是北方地区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苗木产业链条相对薄弱, 苗木的品种相对较少。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之外, 也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与制约。

1.2 我国苗木行业发展规范程度不高

目前, 我国在发展苗木行业中遇到的另外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就是苗木行业规范性程度不高, 造成了专业化的生产与规模性生产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首先, 专业化生产能力相对落后, 我国的苗木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水平比较低, 相关技术水平不足造成了苗木移植以及嫁接等也显得能力疲软。其次, 从规模化经营角度分析, 我国在发展苗木行业时, 市场供应能力与苗木的需求总量之间存在矛盾, 这种矛盾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苗木规模化发展。

1.3 苗木行业结构单一

我国的苗木行业存在结构单一的现状特征。造成这种现状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苗木建设以及管理能力较弱。其表现为:苗木品种单一;苗木生产成本与周期相对较高, 属于高投入, 高风险行业。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苗木生产行业必需形成多样性的特征, 这是苗木行业发展确保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尊重市场,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发展苗木产业, 促进产业进步。

2 苗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苗木行业的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尽管我国苗木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存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区域性制约, 但是科学技术手段地不断创新为我国苗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为进一步缩小苗木区域差异性提供了重要技术服务。

2.2 苗木类型多样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增强。我国在发展园林绿化方面呈现出勃勃生机。苗木行业的生产与发展从单一性结构特征转向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如在研究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中, 苗木生产已经将彩叶植物等纳入到园林种植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型苗木品种, 通过移植或者是嫁接的方式, 增加苗木生产种类, 促进我国苗木行业的多样性发展趋势。

2.3 苗木行业的专业性程度与规范化生产

想要进一步增强苗木绿化行业的发展程度与经营水平, 需要对行业进行技术专业化提升与规范化管理。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助推, 以及相关科学技术手段的协助我国园林苗木事业将能够实现跨越性发展。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能够实现苗木现代化管理, 增强行业专业性与规范性建设程度。

2.4 苗木行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园林行业的发展需要形成规模才能够真正获益。园林苗木产业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探索出一般规律性的本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 形成最具有适应性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 完成对生产、销售以及相关链条的规模化经营。这正是我国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园林绿化苗木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 实事求是地从我国现阶段绿化现状着手, 形成具有科学性的园林绿环苗木建设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绿化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 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为此, 人们开始关注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出发, 对园林苗木产业给予一定力度的扶持, 通过这种方式建设我国的绿化事业。但是, 当前我国绿化园林苗木发展水平有限, 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现状

参考文献

[1] 肖茂福.中国园林绿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 2012 (6)

园林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铁路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随着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通信新技术已经应用在铁路运输中,其中以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为代表的通信技术,运用了先进的通信技术,提高了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效率,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准确、及时的完成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反馈和信息资料共享等功能,确保铁路安全和高效运行。

一、铁路通信的分类及作用

铁路通信的分类按照通达地区和通信范围一般分为长途通信、地区通信、区段通话和站内通信四种,按照通信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公用通信和专用通信。铁路通信具有以下几种作用。(1)保证调度指挥命令信息及时、准确、可靠地传输;(2)为旅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媒介;(3)为设备维修、运营管理进行信息传输。

二、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特点

现代铁路其通信技术特点是:(1)通信技术与行车安全相融合,彼此渗透,提高安全行驶、安全运输的目的;(2)有效地实施以铁路调度中心为中枢的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3)整个通信系统设计贯彻了集散控制和综合集成的设计思想;(4)采用了现代化人机互交、优势互补的管理决策方法。高铁通信技术是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代表,它是一个从构思、实施到运行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人在铁路安全保障体系中核心作用和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

三、铁路专用通信方式的应用

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包括是指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等活动所使用的通信业务,一般包括语音通信业务、数据通信业务、图像通信业务和其它业务。铁路专业通信业务包括干局线通信、区段通信、战场通信、无线专用通信,应急通信和列车通信,其中干局通信以调度通信和电视会议为主,区段通信以电信和信号控制信息为通信手段,站场通信以廣播、电话等通信手段为主,无线专用通信以调度电话、防护报警、移动通信系统、对讲为主的通信方式;应急通信和列车通信以电话指挥系统、图像数据传输为主的通信方式。

四、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

(一)列车定位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现代的铁路通信技术上,综合利用了三种技术代替了轨道电路、计轴闭塞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无线定位技术就是运用这三种技术进行位置检测的一个典型代表。列车定位技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准确的提供列车所在位置、运行状况、运行指数,进行不间断地跟踪,其中车载测速设备和计时装置的无线定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使用,我国这种控制技术正在试验和调试中。列车定位技术的使用,不断能高精度缩小现有的闭塞区间长度,提高线路运输能力,改善运输业绩,优化制动曲线,确保精确制定,提高运行安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铁路经济效益。

(二)网络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全面铺开,铁路大提速也达到一个质的飞跃,铁路控制系统也不断更新设备,如今的高铁信号系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各种信号设备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关联、功能强大的一个控制系统。而支持这种控制系统的就是计算机网络化,铁路通信网络化能使指挥者全面了解辖区内的各种情况,灵活配置系统资源,保证铁路运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在网络化信息系统中,能够及时、方便的检测预防行车中的危及因素,一旦发现险情能通过网络及时告知司机或列车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应急措施。网络化通信系统还能够实施信号系统和控制设备智能化,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合理规划列车运行,最优化运输生产系统,提高运输能力;控制系统智能化,能使各级指挥、调度准确、及时地获取、掌握运输信息,进而通过智能来指挥和控制列车的运行,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另外,在我国近十年来的通信网络化建设,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全国,这个系统能将铁路通信实现网络化,使国家的铁路运输水平和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铁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的铁路专用通信技术,它是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上加上了调度通信功能,能满足现代铁路专用调度通信的要求,目前在欧洲已经广泛使用,为铁路运输管理和列车控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信息传输手段,我国在大秦铁路和青藏铁路,率先使用这种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是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结合体,基站与移动台之间是无线连接,基站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都是有线连接,这种技术实现了组呼通话和平面调车数据的同步传输,拓展了铁路无线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这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能为列车提供无线上网、运行信息传输、话音以及图像交换等高质量信息传输通道。

五、我国铁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通信技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以上提到的列车定位技术、网络化技术和铁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都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铁路通信技术,虽然我国铁路通信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落后,但是,近年来我国在铁路通信技术上也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GSM-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通信技术向着网络信息化方向发展,从铁路信号系统发展看,我国铁通通信技术必将向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实现集运输计划、维护工作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集中信息管理、车辆管理、站内管理、电力系统控制、站内工作管理和通信信号于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铁路通信网未来的趋势应该与公共网相结合,最终使铁路通信网相统一于公用网,在无线数字网络技术上要向新一代的CDMA的方向发展,形成强大的铁路网络通信技术。

六、结束语

铁路通信技术在铁路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铁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铁路的发展,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铁路的成功转型,铁路通信技术必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晖.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探索与观察,2012.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9

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电子政务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拓展了全新空间, 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变,因此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行政体制

浅谈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最高评价标准已从过去的土地、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变为以信息能力为最高参数的评价标准系统。对信息的把握和支配能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要素之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政府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但同时也更具备了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基础、方向指南与技术准备。作为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典范,电子政务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电子政务现状: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共识,为实施电子政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近两年来,有关电子政务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会一直是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会展经济的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同;许多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以及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并且已经取得了实际成效,在一些地方,电子政务开始进入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城市社区,成为政府与城市居民进行沟通联系的新桥梁。

二、电子政务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为了推进以电子政务为主要内容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理担任,副组长由中央和国务院其他主要领导组成。如此高规格的领导组成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顺利进行。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召开了3次以电子政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工作会议。2001年12月25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做出了“建设信息化政府要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7月3日召开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03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导意见》更是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子政务的具体建设任务。

第三,在重点业务系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对“金”字工程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且将“金”字工程从原来的 3个增加到12个,但是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却未 做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尽管如此,由于政府门户网站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形象,服务内容包罗万象,面向社会的各个群体,因而特别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得以突破“政府上网工程”的弊端,开始向综合性、服务性、交互性转变,逐步地层现出电子政务的“为民服务”的本质特征,成为政务公开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亮点是,一些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软环境开始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将获得法律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作为电子政务基础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方面取得了进展。

有望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网络提供技术规范。电子政务即将获得法律保障。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在2003年年初出台了《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大纲(试行)》,这将有助于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的培训,推动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五,电子政务与IT产业的互动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市场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3年,中央政府的电子政务采购金额达到350亿,其中硬件支出250亿元,软件支出45亿元,信息服务支出达到55亿元,对 IT行业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IT百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仍然比去年增长69%,软件营业收入总额增长 87%。

第六,学术界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些学者应用IT技术与行政管理学理论,结合电子政务的自身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起电子政务的理论模型,试图为制定适合国情的电子政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姜奇平应用美国学者雷各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研究一国的行政环境对实施电于政务的影响,指出,我国当前对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助于建立“双棱柱型”的行政模式。第一重棱柱是实现农业组织方式向工业组织方式的过渡;第二重棱柱是实现工业组织方式向信息组织方式的过渡。

李广乾通过研究政府门户网站的特点与类型,揭示了政府门户网站对我国未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影响。李广乾还应用面向对象的软件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地构建了“电子政务对象”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政务分析框架。此外,一些学者还从经济学和法律等角度分析电子政务问题。这些都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这两年来,尽管从市场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较快,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了。恰恰相反,由于“数字鸿沟”以及各种体制的障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根据联合国“2003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的调 查,在173个成员国当中,我国排在第74位,只在中等水平。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还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问题。

当前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难点:

1.电子政务一体化即业务关联性较强的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标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畅通等,是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中的老问题,如今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依然存在。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复杂,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并将给未来全国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构成极大障碍。

2.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建设。随着政府“E化”的加深,电子政务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均,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是那些无法上网、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弱势群体。若数字鸿沟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有可能加大贫富分化,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出现。而尽管我国已经拥有1.11亿上网人口,数字鸿沟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3.电子政务计划成功率的低下同样困扰着建设者。作为一个新兴项目,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初期,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也还在探讨之中。这就使得即使是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或事务处理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了。如何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是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大滞后 : 1.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认识滞后。电子政务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电子政务的推行,打破了原有政府的金字塔之间的界线,构成了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传统政府的金字塔式结构改变成平面化、无中心的网络结构,网络中没有权威,行政机关原有的领导权威受到严重挑战。政府官员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事实上,人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人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

2.电子政务统一规划滞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我国相对滞后,既缺乏宏观规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一种是地区内横向推动。从理论上讲,可以大大加速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但是,如果两者之间缺乏协调,那么最终就会产生严重的兼容性问题。还有,技术标准上的条块分割,是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3.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明显地滞后于电子政务实践。历史上几乎每一项重大科技进步,都是以理论上的突破为基础和先导的。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问题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所存在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政务本身的发展。目前,理论的研究工作已经明显地滞后于实践。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的 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从发展现状来看,今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电子政务将继续保持当前这种较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十五”期间我国将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由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地区差异非常显著,因此许多地区势必要加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投资力度。对于那些电子政务已经有所发展的地区和部门来说,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也将要求它们增加新的业务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投资。总之,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以电子政务为龙头的信息化将使 IT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其次,信息资源整合将成为未来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重点 无论是原先的“三网一库”的政府信息化发展目标还是《指导意见》的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电子政务发展框架,都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第三,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政府门户网站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条主线是,以“金”字工程为主体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将继续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中央政府的专业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以加强对经济领域的监管。

第二条主线是,随着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的形成,地方政府在门户网站建设中的作用将日益凸现。所谓分久必合,“金”字 工程对管理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短期来看,“金”字工程自然会提高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及其业务特色;但是,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金”字工程也势必会对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业务协调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毫无疑问将提上议事日程,政府门户网站则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必然选择。

由于地方政府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主体,因此这就意味着,今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将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变。

第四,实施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将因此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要求电子政务获得其他方面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从而促使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网络安全、电子签章、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早日出台,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将因此得到改善。

第五,电子政务将成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电子政务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拓展了全新的空间。

实现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政府形态经历了专制型——管制型——管理型——服务型等几种。未来政府的理想目标是:作为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应该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心,形成所有资源的无缝集成、零成本运行、个性化服务和即时反应的管理体系。服务型政府的模式是,EG—G:电子政府—政府;EG—B:电子政府—企业;EG—C:电子政府—公民;EG—E:电子政府—公务员。根据这种模式,电子政务的实施,除了要解决信息收集、过 程建模、系统集成、安全保密技术等问题外,最主要的是政府职能要做相应的转变,要公开公共信息,尽量公开政府部门掌握的、目前尚处于封闭状态的大量公共信息,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要规范业务流程,明确每项业务所包括的内容及程序,减少政府工作人员的随意性;要加强相互沟通,通过网络纵向及横向的信息同步更新,防止各个部门成为信息孤岛;要讲求实用有效,在认真做好系统分析及设计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一)外网中电子政务实际应用网络的建设将是今后的重点。在门户网站已基本建成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将逐步转向应用网络的建设上来。国家“863”计划“中国电子政务管理系统”课题组组长许光建教授认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设备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应用环境建设阶段和系统链接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在一个政务体系内应用的纵深发展,但是各政务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还远未实现,不同政务环境间尚需有效的整合,系统链接将是中国电子政务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政府专网将成为今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焦点,也是今后政府加大投资的主要领域,应当引起各服务厂商的重点关注。目前我国的外网建设已基本结束,而内网(局域网)仅仅实现了联接到互联网,大量信息资源库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内网的很多功能都无法进行。而各地的政府网络的联接存在很多问题,中央政府网站和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政府各部门网站之间几乎是互不联接,严重制约了全国电子政务业务的发展,这正是因为电子政务专网目前几乎处于空白阶段, 政府部门之间的网站缺乏有机联系所造成的。

(三)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和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要求,进一步设计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结构。加快推进中央政府已定的建设项目,边建设边发挥效益,要在整合外网平台、建设门户网站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项目要稳步推进;根据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办法,使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振兴我国信息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创新能力增强,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技术政策,实施有利于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国内软件和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制定电子政务项目概算标准,保障运行、维护和培训经费,特别要合理确定和提高软件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机制。

电子政务肩负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以及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使命。要以技术创新推动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目前来看,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追踪的潮流。综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状况,有一些普遍的动向值得我们注意:改革现有的行政程序;充分运用信息手段;重视建立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致力于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公共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等。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的资金、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流动,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机制不好,资金、技术、人才就会向更有利的国家与地区转移,可见,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了争夺世界资源的一种手段。正如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所指出的:“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电子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政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在于手段,更在于体制。要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才是关键。”要真正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就要与行政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通过改革来克服原有体制的缺陷,实现政务改革与信息技术创新的结合与相互促进。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创新直接支持了体制改革展开,另一方面则是改善了的体制环境反过来又对技术创新及效能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与促进作用。

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国情所期待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服务型的、高效率的政府,是一个决策科学、行动有力、响应迅速、技术先进的政府。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显然并不轻松:在革除原有弊端,加强自身调控能力的同时,又要注意不压抑民间经济自身的活力;在对外注意合乎全球规则的同时,又要对内创造性地推进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对各国政府的确已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如能抓住电子政务所带来的“方法、手段、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契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我国政府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使我国政府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下,电子政务在新世纪必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2002年7月3日

浅谈丝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0

摘要:文章从原料和款式方面介绍丝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丝袜品种。

关键词:丝袜;原料;款式

丝袜15世纪发明于欧洲,1598英国人威廉

发明了编织丝袜的针织机,改变了袜子手工制造的历史。丝袜的发展是一段浓缩了科技与人类需 求的历史。丝袜原料

1.1 天然纤维— — 尼龙

1937年,杜邦公司发明了尼龙纤维,尼龙纤维很快用于丝袜的编织,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丝袜,让更多爱美女士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享受,尼龙丝袜的发展无疑是袜子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尼龙也逐渐由低弹丝发展到高弹丝,使丝袜的美观舒适性能大大提高。

1.2 尼龙丝袜一包芯丝袜

1959年,杜邦继尼龙纤维后,再次向世界贡献了一种具有优良弹性的人造纤维产品— — 莱卡。1970年起,莱卡被正式运用到丝袜的生产中。莱卡做为芯丝,在包芯机上经尼龙丝包缠后,制成包芯纱,用包芯纱编织而成的丝袜弹性更加优异,外观更加细腻,极大地提升了丝袜的品质,包芯纱成为目前高档丝袜的首选原料。

1.3 特种原料

随着丝袜生产技术的提高,许多新原料逐渐应用在丝袜上,使丝袜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穿着性能更加舒适。

1.3.1 彩色包芯纱

彩色包芯纱大多是使用彩色氨纶或彩色尼龙为原料,经适宜的包缠条件制成包芯纱,这种彩色收稿日期:2009 包芯纱经编织、缝制后,不需要染色,从而避免染

料、助剂等化学物质的残余,穿着更加健康;同时降低了染色费用(染化料、水、电、蒸汽等),提高生 产效率。彩色包芯纱一般色彩鲜艳,比较适合制作新潮、时尚的丝袜,并且由于不染色,更适合两种以上颜色的提花丝袜编织。

1.3.2 复合丝

复合丝是日本近年开发的一种新型原料,它将熔融的氨纶和锦纶原料从一个喷丝孔喷出,形成区别于包芯纱的复合原料。这种复合丝,用于编织高档丝袜,弹性优异、透明感极强,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生产过程中容易抽丝,成品率较低,要求严格控制温湿度。

1.3.3 防脱丝

防脱丝采用特殊氨纶(低熔点氨纶)经锦纶包缠后制成包芯纱,使用这种原料编织的丝袜,在后整理过程中经高温定型,可使氨纶融化,从而将丝袜的网扣沾粘在一起。在穿着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挂破,网扣间的沾粘可使破洞不迅速向周围扩散,从而达到防脱的效果。这种防脱丝袜一经面世,就得到白领女士的喜爱和追捧,供不应求。这种原料在编织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整张力,以达到平整的纹路;定型时要控制好温度,否则防脱性能将受影响。

1.3.4 玻璃丝

玻璃丝是一种超细特的包芯纱,使用此原料编织的丝袜,柔软、透明、透气性好,薄如蝉翼,极富弹性,十分适合夏天穿着,在丝袜的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抽丝。

1.3.5 发热纤维

发热纤维是一种新开发的合成纤维“亚烯酸盐系纤维”。它是自行发热而温暖身体的一种全新材2009年第4期 山东纺织科技料,其吸水性之强远远超过其他品种纤维。据测定,吸湿后的发热度大约在3~5度左右。采用这

种发热纤维生产的秋冬丝袜,能让女士“美丽而不冻人”,在寒冷的季节,给予贴身的呵护。由于粗特 丝的特性,在编织过程容易出现纹路不良,染色也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助剂,以达到均匀的色彩。

1.3.6 竹炭纤维

近年来,开发了竹炭纤维为原料的秋冬丝袜,这种丝袜的特点是能发射远红外线,蓄热保暖、调湿,达到除湿与干燥的功效。在编织过程中要注意张力的调整,减少破洞,提高织成率。丝袜款式

随着服装面料、服装流行款式的变化,丝袜作为服饰的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2.1 长筒袜到连裤袜2O世纪6O年代末7O年代初,迷你裙的诞生掀起了一场服装革命,也催生了另一个重要的发明—— 连裤袜。连裤袜一经诞生,就迅速占据了7O 的丝袜市场份额,取代了流行多年的长筒袜,直到现在,连裤袜也绝对是丝袜市场中的主力军。

2.2平纹到提花

为适应服装款式的需要,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平纹的丝袜。同时,随着国内外提花袜机的不断改进,提花丝袜的开发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时尚个性的花型、色纱提花、金属丝提花产品也应运而生,使丝袜从服装的配角,日益成为引人瞩目的亮点。提花产品对袜机的性能、编织的管理、原料的选择搭配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特殊款式

2.3.1 蕾丝丝袜

精工蕾丝一直是女士的最爱,在不经意间可以流露出浪漫、迷人的一面。用于丝袜的蕾丝,通常需要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为防止丝袜滑落,可选择加在蕾丝上刷硅胶或配合吊袜带穿着。生产中需要注意的是蕾丝与丝袜的色差控制,以及蕾丝与丝袜缝合时缝线的拉伸尺寸要适宜,避免过紧造成穿着不适或穿着过程断线。

2.3.2 印花丝袜

近年来印花技术广泛应用于服装行业,丝袜也不例外,彩色印花、金属印花、烫钻等,都给丝袜平添许多姿彩,让爱美女士有更多的选择。印花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的牢度、花型的完整等。

2.3.3 露趾丝袜

它与传统丝袜最大的不同处,就是这种丝袜顶端的开放设计,使女性的脚趾自然裸露在外。穿着这种无趾丝袜时,袜子不会随意滑动移位或在脚部叠积。不仅保证舒适合脚,更令脚趾活动自如,适合搭配凉鞋穿着。

2.3.4 网袜

网袜是采用尼龙编织的网状丝袜。通常搭配超短裙,网袜特有的造型,给人一种半透明,半诱惑的魅力。网袜需要使用特种编织机梭织而成,近年来深得年轻女孩的喜爱。

2.3.5 船袜

船袜是很短的袜子,短的程度到穿鞋后看不见袜子(或只看到袜子的边缘),袜口在脚踝以下。船袜”之名是因为袜子的形状好像船一样,因为长度顶多到脚踝,所以又称为“踝袜”或“船型袜”,船袜可以使用各种弹性布料裁剪后缝合而成,也可通过特殊袜机编织而成,后者的穿着更舒适,但是生产难度较大,产量较低所以价格不菲。

综上所述,袜子的变化与人们的穿着潮流密不可分,丝袜的发展反映了服装的变化以及纺织材料、纺织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体验。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n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 ent Trend of Silk Stockings

GU Tao

(Shandong China Resources Atsugi Nylon Co.,Ltd.,Yantai 264006,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ilk stockings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

pects of raw material and style,as well as the new type of silk stockings.

Key words:silk stocking;raw material;style

上一篇:听写作文下一篇:关于奥运会作文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