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精选7篇)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1

池州论坛 刘继萍.外贸企业实行电子商务的必要性.中国经贸,2004(2)全讯网http:// 全讯网http:// 夏静.如何建好营销型英文网站.对外经贸实务,2010(2)刘胜.人气:电子商务网站的核心竞争力.[2010-3-2].商务部.中非贸易的发展.[2010-2-2].李达.E网商务一个能满足所有人所有需求的商机.[2010-1-10].吴江.广东对非洲贸易的方式及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外经贸实务,2010(2):51-53

池州信息网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2

从1956年埃及率先与中国建交以来,一大批非洲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经贸合作的新纪元。在政治友好的基础上,双方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和深入,受到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非贸易往来,从最初中国单方面向非洲提供发展援助,到更多的强调开展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更平等的贸易往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即使在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新形势下,这一合作也保持了稳定增长。2000年10月创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将新形势下中非伙伴关系推上了全面、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开展中非合作有助于双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起到明显的“双赢”效果。一方面,非洲素有“世界资源宝库”之美誉,黄金、天然钻石、铝矾土、铂、钯等的储量世界第一,铬、铜、钴、二氧化钛等的储量也相当丰富。另一方面,非洲还是个拥有8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丰富的资源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中国的海外资源获取和商品销售来说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对非洲国家而言,中国不仅能够提供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品、技术和管理,而且长期以来一直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中国日益增长的对非投资对于资金严重匮乏的非洲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可以说,中非贸易已成为双方经济和利益的重要依托。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中非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局限于中非关系和中非贸易两方面。但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中非问题和中非贸易必将受到更多、更全面的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从总体贸易水平和进出口结构对中非贸易进行分析,并找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同时也揭示了中非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中非贸易往来

非洲大陆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共包括了5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十分鲜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资源丰富的少数国家占据着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大部分。中国与非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也呈现出贸易水平不均衡,进出口结构单一的双重特征。

1. 总体贸易水平。

2008年,中非贸易额已达到106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其中中国对非出口504.8亿美元,从非进口560.0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6.3%和54%。亚洲作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非洲第三大出口地区、仅次于欧洲的非洲第二大出口地区,是非洲的重要进出口区域。而其中,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额都占到了亚洲与非洲进出口总额的40%以上,远远高于日本等其它亚洲国家。因此,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在亚洲,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贸易伙伴。

从贸易差额来看,自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正常贸易关系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自1991年中国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来,中国对非洲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顺差额也逐年增大,从1991年的5.6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5.8亿美元。由于非洲进口迅速增加,我国对非贸易从2004年由顺差转为逆差,2004年至2006年连续出现了18.3亿美元、23.8亿美元、20.8亿美元的逆差。2008年的中非贸易逆差高达51.6亿美元。从总体来看,中国对非洲大多数国家一直保持顺差地位,而逆差主要来自一些资源大国。2008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顺差的国家有44个,其中,埃及53.8亿美元、尼日利亚62.5亿美元;但这一年安哥拉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194.5亿美元,其次为刚果布31.2亿美元。

这些巨大的顺逆差与中非贸易结构有着很大的联系。出口方面,中国对非出口中传统的纺织品、制造原材料、五金产品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加大,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这就使中非贸易中的顺差逐年加大。但进口方面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导矿、金属等天然能源和矿产占据了非洲出口的大半壁江山,也直接造成了中国与非洲某些资源大国的巨大贸易逆差。

2. 中国从非洲进口。

非洲大陆资源丰富,以农业和矿产业为主导产业,而制造业基础薄弱,总体来说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尤其是资源方面的互补性。从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来看,一直都是以原油、铜铁矿、贵金属等初级产品为主。1998年,中国从非洲进口14.8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进口8.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8%。进口前5位的商品均为初级产品,即原油、原木、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锰矿砂及其精矿等,合计金额为7.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1.1%。其中原油进口最多,占全部进口额的19.4%。入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额逐年攀升。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所占比例最低,2004年以后我国从非洲农产品进口增速放缓,成为进口比例最小的产品类型。但相比能源与矿产类产品,在统计年内,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从未超过30%。能源与矿产类产品不仅在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能源及矿产类产品价值高达494.9亿美元,占总商品进口额的89%,较上一年增长58%,远高于10年前的进口水平。进口额排在前5位的商品大类分别为:能源(395.1亿美元)、矿产(75.8亿美元)、有色金属(24.0亿美元)、原木(15.1亿美元)、半成品(9.6亿美元)。

这里的能源包括了原油、天然气和煤等,其中原油所占比例尤为突出。近年来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全球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区,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大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原油一直是非洲国家的主要出口品,出口额始终占到非洲国家总出口的2/3左右,而中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可以说原油已是中非贸易中最关键的商品。中国自非洲原油进口量的增加不仅带动了中非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影响了中非贸易产品结构,也是中国与安哥拉等国家贸易逆差逐年加大的直接动因。根据《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对中国部分进口商品主要来源国家(地区)的统计,中国2000年至2004年间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中安哥拉、刚果(布)、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和苏丹始终名列其中。2003年安哥拉向中国出口石油突破千万吨,2004年达16207542吨,位居中国进口原油来源国的第3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阿曼。上述非洲5国向中国出口的石油总量占到这一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4。

3. 中国对非出口。

相比中国自非洲进口一直以原油、原木、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为主,中国向非洲出口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为主,能源及矿产、农产品所占比例极小。分析2001年至2008年中国对非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在中国对非贸易总额所占的比例一直高于90%,且逐年攀升。而在这些工业品中,产品结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发生变化,由中非贸易初期的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为主,向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方向转变,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非洲出口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通过对2001年至2008年间中国对非出口机械和运输装备与纺织服装品的变化进行分析可知,它们的出口额都逐年攀升,从2001年起机械和运输装备的出来额已经超过了纺织服装品,尤其是2005年以后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差距主要来自机械和运输装备快速的出口增长。2008年,中国对非洲出口机械和运输装备达210.7亿美元,为出口纺织服装品金额的2倍多。

4. 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

与中国贸易量较大的非洲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它们与中国的的贸易主要体现为顺差,如安哥拉、南非等石油和矿产大国;另一类则是在非洲大陆相对富裕,具有一定进口需求和能力的国家,它们与中国的贸易主要体现为逆差,如尼日利亚。本文对2003年至2008年中国与非洲56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了统计,并按进出口贸易总额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我们发现中国与安哥拉、南非、苏丹、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刚果(布)、利比亚、摩洛哥、赤道几内亚、贝宁这11个国家统计年内的贸易总额占到了整个中非贸易总额的80%,再加上加纳、加蓬、多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刚果(金)、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与中国贸易额最大的20个国家占据了中非贸易总额的90%以上(见图1)。从统计中明显可以看出中国与非洲国家间贸易的不平衡,本文将占据中非贸易总额的90%以上的前20个国家定义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

资料来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网(http://www.资料来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网(http://www.stats.gov.cn/)数据整理

三、中非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1998年至2008年间中非以及中国、非洲和世界的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进行了统计,从年增长率来看,虽然各年的贸易增长率有较大的波动,但从图2可以看出,这十年间,中非商品贸易的增长速率不仅远远超过世界同期水平,而且总体上也超过了中国和非洲同期的商品贸易增长水平,只在2001和2002两年略低与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增长水平。2003年以后,中非贸易都保持着40%上下的增长水平。但从占双方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见图3),中非商品贸易额占中国和非洲的对外商品贸易总额比例仍处在很低的水平,但基本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2003年以后增长尤为迅速。到2008年,中非商品贸易总额占中国商品贸易总额的4.2%,而占非洲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一跃突破了10%。这两组分析反映了中非贸易巨大的发展潜力。中非贸易虽然占双方的贸易比重还较低,但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且其增长水平远远超出世界贸易的增长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和非洲的贸易增长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http://www.wto.org/)国际贸易统计(2009)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http://www.wto.org/)国际贸易统计(2009)估算

从文章第三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中非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存在进出口结构单一,对南非、安哥拉等少数国家依赖度太高等问题。从进出口集中度来看,2003年到2008年中国对非洲出口前10位的国家的出口集中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有缓和下降的趋势;而对非洲进口前10位的国家的进口集中度一直在90%上下,即过去几年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进口集中度要高于出口集中度。且进口集中度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2007年达到91.1%,在2008年有所下降。而中国自非洲进口额最大的安哥拉、南非、刚果(布)、利比亚、赤道几内亚等国家都是石油资源大国。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对非洲的石油依赖程度还可能进一步上升。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也是进口的主要产品。另外,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在非洲市场上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也将逐步提高。

四、总结

本文对中非贸易往来和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对非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从2004年由顺差转为逆差,而这些逆差主要源于中国对非洲一些资源大国的进口增加。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与非洲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中国自非洲进口的产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为主,而对非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相比美国、法国、英国等在非洲具有历史影响、语言优势或资金、技术优势的国家来说,中非贸易总额占双方的贸易总额比重都较小,且存在进出口结构单一,对南非、安哥拉等少数国家依赖度太高等问题。本文还通过对2003年至2008年的中非贸易进行统计,并按进出口贸易总额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占据中非贸易总额的90%以上的前20个国家定义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作为后续中非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

参考文献

[1]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96-296.

[2]宋志勇.中非经贸合作大有潜力[J].中国金融,2007,(2):71-73.

[3]Jenkins.R,Edward.C.The economic impacts of China andIndia on sub-Saharan Africa:Trends and prospects[J].Journalof Asian Economics,2006,(17):207-221.

[4]Ravallion.M.Are There Lessons for Africa from China’sSuccess Against Poverty[J].World Development,2009,37,(2):303-304.

[5]于培伟.中非贸易前途无量——中非贸易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6,(96):2-7.

[6]宋志勇.试析中非贸易摩擦[J].西亚非洲,2006,(8):40-45.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3

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迅速发展的经济关系正引起经济学界以及相关政治学研究者的瞩目。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些经贸合作关系包括无偿援助、融资提供、货物贸易、直接投资、项目承包以及建设开发等多种渠道。其中,尤以货物贸易历史最为悠久,对双边经济发展贡献最为突出。本文力图从回顾和展望两个角度,梳理中非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的历史阶段

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不使人感到吃惊,这背后的原因有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地位,有中国廉价的制造业与非洲丰富的资源产品形成的互补特点,还有中非之间贸易历史的源远流长。在此,笔者引入了一个新的五时期的分类 ,将16世纪至今的中非贸易史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平行世界时期,政治联盟时期,相对独立时期,以及全面发展时期。

(一)海上丝绸之路时期(16世纪之前)

中非之间的货物交换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考古发现表明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宋朝开始的国家经济中心南移,使由南海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日益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航线和航行距离也不断增加。在非洲的桑给巴尔岛和津巴布韦已经出土了11世纪的宋朝古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是元朝时期的中东贸易商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非洲遗留下来的;正在肯尼亚沿海地区进行的考古挖掘,也旨在寻找13世纪中国船员旅行时留下的工艺品。

明朝时期,中国的本土文化复兴带来了海事创新,以强盛的国力和相对开放的国际政策为支持,“中非历史上关系最重要的时期”随之而来,代表性的事件为郑和下西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东非沿海地区,并使用瓷器、丝绸以及中国其他的工艺品交换非洲的产品和其特有的动植物品种,将中非贸易关系推向了一个高潮。最后一次这样的远海航海活动,发生在1433年大撤退时期;之后更远距离的航海活动既与第三方的海事创新有关,也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侵略有关。

(二)平行世界时期 (16世纪 -1949)

清朝时期,日本和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引发了对国际海事权利的争夺,中国在竞争中落败,被迫退出了远洋航线。与此同时,非洲沦为欧洲殖民地,使得与中国的直接贸易渠道进一步被切断。中国国内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和外来侵略战争,包括19世纪初的两次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方面无暇维系双方贸易往来。

非洲国家处于殖民统治下的经济状态,与独立主导经济发展的中国显著不同,缺乏直接经济交往的双方因此好像处在两个“平行世界”。在这一时期,非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两种间接渠道进行。一是非洲殖民地宗主国对中国劳动力的使用,二是非洲国家独立战争中来自中国的物资支持。据估计,在二十世纪的头20年,在南非矿场里做工的中国劳动力就有7万到10万人,中国工人的血汗也曾挥洒在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岛和留尼旺的种植园。如今,在非洲许多国家中都还生活着这些工人们的后裔,最新的估计显示,包括服务行业在内(如医生、理发师和零售商等),目前非洲拥有一百多万华裔劳动力。

(三)政治联盟时期 (1949-197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非洲国家由于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相同目标而形成了密切的政治同盟,这种政治合作也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方面,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发展中国家在确立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宣言的同时,也提出了经济上共同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在理念上将亚非之间的合作推向了顶峰,由此开始形成“南南合作”的雏形,不过由于当时的非洲国家中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处于独立状态,因此非洲只有这两个国家参加了会议。另一方面,在1971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非洲国家的赞成票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中国也在国际发言中明确表态支持非洲的独立运动。70年代,中国先后与24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建国以来与非洲建交数量最多的10年,中非之间的政治互信为双方贸易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中国已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49个建立了外交关系,仅有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圣多美与普林希比以及斯威士兰等四国仍与台湾保持联系。

在50年代到70年代年,中非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中国“支援非洲”。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出访包括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现为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苏丹、以及埃塞俄比亚在内的十个非洲独立国家,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这成为日后中国处理与非洲国家经济关系的指导方针。这次访问中承诺援建的赞比亚到坦赞尼亚铁路也于1970年正式动工,使得深居内陆的赞比亚能够将其铜矿资源直接运输出口。该铁路至今仍是中非合作的重要象征。

(四)相对独立时期 (1979-1995)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贸易目标也为适应推进国内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进行了重新定位,与邻国和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贸易被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和非洲的官方往来仍旧继续,但非洲大多数国家仍处在经济和社会局势动荡的环境中,其主要的贸易对象也仍是欧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双边贸易对双方的经济发展缺乏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从经济角度看两国处在相互独立的状态。

直到199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终于结束了持续20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局面,不同类型的经济体都开始踏上以更大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1994年南非终结种族制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内最大经济体与当地其他国家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区域振兴。非洲经济转型带来的需求使中非贸易合作在促进非洲发展中的作用又一次被提升到重要位置。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国家GDP保持着4%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些国家的人口与GDP分别占该地区的70%和80%。从1996年到2008年,17个国家凭借人均收入年均增长3.2%的速度被评为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示范国”,分别是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埃塞俄比亚、加纳、莱索托、马里、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塞舌尔、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90年代开始增强与非洲的经贸联系。20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转变为一个能源净输入国,并已在寻求加入世贸组织,与1995年非洲国家经济转型的时点相契合;中国政府也改革了援非政策,以“援助非洲、相互合作、共同贸易相结合”为指导原则。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问非洲被认为是中非关系从地缘政治关系转化为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关系的转折点。

(五)全面发展时期 (1995年至今)

在这一时期里,非洲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中国向非洲投资方面的金融创新、中国的政策变革以及双边贸易机会的增加都为推动中非之间的经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Brautigam(2009)发现并提出,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开发还会产生乘数效应,带动了第三方投资者和援助者对该领域的投资。

援助、贸易和投资成为推动这一时期中非经济关系的三驾马车,其中贸易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提供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领域。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总额从2007年的1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亿美元。与此同时,对非直接投资总额也从2003年的6850万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11亿美元(世界银行,2010)。其间在2008年出现了56.4亿美元的高值,主要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对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收购。与之相比,非洲对中国的投资则规模较小。在贸易方面,中非贸易额自1990年起已增加一百多倍。WTO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的价值达到463亿美元,出口433亿美元。

中国于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FOCAC),使包括经济领域的中非对话机制制度化、常态化。论坛的宗旨致力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现共同发展”。根据约定,中非首脑论坛每三年举行一次,同时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及特定领域的主题论坛,例如就环保问题进行的主题磋商。中国和与之建交的49个非洲伙伴国都参与了这些活动。

在这个我们称之为“全面发展”的时期,中国政府开始每年发布有关中非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的白皮书。2011年《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概述了近期贸易投资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在多处表达了双边贸易构成应当从单纯的自然资源贸易向新贸易方式转型的思想。但书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或新贸易究竟应当在贸易中达到多高的水平。

2011年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对外援助的类型和渠道。书中显示,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的45.7%投向了非洲;在占总额40%的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中,大部分位于非洲地区。不过,书中并没有提及接受援助的具体非洲国别信息,也没有对这些援助效果的评估。

除了直接的经济往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一些文献认为,中国对非洲发展的贡献还体现在其改革的经验可以被非洲国家汲取。Zafar(2010)列举了“中国奇迹”可以为非洲所学习的一些方面,包括农村改革、港口管理、外汇管理、利用海外华裔族群吸引投资、食品管理政策、以及缓和国内冲突的方式。 引入这些中国经验还需要结合非洲国家的具体国情进行改造。例如,非洲独特的经济地理情况使得对冲突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小国林立、殖民地的存在以及对资源的争夺,都可能加剧地区冲突的产生。港口管理的经验也只能被沿海国家所借鉴。此外,中国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的改革经验对非洲国家也具有参考价值。例如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采用的成本回收融资方案,以及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中国农村生产率提高对于缓解贫困水平的迅速作用也

二、 中非贸易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制约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通常的例如贸易保护,基础设施瓶颈,以及卫生检疫壁垒。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影响中非贸易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包括贸易构成,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这意味着市场容量的扩张)与经济地理之间的联系。

(一) 当前的中非贸易仍旧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式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发展的贸易理论(赫俄理论),强调要素禀赋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关键地位,根据这一理论,一国分工生产并出口产品应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商品。赫俄理论是对20世纪初国际间贸易模式的典型概括,但现阶段中非之间的贸易仍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这一理论框架。表1将中国与非洲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状况按照商品分类进行了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非洲对中国的出口中85%都是燃料和矿产资源产品,而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中95%是工业制成品。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大体一致。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燃料和矿物的比例要高于它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85.45%和26.86%);而与制成品进口的平均水平64.06相比,来自非洲的比重6.02%显著偏低。

在资源贸易中,目前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石油依赖相比过去更加明显。10年前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仅0.77亿美元,占中国石油进口的5%,如今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价值达到400亿美元,占到全部石油进口的30%。对于非洲国家,其出口到中国的石油占到其石油出口问题的60% ,非洲国家相对于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中,有一半来自石油出口国安哥拉(IMF, 2011).

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主要从非洲进口能源和矿产品的国家,2008年美国从非洲的进口中,仅原油一项就占到其中63%(渣打银行,2011)。相似的,中国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进口也以能源为主,例如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东。然而,由于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这样的贸易模式可能引起有损非洲工业化进程的担忧。2007年南非总统祖玛称,“如果非洲继续与中国进行以资源产品交换制成品的贸易模式,非洲将难有发展之日” 。

非洲自身的贸易和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来看也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将在下节论述。正如我们将要讨论的, 适当纠正中非贸易中由资源导向带来的偏差,加强与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长期来看更有助于中国投资者在非洲市场利益的实现。

(二) 中国与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之间的贸易相对不足

Krugman(1991)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内生空间分布理论,从而开创了“新经济地理”的新领域。以两国都存在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情况为例,他的模型表明,受到运输成本、规模经济程度以及工业在本国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影响,两国间的产业分布会发生跨时空演变,最终在一个国家形成工业化的“中心”,而另一个国家被迫成为农业化的“外围”。作为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这一理论也为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实证所证明。

具体地,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可以区分三类不同的国家——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以及内陆资源贫乏国,其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尽相同。从广义的工业化角度来看,在拉丁美洲和亚洲,近几十年中带动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往往是那些沿海资源贫乏国(发展报告, 2008);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同一时间,那些资源丰富国尽管也取得了经济增长,但在诸如寻租、荷兰病以及资源衰竭等因素的制约下,增长的可持续性往往难以维持。

因此,从实现双方长期利益的角度出发,与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的贸易应当被得到重视。然而在现阶段的中非经济关系中,中非贸易模式作为更广义经济关系的近似衡量——总体而言与资源丰富国更为密切,如表2所示,对于所有类别,中国作为出口目的地的重要性都日益增加,然而,观察类别平均可以发现,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在资源丰富类国家中最高。苏丹是对中国贸易最为依赖的国家,2009年对华出口依存度达58%。刚果(金),毛里塔尼亚,安哥拉,刚果共和国和赞比亚的依存度也都超过20%。与之相反,在其他类别,大多数国家的对华出口依存度甚至远低于10%。

三、中非贸易合作发展的前景展望

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沿海资源贫乏国相比,处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这一类型经济体在自身发展中面临更大的实际困难,因为其国内市场更小,城市化程度更低,人口分布更加分散,外部市场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也更远。世界银行使用“3D”来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地理特征,即距离远(distance)、密度低(density)以及(种族和宗教)多样性程度高(diversity)。此外,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反而更加偏向于资源丰富国和内陆国。尽管如此,由于这类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并且国内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向资源部门的倾斜,因此仍具备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

这样的发展潜力已经受到一些文献的关注。发展报告(2008)将非洲的经济地理类型与其面临的贸易挑战结合起来,指出:“地处非洲沿海的国家可以将商品直接输往外部市场。相反,内陆国若要顺利融入世界市场,必须仰仗他们邻国的帮助。还有一类国家,它们可能沿海也可能不沿海,但是它们生产的产品十分重要,因此能够跨越地理和其他障碍出口”。 Venables因此指出,非洲发展目前最需要的是“使沿海资源贫乏国能够冲破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集聚效应缺失而造成的市场进入门槛”。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投资者如果想要实现在非洲更长期的动态发展机会,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应着力开发非洲沿海资源贫乏国的经济潜力。由于沿海资源贫乏类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海岸,因此未来中非之间的贸易有可能呈现一些与郑和时代相似的特征。然而目前,这些国家中与其经济地理类别相对应的发展模式还没有自然成长起来。

为了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在政策方面,支持与沿海资源贫乏国的贸易政策也亟待出台。现行的对非贸易政策仍受到一个世纪以前产生的基于要素禀赋的赫俄理论的指引。作为一种对这些政策的积极回应,资源丰富国也更倾向于在WTO规定的日期前承认中国的市场地位,更倾向于接受中国设立的经贸合作区。并且,由于在资源丰富类中归属“最不发达国家”的国家最多,相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没有港口的内陆国家来说,这类国家也更容易从中国对于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优惠中获得利益。

参考文献:

[1]Alden, Chris, 2007, China in Africa. London, United Kingdom: Zed Books.

[2]AllAfrica, Maureen Mudi, ‘Kenya: Museums Issue First Report on Chinese Ship Excavation’, http://allafrica.com/stories/201103280270.html.

[3]Arbache, Jorge and John Page, 2007b, Patterns of Long Term Growth in Sub-Saharan Region,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4]Business Day, 2011, ‘Zuma seeks ‘fair deal’ in Africa’s ties with China’, http://www.businessday.co.za/articles/Content.aspx?id=141715, accessed .

[5]Brautigam, Deborah, 2009, 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6]Brautigam, Deborah, Thomas Farole and Xiaoyang Tang, 2010, ‘China’s Investment in African Special Economic Zones: Prospec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orld Bank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Network Economic Premise, March 2010, No. 5.

[7]Brautigam, Deborah, 2011, ‘African Shenzhen: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Africa,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Vol. 49, No. 1, pp. 27-54.

[8]Broadman, Harry, 2007, ‘Africa’s Silk Road: China and India’s New Economic Frontier’,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9]Carmody, Padraig, 2009, ‘An Asian-Driven Economic Recovery in Africa? The Zambian Case, World Development’, Vol. 27, No. 7, pp. 1197-1207.

[10]Cheung, Yin-Wong, Jakob de Haan, Xingwang Qian & Shu Yu (2012),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20 (2), 201-220, May.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4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和非洲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然而在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双方经济互补性进行讨论,从多角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若干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非经贸合作;挑战;建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非洲已成为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和资源来源地。中非经贸往来也随之高速发展: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该数字则迅速地上升至255亿美元。20底中非论坛峰会的召开则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经贸合作。在前11个月双方贸易额即达到了1148亿美元。目前中国在非洲是仅次于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的经贸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双方经贸来往的商品结构丰富。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向非洲出口商品基本为日用品、家电产品。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也开始出口诸如飞机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非洲主要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林初级产品、矿产品以及石油。

(2)经贸合作领域得到两人拓宽。除了传统贸易商品的对非出口外,根据 “走出去”的方针,我国企业开拓了内容更为丰富的经济合作方式如对非投资、工程承包。我方投资的几百个项目不但给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还促进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除了贸易、资源开发、加工和农业种植等传统领域外,我国还开始向电信等高科技领域进行投资。

1 中非经济的互补性是双方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

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国内市场空间有限、产能过剩、外贸依存度高的问题。非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单一、其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日常消费品的供应,因此对轻工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需求非常大。而中国相关产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非常适合非洲市场。因此非洲大陆可以成为中国商品的重要的出口地。

非洲大陆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的许多资源的储量为世界第一。而目前我国资源状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资源依存度不断提高,许多资源必须大量进口。如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了净石油进口国,而目前的进口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大陆的资源对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因此中国向非洲进口各类资源,同时向非洲出口所需的工业制成品,这种合作方式可使双方能够达到双赢。因此经济的互补性使中非双方经济合作存在着巨大空间,其前景非常广阔。

2 中非经贸合作中问题和挑战

尽管今天中非经济合作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未来被普遍看好。然而在合作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对中非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1)部分国家同中国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由于不少国家的对华出口产品种类及金额有限,因此对华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逆差,该问题对于那些同中国没有石油贸易的国家表现地尤为突出,长时间的贸易逆差必然会产生相关的贸易摩擦。因此目前的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从非洲进口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贸易方式从长远来看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2)中国商品的质量及品牌形象有待提高。我方出口商品基本为中低档日用品,以及低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再加上经营主体也多为各类的个体批发商,因此给人以中国货是低档,廉价的印象。同时许多产品质量差,比如中国出口的摩托车虽然价格低廉但是故障频繁。此外由于有的企业甚至将非洲视为积压商品品的处理地,使大量的伪劣产品流入非洲,这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产品在消费者当中的形象。

(3)相关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由于某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同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产品的进入必然对相关的产业产生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非洲的纺织业尚为弱小,中国纺织品的进入对当地纺织行业冲击很大,导致许多企业经营困难,在此情况下贸易摩擦就容易发生。贸易摩擦通常集中在轻工产品、纺织品等行业,但近年来机电产品的出口也有贸易摩擦现象。

(4)中国在非洲市场上面临西方国家的竞争。由于非洲一直是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中非经贸合作必然会触动它们的利益。因此为了继续维护其在非洲大陆的地位,美、英、法、德等国家纷纷调正对非政策,政要频繁访问非洲,并且提出了减免债务、增加援助、加强投资等措施。法国同英国由于具有长期的殖民历史,更是希望确保其特殊的利益。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论调,西方媒体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是掠夺非洲的资源。

(5)对非洲贸易过于集中。目前中非贸易仍然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多数非洲国家的贸易额依旧不足,如年中国同南非和安哥拉的双边贸易额就占中非贸易的`40%,中国自安哥拉进口额占自非洲进口总额的38%。在投资方向上中国企业也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基础设施方面,而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域和行业如制造业、开采业上进入不足。

(6)企业界对非洲了解甚少。受非洲市场良好前景的吸引,许多企业有到非洲发展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相关信息而难以付诸于行动。已在非洲扎根的企业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人来做这些信息的搜集与传播工作,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重复交不必要的“学费”。此外由于非洲情况和国内情况大不相同,企业在落地时还要面临适应语言文化,当地政策方面的困难,所以入乡随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中国企业无序竞争,目光短浅。其无序性体现在各企业业务上各自为战,为了获取短期利益不惜低价竞销,甚至扰乱整个市场。如在项目投标中经常出现不同的中国企业在争夺同一个项目时相互毁誉、自相残杀、竞相压价,最后使得中标者惨淡经营。目光短浅现象则体现在除了某些企业不讲诚信,大肆销售劣质产品,存在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外,还有投资企业将国内的恶习带到非洲,出现了如中国参与投资的赞比亚某铜矿46名工人遇难的事件。

3 关于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健康发展的看法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关各方必须共同努力来改变目前的局面,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尊重文化差异,谨慎投资。由于中非之间的国情相差甚大,企业不能简单地将国内的经验照搬过来。企业主必须事先通过商务考察来实地了解当地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情况,此外还需要认真分析投资国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市场容量等信息,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制订投资方案以避免盲目投资。政府也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介绍非洲情况,推广相关的政策。我驻非使领馆可以派工作人员回国内举行有关的商务讲座,使我方企业能够较好地了解当地情况,规避投资风险。

(2)国家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贸易方针。国家应当通过对出口商品的特点以及进口国的需求分析来确定不同国家的不同贸易重点,以争取经贸交流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另外我方还要加强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国家的贸易,对于部分国家对华贸易中的逆差现象给予充分的重视,可采取措施加大相关产品的进口力度以达到减少贸易逆差的目的。

(3)重视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问题。相关部门应当限制某些有可能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的出口,支持我方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以通过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方式占领市场。另外鉴于我方出口商品多为中低档次的产品,容易同当地产品引起竞争的情况,国家应当从长远角度考虑采取措施提高我出口商品的档次和质量。如发生双边贸易摩擦,我方应当积极地通过友好协商给予化解,而不能演化为贸易战,甚至因此损害中非间的友好关系。

(4)积极树立我国在非的正面形象。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特别是其将中非贸易高速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对非投资称为“新殖民主义”的情况下,我国应当坚持以互惠互利共同双赢为方针,保持中非之间长期建立起来的友好互信合作关系。面对西方国家试图离间中非关系的企图,中国媒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帮助非洲国家认清某些西方媒体的别有用心以共同维护双方经贸关系。

(5)应当规范非洲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政府应当鼓励成立商会,制定约束机制维护经营秩序,并且建立国内主管部门、使领馆商务处以及商会的定期协商机制。对于损害中国产品形象的企业,政府部门应当采取降低信用等级、罚款等方式给予惩罚,并将其列入黑名单。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会等形式推广国内优质产品,支持有条件企业进入高端市场。针对工程投标中的无序竞争情况,使领馆商务处会同有关部门可设立相关的协调机构,以形成统一对外的局面。

尽管现在中非经贸合作中还存在不少有待提高之处,只要相关各方能够正视以上问题,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可以预见中非经贸合作的前景必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齐国强.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12).

[2]张小峰,刘鸿武.中非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1980-)[J].财经问题研究,,(1).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5

日期:2010-11-18来源:《世界农业》2010.04 刘合光 孙东升 杨秀平

摘要: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世界植物性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和市场格局,归纳了其发展特征,并展望了其中短期走势。

1990年以来,乌拉圭回合谈判逐步深入展开并于1994年取得成功,以及伴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种植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贸易格局逐步优化。

一、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现状

1990~2007年,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在农产品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相对稳定,份额基本稳定在3/4左右;从规模上看,种植业产品贸易在这l7年间增长迅速。

(一)种植业产品贸易地位

种植业产品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大多数轻工业制品的原料,因此植物产品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FAO统计数据显示,种植业产品贸易额占到农产品贸易额的比重较大。如表1所示,2007年种植业产品进口总额为6 640.75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口额的73.51% ;种植业产品出口额为6 355.63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72.52%。1990~2007年,种植业产品占农产品贸易的份额波动幅度非常微小,基本稳定在72%~73%之间,这表明种植业产品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重要而且比较稳定。

(二)种植业产品贸易发展速度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种植业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情况来看,1990年世界种植业产品出口额为2 362.98亿美元,进口额为2 575.38亿美元;到2007年进口额增长到6 640.75亿美元,增长了157.85%,出口额增长到6 355.6亿美元,增长了168.97%,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99%、5.73%。增长速度与同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速度基本相当。

二、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的市场格局

欧洲和亚洲是全球种植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来源。其中,2007年欧洲种植业产品出口额为2 858.23亿美元,占世界的份额为44.97%;亚洲种植业产品

出口额为1 272.81亿美元,占世界的20.03% ;拉丁美洲和北美洲(不包括格林兰,下同)的种植业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到世界的15.80%和14.70%(表2)

欧洲与亚洲还是种植业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区域。其中,2007年欧洲种植业产品进口额3 271.15亿美元,占世界的49.26%,是世界最大的种植业产品市场;其次是亚洲,进口额为1 826.50亿美元,占世界的27.50%;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为11.93%和6.27%;非洲种植业产品的需求达到了355.44亿美元,份额为5.35%,与拉丁美洲比较接近(表2)。

从市场格局的洲际分布变化趋势上看,从1990~2007年,世界植物性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不大。亚洲出口额扩大了4个百分点,进口额扩大了约3个百分点;欧洲出口额略有扩大,但进口额缩小了5个百分点;北美洲出口额缩小了4个百分点,进口额扩大了1个百分点;拉丁美洲的进出口额均有所增加;非洲的出口额缩小而进口额略有扩大;大洋洲的变化趋势和非洲类似。

就贸易余额来看,在世界6大洲中(不包括南极洲),亚洲是世界最大的种植业产品的净进口方,2007年净进口额为553.68亿元,占亚洲农产品净进口额的61.85%。其次是欧洲,净进口412.92亿美元,比欧洲农产品净进口额超出12.25%;第三大净进口方是非洲,2007年净进口124.76亿美元,占非洲当年农产品净进口额的66.12%。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是世界种植业农产品的净出口方。2007年拉丁美洲净出口种植业产品587.51亿美元,占当年拉丁美洲农产品净出口额的87.81%;北美洲种植业产品净出口额141.85亿美元,占当年北美洲农产品净出口额的56.51%;大洋洲净出口种植业农产品72.54亿美元,占当年该州农产品净出口额的27.73%(表3)。

(一)世界种植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由于具有地缘优势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制度优势。欧盟内部成员(目前已有27个成员)之间包括种植业产品在内的农产品贸易量巨大,欧盟是世界上种植业产品出口的最大经济体,2007年欧盟种植业产品出口额2 662.96亿美元,占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总额的41.90%,占其自身农产品出口额的67.59%。其次是美国,凭借自身的土地丰富、农业科技水平发达、农产品营销体系完善的优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单一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种植业产品出口经济体。2007年美国种植业产品出口额722.97亿美元。占世界种植业产品出口总额的11.38% .占其自身农产品出口额的71.33%。第三是巴西,拥有广阔的平原种植带,种植业产品出口能力较强,2007年巴西种植业产品出口额305.41亿美元,占世界的4.81%;其后是阿根廷(3.78%)、加拿大(3.32%)、中国(3.13%)、印度尼西亚

(2.55%)、泰国(2.45%)、马来西亚(2.41%)、印度(2.40%)。前十大经

济体的种植业产品出口总额为4 965.0l亿美元,占世界的78.12%(表4),由此可见,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从出口来源上判断,出口集中程度比较高。

(二)世界种植业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从2007年世界种植业产品进口贸易情况来看,占世界种植业产品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总计进口了4 962.68亿美元的种植业产品,占世界种植业产品进口总额的74.73%(表5),种植业产品进口市场的集中化程度也比较高。

同样欧盟是世界最大的种植业产品进口经济体,2007年欧盟进口专业产品2 896.59亿美元,占世界种植业产品进口额的43.62%,占自身农产品进口额的71.52%;其次是美国,种植业产品进口额612.67亿美元,占世界种植业产品进口额的9.23%;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在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工业对原料型种植业产品,如棉花等需求旺盛,居民对食用油消费需求高涨,因此中国对种植业产品需求旺盛,目前是第三大种植业产品需求国,2007年中国种植业产品进口额375.27亿美元,占世界进口额的9.23%;其后是日本(5.14%)、加拿大(2.70%)、俄罗斯(2.54%)、韩国(1.65%)、沙特阿拉伯(1.19%)和马来西亚(1.11%)。

(三)世界种植业产品的主要净出口和净进口国家和地区

世界最大的种植业产品净出口国是巴西,2007年种植业产品净出口额252.89亿美元,占其农产品净出口额的68.39%;其次是阿根廷,净出口额224.55亿美元,占其农产品净出口额的88.38%;再次是泰国,净出口额115.79亿美元,占其农产品净出口额的90.89%;其后是美国(110.3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91.25亿美元)、印度(85.11亿美元)、马来西亚(79.45亿美元)、智利(68.17亿美元)、澳大利亚(59.90亿美元)、加拿大(31.66亿美元)、新西兰(12.86亿美元)和墨西哥(0.43亿美元)(表6)。

日本是世界种植业产品净进口额最大的经济体,2007年日本种植业产品净进口额325.60亿美元,占其农产品净进口额还超出74.39%;其次是欧盟,种植业产品净进口额233.63亿美元,比其农产品净进口额还超出112.48亿美元:再次是中国,净进口额176.53亿美元,占其农产品净进口额的87.35%;其后是俄罗斯(99.9O亿美元)、韩国(89.48亿美元)、沙特阿拉伯(67.12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43.93亿美元)、中国香港地区(30.48亿美元)和瑞士(30.09亿美元)。

三、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按照出口额考察(进口价格包含运费、保险费等费用),世界种植业产品的贸易结构如表7所示。第一大类产品是谷物及制品,2007年谷物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 311.57亿美元,占种植业产品出口额的20.64%;其次是水果,出口额为1 050.73亿美元,所占份额为16.53%;第三大类为油料及制品,出口额达到1 031.09亿美元,占16.22%;第四大类是咖啡可可茶,出口额为540.48亿美元,占8.5%;其后是蔬菜(469.97亿美元,占7.39%)、天然有机材料(330.75亿美元,占5.20%)、食糖(301.11亿美元,占

4.74%)、烟草(290.59亿美元,占4.57%)、饲料(183.64亿美元.占

2.89%)、橡胶(139.9O亿美元,占2.2%)、植物纤维(130.47亿美元,占2.05%)等。

其中,在第一大类中,小麦是出口额最大的谷物类产品,2007年出口额达到579.92亿美元,占种植业产品出口额的9.12%。占谷物类产品出口额的44.22%;玉米、大麦、稻谷等出口额分别为224.18亿美元、187.45亿美元、177.17亿美元,在谷物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分别为l7.09%、14.29%、l3.51%。小麦、玉米和稻谷在谷物产品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反映了这些产品作为主要粮食的重要性;而且大麦作为世界消费量最大的酒类饮料——啤酒的原料,所以大麦也占有较大的份额。

在第三大类产品油料及制品中,大豆及制品的出口额达到474.63亿美元,占种植业产品出口额的7.47%,约占该类产品出口额的46.03%。这反映了如下事实,大豆是世界油料中最主要的品种,大豆油是世界食用油中比重最大的品种,而且豆饼豆粕也是主要的动物饲料来源。

四、种植业产品贸易特征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判断,种植业产品贸易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世界农产品贸易,主要以种植业产品为主,后者所占比重在3/4左右。第二,1990年以来世界种植业产品贸易以5%以上的发展速度快速增长。第三,欧洲与亚洲是种植业产品贸易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市场,从贸易平衡来看,美洲和大洋洲是种植业产品的净出口方,主要流向了欧洲、亚洲以及非洲。第四,就贸易规模而言,粮食、水果和油料是世界主要的三大类种植业产品。

五、种植业产品贸易展望

2001年以来多哈回合国际贸易谈判启动,农业领域为该回合谈判的重要内容。该回合农业谈判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多边贸易体制,以期矫正和防止世界农业市场上的限制和扭曲,实质性提高市场准入、逐步削减并最终取消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大幅度削减具有贸易扭曲性的国内支持。这一目标一直指引着WTO成员们为谋取更自由的农产品贸易环境作出不懈努力。虽然WTO农业谈判几经挫折,但是“贸易走向自由和公平”之光不息。

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有望在该回合农业谈判取得成功后得到显著改善(刘合光,2009)。

而且世界许多国家纷纷都在与贸易伙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致力于缔造双边自由贸易区和区域自由贸易区,这将有利于局部改善农产品贸易环境。据WTO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FTA的数量在1990~2004年间,从50个增加到230个,FTA在促进国内产业发展、提高效率以及改善消费者福利等方面均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6

一、外国文献综述

Hoekrnan与G.Karsenty 在《经济发展和国际服务交易》中指出全球服务贸易在过去重要增长阶段很大程度上被分析家与政策制定者所忽略,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大约20%,全球出口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而后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快速增长,该产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寻求实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二、国内文献综述

吴汉嵩在其著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中指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越来越快,新兴服务业不断出现。新兴服务贸易代表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 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紧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新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由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青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中,以我国贸易结构作为出发点,提出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基于2002-2007 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大幅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贸易进口1301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的3.9%,居世界第七位。但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有一定联系。在文章中从进出口贸易额和国际竞争力两个

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自然禀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且总体竞争力低。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先天条件取胜,容易受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外在因素影响,层次较低,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并不强。而具有获取高附加值能力且对经济增长有内生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贸易额比重偏低,逆差较大,竞争力极其微弱。基于上面出现的问题,该文为我国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大力培育国内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与适度保护;提高知识技术要素供给等。

袁永友在其文章《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思路与对策》中提到:随着当代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深入,培养服务贸易人才正在成为国贸专业建设的迫切问题,但长期以来,国贸专业形成了以“货物贸易”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贸易呈现“专业空白”,服务贸易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现状分析了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趋势及机理,提出了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若干对策思路。

专业创新的基本条件是学科发展、市场需求、运行机制与制度安排。为发展服务贸易专业,2009年以来,浙江树人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共同组建了国内第一所现代服务业学院,苏州、杭州、宁波、西安、重庆和长沙等地一批服务外包学院和专业兴起,代表了我国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趋势。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的思路及对策包括:

(一)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服务贸易专业知识体系创新

(三)服务贸易专业师资队伍保障

(四)服务贸易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五)服务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拓展

三、关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必须看到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艰巨性和长远性,从而适时调整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体现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战略举措,是我国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健康发展能带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我国企业和政府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要制定好各项政策措施,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企业要有创新精神,努力开拓新市场,在新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主动与竞争者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自己的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国际间服务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跻身世界服务贸易强国之列,真正实现国际竞争力和地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汉嵩.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M].特区经济,2008(8)

[2] 杨青.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A].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 袁永友.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创新思路与对策[A].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4)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7

1 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

1.1 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发展

贸易技术壁垒是某一国家或地区以技术协议、法规、认证体系和标准的形式出现的, 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在科学、卫生、环保、安全检疫方面都有所涉及。它的不断发展给一些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外贸活动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让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下降。由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它们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质量认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导致世界贸易组织内部的发达国家的TBT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对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进口的规定和标准也越来越细, 对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 日本近些年明显加强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检测指标的要求, 其中测试指标的数量提高了将近50%;与此同时, 欧盟对中国出口的茶叶的检测指标也大幅度的提升。这些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的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我国在产品的技术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1.2 各国不断地采用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措施的最初目的是用来抵制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公平行为, 帮助市场消除产品的价格歧视。但是, 随着它的不断发展, 一些国家出现了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情况, 从而给一些的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 反倾销措施变向地成为了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进出口贸易, 打击对手的一种战略手段, 给反倾销措施带来了一层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根据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 反倾销将在近年的贸易壁垒中起到主导作用。比如说, 就反倾销策略实施以来, 中国是这个策略的最大受害国。据有关数据统计, 在国际贸易反倾销新立案中, 很多的条款都是以针对我国的外贸产品而制定的, 而且每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的增加趋势也是急剧增加。这种反倾销措施的逐步加强给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让整个中国产品的市场都遭受了重创, 这样的趋势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十分不利。

1.3 不断增加的绿色壁垒名目

绿色经济近些年成为了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个热点, 各个国家和政府在外贸活动中针对贸易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都投入了很多的关注。但是, 一些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绿色经济的主流趋势, 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的掩护下, 制定了很多复杂的贸易环保标准和制度, 对其他的出口国家的产品设置一系列的障碍, 从而来保障本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绿色技术方面还很落后, 因此它们的很多出口产品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压, 对这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是, 一些发达的国家虽然作出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提供经验的承诺, 却没有很好地履行它们的承诺, 相反却在国际贸易中多次利用这些绿色标准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进行要个要求。在2011年的达沃斯峰会上, 中国代表团就对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上的刁难作出了严正的谴责和批评和批评, 并呼吁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 帮助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活动中突破绿色技术壁垒的难关。

1.4 数量保障在国际贸易中多次被应用

数量保障相较于反倾销而言在国际贸易中非技术壁垒上的发起量较少, 但是仍然被很多的国家所应用。它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进口禁止、自愿出口限额以及进口配额来实施的, 能够第一时间对出口限制产生很直接迅速的作用。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外贸的迅速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了数量保障这一措施的应用, 严重攻击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例如, 巴西等国就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施了“特保条款”, 包括两部法令的颁布和实施。其中一部是对中国出口的纺织产品实施附加税和配额, 另一部法令则是针对其他的出口产品的。保障措施的应用能够为进口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进口数量增长过快容易让本国的商品出现滞销的情况, 同时导致国内的就业形势混乱, 社会的安定也存在了问题。因此很多国家纷纷采用了保障措施, 给一些出口国家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1.5 动物福利和劳工标准也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考虑重点

劳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各国具体的国情而言会出现不一样的形式和认证标准。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因为和发展中国家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导致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发达国家一直认为劳工标准让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不如发展中国家的, 因此它们在国家贸易中一直希望发展中国家重新制定新的劳工标准, 这样就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外贸活动中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这也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矛盾的体现之处。就动物福利而言, 西方国家一直都利用这一措施在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出口。例如, 在2002年的时候, 一批乌克兰出口到法国的生猪, 因为在运输途中没有考虑到生猪的福利, 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中途休息而被法国拒收。在这两项措施的应用下, 给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非技术壁垒的问题上带来了新的问题, 因此应该及时采取好相应的措施。

1.6 灰色区域措施的使用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为贸易各国的多边约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 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灰色区域。像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政府采购政策这些措施仍然是游走在WTO的规则之外, 成为了目前大多数成员国保护本国贸易的一种非关税技术壁垒的措施。这些国家都意识到政府采购政策和原产地优惠规则的背后都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很多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为了进行贸易保护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都选择使用这类的灰色区域措施。贸易中的国家通过在本国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口, 从而来保护本国产品生产上的利益。这种灰色区域措施的使用已经成为了现今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一种重要手段, 并且在今后还会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

2 面对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对策

2.1 加快和严格执行环保立法, 将其纳入贸易发展战略中来

在当前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推动下, 我国应该加快和严格执行环保立法, 将其纳入贸易发展战略中来, 从而能够很好地应对这种新趋势的冲击。在国际贸易中, 我国应该在各类出口产品和销售环节中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认证标准方面严格制定出全面完善的政策, 加快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和国际接轨的进程。对于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违反这些法律法规的行为,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进, 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惩罚举措, 保证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够符合国际贸易中的绿色环境标准。同时, 企业也应该将环保问题纳入到当前企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来, 积极地相应政府的各项政策, 同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更好地完成企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只有制定出与满足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案和推动绿色发展战略, 才能够改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生产中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形成一种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生产和销售模式, 从而迈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2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打压以及反倾销措施的实施, 国内的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创新技术, 提高贸易产品的质量, 才能够保障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应该明白这既是挑战也是契机, 在产品的制造和加工上面, 应该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调整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 同时推动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一方面, 企业应该加强各种产品技术的研发工作, 特别是一些国际贸易关注的焦点技术的研发, 不断地创新技术, 开发出新能源、新配方、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 继而推出符合国际贸易技术标准的新产品, 提高整个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而提升整个产品在贸易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 企业应该提高各种产品的深加工程度, 将一些出口的中间产品生产为成品, 既能够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利润, 又能够有效地应对贸易活动中的各种壁垒, 从而保障整个产品的出口能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3 加强对技术和质量认证体系的落实规范

为了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 我国应该积极完善各种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认证标准。首先, 要逐渐建立和国际贸易接轨的相关的标准认证和技术法规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规定, 有效地推动原产地标记认证制度, 同时积极实施ISO14000、ISO9000和SA8000的标准的认证, 努力做到与国际贸易环境标准进行接轨的步伐。其次, 应该加强企业的在技术和标准方面的法律意识, 以此来适应国际贸易在产品技术标准上的特定要求。企业应该积极地采用一些技术的国际标准, 并且及时对产品的生产信息和技术水平进行国际化的更新, 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成果,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产品技术的提升, 从而将产品的质量提高一个层面, 增强企业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市场竞争力。

2.4 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

行业协会在应对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趋势中能够起到很重大的作用。企业应该同步与行业协会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 特别是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中, 企业独立的营销方式无法满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参与国际贸易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能够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难题, 行业协会这个作为链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键纽带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行业协会能够帮助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协调好产品的价格, 从而减少国内的企业之间出现产品压价竞争的现象。此外, 行业协会还能够在企业的对外谈判、销售和合作的环节提供最大的服务, 承担产品的产前和产后工作。当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出现变动时, 行业协会能够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告知企业, 从而让企业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加以应对。

3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发展正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应该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同时完善在出口产品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认证标准, 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来应对非关税壁垒浪潮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 提升我国产品出口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立岩.入世后, 我们会面临哪些贸易挑战?——纵论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趋势[J].广东科技, 2002.

[2]柳博.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探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上一篇:护士考核工作下一篇:爱护周围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