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隐患治理现状分析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隐患治理现状分析

企业隐患治理现状分析 篇1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的引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 做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行业之一的电力企业, 信息安全尤为重要, 不可忽视。

企业信息安全隐患包括内部和外部。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 比如:增设“防火墙”、“杀毒软件”、“网闸”等来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这些软、硬件的购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抵御来自外部的隐患和威胁。然而, 这些软硬件的防护措施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的作用确实微乎其微。

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不单纯是一个管理问题, 它不光涉及到信息从业人员, 更多的是覆盖所有使用计算机的终端用户。因此, 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内涵, 确立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和流程, 是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

1 信息安全隐患的内涵

1.1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是偶然或者恶意地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可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

1.2 隐患的概念

隐患的存在是事故的成因。多一个隐患就多一个发生事故的危险。同时, 隐患也是变化的、动态的, 有生产活动就会出现隐患, 老的隐患解决了新的隐患又出现了, 有的隐患是动态的, 有的是静止的, 有的是潜在不易发现的。

有些隐患是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有的隐患会在瞬间发生裂变。隐患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性, 隐患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原因, 认识隐患是预防隐患的重要前提, 要运用监测监控手段、管理的手段、技术手段, 做好预防隐患和治理隐患的工作。

1.3 隐患与缺陷的区别

缺陷是指物体本身应该具备此种功能, 但却没有。隐患是指物体本身存在的能引起风险的客观存在。前者可以看见的, 而后者看不见。

1.4 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是具有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

一般来说, 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 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 否则, 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1.5 隐患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级划分

1) 安全的 (Ⅰ) :是指不会造成系统损坏, 不中断业务运行。

2) 临界的 (Ⅱ)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 暂时不至于造成影响网络、业务正常运行, 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措施。

3) 危险的 (Ⅲ) :造成主干网络中断或者重要应用系统损坏, 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要立即采取措施。

4) 灾难的 (Ⅳ) :造成重要系统严重损坏, 使主要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 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在日常的信息工作中, 由于人的因素 (例如:管理能力、制度执行、操作技能、心理状态、知识水平等) 、物的因素 (例如:设备自身故障、老化, 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到位等) , 以及环境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隐患, 如果没发现、不排查、不消除, 就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进行。有的严重隐患不进行整治或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说到底是对人和物的管理, 因此, 按照“物”和“人”两大类别进行隐患原因的分析。“物”从信息专业的角度来说, 包含六大信息安全隐患类别, 包括:物理安全 (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边界安全、桌面安全。“人”是指:由人员的技术、管理以及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信息安全隐患。

2.1 由“物”引起的安全隐患

1) 物理层安全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 (线路备份、网管软件、传输介质) 、软硬件设备安全性 (替换设备、拆卸设备、增加设备) 、设备的备份、防灾害能力、防干扰能力、设备的运行环境 (温度、湿度、粉尘) 、不间断电源保障等。

2) 软硬件自身故障, 是指因信息系统中硬件设备的老化、软件缺陷、设备性能不足等而导致的信息安全隐患;硬件老化是指线路、介质、设备等硬件使用时间过长;软件缺陷是指软件设计、开发时软件的自身缺陷;设备性能不足是指设备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3) 网络设备不安全隐患, 包括该层次的安全网络设备自身缺陷、过载、超期投运;网络拓扑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OSI/RM参考模型中各层通信的安全隐患等。

4) 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隐患, 包括该层次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安全漏洞、IIS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漏洞, MS SQL Server的漏洞和Oracle的漏洞等比较多, 其中有很多漏洞可以使攻击者直接窃取到系统管理员的高级控制权限。

5) 病毒带来的不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 一段可执行码, 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使之无法正常使用甚至使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硬盘损坏。就像生物病毒一样,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可以很快地蔓延, 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和传送时, 它们就随之一起蔓延开来。

病毒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 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 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由“人”引起的安全隐患

2.1.1 人员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

人员包括所有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开发人员、网管和用户。

1) 网络层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 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缺陷等。

2) 系统安全, 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层系统的安全性,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 如Windows NT、Windows 2000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 数据安全, 包括数据库系统账号权限、数据访问控制、口令策略、审计策略、数据备份的方式、类型、范围以及策略等。

4) 边界安全是指供电企业网络中最主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这三大类。如果这3个类设备的配置、策略设置不当会引起安全隐患。

5) 管理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指公司内部员工权限设置和离职员工的账号处理不当。

6) 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安全职责划分不明确、人员角色配置不合理、对重点或敏感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充分等都是安全隐患。

2.1.2 用户习惯性违章

1) 用户终端空口令、弱口令、开启默认共享、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信息、一机双用、泄露机密文件、入网口令等。

2) 利用认证介质随意拷贝、将存取系统中的涉密文件转到外网的机器上使用等。

3) 自行卸载防病毒软件。

4) 系统补丁不全。

5) 文件共享和用户权限安全隐患。

3 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

3.1 排查目的

排查目的旨在排除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隐患, 将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信息安全检查, 提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3.2 排查范围

按照作用对象分类分为设备质量、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安全行为性3类确立信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范围。

1) 设备质量范围对象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质量隐患;网络设备、主机以及其他信息设备质量隐患。

2) 信息技术管理范围对象包括:软、硬件设备安全性测试技术和方法欠缺;信息技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3) 信息安全行为性范围对象包括:个人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移动设备丢失和滥用、非法外联等违规行为导致的数据泄密和病毒泛滥安全隐患。

4 隐患排查的方法和管控流程

4.1 排查方法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 需按照信息专业所辖设备和技术管理职能进行分工, 采取信息隐患排查表法和信息安全督查方法进行。

1) 信息隐患排查表法:是把信息安全隐患所涉及的安全因素和检查项目用表格系统的方式罗列出来, 逐项对照检查评审的方式, 是隐患排查最常用的方法。

2) 信息安全督查法:是指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排查分为管理、技术、行为3个层次, 采取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年度督查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安全监控、内容审计、安全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隐患排查。 (1) 日常督查。结合日常开展督查工作进行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日常信息隐患排查由公司信息安全督查组组织实施。日常信息安全督查执行月报制度, 月报周期为上月20日至本月20日。 (2) 专项督查。根据特定时段、特定事件而发起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例如:迎世博、国家重大节日期间、以及由上级公司安排的特巡等。报送专项信息安全排查总结, 报送时间随时。专项督查由公司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组组织实施。 (3) 年度督查。年度排查结合日常督查、专项督查, 从20大类75项147个指标对被本单位信息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由公司督查组组织专人, 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安全年度督查方案》通过访谈、查看文档、技术检查以及工具扫描等方式进行现场督查。督查结束后, 督查组将督查结果和整改建议形成《信息安全技术督查整改通知单》。并于当月底, 通过《信息安全技术督查通报》对督查结果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

4.2 实施管控流程

依据《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以标准规程与规范为依据, 以定期、定点的技术检查、过程跟踪、指标监测、评价与分析为工作手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原则, 以及“分层管理、逐级控制”管理的要求, 实现对信息安全隐患的可控、能控、再控。以上隐患排查跟踪活动管理性、装置性、行为性可以分级、分类、按职能实行“排查 (发现) —分析 (预评估) —报告—整改 (治理) —评估 (验收) —归档 (销号) ”流程化控制管理。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实施, 由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指导信息运维人员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根据隐患的等级逐级上报;对隐患进行整改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对隐患进行验证或评估;建立隐患库归档, 将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整改情况建立档案进行全程跟踪, 从而实现对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5 隐患整改 (治理) 管控

5.1 技术管理欠缺隐患治理

由隐患所在部门编制补缺纠错方案, 或修改公司相应技术规程、标准、制度的治理方案, 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后, 责任落实到人, 进行治理。

5.2 运行中的设备隐患治理

1) 信息网非常态运行工况下 (设备检修、新主干设备接入信息网、技术改造、受灾等) 可能存在的动态隐患, 由信息部门组织信息专业人员, 在设备调整前进行认真分析, 制定隐患预控方案, 实施预控措施。

2) 信息网正常运行工况下存在的运行方式隐患, 由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成员提出事故预想, 加强信息网运行监视, 使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3) 对在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设备、线路超限额运行的隐患, 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成员应提前进行分析, 提出备用控制预案, 由当值运行值班员进行控制。

5.3 机房安全管理隐患治理

1) 由信息部门负责, 通过安全意识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提高机房运行值班人员安全和技能素质。

2) 根据季节、重大保电任务以及信息网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信息部门组织有经验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特巡, 并按期组织开展反事故演练, 评价演练效果, 提高机房运行值班人员的事故处置能力。

3) 信息部门根据信息网结构变化、设备重大调整及时组织技术人员修订信息网相关应急预案。

5.4 网络安全隐患治理

1) 对运行中的网络设备隐患, 由隐患所在部门, 根据设备现场运行环境和条件, 首先实施技术或组织预控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2) 对网络设备IOS的BUG所引起的隐患, 由设备所在部门编制治理方案并落实治理责任人和治理期限, 经信息主管部门审核后, 联系生产厂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实施治理。

3) 网络设备硬件问题所引起的隐患, 由所在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消缺, 如果无法消除, 可提出装置更换报告, 经信息主管部门批准后, 实施更换。

4) 网络设备配置所引起的隐患, 由所在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消缺, 重新配置方案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原配置需备案。

5.5 系统安全隐患治理

1) 对于操作系统漏洞存在的隐患, 由信息部门利用技术手段桌面管理系统实时向各客户端机器进行推装, 并不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抽检, 预防隐患发生。

2) 结合信息安全日常督查的工作对于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并优化, 对策略的调整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3) 对于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隐患, 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治理。应用系统相关权限的设置以及废弃用户的处理, 由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治理, 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5.6 对用户行为性而引起的隐患治理

此类活动是由用户习惯性违章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由信息部门督促用户进行整改。

1)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用户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 通过公司主页进行宣传、发放信息安全知识手册、及时转发上级下发的有关信息违规通报, 提高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2) 通过桌面系统对用户弱口令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由信息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对违规用户由公司对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3) 不定期对自行安装操作系统、卸载防病毒软件、不安装桌面管理客户端的用户进行抽查, 如发现一例要进行严肃处理, 由公司进行通报, 对违规用户由公司对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6 结语

信息安全是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它不光涉及设备设备的安全, 更多的是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安全因素, 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不应将信息安全问题只交给IT部门, 应当作全公司的问题, 各级管理层和工作人员都应尽到责任, 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信息应急预案, 形成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对查处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遏制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庞南. 信息安全管理教程[M]. 北京: 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2] 杨云江.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闫宏生.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M]. 北 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篇2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随着供电企业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纳入到业务运行领域,使得其运行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着因为信息安全隐患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好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1.信息安全隐患的概况

1.1 信息安全隐患的含义

所谓信息安全是指保证信息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和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因为恶意破坏,更改,泄露信息造成的系统运行失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信息安全隐患,就是指信息安全系统中,会对于系统运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

1.2 信息安全隐患的特点

信息安全隐患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隐蔽性,信息安全隐患不同于管理领域隐患,可以显性的看到问题所在,一般情况下都难以明确的找到信息安全问题;其二,危害性,信息安全隐患一旦不断蔓延,会对于信息安全系统构成极大的危害,严重的情况下使得电力企业信息资料丢失,由此使得供电企业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其三,等级性,信息安全隐患由于其危害程度等级的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和灾难的几个等级。

2.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会对于信息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归来讲可以将其划分为人的方面和物的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讲,信息安全隐患存在的过程就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而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人和物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 从人的角度来讲

参与到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系统操作过程的职位有: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开发人员,网管和用户等。如果在此环节中,容易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有:其一,工作人员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不夯实,技能掌握不全面,难以将切实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下去;其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难以做到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其三,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配套设施管理不善,尤其是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此也会出现信息安全隐患;其四,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常常出现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如病毒软件卸载,系统补丁不全,文件权限管理不善等,由此使得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不断出现。

2.2 从物的角度来看

其一,从通信线路可靠性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物理设备安全,机房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等内容,如果此方面出现运行状态不佳的情况,势必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其二,软硬件由于质量,使用期限的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从而难以满足信息安全系统的运行需求,由此也会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其三,网络设备不安全隐患,也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其四,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隐患和病毒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3.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策略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开展,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之前,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是首先需要做的事情。从排查目的角度来看,注重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隐患,落实各项检查工作,以信息安全检查的方式使得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升。从排查范围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归纳为设备质量,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安全行为性三个方面。在明确上述排查目的和范围之后,可以为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3.2 科学选择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针对于不同的信息安全隐患,应该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以保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讲,现阶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信息安全隐患排查表法,简单来讲就是将长剑的信息安全隐患罗列出台,并且依次对其进行评审,以达到隐患排查的目的;其二,信息安全督查法,即将信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朝向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化的方向发展,有层次的去处理各项督查工作,建立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年度督查相互结合的督查体系,以保证信息安全督查工作的全面开展。

3.3 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才培养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严格把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过程,从根本上控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其二,积极组织开展全面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实现其综合排查技能的提升,以保证切实的将各项工作落实下去;其三,给予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人员合理的待遇和薪酬,并且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激发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仅仅关系到供电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关系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虽然现阶段在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质量一定会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芬.浅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1).

[2]周姝.基层供电企业班组安全基础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

[3]张晓莉.供电企业电网调度安全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切实做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J].中国住宅设施.2011(06).

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3

一、(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所有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管理,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检查制度。

二、(总则):公司实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

三、检查标准:

1、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建设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3、《项目部实际运行情况检查表》

四、检查内容:

1、查思想:以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度为依据,对照检查各级领导和职工是否重视安全工作,人人关心和主动搞好安全工作,使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度在部门和项目部得到落实。

2、查制度:检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是否及时得到纠正、处理,特别要重点检查职能部门和项目部是否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否达到齐抓共管的要求。

3、查措施:检查是否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实施。

4、查隐患:检查劳动条件、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安全用具、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要求。

5、查事故处理:检查有无隐瞒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是否制订了防范措施,是否落实防范措施。凡检查中发现未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处理事故,要重新严肃处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6、查组织:检查是否建立了安全领导小组,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安全机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定配备。

7、查教育培训:新职工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是否经过培训、考核持证,各级领导和安全人员是否经过专门培训。

五、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由检查组织者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督落实整改方案并进行复查。重大隐患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全部整改完毕。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有可能立即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安全检查人员有权责令立即停工,待整改验收后方可恢复施工。

六、公司或项目部的定期检查,都须使用标准的《评分表》来检查、打分、反馈,并将检查纪录备份到被检单位留存迎接上级检查。

七、项目部在接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等检查通知后,及时将信息发馈给公司相关领导和公司工程部,公司及时协助项目部迎接检查。

八、受检项目部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落实现场,必须准备书面汇报资料,有条件的项目部兼用投影技术汇报。

九、上级检查单位开据的整改单,要及时整改、按时反馈。同时反馈给公司工程部。公司级检查

十、坚持定期检查:实行月度生产大检查制度,由公司副经理或总工带队,安全部门、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生产大检查。

十一、除定期外,安全部门还组织专业性、季节性、验收性、节前性、经常性检查。节假日重点查岗位、查值班、查节前教育、查现场。对查出的隐患,必须立即开具施工现场安全违章单,落实“三定”措施,安全部门负责复查。

项目部自查

十二、每周一次,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安全、各分包单位负责人(或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并对重要生产设施和重点作业部位加大巡检周期密度。

十三、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期间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加防洪、防风、防冻、防煤气中毒等季节性安全检查,还应特别注意做好重大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

十四、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全日巡检制度,对于高危险性的作业应实行旁站监督。

十五、项目应建立安全检查台账,将每次检查的情况、整改的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便于一旦发生事故时追朔原因和责任。检查纪录使用专用检查表。

十六、评分与反馈:

1、项目部每周例检,要对照《评分表》进行一次打分,要有签到、记录、奖罚等。

2、项目部每周例会反馈检查结果,要有会议签到、记录、照片。班组长和个人安全生产检查

十七、分包单位负责人(或班组长)每天上下班前应检查各自作业区域安全,制止三违,对涉及到自己工人的一切危险源要及时反馈给施工负责人。项目部做好纪录、组织协调、并排除隐患。

企业隐患治理现状分析 篇4

*****[2013]**号

*****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

案》的通知

各科室、***业务站: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使隐患排查工作具备广泛性和深入性;着力整治安全隐患,将安全职责落实到位,努力把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公司每一岗位,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落实,做到安全

监管创新、安全措施强化、安全机制有效,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确保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涪陵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商贸服务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

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使安全生产隐患得到暴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素质,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公司安全事故起数、人员伤亡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的安全目标任务。

三、排查范围和重点

1、排查范围: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场

所;疏散走道、楼梯和安全出口的设臵、数量和形式以及保持畅通情况;公共区域及逃生通道的外窗金属护栏符合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要求情况;重点部位安全人员在岗值班情

况;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灭火器材等设施的配备和完好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集生产、加工、销售、储存、居住等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

行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情况及防雷安全落实措施情况、相关方安全管理情况等。

2、排查重点:安全生产责任是否制落实;安全生产管

理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及执行情况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应急救援队伍是否组建;应急救援物资是否储存;消防设备是否配备齐全;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有效;安全检查记录填写规范情况;事故报告、查处及有关责任追究情况等。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公司特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

全部,由****负责开展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1月10日-3月25日):紧密结合排除与治理的重点,认真做好排查治理的落实安排和监督检查工作,对

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设施和重点环节,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对所有已查出的隐患,都要“一患一档”登记建档。对列入治理计划重大事故隐患,做到治理责任人、措施、期限、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确保各类隐患整改到位。要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堵塞漏洞,防止隐患边整改边产生。

第二阶段(3月26日-5月20日):围绕安全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建章立制,落实好防火、防盗、防雷防洪等措施,制订和落实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操作规程。提早进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隐患排查治理期间,各科室、煤炭业务站场要对本作业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纠情况逐一现场检查。在此基础上,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起来;二是检查各作业区专项行动方案是否存在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等现象;三是各作业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四是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定情况;五是检查各作业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申报建档监控情况;六是检查各作业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整改情况;七是检查施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及设备使用情况;八是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九是检查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

放过”原则处理情况;十是检查组织打击各作业区非法安全施工情况。

第三阶段(5月21日-9月1日):对安全隐患开展检

查验收。报有关主管部门申请验收。

第四阶段(9月2日-12月30日)回头看。针对安全

生产隐患开展回头看回头查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模化,巩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证常年安全生产。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科室、业务站场应充分认

识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重要性,针对公司安全生产特点、工作重点、薄弱环节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广泛发动职工群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细致、全面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一般隐患要制定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消除隐患措施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要做好“五个落实”,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一时难以整改又严重影响安全的,要采取停产整顿甚至关停等断然措施,做到消除隐患不留死角,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2、突出重点,加强督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结

合公司实际,突出整治重点。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

措施落到实处,增强事故防范能力,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3、及时总结,建全机制。要以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为契

企业隐患治理现状分析 篇5

国家安监总局2007年12月28日发布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并于2008年2月1日起实施。2008年2月18日又发出了“企业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两文都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机械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特别是近几年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可贵的实际经验。现结合《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以下简称《考评标准》的内容,谈谈其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一、机械制造企业事故隐患的特点

1、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存在于企业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输、设备维修等各个环节,用安全系统的认识观点,事故隐患可归结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三个方面。

(1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状态是否安全是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在这里,物包括设备设施、工具、原辅材料、排出物和作业环境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客观事故隐患和风险。例如,机械设计不合理、未满足安全人机要求、计算错误、安全系数不够、对使用条件估计不足等;制造时工艺方法错误、安全装置缺损、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运输中的野蛮作业、超过安全极限的作业条件或超过卫生标准的不良作业环境等,均会成为事故隐患的源头,导致系统安全功能降低甚至失效。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事故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不了解所使用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程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均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大量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例如:工具或量具随手乱放、测量工件不停机、越过运转刀具取送物料等。

(3安全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包括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对设备(特种设备、危险设备等的监管方法,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它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2、事故隐患排查中的要点

(1机械制造企业事故隐患排查的重点如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执行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重点环节和部位,及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生产一线员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2机械制造企业中的下述部位容易形成重大事故隐患: ①仓储及辅助生产部位

●贮存液化石油气贮罐区、天然气配气罐区、丙烷贮罐区、汽油、柴油贮罐区及氢、煤气贮罐区等地方。

●贮存爆炸性物质(民爆器材、易燃物质(甲醇、乙醇、轻质油、活性化学物质(如过氧化合物、有毒物质(如氰化物、苯、二甲苯、甲酚等库区;存放盛装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等工业气瓶50瓶以上的中间库区、周转库区。

②制气系统

●空气压缩系统:空气压缩机、贮罐及压力管道等。

●制煤气系统:煤气生产区域(发生炉的净化设备、加热设备、压缩输送设备、贮存罐区。

●制氧系统:电解设备或空分设备(生产区域及贮存设备(区域。

●制氢系统:电解设备或低级烷烃水蒸气合成装置(生产区域及贮存设施等。●制乙炔气系统:乙炔发生装置(生产区域和贮存装置。●上述气体一次25瓶以上充装和使用中的汇流设施(场所。

③生产、办公及公共用建构筑物:正在使用的已鉴定和未鉴定的(直观经验判定的危险建筑物。

④木型制作及其它木材制品区域,木材、塑料、化钎堆放场所可能导致重大火灾的。

⑤铸造工序的熔炼及手工、半自动化浇注过程中大量灼热的金属溶液由于跑炉、穿包、溢漫、倾翻所导致重大事故的生产区域。

⑥喷涂、热处理、焊接作业场所

●喷涂作业系统:除易发生中毒窒息、触电事故的部位,还有可以能引发爆炸和重大火灾的部位。

●热处理作业:热处理用油池。

●焊割作业:特定的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或作业环境中进行焊割作业的区域。⑦锅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⑧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独立存在Ⅰ、Ⅱ、Ⅲ类运行中的压力容器。直径较大、管中介质的腐蚀性较强、使用年限较久的压力管道。

⑨试验系统:有人值班的电力系统高低压配电站及高压电器产品试验站;各种防毒、防辐射设施完好情况。

⑩起重机械:200吨及以上的起重机械。

(3机械制造企业作业环境中应从下列方面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 ①采光:包括自然采光、人工照明采光、灯具的完好等方面。

②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一般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通道宽度、路面状况和通道标识。

③设备布局:包括设备设施的摆放、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与墙、柱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高处运输线的防护罩网等。

④物料堆放:包括工位器具、工件、材料、半成品的摆放位置、高度等。⑤地面状态:包括地面状态(是否平坦、有无积油积水,坑、壕、池及绊脚物等。⑥粉尘、有毒物质及其它有害因素的排放:包括粉尘、有毒物质及其它有害因素的排放浓度或强度、达到限值的状况等。

⑦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消防器材、防毒面具、冲洗水源等。

二、机械制造企业排查事故隐患的主要方法

根据机械制造企业事故隐患的分布特点,结合《考评标准》的规定,其排查事故隐患的程序、方法归纳如下。

1、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程序(1制定规章制度,落实职责

按照《考评标准》中“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要求,可将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内容融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其他制度中。该制度的内容一般包含:相关部

门和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责任、事故隐患的排查方法和时间频次、构成事故隐患的建档和处理流程及方式、治理事故隐患及验证其效果的规定和要求等。

按照事故隐患的管理要求,企业还应对其进行登记,建立信息档案。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档案一般包括“汇总台帐”和“整改通知单”等(表格样式各单位可自行设计。

企业在制定事故隐患规章制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职责;二是事故隐患的排查应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包括时间频次、对照的标准和检查表(可参照《考评标准》中的考评项目及考评条款、事故隐患的治理和效果评定等内容;三是要强化信息交流和沟通,注重治理效果的评定和验证。

(2组织排查,建档立项

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定和排查方案,组织事故隐患的排查。排查后应建立档案,并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组织整改。

对于排查后所列的事故隐患应评定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机械制造企业事故隐患级别评定可借鉴风险评价的原则,依据事故隐患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其中的频繁程度以及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轻微级:极少发生事故或事故后果较轻的;●二级:临界级:容易发生事故或处于形成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系统损坏,但应予以治理和控制;●三级:危险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应限期治理和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四级:破坏级: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和较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必须立即停产治理。上述事故隐患中,一、二级为一般事故隐患,三、四级为重大事故隐患。

(3实施治理,效果评定

企业按照职责分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隐患的治理,然后,由排查的组织单位或人员进行验证和效果评定。此阶段的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治理事故隐患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应从规范管理、标准操作、增加安全设施、通过设备技术改造提高本质安全性等方法,追求“办实事、求实效”;二是做好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节点落实等工作,使消除和控制事故隐患落在实处;三是实施事故隐患整改的过程中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设备、设施、条件的科技含量和保安能力。

2、排查事故隐患的基本方法(1“群查”与“点查”相结合

“群查”是指调动员工预防事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心协力查找生产(工作中的事故隐患,它包括车间、班组内的自查互查、基层工会的监督检查等形式。“群查”的优点是把排查事故隐患的视线从身边逐步向远处延伸,既要做好自身岗位设备设施以及周边作业环境中事故隐患的排查,又要以此为基本依据,撒开“大网”,把平时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问题都网在其中,逐一排查,防止出现漏洞。

“点查”是采取抽样的方式、不定期的“突袭排查”,也可以针对容易形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重要部位组织专人进行排查。“点查”能够发现一些平时不容易暴露或预先检查中被“掩饰”的事故隐患,掌握其真实情况,有利于纠偏和事故隐患的治理;也可以突出重点,强化对重要部位的控制和防范。

“群查”与“点查”相结合的事故隐患排查方法,既可以扩大排查的面,又能突出排查中的重点。无论是“群查”还是“点查”,都应针对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的实际,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标准,其基本内容为:排查时间、排查内容、执行人、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方式和程序等。

(2“循章排查”与“类比复查”相结合

“循章排查”是遵循法律、法规、标准、条例和操作规程等规定,排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凡不符合法规、标准规定的,都是事故隐患,都有可能出现事故或导致伤亡,必须立即制止,坚决纠正。“循章排查”能提高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排查内容“合规合法”。企业在实施过程时可参照《考评标准》中的考评条款进行排查,因为考评条款的设置依据了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的近二百部法律、法规和标准。

“类比复查”是借鉴事故案例,复查本单位有没有类似情况,确定事故隐患。企业应善于吸取其他单位的事故案例,将导致事故的原因“对号入座”,排查本单位是否存在这类情况,是否构成了事故隐患。同时,企业要“借题发挥”,要及时将事故案例当作一面镜子,衍射到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反复进行排查。

“循章排查”和“类比复查”相结合的事故隐患排查方法,可以提高排查的科技含量和排查的合规性及针对性。

三、机械制造企业治理事故隐患的基本途径

从人、物和管理等方面控制事故隐患,应采取现代化和传统的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危险性控制即危险预测预控为中心,以系统辨识、系统评价为主要手段,对安全管理信息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及时反馈,快速反映生产现场的不安全状况,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使生产现场始终保持安全的工作状态。实施治理事故隐患治理的基本途径上应贯彻“综合治理”的原则。

1、做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在安全系统中,主要因素是人,因为一切事故的根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人。人的失误包括能预见而未采取措施的失误或还未认识而造成的失误。人的失误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员工在认识过程中感知不深、能力不足、思维错误和粗心等问题产生的无意违章;二是员工个性因素造成的心急、固执、侥幸心理和长期习以为常的有意违章。

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事故隐患,要从加强员工思想保证、能力保证和制度保证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的关系,认真做好对员工的全过程教育。二是能力保证,从岗位培训抓起,开展技术练兵、比武、竞赛等,以达到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三是制度保证,建立健全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2、做好“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企业采用的各种设备、设施本身可能因设计、制造、安装、运输或材质等问题,客观上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的虽然眼前符合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产生磨损老化而留下潜在的危险,致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可靠的保障。因此,一是要健全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质量标准,使其具有“合规”和评价的标准;二是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及时整改,提高本质安全性。

作业环境是“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治理“作业环境”方面事故隐患的立足点是努力改进和完善生产现场的劳动保护设施和技术措施,使员工处于安全有保障的作业环境中,即使员工因主观原因出现工作疏忽也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同时能消除职工生产过程中的紧张状态,发挥出人的最大潜能。

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事故隐患,采取技术措施是其主要途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改变结构设计,尽可能避免或消除事故隐患;减少或限制操作者涉入危险区域;实现“环境条件”最佳化;增加或改进安全防护装置;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措施和准确使用安全信息等。

3、做好“管理要素”的治理

企业对于涉及“管理要素”所产生的事故隐患,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治理: 第一,要明确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内容通过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职责、建立管理模式、实施监督执行、考核评定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包括: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程、标准,建立和落实以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

●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使本单位具备国家规定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

●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计划。

●组织开展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为员工提供并监督、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不断提高和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设施稳定运行,保证特种设备经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充实专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转。

●切实发挥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二,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

企业隐患治理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烟草企业,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措施

电力是烟草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 供电系统安全与否直接关乎烟草企业生产效益, 保障供电系统安全一直是烟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受诸多因素影响, 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这对企业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烟草企业加强供电系统管理, 保障供电系统安全刻不容缓。

1 烟草企业供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安全用电意识淡薄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 对于烟草企业亦是如此。但是在烟草企业生产车间, 普遍存在安全用电意识淡薄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生产人员只顾眼前利益, 片面追求生产速度, 在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情况下开工生产。其次, 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轻视现场生产车间安全用电管理, 不重视安全用电教育, 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安全用电意识淡薄, 是对烟草企业生产的巨大威胁, 必须增强企业生产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

1.2 防护工作不到位

烟草企业供电系统非常复杂, 其对使用要求非常严格, 但是在实际生产之中, 不规范用电、随意用电现象并不鲜见, 如私拉乱接电线、防护设备佩戴不全、违规操作等, 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供电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1.3 用电不规范

在生产过程中,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烟草企业生产用电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开关箱不规范, 存在安全隐患, 如箱体引出线随意、漏电开关失灵、无漏电保护器、一闸多机、接点脱落等。用电不规范问题是对供电系统安全的重大威胁, 应当引起重视, 加强现场用电管理。

2 加强供电系统管理, 保障供电系统安全的具体措施

2.1 强化安全用电意识

电力使用具有高风险性, 强化安全用电意识、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 增强生产人员责任心是保障安全用电的前提, 因此, 强化生产人员安全用电意识至关重要。对于烟草企业而言, 强化生产人员安全用电意识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不断强化对生产人员安全用电教育, 增强认知。其次, 抓好日常安全用电学习, 定期培训,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宣传。第三, 学习最新电力技术知识, 绷紧安全用电之弦, 让自我安全意识形成一种文化。生产人员安全用电意识增强了, 自然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安全隐患自然也会减少。

2.2 健全安全用电管理体系

健全安全用电管理体系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的内在要求, 对规范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 要成立安全用电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现场生产车间安全用电工作。其次, 要树立安全用电目标, 全员努力。第三, 要落实安全用电管理责任制。通过健全安全用电管理体系, 严格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用电管理责任, 有利于保障供电系统安全。

2.3 建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烟草企业生产车间环境复杂, 仅靠监管人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因此, 要积极建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及时排除供电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这方面, 要充分发挥班组长的作用, 实现以班组长为核心, 全体生产人员积极参与。如成立以班长为首的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小组, 对供电系统安全进行实时检查。生产车间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必须做到日、周、月、节联查, 供电设备对口检查, 重大危险源时刻查。建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风险排查制度, 切实采取安全措施, 最大限度地排除供电系统安全隐患, 对保障烟草企业稳定生产至关重要。

2.4 加强用电管理, 做到规范用电

用电不规范是引发供电系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用电管理, 做到规范用电, 对保障供电系统安全至关重要。因此, 烟草企业管理者要从保障供电系统安全出发, 及时整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用电不规范问题。在生产过程中, 要杜绝一闸多机、虚接等安全隐患, 务必做到一闸一机, 及时检查更换线路接点, 规范安装配电箱。对于用电防护不规范问题, 要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巡逻检查, 督促生产人员佩戴安全防护设备, 同时, 制定安全施工规程, 努力贯彻落实。

2.5 充分发挥的监管作用

保障供电系统安全不是轻而易举的, 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监督管理不可忽视。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加强相关管理机构对生产现场安全用电管理体系审查, 如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是否完备,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否到位等。其次, 要重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工作, 如生产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 安全网是否完备, 是否存在危险用电环境等。第三, 要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对于存在的严重安全用电隐患应立即指示停工整改。第四, 要加强监管人员素质培训,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监管能力。

2.6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对供电系统的全程监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在保障供电系统安全方面的作用愈发显著。因此, 烟草企业需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 建立供电系统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提高对供电系统安全事故预测和防范能力。如利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对生产现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利用传感设备, 监测供电设备运转情况, 当达到某一限定值时, 自动关闭电源, 可有效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3 结束语

供电系统安全关乎烟草企业生产效益, 在生产中应高度重视供电系统安全, 宁可不生产, 也不可在存在重大用电隐患下生产。供电系统安全无小事, 隐患险于明火, 只要是关乎供电系统安全的问题都应引起重视。烟草企业应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健全安全用电管理体系, 建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充分发挥的监管作用,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供电系统全程监控, 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超.工业厂房供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排除方法[J].科技资讯, 2013, 4:151.

[2]张林, 罗剑波, 崔晓丹, 等.大型厂矿企业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关键技术及实施方案探讨[J].工矿自动化, 2013, 10:99-103.

上一篇:如何填写转账委托书下一篇:助人为乐快乐自己的作文600字初一